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规划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针对西部人才需求实际,提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引领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对策。文章指出,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职业教育集团,注重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论文关键词:人才规划纲要;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而对于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71%的整个西部地区来说,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培养大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创新理念,服务发展,做好人才培养计划
高技能人才是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职业资格评价体系来说,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型人员。高技能人才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掌握西部地区对人才在需求量和需求层次方面的情况。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组成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
培养目标深入学习领会《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实施对策根据西部地区产业需求的特点,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式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宏观引导,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政府的义务,只有政府从宏观层面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才能使高技能人才培养朝着正确的方向科学有序地前进。应尽快制定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使西部职业院校在经费筹措、办学自主权、招生就业等方面更具有特色。还要规范就业市场,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并引导、促进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办学,为职业院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在出台保障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要极大地调动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可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对企业急需的紧缺工种技能人员、高技能人才实施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予以引进等等。还应引导用人单位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把参加技能培训和技能水平提高同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
科学利用,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合理布点,建立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联合同一区域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可以统筹资源、资金,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现互补互助,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同时又能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定期指导和检查。要做好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并做好分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加强生产性和虚拟、仿真型实训条件建设,创设愈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一致的学习任务。
专兼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教师培训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职业资格制度、聘任制度等各种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参加生产实践,同时鼓励和吸引企事业专家及特殊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重视教学骨干培养,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和兼课,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通过院校间互聘、联聘等途径,使教师能够合理流动。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受聘的机会,进行校际、地区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获得更好的发展。鼓励专业教师每年进行一定时间的企业实践,做好毕业生回访及指导学生定岗实习,带回企业的新理念。构筑相应的平台,加强不同职业院校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等的交流与共享。
整合资源,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西部职业教育集团,可由若干个有关的职业院校组成联合体,也可由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制定集团财政运作规范,建立集团的财务运筹中心和运行网络,确保所建集团的经费运行及财务运作的合理、有效。建立财政管理、监督机制,并保证经费正确使用,实行财政投入重点倾斜。建立领导和决策机构,承载整个集团的领导、决策和运营等功能。要组建相应的专业团队,明确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各项管理章程,细化集团内各成员间具体的合作内容、职能分工以及利益分配,增加集团成员对合作结果的可预知性,减少合作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集团成员的合作动机。职教集团组织的目标、外部环境、组建模式三者之间的协调程度是组织效应大小的基本条件,也是集团生存的前提。
关键词: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 创新人才 培养
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由伯克利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马丁・特罗教授在1973年提出的,它是以一种战略性的眼光,在新时期新背景新世界格局下的新教育体制理念。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即高校在籍在校生与适龄人口总数的比率)为指标,按照毛入学率由低到高的顺序,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分为“精英”(elite)、“大众”(mass)和“普及”(universal)三个阶段,详细论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扩张与系统性质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根据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提出当教育体制中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将从“精英型”阶段转为“大众型”阶段,其在教育体制的本质上也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当毛入学率超过50%时,该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便被定义为进入“普及型”阶段。
在经济发达、基础教育完善的一些国家,实际的教育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教育现象或问题难以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来分析或解释,它们迫切地需要寻找一种新理论来解释和支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广岛大学的有本章教授正式提出了“后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一般将毛入学率达到15%―35%称为“前大众化”阶段,达到36%―50%时称“后大众化”阶段。“后大众化(post-massification)”高等教育阶段,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规律与共同趋势,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研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对探索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扩招计划,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从原先的“精英”发展阶段,以一个急转弯走上了“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发展道路,不仅使得国家的人才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且使得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极大地刺激了经济增长,大大缓解了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从1999年开始实行普通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总量从原来的1022所跃至2007年的1908所,扩展了1.8倍;在校生平均规模从1998年的3122人发展到2007年的8571人,扩大了2.75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整体上说仍是以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为主。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校招生年599万,比2007年增长近6%;2009年,全国招生达到629万,年增长仍达5%。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2%,根据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们高等教育总体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江苏、浙江等地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60%,均提前11年达到国家规划的目标,江苏、浙江在全国率先进入有本章教授所定义的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而北京、上海等地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正在征求意见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已经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预期要求达40%,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对提高我国人才结构、劳动者综合素质、国际地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劳动者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基数过于庞大,按照“大众化”阶段所定义的15%的比率和“普及化”阶段所定义的50%的比率来计算,我们的人才数量是非常出众的,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各大高等学院的教学规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却随之下降;招生人数的上升,导致若干年后的就业人数也随之上升,出现“就业难”并不是普通的社会现象;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必然使得薪金增高,从而刺激消费水平的提升,但是容易导致社会宏观经济的失控……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认为在“后大众化”阶段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各大高校及其相关教育机构如何来培养这些生长于“后大众化”的高素质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创新人才的内涵和特点
由于当今世界格局的不断变换,以及知识经济观念的越来越普及,国际间竞争的焦点逐渐为对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日本、欧美等基础教育相对完善的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兴起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其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本国公民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整个国家的科研、经济等竞争能力。而我国对于创新人才教育体系的研究,则是近几年才兴起。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同志曾明确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点比较系统地评价了创新人才对于我们国家建设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我国来说,什么样的高素质人才能称得上是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呢?国内有很多专家学者都曾对适应我们的“创新型人才”下过定义,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郝克明教授在《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一文中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希教授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文中对于“创新型人才”是这样理解的:“拔尖创新人才应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精通专业理论,掌握应用技能,熟知专业发展史,了解著名大师的贡献乃至各个流派的工作”,他们“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典范”,“应对探索未知世界具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应具有创新的勇气和思维方式,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应有全面、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站在科学的前沿,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强的国际竞争意识”,而且还必须“德才兼备”。而在笔者看来,“创新型人才”绝不等同于高素质人才,他们处于人才金字塔结构的顶层部分,可以概括为:具有高素质的品行、宽广全面的知识面、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天赋,做事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富有激情,最重要的是具有发现思维,即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是适应我们“创新型”培养的良好生源。他们基本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时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家庭经济实力也已大幅提升,这一代学生的生活水平起点较高,对于物质和思想的追求也较实际。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最先接受者和体验者,他们的创新型思维也比较容易培养。这一代学生的特点如下。
(一)拥有高智商,但情商普遍较低。
高智商固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但由于受政策因素影响的原因,这一代的学生基本上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优越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与人交际能力急剧下降,但是独立思维能力却显著提升,更易激发创新性思维。
(二)兴趣丰富,爱好广泛。
生长于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他们的父母更加注重其特长的养成。另外社会对素质教育重视,国家大力倡导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成长为全面型人才。
(三)善于学习,善于总结。
这一代的年轻人出生于信息快速发展的年代,成长于信息爆炸的年代,接受信息的渠道广泛而精深。在信息时代,各种新思想、新生活理念层出不穷,他们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辨别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不仅善于学习知识,而且善于学习方法和学会思考。他们善于发现,对自己所钟爱的事物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周遭环境的改变,并从中寻找对自身有利的因素,积极地来改变自身,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个性强,可塑性较高。
多样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使得每个孩子的性格都迥然不同,个性十足。个性的多样化,使得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增强,团队的创新精神也多样化。但由于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学生的交际面十分有限,而他们的学习领悟能力又较强,因此,只要施以正确的引导,这一代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可塑性便会体现。
(五)知识体系全面,拥有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
生于信息时代的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广,加之自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得个人的知识体系日趋完善。这一代学生自小接受的是素质教育,讲究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的涉及面日趋宽广,他们开始不满足于课本知识,课外知识的学习成为了他们课余活动的主体。由于素质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实践平台,这一代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高。
(六)拥有良好的发散性思维,敢于打破常规。
成长于“后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健康群体,他们对新知识表现出一种渴求的状态,对新生事物也持开放态度,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由于接受了良好的素质教育,做事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有足够的勇气打破常规,发散性、创新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的约束,创造能力较好。
(七)自我意识过强,性格偏激。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中长期处于核心地位,再加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值的提高,使得众多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自以为是。他们比较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信任感较差,不愿相信其他人,容易猜疑,爱发牢骚,常在生活中表现出不满情绪。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及成长规律研究
把握并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有效发挥人才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要建设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全面、系统地把握不同人才的成长规律。笔者在空余时间查阅了部分诺贝尔奖得主的个人公开信息和科研成果,根据世界各国优秀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商界精英的人物传记,同时综合其他专家学者关于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成果,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及成长规律研究,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教育层次上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据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历年80%以上的诺贝尔科学奖和医学奖获得者都有着名牌大学的学习背景,且绝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专业基础较扎实。另据刊载于2008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上的《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一文,改革开放后接受高等教育的67名年轻院士的学习背景研究资料表明,有46名院士本科学校为目前的“211”或“985”院校,有60名院士的最高学位为博士,有55名在国外有半年以上留学或访问经历。所以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实行平等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只有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从知识构架上看,拥有较深厚的专业技能。
拥有纵横两个方向的积累。横轴即对本研究方向所属学科知识要有系统的掌握,对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有选择地掌握,纵轴即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分析和判断。根据多层次培养要求,制定多元化培养方案,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形成良好学风,为学生营造成长成才的环境。
(三)具有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的独特优势。
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补充,留下自由发展空间。可以在活动中提升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可以进行发明、制作和研究,提高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四)有独立精神,善于独立思考。
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其张扬个性,奋发学习。学生成才是自我激励、自我超越的自主过程,园丁们所能做的是精心浇水施肥,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揠苗助长,重要的是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或者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外部条件。能否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学生自身是否具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学校必须引导,要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独立精神,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探索成长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地成熟起来。
(五)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有团队协作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必须把他们碰到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寻找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给他们以科学的指导,让他们在大学成长的过程去思考、去回答,使他们在理性的思考中不断地成熟。依托团队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科研团队组建课程团队,探讨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方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只有把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使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努力产生共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得以顺畅实现。
(六)立志社会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性。创新型人才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他们的本能,因此他们不仅能时时、处处、事事想到创新,而且能将创新的原理与技巧化作个人的内在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这种与生俱来的创新意识即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从事创新活动的原点和前提。
(七)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保持健康的体魄。
这也是决定人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想要在科学上做出成就的人,都不可忽视健康这个因素。除此以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艰苦劳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精神,是无法取得成果的。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八)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长效机制。
1.完善组织体系。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有领导、有组织、有规范。
2.完善激励体系。高校可将老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量化为科研工作量,列入考核指标,并与晋升评职称挂钩。
3.完善评价体系。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等级评定制度,分层次对取得科研成果的大学生予以奖励,对科研成果突出的可以颁发证书,并量化为学分,取得重大成果的甚至可以保送为研究生,从而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4.完善运行机制。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弊端,降低考试成绩在测评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邓天笑.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初探[J].经济人学报,2006,(2).
[2]崔艳丽.反思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一种广义进化综合理论视角的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工业设计人才;岗位需求;专业课程规划
近年来,拥有相当产品制造生产基础的苏州地区,部分民营企业依靠工业产品设计努力与外来产品品牌抗争。随着国家知识产权管理的完善、市场竞争压力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要求,各生产工业产品的企业主动和被动的,都不可避免的必须依靠产品设计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靠产品设计这一唯一可靠的竞争手段来树立产品品牌和适应未来产品销售市场的竞争要求。
一、工业设计人才岗位设置与任职要求
从现在工厂企业和社会产品设计事务所的对产品设计工作岗位设置来看,一般有设计主任、设计总监、设计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四类。任职条件要求分别是看学历、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和工作态度等等。其中,工作经历、经验和业绩是最主要的任职条件考虑。
设计主任,一般要求要具有相当的项目设计成功业绩和经历,对本企业产品设计的要求具有相当的产品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及比较全面的产品生产知识者。
设计总监,一般要求造型能力强,设计审美水平较高,设计创新意识好,设计能力比一般设计师优秀,能对下面设计人员的设计提出合理要求和进行具体指导的,产品设计的内、外设计质量掌控的人。
项目经理,一般要求设计水平较高,能力较强,对所接受的设计项目有一定的设计经验,能承担产品设计项目的主要工作量和把握设计项目水平的人。
设计师,一般要求具备产品创新造型语言能力和相关的知识,如:设计思维平面速写表达能力、产品立体表达模型能力、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操作能力(艺术表达的和工程表达的)等。
二、高职院校高技能工业设计人才的岗位需求
前文分析得产品设计工作岗位一般有四类。对于高职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通过一年到两年的锻炼,能够成长为设计师,不错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成为设计项目经理或者更高的岗位。
但从学生初次就业以及进入到公司的工作任务来看,主要进行产品设计助理工作,即为产品设计师进行辅助的设计工作,进行辅助设计工作成熟后成长为工业设计师。
辅助设计工作主要有二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师、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师。此外,也有许多毕业生进入到企业或专业的模型制作公司从事模型制作工作。由此可以得出,适合高职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有产品设计师、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师、产品模型制作师。同时各类艺术设计辅助工作也是毕业生工作选择之一。
对于产品设计师、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师、产品模型制作师三个工作岗位需求的分析如下:
产品设计师:目前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大部分要求入职设计师有本科以上学历,对于高职人才只有通过社会招聘有工作经验的设计师才能进入。小型企业与设计公司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较大。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师:公司与企业尤其是交通工具设计类的企业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需求较大,主要进行产品建模与渲染工作。大部分进入到企业公司年轻设计师实际上从事的也是这个工作,这是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设计岗位。
产品模型制作师:许多交通工具或卫浴类企业都有产品模型制作师的岗位,对模型制作人员有较大需求,尤其愿意招收高职类设计人才,因为这类人才往往动手能力强,能够胜任模型制作工作。此外,大部分手板模型制作公司模型制作人员学历偏低,而模型制作对动手能力与造型审美都有很高要求,所以在手板模型制作方面,高职专业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实际,目前我国社会产品设计工作正处在大发展大需求的前期,虽然社会产品设计工作的规模和状态的表象还不如室内装饰设计和各类平面设计那样红火,但其社会需求却已呈爆发之势。
三、高职院校高技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对应的专业课程规划
(1)产品设计师
职业核心能力: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素质与能力:首先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想象能力,其次是必须具备表达创新思维的具体形象建构的行动能力。一般要求具备产品创新造型语言能力和相关的知识,如:设计思维平面速写表达能力、产品立体表达模型能力、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操作能力(艺术表达的和工程表达的)、产品生产制造常识等。再次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意识、人和市场意识和团队意识都是产品设计师必备的职业素质和要求。
课程:主要有工业设计概论、设计制图、三大构成、材料与工艺、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和人机工学等。
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尚没有国家级的产品设计师资格认证、广东省已经率先进行产品设计师的资格认证,相信不久的将来全国也会有相关的资格认证体系。目前学生主要考取计算机应用软件类的资格证书。
(2)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师
职业核心能力:工业产品结构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
素质与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产品生产常识,以及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意识,具有很强的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操作行为能力,主要针对产品设计进行计算机辅助制作工作,包括二维效果图制作、三维建模与效果图制作、工程制图的绘制等。
课程:工业设计概论、设计制图、三大构成、材料与工艺、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AutoCAD、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Rhino、3dsMax、Vray、Proe、模型制作
职业资格证书:AutoCAD认证、Adobe认证、Rhino认证、Proe认证等
(3)产品模型制作师
职业核心能力:工业产品模型制作
素质与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产品生产常识,以及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意识,具有很强的各类产品模型制作能力,主要从事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包括石膏模型、ABS塑料模型制作、油泥模型制作、硅胶模型制作、数控模型制作等
课程:工业设计概论、设计制图、三大构成、材料与工艺、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石膏模型、ABS塑料模型制作、油泥模型制作、硅胶模型制作、数控模型制作
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尚没有国家级的产品模型师资格认证,国内上海劳动局设有模型制作师职业岗位,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关的资格认证体系。目前学生主要考取软件类的资格证书。
本文对于产品设计师、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师、产品模型制作师三个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相应的高职院校高技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对应的专业课程规划。希望对培养满足时代的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一线工业设计人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114-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沿海一线城市营运成本大幅增加,一批企业从沿海迁往内地,产业转移趋势已形成。内地的装饰与环境景观设计、新媒体设计、艺术设计类等技术服务产业,受到产业转移影响,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1)随着产业转移,内地艺术设计类等技术服务市场活跃;(2)外地企业带来先进专业技术、规范的管理理念,促使内地市场专业细分明显、市场竞争加剧;(3)基于艺术设计类技术服务特点,外地企业需要大量本地技能人才;同时,本地企业受产业转移冲击,对人才规格要求发生变化。
就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来看,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模化已是大势所趋。而传统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多是小班培养,办学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的瓶颈。如何乘产业转移东风,整合校企资源,探索一条具有专业和地方特色工学结合路子,实现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规模化华丽转身,是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拟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建设为例,探讨全方位工学结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与相关人士商榷。
二、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比分析
1 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目前高职教育的重点、难点。目前,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点。在高职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订单培养”或“订单教育”。其基本内涵是由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校企双方共同论证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例如“丰田班”“富士通”班等培养形式。(2)阶段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基本专业知识理论,然后通过课程实训、顶岗实训,学生走出校园,进入职业岗位实训。当前高职中文、管理等各类专业广泛应用该培养模式,例如“2+1”“2.5+0.5”等培养形式。
其中,“订单”式合作培养,学校基本照搬企业培训计划,企业将培训中心移植到学校,校企共建,工学结合融合性较好。基于职业岗位特性,当前应用于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等劳动密集型、机械生产流线化的职业岗位人才培养,不具有普遍适用性;阶段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职业岗位应用面向广泛,但该模式中,校内外教师、工和学相对脱离,校内教师对市场前沿信息把握有相当难度,理论和实训的融合性不高。
2 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比分析。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有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的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法国“学徒培训中心”;还有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体的模式,例如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日本的“企业教育”、丹麦的“模拟公司”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以下不足:(1)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2)政府缺乏对企业的激励机制,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成为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3)政府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因此,我国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探讨
1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上节分析,在我国现有国情下,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需要整合利用产业转移资源,寻找校企合作最佳点,服务地方经济;(2)校方办学方面,需要突破艺术设计类专业小班培养定式,解决办学规模、办学实训和师资基础条件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
2 “企业+责任班”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构建。第一,“企业+责任班”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基本思路。学校设立由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选择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尤其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要技能人才的特点,找准双方利益共同点,成立教学责任班。责任班以合作企业的特长专业技术为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点,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依托建立合作工作室,由责任班专业教师组织,企业骨干和专家共同建立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各阶段实训环节、制定评价标准等,以实现“多方位、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企业+责任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为例,经过多年的高职教育发展,艺术工程学院在近年来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国家名师等方面建设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由此,带了专业品牌效应,教学改革上教改、科研、社会服务的成效凸显,办学形式类型多样,艺术设计类专业招生逐年递增。以国家精品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从2008级开始增加到10个班。而办学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实训设施、师资等教学条件方面较大压力。
鉴于上述情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广州、香港及本地装饰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企业+责任班”,根据各企业特质,一个企业引领一个专业拓展方向,把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方向细化为设计、施工图、家居饰品、施工等方向,共同建立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各阶段实训环节、制定课程与专业评价标准等。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各合作企业研讨确定出一个平台、多个方向课程体系,即一年级为专业方向相通基础平台课程和由合作企业指导下专业方向认知实训;二、三年级依托不同方向的“企业+责任班”载体,既可以“企业进校园”,也可以“学生出校园”。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以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岗位培养要求为目标,引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构建教学课程体系。“企业+责任班”,以班级为单位,引进企业管理理念与机制,对学生教学过程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引进企业评估标准,建立学生培养评估体系,形成学生自主管理。
3 企业+责任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第一,“企业+责任班”模式实施的前提。应该说,在中国现有国情下,由于政府缺乏对企业的激励机制,企业只是经营的实体,学校才是人才培养的主体,高职院校只有增强人才培养主体意识,主动融入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中,才能寻求到校企的利益合作点。所以,“企业+责任班”模式的实施是以学校增强人才培养主体意识为前提的。
第二,“企业+责任班”模式实现全方位工学结合分析。“企业+责任班”模式,根据某主体岗位专业群,优选在专业细分下具有某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中主要起到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培养作用。合作企业可以是时段性的,可以是一家或多家。这种模式中,学校是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主体,主动整合校企资源,依托企业引入项目,责任教师等校内教学团队培养企业要求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校企是利益的共同体。所以,共享校企资源,解决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瓶颈问题,全方位工学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工作、安排的总称,旨在使企业具有有效实现其战略目标的组织能力。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规划越来越重要,它引导并支持着企业的发展。近些年来,人力资源规划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也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何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便成为热点话题,本将从人力资源规划的实际意义入手,详细阐述人力资源规划建立的步骤,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
热点话题;步骤;措施
0引言
“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对人的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这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的一句话,杰克・韦尔奇也曾提到“不要光顾着谈论新技术、新业务;忽略了人,什么技术、业务都不会成功”。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将为企业保驾护航,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背景及目的,了解企业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战略,分析企业的发展环境及组织能力。不同阶段的企业发展,其人力资源规划是不同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带来了大量的新员工,这时人才规划则显得至关重要,具体规划及实施也就成为了热点话题。
1人力资源规划建立的步骤及分析
1.1 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规划包含八个步骤:a.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职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来制定职务编制计划;b.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盘点报告,来制定人员配置计划;c.根据职务编制计划和人员配置计划,使用预测方法,来预测人员需求;d.确定人员供给计划;e.制定培训计划;f.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g.编写人力资源部费用预算;h.关键任务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1.2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也不尽相同,每个企业会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有重点地进行规划。比如一家800人的企业,正处于企业扩张期,人才引进规划、培训计划、员工发展将成为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人才引进一般会采用内部甄选和外部招聘的形式,培训计划可借鉴学习型地图的方式,为员工在企业内学习指明方向,为员工晋级和晋升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员工发展则可使用晋升、转岗、薪酬激励等多种方式。
2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
2.1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层级责任:总经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发起者;直线经理负责人员业绩的管理;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并提出改进建议。人力资源规划的成功实施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员的积极参与。
2.2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体系建设: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目标分解体系;建立全方位的过程控制与报告体系;建立责任为驱动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专项工作的专项考核体系。
3人才规划目标及措施
3.1当企业处于发展阶段,人才规划则至关重要,首先明确人才规划目标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明显优化,各类各层次人才的性别、年龄等结构趋于合理;重点业务需要的专业人才实力大幅度提升,迎合企业发展方面的人才需求;人才效能明显提高,激发人才活力和潜能的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选用、激励机制不断创新、配套、完善,构建有利于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环境。
3.2 具体措施
3.2.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对技术要求较高、不需要太多工作经验,可给予培养储备的岗位,以校园招聘为主,通过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的订单式培养方式建立与部分高校联系合作机制,营造人才引进环境,也可以采用网上招聘、人才市场招聘等方式;
3.2.2创新人才引进方式:a.基础性人才以刚性引进为主,通过招聘录用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b.高层次人才引进坚持刚性与柔性、引人与引智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不建立劳动关系,采用咨询、培训、学术交流、技术承包、技术合作、课题招标参与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缓解重大骨干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所需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建立人才库,吸纳相关行业、领域的成熟人才特别是顶级专家、教授,采用灵活方式为其所有。
3.2.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建立人才孵化基地,为重点业务部门输送人才,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到重视人才、管理基础好、具备培养条件的部门岗位锻炼、重点培养,培养期间,可以不占编制;b.对于现任经营管理者,采用交叉任职和学习考察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专业化培训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对于后备经营管理者采用编外助理岗位锻炼和学习考察相结合的梯队化培养模式;c.对于一般管理人员,推行基本通用能力培训认证考试制度,鼓励实行专业能力培训认证考试制度;d.对于专业技术人才,鼓励提升技术水平,支持深造及学习,优化职业通道,充分考虑个人发展;e.对于高技能操作人才,采用“订单式”、“导师制”、“培训、鉴定、比赛三结合”等培养模式;f.探索新入职优秀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航方式,加快优秀大学生的成长。突出人才培养重点:立足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业务建设重点,着力加强经营管理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增加人才培养投入:按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集中投入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司培训能力。
3.2.4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优化人才评价标准:围绕绩效管理,建立包括业绩、能力、态度多角度、全方位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核心,反映年度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持续发展的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经营管理者个人绩效评价标准。
3.2.5创新人才选用机制:发挥人才潜能,建立人才选用导向机制:公司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人用人导向机制。实行公开赛马,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内部招聘、外部招聘等选人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招聘的人才质量;强制人才任用标准和人才结构优化指标及退出条件,一方面加大力度选拔任用35岁以下优秀大学生,搭建优秀人才成长“快车道”,另一方面优化和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实行才尽其用。
3.2.6创新人才任用机制:确立各岗位职业发展通道,搭建优秀人才成长“快车道”,按照“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用人之长”的原则,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动态调整”的用人机制,营造“任人为贤、五湖四海”的用人文化。a.对于经营管理者的任用,坚持组织选拔和严格管理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和综合管理能力;b.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好管理型和技术型成长双通道;c.对于高技能人才,完善等级制。
3.2.7创新人才激励机制:a.参照市场化薪酬水平,将每一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使职工在同一个岗位上,在同一薪酬级别上,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或者个人业绩的提升等原因,收入能得到一定的提高;b.研究并建立有特色的福利制度,试行弹利制度,对于引进的高层次、紧缺性人才,实行协议福利制度,根据其特殊需求选择住房、交通、医疗保健、带薪休假、培训考察、子女教育辅助等福利计划;此外,还要探索企业年金制度,建立留住人才的长期利制度;c.用好荣誉奖励: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人才荣誉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精神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开展“优秀新人”、“优秀部门”、“优秀员工”“优秀管理者”“技术岗位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树立和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培养员工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引导各类人才健康、快速成长;d.用好感情激励:重视人文关怀,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用感情去激励人,用环境去留住人,重视改善员工生活后勤保障条件,重视开展职工文体活动,重视跟踪联系和关心优秀人才的制度,启动“年度员工关怀计划”,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3.3实施重点人才建设项目
3.3.1校园人才引进计划:在专业院校通过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的订单式培养方式。
3.3.2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计划:围绕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优秀经营管理者。实施高端培训计划,结合公司阶段性需求,举行专题讲座;系统学习战略规划、企业管控、市场开拓、财经法律等综合知识。
3.3.3加快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启动优秀青年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3.3.4培养一批具有一专多能作业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能人才。根据用工需求,通过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的订单式培养方式和在职脱产培训方式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3.4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3.4.1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全公司的人才建设工作,制定人才规划、人才政策,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强人才建设指导、检查、考核与奖惩。
3.4.2建立人才工作考评表彰机制,将全员劳动生产率、人才结构优化目标、大学生流失率等人才指标纳入各部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3.4.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好做法,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引导和激励优秀人才忠诚企业、健康成长,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
参考文献:
[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改革措施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规模扩张,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由于大学数量的急速增加,我国众多高校,包括部分传统名校在内,不得不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大学生基本上按照统一节奏、统一模式、统一内容来进行培养[1],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而且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固化模式,习惯于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缺乏独立性、主动性、自立性,既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2]。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推行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1]75-77,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实施完全学分制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3]。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结合教育部文件和湖北省发展需要,湖北省厅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产业计划”),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及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开展试点计划,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深度挖掘,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卓越计划”遵循“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立足行业、注重实践,校企共赢、持续推进”的原则,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英才计划”旨在从省内高校中全国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学科专业中,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此计划要求不拘一格,改革试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计划”则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探索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2012年,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对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制订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2版原则意见有以下变化。
1.构建了“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
“两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对同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细分,根据行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的多个专业方向。
2.实行了弹性学制。
我校设定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为5年),实行3~6年(5年制专业为4~7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此学制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学习。
3.提高了选修课程比例。
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要求设置选修课程,并对学分要求做了统一规定。素质拓展模块类课程性质为必修,但是学分均是通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若干个项目获得,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统计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14%~28%之间。
4.规定了各平台和模块的学分、课程设置。
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医学类和艺术类四个大类,按照这四个大类设置各平台和模块的建议设置总学分,并对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作了统一规定,便于统筹安排。
5.调整了部分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1学分,为全校性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作了调整,由16学分调整为12学分;计算机类课程中,只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课,根据学科专业,划分为A和B两种;“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调整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调整为“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网络技术及应用”,各专业可自行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设置;学科基础平台中对学分学时要求不同的公共课程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试点计划
根据教育部、省厅文件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我校获批了“卓越计划”专业6个,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个“英才计划”,即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7个“产业计划”,包括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和药学专业。依据“卓越计划”、“英才计划”和“产业计划”的特殊要求,针对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过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结合体现不够等问题,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
1.改革基础平台课程。
对部分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情况见表1。如下表所示,对文法与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三个院部开设的思政类、外语类、体育类的课程学分学时设置做了调整,这几类课程的总学分由30学分调整为23学分,减少了7学分。
基础平台课程调整情况一览表
2.增设特设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
(1)“卓越计划”专业开设提高个人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的课程,如增设“企业管理概论”、“项目管理概论”、“技术经济概论”、“耐火材料新技术”、“电气传动新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等校内课程;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增加相关企业课程,如“环境健康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市场策划、运行与技术支持”等;开设企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如“企业案例分析”、“工程实训”、“工程实践与创新”、“企业认知实习”、“自动控制技能实习”、“自动化设备应用实训”、“冶金主体设备应用实训”等课程。
(2)“英才计划”班级一年级即接触“冶金高端论坛”专业启蒙课程;同时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批判性思维”和励志成才讲座;对原有冶金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增加有色冶金方面的知识;开设创新方法课程“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历。同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冶金工程学科与材料、热能与动力、机械、计算机、资源与环境等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
(3)“产业计划”增补了与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相关的内容,对关联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践”、“电子产品的测试与检验”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车辆工程专业增设“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代用燃料技术”、“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和“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增设“光电技术”、“特种机器人”、“微观流体力学”、“创新设计与专利申报”和“工程应用软件”等课程。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做到科学设计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合理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各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环境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有效地实施,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5-77.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可视化
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和发现人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在网络社会的活动轨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科学建模与深度挖掘分析,可以预测判断某个个体或群体的思维动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对高校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精确的依据和参考[1][2]。
一、大数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1.依据未来趋势分析社会需求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区别于传统意义中高等教育管理的最核心之一是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3][4],高校在针对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需要能够高度匹配社会需求,社会需求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而发生变化,高校的培养计划更需要基于社会需求进行规划,更好地模拟和预测社会未来的的发展。现在高校培养计划的制订是基于既定的目标、结合学校的资源配置,进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而基于大数据的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则需要更广泛地分析历史、行业、全球、地区的数据,并结合政策信息、人口信息、环境信息等各种数据,模拟未来的社会需求、发展、演变以及与之配套人员结构、数量、能力要求、人才储备、发展计划等。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不再是单纯的计划,而更多的是立足于长远的规划和演进,进而避免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对学生的未来做出精准规划。当然,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囿于高校中的大数据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社会发展及需求分析的大数据仍然需要更广泛的数据源补充。2.深入了解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习惯性认为,学生完成培养计划中的任务便已经具备胜任某种工作的能力,同样习惯性认为已经为学生制定比较正确的职业规划,其实不尽然,事实上,社会环境及商业环境的变化、知识更新换代的加速,决定在能力评估方面的严重误判风险,以及高校和学生对发展方向的盲目乐观,以大学四年的学习为例,新兴岗位培养体系的无法借鉴性,加之知识更新换代频率的加速,决定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动因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更合理地安排高校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学习发展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后的终身学习及适应发展的能力,成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巨大挑战和重大契机。3.通过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管理中考核的核心价值在于将高校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高效、准确地传递给每名学生,完善的考核体系能够帮助高校有效地执行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而大数据时代的考核体系,则进一步需要对一系列高素质学生“画像”,并以此“画像”培养学生、发掘学生、塑造学生,通俗而言,即是透过大数据分析,将各种高素质学生的特征进行量化描述,进而基于此可视化描述形成学生的培养标准和培养目标,帮助高校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以高素质学生的特征为基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通过洞察微末盘点社会人才需求在高校所设置的各个专业中,未来分别有哪些专业的需求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目前各专业所设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哪些知识或技能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帮助更大[5]?对于这些问题,高等教育管理者一般无从回答或仅能凭感觉回应。以大数据的人才盘点为基础,可以将基于样本的分析模型,应用于足够丰富的大数据,进而更清晰地盘点隐藏在社会需求人才结构下的能力和潜质分析,同时,反过来优化分析模型,可更好地对社会未来的人才进行盘点,包括人才结构的盘点、发展趋势的盘点,这是对传统的智能分析“以结构和因果为主进而发现问题为原则”的跨越式升级,形成洞察微末,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二、大数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
1.由传统的随机样本预测到全体数据预测的转变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是全体数据,即“样本=全体”[6][7]。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契合度是通过“样本”数据基于传统的统计学进行预测,而在大数据的思维中,既然是“样本”数据,那一定会存在误差,并会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许对整体的偏差不大,但就个体而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对个别学生的一生产生误导。大数据是指不再采用随机分析法,而是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其实,这样的处理方法,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相比于随机抽取“样本”数据,准确率已不可同日而语。2.由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的转变现在的高校数字化管理系统所采用的都是关系型数据库,即结构化数据存储方法,并只能对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8]-[11]。而在大数据思维中,处理结构化数据是信息缺乏和模拟时代的标志,在现在所获得的信息中,仅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数据,只有接受其余95%的混乱的、非结构化的数据,才能全面地、完整地、立体地对事物进行观察。但现在,当我们试图扩大数据规模的时候,要学会兼容混乱,数据的混杂必然会牵扯到混杂数据的存储。大数据思维要求必须能够接受数据的混乱和非结构化。3.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转变在传统观念中找到一切事情发生背后的原因往往被认为是社会建立的基础。然而在大数据思维中,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即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通过数据来说明,其实上述前两个重大转变而导致第三个转变,这个转变可能会颠覆传统观念。而在更多的时候,寻找数据间的关联并利用这种关联就足够了。这种关联是决定预测的关键因素。相关关系的核心是量化两个数据值之间的数理关系。相关关系强调的是指当一个数据值变化时,另一个数据值很有可能随之变化。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使高等教育管理者通过大数据来关注什么因素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再关注为什么是这些因素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跳开追本溯源的探究,不再纠结于因果的论断,从而颠覆传统的理念,从关系入手,开启数据大数据的探索。
三、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
1.高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流程都需要数据化将高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流程数据化,是高等教育能够通过深入数据分析,实现自身优化的基础。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中,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数据,甚至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轨迹、消费、爱好、娱乐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与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从而通过管理手段或培养方案的微调来进行控制,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高校需要建立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能否对海量数据的充分利用。利用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的服务,但是大部分的服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基于用户的实时浏览、查询感兴趣的信息,高校充分地利用大数据,需要有意识地建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技术,并具有高效地完成分类、聚类、预测、推荐等较复杂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3.高校需要制订相应的数据储备计划高校无论是否用数据做决策,数据都真实地产生并存在,只是分析的意识不够,数据里面有很多噪音,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有价值,每所高校不管多大规模,都能够或多或少地掌握学生信息,如果不能全面地获得学生的信息,就无法挖掘数据潜力,高校中的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指标来衡量专业的发展水平,这些指标是实现提升专业水平和学生素质最核心的因素,不能通过数据有效地抓住核心指标会浪费资源和时间。因此,高校必须对海量数据制订完整的存储更新计划。
四、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现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基础架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评判标准是价值观和社会认同度的反应,通过特定的技术形式和规则来量化评判标准,并由此形成政策来规范执行者的行为,并及时地反映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评判标准决定执行的能力、过程和结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基础架构是在技术要素框架下,学生与企业、经济和政治背景的数据融合,这些数据通过算法描述并实现其功能,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逐渐成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实践领域。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虚拟世界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以及硬件技术不断提高,使数据变得更具可视性、重现性和说服力。虚拟教育场景是数据表达的镜像及图形化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数据由图标、图形、表格或其他易于理解的形式表达,虚拟教育场景能够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得更加物化和可操作,这种虚拟教育场景将高校学生的考试成绩、进步率、出勤率及其他相关因素形成数据仪表板,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成对不同用户易查询、易展现、易理解的表现方式,将其转换成可公开访问的形式,让更多的决策者、媒体和公众充分地了解,引导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用户做出合理、有依据的决策,并可扩展到常规的高等教育管理和检查中。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可视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是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数据展示和动态变化趋势的展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数据的可视化无论是在其展现能力上,还是在其表达方式上都如实反映数据,并放大数据的丰富程度和说服力,由此可以用来创建指标参数和对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解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可视化是界面,由各种软硬件创建,包含大量的程序代码和不同信息粒度的数据。这个可视化、图形化的描述构成一个复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涉及各种政策、操作者、执行者和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来使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的培养目标。
五、结论
一旦高等教育被数据化,并拥有数据分析工具以及必需的设备,就可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领域更快、更大规模地进行数据处理,去揭示隐藏在数据中的价值,从一个从未有过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抛开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把未来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性准确地预测出来,帮助高等教育管理者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解决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
[2]葛琳琳,张威.数字化档案IP网网络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5(1):65.
[3]周湘林.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25.
[4]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2.
[5]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9.
[6]葛琳琳,等.高校党校数字化档案安全等级保护策略[J].兰台世界,2015(4):87.
[7]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2.
[8]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3.
[9]葛琳琳,钟俊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框架、特征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24.
[10]葛琳琳,张威.高校学生数字化档案的渗透入侵测试研究[J].兰台世界,2015(12):46.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高校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战略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需要树立求变创新意识,持续不断的改革,以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这种变革不是全国整齐划一的模式,各大高校要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发挥本校传统学科优势,办出特色。各高校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的关键在各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国家新的教育政策指导下,各高校积极主动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贯彻教育思想、落实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本文以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突出自身特色具体做法。
二、修订的原则
鉴于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在修订的过程中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准确定位
学校发展定位指: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制定学校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根据总体战略目标给学校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然后各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华南农业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实现此目标,对培养人才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结合地域特征,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新时期人才。
2、统筹协调
首先,学校根据战略发展目标,统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战略目标一致。因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学校为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校级公共基础课需要由学校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供不同课型的公共基础课供不同学科专业来选择,还包括,学分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也要由学校设置统一的规范。其次,因大多学校都是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经常出现各专业课程交叉现象,需要学校统一协调。比如,校级公共平台课程,学校必须统一协调,在最高学分限定的情况下,如何分配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就必须有学校组织协调,共同寻求平衡点。华南农业大学统一要求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就业创业教育。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比如英语、政治课程国家有统一规定,文科公共选修课和理科公共选修课程的学分分配需要学校统一设定;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协调工作量比较大,比如数理化课程,不同专业对知识深度和广度需求不同,学校要组织开课单位设置不同的课型供不同专业选择,同时也在原则上要求本校的一级学科需要选择的类型。
3、循序渐进
按照步骤循序渐进的完成,首先学校制定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设置原则,第二步是,校级、院级和专业平台课程的协调工作,第三步是,各专业在以上条件之下设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A校首先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意见,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召开教学单位会议,在国家既定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协商英语、政治的学分、学时分配等问题,协商完成之后。交给各学院、各专业在以上商定结果的前提之下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期交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最后,学校审核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确保各专业遵照前期协调确定的结果,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包括校级平台课课型、总学时、总学分等;二是,形式审核,按照学校要求的格式统一排版,便于统一印刷和以后的教务管理。
4、动态管理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教育需求发生变化,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更新,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管理机制。一般情况下,一届学生之后要对人才培养方案大修一次。
华南农业大学规定,人才培养方案是每4年进行一次大的修订,然后是对实施中的培养方案,发现有不合适的问题,每间隔2年可以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三、突出特色的举措
1、课程设置层次合理
以“三级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系。自2001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的要求,构建了“三级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谓三级指:全校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课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设立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便于全校保持一致,提高课程管理的效率,比如英语、政治、文科类全校选修课和理科类全校选修课;第二个平台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分类,设置大类基础课程,考虑到二级学科的特点,个别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差异较大,二级平台课每门课程又设置不同课型,供不同二级学科选择,比如,大学数学,在该校设置4种课型,难度较大的两个课型供理工科和数学要求较高的学科,两个难度较小的课型供文学、管理学科和数学要求不高的学科选择。第三个平台是,各二级学科设置本学科必修课程,供本学科下面的几个专业学习。模块是指,每个专业把课程性质相同专业课程组成一个模块,要求学生在每个模块选求一定量的课程。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首先,给拔尖创新人才搭建平台。华南农业大学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创设丁颖实验班。设置丁颖实验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坚持“重素质,夯基础,强能力,扬个性”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是:依托优势专业加强科研训练和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自2008年起开设了经济管理类、植物科学类、动物科学类三个“丁颖实验班”,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六个专门”: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专门安排高水平的教师授课、专门安排实验室、专门安排教室、专门组织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指导教师 。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小班教学,夯实基础,强化通识,实行导师制,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和科研训练;高年级专业阶段,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根据前期对导师熟悉情况和个人学习兴趣爱好,正式选择导师,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
其次,给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华南农业大学于2007年启动了“红满堂计划”。实施“红满堂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拔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生,进行重点培养,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每年在高年级学生中遴选200名优秀学生,每学年给每个学生1000元资助。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商定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结合其个人特长,给每位学生安排一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加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优生优培。学校为进入“红满堂计划”的学生提供跨专业、推荐读研方面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然后对立进入“红满堂计划”的项目中期检查,合格的颁发荣誉证书。
3、密切联系社会需求、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的特点,设置“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在大学四年连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在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立了“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共6个学分,3个学分是学校统和学院开设的理论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讲座》,将课堂教学与创业创新实践相结合;另外3个学分是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性活动。
四、小结
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蓝本,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人才培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以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该主意的四个原则,即:准确定位、统筹协调、循序渐进和动态管理。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A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课程设置和管理上结合本校实际,实施“三级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方式,通过“丁颖实验班”、“红满堂计划”以及学生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特点,重视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实践。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背景
1.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计划显示,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等。2014年6月26日,教育部表示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从高中和大专拓展到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需要紧跟形势迎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做起。
2.嘉兴市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嘉兴工业领域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节能环保、生物和核电关联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2013年全省推出的“四换三名”工程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该专业围绕嘉兴区域经济科学发展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来建设,以“十步法”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的新契机
通过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资金资助,鼓励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研修培训、课程研发、成果交流等活动,积累高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科学经验,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通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使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在本地区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经过两年的探索形成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框图如图1所示。具体内涵如下:
“校企融合”是指本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嘉兴地区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三要一显”:“三要”是指“企业融校要合作、协会驻校要标准、企业联校要技能”;“一显”是指“文化融校显特色”。其中“企业融校要合作”指本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嘉兴地区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纽带,相互融合;“协会驻校要标准”指通过常驻在学校的行业协会(机械工程协会、模具协会、技师协会)获得专业技能鉴定及考评的标准等;“企业联校要技能”指企业和学校联合,共同培养符合企业生产和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文化融校显特色”指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使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融合,使教学过程和生产流程契合。
“双主体”是指通过学校和企业两大主体,实现物联网人才共育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
1.开展行业企业调研
通过走访、信函调研、问卷调查、信息查询等多种形式,调研了嘉兴地区15家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通过对市场、企业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需求规格等作出科学全面分析,形成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后,以嘉兴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为主战场,面向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把“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具备物联网设备安装与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安装与测试、物联网O备调试、物联网系统调试、物联网系统维护、物联网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梳理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校企双方参与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整理出了5个职业岗位,15项典型工作任务,这为后续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据。
4.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企业、依托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的宗旨;坚持学校、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修订课程体系与制订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梳理典型教学项目,实施工学结合;坚持将职业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发展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中。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构建了“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成果
1.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
形成了满足区域经济需求和呈现学校特色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共同编写《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项目实训》《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实训(智慧生活模块)》《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C#版》《物联网用传感器》《物联网网络搭建》和《智能家居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校本教材6册。2016年下半年正式出版了《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实训》教材。
3.师资培养方面的成果
两年来,针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体化”教师,以教师能力等级标准为依据,构建本专业教师的“四维资格”培养机制,创新“三入”培训途径,重点实现“九种”能力提升工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新聘请了2名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普遍提高,技师及以上比例占93.3%;现拥有市名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属级带头人2名。专业教师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5项、市级7项,形成了一个具有较高水平“一体化”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
4.教育科研方面的成果
两年中,该专业的教师主持了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8篇,6篇论文获奖,申报获批实用新型和观设计专利共7项。
5.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
为了促进校企融合,该专业面向企业,开设了专业讲座、高级研修班、技能培训鉴定等。近两年,积极开展多元化社会培训,累计培训1579人,鉴定1847人。
6.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