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

第1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法律问题

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想要去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兼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自身素养,增加社会阅历。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越多,越来越多的权益受损案件也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会出现哪些法律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法律问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呢?

一、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法律背景

(一)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法律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程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大学生总数持续增长。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的机会变得更少,竞争愈发激烈。就业形势的严峻使许多大学生为了尽早就业在选择单位时条件放低,进而出现了许多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权益的现象。究其原因,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法律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我国已设有许多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但它们之间十分杂乱,在大学生的权益保护方面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我国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颁布的是政策,法律类的规定分布零散,且分布在许多不同种类的法律中,如:《劳动合同法》、《高等教育法》、《社会保险法》等。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尽管这些法律法规对大学生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这些法律法规已不能满足于对我国大学生权益保护的需要,甚至逐渐显现出其弊端。

(二)外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法律背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权益保护较早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德国,社会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在大学生入学后到他们参加工作,会进行几次实习。这些实习长达几周或几个月,且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时还有一段“实习过渡期”。德国于1969年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条例,如《联邦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等,旨在使这些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有效保障。各级政府和行业组织也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实施条例和办法。在美国,大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参加社会实践。美国通过《联邦劳动法》对企业提供的“无薪实习”提出了规定,同时要求企业提供实习培训的方法,许多大型公立高校一般还会要求实习单位提供基本的工资。即使美国政府出台了这些法律,但在美国仍有大量学生为了实习的机会还是愿意“无薪实习”,甚至有部分学生向这些企业交钱进行实习。在韩国,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愈发严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多大学生都选择先开始一段长时间的实习。韩国雇用劳动部在对企业的劳动督查时发现,超过一半以上雇用实习生的企业违背了相关规定,他们看准部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打着“培训”的幌子压榨他们的劳动力。根据这种情况,韩国雇用劳动部出台了《劳动基准法》,其中规定了禁止企业将实习生作为替代人力,这对企业招收实习生的规模和时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从以上三个国家大学生实习的社会环境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大学生权益保护方面根据实际需要颁布或实施了相应的法律,从法律层面上切实保护了大学生权益,也使用人单位市场更加规范化。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充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多种原因,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参加社会实践是一种历练,对自己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发展有益;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这只是走个过场,对社会实践并不重视,不去了解社会实践中的权益保护部分,最后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管理和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学校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许多大学生所属的大学都未开设相应课程,未告诉大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时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对这些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大部分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当权益受损时,他们很难寻找到相应的救济方式。

(三)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不够大部分大学生对各项在社会实践中保护自己权益的法律并不熟悉,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完全不了解。许多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在生活中不会去了解法律,且接触与自己权益相关的法律较少,这也与学校对于培养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方面的不重视有很大关系。

(四)不法中介组织骗取钱财在大学里,我们随处可见很多关于兼职或者中介的广告。有些是让大学生交中介费,声称可以为其提供兼职岗位或实习机会。但很多这种组织并没有相应的资质,收钱后就销声匿迹,造成大学生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五)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损害在我们分析的案例中发现,大学生在兼职时常受到伤害,可以发现这其中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受《工伤保险条例》的保护。劳动法中没有规定的部分,只能寻找《民法通则》等其他法律进行救济,导致救济的时间效率很低。

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法律问题

(一)个人因素:大学生长期待在学校,处于象牙塔中,缺乏社会经验。刚进社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容易为了一个工作机会被“黑中介”欺骗,也由于缺乏对法律的了解,在实习、兼职时不会主动提出甚至不知道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当用人单位损害了自己的权益时,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途径维权甚至没有意识到权益受到侵害。

(二)社会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社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政府在相关政策规定方面不完善,缺乏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管理办法和权益受损后的应对措施;学校也在对大学生的培训上有欠缺,导致大学生在实习、兼职中不明确自己的权益,也不了解相关保护自己的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也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在为大学生提供岗位时没有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法律因素:(1)立法涉及范围较小。我国目前立法所涉及的范围涵盖不了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权益保障的内容,也无法跟上当前教育水平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权益保护应该在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就业保障、就业管理等条文中体现,但我国在这些条文上表述模糊、缺失完整规定。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法规、规章等与我国有关的法律之间是零散的,并没有形成体系化。(2)没有规定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企业的法律责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常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常以各种不正当的理由侵害大学生权益。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用人单位若侵害大学生权益将承担何种责任,许多用人单位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对大学生权益进行侵害。(3)实施的体制较薄弱,救济途径狭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当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会想到去寻求劳动仲裁机构、法院、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工会的帮助,但有时这些机构之间存在指代不明、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互相“踢皮球”的现象。同时,大学生救济的措施也很单一,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法律意识,不会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在他们权益受损或发生纠纷时难以得到及时的救济。从调查现状来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时仍缺乏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并且,他们中的一部分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遭遇过权益受损事件。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坚实后备力量,保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时的合法权益是大势所趋。我们旨在明确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必要性,通过政府、行业部门、学校及大学生个人等多种途径为大学生普法,用法律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四、如何解决

(一)修改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促使劳动保护力度的提高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阐释还不明晰,根据《劳动法》规定,年满16周岁即可成为法律层面上的劳动者。但在现实中,在校大学生虽大多已满16周岁,但他们仍不被承认为法律层面的劳动者。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在某种层面上就否定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时的劳动主体资格,所以就导致用人单位在聘用大学生从事劳动工作时,不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若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权益受到侵犯,未签订劳动合同便成了用人单位拒绝赔偿的“正当理由”。虽然仍处于大学生这一特殊阶段,但依《劳动法》规定,年满16周岁就已达到就业的法定年龄条件,在校大学生只是他们的身份而不是不被保护的合理理由。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大学生在劳动中的主体资格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应明确提出用人单位若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应受到何种处罚,对用人单位设立约束性规定,对违反相关规定的用人单位依法处罚,使大学生处于法律的庇护之下。

(二)政府部门与行业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在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前期,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中介作为选择用人单位的途径,这其中,便存在许多“黑中介”、“假中介”,这些中介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不懂市场行情的心理,提供虚假信息或与用人单位合谋欺诈大学生,对大学生实施侵权行为。政府部门及行业部门应加强对该类中介的监管,打击该类违法中介,对该类违法中介进行联合惩戒。除此以外,大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开始工作后,还面临着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超时用工等风险,政府部门与行业部门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使用人单位在雇佣大学生进行劳动工作的过程中具备充分的主体责任意识,拒绝侵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维权救济途径虽说大学生是以个人名义去进行社会实践,但他们仍丢弃不了自己的“在校大学生”这一身份,学校具有传授科学知识的责任,当然也有保护学生的责任。在内部,学校可设立社会实践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有效信息,避免学生盲目进行社会实践而不小心掉进陷阱之中,若大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学校也可通过社会实践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解决措施;在外部,学校可与相关部门构建社会实践救济链,在学生发生权益受损事件时,以学校出面与相关部门沟通,为学生提供维权救济途径。

(四)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为大学生普法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在大学这一阶段,大学生达到了劳动者的法定年龄,想要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在步入社会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与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素养,这期间免不了涉及自身权益保护的问题,学校可以开设法律宣讲课堂,定期为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在面临权益受损事件时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与行动能力。

(五)大学生要以法律知识武装头脑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以单纯懵懂的状态进入社会进行实践,免不了容易落入“敌人”的陷阱,各类中介机构、用人单位良莠不齐,若大学生毫无顾忌的一头扎入,势必会造成自身权益的损害。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事先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以避免权益受损事件的发生。但是,自身法律知识的充实并不能全靠从学校课堂中实现,大学生还应学会从其他地方获取法律知识,比如通过学习网站、时事新闻、法律书籍等方式渠道去了解法律知识,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知法懂法的能力,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处于法律保护的羽翼之下。

五、结语

由于他们具有“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身份,我国对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时的权益尚未做出对应的立法保护,大学生在该过程中的法律保护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明确保护大学生社会实践时权益保护的必要性,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到的权益损害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通过社会各界的协力合作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法律保障性。

参考文献:

[1]钟申娟.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19).

[2]潘桂梅.大学生法律权利保障问题及建议[J].纺织服装教育,2019,34(01):7-13.

[3]罗韬.当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05):181-183.

[4]秦梓瀚.浅谈大学生实习、兼职过程中的劳动法问题[J].劳动保障世界,2015(1).

[5]王瑞,张熙.在校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8(27).

第2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 视角 “90后”大学生 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是大学生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空间诸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就业行为的选择起导向作用,推动着对就业行为的选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在就业活动中深层次的综合反映。“90后”大学生正在成为大学生中的主体,也正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使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就业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问题思维活动的结果,体现在他们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对就业及就业密切相关的问题所做出的深刻而丰富的论述中,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就业理论对构建“90后”大学生就业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就业观。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指的是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的效益关系”。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能够创造的价值。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遵循人的本质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之间的有机统一。

“90后”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其根源在于没有将个人放到社会整体中思考就业问题,把就业问题完全当做个人的职业选择,而没有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从而将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因此,“以人为本”的就业观要求在就业过程中人们自觉实现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2.加强实践就业观。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择业应该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是个理性的过程,而不是求得一个满足虚荣心的最足以炫耀的职业。

“90后”大学生就业中的价值具有选择非理性、功利性倾向,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认识进行职业选择。关于实践的理论对于我们纠正大学生就业中的非理性、功利性倾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3.注重劳动就业观。

马克思最早从哲学、经济学的意义上使用劳动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人类劳动,初步提出劳动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的结论;从人和动物的区别来研究人类劳动,提出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阐述了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劳动的具体形式。因此,可以利用关于劳动的观点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用的观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二、目前“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张扬个性,追求功利。

“90后”大学生,有极度张扬的个性,他们乐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才能。大多数“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极为自我,甚至有些自私的生活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利益观念的深入人心,加之受西方“拜金主义”及“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主导思想的功利意识不断加强,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表现为“到外企去,到上市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很多集中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及大城市,并且以能否给予更好的经济待遇作为就业的考虑因素。他们认为只有到经济发达地区,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前途,才能使自己得到优厚的物质待遇。“90后”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就业价值取向,越来越注重功利性。

2.向往稳定,价值选择非理性。

“90后”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生理需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更能带来安全感、归属感、尊重感和自我实现感。因此在择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人才相对过剩的一面。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下,将就业地点锁定在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仍然居高不下。“90后”大学生把福利待遇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缺乏对自身定位和职业规划的理性思考。

3.突出个体,社会价值观淡化。

对于就业选择,“90后”大学生考虑的主要是这份工作或这个职业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是否有利,自己对工作是否有满足感,而对于父母的意见或建议则往往放在次要位置。自己选择的工作或职业对于家庭有什么意义、父母是否有满足感,他们考虑得较少。对于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工作或职业,如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和公益性质的职业,他们也是很少主动选择的,除非是没有别的更好选择,他们只好被动选择。至于自己选择的工作或职业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他们更是很少考虑了。但是如果过分突出个人因素,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而忽视社会需要,就会导致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的淡化,使他们在择业中偏离正确的方向,难以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用就业理论引导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建构

1.坚持以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用“以人为本”的思想端正大学生就业观。

“以人为本”要求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该认为,这两种利益是对立的,互相冲突的”。

大学生在考虑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的同时,岗位的社会价值也是重要的标准之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个人才会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不仅要激起大学生思考个人的职业兴趣,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感。

2.坚持以就业理论为指导,结合实践对90后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就业培训。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引导“90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学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而且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克服个性上的弱点,消除社会对他们的就业歧视。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90后”大学生的就业率:

(1)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专业老师讲解就业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让90后大学生学会怎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职业,如何展示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克服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心理障碍;课堂教学还可以采用模拟招聘的形式,让他们切身感受就业选择的过程。

(2)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才干,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融入群体,克服他们怕交际、怕受挫的缺点,因此要引导“90后”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自身内涵,展示自身特长。

(3)实习实践基地: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都需要学生有相关工作或实践经验,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新员工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到实习实践基地去锻炼和学习,既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又可以弥补性格和心理上的不足。

3.坚持以就业理论为指导,引导“90后”大学生正视劳动重要性,勇于创业。

(1)正视劳动,寻找兴趣: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的使命不是要求得到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而是一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因此,对“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应该在承认功利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大学生思考劳动本身的价值,把大学生的关注点从完全的功利追求和导向上转移到对职业本身的兴趣和对自我实现的需求上。

(2)勤于劳动,勇于创业:根据观点,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勤于劳动,勇于创业,“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力量,或与社会力量合作,进行自主创业,不仅是一种可能,更是一种必须,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还要树立创业理想,培养创业素质,学习创业知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我国高校及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积极提倡大学生创业,不能误导他们盲目创业、仓促创业,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创业中适应、驾驭和改造生存环境,最终取得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6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5]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28-34.

第3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育人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诞生到发展,在高校学生的成功素质教育中可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专业实习、教学实践、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这些活动不仅推动着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一、专业实习和见习

专业实习是高校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都要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专业实习是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结合实践,强化专业知识,深入理解教育的作用、教学的目标和策略;而且在某些程度上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研讨,专业教师的协助与指导,学生逐步提高自己实践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一是与课程各单元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课,重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联系,以此促进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二是学生课外上机实验,实验室对学生提供开放环境,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程序设计实践;三是课外兴趣小组,由部分有丰富教学与科研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领一批学有余力的同学,组成实践研究小团体。

三、军政训练

军政训练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有其特殊性,需要积极争取和武警部队对学生军事训练的大力支持。中央和教育部下发文件指出,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要通过开展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而高校也认识到,组织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四、科技发明

科学发明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方面,各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通过科技发明来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要规范和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大学生科技发明实践的今天,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经济社会发展献技出力。

五、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充分的数据以解决研究的问题。它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

六、生产劳动

各高校组织学生深入到工厂和农村进行生产劳动,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体验生活、进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对当代大学生了解工农群众和社会实际,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七、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在校大学生,所能从事的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青年服务,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等。大学生通过参与此类活动,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八、勤工助学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想对勤工助学的概念一定不陌生。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而如今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是为了号召大学生走出校园,用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4).

[2]姜丽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3]王学珍.谈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素质培养[J].教育探索,2003(9).

[4]张培营.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5(3) .

[5]闪茜菁.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第4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权益侵犯;维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不再是之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他们希望更多的参与到社会进程中来,基于这个理念,许多在校大学生开始从事兼职工作,无论他们是或出于增加收入为家庭减轻负担,抑或出于增加实践经验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但是在这过程中间不少大学生都有过被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甚至克扣工资的情形。甚至出现把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超时工作而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酬,或者从事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职业而无安全保障措施等,当大学生遇到之前提到的情况应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或者应该如何尽量避免发生以上情况,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兼职中权益损害的严重性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已经不再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是走与实践相结合的路线,因而大学生兼职成为潮流也就不难理解。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刚刚半只脚踏入社会的大门,对于外界的防范意识不强,这就造成对兼职大学生的各种侵权事件层出不穷。根据调查,大学生从事兼职时,只有16.3%的人与用人单位于签订书面合同。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兼职时遇到权益受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被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要求大学生超时工作但无法得到相应报酬或从事无安全保障措施的工作。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利受到侵害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财产权利受侵害。如拖欠、克扣大学生的工资,都直接侵犯了大学生的财产权利。其二,人身权利受侵害。一些用人单位不考虑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的保护,给大学生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甚至存在危险行,如在无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形下从事于化学相关的工作等”,甚至有女性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遭受性骚扰、犯的事件发生。由此可见兼职大学生群体的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一个急需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二、大学生兼职中权益受损的保护

从调查中得到的情况看,在大学生兼职的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大约有80%的人维权意识淡薄,极少采取维权措施,一般是自认倒霉;还有一部分是自己有维权的意愿,但是不知该如何进行,不知道应该向什么机构进行投诉。大学生权益受到侵犯与其本人关系最为密切,只有大学生自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平时留在学校的时间最长,与学校关系关系也极为密切,学校应重视这方面的管理,由学校对于大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这样无论是对于兼职大学生还是将来大学生就业都有很大帮助。学校可以与一些正规的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大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侵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学生个人声音太过弱小,可以有学校牵头,组织一个兼职大学生自己的机构,当大学生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上报机构,有机构出面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涉,以集体的力量来进行维权。

无论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维权意识,还是高校加强对于大学生相关方面的教育,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被侵犯的问题。我国法律对于大学生兼职的行为定位模糊,而据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虽然“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但法律只是不承认,在校大学生兼职的行为是就业,但却并没有排除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利,是因为“就业”与“存在劳动关系”这两者之间并不等价。既然兼职大学生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那就应该归属于民法的一般调整,或是适用教育部有关的规定,如《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就目前来讲,我国法律中对于大学生兼职的定性身份模糊,而兼职大学生又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只能适用民法的一般调整,或者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等。大学生兼职无论是假期工还是平时兼职,都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一定要明确每条条款的意思,特别是工资、劳动时间及劳动环境等,是否存在潜在的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都应做出事前的确认及防范,也可以为以后的侵权诉讼准备证据。

就目前形势看,大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只有与社会接触,才能在走出校门后更快的适应社会。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上的各个行业中都会出现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的身影,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力量,我们应尽最大努力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生自身也应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尽最大努力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翠金.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2012,04.

第5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带薪实习;意义;问题;对策

带薪实习,也称之为“合作教育”,是指高校与用人单位经协商后,安排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假期)参与用人单位某些岗位的工作实习,以拓宽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简单讲,带薪实习就是大学生取得劳动报酬的学业实习,与大学通常教学安排的义务的课程实习是有区别的。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目的是提供给他们各种形式的实践场景,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带薪实习是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价值系统,它内涵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思想。大学生在带薪实习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认知事物的能力、领悟到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员工爱岗敬业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劳动光荣等思想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蕴。大学生带着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机关、工厂、企业、餐饮行业体验劳动,运用知识,与人相处,了解他人与社会等行为本身就是在塑造科学的价值观。这一方面避免一味在课堂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来,让大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感染与认同。同时,大学生与单位员工零距离的接触,分享“老板”“管理者”“师傅”等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从而把书本的深奥的理论通过“工作对话”的方式融入到实践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数个寒暑假的带薪实习的磨练,持之以恒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会指引大学生成才与进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

2.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目前一些大学生的共同弱点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综合能力不高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可以提高实践认知能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这是因为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实践过程中涉及到与实习单位各种人、各种事情打交道,他们在与人相处,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沟通能力、书面表达、电脑操作、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例如,实学生向车间师傅学习操作技能的过程,向党政干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既是沟通能力的锻炼又是操作技能、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再如,安排到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既是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各种事务能力的锻炼,又是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动手能的提高。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也会让学生逐渐明白:做好平凡之事并非易事,它需要投入心智,做好简单的平凡的事情意义重大,这是为将来做好大事、重要事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意义深远,是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理想路径。

3.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缓解经济压力,丰富大学生活

当前,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兼职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想法。而给他们提供带薪实习机会便满足了这个要求。既锻炼又能赚钱。一方面在工作体验中享受到劳动创造价值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获取报酬认可自己劳动的付出与收获。这种方式促进了大学生能力的提升,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特别是针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贫困家庭的学生则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既为自己解决生活费、甚至部分学费问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是利用假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增知识,长才干,丰富了大学生活。可以说,带薪实习是一些大学生喜欢选择的一种实践学习方式。

二、大学生在参与带薪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带薪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实践?为什么参加社会实践?什么又是带薪实习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头脑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认识模糊不清。认识不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主观随意性比较大,认为可有可无,可不参加也可参加。当然,学生的认识不到位,思想混乱,这跟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亦或与用人单位在对学生安排的实习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反过来想想一些学生对实习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如:“实习啥?毕业后再说!”“高考整得我太累了,又去受罪,不干!”“那是学校没事给我们找的活儿。”“上网打游戏安逸,实习的事情与我无关!”“单位尽安排低贱的活儿让我做,丢人!”等等。看看这些学生消极的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说明他们对社会实践及带薪实习就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艰苦创业精神的学习、学会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认识不够,目标不清,因而行动懈怠。这些现象不得不让我们的学校、社会要肩负起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偏差的责任中来。

2.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存在差距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大学生,他们身上虽具备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信息量大、主动展现自我等优点,但是,在现实的生活里,他们往往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首先考虑自己,大局意识缺乏;他们生活阅历浅薄,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一些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吃苦的经历少,心理抗挫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些特征,在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我们与实习单位交流的过程中,常常都会收到实习单位反馈的一些信息。他们说,有些实习生在家可能太过宠爱,不能吃苦,不会做事,单位安排的简单的事情,一怕吃苦二怕做不来;有些实习生在工作期间,不遵守单位上下班规章制度,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行我素,且上班期间不是认真做事而是无止境地上网、电话聊天,豪不顾及周围同事的影响,……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对策探析

1.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每年学生参与寒暑假的带薪实习活动中,我们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一些同学参与此项活动的热情是高涨的,积极的,主动的,但也一些同学思想观念未发生根本转变,认识不到参与社会实践对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文章前面也相应提及了在一些同学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的不良现象:不知晓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动机各异,导致他们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躲避,亦或中途“逃跑”等现象发生。作为学校有必要在学生参与带薪实习前利用校园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对大学生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实践观,围绕时代的主旋律,教育他们利用各种社会实践途径收获真知、增长才干。学校教师、辅导员利用课堂教学、周末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现实重要意义的教育与引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带薪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与总结,在全校、各学院展示一批优秀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参观、欣赏与学习,潜移默化影响他们、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渠道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就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努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除了自身自觉加强学习与提高之外,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开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从高校教学来讲,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减少实用性不强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任务;从学生管理工作来讲,认真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寝室管理、活动、讲座、竞赛、带薪实习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让大学生真正明白,校内锻炼不是走过场,带薪实习、“三下乡”锻炼不是走过场,而是真真实实在锻炼和提高。包括带薪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锻炼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我们对学生参加各种实践锻炼做好充分培训与准备,在锻炼中,在实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加强实践本领和为人处事艺术的指导,才能确保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大学生在学中做,座中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3.以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的实习动态

大学生在校外单位实习时,接触到的是陌生的环境,遇到的是陌生的人和事,实习之初,可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学校的指导教师或辅导老师就应多关注在外实习的同学,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况,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关心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随时沟通与交流,对他们遇到的难题及时疏通与指导。同时提醒学生在带薪实习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要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对不懂的问题,不熟悉的业务,放下面子,多向同事、师傅学习请教,力争让每个学生学有说获,学有所用。

4.引导学生做好带薪实习的总结与理论研究,使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经验是富贵的财富。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弯路,少摔跟头,还可以大大缩短成功的进程,并且为后来者提供前车之鉴。带薪实习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带薪实习经验,必要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一是可以提高学生总结事物、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总结的经验和理论成果让低年级或以后进校的学生有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不走甚至少走弯路,在带薪实习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如此循环坚持下去,带薪实习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让我们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无疑会逐渐深化师生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如此反复,会让带薪实习活动形成规律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大学生在这项工程里不断进步与成长,是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代征,汪露.大学生带薪实习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张勇.论大学生带薪实习及其权益保障[J]. 高教探索,2008(2).

[3] 孙楚航.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一种尝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

第6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莘莘学子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大好机会,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搞得很有特色,参与的大学生收获颇丰。组织大学生进村社、进农户、进田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现状,感受民生疾苦,增进同农民群众感情的重要途径。

作为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积极响应“三进三同”党性作风锻炼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基层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思想理念,有助于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三进三同” 活动是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应该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生动教材。重庆自开展机关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三进三同”以来,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深受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支持,证明了密切联系群众“三进三同”活动是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讲,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对他们来讲越来越遥远,基层经历对于他们来讲更是形同陌路。如今,让大学生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们在体验实践锻炼过程带来的乐趣的同时,理解什么叫密切联系群众,什么叫基层。在今后的大学生实践锻炼活动中,“三进三同”活动可以并且应该作为一堂必修课。

第7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十分完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指导也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是顺应社会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是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举措。

1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对自我就业的全新定位和选择,是大学生结合自身各方面综合优势,由被动面对就业环境变为主动出击,能够更大程度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规划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和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但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创业指导仍然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缺失,其难点在于:(1)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2)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机制还未完善。(3)社会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还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完善。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年轻部分,具有思维敏锐、掌握最新知识和技术、创造性强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多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身的巨大优势,很多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面临就业时显得仓促被动,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就业情况,因此不能准确定位自己,更不能坚持所长、有所突破,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当代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结合自身特点,另辟蹊径,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做合理准确的引导,而倡导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更是一个沙中淘金的漫长过程。

高校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使辅导员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准确掌握人才需求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意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高校创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则需要在此基础之上,首先对创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创业指导老师需要更加全面了解社会创业大环境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做好及时传达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传输带作用,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各种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其次需要构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如加强校企合作,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实习平台,拓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鼓励大学生正视就业压力,面对压力寻找机遇,等等。

大学生自主创业除了面临上述的一些问题,总体来说,社会也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仅靠大学三、四年的职业规划指导,很难应对自主创业的高要求。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机制也不够完善,大部分高校还缺少一支高素质、掌握科学手段与现代化方式的专业化创业指导工作团队,不能对大学生创业做及时全面的协助和指导。

2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措施

(一)加强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引导

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实际,深刻认识严峻的现实,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引导大学生结合当前形势和就业政策、就业预期,加强对世情、国情和社情的了解,树立国家至上、事业为先的观念,树立“行行可立功,处处能就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妥善处理好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关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正确对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升精神境界,确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

在创业上,应引导大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成分更加多样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必是大学生的首选,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整合资源,积极投身到自主创业的热潮中。一是培养创业的勇气、胆略、激情与信心,树立“创业”是成功开创事业的理念;二是以创立一项事业为目标,努力成为新兴行业、新兴领域的开拓者与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止于解决一己就业岗位,不停留于谋取一份职业;三是理性对待创业机会,合理定位创业目标。由于知识、技能、经验、资金、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创业初期挫折多,投入大,并且整个过程都伴随着风险,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境,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用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解决。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在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创新基础上创业。

(二)加强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

职业道德是适应各种职业特殊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道德意识和行为成熟的表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后备建设者和生力军,只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学识和才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

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自身意识强,注重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初步设计,希望凭借个人奋斗和努力向社会证明自我。但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希望与困惑、进取与彷徨、认识与失落交错的职业观现状,适时加以教育引导,加强职业道德、行业知识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

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实践活动中,要有利于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有利于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与敬业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面向基层,把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结合理论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素质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大学生需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四)加强创新意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引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教育部要求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立高新技术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更应是新岗位的创造者。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实施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是一条新的就业渠道,同时能带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成为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劳动力市场中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群体,这一群体较之其他劳动者更容易创办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新型企业,容易形成对资金、劳动力都有吸附能力的企业群。

(五)加强就业创业个体化的教育引导

个体化引导即为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能顺利就业创业的原因很多,有个人能力、就业观念、社会需求量等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区别对待,有的放失,更有利于扬长避短,找准个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育指导的针对性。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渴望,服务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在做好教育引导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寓教育于引导之中;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工作,寓指导于辅导之中;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六)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学习指导

大学生就业是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受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和制约。大学生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就业政策,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责、权、利,获得就业的主动权。

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大学生就业,已把大学生就业情况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之中;中小企业招收大学生就业给予了各项扶持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了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这些将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推动高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七)加强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心理疏导

在就业创业激烈的竞争中,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矛盾中,大学生承受着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是否满意,专长、兴趣能否得到发挥,择业屡屡受挫,创业困难更大,这些让他们忧心忡忡。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初次步人社会的大学生们寝食难安,也使他们本来正常的心态变得敏感起来,心理陡然问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适时到位,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态度表现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和事业,这种热爱会冲破暂时的困境与挫折,开动脑筋,百折不挠,化危为安,开辟崭新的人生境界。其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构建和谐、良好的人生环境。心理的和谐与心理健康是积极应对竞争压力、挫折,适应环境的内在心理基础;人际关系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个体在分享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中获得继续奋斗的力量。最后,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情绪疏导、心理调整方法。尝试运用一些调适方法保持心态平衡,维持心理健康。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相信社会,自强不息。同时,多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多找朋友或老师、家长倾诉。变换环境,广交朋友,学会宽容等,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压力。

3结语

第8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养成教育;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第9篇:大学生社会劳动实践范文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各企事业单位缩减成本,减少工作岗位。同时,随着财经类高校的扩招,我国财经类高校毕业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其中金融、经济、保险等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行业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财经类大学生的规模庞大,财经类大学生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就业问题,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解决财经类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了政府和社会的一大难题。

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可以解释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紧张现象。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是高校扩招行为短期造成的,甚至由于统计指标的局限存在一定的夸大成分;摩擦性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完善就业中介、强化就业指导可得到有效缓解;只有结构性失业才是核心原因,毕业生较大的就业能力缺口导致“职位空缺和失业共存的结构性失业状态”。

解决结构性失业造成的财经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充分研究和分析财经类大学生供需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从大学生总体的就业情况来看,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相对较好。以我国5所财经类211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为例,这5所院校2014年至2016年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其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达95%以上,远远高于我国财经类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但是,高就业率并不意味着就业问题的解决,高就业率背后隐藏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就业行业、就业岗位、能力不匹配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将从财经类大W生的数量、就业能力和就业去向三个方面,对我国财经类大学生的供给和需求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其一,财经类大学生的数量。从供给来看,我国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规模庞大,2016年约占高校毕业生的36.77%,人数多达281万人,2017年仍有上升趋势。从需求来看,劳动力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需求旺盛,以2016年第二季度(春招高峰期)为例,根据某招聘网站调查数据显示,计划增加大学生招聘雇主有41.6%,高于第一季度的37.2%,对大学生需求最多的行业主要为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投资、证券行业,为财经类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体来看,我国财经类大学生的供需规模数量相对平衡,其就业难问题不是由于供需数量差距过大造成的。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也就是说财经类大学生的不充分就业,即部分财经类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状态有可能是一种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工作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的匹配产生的。

其二,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供给来看,财经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欠缺。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2016年度上海财经大学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校不同学历的学生对自己能力和素质的评价较高,尤其是在适应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与学习相关的能力方面,而在组织能力、创新精神、领导能力等与实践相关的能力方面,自我评价相对较低。

从需求来看,根据国内5所211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为看重学生的六个方面为品行修养、团队协作精神、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敬业精神、实际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包括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对其他能力(例如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用人单位对市场和销售类人才的需求较多,此类职位要求应聘者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且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人际交流能力以及一定的工作经验。

总体来看,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所需就业能力不匹配,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不匹配。这种不匹配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财经类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欠缺,财经类大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资料分析能力等与学习相关的能力,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岗位设置不合理,劳动力市场中的用人单位对财经类大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充分,不能合理地设置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