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

第1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专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落实在课程上,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任何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1]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呈现出的重学术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窄,职业技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在幼教改革中,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才能培养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幼儿教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以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1关于实践性课程体系

1.1“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本文中,实践主要指的是在高师教育中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建构实践知识,增强实践智慧,从而更快地适应教师职业这一角色并为其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这里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据此,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提出,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2]我国有学者认为:“课程是一定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质和量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3]

1.3“实践性课程”是指将理论知识科学地运用于教育实践,旨在增长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发展实践智慧、形成实践能力,促进高师学生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的综合。教育实践性课程是体现高师师范特色的课程之一,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实践性课程包括各门学科的课程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观察、社会实践、毕业顶岗实习、课外教学技能训练、各种社会活动等等,它贯穿于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

2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探讨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当前一线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体,然而学前教育专科发展时间短,课程设置处于转型阶段和探索时期,课程设置经常在幼师和高师本科的之间摇摆,缺乏统整性和独特性,没有形成符合该培养层次的特有实践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的存在重学术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而且至今未形成适合该培养层次需要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不系统、不深入,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内容上都在调整和不断完善之中[4]。

为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应对整个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围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论必需,技能求实”[5],在专业理论素质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的指导原则下,应重新诠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根据学前教育这一行业人才的需求,建构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实践课程创新体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落实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在实践课程建构设计过程中,既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逻辑严密性,又摆脱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即如何通过实践课程的改革培养合格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幼儿师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体现高职“全程实践”和“全方位实践”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所有的职业技能训练环节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对学前教育实践性课程进行了一些实践性改革。

2.1课程实践:结合具体课程,有不定期的教育见习。学生从一年级开始通过教育实践课程,让学生直接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积累职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2见习实习:在我们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每个学期组织1周集中见习,教育见习课程从一年级就开始安排,第一学年是保育实习和教育见习,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感受教学环境,主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可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第二学年有两周的教育见习;上下学期各一次,一二年级主要是到见习基地幼儿园见习。三年级第二学期全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同时,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和三年级第一学期均安排校内实训,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另外,每个假期安排幼儿园的调查和实践,完成实践报告。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身心与幼教事业保持“零距离”接触,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职业角色或准职业角色的历练中。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改革的趋势是逐步增加实践课时量,形成以后期实习和顶岗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模式。当然,各种实践环节应依据学科的序列与专业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科学安排并贯穿始终。

2.3课外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中校内实践主要有:a.统一组织舞蹈基本功晨练; b.专题晚自习(练——书写、手工、绘画等;讲——讲故事、诗歌朗诵等;唱——视唱、歌唱;舞——舞蹈基本功练习、节目排演等)。c.课外练琴,包括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器乐练习。d.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团小组活动。包括舞蹈队、器乐队、礼仪队、声乐队等。e.专业技能竞赛。包括 艺术竞赛(弹琴、唱歌、跳舞、形体服装、画画等)、讲故事竞赛、诗歌朗诵竞赛、游戏设计比赛、课件制作竞赛、幼儿玩教具制作竞赛、童装设计竞赛、宿舍环境创设竞赛等。f.专题演出活动。每学年上学期组织“庆国庆,迎新生”演出、“毕业班汇报”演出、 “辞旧迎新”演出;下学期与幼儿园合作开展“庆六·一”活动和“欢送毕业生”演出。

校内实践主要有:a.参与幼儿园各种活动。包括节庆日活动、环境创设活动、玩教具制作活动、科技活动、游戏活动、保育活动、小课题研究活动等;b.义务到孤儿院、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和监区帮教演出; c.积极配合参与社区各项文艺活动。

2.4市场需求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构首先要考虑与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符合度,以此提高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课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其次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素质需求分析,准确把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幼教职业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校本专业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市场需求不多、对就业作用不大的课程应坚决取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实行“按需分流,方向选择”。前期趋同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学习及深造打下基础,后期分化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2.5技能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的着眼点: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幼儿园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地域性,根据当地幼教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技能分析,开设特色专业技能课程,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个性。根据我们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90%的来自山区农村50%左右的学生是少数民族,为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学生专业技能突出“三能八会”

“三能”:

(1)“能设计组织幼儿活动”。即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幼儿园的办学实际组织幼儿的文艺、体育、游戏、科技、故事会等教育教学活动。

(2)“能创编幼儿舞蹈”。即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舞蹈特点,结合不同民族的风格创编幼儿舞蹈。

(3)“能创设幼儿园环境”。即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幼儿园实际,结合地方文化和美学要求,对幼儿活动的环境进行局部或全面创设。

“八会”:

(1)“会朗诵儿歌”。即能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儿歌,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及恰当表情给予朗诵。我们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90%的来自山区农村50%左右的学生是少数民族,说普通话时地方音很重,为此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小皮球”“城门城门有多高”等儿歌让学生练习。

(2)“会讲儿童故事”。即能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幼儿故事,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恰当的表情、生动活泼地讲述故事。

(3)“会唱幼儿歌曲”。即能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幼儿歌曲,并能准确、优美地演唱幼儿歌曲。

(4)“会跳儿童舞蹈”。 即能选择并创编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儿童舞蹈,能进行示范并指导幼儿表演舞蹈。

(5)“会制作幼儿玩教具”。即根据幼儿教学和游戏的需要,制作相关的玩具和教具。

(6)“会弹一手好琴”。即会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伴奏和弹奏幼儿歌曲。

(7)“会画一手好画”。即会用颜料、油画棒等材料进行绘画、教学绘图和手工制品、环境的美化。

(8)“会写一笔好字”。即会用毛笔、硬笔、粉笔等书写工具规范地写好汉字。

实践证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使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落实,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合编. 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第2版88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8第一版第207页

[3]吴杰.《教学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第一版第5-6页

第2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潜能创新环境教材 探究

一、引言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面向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创新水平。创造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创新是每一个数学教育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二、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基本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 “再创造”,逐步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能力,用数学的思维为专业课服务,就成了中职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

数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特点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而“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学生潜能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加强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的各种思维形式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它与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形式密切相关,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体。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理、公式、法则,反向证明,从反方向形成新结论。逆向思维的训练能使学生不受思维习惯的约束,提高他们反向考虑问题的自觉性。

例如,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正向思考难以突破,就应该引导学生逆向思考,探求结论与已知间的关系。

例:如图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3)、B(-2,0)、C(m,0),其中m>0,以OB、OC为直径的圆分别交AB于点F、交AC于点E,连结EF。

(1)求证:AFE∽ABC

(2)是否存在m的值,使得AFE是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观察当点C在x轴上移动时,点F移动变化的情况,试求出点C1(31/2,0)移动到点C2(33/2,0)时,点F移动的行程。

图1

本题是一道寓方法性、过程性、探究性于一体的综合题,这种“动点与坐标系相结合”的几何探索题,将几何图形置于坐标系中,让动点带动一个(或几个)几何图形(交点、三角形、圆),形成新的图形。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探究图形形状、位置关系及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行解答,对学生的探索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现对本题探究过程作如下分析:

探究1:当点C在x轴上运动时,AEF、ABC有什么变化?

形状发生改变。通过观察、比较,做出逻辑推理,在变化过程中AEF为等腰三角形应有三种情况。

探究2:在图形变化过程中AEF和ABC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由第(1)小题的证明过程不难发现,其相似性与点C的运动无关,故AFE与ABC的关系保持不变,因而可把问题转化为判断ABC如何成为等腰三角形的问题。

探究3:当点C在x轴上运动时,点F运动变化形成的大致图形是什么?

首先要关注点F移动的路径是直线的还是曲线的,为此,先作几个符合运动规则的图形,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猜测点F移动的路径是曲线的。

探究4:F1F2是曲线,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图形呢?

F1F2是曲线,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于逻辑推理,可以猜测F1F2可能是一段圆弧。

探究5:你能证明F1F2是一段圆弧吗?

当点C运动时,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AFO始终为直角,点F到OA的中点距离等于定长OA的一半,故F1F2是以OA为直径的圆上的一段弧。

探究6:要计算弧长,应先探求哪些量?

这里的半径和圆心角都需要经过探索才能获得。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本题还可继续探究,如当点C在x轴上移动时,是否存在m,使得EF是两圆的公切线等问题。

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上好一堂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达到这种效果的最好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探究式教学活动成了师生数学思想的交流和数学思维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学生通过研究实践活动,掌握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信息能力,包括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和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品质。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应当注重引导他们的思路,进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3.关注探索方法的培养和探索过程的教学

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经常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逐步学会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渗透“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提高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的确,没有探索,就不会有新的发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教学中把凝结在教材知识背后的材料及探究活动过程充分展开,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次表达思维的机会,学会从多角度思考,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

四、教师观念的转变

随着教师地位和角色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一是重教师讲授转变为重学生学习;二是课堂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三是在教学中重视统一性转变为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四是教材至上转变为书本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取启发、引导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通过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提供“自由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童长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数清.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中学数学,2006(3).

[3]金良.一类题的解法的探索与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2003(6).

[4]胡坚.问题探究创新[J].数学教学通讯,2006(5).

第3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一、更新观念,树立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观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小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新课改下,课堂中以激励为小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重视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在明确学生主体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活动性质的特点,放弃权威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使课堂变为师生的互联互动阵地。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深沉而持久的师爱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时,教师更要以宽厚与亲切相待,而不是讽刺、挖苦,不耐烦。有一堂课,一个学生读课文时有一个地方总是出错,试了几遍后,还是读不好,连他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我就鼓励他说:“不要紧,三遍读不好,我们还有第四遍、第五遍……我相信你一定能读好!”信任和期待使奇迹得以产生,学生读通顺了句子,满面欣喜地落座,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激动的泪水。多么可贵的“还有第四遍、第五遍……”它使学生消除了紧张、畏惧,鼓起了学生勇于探索求知的信心。

三、小学语文新课改下,探究的课堂氛围

孔子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并积极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演示了第二次赛马的经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弄清了田忌获胜的主要原因:同等级的马相比,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在我为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而感到松了口气时,一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我觉得课文中不应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孙膑,因为在第二次比赛时,齐威王在胜了第一场后,如果注意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也调整对策:用下等马去对田忌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去对田忌的中等马,这样齐威王在第二次赛马中输一场赢两场,仍然获胜,所以我觉得说孙膑对获胜“胸有成竹”是不恰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立刻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热烈的关注。我马上意识到这正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于是我又把这个“球”抛给了学生,鼓励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经过激烈的争论,学生终于从“得意洋洋、轻蔑”等描写齐威王表现的词句上认识到:齐威王已经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即使他看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也不会在意,更不用说去思考对策了。孙膑正是从齐威王的神情、语言中揣摩透了他的骄傲心理,再加上对参赛马匹作了仔细观察,心中确实对第二次获胜充满了信心,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孙膑,非常恰当。在这一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认识了孙膑的足智多谋,也体验到了发现和探索的乐趣。

四、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挑战空间

第4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一、兴趣导入法

兴趣导入法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课型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导入形式的方法,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引发思维的前提,所以教师的教法应做到悬念疑云顿起、情境理念交融或妙语意趣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职业技术课程教学导入方法各不相同,但宗旨是要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其思维的创造性。

二、启发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如同“能力本位”教学理念一样,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和教育过程的指导思想,适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总理要求教育改革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做事。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有启发式指导思想的渗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优化组合,运用多种多样的启发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

三、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思维互动、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在职业教育各学科教学改革中是个焦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实施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方法:一是把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学会应学的内容;三是教学要民主,使学生愿意学。

四、做中学教学法

“做中学”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感知、体验、归纳和总结,从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方法。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螺旋式提高。知道做某事的知识,并不等于会做,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和知识,才能做好某事。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学上非常强调“做”,在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 以“动手动脑做”为基础,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思路。

五、实训教学法

现场实训教学,是组织学生到工作现场边教边学边做而展开的练习操作活动,是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现场实训教学的优势明显,对于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现场示范,学员现场操练,练后就用,掌握技能较快,而且扎实有效。现场实训法是职业技能教学的重头戏,是办学成功的关键。

六、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组织学生对所要考察的实例进行研究讨论,锻炼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悉心指导下进行的,从案例的选编、布置、组织讨论到最后评价,都体现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在研讨案例的过程中,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听取他人的发言,在多项信息交流中,促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和进步。

七、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功放、扩音等现代化工具教学的活动。具有集声、像、文字于一体,能听能看,高速可以放慢,微观可以放大等特点。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便于记忆,课件上载网络,快捷、直观逼真,教学效果良好,是目前的主要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是师生交流性较差,对教师操作设备、制作课件、选编内容要求高,利用图形、图表、动画、声音等方面还不够直观,演示效果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中,要和学生做记录、课堂讨论相结合,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授课时应利用暂停和板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紧扣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实训课堂中感觉到新鲜有趣的内容。

第5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课堂实施

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知识不断更新,竞争激烈,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狭隘的基础观转变到全面的素质观,既抓“双基”落实,又抓好习惯养成、智力开发、情感培养、意志锻炼等,使学生文化科学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都得到发展。

一、开放性教学,给学生一片新的天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教材的束缚,联系生活和实际,开放小学语文课堂,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给与学生充分想象和思考的独立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学、思、疑、问,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其一是要开放教学过程,加强课内外有机结合,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其二是要开放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融合,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三是要开放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育,让学生熟知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语文的学习不止局限在课堂上,社会的氛围,家庭的熏陶,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都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如学了课文中的名人故事以后,我让学生课外去调查家乡的名人佚事,并在课堂上交流,能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认知人和事,从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二、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去设置,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命运。因此,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深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用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智能训练,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重视语言文字修养。应试教育的语文课停留在文学分析、语文常识等教学误区中,致使很多学生不会说不会写不会用那些优美的中国语言。我们应扎扎实实地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课,使学生能过这样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获取信息增长见识,从而进行必要的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视美育的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美育对人的修养与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在思想道德上有教育意义而且在语言文字上是相当美的。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很好的利用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形成对美好纯结事物的向往,对祖国美丽山川景物的热爱,对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贞精神的赞叹,对好人不幸遭遇的悲痛,对丑恶事物的憎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和启迪,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审美观和审美理想。

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对心理因素的培养呼声越来越大,教育要面向现实,面向未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心理因素的培养。注意对学生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三、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水平

素质教育是现在所提倡的教育方向。它的实现关键在课堂中体现,那么我们在课堂中应怎样贯彻好我们的素质教育方针呢?首先,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过去只关注几个尖子生,要用爱感化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教师细心的呵护都会成为有用的人才。在讲课中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备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学生的情况讲知识的侧重点。在课堂中让学生都能感觉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其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当教与学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益。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改变教师满堂言的教学模式,要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导、学、思、练等主要教学环节,做到精讲导学、精讲巧练,或以读代讲,以练代讲等,并能过创设宽松和谐、意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以求得教与学和揩共振的最佳益。其阿三优化教学方法。我们要把教师如何教懂、教会学生转移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做到学会与会学的统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还应授予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把强化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结构要素之一,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获取信息,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会”变成“会学”,在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法上一定要因人而异给予必要指导。使全体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因此,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为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小班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09-02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出现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当中。实施小班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化;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促使教师不断钻研,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使教育有了变得更加精致的可能。小班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核心基础课程中得到了应用,例如在钢琴、声乐、舞蹈等课程中应用较广泛。但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在实施小班化教学中,对小班化教学的特征及内涵理解不够,或是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使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笔者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减少,更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和单独辅导,人人能在充裕的空间和时间中充分活动,教师因材施教,同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重点为幼儿园培养师资的学校教育,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们的重视,所以社会需要更多更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可以看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非常有必要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

(一)教学重心由“教”转移到“学”

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他们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上课由被动变为主动。未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需要这个素质和能力,以利于对日后的教学活动进行组织。

(二)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

钢琴、声乐、舞蹈、美术、手工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这几项技能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断地实践练习,但是每个人的特长、能力水平、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就要求教师区别教学,逐个击破,才能充分帮助学生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特长,掌握“基本功”,组织以后的教学活动。这一点,正好体现了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精神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小班化教学,创设的课堂情景是学生喜欢的“竞赛场”“展示场”,不是枯燥单调的接受知识,而是完全利用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现场的模拟,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数量不足

从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师资条件来看,目前的教师人数是远远不足够的。如果按照小班化教学的教师配备标准来看,师生比一般为10比1,对比现今的师生比例相差很大。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人数为40-50人,较少点的班级人数也有30人左右。这样,如果实施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至少是原来的3倍,这无疑增加了很大的师资压力。

(二)师资质量达不到要求

小班化教学涉及面很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合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技能上“一技多能”,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有些是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在接受小班化教学模式时存在一些不适应,教育观念比较保守,缺少活力,较难更好地组织小班化教学。也有一些是应届毕业生进入学校教学,这样的新老师又缺少实践教学经验,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在组织小班化教学中,控制和组织课堂的能力不足,会影响小班化教学的效果。

(三)小班化教学环境有限

小班化教学要求更好的教学环境,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等。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课程中均有美术、手工制作、钢琴、声乐以及舞蹈等专业基础课,这类课程需要有充分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比如钢琴室、舞蹈室、手工室等需要更多硬件教学设施和利于教学的宽敞教室,以及教室的环境布置等,这些都是小班化教学需要面临的问题。

(四)小班化教学没有得到广泛重视

多数学生和家长,甚至一些老教师都根本没听过“小班化教学”,没有认识,就更谈不上认可,所以缺乏对“小班化教学”的宣传。也有多数老师对小班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理解不够,理解较为片面,习惯将“小班化”教学与“小班教学”“重点教学”之类的教学等同起来。只看到表面或形式的变化,却不知小班化教学的关键却在于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组织等实质上。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对于教师的评价,继续采用普通班级教学的评价模式进行,对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教师产生误导,采取小班化教学的教师们为了顺利完成教学评价,会忽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不协调的教学评价体系,阻碍了小班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高校普遍存在着采用一般性考试和标准化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广泛性、知识的宽广性、情感态度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等方面的发展性评价。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策略

(一)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创造适宜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条件

第一,根据小班化班额配置比例,保证学生数、教师数和教室数的匹配。一般来说,小班化教学要求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在25-32人之间,每班配备教授不同学科的多名教师,同时多功能教室如钢琴弹奏室、声乐室、舞蹈室、手工室等,要根据班级人数进行配套。此外,在上课教室内要求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并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二,重视教学环境的设计。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室、活动室、走廊等设施及布置所构成的硬件教学环境,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学习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此外,也包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交往所形成的教育氛围及人际关系等软件教学环境。为满足小班化教学要求的设施配备和教学环境,以及对教师的培训,落实教师待遇,都需要付出相对于普通班更高的教育成本。加大教育投资是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经济保证,没有充足的教育财政投入,一切都将成为空话。

(二)培养和引进高质量的师资

一方面,更新教师观念,组织教师培训。对于一些老教师,存在旧的教学思想观念,还是习惯于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也是要走向幼儿园教师岗位,需要组织教学,进行学前儿童的日常管理等,如果缺少课堂的实践演练,在以后的实习和就业中会面临很大障碍。所以要先转变教师的思想,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对于年轻教师们,要加强培训,定期组织观摩学习,提高新老师们的教学组织能力。

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专家,指导教学。为了更加体现学前教育专业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聘请幼儿园以及早教培训机构等优秀的专家、老师到大学生的课堂中进行授课指导,用她们在该专业的优秀工作经验帮助学生们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和技能。

(三)小班化教学开展形式多样化

当一些高校不具备小班化教学的充足的教室资源和师资条件时,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班与分班教学灵活结合,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教师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安排,制定包括合班分班上课时间、地点、形式等内容详细的教学计划。如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声乐课等,在一般理论学习部分,可以进行普通班集体授课,而在技能展示部分,将班级人数分为2到3组等,不同组别的学生根据课表的时间回到教室上课。这样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充分利用到教学资源,也可以给不在那个时间段上课的学生复习巩固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知识的掌握。

(四)完善小班化教学的评价系统

小班化教学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将最终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标准外,还要将学生们的阶段性的技能汇报以及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获奖的情况等内容放进教学评价体系中,既是对老师们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学生的激励与促进,所以要将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淡化选拔性评价。只有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才能推动小班化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真正想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丽红.试论小班化教学的评价方法[J].教育评价研究,2004(7)

[2]邹硕.小班化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李彩雁.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

[4]农嘉,孔丽云.小班化教学模式在高职中的实践[J].广西教育,2014(9)

[5]闫守轩,朱宁波.小班化教育实践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6]刘径言.高校实行小班化教学的构想与可能途径[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4)

第7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 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 因材施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具”,“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呢?

1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线,以发展为主旨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它是指导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法则。本人认为,“以教师为主导”必须放在首位。在“主导”与“主体”这一组事物中,“主导”是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及成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1.1 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1.2 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教学方法,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渠道在于组织教学和启发学生的思维。

2 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全面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它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贯彻全面性原则,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教学对象的全面性。

2.1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要求受教育者的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依据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确定思想品德目标、文化科学目标、审美鉴赏目标、心理素质目标。

2.1.1 思想素质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渗透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文情怀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1.2 科学文化目标。语文学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1.3 审美鉴赏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进行正确的感受和鉴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2.1.4 心理素质目标。今天的中职学生正面临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造就一代具有具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能承受挫折,积极向上的青年是十分必要地。

2.2 教育对象的全面性。现代教育科研成果表明,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和潜能。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没有不好的学生。“差生”绝大部分非智力因素造成,而是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当等人为因素造就,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2.2.1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把教学目标分成基本目标和提高目标。基本目标应通过课堂教学使全体学生达标;提高目标可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2.2.2 分组合作,携手共进。将前后位的学生按好(一人)、中(二人)、差(一人)搭配成四人学习小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共同学习,相互启发,全面提高。

3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这种主体意识是充分弘扬人的主动性,注重发展和发挥人的精神,注意形成人的精神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把学生当做能动的主体。语文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主体的活动、实践,培养语言素质、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少批评多激励。在教学中教师应少用或不用直接批评法。而要善于鼓动,善于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少回答多启发引导。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应注意启发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3.3 少灌入多点拨讨论。满堂讲解的灌入式,视学生为知识的接受器,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而点拨讨论法可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他们“登堂入室”,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教学效益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有利。

4 语文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发展性,进行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不但注重学生的一般发展,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终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发展为主旨,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着眼于发展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以下两点:

4.1 树立大语文观念,增强开放意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让教学内容向社会延伸,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这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非常有益。

第8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对“应试教育”全盘否定。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死记硬背,只要学生记得好,考试的分数高,说明你的思想品德课也上好了”。其实这样的课严重削弱以至失去了思想品德课的某些教育功能。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克服“应试教育”的不足,做到理论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思想觉悟三者的统一。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首先在“明理”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巧妙设计教学程序和问题,由浅入深、有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激情”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体验能力。再次在“导行”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积极开展思品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能说会写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生活中思想上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学生素质的培养。其本身没有背离教育的目的,却充实学生的思想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中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一般是感性的、片面的、零碎的,由此,我把教材中提出的理论观点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把学生的片面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从而收到品德课教学的实效,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到“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这一内容时,我没有直接讲述,而是让学生做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的题目是“我村(或我家)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对比。”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宣讲调查结果。大部分同学发言积极、情绪高昂。让学生自己了解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

二、了解国内外大事,适时开展时事教育

平时让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节目和翻阅报纸,及时了解国内外及本地大事。我尝试着每节品德课前两分钟的“新闻会”,由学生轮流报告最新消息,包括国际、国内和我们县、学校的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维护祖国荣誉还表现在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内容时,我针对我校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献辞,组织学生开展题为“国旗在我心中”的课堂演讲赛,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平时,利用辅导课时间以及板报这块阵地介绍、学习孔繁森、李素丽、徐虎、任长霞、焦裕禄、邱娥国、雷锋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由“知国”到“爱国”,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注重素质教育,我在备课时有目的的准备思考题,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指导下阅读材料,对重点、难点进行广泛的讨论,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不包办代替,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努力思索和实践的过程。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焕发出来,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励行的效应。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能够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成功。

当今中小学生虽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改革开放形势的变化,但他们涉世不深,思维方法还存在片面性。因此,我对学生在讲课中提出的问题及时引导解决。例如,在讲到共同富裕的时候,有的学生提出:“我们提倡共同富裕,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却使贫富的差距拉大,这样会不会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出现两极分化?“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掌握了具体情况后,做了分析:(1)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使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表现。(2)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国家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合法经营先富起来。(3)收入差距拉大,不能说明是两极分化,而且是一个积极分化的概念。由于我国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形成一个阶级,而是分散在社会各阶层、各个手段加以宏观调控,不会出现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的两极分化。经过分析,加深了学生对资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

第9篇:学前教育的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本质;日常经验

鉴于科学对人类社会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科学为大众理念引导下,理科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关注点逐步从知识范围的记忆演变为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对科学深度理解的重要命题之一则是:如何使学生能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明确“科学是什么”

“科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问题。

理解事物的特质,首要工作是把它从与其相关的事物中区分开来。科学本质教育的最基本前提是把科学同日常经验、技术区分开来。在以上两种区分的基础上,还要审视理科教育中秉承“何为科学”的观念。如何避免科学哲学领域的各种有关争论,根据我国实际来构建合理的科学观是很重要的。

一、超越日常经验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基于科学事实的发展过程

(一)明确日常经验对科学学习的干扰

科学对自然界的解释源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但又高于日常生活经验,日常经验对学习科学既有支撑性作用,也有干扰.陛影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各种方式感知自然界而产生一些属于个人的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尝试建立联系和回答为什么,从而形成日常知识。这种个人的日常知识明显具有个体差异性和文化陛,还具有零散性以及自相矛盾等特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个人知识,有些是对客观世界的朴素观念,有些则是完全与科学知识相悖的迷思观念。虽然朴素观念具备科学知识的某些属性,但不会自发上升为系统、抽象的科学知识;错误观念更不会轻易改变而成为科学知识,所以从日常知识到科学知识是艰难的、能动的再建构过程。

首先,来自迷信与伪科学的干扰。科学作为对自然界的解释总是有限的,总会有解释不了的领坷让迷信或伪科学钻了空子。在把日常的知识转变为科学知识和观念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指望科学知谚知一劳永逸地给出关于自然界的所有答案,从而战胜迷信和伪科学。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是最根本的武器。

其次,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不可能从朴素的经验、直观的概括中提升出来。科学知识(如概念、理论等)是抽象的,往往隐藏在事物的后面,需要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再次,学生前概念中的迷思观念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和隐蔽性。因其先人为主,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而且也能解释某些现象,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这些前概念深信不疑,并试图将其迁移到对新环境、新现象的解释中去。仅通过说教的方式很难暴露迷思观念的隐蔽陛并转变其顽固性。

研究表明,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和经历而发现的:他人告诉而获得的;采取有意义的途径将发现得来的和接受来的知识内化,自己建构知识。通过发现和他人告诉而获得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发现和接受来的知识需要被内化并使其具有个^意义,才能对于理解自然世界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个人发现的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实现去情景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作用。他人告诉的知识只有在其他新环境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时才变得有意义。

(二)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建构的关键

科学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以及定律和理论性知识。在这个由具体知识到抽象知识的建设中,科学知识“摩天大楼”的坚固性主要取决于选材以及建筑设计。在科学大厦的建立中,科学事实如同材料,科学推理过程如同建筑过程。

科学事实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它不同于一人一事的轶事,也不同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被动的物理成像过程,同时人也不能随意渲染客观世界。科学事实是中性观察与理论负荷辩证统一的结果。许多科学事实隐藏在纷杂现象的背后,无法直接通过观察而感知,需要通过实验方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排除次要、偶然因素的干扰,简化、纯化研究对象,揭示科学事实。

要实现科学知识的自我构建,材料的选择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能够区分观点与事实、排除迷思概念的干扰而甄别出科学事实,从而为实现自我构建科学理论奠定基础。

科学是理性的、逻辑的,但并不意味着科学理论建设只受形式逻辑规则支配。经验和逻辑是科学理论确立的基本因素,从根本上讲,理论的正确性就是要看它是否和科学事实相符。因此,从感性认识经由知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中更重要的是基于科学事实的科学推理。爱因斯坦指出:“要走向理论的建立,当然不存在什么逻辑的道路,只能通过构造性的尝试去摸索,而这种尝试是要受支配于对事实的知识的缜密考察的。”

二、避免技术代替科学。提升学习科学中的真实体验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知识与生活世界的分裂”,不但掩盖了科学的真面目,而且使学生远离自然,造成师生间经验隔阂加深的情况。

(一)科技一体化中的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人们往往把科学和技术理解为一回事,统称“科技”,“这样的淆同坏处极大,至少使真正的科学观念输入不了,真正的科学也就上不去了”。在理科教学过程中,在坚持科学与技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同时,要把通过制造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与认识自然界、揭示自然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分开;要把从使用技术所产生的技术规范与科学中的自由探索分开;要把技术上的追求物质利益和功利价值与科学研究的溯本求源分开,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和精神。

(二)真实体验是实现科学本质教育的重要通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已经越来越远离自然生活,没有或少有亲身经历天然自然的日常经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更多地是直接亲历天然自然,创造科学与技术。当今,人们更多接触的是由技术所产生的人工自然而非天然自然,这种技术所制造的人工自然割裂了人与自然、人与科学间的直接接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技术异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正是技术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重要缘由。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理科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对促进学习科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方式可能是解决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的一剂良药。但在微观事物宏观化、抽象事物具体化、真实事物模拟化等过程中,模型永远不代表真实,使用不当甚至会

过犹不及,使学生误解事物的本来面目。

为解决技术人造物的不断丰富造成的学生日常经验缺乏,我们应让学生亲历天然自然,在真实生活中学习有用的科学。STS (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是使学生全面地理解科学的重要理念,旨在通过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了解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主题活动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素养。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所以今天我们在享受技术所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教学中更需要厘清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还原科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通过做科学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思维方式,切实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实力,尤其是原创能力。

三、坚持科学的假说属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自然科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铸造了科学知识体系的宏伟大厦。科学似乎等同于“正确”“客观”。究竟何为科学,各学派争论不休。

(一)坚持科学是一种假说的科学观

针对科学大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是通过归纳累积的方式形成可证实的真理的;否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是猜测和假说,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得到完善,但其本质依然是假说;历史主义者认为科学是形而上学的约定,科学革命类似社会中的革命,是世界观、信仰、范式发生了变革,后来走到了“怎么做都行”的论断;科学知识社会学派走得更远,他们改变了传统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视野而染指科学知识,认为“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世界的性质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从而展示了“科学知识制造的偶然性、非正式性、情景性”。他们的言论使科学界深感不满,从而引发了著名的“索卡尔事件”(或称“科学大战”)。

对科学含义的界定和认识受到历史、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走过了真理观、假说观、范式转变观以及科学社会学所坚持的科学知识的偶然性的进程,到现在出现了反理性、反逻辑、反对科学的客观性以及“科学大战”等现象,这是科学高度发达社会的产物。

针对我国现阶段科学欠发达、大众科学素养较低的现状,我们应坚持从传统朴素的真理观走向假说观,强化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同时又要防止后现代思潮的消极影响。

自然比人类早,人类比科学早。科学不是自然界本身,是人构建的结果,这种构建的结果自然是假说,而非真理。恩格斯曾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科学假说前进的方向是揭示自然界的客观实在,逐步逼近客观。在“科学大战”后期,西方国家的一些科学家与社会学家在交流后认为,“在关于自然界方面,科学家一直是最重要的专家。专家往往只能给出最好的、最有用的建议,而不是真理”。

(二)建设和谐软环境,促进探究教学深入发展

教师所持有的关于何为科学以及科学是如何进步的态度、信念以及情感将影响他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持有真理性科学观的教师将更多地强调对科学知识的讲授与背诵,而认为科学是一种可变的解释的教师则会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讨论并开展对各种科学解释进行对比等活动。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秉持假说性科学观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科学本身并不是真理,理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把自身当作真理的代言人,不能把科学当作教条来讲授,需要知晓和尊重学生的经验,让他们在高期望和低威胁的学习情境中理解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