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感人的亲情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人的亲情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人的亲情故事

第1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亲情故事:温妮的母亲身患绝症,但却毅然走出病房,来到女儿身边,欣赏女儿的演出,当温妮的眼泪夺眶而出时,我们也为之动容。母爱是伟大的爱,她无私,她美好,她宽容,她是我们最美好的情感。亲情更令母爱有了力量!是母爱的力量支持温妮的母亲不顾生命出席了女儿的演出,她用浓浓的亲情为我们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是母爱的力量令温妮的演出出现;是母爱的力量使一个悲伤的少女重获希望!这是人生舞台上的!在这背后是弥足珍贵的亲情,她令我们感动。

我们都在亲情的羽翼下健康成长,幸福而又快乐。生病时,亲情让我们变得健康;伤心时,亲情让我们看见太阳;失败时,亲情是一个坚实的避风港。如果失去了亲情,那么,天地间的一切将不再美好!爸爸妈妈在我们获得成功时,会告诉我们不要骄傲,但是他们的心里,一定是充满阳光!或许他们会发脾气,或许他们会打你,再或许他们会使你很不高兴,但是,他们一定很爱你,你知道么?

罗曼·罗兰说过:亲情是一种巨大的焰火,是啊,这火照亮了多少迷茫的心灵,为多少迷途的游子点亮希望……我们一次次地感受着亲情的,我们的生日,是谁在为我们欢呼?我们的成功,是谁在为我们骄傲?我们的欢悦,是谁在和我们一起欢笑?是亲情正在上演着!

第2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ぃ酃丶词] 亲情;爱情;事业;人性

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活着的价值?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些主题在一部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答案或者会得到一定的启示。霍建起的电影作品《那山那人那狗》(以下简称《那》)用田园诗般的叙事风格,给出了看似平平淡淡但却是感人的答案。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在湖南茫茫的深山中送了一辈子信的乡邮员,由于身体的原因退休了,送信的工作由他惟一的儿子接替。面对儿子第一次送信,老邮员反复叮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带着长年跟随的忠实伙伴狼狗老二,陪着儿子走一趟送信之路。尽管情节简单,但这次的223里邮路,既是儿子的第一次体验之路,又是父亲对工作的最后一次告别之路,更是找回父子亲情、重温爱情、品味幸福和感受人生的意义的温暖的邮路。于是那山、那人、那狗构筑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串串人性的感动,并以其对人性的自然流露深深打动了异国的观众。该片不仅荣获金鸡奖最佳影片奖、“五个一工程”奖、上海影评人奖以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演员奖,还获蒙特利尔电影节“最受公众欢迎奖”、印度电影节“金孔雀奖”等,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放映,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导演霍建起自幼酷爱绘画,绘画也成为他认识电影、理解电影以及表达这种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他曾经说过,电影里要有漂亮的演员、漂亮的颜色和漂亮的音乐。《那》是漂亮的,无论是电影画面还是演员的表演,无论是音乐还是叙事的方法,这些都为电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然而《那》最成功的地方还是在于主题。影片播出之后即被观众概括为一个关于父子之间由隔膜与摩擦到理解与融合的亲情故事。然而事实上,如果我们像饮茶一样仔细品味影片,就会发现所表达的东西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大多数观众所概括出来的亲情故事,如果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那么就不会给观众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了。

导演霍建起在他的创作杂谈中说到:“我们通过这部电影要传递给观众的是父子间深沉、温馨的情感,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还要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很多我们想表达的东西。因为我更注重呈现生命的一种状态,把生命当成一个画面和过程来呈现。我关注的是人,而不是事。” 那么在影片中导演呈现的是怎样的人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影片中,只有找到那些感动我们的东西,才能找到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的状态。

电影感人之一――感人的亲情

《那》中所表现的亲情是最容易被观众感受到的。影片开始的时候,儿子和父亲是有隔膜的。明明是和父亲告别,儿子只是冲着门说“我走了”,儿子的旁白:“长这么大,爸都很少叫一声。”父亲其实也是觉察到了儿子不叫他“爸”这件事,在儿子和妈妈告别的时候,父亲充满嫉妒地嘟囔了一句:“妈、妈的,叫得亲。”随着电影的推进我们知道了原因。作为乡邮递员的父亲,一年365天几乎都在邮路上跑,年轻时候跑外县,一个月回家一次;后来跑这条山路,3天一个来回,家里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妻子。儿子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我们从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得知,儿子15岁的时候因为犁头掉下来而在后颈部留下了一个疤。15岁还是很多独生子女撒娇的年龄啊!影片结尾处儿子叮嘱父亲“有事就找许万昌”,由此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年来是儿子代替父亲打理家中事务。

体味亲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一个契机。这一次父子同走邮路,让父子之间有了一次接触和了解的机会。父子二人一步步跋山涉水,心灵也一步步靠近,无数动人的细节感动了所有的观众。当儿子走在山间小路上,回头没有看到父亲和老二的时候,焦急地返回去寻找父亲,看到父亲后长吁了一口气;儿子背着父亲过河的时候,父亲流下感动的热泪,面对儿子却又故作镇静地掩饰过去;当儿子叫一声“爸”的时候,父亲激动了,对着老二说“听见了吗?他喊我爸了”;儿子在山顶上凝望着父亲落寞的背影,绽放出谅解的微笑;父亲在追赶被风吹走的信的时候,儿子担忧地失声呼喊他;儿子和父亲一起洗脚,在睡梦中还是像孩子一样将腿搁到父亲的腿上,父亲流露出宽厚慈爱的笑容;父亲在最后目送着儿子独自上路的时候,将狗推向儿子远行的方向时昂扬的神情……

徒步在山间小路上,周围是壮阔的山林、青翠的田野,这一对父子展开前所未有的认识和了解,年轻气盛的儿子终于了解数十年来,父亲邮差工作的辛苦与意义;老乡邮员也体会到30年来,妻子终日等待的无奈和儿子长大成人的骄傲。

什么是亲情?亲情就是有怨怼也还不能放弃牵挂,就是在瞬间就可以消除所有的隔膜,就是一个动作就可以宽容所有的过错。

电影感人之二――感人的爱情

人们常说,爱一个人是心甘情愿的,是无以回报的奉献,是无休止的等待,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盼望和牵挂。影片中所讲述的父亲母亲的爱情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影片中有一段儿子的独白:“小时候我很爱看我妈笑,可只有在三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妈笑得最开心。”“我妈老说我爸在外面苦,从不怪他。” 如果儿子不说,父亲还不知道母亲等待的辛苦。为了爱情,母亲放弃了自己生活得最舒服的山里,放弃了做神仙的后代,而选择了辛苦等待。

爱情有很多种。父亲和母亲的爱应该是一见钟情式的。如何去守候爱情?方式也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最美丽的方式就叫做等待。霍建起对于等待是情有独钟的。在他后来的影片《暖》中,贯穿其中的就是女主人公暖对爱情的等待,第一次是等待省里剧团的小武生,第二次是等待井河,两次等待让观众的心充满了辛酸与刺痛。在《情人结》中,他又一次以等待的方式完成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诠释,居然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等待侯嘉的归来,不管结果如何,七年的等待都让观众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在《那》中,母亲和父亲的爱情也是在等待中完成的。这样的等待,这样的坚守,注定是美丽的,注定是令人感动的。在现代人喧嚣的现实生活中,等待已经成了很稀有的了。还有多少女人愿意为爱情去等待,从美丽等到衰老,从年轻等到年迈,还要独自品尝等待中的孤独与寂寞。看别人是美丽的故事,放到自己的身上就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父亲退休了,母亲再也不用苦苦地等待父亲了,母亲对父亲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她和父亲可以好好地安度晚年。可是另一种等待开始了,那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等待。这样的艰苦工作总要有人去做,等待也就永远存在了。如果那位美丽的侗族姑娘嫁给儿子,那么新一轮的等待式的爱情不就又重新上演了吗?

母亲是静候的小站,母亲是父亲的港湾,母亲是父亲心灵深处的幸福与温暖。

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我的父亲母亲》。

电影感人之三――感人的事业

影片中的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升职,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子骄傲的精彩片段。从小到大,儿子甚至是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影片中秘书的一句话让观众感慨良多:“外面来我们这的老师、医生、储蓄员、公安,各个能当劳模当干部,就你啊,光是走啊,走啊,这么多年了。”

我们可以想象,在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上,一个人在一条狗的陪伴下身背沉重的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3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时把一封封信件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一个村民手中。30年,他一个人,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成为封闭的山里人家和外界沟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不仅如此,还告诫自己的儿子:“你也记住了,不许自己喊苦。”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他将自己生活的全部都献给了山里的群众。

古人曰:“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 高尔基曾经说过:“也许普通的工作就是伟大的任务,真正的英雄行为。”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当一个人专注在一桩事情上的时候,这种热情是意义深重的。”有谁能说父亲的所作所为不是事业?谁能说父亲的行为不是英雄的行为?记得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王顺友,就是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乡邮员,影片中的父亲不就是另一个王顺友吗?他用自己的崇高品行为自己的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的榜样行为和他的那些朴实的话,不仅是在感动儿子,也感动了每一个观众。

电影感人之四――美丽的人性光辉

电影中感人的画面之一就是父亲给五婆送信。那不能算是一封信,因为是没有邮票、没有地址、没有任何内容的空白信纸。有的是什么呢?是10元钱。要知道,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乡邮递员的父亲能挣多少钱呢?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知道10元钱具有多大的购买力。父亲给五婆的不仅仅是10元钱,还通过自己的行为满足了五婆的期待,给五婆孤寂的晚年生活以安慰,给了五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相比之下,五婆的那个孙子,自从考上了大学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连他父亲死了也没有回来,只在过年的时候才寄一张贺卡和一张汇款单。五婆孙子的形象在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可是观众们却觉得是那么地熟悉他。

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父亲对儿子的交代中我们知道父亲十天半个月就会去一次,而且也让儿子这样做。这是父亲人性光辉的最完美体现。它深藏在父亲的日常生活当中,质朴、持久,让每一位观众都获得了感动的精神力量。

在送信的一路上,儿子渐渐理解了父亲一生努力的真实含义,因此儿子在言语和行动上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别说我爸什么也没有得到,至少这些乡亲们肯定会想他的。”侗族姑娘的一句话:“这喜酒就是因为你来才定在今天的。”那一刻我们知道了山里人把父亲当成了朋友,当成了亲人,而不仅仅是一个邮递员。

影片中父亲的一生有爱情、有事业、有友情,到晚年的时候找回了珍贵的亲情,这不就是美丽人生吗?接替父亲工作的儿子,尽管和父亲的生活会有不同,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也会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喧嚣的世界,物质、金钱、名誉、地位成为人们狂热追逐的对象。我们已经很难见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此执著、踏实、平静、质朴、善良、不疑、不欺。在激烈竞争的今天,观众们应该也是希望自己能拥有一颗平静的心,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吧。导演霍建起所演绎的这样的一种生存的状态,应该是他通过影片要表达的完美的人生境界。

人类世界共同的主题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亲情的表现、对生命的珍惜,这已成为全世界优美文化得以沟通的基础。我们需要更多的优秀的影片来唤醒人们心底的温情,让人们追逐的脚步暂时停一下,找回亲情,享受爱情,审视自己的事业,寻找人的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

[参考文献]

[1] 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创作杂感[J].电影艺术,1999(04).

第3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立意】亲情,是最美丽的,最无私的。古往今来,对亲情的赞颂,从没有停息。对于这样的赞颂,我们阅之,感触之,是否可以联想自己与母亲、父亲的过往点滴呢?

【选材】成长过程的日日夜夜,有多少瞬间,定格难忘。这位同学眉头上那道疤痕蕴藏着的故事,虽斗转星移,却没齿难忘,永留心底。

【层次】开场由“一道蚯蚓似的疤痕”引入那爱的情境里,接着款款叙述那一刻的真情过往,感人至深。最后照应,暗点主题,感染众人。

【文字】遣词造句朴实无华,但真情灌注而引人入胜。之处真情款款、字字见泪,对亲情的刻画水到渠成,难以忘怀。

专辑指导老师:朱雨欣

我的眉头上有一道蚯蚓似的疤痕,里面藏着婴儿时的一段辛酸故事。虽然那时不足一岁,但每次妈妈讲述时,我记忆的网(便)越织越成形,那场景似乎历历在目…… (往事萦绕于心,积淀成了感动,催人探究!)

那时我们就住二小宿舍楼了。那(有一)个早晨,金色的阳光洒进阳台,透过玻璃门折射进来的光线,使(得)满屋子特别暖和。一家人都起得很早,奶奶进厨房做早饭,爸妈准备去上班,爷爷习惯性地开了门(在农村是不关门的)便出去早锻炼了。坐在学步车上的我觉得老在客厅里转悠没意思,一下子看到敞开的门,也便萌生了“去阿外走走看看”的念头。当(在)我推开铁门的一刹那,像一头蛮牛似的我横冲直撞,不懂得下面的楼梯(却是)“万丈深渊”,(于是,)骑着婴儿车的我,(便)一股脑儿摔了下去…… (对事发前的情况描写虽然不事雕琢,却也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情趣。)

砰——砰砰砰砰

哗啦哇——哇

……(……) (抓住声音描写,兼与省略号的使用,突出了情况的危急。)

我连人带车摔了下去——我很想让它停下,可学步车的塑料轮胎似乎还没滚够,咕噜咕噜地顺着楼道滚下去,像是抛弃了我……(……)终于,在楼道的拐弯处它自己停了下来。还好,学步车底盘质量过硬,不仅没有摔个底朝天,架也一点没散。只是我一阵头涨,眼角的什么粘乎粘乎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记忆开始模糊…… (上段的声音描写与本段的情景叙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条理清楚,而且主体突出。)

“120.124……(……)”我也不知我是怎么来到(医院)急救室的。只听妈妈放声大哭,那声音撕心裂肺,像是要把整座医院震颤,才足以唤醒我的健康。(在我的)记忆中(,当时)针针管管布满了我的身体,头上绑着绷带。我想起来,却被一只鹰爪似的手按住了,全身动弹不了,又被一个有着“鱼刺”的玻璃制成的东西扎了一下,便昏了过去。 (全文至此虽然已步入,但在作者笔端下,感情的渗透和迸发,没有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款款而来,段中队妈妈的描写虽然文字不多,但足以令人的心境也随之波澜。很精彩!)

过了许久,我见到爸妈了,爸妈心疼得不得了,拿着一个有“辫子”的鼓摇着,“咣当咣当”地响着,好好玩儿。 (承接上段,续写爸妈的担心和对自己的爱,一个摇动着的“鼓”饱含着浓厚的亲情。如果作者能向父母了解一下当时这个时候的情形,然后用生动的语句描述出来,内容就更加丰富了。)

第4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同时这也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张立勇的“平凡”的人。

他非常勤奋好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英语上,就跟鲁迅所说的一样,“哪里有天才,我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工作上”,是啊,当张立勇一考成名后,人们大多在关注他现在的辉煌,可谁又曾想他付出了什么,又有怎样的辛酸呢?背后故事总是那么感人肺腑,这背后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有张立勇的父亲……

张立勇的父亲很自责,他觉得是自己不争气,没有能力给儿子一个好的环境,还让儿子为这个家操心,辍学、打工、受人白眼、抬不起头……这位父亲认为都是自己的错,而张立勇却完全不这么想,她只记得那个抱着发烧的自己无助痛哭的、那个为自己赚学费差点被马蜂蛰丢性命的、那个到处磕头借钱一次次将学费交到自己手中的正是眼前这个一直在自责的父亲。

然而,为什么有些人只注重金钱、名利和短暂的辉煌,为什么不像张立勇这样,不为金钱、名利,执着自己的梦想和珍惜亲人、亲情。记者现在发现了,因为张立勇这块金子发光了,在报纸、杂志上,他被写得天花乱坠,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了。但是当张立勇在努力奋斗的时候,这些人又在哪,现在说得冠冕堂皇的人,之前是否冷眼相对呢?

第5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任霄)

点评:这篇观后感重在结合视频内容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字字含情,句句润情,词汇丰富,层次鲜明。

星期四的下午,我们班集体观看了一横老师的“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的演讲视频,那感人的一幕幕令我十分难忘。

下午第二节课,同学们在教室里议论着,原因是老师要给我们看一个教育片。我们都瞪着一双双闪闪发光又饱含无限惊奇的眼睛看着老师打开电脑,我们静静地期待着,全神贯注地观看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那个片子的确感动人心。一横老师声情并茂,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感人的故事,悲惨与亲情交织,感悟与悔恨交替,让我们每一位都心有共鸣。我们许多同学都忍不住哭出了声。一阵阵感动和自责像敌人攻城一样不断攻击我的心房,我头一次认真反思自己,父母平时那样爱我,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地冷漠他们对我的爱,我的心一片痛楚……

这个片子越看越感人,所有同学都哭了,有的不断地用纸巾擦眼泪,有的趴在桌子上埋头痛哭,有的哭地捂住了嘴。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感人的震撼人心的片段:我看到一位妈妈给她烧伤的女儿植皮,她疼得不知昏死过多少次了,可是她每次都提醒医生在她昏死的时候叫醒她,因为她坚定的心当中有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信念——女儿需要我!

第6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关键词] 微电影;人物形象;表演风格;主题曲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完善,诞生了属于网络时代的独特电影形式――微电影。微电影风靡互联网的标志性事件即是《老男孩》的网络爆红。本文就将通过对“筷子兄弟”系列作品的分析,找到其作品的特征。

一、筷子兄弟系列微电影概况

筷子兄弟,由肖央和王太利二人共同组成,是集“导演、编剧、演员、音乐”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微电影制作组合。2007年5月,肖央与王太利以“筷子兄弟”的名义,创作出了他们第一部广为人知的网络音乐短片《男艺妓回忆录》。2010年《老男孩》横空出世,红透全网,作品深深感染每一个心怀梦想的“80后、90后”,成为缅怀逝去青春的最强代表,并且成为微电影界里程碑式的标识。之后筷子兄弟又相继推出了《赢家》《父亲》等作品。

时代的飞速发展,让人们逐步淡忘了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的关注,而筷子兄弟通过自我的生活体验及观察,将这些最质朴的情感通过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网络力量的助推下,筷子兄弟系列作品已成为微电影浪潮中的一面旗帜。

二、贴近当代青年的故事主题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在阐述着一个或是多个故事,它包含着“恋爱、友谊、物质、知识、名望、财富、家庭”等要素,这是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要经历的过程,这种经历是所有人都能识别的经历,一种传统的社会普遍接受的成长或进步的标志,①它具有影视创作的典型代表性。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主要面对的是年轻群体,其作品通常以时代背景下不同阶层人物为对象,细腻的展现他们的梦想、情感,使得每一部作品中均融入了青年观众所期待看到的“真实故事”。

(一)以梦想与情感为主题

1.梦想的追逐――以《老男孩》为例。2010年,《老男孩》登录优酷网,该片讲述了一对迷恋迈克尔杰克逊十几年的平凡“老男孩”兄弟组合,在重新登台后找回年少梦想的故事。在上映了短短的20天不到的时间内,《老男孩》的在线播放量已经达到4 700多万。老男孩所展现的现实内容深深触动了每一个“80后、90后”的青年人。他们都为了生活努力拼搏,而现实的残酷使他们从最初的“梦想家”逐渐转变为丢失了“梦”却只剩“想家”的人。据统计,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左右的年轻群体为主,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关于梦想的追逐,这些人心中都有一面镜子,而《老男孩》则通过镜头充当了现实中的这面镜子,每一名观众都从中解读自我梦想,不论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该片引发了无数观众的思想共鸣,同时也完成了自我的心灵救赎――梦想着的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

2.亲情的可贵――以《父亲》为例。筷子兄弟在2011年底推出的《父亲》再一次让他们成为网络的焦点之一,而其中的“父女篇”和“父子篇”均围绕亲情展开。

肖央所展现的也是从现实社会中抽取的平凡小人物,这种平凡的亲情在每一个普通观众的血液中悄悄流淌。亲情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议题之一,亲情教育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几乎是价值观教育的盲点,而亲情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②一部优秀的亲情题材作品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意义,提高人们对亲情的重视度,《父亲》无疑是其中的典范。

在《父亲》“父女篇”中,年迈的父亲形象引发了观众对父亲的思念与感恩。片中的老父霍建国用自己的一辈子将女儿拉扯大,在女儿结婚的时候,他的举止看似荒唐,但却浓缩了一名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这种伟大的父爱为全社会所歌颂。随后推出的《父亲》“父子篇”则是根据导演肖央的真实成长经历改编而来,真正发自内心对父亲这一伟大形象的歌颂。作品中展现的亲情正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它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链接纽带,也是诸多观众对《父亲》这一作品感到到无比欣慰与感动的症结所在。

(二)展现不同阶层人物的精神世界

富有也好,贫穷也罢,不同阶层的人物只是在物质层面上有着诸多的不同,而筷子兄弟系列作品更注重从不同的社会阶层,去反映当代社会人们共同的精神世界状况。

1.社会底层人物。从社会底层挖掘人物形象进行角色创作,是诸多优秀影视作品创作手法之一。底层人物有着他们自己的生存精神,他们在平凡甚至贫困的生活中享受着其中的欢乐。《老男孩》中的筷子组合即属于社会底层人物,肖大宝和王小帅在长大以后迫于生计都疲于奔命,可是当生活的亮点出现的时候,他们的生存精神与个性特征,促使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亮点为他们带来的欢乐。基于这样的创作思路,筷子兄弟以肖大宝和王小帅这类底层人物为核心来确立主题,有层次地表达出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2.社会上层人物形象。与底层人物相对应的即是上层人物,他们的生活与社会底层人物有着天壤之别。《赢家》中王太利饰演的王大利即属于社会上层人物。王大利通过自我的努力,由底层爬到了上层,这种角色的转变使他忽略了生活中诸多可贵的要素,从这些成功道路上被忽略的要素入手,是筷子兄弟创作的又一切入点。《赢家》中王大利在一场意外车祸后,开始领悟到过去生活中被他忽略淡忘的东西,他发现自己生前只如一副空壳,只有物质包装,没有精神支柱。《赢家》所探讨的就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赢家”,网络主流评价为:当我们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时就已经成了人生的“赢家”。

三、夸张而质朴的表演风格

影视作品最直观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即是演员的表演,任何一位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这种风格是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产生的。筷子兄弟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与他们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密不可分。

(一)放大细节动作――夸张

在筷子兄弟作品中,总能看到诸多面部及肢体上的夸张表演,这都得益于将细节动作的放大。《男艺妓回忆录》中肖央饰演的武士占有王太利饰演的男妓时,男妓心酸、痛苦、不甘的表情;《老男孩》中王小帅在电视机旁“卖力”模仿杰克逊的动作及服装变化;《赢家》中王大利在看到霍小燕时拼命折磨打气筒并且伴随着鼻血,等等。这些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夸张表演,大多由局部动作细节放大而来。肖央和王太利的面部表演能喜能悲,面部肌肉张弛有度,与影片风格基调相吻合。贝拉・巴拉兹的容貌理论和“可见的人”表明:容貌,微观容貌,表达的多声部――一切都归于面孔,面孔就是一切。筷子兄弟的表演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他们通过面部的表演,使得观众看到了诸多的喜怒哀乐。

从筷子兄弟的肢体表演来看,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表演潜能。他们是一对能歌善舞的艺人组合,《老男孩》中的一唱一跳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筷子兄弟通过放大动作细节的夸张表演,使得观众印象深刻,感触良多。

(二)真实质朴的表演

对于《父亲》父子篇,肖央多次强调,作品内容是根据自我成长经历改编而来。片中,肖央的表演真实质朴,主要是因为发自内心,通俗地说他是“本色出演”。影视创作中,角色的物质载体即是演员,演员根据角色性格特点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在法国演员哥格兰所写的《演员的双重性格》中提到了“化身成角色”这一说法,意为演员在表演时去除个人性格特征,进入角色的精神世界,进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然而演员肖央和角色肖大宝近乎无缝黏合,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得肖央和肖大宝宛如平行时空下的同一人,高度的形象契合,使得影片的真挚情感进一步升华。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一切表演技巧都是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的,演员必须要热爱生活 。③善于总结自我,观察生活的肖央,以真我的演出,造就了催泪感人的父亲两部曲。

四、主题曲的使用

音乐是影视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作品主题曲通过音乐旋律,歌词撰写表达出作者创作的主题思想。音乐作为电影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影片突出整体氛围的渲染,同时也可以对整个剧情起着推动及调节的作用。此外电影主题曲还能起到强化、丰富、深刻电影主题等多重作用 。音乐创作也是筷子兄弟的一大特色。《老男孩》《父亲》这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均出自他们之手并亲自演唱。筷子兄弟的音乐与影视作品多维契合,通过主题曲的使用升华作品深层含义。

(一)歌词与剧情相呼应

1.歌词即故事简要梗概。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中的主题曲与作品本身交相辉映,听完主题曲观众即可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故事模板,这幅模板所讲述的正是其作品本身的梗概。歌词的每一句都传递着片中所发生的故事,本就感人的故事和画面加之伴唱歌词的衬托,使得故事内容的表达更为明确、深刻。筷子兄弟在创作主题曲时考虑到歌词的重要性,歌词与故事相贴合,通过画面和声音的共同传递,使得观众更自然走进故事,走进筷子兄弟的影像世界。

2.歌词与故事主题相呼应。“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这样的歌词不止是对故事内容的简要梗概更是对作品主题的表达。导演肖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此不论是作品创作的哪一个环节都能紧紧围绕作品主题展开。这也是筷子兄弟能够得到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

3.升华情感抒发。听《老男孩》《父亲》等系列作品主题曲,总能够勾起观众内心的种种情感要素,感人的主题曲使得电影和音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准确地抒发内心情感。当音乐运用在电影中,它通过与画面的结合来表现电影内容。强化观众的情感体验,能促进和帮助观众对电影情感的理解。④在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中,音乐总能够表达出极为强烈的情绪,借助音乐旋律这一情感交流纽带,筷子兄弟多次完成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拓宽作品传播交流渠道

音乐传播实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在影视艺术中,音乐同样具有传播的功能,并且对影视艺术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观众对筷子兄弟系列作品中的主题曲极为熟悉。而这几首主题曲的歌名与作品名称相同,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网络社会中,音乐的传播极为迅速,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筷子兄弟作品的传播渠道,并且提高了其所属作品的知名度。借助片中歌曲的广泛传播,《老男孩》《父亲》《赢家》这些作品得到更多观众的关注与传播。在诸多大型活动、晚会、颁奖典礼中,肖央和王太利都能够登台献唱作品的主题曲。音乐的脍炙人口从多方面拓宽了作品传播与交流的渠道。

注释:

① [美]诺亚・卢克曼:《情节情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② 吴新颖:《青年价值观构建的重要力量:亲情》,《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③ 张茵:《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2期。

第7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上了中学,认为读一本小说,当那感人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我的时候,是幸福,但这也不是,幸福不会那么单调……

但是,慢慢长大的我竟开始慢慢学会品味生活,寻找身边的幸福。

慢慢的,我发现,母亲有时的一句叮嘱、一通电话或者是一句问候的话、一顿沁人的饭菜……还有对我的关心和爱都是幸福的给予。

曾经的我只会享受别人给予的幸福,贪婪地享受着,从未想到自己去追求、寻找,只是以为母亲的这些表现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并没有跟我懂得追求的幸福牵上一丝丝的瓜葛,一点也没有……

当现在,在寻觅了多处没有找到,却意外的发现母亲给予我的无私的幸福,一种亲情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比糖果差也比故事情节感人……

慢慢的、慢慢的,我不再享受幸福,而是给予别人幸福,这时给予的对象最应该是母亲。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充分说明了母对子的情,但子却没有一丁点的感觉。

当母亲出远门时,我会嘱咐上一句“路上小心,过马路看看红绿灯”我明明看到母亲在点头并转身的刹那那红肿的眼睛,那分明是对子女懂事而表现出的欣慰。

……

第8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有一种沟通会造成心灵的震撼,有一种理解是万物的语言,那就是交流——

题记

“理解和沟通从交流开始”,这就话一语道破了交流是沟通和理解基础。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

亲情增加剂

在家庭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衣食住行这四大方面也离不开交流:“妈妈,我明天穿那件衣服?”这是关于“衣”的交流;"爸爸,我们今天吃什么?”这是关于“食”的交流……这些都是我们最基础的交流。还有的交流能增进亲情,例如:给父母讲笑话可以在笑声中增进亲情;给父母将感人的故事能在泪光中增进亲情……在“交流”中,还有无声的精神交流,例如:考试考了好成绩,回家让父母看了考卷,父母激动的说不出话,在这沉默中,亲情大大增加……此外交流还是——

友情的防腐剂

在我们与朋友的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阻碍我们与朋友友谊的正常发展,这时就我们与朋友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如果交流的好,还会使我们与朋友间友谊进一步加深呢!

师生间的黏合剂

第9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范文

哇!图书馆里的书可真多啊!有故事书、漫画书、科普书……真让人眼花缭乱。突然,一类精致的小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小巧精致、易于携带而且还十分漂亮。一个奇怪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它就是《会飞的教室》看着这奇怪的名字我不禁来起了兴趣,便把这本1430页的书作为我的寒假读物。

这本书不但好看,而且写的都是有关我们学生的事情,主要写了《会飞的教室》是孩子们在圣诞晚会上自编、自演的一场戏。全书由排演展开,通过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情节,塑造了一群聪颖、活泼、天真、可爱的少年形象。其中,多愁善感的姚尼,才华横溢的戴马亭,冷静持重的塞巴修,胆小怕事的邬理以及魁梧好斗的马提斯,都以其鲜明、独特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书的内容,可算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校园风景录,它所表现的同学之情、师生之爱、朋友之谊,无不唤起我们对友情的追忆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