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班级管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59-01
对小学生来说,班级是其接触到社会最初的社会群体,因此对于小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班级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对社会的观点和评价,好的班级会让小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需求,积极而乐于接受学校教育,否则会使其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因而,构建一个有优秀的班集体,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传统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
尽管有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功经验,但是在新课改要求,对于如何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班级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还是缺乏必要的理论认识,对于如何实施人本管理理念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方法,这些还需要教师主动学习和积累经验,借鉴其他班级的成功管理经验。
1.2 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通常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很多工作都是由班主任来完成的,多数班主任忽视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剥夺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需求,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只能被动接受,不但造成诸多的被动管理问题,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锻炼机会和发展空间,不利于自主管理能力的培育和发展。
1.3 缺乏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有机协调
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学校的一个部分是和学校分不开的,同时和每位学生的家庭也是密不可分的,要求在学校、家庭、班级之间做好紧密协调和联系。通常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对于学生的家庭影响因素的重视和研究对应程度还不够。
2 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法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管理理念。新课改对于班级管理要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教学上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围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将每位学生作为教育的完整对象,充分重视和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差异,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班主任不断充实班级管理素养。学校可以在教学空闲之余如假期为班主任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培训,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或经营的优秀教师为班主任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帮助班主任老师或者没有班级管理经验的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充实经验,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二,班级管理实施民主管理,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实施自主管理。最好的管理是自主管理,班主任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要让学生自己来管理自己,可以鼓励班干部自由竞争上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实践,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会加强对自身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到公平、民主,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以形成有竞争意识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
第三,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来全面认知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评价进行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倡导“一日三醒吾身”,通过学生对自我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为建立积极、健康、活泼、有序的班集体打好基础和铺垫。
第四,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小学生从其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来说,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在班级管理中要多做示范,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带领小学生做班级的小主人,如可以带头整理板凳、清理地面等,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自己学习和模仿教师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而,小学班主任教师不仅需要做小学生的教育引导者,同时还需要做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示范者、模范人。
第五,做好与学校、家庭之间的有效协调、保持班级管理与学校、社会管理的一致性。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班集体,还需要班主任教师做好对学校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并通过和学校领导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断满足和实现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发展。同时,需要对学生开展社会教育,用现代化的社会教育理念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引导学生的社会行为和习惯,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最后还要经常召开家长会,倾听来自家长的心声,同时对家长传达学校的管理思想,实现家长与学校步伐和思想的一致性,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连贯、统一和有机协调。
3 结语
班级是每位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经阶段和重要舞台,在新课改的倡导和理论指引下,教师要勇于创新和改革,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和知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我管理经验,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管理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以更好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建立积极、健康、活泼、有序的班集体,为将小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运东.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论述[J].教研论坛,2010(9).
[2] 赵海燕.新时期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教论坛,2010(3).
关键词: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数学教学也掀起了一股改革的热潮,各种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一系列也在小学的课堂上层出不穷。而作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在培训改革方面也要与时俱进。下面本人简谈一下对现阶段小学教师数学继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的不足
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年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有点脱节,具体表现在:年老教师经验丰富,但有点思维定式,理论创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年轻教师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化,然而经验不足,稳重不够,理论缺乏。组织教师出外学习或进修的次数不多,教师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没有深入到一线教学中去,了解不了当前小学数学一线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与所需,从而在培训时所讲的内容也达不到学员的所求,解决不了他们的实际问题,培训效果不明显。
2.管理制度不完善
(1)学员继续教育管理没有建立健全,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甚至出现重复学习的现象。(2)在班级管理方面,特别是考勤方面,这给培训带来较大的工作量,而且在求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继续教育对学员的吸引力不高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1)学员对所培训的内容不感兴趣,解决不了他们目前教学上的问题,与授课者在感情上缺乏共鸣,自然也就体会不到授课者所要表达的思想。(2)平时教师的工作量较多,教学压力较大,有些还要照顾家庭,但是还要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来上课,心理有抵触情绪。(3)有些小学学校的竞争力不大,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对再学习提高没有很大的需求,而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也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员或住在偏远山区的学员来讲,继续教育的学费、车费、食宿等各方面的经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造成他们在经济上很大的压力。
二、提出的建议
1.立足所需,明确培训的目标与培训的内容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所需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同时,课标在数学学习中也提出了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三维目标中,可以看出教育改革的方向,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注重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单纯地学到知识,模仿解题。而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实现以上课标所要求的教师队伍数量并不理想,所以,为了适应教育改革,让广大小学教师在培训中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与数学素养,我们在培训中要明确培训目标,清楚他们在培训过程中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同时,在培训的内容上要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了解学员所需。
2.建立健全的管理培训制度
健全的管理培训制度包括:及时登记学员继续教育的学科,建立学员继续教育的文档,统计好他们再学习的情况。同时,精选班级管理人员,每次培训时要指定有较强责任心的班主任,认真落实班级管理制度与班级请假审批制度,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登记好学员上课情况,通过相关领导审批,认真审核学员的请假、缺席等情况,不能。同时,还要做好培训善后工作,如统计学员成绩、评选优秀学员等一些情况。
3.提高主讲教师的教学层次,加强师资力量
在培训中,我们面对的学员是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达到我们的培训目标,主讲教师在讲解与理论方面都要有较高的知识底蕴与技能,特别是要走在一线教师的前面,教学理论要够宽够深,能从学员的教学中出发,将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善于培养学员的感悟能力,引起学员情感上的共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就要求我们主讲教师不断关注与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动态,经常外出进修学习,与外校教研组交流心得,甚至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作为我们教师培训的顾问,了解现代数学教育理论的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功底。而且要经常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到一线教学中去听课、评课、议课,与一线教师经常交流,甚至可以进行教学体验,了解他们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与一线教师相互开展教研活动,汲取基层工作经验,这样在教学组织上才有针对性与实效性。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年青教师接班人。年青教师有激情,对新的教学理论与数学思想接受较快,思维活跃,但是经验与理论水平不足,要加强培养与指导。
4.培训方式的改革创新与多样化
现阶段,我们进修学校大多数是采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教师讲,学员听,培训方式较为单调,学员大多数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互动性不够强。为了使培训有针对性与实效性,让学员在培训中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我们可以结合现代化科技,例如多媒体、BBS、邮箱、教师论坛等,采用多种培训方式。(1)问题探究式”。就是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想出解决的方案。(2)“案例分析式”。就是主讲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典型的教学视频,让学员结合新的教育理念,理论联系实际,评析其优劣,然后再相互交流心得。(3)“专题生活体验式”。就是在讲授一个专题理论时,我们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借助生活为背景,让学员与自己在情感体验上产生共鸣,以达到培训的目的。如,刘良华博士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的专题讲座,他在讲座中就不是纯理论地阐述教师要怎样做,而是通过一部部的电影描述来侧面反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职业道德应该包括哪些方面,一名教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这种培训方式,不仅在理论上获益良多,而且学以致用,这种培训的方式值得我们去借鉴。
5.政府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1世纪的中小学需要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这是高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政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制定一些有效的政策,在教育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如,在农村的小学里,多媒体等很多设备不够齐全,政府可在农村配置一些电脑及多媒体设备,便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与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兆兴,王泽农.新课程与教师综合文化素养:小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一、锻炼的前提是鼓励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班级,班长专门喊起立;课代表负责搬本子,帮助老师改作业;小组长收发本子,查作业;值日管纪律。一个班级就这么几个班干部。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由于成绩好,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班长,以至于上了四年级,让家长主动找老师不做班长。
我还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声音:“别讲话,再讲话就记名单……”
……
管理不等于管制。很多班主任思维还相对陈旧,认为班级管理就是“驯服”,让学生听话,凡事做到“快静齐”,窗户一尘不染,课桌横竖成行。对于班干部,在他们的眼中,只是眼睛、耳朵的延伸,执行的也只是他们的意志。说句好听的,是班干部;说句不好听的,是“傀儡”,是“班奸”,告密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教师还停留在“师道尊严”上。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变,国家教育改革纲要也提出了“从人出发”,为“生”服务,毕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班级工作中得到锻炼,担任班干部就是最好的锻炼途径。这是其一。
其二,主张班干部任命制的教师大多认为,选班干部最好是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去。这一观念固然正确,但那是对企业、单位而言,对于学生来说,则有一点悲哀了。毕竟学生性格、能力各方面还没有成型,过早地被贴上了等级的标签,对他们的成长不利。因此最好的方式还是在班级中制定一种制度,尽量多设岗位,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不同的锻炼。笔者在营造班级契约文化、打造班级立宪管理模式时,就组建了秘书处、班委会、学生评议委员会三个部门;对于班干部则采用任命制、推选制和竞选制相结合的选拔方法。比如班长是竞选制,班委会是班长组阁制;秘书处是任命制,由笔者直接任命;学生评议委员会由各小组推选一名成员组成。由此出现了一种现象,班上39名学生,却有42个干部,有人身兼数职。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还得轮岗。笔者在班级里还推出了任期制,即班委会、学生评议委员会四周一任,不得连任。
其三,让学生得到锻炼,不仅需要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想做班干部、为班级服务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鼓励。笔者曾在班级里规定,凡是现任班长,在班级里有优先挑选座位的权利;做满一任班长且没有被学生弹劾的,期末优秀班干部优先当选,而且在三好生推选过程中享受加3票的权利……虽然这种做法有点功利,但其目的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总之,鼓励学生参与锻炼,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班干部行列中来,增强他们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意识,为学生的公民教育奠定基础,这才是关键。
二、锻炼的关键是放手
新学期开学,教师中没有人肯做班主任,甚至还有人直接找校长:“校长呀,我情愿多带几节课,这班主任你还是把我拿掉吧……”有的教师更干脆,直接跳起来说:“风水轮流转,凭什么就是我一直做班主任……实在不行,大家抓阄!”……
教师为何不肯当班主任,这固然与班主任工作量大、辛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没有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教师如果一味地“抓权”,一方面会把自己“累”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得不到锻炼。因此无论是从教师健康出发,还是从学生锻炼出发,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还是放手。
放手不意味着“无为”,让学生锻炼也不意味着做甩手掌柜。放手意味着教师的“退”,同样意味着班干部的“进”。但进退之间,也需要“度”。这“度”就需要通过规则来体现。班主任一方面需要对自己准确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权限;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为管理构建框架,明确班干部的职责,让他们在一定的规则内更好地得到锻炼。
规则即体系,通俗地讲,就是班级秩序。放手让学生锻炼,首先必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规则。比如路队需要班干部做什么?早读课需要班干部做什么?卫生需要班干部怎么检查?这都需要明确规定,一方面让学生心中有谱,另一方面班干部在执行时也有标准。如果教师随心所欲,那么班干部管理也会丧失底线,只会“狐假虎威”。当然规则最好在班主任指导下让学生制定,而不能教师直接“包办”。比如学生评议委员会就是专门负责制定、修改班级规章制度以及监督班委会执行的部门。
有了规则,还需要明确权限职责。比如在小组内,组长有权依照规则处理哪些事情?在班级里,班长有权依照规则处理班里的哪些事情?一层一级,层层递升,直到班主任可以处理哪些事情。这样通过分层次、分职位赋予班干部不同的权限和职责,才能把班主任从烦琐的小事中解放出来,让班干部真正得到锻炼,从而培养他们遵守规则、履行契约的良好习惯。
三、锻炼的保障是指导
在践行班级“契约文化”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班长选举:拉票。有五毛钱换一张票的;有套关系拉票的;甚至有利用班长组阁权直接拿班干部做交易的……发展到最后,往往还形成这个组要么不投,要么全投一个人的现象,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两党制” ……
班级规则:地上有废纸,究竟多少扣1分?后来评委会经过商讨,竟然得出了面积超过14平方厘米的废纸扣1分。所以班级里也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有废纸扣分争议时,班干部往往就会拿尺来量……
……
锻炼是一种学习,或者说是实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犯错,毕竟大多数学生会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但作为班主任不能借锻炼之名,放手置之不理;而应加强指导,巧妙介入,以免班级走向“歪路”,好心做了坏事。
首先,需要划出犯错的红线。有的错误能犯,有的错误不能犯,一旦犯了必然会给学生造成永久的伤害。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给班干部划出犯错的红线。比如惩罚,记得笔者参加工作第二年,做班主任时,就放手让学生做。结果班干部在处理一起学生早恋问题时,把名单公布在学校公示栏上,最后直接导致该女生辍学,教训深刻!
其次,注重班干部培训。给班干部进行指导的重要议程,就是组织班干部培训。培训首先是技能培训,即班长主要负责什么,学习班委主要负责什么,这都需要做好培训。笔者在践行班级“契约文化”过程中,曾在学生评议委员会中成立一个组织部门,专门对班干部进行岗前培训。二是软实力培训。班规班纪相对而言有点刚性,然而班级管理需要人文。所以有时间,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管理培训,比如“微笑服务”、不与学生发生争执、学生如有意见建议他们走合法途径解决等等,要倡导人文精神,培养班干部的软实力,提升班干部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质量。
最后,加强文化渗透。很多时候,班干部在功利的班规“引诱”下也会变得“自私”。因此,一方面需要坚守班规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道德引领。加强班风建设,注重文化渗透。比如,针对班干部自私现象,笔者就倡导每天三句话,由班长在早读期间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内容即“1.我的班级我的家;2.心有多广路有多宽;3.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每天与38个同学(当时我班39个学生)说句话”。每周组织一次班级生活会,及时听取学生的心声,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等等。
【关键词】学校文化 生命自觉 魅力校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53-03
南宁市奥园小学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华美的外饰,更没有辉煌的成绩。学校启用于2013年9月,三年来,在南宁市经开区管委会、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已步入良性轨道,以纯正的校风、优美的环境、先进的管理、扎实的教学影响和培育莘莘学子。
学校围绕“让儿童的世界充满魅力”的教育理想,践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办成品位高雅的书香校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家园、学生学习求知的智慧乐园与强身健体的运动奥园。为使学校持续发展,我们始终追寻教育梦想,探寻教育真谛,由此走出了一条“育生命自觉,创魅力校园”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
一、打造锐意创新的魅力团队
(一)首抓师德师风建设
我校结合南宁市教育局工作精神,开展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倡导“敬业乐教、博学善导”的教风,开展“魅力育人先进团队”评比活动,用以扬正气,立新风,求合作,谋发展,营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合作竞争的校园文化,人人自觉形成“奥小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共识。
(二)强化学校管理团队的服务意识
全体行政人员团结一心,通力合作,时刻牢记“学校管理,师生为本”的服务宗旨,思师生之所虑,急师生之所需,以真诚的心态对待人,以公正的态度看待人,以宽厚的胸怀理解人,用人格的魅力感染人,用渊博的学识引导人,用充沛的精力带动人,用踏实的作风影响人,努力把我校中层管理队伍建设成一个讲奉献、淡名利、重大局的充满朝气的魅力管理团队。
(三)重抓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其中33%的教师刚大学毕业不久,31%的教师为高中、初中教师甚至教师以外行业人士公考进校,大部分教师缺乏小学教育教学经验。面对这样的情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从最基本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等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开始,采用“先行课”的集备方式备课,组织多种形式的示范课,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将说课、评课、朗诵等教师基本功训练常态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比赛、读书活动、沙龙研讨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经验共享、教学方法共享等,建立一支有终身学习理念、善于行动研究、学会教学反思、做到同伴互助、有着专业引领、能做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
同时,我们通过专业培训、外出学习、网络平台交流、自我研修等多种形式,定期聘请各学科专家进校进行专业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等主题培训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出观摩,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使得我们的教师队伍更有活力、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学生发展更有潜力。
二、丰富文化内涵,彰显魅力德育
德育是智育的前提,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在学业上,更体现在生活中。学校依据实际情况与学生成长的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开展系列体验式德育活动。
(一)让每个主题德育活动都充满灵动感
学校充分利用节假日、少先队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的活动我参与”“我的旗台我做主”“我的农场我播种”等活动,以晨会、课程、传统节日、主题班队课、劳动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起学生对自我的生命自觉,点燃教师教育火花,创新德育模式,让育人更“生态”。
(二)让每个专题教学活动都乐开怀
学校定期开展学科活动月,在语文活动月开展每日诵读一首经典诗词、听写词语比赛、背书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领略到祖国文化的魅力;在英语活动月开展英语歌谣比赛、制作圣诞贺卡比赛、圣诞Party等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了解西方文化;在数学活动月开展数学智慧乐园、计算、实际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说、唱、玩、跳、演、画、书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提高学习质量。
(三)让每项礼仪教育都有效
学校从“走好路、写好字、唱好歌、扫好地、排好队、做好操”等小事做起,以“开笔礼”“小脚丫”“轻声慢行”、师生约定、有序路队、“向阳花开”擂台等体验活动为突破口,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名“德馨学实、阳光智慧”的魅力少年。
(四)让每个家庭资源共享
学校加大家长W校建设力度,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引导家长正确而又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从而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效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五)让每位班主任做到润物细无声
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班主任队伍非常年轻,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培训上,常态化地开展与专家面对面的班主任理论学习、校内交流、组内研讨、班内实践、走出去拓宽视野等活动,切实抓好青年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要求每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都能做到润物细无声。
(六)让每个演练都入心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孝敬教育等活动常规化、日常化,时时讲安全,处处有平安,周周有教育,月月有演练。如开展“消防安全”“防恐防暴”“防拐防骗”“应急疏散”等安全演练,做到专项活动精练有效,专项技能掌握牢固,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安全、健康意识,共同提高师生应急避险等能力。
三、教研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技能和素质,破解我校面临的师资队伍结构困境,我校主要从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着手,教研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一)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制定“人本化”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人本化”的学校业务素质规范标准,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为教师创造一个超越昨天的工作环境。教师要成长,离不开目标的引领。学校做好引领示范工作,教师个人做好成长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及努力方向,引导每一位教师不断前行和自我完善。
2.构建“魅力”课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关键点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校把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建“三课制”:新进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展能课、资深教师示范课。将“三课制”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学科特点,进行魅力课堂范式的研究,通过示范引领课、课堂大比武、先行课等教学活动,构建学生喜欢的高质量魅力课堂。
3.扎实开展教研组研讨活动
一是创新“先行课”的集备方式,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二是研新课程标准,聘请专家进行新课程标准专题讲座,开展教研组集体研读新课程标准活动,然后自我内化,达到“人人会背新课标,人人会用新课标”的目标,按新课程标准要求指导教学。三是要学会学习,做有心人,努力提高教研活动效率。要求教师注意搜集个人在教学中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在学科教研会上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探讨活动。通过教研会议这一平台,教师将本人平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明显成效的做法分享,以集体的智慧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整体水平。
(二)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1.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即课题,做到研究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为全面提高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和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以研促教。
2.扎实开展已有的课题研究活动。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已有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活动。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各教研组长通力协助,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搭建平台。
3.认真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教学随笔评比、教育教学经验分享等活动,激发教师写作兴趣,鼓励教师积累素材。
(三)推进魅力课程建设,打造特色品牌
1.魅力体艺
推进魅力体艺特色课程,实施体艺“2+1”项目。为此,我校在认真扎实上好每一节体艺课的基础上,开展好“小主播”、舞蹈、合唱、古筝兴趣小组活动,增设“兰亭序”书法班,开展“大课间”活动,扩大学生选择课程自利,朝着“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特长”的目标努力。开展多姿多彩的体艺活动,创设魅力张扬的平台。每学期创办一次主题体艺实践活动,展示体艺成果,实现“人人享有艺术,人人拥有健康”的体艺培养目标。
2.魅力书法
书法教学课程化。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坚持做到“每天一写”“每月一赛”相结合,引导孩子“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在写字训练中领悟做人真谛。所有老师齐抓共管,所有学科的书面作业都要督促学生写好规范汉字,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落到实处。
3.魅力晨诵
编制校本晨诵内容,制作课件,每天早晨让学生诵读经典美文,以此开启学生新一天的学习生活,以经典文化熏陶学生。
所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教师、社区与家长资源,打造能胜任特色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通过多元的课程与评价,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精彩。
四、氛围营造,文化浸润
学校文化是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所具有和共享的信念、价值观,这种信念、价值观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是学校的文化,一种逐渐形成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对教师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项制度、某一种外在约束力,而是学校的文化,一种逐渐形成的价值理念、心智模式与行为方式。所以,我校以校园环境为载体,营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氛围,滋养学生的心灵。
(一)营造具有“生命自觉”的校园环境氛围
要想凸显“育生命自觉,创魅力校园”的学校核心价值文化主题,让环境来说话、用环境滋养心灵是重要的一步。我校校园文化从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两方面进行打造。
1.班级文化建设
创建文明和谐的班级乐园,是我们的目标。每年十月是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月,每次班级文化建设都会精彩纷呈,在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建设下,带来一份份惊喜。人文班级、生态班级、文明班级和“会说话的班级”,正投射出“奥小人”的气韵与魅力。
2.校园文化建设
让学校每个角落充满魅力,以环境文化熏陶人,夯实育人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六个一”(即建设一面墙、一个花圃、一堵围墙、一个通道、一个井盖与一个农庄)为载体,把学校建设为品位高雅的花园。
(二)文化浸润生命,打造魅力人生
校园文化应为学生展现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自由灵动天地,而且让他们的能力和人格在这个天地中得以提升。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学生潜能、特长,不仅可以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搭建平台,更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自己的境界,以文化浸润生命,打造魅力人生。学校通过艺术节、英语节、体育节、读书节、语数英活动月、少先队活动、安全活动月等,营造高雅、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营造魅力“悦”读的书香校园
我校全方位做好“悦”读的服务工作,让书香在校园中飘荡,让生命在阅读中精彩,让学生发自内心喜欢阅读。
首先,建设开放性的图书馆、校园“魅力书吧”,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随时到阅览室阅读。其次,每个教室都设有书橱,形成开放的班级图书角,学生课余随时阅读,班与班之间经常交换图书,营造一个随处有书阅读的氛围。再次,每年开展一次读书节,读书节上开展图书交换、阅读卡评比、读写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第四,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引导学生在六年时间内阅读100本书,让经典美文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生命境界。最后,学校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阅读指导课、自由阅读课、读书汇报课等。此外,开展“每天三读”活动,每天早读课教师引领学生诵读经典美文,每天下午14:30为全体学生读读写写时间,每晚开展一次15分钟的亲子阅读。
没有奢华的装潢、生硬的警句、固化的装扮,只有理念的润泽、课程的灵动、真实的表达、生命的记忆,师生在此可以挥洒,可以对话,可以融入,可以亲近,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
一、创立校长发展学校,提升校长的“四力”
在国外,“好学校的条件是,有出色的校长”。在国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些观点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和认同。陈至立曾说过,“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办学思想、善于管理的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校长队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我们成立武进区校长发展学校,这是一个专门针对中青年校长的培训基地,主要培养校长的专业化视野、专业化能力和专业化目标。
为什么?
1.有效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校长。一所好学校的诞生必定有一位有思想、有魄力、有能力、有魅力的校长,要加快我区优质学校的建设进程,校长队伍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而我区除了有校长的上岗培训或者高级研修班外,还没有真正形成校长培训的有效机制。
2.盘活区域名校长资源,实现本区优秀校长的能量最大化。在此之前,武进区成立优秀校长课题组和培养基地,这也是一项很好的举措,但是它的有效推进、它的过程性管理还是没有相应跟上,以至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而山东对名校长队伍的建设力度相当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品牌一个。我们武进区有那么多优秀的学校,为什么没有推出我们的名校长呢,我觉得还是缺少对名校长品牌的提炼、必要的包装。
是什么?
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高素质、专家型中小学校长,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开创未来教育新局面的新型校长队伍是武进区教育高效发展的本质需要。“全国校长发展学校”是由教育局和全国、省级教育科研所共同创办的专家型中小学校长高端研修组织,它以中小学校长为研修主体,以国家级重大课题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以高水平、多学科、多层次的大师组成教授队伍,其组织形式、教研内容、课程模块等都应具有首创性、先导性和探索性。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的热点进行研修,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生成新的问题,重在共同探讨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手段,把集中学习与个体职场研究、专家授课与学员参与式讨论、国内理论学习与境外实地考察、学习过程反馈性评价与实践创新能力综合评估有机结合。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将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学员讲课。旨在培养现代校长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其快速成长为专家型、领导型的职业化校长。
做什么?
先培训,后上岗,并在岗位上继续接受定期培训进修,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以此来不断提高和完善校长,并作为校长升职、加薪的基本条件。在校长的培训中,重点要关注四力的提升:
1.做强现有优秀校长的品牌力。从高中、初中、小学等,我们区域几年来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有思想和能力的校长,这些校长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质。首先我们自己得确定这些是我们武进区的名校长,制定相关的细则,评选出我们区的名校长,不是为了给这些人光环,而是这样的定性更是为了增强他的责任,也是为了提升他的品牌,就像骨干教师成长一样,让其他校长也有奋斗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要继续后续的管理,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其次还要给他们提供更高的平台,去发展,去完善,如,可以参加全国的一系列培训,到一些名校去挂职锻炼,成立名校长俱乐部,定期开展管理沙龙。
2.辐射现有名校长的影响力。如果仅仅只能成为我们区的名校长,那还远远不够,因为自己说自己最好永远是贻笑大方的事,所以我们不妨学习山东,对一些名校进行打造提升,在全国扩大影响力,召开××校长管理思想研讨会,在一些重要媒体开设专栏,把他的教育思想放大。其次,还要通过培养机制,把这些校长的资源运用起来,扩大在区域的影响力。最后,把这些名校长推荐到全国去讲学,传播思想,传播武进教育的优质种子。
3.提升年轻校长的专业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同,但校长的专业化发展还是一个不被人关注的课题。校长专业发展构成要素:第一是课程开发能力,第二是课程教学领导能力,第三是领导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第四是学校文化建设能力。“如果一个能力是能被其他职务或岗位的人代替的,那这个就不是核心能力,而只是辅助能力”。校长的专业水平要求与校长的专业发展要素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专业水平与专业发展都应理解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即从一个阶段提升到更高阶段和水平。可以举行年轻校长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教学管理创新现场比赛等作为培训的手段。
4.提升年轻校长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进而言之,我以为校长的领导首先是价值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以什么为重,以什么为轻;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次,这些价值判断直接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发展走向。价值思想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所在。作为一校之长,首先应为学校定调,即确立学校的价值思想,就像乐队的指挥必须首先给整个乐团定调一样,然后再用这个基调去引导、组织、管理、评价、影响整个团队,以共同演奏一曲和谐的交响乐。再者,校长要有“三气”,即大气、正气和书卷气;校长要敢于挑战和创新,要有一种把教育当作理想和事业追求的精神;校长要有理念、有目标、有规划、有创新;此外,校长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观念。“学校是一个文化教育单位,不管是即将准入的校长还是已经准入的校长,都要克服浮躁和功利心态,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要正确对待自己,善于用好一个团队”。
怎么做?
如何保证与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呢?结合国外在加强校长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做法,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学位与专业培养
以美国为例,几乎所有州都要求校长要有硕士学位或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业教育。以夏威夷州教委的学校管理培训计划要求为例,该计划的入学条件是要有该州的教员许可证(硕士课程毕业后,在该州公立学校任职二年以上者的高级许可证)或有四年教学经验并取得教育行政硕士学位,基本资格是硕士学位,培训计划必须按四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受训者对自己的教养、行政能力、办事能力的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第二阶段,交际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训练;第三阶段,为期二周的专业行政训练;第四阶段,课堂讨论及学校实习。英国、日本等国,就连菲律宾、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对教师、校长提出了较高的学位要求。根据我国国情,在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应当要求校长具有本科或学士学位的学历;中学,尤其是高中校长应当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新任校长。这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追求高学历倾向,而是参与世界教育竞争,对校长素质的基本要求。
2.校长在职研修制度
有了较高的学历水平,只是校长任职资格的必要条件,并非保证校长一定能成为一名称职、合格、成功的校长。在国外,校长资格的有效期与在职研修是相对应的。共同的发展趋势是:校长资格的终身制越来越少,代之以规定时间内一定学分的进修,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校长的专业素质。我们开展对中小学校长的岗位培训已近十年,但由于原有的校长的学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培训主要还属于补偿型的,侧重于各种知识的补课,“研”的成分很少。如果一直处在这种水平,对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必须借鉴国外在校长专业发展上的有益做法,通过校长在职研修制度确立,使校长从事务型、经验型走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在研修制度的保障下,缩短校长专业成熟的时间,加速校长的专业发展速度。
3.不断反思管理实践
校长的学历要求、研修制度从主客观上讲,都是外在的要求。如何使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动?校长对学校管理实践的反思,也将促使校长的专业发展,“反思”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以管理活动为思考对象,校长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同样能提高校长自身觉察水平;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对知识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指导未来的行动,来促进专业发展。这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思维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校长能对管理活动,特别是有问题的行为、决策、结果做批判性分析,主动地将与管理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管理过程中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法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让校长就会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促进其专业的发展。
4.开展行动研究
专门成立管理项目课题,深化推进武进区优秀校长培养课题,有方案、有制度、有考评,对做得好的领衔人和项目成员进行考核评价奖励。行动研究较好地解决了校长的教育理论、管理理论与学校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也是理论与实践的能动的实践性中介,同时也是提高校长专业发展的另一有效途径。它使校长能够将自己素质的提高与学校发展、提升紧密联系起来,让校长在自身的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边学习、边提高。
5.定期的交流活动
校长的专业发展还需要一个宽松的可以进行交流的场合和研究的氛围,校长联谊会、校长论坛、校长沙龙等都是很好的形式。通过交流活动,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开阔思路;有利于不同观点、思想之间的交锋和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并且能够促进形成一个校长共同发展的群体,提高校长队伍整体的专业发展水平。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位与专业的培养、定期研修、实践反思、行动研究和交流活动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以上途径和措施的落实,可以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二、建构教师发展学校,提高教师的“四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师培训中:
克服什么?
1.避免“盲人骑瞎马”。在做教师培训之前,其实最主要的是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实事求是地讲,“盲人骑瞎马”的现象在教师教育中还是相当普遍的。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培训非但没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多少作用,反而成了教师的一大负担。
2.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学校教师编制紧、教学任务繁重,客观上存在工学矛盾,培训似乎很自然地只能倾向于优秀教师。培训部门总是希望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将教改的火种带回去,渐成燎原之势。但令人尴尬的是,得到培训的这些星星之火,回去后却不一定有进一步燃烧的条件。有许多教师在培训时听听激动,想想心动,回去则什么也动不了。为什么?因为缺乏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如果真有什么想法,也最好是先调到好的学校,然后再想办法让自己燃烧。这是教师为什么要孔雀向城区飞的主要原因。因为只有到了好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才有更多的空间、机会和条件,更容易形成合作互助良性竞争的氛围,更容易形成团队,产生集群效应。这也就是名校出名师、名师出名校的原因。
建什么?
1.在各个有能力的学校要建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正是适应了教育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向度文化融合的历史性变革。学校应当具有教师发展的功能,应当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对教育、对教师、对学校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在教师发展的意义上也意味着教师的重新发现。
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小学的合作建设。我们关注的是大学文化与小学文化的融合。使大学的学术前沿性质以及开放、探究等文化特质进入小学,与小学教育实践相融合。特别是小学教师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更需要大学文化的参与,需要走进学术前沿,寻觅创造、发展的新的支点。同时,小学自身的文化蕴含和特质不仅为大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也为大学师范生创建了教育实践的平台。
2.建立本区名教师的资源库。一是要评选出本区域内的名教师。在区域内要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品牌度,可以召开××老师教学思想研讨会、辐射影响。二是成立各个学科的名教师工作室带动区域学科的发展。三是每个特级教师或者名教师都要建立名教师网站。四是注重名教师的评价机制,给予相应的活动经费,如,常州市对名教师工作室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和领衔人津贴。五是建立名教师培养考核管理制度,要求名特教师每年对全区教师有一定量的培训要求,使本区名教师资源最大化。
3.分层培训,确立培训重点。根据教师不同学历、资历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分层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摒弃过去大部分教师终身“磨道式”发展的现象,积极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有效发展通道;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加系统的完善自我、培训提高的机会,以期以专业水平与高品质服务赢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信赖与认同。
(1)新教师“入格”培养。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的目标是使合格的大专、本科毕业生缩短“磨合期”,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校的做法是:利用暑期集中三天进行培训。一是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换,对他们进行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目标等教师成长机制的培训;二是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并面对面地进行跟踪指导;三是对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培训,让优秀班主任的品格和经验影响新老师;四是实行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开学初,我们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要求每位新教师必须自拜“教学师傅”,并签订“师徒合同”,每学期量化考核,内容包括交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写一份学期教学论文等,使他们顺利的在教坛上闪亮登场。
(2)青年教师“定格”培养。我们的做法是:首先给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创办了校刊《新湖》,宣传我校名师、点击精彩课堂、关注教学热点,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青年教师不断进取;其次是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立学校“读书沙龙”,开展“校园论坛”,通过观摩、研讨、竞赛、考核、评比等形式,给青年教师以成功的机会,让其从中获得成功的心理满足;最后是创设条件,优化培训环节,对事业心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去区外、市外、省外参加教学展示观摩、研讨培训,本学期我们外派青年教师到上海、北京、扬州、南京、苏州、澳门等地的培训学习达到60多人次。
(3)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必须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具有风格特色的教师,以此来带动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做法是:以科研为先导,要求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根据学校“构建满足师生生命成长需要的超市学校的研究”总课题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确立子课题,为骨干教师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骨干教师通过科研攻关,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不仅取得了一些教科研的新成果,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区教育局也可以立项青年教师专项课题,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扶持。
(4)名特教师“出格”培养。教师的培养从夯实基础到专业化发展,必须铺设教学特色———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不断推进之路。我们对名特教师的培养,成立了“快车道行动计划”“未来教育家工作室”“三材开发室”和“名师工作室”,以此来培植名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师品牌,辐射优质教师资源。还要做到“五有”,即有培养对象、有教科研课题、有论文成果、有示范授课、有网页展示。
4.教师培训成为生命的对话。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对话。这种对话,既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发生在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培训是一种继续教育的形式,但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增长知识与技能,在教育实践中,我更愿意把它视为一种生命对话的载体。关爱教师生命,张扬教师个性,引导和帮助教师从传统教育的机械呆板中走出来,摆脱封闭、庸碌、重复、倦怠的生活困扰,打造一支充满创造精神、具有强烈职业自尊与自信的教师队伍,是我对新时期教师培训的强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