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案例教学范文

乡村振兴案例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案例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振兴案例教学

第1篇:乡村振兴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彝区;乡风文明;关键环节

昭觉是全国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乌蒙山片区,集革命老区、彝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封闭自守、不求进取、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使区域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交织。昭觉县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昭觉县目前广大农民仍未脱离温饱线,如何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对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与管理民主”,道德建设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动力。彝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其乡风文明建设的特点、内容、形式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彝区实际,客观分析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存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本民族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如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其特点具有自发性、淳朴性、民族性和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孩童启蒙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彝族也有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彝文典籍,如《玛牧特依》《勒俄特依》《尔比》《妈妈的女儿》等,作为彝族家庭教育启蒙性的传统教育经典,广泛传播于婚嫁场所、家支集会地等[2]。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墓去延传至今的东西[3]。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弘扬民族传统道德中所包含的文明、勤劳、善良、诚信、团结、和谐等精神,形成适应时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农村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不断提高新时期农民的道德素养,创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乡村文明,挖掘道德资源,包括对家规家训的重释与对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转换[4]。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传统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凉山彝区道德教育路径选择

(一)开启家庭教育的启蒙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统道德教育首先要通过家庭教育的启蒙来实现,通过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共同活动、人际交往中,践行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礼让宽厚、互助友爱等传统道德元素的言传身教,使孩子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同时,对孩子品格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5]。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实践性

学校教育是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者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案例研究、辩论会、视频图像、故事会、课堂讨论等方法,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文价值熏陶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拓展、挖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传授具有传统道德内涵的戏曲、谚语、歌谣、碑刻铭记、民间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和娱乐活动等口头故事,让受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乡土感情,以达到发扬传统道德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力求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德育教学体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在走廊、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铭刻历代先贤们践行传统美德的华美诗篇或动人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教育者在乡村学校举办历史事件演讲、优秀古诗文朗诵、征文、歌咏、摄影等比赛以及民俗技艺训练、参观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组织电影和宣教片的观看等相应的以传统道德教育为旨的文体、社团或其他课外活动。其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适应,将传统道德的继承与现代文明的渗入相结合,赋予忠诚勤劳、理解谦让、诚信和睦等传统道德元素新的内涵;最后,要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世代延续性,在潜移默化地熏陶下使其深入人心。

(三)延续乡规民约的传承性

民间风俗如农谚、传说、民谣、地方乡村谚语、歌诀以歌谣谚语、民众读物等文学形式,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信仰文化等制度与非制度形式,民众娱乐、传统活动等系列活动形式,融于乡村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乡村德育的载体。乡规、村规、族规等道德规约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的习惯法作用。村规民约在维护农村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公共秩序、移风易俗、推动乡村道德建设等方面都起到独特的作用[6]。

三、凉山彝区道德教育关键环节

第2篇:乡村振兴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改革;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实践是一门面向大学四年级的本科社会实践类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支撑全国各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区别于常规的教学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是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于2014年批准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教高函〔2014〕7号),确定了该项目的试点高校99所,改革试点项目140项,其中项目类型分为3类:拔尖创新型43项,复合应用型70项,实用技能型27项。这3种类型项目都必须面对如何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这项工作。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近年来对多门专业课进行了教学改革课题研究[2-6],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为例,对其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并对教改成效进行讨论与思考。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集工科、农科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三年级期间专业课涉及的学科多且杂,呈发散型学习,这与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培养的3种类型人才要求相符合,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有助于学生将发散思维集中起来,并融会贯通,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这是使他们成为新型设施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一步。

2课程改革

2.1教学目标

课程旨在通过集中大量的实践课程培养设施农业专业本科生学习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实践中学习工科、农科、园艺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产生好奇心后自发研究社会,并理解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精髓,产生服务社会和报答国家的意识,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模拟中国大学生“互联网+”比赛考核制度,让学生领悟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农业”创新意识,让学生以主观视角参与到“了解市场需求—学习多学科知识—创新创造”的全过程,最终提高专业素质,成为新时代设施农业专业人才。

2.2教学内容

2.2.1课程内容及实践基地情况。课程总计60学时,包含理论教学(6学时)、实践基地教学(50学时)、实践考核(4学时)三大部分,深入实践基地占总学时的83.3%。教学实践基地有福建农林大学自有基地尤溪洋中科教基地,以及校外基地福建省农科院、泉州市农科所等22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教学创业实践基地。其中以洋中科教基地为主,以校外基地为辅,团队5位教师(可增派专业教师)分别指导一组学生,实践教学中30个学时集中在洋中科教基地,另外20学时由各个教师带队去校外2个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2.2.2课程改革组织实施情况。理论教学:以往届的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案例进行理论教学,通过对金奖项目的案例分析,结合其中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深入生产第一线—发现痛点—寻求解决方案—查阅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开发—研制出互联网+农业的相关产品”整个过程。实践部分:由教学团队教师带队,分为若干个创业小组深入实践基地实践,让每个小组充分了解生产需求,从课程内容出发,迸发灵感,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运用“互联网+农业”思维研发出适合生产应用的技术或产品,使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实践考核:创业小组进行模拟竞赛答辩,导师团队进行评比,作为成绩考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成绩评定采用“3+2+5”方式,其中小组创新创业实践报告、实践策划书两部分占总分的30%,实践考勤占20%,模拟“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小组书面材料及答辩路演成绩进行考核排名,占50%。如果以小组报名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根据学校教务处文件(比赛定级)进行加分。

3改革成效

2015年进行首次改革的第一届班级中部分学生表现优异,这些学生成为参加2017—2019年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骨干,学生团队负责人为2013级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3年来团队组成成员共有2013级至2016级设施本科学生约50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设施农业复合人才。学生团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1次,铜奖1次;福建省省赛银奖3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1次),铜奖1次;“创青春”福建省“挑战杯”银奖1次;获得其他各类双创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次,铜奖1次,省级金奖(一等奖)3次,银奖铜奖多次。

4基于课程改革的思考

第3篇:乡村振兴案例教学范文

本章教材内容系人教版(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地理上册的最后一章,主要落实以下课程标准要求:①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例如,大洲与大洲间、国与国间、国家内部间都存在差异,这里主要突出世界不同国家间的发展差异。达成这一要求的途径是“通过实例”,可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角度例举某两个国家发展状况,通过定量分析和直观感知来认识其差异。②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本条标准是对上一条标准的拓展与深化,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对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突出“北”(多数位于北半球北部),对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突出“南”(主要位于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便于学生理解新闻媒体中经常提到的“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③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本条标准是对前两条标准的进一步拓展,从学生容易理解的经济领域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从我国现实来看,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企业面向世界市场以及世界同行业的竞争,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资金、人才。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生产活动的国际化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资料了解不同地域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结合图文资料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利用地图分析归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举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是有差异的,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归纳其分布特点,理解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形成运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地域发展的差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激发为民族振兴、国家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三、教材分析

世界各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世界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球村”内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教材继前四章介绍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与聚落的情况后,安排最后一章“发展与合作”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不同地域的发展差异,寻求更好的合作,促进不同地域的共同发展,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章内容与实验教材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课标对地理性不强的“国际组织”等已不做要求,因此教材也将这部分内容删去;同时,将实验教材中有关国家的不同分类及国界、领土等专业性比较强且与课标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去,将与思想政治、历史相重合的国与国关系原则内容淡化处理。通过“地域发展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和“国际经济合作”三部分来重新组织教材,落实上述三条课程标准要求,三部分内容呈递进关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第一部分“地域发展差异”:包括三段正文、两幅(组)图和三个“活动”,从不同角度介绍地域发展存在差异,重点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以落实“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课程标准要求。第一段正文首先点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然后以欧洲和非洲为例说明地域发展存在差异,并辅以图5.1“世界灯光影像图(2004年)”直观感知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第二段正文则由全球具体到国家来认识地域发展差异,结合图5.2“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的图组案例,从经济、生活、医疗、教育等不同角度对比感知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而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第三段正文则进一步点明国家内部甚至一个城市中也存在发展差异,回扣标题。本部分“活动”围绕“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与拓展,也是与之前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认识发展水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第二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包括三段正文、两幅图和两个“活动”,是前一部分内容的深化,重点介绍两类国家的分布特点,落实“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的课程标准要求。第一段正文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辅以图5.3“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落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空间观念。第二段正文依托图5.3从整体上点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进而介绍“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第三段正文则通过中国、印度的实例,点明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发展,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过发达国家。本目的两个“活动”围绕“不同国家的发展差异”这一主题展开,依托图5.4“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进一步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分布。

第三部分“国际经济合作”:包括三段正文、两幅图和一个“活动”,是前两部分内容的自然拓展。因为存在发展差异,产生种种自然和社会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教材抓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合作展开,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落实“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的课程标准要求。第一段正文阐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段正文重点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图5.5“美国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直观感知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第三段正文结合图5.6“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说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部分的“活动”围绕“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不平等”展开,认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教学建议(1课时)

新课导入:可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导入,如不同家庭的发展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异、山区与平原的发展差异,进而拓展到全球的差异,自然导入新课。

地域发展差异:对于本内容的教学,不管采取哪种导入方法,都要抓住“差异”这一主线展开。既要引导学生明确大洲间和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更要明确国家间的发展差异,也要明确国家内部的发展差异,重点是国家间的差异。可提前布置学生课下搜集地区差异、国家差异的资料,在课上展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时,可首先结合第一段正文中欧洲和非洲的案例点明其发展差异,利用图5.1进行验证对比,然后让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说明。第二,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等方面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理解其划分的依据。充分发挥图5.2的作用,通过直观对比来认识其差异。第三,利用“这种差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的设问引入“活动”内容的处理:对于“活动1”,让学生对照图5.1和世界地图说出灯光最亮区的分布,进一步认识区域差异。对于“活动2”,通过提问“灯光最亮区主要分布在沿海还是内陆?”引导学生归纳出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发展水平高的事实。对于“活动3”,引导学生利用图5.1对照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图,分析灯光最亮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各有什么特点,认识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4篇:乡村振兴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高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明确要求注重建构“双导师”结构,加强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将其作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为此,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将旅游专业中的优秀人才纳入教学团队,深化校企教育教学合作,推进教师团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使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技能培养有效结合在一起,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社会地位,为高职院校的综合化发展奠定基础。

一、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

1.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概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是指以教书育人为目标,逐步提升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实际教学效果,推进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创新。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要以课程专业基地为基础建设平台,依托教研室、工作室、实训室以及实训基地,由校内外专职教师以及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2.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特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是一支以教育专业技术为核心,依据职业教育需求所配置的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师团队。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坚持育人至上的价值观念,具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实施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高职旅游专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与人才市场的综合性发展有效连接在一起。3.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旅游类专业主要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目前主要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聘请旅游行业的专职技术人员讲解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适当调整兼职教师比例,以提升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综合素养,加强专业化旅游管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兼职教师以及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主要采取的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优势互补。在教师培养工作中,高职院校可采用一个企业衍生一个专业项目的模式,促进课程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以项目教学带动整体教学,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的教育教学团队。

二、建构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举措

1.构建新的评价标准为推动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建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依据,对所有教师进行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训管理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通过对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肯于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构建新的评价标准,能有效推进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提高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培养质量。2.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加大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力度,为构建新型的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可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充分借助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与专业领域的双向发展。高职院校要注重建构职业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师团队,科学利用企业资源,合理划分导师的职责和对应的权益,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企业可选派一批高素质的人员到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技能传授,以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建构职业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师团队。3.健全完善的专业保证体系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健全完善的专业保证体系,如考核评价体系、奖励激励体系和资金成本投入体系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是一个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因此,需要随着教师理论水平、实践技能的提升不断进行调整,把专业保证体系作为教师团队优化的依据,实现动态化管理。在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师是团队建设的主体,其参与的积极性与团队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可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还要将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纳入管理体系,确保团队建设有比较充足的资金,注重整合团队资源,扩大团队规模。4.培养专家型教师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养专家型教师,改变专职教师只具备理论知识、不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的现状,按照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养以及理论知识水平提升。例如,高职院校可组织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帮助教师快速融入行业发展中,将所学知识融入教学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的社会适应性以及创新性,满足时展需要。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专业性培训以及技能实践,可采用挂职锻炼模式、顶岗实践模式以及部门培训模式。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运行情况,熟知企业不同岗位在职人员职责以及实践操作技能,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案,选择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成为专家型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效率为主,把大型旅行社、会展中心以及酒店作为实践基地,依据学生的培养方向做好针对性的轮岗实践,将社会实践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5.积极参与学生的实习环节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习环节中,定期与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探讨,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这种教育模式既能明确学生要去哪里实习,教师要去哪里就职,又能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辅助企业及时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管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可对后续的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为进一步提升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培养质量,高职院校需要保持校外实习与校内教学的有机性与连贯性,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专业理论水准,让教师更好地适应实践技能教学的需要,适应专业理论教学的需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6.聘请专业教师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可聘请一些专业教师来校举办讲座,以提高旅游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的资质、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比如,可聘请旅游部门的总经理或部门经理来校举办讲座,这些人员的从业经验丰富,熟知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其讲座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高职院校可吸引旅游管理行业中的高技能人才进入教学团队,以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师实践技能强、理论知识欠缺的情况。为改变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成为“双师型”教师。7.研究应用性课题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教师团队的专职和兼职分工,由专业理论性强的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由技能过硬的教师进行实践技能教学,以提高整体教学实效。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能更好地优化和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理论专业教师与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相互配合,实现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大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构旅行团队以及“休闲贴吧”,帮助学生在校园内承接对应的业务,实现对课程、实训环节的内容衍生,将课程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快速适应自己的职业角色,仿佛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之中;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快速完成相关实习任务,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技能专业教师和理论专业教师可组成相应的教研组和项目团队,在同一个项目中开展集体备课,运用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提升教学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将企业作为开展基础项目教学的依托,与企业联合,共同对新课程教学进行开发,编写新课程教材,创建试题库、案例库,将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提升专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准和实践技能。此外,高职院校要及时做好市场调查与分析,明确市场发展动态,使教育教学紧跟时展,满足时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8.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文旅融合是当下旅游市场衍生的一种全新旅游发展理念,即文旅融合的思想观,其所具有的战略统筹导向作用十分明显,能够推动旅游市场深入发展,以文旅融合为助力,让整个市场环境呈现全新发展面貌,彰显新时代旅游行业风采。为顺应文旅融合的市场环境变化,满足人才储备方面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需革新育人目标,顺应市场规律,深入分析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利用专业知识以及校内的科研优势做好专业性的课题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校外技能人才来校,利用他们的实践经验,帮助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师运作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旅游服务意识。这样还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增添一些教学案例,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的完美结合,打造一支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型旅游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是通过校园招聘以及社会招聘的模式进入高职院校的,而高职院校并没有高薪引进人才。为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可通过多种举措,增加教师团队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对教师要定期进行考核,经常组织教育教学培训,增强教师紧迫感、使命感,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创办一流高职院校。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实效,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避免由于教师知识水平以及技能不高而影响教学实效。职业学院要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前瞻性,最大化地满足高职院校发展需求,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要建构“双师型”教师团队,明确市场体系下教育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当前人才市场发展需求,以满足时代需要,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丽红.高职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双师”队伍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张吉立.高职旅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建设[J].文山学院学报,2013(06).

[3]丁宗胜.高职专业群教学团队能力结构优化与建设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

[4]李薇.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高职旅游专业群协同创新平台探索[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5).

[5]王迎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

[6]张园.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陕西教育,2020(03).

[7]孟祥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以专业群课程建设视角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

第5篇:乡村振兴案例教学范文

白居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人重写实,尚通俗,他提倡“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作通俗易解,广为流传。有“诗魔”与“诗王”之称。目前,学术界对于白居易的诗歌思想和艺术成就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白居易诗作中渗透的教育思想有所忽视。笔者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白居易的教育思想,并从中映射出诗人关怀教育的伟大情怀,对当今的教育事业也有所裨益。

一、性习论

白居易于公元800年2月14日在高郢榜下擢进士第。在《省试性习相远近赋》中,他以“君子之所慎焉”为主旨,对“性”与“习”进行了颇有见地的阐述。他首先认为“德以慎立,性由习分”,“原夫性相近者,岂不以有教无类,其归于一揆?”由于“性”相近,人们就归于一类,然而,由于习相远,条件和途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习相远者,岂不以殊途异政,乃差之千里?”人们在“习”方面产生不同的结果是有原因的,“俾流遁者,反迷途于骚人,积习者,尊要道于君子”,正是由于尊道才使人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但是道不是先天而生的,“圣由志学,必切问而近思。在乎积艺于黍累,慎言行于毫厘”。所以道的目标境界有赖学习与探讨并且在平日的言行中养成。

很显然,在“性”与“习”这一传统的教育哲学的范畴问题上,白居易追寻战国后期思想家荀子,重视后天的学习与交往,但又不乏对精神心理的主体因素给与关注,丰富了孔子的人性论观念。对于如何才能使“习”更为经济有效,白居易提出了如此的看法:“如得其门,志弥笃兮,性弥近矣。……勿谓习之近,循迹而相背重阻,勿谓性之远,反真而相去几许”。这种情况就好像“一源派别,随混澄而或浊或清;一气脉分,任吹煦而为寒为暑”。所以,学习首重立志定向,掌握津要,重视发挥学习者的个性心理。成功的学习者感知考释、致思领悟都应有章法、循阶段,而不是随性放任。“是以君子稽古于诗习之初,辩惑于成性之所”。但是“性者中之和,习者外之徇。中和思域驯致,外徇戒于妄进”,如果人们不遵守学习的顺序及合理方法就会适得其反。“非所习而习,则性伤,得所习而习,则性顺”。 在学习过程中,德智交织,习与性成。因此,要着眼于在学习经历中心性健全及道性修养的提升。“圣与狂,由乎念与罔念,福与祸,在乎慎与不慎”。另外人们还要具有认识的工具及方法,不是随波逐流,任人牵制。也就是说“率道为本,见善而迁”,“诫于以往,审进退于未然。故得之则至性大同,若水济水也”[2]536-537。但同时,他又根据自身的学习体验,并汲取以往思想家,尤其是道玄学者的思想精华,在学习的内在机制及操作性程序方面有所深化,有一定认知学派的学习论因素。在对“性”与“习”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白居易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他认为只有遵循大道,才能形成正确的性与习关系认识及实践手段。

白居易年轻时推崇儒家思想,认为令才能统一国家,国家依靠儒学,当政者要遵循圣人要道;壮年时又吸纳了道家的思想,认同“人俭朴”和“俗清”的思想。但在元和十年(815年)受贬以后,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由“达则兼济天下”转为 “穷则独善其身”。元和十四年(819年)他任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又具有了“兼济天下”的想法,而此时他的思想已逐渐由尊儒排佛转向了儒、释、道三教调和,“阐扬三教”[2]539。太和元年(827年),白居易出任秘书监,在《三教论衡》中,承认三教鼎立,而着意汇通儒释,声称儒释名教有异同,所谓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这些思想其实在他对“性”与“习”的见解中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重视学校教育

白居易在《救学者之失》中,对当时学校教育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学者,教之根,理之本”,设“庠序以崇儒术,张礼乐而厚国风”。通过学校教育以教育民众,实为理想政治实现之要图。“化人动众,学为先焉,安上尊君,礼为本也。故古之王者,未有不先于学,本于礼,而能建国君人,经天纬地也”。学校教育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是君王君临天下的基础,所以人们要重视学校教育。

然而在当时的教育现实中却出现了种种消极现象。国家“命太常以典礼乐,立太学以教诗、书,将使乎四术并举而行,万人相从而化”,但是太学生徒诵读诗书却不知诗、书之旨,“太常工祝,执礼乐之器,而不识礼、乐之情”;“遗其旨,则作忠与孝之义不彰;失其情,则合敬同爱之诚不着”。这样下去,就会出现“去本而从末,弃精而得粗”的境况,从而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下滑,礼乐沦丧。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教师的素质及能力有关,“官失其业,师非其人,故但有修习之名,而无训道之实也”。所以,学校教育振兴的基础在于教师,必须要审核为师者的才能,考查教师的教学才能,“辨教学之是非,俾讲诗者,以六义风赋为宗,不专于俎豆之数”。教师要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学乐者,以中和友孝为德,不专于节奏之变”,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切实做到“诗、书无愚诬之失,礼乐无盈减之差”,才能保证“睹之者,莫不承顺,闻之者,莫不率从”。[2]535-536只有圣贤道统的思想会扩及于社会,教益惠及于民众,才能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于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白居易认为教育对于国家政治与社会稳定的作用,把教育的教化作用与“建国君民”联系起来。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功能意义,把教育事业当成一项公共事业来办,至少也应该是准公共教育事业。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认为教育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是万能的话,则又陷入“教育万能论”,显然是夸大了教育的社会作用。

三、德行修养论

白居易的生平命运是和文章联系在一起的,他由于文章而出名,也由于文章而得罪人,正所谓“成也文章,败也文章”。当时他的诗作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力。他理想中的大丈夫就是那些能守能等、能进能退的人物。对于理想中的人物,他在《动静交相养赋并序》中提出了德行修养理论,对于道德教育实施的条件和途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白居易看到“今之立身从事者,有失于动,有失于静,斯由动静俱不得其时与理也”。他从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个体道德修养问题,认为“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终静,济之以动;性不可以终动,济之以静”。常性、常道就是具有规律性的本质特征,其中道也有动与静,“养之,则两全而交利,不养之,则两伤而交病”。他引用庄子“智以养恬”以及《周易》的“蒙以养正”,观察天文可以得知,“日明则月晦,日晦则月明。明晦交养,昼夜乃成”。在四季交替中,“阳进则阴退,阳退则阴进。进退交养,寒暑乃顺”,大自然就是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来运行的,这就是自然之道。

白居易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推论到教育问题,就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且躁者,本于静夜。斯则躁为民,静为君。以民养君,教化之根,则动养静之道斯存。”为了以动养静,就要对人民进行教化,进行情感陶冶。而且“生于无也,斯则无为母,有为子;以母养子,生成之理。则静养动之理明矣”。人们也可以静来养动,“动之为用,在气为春,在鸟为飞,在舟为楫,在弩为机。不有动也,静将畴依”,但是“静之为用,在虫为蜇,在水为止,在门为键,在输为柅。不有静也,动奚资始则知?则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2]537-538所以,动与静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白居易认为当时的人们“知动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时,动必为凶;知静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静亦为贱”。他呼吁人们要把握时机,正确处理动与静的关系。他用动静得时的观点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基础,在《与元九书》中,又说:“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2]550在道德教育中,要把知情意行统一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既有静态的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和意(道德意志)这些主观认识和内心体验的精神力量,更有道德行为实践,即“行”,这是衡量德性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白居易基于人生的理想对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设计,勾勒了一幅教育的图景,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离乱社会中的一种不安定的社会心态。他对理想人物品格修养的思考虽然比拟于自然现象,特别是自然地理、物候交替的规则,难免有附会生硬之嫌,但与神秘的先验论及圣人说教的偶像崇拜相比,多少带有自然主义物质性特征,更具客观性,是一种思想方法的进步。同时,他关于道德修养的观念本身也具有德育原理的价值及精神意义。

四、女子平等观的教育意义

我国自古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天生就该是贤妻良母,主内庶务,这无疑是对女子能动性发挥的致命的桎梏。白居易生活在文明开化的唐代,虽说是相对开放的年代,但是,女子的地位仍然较男子低了好多。而诗人在当时把女性的地位抬到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实属难能可贵。白氏以女性为素材的诗有210余首,《长恨歌》中更将杨玉环提高到与唐玄宗平等的地位,在爱情里是平等的男女双方。《琵琶行》中,诗人直接与琵琶女对话,末尾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把自己与琵琶女看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这更是将在唐代社会恪守士农工商价值观念背景下“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歌女地位抬到了很高的位置。

从白氏对于女子地位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对于男尊女卑的观念是很淡薄的。这对于封建社会妇女长期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伦理道德与纲常礼教,是无情的打击。即使到当今,女性也没有完全实现独撑“半边天”。在一些职业里,对于女性的歧视是很明显的。一些偏远农村,女子受教育的权利还没有绝对的保障。家长对于女子受教育,认为是无用的。所以,女子受教育的绝对意义上的平等权还没有完全实现。追溯到唐朝的白居易,诗人倡导的女子与男子享有平等地位的观念,是颇具积极意义的。对于今天妇女的解放和女子生来就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尤其是受教育的权利,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现代教育研究者反思与借鉴。

五、余论

白居易以文学家驰名于世,本非专业或职业教育家,但他的经历及诗文创作却关涉教育,并以不同方式作用于教育。这真可谓教育与文学沟通的趣闻佳话,当然仍与他的教育观点主张是有所联系的。

唐代科举初步形成了“三级设考”的基本程序:乡试、省试和吏部试。在三级设考中,仅省试相对规范,即使是省试也“行卷”请托之风盛行。其实这倒表明唐代科举考试仍有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余绪,荐举的成分仍然存在,并非纯粹意义上的考试。所谓“行卷”,也称“投卷”、“投贽”、“贽谒”、“献所业”等,即考生在考前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投送至主考官门下。如此,一则可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二则又可形成“座主”与“门生”的关系。白居易在参加京城长安尚书省礼部举行的“春闱”省试之前,以诗作作为行卷投送至考官,由于其诗文的水准质量而留下绝佳印象。据王定保撰《唐摭言》卷七第81页记载:“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3]219 又据唐人张固所着笔记体裁典籍《幽闲鼓吹》所载“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着作。顾覩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及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3]219

两处所述史实相同,可作信史,一直作为唐代科举程序中的鲜活案例,生动有力。从中均能体现出青年白居易诗歌的上乘水平,可谓初出茅庐,既崭露头角,又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白居易诗作风格独特,其文风重写实,尚通俗平易,他的诗作诵读吟咏中的明快易懂,妇孺皆知,流传甚广,是不可磨灭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教育寓意及其影响力。诗词是唐代科举的重要考试科目,士子们争相学习。这时诗词大师不可胜数。宪宗年间(806~820年),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世称“元白”。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其流传之广泛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他在科举中的诗文,成了礼部、吏部选拔人才标准试卷的参考答案,是官学和私学的重要教材。各级学校,包括乡校、村校儿童都能讽诵他的诗。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的过程中,经常见到白居易的诗句,无论是士庶、僧徒还是妇女的口中,都吟诵他的诗句。民众对白居易诗句的喜爱程度,反映出唐代诗词之普及。士子们争相学诗,拜在名师门下,乡学中诗学之兴盛下文可证:

长庆末,浙东观察使元稹,为白居易集序曰:……予遣掾江陵(今湖北省境内),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体及杂体,前后数十诗。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泊自长安中 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辞,自谓为元和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讽喻闲适等篇,时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侯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其缮写模勒,衍卖于市井,或因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白居易号)、微之(元稹号)诗。”固亦不知予为微之也……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光者。①

第6篇:乡村振兴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 著作权保护;版权登记;侵权盗版;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D9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183-04

基金项目 国家软科学项目“中部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批准号:2006GXQ3D138);江西店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批准号:06FX18)

作者简介 王新华,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知识产权法;

胡卫萍,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江西南昌330013)

虽然我国的《著作权法》1990年才颁布,但在日益加强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大背景下,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已经逐于完善。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支专业的著作权管理、保护队伍,基本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规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著作权保护体系,这对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繁荣文化娱乐市场、实现著作权人和消费群体的共同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加之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保护起步较晚,对于著作权的保护仍然面临着包括意识、习惯、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压力。江西在中部地区各省处于中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典型性。通过对江西省著作权保护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著作权战略,将为中部地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著作权保护提供参考,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知识产权战略,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科学的发展。

一、江西省著作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省著作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组织实施全省性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查缴了大批非法出版物;开展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等专项行动,加大了版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全面地清理并取缔了销售盗版书刊、音像和计算机软件的无照经营者;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使用正版、拒绝盗版的意识,实现各设区市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同时启动了大型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宣传著作权法律相关知识,提高公民的版权维权意识,依法审核设立著作权机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和著作权保护社会组织,等等。但同全国发达地区的著作权保护相比,江西省无论是著作权人权利意识,还是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力度都有一定差距,存在着一些问题。

1、著作权人权利意识淡薄。首先,版权合同登记、作品自愿登记数量偏少。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5年江西省版权合同登记、作品自愿登记数量在中部地区只处于中游地位,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等相距甚远。而且,在作品自愿登记中,口述、曲艺、舞蹈、杂技、摄影、建筑作品等方面的登记为空白。

其次,版权登记的范围较窄。根据江西省版权局的登记公告,2003―2005年江西省版权登记的著作权内容,主要限于文字作品(如闵细健的长篇小说《三峡情》、应宗强的《滕王阁序揭秘》、江西美术出版社的《百变小樱》卡通电视漫画丛书等)、音乐作品(如林志勇作词、查建敏作曲的《戒心》、《让我再爱你一回》等)、美术作品(如任瑞华的“陶艺花插A/B”、唐自强的12寸瓷雕“春讯”、景德镇市翼龙陶瓷有限公司的“树纹梅花满版图案”等)、摄影作品(如朱庚朝的“筑卫城遗址系列摄影作品”、“中华药都樟树帮”等)、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如金建刚“中国书法音乐电视”、江西协同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中文之旅光盘”等)、图形作品(如张火秀的“《千年瓷韵》图案”、周彦如的“钙力加口服液产品包装版面设计”、江西乔家栅食品有限公司的“乔家栅美术字体”等)、模型作品(如江西省玉风瓷厂的“《玉洁杯》、《公仆杯》”、周小平的(崛毫四人象棋等)、计算机软件(如江西盛安城市安全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城市消防设施远程监控网基层/高层中心系统”、美胜数码科技(江西)有限公司的“商业用数码影像快速自动刻录机视频抠像软件”等)。这些信息显示,江西省不仅著作权的保护类型相对较少,而且每一类型的具体内容也相对单调、贫乏。

2、盗版活动屡禁不止,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亟待加强。尽管江西省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打击侵权盗版,但盗版活动依然猖獗。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5年全国版权行政机关收缴盗版作品江西在全国居第10位。

据有关部门估计,全省盗版从业人员至少有数万人,盗版也都是有组织、有密谋的行为。而全省版权执法人员总共才100多人,不仅数量少,而且机构也不健全。目前,只有省、市二级有出版行政部门,县一级没有相应执法机构和人员。与著作权人权利意识淡薄相对应的,江西省著作权纠纷数目较少,处理方式也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比较单一。如2005年全国版权行政机关共查处案件9644件,结案9380件,其中江西省只查处了28件,居全国第21位,结案28件,这其中2l件为行政调解解决,7件为行政处罚解决。这些数据再次表明,江西省著作权的维权意识还需着力加强,并未真正树立起“使用盗版可耻、抵制盗版光荣”的维权理念。而著作权维权执法工作体系分散零乱,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行政执法能力较弱,执法手段和力度尚欠缺,愈发使得打击盗版活动任重道远。

3、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仍处于空白。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千年的文化孕育出大量的民间艺术作品,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独特的民间艺术,其中不少成为“华夏一绝”,如“变脸”、京剧等各类戏剧。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体现。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着的经济利益也越来越可观。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他们不仅得不到合法在先权利的法律保护,而且被国内外一些文化娱乐业随意滥用、过度开发。更有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正在不断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物质正在遭遇无情的掠夺或被毁弃或流失境外,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为此,国家专门建立了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江西省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项目有:(1)民间音乐类:兴国山歌;(2)民间舞蹈类:傩舞(南丰傩舞、婺源傩舞、乐安傩舞)、永新盾牌舞;(3)传统戏剧类:弋阳腔、青阳腔、广昌孟戏、徽剧、宜黄戏、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4)民间美术类:徽州三雕(婺源三雕)、萍乡湘东傩面具;(5)传统手工工艺类: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金星砚制作技艺;(6)民俗类:全丰花灯。200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也专门了《关于公布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赣府字(2006)53号],确定了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2项),内容涉及民间文学(2项)、民间音乐(3项)、民间舞蹈(8项)、传统戏剧(7项)、曲艺(6项)、杂技与竞技(1项)、民间美术(4项)、传统手工技艺(19项)、民俗(12项)。而在江西省版权局的登记公告中,并没有涉及到对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也是江西省加强著作权保护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软件产品版权保护尚待加强。2002年以来,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产业市场。《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公布,更是改变了过去将信息产业定位于信息和通讯技术(1cT)以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即信息技术产业)的做法,将信息产业扩展到信息内容产业,并将“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同其他地区一样,江西省也面临着发展信息产业的极好机遇。而据江西省版权局统计,虽然江西省目前也取得了出版网络图书1556部、网络音像制品20种2000分种、制作网络动漫作品近600种、各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站的注册用户达到1.27万人、日平均访问量达到5200人次的骄人成绩,但2003年全省软件作品自愿登记数量仅为10项,2004年为4项,2005年为11项。与兄弟省份相比,登记数量相对较少。这说明江西的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对高新技术发展的反应比较迟缓,有可能在数字出版中被边缘化。

二、加强和完善江西省著作权保护工作的建议

我国于2008年6月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江西省也正在着手制定本省知识产权战略。作为知识产权战略重要内容的著作权战略,理应纳入江西省知识产权总体战略之中。我们应结合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引下,参照兄弟省份知识产权战略内容,深入开展调研活动,针对江西省的著作权保护现状,制定江西省著作权战略,把著作权保护工作放在全面振兴老区经济、促进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全局角度来考虑,以适应国际、国内和江西省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需要。为此,应做好如下工作:

1、从战略高度重视著作权保护。加强工作体系和队伍建设

(1)江西省著作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江西全面振兴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方面,美国的经验很值得深思。美国是把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开始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着重发展朝阳产业。其中,最成功的是以版权保护为后盾,以软件、音像、图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据统计,2002年美国文化产业生产制作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电影票房占全球电影总票房的85%;2005年,美国的全部版权产业产值为13.9万亿美元,占GDP的11.12%。以电影产业为例,围绕着版权衍生出剧本创意、音像出版、图书出版、特许营销、主题游乐园甚至是主题宾馆等庞大的产业群。江西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江西省著作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把著作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推进著作权保护工作进程。

(2)加强著作权工作体系与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著作权的行政管理、执法、司法、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服务等工作体系。加强著作权执法队伍建设,将著作权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延伸到县级,在县级政府单设或在有关部门附设著作权管理和保护机构。增加著作权执法人员编制,形成省、市、县各级机构并存的工作结构。加强著作权行政管理与司法机构的沟通协作,完善著作权统筹协调机制,切实保障著作权战略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2、加大著作权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省人民的著作权法律意识

(1)设立著作权宣传及保护专项资金,通过“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1著作权法实施日”,开展著作权宣传活动,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著作权专栏栏目,宣传著作权保护取得的成绩,通过查办的大案要案震慑不法分子,加大著作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

(2)开展著作权法律知识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课堂、进社区等活动;分层分类举办与著作权关系密切的单位和领导干部、专业人士的培训班,提高著作权的管理、运用、保护能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有感染力的、生动的著作权保护正反案例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尤其是领导干部著作权法律意识,营造出保护著作权光荣,侵犯著作权可耻的氛围。

(3)成立江西省高校著作权保护教育基地。大学生是未来知识社会的生力军,其将来工作、生活都与著作权息息相关。但目前江西省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著作权法知识缺乏、版权保护意识不强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未来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而且更重要地会影响我国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江西省版权局应与各高校合作,在省内建立著作权保护教育基地,通过开展著作权宣传教育活动,尽早培养大学生的著作权保护意识,这将对江西省著作权保护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3、加强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根源上禁止盗版活动

(1)强化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加强印刷、复制、发行业的管理,依法组织对印刷复制业的专项督查、检查,建立违规印刷复制单位档案制度;加强版权社会中介组织建设。

(2)对侵权盗版重点的领域、环节、问题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办违法违规案件;继续开展对盗版音像制品、盗版教材、盗版软件、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计算机生产、销售等领域未经授权预装软件的非法行为以及网络非法传播、复制行为。

(3)完善联合办案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的联合执法制度,形成跨地区案件移送、信息通报、配合调查等的工作机制,实现版权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安、司法机关工作的有

机衔接。

(4)大力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巩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成果,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强软件预装领域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同时,合理定价正版软件,使盗版软件失去消费市场。

4、尽快建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制度

(1)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尽快对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乡村和社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论证和认定工作,获取更多的有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珍贵著作权资源。

(2)借助国家最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尽快出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机制,将著作权法中的一切经济权利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保护,尤其是要重视与其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常见使用方式相关的出版权、发行权、复制权、发行权、传播权、翻译权、改编权、表演权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著作权运用、保护过程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并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营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版权保护的良好氛围。

5、加大软件著作权保护力度,促进江西省软件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软件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江西省应该积极实现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经验表明,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著作权的保护,通过版权保护是软件作品权益保护的最佳方式。因此,江西省要发展软件产业,必须加大软件著作权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江西省软件版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立法,加强对软件产品开发者的权益保护,通过严格的执法来保护软件开发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为使广大社会公众有能力支付软件的使用费,政府应当通过税收减免、价格调节等手段来降低软件产品的销售价格,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企业以较低的价格使用国产化软件及源代码开放的软件,从著作权角度,切实维护软件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高软件产品的版权保护力度。

注:

①以上数据包括表1、表2、表3均来自http://ncac.省略/GalaxyPortal(国家版权局网站).

②江西省新闻出版局.http://jxcbf.gov.c(版权局网站).

参考文献:

[1]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