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展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就业前景: 我国对外开放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大量既懂商务英语又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大都在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在涉外大型饭店、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和翻译工作,就业率达 90% 以上。
1 、国际贸易实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商务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与秘书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2 、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掌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商务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3 、会展商务英语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 、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本届大赛为团体赛形式,每个团队由3-5名参赛选手和1-2名辅导教师组成,参赛方向分特装展位设计和VI设计,其装展位设计自选命题,参赛作品面积以72-300平方米为标准进行自由创作。大赛分为专家初评会和全国总决赛两个竞赛环节,在总决赛中,参赛选手现场抽签分组进行比赛。
本次大赛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就业指南性三大特色。
权威性:竞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展示设计专业委员会协办。除组委会外,另设会展专业竞赛执委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组织机构领导及会展设计企业负责人也齐聚活动现场。
专业性:为提高会展在校学生的技能水平,此次竞赛由国内最具实力的会展设计企业负责人担任专家评审。比赛现场,专家评审对参赛作品进行深入点评,并与之分享设计经验,给予最专业的意见与指导。
关键词:会展; 经济效应; 创业活动; 新进入缺陷
收稿日期: 2010-12-13; 修订日期: 2011-07-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70732004)
作者简介:
王晓文(1981-),女,博士,南开大学泰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展经济与管理、创业管理。张玉利(1965-),男,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中小企业与企业成长。王菁娜(1979-),女,博士,南开大学泰达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展营销。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加剧,会展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发展成熟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由于会展产业在促进消费、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乘数效应,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因而受到很多城市和国家的重视(Brown,2000),会展产业的经济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然而,目前对于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研究往往过于空泛和表面化。一方面,大多数学者们尝试通过“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找到一般性模型(杨勇,2009),即衡量会展产业的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而忽略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中间处理环节;另一方面,即使研究涉及具体的表现层面,也通常是在会展消费、推动城市发展和就业等范围内讨论经济效应问题,而对于“会展经济效应是否存在其它实现途径”,“会展究竟通过怎样的作用机制产生经济效应”的问题没有给予很好的解答。尽管已经有学者尝试改变这一研究现状,但其努力的方向是如何更加精确地计算会展产业的经济效应,而不是解答“如何具体实现”的问题。事实上,只有深入剖析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过程,揭示其中的传导手段和具体路径,才能更加准确和全面地衡量经济效应,并明确促进会展产业发挥经济效应的努力方向。
本文在归纳分析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托会展研究、资源基础论和创业研究等理论研究成果,通过阐释会展产业如何支持创业活动――这种能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但经常面临新进入缺陷的具体经济活动――揭示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2 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研究现状
2.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
会展经济效应是会展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论题之一。研究者从会展产业具有的重大经济效应和其他影响的角度为各地举办会展提供了论据支持(Archer,1984;Mules,McDonald,1994;Crompton,McKay,1994)。但由于产业自身的发展相对较晚,目前对于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问题大多停留在经验性总结和个案统计阶段,少有系统化研究,而国内大多数的研究也停留在介绍国外会展业、归纳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总结会展经济的作用以及提出本区域发展会展经济的对策上。
在衡量会展经济效应的众多方法中,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 是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是运用一般均衡理论对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到1980年代后期,会展研究领域也出现了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并呈现扩大趋势。学者们从应用和方法论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Briassoulis,1991;Crompton,et al.,2001; McHone,Rungeling,2000),并在实证方面进行了应用(Humphreys,Plummer,1995)。例如Margaret等(2004)采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方法( IMPLAN) 对与会展相关的旅游者花费对举办地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确认和分析 。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更为直观的反应会展产业经济效应在数量上的大小,对于客观评价会展的经济作用以及对特定展会活动进行系统评价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难以揭示投入-产出的中间环节,即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过程。尽管有学者尝试在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研究问题上做实质性推进,但其努力方向仍是在投入-产出的大框架下对会展经济效应进行更为细致的量化分析,形成一个前后一致的、综合性的研究框架(Crompton,1999;杨勇,2009)。
2.2 基于会展乘数效应的研究
会展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乘数效应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作为经常被用于衡量会展次生经济效应的工具,乘数分析可以依托投入-产出表或者社会核算矩阵。会展乘数的关键在于识别和关注当地经济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主要体现为会展活动在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上产生的带动效益、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与会展有关的消费支出,直接刺激了相关经济活动的进行,而乘数则衡量了会展的间接影响(Burgan,Mules,1992;Crompton,1999)。
据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周爱国,2007),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社会收入则为9。据上海市测算,上海会展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为1∶6,间接可达1∶9,对GDP的拉动效益非常明显(曾武佳,2006)。据国际博览会联盟(UFI)的估计,由展览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中,只有20%是展览会行业内的,其余80%为商贸、酒店、饮食、交通、旅游、电信、广告等相关行业所拥有(俞华,朱立文,2005)。由于会展产业表现出鲜明的乘数效应,相关研究也通常围绕如何精确确定乘数而展开。
2.3 经济效应表现方式的相关研究
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会展消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会展商人的消费额要比一个度假游客的消费额高2~3倍;同时,由于会展自身的特性,往往是商品展览、研讨会议、参观考察、新闻通讯等综合进行,这就必然带动电信业、广告业等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从而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消费产生催化作用(曾武佳,2006)。
第二,促进就业。美国会展协会(Convention Liaison Council)1993年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的会展产业创造了150 万个正规职业(岗位),间接创造了140万个非正式职业(岗位) (Convention Liaison Council,1993)。2000年在德国汉若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超过10万人/年的就业效益。社会的就业人数增多,就会促进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刺激供给,进一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黄大勇,2003)。
第三,推动产业发展。研究发现,会展活动对区域优势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实践来看,国外很多会展中心城市大都从本国、本区域的产业比较优势乃至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着眼,通过会展的形式向全球受众展出自己的经营理念、创新路径等。意大利米兰的时装展、德国慕尼黑的建筑机械与建筑材料展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曾武佳,2006)。
第四,会展产业同样有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举办会展活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马勇,2002),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有利于区域整体环境的改善和提升(Burgan,Mules,1992)。同时,会展产业被誉为“城市名片”,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展活动的举办过程中突发事件多,因此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也具有推动作用。会展产业通过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应。
从上述分析可见,研究者通常基于“投入-产出”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会展广泛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分析。实际上,会展的经济效应影响并不表现为简单的直入式影响,其经济效应更多地呈现出复杂化的作用机制。为了揭示其作用机制的具体路径和传导手段,有必要对会展活动的一些相关特性和因素加之阐述。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从会展自身在资源集聚和流动上的特性方面展开分析。
3 会展活动的资源集聚特性
会展活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各种资源的集聚。Dekimpe等(1997)发现,会展活动的资源状况对会展活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徐洁等(2008)指出,会展活动将大量的人员、产品、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在一定时间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地域空间,形成一种集体性的大规模物质文化交流方式。会展主办者把分布于各地的各界精英集中到一起举行会议;或者邀请众多的参展商将大量的展品集中在一个经过特定设计的展厅内进行展示,同时又把大量的观众吸引到此参观。无论是综合性博览会还是各种专业会展活动,都力求集聚产业、行业、领域最新的业态、成果、技术和品牌,表达最新的投资理念和意向,带动最活跃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使之向更合理有效的方向流动。
会展各个主体之间可以在大量资源集聚的环境下展开互动,包括供需双方之间的互动,参展同行之间的互动,参展方与举办方之间的互动以及客户之间的互动。例如,从供需双方之间的互动上看,参展供需双方的见面、洽谈和交易互动,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商业机会,比如说买卖合同的签署、技术成果的转让、投资项目的签订,等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双方的进一步了解,信息的互动为下一次完成更多的交易埋下了伏笔。
会展活动将大量的人员、产品、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在一定时间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地域空间,这种生产要素的集中性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并由此产生成本的节约、收入或效用的增加,形成聚集经济效应。以商业展览为例,由于展览的主办者组织了大量参展商及商品,邀请了大量的客商,因而参展商可以在短时间里接触到大量的客商,客商也可以在短时间里接触到大量的参展商和商品。这就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参展商和客商的时间,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相互了解和接触。如果没有展览会,一个客商需要长时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一个参展商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才能接触到自己的客商(张红,2006)。
总之,会展产业可以看作是资源集聚的平台,大量产品、技术、资金、人才流同时汇聚,为供需双方提供了面对面地洽谈交流的机会,使一些潜在的或处于闲置状态的供给能力得到实现,促进了产业交流和资源合理整合。
4 创业活动的资源位需求
4.1 创业活动的经济贡献与高失败率
创业活动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激发创新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鼓励创业和培育新企业成长就成为了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2002年全世界大约有4.6亿人参与了创业活动。在APEC成员体的21个国家和地区中,创业型企业户数占各成员体企业总数的97%~99.7%,GDP比重占50%以上(Bygrave,2004)。管理学家德鲁克(1989)认为:创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据统计,新创中小企业占美国所有企业的90%~98%之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60%。美国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初的强劲增长和旺盛活力,关键就在于其整个社会旺盛不衰的创业精神和千百万家小型企业生生不息的创业活动。2006年,我国的创业活动活跃程度高于创业GDP曲线(高建,2007),表明我国的创业活动对GDP贡献的潜力在增加,对未来经济稳定发展起积极作用。
然而,创业活动表现出极高的失败率。即使在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美国,只有不到50%的创业者能成功创办新企业,其中5年后还存在的新企业不到20%,大部分以失败告终。在中国,据《全球创业观察2006中国报告》显示,中国创业企业失败率在42个成员中排第一位(高建,2007)。创业活动为经济发展带来如此大的贡献,却一直面临高失败率的威胁,这也是创业领域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4.2 新进入缺陷
研究发现,造成新企业高失败率的主要原因是新进入缺陷。“新进入缺陷”这个概念来源于组织生态学。组织生态学把组织演化视为一种自然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组织(包括企业)往往要面临很大的自然选择压力,因此,新组织的失败率要大大高于成熟组织。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并迅速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Freeman,1983;Carroll,1982,1983)。新创企业的“新进入缺陷”,主要表现在资源的缺陷上。无论是财务资源、组织资源抑或精神资源,新企业都相对比较缺乏。除此之外,新企业还缺乏获得初始资源的渠道以及积累资源的经验和时间。新企业通常要依靠创业者及其个人关系来获得初始资源,因此,新企业的成长和生存取决于它能否在初始资源和能力用完之前获得或开发出新的资源,特别是关键性资源(韩炜,薛红志,2008)。
近年来,有些学者试图运用资源基础论来理解或解释创业过程和新企业的战略行为。资源基础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资源集或资源束,并且认为资源束的“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特征,是决定企业能否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这种观点,Dollinger(1999)认为,创业过程是创业者获得并开发资源的过程。在获得和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新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所掌握的初始资源的质量(即是否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因此,新企业在诞生和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克服资源可获得性、获取路径和资源供给不确定等方面的新进入障碍。
4.3 资源位需求
创业资源的分类有很多种。例如,根据创业资源性质划分为6种资源,即: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创业资源还可以根据其他不同维度进行划分,如: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离散资源和系统资源、生产资源和工具资源等等。有学者在上述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将资源划分为简单资源和复杂资源。简单资源是指有形的、离散的、产权为基础的资源;复杂资源是指无形的、系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生产资源是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源;工具性资源是用于获得其他资源的资源。如财务资源可以归为简单、工具性资源(王晓文,等,2009)。
人力资源的需求表现在创业过程中和新企业成立初期,在员工的招聘,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招聘以及管理团队的有效构成方面的需求。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创业者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只能靠家人和朋友帮忙维持经营,但会由于非正规培训或情感冲突引发很多问题。社会资源是新企业在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拥有的资源,包括与政府部门、银行、税务部门、同行、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资源。新企业在创办初期往往十分缺乏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社会资源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在创业活动中,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也都是新创企业迫切需要的。
5 会展产业对创业活动的资源位支持
根据前文分析,会展产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各种资源集聚在一起,形成资源的平台,并以此为依托,通过会展主体的互动促进资源的流动。而创业活动最大的新进入缺陷恰恰表现在对资源的缺陷上。相关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的资源禀赋将影响企业绩效,资源充足的新创企业将表现出更高的存活率和绩效水平。这意味着,会展产业可以通过满足创业活动在资源位上的需求,促进创业活动产生高水平经济效应。
已有的研究也发现,会展活动对企业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Tanner,2002;Williams,et al.,1993)。企业可以从会展活动中发现潜在的顾客,获得竞争对手的商业信息,塑造并巩固企业形象,在企业缺少资源时,它是企业快速获得资源的有效工具(Browning,Adams,1988)。Wouter(2010)发现参加会展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有正向联系,参加本行业相关的会展活动会提升创业者在行业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即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而这进而能促进企业的绩效。Rice(1992)指出,通过帮助买方与卖方等相关利益者建立起联系,会展活动才实现其真正的意义。Li(2007)将会展活动的资源分为内部知识资源和外部关系资源两大类,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会展活动中获得最近技术、管理经验、行业信息等内部知识资源,也可以获得与供应商、潜在顾客和投资方建立联系的外部资源。
下文图1展示了基于创业活动的会展产业经济效应作用过程模型。
首先,会展活动集聚了大量相关人才,创业者可以在会展活动中寻找并结识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招聘到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交流和展示,发现对创业项目感兴趣的人组建创业团队,并有意识的完善创业团队构成,从而满足新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需求。
其次,创业者可以从会展活动中获得大量社会资源。有学者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指出,会展活动就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网络,使得供应商、中间商、顾客、各种协会、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团体都联系在一起(Rosson,Seringhaus,1995)。通过社会资源,借助会展平台,创业者可以在短时间里融入一个社会网络。特别是专业展会,使得创业者更加高效的建立起社会联系,因此,参加会展活动的创业者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丰富的社会资源。
再次,社会资源是一项重要的杠杆资源,创业者可以通过社会资源的杠杆作用,获得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Shane,Cable,2002)。例如,创业者通过在会展活动中与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信贷机构、政府机构等人员建立社会联系,有可能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满足财务资源的需求;与创业孵化机构、创业服务中心的社会联系帮助创业者获得生产设备、厂房等物质资源方面的支持;与科研机构、技术人才、咨询公司、管理人才以及其他多种渠道的联系获得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本研究正是据此提出了基于创业活动的会展产业经济效应作用过程模型,即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过程可以通过对创业活动的资源位支持来实现。
6 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会展产业对创业活动――这种能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但经常面临新进入缺陷的具体经济活动的影响――揭示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会展产业的资源集聚和流动特性满足了创业活动的资源需求,通过影响创业活动进而产生巨大经济效应。在这条具体路径中,资源成为重要传导手段。与以往研究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本研究克服了以往研究只关注会展产业“投入-产出”静态数量对比关系的缺陷,将研究聚焦于揭示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动态作用过程;其次以往研究通常从会展消费、促进就业等更为宏观的层面考察经济效应问题,而本研究利用创业这种目前非常活跃的经济活动挖掘出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具体传导路径。
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还需要通过未来的实证研究加以检验。同时,创业者最希望利用会展活动获得哪类资源?除了满足资源需求,会展产业对创业活动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其它哪些方面?会展产业通过创业活动产生经济效应的过程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值得未来研究进行更细致深入的探讨。オ
(注:本文得到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创业学习视角下的创业者人力资本与新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研究》(AS1111)和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文科青年项目《协会会议参加者参会动机与决策过程:理论与实证》(NKQ09053)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Archer B.Economic impact:misleading multiplier[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4,11(3):517 -518.
[2] Briassoulis H.Methodological issues:tourism input-output analysi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3):485-495.
[3] Brown G.Emerging issues in Olympic sponsorship:implications for host cities[J].Sports Management Review,2000(1):71-92.
[4] Browning J M,Adams R J.Trade shows:An effective promotional tool for the small industrial busines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88(4):31-36.
[5] Burgan B,Mules T.Economic impacts of major sporting even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4):700-710.
[6] Bygrave W D.“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The Portable MBA in Entrepreneurship[M].Hamilton,2004.
[7] Carroll G R.A stochastic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Review and reanalysis[J].Social Science Research,1983(4):303-329.
[8] Carroll G R,Delacroix anizational mortality in the newspaper industries of Argentina and Ireland:An ecological approach[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2(2):169-198.
[9] Convention Liaison Council.Economic Impact Study[M].Wheat Ridge,CO:Convention Liaison Council,1993.
[10] Crompton J L.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visitors to sports tournaments and special events[R].Ashburn,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1999.
[11] Crompton J L,Lee S,Shuster T.A guide for undertaking economic impact studies:The spring fest examp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1(1):79 -87.
[12] Crompton J L,McKay S L.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festivals and events:Some myths,misapplications and ethical dilemmas[J].Festival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1994(1):33-43.
[13] Dekimpe M G,Francois P,Gopalakrishna S,et al.Generalizing about trade show effectiveness:A cross-nationalcomparis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97(4):55-64.
[14] Dollinger M J.Entrepreneurship:Strategies and Resources[M].Homewood,IL:Richard D.Irwin.Inc.,1999.
[15] Freeman J,Carroll G R,Hannan M T.The liability of newness:Age 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al death rate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5):692-710.
[16] Humphreys J M,Plummer M K.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State of Georgia of Hosting the 1996 Olympic Games[M].Mimeo,Seig Centre for Economic Growth:Georgia,1995.
[17] Li Ling-yee.Marketing resources and performance of exhibitor firms in trade shows:A contingent resource perspectiv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7(36):360-370.
[18] Margaret J D,William C N,Mark S H.Estimating income effects of a sport tourism ev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1):180-199.
[19] McHone W W,Rungeling B.Practical issues in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a cultural tourist event in a major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8):299-302.
[20] Mules T,McDonald S.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ecial events:the use of forecasts[J].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4(1):45-53.
[21] Rice G.Using the interaction approach to understand international trade show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2(4):32-45.
[22] Rosson P J,Seringhaus F H R.Visitor and exhibitor interaction at industrial trade fai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5(1):81-91.
[23] Shane S,Cable work ties,reputation,and the financing of new ventures[J].Management Science,2002(3):364-381.
[24] Tanner Jr J F.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Factors influencing trade show success for small compani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2(3):229-239.
[25] Williams J D,Gopalakrishna S,Cox J M.Trade show guidelines for smaller firm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3(4):265-275.
[26] Wouter S.Industry event participation and network brokerage among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4):625-653.
[27] 德鲁克.创业精神与创新[M].何政,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28] 高建.中国的创业活动更趋活跃――来自2006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的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07(9):66-67.
[29] 韩炜,薛红志.基于新进入缺陷的企业成长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5):14-21.
[30] 黄大勇.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16):11-13.
[31] 马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解读[J].经济地理,2002(3):293-296.
[32] 王晓文,张玉利,李凯.创业资源整合的战略选择和实现手段分析――基于租金创造机制视角[J].经济管理,2009(1):61-66.
[33] 徐洁,苑炳慧,.参展商对展馆服务的满意度研究――以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为例[J].旅游科学,2008(6):61-69.
[34] 杨勇.关于会展经济效应若干基本问题的辨析[J].旅游学刊,2009(10):73-82.
[35] 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6] 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7] 张红.会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8] 周爱国.会展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MICE Economic Effects:
An Entrepreneurial-Activities-As-Pathway View
WANG Xiaowen1, ZHANG Yuli2,WANG Jingna1
(1.Teda College,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2.Business School,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MICE researches,RBV and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es,this paper explored the mechanism of MICE economic effect through literatures and theories analysis.It proposed a process model of MICE economic effect based 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It was found that the features of resources convergence and fluxion of MICE industry meet the resources demand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which helps new ventures to overcome the liability of newness to improve the their survival and performance.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MICE may have great economic effect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with resources as transforming means in the process.
中德合作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所长
会展专业教师缺乏是当前教育界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需求。由于国家人事政策以及各院校的不同利益所致,至今还没有一所院校具备条件主动去申报国家会展专业师资培训基地资格。当然,边教边学不乏是当下最有效的途径,长则5~10年短则3~5年,相信中国会展师资队伍的未来之路总会走出来的。
课程设置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关键因素是我国会展教育(包括人才、课程体系、师资、教材等等方面的测评)目前还没有形成标准,国家教育部也在考虑从招生目录上对课程名称有所规范,我们期待着教育部明年的会展教育专家论证会召开。
我国会展教科书还缺乏理论系统性和研究深度,大部分属于资料性、汇集性、概览性,相当部分编者是通过编写教科书认识会展业和学习会展相关知识,知识的系统性、成熟度及对行业把握度均显不足,教科书的数量虽然上去了,而学术性、学科性、理论系统性、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先进性均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理解会展活动中实践的重要性,因而比较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在学期中安排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展会的现场调研工作,与此同时指导学生的学年及毕业论文。
对于一个新兴的会展大国,一切从头开始,尽管需要借鉴国外的东西的确不少,而结合中国国情却至关重要。我国会展教育的理想模式是:教科书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师个人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底蕴和实践背景,教育机制灵活而富于成效,市场需求十分明确,“以销定产”定单式培养各个层次的会展人才。
中国的会展教育是一个“创新教育体系”体现在:一是要根据业界的需求进行会展教育创新;二是要有国家的会展教育规划;三是要各个教育相关人士要进行更多的交流,避免各所院校之间、各位会展教育者之间各自为政的经验性传播教育所带来的局限性。在此建议各院校会展教育者积极加入11月份即将成立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一个共同的行业平台上集中地交流思想、一起来推动国家会展教育的更大进步。
过聚荣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会展是一个年轻的,不断发展的学科。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会展归属于哪一个学科,众说纷纭,还不能确定。不过,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那就是许多人都把会展局限于展览上。而事实上,会展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不仅包括展览、会议,而且还涉及节庆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会展理论研究、职业培训都处在初级阶段。
现阶段,关于会展教育师资的问题讨论的比较多,有些观点还相当极端,比如有的认为没有做过会展的老师进行会展教育是不可行的。应该说,会展是融操作性、实践性和理论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授课老师要全部精通相关的知识,恐怕是勉为其难。但是,有一点却是清楚的,即需要教师对会展的发展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对会展的全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当然,有很多实践经验的人由于种种原因要走上讲台、讲好课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真正能够理解会展,了解会展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一心一意研究会展
的教师太少了。许多冠以会展专家头衔的“会展专家”提出的建议往往不是很符合会展活动的发展规律。
另外,会展教材的出版也存在许多问题。已经出版的教材有许多在质量上较粗糙,互相copy的比较多,缺乏深入研究、能够很好体现会展发展规律、符合教学所需的教材。
会展业还有一个话题谈论的比较多,即就业率。有机构统计会展人才流失严重达80%,但据报道,南方某所学校的就业率却达到100%。客观地说,会展就业率是很难精确统计的,原因在于,会展是一个大概念,策划、营销、设计、搭建以及相关的会展服务(大饭店、旅行社等)都可以纳入会展业范畴。会展就业范围并没有明确界定,也不太容易界定。因此,所谓的就业率并不能说明具体问题。
刘大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管理系主任
从总体来说,现在会展市场的需求量不大。但是会展本身是国际化的,二外的学生有外语方面的优势,学生就业方向比较广,选择性比较大。旅游社、协会、商务酒店、展览公司、展览中心以及一些大企业的展览部,都是我们的就业方向。因此我们的就业前景比较好。
各个学校的教育定位差别很大。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与会展职业教育不同。我们教会学生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并且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式方法,这样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会很快,容易融入社会。
目前中国的多数院校都只是提供很少几门会展课程,有些只有2到3门。五年之内可能就会淘汰一半。事实上真正称得上会展教育的不到20所院校。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国际化,二是应用化。要跟国际接轨,了解和研究美国、德国、香港等地的课程设置;另外要与实践结合,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做教学研究有自己的规律,有一定理念和依据。我们培养的学生完全与国际接轨,并不象有些人说的与国外差距很大。目前,教材的出版也呈现泛滥的趋势,出版社之间互相竞争,会展教材的出版一哄而上。但是时间不会长久,经过三五年的时间就会淘汰一部分。
枣林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展示设计专业教师
教师去国外参观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一是学习设计理念,潮流,还有就是材料、方式方法。教师应该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从事过实践工作,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一来,他的教学才会有声有色,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也能够更快的运用到实践中。在会展设计人才教育方面,应该减少硬性教育,增加开放性教育。
虽然现在出现了大量的教材,但是针对展览展示设计方面的教材很少。而且所谓的教材,可利用价值不高。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的教材都是教师自己编写的。在编写展览展示设计专业的大纲时没有任何横向参考,只是凭借实际经验,每年修改大纲。
另外,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我们的重点课程,就是要求学生用语言结合图纸当众描述自己的设计。但是学生往往面对图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是目前中国教育十分欠缺的。
有需求才有市场,目前中国的会展教育有点一哄而上的味道。今后几年,将有大量会展专业学生毕业,应该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我们现在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0%,大部分在展览行业。今年我们扩招为两个班。但是目前师资和社会需求有限,要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和质量,不宜再扩招了。
丁萍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主任
教师要适应并满足中国会展教育的现状,首先要千方百计引进既有会展实践经验,又满足学校对教师其他方面要求的老师。其次,原来接触会展业较少的老师要多下公司,加深行业了解,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另外,这个问题也要辨证地看。教师在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定位以后,即使原来不是学会展专业的,只要加强学习,也能很快适应教学需要。
目前会展教育在课程设置主要依据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是和企业一起制定的,并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每年作一些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计划”色彩浓厚,教学灵活性差!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到有一定的前瞻性。
因为我们是高职教育,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我院的十几个校外实习基地均为业内顶尖企业,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贡献不少。校内除实训室实践以外,还组织大型的会展实践活动。我们的毕业生一次签约率高达96.1%,且就业岗位和地点都相当不错。85%的毕业生在会展公司、会展场馆、会展业协会等专业对口单位就业。但是,按照保守估计,每年全国市场可容纳1万名会展毕业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中国会展业应该学习会展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兼收并蓄,结合德国式的“在岗培训学位派”(在岗培训为主)和美国式的“饭店管理旁系派”(学校教育为主,从饭店管理专业学生中培养会展人才)为中国式的“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并驾齐驱”(学历教育以高职为主,在岗人员长期轮流培训提高)培养模式。
张金祥 厦门国际会展学院 国际会展系主任
我国会展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应采取大学本科、大专、中专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的原则,形成综合性管理人才、技能性专业人才和辅助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鼓励各个教育培训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技能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增强他们实际操作的能力,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的会展教育尚处在初始阶段,各会展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目标的定位还不是十分清晰。我个人认为大学本科和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应以培养会展理论研究和会展管理综合性人才为主;大专和中专学历教育应以培养专业技能性人才为主;短期培训应以培养会展服务性专门技能为主。只有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人才共同参与,这个产业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为了解决目前会展专业教师短缺的状况,我个人认为开设会展专业的教育机构应打破条条框框,选调一些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来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另外,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会展专业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直接引进教师或对我们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我国会展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史习平 清华工艺美院展示设计专业教师
会展专业在国内刚刚兴起不久,受过专门教育的会展人才缺乏,教师队伍更是如此。我们的教师队伍应多在实践中探寻解决方法,突破传统的会展设计观念的束缚。行为的解放首先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把创意作为会展设计的灵魂,走出华而不实的竞争圈子,把突破性的创意思维、确切的市场需求、真正的实践经验变成为会展教育的新意所在。
会展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依据应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检验的反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成理论并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实践机会过少,过于模仿和依赖国外课程。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科学,细致。目前大多数的教材并没有真正具备理论的高度,所谓的教材大多只是操作过程的介绍,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应相互辅佐,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大纲,尽量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学生应具备宏观上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我国所谓的会展研究机构过于重视理论,而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又只把技术放在首位。会展设计与实施应是同等重要的。学生的实践活动一定不能只停留在抓大放小上。设计的过程应是将所谓的理想、概念物化为现实的过程。
潘安岚 北京城市学院会展心理学教师
现在会展教育的教材虽然出版了不少,但是教材针对性太差。我曾经阅读过一本关于会展营销的书,发现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市场营销的内容,只是冠以会展两个字而已。会展教育市场的升温,导致出版社为短期商业利益仓促出书。教材一是要考虑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需要。虽然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可能在社会中应用不是太多,但是它是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的提高。而且实用性强的教材对实际工作还是有非常大指导力度的。我是教消费心理学的,但是走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书店也没有找到会展营销心理学的书籍,而其它类似的专业基本都有心理学教材。由于没有正规教材,我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凭经验和其他方面的消费心理来引导学生,没有针对会展业的营销心理来进行教学的参考依据,同样,这方面的教学案例也没有。
许康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服务系主任、书记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南宁当地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学府,于2004年开设会展专业,当时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呼应与理解,会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广西社会各阶层了解甚少,对社会的宣传也不够。经过我们的全员推广与介绍,第一年招生来了70多个学生。
我们对已经开辟会展专业的上海、江苏、浙江、北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2004年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而当时会展的热潮已经火遍全国。人才的短缺呼声,加上有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决定2004年开辟会展规划与管理专业。
专业开设后,在教材制定上也下了一定的功夫。第一年的基础课还算好处理。第二年的专业课开设我们就开始了“四面出击”、“精挑细选”。作为专科的技术学院,我们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对于专业的老师使用,我们多年来坚持“双师型”教师教学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大特点。我们的老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的老师,这种老师都是来自我们学校正式编制的内部,大多是各专业的大课资深老师。另一部分是来自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企业负责人,他们不仅有专业基础,而且拥有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学员提供多方面的实习机会。比如南宁鹫鹏的金巨福总经理,不仅为我们的学员传授了大量的专业社会实践知识,而且在他们的展会中还为学员提供了现场实习的机会。在我们的老师队伍中,这种拥有实践技术型的老师一直保持在60-70%。
我们的教学与社会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大量进入相关企业,不断进行实践锻炼,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达到学为所用,以用验学的目的。比如,今年4月,我们的一位女同学陈芬燕在参与了广西“水产展”后,就动手写了一份举办学生用品展览的详细策划案。就十分成熟地对如何举办展会的整个流程,做了十分详细的说明。我们在寻找会展的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后,决定在适当的时候支持她把这一方案落实为一个真正的展览会。
从现实情况看,我们的学生中还存在一些眼高手低的现象,从我们假期去实习的学习反馈回来的消息看,还没有完全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标准。中国的会展业没有真正成熟,会展人才的教育也是在摸索中进行,会展人才教育任重道远。作为会展人才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展的研究型人才、高学历的人才教育还不能成为主流,满足社会实用型人才教育的大专人才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会展人才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人才教育中的一种叛逆。
杨智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研究室主任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旅游系会展专业特聘教师
昆明的会展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从原来单一的文化、教育艺术、重视意识形态的成果展,开始更多的转型贸易为主题的各类专业展会。原来从事会展的人才,也大多是从政府或协会等相关领域半路转行的,尽管这些年也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人才,但是对于现代昆明的会展发展还是不适应的,昆明许多会展公司对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最为紧缺的还是会展管理、营销、策划、设计方面的人员。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昆明对会展人才教育的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昆明会展教育的发展。现在昆明已经有三所院校开设了会展相关专业。今年已经有一批学生(50多名)走入社会。我们所教育出来的人才的走入社会还有待进一步社会实践的检验。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会展的专业人员来看,我们使用的教材内容与实践也有一定的距离,会展专业课程的开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国内的相关教材十分有限,我们当时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教材,许多还是直接从国外翻译的,与中国的实情相脱节的。所以,我在讲课时,常常是将理论结合实际案例来讲,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我们要培训的是未来会展的操作手,并不要理论家,理论如果占到60分,而实践知识就应该占到40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我们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也太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会展的真正理解与认识。
市场对会展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全国各地院校的大量开设会展相关专业课程,对于几年以后的会展人才的就业,我们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检验。
胡卫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会展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因人而异,分清层次培养。会展人才培养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培养。会展业三级人才层次: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和高级运营管理等;会展业辅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会展业支持型人才,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广告制作等。
因地制宜,选择重点发展。在会展人才培养中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应从战略上形成“重点布局、积极引导、培育发展”的建设机制,按照区域会展经济需求结合各地院校办学条件、培训师资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规划全国会展专业教育工作。
高教、职教、短训三管齐下。会展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和培训。
突出实践,产学研一体化。各会展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或要求会展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到优秀会展企事业单位兼职锻炼,会展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也亟待加强,应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经常直接参加大型会展活动的组织、策划管理,参与接待服务。
铸造品牌,争设独立专业。会展人才培训市场应该注重品牌化的高端教育,结合中国会展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
南宁职业学院学生访谈
莫炜炜:南博会的大力宣传,使我们认识到会展。学院的招生大蓬车开进我们的学校,并一再提出这是个新兴行业,新兴的行业竞争少,一定会有市场机会,我也就选择了。通过近几次的实习、我们更有信心将来可以找到好的工作。
方艺专:从书上看到过会展,也参与过展会,对会展有一定了解。我对新兴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我认为一个有活力、有发展、有前景的行业、也一定有市场需要也就报了会展专业。通过实习,我也认识到,会展的每个细节都是经过调研,还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要随时准备好自己。
罗雁翎:老师来我们当时的学校推介会展专业时,解说十分有吸引力,充满了挑战性。我喜欢接受挑战,再说会展包括了许多全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营销…综合性十分强,将来从业的面也宽。会展还是一个三维立体,考核细节,可以锻炼出我们周到细致的好习惯。
谭宗和:在实习时做过会展的接待,通过热情的服务,得到了展商与领导的认可与表扬,使我们认识到作为服务业的特点,更加强了我的信心。在工作中还接触到许多新事物,学到许多本领。广西的会展刚起步,东盟博览会又会在南宁永久举办,我们一定会有个好的未来!当然书本知识也非常重要,比如应用文写作,在以后的工作中可常常用到。
黄静:走进会展,仿佛是走进一座美丽的森林,这儿鸟语花香,到处都充满了美丽的诱惑。小小的博鳌通过会展,从海南的小渔村,在一夜间成了世界的知名旅游盛地。还有广交会,高交会,东盟博览会,这也都是会展创造的就业与发展的奇迹。只要学的好,并将之付诸实践,我们一定能取得成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学生 李冬旭
我从大二开始参与实践活动,参与过第六届朝阳区商务节,两个半月的暑期都在组委会实践。之后,朝阳区推荐我去团中央青年人才国际交流中心做论坛,大约半个月左右。间或也参加一些展会的翻译或联络工作。最近一次是在北京航展。我们这一届有60 多个学生,经过实践后,各个方面对二外的学生能力比较认同。会展行业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行业,没有实践是不行的,学校教育理论性太强。我们对会展业的感性认识基本都是来自于实践。
与同行业相比,二外的教材和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好的。毕竟大家都处在摸索之中,需要学生配合老师来进一步完善。老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也与我们进行沟通。学校经常邀请业内实际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来讲课,我们也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老师也经常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并且过后会与我们交流。我觉得经过实践之后,认识到不足,知道哪方面需要提高,再上课学习时就更有针对性。即学习理论,之后实践,然后再学习理论,之后再实践,这样反复进行,会加深理解。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牛佳
我是大三的学生,在学习中感觉,从事过会展工作的老师,既依托课本又加入了自己的经验进行授课,内容充实,并且能带动我们的情绪,比较好理解。有的老师理论性比较强,讲的课程不太好理解,尤其是没有会展工作经验的老师,感觉课讲的比较学院派。大部分时候是照本宣科。如果能在理论的同时和实践相结合就比较好了,去请一些职业的会展经理人,或者主办承办单位的负责人来给我们做一些演讲,或者上一些讨论课程,让我们真的能站在一个从业人员的角度理解会展行业。多增加一些带到场馆进行讲解的活动。在大一的时候就应该让大家明确自己需要具备那些条件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从业人员。
会展专业的教材很多,但是理论性很强,不好理解,而且重复的地方很多。学校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我个人认为这套教材很好。此外,还应该增加会展成本效益、会展策划、大型项目管理等。课程安排上个人建议把比如毛概等公共课程压缩到半学期一门,加大专业课的授课时间。另外应该开设专门的会展英语课程。在实践方面,我们主要是去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或者其他的机构的联系,定期举办企业与学生间的沟通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就业和企业了解学生,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和知道自己的不足。
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毕业生
牛浩(05年毕业) 朱钥、高深(04年毕业)
目前的中国会展设计行业中有许多是学计算机软件出身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展览展示设计训练,这是导致中国的展览设计行活太多,风格大同小异,缺乏个性设计的很重要的原因。而从学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可以逐步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在学校主要是学习设计思路,实际的搭建、使用的材质多是工作后在公司学到的。
在学校中创意思维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他知识都可以在实践工作中掌握,唯有这种发散性的创意思维只能在学校培养,工作后只能削弱不能增强。由于工作是不断的重复同一过程,因此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经过实践之后就知道该学习什么,这样才能学透彻。
展览设计毕竟和艺术设计不同,展览是需要应用的。因此在加强基础课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多进行实际的训练。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应该增强表达能力的训练,你的设计是死的,只有用你的语言使你的作品鲜活起来。学校应该增加与客户沟通这方面的实践内容。另外,学校应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现在的课程安排都疏忽了这方面。
教师应该有很多的实践经验,有些教师理论上很好,但缺乏实践经验,虽然现在有许多教师有实践经验,但是还需要加强。
我认为中国展览设计的学科设置太专了,就是为了就业而培养。而国外有些就包括在建筑设计中,涉及面很广,思路比较开阔。我比较喜欢这样。教学中应该增加更多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我们曾经上过外教课,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给我的实际工作很多启发。
虽然有60多所院校涉及会展教育,但是可能很多都不知道如何培养才能满足就业需要。我认为如果学校能够做到完全满足就业需要,那也是非常成功的。即是说,或者培养高级核心人才;或者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就业。避免高不成低不就。
我们认为,现有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中国的会展人员需求基本饱和了。但是,有能力,非常专业的、杰出的少。
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大三实习生访谈
学习过程中,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不够精细,每门专业课学习时间太短,有些一周或两周就结束了。根本没有巩固加深的时间。因此,课程虽然不少,但是,每门课程都没有学透彻,只是泛泛的了解。另外,虽然每门课程学习过程中都有调研活动,但是实践活动只是在大三时才开始。应该再早一些进行实践活动。
明年是会展业人才就业的高峰,但前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口碑不错,而且展览展示设计专业可以向平面设计等其他设计方面发展,事实上在展览行业发展的毕业生可能只占一半。因此对于明年毕业后找工作的问题不是太担心,持乐观态度。我们现在还没有参加商业培训的想法,而且工作的前两年大概都不会参加培训。
李纪伟浙江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7月毕业生,现就职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校期间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是有指导意义的。譬如,对展会整体工作流程的掌握、对专业观众组织的重要性认识、起草展会策划方案等。这些在校期间学到的理念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对实际工作很有帮助。这也使得我们在从事具体工作时比较容易上手。同时,也证明当初学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向导的定位和推行的“三段式”培养模式都是正确的。即“课堂教学――实习(了解实际专业工作)――课堂教学――实习(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与思考能力培养――实习(直接从事专业工作)”。
目前出版的关于会展的书籍在内容上大多都很相似而且实用性仍比较弱。我们的核心专业教材是由我们自己老师精心编写的,将会展分为展前、展中、展后三个重要操作阶段来论述。但没有将每个阶段的工作再细化、具体化、流程化,应进一步增强其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从事会展专业教育的老师最好拥有展览的实际操作经验,或与学生一起实习,在工作、生活中建立如朋友之间的友谊,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这样,更利于师生互动、学与用的互动、激发两者的灵感,使会展教育朝更实用、够用、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所就职的是一家以国外展为主的展览公司。虽然在校期间的学历教育使我们对会展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掌握。但这只是解决了“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如何“做得好”的问题,也并没有灵活地随着展览市场发展而吸收新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在如何“做得好”的问题上加强学习。
编后语:
自99年我国某高校开始了开设会展方向的课程教育后,全国各地会展专业教育遍地开花。全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已有20余所,在相关专业开设会展方向的有30余所,二者合计已有约60所高校踏入了会展教育的领地,仅浙江就有21所学校有会展专业或者方向。
有人说,中国的会展教育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没有哪个国家象中国这样开展会展教育。
在我们的采访中,业界的有识之士对会展师资、课程设置、会展教材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对未来会展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有人认为“会展教育”已是老生常谈,谈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如同会展产业中存在的“骗展”和“垃圾展”等问题,虽然业界人士一直在呼吁,却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们不能否认会展产业和会展教育目前存在的弊端,但也不能以偏盖全的认为会展教育发展不健康,相反这正是向规范化、正常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次论坛侧重专业人士的不同观点,把脉会展教育的方向和未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和需求,供关心会展教育的人士参考。
在与某学院大三实习生的访谈中,记者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是品牌展会的规范化的流程和操作。但是走上实习岗位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展览活动与课堂所讲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展会操做的不规范化是让学生很难理解的,比如某个展览会的招商工作往往是以外包的形式交给某个广告公司去做,或者临时招集几个人、几部电话、几台传真机就可以招商了。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仅被安排去扮演招商的角色。接受采访的6名学生中,有4名被实习单位只安排参与了招商这一环节的实践,甚至有的仅限于端茶倒水的层面。至于前期的策划和中期、后期服务的各个环节,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相对很难涉足。
学生们在为期不短的社会实践中究竟学到些什么东西,用人单位不必为其负责,但在招聘时却希望拿来就用。但是作为将被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学生,没有完整的参与展览的整个流程的实践,无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因此无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应用”从何谈起?
当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众学生雄心勃勃的表示要为会展行业走向规范化贡献力量的时候,记者被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感染,同时也在为他们感到深深的忧虑。但是我们更应该欣喜的看到,有这样一批接受过正规化、品牌化会展理念熏陶的人才在摸索中逐渐成长,中国会展业步入正轨指日可待。
会展培训应定位在“博、深、精”
浙江亚太会展业发展研究所所长郭牧
由于众多院校缺乏对会展行业特殊性的了解,盲目办学、攀比办学,加上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足够认识,加之实践能力薄弱,这说明大学教育存在严重的教育误区。还有目前各种会展证书的认定概念不清,从而很有可能导致三年后的中国会展行业证书泛滥。要使会展教育走持续健康之路,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牵头对会展教育进行整合,这样才能避免教育误区。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会展业的人才结构布局各地是不平衡的,这也与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相吻合的。会展核心人才、会展业辅助型人才和会展业支持型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地区;二、三流人才则相对集中在中等会展发展城市。
在中国究竟有多少会展企业和人员需要培训?对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现有会展企业和人员数。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还是空白,因此全国范围不好说,但对于我们所处长三角洲地区而言,还是知数的。据我们亚太会展业发展研究所调查,目前该地区会展企业数近2000家,按平均每家20人计,约有40000从业人员,其中所需初级人才20%,约8000人;中级人才15%,约6000人;高级人才5%,约2000人,合计约16000人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缺口。培训重点主要是会展策划、经营管理和工程设计等应用类技术。
会展经济独特的运行规律决定了会展学科的复杂性,从会展所牵涉的知识领域来看,会展学科涉及到信息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旅游学、建筑学、运输学、口岸学、艺术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在综合中又兼具很强的专业性。从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来说,会展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如文学素养、美学常识、心理学常识;不仅要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宣传推介能力以及筹资能力等。因此,会展培训的课程设置要区分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材施教,依据的是会展与现代经济的密切关联。由此决定了会展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会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学历教育其教学计划、学制规定、课程设置、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以及各教学环节的实施等,均严格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操作,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获得的学历文凭,国家予以承认。商业培训即非学历教育,它紧贴人才培训市场不断更新项目和内容,适应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求学者的需求,为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出国留学、求职就业、升学深造、考前辅导等提供了广泛而有力的智力支持,满足了人民群众提高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
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在师资培养,还是在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设置方面都还不够完善。这不仅使会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对会展人才高质量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出发,现在及今后会展培训应定位在"博、深、精"。所谓"博",是指要提供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不同内容的会展项目的要求;"深",是要深入掌握会展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精",就是要精通整套会展业的操作流程,培训时间最好是分期进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需要与会展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细分化、课程设置的独特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
准确把握行业需求探索教育培训不同模式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主任蓝星
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类学校的运作特征决定了其先招生,后找师资,以获得其经济效益,而授课老师的来源,教学资历、行业知识、教学目标均难以得到保证。部分学校挂着会展专业的旗号,实际上连一些会展管理的本体课程都没有力量开设。会展课程内容多为东拼西凑、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效果可想而知。出自不同主管机构的会展职业证书培训层出不穷,由于尚处于试培训阶段,均未形成成熟的培训体系,“证书”难以反映受训者的职业能力。
会展专业人才教育和职业人才培训是会展人力资源开发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也不能互相替代。关键是要搞清楚,会展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历教育和培训机构如何各司其职,满足不同层次的求知需求。
社会职业培训要抛弃功利性,重在提升培训内涵,切实培养合格人才。会展职业培训是随着业界对人才的急需而应运而生的,具有周期短、适应快、和赢利性等特点。目前社会培训状况尽管很热,但是质量效果不容乐观,真正成功的会展培训班尚不多见,其主要症结在于合格的会展师资匮乏和课程设置薄弱。社会培训机构仓促开设各类会展培训班,因具有一定会展实践经验的讲师凤毛麟角,便请学校里的市场营销、管理和旅游等专业的老师来讲会展策划营销和管理等课程,其结果是空洞的书面知识的讲授,偏离了培训班传授“实用有效的职业知识”的宗旨;有些班则偏向于宣讲会展业的总体发展形势、国外会展业现状、政策法规等上层理论内容,无助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
从会展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讲课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但从目前的多数讲课的效果来看,由于讲课专家来自不同企业和单位,不可避免地存在讲课内容笼统、重复和零散等现象,难以深入系统地传授实际经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专家未必都具备有正确合理的讲授方法,以及未必都愿意将本企业的内部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受训者。
社会职业培训课程的目的是为会展业培养具有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其实效性表现在讲授实际业务工作的过程、步骤、环节、要点和技巧等实务方面,并贯穿在鲜活的案例中,而应避免以纲领性的罗列、经验性的总结和分析为主的讲授方式,从而真正让受训者学到行之有效的知识。社会培训机构只有把握科学的教学过程设置、严格的师资选择和管理、实用有效的培训效果,才能培养出会展业急需的实用人才。
中国会展业缺乏良才
中会联合国际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
中国会展业不缺乏人才,缺的是良才。由于人才没有接受过正规化的培训,尚处于很迷茫的状态,市场有多大需求要和产业挂钩,会展产业的发达状况决定了人才的需求量。
老师应该加强对会展的认识和体验。采取积极与学生互动,与组展机构、服务机构进行交流的方式,加强市场认知。我们目前进行的“会展角色扮演"训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分别让老师和学生担任会展组织中不同的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巩固理论基础,使得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授课老师总结出更多的经验。
开设会展专业和会展方向的学校不停在增加,如何使会展专业的师资力量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务之急。作为会展专业的授课老师,在掌握理论、实践经验、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与市场的结合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目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跟风的现象,二者应该各有侧重,比如社会培训侧重实践,院校教育侧重理论知识,宏观方面。二者有机结合是最有效的途径。
现有的会展方面的资料和教材是非常珍贵的,是很多人多年总结出来的,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但是,这些教材也存在内容太空的缺点,不切合中国会展的现状。应该根据展览的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再具体一些、务实一些。
会展,到底教什么?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培训中心主任孙瑞
中国的会展培训市场在短短三年的时间从萌芽到泛滥,这样的几何级增长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给人一种中国会展业要集体补钙的假象,事实上,中国的会展培训尚处于摸索阶段,到底如何进行会展培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任何一种培训总要涉及两个核心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观察目前国内现有的会展培训,很显然,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很好的得以解决,但是不管对于讲师还是学员,教什么和学什么才是最关心的问题。
关于教什么的问题,大小报章不少报道,会议、展览、节事活动从商业角度进行狭义定义,显然归属于市场营销活动的范畴,高水平的市场营销活动必然是策划、管理、技术、营销的综合水平体现,反映到我们的培训活动上,就是相应的会展策划学,项目管理学,陈列展览设计学和现代服务营销学,这些课程在我们的大学教育序列中业已成熟,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国内60多所院校迅速进入了会展学历教育领域。这就是我们早期的会展教育模式,我们俗称“拼盘教育”。
随着成功学教育在中国的迅速升温,以及例如陈安之这样的大师红遍中国营销界,“职业经验分享”也进入了会展教育课程序列,应该说这本是一个会展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标志,但是由于中国会展业先天发展不足,后天运作畸形,真正胜任这种教学的人物比较欠缺,因此这种教学在中国还未能得以规模发展。
从2004年底开始,一批来自国外的专业会展机构利用自身经验积累进入专业培训领域,这些机构熟悉中国会展实际,拥有解决“培训出口”的实力,通过校企联合进入会展培训市场,“实习教学”进入了大专院校的会展教育课程序列。
从2005年中旬开始,会展培训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一批来自中国会展市场一线的资深人士顺利完成向专业培训讲师方向的转型,与此配合专业的培训课程开发团队也开始组建,他们从事一线会展工作,但是更多的精力是负责将最新的工作体会转化为普及知识进入培训体系,确保培训内容的适时更新。
从会展培训教学内容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的会展培训更加关注中国会展本身的运作特点,日渐迎合中国这种拥有浓厚政府色彩的市场化办展模式,任何一种商业服务业,把握盈利方向的前提必然是洞悉所属行业的习惯与特点,我们相信,关注中国会展业的本土特点,将是下一阶段会展培训所关注的一个热点。
刘友德 (原苏州南亚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
2004年第一期“注册会展经理”培训班学员
作为2004年第一期“注册会展经理”培训班学员,我认为培训课程设置比较全面,国内及美国展览协会请来的老师水平也比较高,培训就国外的发达国家的会展业经验,如何根据不同的国情应用于中国进行了探讨,培训效果不错,对我有比较大的帮助,只是时间比较仓促。
目前会展培训机构相当多,但是机构素质良莠不齐。如何使会展丛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重视和关注,建立统一的标准,加强规范指导和管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广告业也曾经面临类似问题。当时政府有关部门在中央电视台专门开办了广告业务员培训班,广告业务员必须经过考核,持证上岗。我们也许可以丛中吸收一些经验。
会展培训应该可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几个层次。如针对业务员的培训;针对项目经理的培训;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定位突出不同的培训重点。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牛佳
目前,培训机构很多,我会重视他们的授课方式和老师,以及课程设置,专家级的人物能不能请到,最多的是看我的收获.有很多有名的专家我们都是比较有印象的,在选择上可能就会偏重去听他们的课程。还有就是培训中认识的同学是哪种类型的,也是选择的一个方面。
我参加过会展角色扮演。和会展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感觉比较实际.尤其是会展角色扮演,可以说和实践结合的很好。因为是把我们带到场馆里去讲的。然后大家就分别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感觉非常真实.这样更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好。
会展培训应该划分几个层次,有所针对。比如学生群、对会展感兴趣但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人、从事会展但不具备正规理论知识的人以及其他会展相关领域的人。这几个类型需要的教育方式不一样。
编后语:
随着商业培训的不断升温,会展培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国内多数的培训对会展人员的素质的提高成效不大。师资和教材匮乏,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主讲专家也往往浅尝辄止,对业务素质提高并无太大帮助。因此,会展教育已经到了质变的阶段。不过,质变也是需要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的。
缺乏权威会展管理机构,培训质量亟待提高,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尽快建立权威的会展管理机构,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应该是今后培训发展方向。培训班应该划分为几个大的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细分。另外,针对现在比较紧缺的人才加强专业化培训。这也是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的共识。
当然,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包括合理安排课程、增加典型案例的讲解、巧妙应用各种适当教授方法和表达工具(图、表、影像、游戏等)、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及时评估学习效果,加强教师与学员的交流等等。
在就教育培训问题采访业内企业时,记者遇到了一些阻碍。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般都不太愿意接受采访。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没有仔细思考过会展教育的问题,无法作出回答;二是认为会展教育培训问题是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事情,与企业没有关系,不愿作出回答。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会展企业对人才的教育培训缺乏长远认识,大部分还只停留在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阶段。当然,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这点无可厚非。此外,中国的会展企业规模都不大也是关键因素。不过,令人鼓舞的是有极少数的展览公司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计划每年派遣员工到会展发达国家考察学习。
要迅速提高会展培训的质量,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必要的。据了解,目前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会展人才培训,似乎只有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引进的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的“注册会展经理(CEM China)”培训班。据称该培训班也是世界会展业现有的惟一资格认证体系,是由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开发和运营的展览管理专业培训和认证体系。照搬国外的模式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如何学习会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是解决目前中国会展业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绝大多数的培训班商业气息浓厚,培训时间太短,费用昂贵。功利心过重,必然会延长中国会展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周期,并在此过程中付出昂贵的代价。诚然,培训班的盈利性是必然的,但是为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是否应该适当减轻商业气息。正如业内有识之士所呼吁的,中国会展业需要公德心。
在走出去方面,中国贸促会做出了有效的尝试。据了解,中国贸促会与德国国际培训和发展协会合作推出了中德系列展览培训班,培训班包括赴德国培训内容。培训效果不错,获得大部分人士的认同。目前,国内的出国考察培训班可以说数不胜数,但多数只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众所周知,出国的真正的目的并不培训上面,借鸡生蛋而已。这是国内出国考察培训的通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广西旅游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对策
一、新形势为广西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建设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方针指导下,广西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现,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
200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迎来发展新突破;2009年9月11日,由国家旅游局和广西区人民政府共同编制的《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在北京通过评审;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作出了广西应积极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2011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一周年,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动下,作为前沿阵地的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发展迅速,双方在旅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据广西区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广西实现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31.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9.1%,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18亿人次;2010年全区接待游客1.43亿人次,同比增长19.2%,旅游总收入952.95亿元,同比增长36%。
上述积极因素促使广西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旺盛,急需大量一流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队伍,即专业水平高、竞争意识强、具备跨国交流能力的优秀旅游人才。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桂政发[2010]92号),到2015年,广西直接从业人数将超过100万人,带动社会关联就业人数将超过500万人。新形势为广西旅游本科专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二、广西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西开设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主要有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13所普高本科院校和广西师大漓江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等4所独立学院。本课题组通过进入各院校网站查找、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发现了广西旅游管理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规划意识培养,造成毕业生职业忠诚度低
旅游业是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职业规划意识尤为重要。但是课题组通过查阅广西17所旅游院校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发现几乎没有涉及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规划意识培养的课程。由此引发下列问题:首先,旅游本科毕业生一般都向往能在旅游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发展,可是企业刚接受新员工时,通常要求他们从基层做起。基层工作非常辛苦,刚毕业的本科生往往难以适应这种工作要求。其次,年轻学生大多无法适应企业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归属感,加上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他们很容易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另外,未经过职业素养教育的学生缺乏良好规范的做事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能以一个职业人的形象立足于工作岗位,因此很多旅游企业对本科生的负面评价比较多,认为他们“不实用,不好用”。以上种种情况导致旅游本科毕业生在首次就业后不久即出现挫败感,极易在心理上排斥旅游行业,对职业的忠诚度降低,难以稳定度过在企业基层工作的锻炼期,频频跳槽。
2、“广而不专”的课程体系设置造成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其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酒店业、旅行社、景区管理和职能管理部门等用人要求差异相当大的几个行业。因此,专业教育上应该有明显的倾向性,课程设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然而,课题组通过查阅广西17所旅游院校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发现,除存在“因人设课”的弊端外,多数院校是就该校原有的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或环境科学等依托专业来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除教育部圈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外,特色专业课程偏少,多采取“广而不专”的课程体系设置。即旅游业所涉及的每个方向都有触及但却又不深不专,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对应旅游业对口企事业单位所分别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专业特长不明显,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缺乏就业上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据统计,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初次就业情况大致是“三三开”,即到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公司、旅游职能部门等对口性旅游行业的为1/3;到与旅游业有一定相关性的诸如交通、通讯等大旅游行业的为1/3;其余的为1/3。但随着毕业后时间的推移,对口旅游行业的就业者向非专业职位的流动相当严重,最终的对口就业率不到20%。
3、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学生工作职业技能差、适应力低
首先,除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广西老牌知名高校基础好、办学实力雄厚外,不少旅游院校办学经费短缺,教学设备匮乏,旅游教学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训室,办学的硬件条件不符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标准,导致导游实务、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的阶段性实践课无法开展。其次,多数旅游院校社会办学资源不足,缺乏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合作办学,造成学生在企业无法进行轮岗和管理实习,学生实际收益不大。另外,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不便参与实习单位的服务与管理工作,而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缺乏指导实习生的积极性,其指导工作如同虚设,导致实习期间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严重缺位,使实习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师资队伍薄弱,“双师型”专业教师短缺
旅游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发展旅游高等教育需要一支理论水平高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队伍作为根本保证。据调查,广西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除个别学校外,总体上办学时间较短,师资优势不明显。17所旅游本科院校中,多数旅游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教师缺乏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行业背景,新出校门或“半路出家”者居多,“双师型”师资匮乏,其专业教学团队难以适应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笔者所在的梧州学院为例,旅游管理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仅1位教师有曾在旅行社和酒店就职的经历,其他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或从其他专业“转行”。他们虽然有较高的学历层次,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行业背景或未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实践能力较差,很难引导学生掌握合理解决旅游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有效经验和方法。
三、广西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1、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并增设职业规划类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意识
为帮助旅游本科毕业生平缓度过从学校独自走向社会就业的心理失衡期,实现“软着陆”,并且能稳定度过必要的基层工作经验积累阶段,广西旅游本科院校应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并增设职业规划类课程,使之贯穿学生本科4年的学习过程。 职业素养教育可采取课堂案例教学、开设讲座、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并领悟旅游服务业的本质,培养专业人士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培养并树立敬业精神。只有培养自身的敬业精神才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基层工作,克服害怕从基层做起的畏难情绪,树立从基层做起的发展信心。
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方案。广西旅游本科院校有责任帮助旅游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建立起自己的职业规划,使职业规划类课程贯穿本科4年的学习。具体措施为:大一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确定未来工作的大方向;大二通过短期针对性强的社会实践,了解旅游业特定岗位的任职要求,认清自己现在与任职资格之间的差距,据此制定长期职业规划和短期学习计划;大三时创设学生真实接触自己理想岗位的机会,培养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及执行职业规划和学习计划的能力;大四给予学生应聘工作的各种辅导,如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技巧等。另外,鼓励学生把职业规划的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尤其是在艰苦的基层工作时,职业规划能帮助他们克服繁重工作所产生的烦躁情绪,顺利度过必须在企业基层工作的锻炼期,最终实现在旅游企业中高管理层发展的目标。
2、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定位与课程设置的对应性,提升旅游本科生就业竞争力
目前,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的经济大背景,广西旅游人才的需求主要为旅游管理和策划、酒店运营管理等运营管理类中高级人才,并急缺小语种涉外导游和会展旅游人才。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广西旅游业按紧缺程度由重到轻的排位依次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策划、旅游商务、旅游文化、会展旅游等各类人才。
针对广西旅游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提升旅游本科生就业上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其专业特长,提高其专业对口就业率,建议广西各旅游本科院校可结合自身的办学基础、资源优势和师资力量,突出专业特色定位,并围绕具体的专业定位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可以采用主要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组成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其特点是以基础课程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主体,以相关学科课程为延伸。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一开设,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组成;专业课程大多集中在大二大三开设,由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组成,每部分专业课程按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特点确立;拓展课程模块由与旅游相关的学科和文化素质课程组成。其中专业课程模块是课程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旅游管理高级人才的重要内容。例如,某高校如果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为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模块的设计方面应侧重开设与会展旅游相关的课程,如会展概论、会展实务、会展项目策划与组织、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等等,并对学生进行“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认证的培训,争取在毕业前获得会展师证书。
3、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各高校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性教学。针对广西旅游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应进一步强化实习环节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重点应改进下列两个方面。
(1)加强校内外模拟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理论知识—现场观摩—岗位实习”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构建“学校—职能部门—旅游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与专业实践的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的观摩性、操作性、分析性提升到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高层次,建立操作实习、模拟实习、调查实习、咨询实习等开放的实习机制,使实践教学环节走上系统化轨道。
(2)积极探索建立与旅游企业联合办学的机制。这方面可学习暨南大学旅游专业校企联办的经验。暨南大学与中旅集团联办了中旅学院,学生从第二学期起上午上课,下午到企业实习,既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又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采取与旅游景区等企业联营等形式进行实践性办学,让学生在老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在实训性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体验与巩固专业知识,实现多工种、多岗位轮调式交叉实践,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加快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4、多途径加強“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旅游人才培养必须有“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作保证。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最期望教师是有实践经历、关注行业动态、与业界保持良好关系,并具有良好教学能力、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尽快改善师资队伍薄弱、“双师型”专业教师短缺的现状,笔者建议广西旅游本科院校可根据本校旅游专业建设的要求,采取下列具体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实战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提高专业水平;积极开展专业教师到相关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活动,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引进和聘请当地旅游行业资深人士参与教学,缓解“双师型”专业教师短缺局面;建立传帮带的长效机制,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使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 郭倩倩: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 简王华、付艳、张广宇: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与旅游业发展适用人才培养浅析[J].旅游论坛,2009(2).
[3] 汪剑明:面对旅游企业人才“饥渴”高等院校何去何从[N].中国旅游报,2004-05-21.
[4] 李丰生:对如何加快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考[R].国家旅游局信息管理中心,2008-03-05.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EB/OL].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career.eol.cn,2008-09-01.
关键词: 全方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一、引言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家长、毕业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既是以学生为本又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以湖北经济学院会展Q1041班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例,从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I工作视角,分析总结我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思考,以期对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所启示。
二、班级概况
我于2012―2014年担任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会展Q1041班主任。会展Q1041班共计33人,男生9人,女生24人。最终8人成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25人顺利就业,其中2人自主创业,13人在本专业内就业,2人在教育机构就业,1人在银行就业,7人在其他行业灵活就业,就业率达100%。
三、具体做法
(一)针对学生职业意识形成和从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注重就业指导过程的全程性。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都需要一个过程,就业指导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从业能力培养有赖于职业意识的形成,而职业意识的形成也要经过蒙困惑期、考察选择期和适应发展期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就业指导工作不可一蹴而就,应该贯穿大学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引导。
刚开始接手会展Q1041班级,学生正处于大二下阶段,我就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通过邀请会展系系主任进行专业介绍、就业前景分析;会展Q0941班级优秀的专业实习生为本班学生全方位讲解了专业实习和未来就业方向的相关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三阶段,一些学生在就业和升学两种方向上会有分流,为了尽早为毕业各种出路做好准备,我充分利用晚讲评的时间了解大家的就业意愿和升学深造意愿,为此在大三上学期一开学,我班专门成立了考研讨论小组和就业互助小组,分别针对考研和就业的学生召开专题班会,在考研指导上做到事无巨细,为我班有意愿考研的学生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从考研时间准备、学校选择、各科复习方法、考研心态调整等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经验介绍;针对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我利用晚讲评的学生详细了解了我班就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按有无意愿从事本专业方向工作的标准进行了划分,要求每位就业学生在大三有空的时候参加一场招聘会,提前体验和感知就业氛围,并向就业的学生讲解现阶段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与此同时,建议我班所有学生参与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2013年举办的“优秀毕业生交流会”,通过交流会分别向考研成功和就业理想的学长学姐取经。
大四阶段,实施与完善班委成员与学生党员的引领与帮扶作用。考研学生处于考研备考关键阶段和复试准备工作阶段,就业学生很多忙于毕业实习,针对这一实际状况,班级成立了由主要班委和学生党员组成的帮扶小组,负责大四期间班级日常事务与考研、就业信息资源的共享,考研和外出毕业实习的学生有任何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主要班委和学生党员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为考研和在外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此同时,针对我们班考研人数较多的实际状况,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英语专业优势,为我班所有考研进入复试的学生开展专业的英语复试指导,为每位复试学生亲自指导复试时英语考核的流程与基本内容,为他们提供一整套英语复试资料,包括英语自我介绍、常见问题等;根据我以往考研复试的经验,为进入复试的学生做了考研复试面试指导,从面试心态、常见面试问题回答技巧、专业学习规划等方面做了细致的介绍,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学生复习的针对性。根据我院成立了2014级考研复试调剂小组的实际状况,积极为进入复试的学生联络可以提供帮助的院内老师,其中一位学生在学院领导的积极联络和帮助下,成功考入山东大学深造。
(二)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强化就业指导内容的全面性。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专业成绩外,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还应该是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我从担任会展Q1041班主任开始,多次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学校实践活动,如在大二至大三期间,我们班多位学生担任学校和院系党支部、学生会、各学生社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锻炼学生的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其中,将就业指导工作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加强对学生就业技巧的培训外,更注重学生两个能力的培养:一是适应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二是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具有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为此,充分利用学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机会,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使之逐渐成为就业岗位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会展Q1041班最终有2名学生成功地实现了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以武侠主题为背景的主题餐厅,截至目前,餐厅运营状况良好。
此外,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校级以上组织的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与此同时指导成立有学院专业特色的学生学科性社团:会展协会。并于2012年5月策划、组织、实施举办了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第一届会展策划大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就业自信心,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013年6月,本班学生以会展协会为平台,成功策划了湖北经济学院首届“爱眼节”为主题的展览会活动,活动的成功开展满足了广大学生自我锻炼和培养专业兴趣的迫切要求,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此外,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供就业锻炼机会,学院、会展系、班主任等积极为毕业生牵线搭桥、多方联系实习单位,于2013年暑假圆满组织了部分学生参与上海展览会公司的实习,其他学生则充分利用武汉举办展览会的机会参与实习,提前走向社会,参与实践锻炼,了解就业市场、专业课外活动的开展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围绕就业影响因素的多重性,重视参与就业指导的全员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主体的,也有客体的,涉及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为此,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体系是一项集学校、学生、社会(用人单位)于一体的全方位、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充分了解我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我校逐步实现专门人员指导变为全员指导,形成由各级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同时积极动员学生家长、校友、友好挝徊斡胙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政策的详细了解,更具体有针对性地指导本班学生顺利就业。
在大四上学期,通过每周晚讲评的主题班会,了解班级学生的就业思想和就业动态,包括有多少学生家里可以为就业提供帮助,哪些学生属于就业困难,哪些学生愿意在本专业领域就业,哪些学生有意愿从事其他行业,做好充分的数据统计。及时向班级学生学院、学校的就业信息,积极落实学院就业周报制度,同就业困难学生谈心,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就业误区和就业压力,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主要班委和学生党员为主要帮扶成员,为班级学生再就业工作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充分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在就业工作上的各种平台,积极推荐学生就业,充分发动专任教师、学生家长、校友资源等力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培养与就业指导工作,不断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最终圆满达到全员就业的良好效果。
(四)全方位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及就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就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显得越来越重要。
要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前提是摸清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不同的就业困难类型,对他们开展“一对一”的精准帮扶。
1.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我们在校期间通过学校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岗位。另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还为这些学生积极争取相应的经济援助,如国家和学校有《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的资助政策,帮助这些困难学生减少求职中的经济顾虑,消除心理自卑,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招聘会,获取求职应聘的机会。
2.针对就业观念困难的毕业生,从大学低年级开始就建议这些学生选修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定位和目标。组织他们在校期间多从事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各种职业,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邀请就业指导专家、职业规划师、人才测评师等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拓展就业思路。
3.针对就业心理困难的毕业生,我们积极联系校心理咨询室,帮助他们调适择业心理,缓解就业压力。组织他们参加模拟招聘活动、就业实践等各种就业训练活动,使他们对就业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消除就业恐惧心理,树立自信,走出心理困境。
4.针对就业能力困难的毕业生,组织他们到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基本技能培训班、职业训练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社会实践等个性化活动,提升他们的素质,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除此之外,通过校友及学院专任课教师等资源,为这些就业困难的学生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
总之,针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要通过不断完善帮扶方式,对困难毕业生优先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优先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创业活动。要在毕业生离校前实现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全覆盖,千方百计地让困难毕业生就业都能接受有质量的就业帮扶,帮助他们实现就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参考文献:
[1]高云辉.对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就业调研,2008(14).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院校对于会展办学的整体设计,因而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构建,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更缺乏实证性的研究。本文基于文献综述的发现和会展专业的特点,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进而以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侧重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项目驱动型; 会展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
收稿日期: 2010-08-02; 修订日期: 2010-11-30
基金项目:
上海市旅游会展教育高地建设项目(JYGD2010024)和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重点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
王春雷(1977-),男,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目的地营销、城市发展与会展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从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第一批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至今,国内会展本科教育已走过六个年头。在过去几年中,许多院校都围绕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上海师范大学以综合性的校园实践活动为平台,采取项目管理方法和市场化运作手段,由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策划并全程组织一个真实的会展项目,并以此贯通几门核心专业课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依托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杭州城市会展研发中心,以专职团队、教师团队、学生团队为核心,通过承接会展项目,让学生在本科学习的阶段能够全程参与会展项目的运作,借此来培养更高质量的会展创新型人才,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随着中国会展业迅猛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各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之间的竞争明显加剧,促使各院校积极探索提高本校学生竞争力的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各院校必须采用系统化的思维,对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而目前的总体状况是会展人才的培养与产业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行业、院校、学生三方对会展人才的理解不同,从而造成培养方向与行业期望的不同,最终导致会展人才的“供需错位”(搜,2009)。
另一方面,虽然会展教育方面的文章已不算少,但目前国内关于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以维普资讯网(中国科技期刊网)的关键词查询结果为例,如果输入“会展人才”,可获得77条结果;输入“会展教育”,可获得45条结果;但如果输入“会展”然后输入“人才培养”进行二次搜索(选择“在结果中搜索”),只获得15条结果。而且,大多数相关论文还浮在表面上,就培养模式谈模式,有的甚至把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产学合作等混为一谈。
由此可见,系统构建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并指导会展院校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是会展业发展和会展教育理论发展的迫切需求。
2 国内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在中国科技期刊网中,作者搜索到标题中有“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章仅有2篇,绝大多数关于“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都散落在会展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中,系统性的研究属于凤毛麟角。
林冬和林河(2008)认为,目前我国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定位模糊、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培养机构高度集中、培养层次单一、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等系列问题。完善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硕博、本科、高职、培训机构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顺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特性培养会展人才,完善会展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育体系,是解决当前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中暴露的各种问题的根本出路。高欣(2007)从培养模式的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实习基地以及办学模式等方面,构建了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提出了会展人才培养的对策。例如,邬适融(2009)从“模块式”的课程设计、“开放式”的师资建设、“体验式”的教学组织和“全程式”的职业导航4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搜(2009)以上海为例,深入分析了会展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要建立有实效的会展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行业、高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政府发挥职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行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要根据行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科目,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最后还需要学生自身有提高的意识,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
部分研究者还基于国内外会展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内会展教育发展的对策。王春雷(2005)对德国会展教育模式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将其概括为4个方面,即办学力量集中化、专业教育定制化、课程设置模块化以及实习活动主题化。例如,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即工商管理、展览管理、会议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以及展示设计与搭建,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再经过相应的实习,能基本具备该模块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徐红罡和罗秋菊(2007)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包括国外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层次、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重点以在会展管理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英国利兹城市大学(Leeds Metropolis University)等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进而就如何调整我国的会展教育体系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出了策略建议。
也有研究者侧重分析了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某个方面。例如,吴建华(2007)从中德高校会展专业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入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了影响我国高校会展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的深层原因。她提倡“学校是一段旅程,教育是一个过程,实践是从共性教育到个性体现的转变过程”的教育理念。施谊(2009)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推广运用基于项目管理理念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并结合会展实务课程教学探讨了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研究的新思路。朱贵平(2008)、赵军红(2009)、顾艺(2010)等对会展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专题探讨。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重点从会展外语、会展英语、会展旅游或会展设计等角度,探讨了会展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例如,徐琳和乔向红(2009)从我国高职会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入手,探讨了如何建立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新形势的会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职业能力训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工学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会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近几年的相关学术会议上,一批研究者提出了明确的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张健康和方玲玲(2008)对基于项目驱动的会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门研究,他们总结了项目驱动的会展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实务类课程的进入、学生项目小组的形成、学生的全程性深度参与、学生参与的专业性与研究性,以及中心与专业的一体化互动。
黄彬(2008)深入研究了会展教育的“工学交替”模式,即在学生的4年学习中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形式(以会展专业本科为例)。蒋昕(2009)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会展本科教育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会展本科人才三阶培养模式,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为受教者获得必要的胜任力而服务。另外,建立共识、整合课程、项目驱动三个策略有助于三阶培养模式的实施。蓝星和邹囡囡(2009)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会展教学实践为例,构建了以“一个目标”为中心,“二个体系”为途径,“三大平台”为依托,以“中外合作、企业参与、实践创新”为特色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分析可见,相对会展教育研究而言,目前国内关于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且描述性的文章居多,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构建和实证性的研究。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来,部分会展办学起步较早的院校教师围绕会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本校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和介绍,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借鉴。
3 对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分析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教育界尚无统一的认识。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其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句话实质上是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三个方面给“人才培养模式”下了定义。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
教育理念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换句话说,教育理念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体现。会展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在教育理念上,学校的工作重点应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安排等环节来实现。目前,国内部分会展院校提出来的“按照活动管理的思路来培养会展人才”、“实现国际理念的本土化操作”、“基于项目驱动,培养会展创新性人才”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培养目标是教育中最核心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育的实践活动就可能迷失方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国外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荷兰INholland大学等院校的会展专业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体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等。荷兰INholland大学甚至明确提出,本校的活动管理专业就是一个以项目为纽带的专业(Projectbased Program),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专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富有创意和拥有一定的社会联系(Social Connection)。这种目标既符合狭义的会展项目管理特点,也满足广义的活动管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于会展专业而言,培养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本校会展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培养对象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会展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相应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较强的思辨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增强未来从业竞争力的过程。它具有目的性、阶段性、计划性、组织性、持续性和效果性等特点,其实施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理论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过程、实习过程等。
培养制度方面,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很难和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无缝对接,特别是教学时间安排、培养方式与会展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及需求规律之间明显脱节。但令人欣慰的是,有些院校根据会展专业的特点,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例如,为推进基于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积极采用弹性教学制度,允许学生每学期有一至两周的时间参与项目执行。
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评价涉及从入口、过程到出口的全过程,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评估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入口上,一般可以通过高考来选择适合从事会展行业的学生,但应适当增设外语水平、性格等指导性要求;在培养过程中,除了通过考试或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评,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的会展专业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师资结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在出口方面,设定行业培训证书、毕业论文选题等各种评价标准时,应充分反映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朱晟利,2005)。
综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其中,教育理念是一个学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培养目标是会展人才培养的总方向,培养过程是教育过程的具体组织方式及培养手段,培养制度是执行某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和基础环境,培养评价则是对培养模式体系科学性及有效性的检验,如图1所示:
4 案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自2002年11月起,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开始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下设立会展管理方向;2004年1月,得到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始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并于同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迄今已向行业输送了八届会展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毕业生。2008年,该校会展管理系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本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办学方向的战略转移,即由“会展经济与管理”向“活动管理”拓展,同时基于活动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内在联系,倡导并全面实行项目驱动型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指标具体描述效果
教育理念2008年6月,在系级层面正式提出由“会展经济与管理”向“活动管理”拓展从2005级和2006级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有近50%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企业并从事活动管理的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2009年4月,全面实行项目驱动型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整体上有明显提升,而且能把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
培养过程修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通过调整实践性环节的时间安排,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推出综合性的校园实践,或依托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贯通相关理论课程。多次在全国性的策划大赛中获奖;成功举办了4次校园综合实践活动;先后有《中国旅游报》、《中国展会》、《中外会展》等6家媒体报道该校会展专业的教学改革
培养制度严格执行学分制;加强与教务处、学工处之间的沟通,灵活执行日常教学管理规范。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课程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冲突明显减少
培养评价在课程项目作业的评价上,引入荷兰INholland大学的ItTheyIWe模型;毕业论文选题必须得到企业或社会相关机构的认可。项目作业的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获得“2010年最佳会展人才输出院校奖”(颁奖单位:国际展览产业联盟)
4.1 教育理念:由“会展经济与管理”向“活动管理”拓展
早在2006年3月,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展览策划与管理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报告中,课题组就为上海师范大学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设计了一套课程,其基本思想是在工商管理教育的大框架下,按照活动管理教育的规律,采取“专业基础课+主攻方向课”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促使学生养成优秀的职业素养,同时拓展会展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
2008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管理系初步明确了“活动管理”的办学思路:将活动管理的知识体系作为会展专业学生的主要知识结构,并采用“基础课+方向课”的模式,增强学生适应不同活动项目管理需要的能力。上述办学思路有这样一个逻辑起点:不论是会议、展览,还是婚庆、旅游节庆,或者其它,每个会展项目都属于活动的不同类型,而且每个活动就是一个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活动管理的一般流程与会展项目管理(以展览会为例)
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阶段研究策划计划组织营销现场管理后续工作
(英文)ResearchPlanningCoordinationOperationEvaluation
内容おじ拍罟顾吉な谐〉餮歇た尚行匝芯(初步,深入)ぷ写立项策划书场地规划ぷ试醇苹そ度计划ぶ柿考苹と嗽弊橹计划し缦展芾砑苹ぁ…数据库管理ば传推广ふ姓躬す壑谧橹すι萄癃す愀婧驮拗销售布展は殖》务与管理(开幕式,入场管理与统计,现场管理等)げ鸵/交通等こ氛故据库更新ふ估阑崞拦廓す壑诜治霆て渌善后工作(感谢,总结,新闻报道,催款)ぷ急赶乱唤煺够
工具(举例)调查表SWOT分析し延霉浪WBSす丶路径法じ商赝纪络图ぴ鹑尉卣螵な据挖掘风险管理び愎峭挤
注:与5个工作阶段相对应的英文和内涵均在Goldblatt活动模型基础上有所改动。
4.2 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要将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以此理论为基础,并根据会展项目的运作流程对相应知识的要求,可以将一个会展管理人才必须掌握的知识分成三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每个部分都应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现出来。
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项目管理和沟通能力,其中,项目管理包括从调研、策划到筹备、执行,一直到新的循环开始。为此,该校对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做出了全面调整:新的课程体系以《项目管理》和《活动管理原理与方法》为核心平台课,其他专业必修课程和会展专业课程(主要是限定性选修课)则依据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和安排,这样学生在不同阶段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就能与未来操作具体项目的需要一一对应,如表3所示:
市场调研与分析》ぁ断费者行为学》研究
《策划学》ぁ恫莆窆芾硌А藩ぁ恫业经济学》策划
《市场营销学》ぁ豆ι坦芾怼藩ぁ兜缁跋售》组织
《运营管理》ぁ斗缦展芾怼废殖芾
―事后工作
平台课程:ぁ豆芾硌А贰《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等
项お 目お 管お 理活ざす塥だ愍ぴだ愍び氇し姜し
《活动市场调研与策划》
《活动营销》ぁ痘疃融资》
《活动现场管理》ぁ痘疃风险管理》
―
方向课程:ぁ痘嵋椴呋与组织》、《展览会策划与管理》、《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旅游节庆策划与管理》、《婚庆策划与组织》、《公司活动管理》、《参展实务》等
实践性环节
注:具体课程名称可以调整,各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培养定位对课程进行调整。
目前,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完成4种实习,即三次现场服务实习、综合性校园实践活动、区域会展业考察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时间分别安排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大三上学期、大三下学期以及大四,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各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融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三上学期的校园综合性实践活动完全由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策划和组织,并且要求具有会议、展示、特殊活动等不同活动形式,借此把《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会议策划与组织》、《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环境设计与布置》以及《会展融资》等几门专业课程贯通。为此,新的会展专业培养方案把《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课程提前到大二下学期开设,在这门课上,要确定下一个学期该年级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基本框架。
4.4 培养制度:创造实践机会,灵活执行日常教学管理规范
会展行业的用人特点要求院校为会展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并在实习时间安排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鉴于此,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把2004’上海国际会展教育与培训论坛、2006’都市旅游国际会议、2009’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年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阿姆斯特丹旅游日等重大活动都交给会展管理系的师生来运作,逐渐锻炼出了一支专业的项目管理队伍。据不完全统计,从会展管理系成立起,由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师生承办的大型活动已达10余次。
同时,会展管理系快步推行学分制,灵活执行日常教学管理规范,使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成为可能。例如,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至少要参加3次以上的现场实习(1个学分),2009年9月以前,这种实习基本上都是零星操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上课。后经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教务处、学工处等管理部门沟通,现已采取小班操作、轮流实习,或只承接一次80人以上的现场服务任务等措施来完成实践教学。
4.5 培养评价:实行学习成绩和毕业论文的多方评价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培养评价涉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这方面,除了一贯坚持的以培养方案优化和教学内容改革为中心的校企合作与对话活动,目前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管理系在专业课程作业以及综合性校园实践活动的评估方面,借鉴了荷兰INholland大学的(ItTheyIWe)项目作业评价模型,从项目本身(团队)、客户、个人和指导老师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与上司和客户沟通的能力。此外,今后会展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首先必须得到企业或社会相关机构的认可,以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经营管理环境中辨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论文写作也将由业界人士和院校教师共同指导完成。
5 结束语
会展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因为各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外部环境,而且培养模式本身也是动态变化的。适合社会需求和人的自身发展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源泉。在就业压力大、会展行业管理尚不规范等大背景下,国内各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必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所在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制度设计和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高欣.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S):184,177.
[2] 黄彬.会展教育创新模式探讨[C]∥2008世博会・会展教育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3] 蓝星,邹囡囡.会展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C]∥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德国汉诺威,2009年9月15日-18日
[4] 林冬,林河.我国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完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6365.
[5] 搜.上海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6] 蒋昕.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会展本科教育创新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147148,150.
[7] 施谊.基于项目管理理念的合作学习模式在会展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992.
[8] 王春雷.德国会展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会展教育的启示[J].中国广告,2005(3):8588.
[9] 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9(1):104108.
[10] 吴建华.中德高校会展教育实践之比较研究[C]∥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11] 徐红罡,罗秋菊.国际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04308.
[12] 徐琳,乔向红.会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09(25):4748.
[13] 张健康,方玲玲.基于项目驱动的会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2008世博会・会展教育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关键词:会展经济;绿色发展;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绿色会展的基本概述
(一)绿色会展的概念
绿色会展是以会展业为根本,借助会展活动带来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物流和商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带动会展经济产业链的循环节约理念,推动新型会展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绿色会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更符合低碳环保的潮流,是适应现代会展经济发展教学管理的实际应用。绿色会展的理念吸引外部投资的条件更为优越,不断创造商机,为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凝聚成活跃的经济群体。近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大量展览会、博览会皆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为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品牌效益。
(二)绿色会展的特点
绿色会展有诸多代表性的新理念汇聚成其持久发展的特点:清洁水源,以减少水污染作为会展运行的航标;环境保护,以减少环境负面影响作为会展思想的理念;能源开发,以实现节能减排作为会展提倡的措施;绿色贸易,以改善城市面貌作为会展践行的标准;发展援助,以引进科技节能作为会展创意的助力。绿色会展是展示新能源的基地,是开展环保贸易的平台,也是节能应用的舞台,其特征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体现,也为此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应用基地和探索平台。
(三)绿色会展的发展
探究绿色会展,其发展有着引领式、多样化的模式。比如,奥运在北京的举办,主打了绿色奥运的主题,其会展带动发展起绿色的意识,绿色的活动和绿色的天地,不仅在会展前期高调的提倡绿色概念,会展中积极探索绿色基调,更在会展结束后留下了环保型森林公园,成为城市中独特的风景。再如,世博在上海的举办,开创了节能世博的形象,其会展充分展现出了有序、安全、环保、节能的理念,大胆设计,另辟蹊径,彰显了会展前期积极的研讨成果,会展中期主打的节能成效,会展后期带动的产业兴盛。又如,以回归自然,告别高耗为宗旨的世园会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会展从小处着手,积极引领绿色为风尚,将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推崇简约,返璞归真,明确了会展前的绿色文化,会展中的绿色活动,会展后的绿色生活等。多元化的发展昭示着绿色会展在未来世界有着越来越宽广的发挥舞台。
二、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
(一)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创新了企业的营销手段
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热点效应,可以针对参与会展中心的企业有计划的组织策划具有创新形式的活动,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伴随着绿色环保被消费者日渐重视,积极有效的采纳和应用节能低耗的营销理念,自然而然的会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最终取得会展影响力和企业产销率的双丰收,获得绿色营销的新体验。绿色会展衍生的绿色营销因其具有倍增效应而日益受到国内企业的青睐。会展的经济发展与企业的营销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会展的整体持续性发展形象与企业的局部形象不仅可以影响消费者参与会展的消费意愿,也增强了其对于企业和会展的信任度和关注度。
(二)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整合了产业的链状形式
会展的经济发展从最初单纯的促进企业产品市场的开拓,到绿色会展的兴起,产业链的扩大和推广,绿色会展的发展走向了整合产业制造、销售、研发、信息的产业链联动形式。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因此,会展规模的扩大,产业链的完整,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行业认可度的升级,以及创新平台的完备,都极大的调动了产业链的汇集效应,凭借绿色会展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环保节能号召,获取产业链中每一环节的共同响应和认可。
(三)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品牌效应
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大手笔的打造了城市的品牌,所谓城市品牌,就是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实力、建筑特色和历史背景等组成的城市独有的特色,绿色会展将城市拥有的自然资源、软文化实力以科学发展的状态加以定位,开创出城市品牌效应,包括了商品流动效应、组合配置效应、生产要素效应和经济示范效应。打造了知名品牌效应不仅仅包含了消费者对会展的感知度,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会展所在的城市背景产生的信赖感、安全感、可靠感和幸福感,最大限度的带动了绿色会展、绿色城市的投资、居住、旅游、休闲的涵盖面指数。绿色会展通过对与会者、参展商及相关人员的口碑相传,对媒体公众的放大宣传,向外界传递出会展的形象和城市的风采,使绿色会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城市的品牌提升有利的竞争力。
三、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教学与市场的对接
(一)培养绿色会展的理念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由于会展行业是近年来的新生代,因此虽然绿色会展的理念是科学的、积极的观念意识,但是,在教育学的角度看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这在培养人才和市场需求之间尤为显著。有一种观点被大家广为引用:目前我国会展业市场上99%的工作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专家指出,专业人才缺乏、专业队伍建设滞后,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出现这种差距并不是因为教育的缺乏,人才供应不足,而是由于教学理念与市场需求的供不对求,即理论教学与会展市场的对口误差。会展教学理念在现今教学中依附着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外语、物流管理等边缘专业,其深入的学习需要师资力量依靠时间来磨合市场现状,加大融合会展业与市场、环境、教育三位一体的供求对接,促进绿色会展的广义发展。
(二)高校绿色会展的教学与市场运行的接轨
高校会展教学体现着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来源于实践的硬道理。由此可知,实践对于任何教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会展尤为如此,为深化绿色会展理念的教学,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其与市场运行的接轨,通过实践,让教师、学生、教学都进入会展行业,了解绿色环保的重要性,摸索会展行业的规律,强化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拓宽教学视野,增强实干,让专业知识与市场实际更为贴合,避免知识的老化和人才储备资源的枯竭,有效的将科学发展的绿色理念源源不断的输入到会展教学和市场运行之中,力图打造教学与实践的柔性接轨。
(三)企业绿色会展的实践与市场营销的融合
企业为促进市场营销而加入会展活动,将绿色会展的理念融入企业,树立绿色企业品牌,则是企业绿色会展实践与营销互利互惠的成功航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营销成效与企业的形象息息相关,而企业的形象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其一,与服务和产品为主打的经营能力;其二,与决策和定位为方向的号召能力。当绿色环保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企业营销牢牢把握住这一关键点显得恰如其分。通过服务和产品的环保化,决策与定位的集约化,能在主办绿色会展中获得良好的声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不但宣传了经营规模,经济能力等硬件实力,也在营销竞争中赢得关注和认同,在公众心中的知名品牌里赢得一席之地。
四、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教学管理的前景
(一)坚持绿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会展业的飞速发展,会展的活动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展览馆、展览公司、广告策划、旅行社或者设计公司,越来越广泛的主体利用会展的发展优势,植入包装和推广科学理念,为打造新型企业形象和会展效应而搭建平台。在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下,会展教育理应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坚定绿色科学的信念,培养教学目标,不断的进行明确的定位。做好会展教学成败的前提是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根据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新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来考虑,绿色环保是焦点之一,一味地追求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精神、交际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策划会展项目、付诸实践能力、周密性思维等多元化目标培养,高效的结合社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标准,给予人才更广阔的就业平台。
(二)营造会展氛围,提高师资水平
拥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是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的抓手。高校会展教育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专业师资结构,来提高会展实际氛围的层次和质量。首先,有计划地安排会展专业教师到会展科研单位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其次,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模拟会展环境的实践及评价体系,模拟会展企业的分工、岗位、职能,模拟会展企业的业务流程、环境,并岗位分工按会展项目实施方案的功能模块进行操控,以此来考核在会展氛围下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还要鼓励会展专业教师将目光投之于国际性会展城市,不能仅仅停留于一般的资料上枯燥的数据之中。为培养出可为会展服务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弘扬发展要义,加强现场实践
高校会展教育抓好发展这一第一要义,做好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活动展开。将各种实践基地面对教学应用,使学生充分了解会展市场发展趋势,会展项目运作流程熟练掌握,会展实务的操作能力不断增强。这就需要提高实践教育环节的实习质量。一方面,为了促进实习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入地在实践操控中带着疑问去学,可以开设学生实习前的辅导课程,带着课题去做,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解决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重点与难点等问题要深入研究,加强实习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解,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对学生各实习阶段的管理,委托会展企业从业人员利用现场教学针对学生进行定人定岗辅导,培养学生真正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但凡新知识新专业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和实业。因此,会展行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发现不足、不断创新,以自身的发展促进教育的提升。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最特殊、最难打造设计的产品莫过于人才。因此保持会展的绿色科学理念,柔性接轨市场,对口输出教学实践型人才,保持教学―市场―社会三位于一体,创造会展高端的经济发展行情。
参考文献:
[1]张春霞.绿色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Barich H. and Kotler P.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Image Management[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32(04):33-47.
[3]陈柳钦.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J].现代乡镇,2007(02):33―39.
[4]罗薇.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J].大经贸,2008(02):80-81.
关键词:会展人才;综合型;开发培养;策略
一、会展人才培训与开发的必要性
会展经济是当今世界瞩目的一种新兴经济形势。中国会展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在短短20年时间中成长为新兴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加快会展经济的发展,促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理应加强会展人才的开发。使得会展行业不断壮大,尽快缩小与实力会展国家的差距成为可能。
(一)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与世界会展实力强国相比,中国会展业的起步比较晚、起点也相对较低,但发展迅速。?会展通常是指会议、展览、解释活动、奖励旅游等。在中国,会展业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强大生命力,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拥有美好前景。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与会展发展强国相比显示出不成熟、不规范。其中就包括,由于场馆规模小促使的展览规模小,竞争力弱;会展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管理落后;人才缺乏。
尽管我国会展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中国会展业也将会赢得更多机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加快场馆建设,完善相关法律;二是扩大会展规模,发展品牌项目;三是增强专业能力,培养综合人才。
二.会展人才现状
会展业发展以来,已经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目前已具有一定规模,成为服务行业一大亮点,甚至能够带动餐饮、旅游、广告、运输、搭建等行业发展,直接为相关行业创造商机、大幅增加收入,提供就业岗位等。同时,使得会展人才市场需求和会展人才培养呈现出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会展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各地高校纷纷开办会展专业,也出现了各种层次的会展培训。但会展人才现状还是具有几点突出的问题:一是数量不多,虽然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不少会展专业的学员,但这并不能满足会展行业的需要,而且现实的从业人员平均业务素质偏低,会展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专业不强,会展是一个涉及很多关联产业的现代服务产业,不论是展览、会议、还是节事活动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而我国现在的从业人员并不能很好的应对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竞争的要求。三是,需求不同,虽然会展人才紧缺,但不少企业却不太欢迎会展专业毕业生,使得许多经过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会展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屡屡碰壁,原因是会展策划、设计和组织人才容量有限,而现在学校培养的目标几乎都是这类会展高端人才,而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展台搭建、展品运输、接待、咨询、销售等操作性实用人才。
三.开发与培养会展人才的策略
会展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会展行业的现实需求和培养课程有所出入,正确认识开发与培养会展人才的策略至关重要。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水平与欧美一些国际知名会展强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许多展览与会议向国际发展,所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也需要与国际会展市场接轨,人才培养应当定位于高起点、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与职业培训,不仅要借鉴国际最新的会展业研究成果,还可以引进国外会展人才直接授课。
本土化主要是指将国外会展人才培养的精华和本国会展业发展实践紧密、恰当地进行结合。会展业兴于欧洲,可是当下发展最好的却是美国,就是由于美国培养出“本土化”人才。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样的中国会展人才发展也应走出特色,培养出适合中国的会展优秀人才。
由于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具有与国外不同的特征,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应国内外相结合。理念上与国际会展业接轨,实际上则紧扣中国会展业实际。
(二)专才与通才相结合?会展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在知识面广的同时还需要有较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会展人才的培养需要专才、通才相结合。
现在会展业较从前分工越来越细,而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因此,专业也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只有专才才能在特定的岗位和空间内发挥作用,为会展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而在会展专业管理方面,专才有缺乏对会展系统整体把握的能力,对于突发状况的解决能力。比如,现在大多开设的会展专业都是对于学生策划能力的培养,课程中并没有教授某些制图软件应用,可在工作中又变成了应该了解的内容,所以培养会展通才也是至关重要。在培养会展人才时,应注重不同类型人才层次结构均衡,针对不同岗位培养不同素质的会展人才。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现在很多高校会展专业课程以理论为主,但在会展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会展人才。会展是需要相当实践操作经验的行业,不能只知道原则,不懂得行动。同样的,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带来理论上的升华,进而促进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晓光,王琳媛.会展企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7.
[2] 杨丽霞.我国会展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