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篮球教学方法

一、前言

建构主义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21世纪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篮球教学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它不仅需要传授技能、技术和理论,其目的也不仅在于增强体质,还把提高个人篮球素质和技术作为目标,促使学校体育篮球教学有个新的发展。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观开始成为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

二、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自我组织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具备认知能力的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建构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地将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知识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比,建构主义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

三、用建构主义学习思想指导篮球教学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所以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从而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每个学习者都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知识在配合自身追求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形成演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

现在传统篮球教学方法主要是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时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及新的课程理念,都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创新。具体模式为:播放技术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协商问题师生讨论问题学生进行练习拍摄比较技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协商问题师生讨论问题学生进行练习成绩测验再改技术技术考核。以下就通过几个方面介绍下建构主义下篮球教学的方法应该注意到的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篮球教学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乔纳森的观点,现实(reality)不过是人们的心中之物,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变“ 以教师为中心”为“ 以学生为中心”。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不要大面积地停止练习进行个别错误的纠正,要使学生的练习有连贯性,保证练习效果。例如在进行肩上单手投篮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教师给予不同的指导区别对待。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多数教师认为使用操作活动就代表在进行一种建构主义教学,因为学生遵照教师设定材料所进行的活动被认为是学生在建构知识“然而学生即使积极地参与有意义情景活动并不能保证学生会获得他们渴望得到的理解。”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篮球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例如,在进行篮球传球教学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主进行练习。通过学生一段时间的练习,让学生总结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再对学生传球方向不准确和传球力量不足等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讲解,以引起学生下一步练习时的注意。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他传球方式,如单手传球、背后传球、倒地传球等,以引起他们对学习传球的兴趣,加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赛中运用不同的传球方式,融入战术体系。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应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十分重要作用。而交流则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小组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研究不同技战术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小组内篮球水平很快的提高。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在篮球教学的具体操作中,首先,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观看各种掩护配合在比赛中成功运用的录像,每一种掩护配合的录像至少放映三遍,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掩护知识的运动表象。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如掩护配合的时机、掩护后的跟进切入或拉开接球投篮等,教师应给予讲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如: 掩护的定义,掩护的分类,掩护的目的和作用,掩护时的要求等。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掩护配合知识的建构情况,组织他们分组进行练习。对出现错误的同学,教师可让其参照录像重新建构掩护知识的正确运动表象。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空洞的、单向的学习变为富有刺激性的互动性学习。学生在个人经验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在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互动学习中去感受和体会,进而主动地去思考,从而建构起关于“掩护”的知识结构。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说明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篮球教学中的重要。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使之达到这样的结合,即能在该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好地教学效果。”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篮球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是必须明确: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因此对传统教学设计中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部分,将有全新的处理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诸要素只有通过结构才能组成一个整体,课堂结构越合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越协调,课堂教学就越会进入最佳境界,为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构建教学模式要从整体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出发,要把技术和战术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去建立学科的知识整体结构,要注意学科知识、方法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同化与顺应过程较难发生,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在篮球教学中应该进行篮球文化背景和并辅助多媒体资料的观看,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篮球知识框架。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课堂学习的集体性优势,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多变的学习模式中,组织学生充分展现各自的学习策略,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调整和应用学习策略的能力,真正做到取长补短。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应在平等的相互学习的平台上,建立和谐、尊重、平等的互动关系。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我们要把传统的传授动作要领,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启发为主、以学生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实际练习,使学生自己发现动作要领,找出运动规律,教师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

四、结论

本文通过参考各类文献,建构主义在篮球教学设计是一个新兴的并有着广阔研究前景的课题。相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而言,对指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积极的设想。在建构主义篮球教学方法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设计的重点更注重如何通过设计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篮球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篮球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挖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等. 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3]严鸣.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与职业,2008,(12):62-63.

[4]刘儒德.建构主义教学观[J].小学课例教研,2008,(2):41.

[5]王鸿.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与职业,2008,(11):52-55.

[6]姚绍金.安徽省中学篮球教学现状之浅析[J].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02.41.

[7]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245.

第2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国际市场营销 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日益融为一体,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外贸的连年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低价、走量为基础获得的,这一方面造成了我国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廉价输出,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外国政府频频对我国产品设限。实践证明,单纯的出口销售将不再能满足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国际市场营销在我国企业的经营中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出来。

我国大专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系统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为目标,传统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经贸翻译和国际贸易实务等。分类后我们可以发现,前面三门课程属于商务交流系列,而只有国际贸易实务属于经贸基础系列。随着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的凸显,一些学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国际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这门课程如何开设还存在着一些纷争和制约因素。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 是否采用双语教学的问题。采用汉语教材并完全用汉语授课的好处是便于学生理解,能够提高课堂讲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国际市场营销作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战略,在多数场合下总是离不开英语这一种国际商务交往的信息载体。从商务英语专业自身而言,使学生掌握在实际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是其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本门课程还是应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

2.教材选用的问题。国内一些出版社已经引进了Philip Kotler,Frank Bradley及 Michael R. Czinkota等编著的原版教材。这些著作中的理论具有权威性,语言规范,说理透彻,但缺点在于大多从美资企业的视角出发,与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活动的实际相距较远,在文化背景与价值观上也与我们存在一定差异。也有一些院校选用国内学者编著的英语教材。这些教材考虑到了国内高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篇幅较小,语言浅显,不足之处在于教材内容以对基本概念的解释为主,缺乏足够的分析和必要的案例支撑。

3.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一般而言,双语课程授课教师面对的是两个任务,一是传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是要对课文中的长、难句进行分析。另外,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本门课程之前只学习过国际贸易实务,而未曾学习市场营销学原理、消费者行为学等相关课程,需要授课教师在部分章节的教学中补充相关的知识。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拼命地讲,而学生却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机会,课上似有所获,课后却几乎忘得一干二净。

二、教学改革建议

从课程的性质和专业培养目标看,我们认为在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应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这里所谓“双语”,应该既包括讲课语言,也包括课上及课外所有与学习相关的活动所采用的语言。具体到本课程,教材宜采用原版教材,PPT课件也使用英语,但在课前应指定学生阅读中文著作,以便于学生理解相关背景知识。课上要避免出现一句英语一句汉语的翻译式讲解,否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的目标,但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不利。一般而言,普通讲授应以英语为主,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鼓励学生使用英语,作业和考试采用英语。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建构主义本是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其起源可以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由于该理论较好地说明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因此在建构主义指导下能够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该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 ”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由上述“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或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的强弱,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能力的强弱。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认识到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构建教学情境,强调协作和会话,以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以组建合资企业为例,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对,每一对分为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两组。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搜集与合资企业相关的信息,课堂活动采用英语,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每个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对组建合资企业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研讨,从而就谈判目标和策略达成一致意见,并推出一名主谈者。第二阶段两组之间进行谈判,充分了解对方的目标和要求,并在达成妥协后拟定合资企业协议。在明确的主题情境下,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会话,完成相关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既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观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改进国际市场营销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培养兼具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淑伟,祝传臣,王小军.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84-86.

第3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

一、 引言

人们在接受一种新事物畅谈其优点时往往忽视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一时间甚至有要以建构主义取代传统的教学理论的趋势。在此文里笔者认为,两种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各有利弊,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作为教学法的实施者,教师更不应对其存有偏见,而要将他们同等看待,趋利避害,将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更好的指导教学。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最终需要通过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建构来完成。所谓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源自教育学,作为学习理论是为改进教学而提出的理论,主要的目的在于了解发展过程中的各式活动如何引发孩童的自主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当如何适当的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建构主义强调个体从自身经验出发对事物进行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且强调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

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与方式(韦宝平,2002)。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集中体现。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口授、板书或示范操作,学生耳听、笔记等方式来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这种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一,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能促进教学活动的进展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其二,在此种课堂氛围中的师生交流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其充分考虑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三,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很适合当今中国普遍的应试教育,其教学效率相对较高,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学科重点和相关知识点,取得较高的学业成绩。其四,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压力相对较小,焦虑感较低,特别是对那些性格较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学习环境。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必然有其缺陷。首先,其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没有给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其次,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挥,体会不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所在。另外,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往往都是围绕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考试的考点,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此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有可能会缺少探寻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精神,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应付考试,学习功利性太强。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找到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黄甫全,王本陆,1998)。

这种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以及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则由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转变成为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所提倡的方式属于研究互动型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教学中心的传统模式,给了学生和教师更多的自,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想不再受束缚也不在被书本所禁锢,可以畅所欲言,积极思考,参与小组讨论,互相合作学习,从而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能力。第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会收集资料和查阅文献的方法,为以后从事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受益终身。第四,从教学设计方面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灵活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案。

四、“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辨析

如前文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好处多多,但在汲取其精华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到这种教学模式并非是完美无缺,我们还可以从建构主义角度来剖析一下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从而利于学生自身知识构建。然而,如果这种自由的度如果掌握不好的话,这种优势很容易就转变为其劣势。1996年,亚当斯(Adams)和英格尔曼(Engleman) 用了多年的时间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数学和阅读教学做了大量可靠研究,研究发现接受教师中心教学的学生学业成绩远远好于接受其他教学的学生(丁笑炯,2005)。因为新型教学模式中,给学生过度的自由,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给予帮助和指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学科基础知识不牢固。因而,这种看似先进完美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上可能效果不及传统教学。

其次,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实行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仅扮演了知识接收者的角色,这必然会涉及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的难题,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和隔阂。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接受应试型教育,以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为直接目的,他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不愿以一种不熟悉的方式来学习;对于教师,首先他们大多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成长,对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很深的依赖性,其次,在新的教学观念下,教师的主体地位被学生替代,而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他们既要精通教学内容,又要指导学生学习,教授他们学习方法和技巧,这可能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教师自身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认可和不支持。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而建构主义理论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所以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国情都有很大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其物质条件能支持建构主义理论并能成功的运用于教学,然而无论从教学所需的网络环境、师资资源的配备上,还是从各种硬件设施、学习环境的建设上,我国普遍地区都有所欠缺,虽然局部地区经济发达,教育基础设施良好,但是仍然有许多地区还不能达到这种水平并与之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想要真正在全国普及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还是有些困难的。

最后,建构主义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能对学生的情感等非学业因素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哈罗德・W・史蒂文森(HaroldW・Stevenson)和詹姆斯・W・斯迪格勒(JamesW・Stigler)的国际比较研究中,他们指出,由于美国强调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独立学习,学生孤独感更强,而接受传统教育的亚洲学生似乎更快乐。因此,只有52-65%的美国孩子说自己喜欢学校,而这一比例在日本是75-86%。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教育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它所倡导的观念经常会得到大力推广并被应用于实践之中,然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应正视新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不能一叶障目,只知其优而不闻其劣。同时,不能一刀切的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承了千百年,历史的沉淀和积累,自有其优越的一面,所以要趋利避害,融会贯通。

中国教育者在教学方法上一向都提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因此,教师们应该以开放的视角来审视新生事物,既要敞开心胸,接纳和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同时也要珍视我们的传承,汲取精华,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并融汇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丁笑炯.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5,(11).

[2]韦宝平.创新教育与教学模式改革――兼论研究型教学[J]. 中国成人教育,2002,(11).

第4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 传统教学; 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 数据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2-42-03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vocational database technology under constructivism

Zhou Lirong

(Qu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Quzhou, Zhejiang 324000,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constructivist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for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 database technology is described. The general process of Constructivist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explored. The advantage of constructivist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illustrated through some typical cas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structivism;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ject teaching; database technology

0 引言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按照理论基础及实施方法可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1 传统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及优缺点

1.1 传统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传统教学设计,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八个方面[1]。

1.2 传统教学设计优点

传统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的作用,突出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精细严密地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我国教师对该教学设计比较熟悉并在教学实践中熟练应用,其优点是能使学生迅速有效地积累书本知识[1]。

在这种条件下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结论呈现给学习者,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如果教师严格按照传统教学设计的八个步骤进行教学设计,有很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并在实际中应用,学生的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也能够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1.3 传统教学设计缺点

⑴ 没有体现自主性。传统教学设计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的起因是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和预测行为,进而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1]。在这种理论支配下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主宰,忽略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信心、兴趣、直觉、顿悟等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从发挥,同时低估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

⑵ 没有体现开放性。传统教学设计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把知识看成是无需争辩的绝对真理。由于在教学设计时很少有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在这种教学设计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缺少高水平的设计、分析等复杂思维活动。

⑶ 没有体现情境性。在教学设计选择教学内容时以书本知识(显性知识)为主,很少有来源于实际背景的原始性(情境性)问题,轻视得出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活动极为贫乏。“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才是一次完整学习过程,因此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习者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⑷ 没有体现合作性。传统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时很少有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忽略学习的合作性, 只关注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可以将认知负担分布到各个成员身上,从而可以使学习者完成单个学习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学习者之间观点的对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习者的认知冲突,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有利于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的理解,建立更完整的表征[2]。

2 高职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设计现状及优点

2.1 我院高职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设计现状

以经济管理学院二年级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该课程共48学时,选择Access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为:学生原有基础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项目目标设计、项目选择与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原有基础分析: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学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一定的操作系统及Office软件的操作技能。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或使用过数据库系统如: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数据库使用经验。

教学内容分析:Access是微软Office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员,可以与其他Office成员(如Word、Excel等)方便地实现数据交换,而且方便易用。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创建Access数据库、创建表、表的编辑操作、创建查询、设计窗体的编辑操作、创建报表、报表的编辑操作、在数据库中使用宏。

项目目标设计:通过一个来源于实际的项目,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表、查询、窗体、报表的创建,并使用窗体和宏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项目选择与分析:以公选课管理系统为案例,包括5个表,分别是教师信息表、公选课信息表、系部信息表、选课情况表、学生信息表。

主要功能是查询、统计、输入、输出。分解成表的创建、表的管理、查询的创建、窗体的创建、报表的创建、宏的创建、系统集成等11个任务,每个任务又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提供实验指导(Word文档,包含拓展练习)、预备知识(PPT演示文稿)、素材,在2个或4个学时内完成。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采用"讲解+示范+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讲解即教师讲解与项目有关的知识点,示范即教师演示完成项目的操作过程,实际操作即学生独立完成项目。

教学过程设计:一般过程是,引出情境(案例),分析任务,提出问题,教师示范模仿,知识归纳总结,学生独立完成,知识深化,布置作业。

2.2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设计的优点

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都实行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强调学做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完成项目、职业体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3.1 一般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①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前期分析;②学习任务设计;③学习活动设计;④自主学习策略设计;⑤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3.2 原则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建构而非教学目标。

3.3 以建构主义理论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有些教师认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这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片面理解,如果没有按照上述六个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教学设计,而课堂教学仍由教师控制,任务仍由学生单独完成而不是合作完成,没有体现合作性,那么实施的仍然是以“教师、电子教案、课堂”三中心为特点的传统教学,而不是以“学生、经验、活动”三中心为特点的现代教学。

项目设计时教师已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并在实验指导中提供了完整的操作步骤,且最后完成的结果仍是有统一标准的,没有提供原始性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解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仅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提供的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而对数据库系统原始问题的分析设计被教师取代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单一,只有一个项目,没有通过多个项目的比较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以及知识点之间的丰富联系。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简单到复杂、同初级到高级、由经验到策略、由操作到设计)。不利于知识的内化(把新习得的知识与旧知识有机结合并被人脑固定下来)和认知结构本身的优化。学生不能在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应用知识(实现迁移),解决问题。

4 典型案例分析

4.1 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前期分析

建构主义理念下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和操作,还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设计的经验或策略,是完成意义建构而不是完成教学目标,即给出一个原始问题,学生完成关系规范化设计、创建关系、表、查询、窗体、报表等构成一个管理系统。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习者不但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基本的技能,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丰富的、真正的、灵活的知识。知识深化是教学的一个不同忽视的重要任务[2]。因此,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由简单到复杂设计多个任务供学生学习,以完成意义建构。

4.2 学习任务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及学习者前期分析,学习任务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学习任务设计

[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公选课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包含表\&雇员表、售书表、

图书表\&教师信息表、公选课信息、系部信息表、选课情况表、学生信息表\&顾客表、订单表、产品表\&侧重知识点\&创建表及关系、选择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自动窗体、自动报表、标签报表、简单宏,在窗体添加控件创建图书管理系统。\&创建表及关系、交叉表查询、SQL查询、汇总查询、查询中实现计算设置条件、子窗体、子报表、条件宏,使用切换面板管理器创建公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规范化理论,创建表间关系,构建商品管理系统。\&]

项目之间由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由经验到策略、由操作到设计,从内涵、难度上呈现递进关系。

4.3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主要考虑:任务是否有实验指导;哪些子任务由学生单独完成;哪些任务由学生合作完成;如果是合作项目,还要考虑如何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及每人完成的子任务。还要考虑教师的作用及学生的行为。学习活动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学习活动设计

[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公选课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是否有实验指导\&有\&有\&无\&任务是否合作完成\&否\&是\&是\&教师作用\&传授\&指导\&引导\&学生行为\&照着做\&学着做\&独立做\&]

4.4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建构主义提出的“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各次学习的情境会有互不重合的方面,而这将会使学习者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图书管理系统侧重简单操作及相关概念。公选课管理系统侧重复杂操作及相关概念。商品管理系统侧重表关系的建立及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管理系统完成提升能力。

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失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性教学。商品管理系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性问题,教师并未提供整个系统的设计、分析及操作步骤,而要求学生在学习图书管理系统、公选课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自主完成系统设计。

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图书管理系统、公选课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的任务设计体现了这一教学方法。

5 案例的启示

⑴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容的。

在不破不立的思维定势下,似乎只有完全抛弃传统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才能进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和教学,将两种教学设计对立起来,其结果很可能是既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也没有完成意义建构。学生刚进行一门新课的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是不行的,所以,在学习任务的第一阶段要完成“图书管理系统”的创建,还应以教师传授为主,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学生的任务是“照着做”。在学习任务的第二阶段,完成“公选课管理系统”的创建,由于学生已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习内容相对较难,学生的任务是“学着做”。在学习任务的第三阶段,完成“商品管理系统”的创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习内容相对较难,且由学生完成系统设计,学生的任务是“独立做”。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变化的,教师从传授到指导,再到引导,学生从“照着做”到“学着做”,再到“独立做”,体现了两种教学观的融合。

⑵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强调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要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项目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技能,还要掌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技能。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若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教师事先的准备工作大大增强。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的作用是不同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角色,因此,教师需要较强的课堂组织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等课堂教学技能,以适应这种变化。

6 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在具体的自主的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索、理解知识,完成意义建构。通过设计三个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与先前传统教学设计及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相比,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完成了意义建构及知识迁移,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创建简单的数据库系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同时,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成功实施建构主义教学,关键在于教师。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

第5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构建主义 家具结构设计

家具作为一种现代工业产品,是国际贸易与消费市场长盛不衰的四大消费品之一。随着世界建筑业的兴起和旅游业的兴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工业的发展,家具产品已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闲的各个部分,对家具的开发、生产与研究已成为现代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家具行业对家具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凸显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家具设计人才的重要性。家具结构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培养现代家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的主干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这门课程,将家具结构设计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中,成为教授这门课程的一大难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家具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

家具结构设计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学生的操作性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以往,家具结构设计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针对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影响了他们对这门课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在教授这门课程中,及时进行了教学改革,从改变习惯教学方法入手,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知识权威,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伙伴;学生由原来的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突出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行为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进而乐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根据笔者一个学期应用新教学方法授课体会到,家具结构设计课应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的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并学会家具结构装配图、零部件图的绘制。使我们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探究与意义建构。“任务驱动”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家具结构设计课程的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要把握课程特征,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2.现代素质教育应重视教学“任务”设计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也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家具结构设计课程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等特点,在教学改革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它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对家具结构进行分析,并绘制结构图,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相互沟通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将来走上正式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改革后,家具结构设计课的每一节都有其教学目标与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好每节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把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预先设计的一个或几个任务中,教学与学生操作练习都围绕这项任务展开。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准确辨别新旧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和同伴的合作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以“任务”教学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准备适量的范例与练习,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组织教学,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课程学习上来,并引领学生的兴趣,力求上好每一节家具结构课,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家具结构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意义建构中获取知识、进行创造。家具结构设计课程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就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和兴趣点,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3.1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是新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

明确目标任务,对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家具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家具的设计与生产。它强调从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尺寸选定、造型设计、到结构的设计,实现全过程的参与。对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大的任务,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将它分成若干个小模块或任务,即零部件的设计。随着学习进程的分步完成,具体怎样做,做什么,由学生自主确定。当然,完成任务的过程不能过于简单,在家具设计中绘制结构装配图、零部件图等,是必须实现的。通过亲身教学及任务驱动法的培训学习,认为把每班分成若干组(6~10组),每组(3~4人)比较合适,而且每组应设组长。

3.2合理分解任务是应用新教学方法的关键

分解任务,是指将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若干分任务,再将分任务细化下去,直到每个小分任务可经具体操作或执行为止。一件家具的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就是不断分解任务的过程。如:设计“一把椅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提出这些问题:椅子的基本功能尺寸有哪些,椅子是由哪些零部件组成的,这些零部件的尺寸、特点和连接方式又有哪些等。

3.3采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是教学方法的重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在问题提出、设计好执行过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采用各种途径、多种方法和手段去完成一个个任务。同时,采用轮换制分配小组任务,即小组长在每次任务完成之后换一次;组内任务每次不同,全面更新,确保每个人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各个内容都能完成一次。

自主学习是以自学为中心,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完成任务。以“抽屉结构的设计”为例,课前学生应对抽屉的相关知识进行资料收集,包括抽屉的材料、尺寸、造型、结构等,资料来源可以是课本、家具网站、家具商场等;针对学生对抽屉相关特点的了解,完成抽屉结构图的绘制。

4.效果检测与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检验和促进学生实现预期目标,发现教学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评价包括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只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点评,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比如:当学生完成系统阶段任务后,教师为鼓励创新,会挑选几个学生作品,对他们设计的成果进行展示,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作者介绍自己做的产品功能及实现过程的思路、优缺点;

第二步:其他学生对作品评述,也可进行质疑,或提出改进措施,还可展示自己作品。此阶段最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最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到最终解决问题,在答疑解惑中使学生豁然开朗;

第三步:教师总评,着重阐明作品的优长,提出可学习借鉴之处,附带点明需要完善的方面,供学生学习参考。

5.结语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职家具结构设计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发展,比较适合高职家具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其针对性强、应用能力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是家具结构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不免在实际教学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会通过逐步改进得以解决,使其日益趋于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欧阳桂华.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育论文.htm,2008.5.

第6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建构主义 案例设计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市场竞争在日益国际化、一体化的全球市场范围内愈演愈烈,企业市场营销的内容和手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新的营销方式如网络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逐渐崭露头角,展示前所未有的优势。以上种种变化,促使企业更注重对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引进。如何顺应时展,培养专理论,懂技能的新型营销人才,对我们的市场营销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现实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中,尝试和探索案例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哈佛大学,最初广泛应用于医学和法学的教学活动中,之后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逐渐推广应用到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领域。与传统“满堂灌”、“水龙头注入式”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以真实的情境为依托,通过典型的案例,精心设计的课题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案例展开深度剖析,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关于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目前广泛认同的是建构主义理论。所谓建就是建立,构就是结构。建构主义指任何学习的发生都是基于人们曾经的经验知识,即人们在过去情境中通过观察、模仿、尝试和反思形成的特定场景剧本,这个场景剧本包含大量的信息,诸如情境、人物、道具、可能发生的事件及对事件的思考。学习者往往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建立关联,从内部通过创造、协调,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知识灌输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知识归纳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逐步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笔者在现实的教学实践及与同行的交流中,发现尽管案例教学法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并不是在教学中运用了案例就能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效果,案例的选择不当、解读设计不合理、案例教学组织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为主体而弱化教师引导启发作用等都使我们的案例教学陷入误区,以下试对案例教学实践中方方面面呈现的问题展开分析。

误区之一:案例教学法=举例教学法

部分教师在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中时,将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教学法。具体表现为要么随意地将一句话、一幅图片或一个问题当作案例,要么直接截取连篇累牍的市场营销片段当作案例,案例的讲述分析也仅仅是教师唱独角戏进行单方面陈述,没有激发学生思考,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成了听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识记大量的案例信息,使教学重新回归到“讲授、灌输”的传统模式中,学习效果不理想。

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忽视了案例是基于情境、人物、事件等特征信息而构建的一个场景剧本,其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连贯;而一句话、一幅图片或一个问题缺乏明确的主题、包含的信息量小;直接截取连篇累牍的市场营销片段则往往包含多个主题,信息量大,情境复杂,其中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信息与其他主题信息混杂在一起,最终造成学生难以将关注点聚焦在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上,无法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关联与建构,必然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将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教学法的根本原因是模糊了两种教学方法的内涵差异。举例教学法是从理论到实际,是一种验证性教学方法,在讲解理论时辅之以一些典型例子来说明理论;而案例教学法是从实际到理论,是一种归纳性教学方法,是创设具体案例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的由实践到理论的学习活动。案例教学法更强调师生的双向活动,而举例教学法则是教师的单向教学传授活动。

误区之二:案例设计=对案例简单删减

部分教师在案例教学应用中,没有分析案例基础材料与专业讲授内容的关联度、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关联度,仅仅通过简单的文字删减,就形成教学应用案例。不难想象,以这样的案例材料展开教学,必然对后期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思考带来困惑与干扰。

把经过简单删减的企业真实实践材料作为教学案例的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中,案例需要针对相应的学习主题展开设计与重构。这里的学习主题起着桥梁作用,连接着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和专业内容。简单删减而成的案例,没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极易造成与学生既有知识体系和专业内容的脱节,为教师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设计带来困难。同时,简单删减而成的案例往往不包含具体生动的事件描述,难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自主学习难以展开。最终,教学不得不回归案例阐述的讲授模式,达不到案例教学的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要求。

误区之三:案例教学应用多多益善

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抱着案例教学多多益善的观点,这显然是一种认识误区。首先,案例呈现过多,难以对案例本身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其次,过多的案例会导致学生没有足够时间聚焦在一个案例上,难以进行深人的探讨、分析和结论归纳。同时,案例太多也会导致学生思维沿着不同主题发散出去,致使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突出。最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如果过多地运用案例,势必造成时间紧张,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的保障,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梳理、归纳、升华都不可能做到全面深刻,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误区之四:案例教学中弱化教师作用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主演”变为“导演”,同时学生也要转变角色,由“观众”变身为课堂的“主角”,在实际案例教学法应用中,出现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只把案例呈现给学生,招呼学生漫无边际地议论一番,缺乏对学生讨论结果的点评和归纳总结,弱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打破了“教师教,学生学”固定程式化模式,师生之间互动更多,在互动交流中教学相长、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针对案例讨论分析、呈现结果之后,教师的评价往往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弱化,而是对她的要求更高了,教师的评价要能架起专家知识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桥梁,能帮助学生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对学生的分析讨论结果不做评价,尤其是对他们处理案例的方法、学习的组织、实施等缺乏必要的点评,而直接给出教科书中现成的理论知识,学生便难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关联起来,从而直接影响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针对以上误区的对策探讨

1、案例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案例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要结合该学科特点选择那些具有启发性的市场营销案例,以典型的经典案例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学习,在具体选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依据各个教学单元授课重点,结合具体的理论内容来选择,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发挥“以案论理”的优势,促进学生认识水平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其次,尽量选择那些学生知道的企业或产品的案例,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案例,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分析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软饮料企业和产品学生比较熟悉,竞争又十分激烈,在讲述竞争战略时,选取两大饮料巨头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竞争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同时,还要根据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选取长短、难易程度相当的案例,不易过于复杂,导致学生有畏难情绪而无法全力以赴。最后,要根据教学理论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形式。案例类型有引导性案例、范例型案例和综合分析型案例。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不同类型的选择,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总结归纳,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2、案例的设计

案例作为直接教学材料,应蕴含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建立的知识体系,支持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进而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案例设计阶段,教师一方面要分析案例蕴含的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从纵横两个维度人手,明确案例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另一方面,要分析案例材料与学生已建立知识体系间的联系,通过构建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搭建起专业理论与案例情境的桥梁,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具体而言,教师在对案例进行设计与重构,应遵循以下原则:围绕一个而不是多个营销主题展开;具体生动地描述事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顺利实现角色变换,进入案例所处的空间和环境展开分析;事件的发展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案例最好包含有人物且能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设计案例任务应由易到难,难易程度适当,且要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3、案例教学实施的组织控制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其课堂教学组织应遵循以下路径:呈现案例,引导学生进人案例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分组自主学习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各小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为保证上述过程不偏离我们的教学轨道,在组织控制环节中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后的时间节奏控制问题。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分组讨论时,每组以5人为宜,避免“搭便车”现象发生。组员要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选出组长、发言人、PPT制作人及记录员。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讨论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思考,踊跃发言。

案例教学法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但教师仍有必要对课堂教学的节奏进行调整和控制。若节奏过快,思维速度较慢的学生可能跟不上来;若节奏过慢,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疲劳懈怠情绪。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教学进程情况和学生的情绪及时地干预调整,使整个案例教学课堂紧凑而又有吸引力。

4、案例的点评

学生在前述案例讨论阶段,尽管积极努力地参与进来,但受制于其知识体系的不成熟完善,及认识理解问题的局限性,可能不能将理论纯熟地应用于实践并形成系统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在案例点评阶段,教师需要从专家的角度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指出其优缺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整合系统化,并且组织学生就其结论做进一步质疑和辨析,以便能及时纠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偏颇思想;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就其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重新认识到案例里蕴含的原理及知识,进而强化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第7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的状况和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和有效途径,并进行了反思。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到来,英语由一种使用广泛的语言变成无处不在的技术符号系统,由人际交往的话语工具变成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标准中的标准,由过去升学的敲门砖变成进入跨国公司、现代企业及其卫星企业就业的职业附加能力。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自从1999年大学生源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增加,造成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紧张。高职院校更是如此,所以学生往往实行大班授课,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来,学生缺乏交流和练习的机会。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通过调研和总结,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薄弱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矛盾 

随着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英语教师普遍短缺,教学任务繁重,专业素质得不到提升的机会,新的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学习只能成为一种口号而无法兑现,所谓的教学改革都只是为了满足科研需要而不得不应付的时代产物。除了教师人数的短缺外,一线教师的基本功也有待提升,甚至有的教师将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大大降格,将其作为供学生改变乏味的教室满堂灌现象的“放映室”或“放音室”。 

另一方面,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生的普遍素质较低,并且很多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上进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差距在逐渐加大,因为生源有普通高中、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等多种,而学校考虑到教室紧张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往往会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根本不会考虑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以应试为导向与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目标的矛盾 

不能以偏概全否认高职英语教学采取的是以应试为导向的知识性教育,但是长期以来的ab级考试的过关率已成为很多高校衡量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姑且不去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情况,只要看一下2007年7月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会明白,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学是必须进行改革的。同样,高职英语教学如果过度重视证书过级考试必然会严重偏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制定的培养目标。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显示使用业务英语的特色,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才是高职英语教学应该牢牢把握的主旋律。 

(三)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矛盾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主要精力花在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不强调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口语练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死”的知识。这种现象在教改全面展开的今天依然大有市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记载和吸收,学习者是意义建构的主体,学习依靠人们已有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且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四)系统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的矛盾 

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能沿袭普通本科或专科的英语教学模式,所以专门的高职高专类英语教材就是摆在教学改革面前的第一件事。尽管目前出现了不少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但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发现,有部分教材依然为了迎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而在模式上与普通本科英语教材相仿,还有一部分教材为了强调实用性,但是又过了头,失去了系统性原则的要求。 

二、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美国教育专家moore说过,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网络多媒体环境相应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标志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2007年7月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显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最大可能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新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网络教学的优势是教学信息量大、传递信息速度快、交互便捷等,教师应会利用交互平台(专业开发的管理教学软件、bbs、e-mail、qq、msn、微博等)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利用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学习信息,布置学习任务,监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反馈指导学生。当然也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总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二)新模式下课内外学习结合的任务设计教学法 

多媒体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一巨大优势为采取任务设计教学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完成任务的方式采用课内外学习互补、自主学习与课堂交流互动的模式,学生非常自然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内容富有个性,不再限于传统的教材课本,也不限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 

(三)教学理念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教学的某些方面从根本上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必须及时更新,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并将英语学习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改革中的反思 

(一)对教师传统地位的挑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一直不曾动摇,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教师必须成功转换自己的角色,但不可流于角色淡化的危险。新的教学模式在听说、阅读、翻译和写作的教学上成效显著,但是在词汇和完形填空的测试方面相对传统教学则没有优势。因此,教师必须充分结合传统教学和新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前,新模式下学生的典型症状是学习的计划性不够,学习方法的运用不够,自我评估不够,易分散注意力,对信息的甄别和判断力缺乏。尽管通过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但是通过对比实验班和普通班发现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些现象或许只是现存的,但是作为教学,必须尽一切可能地将这些负面效应避免或消除,只有这样,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发挥其优势。 

(三)物力、财力的限制 

目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的软硬件方面还比较薄弱,所以,不能因为具有先进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就不顾实际条件地搞一刀切。毕竟,财力和物力决定着教学改革的命运,应该先搞试点,先搞示范,待时机成熟再推广开来。 

(四)情感交流问题 

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问题。由于知识的获得不再是靠教师课堂上的板书或者言传身教,而是依赖于网络的丰富资源,这给学生学习的评价、监控和管理都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当然,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这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解决。 

在信息化时代,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信息素养,树立现代的英语教育意识,以建构主义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应明白尽管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积极的作用,并且是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并不代表可以用多媒体网络取代一切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金成星,李新国.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3):64-68. 

[3] 马健.多媒体网络教学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利弊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80-81. 

第8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分布式虚拟现实;虚拟展览馆;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5―0073―03

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人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弊端呈现突出。“工具性教育”是指把人培养成工具,把教育当作工具来使用的一种观念形态的教育思想。[1]学生对“工具性教育”往往采取消极与反抗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开始从潜在危机走向具体的社会精神缺陷。[2] [3]由于人文精神的匮乏,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逐渐消失,不利于民族的发展。针对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探讨如何利用成熟的条件和资源加以改进。学校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资源特别是诗歌、历史文化资源容易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发展,因而提出利用虚拟展览馆开展诗歌人文教育。本文在分析基于ABnet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的基础上,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分布式中国古代诗歌文化虚拟展览馆系统,并与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结合,结合传统的现实展览馆和多媒体放映馆的特点,通过网络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以逼真的视、听、触觉为一体的虚拟学习环境和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机制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 虚拟展览馆系统设计的理论分析

1 分布式虚拟现实概述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技术。[4]虚拟现实分为桌面虚拟现实(desktop virtual reality)、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型虚拟现实、分布式虚拟现实(distributed)等类型。分布式虚拟现实是指在多个地理上相互独立的用户,实时的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共同分享一个虚拟空间,一起体验虚拟经历,使虚拟用户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桌面型的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的实现方法很多,如:借助于Java进行实时通讯的Vrml语言设计的分布式虚拟现实、利用VirTools Dev和Multi-user Sevre快速高效制作的多人连线应用程序、利用Atomsphere服务器建立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等,它们在性能上各有其优缺点。本文采用ABnet与Vrml语言构建分布式虚拟现实,其中,ABnet[5]是由美国人Rick基于java开发三维多人在线聊天服务器。

2 虚拟展览馆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虚拟展览馆系统的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一个主动的、自我调整的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经验和获取经验的环境中获得意义,从而建构个人意识。每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其特殊的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建构的。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展览馆、虚拟博物馆、网络游戏等领域的应用,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意义和思想。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特殊的输入设备和一些能实现三维图形和三维音效的特殊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和环境间的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图形、声音和图像再造逼真的情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能构造出最佳的课堂教学环境,将学生置身于其中,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它能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它可以克服传统班级授课制限制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缺点。用虚拟现实技术“构筑”的课堂,学习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教学模式可以多样化,教学方法可以任意选择,教学进度可以多方控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同教师一起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和控制者,使师生的主体性都得以发挥。

三 虚拟展览馆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其实现

1 虚拟展览馆系统的运行环境

以Web为运行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在Web上进行分布式展示和交互,系统接受来自客户端可视化输入和交互操作,并根据客户端的不同请求以逼真视觉、震撼的立体声、交互触觉向浏览者展示不同的虚拟效果。在服务器端配置IIS服务(支持论坛和个人空间)和AbnetServer服务(支持分布式虚拟展览馆)。在客户端安装相应的三维浏览插件,如:BS Contact VRML-X3D、Complayer、Cortona。客户端服务软件,如AbnetClient.exe。浏览者利用Web通过相关的插件对虚拟展览馆进行浏览和多人连线交互。

整个虚拟展览馆系统由三维展览厅、二维论坛以及个人空间组成。展览厅在3DMax建模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语言Vrml对各种模型进行整合来实现,与以往Flash实现的二维虚拟现实环境相比,具有更强大的沉浸性和音效性,给浏览者提供了一个更加接近现实的逼真环境。论坛和个人空间通过ASP、PHP等技术来实现,这方面的技术在国内相当成熟,与三维空间相结合从而使系统更加的完善,功能更强大。

2 虚拟展览馆系统的实现

(1)展览厅的设计

以时间为分割线把展览厅分为东周春秋展览馆、汉朝展览馆、唐朝展览馆和宋朝展览馆四个部分。

按照朝代顺序把中国历史上众多优秀的诗歌文化都清晰的展现出来,符合人们的逻辑思维,更容易被学习者记忆和接受。展览厅在三维虚拟空间里,通过相关的诗词、雕塑、图片、声音、视频以及相应的发言平台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诗歌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使其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和发展。在展览厅里,学生可以自由的漫游,还可以看到其他同学,赋予展览厅情感色彩,如同在真实的展览厅里,逼真的虚拟场景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情境”构建。学生点击相关的图片、雕塑和诗歌,打开其详细的网页介绍,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的详实。点击图片、雕塑和诗歌附近的按钮,可以打开相应的声音介绍和视频介绍,使知识更直观化、形象化,容易为学生所获取。在展览厅下方设有“学生即时发言”板块,学生在展览厅里可以通过这个“即时发言”板块进行相互交流。

(2)论坛的设计

论坛主要用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学生可以在论坛里对不同的诗歌文化内容板块发表自己的观点,利用论坛的文字、语音视频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论坛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讨论。论坛具有记录功能,记录学生在展览厅点击内容的次数,根据次数在论坛的热点知识库中对内容进行排名,教师按照热点知识的排名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论坛提供了相关的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教学课件等。论坛根据每个学生发表观点或评论的次数给每个学生积分,学生凭积分可兑换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此外,论坛系统具有一定的过滤功能,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检索,防止不文明语言的出现。论坛形成了一套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充分体现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的联结,学生在不断的“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诗歌文化学习。

(3)个人空间的设计

学生注册后,系统会自动分配个人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发表学习心得体会。空间会跟踪记录进入个人空间的访客,有利于回访,由一个点向四面八方延伸,最大程度促进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修改个人空间,如空间布局、背景图案、空间形象、空间动画重新装饰、设计。空间系统提供相应的优秀学习资源供学生使用,但学生必须通过论坛积分才能获得,这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此外,系统根据学生的论坛积分给学生一定的权限,部分或全部获得优秀资源,但是有一定的使用时间限制,如同玩家在网络游戏获得游戏装备,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四 虚拟展览馆在人文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虚拟展览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然后组织学生由登录用户界面进入虚拟展览馆。(如图2所示)

教师在展览馆作为组织者、辅导者,扮演虚拟角色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进入展览馆后,扮演虚拟角色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发言系统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展览厅里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来获得知识,学生之间通过发言系统、论坛进行交流。在虚拟展览厅的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系统论坛自动记录学生点击内容的次数并将内容按点击数由高到低自动排序。教师依据论坛信息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发帖的数量和质量给学生加分,同时系统也会根据关键词和发帖的数量自动给学生加分,最后由教师来对各小组作出点评,学生通过积分兑换精美的课件和各种优秀的电子书籍。教师可以围绕一个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主题给学生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在个人空间学习任务和个人的观点,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积分来设计自己的空间。教师定期对学生的空间从个性化风格设计到内容质量进行评比和检查,对优秀学生给与积分奖励。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良好学习环境。

五 结束语

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曾经在网络游戏中发挥的淋漓尽致,逼真地三维虚拟环境,震撼的立体声音、强大的交互功能使玩家如痴如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学习环境的构建显得越来越重要。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构建上的独特优势及强大虚拟交互功能、跨越时空的特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文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个方面研究了基于ABnet的分布式虚拟展览馆在中国古代诗歌文化展览中的多人在线技术、交互技术以及声音和视频的展示技术,与以往的基于HTML标记语言构建的网上展览馆相比,更加显示出它的沉浸性和环境的逼真性,其三维立体音响功效也是二维展览馆所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与现实展览馆相媲美。这将对传统教育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必将对远程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工具性教育及其反思[J].江苏高教,1999,(2):67.

[2]王晓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人文精神教育[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3]戚永祥.人文教育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4):111.

[4]汤跃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26.

第9篇:建构主义理论优缺点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技能应用型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开设。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计算机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课的内容大多以课堂实践操作为主,为了能体现该课程的特点,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多数计算机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任务贯穿课堂教学。同时,合作学习既能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应时而生。

二、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从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来看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存在差别,入学时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相当熟练,常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有的学生很少甚至从未接触过电脑。而且,从学生的身心状况来看,中职学校学生多是未考上高中或者想学一技之长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过渡时间,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情绪波动较大,学习自控能力较弱。通过精心设计任务,营造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唤醒探究意识。在非智力因素被激活的情况下,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都极其活跃,特别有利于学生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2.从计算机课程的学科特点来看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和职业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与练习才可能学好它,而这多数是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来达到操作练习的目的。

3.从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来看

传统说教式的操作练习不能很好达到预期效果,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教学吸纳了“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采用任务引导的方式,通过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集思广益,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既开拓视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同学的真才实干,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施的策略分析

1.分组得当

有效分组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的关键。在分组时要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等进行摸底,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层次差异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差异,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均衡地分配在各组,通过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给予每一名学生以成就感。避免因各组学生知识、能力分布不均造成个别组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2.任务设计合理

合理地设计任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同时,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但好奇心及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因此,设计的任务应具有可行性、实用性,贴近生活实际,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设计的任务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要难易得当,并能把总任务分解成小组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分任务,既要保证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时,获得知识,同时又要为学生合作、才能、特长发挥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以我校2009级计算机专业二班学生学习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部分为例,教师设计了完成北京、天津、大连和重庆4个地区的旅游景点和本地特产的演示文稿制作的任务。设计的任务既贴近生活实际,展示旅游景点和特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09级计算机专业二班共有学生32人,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8人。教师指导每组中的学生分别完成资料搜索、资料分类、幻灯片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和幻灯片制作几部分内容,学生分别完成本组内相应的任务。

3.主导―主体模式的运用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通过学生主动探究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一名引导者和评价者,既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任务引导,又要做好督查工作,防止在完成任务时,差生旁观,优生“独揽”。为避免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把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记录,作为后期评价依据,防止部分差生在小组合作中依靠本组其他学生,不独立承担相应的任务。

4.多重的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点评四部分。还是以上文中提到的4个地区的旅游景点和本地特产的演示文稿为例,当各组把本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时,学生对各组完成的成果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通过对比,能从感性上认识到自己组在完成任务时存在的不足;再通过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互评,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最后由教师适当做出点评,分析之前几种评价中的优缺点,并重点向学生演示课件中的设置背景、插入文本框、插入图片、设置动画、链接等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将以前所学内容做出归纳与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样经过多重的学习效果评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

在学习Powerpoint2003的内容时,面对服装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向他们展示以唐装为主题的Powerpoint课件,鼓励和激发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服饰为主题,创作一系列充满个性、反映时尚潮流的演示文稿。而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则以“车世界”为主题,创作一系列不同概念、不同品牌的汽车主题课件。与专业密切结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来完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实践证明:该学习方式对课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于高中生较短的中职生来说,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以至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贺斌.基于小组协作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探微[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