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学心得范文

政治学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学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学心得

第1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记忆最深的是老俞的演讲.那今天的心得就让老俞的贯穿其中.

老俞在一开始谈的就是大学交友,标准是:这个人是不是人品好,你是不是能够学到东西,这个人是不是善良诚恳,是不是愿意帮助别人,还要看这个人能力是不是比你强.大学的朋友很重要,他们会教会你很多东西,能力,刻苦读书,大方.很多人身上有天才的地方,但这些都不是我们需要去羡慕或者说是嫉妒的东西,因为这是学习不来的,我们应该尽量去学习那些我们能够学到的东西,不断刻苦努力的学习.

除了交友,我们不得不提一些热爱读书的朋友.老俞在大学的时候,王强老师就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朋友.他是一位知识份子出身,所以知道怎么去阅读,所以老俞从一个农村来的没有受到多少阅读培训的孩子长大了很多,每周都读3.4本书.阅读对他们的提升时很大的.

虽然我们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老俞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是最坚韧的孩子.虽然我们不能一直是全班前几名,但我们不能放弃向上追求的心.当我们无法在自身上拼不过别人,你再学习成绩上拼不过别人,那你就一个办法可以拼过别人,把你的时间拉长.一只鸟一分钟飞到山顶,我们爬上去或许需要一天,但他们爬到山顶的之后看到是风景是一样的.只有当我们爬上去的时候,站在上面我们的眼光就不一样了.只要你努力,你就能爬到那些天才的高度.

第2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一、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给予鼓励,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设计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文化、心理、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的学生。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我们既要掌握丰富的政治学专业知识,还要深刻地把握政治学科特点和学术前沿动态,更多地了解国内外新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学智慧和提高教学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适应时展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全面发展。才能胜任思想政治课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之大任,才能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使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习政治的乐趣,能够在乐趣中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和才干。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活动,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兴趣将被调动,学生既会有笑声也会有很大的收获。适时组织课堂讨论,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学生也喜欢听故事,教师在课堂上应引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结合时事和故事演讲、时政知识抢答竞赛等形式讲政治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其学习的效果不一样。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基础有差别外,学习方法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去预习,多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自己的认知网络体系。要让学生掌握典型例题的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可以更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要了解和探讨生活中的时事问题,让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使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反思教学

第3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学政治 教学模式

我国正在步入新时代,在这种时代的驱使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在校学生是社会中的新鲜血液,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中国学生人才是近年来教育教学事业研究的热点话题。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在被时代所淘汰,改革教育模式势在必行,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1]

一、改革中学政治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学生一味听,师生之间没有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逐渐对政治课程失去兴趣,觉得政治课程枯燥无味。所以改革政治教育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从这句话中也能够看出,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想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创设有效的政治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欢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积极心得到充分的调动,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在这种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刻,在这个过程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中学政治的教学水平。[2]

二、鼓励学生进行政治课外读物阅读

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学重点,传统的教育方式因为其诸多问题已经被社会所淘汰,现代社会注重的是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使学生对中学政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会中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阅读能力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能力,阅读不需要特定的环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它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中学教师应该引导中学生大量阅读政治课外读物,丰富的政治读物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增长学生的见识。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利用网络平台,查找更多的政治理论知识,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一些政治观念,学生都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解决掉这些问题。政治课外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政治实际作用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应该带着一定的政治问题进行阅读,从阅读中找到答案,不要盲目的去阅读,要注意阅读的有效性。学生通过大量的政治课外阅读,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3]

三、广泛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要想提高中学政治课堂学习效率,就要告别枯燥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激发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在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使政治理论知识更具直观性。中学政治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这对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热爱上政治这门学科,创造一个欢乐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政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对感兴趣的政治问题进行相关查阅,便于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中学政治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有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就随之跟上来了。

四、对中学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是有很大关系的。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所以要想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水平,加大对中学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培训力度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政治教师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还要有广阔的知识层面,这些都是作为中学政治教师所必须的硬件条件,再有,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会体现在教学质量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创新教育模式,要注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保证每个学生都受用。[4]

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现代教育教学事业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充分的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就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5]

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布置课题,让学生们围绕特定的政治课题进行研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现代化网络平台,查阅相关信息知识,最后在小组内进行知识的整合,制定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都有效的提高了中学政治的教学质量。

结语: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我国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了教学重点。教师对教学方法不断的创新,以新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对教学问题进行总结,改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我国中学政治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威学.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129.

[2]张芳,苏楠.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对话式教学探讨[J].成功(教育),2010,01:33-34.

[3]王乐乐.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质的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第4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董俊英

根据院委会领导班子的统一安排部署,在我院开展了“服务发展,提质增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通过学习讨论,使自身更牢固掌握各项纪律规定,增强了法纪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深刻认识到医疗服务差医德医风差对和谐卫生的危害性,筑牢了弘扬正气狠杀歪风的纪律观念,改进了工作作风。通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纪律作风整顿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对照工作实际,作如下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虽然在本职工作中做的不错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的服务意识不够强,有时因自身心情问题对病人服务态度不够好,需要进一步改善。

3、业务知识不够钻研。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只注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4、组织纪律有时松懈,上班时间有时脱岗,下一步改正。

5、上班时间因工作之便有时上网,通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

坚决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所造成。在这段时间,自己结合理论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原和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浅薄,自学少,只为学习而学习。

2、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精神不够。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须要对业务钻研。

3、工作服务意识不够强。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纪律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2、要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

第5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首先,从政之德要求我们必须练就聪明睿智的气度,牢固树立博学意识。“明不伤察”,说的就是要有聪明睿智但又不失苛求的气度,这是做人为官的基础。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德”与“才”缺一不可,而其中“德”建立在“才”基础上,尽管有德无才的人可能会用不好权、干不成事,但有才无德的人必然会乱用权、干坏事。因此,要兼顾“德”的养成与“才”的培养,在加强官德修养同时,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与综合素质,做到“博”学,尽可能多地学习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在当前税务征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下,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履职能力,必须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现代科技以及税务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多方面涉猎学习内容、拓展学习范围,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理论修养,增强纳税服务能力,进而提高道德内涵,坚定政治信念,永葆高尚情操。

其次,从政之德要求我们必须练就海纳百川的雅量,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清能有容”,说的就是要有清廉纯洁但又颇能容忍的雅量,这是做人为官的前提。能否具有海纳百川的雅量、诚信为本的理念,既是一个个体存在于社会的根本,也是对一个人道德评价的标准,更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古人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个小肚鸡肠、优柔寡断,信用缺失、道德失范的人,是不可能为民请命、为民谋利的。因此,养成海纳百川的雅量、树立诚信为本的意识,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要胸怀全局,牢记为政之责,恪守为民之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依法履行职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职权范围内认真思考工作、精心谋划工作、扎实开展工作。要敢于说真话实话,当老实人,做老实事,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讲求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拥有雅量是取信于人之根,领导干部只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讲诚信,重品行,有雅量,才能取信于民、立足于众。

第三,从政之德要求我们必须练就坚忍不拔的毅力,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仁能善断”,说的就是要有仁慈心态但又有当机立断的毅力,这是做人为官的关键。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以为民服务为己任,无论身处什么环境,无论决策还是做事,都要心里想着人民、心中装着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履行为民服务的理念,这也是评价领导干部道德意识的重要标准。要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本质的人格特征和政治素质,时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立足服务,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务求实效。要结合税务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地为纳税人提供诚实可信的服务,只有树立诚信服务的意识,才能够密切干群关系,从而实现税务工作大发展快发展,

第6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当病人有短暂性心肌缺血时,往往会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绞痛。

一般情况下,心绞痛历时仅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能迅速缓解。

但如果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心肌就会发生坏死,变成心肌梗死。

无论心肌梗死还是心绞痛,都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学的发展,发现不少病人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客观证据,即检查提示有异常,但病人可无任何症状,我们称之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它有多种类型,包括:

第一类是完全没有症状。可能在偶然检查中发现有短暂性心肌缺血,有的则是生前无法查到缺血证据,死后检查才发现冠状动脉(冠脉)存在严重狭窄,明确其生前有缺血存在。

第二类是陈旧性心肌梗死,也无症状。必须指出,随着老年病人、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增多(这些病人的痛阈会提高),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正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病人即使有心梗,也可不出现胸痛,而且若梗死范围小,病人不仅无痛感,甚至也无其他症状,故临床上有时会遇到无症状的心梗病人。

第三类病人有时会出现心绞痛,或有时能查到心肌缺血的证据,但没有任何不适或症状。

最后一类是平时“身体健康”,从来没有症状,人却莫名其妙地猝死。如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小品演员高秀敏、扮演的特型演员古月等,都属此类。

可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特殊类型,不要因为没有症状而掉以轻心。俗话说:平时“无病”,一病要命。

无症状性冠心病≠较轻的冠心病

不少人以为,无症状的冠心病就是较轻的冠心病。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有时候,严重的冠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这并不说明病情不重;同样,冠心病中也有不少以猝死为首发症状的,部分病人生前也无任何症状。

更何况,有无症状只是相对的。有些人对疼痛特别敏感,一点点疼痛或不适就会惊慌失措;而有些人即使有较明显的胸痛,也不当一回事。

无症状,也按冠心病来治疗

毫无疑问,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若不积极防治,其中一部分病人最终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因此,一旦确诊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就应该按冠心病进行积极治疗。

第7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 创新;高效课堂;高中政治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省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一线的政治教师都开始适应新课改下的全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维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给我国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有个别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学高效性上的追求,有些本末倒置。所以说,虽然新课改的重点在于实现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改革,但是高效课堂教学是其教学根本,讨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对生活资源的挖掘,突出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

学生对于政治教学往往都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政治教学就是进行一些大道理以及空道理的灌输,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但是实际上由于政治教学上的全部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只要愿意去发掘,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果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的内容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实现对生活中各种问题进行解答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实际经验的积累,将会唤醒和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在需求和欲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活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可以参考学生自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实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经济常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附近菜市场或者是超市里的蔬菜价格上的变动进行观察,实现对价值规律的揭示;也可以让学生对校门口的小商小贩的经营模式进行观察,简单了解个体经济的经营模式,并带领学生去考察当地的大型企业或者是外资企业,让学生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有所认识;在对哲学尝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被人们所熟知的各种寓言和民谚进行辨析,包括“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辨析来实现对哲学真谛上的诠释。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以及已知的知识和能力,在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动的过程中,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教学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就是为了实现对学生思维上的调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呈现型的问题情境,也就是提供现成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实现对某种观念和概念上的理解,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问题设置方式的,经常用来对某些概念、观念以及概念上的理解。但是由于这种问题情境在思维空间的创造性表达上极为有限,因此在问题设置的上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

其次是发现型问题情境,这种情境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别人来提供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疑问的意识来对教材进行阅读,让学生自己在内容上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堂或者是课后对这些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解决,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思维上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是应用型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需要教师或者是学生来提出一些有关现实社会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所存在矛盾关系,让学生学会辩证和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同时培养学生变通思路、变换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在“消费问题”的学习上,可以让学生针对目前社会上所存存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造假打假”、“包退包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辩护,或者是利用写论文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表现的更为实用,也更有效果。

三、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体验式学习活动

首先是课堂讨论方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比较常用的体验式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以及情感沟通的重要活动方式。在课堂上采用讨论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紧张情绪上的缓解,同时可以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民主意识上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视野上的开阔。要使讨论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讨论的内容,并灵活设计讨论的方式,如同桌共议、小组讨论、全班发言等。如在学习联合国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事先做些工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讨论―举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学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案例辩论方式。课堂上的案例辩论活动比讨论活动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案例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设计适宜的辩题,并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通过多种途径自行寻找相关资料,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知识开展课堂案例辩论。

例如:在学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这一问题时,针对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枯燥的特点,可以在课前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掌握课文知识体系,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本人的意愿自由组合成甲组、乙组、丙组和总结评分组,做好辩论准备。在课堂上,根据“企业经营者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这一论题,创设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让甲、乙、丙三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由辩论,不但使其对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如何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可以达到学习体验自由与充分发展的目的。

总之,课堂是我们奋斗的主战场,打赢这场战斗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同时,只有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只有不断的实现创新,才可以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保证课程改革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第8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一、创设情景课题,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近几年提出的情景教学便是考虑到了这个方面,其主要思想便是根据教学内容,老师有意识地通过诸如寓言、笑话、名人小故事等引人入胜的氛围,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自然知识也在这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举例说明:当我们在讲爱国情操的时候,当时正好是非典时期,考虑到这一点,我翻阅大量的资料,给学生们讲解非典时期感人的抗非典故事,让学生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受人间的真爱,明白爱国人人有责,自然爱国情操就会轻松理解了。这个例子说明通过故事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还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很好。此外,课堂上还可以通过音乐作为辅助,音乐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我们在政治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举例说明:我在讲授《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首先给学生们讲了一则故事。故事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一个上夜班的工人在回家的路上,穿过坟场的时候,不幸跌进了一个墓穴,他极力挣扎,想方设法爬出墓穴,可惜墓穴比较深,不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于是他决定干脆在墓穴休息,等第二天天亮再求教于别人。但就在他半睡半醒的时候,一个醉汉也掉进了墓穴,他看到醉汉也在像他之前一样极力挣扎着往上爬,他便开口说:别挣扎了,没用的。但就在他话音刚落的时候,醉汉大喊一声“鬼啊”,竟然轻松地爬了出来。

问题:醉汉在听到工人的“鬼话”前后有什么不同表现?

学生:听到工人的话之前怎么也出不来墓穴,但听到“鬼话”后,轻松爬出了墓穴。

老师:为什么?

学生:遇到刺激后潜能得以释放。

老师:这就是潜能。

由此可见:大胆想象来引导学生,创新课堂,培养学生个性非常重要。

三、采用三步教学法提高创新能力

三步教学法自实施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三步教学法是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概括。这些需要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入手。

1.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以此来提出问题。对学生预习进行相关的提示。学生根据提示,并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相对提高了。探索欲望也增强了。这个过程让学生养成了发现问题、自我提出问题的能力。

2.展开讨论

思路的开拓,活跃思维的养成都是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养成的。在知道了提示问题的答案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不但增强了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勇气。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3.分析概括

最后,便是老师的概括了,老师在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问题及其知识进行概括,纠正错误,鼓励创新,让学生在以后的讨论中不断提高。

四、创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起到价值判断、导向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要求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评价

评价时,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分数不是唯一的,重视平时行为、过程以及整体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全面兼容。

2.评价的内容要具体适度兼容,尽力做到透明

教学时让学生知道评价内容的明确适度性,记住各个评价细则,评价有章可循。道德评价科学规范。

3.自主化评价方法

第9篇:政治学心得范文

[摘 要]高考是一件举国重视的大事,身处于高考漩涡中的高中教师们,心中难免会整天想着分数,但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要求教师淡化分数,如此的纠结,使理论研究一度难以根植在高中教师心中。在新课改中,高中政治教师的角色转变应从思想转变、理论学习和实践支持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中政治;角色转变;应试教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22-02

一线的高中政治教师经常会发现:如果只一味地埋头教学,把所有心思都放到教材和学生上,会感觉很累,而且收获总没有预期的那样好;如果将一部分心思抽出来,放到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上,又担心会让学生的成绩掉下去。这种纠结,多少掺杂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够大气的表现,当教师一旦将所有心思集中在“教学成绩”这一因素上时,其思想、言行、一切与教学有关的点滴,就都会被禁锢在狭隘的应试教学空间中,而失去了高屋建瓴的气魄、鉴往知来的睿智与明察秋毫的犀利。随着教改的推进,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已经成为教者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明了教改的进程与新时期教学的要求,也只有研究,才会让自己的教学充满时代气息,才会与学生、与社会紧密衔接,不至于仅仅是扯住了教改的衣尾被拖行。从应试教学者到理论研究者的转变,按常规是从思想开始的。

一、思想转变,认识研究重要性

重结果还是重过程,常成为一线教师的两难选择,重结果有一种直达目的的淋漓酣畅,重过程则需要耐心、巧思,会出现不易企及目标的难受。从教师个人内心出发,当然更享受前者。但倘若一名教师在思想上不能明白,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所以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快步走在相应的教改行列中的道理的话,那他的教学一定就是盲目的、短视的,甚至会是失败的。因为方向错了,愈是用功就愈是南辕北辙。在教改初期的多次培训中,说实话,我是不太赞同专家们的观点的,总能找出种种现实的理由进行反驳,而且会觉得自己更有道理:成天说研究理论,你们自己来试试,你们不就是整天研究理论的吗?真正教学起来不见得比一线教师强,要不为什么每次的培训都是专家说理论,一线教师上展示课呢?但是经过一次事实教育之后,我再也不那么认为了。

那是发生在2010年的事,与一个也是上高中政治课的同行有关,我们在此前的一次培训中认识后便经常联系,互相交流教学中的心得。我们的年龄相仿,教学也有很多的共鸣,我们从一致对专家的各种理论不屑一顾,到开始产生小分歧,到后来分歧越来越大,在2010年的时候发展成了争论。我发现他好像教得越来越轻松,在我久久才涉足的相关论坛、微博上,他踩了很多脚印,还在好几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他有几个学生写的小论文,参加市里的比赛也获了奖,而且班里的学生学习越来越自主,到了高二基本都是自己学习、探讨,他只是在一旁保驾护航,不时答疑解惑而已。对照自己一直辛辛苦苦、前拉后推地教学,我不禁开始反思。于是我找来了他的论文,发现他与从前相比,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他的理论放到我的教学中,似乎也能行得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开始搜索并细细琢磨他所提过的每一个术语、专家名,慢慢地发现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后,小范围内也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于是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学习、运用下去。

二、理论学习,钻研应比接纳强

打开网络,发现各路专家、名师的理论比比皆是,他们的观点与论证大部分都很成熟,偶尔也能搜到一些幼稚的看法,两者的排列让我看到了科研教师的成长路径。我常常将自己放到这个路径中,判断自己的位置,然后思考前进的方向:是继续踏着万无一失的大师的脚印成长,还是另辟蹊径开创另一条路?最后我感觉,还是不要刻意给自己定路线,而是脚踏实地结合自己的政治学科教学,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一边总结最实在,也最自在。

在接受新理念的早期阶段,我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疯狂地从四面八方寻找各门各派的文章、视频,良莠齐看,然后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摒弃那些自我感觉不好的。接受得多了,其中难免就会有相互矛盾之处,如果自己都喜欢,都舍不得放弃,就会想办法将两者融合、衔接。例如我比较早开始学习和运用的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常规教学模式,那时是跟着别人的步骤走。后来在一个微博上,看到了转载的一组文章《呼唤“后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先是认可了教育模式应该活用的观点,后来也接纳了模式令人迷失,应该“去模式”的见解,最后脱离他们的理论一想,这其实是一个进化过程。如果教师首先学习模式,在熟知了各种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尝试,联系自己所擅长的方式,整合为师生皆愉悦的模式骨架,让每一堂课的教学既有设计依据,也有拓展生成,岂不是能让教师轻松、学生满足?再后来,我发现模式的改良是无止境的,因为学生具有共性,具有地域性,也具有个性,不同班级、不同届次的他们,适合的教学模式不一样,无限的改变并非平行而作,每一次的改变都有更多的积累沉淀。在经历了2009、2011、2014共三届的高三毕业班政治课教学实践之后,我居然走到了那位同行之前,再与他交流,我发现自己比他改变得更多。

三、实践支持,反思整合

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中间是要经历一个理论改造的过程的,别人家的东西,直接拿过来,即便能用也不见得顺手,为结合得天衣无缝,必须经历“实践—订正—实践—革新—实践—微调”的过程。第一次的订正是尝试性的小修改,当发现可行之后,就可以经实践后进行较大的革新,甚至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基本成型后,再实践微调,就能比较成熟地出笼了。这个过程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经历,成功的心路历程是不可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