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第1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第2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图案纹样设计 数字包装 信息数字化

引言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萨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 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地域环境下独有少数民族,有着甘肃地域文化的特点。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如《裕固族服饰文化》(作者:周尚娟)、《裕固族美术史略》(作者:安肃然)、《裕固族妇女服饰中的头面艺术》(作者:刘海燕)、《东乡族服饰变迁研究》(作者:陈其斌)、《保安族服饰研究》(作者:时佳)等文献都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物质文化做了大量基础研究。

同时,近些年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方面也有相关的研究,将传统的艺术与最新的技术相结合,如《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作者:吴珊丹),该论文对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建设图案数据库及图案辅助系统,从而推动了蒙古族传统图案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新疆民间艺术图案数字化技术》(作者:赵海英)作者以新疆民族民间织物图案的数字化设计为例,提出一套研究织物图案的计算辅助设计方案;又如文献《图案数字化交互应用研究》(作者: 黄媛)作者以敦煌经典装饰图案数字化交互设计为落脚点,针对敦煌经典装饰图案进行大的图案分类再从图案本身的构图、色彩、造型等类别进行横向解析,将分析总结好的资料运用在敦煌图案数字化网页设计与《穿越敦煌》图案数字化交互游戏中。

随着文化传承数字化进程的发展,改变着传统的资料传阅与共享方式。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图案与纹样都是手工绘制形成,未能与数字化工具结合。这些因素制约着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传承,更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广泛应用。这就使得建立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和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工作显得格外迫切及重要。因此,引发我从技术与艺术方面同时着手,研究如何将数字媒体技术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等文化资源相互融合,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与传承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

1 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数字化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与相关文化物品信息数字化保护将就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进行研究。少数民族的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都具有不同民族的特色,反映了少数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情怀,是最能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代表之一,将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数字化是民族文化传承新的出发点。

(1)目前对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文化研究都针对单一少数民族进行研究,缺少横向联系系统化的研究。因此,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中各民族图案、纹样及与之相关的各类文物进行采集、整合、汇总、分类,将传统的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建设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从而将甘肃独有的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推动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应用走向更加体系化、系统化的道路。

(2)在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大量的图案、纹样、服饰及器皿等文化物品。因此,对于平面类图案、纹样采用二维矢量数据处理方式进行数字化生成;对于三维类物品,如服装饰品、少数民族特色器皿乃至建筑局部结构采用三维扫描、三维仿真建模及虚拟现实交互等技术进行数字化生成。这样可以更好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物品进行数字化保护。

(3)建设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系统。首先,系统采用基于图案及纹样构架的信息系统数据字典,克服了传统方式冗余度高的难题。 其次该系统的图案及纹样检索方式采用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及纹样检索技术,大大提高了检索的实时性与有效性,降低了数据的运算量。通过检索使得使用者快速方便地找到与图案及纹样相关的文物物品,并提取与之相关的图案、纹样、文物物品及相关文献资料等内容。

(4)研究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发扬,因此如何更好地将研究结果进行传播并使每一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爱好者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基于Web虚拟交互方式建立的网络交互数字化保护平台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起到整合、保护、传播与传承的作用。

1.2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2.1 基本思路

本项目研究针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数字化的研究。

首先,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展开理论上的研究,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收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艺术图片及理论资料;其次,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如服饰、器皿等;将收集到的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生成,通过数字手段对资源整合形成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的数字信息库。最后,进行数字媒体交互设计方面的研究,熟练掌握相关数字化交互设计技术表达方式,采用将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与交互设计实践应用相结合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研究。

1.2.2 具体研究方法

(1)资源整合法。主要应用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的资源整合,包括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的整理、分类、修缮、汇总、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化采集与数字化生成等方式。

(2)数据分析法。本项目的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不同题材的图案使用情况及在不同领域相关文物物品的应用情况,为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研究者及使用者提供精确、可靠的数字化数据资料。

(3)图像数字生成方法。使用Unity3d虚拟交互、三维扫描与三维图像仿真数据处理、CORELDAW与Illustrator二维矢量图像数据处理等方法对民族文物物品及图案、纹样进行数字化数据的生成,建立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信息数据库系统。

(4)数理模型方法。数据字典以图案、纹样为基本元素的数据项的形成及对应于图案、纹样的应用文物物品之间的映射;引入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浓缩关键技术,通过图案、纹样特征快速有效提取相关文物及文献资料信息。

(5)系统资源应用方法。基于Web虚拟交互的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平台建设,将所收集整理的少数民族文物物品及图案、纹样数字化数据资源应用其中,方便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者、使用者及设计师等受众群体快捷,准确地对相关资源信息进行查找、阅读、观赏及应用。

1.3 研究策略与关键技术

(1)涉及少数民族居住地多,调研范围及数据采集量大。研究中所涉及甘肃独有少数民族多,其中包括裕固族、东乡族和保安族。同时,少数民族居住地相对分散,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数量较多,因此在走访调研及数据采集量方面都增加了难度。

(2)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数字化生成存在难度。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数字化就是对二维图案、纹样及三维文物物品进行数字图像生成的过程,在这个数字化的过程中要求对二维和三维图像数据具有较高的“保真度”,即数字化后的物品与原始素材之间保持形态、纹理、大小等各类数据的一致性。因为不同少数民族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都具有不同民族的特征,所以要求最终生成的数字化图像特征必须与现实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3)信息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字典的构造。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因此本次研究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将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进行分类,通过对传统图案、纹样的特征进行提取分级,实现图案、纹样分类与计算机逻辑映射,依据对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的抽象和编码,设计相关数据库模型。

(4)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及检索技术。在本研究中所形成的系统平台,其检索的快捷也是检验本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系统检索方式采用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及检索技术,在实现的过程中对于静态和动态影像文献资料中所涉及传统图案、纹样的应用情况的分析归纳,对图案、纹样图像特征的提取方式,图案、纹样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分析等存在难度。

2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2.1 学术思想方面

提出了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信息数字化,为传承和发扬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提供了更多的数字化理论与参考。

2.2 学术观点方面

以总结归纳的方法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进行了横向性的解析,使得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更加体系化、系统化、特色化。为以甘肃地域文化为背景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字化资料,为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设计师或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建立一个以数字网页为媒介,保护、传承与发扬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综合型数字化平台,对于以后图案数字化交互设计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探索性经验参考价值。

2.3 研究方法方面

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虚拟交互、三维仿真建模、二维矢量图像数据处理、数据库系统开发技术、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与检索技术和网页编程等技术相结合。增加观众的视觉感官真实感及沉浸感的同时,也利用数字手段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保护、传播与传承,使得各方学者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进行检索,让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可以更加真实有效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承。

结语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对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以数据库为平台的媒介上,未来还可以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与媒介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保护、展示、修复、复原文化遗产,使更多的观众能足不出户、方便快捷、身临其境地切实感受古建筑的全貌与艺术展品,更好地欣赏、感受古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推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丛.现代包装手绘图形表现风格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吴珊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4]赵晶,王高媛.关于数字化民族服饰图案文化的保护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1(12):21-21.

[5]林尚斌.甘肃东乡―裕固―保安和藏族的服饰及服饰文化特征[J].丝绸之路,2000(S1):103-106.

[6]王玉明.论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媒介策略[J].河西学院学报,2008(4):47-49.

[7]安肃然.裕固族美术史略[J].新美术,1992(4):43-46.

[8]张成禄.裕固族女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解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4):30-32.

[9]曹进,陈文婷.东乡族服饰中的符号学意蕴[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7-59.

第3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传统哲学;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033―07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时代性,同时,哲学又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具有民族性。哲学作为与人类实践相生相伴的精神现象,能够长期存在、经久不衰,表明它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某种特定的需要。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之所以能够被各民族传承下来并经久不衰,同样也是因其在各少数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某些特定的功能,特别是在关于民族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艺术的起源等方面,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更是从独特的视角对其加以解释。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及其总体特点

云南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战胜各种困难而生存、发展,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宗教、以及科学知识,同时还有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当这些哲学思想形成体系后,就结晶上升为哲学。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或是贯穿于各民族文学、艺术、道德、宗教和科学知识中深层的、核心的观念;或是鼓舞各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各民族群体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汉族哲学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为:

1、文史哲合璧。文史哲合璧是人类早期哲学的共性,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也不例外。云南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大都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加之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缓慢,各方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民族形成比汉族晚,使用文字的历史较短,有些民族甚至还没有文字,因此很难找到直接记载他们哲学思想的文献史料,只有在神话传说、史诗、谚语、格言中发掘他们的早期哲学思想,如纳西族的《东巴经・崇搬图》,彝族的《梅葛》、《阿细的先基》,傣族的《巴塔麻嘎捧尚罗》等都是包含深刻哲学思想的文史著作。这些著作,史学家从中发掘历史素材,文学家从中搜寻文学题材,哲学家则从中搜索深邃的哲理,具有文史哲合璧的特点。

2、朴素直观性。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多限于天才猜想和偏重于道德训条方面的论述。这是由于他们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不发达,长期处于较低的历史发展阶段等原因所致。许多少数民族特别是那些没有形成自己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只有一些早期哲学的萌芽或早期哲学,这些早期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对宇宙的起源、天地万物的产生以及人类的来源等做出一些天才和朴素直观的猜测。如彝族先民在探索宇宙万物起源方面提出的雾露说,拉祜族先民在探索人类的来源方面提出的“葫芦生人”说等;其二,偏重于道德训条的论述。如纳西族崇尚勇武的品德,傣族朴素的男女平等观等。

3、神话和史诗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往往通过神话和史诗的形式对宇宙的产生,万物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的起源作出极为生动的猜想和描述,并且内容之生动、形式之多样、资料之丰富是汉族哲学所不及的。这是云南少数民族哲学的一大显著的特点。如德昂族认为茶叶是宇宙本原的思想,彝族、傣族的云雾说(大雾说、雾露说),布依族和彝族的清浊二气说以及形形的神创说等,举不胜举。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运用哲理诗形式反映了本民族的社会伦理和政治观点,如哈尼族的社会历史观在其史诗《哈尼阿陪聪坡坡》中就有着充分的体现。可以说,任何大民族早期哲学宇宙生成论和天地万物演化观都没有像云南少数民族哲学这样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以史诗和神话作为重要的表现载体,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

4、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宗教关系密切,受宗教的影响较深。这一点与汉族哲学有共同之处,只是有些少数民族的哲学思想受宗教影响比汉族更为明显。比如云南境内的藏族,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所以除了苯教外,佛教哲学在藏族哲学中占有的地位也非常突出,这在藏族的道歌、格言、诗歌等当中都有所体现;同样的,云南傣族也几乎是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因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一些基本观念则贯穿于傣族的文学、艺术和道德之中,成为傣族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民族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艺术起源的解释

宗教、道德、艺术和哲学都是文化这一复合整体中的不同层面,按照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对“文化”的定义来看,宗教、道德、艺术和哲学都属于文化的精神生活方面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宗教、道德、艺术和哲学往往相互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道德、艺术和哲学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同样的特征,但就宗教、道德、艺术的起源来看,都有着各少数民族对事物最普遍本质的思考,即哲学的萌芽。可以说,云南各少数民族对传统宗教、道德、艺术起源的解释是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的。

1、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传统宗教起源的解释

宗教是一种世界观,但更主要是对人生价值以及最终归宿的关怀。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虔诚地信仰宗教,即有较虔诚的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同时,云南各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又是复杂多样的。首先,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和宗教思想,它们从远古的原始崇拜延续、发展而来,虽未发展成熟,却渗透于本民族的整个文化之中,并一直延续下来。其次,世界各大宗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也较为广泛,特别是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云南的历史更为久远,并拥有众多的信徒,因此,各大宗教传播到云南后,与各民族的民族性紧密结合,带有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但作为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起源的探索,我们可以将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即直接从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人手,寻找其发生的源头。

云南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传统的,但这些又不如佛教、伊斯兰教等世界宗教那样成熟,因而称之为原始宗教,如纳西族信仰的东巴教、彝族信仰的毕摩教以及白族的本主崇拜都属于这类原始宗教。而这类原始宗教还可以向前追溯,即对自然物、灵魂、神灵及鬼神的原始崇拜。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起源的探索就可以从原始崇拜这一起始点切入。

(1)对世界本原的朴素认识形成了对自然物的崇拜。对自然物的崇拜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原始崇拜中最初级的形式,是对某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的直接崇拜和迷信。对自然物的崇拜是源于各民族对世界本原的朴素、幼稚的思考,他们将那些同自己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物与其他的自然物区分开来,既看到这些自然物对自己的重要作用,但又不能理解这种重要作用为何产生、有何规律等,因此盲目地迷信和崇拜这些自然物本身,认为是这些自然物产生了世界上的其他事物。这种对自然物的 崇拜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尚有遗存。如彝族崇拜火、傣族崇拜水、白族崇拜巨大的石头、苗族崇拜枫树等。从各民族的自然崇拜中可以看出,凡对古人的生产、生活有重要作用的火、水、土、石、木等,在原始时代几乎都被崇拜过。在这种崇拜中包含着对万物本原的朴素认识,当认识不清时,就会因无知而产生神秘意识,因此会通向宗教和神秘主义;当正确认识了自然物的重要性时,又会走向唯物主义。

(2)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朴素认识形成了对灵魂的崇拜。在原始时代,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先民出于对梦和生、老、病、死等生理现象的不理解,于是就萌发了灵魂观念。他们用灵魂来解释梦,认为梦是灵魂暂时离开了肉体;用灵魂来解释病痛,如认为头痛是头的灵魂受到了损伤、腰痛是腰的灵魂受到了损伤;用灵魂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再也不回来了。出于对病痛和死亡的恐惧,人们产生了灵魂崇拜,力图通过对灵魂的祈祷和祭祀,以及各种针对灵魂的巫术,来消除疾病、逃避死亡。因此,可以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的灵魂观念和灵魂崇拜,不仅是各民族先民虚幻的神灵观念,而且是他们对于意识(感觉、情感、思维)和生理活动(生、老、病、死)的一种朴素、幼稚的认识。这正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萌芽。

(3)对事物发展动力的朴素认识产生了对神灵和鬼神的崇拜。由于认为人的行为、思想、意识是由灵魂支配的,云南各民族的先民就推想各种事物都是由它们的灵魂支配和推动的,把灵魂视为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这种“灵魂”,被称为“神灵”或“鬼神”。如云南的佤族就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受各自的神灵支配的,这些神(鬼)数量繁多,而且互不统属,要做什么事,就要求什么神。傈僳族也认为每一种自然物后面都存在着一种神灵――“尼”,不同的“尼”支配着不同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云南少数民族先民的这种神灵崇拜说明了在远古时代,他们就已经在探索事物发展的动因了,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灵魂所引导和推动的,由此设想风雨雷电、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疾病伤痛等的发作和运行也是由神灵支配的。因此基于对事物发展共同动因的探索。形成了神灵崇拜和鬼神的观念。

原始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逻辑起点,找到原始崇拜的起源也就是找到了原始宗教的起源,即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的起源。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崇拜的形成有其哲学基础,可以说,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对传统宗教的起源作了较为丰富的解释。

2、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传统道德起源的解释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伦理学的解释是: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类活动,为道德的起源创造了第一个历史前提;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往关系等社会关系,为道德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基础;在人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社会意识是道德发生的又一个前提。云南的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一样,也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丰富的道德思想。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起源,除了伦理学在一般意义上的解释外,它还受各少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影响,从这一角度上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传统道德的产生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道德与汉族的伦理思想相比较,它不仅丰富,而且古朴、多样。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至今都还保持着比较朴素、原始的道德观念,而且由于各民族的发展不一致,在解放前,云南的各少数民族分别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其道德思想也就有着多种的形式,并影响至今。鉴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这些特点,我们要探索其起源,就可以从其最初的形式人手即以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道德为切入点,探求传统哲学对其起源的解释。

(1)以民族生存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念,促进了团结平等互助、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始道德观念的形成。生产力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低下、生产工具和劳动手段的落后,使得云南各少数民族只有在共同活动、互相依赖、互相协作的基础上才能抵御自然灾害和获得生活资料,维持本民族的生存。并且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还有着同一个氏族、同一个村社以至同一个部落、民族的人,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的传说,出于以民族的生存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念和同宗同源的传统认识,团结平等互助、集体利益至上就成为了氏族内部人人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德。例如在怒族、佤族和独龙族中,人们认为,本家族的人所欠的债,就是大家共同欠的债,如果当事人无力偿还,就应由大家共同来还,每人都有一份责任;如果本家族的人受了侮辱,即是大家都受到了侮辱,大家应当共同维护家族的威严,人人都要参与。傈僳族也有一种“瓦刷”的传统,即在一块地上共同劳动和互相帮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形式。这种团结平等互助的道德观念在哈尼族的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也有体现,其中说到“哈尼人啊!走到哪里也要记住,哈尼都是一个亲娘养,一个哈尼遭了灾难,七个哈尼都要相帮!”,要求每一个哈尼人都要负起责任,短短一段话就充分反映了哈尼先民的团结平等互助的道德原则。同时,为了民族的生存,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还推崇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观念,如西盟佤族的习惯法规定:发生战争,全体成年男子都要参加战斗,无故逃避者,要受头人和群众的责难,凡泄露军事机密,并引起严重后果的,要受到全寨人的惩罚,把集体的利益放于至上的地位;哈尼族先民历史大迁徙的事例也清楚地体现了集体至上的道德原则,哈尼族先民在与外族冲突时,为了氏族生存这一最高的集体利益,有时不得不抛弃家园和神灵,因为:“花鹿最宝贵的是角,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哈尼还想有后代,就要到远远的下方……只要哈尼没有死光,总有一天会回到诺马河旁。”正是受到以民族生存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团结平等互助、集体利益至上的传统道德才能形成并代代相传。

(2)对个人品质原始、古朴的价值判断,促进了勤劳、谦让友爱、不偷盗等原始道德的形成。勤劳是云南少数民族原始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立身处世的一项重要准则。如纳西族的东巴经《崇搬图》在回答天地的起源时,就说到是众神团结合作,经过几番的劳作和艰辛才得以完成的,其中充满了对勤劳的赞美;景颇族认为不做事情,成天闲游浪荡的人是要受到歧视的;拉祜族认为如果懒惰,粮食不够吃群众也不给予帮助。谦让友爱也是原始道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哈尼族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就有谦让友爱道德思想的体现,在遇到氏族纠纷时,氏族首领总是对其氏族成员说:“不要为了一棵稗子,踩烂长满秧苗的大田。诺马河的哈尼比河沙多,一人省一口,要把腊伯(外族人)的腰杆压断,……客客气气对他们吧:不喝够酒不要让他们上路。”谦让友爱的道德思想还反映在云南少数民族好客的习俗中,如傈僳族认为即使主人不在家,客人也可以自己煮吃,主人不会责怪。景颇族也非常好客,认为“家里有打狗的棍子,没有赶走客人的棍子”。不偷盗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原始道德中对人品质的基本要求。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传统习俗,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偷盗的观念。如傈僳族、独龙族在拾到别人的失物时,无论是一袋粮食还 是一件生产工具,都会寻找和呼喊失者,若无人认领,就会把失物放回原处或挂在树上醒目的地方,以示失主认领。外出时,家里的门也不上锁,旅途中常将粮食挂在树上,回来再吃也不会丢失;基诺族在每幢大竹楼旁都盖有一个粮仓,仓门从来不锁,也不会丢失一粒米;拉祜族外出生产时,只要用一根木棍将房门拦住,外人便不会入内。

原始道德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早期形式,从原始道德的形成来看,它受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影响很深。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是哲学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可见,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对传统道德的起源问题也是有着一定解释的。

3、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传统艺术起源的解释

艺术是文化最形象、最直接的表现符号,在艺术中往往蕴涵了文化较为重要的内容,艺术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舞蹈、音乐、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神话、诗歌等形式实现的。对于艺术的起源问题,曾有过很多的探讨,如模仿说、表现说、剩余精力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都曾对艺术的起源作出了回答。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并且这些传统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被代代延续,流传至今。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起源的探索,可以一直追溯到各少数民族先民对宇宙、对人类起源以及人的本质的认识。即对世界的本原和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思索,很可能就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产生的源头。

对万物起源的不理解、对世界本原的探索,使各少数民族以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关于万物起源的各种神话(包括史诗、传说、民间故事)。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一部自己的创世史诗,如彝族的《梅葛》、纳西族的《崇搬图》、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哈尼族的《奥色密色》、傣族的《巴塔麻嘎捧尚罗》等,这些创世史诗本身就是艺术形式的表现。同时这些创世史诗除了有些发达的民族是用文字记录流传下来外,大多数都是用颂唱的形式流传的,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颂唱还形成了固定的音调,这些音调虽然简单,但也是艺术的表现。由于对万物起源的不同解释,也就有了对一些自然物、自然现象和神灵的崇拜,并将这些崇拜物或是模仿的或是加工的描绘出来,加以祭祀,于是原始的绘画、雕刻的艺术形式也就产生了。另一方面,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不理解,促使了一些少数民族产生了对灵魂和鬼的崇拜和敬畏,对灵魂和鬼的祈祷和祭祀,有祈祷灵魂和鬼的颂歌和舞蹈,有驱邪求安的符咒绘刻,几乎艺术的形式在其中都有所体现。

对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起源的探讨,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此就只能作以上简略的论述,但对世界本原和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哲学思索,肯定对传统艺术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而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传统艺术的起源也是有一定解释作用的。

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族际文化交往

云南各民族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因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总会或多或少地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往,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双向或多向的族际交往,每一种民族文化都会或迟或早地选择和接纳外来文化,形成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如云南的傣族、彝族、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就是一种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体系或文化模式又各具自身特色,各民族的文化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足性。这种既有与他民族融合的内容,又有自己个性的方面,即“和而不同”,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在族际文化交往方面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1、对人类起源朴素、原始的哲学思考。是云南少数民族族际文化交往的思想、心理基础。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曾对人类的起源问题作过探索,并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大体上有物化说和神创说两种。这些民族认为,人类是由某种自然物或是由某个神灵创造的,虽然有不同民族的划分,但祖先却是同一个。例如纳西族的史诗《创世纪》在回答人类起源问题时说:“冬天降下白雪,春天青草发芽,就在秋天里,一母生三子,长子是藏族的始祖,他居住在昆仑山脚下,次子是纳西族的始祖,他居住在玉龙山脚下,幼子是民家族(白族)的始祖,他居住在平原的地方。”彝族的创世史诗《梅葛》中也说到天神用金锥、银锥来开葫芦,戳开第一道,出来的是汉族;第二道,出来的是傣族;第三道,出来的是彝族;第四道,出来的是傈僳;第五道,出来的是苗家;第六道,出来的是藏族;第七道,出来的是白族;第八道,出来的是回族;第九道,出来的是傣族。哈尼族也有类似的神话传说,认为躲在葫芦里逃脱洪水的兄妹俩是人类的祖先,他们生了三男三女,大儿是后来的哈尼族、二儿是后来的彝族、三儿是后来的汉族。这些不同的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回答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各民族的思祖是相同的,这无疑对这些民族在面对其他民族及其文化时,产生了和谐、友爱、容纳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既然祖先是相同的,各民族都是兄弟,那么对他族文化的吸收也就顺其自然了。如纳西族的文化就是对汉族、藏族、白族等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白族文化也是对汉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同样,彝族文化中也融合了白族、纳西族、汉族的文化。另外,如云南的白、彝、傣、纳西、怒、独龙、傈僳、佤、景颇、拉祜、布朗等许多民族的民族起源神话都有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从葫芦、南瓜或山洞中诞生的传说,而这些民族从族源和语言上看都有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共同的认识绝非是偶然,只能是这些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往并产生影响的结果。

2、以价值观、宇宙观、方法论为核心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本民族所特有的内容,维持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要和其他民族发生交往,其中包括了文化的交往。这种文化交往有的是主动的,如民族大迁徙或部落的迁徙所带来的文化的转移和文化的重组与汇合,云南的爨文化就是中原汉人部族迁徙到南中(即今天云南地区),与南中土著(彝族先民、白族先民)的民族文化重组的结果。另外,这一民族与周边民族长期相处,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进行主动选择,并吸收、借鉴为本民族所有,这也会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如白族、纳西族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就属于这种方式。有的文化交往则是被动的,在这种形式的文化交往中,处于强势的民族借政治经济的力量,强制同化弱势的民族。这也是族际文化交往的一种形式。但是,无论是主动的文化交往,还是被动的文化交往,以价值观、宇宙观和方法论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却始终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它决定了一个民族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主动交往中如何选择有益于自身的内容,也决定了一个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被动交往中如何保持自身特征的部分。正是在以价值观、宇宙观和方法论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作用下,才使得各民族文化在族际文化交往中既有彼此融合的地方,又保存了自己的本色,体现出“和而不同”的特点。

至此,我们已经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的特点,以及在民族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艺术的起源和族际文化交往方面,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所发挥的解释功能作了全面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所起的重要作用即传统宗教、道德、艺术产生的根源是传统哲学;族际文化的交往同样也受到传统哲学的影响。可见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第4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025-03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LIU Jian,XU Changhong,LV Yun

(P.E.Dep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Yunnan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It analyses the inevitability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the action pattern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and the measures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And then,it reconstructs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meaning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minority;traditional sports; sports culture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已经很自然地嵌入了全球每一个角落。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成为可能,这种互动也正在逐步加剧。

文化重构,即文化的重新构建,指对已有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也是人们对已有文化现象的再认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长期流传的在不同民族民间的各类体育活动。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是指在与它文化的交往中,通过整合外来的体育文化因子,即加工、融合、创造,使其成为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建构出具有新的文化因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也日渐激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必将引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系列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面临着西方体育文化和占主流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因此,需要对它进行重新建构,这对于调适其外在生存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发展路径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各种异质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只有在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借鉴和融合外来体育文化的因子,进而重构出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形势背景下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使其与现代化的发展潮流相顺应,才能在现代化的背景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必然性

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经历着被主流体育文化同化的危险。各民族创造的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影响,正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有消亡的危险。鉴于现代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因此,体育文化多样化也应当受到人们的承认、肯定和保护。但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融合现代体育文化的因子,创造出适应时展的新的文化因子。在现代体育文化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的时代,人类更需要多样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化无处不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必然。在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意义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变成现代化的产物。事实上,尽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但产生这种传统体育文化的“当地”还处于不完全意识状态。现代化的体育文化可以使可能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新“复活”,但也让已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原有的生产、生活领域脱离出来,走向表演的舞台。从一定意义上说,将一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成舞台表演,说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变质,它在新的外部世界中获得一种新的适应。这也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丧失保持其原生的稳定因素。因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本民族的宗教、价值、审美和思维意识等,也包括各种自然观、宇宙观、社会思想伦理等哲学思想,以及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相对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它以相对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文化方式维系着本民族自身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他体育文化不可替代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独有的本土性,是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结晶,具有实践性和经验性,而系统性和理论性相对不足。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普遍性,是当前的主流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无法与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相抗衡,其传统的体育文化正面临崩溃或已崩溃,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消失。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不可规避的问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构成为一种必然。

2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文化重构即其与外来文化进行持续不断的接触时,原有的体育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因子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分为被动的和主动的文化适应。主动地文化适应即自觉地文化适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主要动力即来自自觉地文化适应,这种文化适应来自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部。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自觉文化适应决定其文化重构的结果,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决定因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存在三种心态:一种是自我中心,全盘否定;一种是简单趋同,全盘接受;一种是有选择的接受。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土、洋体育”之争在这里也有反照。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自我体育文化的丧失,如果无力扭转局面,产生的就是简单趋同,全盘接受。但这种模仿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很容易在外来体育文化面前颓败,最终完全萎缩。如果在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找到了自豪感,就可以促使其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体育文化。这种源于集体自豪的文化将重新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重生。

被外来体育文化牵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称之为模仿型的文化重构。如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内部的自卑相结合,将彻底断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也将无果而终。

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文化重构,称之为创新型的文化重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目的是发展和创新原生文化,必须通过在外来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达成一种自豪的体育文化自觉意识,产生创新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容易适应外来的体育文化冲击,并能从中获得新的体育文化因子,使自身的体育文化得到发展和前进。

3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即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重新构建,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象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也是我们对于已经存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进行再认识。在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上,有创造论,但认为创造中应有继承;有保护论,但认为保护中应有创新。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融合和重组外来体育文化因子,使其成为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建构出具有新的文化因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1首先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体育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存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地位,但不加改造和超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在促进而是在阻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更不应高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现阶段的作用。

现代体育文化无论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育。应当承认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流意识。当然,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落后,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其文化,而是要究其不足,补其虚缺。只有这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文化才能自觉地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才能自觉地吸取现代体育文化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展。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树立现代意识,寻求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整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实现现代性的重构,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要勇于打破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单一的本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要勇于打破本民族传统文化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的束缚,要扩大交流,使之融入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之中。

现代化的发展趋向,需要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扬弃“传统”,从而走向“现代性”。而现代体育文化所带来的异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异质性体育文化则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重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进体育文化因子。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被动到主动地融入与现代体育文化,改造和发展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使其朝着文明、进步、科学的方向发展。

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吸取了人类文化的各种因子,通过整合而成的文形式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民族能够生活在隔绝的环境中,最终它们都将面临文化的选择,也就是文化的重构。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不存在纯粹的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或多或少地都融入了现代体育文化。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基础和发展的选择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文化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吉登斯先生说过:“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所保持的理解或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历史的内涵和改变历史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基础是文化自觉。即当本民族的人对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才能觉醒、反省和创建本民族体育文化,才能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反思,才能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下,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发掘、改造和重构,以促进其现代化。

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既要接受现代体育文化,也应该保持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各少数民族要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吸取建构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需要的文化因子,又要吸纳能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华的现代体育文化因子,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的生命力。

4结语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生存发展下去,其重构是必然趋势,重构的过程也将是长期的。区别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的核心层面――民族的体育精神。在文化的重构过程中,变化的是表现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当然两者的变与不变也不是截然分开和绝对对立的。形式的变化会促使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会带来形式的根本变化。只有在立足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因子,经过不断重组、整合和融合,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在现代化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文化多样性宣言》. 省略/chinese/2001/Nov/72229.htm.

[2] 达里尔・A・波塞,许建初等译.超越知识产权――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争取传统资源权利[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3] 塞谬尔・亨廷顿.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M].北京:清华出版社, 2004.

[4] 周宵.民俗旅游的人类学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5]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 汪海涛.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7]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3(4).

[8] 董亮. 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9]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上海:三联书店,1998:61.

[10] 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1).

[11] 陈艳美.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

[12] 邢启顺.旅游开发与乡土传统文化重构――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3] 邓星华,黄彦军.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

第5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6-0034-03

1引言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场所,城市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城市化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城市化作为一种有力的杠杆,努力通过城市化来促进经济要素的地域集聚、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城市文明的地域扩散,从而使社会文明形态完成“惊险的一跃”。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城市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当前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新的形势下云南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快速粗放型城市化对文化造成现实的破坏与潜在的危险,已成为我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危及到城市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云南作为多民族的省份少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随着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如何处理好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是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政府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选取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

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城市化进程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2城市化进程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Karlarx)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人类聚合的根本,社会成员聚合的倾向是无法阻挡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会自觉地聚合在一起,城市为更多人提供了产生丰富社会关系的空间和载体,使初级群体向次级群体的社会结构演变成为可能。在乡村社会结构中,初级群体的比重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进入城市后的人群逐步摆脱了相对单一的血缘至亲圈子,走向了广阔的以地缘和业缘为主的社会关系之中,使人们的意识体系产生改变。帕克(RoberPark)认为:大城市从来就是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炉,新的种族、新的文化、新的社会形态就是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

城市化已经成为全球文明的一种模式,城市化使世界各地的城市有趋同的态势,基本相同的城市框架、城市社会结构、城市人口分层,决定着城市功能和作用的相似,作为城市文化的熔炉,锻造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自然会出现近似的方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同样如此。

第一,城市化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更加规范,因为城市以契约为主体社会结构的严谨性,决定了城市生活各方面的严谨程度,大凡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数内容产生了规则细化倾向,减少了体育活动的随意性。例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在城市广场文化中已经被规则化。

第二,城市化进程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迅速。进入城市文化空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了发展的动力,也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广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城市,可有效地借助城市的综合文化融合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借助文化辐射势能,向更加广泛的地区传播。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内容和形式方面做出符合时代的改进,这样才能进步,才能有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品味的提高和知名度的上扬,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象传播。城市化带来的城市和城镇网络体系的发育和完善,也现实地促进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网络体系发展。现化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又是发展现代体育的一个有力推进器,它给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着一种管理机制方面的系统支持。

第三,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体育文化更加具备现代意识和风格,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经过城市文明的熏陶产生了意识、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传统的保守模式的束缚,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地突破。

3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3.1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

自人类建立起更多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城市,人类就迈开了他们全球化的步伐。少数民族体育在现代城市化方面进程相对缓慢,对于城市生活方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部分内容的确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诸如其中依然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实用性、与节庆活动的关联性、审美性等强烈地制约着它的城市化进程。

就实用性而言,像傈僳族的射弩,傣族的孔雀拳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十分强调其使用价值,要求习练者掌握和强化其实战技击能力。但文明社会已经不需要人以拳脚来解决纠纷,从这个角度上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技击实用价值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少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审美性是与其生成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乡土气息浓郁,较少现代城市审美倾向。

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多的是与其发生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它的内容、形式和思想多是发端、生存于乡村,不适应城市生活环境。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其根本依托环境发生变化,其在文化的变迁和重构中正在不断地失传和被抛弃。

3.2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城市化,其表现形式是人员的大量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员纷纷涌入城市。由乡村向城市的发展固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在由分散、落后的乡村向密集、发达的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在文化的变迁和重构中造成了大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失传和丢弃。

从目前的情况看,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城市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由于城市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由于电的使用和电视的普及,各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制度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急剧改变;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内容,休闲娱乐等都市文化的冲击使少数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

第二,经济利益的要求动摇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社会根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打工热潮,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富余劳动力纷纷涌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农民外出打工对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观念的改变、提高农民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民外出打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是一种强大的挑战,因为外出打工的人所接受的都是社会的主流文化、都市文化,他们大多背离了故土的传统、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乏人,其社会根基发生了动摇。

第三,城市化导致了民族凝聚力减弱,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长失去了组织依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纷纷进人城市,原来相对集中居住的格局被打破,逐渐分散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正是由于散居的原因,再加上人们为早日融人主流社会而疲于奔波,很少有人或组织热心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结果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减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长失去了组织的依托。

第四,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受重视,传承机制脆弱,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乏人。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学校体育出现了误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无法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主流体育文化的排挤无法进人学校课堂,其结果是学生从小就学会了现代体育,而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和所存载的文化却知者甚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受重视的情况在民间也同样有所体现,民间艺人地位在下降,表演艺人没有观众和舞台。老一辈艺人的处境是一面境子,所以年轻一代继承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寥寥无几。

4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城市化进程是时展的趋势,同时,城市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也是不可逆转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城市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同步进行,和谐发展。

4.1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按“分类分层”的原则进行保护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哪些应该重点保护,怎样保护,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因而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作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在弄清各种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分布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分类分层”的原则进行保护。

在“分类”方面,首先需要了解保护对象的现状如何,还能不能进行保护。如果需要保护的对象有的虽已衰退,但还存在,可以直接进行保护。有的已濒临消失,需要先抢救,然后才能进行保护。有的虽然重要,但已完全消失,无法保护了,也应当有相关的资料存档。其次还要根据不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有所侧重,加以分类。如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在仅有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会,那么,抢救的措施首先应是侧重对老艺人的保护,让老艺人培养一批年轻人,才能使其延续,得到保护。

在分层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可以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层较为合适。如果某一具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全国的层面上看,既独特又有很高价值的,则应该进行国家级的保护。如果在全国的层面看较为一般,但从全省的层面看有很高的价值,则只进行省级保护。从全省的层面看也较为一般,但仍有较高的价值,则可进行记录式保护。

分类分层保护是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值得保护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2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人城市建设规划

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必须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考虑进去。要充分尊重历史和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涵着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并且具有许多有形的文化资源,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把这部分资源保护下来,尽量不破坏原貌,保持其生态文化环境。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和向外展示的窗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能使人感觉到一个城市的民族文化气息,在城市中感觉到民族特色。这样做,既能满足城市居民和游客对民族文化的需求,又有利于保护、继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3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3.1立法保护

在诸多的保护措施中,最关键的是立法保护。立法保护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不仅系统全面,而且能规范政府、社会、民间的行为,使其有法可依。在我国,有形文化的保护已经有系统的保护法律法规,但无形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需要加紧立法。

4.3.2各级政府要保证保护经费的正常投入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同样需要经费投入。建议各级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要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费纳入预算。另外,还要将挖掘、整理、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费列入地方的财政支出。

4.3.3要建立健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管理机构和保护队伍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涉及到社会学、宗教学、考古学等各个门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民族文化管理机构,保证其编制和必要的经费,建立一支懂业务、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保护队伍。

4.3.4要保障民间艺人的知识产权

尊重他们的劳动,使他们乐意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借鉴云南省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做法,分期分批授予各类民间艺人荣誉称号,并给予他们适当的生活补贴,一方面使他们能够安心传承民间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民间老艺人的重视引导一部分人加人民间文化传习的队伍中来,保证民间文化后继有人。

4.3.5积极引导城市民众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各级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间文艺活动,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同。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地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举办的“三月街”、石林彝族自治州举办的“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6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统;移民;适应性

文化是人类为了解决生存而产生的一种机制,人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一切行为都具有该族群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文化特质,简单来说,“文化始终是人们用来解决其生存问题的机制”[1]。因而,人们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行为和选择,亦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选择。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其生计模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以及心理等随之发生变化,移民为了适应新环境所做出的一系列适应性调试,不仅是居于新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其自身的文化系统是影响其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的、先导性的因素。目前,不少研究者侧重于研究生态移民给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近几年,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而对移民的文化传统对其适应性的影响关注甚微。本文将在以丰乐安置点为例,试探讨民族文化传统在移民适应性中的作用。

一、丰乐安置点的概况

榕江县古州镇丰乐村安置点距离县城中心1.5公里,属县城规划区。该安置点与廉租房衔接,每户住房面积50平方米。到2015年4月份,该安置点共安置955户3755人。其中,计划乡摆王、摆拉两个村整村搬迁497户1783人,其他为寨蒿镇、崇义乡和八开乡的零散搬迁户。该安置点的安置模式具有典型性:实行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依托城区、园区安置,采用“一个村一栋楼房、一个组一个单元、一个家族一层楼”的方式进行安置。该安置点的移民主体为摆拉村和摆王村,这两个村辖于计划乡。摆王村距乡政府驻地30公里,距县城80公里,主要民族为苗族;摆拉村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70公里,主要民族为苗族、水族。两村坐落在海拔1300多米的月亮山主峰上,是典型的深山区。摆拉村和摆王村由于地处深山,农业基本能满足平时生活所需;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这些因素使得他们的民族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下来。为了动言他们搬离 “高坡”①,当地政府做了不少工作。2013年春节前摆王、摆拉村303户农民1070人从世代居住的大山搬到了县城,2013年7月,因一直犹豫而暂时未搬迁的194户713人也搬到了县城,至此两个村完成了整村生态移民搬迁,共搬迁了497户1783人。

二、文化传统对丰乐移民的影响

文化传统是“支配着整个民族的一种习惯势力和精神力量,一种集体的潜意识”[2],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一代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在这个历程中,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人们遵循它行动,但又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丰乐移民都是从较为偏远的山区搬迁而来的苗族、水族和侗族等少数族,特别是处于月亮山深山区的摆拉村和摆王村,受现代化影响较小,其文化传统较为深厚,成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时刻影响着他们移民后的生产和生活。

(一)影响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逐渐形成了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某种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当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势必会引起生计方式的变迁,进而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移民传统文化对新环境中生计方式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适应起到或制约或阻碍的作用。丰乐安置点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概括来说,丰乐移民大部分青年人初中毕业以后就到沿海一带打工,在安置点居住时间长的移民,一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在家带孩子、送小孩读书;一部分是有劳动力、适应能力稍强的人,他们主要靠打零工为生,包括建筑工人、街上的苦力、超市、摩的及部分卖菜等;大部分人两边居住,即一个月在县城做几天零工或闲上几天,又回老家做几天农活。为了移民能够在县城安居下来,榕江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移民解决就业问题。从2013年开始,榕江县对丰乐安置点移民进行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为蔬菜基地、木材加工厂、超市、工业园区等。据榕江县人力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移民后安排到蔬菜基地工作的移民有四五十个,但在2014年走访摸底的时候,只剩下不到十人留在蔬菜基地;在永盛木业、甘力木业和永利木业的移民也先后离开了。

移民后,丰乐移民的农耕技能和文化,与县城的工业、服务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和意识产生很大矛盾。原有的文化传统制约了他们在城市中的生产和生活。在调研中得知,移民大多认为安排的这些工作他们不适应,一是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规律和工作节奏,有村民说:“以前在家想做就做一下,不想做就休息,没人管。”以前在农村做农活,没有约束,而城市的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岗位职责规定,很多村民一时适应不了新工作岗位规律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二是劳动技能不适应,“做不惯那边的活路,我出来一个月做几天,吃完了又去做。”很多村民从生下来就呆在村里,很少与外界接触,最多到乡里赶集,找点钱,其余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种庄稼上,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面他们是一把好手,但是长期以来的农耕技能与城市的工作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一时做不了那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

(二) 影响移民的心理调适

发展是梯度推进的,那些接受现代技术和观念较早的地区和个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相反,受新技术和新观念影响较晚的地区和个人,其文化与现代性的适应较慢。文化习惯促使他们的经济行为、思维等与现代经济社会间存在较大差距,“比如那种几乎出自本能的族群情感、历史记忆、信仰情怀、乡土认知和道德习俗等,对人们的认知、选择和学习(模仿)活动总是具有一种先决性影响,而且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是总是以自觉的方式存在的,它们有时更像是一种本能,于是也就更加难以放弃。”[3]移民后环境的突然改变,移民的文化传统使其在新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表现。丰乐移民一方面很想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使其很难融入城市。要融入就得求同,就得改变。而割离意识中原本具有的一些东西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变与不变、变什么、怎样变这些问题中,每个移民的思维和行为无不带着原有的民族文化因子。可以说这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较量,“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往往是文化传统的改造问题。”[2]在这个较量和改造的过程中,移民在开始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往往呈现出迷茫和焦虑的精神状态。当问起丰乐安置区移民“你觉得你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他们大多游离很久后给出“不知道”的答案。他们大多在城市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心理归属感缺失;而返回原居住地又不似移民前的农民身份,乡土意识正逐渐弱化。在这段特定的时间内,他们作为一种“边际人”②而存在。世代形成的农耕文化使他们在面对城市中陌生的生计方式和人际关系时,一时难以适从,产生一种身份焦虑,一种文化焦虑。

在同一个村寨里面,个人的文化开放程度亦是不同的,从而人与人之间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区别。在丰乐安置区,青年人的适应能力远强于年纪较大的人,文化程度高的人适应能力强于文化程度低的人,与外界交流较多的人适应能力又强得多。丰乐移民中:返回原居住地的移民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在他们身上,文化传统的“习惯势力”更大,他们更加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四五十岁那部分人,很多人游走在农村和县城安置区,既不完全脱离乡土,也完全融入城市;相比之下,青年一代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就小得多,他们大多初中毕业后就去东南沿海城市打工,离开居住条件差、交通闭塞的农村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总之,文化开放程度较高的村民,他们会在城市中较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的生产、生活。而文化传统较为浓厚的村民,则往往在城市中无所适从,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更加焦虑,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因而他们或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或返回原居住地。

三、结语

通过丰乐安置点移民的适应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其传统文化价值有着深刻的联系,人们的价值观内在的限定了他们对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对发展手段的应用。不同的文化所遵从的价值取向不同,势必会造成不同文化群体应对自然和社会等外界环境时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因为文化传统规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化传统对移民的适应性具有先导性的影响,文化开放程度越大、包容性越强,移民适应性越强;相反,文化相对较封闭的族群,其移民适应性较弱。因为,文化是人们解决生存问题而形成的机制,文化也是文化拥有者的生存方式,他们的生存能力不仅通过他们的文化体现,而且通过他们的文化获得。移民以后,移民能否适应新的生计方式,能否在新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其文化传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移民的过程中,“移民的再社会化一定会受到现有资源以及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些资源或环境要素面前, 移民个体并非毫无作为, 他们一定会在适应的同时, 重新对其进行构建。”[4]移民在建构的新的社会环境时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和行为,都是经过其文化过滤的,都带有其文化价值的意义在里面。因而,在搬迁的过程中,须充分关注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应把文化结构对移民的影响考虑在内,所实施的搬迁模式和安置工作应尽量与之相适应。

同时,不仅是在不同的移民群体间,即使在同一群体当中,那些接受现代技术和观念较早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移民后能快速适应转变,并能抓住机遇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相反,适应能力较弱的移民,则有可能因搬迁而更加贫困。因而,在移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可能会出现的 “马太效应”。③(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项目来源:文章系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美]A・哈维兰著, 期铁硼、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492.

[2]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8): 78

[3] 戴庆中.边界漂移的乡土――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突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0

[4] 马伟华.移民的文化适应:宁夏吊庄移民生活习俗调试调查研究――以芦草洼吊(兴泾镇)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注解:

① 当地人称农村为“高坡”。

第7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 造型艺术 文化内涵

上世纪下半叶以前,在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上溯至第二松花江流域至长白山的腹地,大多数人家的房间中、棚顶上都会有一根东西贯穿驾于墙上的横木,横木上下垂一麻绳,麻绳下会拴一两边椭圆的长方形木盒子,在它来回悠荡起来的时候,人们会不时地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及母亲轻轻哼唱的催促孩子睡眠的摇篮曲……

这一幅幅画面,便是人们称之为东北三大怪之一——养活孩子吊起来!

养活孩子吊起来,那吊起来的便是里边放着孩子的摇篮,是东北地区极为常见的养育婴儿的方式,它全然不同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人们养育婴儿的方式和方法,因为这是生活在北半球寒带少数民族之一、曾经以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发展和占当时社会主导地位的满族人养育婴儿的办法。这种办法与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鄂伦春等渔猎游牧民族养育婴儿的方法类似,前者还有一摇篮,而后者则是直接在撮罗子(在树林相对密集的地方,将树冠用绳子拢起,再在树周围用毛毡围起来,形成窝棚状,即是临时的住所)的树杈上,将孩子装入兽皮袋子挂起来,以这种方法或类似这种方法养育婴儿的民族,他们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萨满教,也就是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及西伯利亚以至北欧等国家和民族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早在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北半球寒带的先民们,尽管对自然的认知还处于朦胧状态,但为了自身的生存、氏族部落的繁盛,便开始对宇宙和大自然的奥妙进行了不懈地探求,随着历史的演化、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以“万物有灵”论为精神核心的萨满文化。它是满族文化的母源,在萨满文化由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化的道路上,满族文化亦逐渐形成了本民族自身的特点,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造型艺术特征和文化审美内涵。由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对氏族部落人口繁衍需求的渴望和对生殖的崇拜,对婴儿的照料就显得十分细致入微。满族人在继承、沿袭了这一遗存的基础上,便形成“养活孩子吊起来”的风俗习惯。

这种把孩子吊起来的养育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满族的先族是肃慎人,是历史文献最早记录的北方少数民族,在长久的民族演变和融合过程中,他们始终驰骋在辽阔天空下的高山、草地上。在马背上颠簸长大的孩子,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动荡的生活。在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动荡中,婴儿也只有在悠悠荡荡的环境里才能睡得香甜。所以,摇篮也是历经演化,最终才使其制作变得十分讲究。在造型上,摇篮呈长方形,中间向下凹陷,类似马蹄状,两端椭圆。四周的篮壁上,嵌有铜质铸件(富裕人家则是金银铸件),空余地方均绘有精美图案。图案的样式大都是期盼婴儿健康成长的祥瑞图形,但有些摇篮上还会绘制一些骑马射猎样式,基本上还保持着游牧时期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完全体现了满族人对祖先和英雄的崇拜。满族人在这种生活用品的造型和装饰特征上,既表现了萨满文化中牢记祖先、不忘根基的道德文化层面,又表现出英武彪悍的民族性格和抵御外辱、共同抗敌、为开疆扩土而英勇战斗的民族精神及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这种文化内涵,是满族民族精神在民众血液中的自然流淌,更反映出萨满文化中“人神同在”的深刻教义。

在满族人的生活中,萨满文化无处不在渗透着它的影响力,早些年,若是到乡间街坊,就会看到人们在家里的炕琴上(在火炕上放置的一种低矮壁柜),摞放着睡觉时用的长方形状的而且里边用谷子壳、麸子或麦草等填塞物塞得结结实实的枕头(这种长方形枕头的习俗,源于满族先民的枕头是用木头做的),都刻意不用任何物件遮盖,待仔细观看,才发现那方方正正枕头的两侧,无不绣花刺朵,十分精美、艳丽。这些枕头和枕头顶上的刺绣,都出自新婚媳妇或者她闺中密友的妙手,既是娘家的陪送,也是满族婚俗的必需品。按照当时满族的习俗,在结婚的前一天,女方家一定要把嫁妆送到男方家,而其中的枕套绣品,要由女方家的人用木杆撑起,绕房屋走一圈,以示新媳妇嫁过来以后持家过日子的能力,然后,男方家要郑重地把枕套绣品挂在新房里,以便乡邻品评,其品相的优劣,可直接导致人们评判新媳妇是否聪慧,甚至于以后在婆家中的地位。

这些枕套绣品在图形样式上,都是满族民间刺绣的经典式样,它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那种细腻、精致的审美特征完全不同,而是以一种粗犷、豪放、朴素、大气、色彩对比强烈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展现在观者面前。它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生活饰物、戏曲人物、故事传说等,同时也极大地吸收了汉民族祥瑞图案。这些绣品题材之丰富,令人目不暇接,针法的繁复及精湛的绣工,令人叹为观止。颜色多用红、蓝、黄、白作为主色调,象征着满族八旗入主中原的旗色标志,极大地释放出了萨满文化中崇拜英雄的英雄主义观念,同时体现了萨满文化独有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此外,枕套的刺绣也是沟通长辈、妯娌间以及亲朋好友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媳妇娶进家门的第二天,新娘子要仔细挑选精美的绣品,缝制在枕套顶上,由长嫂带领,去拜见丈夫家族的其他长辈,按照辈分,双手捧着绣品依次一一送出。这一习俗,叫做“认大小”。回到家里以后,新媳妇还要感谢长嫂,要送给长嫂一份枕套,同时,长嫂也要还之以礼。由此一来,枕套就变成了妯娌间互为珍藏的重要礼物,也是姐妹间在以后一起生活时,能和谐、团结的重要情感沟通手段。

剩余的枕头绣品则要珍藏起来,一是作为新娘为人妇的纪念物,二则要在自己儿女长大嫁娶之时,作为母亲的家珍相赠。三是要在老人百年身后,与之随葬或者火化,以祭老人养育子孙后代的不世之恩。

第8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保护与传承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探析 多元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发展与保护分析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媒介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 传承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街道景观更新 论多元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冰雪体育在高等学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方式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 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舞蹈传承发展的路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途径思考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教育传承的意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242-245.

[4]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编.测量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汝军红.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159-167.

[6]李先逵.干栏式苗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9-71,109.

第9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文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集中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文物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千百年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承载民族情感、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架构了西部古朴神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如贵州全年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较大的民族节日就有100多个。西部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以少数民族为特色的文化发展,前景广阔。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是增强西部地区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西部地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西部地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多措并举,制定出台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着力完善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措施,积极打造民族文化精品,促进了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但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母语危机日益加剧

由于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使得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趋于濒危边缘,尤其是母语危机日益加剧。在走访1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调研中发现,彝语、苗语、布依语、水语等有下降趋势。

二、少数民族文物和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民族文物,特别是民族古籍大多散存在民间,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条件差,管理能力薄弱,损毁现象较为严重。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短期行为,无序开发,造成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特别是民族古籍传播渠道狭窄,普及使用范围不宽,民族地区大多数人不具备识读能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面临断代危机,很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古籍文物将成为无人识读的“天书”。

三、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协调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保护,导致了许多伪民俗现象,造成了民族文化认知上的误区。同时由于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使之转化为与之匹配的文化生产力,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四、民族文化人才奇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在民族文化队伍建设和民族文化经费投入上存在人才奇缺和经费严重不足现象。现从事民族文化工作部分人员的专业不对口,工作技能与工作岗位错位;同级财政对民族工作虽有“三项经费”,即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金,但没有单列的民族文化经费,难以保证工作的有序推进,致使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无盘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举步维艰。

五、民族文化统计工作有待加强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殷厚独特、潜力巨大,非常有利于综合开发。要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必须要摸清西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底数。在有的地方,虽然也强化了民族文化工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底数不清,界定不明的情况仍然存在。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好又快地推动西部地区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一、强化民族文化普查统计工作

为加强对西部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建议在西部地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工作的普查统计,进一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分类界定,规范管理,建立西部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体系,积极推进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二、制定规划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从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促进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的战略规划,积极深入挖掘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西部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加强民族文化队伍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血脉和根基,为进一步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建议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出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标准,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加大培养民族文化学科带头人,在西部地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人才。壮大民族文化工作队伍,保护和激励民族文化传承人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继承保护工作。

四、加大民族文化工作经费投入

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必须要有经费做保障。建议设立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以促进民族传统文物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有盘子”。

五、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区,建议国家制定出台促进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政策,在西部地区建立多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民族文化园建设,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既可以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