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 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
关键词:经济自由;市场调节;国家干预;市民社会;经济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87-02
在皮埃尔・罗桑丽隆所著的《乌托邦资本主义》中,他主要阐述了对于市场观念、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的看法,作者指出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使决策权分散化,并可以进行自动调节。而市场调节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调节,还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调节作用的方式来完善市场经济。通过建立社会的问题论述,引出从“神建”到“人建”的转变,最终达到“小政府,大社会”,有着适当政府干预的社会。因此,我们要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遵循历史的线索,通过学习与理解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的背景来进行研究。这样,通过深入了解理论背景变化的同时,开拓市场经济下的新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有序快速的发展。
一、经济自由的解读
自由,有史以来都是一个令人向往和追求的崇高信念和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是为自由而斗争的历史。经济自由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关系中人们经济利益的分配与实现,而且经济自由的实现还决定社会成员的社会政治自由权利的现实状况。
经济自由是经济自由主义的产物,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在15世纪到17世纪,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商主义是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他们政策倡导带有极端的国家干预主义色彩,认为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并且应该落实有利于商人的政策。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建立。但随着英、法等国已经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这一国家干预的政策已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典经济自由主义。
在18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从幼年进入青年时代。亚当・斯密就提出了一种完美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发展模式:每个人都是“经济人”,以谋取个人利益和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此社会要为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国家应该放任经济自由发展,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要让社会公共资源得到自发的优化配置。这个想法在新兴资产阶级中代表了一种信念:没有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干预,他们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事物。这时,封建君主专制国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障碍。但斯密的思想,对后世100多年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背景下,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就取代了经济自由理论。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提倡自由放任为主,政府干预为辅政策的新经济自由主义,这使得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的政府干预理论得到了新的挑战。但新经济自由主义提倡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对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预的经济主张进行了修正。
通过研究经济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得出经济自由是符合人性的,并且应是任何法律制度要加以保护的自由。
二、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
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所使用的两种手段,只是每个时期的侧重有所不同。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干预,亚当・斯密偏重市场,到凯恩斯主义时期的偏重国家干预,又到新自由主义时期的回归市场。这种侧重的不断变化,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后进行的,也正是在这种侧重面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使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当经济自由主义无力面对经济危机、大萧条时,国家干预主义就应运而生,各有自己的成就和辉煌。但面对“滞胀”,国家干预主义也无能为力,此时,自由主义似乎显现出活力。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是兼收并蓄,互相渗透的,国家过多的干预和一个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都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的现行政策看,单一的国家干预或者是经济自由是不存在的,应该形成有着有适度国家干预和科学计划指导的,二者相融合的现代市场经济。一方面,国家干预主义逐渐承认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同时注意了将宏观经济政策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另一方面,相对于完全自由放任,适当的国家干预也得到了大多数的经济自由主义倡导者的认可。
然而在现实中,市场并不符合自由主义经济学者所设想那样的“有效市场”,因为经济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市场参与者也远不未能够完全理性。尽管国家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优势,但在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而导致合作难以达成的问题时,同样产生了相互依赖性的其他冲突和矛盾。因此,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下国家和市场的组合,在实际相互依存的人类合作中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超越这种方式,去重新认识我们熟知的“市场经济”。
三、基于市场、市民社会和国家协调下的市场经济
在青木昌彦的思想中,协调是指“经济主体间各种行为间的调整,各经济主体为了使决策能够彼此调和从而达到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的目的,应如何共享信息和分享利用的问题”,可见,如何更有效率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样,市场和国家在市场经济活动的协调过程中存在诸多信息失调的问题,诸多这样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不被重视的社会组织来做。社会的发展需要兼顾个人与公共利益,同时也不能忽视各种社会组织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如同马克思所说:“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在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西欧真正走向成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历史环境中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可以定义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糅合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以及代表小范围内特殊领域中的集体利益的特殊工具。市民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仅体现了群体和组织内的认同与协作,通过形成内部的信息共享,来降低小范围内成员间合作或者冲突的交易成本,进而降低市场交易风险。同时,市民社会组织也可以成为国家协调公共利益的有利工具,从而减少过多的国家干预,更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有序发展。
现今的市场经济,最大的目的是进行稀缺资源有效并且合理的分配,进一步来讲就是要促进人类历史的文明和普遍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无疑要依靠国家和市场在不同领域解决问题的不同优势,但是因为信息不完全的缺陷所制约,会出现普遍的协调失灵。这时候通过市民社会组织的协调,利用其信息和成本的优势,为平衡市场和国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按照人类社会相互依赖性所要求的协调机制而言,市场经济实质上应该是基于市场调节、市民社会组织和国家干预这三位一体的联合协调机制。
四、我国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市场和国家干预相协调的机制来发展经济,使得国民经济水平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报告最新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个经济理论创新是要把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定位为处理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这“两只手”的关系,做到不同市场主体竞争的“三个平等”。这就要我们在法律的监督下,兼顾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组织的平等协调,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正常、有序、优质的发展。
现代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于保障经济自由,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经济法作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是经济自由行使的边界和国家干预合法性的源泉,做到有限的政府和经济的法制。所谓有限政府就是要求国家在干预市场时必须遵循有限权力原则,即行政权力的授予意味着权力行使应受到法律的限制,受到行政相对人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其他权力的限制,因而一切行政权力都是有限的。
在法律范围内,市场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必插手;而市场自身面临的无力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成本过于昂贵的问题政府要介入去帮助市场解决难题。通过市民社会组织的和市场、国家干预的协调,限制政府机关的权力,平衡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也保证了市场的自由与竞争和政府服务于公共社会利益。这样才能从现实的角度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真正实现在十报告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文强.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J].云南社会科学,2007,(1):45.
[2]樊一发,郝士宏.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西方的理论与我国的实践[J].生产力研究,2004,(7):22.
[3]张孝远.关于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1998,(1):46.
[4][日]青木昌彦,等.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87.
[关键词]市场;法治秩序;规则
[摘要]当前,在整治经济秩序及规范市场中,行政管理只应弱化,而行之有效者在于必须强化法律手段。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民事立法、经济行政立法,加强行政立法和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法,使我国尽快从一个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本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因此,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例如,经济欺诈现象较为严重,逃、废债行为相当普遍,债权人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诈骗、逃汇骗汇、骗取出口退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仍较为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愈演愈烈,不仅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危害了许多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依然存在,并妨碍了统一市场的建立。这些混乱现象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败坏了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形象,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也给人民群众和广大消费者造成了损害。当前,整治混乱秩序、规范市场行为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大,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整治混乱秩序、规范市场可以有两种手段供我们选择,一种方式是强化行政管理、扩大行政权限、加强行政处罚;另一种方式是强化法律规范和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前一种是行政手段,后一种则是法律手段。我认为,当前单纯依靠强化行政手段来治理混乱秩序并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仍处于从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阶段,政府虽然在很多方面采取了各种简政放权的措施,但政府享有的行政权限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比,仍然过大。例如,政府各种名目繁多的审批和处罚、对交易自由和财产自由所设定的各种不合理的限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市场主体所应当享有的必要的自由,也障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所以,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行政权力不是应当强化,而是应当逐渐弱化,这一点已经形成了社会的共识。而强化行政权力,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市场主体所应享有的自主自愿,而且与改革的方向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符合的。另外,强化行政权力,不能从制度完善上来解决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有可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短期内或许能够见效,但从长期来看,难以产生应有的效应。
我认为,整治混乱秩序、规范市场必须要强化法律手段。也就是要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强化依法行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秩序,尽快地使我国从一个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我国宪法已经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当前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将规范市场与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作为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事实上,只有加强法治,强化法律的规范和管理,才能真正建立市场经济的规范和秩序,其理由在于:第一,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主体是平等的,其利益是多元的,资源也是不断流动的。因此,市场经济要求实行自由的交易和公平的竞争,这些必须要靠法律来维持正常的秩序。例如,在计划经济,可以通过行政的调处、领导的平衡和干预来解决各种经济纠纷和民间纠纷,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形成于旧体制的解决争议的已被证明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的需要。在一个开放的、自由平等主体的交易构成的市场经济中,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必须要靠法律来规范,而其产生的纠纷也必须主要应当靠最终解决争议的机构——人民法院来解决,这就是说,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形成秩序。第二,从目前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混乱现象来看,尽管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转型时期社会变动的负作用,需要靠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重建来解决,但相当多的问题仍然是法治不健全、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等原因造成的。例如,假冒伪劣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的根治,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地方保护主义、以罚代刑和处罚不力造成的。第三,通过法律手段来整治秩序,这就是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长期、稳定的市场监管体系,解决市场混乱的问题,真正使市场经济形成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地位和作用
一、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搞经济核算、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都离不开会计。具体到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建立健全以产权明晰、权债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取能,改进和张化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竟争的市场体系。都离不开会计、而且都必须特别发挥好社会工作的职能作用:
首先,会计人员是会计法律、法规、规章的主要执行者和实施者。在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其他财经法纪中承担重要责任,并发挥重要作用。会计工作是财务收支的“关口”,对于维护投资人,债权人。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那负有重要责任。他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我国的法律法规,按统一的财政、财务制度办事,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又要依法维护本单位的利益,为本单位的增收节支精打细算,把关守口,出谋划策,提高经济效益权服务。
其次,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工作要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精打细算开辟财源提高效益。会计工作不仅是事后的记帐、算帐、报帐工作,而是要在提高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上下功夫。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运用计划、预测、控制、监督、考核、分析等手段,使资金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以较少的支出,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最大限度地杜绝浪费,改善经营管理[4]。
最后,会计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对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而言,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对信息的正确分析运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是会计工作者的天职。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会计法》各项规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为本单位经营管理、业务活动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以及投资人、质权人等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的重要保证。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企业,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没有准确的核算资料、不论个人本事多大,在作决策、兴建设、振经济、搞分配上,都将是盲人骑瞎马、寸步难行,没有不失策的。必然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成为空中楼阁,这是很危险的。因此会计人员都要以遵守职业道德为基准,以维护法纪的尊严为己任,严格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做到核算有据,帐真表实,有喜报喜,有优报优,不隐瞒歪曲,不弄虚做假,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并通过有序的核算,使会计信息真正的为经济管理决策服务。
二、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会计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在很多人看来,一般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和会计报告,不具体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即使部分参与企业管理工作,也是财务经理们的事,其实,会计除以报表方式为其他管理人员提供公司经营信息外,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管理之中,无论是进行成本核算、报账、记账,会计是企业预算执行第一个知情者和监督人,从材料采购到销售回款,通过预算、比较价格、信用管理、指标对比等,会计无不履行着监督的职能,无不参与于企业管理之中。会计工作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会计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专业工具,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人员进行,并采用较多的专业术语和专门方法,然而会计其服务对象并不是会计专业人员,其存在的宗旨除自身通过控制与监督有限地参与管理外,更多是为企业相关管理服务的,而这些管理人员并非都能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因此,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全面、真实、及时与可比,还要求对此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有用,则除自己能读懂外,还要求所涉及管理人员、相关利益者都要能读懂,如果其中包含有一些比较专业的信息,应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解释,使其他管理者能从会计提供的信息中读到其所需的相关管理信息,只有这样,会计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发挥更大的潜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者能够更方便的读取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决策。因此,会计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管理工具,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与结果,还通过预算、监督、参与决策等,参与到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管理环节来使用,作为履行此项工作的会计人员自己应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自己管理工作职责。
三、通过会计监督管理,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会计监督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堵塞经营管理中的各种漏洞,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工作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通过自身的工作,通过企业的收入和支出,通过检查各项综合性指标的执行情况等渠道去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结果例如,利用成本和费用指标去考核和监督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情况,利用流动资金指标去考核和监督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或商品的储备情况,利用利润指标去考核和监督生产经营成果等等。因为我国工业企业存在着原材料、能源利用率低,企业管理费用上升幅度大,乱摊乱挤成本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当说是与企业会计监督有很大关系的。因此,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及时检查财经制度执行情况,不乱摊乱挤成本,合理运用资金,合理储备物资,提高生产效益,缩短生产周期,加强市场预测,克服盲目生产,减少库存成品积压,疏通流通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玉琦,强化班组成本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莱钢科技-2002(2).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 影响和策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高校毕业生无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教育策略亦应随之改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正面影响
就业观就是关于就业的观点和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点产生诸多积极影响。
(1)从经济独立意识的角度看,作为市场主体的各个经营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具有平等的互不依赖的关系。独立的主体地位是进人市场的先决条件,人才进入市场主体的情境亦然。人才的市场化也应该要求他们具有独立意识。所以传统的保守盲从和依赖他人的人才意识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精神差距很大。
(2)从市场竞争意识的角度看,竞争是市场资源配置的本质属性。优胜劣汰机制成为人才进入市场的重要机制。因此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市场主体机遇与挑战并存、效益与风险同在,经营者必须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努力拼搏,必须独立担负起抉择风险。因而,经营者必须具备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等精神品质,必然摒弃与世无争、自甘落后等因循守自娱自乐的观念,树立起良好的竞争意识。人才很好流入市场的要求是必须具备竞争意识。
(3)从市场功利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无用处成为衡量和选择事物、行为、关系、人才的唯一标准。对经营者有用、作用巨大,就会成为他们抢手的心头肉,香饽饽。相反,人才则只能被无情闲置,甚至挣扎在饥饿线上,毫无价值。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是不完善的,它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必然存在许多消极的影响。
(1)市场经济易形成不良社会交往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所奉行的是等价交换原则,这极易渗透到人际关系中,影响人才自然流入市场的过程。既讲平等又重功利,使人际交往的对象、范围及深度都打上功利主义的印记,这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失去兴趣选择,难以全方位发展、再加上专业分科的细化,有些学生甚至丧失了必要的情感、理智需要等人文基础。
(2)市场经济易渗透不良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的趋利性、排他性等特点,容易引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造成学生的生活信念危机。
(3)市场经济导致的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竞争压力。普通高校自2003年扩招后,以前的“天之骄子”的高校毕业生心态已经被就业现实瓦解得支离破碎。再加上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相对于目前瞬息变化的社会情况,已经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残酷的现实,不得不逼迫高校毕业生在走向就业市场之前就已经完成做好失业心理选取。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恶化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客观上恶化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环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转变历程
有学者把这种转变按照时间先后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毕业生有自己的理想,以社会为中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党的安排;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们向以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倾斜;第三阶段为90年初期,大多数学生的求职成才逐步到位,开始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功利化倾向明显;第四阶段是90年代中后期至今,大学高校毕业生门极力找到个人和社会最佳结合点,多元化、多层次,主动性、功利性增强。由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随之而改变。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如从高校毕业生对成才的设计上看:有的以学业为目标,有的以从事社会活动为目标,有的以出国留学、经商、赚钱为目标,有的对未来发展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等。就业价值取向由“关注社会”转向“关注自我”。由狂热的虚幻的理想追求转向求真务实的关注现实。其次,价值取向由“崇尚理想”转向“注重实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去许多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念受到怀疑和否定,价值规律得到重视,象征物质利益的金钱得到了正确的定位。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念更趋于务实,注重物质利益自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
不难看出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由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追求远大理想,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价值诉求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就业价值选择上出现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还是积极健康的。高校毕业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价值取向也能普遍予以认同和肯定,并能把个人的需要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相衔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在日益协调化、多元化、自主化、理性化和务实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策略
(一)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是紧迫的。学校教育当本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信息服务的原则去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一方面,学校应把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活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切实可行的落实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规划。另一方面,学校要教育毕业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艰苦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让毕业生充分认识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同时还应用好多种渠道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就业信息。
(二)转变课程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校课程设置应面向市场,把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首先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专业建设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专业设置市场化,让学生在毕业就业时能及时地找到自己的专业位置.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次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比如“校厂结合”模式,让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知识与技能、教室与车间、学生与岗位相结合。又比如教学方法的改变,大量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提倡发现和探究教学。再如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各项活动,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重视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多元化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三)重视创业意识培养
要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教育决定性的一个理念就是培养自主创业精神。当前的高校毕业生 “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取向对高校教育的启示是要注重“先创业,后择业,再就业”的培养取向。强调“先创业理念”的培养是破解市场经济冲击大学教育的关键一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就是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就业价值取向,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以自筹资产独立创业或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参办企业的方式就业。这是一种必然的时代潮流,所以培育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树立创业理想,培养创业素质等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实践中我们提倡高校毕业生创业,但是,不能误导他们盲目创业、仓促创业。
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5]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关注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的责任、国家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第1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麻丽.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与就业难问题探析[J].西南教育论丛(季刊),2008.3.
[3]李欣.对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探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张伏力.浅谈新形势下本真德育价值取向的回归[J].教育与职业,2007.1O.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85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房地产价格;市场发展规律;泡沫经济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西方经济思想和发展模式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从西方引入用来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武器,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利用市场经济竞争性、自由性、平等性的特点,我国资源配置的优化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活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大环境中,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房地产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过快、热度较高,以至于市场经济的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行业。由于市场经济的整体性较强,而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这种不协调性严重影响到了市场环境中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发展的平稳,实现市场经济和房地产经纪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1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有综合性效益。一方面是房地产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建材领域、装修市场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综合发展,由于这些行业得到了发展,所以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显著的增多,换言之就是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就业矛盾得到了进一步缓解。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房地产发展迅猛,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土地利用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些原因造成了房价的高涨。由于人们的工资水平不足以负担房价的上涨,所以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住房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使得经济发展的质量受到影响。为此,协调市场经济和房地产经济,缓解社会住房矛盾,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质量化发展。
2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房地产价格变化背离市场发展规律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变化和供需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会出现明显的下跌,而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会出现大范围的上涨。从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变化来看,明显存在着背离市场发展规律的问题。就我国目前的住房统计而言,明显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现象,在这种现状下,房价应该存在明显的下跌,但是就目前而言,房价一路高涨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这种异于常理的房价走势,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严重背离,如果不进行解决,必然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2 泡沫经济现象的产生催生了金融风险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经济泡沫,而经济泡沫的大小决定着金融风险的大小。2009年美国次信贷危机就是严重经济泡沫破裂产生的经济后果。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房价的持续走高与地产泡沫有着密切的关系。简而言之,由于近几年房产市场的火热使得大批的资本涌入到了房产市场中,出现了炒房的现象。炒房的存在使得房产开发的成本不断提升,由于成本的提升,而实际刚需又在不断下降,所以房产泡沫在不断增大。这种泡沫的增大,使得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进一步提升,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2.3 环保意识较低不利于绿色城市的建设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人们对于绿色生活越来越重视,为此,也更加重视自身的生活品质。但是目前的房地产开发,由于部分开发商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房地产利益中分得一杯羹,所以并不重视自身技术的提升和设计的整体优化,所以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低碳环保的节能意识比较缺乏。这种绿色建筑思想的匮乏使得建筑的绿色设计水准严重落后与同行业的绿色水平。由于建筑绿色设计水平意识较低,所以这部分建筑便成为了城市绿色建设的主要障碍,这对于推进城市绿色建设非常不利。
2.4 政府监管偏移使得房地产调控变空调
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中,政府作为一个关键性角色,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做好监管,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存在明显不到位的情况,而造成这种不到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调控目标发生了偏移。比如在监管中,主要监管的环节应该是土地的出让、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资质审核等,而主要调控的也应该是房产的价格,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政府的监管主要目标成为了出让土地的经济效益,调控的主要对象也不再是房价。由于监管的整体偏移,使得整个调控形同虚设。
3 解决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 化解房地产泡沫,使房价回归理性
为了使得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能够协调发展,第一步便是要化解房产泡沫,使房价回归到理性。要想化解房产泡沫,国家和政府必须要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炒房的行为进行遏制,当炒房被有效遏制之后,房产的需求便会最大限度地回归到正常的水平。这个时候,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便开始作用于房地产经济,受供求关系影响的房地产经济,房价也会根据供求关系进行上涨或者下跌。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房地产泡沫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房价也可以回归到理性的水平。
3.2 加强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的管理和金融支持力度
我国近年来房地产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与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为了实现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从政府角度出发对房地产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政府对于房地产经济的管理,主要在于对地产开发的控制上:通过审查、审批和审核三个环节,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经济状况、资金运行效果等要进行综合的把握,从而有效地控制开发商的数量和规模。另外,对于区域性银行,政府也要进行严格的掌控,以此实现对地方经济的管理。
3.3 推动房地产经济转型,促进其绿色智能化发展
目前,绿色生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在住宅的选择上也更加关注其绿色设计水平。所以为了推动房地产的转型发展,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中要积极引入绿色的概念:首先是要在设计方面体现绿色水平,使得建筑的整体自然性得到提升;其次是要在施工中保证绿色,确保建筑的施工能够实现成本的掌控;最后要在建筑性能上实现绿色,比如通风、采光等要具备绿色标准。通过绿色控制,可以积极推动房地产经济的转型,也能够促进绿色建筑的智能化发展。
3.4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节约型城市建设
从目前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来看,房价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开发用地的成本较高,而开发用地的成本上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土地资源的紧缺。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可以积极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也可以实现城市高层的大规模建设,通过“上天入地”的形式,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那么城市的土地紧张问题便能得到进一步缓解,实现节约型城市的建设也可以更加的快捷。
3.5 准确定位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降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风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地产经济的泡沫十分严重,所以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必须要对房地产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存在着房屋开发过剩的情况,大量的库存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障碍,所以去库存成为了现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未来房地产经济发展中,主要的方向有两个:首先是房屋建筑的绿色化;其次是房屋建筑的智能化。所以为了促进房地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开发要向智能化和绿色环保化转变。
3.6 树立品牌效应,强化人们对房地产的信赖
过去,由于房地产市场火热,大量的人力物力涌入到了这个领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收紧,一部分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的开发商纷纷倒闭,而一些受开发商影响的业主对房地产的信任度也急剧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房地产行业要积极做好资源整合,树立较为典型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来提升人们对房地产的信赖。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中,恒大和万科是两个比较响亮的品牌。当然,随着我国品牌化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品牌会在房产经济中树立起来。
4 结语
房地产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房地产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深刻分析现在发展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房地产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要积极地做好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使二者在统一的规律下做好协调发展,这样房地产经济发展才会更具规范性,而市场经济发展也会具有更加强劲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萃彦.关于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 研究[J].河南科技,2014,(7).
[2] 王蓓.浅谈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
[3] 张梅芬,童彦.云南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协调发展途 径探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4).
[4] 孙玉明.探讨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J]. 财经界(学术版),2015,(10).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就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及作用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内容作用 建议
会计职业道德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用来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工作责任重大,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已成为当前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年来,虚假财务信息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我国已颁布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存在着体系不完善、条款可执行性差等问题。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信守诚信。诚实守信是任何行业最起码和最基本的执业理念。会计人员更应具备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把“诚实守信”原则看成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和工作原则。2.敬业爱岗。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工作充满热情,即敬业又爱岗,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做好本职工作。3.廉洁自律。财会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每天都要与金钱打交道,经常要受金钱与权利的诱惑,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廉洁自律,抵制诱惑,避免走上犯罪的深渊。4.公正客观。造假账问题一直是财务工作当中时有发生的现象。财会工作的首要职能就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与反映,要体现公正性和客观性,财会人员必须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公正合理的处理各项经济活动。5.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应做到有法必依及执法必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依法办理有关业务,无论是对谁都应一视同仁,不讲亲疏,真正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6.保守机密。财会人员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掌握了工作单位的大量财务信息和内部机密资料,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保守内部机密,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在现实社会中,很多行为是超出法律规定之外,很难用法律规定做出约束的。如爱岗敬业、信守诚信等。这就要求用会计职业道德对财会人员行为加以约束,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依据。任何行业行为都要受一定道德法律的约束,但要有章可循,才能合理的进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就是对会计这一职业的良好规范。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工作目标的有效保证。会计工作的目标就是为各种经济活动和服务对象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这种工作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除了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外,也取决于会计人员能否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因此,依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会计从业者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有效保证。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本质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行业职业水平的提高,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专业技能,有利于促进会计从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针对目前虚假财务信息蔓延全球的趋势,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不完善、条款可执行差的问题,以及目前会计行业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市场经济需要法律规则加以约束,但仅依靠规则制度约束是不够的,近些年来,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已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单纯依靠法律法规不能杜绝一切弊端的发生,针对这些现象只有加强道德诚信教育才能加以纠正。目前我国的会计道德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制定并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加强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教育。要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感,就必须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训练,提高会计人员执业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会计人员道德诚信教育,近年来,会计信息的失真及会计诚信危机,很多会计人员成了事实上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因此对会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提高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督促建立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面对各种财务经济问题及假账频发的现象,要规范会计职业行为。加强舆论监督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会计工作应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使会计工作在来自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等方方面面的督促之下,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利益观,增强从业者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会计从业环境。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组成。而在最近几年中,建筑行业异军突起,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筑行业如果想完成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向社会投入巨大的资金消耗,其中包括了工程项目的投资费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原材料费用、经营中所使用的设备维护费用以及向国家交付的税金等,一时间,建筑行业已然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在房地产的开发方面,更是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国家开始关注对建设工程经济的研究。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主要是指对工程的经济效果和投资所获得的效益进行合理的分析,对这些费用的成本进行研究,为建设工程中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提供一个理论上的依据。新时期的要求是建设工程经济必须要与市场经济相协调。
二、建设工程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1.建设工程经济能够迅速拉动市场的需求。建设工程经济拉动市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了通过对国民基础设施的兴建,有助于引导大众的消费意向,通过拉动市场内需的方式来加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同时,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还可以加强城市化的建设,让我们所在的城市更加朝着现代化的进程发展。
2.建设工程经济能够有效带动周边行业的兴起。建设工程也属于服务产业的一种形式,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由于它的涉及范围非常广,内容也十分复杂,就使得它的发展也和其他的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建材行业、冶金制造行业、水电行业等,因此建设工程经济的发展也能带动周边行业的兴起,如果这些行业的经济都能按照所期待的迅速发展,那么市场经济也会因为这些行业的发展而更加活跃。
3.建设工程经济维护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增长。良性的建设工程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地带动市场经济,使整体的社会经济能够稳定的、良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时,稳定的建设工程市场能够有效的吸引大批量的家庭资金,缓和和抵御了通货膨胀带来的危机,使得被货币行业和金融行业扰乱的市场经济得到稳定,从而平衡了市场经济的动荡,维护了社会生产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三、建设工程经济同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缺乏环保节能的长期性战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故对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工程经济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平衡之间有着很高的关联性,所以,建设工程经济开发的环保效力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壮大。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林业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相关的能源作为支持,所以低碳建设、环保建设成为了建设工程经济能否和市场经济发展保持步调一致的关键,但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中,低碳建设和环保建设的比例相对较少,导致建设工程经济无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步调一致。
2.建设工程的同价值价格不一致造成市场经济的变化。“商品价格围绕实际价值上下波动”是市场经济建设中遵循各种市场规律的重要指导依据。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中,价格逐年持续飙高成为了各地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民生问题中最为重要、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房价出现了价格过高等问题是由于人们的购买欲望普遍较大,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建筑企业的非法占地、炒房团的持续炒作所导致的,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如果长此以往这样发展,将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比如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
四、建设工程经济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1.我国政府要对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合理控制。想要让建设工程经济能和目前的市场经济相适应,我国的政府就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而这种宏观调控并不是降低房地产商品的价格,而是将房价调整得和市场价值相符合,在具体的调控过程中,应该避免房价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让价格和商品的价值始终保持着正常的波动范围。我国政府需要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进行合理的控制,并定期对建设工程经济进行评估和指导,保证建设工程经济能和市场协调发展,从而维护了市场的秩序。
2.加强对建设工程经济的金融监管。为了让建设工程经济能和市场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的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建筑行业市场的金融监管,对整个建设项目,比如建筑工程的开发进程、贷款规模、还贷能力进行有效、科学地监督,推动建筑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严格控制建筑企业的借贷项目,让借贷业务能够正常运转,以此来促使银行的资产结构优化升级。另外,政府还可以大力发展银行的改革,有效规避建筑行业高风险借贷所带来的影响,降低金融风险。3.国家要采取激励政策,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经济转型。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一个道理:建设工程经济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基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现如今,国家大力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市场经济也响应国家号召,以低碳环保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那么建筑行业也应该以这个目标作为发展的导向。国家可以激励建筑行业朝着低碳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比如对环保型住宅建设进行优惠税收,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建筑行业开始经济转型。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