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社会经济主导因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主导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经济主导因素

第1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考点整理】

【方法点拨】

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如下:

1.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农业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种植的地区。

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

C.台风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根据经纬度可以大致判断出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甲地年降水量为100~150mm,气候干旱,所以要考虑农作物的耐旱特征。甲地位于河西走廊,由于其特殊的地形与位置(是冬季寒潮南下的通道),所以对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冻害。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光照强,便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导致气温日较差大,便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答案:(1)A (2)D (3)A

易错点击:易误认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就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河西走廊农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甲地有河流水),而非光热条件。光热条件优越是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二、农业地域类型的种类

【考点整理】

【方法点拨】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是因为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在早期形成了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逐渐演化为以小麦种植、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而来的。自然条件是基础,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与玉米带分布的关系。读图可知甲地区等值线向北凸出,又根据等值线分布与变化的规律可知甲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说明生产条件优越。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要根据光、热、水等要素综合分析。结合该地区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可知,甲地区为平原,相对于东、西两侧的高原与山地来说热量充足。在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且同纬度平原比高原和山区高,这一变化与≥10℃积温变化规律相似,所以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10℃积温。

答案:(1)C (2)A

易错点击: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条件,因此考生易误认为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自然条件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类可以利用技术条件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决定性因素。

三、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整理】

农业生产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

对气候:农业生产对气候有利有弊,过度开垦、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气候,但合理耕作有利于气候的保持。

对水文:为满足农业生产用水,人类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改变了径流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这往往对水文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另外,农药与化肥的大量使用也可能导致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也会破坏水域环境。

第2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关键词:城市新区;规划;开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然而城市建设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在政府与社会各界进行讨论、科学论证之下制定的规划下进行的城市新区的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城市以后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等,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的规划与开发建设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可以进行。

一、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的理念

首先,以整体的理念制定城市新区的规划,这样有助于我们统筹新区开发与建设,既可以考虑到新区的环境品质、经济产业等关键因素,也可以考虑到周边地区的相互协调,从而促进区域的良性发展。

其次,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严重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时候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进城市新区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特色发展理念。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一个地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的时候,应该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规划,这有助于形成特色,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模式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当地的主导特点进行特色城市新区的建设。

1、地理交通主导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人口不断的增多、住房逐渐的拥挤等造成城市的交通已经不能够维持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很多城市逐渐的向郊区发展。在郊区中占据优越的地理交通环境的地区逐渐的形成新的城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等的改变,我们称这类占据优越交通位置从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新区发展模式为:地理交通主导模式。这类新区的发展有助于降低原有城市的人口、交通、住房等压力,促进原有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新区城市的发展,政府政策等的扶持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美国的“边缘城市”。美国东部很多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拥堵、住房条件差等,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围绕着美国东部主要的城市如,华盛顿、纽约等的周边出现了“边缘城市”,这些城市一般占据了城市郊区中的而重要交通位置,便利的交通促进了货物的往来,从而在政府的规划下逐渐的开发建设成城市新区,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缓解原有城市的发展压力。

例如,我国郑州东部新区的建设也是在地理交通模式的主导下逐渐开发建设的。河南郑州作为我国东西交通、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交通进行的贸易往来,物流业在当地发展的极为成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州原有城市已经不能满足郑州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郑州东区承启郑州东西南北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渐的发展起来,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极大地促进了郑州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2]

2、自然资源主导模式

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形成的城市在我国自古有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城市近郊优雅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等进行的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区,我们称之为“自然资源主导模式”。旅游资源主导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当地围绕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转变发展模式,有助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3]

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的城市新区建设,例如西安曲江的发展模式。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西安曲江位于西安的郊区,近年来却凭借着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大型开发,发展旅游业等相关的服务业,从而使得当地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曲江城市新区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助于文化遗址的开发,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能源、矿产开发促进的城市新区建设,例如,我国包头的稀土新区。该城市新区依托包头的城市发展,以及当地稀土的开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与稀土开发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该地的开发与建设,通过与包头市的优势进行互补,取长补短,发展出了一条特色的城市道路,有助于整个包头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产业集群主导模式

产业集群主导模式一般是在一定的地域,由于产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凑到一起进行开发,慢慢的发展成城市新区的模式,我们称之为:产业集群主导模式。这类模式有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企业交易费用的降低,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温州新区。我们知道温州这个城市主要是依靠小商品生产聚集从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相应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之前,温州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交通拥挤、产业发展空间缩小等,因此温州新区承启原有温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在郊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地方,很多温州小商品房纷纷在该地区建立,从而导致该地区作为城市新区发展起来。这种产业集群主导的模式,有助于将城市原本的特色承袭,并且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更加具有代表性,从而发展的更加的完善,从而不断的提升当地的经济竞争实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合以上各种城市发展模式,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新区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的市场需求决定的,传统的城市发展特点以及当地特殊的环境等要求已经培养出了当地特有的市场,从而促进当地城市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由政府统筹规划的,因此城市新区的建设有时候还应该符合政治需求,例如,我国的北京奥运村的建设等;当然最为可能的还应该是协调经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市场―政府相协调下建设的城市新区,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

结束语:

不同的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离不开市场的要求,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但在很多方面我们又可以找出在这两方面之外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得每一个城市新区的建设都有其特色,都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总体来说,这些新区的规划与发展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体发展的理念等。

参考文献:

[1] 王勇,李姗姗.河南六大城市新区蓝图浮出 “复合型城市”怎么建[J]. 中国经济周刊. 2010,10(17):05-06.

第3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1、经济管理的概念分析。经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学科,是因为它能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发展由许多方面来体现,其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主要体现社会的总体状况。社会经济要靠经济管理来实现,经济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很重要,没有扎实的经济管理体系就不可能谈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概念。何为现代化?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指什么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管理在其模式、思维和方法等方面都向现代化发展。当今社会的经济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并改善,这样下去就产生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就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3、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地发展经济管理出现了民主化的、网络化的、人性化的、扁平化的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人们都在关注并重视的问题,是因为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快,实现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有现代化的驱动经济管理才能够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不能分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

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以人性化的管理思维优化管理制度。经济管理模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尤其是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强调速度,只着重企业的效益,没有重视作为生产本质的工作人员。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要求在工作中分析员工的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采取这样的经济管理思维,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态度,自然而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经济管理发展的这种新趋势能够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为达到最终工作目标做铺垫,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利润效益。

2、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传统的经济管理体系很少见到民主化的痕迹,几乎谈不上民主化的管理方式,现在企业与组织的经济发展要求民主化的经济管理方式。将民主化深入到现在的经济管理模式,能够实现领导和下属之间关系的透明,避免发生贪污受贿等不良后果的发生。企业和组织针对一名人员任命上的正确与否必须要进行民主化的判断,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来做出民主化的决策。如果不花时间去判断基层人员的任命情况,可能要对企业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使企业的利润效益受到很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使企业获取最大的利益,关键在于花时间来判断基层人员是否胜任其现在的工作,这样就能够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

3、以客户为导向的新趋势。传统的经济管理主要追求高科技,以技术为企业的导向,这样的经济管理体系必然会导致卖方市场的格局恶化。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市场经济要求客户为导向,使卖方市场主导的企业格局转变成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买方市场。买方市场来主导企业与企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是现代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买方市场变成企业与组织实现其最终目的的把柄。每一个企业都在使用高科技,高技术的当今社会上企业和组织向创造价值只能由买方市场来决定,因此,必须要以客户为导向,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握买方市场的情况,针对买方市场的状况来采取行动。这样才能为企业和组织创造最大利润,使企业与组织达到最终目标。

4、网络式的沟通方式。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都在使用便捷的沟通方式,网络是社会沟通方式的最便捷的途径之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需要更快更好的进行企业与基层人员的内部联系,需要更迅速地完成任务,从而达到企业与组织的最终目的。网络式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更满足企业和组织的需求,更容易解决在内部产生的每一个问题。网络式交流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联系,也有利于企业的每一个人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使信息更广泛的进行传播。网络式的沟通方式是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表现,使企业的和组织的内部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并有效。

5、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及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上,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特色。对于一家企业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在经济管理体系中什么都无法替代,因此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与组织发展的重要部分。企业与组织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必须要重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只要团队协作企业与组织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达到企业与组织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第4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本文从经济法着手,分析了经济法制定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阐述了经济法制定后产生的一些问题,希望为完善经济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简介:侯云瀚(1989-),男,汉族,黑龙江泰来人,大学本科,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法学(经济)。

 

经济法是从国家的整体经济出发,是政府对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进而开展一系列法律管理和调控的法律体系的整体。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节能型分析,是我国经济法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开展经济立法、司法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关于经济法的研究工作不断的深入着,希望能从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方面,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法进行不断的完善[1]。

 

一、经济法的功能和构造

 

(一)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

 

经济法的功能是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能够更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对现有政府预设的经济法规范进行政府调控。希望通过政府的干预和采用的措施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最大的作用。

 

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经济法和社会法之间的关系上,不能单纯的从一个单一的侧面看待经济法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而是要多角度、多方面的综合看待这两者的关系。从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入手,充分认识和评价经济法产生的行为后果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二)经济法功能的构造

 

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两点中体现出来,一是从经济法对社会活动中主要参与的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活动的影响来体现,二是经济法对社会总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来体现。经济法与社会活动中的经济主体有直接的影响,反过来经济主体也对社会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法影响和诱导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使其影响着未来的经济活动,然后可以通过这种影响来调整经济主体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经济法制定的主要作用就是这个[2]。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参与者的活动来实现,因此要想知道经济法对社会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不仅要了解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法所产生的作用,也要观察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个部分,也就是经济主体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2]

 

二、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

 

在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研究时,首先要了解社会经济的功能,社会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社会整合功能,二是行为的导向功能,三是文化的传递功能。或者也可以从信息作用、约束作用、整合作用和激励作用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类。虽然在对社会经济的功能进行分类的看法上不一致,但是从分类的内容上看又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我们在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研究时,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不能仅仅集中在一点。

 

社会经济如果要迅速的发展,那么就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即协调和动力,这两个条件影响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基本制度,所以经济法要具备以下几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3]。

 

(一)权利义务分配功能

 

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功能是经济法的基本功能之一,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与协调,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有重要作用。权利和义务在法律的各方部分都得到了体现,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体现了法律的价值,所以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基本核心内容,权利和义务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法律的基本运行机制起着决定的作用,对社会角度的人和经济法角度的经济主体的利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于社会经济的分配方面,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资源和资格的分配,这主要是分配不同的经济活动的参与条件,对其进行法律规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要符合法律资格,经济主体在取得资格的基础上行使社会资源方面的权利。另一方面是经济法对资本和资源干预分配,这在经济利益的平衡方面和资源的分配干预方面,都会对社会中的不同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经济信息传递功能

 

在开展一项经济活动以前,需要对从事的经济活动及从事的主体进行性质的确定,同样也要对经济行为和后果进行预测,所以在进行决策之前,要对这种预期的行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经济主体的行为。在决策中,影响评估结果的要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具有足够的经济信息为依据,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传递,根据各种优惠政策和限制条件确定经济活动的开展。

 

(三)激励功能

 

在社会经济中,经济人追求的使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活动中经济主体大多存在着自立性、理性和朱雀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特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在追求利益时,来自利益的追求是动力,同时人也存在着理性的约束,这种约束可以保证人在追求利益时的可靠性。同时,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经济利益的分析活动中,也会始终处在核心的地位,这使经济法激励功能的直接体现。

 

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形成鼓励和促进的正面效应,在激励中经济行为才会努力实现经济活动的信息表达,所以要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赏罚。经济法的激励会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产生一定影响,这会让人们不断改正自己的偏好,严格按照经济法规范经济活动的选择,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法的激励功能对社会利益主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活动和行为中有着明显的激励效果。(四)节约交易费用功能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只要存在交易,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所以在进行交易时,要先确定交易伙伴和交易产品,然后再确定交易费用,这些交易费用包括谈判费、合约费、监督履行合约的费用等,要对这些费用进行详细的核算,然后才能得到准确的交易成本数据。节约交易费用体现了对经济法的遵守。

 

遵循经济法体现在参与经济互动的过程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必要的人际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对于有针对性的经济法的创建,要根据经济活动的变化,依靠权益保护单位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法律手段对自身经济行为给予保障,再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该信息属于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保障经济主体的利益。

 

三、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法的调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中国经济转型的启动与推进都与经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直接出台经济政策法规作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直接影响市场机制,而我国通过制定和完善经济法这种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来推动和重塑市场主体、构建市场主体、确定市场规则的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弥补了商品市场自身的不足,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经济法影响着劳动力市场

 

中国商品市场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同时也有我国政府的调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产生使市场自发与政府主导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的劳动就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的新型就业体制,少不了劳动法等经济法律法规的指引和保证。经济法促进了劳动力来源的丰富性,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完善,也对政府促进就业进行了督导,从而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四、结语

 

经济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断完善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的研究,保证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5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所谓社会经济环境,通常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物价变动水平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等在内的各类具体因素。会计作为一种社会文明的产物,其发展也离不开外界环境,当这会经济环境中的各要素发生变化时,首先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而会计作为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会计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其职能、目标、计量方法等必然会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可以说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环境,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就是为了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虽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会产生重要影响,会计受制于经济环境,然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又能够服务于社会经济环境,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影响,进而不断完善会计理论和方法,使其能够与一定时期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促进会计理论和方法更好的发展,以使我国建立一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用的会计体系,保障会计理论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协调。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会计中的主要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以及现值等。从我国的会计实践中来看,最初的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其主要反映的是会计要素的过去价值,主要特点是数据容易取得并具有真实性,早在199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中指出,企业应该采用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要素的主要计量属性,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以及会计目标所决定。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现阶段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企业的融资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企业的融资手段不再局限在借款,而扩展到了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各种金融产品领域。对于这些金融产品来说,其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影响其价格的因素很多,所以价格波动较大。同时,由于企业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信息使用者也不断复杂化,他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如何选择会计计量数量,准备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在2006年我国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将非历史成本引入计量属性的范畴,主要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有些经济业务在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的情况下能够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提供更准确和相关的信息,以便决策使用者进行有效决策。尤其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逐渐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这也代表着我国会计准则逐渐的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但是,相比国外,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立足与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要素计量时,主要应该采用历史成本,只有在保证其他计量方法的适用条件成熟的提前下,才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2、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且会影响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即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国家相应政策的调整,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的程序和方法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在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以及相应的管理水平不高的时期,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比较简单,相应涉及到的业务也就比较简单,这个时期采用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就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机器设备逐渐开始代替了手工业,企业也逐渐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尤其是企业固定资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为了能够正确计算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就需要采取方法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因此,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便应运而生。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就以固定资产为例,其折旧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起初,社会经济不发达,固定资产的折旧主要采用直线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那些受科技技术水平影响较大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价值贬值速度也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不断在加大,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企业的折旧方法发生了改变,引入了诸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的方法。我们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会计方法带了重大影响。电子会计数据处理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记账,这一方面使得企业财务数据更容易被更改,另一方面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能够有效保护财务数据,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充分发挥电算化技术的职能作用。这也是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给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带来的重大变化。

3、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对象的影响

所谓会计对象,主要指的是会计所要反应和监督的内容。社会经济的变化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特别简单,企业涉及到的业务主要是上级下达命令给下属部门,下属部门按照高管决策开展企业购销活动,并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价格进行记账,因此,在这个阶段会计的主要特点是程序化和简单化。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间的经济业务逐渐呈现多元化,比如:从企业投资主体角度来看,投资主体不断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企业的经营结构来看,企业参股联营现象开始普遍起来,同时,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交易也开始盛行,诸如融资租赁等新型交易也开始产生,企业的结算方式也不再是简单的现金交易,票据、信用证交易等交易手段迅速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必然会使扩展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增加会计核算的广度和深度,使会计核算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带来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而面临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人们就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变化,比如近几年来,公司税务、企业破产、物价变动等收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会计必须把与之相关的内容纳入核算范围内,并需要对其计量方法、处理程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核算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如: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都是为了使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

三、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应该作出的调整

1、加强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会对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就应该加强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断突破现有的会计理论,转变现有会计理论的研究定位。可以不断将管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中的理论引入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因为现代经济社会中,很多研究开始从心理学以及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如果将其引入会计学研究中,不仅能够丰富会计的内涵,而且还能够更好地解释一些会计实务。同时,在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如果将实证研究方法很好的引入会计中,比如采用案例研究或者现场研究,都能很好地弥补现有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经济发展中,智力资本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如果仅按照实际成本来核算人力资源会计,就不能准确的反映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基于此,应该加强对环境会计以及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使其跟上时代步伐。跟上国际会计变化的发展,认真研读国际会计准则,用国际化标准来规定我国的会计行为,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多元化处理方法,以避免主观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准确。

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是执行和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很多会计人员已不再能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以前,经济环境比较简单,对会计人员评价的词语有老实、听话等,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词语已不再适合评价现有会计人员,取而代之的是创新,主要是因为现阶段会计的主要职能不再是记账,而是管理和监督,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就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降低其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企业工作的稳定性。

3、改变会计计算的计量模式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无形资产不断增加,这就说明企业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有必要研究新的会计计量模式,增加非货币形式计量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为利益相关者提高更全面的会计信息,以便其作出更准确的决策判断。

第6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知识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智力资本是智力劳动价值的体现?是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由于智力劳动的主导作用?社会剩余的分配应该向其所有者倾针?因而智力劳动资本化是知识经济中分配制度创新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对人类生产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劳动方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如何全面认识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如何确定对智力劳动的客观评价标准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一、知识经济与智力劳动

马克思指出:’劳动发展史也是一部社会经济发展史。这说明劳动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劳动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集中体现在劳动发展上。人类社会正是在劳动和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中前进的。

1.社会经济与劳动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劳动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里,把劳动划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划分完全符合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劳动状况又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脑力劳动内部复杂性又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和分化。很显然,一个软件工程师或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一个记账员的脑力劳动之间就有巨大的差别。于是有人提出了劳动系统的三层次理论(刘冠军)。该理论根据劳动复杂性程度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手工工具—体力劳动系统;机器—脑力劳动系统;信息—智力劳动系统。体力劳动是劳动者消耗体力并以手工工具为特征的劳动方式,这是人类最简单的劳动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出现并在很大范围内代替了手工劳动,人类社会进人了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这时,人类的主要劳动方式由体力过渡到脑力。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并且在生产中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把这种高速并且可以持续发展的经济现象称为新经济或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相对应的劳动方式就是智力劳动。

2.智力劳动是知识经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总称,是在体力和脑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志人所特有的高级能力形态,创造性是其基本特征。智力劳动是人智力的支出和使用。智力劳动不同于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处在于其主要从事高级、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智力劳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资源的开发。技术资源是指各种专利、专著、发明、专有技术和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资产。(2)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是指用户群、市场行情、专业信息服务等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市场信息。(3).经营管理活动。指合理利用各种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化各生产要素配置的高级劳动。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再到智力劳动反映出人类劳动方式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也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演进。

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现在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也是以劳动方式的发展为基础的。刚进入20世纪,加尔布雷斯等经济学家强调生产技术、企业家才能、创新和知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在60年代,美国的马可罗普根据以知识和高科技为基础的新型产业的发展,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到了80年代,罗默明确地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当作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强调依靠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作用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1990年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第一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从此,知识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并被普遍接受。

不同的经济形态反映了生产要素的不同结合方式和核心资源地位的变化。核心资源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因稀缺性而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在农业、工业和知识经济三个经济时代,士地、资本、智力三大基本要素的结合方式和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土地是农业经济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谁获得土地谁就会在社会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土地是农业经济的核心资源,农业生产也就是土地所有者雇佣农民的生产方式。在工业经济的社会化大生产中,机器等固定资产投入巨大,资本因此处于核心地位,资本家支配工人的劳动。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过工业经济的繁荣后,资本供给日益充裕,知识、技能和私人信息等智力资源日显稀缺,而生产过程又需要大量智力资源的投入,这使得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一个科技项目技术先进,的确有利可图,风险资本就会自动找上门来寻求与智力资源的合作。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劳动(智力劳动)雇佣资本”的现象。这反映出智力资源正取代物资资本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资源,智力劳动从而也成为知识经济中的主要劳动方式。

智力劳动在知识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也可以从近年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得到证明。1998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指出,其主要成员国GDP中6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美国政府更宣称,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经济的增长占了美国经济增长的80 % 。事实上,美国经济从1991年至今,始终保持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的温和增长。这种被称为“新经济”的现象,主要归因于智力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有效结合。这说明,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社会过剩资本追求高投资回报,使得风险资本的设立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又使得资本对较高投资回报的追求成为可能,从而出现智力雇佣资本并且一起推动经济发展的事实,也使得智力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

二、智力资本是衡量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

1.智力劳动价值观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里,劳动被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需还原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这一劳动价值基本原理包含了评价多种劳动价值的基本思想,也反映出不同类型劳动价值存在差异的事实。对于直接劳动以外的劳动价值,马克思说:“现实的财富倒不如说是表现在已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之间惊人的不成比例上”,“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一劳动时间内,不同形式的劳动价值存在越来越大的差异,一般性的直接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知识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马克思天才地预见到,劳动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一种自然规律,他的复杂劳动价值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智力劳动价值的基本思想。

事实正是如此,科学发展到今天,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如此巨大,体力劳动和一般脑力劳动价值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微软公司在成立后二十年的时间内,就创造了数百亿美元的市场价值,3000多位百万富翁。这就是智力劳动创造价值的奇迹,这在知识经济以前的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与手工工具劳动创造的价值相比,不仅仅是简单的比例关系,也不仅仅是倍数关系,而是指数关系(刘冠军,1998)。我们称反映该劳动价值关系的理论为智力劳动价值观。这一理论真实地反映了智力劳动价值的大小。 2.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标准

对于复杂劳动的价值评价,其原理是还原为数量相同的简单劳动。至于复杂劳动如何换算成简单劳动,马克思讲到:“这种换算的比例是在生产背后靠社会竞争来进行,即靠市场来完成的。”智力,劳动的价值评价自然也不能例外,智力劳动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找到确认其价值大小的依据。同时,智力劳动能力又是一个人进行投资的结果。这些投资包括个人成长过程中学习、生活、工作经验等所有必要支出。而智力劳动能力一旦形成,基本上能够给智力劳动者带来终生收益。因此,智力劳动投资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其投资结果就是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支出虽然具有客观性,但其成本难以有效计量。而其未来收益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只有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才能作为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

目前对什么是智力资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Annire Brooking对智力资本曾给出过一个公式:企业二有形资本+智力资本。他认为,智力资本是公司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这也是智力资本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直观体现。也有人提出,“智力资本是一个人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人头脑中的天分,技能和专业知识。”High Macdonad指出: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组织中,并能产生差异优势的知识。有人用描述的方法定义智力资本为:公司以下资源的总和(1)已积累并不断增长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才能;(2)为达到企业战略意图,运用上述知识所得的工作成果、服务和其他无形表现形式;(3)促进上述应用的联系和过程,将价值传递到市场并反馈回公司以有利于战略优势的持续的渠道(袁丽,2000)。上述对智力资本定义各异,但都认为企业的各种专利产权、员工的技能、技术、经验、有关供销的信息、经营者的管理才能等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利益的无形资源属于智力资本的范围。因此,智力资本本质上就是智力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因而智力劳动价值可以而且也只能用智力资本来衡量。

三、分配制度创新—智力劳动资本化

前面已经论述,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这必然要求社会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因为“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对核心资源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主导地位的承认和在剩余分配上向其所有者倾斜的过程(黄鹤,李仕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分配制度,自然应该体现智力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主导地位,体现智力资本巨大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能力。因而其所有者应该在分配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剩余。实现这一途径的方法就是智力劳动资本化。

智力劳动资本化的含义可以概括为:智力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产权安排过程中,必须作为企业内部资本计算进入企业的资本存量,同物质资本结合构成企业全部资本参与企业生产运作和价值创造,并且和物质资本同样参与剩余分配(王珏,1998)。智力资本价值的理论基础是劳动者的工资余额,现实中智力劳动者较低的工资收入与其创造的巨大价值并不对等,工资余额积累于企业就形成了智力资本价值的源泉。

智力劳动资本化的本质就是承认劳动者享有剩余控制权,并且依据其所拥有的份额进行剩余索取。这样,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就以资本权利为原则统一起来了,从而消除了传统产权安排下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创造性地建立起劳动与资本的合作与联合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和资本所有权制度。智力劳动者在企业新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为其拥有剩余索取权提供了必要性、而劳动者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的可抵押性为其拥有剩余索取权提供了可能性。智力资本的抵押性表明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享有对员工智力劳动的控制权,劳动者在与企业的契约期内承担着事实上的风险,企业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因此,智力劳动资本化是风险收益安排的客观要求。

智力劳动资本化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劳动者的劳动在使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价值,即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得到的工资只是必要劳动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剩余价值理应归劳动者所有。特别是智力劳动者对社会物质文明贡献尤其巨大,把他们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化给个人并参与分配,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符合社会主义先富后富的发展规律。

智力劳动资本化,是对智力劳动者进行激励的最佳方式,符合经济学客观规律。任何经济制度存在的根本目的可以说都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只要社会资源存在稀缺性,就需要探讨对资源的最佳利用。智力资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智力资源人格化的特点决定其最佳利用或效率只有通过有效激励才能实现,而激励的核心问题就是产权问题。智力劳动资本化的要点就是产权明晰。我国过去长期经济效率低下正是产权模糊造成的恶果。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智力劳动资本化明确界定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的所有权,提高智力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后起国家能否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

在智力劳动资本化的分配模式下,智力劳动者的收入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另一部分是资本化利得。其收入理论模型为:

智力劳动收入=工资收入+资本利得

=工资收入+智力资本x资本

利润率

第7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地理教学区位考查交通运输区位是人文地理的核心概念。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联系。

一、农业区位的考查

近几年的高考,从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柱状图为背景,以综合题形式呈现,从能力考查上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典型农业区域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因素的能力,根据这些命题方向,学生必须要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思路。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二、工业区位的考查

近几年的高考,以世界热点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布局,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必须掌握并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能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的数量和成本、科技、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政策和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环境质量。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主要变化有:随交通和科技的进步,对原料的依赖性减弱,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弱,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增强;信息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增强;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三、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区位考查

近几年高考,以热点交通线(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与区域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河流)结合起来考查,学生要掌握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点、线分析的一般思路。

1.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分析

(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注意少占耕地。山区地形起伏大,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应尽量避开陡坡,山地可修建盘山公路和隧道。

地质条件:从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两方面分析考虑,考虑地质构造,应尽量避开断层地带,经过山区尽量经过背斜成谷的地区。考虑地质灾害,应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地震多发区。

气候条件:要从暴雨的强度、冻土层的厚度、风速等方面考虑。

水文条件:尽量避开沼泽地、湖泊、河流等水文复杂的地区。

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2)社会经济条件

应从人口城市分布,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等方面分析。其中自然条件再复杂,只要有先进的科技做保障,难题是可以克服的。

2.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分析(以港口为例)

(1)自然条件

水域要保证水深港宽、港湾避风,陆域要保证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和城市依托影响很大,另外,还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总之,区位条件的分析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很重要,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侧重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很重要。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问法,答案都会有很大差异。学生要掌握一般思路,但更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四、典例分析

(宁夏卷,200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右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

(3)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1)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便于钢材出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临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

(2)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持续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岸地区水浅且水深不稳定。

(3)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深水停泊条件,可停泊大型货轮);原料(铁矿石)运输路线短,运价低;建设成本低(地价低)。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第8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关键词】信用 金融业 金融危机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分解这个大问题,人们还可以质疑诸如这些问题: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部门可以长期超越其他部门快速膨胀吗?金融机构与实体部门中的企业相互关系究竟应该是什么?金融和投资业一定时期中出现的超高回报率能够长期持续下去吗?在金融部门异常“繁荣”的背景下,实体经济是否会出现日渐萎缩的趋势。

回顾经济学说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可以看到早已有学者们在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已经从多个方面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论述。联系今天所看到的空前规模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继续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教益。

马克思对金融业发展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有关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特点及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许多论断对今天的思考者也有着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金融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马克思指出,“信用制度发展了,以银行家为媒介,产业家和商人对社会各阶级一切货币储蓄的支配能力也跟着不断增大,并且这些储蓄也不断集中起来,达到能够起货币资本作用的数量,这些事实,都必然会起压低利息率的作用。”①这段论述虽然围绕信用制度,实际上泛指金融业。19世纪中,金融业在当时西欧主要经济体中主要表现为银行业的普及和发展,股票投资刚刚兴起,证券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金融衍生工具也不普及。以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制度或者说信用体系在西欧许多经济体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发挥了增加社会储蓄从而增加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并进一步促使利息率降低的作用。而在利息率下降的过程中,更多的产业资本可以利用信贷资本并在社会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加快生产发展。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框架中,信贷资本本身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可发挥其帮助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的重要辅助作用。他说,“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的动用,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的极度紧张。”②这段话也揭示了信用资本的高度运用有着促使社会需求与供给相脱节并进而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马克思对信用体系发展必然性和重要性的高度评价还表现在另一个论断中,即他认为,自古以来的社会经济可以区分为“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与信用经济”③。尽管马克思没有展开有关这个论断的论述,但我们可以由此看到他对信用体系在社会经济中不断上升之地位的高度肯定。

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增长在工业革命后表现周而复始的资本再生产和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三种资本形态:产业资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它们相互配合,是完成一个循环周期所必需的各个部分和环节。

金融机构与实体部门中的企业相互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马克思从社会分工角度来解释信用体系和信用资本的发展。他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出现在市场上的货币资本,会越来越不由个别的资本家来代表,而是越来越表现为一个集中的有组织的量,这个量与实际的生产完全不同,是受那些代表社会资本的银行家控制的。因此,就需求的形式来说,和借贷资本相对立的是整个阶级的力量;就供给来说,这个资本本身整个地表现为借贷资本。”④用现代语言来说,信用金融机构在取得了独立经营地位后,具有发挥专业化优势的倾向,不再简单地局限于传统产业资本的经营模式中。

但是,与后来许多作者看法不同的是,马克思并不认为信用发展会促成社会经济结构朝着金融业倾斜,或者说出现借贷资本或信用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支配作用,即金融机构成为主导性的经济机构。他在几个不同地方都表达了这个看法。他说,“假如大部分的资本家愿意把他们的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那么,结果就会是货币资本大大贬值和利息率惊人地下降;许多人马上就会不可能靠利息来生活,因而会被迫再变为产业资本家。”⑤

这段论述表达了几层意思:第一,社会资金具有逐利性和流动性;第二,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投资收益率由资金供给平衡及其变动所决定,收益率本身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会随着资金流动即资金供求关系的改变而变动的;第三,货币资本的价值或收益率与利息率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互为因果关系;第四,从长期观点看,在产业资本与货币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或均衡关系,两者之中任何一者如果出现收益率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情形,资金流动就会朝着促使其收益率下降的方向。

从现代观点来看,马克思这些论述实际上揭示了这么一种趋势:尽管在一定时期中金融和投资业的收益率有可能出现较高回报率,这种较高的回报率也能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入到金融和投资业,但是,随着资金流动的继续进行,金融和投资业中的回报率必然趋于下降,而且会下降到让一般的产业投资者也感到有利可图的水平上。换言之,社会经济中各个部门的回报率从长期观点看,有着趋于平均化的趋势。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19世纪中期正是工业化运动在西欧尤其是不列颠蓬勃开展的时代。马克思一定亲眼目睹了许多产业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情形,观察到了社会资金在各个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加快流动的情形,也注意到了金融市场上利息率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广泛影响。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可以说是对当时已经出现了的实际情况的一个理论概括。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许多变化也基本上遵循这些概括所揭示出来的规律或长期趋势。我们从最近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可以看到,在很大程度上,金融危机是失调的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相互关系的一种调整,调整的结果就是促使社会经济回复到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状态。当然,人们也可以说危机不过是这种调整采取了剧烈形式。

针对19世纪中叶已拥有一定垄断地位的银行机构(英格兰银行)是否会进一步上升成为全面性的垄断机构问题,马克思给出了一段评论说,“像英格兰银行这样的机构,对商业和工业拥有极大的权力,虽然商业和工业的现实运动仍然完全处在它的领域之外,而它对于它们的现实运动也是采取了被动的态度。”⑥这种“被动的态度”可以理解是银行机构以信贷业务为主,不持有或很少持有企业对象的股权,各个企业客户独立自主展开经营活动。马克思显然是认为在银行机构与实体工商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两者之间各自有着自己的经营优势。如果一方超越界限去施加影响,社会经济的效率很可能会因此而降低。

总的看,马克思在他自己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坚持了“产业资本中心论”,认为产业资本是最能动的一个部分,是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的主导性力量。其他社会性资本,包括商业资本和信用资本,是这个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在马克思看来,具有不同功能的社会经济机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

后来的一些学者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若干大型投资银行在北美和西欧一些经济体的突出发展得出了“金融资本”势将控制社会经济的看法。这种看法主要基于当时新出现的两个重要情况:一是社会经济许多部门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生产集中和大企业垄断化倾向,二是社会资金进一步向金融机构集中,而金融机构在社会资金运用上的能力越来越超过实体企业,甚至超过那些在各自行业中已高度集中并拥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实体企业。

但是,也有两个情况客观上阻止了“金融资本”成为全面垄断性的力量。一是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手段采取了反垄断措施,限制单个经营机构成为所在行业的单一厂商,并为跨行业经营活动设置种种壁垒。二是金融业中继续维持竞争性局面,在长时间事实上存在多个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并存的格局。实际上,一直到20世纪末之前的很长时间中,商业银行在主要市场经济体中是金融业中的主体经营机构,而对实体经济部门有较大直接影响力的投资银行机构无论在资金规模还是在分布范围上都不如商业银行。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增长才得以不断持续。

可以说,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各部门和各种机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见解是协调发展,相辅相成。而且,联系马克思在其他地方多次表述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一定时期中社会经济各部门关系不符合“协调发展、相辅相成”,那么,就会遭遇经济危机。

信用发展会促使投资活动愈益普遍。对经济危机在信用关系普遍发展后可能性的增大,马克思也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认为,信用发展会促使投资活动愈益普遍,并且可能会让投资主导商业和金融交易市场。马克思在总结信用的作用时提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信用“使买与卖的行为可以互相分离较长的时间,因而成为投机的基础。”⑦

马克思这些看法的正确性已经被实际经验反复证明了。20世纪出现过多次其规模和波及范围远远超过19世纪的经济危机,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说明投机活动随信用体系的普及而成倍数地扩大了,而这种投机泡沫的破灭只会带来危害程度更深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结合本文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来概括马克思论述中所给予的回答,可以这样说,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应当是协调发展和相辅相成的;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部门不可以长期超越其他部门而快速膨胀;金融机构与实体部门中的企业相互关系应该是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金融和投资业中一定时期中出现的超高回报率是不可持续的;如果金融部门出现异常“繁荣”,实体经济会的发展会受到不利影响,但这种异常情况必不能持续,实体经济经过调整一定还会恢复增长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联系这些看法反思最近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可以认为,危机发生以前的一段时间中,若干发达经济体中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显著的失衡。这种失衡有多方面的表现。一个表现是早些年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合并,出现了过度集中倾向。高度集中的倾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士带来了追求薪酬增加的便利,而且更重要地是导致了大型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即认为经营规模扩大后即使面临破产风险政府也会出手相救,从而大大减少了必要的风险防范。

另一个失衡表现是,交易活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交易越来越多地演变成了纯粹投机性或“关联性”活动,从而弱化了甚至失去了与实体经济的正常联系。

此外,失衡还表现在金融市场上,许多价格指数由于投机因素的强烈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真实地反映实体经济运行情况,不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投机因素的盛行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并掩盖了实体经济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促使社会资金大量从真实价值创造领域流出,从而损害了实体经济部门的可持续增长。

客观地看待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所出现的经济结构演变和调整过程,我们可以同意说,由于一系列因素的作用,金融部门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出现了趋势性的上升。这些因素包括,各国社会经济持续不断的商品化和货币化;随着收入和财富的增长,可储蓄资金得到了更快的增长;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和收入及财富的不断增长,社会成员对风险资产的承受能力和需求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同时,对组合投资(例如人寿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等)的需求也有较快增长;在财富和现金流的组合价值面临波动风险的背景下,社会成员通过科学方式的财富投资寻求避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此外,还如马克思在19世纪已经指出的那样,由于金融市场的普及和发展,社会成员的收入和财富本身也会出现“资本化”倾向,即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认识到预期现金流的现在价值并通过金融机构增加其可交易性。⑧

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分别地及共同地决定了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流向金融部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资金流动中介和配置作用,并通过风险和效率的识别及筛选等功能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但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能否有效地持续性地发挥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自身的完善。正如前面在回顾马克思的理论分析时所看到的那样,影响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涉及到金融业自身的市场结构,即这个行业是否有着良好的竞争性结构,有没有突出的垄断化问题。与市场结构相关的一个因素是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尤其是对那些大型金融机构来说。治理结构不仅要反映合理的产权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兼顾长远利益与短期收益之间的协调平衡机制。

金融机构建立和健全良好治理结构也意味着它们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会坚守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审慎经营和风险防范,不追求对实体企业的股权持有和代替企业进行经营决策,也不向单纯财务投资者(其中是投机者)提供信贷支持。

此外,结合最近国际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还应该认为,在金融业发展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时,政府应该坚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并特别重视市场系统风险的防范。金融监管应当注重防微杜渐的原则。同时,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之间更多地是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关系。

社会经济良性发展一定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平衡。金融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地位和意义的上升也不意味着金融业可以脱离实体经济。只有协调平衡的关系才可以促使金融业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注释

①《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05页。

②同上,第546页。

③《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2~134页。

第9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范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区位问题是命题者钟情的内容,高考命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大,且分值较大。很多学生发现区位问题看似不难,但是做题时得分却很低,成绩不太理想,失分原因主要体现在要点不全,条理不清,答非所问,老是说大话,不会运用地理术语,不会结合自然和区域实际回答问题。很多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改进,却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复习区位问题以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呢?本文试图探讨在解答区位问题技巧方面给大家以启发。

一、 区位含义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也称相对区位)。

二、列表对比分析五大区位因素

三、高考常见区位问题考查设问类型及解答基本要求

1.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

一是看主导区位因素能否满足,如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二是从经济上看生产成本是否降低;三是要看环境是否遭到污染和破坏。这类问题在工业区位的考查中最常出现,要求考生对常见工业的污染类型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环境做出判断。

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地理事物区位要素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该类题目分析要构建区位因素结构,理清分析对象常见区位因素,找到主导因素。

3.比较分析不同区域共同或不同的区位因素

对比分析题目要求是首先把需要对比的对象进行对比,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与不同点都是重要的得分点,两者缺一不可。突出某个对象优势的同时,还要分析另一对象的劣势,不能厚此薄彼。

4.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根据分析对象全面列出常见区位因素,如上面例题考核的是城市区位,就需要建立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思维模式,并根据题目要求,突出优(劣)面来答题。

5.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各区位因素也是发展变化的。解答该类问题,要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挖掘有效信息,灵活作答。解题中,要常写出能表现变化的词眼,如“提高”、“缩小”、“改善”、“扩大”、“加重”等等。

四、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分清区位类型

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商业等。

第二步:掌握区位分析要素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位置要素(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②自然要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③社会经济要素(市场、交通、信息、经济基础、资源、能源、劳动力、政策、技术、政治、历史、宗教等)。深入分析各个要素与所要分析对象的联系,依据题意,抓主要因素重点分析。

第三步: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

不同的区位问题分析时有不同的要求,①全面分析(既考虑有利方面也考虑不利方面)。②主导因素分析(要从各区位要素中找出决定性的因素)。③优势分析(找出同类中最具优势的因素)。④对比分析(要找出两地或多地区区位条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⑤变化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第四步:理清区位分析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