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背景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但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知道许多外国的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了解许多外国的流行元素,对中国那些经典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却知之甚少。在对本校学生进行节日调查时,很多学生不知道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元宵节;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却难以把这段历史完整地复述下来。学生正在接受一种被称为“快餐”的文化――快餐文化。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掩卷沉思:如何让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这一代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呢?因此,我们认为,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建文化信仰,重塑文化灵魂,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尤为重要。
二、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
语文课堂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深入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以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怀。如《青花》一文介绍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民间瓷艺人的精神: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属,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著名瓷器青花的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继而引发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比较完美的?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情感态度。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他坚强、乐观,关心国家的命运,敢于和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更要指导学生透过这些事迹挖掘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让他们受到精神上的洗礼。透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似乎读了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了祖国各地的风俗,回顾了祖国的历史。
2.古诗学习,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古诗,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灿烂文化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材选编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一些优秀古诗,如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离离原上草》、《石灰吟》、《竹石》、《悯农》、《登鹳雀楼》和《梅花》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人文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详细介绍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倘若学生不知道《石灰吟》的写作背景,又怎能深刻体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人间”的豪气与悲壮呢?其次,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吟诵,通过吟诵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富于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以读促学,读中悟情,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举措。范读、带读、配乐读、闭上眼睛想象朗读等方法都可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融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感情,从而受到熏陶,提升感悟。
(二)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宣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层次,积极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采取梯度教育的方式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
1.课前5分钟民族文化演讲,每月评选出“知识小博士”。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规定每天(或一周两三天)实行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是各地区的民俗习惯,也可以是名人故事,抑或是山川、建筑、诗词歌赋、对联灯谜等的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进行,一段时间内介绍一种,从易到难地梯度进行。此类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又提高演讲能力。
“美术及其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沧桑沉沦,从其历史的嬗变中看到其与社会、与人千丝万缕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通过教育这种延续、传播的有效渠道,以其人文学科的价值倾向于人的化感通变,突出其和谐的秉性而谋求和确证人的真、善、美。”[2]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学校及学科教育其本质意义便是“传递美术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两者便是教育价值之本和美术学科价值之所在,也是其具有的功效与作用,即“教育功能”。特定在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肩负着传承、创新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这种“责任”体现的是美术学科教育功能,也是民族地区美术教育渗透出的理性内涵和主旨内容,即“教育意蕴”。美术教育意蕴的实现必须通过“教育”这种活动来传递实施,基于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在教育功能凸现的过程中需面对两个方面的特性:首先是民族意义下的教育,即“民族”特征。在我国的多数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延续和发展至今仍然保留以族群或家庭的个体方式传承。
一方面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人伦“教化”功能,另一方面也流露出民族民间文化及民间艺术自身传承的封闭与局限性。同时,存在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对教育的影响,“宗教是艺术文化的先导”[3]。宗教教育一直是少数民族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民族的观念意识、行为规范及伦理道德影响着本民族群体,这也是民族传统教育的特殊性。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艺术中与本民族情感相融相近的“独特的”教育资源,既可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又可增强受教育者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其次是文化意义下的教育,即“文化”特征。如前所述,教育及其美术教育都是一种文化的教育。关于“文化”涵义在美术教育中的解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是人类独有的、自然的……具体而言,文化是以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为核心的。”“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生存方式。”[4]“在文化的关照下学习、在文化情境中理解,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文化。”这是现代美术教育建构的核心理念。针对民族传统文化,美术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关注、包容和融合,提倡文化的多元性而非同一性,体现文化现代性的同时又不能忽视文化的传统性,并努力趋于共同繁荣与发展。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自发的、业余的,以自娱自乐的方式创造的独具审美趣味的艺术,是集真、善、美为一体并为价值追求的精神文化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民族文化艺术景观,是民族群体朴素的生存世界观和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情流露;体现了“民族传统艺术承载着与天地共生的价值观,追求与自然和谐的人文之美,对民族社会的人文化成起了重要的作用。”[5]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内涵深厚,来源于生活、情深意浓,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和形象载体,在自我传承中发挥着无言的教化作用。民间传统艺术作为艺术教育的“资源”在美术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最关键的是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于生活,所以,这种教育资源易于传诵并且能够及时地得到强化,使人们在自然生活中便可以受到教育,是一部关乎民族文化与社会的“活教材”,在教育意义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着美术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二、时代性特征的价值取向:民族文化的创新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时代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任何事物,只要是当下的存在,就无不包含着一种时代性。时代性就其本质而言,它体现着事物的一种必然性、特定性和发展性。”[6]教育及其美术教育是“发展”的教育,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区域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和价值诉求。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各少数民族历史已久的文化积淀,在特征上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调和区域社会历史特性,在漫长的演变进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文化属性,以此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文化品质,在这点意义上集聚了民族文化创新丰富的土壤。民族文化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以一定的社会为基础的。”[7]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个体因素,民间传统艺术从一开始就反映了社会的特性,社会也是一开始就在人与艺术、与文化的互动过程中留下艺术、文化发展的痕迹。“创新”是艺术教育的理念与核心,同时也是民族地区美术教育谋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即内在的价值诉求,更是社会时代性特征赋予艺术教育的外部所需,即社会价值取向。内在驱动力和社会需求共同组成了民族文化创新的社会基础(或环境)。
民族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民族成员,民族成员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育是依赖于“教育”这种文明的方式来“引导”和“完善”的。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重要的功效和职能作用,这是基于美术教育本身所具备的“情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美育特征。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品质”是民族传统文化及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品格,它本身标志着一种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合理的诉求,用现代美术教育这种人文“影响”(西方教育内发之意即“引出”或“导出”)的形式进行转换,从而服务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一种境界,这才是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关于民族文化创新的时代性特征和价值取向。所以,民族教育意义下的民族美术教育其价值本质核心也并不是随心所欲可以加以左右的东西,它只有即在特定民族又在对各民族都敞开的广阔范围内才能被深刻理解。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文化保护
[作者]马伟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人类学博士。天津,30007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053-005
有学者曾指出:“民族精神反映一个民族整体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文化哲理凝聚的表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重要力量。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的飞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精神家园的建设与营造文化氛围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一个空洞的事物,必须通过文化载体得以呈现。因此,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掘文化精髓,尤其这些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力量,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主要模式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与文化保护,民族精神的继承、弘扬、创新等要素密切关联,总体看来这一模式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文化保护模式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承载着各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展现了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重要产物。文化的产生,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而且蕴含了民族情感与民族心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语言文化,都是每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不管哪个民族,其文化的核心要素都具有一种鼓舞人们适应环境,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认为,这种精神动力恰好是推动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由此看来,从民族文化中发掘精神要素,并将其进行凝练,提升出一种精神力量,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对于推动这个民族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各个民族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以汉族为主体所构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展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水融的民族关系。各个民族之间如同兄弟一般创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相互借用,相互学习,使得中华文化能够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时至今日,要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就一定要认真发掘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要素不断发扬光大。
民族文化的保护应该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合理引导,科学有步骤地加以保护。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当盲目无章,而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应当在文化保护中,有意突出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关的一些内容。例如我国各族群众创造的伦理文化、审美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传统道德观念、家庭观念、国家观念等都可以作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而得以发展。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在物质、精神、制度、观念、心理等方面比较综合的产物,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以及无穷的智慧,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无比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文化的保护一定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保护中做到提升;在提升中,做到民族精神的凝聚。
(二)民族精神的继承模式
民族精神的继承,就是要从现有的精神要素中,吸收合理的成分,并将其应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包括对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也包括对现有民族精神的提升与创新。对于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有的责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样是一部凝结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哲学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除汉族的优良传统外,少数民族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此外,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历史上结成的“水溶相融、生死与共”的民族关系,也为我们在继承传统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提供了极为稳定、和谐的发展空间。
对于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绝不是对已有精神财富的全盘接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财富中仍然具有良莠不齐的成分。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各种社会思潮,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精神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构建过程中,应当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做好民族精神的弘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做好民族精神的创新。通过这样的不同机制,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进行提升,从而使之成为鼓舞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思想武器。
(三)民族精神的弘扬模式
作为精神层面的民族精神,应当在不断弘扬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鼓舞力量与智力支持。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不断向前的灵魂,没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将会面临着重重迷雾。此外,民族精神的弘扬,还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各族人民社会归属感的确认。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于民族的一种心理归属以及自我身份的确认,只有每个成员都对国家、民族产生认同,他们才会以国家和民族为自豪感,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国家与民族的振兴中。因此,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弘扬,有着无比深远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仅只是对于民族精神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寻找促进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体系。
弘扬民族精神,从具体的操作来看,要做到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并将其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从中国历史长河中积极发掘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典型个案等较为鲜活的事例。此外,还要通过大众媒体,宣传中华民族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鼓舞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通过不懈努力来建设美好家园。弘扬民族精神,还应该从一些具体的社会活动中进行提升。例如,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制度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从我们的现有机制来看,当前我们的社会生活主流是以经济建设为主,社会各界将最多的时间以及最大的力量都投入到发展经济的相关环节中,从而忽视了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许多制度与法规也没有在塑造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彰显民族精神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找出我们精神中出现的问题,用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优良传统去鼓舞各族群众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解
决出现的精神信仰问题。
(四)民族精神的创新模式
民族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做到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全球化。时展到今天,创新民族精神摆在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面前。不创新民族精神,就无法为今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民族精神的创新,要采取各种机制来提升其内涵。民族精神的精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例如,在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同仇敌忾,抵御外敌;时期,我们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奋力拼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时期,我们的精神力量则是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时,往往被赋予了很强的时代性以及使命感。因此,当前我们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创新。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博采众长”的理念,积极借鉴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优良传统,来创新我们的民族精神。欧美各国自近代以来,不仅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其创造的各项制度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也曾一度引领世界的潮流。因此,我们对于欧美各国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应当在“批判继承”的继承上,进行合理地吸收。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民族。创新曾经使我们这个民族,在诸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明清之际,随着我们的思想逐渐僵化,以及在对外政策上采取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逐渐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时至今日,我们需要创新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规章制度,更应该创新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价值观的指导下,积极发掘中华文化的合理要素,并且处理好文化保护与精神价值提升的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的关系。
(一)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民族精神价值提升的关系
周伟洲教授曾指出:“中华文化应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根据和基础;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其中优良的精神文化的升华和重新建构。”在各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都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力量以及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如果不做好从传统文化中提升民族精神的工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将显得苍白无力。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这些经过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优良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于自身历史的认知与追溯。当前,我们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旨,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唤起我们的精神追求,并塑造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只有在这种精神气质的影响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才能在我国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彰显出其巨大的魅力。
在保护传统文化以及提升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社会化的重要作用。社会学认为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从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环境,学习生存技能与人格塑造,最终完成自己社会定位的过程。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来自社会中的风俗习惯、道德约束、价值观念、法律法规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无形中对社会成员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使得个体与社会已有的行为模式达成一致。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离不开人的社会化。各族群众,尤其居住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的传统文化、人生礼仪、、村规族约,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也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提升精神情操,完善道德修养,理解人生意义的重要渠道。一些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语言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化往往是他们获取知识,提升人格的桥梁。因此,搞好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对于发掘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精神价值的提升,就一定要在各族群众社会化的过程中,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学习本民族优良传统,以先辈楷模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
(二)处理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因为文化是展现民族精神家园的符号,文化的创新也意味着民族精神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一点一滴逐渐形成的。它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特定的活动空间等要素的影响。而且,很多民族文化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空背景,展现了各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时至今日,社会在不断发展,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民族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许多特有的传统文化必须进行创新,才能与世界接轨。有学者曾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为了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永葆青春活力,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要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传统文化创新的管理格局;要通过推动传统文化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的创新来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要着眼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在遵循文化规律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反复磨砺、精益求精,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
总体而言,要处理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就要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收一些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之本;对一些不适应现代化建设,与时展背道而驰的文化我们则要及时摒弃。创新不等于建设“空中楼阁”,一定是在已有基础上的进行创造与更新。时展到今天,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之间的流动将会逐渐增多,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将会更加明显。因此,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积极应对“全球化”的一种重要举措。
(三)处理好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之间的关系
发展民族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前提,而弘扬民族精神又是重塑民族文化的载体。当前,处理好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之间的关系显得极为必要。文化只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增强自身活力,也才能成为展现民族认同,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符号。文化人类学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具有“民族性、可塑性、能产性、全民性、继承性”等重要特性,这几个特性都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民族文化只有在不断重塑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当前,要做好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的工作,就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
拓宽工作思路,从一些实际工作人手,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对此,有学者曾指出:“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准确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新变化,深入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与管理方式,形成鼓励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与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和表现形式,极大丰富文化品种、样式、载体与风格,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新才华充分施展,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努力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民族精神的弘扬,是唤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前提。当前的社会发展与国防、科技、国力、经济相对应的是强大的民族精神。只有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真正调动每一个国民,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极高的民族热情,应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构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还要面对社会现实,认真反思当前一些群众所出现的“丧失信仰”等“精神危机”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出行的这些精神信仰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世界各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尤其当面对社会转型时,都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在此过程中,人们的精神信仰以及心理归属等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并合理引导。社会各界必须对此高度重视,一定要通过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面对外敌入侵,还是天灾人祸,我们这个民族都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都具有临危不惧,“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情操。当前,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只要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用强大的民族精神进行鼓舞与疏导,这些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三、结束语
一、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为世界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辉煌贡献,在音乐领域的发展也是独树一帜。
据考古发现,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以前的黄帝时期,后经对“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的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个自成体系的音乐文化以其特有的独到的悠远、典雅、灵光的风格,奏响在中华民族的心田,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之中,给人类历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乐章。这个发祥于古老的东方民族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其自身的特点独立发展于世界音乐之林。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宫、商、角、徵、羽”以清音为主要基调的五声音阶,其类似于现代简谱的“1、2、3、5、6”,也就是说,宫相当于1(Do)、商等同于2(Re)、角近似于3(Mi)、徵对等于5(So)、羽接近于6(La)。而源于西方音乐的“1、2、3、4、5、6、7”中的4、7这两个半音,则产生了浊音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在创作中以线条为主,创作出来的乐曲悠扬而绵长,有空谷传音的空灵之性,有荡气回肠优美曲律,让人产生与宇宙对话和神仙交流的心旷神怡的质感,这种在音阶、宫调、律制、形态以及民族思维等方面构成特有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音乐系统,是同强调和弦效果的西方音乐有着显着区别的,这也就成就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对人类的独有贡献。
但是时光进入近现代以后,特别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社会形态的影响下,西方音乐理论开始侵蚀中国的音乐领域,因此中国的音乐创作者们也开始逐步向西方音乐创作靠拢,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进入了发展的困境甚至开始凋敝,也预示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港台流行音乐传入中国大陆这样的形势的挤压下,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音乐作品更是少之又少,理论研究和成果积累也是不可多见,这样的局面的产生甚至还被一些学者们认为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音乐是世界的,但是首先应当是民族的,这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更是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事实。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还有中国的硕果仅存,而其它的三个古国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处于连续的传承和发展的状态之中,我们民族的血脉一直在继承中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一直具有高度的引领价值。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就必须并在保持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开拓在世界音乐领域的发展空间,达到根深叶茂的光明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的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音乐制作人,就应当肩负起这样的神圣使命,本着对自己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立足本乡本土的浓浓气息,把摸着民族音乐发展跳动的脉搏,理直气壮做好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弘扬工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留住这颗历史的种子,这就是我们必须认清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必要性。
二、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复兴,为此,我们的中华民族就首先应当坚定自身历史的认同感,这是必须树立起来的思想基础。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之所以在传承和发展中受到了阻碍,主要的原因之一应当归结于一些音乐创作人的不自信或崇洋思想作怪的结果。而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事业中,更加需要的是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这是建立家国情怀,坚定民族自信的需要。
从纯艺术的的角度来讲,源自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特征自成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会丰富世界音乐领域,使音乐艺术保持多样性的发展态势。当维也纳音乐大厅回荡宋祖英这位东方辣妹子演唱的《茉莉花》时,在世界公认的音乐殿堂就认可了具有中国符号般的中国音乐元素,这就是中国给世界带了的不同的听觉享受和音乐盛宴。这样的中国元素是不可替代的,是应当在世界的音乐发展中贡献出一分力量的。所以不能因为我们自身的片面认识,因为我们的不自信仰或是一种逆反心理,而影响了这个音乐元素作用的发挥。
传承艺术精华和弘扬民族文化,这不仅是对历史发展的尊重,这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敬重,审视历史、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发挥好承上启下责任人的作用,并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使这个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处于转型期的当下,我们就应当本已经成为经典的国粹进程下来传承下去,把民族音乐文化做强做大并要全力使之走向世界
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应当夯实的基础
我们应当对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理论充满高度的自信,并努力把传承和弘扬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回到脚踏实地的状态中来,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这种传承和弘扬的劲头形成一种新常态。
曾听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北京的小学招生将向传统文化倾斜。激发了家长鼓励孩子们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潮,也从而带动了艺术教育培训市场的培训热,针对这样的跟风局面,北京市政府立马向社会明确了开办艺术特长培养,注重的不是孩子们已有的艺术水平,而是重在对孩子们艺术素养的发现。
在2015年5月7日的《人民日报》第12版上开在了这样一条消息,大标题是《市场好,昆曲演员不够了》,小标题是“江苏省戏曲学校将招40名昆曲学生”。消息说的是关于招收昆曲小演员的事,在市场需求的召唤下,昆曲发展的春天气息开始温暖大地。
这样的两则消息,咋看起来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应当从中看出端倪。一方面是以民族传统音乐为代表的文化传承,首先是应当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把纯粹的艺术面向大众推广开来,就会增加受众的广度,就会使传承和弘扬的事业有了强大的群众基础,群众们在传统艺术的熏陶下,就会增强对传统艺术的亲情感受,就会愿意和传统艺术亲近接触,这样民族传统音乐就会有了肥沃的生存土壤。一方面是一定要注重精英力量的培养,民族传统音乐既要供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民族音乐理论更需要专业人员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弘扬,这样才会保证民族传统音乐的延续发展,才会保证民族传统音乐向社会有效传导它的内在价值。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集中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文物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千百年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承载民族情感、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架构了西部古朴神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如贵州全年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较大的民族节日就有100多个。西部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以少数民族为特色的文化发展,前景广阔。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是增强西部地区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西部地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西部地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多措并举,制定出台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着力完善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措施,积极打造民族文化精品,促进了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但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母语危机日益加剧
由于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使得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趋于濒危边缘,尤其是母语危机日益加剧。在走访1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调研中发现,彝语、苗语、布依语、水语等有下降趋势。
二、少数民族文物和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民族文物,特别是民族古籍大多散存在民间,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条件差,管理能力薄弱,损毁现象较为严重。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短期行为,无序开发,造成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特别是民族古籍传播渠道狭窄,普及使用范围不宽,民族地区大多数人不具备识读能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面临断代危机,很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古籍文物将成为无人识读的“天书”。
三、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协调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保护,导致了许多伪民俗现象,造成了民族文化认知上的误区。同时由于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使之转化为与之匹配的文化生产力,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四、民族文化人才奇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在民族文化队伍建设和民族文化经费投入上存在人才奇缺和经费严重不足现象。现从事民族文化工作部分人员的专业不对口,工作技能与工作岗位错位;同级财政对民族工作虽有“三项经费”,即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金,但没有单列的民族文化经费,难以保证工作的有序推进,致使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无盘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举步维艰。
五、民族文化统计工作有待加强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殷厚独特、潜力巨大,非常有利于综合开发。要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必须要摸清西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底数。在有的地方,虽然也强化了民族文化工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底数不清,界定不明的情况仍然存在。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好又快地推动西部地区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一、强化民族文化普查统计工作
为加强对西部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建议在西部地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工作的普查统计,进一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分类界定,规范管理,建立西部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体系,积极推进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二、制定规划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从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促进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的战略规划,积极深入挖掘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西部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加强民族文化队伍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血脉和根基,为进一步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建议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出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标准,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加大培养民族文化学科带头人,在西部地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人才。壮大民族文化工作队伍,保护和激励民族文化传承人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继承保护工作。
四、加大民族文化工作经费投入
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必须要有经费做保障。建议设立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以促进民族传统文物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有盘子”。
五、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区,建议国家制定出台促进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政策,在西部地区建立多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民族文化园建设,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既可以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作者:杨建平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进步决不能离开优秀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文化的延续。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或者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1.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是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
随着电脑、游戏机、手机、电子书等各种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日益多样,各种现代思潮的广泛传播,孩子们的现代知识日益丰富,现代观念日益增强.但令人遗憾的是,传统文化知识日益贫乏,传统思想观念日益淡化,素质修养日益低下。具体表现为自私任性,唯我独尊,贪图享受,不爱劳动,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经不住挫折,缺少毅力和恒心;吃苦精神差,干事浅尝辄止;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理想信念严重缺失,爱国主义思想淡薄,崇洋观念深重,盲目追星现象突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之甚少,对外国的、时尚的、甚至低俗的东西趋之若骛;知道老夫子而不知道孔夫子,知道四大天王而不知道四大发明,知道周杰伦却不知道蔡伦;对影视明星的身高、年龄等如数家珍,却不知道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和年龄!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已成为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残酷的现实要求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引导孩子背诵经典古诗文,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课程目标上看,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情操、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1.1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堪忧。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是鲜明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经济以同质性为其发展路径,文化则以多元为其运行轨迹。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繁荣。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过多关注,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1)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3)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5)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更让我们气愤的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纷纷来中国寻找淘金点,针对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的漏洞,对我国的一些历史、传统知名人物进行注册,以中国文化名人来创作影视节目;或者抢注我国知名但未注册的商标,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越发严重。
3、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一部开拓性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应当确立以下保护机制:3.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普查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系统工程——编纂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l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15万首,民间舞蹈1.71万个,文学资料50亿字。在调查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濒临灭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也有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挖掘、整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得以规范而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律应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和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
3.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濒危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际采取了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抢救;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政府一方面通过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的方式予以抢救,另一方面给予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民间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重要民间文化遗产的名录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赋有的义务。为了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法律还应规定:政府给予长期生活在民间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以“民间艺术家”的荣誉;对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该项民族民间文化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该艺术的弘扬;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创作对象的艺术表演团体,鼓励它们进行创作和演出。新晨
3.3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特定的生存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文化生态,将文化遗产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原状地加以保存,使其成为“活文化”,不失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一些省区都在进行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筹划,为了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立法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必须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要保留,文化对我们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而一些民间工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里一些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医,更是让我们收益无穷,我们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和国人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治国主编.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品德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不仅对我国乃至全世界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幼儿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
承、健康地成长,在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中锻造心智,磨炼意志,熏陶情感和培养良好个性,实现全面素质尤其良好道德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这些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经世代积累的相对稳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的总和(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包括人所创造的各种器具、制度、道德、知识、科学技艺、习俗、、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等物质和精神的非自然的产物。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总体而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君子文化、尚贤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耻感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伦理价值层面的内容和包括饮食、服饰、园林建筑、工艺美术、戏剧舞蹈相声、武术、天文历法及中医理论等科学技艺层面的内容。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注入,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可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人们生活方式、道德意识、价值观、幸福观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孩子出现缺乏耐性和恒心,意志力薄弱,脾气暴躁等性格缺陷,一些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更谈不上尊敬他人,不知道奢侈浪费是可耻的,更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和劳动,对家长和老师消极抵触,审美情趣异类,民族自豪感缺失等等,这些已是孩子品德养成教育中比较棘手的难题,令人深思和担忧,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三、民族传统文化对孩子良好品德形成的重大意义
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在价值及其生命力,即传统文化本身内容的内在张力,及其对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影响而产生的当代价值。因此,每个时代的人总是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带着时代提出的问题,运用时代提供的认识方法,扬弃或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使其为现实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东方文化,注重整体,重伦理,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拥有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以“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为核心内容。因此,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首先具备着育人的功能。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追求人格的完善与健康。不仅注重人的内心修养,而且注重走向实际,鼓励人在社会中有所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明确地把“修身”与“平天下”联结在一起,即把造就人格与最终实现建功立业都作为人生的目标,并且预见了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
挫折与磨难,鼓励人们积极地面对困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这些积极的思想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这对于促进孩子克服胆小怯懦、增强意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无疑是一剂良方。
四、整合民族传统文化,挖掘适宜幼儿的教育内容
1.文化经典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包括:传统经典范文、古典诗
词、书法、绘画、传统技艺、传统工艺、民间传统节庆、风俗、礼仪、始祖的祭典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那么,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读什么样的经典?我认为,我们应当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让孩子在这些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了解中华文化的人文价值,领悟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加强,这些经典将会像夜明灯一样为他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引导求学,指导生活,让他们受益终生。
2.爱的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爱的教育,其中“孝”为首,孝敬父母,尊敬长上;爱的教育使孩子从爱家人扩展到爱同伴、爱老师、爱他人、爱幼儿园、爱家乡。爱家人――从爱最亲的父母做起,激发最初的情感。爱老师、爱同伴――从爱身边的人做起,激发爱的情感。爱幼儿园――幼儿园是幼儿每天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小朋友从每个人、每件小事做起;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激发爱幼儿对家乡的情感。
其次是“亲仁”,让幼儿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实践“仁”的道德行为。礼貌――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引导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习文明举止,学会礼貌待人。
再次,“谨信”,现在是法制社会,处处讲规则讲诚信。向幼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幼儿做事认真严谨,对人诚实有信。
3.节日文化
各种有意义的节日活动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我们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或是重大事件等,以节日为主题,借助本地文化资源,结合学科特点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引导孩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活动。让孩子在各种节日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拓展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五、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途径与方法
1.环境文化创设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内外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与之亲近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加强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幼儿园的外墙、内墙、走廊、楼梯转角等墙面上设计适宜幼儿欣赏的图文并茂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古典文学作品,如转角位上标示“宽转弯、勿触棱”,在厕所洗手池上标示“便尿回、则净手”等,使幼儿在环境中学习理解古典名著。
在班级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区角,或设置主题墙,适时依据不同传统佳节的习俗,介绍该节日的由来、当地优良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等,以引导幼儿认识与了解,让幼儿在传统节日气氛的烘托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美。
2.家庭文化构建
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认识程度决定幼儿学习的效果,做好家长工作是教育幼儿获得成效的保证,因此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尤其是教育观,让家长为孩子布置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使家长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并能在幼儿面前以身作则,让家长明白身教重于言教,在行为举止上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加幼儿园开展的传统节日活动;组织家长参加传统文化机构老师到幼儿园开展的传统文化讲座,或视频学习,深入浅出地给家长分析传统文化思想火花的碰撞;开家长座谈会,谈学业精要和待人之道,谈佛学的关怀博爱,谈弘扬国学文化和传统美德,谈怎样与幼儿一起学习和教育孩子的心得等等,使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更深的了解。
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一个有自己传统底子的中国人才有能力识别和借鉴别国文化,才能提供其所有贡献世界。让孩子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融合西方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重塑中华文化精神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赵东海,梁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述略.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民间美术;发展;传承
0 引言
随着我国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力流动方向趋向城市,导致诸多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由于缺乏接班人而面临失传,原本应该受到全民族珍视与弘扬的民间传统文化瑰宝却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陷入发展窘境。将民间美术全面引入高校美术教育中,能切实改善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忽视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和传承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接班人。
1 民间传统艺术在高校学术群体认知度调查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五千年的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包含书法、绘画、建筑、工艺、音乐、戏曲、舞蹈等多种形式的民间传统艺术。近年来,随着兴建孔庙、“汉语热”等现象的出现,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一再提升,人们对民间传统艺术中蕴含民族智慧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学术群体对民间传统艺术具备一定的了解,主要限于年画、瓷器、剪纸、皮影、灯笼、风筝等耳熟能详的传统艺术作品,而对于彩印画布、蓝印花布等民间美术中较为少见的传统技艺则还存在些许不确定性。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际交流的逐步深入,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视野得到拓展,但也滋生与助长了功利思想和实用主义,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传统美德的缺位,传统文化的渐失,令人心痛而又警醒,越来越多的人期待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在为之努力着。
2 民间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中的价值
2.1 民间传统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
融会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生价值理想决定着民间传统艺术家肩负着启蒙教育的责任。随着历史车轮的碾过,民间传统艺术的雄健底蕴越发显现出来,它将思想理性有机融合到鲜活的艺术形象中,诸多题材用以宣扬正面历史人物形象、进行道德教育。例如,京剧中的白脸与黑脸,充满质朴的善恶观念被融入艺术中,渗透进大众的生活娱乐里,对人们的意识观念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传统艺术那寓教于乐的方式以其独有的亲和力,启迪和教育着人们的道德理念、行为准则、是非观念、人生价值和审美情趣等,这便是民间传统艺术隐于艺术形象下的重要潜在价值,是现代艺术教育中引人入胜的亮点,也是其当前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2 民间传统艺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审美意识提高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引入风格淳朴的民间传统艺术,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单纯、生硬地追求与模仿艺术形象上的原始与荒蛮,而是通过强化学习来获得对其内涵的理解和精华的把握,借以充实自我艺术创造,使民间传统艺术在创新中与现代意识发生碰撞,达到审美层面上的互补和统一,从而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民间传统艺术创作中,充满了天马行空式的奇特想象,体现在变形、夸张的造型塑造上,对比大胆的色彩运用上,饱满和谐的构图刻画上与丰富、强烈的情感表达上,多视角、多形象的糅合流露的是创作者灵感迸发时自由驰骋的心态、丰富奇特的联想与眼光独到的审美,在现代艺术教育中,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3 民间传统艺术教育能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培养接班人
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学校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强化学生道德教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智力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形势下,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知识、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等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年轻一辈的认同与热爱,以避免由于传承人的缺失而湮没于岁月的喧嚣中,在期待、无奈与叹息中最终变成历史的尘埃。将民间传统艺术有机结合到现代艺术教育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普及,是对民间传统文化历史意蕴和道德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增强师生传统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有力手段,能为民间传统文化继承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接班人,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3 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发展与传承思考
3.1 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均扩大招生,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能获得成为高层次人才的机会,而这也是通过改革高校课程来深化民间传统艺术教育、提升现代人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度的绝佳契机,能切实促进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视域下繁荣、长远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下我国人民精神领域的一大重要支柱。当前促进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发展与传承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因为只有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突破陈旧理念的束缚,才能进一步探究教育思路的拓展与教育模式的创新。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学生在现代意识的全面侵袭下,荒废了民族传统文化学习,难以潜下心来研究民间美术,对民间美术的精妙之处视而不见,见而不闻,反而对具有明显西方色彩的美术学肆追捧,并以时尚、前卫的噱头来标榜自我,实则步入了功利的陷阱却毫不自知;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潜意识里认为西方的美术形式具备阳春白雪式的高雅,而源于本土文化的民间美术则陈腐、鄙陋,落后于时展,如此观念恰恰是亵渎了根植于五千年中华文化中的民间传统艺术所具有的历史厚重感和巨大生命力,忽视了国画、剪纸、篆刻等民间美术的博大精深与意蕴之美,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根本无法希图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展与传承民间美术的。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弘扬和发展民间美术,要向学生阐明以下观念:作为学生,对于了解和学习民间美术可以说“不喜欢”,但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情况下,必须继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承担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作为艺术类学生更应全面、深入了解民间美术,在继承中追求创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重在体现民间美术的亲和力,深入浅出,鼓励学生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民间美术进行创新解读。
3.2 拓展狭隘教育思路
当艺术走下高不可攀的神台,紧密结合到生活点滴中,才能真正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产生引导作用,才能在生活这一不竭源泉的滋养下获得更为鲜活的生命,焕发更为绚丽的光彩。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由于过于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知识讲解与技能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对美术教育的狭隘理解造成了许多优秀教学资源的浪费。当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要在转变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教育思路,认识到民间美术的根在不断更替的历史中,在纯然质朴的生活中,在劳动人民的思想中,在民间艺人的巧手下。新型的教育不是用规矩将学生圈在刻板的教室中,而是要用创造将学生引向广阔的天空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艺术的奥妙,生活的美好。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成就了高校教育形式的深刻变革,足不出户也可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媒体元素与文字一起带入高校美术课堂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来引人入胜,民间传统艺术的形成过程、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工艺等都能在一方屏幕上进行生动呈现;如果是生活中的有心者,我们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资源都能成为高校美术教育传承民间美术的教育资源。例如,公交车站广告牌上怀抱锦鲤的胖娃娃,热闹的庙会上老艺人吹的糖人、捏的泥塑,乡村墙体上粉刷的“二十四孝图”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句句写意的诗句,一笔笔精湛的书法,使民间美术所带来的浓郁的艺术气息弥漫于大街小巷,悄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随着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电视荧幕上出现了多档与民间传统艺术相关的电视节目,京剧脸谱、皮影等民间美术元素也被运用到一些“中国范”公益广告中,这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发现,有意识搜集,生活中到处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这对高校美术教育思路拓展大有裨益。
3.3 灵活创新教育模式
当前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而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借鉴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积极创新教育模式,优化课程资源整合,丰富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不断开拓自我眼界,扩充知识体系,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审美水平,做学习的主人,立志完成发展与传承民间美术的历史使命,做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
为不断促进民间美术与高校美术课程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可创建以兴趣爱好为基点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剪纸、年画、陶艺等民间美术作品制作技艺,将其学习成果带入课堂中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探讨,互相促进学习,以拓展课堂范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邀请民间美术传承人走入学生中间,为学生演示详细的民间美术作品制作过程,讲述精湛技艺的发展历程,也可借此机会向学生传达一些民间美术正面临失传的现状,鼓励学生投身于民间美术发展与弘扬,自觉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另外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挖掘本地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利用乡土文化来感染学生。例如,河北地区的蔚县剪纸、衡水内画等,作为具有历史沉淀感的民间美术,它们都可被整合入美术课程中成为优秀的教学资源,其他与美术相关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也可用来辅助教学,协助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4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为进一步深化高校美术课程改革,促进民间美术发展与传承,须转变教育理念,拓展教育思路,创新教育模式,有效整合民间美术资源,切实优化高校美术教育,推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普及,培养当代大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使其对民间美术乐于传承、敢于创新,也为民间传统文化发展规划更宏伟的蓝图,为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何爽.论高校民族传统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0(6):199-200.
[2] 邓国祥.艺术传承语境中的民间美术――从高校美术教育说起[J].时代教育,2013(21):188-189.
[3] 谢光跃,邓静妮.论民间美术的价值与高校美术专业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大家,2012(11):279-280.
[4] 邵珠春.引入本土民间美术:高校美术课程改革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4(03):86-88.
[5] 杨蕾.浅析民间传统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发展与传承[J].美与时代(上),2012(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