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宣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47-03
Research of the effe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in 257 school-age children
WANG Liweng
(Zhuan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in school-age children.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fifty-seven pupil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One hundred and twenty-eight in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other 129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oral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The cognition of oral hygiene remarkably increased of the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was much low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43.75%)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79.07%). The caries filling rate was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60.87%)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50.73%). Conclusion: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ental caries prevalence rate of school-age children overall and improve their oral health behavior.
KEY WORDS dental caries; school-age children; health education; oral hygiene
龋病为世界范围内需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龋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而且还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2]。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跟踪研究,了解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对学龄期儿童龋病的防治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1所中心小学2003年9月1日-2004年9月1日出生的汉族学生,整班抽样,实验组128名(男72名,女56名),对照组129名(男72名,女57名)。两组性别、年龄、家庭环境和居住地区基本相似。
1.2 调查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在自然光线下或灯光照射下,使用口镜、探针对受检者全口牙齿逐个进行检查,由专人记录。
1.3 干预方法
实验组:①社区医师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宣教;②教会儿童正确刷牙;③向儿童家长宣教,讲授口腔保健知识。
对照组:仅儿童接受口腔卫生宣传。
1.4 观察指标
为患龋人数、患龋牙数、患龋率、充填率、龋均,以及干预前后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正确率、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的变化。
1.5 疗效评判标准
按照2010年3月第五版《口腔预防医学》教科书中的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3]。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口腔卫生行为比较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刷牙方法、刷牙时间、刷牙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的刷牙方法、刷牙时间、刷牙次数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家长口腔卫生知晓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长口腔卫生认知调查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前除了“刷牙可防龋”一项知晓度较高,其余各项知晓度均很低(表2)。
2.3 干预前后两组龋患调查
干预前两组龋病率基本一致,龋均差异不大;干预后实验组龋病新发病率为43.75%,对照组为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844,P
3 讨论
龋病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而且,由于牙面窝沟间隙和隐裂存在,极易患病。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机体需要钙量增加,如果营养供给不足,就可能导致患龋率增加,且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儿童龋病早期预防、早期检查、早期治疗,有很好效果。
本次调查表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种预防牙病简单易行、花费少,效果理想的方法。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行动,影响和改变人们不健康的行为,达到知信行的效果[5],能有效地提高学龄儿童、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6],是促进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要措施。乳牙长齐后,家长应培养儿童良好口腔卫生行为形成,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做到有效刷牙。选择儿童专用含氟牙膏以增强牙齿的结构,预防龋齿,但长期过量使用会造成氟牙症。尽管儿童可以在刷牙后较好吐出牙膏,但较难把握安全用量,因此需要家长指导。由于儿童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督促。
定期进行口腔疾病普查普治。口腔健康检查每隔半年检查一次,直至12~14岁后每一年检查一次。建立社区口腔预防保健记录卡,使医生能详细了解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对于龋病高危儿童将其作为重点防护对象,定期检查治疗,并给予预防性充填。
我们的研究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同时提高家长对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意识,明显降低儿童龋齿患病率,提高充填率。本试验可能存在样本量较少、且随访时间不够长等不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邢海林, 陈莲芬, 王绍萍. 三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J]. 中国热带医学, 2005, 5(7): 1588, 1483.
[2] 李柳茵, 梁少林, 韦雪香, 等. 3~4岁儿童龋病调查及其对策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30): 231-232.
[3] 卞金有. 口腔预防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7
[4] 王现明, 孙丽霞, 王小玉. 海口市集体幼儿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5): 842, 854.
[5] 施榕. 社区预防与保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15.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 妊娠期龈炎 牙龈指数
妊娠期龈炎的发生率报告不一,在30%~100%之间,口腔卫生良好者发生率较低。本文选择了300名接受孕前咨询的妇女为实验对象,观察妊娠前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预防妊娠期龈炎的预防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10―2005.12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孕前咨询的妇女300名,之前从未接受过口腔教育者
1.2 方法
将300名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150名)和对照组(150名)。孕前对实验组妇女进行洁治术及口腔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只进行洁治疗术;妊娠8个月时复诊,检查两组的牙龈指数(CI),检查结果如表1:
经统计学分析P<0.05 ,两组牙龈指数有显著差异,意味着接受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实验组牙龈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2 讨论
妊娠本身不会引起牙龈炎,多数在原有的牙龈炎基础上发生。由于妊娠时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使原有的慢性龈炎加重和改变特性。妊娠期龈炎患者一般在妊娠前即有程度不一的龈缘炎,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月时达到高峰。妊娠期龈炎可发生于个别牙或全口牙龈,其主要特点为牙龈鲜红或暗红极度松软光亮,轻触之即极易出血,有时甚至自动出血,常为患者就诊时的主诉症状。单个牙的牙间可发生妊娠瘤,极易出血和妨碍进食。由于胎儿因素的影响,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的选择上等等。这样就更加体现了预防妊娠期龈炎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育龄妇女妊娠前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就在于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并指导她们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有效刷牙和彻底清除牙菌斑。
本文对照组妇女没有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无法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所以即使孕前对其进行洁治术,牙龈健康状况可能暂时好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不能有效的刷牙,无法彻底清除牙菌斑,牙龈炎症必然复发加重。而实验组接受了口腔健康教育,吸收了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掌握了有效刷牙方法,能有效牙菌斑,牙龈健康状况可以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甚至可以大大改善牙龈炎症的程度。
综上所述,孕前口腔健康教育,掌握有效控制菌斑的方法,对妊娠期龈炎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因此,孕前口腔健康教育应作为孕前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口腔健康;小学生;健康教育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为了解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及知识现状,发现口腔保健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其口腔健康现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彭州市军乐中心小学4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0年10月~11月对军乐中心小学420名二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答卷409份,答卷有效率97.38%。其中2~4年级248人,5~6年级161人,男生202人,女生207人。
1.2调查方法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自行设计口腔健康行为与知识调查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面解释本次调查目的后发卷,采用匿名方式,由学生自行填写,禁止讨论,现场回收答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知、行现状及知识来源。
1.3统计分析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检查和分析。
2结果
2.1饮食生活习惯彭州市农村小学生三种易致龋食物的食用频率较高。其中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每周食用两次及以上者占81.42%,70.17%的学生每周吃糖果或巧克力两次及以上,57.95%的学生每周喝碳酸饮料两次及以上。2.2口腔保健行为情况见表1。
2.3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2。
2.4口腔健康知识来源见表3。
3讨论
小学是口腔健康行为和观念的重要形成时期。了解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现状及知识获取途径,对开展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宣教,培养其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三种易致龋齿食物食用率属于高频。从控制饮食因素防龋的观点出发,应加强对小学生“少吃零食,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的教育和宣传。
在口腔卫生行为状况调查中,大多数小学生养成了每日刷牙的习惯,每日刷牙一次及以上者占85.00%,达到了2004-201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中农村中小学生刷牙率为70%的目标。然而能够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者占44.01%,仍较低。在选择牙刷类型上,59.66%的学生能够正确选择保健的软毛牙刷,基本接近2004-201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中农村中小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60%的目标。只有21.27%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分钟以上,39.12%的学生每1~3月更换一次牙刷。在刷牙方法上,仅有18.34%的学生采用正确的竖刷法,51.59%的学生采用横刷法,横刷法不仅不易除去牙缝里的食物残屑,而且易损伤牙齿,甚至导致牙龈萎缩、牙根外露和出血。因此,彭州市农村小学生的口腔保健行为现状不容乐观,相关口腔健康教育急需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与国内相关调查相似[1][2]。虽然,81.66%的学生知道少吃甜食少得牙病,但仅有19.56%的小学生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26.16%的学生知道每次刷牙不宜少于3分钟,11.00%的学生知道含氟牙膏对防龋病有效,26.41%的学生认为睡前刷牙最重要,40.34%的学生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是牙龈炎。而80.00%小学生认为中草药牙膏有利于防龋齿,这可能与目前电视广告宣传有关,导致知识偏差。
彭州市农村小学生主要通过医生、学校及家长三条途径获得口腔健康知识。其中医生为最主要的途径,提示学生当出现口腔疾病后才开始注重口腔健康知识。促进学校口腔卫生是开辟未来口腔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础[3]。而只有45.72%的学生能从学校获得口腔健康知识,因此, 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校口腔健康教育:(1)开设口腔健康教育课。充分调动健康教育课教师的积极性,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口腔健康知识,同时利用形象的科普宣传资料,把医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小学生自觉纠正错误的口腔健康认识和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2)利用学校墙壁、板报和校报在校园中宣传。利用教室、宿舍、食堂的墙壁,将口腔健康知识和图片制成生动活泼的墙壁板报或在校报中开辟专栏,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学到口腔保健知识。
统计显示,彭州市农村小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口腔保健知识非常有限。提示政府可协调教育、电影、电视、文化、爱卫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牙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如深入开展“爱牙日”活动,普及牙病防治知识。近年来,网络迅速发展,其时效性、信息量及覆盖面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上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口腔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必然会越来越普及。因此,在互联网上开辟口腔健康教育栏目,让同学们随时浏览,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4]。
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使农村小学生逐步建立口腔卫生观念和习惯,保障其基本口腔健康,应成为农村小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怀周.西安城中村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05):363.
[2]田剑刚,黄瑞哲,李晓红,李红杏,韩克实.农村小学生刷牙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13(1):88-89.
[3]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1.
[4]杭大磊,王成龙,唐荣银.开展网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1,11(6):410-411.
作者简介:
王晶,女,(1989-),四川成都人,本科生,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方向:预防医学
郑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河南郑州 450053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白血病患儿的健康宣教。方法 将我科室36例白血病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型健康宣教模式,对照组采用口头形式对患儿家长进行宣教。结果 实验组的口腔肛周感染率,定时复诊率,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胰腺炎发病率,PICC堵管率明显降低。数据相比,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健康宣教模式对于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明显提高。
[
关键词 ]:白血病;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2(c)-0062-02
[Abstaact]Purpose Discuss how to prepare leukemia children with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I department 3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leukemi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a new mode of health educ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oral form to missionary paren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ral crissum infection rates, timing return rate, patient satisfaction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tis, PICC tube plugging rate is decreased obviously. There was an obviou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data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a new mode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children with effect is improved obviously.
[Key words]Ieukemia;Health education
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急性白血病若不经特殊治疗,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短者甚至在诊断数天后即死亡。经过现代治疗,已有不少患者获得病情缓解以至长期存活。急性白血病是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而儿童白血病的病死率居第一位[1]。患儿要经历入院,确诊,化疗,PICC置管与维护,腰穿,出院,复诊等各个环节和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于整个治疗方案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医务人员,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才能有效应对病情变化,降低复发率及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笔者现将该科室3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健康宣教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36例患儿均临床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7例;女孩20例,男孩16例。患儿年龄最大为15岁,最小为1岁11月。患儿家长知识水平最低学历为初中毕业,最高为大学本科学历。
1.2 方法
我们将综合患儿及其家长对于健康宣教的接受能力,将36例患儿合理平均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采用新型健康宣教方法:口头宣教,宣传彩页,公休座谈会,个体宣教四种宣教方法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宣教,对照组只采用口头宣教。最后我们对比两组患儿的口腔肛周感染率,定时复诊率,病人满意度,胰腺炎发病率,PICC堵管率,计数资料以c2 检验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0.05,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
1.3 健康宣教形式和内容
针对刚确诊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很大,无论从身体,精神还是接下来会考虑的经济能力,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感到焦虑和紧张,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得到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医治;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焦虑与紧张,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反复陈述病情,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还有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心治疗,要求减少检查或提前出院。这些都在心理上决定他们必然要经历五个变化阶段:震惊和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犹豫期、接受期。同时疾病的发展又要求他们尽快接受事实,积极争取时间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管理方式呈忍耐型,持不乐观态度较高[2]。面对这种情况实验组我们采取以个体宣教为主的形式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和家长沟通讲解,充分向患者家属展示人文关怀,从患者的角度让家属知道医院方面会给予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治疗,给家长心理安慰支持的同时赢得其信任。尽快的帮助家长矫正心情,理智的接受治疗。对患病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显示:男童主要表现为社会退缩、交往不良、攻击性;女童主要表现为抑郁、体诉、社会退缩。导致上述不良心理行为的主要因素为社会活动程度、疼痛程度和疾病稳定程度[3]。对此医护人员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开始治疗关于穿刺,我们针对实验组将PICC方面的彩页发给家长,并口头讲解PICC实用的必要性。彩页结合儿童医院的性质添加了卡通、多彩、活泼等多个元素在其内,运用流程图言简意赅的展示PICC留置、维护、拔除的过程。
化疗药物对于家长来说都是很陌生,每输注一种化疗药物实验组的患儿家长都会收到一张针对这种化疗药物的说明彩页,彩页上罗列 该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重点说明的星号标记。化疗期间的进补也是需要跟患儿家属沟通的,有的患者认为,“虚则补之”,白血病化疗后患,身体虚弱,只要是有补性的药物或食物,不分清红皂白,千方百计弄来进补,服用时也不讲剂量和配伍,也不分寒热虚实,来者不,,这都是不利于白血病的恢复的。白血病化疗后进补,应该辨证施补,有虚即补,才能获得最好的补益效果,胡乱忌口;一是忌之太过 ,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 ;一是否认忌口,认为什么都可吃。这两种认识都是不正确的。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需要营养,但有的食物还是不宜进食,不然就可能加重病情如进食油炸食物、猪头肉、烤肉易造成消化不良;进食辛辣食物如辣椒、生蒜、胡椒则有伤津耗液之弊;多吃高甜食物易使胃口不开;化疗期间吃温热及高脂食物易加重阴虚火旺症状。当然,也不能忌之太过,以防食谱太,不能满足营养需要,这也是需要向家属及时传达的。“护理是诊断和处理儿童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进而说明:化疗后护理阶段是诊断和处理儿童对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对后期跟进的治疗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给予重要的提示。问题也涉及方方面面,考虑到要更系统更快速的传授,我们采取公休座谈会为主的健康宣教模式。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白细胞较低时易合并感染,要做好保护性隔离,告知家长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新鲜。骨髓抑制时安置单人房,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30min/次。减少探视,陪护疑似感染的远离患儿。所有化疗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化疗药物对黏膜损伤非常严重,尤其是口腔黏膜和肛周黏膜,患儿晨起,三餐前后,睡前要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口腔感染,会自己漱口的患儿,我们亲自做示范,教会他们漱口,仰头,左右摇晃,鼓起颊部,使每个部位都充满漱口液,保证漱口质量。有条件时每日洗澡一次,勤换内衣裤,保持床单位清洁,病情重的患儿可用温水擦浴。患儿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众场合,使用的餐具每餐后需消毒,饭前便后洗手,保持皮肤和外周等部位的清洁,避免擦伤,磕伤,每日用温水坐浴早晚各一次,大小便之后各加一次,预防肛周和皮肤感染。病房每天通风半小时以上,定期紫外线消毒,预防肛周和皮肤感染。血小板低下时减少活动,避免激烈哭闹,避免磕碰,注意观察患儿大便的性质,饮食要求以流质为主,不吃坚硬带刺的食物,鼻出血患者可每日三次薄荷油点鼻,棉条塞住压迫止血,禁用手挖鼻孔,牙龈出血不刷牙[4]。患儿门冬酰胺酶化疗期间应低脂饮食,避免诱发胰腺炎。出院时,发给实验组患者家长名片性质的彩页,提醒家长随时复查,准确及时的服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要有规律,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一切感染因素,并附上科室联系方式,方便及时询问。对照组实施出院时口头交代。
2 结果
由表1可见,采用新型健康宣教模式后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其中抑郁自卑所占比例较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护理白血病患儿中,护士不仅是技术操作者,还是健康教育着,健康协调者,健康咨询者[5]。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效果,做好健康宣教可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护士是医嘱能够执行的基础、专科的护理知识、专业的护理技术及熟知各种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做到稳、准、轻、快、敏捷。操作时能够不强迫、恐吓,帮助患病儿童消除恐惧感,保持愉快的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以便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护士要经常深入病房和患者交流,增加护士和患者的接触机会,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沟通[6]。这都有利于社会及病人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并且也能够更好的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获得有关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虑,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向家属和病人解释病症的原因、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生活指导、健康教育指导。护士也在工作中体现了自我价值。健康宣教应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对36例白血病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家长及已具有接受能力的年长儿能够掌握白血病的基础知识,发病趋势,化疗方案,病情观察要点及突况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减少感染率,胰腺炎发病率,PICC堵管率,提高定时复诊率和病人满意度,有效的节约了经济费用,延长了病人的生存周期,从而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孙玉倩.恶性肿瘤患儿家庭管理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69-70.
[3]张本山.学龄期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和影响因素.2013,19(1).
[4]吴淑君.白血病患儿的护理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3(1):1004-7484
[5]崔焱.儿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 .
【关键词】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2.6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5374-01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健康教育制度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手足口病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传染疾病,此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患者,其可在幼儿园等处群体发病,患儿病情轻而短,部分可引起发热,少数患儿进展为重症。笔者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消除患儿家长的紧张、焦虑心理,并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以增强患儿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交叉感染及疫情扩散。现将实施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9月发热门诊共诊治手足口212例,患者年龄为2个月-16岁,97例患者为女性,117例患者为男性,其中12例为学生、108例为散居儿童,92例为幼儿园儿童。所有患儿经门诊诊治均痊愈,无1例患儿疾病进一步发展转变为重型疾病。门诊诊治手足口病患儿各月份病例数,见表1。
2 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
笔者所在医院给予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有利用影像资料播放让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的基础知识的形式,有利用医院宣传栏对患者进行宣传的模式,也有通过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用语言进行健康教育的模式。
3 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对疾病预防方面的健康宣教
3.1.1 应告知家长培养孩子勤洗手的好习惯,并应做好食物的卫生处理,儿童应多食用有营养增加抵抗力的食物,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3.1.2 对于婴幼儿应对其使用的各项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餐具、奶嘴、奶瓶等物品,应定期进行沸水消毒处理,以保障卫生健康。
3.1.3 儿童居住的环境应保持空气流通,多开窗进行室内的通风换气,避免接触污染的空气,定期进行衣服被褥的清洗和阳光消毒。
3.1.4 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才能更有效的消灭病毒。第一步:取适量的皂液于手心。第二步:双手掌心相对摩擦。第三步:双手掌心向下相叠,十指交叉,摩擦指缝和手背;双手位置交换。第四步:十指相握,相对摩擦指尖和甲沟。第五步:一只手握对侧手拇指摩擦,再交换。第六步一只手摩擦对侧手腕,再交换.。
3.1.5 此疾病儿童患者高发,且其有比较强的传染性,可群体发病,故应控制源头,患病患儿应在家中隔离治疗。家长也应少带儿童去人多的地方,防止儿童感染此疾病。前期可常服用板蓝根药物进行预防,但出现临床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救治,不要接触其他儿童,明确诊断后,进行积极地治疗。
3.2 如患儿经临床诊断证实为手足口病,即予及时隔离,隔时开窗通风,被褥、衣物在日光下暴晒6h;每日对门把手、桌面、患儿应用的各项物品都进行消毒处理,教导患儿家长怎样进行消毒剂的使用,和患儿有接触的人员也应保持好卫生习惯,饭前饭后洗手。
3.3 皮肤护理指导 患儿皮肤丘疹、疱疹可因患儿搔痒抓破而继发感染,抓破后疱浆液渗出会引起病毒传播,应剪短患儿指(趾)甲,防止抓伤,对年龄大的患儿要耐心说明其危害性,患儿手掌足底的疱疹,易受压破溃而导致细菌感染,要穿柔软的衣服,穿软底鞋,少走动,减轻皮肤破损;要保持皮肤清洁,洗澡时用温水即可,不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化学用品,水温不易过高,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婴儿要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更换柔软的棉织内衣和尿布,避免使用一次性尿布。
3.4 口腔护理 口腔黏膜疱疹、溃疡引起剧烈疼痛而影响食欲,发热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容易感染。应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温水漱口,多喝水,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有口腔溃疡者遵医嘱给予冰硼散或锡类散剂外涂;涂药时勿刺激会咽部,以免引起恶心,导致患儿拒绝涂药。
3.5 饮食指导 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刺激性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汤、菜粥等,保持营养均衡,食物宜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禁食冰冷、辛辣、过咸的食物,少吃零食,以减少对口腔黏膜溃疡面得刺激。
3.6 发热护理的指导 教会家长测量体温、物理降温的方法,告知家长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热,无需特殊处理,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给予多喝温开水;如体温超过38.5℃,可行物理降温:冰敷、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给予泰诺林、托恩等小儿退热药。退热后患儿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份,更换衣服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定时测量体温,睡前用温水洗浴,可以刺激皮肤血管扩张,为期2周。居室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定好预防措施,积极控制体温,及时来院就诊。
4 体 会
在日常儿科门诊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属的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有助于他们发现病例及时就诊治疗,增加了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也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有利于患儿的康复、防止交叉感染及手足口病的流行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侯华.手足El病的护理和预防.实用医技杂志,2004,l1(4):508.
[2] 陈敬芳,戴文艺,王惠兰.bJk手足口病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9):2071.
[3] 汤卫兰.手足口68例护理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1):52-53.
【关键词】婴幼儿;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及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下属机构郑州黄河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接诊97例手足口病患儿(共7种)。13例为复查,上报84例。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多为1-3岁,全年均可发病,多发生在5-7月。本组无死亡病例。
1.2方法本组患儿确诊后填写社区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患儿家长在社区医护人员组织下参加社区健康大讲堂进行培训,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和护理内容,取得良好效果。
1.3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针对患儿家长不同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采取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内容通俗易懂,达到手足口病防治家喻户晓的目的。
1.3.1健康教育形式社区医护人员在流行季节,每周六开展健康大讲堂,以课堂授课、现场交流、座谈、个别提问、现场示教等为主要形式。以广播、宣传海报、图画、个别访谈等为辅助形式,进行多途径健康教育,使患儿家属掌握婴幼儿手足口病防治和护理。
1.3.2健康教育对象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首次带宝宝进行预防接种的家长、托幼机构的婴幼儿和幼儿教师为主要对象。分类进行教育,防治交叉感染。并进行筛查,发现可疑病例,立即诊治,确诊后上报,填写社区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1.3.3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社区防治及护理。
1.3.3.1传染源手足口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携带者。患者潜伏期:2-7天,此期患儿咽部和粪便可检出病毒,由于无明显症状疏于防范而易造成传染。多数病人在发病1-2周内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时间较长(约3-5周)。
1.3.3.2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源可经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一般多是在婴幼儿中暴发流行[2]。
1.3.3.3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3]。
1.3.3.4流行特点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男女均可发病,男:女1.8:1,全年均可发病,最常见于春末夏初,5-7月份是发病高峰,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因此教育幼儿教师及家长帮助做好婴幼儿个人及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1.3.4临床表现
1.3.4.1普通型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多数可自愈。
1.3.4.2重症型个别年龄小、体质差、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的病例,可并发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神经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4]。
1.3.5手足口病的社区防治和护理
1.3.5.1控制传染源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需隔离2周,患儿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愈合后方可解除隔离,一般自诊断之日至痊愈后7天。
1.3.5.1.1指导患儿及家属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较大儿童进餐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清洁口腔,注意棉棒不可过干引起疼痛不适,更不可过湿,以免引起误吸或棉棒脱落。
1.3.5.1.2皮疹的护理①指导居家隔离患儿家长给患儿穿宽松、柔软舒适的纯棉质衣服、勤清洗、勤更换,被褥要清洁,床铺应平整干燥,勤晒衣被。②剪短患儿指甲,勤洗手,必要时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皮疹。③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铺柔软小棉垫,勤换、勤洗、勤晒,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并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1.3.5.1.3发热的护理教会居家观察患儿家长测量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每天上报社区护士。鼓励患儿多饮水,若体温超过38.5℃,可在片医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1.3.5.1.4心理护理由于居家隔离患儿离开幼儿园单独隔离,加上疱疹疼痛的刺激,使患儿产生紧张、孤独,哭闹不安,社区医生、应每天1-2次进行家访,主动和家长、患儿沟通,态度和蔼,取得信任和配合,有利于疾病的康复[5]。
1.3.5.1.5做好居家患儿消毒隔离居家隔离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混匀消毒2小时后倾倒。
1.3.5.1.6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通风换气,温度适宜,避免过多探视,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1.3.5.1.7休息及饮食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发热患儿、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流质食物。
1.3.5.1.8注意观察居家隔离患儿病情变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1.3.5.2切断传播途径
1.3.5.2.1严格执行手卫生现场示教,指导患儿及家属饭前便后、外出后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给儿童洗手,教会家长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15秒,避免交叉感染。
1.3.5.2.2看护人接触婴幼儿前、替婴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对患儿排泄物应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1.3.5.2.3居家治疗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1.3.5.3保护易感患儿
1.3.5.3.1幼儿园、托幼机构发现手足口病可疑患儿,应立即带患儿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一旦确诊,轻症者建议患儿居家隔离治疗,重症者立即住院隔离治疗。以免造成广泛传播。
1.3.5.3.2本病流行期间,家长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提高儿童免疫力。
2小结
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多发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控制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杨智宏,朱启容,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2]廖炯,黄萍.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51-4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2011.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很多是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的产物,从而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重视血液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和指导正确的自我护理,对控制病情,减少治疗后相关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我科于2008年~2011年对130例确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加强自我护理,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0例患者,男80例、女60例,年龄10~86岁,平均43.5岁,病程6月~13年。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56例,多发性骨髓瘤3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
2 方法
2.1 健康教育方式:由主管护士根据患者的疾病分型、文化程度、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病因、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给患者发放相应的健康指导卡,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意识。宣教时间:0.5~1h/次,1次/周,连续4周。
2.2 饮食指导:血液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血象三系减少,机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量远远大于正常人,因此需摄入易消化高蛋白和含铁质丰富的食物,如禽蛋、乳类、动物肝、血、鱼虾、瘦肉、蔬菜、豆制品等。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猕猴桃、橙子、新鲜果汁等。
2.3 预防感染:
2.3.1 保持环境整洁 定时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室内不宜摆放盆栽植物,以免花草或泥土中带有霉菌孢子、细菌等引起感染。
2.3.2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换内衣及床单。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早晚用软毛刷刷牙,必要时用浓替硝唑液饭后含漱3~5分钟后吐出。平时要自查口腔黏膜有无溃疡出血,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保持大便通畅,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防肛周感染。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如遇人多的环境或周围有“感冒”患者应戴口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4 预防出血:活动时应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牙签剔牙、挖鼻等不良习惯。食物不可过烫过硬,进食宜慢,避免口腔黏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黏膜干燥,必要时涂薄荷滴鼻剂保护。注意大小便颜色及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女病人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等应及时就医。
2.5 生活规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戒烟酒,避免熬夜、情绪激动等不良行为。坚持用药,定期强化治疗,巩固和维持疗效。通过听音乐、看书、看电视、散步、聊天、打太极拳等方式保持平静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心理疏导:护士应主动与病人谈心,解答各种疑问,使病人对治疗程序有所了解,介绍以往成功病例减轻其矛盾和恐惧心理,使病人坚定治疗的决心和勇气。对儿童患者可用亲切温暖的语言与之交流,通过一起观看卡通片、做简单的游戏等鼓励其说出心理话,缩短彼此的距离。出院患者应电话随访或组织病友联宜会,及时了解其生理和心理状态,为治疗提供依据。
3. 结果
对血液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和指导其加强自我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延长缓解期,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住院孕产妇家属;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治疗疾病和医疗服务的补充[1]。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以“孕妇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健康教育,让孕妇掌握孕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监测能力,顺利通过妊娠、分娩这一特殊生理过程[2]。然而工作中笔者发现健康教育仅依靠“孕妇学校”是不够的,要落实好母婴保健,必须实施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新模式[3],为此医院增设了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为了解住院孕产妇家属健康需求特点及大课堂效果,从而有针对性、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笔者对165名住院孕产妇家属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在我院住院待产的住院孕妇家属和产后未满7 d的住院产妇家属。
1.2 调查内容 ①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文化程度;②需要保健知识的类别、最喜欢的宣教方式;③保健知识:婴儿保健知识(观察照顾婴儿的技巧、婴儿抚触及游泳、母乳喂养、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接种、新生儿眼及口腔保健);产褥期保健知识(及会阴护理、营养与饮食、产后活动及复查、计划生育);④大课堂后意见反馈。
1.3 方法 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每周一次,由责任护士邀请住院孕产妇家属参加。课堂设在医院多媒体教室,开课前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放调查表1,内容为需要保健知识的类别、最喜欢的宣教方式(所有问卷调查表均经专家修改审定),并详细说明,填好后当场收回。然后由经过培训的资深医护人员利用多媒体、实物、父性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现场教学,授课内容为母婴保健知识,授课完后互相讨论。最后发放知识掌握情况及意见反馈表,填好后当场收回。
1.4 评分标准 回收调查问卷表后,总结评价住院孕产妇家属对知识掌握程度及意见反馈情况,对一个健康知识点掌握>80%为知晓。每份调查表发放165份,收回165份,回收率100%,调查问卷有效。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年龄:22~25岁128人,占77.57%,25~28岁26人,占15.75%,29~30岁6人,占3.63%,38岁以上5人,占3.03%;文化程度:大学28人,占16.96%,中学132人,占80%,小学2人,占1.21%,研究生以上3人,占1.81%;职业:工人65人,占39.39%,农民55人,占33.33%,公务员20人,占12.12%,教师10人,占6.06%,医务工作者3人,占1.81%,其他12人,占7.27%。
2.2 最需要保健知识的类别、最喜欢的宣教方式 调查中妇幼保健知识都最需要者139人,占84.24%,最需要的儿童保健知识9人,占5%,最需要的产妇保健知识8人,占4.8%;最喜欢的宣教方式依次为面对面67人,占40.6%, 大课堂58人,占35.15%,宣传单、小册子、宣传栏19人,占11.51%,电视、电话21人,占12.72%。
2.3 住院孕产妇家属健康知识需求及掌握情况见表1。
2.4 教育后意见反馈见表2。
3 讨论
3.1 实施以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为阵地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新生儿服务接受率的有效保证。从表1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后住院孕产妇家属对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
3.2 实施以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为阵地的健康教育促进了母乳喂养,成功的母乳喂养需要周围环境的支持[4],通过大课堂让住院孕产妇家属充分认识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对母乳喂养知识的充分掌握,从而让住院孕产妇家属-特别是新生儿“爸爸”成为母乳喂养的坚决支持者。据美研究报道,不论产妇的年龄、受教育的程度、种族和婚姻因素,丈夫的态度与母乳喂养是最相关的因素[4]。通过调查,实施以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为阵地的健康教育以来,除有医学指征外,本院成功母乳喂养的达到了100%。
3.3 实施以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为阵地的健康教育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由于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以帮助其获得保健知识,提高保健意识为目的,完全免费,且授课者以关爱之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医学知识,从而提升了医院形象,提高他们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增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健康教育作为落实整体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个手段已成为护理界的共识[3]。通过调查显示:实施以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为健康教育阵地之一的方式以来,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学员无1人投诉医院。
3.4 实施以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为阵地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住院孕产妇家属大课堂的健康教育使其感到很有帮助的占87.67%,且认为老师授课很好的占80%,健康教育人员还是有一定素质的,实践证明高素质的健康教育人员才能保证健康教育质量[5],从调查显示仍有2.42%感到帮助一般,3.03%认为老师授课一般,且需求多样,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责任心强,沟通技巧好,充满爱心,而且要医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3.5 通过调查显示住院孕产妇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强烈,医护人员是健康信息的主要传递者[3],本次调查较多住院孕产妇家属年龄小,文化层次低,所以最喜欢的宣教方式为面对面的单独交流和大课堂交流,而且没有育儿及照顾产妇的经验,对妇幼保健知识知之甚少,当角色突然转换时,由于平时知识储备不足,迫切需要了解健康教育知识,这样医护人员便是她们依赖的主要信息传递者。
参考文献
[1] 伍素华,任辉.在继续教育中强化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现代护理,2003,9(1):72.
[2] 肖杏琴,陈莉萍.孕早期健康效果评价和需求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3,18(3):147-148.
[3] 黄芳艳,等.慢性型肝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9):1068-1069.
[4] 付三仙.影响母乳喂养的医院因素调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37-13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6月至8月,我科收治白血病患儿共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11岁。
12 方法 ①口头语言教育。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各种化疗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化疗期间的饮食指导等等)。③图片宣传。④多媒体健康教育。⑤儿童乐园展板区。⑥家长课堂讲课并随机提问抽查。⑦召开家长座谈会。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心理支持 首先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儿及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对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进行介绍,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使患儿及其家属对化疗方案放心,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儿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当患儿化疗出现脱发现象时,应告知大多数患儿在化疗疗程结束后头发会再生,使患儿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指导患儿使用假发或戴帽子,以降低患儿的身体意像障碍,鼓励亲友共同支持患儿,多陪在患儿身边,给患儿讲故事,绘画,转移其注意力,克服孤独自卑紧张的心理[1]。
22 用药指导 多数化疗药物对组织刺激性大,多次注射会引起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如果药液外渗,还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所以应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接受输液的肢体不宜过多活动,以免穿刺针头移位。如果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外渗时,24 h内禁止在该部位冷敷;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高三尖类药物可引起心肌及心脏传导损害,用药前后应该检测患儿的心率节律及血压面色,并告知及其家属不要随意调节药液的速率。应该缓慢静脉滴注,一旦患儿出现胸闷乏力症状时应该及时告知医务人员[2];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可引起肝损害,骨髓抑制,口腔及胃肠道黏膜溃疡,所以患儿在化疗期间应该多饮水以减轻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充分的静脉补液碱化尿液以促进尿酸的排泄。
23 休息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尽量说服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医护人员应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的检查时间,各项操作集中进行。
24 饮食 指导患儿饮食以清淡为主,膳食结构合理,以保证营养摄入,选择高热量,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适量纤维素的食物,以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禁食坚硬,辛辣,凉拌的食物以防止口腔,消化道黏膜及肠道感染,嘱家属营养搭配要合理,烹饪时要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并经常更换品种[3]。
25 预防感染 由于患儿自身免疫力低下,加之多数化疗药物对骨髓有抑制作用,极易合并感染。这是导致白血病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应该积极预防感染。具体措施如下:①病室要清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并定期消毒。②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衣,勤剪指甲。③保持口腔清洁,三餐前后及睡前应该用漱口液漱口,多饮水,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牙龈出血。④不去人群集中的场所,减少探视,减少人员走动。⑤保持大便通畅,每晚用1∶ 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一次,保持内裤干净整洁。
26 预防出血 ①防止鼻出血 防止鼻腔黏膜干燥出血,室内湿度在50%~60%左右;指导患儿勿用力擤鼻,避免用手抠鼻痂;有少量出血时,可用少量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2]。②防止口腔牙龈出血 指导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用牙签剔牙;尽量避免煎炸带刺坚果类的食物。③避免接触易导致身体外伤的因素,进行各项穿刺时应该按压5~10 min,如出现皮肤瘀斑瘀点,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呼吸急促,喷射状呕吐甚至昏迷,应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警惕眼底及颅内出血[2]。
3 效果
通过对68例患儿及其家属实施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对化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起到了积极作用,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4 讨论
41 效果评价 ①从总体来看,实施健康教育以来,患儿及家属从患儿在化疗期间的心理,饮食,用药,预防感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指导,患儿能自觉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康复。②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不仅赢得患儿及家属的称赞,改善了护患关系,而且也实现了自我价值。③虽然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存在对患儿的交流方式不够灵活,交流达不到预期目的问题。
42 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对患儿实施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宜,体现个性化,对不同年龄病情分期不同的患儿采用不同方式:年龄较小的患儿应该运用患儿能听懂的话语,边交谈边进行轻拍抚摸等安抚性的动作,患儿有亲切感,安全感;年龄较大的患儿应该正确引导患儿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其进行“成人式”或“朋友式”的交流,尊重其个人隐私。②重视对患儿的家属或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患儿的家属或监护人在患儿的整个化疗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常陪伴在患儿身边,照顾其生活起居,安排饮食等,所以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儿的病情给予患儿家属或监护人正确的指导。
参 考 文 献
[1] 范丽明,姚洪森,张建,等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问题.河北医药,2003,25(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