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化管理管理手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信息化 实训室 管理
从实训室日常管理和工作性质来看,需要管理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仪器和一些复杂的实训室软件,工作较为繁琐。利用信息采集的技术全面有效的进行信息化管理手段,不但可以压缩管理的费用,同时还可以使一些实训室的设备仪器和材料等物尽其用,最大化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实训室普遍都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设备使用完毕后疏于管理。一直以来,人们对实训室设备使用的重视都远高于对用后的维护。比如说对实训室设备管理的不严格、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执行力不强,也没有正确的意识对设备进行管理。第二,不够重视设备的故障预防。检测和预防设备故障也是实训室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实训室不能周期性的管理O备和预防设备出现的问题与故障,而且缺乏这方面的预防理念,存在安全隐患。第三,缺乏对设备的保养。实训室设备的养护应该被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来工作对待。一些高校的实训室可能为了对付检查,随意填补以前维护检修的记录,而并没有做好对设备的保养工作导致很多设备在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积累很多的问题。第四,实训室内服务器和软件管理混乱,一些学校为了节约经费,没有严格分离软件在服务器是的安装顺序和安装环境,这样对后期管理相对复杂和困难。
随着实训室工作的开展与管理工作的加强,各个实训室的任务量也在不断加大,这就对信息化管理有了更迫切的需求。所以,现阶段的管理思想足以适应未来实训室的发展需求,结合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新型实训室管体系统指导下,未来的实训室管理系统将展现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训室信息化管理通过采用科学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实训室的管理要想实现现代化和规范化,最为基础的、有效的方式就是信息化的管理,信息化管理主要涵盖的内容就是信息资料的收集以及信息资料的加工储存,这些资料主要包括了实训室的规划资料和管理信息的资料、实验教学的资料、实验装备的资料、实验技术以及科研方面的四种资料。工作中要加工、汇总、收集这些信息资料,储存信息的方式有纸质档的存档以及电子档的存档。结合这四个种类的信息资料,对实训室的管理流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一套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继而将这个系统挂在校园的网站或者单位的网站,以便于查找搜寻。比如,信息化管理实训室的装备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已然成为当今的发展趋势。高校是知识的生产传播者,每天有大量的实验教学以及科研任务在高校内完成,对于传统的实训室来说,有限的工作人员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信息化管理的出现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极大的减少工作量,从而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资源,是当今社会工作的两大特色。而实验资源,尤其是某些大型而且精密的科研设备,可以在每个单位间进行共享,这样不但有效的提高了利用率,而且对创新这方面来说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让各个高校以及校内院系之间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做到远程共享。与此同时,随着逐渐推广实训室的认证,对实训室运行水平、管理水平的要求都非常的高。如果实训室的管理还仅仅停留在手工上的管理,必然会被社会淘汰。所以除了专业建设,还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的实训室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高校实训室的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对实训室的真实情况进行及时的反映,而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来对实训室各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实训室管理人员则可以对实训室课程情况进行查询,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了实训室的动态管理。通过落实信息化实训室建设方案,实训室的设备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设备信息得到了有效的共享。需要进行实验的教师或科研人员能够对全校实训室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充分地发挥各实训室及设备的相关效益,管理部门也能够对实训室设备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该系统还能够定期更新实训室信息,并自动形成报表,向管理人员上报。
结语:通过信息技术对实训室进行管理已然成为目前一些管理趋势。在信息化的管理当中,应该视实训室的情况而定、将实训室当成结构的主体,通过信息技术构造全面的、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加强管理实训室设备与材料,还应该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让部门之间网络信息同步,达到信息共享以及兼容的目的。加大使用资金的投入,加强硬件建设的力度,组建直高科技的管理队伍,进行全面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洪. 教学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建设[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02).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
1.引言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的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已得到逐渐显现,由于各所高校的实验室规模以及体制的不同,导致教学模式也各有不同,因而没有产生一个可以多方面指导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传统的纸质、手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实验室的规模的扩张以及管理,引入信息化手段将对实验室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提高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为院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目前院校所开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等环节中,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也无法对课程改革的需求有一个良好的衔接,这都表明对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强烈需要。本文以我校计算机学院实验室为对象,对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
2.1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
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效率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工作负担都得到了很大的减轻,对于实验室设备机器问题的反应,也都可以进行更及时的反馈,并高效解决,这是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再者,对于教师以及学生而言,都可以依托自主学习平台进行更好地良性互动,拓展学习的模式,加强自身潜能的开拓,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2.2提高教学模式的创新
目前各大院校都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以加速这一进程。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及时更新的数字课程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在网络课堂上进行系统的一门课程的自主学习,而教师则在后台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及时对学生的在线问题做出解答,线下也可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进一步评估和指导。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是新一轮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信息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搭建有利于提高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3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以及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利用开放预约系统以及自主学习系统进行实验学习。我校也增设了学生刷脸上机的功能,也可通过校园一卡通进行刷卡进入实验室,同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对于学生参加各类实验类项目的大赛也有一个良好的技术设备的支撑,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的多元化也有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3.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3.1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校园网的使用大范围普及,网络信息点也均已连接到实验室,此次结合实验室的使用特点以及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改革,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依托校园网的同时构建了“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并开发集成了“实验设备管理系统”。与此同时,搭建了配套的实验应用系统诸如自主学习平台、实验教学管理平台以及开放预约平台等等。
3.2创建自主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主要依托于和SQL Server2005等技术,该平台的建立整合了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所需要的有效信息资源例如课程学习信息、在线答疑、提交作业、班级模块交流等模块,可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线上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课程环节的考核和上课效果。
不仅如此,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如遇问题可以在平台上与在线学习的同学进行线上交流,或者给实验室管理员或者指导教师留言,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增添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实验室管理员和任课教师可以及时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进一步指导。
3.3创建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根据我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特点,利用ASP和Access数据库技术,以应用为中心建立了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为教学设备的型号、位置以及运行情况做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实验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对实验室内所有的设备机器进行记录,尤其是对于历史维修记录的存档,可以为设备的寿命以及保养工作做一个良好的评估,并积极对设备机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这些都可以为教师的实验室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持保障,如若使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则会给设备机器的维修保护工作带来不便。
4.结语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管理是目前的大势所趋,传统实验室的管理已无法满足现在教师以及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信息化的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能力。同时,对于不断扩张的实验室的规模的管理也提供了更好的数据支撑,可以及时地为设备机器提供维护保修工作,减少给师生上课带来的不便。只有不断地对信息化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修正、完善,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要,也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带来便捷,使信息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发挥其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巧珍,徐全富,景作亮等. 浅谈化学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J]. 中国轻工教育,2006(F12):53-55.
[2]陈珊,陈润恩,栾长萍等. 高校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8):93-95,.
[3]叶含笑.基于网络的小型助学平台设计与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09(7):166-167.
[4]赵兴浩,陶然,聂溟峰.电子信息类综合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32-133,136.
关键词:信息化;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信息化手段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管理是衡量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以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管理经济部分,也是集经济、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是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趋势。
目前,通过计算机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已是主流,计算机能够发挥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相关信息与指数的及时更新作用;利用网络招投标,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与虚拟化,可以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提升管理效率;再者,“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新模式,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定价将成为工程建设单位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完善,必定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众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2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以Internet技术为基础,制定一整套简洁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以降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成本为目的,其实现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建立开放式的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以及的信息平台,简化采购环节,降低材料原料采购、加工以及储存的成本;二是通过建立起可动态维护的工程造价及相关信息数据库,进行科学管理,为建设工程概、预、决算等环节提供基础数据。三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庞大的数据,采用数据库与WEB服务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四是对在工程建设中的材料价格指数、工程项目信息等时效性强的造价信息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软件便于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数据库中的数据,提升工作的效率。五是为快速、准确掌握各种材料价格信息,建立标准数据库字段,通过Internet应用程序,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转化。
3 信息化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信息化在投资估算阶段的运用
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是指项目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资料和特定方法,对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是建设项目前期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估算编制可采取简单的匡算、比例估算、系数估算等,也可采用相对详细的指标估算。指标估算法是参考大量历史工程的造价信息,得出造价指标,并对拟建工程的造价费用进行测算。这些估算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料数据库,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造价指标进行分解与换算,选择所需要的典型工程,套用相应的造价指标后得出比较可行的工程投资估算额。
图1 是采用信息化手段辅助编制投资估算流程图
3.2 信息化在初步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阶段的运用
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在限额设计与优化设计这些方案时,需要对方案的造价进行快速的比对。可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造价数据库,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比对,使设计方案造价与理想概算接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可以与历史的造价指标进行比对,如果存在明显偏差,有可能是设计文件或造价文件存在遗漏与错误,便于设计与造价编制人员及时将设计文件、造价文件补充与纠正。
3.3 信息化在工程决算阶段的运用
编制竣工决算时,编制人员通常需要将工程清单、标底文件、投标报价、工程洽商变更、索赔管理等诸多资料进行分析与计算。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清晰的对各工程量清单的造价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等分析,大大方便了资料的查询效率,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图2是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系统流程图。
图2 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系统流程图
4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当前,信息化时段虽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有一定的运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以及信息网建设不完善等。因此,造价管理机构应针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便的不足,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通过有效手段增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技术与整体的竞争优势。
(1)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
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首先要从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为总抓手,以培育信息需求市场,构建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中心,开发各种类型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奠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根基,使工程造价信息处理与管理实现现代化。
工程造价信息标准化
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必须对工程造价信息统一存储格式进行标准化,通过把工程造价中各个类型信息进行文字型、数据型以及混合型进行划分,建立权威、统一和规范标准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便于随时利用。同时制定相应的信息交换协议,制定存取格式标准与相关规程,使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快捷而便利。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
当前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不断发展,各单位工程造价中的定额管理、价格指数、指数指标、造价监管以及建材供求等等不能实现共享。影响了造价信息资源的共享度。因此,各单位应根据工程造价信息结构不同,通过网页或者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存储分类,为工程造价信息化数据的全面共享夯实基础。
加大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信息质量
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造价管理单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与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提高信息质量,通过对信息筛选与加工,使信息去伪存真,实现系统化与数据化,并构建一批实用的数据库,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网的有效运行。
(5)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否有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培养。造价管理单位通过制定相应措施培养精通工程造价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从而增强工程造价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适应工程造价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是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方向。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如果出现信息难以及时获取以及信息存储分散或者检索困难等状况,都会为项目投资决策以及造价控制带来困难,甚至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随着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造价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快工程造价信息网的建设,搞好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标准化,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才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毓鑫.探讨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2年07期
[2]周永茹.信息化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年16期
就工程造价的含义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上,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和,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以及其它相关费用;另一种是狭义上,指工程价格,是为建设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即工程承发包价格。
前者包含的范围更广、更宏观,是决策和管理范畴的重要指标;后者更具体,更加注重客观性和精确性。后者即工程承发包价格,与开发企业及施工企业的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在每个工程项目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但目前前者的重要性还只被少数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关注,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提醒更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科学系统地做好项目开发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二、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的现实意义
动态管理是建立方便快捷的统计分析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全程的、动态的造价管理、成本分析及风险预测,为项目决策层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准确而有效的的参考依据。
善于利用动态管理可以在项目盈利与风险分析、销售控制、资金管理等几个方面发挥十分有价值的作用。
1、项目盈利与风险分析动态管理的作用
项目盈利与风险分析是企业最关心的内容,而动态管理的前提就是随着项目的进度,及时对其实现动态分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对项目的预期盈利水平与风险的分析,其中的各种分析方法和指标是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在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盈利与风险分析应延用同样的方法和指标,只是当初部分预测的数据随着项目的发展逐渐变成已知数据。
在风险分析方面,因为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项目的盈利状况,所以及时的风险提示可以帮助决策人员有重点地加强防范和控制。例如,当实际发生的建安费用、融资成本等成本因素超过预期,就必须适时进行调整、分析,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2、销售控制动态管理的作用。
房地产项目的收益最终是通过出售或出租实现的,所以决策者会十分重视产品的销售控制。销售价格是一个动态数据,需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即销售的动态控制。
3、资金控制动态管理的作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各种资源的整合,而资金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资金的控制与使用是企业管理者经营水平的体现,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资金控制主要分为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控制。
1)项目资金流入可以界定为为项目开发而筹集的所有可支配的资金。
房地产开发行业中,很少有企业完全利用自有资金完成整个项目,因此合理的融资成本、融资比例、融资时间通常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实际项目运作中,项目负责人必须对融资的成本与限期时时关注以免造成企业信誉等损失。因此,对融资的管理也离不开动态核算分析。
销售收入是项目开发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因此根据项目进行中的资金压力情况,动态的收入计算也会对方案制定有重大辅助作用。
2)项目资金流出的项目正是造价管理所重视的成本控制内容。这些项目费用有的在项目启动阶段集中或分批支付,有的则贯穿整个开发期间。此外,考虑到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项目应储备一定数目的资金作为不可预见费。所有这些资金的合理调度安排是企业实现获取最大利润的关键。这个安排就是资金流入的数量、流入的时间及可靠程度,能否满足项目资金流出的需要。针对项目资金流出的预测与控制是管理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始终重点关注的内容,不仅要有长期的、笼统的资金使用计划,还要有中短期内的预计资金流出备忘录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各种资金的流向一般分散到各个环节,由各个部门负责,如果各部门能定期汇报未来一段时间的所需资金情况,通过汇总计算就可以制定中短期资金计划表,从而对原资金安排作出动态修正。
三、信息化手段在项目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
动态管理的应用给项目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信息化手段包括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通过适当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方案实施,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施信息化管理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工作开展。
1.制定针对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规划方案。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必须在对企业现状和工作流程的详尽分析及优化之后,制定出一整套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应由企业领导负责组成方案策划小组,由专门指定的人员负责,做好流程图设计,相关资料收集,信息化技术培训等基础工作。
2.根据方案配置硬件资源。考虑到当今社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硬件资源的配置必须兼顾稳定性、通用性、和可升级潜力。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更能保证数据安全和更快捷便利通讯的硬件配置。
3.软件的选用与设计。由于涉及的管理内容十分专业,并且对造价动态管理理念的认识的尚未普及,所以软件市场上很难找到现成的合适软件来使用。企业可以考虑请软件公司进行外包设计定制或自行设计。软件的功能应满足以下主要的要求:
1)适应性强。由于项目管理的内容较复杂、各个项目之间存在的差别,使的软件的设计必须抓住关键因素,数据采集格式按通用的要求设计,在保证归类范围明确的前提下,具体分项名称可由输入者设定。适应性弱的的软件遇到不同情况时,常常要通过调整源程序来解决,会极大地影响使用效果。当然,软件的设计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经过试用版等多个版本,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软件架构方案选择。建议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客户/服务器型软件构架。各部门登陆服务器,进行数据录入。这样做有很多好处,数据库放在服务器里统一管理、定期备份,可以减少存放在各部门电脑内数据丢失的风险;数据库统一在服务器可以方便的实现各部门间的关联数据智能对比;从企业管理全面信息化建设考虑也适于选用此种模式。
3)功能设计。
主要功能设置将参照上文中的项目造价动态管理可发挥优势的几个方面,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其中销售控制、工程进度控制、项目造价分析各设相对独立模块,但统一参数指标,设计时按照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理念实现无缝接口。
考虑到实际工作中对项目资金流量的控制经常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核对,关键数据录入方面的设计可采用共同确认后进行汇总制度。对资金的发生填录时应设有备忘录式备注栏,可大幅提高使用时的历史追溯能力。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诸多领域都引起了深刻的变革,伊拉克战争显示了美军信息化条件下构建“近透明”战场的巨大作战效能,并不断改善复杂环境下军事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和侦察工作的水平,以提高C4ISR系统性能。近年来,我国公安战线也建立了以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全国犯罪信息系统以及DNA比对技术等一系列的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系统,使侦破技术和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的长足的进步,其他还有税务机关的发票比对信息系统、银行的网银交易系统等等,无不显示出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控制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2008年6月28日,我国五部委联合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但具体怎么实施,纵观整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也没有很详细的描述,现实的管理实务中,成熟的成体系的运用也不多见,本文拟就实际工作中对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一些零星运用,加以归纳和总结,希望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抛砖引玉地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1 传统企业内部控制技术的局限及内部控制信息化侧重要解决的问题
1.1 传统企业内部控制本身存在固的的缺限
首先,现行的内部控制理论,基本上来自审计研究领域,或者说,主要来源于审计研究的贡献。因此,它的控制体系的设计,有很深的审计活动的烙印,主要体现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以及已经发生的一些风险,事后才能发现和显现出来。
其次,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那么企业的管理当局,比如董事会、经营层等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在制定规则时通常不会给自己带来过多的约束,自己跟自己缔结的契约也不会得到严格的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在高层的权力干预或串通下,极易失效,缺乏外部监管时,使内部控制异化为内部人控制。这时就需要外部的监管来进行弥补,而外部监管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化的优越性在这个时候突出地体现出来。
另外,现行内部控体系,更多的是对于业务的实施主体及过程是否依据有关的原则和规定进行设置和办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评价,比如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控制技术,就看你是不是分离了。而且监控的对象与风险最后发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定量的关系,比如相分离了就一定没有舞弊吗?未必,不分离就一定有舞弊吗?也未必。
1.2 内部控制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实时在线监控问题,通过将交易的流程纳入信息化系统,即可实现实时的、远程的在线监控和比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是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一个飞跃。
第二是定量化的比对分析技术。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即达到一种定量化的规定,笔者注),才能成为成熟的科学。将我们的控制对象由人转化为对物流或信息流的监控,将操作过程的定性判断转化为操作结果数量的比对和逻辑的判断。比如通过数理逻辑判判,有A,必然有B。
第三构建一种近透明的系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放到阳光下,创造一种条件,使内部控制由别人监督转变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进而将内控的博弈双方由对立的经济问题转化为一个道德问题。
2 容易导致传统的内部控制的失效及产生舞弊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信息的不对称――操作过程的不透明性
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从而便有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骗的动机,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股东对于经营者、经营者对于业务经办人员、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国有企业,都是信息不对称中的相对弱者。
管理者的会计舞弊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表现为对股东的“欺骗”与直接撒谎。采购人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质低价高、以次充好;招标人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黑箱操作,陪衬竞标。国有企业避开有关部门的监管,越权决策或运作。
2.2 认知的局限性
“人们认为不存在的东西,只是因为他不了解。”小偷为什么会偷东西?只是因为他相信没有人看见,如果你使劲地盯着他,盯着他的眼睛,盯着他的手,相信没有哪个小偷会把手伸进你的口袋;同样,如果一个小区监控探头密集,小偷也会敬而远之。同理,某些企业的高管违规操作、越权决策,只是因为他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神不知鬼不觉;业务人员接下那些质低价高的采购订单,或是一些劣质的销售订单,只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是赚钱的,或者是他相信至少人们不知道这是赔钱的。如果我们把企业的交易过程、交易价格的高低与市场价格、与同行、与成本进行比对,并定期,相信相关的决策人员不会轻易那么胆大妄为,业务人员也会远离那些质低价高的采购交易,或是不给公司带来合理利润的那些交易。
其他还有很多原因,如利益的驱动等等,因与本文的信息化技术不甚相关,不展开进行阐述。
3 内部控制信息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可以及时为员工、尤其是业务人员提供足够且相关的信息,使业务人员能够心中有数,主动地进行取舍,维护公司的利益,从而使企业经营的业务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3.1 设定控制目标――建立可供比对的目标数据库
3.1.1 行业水平数据
公安部门目前刑事安件破案的手段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作战效能相对于传统的侦破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其最大的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全国违法犯罪资源库,使得网上比对和筛选成为可能。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出问题,或多少或都涉有经济违法犯罪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为企业,但从来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自己的事情。因此,由国家《企业内部控制范围》相关部门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成立并发挥作用,指导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活动,我认为相当的必要性和一定现实意义。
3.1.2 市场价格及走势
市场的价格及走势,国家的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定期,市场价格的透明,有利于撕开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神秘面纱。
3.1.3 本企业的标准成本
由于实际成本受生产过程等非价格因系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用标准成本,通过收集现行的采购价可知,可以非常方便地测算出公司的标准成本,对于拟签的销售合同的销售价格,进行一个动态的评估和评审,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内控目标还有很多,如本企业的预算、目标数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的审批授权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3.2 实施具体控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追踪、反映和比对
3.2.1 动态在线追踪技术――物流及信息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内部控制的监控对象发生变化。即传统的内部控制以监控人为主,你这项交易是否经过批准?这项业务是否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是否只有你一个人在经办?信息技术的监控则不然,以交易本身为监控对象,即不管这项业务由谁操作,由几个人操作,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案例1:中航油的金融衍生工具投机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公司;是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企业。中航油于2004年由于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5.54亿美元的亏损;被迫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债务重组。其起因是,中航油利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的时机,未经其集团公司批准,违规从事国家明令禁止国有企业从事的投机交易――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航油的陈某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但是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中航油从事石油期权交易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致使中航油在清算时造成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资料来源:互联网)。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航油总裁陈某刻意绕开内控系统,因此,无论是多么完善的内控系统,都是失效的。此时需要外部的监管手段,可以利用本文所说的信息化在线监控技术。
我国网银系统的发展,早已可以实现远程在线授权和监控(当然,还没有中航油金融衍生工具投机事件那么早),因此,其上级集团公司只要监控住资金,一切李鬼都会被打回原型。具体做法是:大额的资金支付必须通过网上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集团公司可以增加一个终极审批权限。本案中的陈再有天大的本事,最终都需要资金去做交易,如果增加了终极审批权,陈最多损失个几百万,最多上千万就露出狐狸尾巴。因为如果你对金融衍生工具不陌生,陈做的交易其实并不复杂,只是风险畸高,他做的是一个卖出期权,需要不断的追加保证金,因此,其上级集团公司只要在资金的流动上不充许其追加保证金(控制住物流),后续的风险即消失。退一步讲,即便不增加资金支付的终极授权,只要远程每天从网银系统里监控浏览陈某的交易记录(控制信息流),很快就会发现,他在不断的追加保证金,集团公司也就心知肚明:他做的是金融衍生工具投机交易里面风险极高的卖出期权(买入期权最多只损失一个期权费,不需要追加保证金),更不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套期保值业务,这时只要通知这个发烧友平仓止损就可以了。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中国航油集团本来只要派一个工作人员每天做一下资金流的实时监控,USD5.54亿元的损失马上就可以降到人民币几百万到几千万。这就是现代信息化在线监控的发挥效能的巨大潜力。
3.2.2 单笔业务的数字化及定量比对分析技术
①采购业务的信息化及定量分析
根据3.1设定的控制目标,通过信息化系统将市场的价格和公司合同的实际价格动态地进行比对,如果某种原材料的价格长期、较大幅度地高于市场价格,或者其走势与市场价格的走势相反,则具有较大的可疑性,偏差越大,可疑等级越高。再配合供货单位的离散分布情况,供货单位的集中度越高,越是有舞弊嫌疑。
将签订合同前的比价过程信息化,通过比对报价单位出现的离散程度、报价次数、报价的偏差度、最终确定单位的价格及中标次数,很容易发现陪衬报价单位,业务经办人的偏好单位,结合前面的与市场价格分析比对,即可发现较大的异常情况。如果把这些价格的差异及中标供应商的离散分在网上实时,则采购过程被放到阳光下,采购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②销售业务的信息化定量分析
通过对销售订单的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对比,以及销售订单之间的横向对比,产品的毛利水平、订单的毛利水平、单个客户的毛利水平,以及某个业务员的实际业绩,都会非常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这个数理逻辑关系就出来了:销售价格小于标准成本,可知企业有风险,亏损的风险,必须马上采取措施。
淘汰劣质的订单:要让业务员知道,他接的这个订单、成本是多少?毛利是多少?其他订单的成本毛利是个什么水平,他接的这个订单处于什么位置。在实践中通过对订单的内在的经济含量进行对比,业务员开始自觉地抵制一些低附加值的订单,因为这些订单不会给他带来业绩。在实施相关的信息化管理之前,同样的订单可是被业务员视为宝贝,嗷嗷叫着要赶快安排生产交货。
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客户:通过对不同客户的销量、价格与公司的标准成本或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很方便地计算出各个客户给公司贡献的毛利,找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客户,有的客户打着大客户的旗号,进行低价销售,最终下来毛利总额很低,就酌情予以淘汰。
3.2.3 综合业务循环管理中各业务块之间的相互数量制约和逻辑勾稽
通过把产供销的内部业务和外部交易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定量统计计算每份合同或交易订单的要素的数量及时间节点情况,便能够回答每天、每周、每月应该有多少资金回来,实际回来了多少资金,没有回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关注影响未来货款回笼的因素。
每天需要付多少资金,资金缺口有多大,如果该缺口资金不到位会影响哪些订单的交货,都一目了然。让业务人员知道,影响采购原料、拖延交货时间、进而影响销售业绩,并最终影响他的钱袋子的是谁。通过透明化的管理、演示公司资金的流转,以及揭示影响这些流转背后的因素,当事人员慢慢都能理解,并开始逐步调动起其积极性,通过加快周转可以增加他的收入,于是提高了催款的积极性,当然,前提是公司要有相对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
另一方面,通过资金回笼的透明化管理,以及融资的情况,使采购人员了解整个资金的来源情况以及采购资金的需求情况,了解这些情况后,资金紧张时,采购人员能够自觉得与财务人员一道对付款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化资金的使作效率。
可见,内部控制要防范的不仅仅是舞弊,更多的是因对整个循环的内在逻辑不了解而产生误解、误判和懈怠。
4 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信息化,侧重点不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而在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一种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对于企业具体的交易进行直接监控的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纠正内部控制的失效问题,还由于构建了一种近透明的公司业务的产供销循环,使决策者、经办人员相信这个过程是透明的而自我中止可能的舞弊行为,产供销价值和资源的此消彼长,形成了较好的制约能力。同时也由于借助于信息系统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内在规律,帮助企业的业务或管理人员改进工作的流程、决策中合理取舍,从而达到自我调整,自觉得采取维护企业利益的行为。
这其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还有个人和群体的心理在起作用,其核心是透明化、实时在线监控和内在数理逻辑分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内部控制技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逐步实现过程的近透明化、行为的自我调整、结果的可预见性、事后的可追溯性以及绩效的可评价性,使黑手不便伸出、使误解得到消融、使惰性得到激励,逐步使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发展成为一个在有效的外部监管下,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新型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编著:《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人民出版社.2008-12.
[2]《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解读《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之《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载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印发学习资料.2010-8.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广泛存在不规范、不透明和低质量的问题,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首先,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在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传统的管理方法效率低下,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采用信息化的经济管理手段,实现科学化管理,能够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其次,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化管理。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对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经济信息的查询和监督存在不够透明的情况,除了相关管理人员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很难知晓实际的管理情况,通过运用信息化可以方便利益相关者对相关农村经济管理信息进行查询和监督,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化;最后,有利于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操作复杂,核算缓慢,人工操作错误在所难免,不利于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后能较及时的发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改进,提升工作质量。
2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网络使用成本过高,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方面,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并未开通有线网络,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农村甚至还没有通公路,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村,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通过有线网络链接到互联网。对于暂时未开通有线网络的农村地区,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当前只有使用卫星网络和第三代甚至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连接互联网。虽然,使用卫星网络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网络链接,但是当前农村能使用的卫星网络的使用成本是有线宽带网络的十倍以上,卫星通信网络过高的月使用费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对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而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又非常有限,网络链接速度不稳定。当前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的网络使用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手段的使用。
2.2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
除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的使用成本过高而给农村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当前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农村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偏少,农村居民受到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而具有较高学历的农村居民大都已经进城,很少留存农村,而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使用的信息手段却需要较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而农村经济管理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又需要较为专业的操作,造成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足。
3促进农村经济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建议和措施
3.1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给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手段应用面临的问题,应当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加大在农村宽带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对宽带网络运营商在农村的宽带建设提供财政支持,让当前的宽带运营商加快在农村的宽带网络建设;其次,加快部署最新一代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由于农村地广人稀的特点,对于部分人口密度过低的农村地区,应当加快部署最新一代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充分利用新一代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建设成本比有线网络建设成本低、上网速度快、上网稳定的特点,为农村居民提供稳定的链接网络;最后,针对当前宽带使用费用与农村居民的收入相比偏高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运营商运营农村宽带网络的财政补贴,降低农村居民使用宽带网络的成本,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3.2加强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训
农村经济管理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当前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缺乏信息化技术人才,为了加大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应当加强农村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组织农村财务管理相关人员集中进行培训,重点培训相关财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农村经济管理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较为专业,而农村进行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为非专职工作人员,自学的时间和能力有限,通过集中进行财务软件操作的培训,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使用财务软件的能力。
3.3开发适合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
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特点,开发适合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农村经济管理与企业的经济管理的特点不同,处理的业务也不尽相同,农村经济管理中又面临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通过开发不使用网络或者对网络依赖较少的技术,以及开发便于操作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智能手机在农村的使用情况,开发基于移动网络的农村经济管理应用,并积极推广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农村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加大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4小结
关键词:信息化 电网企业 资金安全
电网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国有企业,其资金管理具有范围广、流量大、环节多的特点,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年收入过万亿,各网省公司年收入少的过百亿元,大的近千亿元,资金安全问题对于各个电网企业来说是尤为重要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
(二)资金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的重要环节。资金管理的好坏,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资金活动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动力。依法治企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基石,是有效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加强资金安全管理是落实法治企业要求,提高财务专业对依法管理监管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上预防经济犯罪、避免财产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电网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
(一)货币资金规模相对稳定
目前,电力市场仍然是成长型,从中长期看,电力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因此客观上,就需要电网企业保持货币资金规模的总体稳定。
(二)资金规模大,资金需求多
电网企业是以电力销售为主营业务的资金密集型企业,每年有巨大的售电费资金流入和购电费及生产建设等资金流出,资金收支规模较大。特别是,农网升级改造及无电地区电力等电网建设属于投资大、亏损、低收益的投资,所以仅靠当年的折旧和净利润难以支撑,需要大量的内外部贷款,导致资金负债率较高。
(三)资金流入、流出不同步
电网企业售电收入主要集中在月度最后几天,但是固定资产投资、购电费支出主要在月度中下旬前支付完毕,容易造成短期资金紧张,周转困难。
三、电网企业资金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资金安全风险
就目前电网企业资金管理的治理现状来看,存在着电费收入漏洞(一般表现在抄表、收款和核算环节)、现金管理风险(一般表现在现金安全、金融风险和使用效率)、资金管理基础弱化(主要表现在资金管理目标弱化、制度意识弱化、全局观念弱化和规范性弱化等方面)以及监控与评价弱化等问题。
(二)资金短缺风险
电网企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庞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成本回收期较长,容易出现负债过重,使电网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处于不合理状态,从而引发资金短缺风险。
(三)资金效率风险
电力供应覆盖面广、层级分散、环节较多,电费收缴也涉及千家万户。目前,电费收缴主要通过供电营业厅(所)、商业银行及其他代收机构收取,虽然近年来丰富了电子缴费渠道,但依然存在供电营业厅(所)解款后收取的资金不能及时上缴银行,资金滞留现象,不利于资金的及时流转归集。
四、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电网企业资金管理
(一)建立资金实时监控机制,强化事前、事中控制
紧紧抓住“信息实时反映、过程实时控制、结果实时监督”三个核心,开发应用资金监控平台。一是实现监控功能。通过专门开发的银行接口程序实时采集、分析和归集集团公司范围内需要监控的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信息,设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时采集账号的交易明细和余额等信息,并根据设置的监控条件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按流程处理。二是实现查询功能。实现前台以时间范围、单位名称、账户名称、开户行、交易金额等的多口径要素查询明细交易数据或汇总数据,可以实时查询到所有单位的银行账号的交易明细和余额等信息,从而了解企业的资金分布和流向,为财务决策提供有益的信息。
(二)深化、细化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充分利用套装软件已有信息数据,改变以往预算编制和执行单纯在财务管控系统中进行的情况,建立财务管控系统与ERP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数据相互传递、共享,实现:
1、预算编制环节
从ERP系统中发起,以采购订单为编制基础单元,自动提取ERP系统中项目信息及供应商信息并进行强控制。
2、预算执行环节
在ERP系统中编制的预算表单,自动传递至财务管控系统中形成月度预算汇总表,次月资金实际支付发起从预算表单中选择已申报预算项目,与预算不符的资金支付申请流程无法发起,真正做到“无预算不得付款”,“专款专用”的资金支付管理要求,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
3、预算分析环节
应用月度现金流量辅助分析系统,按单位以预算科目分类展示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实时从海量离散的数据源获取数据、组织数据和分析数据,为管理者预警潜在风险,及时进行应对调控。
(三)推行银行承兑汇票全过程在线托管
一、引言
《物流信息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以及物流企业办公软件、对原始凭证进行熟练使用和处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物流信息应用调研、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包括条码技术、射频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包括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快递管理系统以及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等)以及物流企业办公软件实例操作(包括数据处理、文档处理、演示文稿等),侧重各种物流信息技术与软件系统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学习中存在业务流程烦琐、操作步骤易忘、操作难点和易错点较多等问题,仅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综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入库单据制作”教学任务为例,切合“课下自学―情境导入―任务部署―示范讲解―跟试操作―拓展训练―考核评价”的教学步骤,实施“课程网站(线上线下学生自主学习)―三维仿真(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电子教室(步步为营演示跟试教学)―录屏软件(无缝监控提升学习效果)―软件更新(贴企业需求增就业砝码)”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论证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
1.以课程网站提供多维学习资源――线上课下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网站,网站整合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单元设计、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书、实习实训手册、习题集锦、教学视频、微课、软件资料包等教学资源,链接了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和企业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多资源融合的课程网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上预习、复习、实训操作和测试,通过在线提问和留言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以登录学习的次数和时长等学习痕迹积攒课程贴花,提升学习积分。
2.以三维仿真软件创设教学情境――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运用百蝶三维互动体验式培训平台创设虚拟仿真教学情境,部署教学任务,进行讲训一体的授课。以“仓储作业管理―入库验收与上架”虚拟3D游戏教学情境为例,情境给出了“管理系统―入库管理―入库预报―预报审核―ASN操作”业务流程,展示了“入库单”、“配送单”等单据信息以及条码技术、射频技术、仓储软件等物流信息技术和组托等业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阐明了“入库管理员”、“理货员”、“搬运工”等岗位的工作职责。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为目的,遵循“自主、探究、互动、寓教于乐”的开发原则,让学生明晰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业务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怀有激情地主动参与学习。
3.以极域电子教室增强师生互动――步步为营演示跟试教学。《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在机房、物流实训基地进行授课,机房主要讲解软件操作,实训基地则以实训设备操作和综合实训为主。在机房授课时,有效地应用极域电子教室进行互动式教学。极域电子教室的应用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1)屏幕广播。教室可以通过极域电子教室,进行全屏广播式的示范操作,以及窗口广播式的学生跟试操作,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2)监控教学。学生在自我练习操作和完成学习任务书时,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操作界面,对于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及时指导,对学生与课程无关的其他操作进行干预和远程关闭操作。(3)随堂测试。每次授课前均下发当节课的学习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中的引导脉络进行学习和训练,学习任务书集合了学习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测试、以及技能的拓展训练。下课前,每位学生均需运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提交作业,达到当堂学习、当堂测试的教学目的。学生每节课的学习都充满紧迫感,主动学、积极学和交互学,向课堂、向时间要效率。当堂提交的作业在过程性考核中所占分值较大。
4.以录屏软件公平测试学习效果――无缝监控提升学习效果。每节课授课前都给学生下发《学习任务书》,学生需要根据其中的学习脉络进行学习和测试。教师示范讲解完毕后,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书的自我测试完成,测试前学生均需打开录屏软件进行操作录屏,当任务完成后提交学习任务书和录屏视频,两个文件的合并使用能较好地达到无缝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能公平的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以防止学生滥竽充数的学习,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达到了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在进行软件操作和业务技能训练时,启动录屏软件,在教学评价时,教师、组长和学生会根据录屏视频进行任务评分,而录屏视频也能有效地记录和检验学生的操作过程,消除了学生消极学习或拷贝学习的心态。
5.以企业数据更新软件实训实例――贴企业需求增就业砝码。软件在使用中会不断地更新换代,因此要及时运用企业真实数据创设实训实例。在授课中,教师积极与校企合作企业联系,紧贴企业需求,用真实的企业数据和真实业务及时更新软件中的实训实例,让学生零距离对接实习和就业,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一、前言
在医院的基础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医院职工结构复杂,人员较多,不同岗位员工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不同,在人员晋升和日常职称管理中,需要对岗位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此,医院必须对人事档案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受到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医院的认识档案管理效果不不够理想,结合当前档案管理技术及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实际,要想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果,就要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质量。
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从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来看,虽然人事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但是其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其管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档案工作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由于管理意识淡薄,造成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为此,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应从注重管理意识的培养。
(2)人工操作归档,费时费力,准确性难以保证。医院人事档案主要记载着工作人员的经历、学历、工资变动、职称晋升及奖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现阶段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不但管理效率低下,在管理的准确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人工操作的管理模式必须得到有效改变。
(3)档案资料管理困难,利用率低下。目前的档案管理,因为还没有完全实行信息化管理,大量的纸制文档,只能手工建立索引数据和登记,缺乏对档案出、入库记录和档案变更的管理。由于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都是以纸质资料为主,所以档案的管理和查阅难度很大,出于现实困难,医院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医院人事档案作业的发挥。
(4)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低。人员配备不齐,在有些领导眼里,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照顾老弱病残的地方,什么人都能干,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只是收藏一些资料,受到人员水平的限制,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纯档案管理专业的人较少,其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也就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为此,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是满足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手段。
三、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分析
基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现实需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必须引入信息化手段,结合当前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实际,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存储信息量大、计算精度高,可以及时给决策人员提供准确、全面、快速的人事资料和有关数据,医院人事档案中包含的数据量较大,利用信息化技术之后,档案管理的时间得以缩短,档案管理的效率得以持续提高。所以,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医院是人才密集型产业,其人事档案在医院领导者知人、认人、用人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使用信息化管理医院的人事档案,其速度快、精确度高、贮存量大、功能多、通用性强的特点,目前医院的人员更新较快,对人事档案的利用次数较多,要想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成了保证医院人事档案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为此,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而言意义重大。
(3)延长档案原始材料的寿命。人事档案材料实现信息化管理后,档案信息的查询,以计算机查询为主,减少了因重复调档、阅档、摘抄等工作所造成原件磨损,考虑到原始的人事档案材料都是纸质材料,在频繁翻阅中会发生损坏。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对减少原始文件翻阅,延长档案原始材料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特点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四、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基于信息化技术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要想做好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我们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在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并以此为依据,重点做好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保证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制度可依,为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并深入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实际,推动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全面发展,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效果。
(2)合理选用人事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当前医院人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医院人事信息化管理质量,就要合理选择人事信息化管理手段,并结合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实际,使信息化管理手段不但能够满足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需要,还能够达到促进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为此,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选择中,应本着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原则,使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3)把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原则。基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现实需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只有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才能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原则:首先,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应把握有效性原则,保证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实效性。其次,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应把握针对性原则,使信息化技术能够在档案管理方面得到具体应用。再次,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应把握科学性原则,应保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从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合理选用人事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把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原则入手,努力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雷霄云,韦挥德.医院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展望[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10).
[2] 李品.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
版),2010(06).
[3] 高丽丽,王洪新.人事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初探[J].黑龙江档案,
2010(03).
[4] 何建东,何碧娟,罗艳,黄清.试论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J].
兰台世界,2010(16).
[5] 程巧玲.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J].档案管理,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