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

第1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工作 质量文化建设 推进策略 

 

前言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随着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遴选、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一系列质量管理举措的推进,高职院校的质量建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质量管理思想的理念、技术方法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评价到保障进而发展为文化建设。学校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及保障活动都为这一文化环境打下鲜明的标记。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发挥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质量乃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一)质量文化的内涵 

质量文化最初主要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使用的,是企业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意识、规范、行动准则、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即一种共同遵守的质量价值观[1]。只是最近几年,质量文化概念才被移植到高等教育系统中使用。笔者比较倾向,高校质量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涉及质量空间的一切精神活动及精神物化产品的总称。它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为主体,以教育过程为主线的一种文化。高校质量文化实际上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亚文化[2]。质量文化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显性部分即质量管理对象、质量管理的手段、质量管理的结果等。隐性部分即隐藏在质量管理手段背后的管理思想,包括质量经营哲学、质量价值观念、质量道德规范等。 

(二)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 

学校体育质量文化是学校体育所独有的、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共同持有的关于质量的价值观、信念、规范与行为形态等的综合体系,是学校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外延 

学校体育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正是在传统学校质量文化与现代的教育质量文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传承与更新的。根据文化学对文化的分类,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分为四个内容。 

1.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 

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是以教育质量价值观或教育质量意识形式存在的观念形式的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形态。因此,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体育质量价值观,这是学校体育质量活动的动力系统。 

2.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 

学校质量制度文化包括两个体系,一是机构体系,即政府与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管理、评价和监督机构以及人员组成体系;二是规范体系,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其中主要的是教育质量责任制及其运行机制[3]。笔者认为,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与学校体育质量有关的各类工作规范、规则等;二是监控体系,即学校与体育部门的体育工作质量管理、评价和监督机构以及人员组成体系;三是学校体育质量的监督与奖惩制度。这三方面组成的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是学校体育质量活动的保证系统或制约系统。 

3.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 

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是在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和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共同作用下人所表现的行为特征的总和,因此,所有与学校体育质量有关的行为都是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的内容。 

4.学校体育质量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整个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最外层,是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物化,如师资队伍、师生员工的语言行为、心灵的文明化、带有校本特色的学校体育的育人环境、体育教学技术与方法、体育环境质量等。物质文化是直接可以感受到的,最直观地体现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依据。 

二、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质量管理理念跟不上高职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需求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适应生产、

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高职和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方面照搬普通高校的套路,把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最终的质量管理理念,而未更多从职业教育方面出发,探索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关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与学生未来职业健康相关的体育项目,以及体育教学的校本体育工作的开发,从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适合高职职业发展的需求,一切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而努力与创新。 

(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主要是由于质量管理观念的落后,以及管理者的权力化,忽视体育教职工内在的主体价值取向、内在的成就动机以及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 

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意识薄弱,教师缺乏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意识,体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选择与改革等都没有服务和服从于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更不用提及发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体育工作管理和监督机构不健全 

高校在学校一级都设立了专门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但是在系(部)一级,特别是体育工作教学的基层组织,如教研室、某一门课程,均没有相应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组织机构,因而没有形成体育工作质量管理的网络系统。由于学校教学单位多,学科、课程差异大,单靠校级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就容易造成体育工作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发现,难以及时解决,从而出现问题把握不准,改进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四)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规范缺乏时效性 

工作制度规范都是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高职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只适应当时状态下的体育工作质量管理需要,它面对的是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稳定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而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课程改革的进展,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手段及生源质量等方面都已经或将要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用传统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变化了的高职体育工作,其适应程度以及暴露的弊端可想而知。 

三、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及推进策略 

(一)更新观念,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确立核心质量价值观 

陈玉琨教授指出:“高等学校质量文化的内容广泛,学校成员的质量价值观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它决定了学校决策行为的取舍原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要素”[4]。无论对于学校领导还是教职工来说,要改变学校的风景、建筑特征等是可能的,出台和实施一项政策和措施也是不难的,然而要改变领导和教职工大脑深层次的观念或假设,从而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并影响其行为,这应该是最难的。每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是有差异性的,因此,要统一和形成体育教职工质量管理思想,形成核心质量价值观,就要更新全体教职工思想观念,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

第一,质量方针提升要体现校本特色。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才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和应变力。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要针对高职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学校的实际,突出与职业相挂钩的特色。 

第二,领导推动与践行。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文化首先是学校体育领导、尤其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理念、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的体现。特别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要在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的提升过程中,加强学习,转变观念,集思广益,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推动与践行质量方针,发挥学校领导者的示范效应。 

第三,全员参与。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工作活动,促进质量方针的实施,使质量方针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和工作的指南,从而确定学校体育工作核心质量价值观。 

(二)全体体育教职工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crosby)认为:“教育和培训是帮助所有的员工沟通对质量的观念,知道自己在改善质量中所负的责任,而且具备特殊的知识,足以处理即将面临的改变”[5]。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

建设重要的工作是加强教职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三)完善规章制度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监督及激励体制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和运行是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用质量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学校体育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通过长期有效的质量运行使是学校体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体育工作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并强化运行,用质量责任把职能部门和体育教职工紧密联系为一体,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环节进行监控,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对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预防和改进各种问题,逐步培养教职工自觉遵守规章管理制度和按程序办事的行为习惯。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体现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促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发展、教职工观念更新和积极性提高。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建立完善质量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领导和教职工明确责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培养教职工对学校体育工作质量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模式,最终在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特有的工作氛围、环境和程序,即就是质量文化的形成。 

(四)体育工作领导的倡导与全员践行 

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首先从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做起,其担负学校体育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的确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管理质量过程以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措施等方面的任务。同时,全体体育教职工是质量管理组织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重视全体体育教职工质量意识的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和专业水平,促进其充分参与质量管理过程才能为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最大的收益。 

(五)建设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和师资队伍 

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中,建设与完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学校体育场场地设施、与体育文化、体育人物和体育史相关的宣传栏、文化氛围的布置和精心设计,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文化,间接影响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的体育思想、对体育的认识和促进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语言、行为以及心灵对于学生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业务能力以及师德修养两方面提高教师个体素质,从而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群体。 

 

参考文献: 

[1]周朝琦,侯龙文,郝和国.质量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31. 

[2]孔凡莉.构建高校质量文化管理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3]杨天平,沈培健.学校质量管理新概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91. 

[4]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3. 

第2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案例1:西安市雁塔区某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在课外活动期间做双支撑摆动前摆下动作,结果动作失常,从双杠上跌落,造成事故。

分析:在本案例中,很明显学生动作失常是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事故责任的划分上,学校只对学生承担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因此,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由受害学生个人来承担。

实践调查与反思: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经常会目睹此类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的保护措施都很得当,并未造成多大的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课间或者课外活动中。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有93.7%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技术动作错误是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教的技术动作都要学生不断的学习与练习来完成。而在课间或课外活动期间,学生由于嬉闹或心理上松懈,并没有按照运动的规律去进行操作,这时就会极易发生意外事故。

案例2:2012年5月,西安市某中学学生唐某在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长跑比赛中,在最后200米冲刺阶段突然摔倒,呈昏迷状态,随后在医院急救了27个小时后死去。唐某的死亡引起了很大反响,经医院鉴定,死因为“心脏骤停引起猝死”。学校随即成立专门的事故处理小组,但终因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家长将学校告上了法庭。

分析:本案中,唐某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心脏骤停引发的猝死。后经调查,唐某在入学体检时,学校发现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没有及时通知本人,或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导致唐某在比赛中心脏病突发。本案中唐某死亡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自己特异体质造成的,但实际上学校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因为学生有特殊体质是必须为学校所了解的,如果学校知道而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导致学生发生事故,那么学校就应该负有责任。因此,本案中唐某的死亡是因学校制度不严、管理不善造成的。

实践调查与反思: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只有65.3%的学生认为学校认真组织学生体检,而34.7%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体检工作只是一种形式,并没对学生负责。从调查的结果看,学校管理还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

学校管理不善是导致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又一原因。学校制度主要包括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制度。这里所提及的学校管理主要指学校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余训练和学生健康检查的管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家长做好转诊治疗,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然而,现实中,学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很多,很多学校并未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学生健康卫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

案例3:2011年5月,西安市新城区某中学初三学生李某在本校田径运动会100米比赛中,由于跑道终点处的一处小坑,将其关节严重扭伤,花去医疗费近千元。

第3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体育器材;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一、建立完善的体育器材安全管理制度

(1)分配固定的人员进行体育器材的发放和回收。为了更好的保证体育器材的安全,应该分配固定的几个人进行体育器材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体育器材的丢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体育器材的正常使用。分配固定的人员进行体育器材的发放和回收,在上课之前安排固定的几个学生去体育器材室领取器材,下课的时候再由这些人进行体育器材的收回和归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体育器材丢失的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可以更好的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2)对体育器材分门别类,科学有序的管理。体育器材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为了避免各种体育器材之间的混乱,应该对体育器材进行系统的分类,并安排相应的位置进行摆放,这样才能较为有效的做到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不同的体育器材有着自身独特的功用,如果将这些体育器材随意放置,很可能造成器材的丢失。有的体育用品保管不当的话,可能造成使用功效的降低。因此,为了更好的做到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应该对体育器材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3)体育器材的保养及维护。有很多的体育器材价格比较贵,为了更好的做到体育器材的正常使用以及增长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应该对体育器材进行科学的保养以及维护。大型的体育器材应该先教会如何进行正常的使用,这样才不会造成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体育设备的磨损是不可避免,但是如果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意外事故,如身体机能训练的那种比较大型的设备可能会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做到特殊性器材的特殊管理。体育器材的保养和维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体育器材的保养不当很有可能造成体育器材使用寿命的大幅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校的财政负担,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体育器材的保养和维护也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增强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1)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体育器材的管理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为了更好的做到体育器材的安全有效管理,应该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职业素质。在学校中进行器材的管理工作一般都由专门的器材管理教师来完成,为了更好的保证对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应该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体育器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对器材的安全管理提供开一个可靠的保障。对于体育器材管理的人员与其他的教学老师不同,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器材的管理,这就要求对于他们的管理制度应该有别于其他的教师,应该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方案,可以采取一定的奖罚措施,更好的增强体育器材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保证体育器材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作为体育器材的使用者,对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做到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这要求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对学生进行时刻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还能做到切实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现如今学校仅仅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注重学生心理、责任等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的发展,才能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体育器材安全管理的进行离不开使用它们的学生,学生应该了解相关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过来,不至于上完体育课之后就一哄而散,导致体育器材丢失的事情发生,对学校造成不必要的财政负担,也不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学生应该有着充分的责任意识,这样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才会明白自己有保护体育器材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育器材缺少现象的发生,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让我们意识到建立完善的体育器材安全管理制度是一个方面,还应注重对人员的体育器材安全管理意识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第4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和减少事故,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长知识、强意识、善管理、压事故、保平安。

三、活动内容

(一)构建校园安全物质文化

从优化校区规划与建设入手,严格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汶川地震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规定,科学规划校园建筑设施布局,严格实行校园功能分区,严格进行建筑项目“三同时”审查,确保校园安全设施“三达标”、“三落实”。

“三达标”即:校舍建筑安全达标——无地灾隐患,无危房、危墙、危坎,有校门和围墙;有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堂和厕所;有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校园警务(门卫)室,按规定配备卫生室。

校园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有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且无安全隐患的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有合符规范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水带、应急灯等)、防雷设施,有校园报警点等物防设施,有必要的技防设备。校园饮用水源、水质、供水设施达标,校车及驾驶人员合符相关规定。校园内门、窗、讲台、课桌凳、学生床铺等完好整洁、美观。

校园周边安全环境达标——临近公路的校门口有交通警示标志、标线和标牌,周边池塘、渠堰要有安全围栏和标识,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营业性网吧、歌舞厅和危化物品仓库、经营站,无乱搭、乱建、乱堆现象,无无证经营的小摊点等,环境洁净,绿化美化好。

“三落实”即: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学校门卫、学生公寓、学校食堂食店的专兼职管理人员要落实,要有相应的职能职责要求,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校园安全宣传阵地落实——有固定的校园安全宣传专栏,有季节性校园安全宣传标语,有校园安全隐患警示标志,有班级安全宣传栏,具有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教育教材落实——校校有安全教育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班班有一套学生用书和挂图。要落实安全教育课时和师资,做到有计划和总结,有教案或讲义、有知识检测和考核。

(二)创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

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修改和完善学校安全台帐、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分解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网络。要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行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逐步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科学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5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工作;体育档案;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92

1 高校体育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体育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体育法》等,都强调了高校体育的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落实“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加学生体质。”这些法律法规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高校体育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也对高校体育档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体育档案可以反映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为教育发展提供信息化参考和理论依据。

2 高校体育档案管理的发展策略

2.1 端正思想,树立正确意识,建立完善的体育档案管理制度

体育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基础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端正思想,树立正确意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相关机构应当承担起监督相关工作人员采集、整理、归纳总结档案材料的责任,保证体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各项管理工作没有正确的制度作为依托,因此,高校体育档案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体育档案管理制度,涉及工作的各个方面,从体育档案的采集、归纳整理到归档、借阅、管理人员的奖惩和考核等,内容广泛且重要。完善、健全的体育档案管理制度将有效的指导各项体育档案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完善的体育档案管理制度,还需要依托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之上。高校的体育部门不能作为体育档案的管理处,体育档案应该由学校档案部门统计监督管理,设立专门的体育档案室,配备具有专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学校专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对体育老师、体育部门的档案收集行为进行指导,要求他们按时、按量、保证质量上交档案到档案室,保证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科学的进行。

2.2 构建全面的体育档案内容体系

构建全面的体育档案内容体系应建立在各高校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中,体育档案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国家下发的关于高校各项体育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思想,高校体育工作的内容规范和制度,体育老师的教师素质情况、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计划,高校的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科研成果,高校举办的各项体育竞赛和相关活动情况。这些都是比较宽泛的内容,在此内容上,高校应该细分出众多目录和子目录。高校体育档案的内容的建立形式不应有所局限,视频资料、文字和图片等都可以作为档案内容的形式,通过运用多样化的记录形式,建立全面的体育档案内容,充分发挥体育档案对体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2.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关系着档案管理工作能否科学、有效的切实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水平。因此,提高高校体育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各高校目前的体育档案管理人员很少有相关专业出身,甚至有些学校的从业人员身兼数职,因此,培养专门人才,提高人员素质迫在眉睫。

一名合格的高校体育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强烈的责任心。其次,具有不断学习和不断进步的学习思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不应墨守陈规,应该根据时展,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不断的开拓思想,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文化素质。掌握各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促进高校体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在学校方面,应该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在更新硬件设备的同时,给以管理人员接触和学习现代化技术的条件,全面增加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从领导层开始重视,开始转变思想,培养人才。

2.4 加强与教学管理单位之间的联系

收集档案是一个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整个过程相当繁琐,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此项工作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提出很高要求。高校的体育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和各教学单位收集材料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指导,积极沟通、协调档案收集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档案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6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观念;制度;氛围;沉淀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是不可替代和忽略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是调节身心、缓解压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有效途径。

(一)娱乐功能

适当的轻松的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调节和疏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压力,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克服不良情绪、转换精神状态、促进体力增长,使精力更加充沛的有效途径。

(二)健身功能

青年学生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适当的体育训练、比赛和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不但能够学习体育健身知识,培养锻炼兴趣,促进健身习惯的养成,而且能有效、全面地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以及抵御疾病的能力。

(三)育人的有效阵地

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首先,学生要学会的就是遵守规则,遵守活动或比赛的相关礼仪,尊重公平,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其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相互尊重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必须考虑在一个集体的框架下,如何发挥合力去完成共同的目标。从而,他们必须互相学习、帮助、协作、讨论,认清个体的长处与不足,相互弥补,共同担当,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建立大局观、全局观。最后,他们必须相互鼓励、顽强拼搏,去锻造不怕困难、不畏强手的战斗精神。学会想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能力和智谋相结合去完成任务,赢得比赛。学会面对挫折,在逆境和顺境交织的过程中提高心智,调整精神和心态。通过活动的历练,可以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人生、事业的起伏,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作用。

二、天津市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通过大量的文献可以总结出,校园体育文化细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一)物质文化层面

物质文化是指,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与其相关的辅助设施。其中包括场地、场馆、运动器材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标语、口号、雕塑等,能够给人以鲜明指示、激励的物质基础。1.运动场馆不足在天津市高职院校中,运动场地依然不足,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运动健身需要。有很多学校依然没有体育馆、游泳馆等运动场地和设施。另外,天津市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运动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武术、健美操,大部分学校的主要场地只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对于学生喜欢的一些其他项目,却因为场地的原因很难开展,例如网球、乒乓球、健美、羽毛球、游泳等,特别是,室内的场馆少,严重影响了室内项目的开展。2.高职院校的体育人文景观和文化学校交流的场所不足很少有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包含体育人文景观,如雕塑、标语、警示语等。学生在校园中感受不到体育健身、拼搏向上的士气感召。同时,在体育人文活动宣传上依然落后。在学校传统理念的影响下,学校一般重视学科的发展,在相应的宣传和辅助学习资料的购置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校园图书馆,很少有关于体育、艺术等人文的图书文献。在学校的网站上,也只有寥寥的几张关于体育的图片。其他关于体育的常识、活动的内容很少。在访谈中,学生很少感知体育文化的存在。可见,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没有形成。学生在学校的各个方面中,没有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没有形成合力去影响学生体育健身锻炼的观念、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制度文化层面

制度文化是指关于规范指导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程序和规章制度,它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与否、规范与否、有效执行与否,直接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展开和有效进行,它是保持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长期性的关键因素。据调查,天津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制度、场地管理制度和课外活动制度是具备的,每年有一次田径运动会,有学校的篮球赛,有一半的学校有体育文化节或体育文化周,但相对各项活动的全年度的整体规划依然不足。对于课外学生体育社团的建立支持,规范管理制度依然不足,没有在资金投入、场地供给、定期的联谊、教师配备上给予制度上的管理,呈现松散状态。

(三)精神文化层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他们对体育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扩大。从调查发现,他们对体育的态度和需求上不仅停留在增强体质的简单层面,更加注重休闲娱乐、健美形体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对于传统的体育教育和精英式的体育文化活动,表示厌倦和漠不关心。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不高,因为那些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都属于身体素质好、竞技能力强的少数学生,普通大众学生参与度很低。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没有被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活动所充实,他们的主要娱乐出口为网络游戏,并为此改变了规律的生活起居。他们不按时吃饭,经常熬夜,精神萎靡,表现出亚健康状态。自己主动的健身运动占到总体学生的20%左右,有30%是由寝室的同学带动下参与活动的。他们获取体育健身知识途径,有50%来源于网上,有30%来源于体育课教学。大部分学生每周专门用于健身的运动频次小于2次。对于激励他们健身运动的标语、雕塑及各种宣传,几乎没有。通过对学生体质情况的监测,学生的身体素质处于下降状态。而且,有些学生学习和生活没有目标,没有规划。这不能不说,我们学校的文化育人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一)高度重视

校园文化中的体育文化要健康地发展,必须学校主管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主管部门一定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涵盖学生的健康教育、文化教育、精神教育,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教育百年大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关乎未来中国劳动者身体素质、文化修养、精神品格的长久工程。我们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改革固然重要,但是校园文化、体育文化对育人的作用同样不能低估。对于体育的育人的功能发挥,不能总停留在只维持学校现有的体育课教育教学的狭小领域内,不能把观念态度还停留在校园体育文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学校主管部门要积极的倡导和资金的投入。另外,一个学校的运动场地、场馆等体育文化设施也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是学校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学校要使毕业生具有高超的技能,也要有强健的体魄以及惠及一生的健身习惯。查阅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很多科学家,他们不光是科学的巨人,同时也是体育健身锻炼的坚持者。

(二)搭建平台

第一,基于目前的状况,随着各个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目前现有的场地器材、场馆设施已难以满足学生健身娱乐的需要,还应当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发挥各种潜力,拓宽各种渠道,满足现有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特别是现在,学生所涉猎的运动娱乐项目相当的广泛,学校体育文化活动也应当具有广泛性。在某些领域,还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基础设施努力完善的同时,应当进一步投入体育文化景观建设,例如悬挂标语、张贴图片、运动明星照片等。第二,建立健全各项校园体育文化管理实施制度,形成大体育制度观念,即体育教育教学相关制度、课外活动与运动队训练比赛制度、课外体育俱乐部运行管理制度、体育社团的相关运动管理制度,以及所有的关于体育的年度积分和奖励机制。在大的整体的制度下,建立与完善班级、专业年级、学院各种级别的体育文化制度。

(三)探索发展路径

1.以点带面在现有的场地设施和师资条件下,选取一两个学生能够广泛参加的运动项目,作为学校重点扶植的领域。在场地配备上,师资选取和管理上加强投入,在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班级、专业、院系的广泛参与,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发动,建立相对正规的、长期坚持的传统项目,使之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定期举办的体育文化盛宴。以此带动广大师生形成增强知识、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文化氛围,以重点项目带动其他,形成学校的整体氛围。

2.以骨干带一般各院系和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院、系、班、宿舍等各级别体育骨干的力量,加强培训,充分发挥班级学生间、室友间的相互影响与带动作用,使他们去带动身边同学,定期参加和开展体育健身文化活动。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进行体育理论健身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定期举行健身、健美、减肥以及各项运动项目的知识讲座和精彩视频欣赏。对学校体育健身竞赛进行专门的宣传报道,设立论坛、沙龙等,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要着重宣传广大学生身边的各个项目健身文化的能手,校园明星、团体,特别是体育健身长期的坚持者,发挥校园明星、院系明星、班级明星的感召力,对身边同学进行感染。从从普通学生身边创造环境去儒化学生的观念、意识,营造整体的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这种文化通过长时间的沉淀,形成一种风气、一种习惯,进而内化成每个学生的一种自觉的动力,形成一个学校的特色和传统,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葛梦圆,邵韦德.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3).

[2]李明.湖南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姜志明,曲新意.当代中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4]张云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09.

第7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日韩奥运举办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后奥运时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38-06

Abstract:By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Internet search, expert interviews, log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is paper selects Olympic Games host country Japan and South Korea, which is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Asian sports insurance market system, and does research on comparison of insurance market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sports development system model. Results: Olympic hostJapan and South Korea have successful sports insurance market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but the two countries have difference inthe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insurance systems. Japan and Korea Sports Insurance Market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Japan and Korea sports insurance market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after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Olympic Games is worthful to the building of the Chinese sports system of insurance market development model and improv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Japan and Korea in the sports insurance market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hysical status of the insurance market, build and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sports insurance in line with our market system, make efforts to achieve post-Olympic era by the physical power to a sports power in China's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y towards providing insurance services.

Key words: Japan and South Korea Olympic Games host country; sports insurance market system; post-Olympic Period; inspiration

体育保险泛指为体育领域内的各种群体,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解决方案。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面向体育组织者的赛事保险与责任保险;面向体育设施与产品提供方的责任保险、财产与收入保险;面向运动员、观众、志愿者及所有参与人员的人身保障保险等[1]。体育保险制度是指涉及体育的保险行为、制度、体系等的总合[2]。 体育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体育保险经营和市场监管实践中形成的、被依法认可并广泛运用的一种组织管理形式。它对体育保险市场的经营和管理以及稳健发展,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在欧美发达国家中,例如奥运会举办国家的美国、英国和德国体育保险市场的历史发展悠久,规模庞大。特别是日韩奥运会举办国国家的体育保险业之所以兴旺发达,得益于良好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的法律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及有效监督机制的制度建设的完善。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虽然早已落下了帷幕,但与奥运会有关的保险机构却远没有到与奥运说“再见”的时候,并开始于后奥运时代体育保险市场的制度安排,其体育保险市场很可能将持续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奥运时代,随着以奥运经济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的改变,我国民众对体育需求的增加,体育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应在充分利用和借鉴日韩奥运会举办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力重视和加强对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发展模式的研究,逐步构建和完善符合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的发展,为努力实现后奥运时代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发展战略提供保险保障服务。

1 日韩奥运举办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发展模式的比较

体育保险市场制度是指在体育市场领域内,根据国家保险法律制度建立的具有承保相应体育风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体育保险市场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为了降低和分散体育风险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体育保险补偿制度。体育保险市场制度是由国家法律确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以及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防止风险蔓延、提高体育保险市场效率的功能。一个健全、稳定、高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保险市场必须有制度作保障。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是为实现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建设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保险保障服务的重要举措。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日本和韩国体育保险市场非常发达,目前日韩两国的体育保费收入分别占到了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2%和34%,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建立的非常完善,跨越社会保险体系和商业保险体系两大保险领域,充分利用和发挥两大保险体系的优势,形成了一个健全完善,实用性、操作性强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

1.1 日本发展模式

日本是亚洲唯一最早举行奥运会的国家之一,同样,日本也是世界上体育保险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的保险企业中既有专门的体育保险公司,又有兼营体育保险业务的公司,日本还有比较发达的中介组织――保险经纪人,也有专门的体育保险经纪人,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保险的发展。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促进了日本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有了飞跃性发展。这对以后一些主办奥运会国家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以及扩建城市体育设施保险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体育保险制度体系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在建立和发展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过程中发挥着双重主导性作用。(1)日本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的政策性强。日本通过立法对主要的关系国计民生和风险影响较大的体育保险实行法定保险,其他则实行自愿保险;(2)日本经营体育保险的组织是民间的不以赢利为目的体育保险合作机构――市、都、道、府和县组合联合会;(3)日本中央政府对体育保险市场进行技术监督指导和提供再保险以及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的保险保费补贴和管理费补贴。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体育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将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纳入国家的法制化建设之中。目前日本有完备的体育保险法规[4]。主要的法律有《新保险业法》、《体育保险法》、《健康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老人保健法》、《体育振兴法》、《日本体育、学校健康中心法》、《日本体育、学校健康中心法实行规则》和《独立行政法人日本体育振兴中心法实施令》等,从而推动和保障了日本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的实施,使体育保险市场有法可依。日本按照这些相关体育保险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构建要求,先后建立起了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体系、学校灾害互助保险制度体系、体育指导员综合保险制度体系等;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各领域全面推广了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同时,日本政府还托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各层级体育组织、以及大量公益体育组织,普及不同类别的体育保险措施,比如:由日本市长会建立学校伤害事故保险,由都道府县教委联合会设立学校管理者赔偿责任险,由体育安全协会设立体育安全保险,由体育设施协会设立社会体育设施保险等等。日本体育的商业保险公司也提供了网球、滑雪、登山等专项以及不同类别的责任、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经过数40年的不断发展,日本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横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各层级体育组织和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例如,2003年7月18日,日本通过了《保险业法》修改案,并规定了新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日本确立的新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要求参加体育赛事的运动员必须加入保险, 并逐步建立起了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体育赛事风险保险制度。其做法是首先由原保险公司在市场上出售体育赛事风险保单, 然后由日本再保险公司对原保险人承保的体育赛事风险保险提供再保险。日本体育赛事风险再保险公司再将所有体育赛事风险再保险分成 3个部分, 一部分作为自己承担的份额自留; 另一部分反过来向各直接保险公司进行转分保; 最后一部分向日本政府转分保, 由政府担任最后的风险承担者。这样, 体育赛事风险保险的全部风险就由各保险公司、日本再保险公司和日本政府3方共担。日本的体育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的比重大,覆盖范围宽。健全的体育社会保险体系保证了日本各种不同人群、不同职业和不同领域体育运动的开展[5]。日本共荣火灾保险公司有很好的网球保险,日本富士火灾海上保险提供家庭体育综合保险;日本体育安全协会还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体育保险――体育安全保险。与此同时,日本国的法律中都针对体育保险市场的特殊性而建立起体育保险保障基金。该制度使日本体育保险市场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风险自救机制,提高了依靠体育保险市场自身力量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从而切实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维护了体育保险市场的稳定。例如,日本体育保险业于1996年引入基于“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的保单持有人保护系统,该系统会协助破产公司的保单持有人将其合同转签到其他运作良好的保险公司,在转签期间发生的索赔,将由保护公司对单个的保单持有人进行100%的赔偿。在日本的社会保险市场制度体系中与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密切相关的是医疗保险、灾害补助和专门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同时日本政府在制定的《体育保险法》中规定了私人体育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建立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在体育风险控制方面,日本创造了一种由政府和民间体育保险再保险公司共同分担的二级再保险模式,即体育保险公司在收取保险费后,向日本体育再保险公司全额投保,日本体育再保险公司再将部分体育保险分出,向各保险公司购买的体育再保险签约。该体育保险机制整合了体育保险公司和政府的力量,通过体育再保险方式分散了风险。

在日本体育保险市场体系中具有严格的学校体育保险管理体系。为使少年能够亲近大自然,获得集体野营锻炼的机会,日本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参与校外活动的青少年。1999年日本通过了《独立行政法人少年自然之家法》,配备设施、资金、人员,用于组织青少年进行野外活动和研修。为了振兴体育,增进学生的健康,切实有效地运营运动设施,对在学校或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事故等提供必要的补助金,日本于2002年废除了《日本体育、学校健康中心法》,重新制定《独立行政法人日本体育振兴中心法》。内阁与文部科学省为切实实施该法,相应制定《独立行政法人日本体育振兴中心法实施令》与《有关独立行政法人日本体育振兴中心的省令》。日本根据《独立行政法人日本体育振兴中心法》的有关规定,学校体育保险以学生、老师的身体、生命作为保险标的和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承担的理赔责任作为保险标的保险,由此建立一系列学校体育保险管理体系,促进了学校体育保险的发展[5]。1970年,日本成立体育安全协会,协会为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益法人,目前,协会会员已达930万,协会推出的体育安全保险是一种专门的体育保险,其特点是保险范围广,险种多,可以说是对体育的全方位保险。日本的体育保险组织可分为由国家或其他公共团体按国家的经济政策经营的公营保险与私人经营的民营保险。商业性体育保险组织的主体是民营体育保险公司,其监管部门是大藏省。在日本的体育保险市场上,体育保险公司的退出机制也由几部分组成,首先也具有完善的法律框架。1998年6月,日本将金融监管机构从大藏省分立出来,成立了隶属于内阁府的金融监督厅,统一对民间金融机构实施检查和监督。其次,规定了体育保险公司的退出标准。

1.2 韩国发展模式

韩国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从保险业来看,韩国是世界第七大保险国,保险市场比较成熟,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较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韩国的保险市场也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其间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与我国当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保险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势有许多类似之处。韩国是亚洲第2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1988年汉城(今首尔)奥运会成为很多韩国体育保险公司走向世界保险市场的一个新起点,为后奥运时代韩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奥运时代韩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的异军突起与其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体育保险制度是韩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6]。目前韩国的社会保险包括年金保险、医疗保险、产业灾害补偿保险、雇佣保险和体育保险等。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律包括:《保险业务法》(1962年)、《保险招揽管制法》(1962年)、《国外保险公司法》(1962年)、《公务员年金法》(1962年)、《医疗保险法》(1963年)、《产业灾害补偿保险法》(1963年)、《国民福利年金法》(1973年)、《私立学校教职员年金法》(1974年)、《国民年金法》(1986年)、《雇佣保险法》(1993年)、《体育保险法》(2001年)和《老年人长期看护保险法》(2007年)等。韩国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保险保障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末, 以基金积累制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养老金制度已覆盖全体劳动者。作为发展中国家, 已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中国, 与同属东亚的韩国具有十分相近的历史文化传统, 因此, 韩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韩国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年金保险、医疗保险和体育保险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尽管韩国的体育保险市场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其依托的机构是韩国体育保险协同组合中央会(简称“体保协中央会”)。这个体育保险组织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体系,在体育保险市场中有较深的根基。政府将体育保险业务委托给体保险协中央会经营,不需要单独建立一个新机构,只是给体保协中央会增加一些新的业务内容,政府负担全部的经营管理费。通过50多年的运作,这项体制已经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为确保体育保险所需财源,依照《体育保险法》设立“体育保险基金”。体育保险基金来源主要是:加入体育保险公司和体育保险机构的保险金、政府及政府以外和来自其它基金会的捐款、再保险金的回收资金、基金运营收益及其它收益、借贷资金等。基金由体保协中央会长官负责管理和运用,主要用于再保险金的支付、偿还借贷本息、基金管理运用所需经费支出以及维持、改善再体育保险事业所需经费等。韩国从事体育保险的职能部门有两个:一是根据国家《保险业法》成立的有资质的专业体育保险公司,二是根据《体育保险协同组合法》成立的“体育保险协同组合中央会”。他们必须向主管部门提交体育保险计划书、体育保险规定条款、体育保险金及责任准备金计算方法等资料,同专业体育保险公司和体保协中央会长官签订相关协约,依法从事体育保险市场业务。在履行必要手续、获得从业资格后,即可开展营销业务、招揽体育保险客户。韩国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是以中央政府、体保协中央会和各专业体育保险公司组合为载体开展起来的,由中央政府委托全国体保协中央会和各专业体育保险公司组合从事体育保险业务的保险。韩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规定体育保险的险种由金融保险研究院负责开发,与体保协中央会同各专业体育保险公司组合经营。体育保险市场的业务经营是体育保险公司和体保协中央会业务组成部分,区域体保协中央会是体育保险市场业务的机构,不承担任何风险赔付责任。体育保险人投保的上交保费到区域体保协中央会以后,由区域体保协中央会将所收上来的保费全部上缴到体保协中央会。韩国在体育保险的立法上,除了《保险业法》规定的有关体育保险制度外,于2001年制订了《体育保险法》,明确体育保险的政策性性质,对体育保险的经营给予立法支持。体育保险经营也有专门的立法。而且这些法律在颁布以后仍然根据实际不断修改和完善。韩国的体育保险监管机构由财经院和保险监督院共同担任。财经院的职责为负责建立实施体育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定体育保险行业发展政策,审批经营体育保险业务的许可;而负责分管体育保险的监督院是于1988年成立的,负责检查各家体育保险公司的经营,调查处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纠纷,以及管理体育保险保证基金等;另外韩国还有体育保险理事会、体保协中央会等半官方行业组织,为体育保险监管提供自律和决策实施的支持。韩国的体育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制度:(1)体育保险产品报告 (规定了体育保险产品报告审批的规范和程序) 制度;(2)体育保险资金运用管理规定了安全性、效益性和社会福利性三项原则) 制度;(3)体育保险资金保障存款 (注册资本的30%必须以现金形式存入体育保险监督院) 制度;(4)体育保险准备金 (规定保险公司必须提取体育保险费准备久未到期保费准备金、分红准备金等,每年留存保费总额不能超过净利润的5倍) 制度;(5)体育保险保证基金 (各家体育保险公司每年须缴纳其保费收入的0.1%给体育保险监督院,作为保证金使用) 制度。目前韩国奉行严格与松散监管结合的体育保险监管制度体系,监管的严格性体现在政府对体育保险费率、资金运用管理、偿付能力等内容进行严格控制与监督。尽管从1986年起韩国开始开放体育保险市场,计划放宽对费率的控制,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体育保险公司才得到确立费率标准的自由。在简化市场现有体育保险产品审批手续的同时,韩国政府继续禁止外资体育保险公司在韩国销售运动员意外保险。但从另一方面看,韩国体育保险监管机构仍为体育保险展业行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努力鼓励各保险公司扩大体育保险销售的渠道并积极为其提供便利,体育保险产品的销售流程越来越规范,保单在明显位置注明了免责提示,体育保险有了风险测试的硬性指标,在开放进入体育保险市场壁垒的同时实现了体育保险费率的自由化,并在保险公司严控销售误导行为过程中,对体育保险公司的营业限制进一步放宽等。目前韩国体育保险监管政策变化表现有几个特点:一是放宽体育保险市场准入条件。1998年底废除境外保险人在韩国设立办事处的许可制,将以前的审批程序变为登记备案程序,同时降低保险公司最低资本金要求,为体育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准入条件;二是逐步扩大体育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体育保险业务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保险公司经营着,业务范围几乎覆盖了专业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所有体育领域。险种既包含面向专业体育的运动伤残险、意外伤害险、医疗险和财产损失责任保险,也包含面向业余体育运动者的超额医疗保险、普通责任保险、集训营保险等;三是推进体育保险价格自由化。1994年韩国政府开始推进体育保险产品费率自由化,从2004年开始实行预定利率和预订营业费自由化。

韩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的,80年代养老金的覆盖范围得到扩大,9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韩国运动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险方案,由国家承担最后担保的责任。韩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险养老金覆盖率明显高于我国。韩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韩国已经将运动员养老保障工作纳入到国家保障工作的制度体系中,使运动员养老保障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轨道。韩国从1984年奥运会开始,对参加奥运会的优秀运动员实行终身保障的特殊政策。目前韩国的体育医疗保险业十分发达,慈善事业比较完善。一名运动员严重受伤,他将得到一份完备的保险,因为他们都有保险经纪公司作为。同时,相关的运动员伤残和退役基金会和一些慈善机构还会给予这名伤员必要的资金投入。同时,相关医院一条龙终生服务[7]。韩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公估人制度。韩国体育保险公估人协会在行业监管、教育培训、资格认证、信息沟通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日益发挥着其他组织所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韩国明确规定损害体育保险公司应聘用理赔公估人对体育保险事故的损失额及体育保险金进行公估或委托从事理赔公估事务的入担任此项工作。

2 日韩奥运举办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发展模式对后奥运时代我国的启示

日韩奥运会举办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为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制度发展模式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后奥运时代,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2009年第一个“全民健身日”的启动,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和2014年中国江苏省南京第2届夏季青奥运会的召开,使各种新的体育保险险种将陆续登陆我国。虽然我国体育保险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经营风险高、管理难度大、政策支持不充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发展不够充分,商业性体育保险基础仍然薄弱,不论是从法律建设、环境治理还是从体育保险主体培育、体育保险模式创建、财政收入扶持等方面,都不能满足体育产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因此面对人们对体育保险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保险公司对体育保险的供给严重不足、国家扶持力度不够及体育保险体系不完善等,急需构建和完善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

2.1 建立和完善体育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制度,明确体育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

从日韩国体育保险供给主体来看,他们的保险企业中既有专门的体育保险公司,又有兼营体育保险业务的公司,他们还有比较发达的中介组织――保险经纪人,也有专门的体育保险经纪人,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保险的发展。体育保险经纪人是重要的体育保险中介主体,其利用自身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体育保险中介服务。体育保险经纪人的出现不仅极大缓解了体育保险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还大大节省了体育保险交易成本,从而成为体育保险市场供需双方高效合理结合的重要力量。我国体育保险经纪人是2006年1月初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入职业目录的。体育保险经纪人大都既懂得保险业务,又内行于体育,既了解客户的需求,又熟知承保人的承保能力。体育保险经纪人是体育风险管理的执行者,拥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服务机制,可以提供专业化的风险制度、规定、方法、方式的执行服务。体育保险经纪人是体育风险管理的受托方,除作为执行者以外,体育保险经纪人也可以全权代表体育行业客户为其提供风险查勘、评估、分析,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执行风险管理制度措施,乃至监督检查等全系列一站式委托服务。他们是体育风险管理的技术、经验、资源提供方,体育保险经纪人也可以只提供咨询服务,利用自身横跨体育和保险双行业的天然优势,为客户的体育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各种咨询服务,或单独提供风险管理中的某一项服务。从日本和韩国两国以及世界体育保险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体育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育保险中介市场的良好运行,而体育保险中介市场的良好运行离不开体育保险经纪人法律制度的合理构建。但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没有对体育保险经纪人进行明确定位,不利于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参照日本和韩国两国以及世界体育保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体育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制度,明确体育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有利于我国体育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健康发展。

2.2 构建良好的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环境

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是体育保险市场经营活动中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是体育保险市场赖以生存的的体制基础,是体育保险市场经营活动的体制保障。构建良好的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体系环境,包括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的文化环境、管理制度的管理环境和非正式管理制度环境。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的文化环境包括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文件的基本理念、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构建的远景规划、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环境的构建则包括:高层支持并参与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持续动态的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机制、建立常规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全员全过程参与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建设、提升体育保险市场的规范与自律意识等环节。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非正式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环境包括“体育经济人”群体的存在、理性的风险态度、非正式保险制度的弱化、“非人格化交易”行为的兴盛,以及诚实守信成为社会“显俗”等[8]。在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文化环境的要素中,确立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文化的基本理念至为重要。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文化就是企业对员工的行为给予规范和制约的文化,既包括管理制度本身,还包括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理念。理念是先导,以统一的工作理念为指导,才能确保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建设的方向正确,行动协调一致。理念也是武器,当理念被员工认同时,员工会主动地参与到制定制度、学习制度、执行制度、创新制度中来。在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环境的要素中,提升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是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宣传的是管理制度内容,培训的是规范意识,引导的是执行行为或自律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督查、沟通和考评。具体地说,要建立领导、督察组、部门3级督察制,并实现日常督查与专业督查相结合;要采取召开阶段性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深入基层走访等方法及时了解到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要将考核处理与教育激励相结合,实现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促进员工行为的规范和素质的提高。体育保险市场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任何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变化而不断地完善、再完善。

2.3 建立和完善体育保险机构的退出机制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承接体育保险业务的公司多达百余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公司甚至举步维艰,为促进体育保险行业的市场效率,有关部门应研究建立体育保险市场退出的标准和程序。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体育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专门性、系统性的立法。因为体育保险公司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退出行为与一般企业有较大区别,且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的影响程度也较大,所以要慎重处之。对破产的管理规定不明晰。一旦体育保险公司破产,由于缺乏破产管理人,广大保户和债权人的切身利益将很难保证。体育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不完善。其中按保费规模缴纳保障基金就极易引发体育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社会混乱。借鉴日韩国两国以及世界体育保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我国建立和完善体育保险公司退出制度的路径有:(1)尽快修改保险法律法规中的有关完善体育保险市场机构退出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保险企业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目睹的成就,已经成为国家保险业中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朝阳行业之一。体育保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才能在实践中为有问题的体育保险公司提供有法可依的指导和保证。(2)借鉴《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尽快建立和完善体育保险市场退出的制度。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应继续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退出机制,深化体育保险服务,大力发展体育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制定积极稳妥的、多层次的体育保险市场退出方式,鼓励体育保险同业之间实施兼并、收购和重组,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尽可能减少体育保险公司破产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最终达到提高核心竞争力之效果。(3)参照《破产法》的规定,明确体育保险企业的破产管理人。由于体育保险企业的特殊性,建议采用《破产法》第24条的规定组建体育保险企业的破产管理人组织,由保险监督机构指定的人员和中介组织专业人员构成。这样既有利于保监会了解破产体育保险企业情况,又能做到专业化、公开化和公平化,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保户的利益。(4)建立科学的体育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我国现存的体育保险保障制度,按保费规模缴纳保障基金极易诱发保险公司逆向选择问题。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应按体育保险公司的风险大小征收相应比例的保障基金,让那些具有较高破产风险的体育保险公司缴纳更高的费用,以减轻保障基金的某些不良后果。

2.4 建立跨国体育保险公司技术战略联盟组织模式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跨国体育保险公司联盟已经成为当今跨国体育保险公司发展的新趋势。技术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育保险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技术市场、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共同使用技术资源和研究成果等目标,通过各种股权或非股权联盟,合作协议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这种联盟不但促进国际间高技术体育产业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而且促进跨国体育保险公司竞争战略从单维的追求低成本向多维技术创新转变。尽管技术战略联盟在技术转移、体育保险企业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联盟在迅速爆发的同时也面临着高失败的威胁。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多数联盟失败都与联盟组织模式选择不当和联盟管理问题有关,因此技术联盟组织模式的选择就成为管理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1)充分认识跨国体育保险公司技术联盟的性质。跨国体育保险公司技术联盟是介于体育保险市场和体育保险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这种组织能够避免体育保险技术市场交易中由于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的提高引起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同时又能有效减少单个体育保险企业技术创新所需承担的较高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尽管我国体育保险企业已经具备了建立技术创新的外在环境,但是国内体育保险企业在技术创新的瓶颈问题就是产权资源投入不足和知识资源投入不足,与跨国体育保险公司开展技术联盟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各联盟成员可以通过股权或协作来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我国与跨国体育保险公司建立技术联盟有利于激励体育保险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是必要的。(2)我国与跨国体育保险公司建立技术联盟模式必须在重视实用性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联盟组织模式、积极探索适合的收益分配机制和发挥政府的指导和中介服务的作用。(3)重视联盟合作研发战略和多元化管理机制的结合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形成技术资源共享型组织模式。

3 结论与建议

北京奥运会为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的建立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的发展模式自然应借力这一形象平台不断开发体育保险市场,提升体育保险市场的国际形象,强化宣传促销。后奥运时代我国的体育保险被称为一座等待发掘的金矿,而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进行试采了。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是新兴的体育产业市场,实现体育产业市场化是发展体育保险市场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素条件及需求条件,完善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又是推进体育产业化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中体保险经纪公司的有关专家表示,要使我国体育保险今后不再仅仅是一种谈资,除国内保险业需要加快体育风险管理技术和体育保险产品的研发、供给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体育界对风险的重视。在国际上,体育保险已成为体育运动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运动员保障体系通常是通过购买高额商业保险来实现的,即便是普通的体育爱好者,也会有一定的保险保障要求。目前我国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体育保险风险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日韩奥运会举办国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已经建立了多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运营经验。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以及人们体育消费需求激增,体育保险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发展机遇将对提升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国际形象、丰富体育保险险种和新产品的问世,完善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缺乏应有的战略指导是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发展模式的一个通病,许多体育保险公司总是以眼前的既得利益作为行动的目标,仅仅制定一些短期的工作计划,没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即使有少数制定了发展战略或发展的体育保险公司,其战略也多停留在意念之中,未能形成架构完善、阶段目标明确的战略,导致策略体系模糊,体育保险行业的规范不足。建议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的发展模式应建立起一种完整的战略体系,逐步树立国际竞争理念,培育大型体育保险公司集团,提高公司创新能力,调整体育保险产业政策,强化市场营销,引导市场消费发展方向,加强政府的体育保险监督和控制,挖掘体育保险的社会资源,注重对网络营销、整合多种营销等营销手段的综合,合理利用外资的体育保险市场,逐步提高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抓住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发展机遇,促使我国体育保险市场走上快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郑青松.体育保险商机无限[J].中国保险,2008,(7):8-13.

[2] 刘刚.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制度的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6(4):18-20.

[3] 毛伟民.国外体育保险制度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7):24-26.

[4] 周爱光,柴红年,杨晓升等.中、日、美三国体育保险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297-299.

[5] 徐福君,朴明根.中日韩三国保险制度之具体比较[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2.8.

[6] 国家发展改革委赴韩研讨团.韩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J].宏观经济管理, 2004,(3):53-55.

第8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普遍存在课时不能开足、“主课”挤占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成为中考训练课;体育教师的的不平等待遇影响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场地器材的不足;农村初中的学校管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根据实际,从端正教学思想,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及业务水平;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00

近年来,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纳入中考考试科目,而且分值在不断加大,体育中考考试的组织工作也越来越严密,考试设备采用全智能化、全自动化、全电子化测试系统,杜绝了不平等的人为因素,考试做到公平公正,这使得大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越来越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农村,受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应试教育、场地器材、教师水平、经费投入等因素影响,农村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初中普遍存在不能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各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体育与健康课认识程度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目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初中学校的大部分领导,对每周多上或少上一、两节体育与健康课无所谓。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农村初中几乎所有学校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不能每周开足三节,有部分学校在九年级不开设体育与健康课,他们只在中考体育加试前组织学生就行集训,以应对体育中考。

2、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由于在农村,广大的学生家长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只知道让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优秀的示范高中为目标,不关心孩子的健康。也有一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这样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作用。甚至有学生家长会错误的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经常让学生跑,不但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还会把学生跑伤了,影响学生身高的增长。

3、对体育与健康课无要求,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就是让学生玩玩而已,上多上少都无所谓,加上体育与健康课学校无检测要求,体育教师对上多上少也无所谓。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虽然班级课表上安排的体育与健康课符合国家标准,但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的时间很少,大部分课都被所谓的“主科”所占用。

4、体育与健康课变为训练课

随着体育中考分值的增加,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也越来越重视体育中考成绩。再加上农村初中师资的不足、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学校领导的陈旧观念,体育与健康课不能开足课时(这种现象九年级表现更为明显)。体育教师面临中考压力,中考项目也不能不练,学生平时也无时间锻炼,体育教师只能利用体育与健康课进行练习,这样就把体育与健康课变为体育中考训练课。

5、对体育教师的不平等待遇,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受到不平等待遇普遍存在。如上课工作量的核算体育14-16节等同于语文和数学10节;体育与健康课由于课程特点无书面作业,在作业工作量考核时又要打折或不予承认;在评优和评先根本没有体育教师的份;业余训练、“两操”、“体育大课间”等也很难得到工作量的认可;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或经费等原因,体育培训、教研活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运动会几乎不能参加;体育教师的服装补助不能按时按标准发放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质量。

6、体育场地不够、体育器材缺乏

虽然这几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薄弱学校进行了一定的投资,近期配备了一些体育器材,但部分器材质量低劣,使用效率很低。再加上农村初中体育场地和器材底子薄,生均场地和器材很少,由于学校经费问题、学校领导的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每年学校很少能添置体育器材。这不但使正常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难以完成,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体育场地与器材的缺乏,这也大大影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难以落实。

7、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

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体育教师、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制度化、科学化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1、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体育的思想认识

(1)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体育的思想认识,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真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所有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齐所有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初中按标准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的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查、向学生了解情况,或者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要求所有学校把学校总课表上传教育局网站,让整个社会给予监督,每学期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与学校的考评和学校校长的考核挂钩。

2、从实际出发,端正教学思想

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潮影响下,在农村初中,上从学校领导,下至每一个学生,对语文、数学、外语和数理化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体育与健康课。学校越到高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开设的越少,有时也是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农村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不规范状态。作为农村的体育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本着负责人的态度,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器材,认真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争取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增大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投入。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作正面的引导,向学生们宣传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及业务水平

(1)转变思想,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过去那种“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既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损坏了体育教师的光辉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严于律己,拥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去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讲究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师应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认真备课,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趣味游戏、竞赛等方法。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保持积极高涨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与老师配合,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3)注意知识更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知识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老化的过程,知识一旦老化,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得好,跟得上时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4)探索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4、同等对待体育教师,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待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认定要按上级有关文件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带有偏见或歧视,并要做到同工同酬;对待体育教师评优、评先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体育教师的服装补助要按照有关文件执行;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支持体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5、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是进行正常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和体育业余训练的物质保证,农村初中要根据学校的财力,形成制度,逐年添置体育器材,并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和维护。

6、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目的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对体育教师“放羊式”和随意性教学进行限制。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几点建议

1、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加强农村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2、加强体育中考的组织和监督工作,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真正做到体育中考等同于文化课考试,让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满意。

3、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分类设立多个考试选考项目,每年在考试前一个月由教育主管部门抽取考试选考项目,然后告知考生。或分类设立多个考试选考项目,由考生在考试前抽取考试选考项目,再就行体育考试。

4、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9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伤害事故 成因 预防策略

学校体育肩负着中国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使命,它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种现状,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安全的重要性,努力将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频率降到最低。

一、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首先,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就学校领导而言,对小学体育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管理上,就很多小学体育管理制度而言,只是一种摆设与形式,根本就没有发挥管理制度应有的作用;其次,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体育经费的来源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政府拨款、学校自筹以及社会资助。但在我国很多小学,经费的来源比较单一,大多依靠政府的拨款,而这些所得的经费大多用于购买新的体育器材、维修旧的体育器材以及组织体育竞赛活动。有些小学经费开支中甚至没有涉及体育经费这一项,即使有,部分学校也没有专款专用,而是随意的开支;最后,学校方面缺少对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全,甚至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未能及时对事故进行处理与整改总结。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体育教师总体学科素养不高。很多学校的体育老师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的,由于这些教师在体育素养上总体水平不高,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容易出现因教师的不专业而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情况。

1.教师自身传授技术动作不规范,导致学生在练习时受伤。如在短距离跑时,学生脚后跟跺地跑,导致小学生脚部的受伤;跳箱和跳山羊时,因为小学生的上肢力量弱同时又没有掌握踏跳与推手的时机,难以获得一定的腾起高度,导致身体绊在器械上跌倒;在做技巧前、后滚翻动作时,因头部位置不正,团身不好,造成颈椎挫伤等。

2.教师对体育活动的组织不够科学。教学中,教师对危险性较大的教学内容,如做低单杠、支撑跳跃等练习时,缺乏对学生的保护与帮助,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在投掷课时,由于教师的疏忽,学生对面站立,之间距离不够,造成学生被器材砸伤的伤害事故;另外,由于课的准备部分时间不够或流于形式,没有使学生承担主要练习的身体部位得到有效的活动,都容易导致学生在后续活动中发生意外。

二、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不管是生理、心理等都还不够成熟,就个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他们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或者是发生意外安全事故。为此,学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体育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小学生传授体育安全常识,分析活动要旨以及对伤害事故的规避,增强小学生的预防能力,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教师科学组织体育活动

教师标准的动作示范是学生模仿与练习的榜样。体育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动作的重点、难点,示范动作要坚持课前预习,以便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规范的动作表象。

另外,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安全要所预见,对于哪些练习易出危险,要提前做好分析,从而合理选择组织教法。在教学中,每节课都应根据本课的教学重要,选择有实效的准备活动,以保证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中还要健全各种安全措施,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的作用,帮助其他同学做好各项防护工作。教学中运动量要注意由低到高,并在运动量较大的练习之后安排适当的放松运动。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要防止学生中暑;在冬季寒冷的情况下,注意准备部分可适当拉长,并提醒学生在运动后保暖。

在我国小学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要想做到对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有效预防,就必须扩宽体育经费的来源,在经费的获取方面,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拨款,还要组织学校展开自筹或者是争取社会上的相关资助,这样才能切实增加对于体育经费的投入。此外,学校要保证体育经费的专款专用,要重视对体育场地和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场地和器材在教学中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场地设施的原因而造成伤害事故。

(四)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有一次,我在体育课教学中,在做准备活动时,出现一位个女学生突然晕倒的情况,通过及时的救治脱离了危险,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血糖特别低。就小学生而言,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属于特异体质的学生,即使知道,他们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参加学校的某项活动,甚至有的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为了所谓的自尊、荣誉等会选择隐瞒。为此,学校要及时的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清楚的掌握学生是否有隐性的疾病、是否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某项活动,以便教师在教学时合理区别对待,当然,这需要学校积极展开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护航。

三、结语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每位教师都有一定的经验,让我们连起手来一起呼吁我们的学校和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都能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珍珍.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和预防策略[J].教师,2014(27):21-22.

[2]何阳,李立志.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