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

第1篇: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解铃还需系铃人”,历史学科之殇,更是历史人之责任。虽然,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少年,素质教育也推行了多少天,但不少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总是被动地吸取知识信息,形成老师讲、学生听的机械式被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当今社会需求创新人才相悖,与高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不相适应,很容易招致学生的逆反心理,“烦”就水到渠成,甚至发展为怕、躲避,最终带来的必然是教学效果无从体现。那么,作为历史人,我们如何才能春风化雨,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何润物无声,依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速度、认知能力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呢?

高一年级是一个初高中衔接的年级,高一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上的转型期,学生的思维逐步从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过程。 在这个思维形成过程中,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如果这个过程处理不好,学生的思维层次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或是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出现“分化现象”——一些高分入学 的“佼佼者”,一学年下来以后,文化成绩出现了惊人的退步。因此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敏锐地觉察到这一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机地穿插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再“易将乘勇追穷寇”, 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材料,慢慢教会学生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概括、表述、评价历史的能力。只有这样日复一日,学生的思维才能逐步摆脱形象思维的束缚,渐渐发展到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自然而然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高一年级是一个打基础的年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而侧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是高一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矛盾的是高一历史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量大,头绪多,“前秦后汉,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学生一提到历史头就大。这时候的历史教师不仅仅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老本行,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如何去解读晦涩的古汉字、如何掌握那些枯燥的历史史实,如何从书山题海中总结归纳出解题技巧与规律。然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学习方法也多种多样,串联记忆法、比较分析法、联想记忆法、归纳分析法、口诀记忆法、做题训练法、交流复习法、重复记忆法等等多如牛毛。“把戏人人会玩,各有巧妙不同”。 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针对高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规律,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依据自身的经验,帮助学生整理繁杂的历史史实,解决繁琐的记忆任务。要么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要么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或者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把知识串联起来记忆;也可以把相关知识编成顺口溜、儿歌、俗语加以记忆;还可以把类似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比较进行记忆。不过,不论哪一种记忆方法,都要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及时记忆。对于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设计表格的形式,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这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列大事年表,引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

其次,教师可以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微调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加深对一节课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在复习方法上,教师可以把重点知识清单化,难点知识习题化,强化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剖析,再以问题引路,引导学生对重、难点问题展开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层次,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课后的训练中,教师要精选习题,充分利用好经典题,与书本知识联系紧密的热点题。练习的形式可以有课时练习、专项练习和单元练习。习题评讲时做到有的放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讲。坚持做到有讲必练,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进一步加强规范化训练,语言表达、书写格式等多方面、多形式地进行规范。

第2篇: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学案;主体性

历史学科应该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因此,“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模式成为新课标要求下提高课堂效率的不错选择。

我校较早地采用了学案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历史教师,我对于历史学案的设计编写和教学使用方面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大家共同交流如下。

一、“学案”的编制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以生为本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应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应该在对学生所具备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做出基本估计的前提下设计学案。学生是怎样认识要学习的内容的,难点是什么,哪些是需要教师做出说明的。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后再去思考怎样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思考怎样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

(二)指导性原则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因此,在学案编写中疑难问题提示、思路解析、方法指导等是必要的构成内容和要素。随着知识脉络的清晰,学生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系统,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高考性原则

学生在高中阶段,高考取得好成绩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现在的高考非常灵活,会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历史知识具有很大的延伸性,同一个历史事件,用不同的历史观去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这为高考历史试题的灵活多变提供了条件。所以,教师也要紧跟高考方向,在设计学案时把一些新观点、新题型、新知识补充进去而不是固守课本上的死知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优化、充实、提高以期使其更加符合高考要求,为将来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高考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案”的内容设计

“学案”设计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同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尽量照顾到不同档次的学生,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我们的历史学案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

(一)课程标准解读,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新授课的学习目标是学案的基本职能。这个目标也包括识记、掌握、理解、运用各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温故而知新

在新授课知识之前一般还要复习一部分与本节课相关内容的旧知识,或填空、或选择、亦或是问答,形式不一而足,只要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即可,这样也可为本节授课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

1.知识梳理。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以填空为主要形式设计本节的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完成,并要求在“学案”中做相关的学习记录。

2.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主要是围绕本节的重难点来进行,通过相关文字及图片材料的应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在更好地挖掘、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而去解决本节的重难点问题。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知识升华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一些跨度大,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学法指导进行分组讨论,代表归纳总结,再由教师做出适当点评。通过这种集体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既能巩固知识又可使学生的历史能力得到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五)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关键是练习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要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有对能力较高学生的训练。对于有些题目的技能训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总结。

(六)学后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学案最后要留一点空间以备学生课后反思之用。学生可以利用这块“自留地”把自己对这一节课的心得、体会或疑问、反思写下来,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课后,教师可以将学案收起,给学生进行解答和批阅。

三、学案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学案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罗列

基础知识是学案的基本内容,但学案的知识不能理解为课本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或挖空式呈现。设计学案时,教师有必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合理取舍,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这样既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又减轻记忆负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学案的利用率。

(二)学案不应成为历史问题的堆垒

为引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是学案的重要职能之一。但问题的设立绝不是多多益善,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引导性。历史学案要以设问为抓手,构建出层层递进性的问题链,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握历史知识的精髓。

(三)对于课本教材要懂得“舍得”

在编写学案时,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固有结构,以一种学生更能接受的或是更能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方式来编写学案。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或知识点可以做出适当的取舍,而增加一些课本没有涉及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内容,这样学案就与课本形成了有益的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针对体艺生历史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而言,他们学习起来更为困难;又因课外勤奋不够,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巩固,更加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和历史基本线索,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因此,老师在每一章节复习时都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以理清线索。如,必修二专题七“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节,教材做了这样的安排:第一标题是“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第二标题是“农业全盘集体化”,第三标题是“斯大林模式”。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线索,在复习时,我会对本节知识结构做如下的调整:①利用课题揭示“斯大林模式”的含义;②介绍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③让学生找出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④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在工业化之路和农业全盘集体化中形成;⑤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⑥评价斯大林模式。通过整合,本节课各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帮助体艺生更好地把握线索,理解知识。对于和这两处内容不论是三本必修还是人物选修都进行了详细学习,在复习时也可将同一历史事件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将三本必修的内容一次性透彻复习。这样做是为了让教学内容紧凑清晰,不致以被割裂开;可以节省重复学习的时间,减少了学生的烦躁心情,有利于体艺班学生迅速掌握基本内容、寻清线索。

二、课堂留出一定的复习巩固时间,让学生胸有成竹

针对体艺生课外复习巩固的自觉性不够和对知识需要内化的特点,老师要当堂留出适当的时间针对重难点知识让学生进行巩固,时间大致可在5~10分钟左右。如,学习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时必然要碰到对英、法、美、德四国近代政体的对比,这个问题既是本专题的重点内容,也是本专题的难点,因此在课堂上,我先留5分钟时间让体艺生照着表格进行记忆,再留3分钟时间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提问抽查,最后让学生对于自己还没掌握的知识用红笔进行标注,便于课后进行巩固复习。课堂上留5~10分钟让学生自行消化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让学生体验到课堂上学有所成,愉悦的情绪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三、加强解题指导,让学生应试心中有方法

第4篇: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自主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26-02

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我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1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1.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1.3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2.1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这里就不再分析。

2.2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2.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第5篇: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积极心理氛围;构建;措施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等方面成为新形势下教师面临的崭新课题。

百度词条对“心理氛围”的解释为:组织内部以群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对组织、对工作、对内部人际关系以及对组织外在形象认知和感受的综合反应。据此,可以认为,学生积极心理氛围的营造,就是要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和引导,通过对课堂氛围、学生心理、师生关系等各方面的综合把握,形成班级和学科学习的正能量,为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一、众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

有教育学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才能让学生感到轻松、安全、愉悦、敢于真实地表现自我,勇于发表见解,善于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课堂上,提问用“请问”“请回答”“请思考”“请坐”等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对班内学生用“我们”“我们班”,强化师生一体的认同度。以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化发展为基础,采用幽默化的方式处理,可以营造更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兴趣,营造主动的学科氛围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十分注重兴趣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让学生对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是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因此,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需要,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尝试的冲动和愿望,以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记忆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历史教学中,灵活的导课,恰当的教学方法,语言的直观性,直观的教学手段,巧妙的板书设计,丰富的历史史料、乡土教材,注重实践的动手课堂等均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情绪,营造亲师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自由地呼吸’。”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除了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外,教师的非智力因素也是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情绪、教学心态、责任心和上进心,学生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看法,教师的喜、怒、衰、乐、忧、恐、惊等情绪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课堂教学。

激情教学:生活邋遢、不修边幅、衣着不整等会使课堂无精打采,没有一点朝气。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精神饱满、精神焕发地走进教室;用洪亮的教学声音、优雅的教学手势,会让学生学习时如沐春风,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微笑教学:教师表情冰冷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而面带微笑、语气平和,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注意,让学生产生亲近感,爱学、乐学该门学科,培养学生的兴趣。

修养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表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仅能在教学上渗透德育,而且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教师敬重,听从教师的安排,爱上学习。

四、多彩课堂,营造自主的课堂氛围

“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讲到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师职能、转变教学方法成为必然的选择。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DJP(导学讲评式教学)教学为载体进行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DJP教学理念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导学、讲解和评价”,其基本理念有“先学后教、以教促学;先思后启,以启促思;先讲后评,以评促化。”

以DJP教学理念为引导,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尝试:

(1)教师设计制作学案,包含本课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重点知识以填写形式呈现,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材内容,完成学案内容,初步建构知识基础。它有利于学生结合初中已学史实,初步构建教材的知识结构,确定教师上课的方向和重、难点。

(2)课前2分钟要求学生疯狂式朗读本学案中已完成填空的重、难点内容,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再认识。

(3)教学中教师梳理本课的历史线索和基本概念,突出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规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代表向全体学生展示对学案内容的理解,并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4)教师将学生问题及需深入挖掘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小组内交流,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5)3分钟重、难点知识记忆,3分钟重点知识课堂练习。

2.以问题为中心,开展任务型历史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培养学生长期的思维习惯,解决当前学生“学而不思”“记而不思”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任务型的教学,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课堂贴近考场,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要求学生对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基本了解进行教材的相应内容。

(2)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教材知识体系,一人上黑板。其他学生经过讨论后,对该生体系进行修补,并说出修改理由。

(3)教师提出内容,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历史信息提取及概括相应主张,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和归纳、概括等能力。

(4)对教学重、难点,教师设计历史问题进行突破,以易到难,层层递进,并将需要联系和扩张的知识设计成问题。

(5)寻找近年高考或模拟题进行课堂练习。

五、学法指导,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停留在初中学习“背多分”的基础之上,对高中阶段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描述和阐释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缺乏基本的认识。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将学法指导贯穿于历史教学之中,紧扣教材,指导学法,注意过程,概括学法。如,对教材材料的处理中,培养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方法,通过历史小专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联系法、归纳法、比较法、概括法等。

第6篇: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关键词: 高三复习 更新理念 策略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在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的实验、新课程的实施、新理念的运用进入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而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全面推进,高三历史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标》中蕴涵的思想,大胆而又谨慎地审视和深入地探讨,关键还在于转变理念,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夯实基础,立足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知识的建构、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善于结合各种版本的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来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全面提升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的实效。下面笔者从高考备考的主导思想、新课程理念渗透、复习手段方面,谈谈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以期抛砖引玉,求得方家指教。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里涉及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和属性特征,即它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并依据上述原则,及时调整更新了课程内容。基于此,教师的理念更新正是关键。

广大历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抽象说教为兴趣教学;变机械的死记硬背为教会学生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变单一知识传授为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变注重书本知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师还应学习其他版本的教材、教参,在比较中学习相关知识,丰富备课资源;学习相关杂志文章和专业著述,掌握史学主流发展方向,如当前史学界的三大主流观点,即生产力标准、整体史观、现代化理论,以生产力为基本标准,以整体史观为新视角,以现代化理论为主线认识历史;认真研做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思考其命题思路与设计技巧,归纳出指导我们教学的注意事项与方式、方法,让历史教学熠熠生辉。

二、更新方法,合作互动,迎接挑战

高三历史教学建立在深刻理解“文明史观”、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历史教育本意的基础之上,对知识点重新进行认识与建构,这样才能较为彻底地解决“把握哪些”、“如何把握”等技术性问题。我认为,高三新课程历史复习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分析有所欠缺,复习中面面俱到,有的老师甚至又补充了很多的内容,使得复习的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突破。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细化,针对课程标准设计出问题,然后明确落实,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标准。凡是课标中没有的,包括整节课的内容,可以大胆删除;以人教版教材为主,参考其他各种版本的教材。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史实”描述比较完整,对“特点”则没有表述;又如,“了解希腊自然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中只是叙述了希腊城邦的形成与内容,没有对相关规律性内容的解释。因此,要根据其他版本的教材补充相关知识,以全求面、准确理解课标内容。

(二)辩证看待课标与教材、教参的关系。

我们知道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它的灵魂是历史课标;历史教参是对历史教材的解读与补充,是教学的辅助材料。在教学中,老师们应依托课标和教材,但要敢于跳出教材看教材,多思考课标、教材、教参相互衔接是否合理,可探索、选择、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教参。依据课标,把握重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动,对教材、教参要相信但不要迷信,要依托但更要探索与创新。

(三)处理好必修与选修、通史与专题的关系。

从2007年高考方案看,试卷结构兼顾必修和选修,而且在Ⅰ卷、Ⅱ卷中区别对待。教学中要明确必修、选修在试卷中的不同地位,明确考查的方向和训练方式。必修部分既要准备选择题,又要训练主观题,选修部分突出训练主观题。考虑到对选做题的灵活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要灵活,同时要注意,选修部分在教学中要突出本模块知识的联系,不搞跨模块、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要明确教学侧重点,根据必修、选修模块所占分值,突出必修模块的主体地位,以求全面、细致、扎实、灵活地掌握,基本按照已往高考的要求进行;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功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四)处理好通史与专题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是模块单元体专题形式编排,其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其一要注意通史与专题史的有机整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某一领域、某一类别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其二要依据新教材的有关问题,探寻更高层次、更严密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其三要在教学中不能就教材讲教材,就模块讲模块。历史的发展有因果性、关联性,但新教材各模块之间没有严密的因果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整合一些模块内的单元内容,以更有历史的特色。

(五)注意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

视察中我们没有发现一个学校能够注意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依据人教版的新教材来进行复习,有的复习中紧扣人教版的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而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各种版本的教材只是帮助理解和求证课程标准的材料而已,因此,我们在复习和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和分析课程标准,“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同时,要注意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哪个版本的教材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到位,我们就采用哪个版本的教材,决不能按照一个版本的教材一路讲下去,以免贻害我们的学生!

三、研讨实施方案,提高教学实效

(一)夯实基础,搭建历史专业知识结构。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托课本,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并力图结合新课程理念,突破重点难点,讲深挖透。如果我们不能努力贯彻落实这些考查点,不能在每一个适当的环节将新课程的理念进行适度的渗透,那么理念的更新就是一句空话,学生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也是一句空话,应对高考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高考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最常态的评价,以考查主干知识与书本知识为主,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为基点,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结论的认识能力。纵观近几年高考,尽管历年的题目千变万化,五彩缤纷,但不管怎么变,不论什么题型,如材料选择、材料问答、热点焦点问题等,它的知识来源、结合的考查点,始终离不开“课本”,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故夯实基础,落实考点,是高考备考的“万金油”和取胜的“法宝”,以不变应对万变。这是所有高三历史教师的共识。

新课程在历史学科内容体系上的最大变化就是将原来的通史体例改为学习模块和专题,即在初中形成了系统的清晰的通史历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高中阶段进行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学习模块的专题内容学习。学习模块好比树干,学习专题好比树枝,学习内容好比树叶,三者密切相连。在深入理解模块、专题的基础上,辐射相关内容,对知识内容进行整枝,以树干、树枝带动树叶,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棵树的知识网,前后呼应、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目的。它摒弃了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呈现历史知识的范式,以世界文明演进线索来叙述历史的发展,从纵向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代文明(知识文明)发展;从横向来看,人类文明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富,而且知识系统更合理新颖。

(二)关注中外关联、古今贯通,把握历史学科的相关问题。

中外关联,就是注意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古今贯通,就是纵向理清不同阶段相关历史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中外关联、古今贯通是新课程体系的另一新亮点。它打破了旧课程体系的中外割裂、古今分列的局限,在同一个模块中既有中国史的内容,也有世界史的内容,既有古代的内容,也有近代和现代的内容,使我们能够从时间、空间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整体把握。如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如果把古代、近代、现代贯通起来,就展现了一个从专制到民主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这样来观察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三)渗透课标理念,结合热点,把握材料取舍,进一步活化教材。

新课标强调历史课程要关注学术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反复研读新旧教材,对比其中的变化,不能“另砌炉灶”,即不能丢开旧教材完全跟着新教材走,切忌将新教材的所有新材料都提供给学生,无谓加重学生负担,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新教材中获取一种启迪。新教材在论述一些重要历史问题时,对旧教材中很多小字内容演变为新课程教材必须掌握的大字内容,也呈现了很多新提法、新论断,譬如增加插图、材料、史料、探究与学习等,这些方面要特别关注。

(四)重视反思性教学要求的落实。

从教师看,反思的途径一是从自己中来,积累资料;二是从学生中来,发现问题;三是从同行中来,共享资源;四是从理论中来,审视发展。从学生看,反思的途径一是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二是学习中有何感、有何悟;三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师生间的沟通。要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五)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目前,由于新课程刚刚推行,配套新课程的教辅资料很少,能够较好地服务于我们新课程教学的教辅材料更是凤毛麟角!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选择,优中选优。有的学校老师手中有大约10多本教辅材料,学生手中也有两种材料,大多数材料都抄袭了旧版本教材的材料,许多习题根本没有办法去做,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重的负担,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因而建议教师最明智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剪刀加浆糊,先选出来,然后剪贴,印制成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尤其是练习题的选择更要慎重,建议教师绝对不要采用现成的成套的试题。另外,学生手中的材料不宜太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同时建议老师要注意批改学生的练习,知道学生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等等。做到讲评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我们还建议教师要注意明确落实问题的详细答案,尽量让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能够较好地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再去吃回头草!

(六)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1.精心备课

个人备课要备到点子上,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强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加强对《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关键点,寻找突破点,确定复习重点;二是加强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找出规律,指导教学;三是沟通教材各部分的联系,构建结构,引领方向,宏观把握,微观处理;四是整合教材,归类知识,发现规律,用活教材;五是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把理解准确、方向对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加强集体备课

目前,由于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比较陌生,再加上新高考的压力,单靠一个老师的孤军奋战很难去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加强集体备课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建议备课组长要注意分工合理、到位,谁负责选择练习,谁负责比较各种版本的教材,……尤其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讲解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设计和答案,等等都应该明确到人,认真落实,形成书面的知识内容。然后资源共享,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高三历史教师要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夯实基础,立足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知识的建构、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善于结合各种版本的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来适当整合教学内容,以“文明史观”贯穿复习进程,引用新教科书的某些史料来优化练习,并强化校本教研和网上交流,切实进一步提高高三历史备考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徐赐成,杜江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立足点.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6).

[2]谢芳青,梁仁华.关注新课程改革,提升高考复习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0).

第7篇: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为了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复习,我引入了全新的情境和材料,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1:中国的“春”“夏”“秋”“冬”

导言:中国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设置新情境、新材料】题一:出示一张趋势图。

【提出问题】

1.这四条曲线各代表哪四种经济形态?

2.说明这四种经济形态中最能体现进步和潮流的是哪一种?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图中有四条曲线,试题要求判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什么经济形态。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的几种经济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来判断。首先看第一条曲线,这种经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占主导地位,后开始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第二条曲线,产生于1840年左右,第三条曲线产生于1860年左右;它们出现后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1910年到1920年之间发生了明显的波动,而且形势相反;从1930往后它们都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第四条曲线产生于1927年,1940年左右达到随即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1949年前后消失。联系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经济成分,结合曲线图中表现的变化过程,不难判定它们的性质。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和经济。

关于第二问,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四种经济成分的特点不难发现: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

【问题探究】题二:根据第一题的图表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括1949年以前,中国工业的兴衰过程及原因。

【分析】本题的知识依托是中国在建国前的发展概况。根据曲线图看它发展的趋势,这个趋势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这样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发展“春”“夏”“秋”“冬”的内涵。

【引导学生归纳】兴衰过程: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以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刺激下,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开始兴起。中日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工业初步发展。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工业进一步发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期间及抗战胜利后美国加紧对华侵略,工业陷入困境。

案例2:宋元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设计意图】宋元时期,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文化继续发展,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通过新情境的创设来理解宋元集权体制下儒学与艺术的世俗化重建,体验理学“厚德载物”的精神

【设置新情境、新材料】南宋的李嵩《货郎图――挑担摇鼓》图(略)

【提出问题】根据画面分别从经济角度、艺术角度、社会思想角度来解读宋朝历史。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货郎是一种挑担小商贩。他们走街串巷,来往于城乡之间,沿途叫卖日用杂物。招徕生意时,或敲小铜锣,或摇蛇皮鼓,或呼叫,或吟哦,所到之处,深受妇女和儿童们的欢迎。提示学生先来看看地点――图里的信息是郊外乡村,反映了宋代经济哪些方面的史实?

【学生归纳】1.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易。

2.从“摇鼓歌唱”可以看出宋朝注重宣传。货担上满载着货物,货郎身上、腰间挂着数不清的商品,精巧而繁杂。通过货郎及其货物,具体地反映了南宋偏安朝廷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的一个侧面。

【教师引导】你看,在画面右侧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担心前面的孩子跑得太快会跌倒,在后边焦急地伸手呼唤着。这里,画家通过对几个典型动作的描写,把人物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货郎图》从技法上看,货担上的货物繁杂而不乱:有专门为儿童做的玩具、风车、小鼓等,并具体署名“专为小儿”的字条;又有木叉、竹耙等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瓶、缸、茶碗、杯盘等生活日用品。李嵩“尤长界画”的技能,而使一个百货商店式的货郎担,有条不紊地被描绘出来,具有高度的写实基础。

【引导学生归纳】从艺术的角度:

(1)宋代“风俗画”发展,描写市井生活。(2)写实的手法。(3)货郎的说唱艺术。

从社会思想的角度:

理学思想的体现,重人文、重伦理,格物致知。

【教学反思】这两个案例都采取设置新材料、新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复习的方法。新材料、新情境出于教材之外,但其精神和骨架却是历史知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以新材料、新情境等形式呈现出来,强化学生阅读材料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作为切入点,可以在信息上拓宽,也就是适时地补充历史史料,还原真实的历史,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把一切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悟、去理解,这才是历史学科的真正发展方向。经过这样的反复实践,学生面临新材料时才会得心应手,发现材料背后的历史,也才能顺利应对高考。

第8篇:历史学考重点知识归纳范文

  学校历史老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二轮教学计划。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

  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知识点。

  2)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知识点。

  3)练习的进行,月考加强。

  4)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能力差,有许多知识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学生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交流较少。

  二、对复习的反思

  1、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2、复习时(主要梳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顾和记忆。不需要深入思考。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只需要简单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生、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学校历史老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中学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八年级的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4000字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20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

  (1)、历史人物访谈。

  (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3)、历史专题报告会。

  (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

  (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

  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学校历史老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同时担任七年级6班的班主任助理。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把以后的教学工作做的更好,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好计划,备好课,备好学生,上好课

  针对目前初一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不久,对中学的历史课程不了解,而学习任务的加重、自身自觉性的不够,学习方法的改变,自学能力的欠缺,这些将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学生一时也不会适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经常听其它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施教,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面对学生,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教学中,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历史学科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兴趣性,但七年级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学习任务增多,学生适应困难,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另外,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差生的培养,做到面向全体。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并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从平时的测试结果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

  三、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学生刚进入初中,七门学科作业繁多,学生还需适应。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记、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四、务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扎实的基本功是学习的第一步,然后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五、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问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必须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人而异、把握时机。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同他们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今后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