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大学生科研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科研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科研计划

第1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SRTP;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167-02

1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我国部分大学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简称SRTP),并逐年得以推广,进而在广大高等本科院校广泛开展起来,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学生参加SRTP,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大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基本理论知识、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却很少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科研素养难以得到提高,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活动模式,重在推动学生在研究中学,在做中学,在问题、同伴和教师引导下立足自学[1],得到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订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2],有效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要求,也是衡量大学生活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在参与 SRTP 项目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从项目的申请课题到结题,都需要大学生亲自动手来做,要以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制订可行的研究方案或调查方案,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必然会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有利于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大学生SRTP项目是由一个团队共同申报和完成的。在申报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共同完成。没有团队团结协作精神,遇到的疑问和难题将无法克服和解决,也就无法完成项目的研究任务。

2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虽然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起来,但针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对参加SRTP的认识不到位。高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目的是为了给大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大多数高校SRTP项目是人才培养计划之外的要求,不是大学生毕业的硬性要求,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SRTP项目的不重视。加上课程多,负担重,使大部分学生的精力只能应付课程学习和考试,加上社会上对英语四、六级及其他技能资格证的重视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参加SRTP的积极性不高。

(2)大学生专业领域及知识的局限。由于申报SRTP项目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大学生往往由于专业的局限不知道该如何申报项目,即便有了项目,又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并制订可行的研究方案或调查方案,完成研究任务,这对申报者或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有望而却步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申报SRTP项目的积极性。

(3)大学生参加SRTP项目常常是被动参加。在许多高校中,大学生SRTP项目来源常常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高校教师在研的科研项目,项目参与人员也常常是由指导教师指定的,项目提出的研究目标、设计思路、实验过程等往往超出大学生的能力范围,大学生只能按照指导教师的研究思路去做,没有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对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的几点建议

(1)要有一个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成败,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科研训练计划必将不能很好的开展。所以大学生应当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以项目主人翁的感觉融入项目当中去。一个SRTP项目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全体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并完成。在SRTP的施行过程中,大学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超过自身能力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所遇到的困难,不能一味地找指导老师去寻求帮助,而应该通过主动出击,查找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

(2)要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意识。由于科研训练项目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多,需要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一起共同完成。通常在一个SRTP项目中,不同的成员指导老师会按照不同的内容分配不同的研究任务,根据他们所擅长的知识领域开展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每一位项目组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要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3)要有主动沟通的意识。这里的沟通包括与指导老师及项目组成员沟通。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可以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表达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这会在项目的进行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项目组成员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分歧,但最终大家都会以完成好课题为目标,这使同学们学会了从大局着眼,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方法[3],也有助于了解其他方向的知识和和谐团队的建设。当沟通做好了,项目的进展也必将提速。

(4)要有勤俭节约的精神。在开展SRTP项目的过程中,学校下拨的项目开展经费往往是不够的,对于经费的使用项目组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要将项目的经费实实在在的用到项目最需要的地方,不能乱用。对于研究过程中采购的材料和物资应该节约使用,而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设备与仪器,要在熟悉使用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因为有些设备与仪器的使用复杂,如果不熟悉使用方法和操作规则,很容易损坏仪器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要正确看待SRTP项目所带来的利弊。大学生们参加SRTP项目,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并提高收集和检索资料的能力[4],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今后的毕业就业、工作或读研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但与那些未参加SRTP项目的大学生比较,需要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使得课余生活显然没有那些同学丰富,再加之有些同学以短浅的眼光看待科研训练的意义,认为只是给指导老师打打下手做点小东西,根本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利益,在遭受其他同学的不理解后,可能对坚持参加科研训练产生动摇,导致参与的项目半途而废。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SRTP项目带来的利与弊,抓住主流,坚持将科研训练计划进行下去。

4结论

大学生SRTP项目涉及大学生、指导教师和高校三方主体,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机制,明确规范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使SRTP项目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作为三方的重要一方高校更是对大学生SRTP项目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是高校要完善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与SRTP项目,强化教师在科研训练计划中的指导作用;二是要以项目为中心,加强SRTP项目过程管理,建立大学生科研项目来源多元化机制,完善大学生科研素养培育体系;三是要增加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费投入,加大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基地建设,保证大学生SRTP项目研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家茂,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2]王菊,周宗瑶,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4)

[3]任晓光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若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第2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关键词: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 创新教育 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决定因素。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淡薄,存在着诸如传统教育模式落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学校缺乏创新氛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利于人才个性化培养。高等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本科生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要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以使个人的社会竞争力得以提升,而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要想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资源,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 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由北京市教委批准实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一项本科生创新教育资助计划,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实施计划,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单一、侧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现状,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1 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我校以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为契机,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把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打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课程设置的封闭性,按学科大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加大跨学科、跨专业综合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校修读课程,克服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状,统筹通修课、通识课等面向全校或跨院系课程,构建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由辅助地位变为创新素质培养的独立环节。构建以平台(大类基础平台和专业主干平台)为背景、以层次(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层、创新研究层)为基础,以结合(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方法的模块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开设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能训练等实践课,增加实验中心的投入,建立创新实验室,成立电子协会,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推进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研究空间。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加大大学生学科竞赛支持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2.2 兴趣驱动自主实践,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原则是: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即:要求参与计划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创业设计有浓厚兴趣;在导师指导下,能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完成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分析、总结等工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夯实基础,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条件。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式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等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

实行层次化梯度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创新教育。基础实验层采取教师授课指导的方式,侧重于元器件的选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各种电参数测量、电路调试与故障检测等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层采取开放式自主实验方式,侧重于知识综合、融会贯通和应用设计,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电子系统通常由一些常用单元电路组成,如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放大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C/DAC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等,对这些基本电路和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和制作,为今后自主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标自行拟订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研究层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主要针对创新性实验、各类学科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和参与开放的科研项目等方式,强调对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个性发展,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组队、选题、项目申报、性能指标和设计方案拟订、项目实施和成果总结等工作;教师仅仅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2.3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保证项目研究质量

由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构成校级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对项目进行规范管理,指导项目的开展,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撑条件,从制度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教务处负责项目运行状态的监督与管理,如定期检查项目的开展情况,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组织专家对项目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完善院系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督导,学院为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创新性实验和创业项目,保证项目的研究质量。

学校的示范性实验中心、各类实验室全方位开放,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场地、实验仪器等方面积极支持参与项目的学生,为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从条件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定期组织项目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机会,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环境。

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参加项目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试和成果认定等。完成项目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对参与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奖学金、优异生、免试研究生等评选中优先考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根据项目任务量和完成质量,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激发教师主动开展创新教育的热情。

3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1 激发科研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吸引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和项目组,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科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大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学生通过科研活动认识自己,增强信心。

通过参与项目的方案论证、课题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撰写等环节,使学生真实体验科学研究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全过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指导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引导、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养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这样一个创新过程,使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精神,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3.2 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项目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有负责硬件设计的,有负责软件开发的,有负责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的,等等;项目的研究工作需要项目组成员之间交流沟通、相互协作。通过参与计划项目,锻炼了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了集体主义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了学生的素质拓展教育,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创新的学风、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知识、智能、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是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造力的机会,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温喜宝.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6-8.

第3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工程素质养成;工程化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94-02

一、前言

2003年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在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建议和计划,并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和支持,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1,2]。目前,许多学校在发展规划时,都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到了大众教育,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例如,专业内容更新不及时、课时减少、实习和实践环节缺乏等,导致工科类学生缺乏基本的工程素质,目前工科学生存在的眼高手低的现状,达不到用人单位对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要求,导致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企业又难于招到合适的人才。因此有必要在工程素质养成和工程化训练方法方面进行改革。作者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积极效果。本文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对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办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工程素质的培养

工程素质是指从事工程实践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能力,是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工程素质的特征是:第一,敏捷的思维、正确的判断和善于发现问题;第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第三,把构思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第四,具有综合运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程建设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达到预期目的。工程素质实质上是一种以正确的思维为导向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二是良好的思维素质;三是工程实践操作能力;四是灵活运用人文知识的素质;五是扎实的方法论素质;六是工程创新素质[3-5]。工程素质的形成并非是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质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使素质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综合化、整体化和目标化。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体现在教育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同工程专业的工程素质,具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工程环境,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环境和条件差异进行综合培养[6,7]。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工程素质的养成以及相应的培养计划的制定。

1.教师的工程素质培养。研究型大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平台,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选择留校的青年教师基本上都要求有博士学位,他们的基础理论比较深厚,却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教师除了参加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之外,还应该参加各种实习的指导,通过实习指导熟悉企业生产过程,了解生产技术,密切生产实际与专业教育的联系;重视应用型和工程型科研课题的研究,深入实际不断提高自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2.课程设置的规范性。课程内容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计划划分为通识基础课程、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等环节。加强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基础课教学,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职业变化的人才;增加选修课程,扩大选修课比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三、工程化训练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和实验设备不足,原来一个授课班30~60人,现在变成150~180人,甚至更多,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由于课时少,许多理论又讲不透彻,教材更新又不及时,不仅课堂也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实验环节也难以落实到位。几年来我们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动手的实际问题,结合单位实际,加强了工程化训练环节的落实,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1.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联系,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得到理论知识的学习,补充了课堂的理论知识。

2.建立口袋实验室,将单片机、DSP和ARM等实验板逐步小型化,学生放到口袋里,课余时间即可随时随地地用笔记本通过USB接口调试程序,加强学生的动手兴趣和培养动手能力,将理论和实验课时拓宽。

3.科技训练计划。每年暑期单独开设5周的小学期实践环节,设置工程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集中时间完成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动手制作,训练内容由易到难;通过实际动手制作、调试、总结报告和答辩等环节,增强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4.鼓励参加各种竞赛。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文化课的兴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些训练,加强了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些团队的示范和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对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型大学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还要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大学的工科学生尤其如此,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不可偏废,还必须大大加强。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制定从教师到学生的一整套实践方案是个难题,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几年来的学生工程素质养成、工程化训练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各类赛事中屡获奖项;毕业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振国,王辉.如何建设研究型大学[EB/OL].http://.cn,2003.12.

[2]周哲玮.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上海大学校报,2008,(537).

[3]朴雪涛,王怀宇著.大学制度创新与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4]张德安.行业特色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之概念认定及路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

[5]刘佳,柳小玲.研究型大学条件建设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6,(04).

[6]王革,周红蕾,牛宏泰.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几点思考——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1).

第4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 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生态语言学视野下基于多元化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交流日趋频繁,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趋势。应用型本科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办学模式,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即“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大学英语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开展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然顺应了时展的要求,但学生的内在需求却是臻待解决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应用语言学家James D.Brown认为需求分析在语言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成了课程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言教学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另外,英语学习者的“期望与渴求”以及其英语能力的“欠缺与不足”也构成了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因此,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必须以分析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为基础。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三个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英语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学生为什么要学学英语课程? (2)学生最需要的语言能力是什么?(3)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英语课程?

1.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是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本科生,他们分别来自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涉及会计、管理、法学、中文、教育、国际贸易等专业,共收回有效问卷6900份。

1.3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卷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自行设计,共分三部分,计20题。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现状、接触英语的时间、对课程设置的需求。

1.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本调查从2013年起每年秋季学期10月底进行,先后三年对当年新生进行的专项调查,问卷通过网站。为确保问卷调查的有效性,调查利用课堂时间,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然后提交结果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回收率为100%。笔者采用SPSS13.0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不再以取得学分或者毕业证作为大学期间英语学习的目标,而是把目光投向长远的,今后的人生规划,学习动机多样化。47.3%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应该综合提升语言能力、为就业增加筹码、取得学分或者毕业证、考研或者出国等多种动机,这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致。但学习动机没有转化为学习动力,64.4%的学生每周英语学习的频率很少或者没有(除非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与课程要求的课内外学习时间比1: 2相差甚远。

2.2学生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需求趋同集中

82.2%的学生认为,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 最重要的是说的技能;72.3%的学生认为最难提高的是英语听说能力;而对于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能力中,选择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学生占75.3%。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意识到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和难度,并急于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但作为语言能力培养,英语课程应该培养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3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总体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82%的学生希望开设专门针对四、六级考试的课程;而希望开设与专业相关英语课程(如专业英语等)的学生为72.7%;对小语种课程(如日语、泰语、韩语等)的需求程度为51.9%。这一结果反映出,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已经从英语延伸到其他语种。

3 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学生课程的需求呈复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学生需要大学英语课程目标能够更加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英语和小语种。基于问卷分析反映的学生需求,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3.1课程设置以生态观为指导

根据生态学原理,课程设置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整体,提倡兼容、动态和良性的发展,课程要素之间要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协调、动态、平衡的英语课程体系。以生态观来指导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开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顺应当今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要求。

3.2课程设置应立足于校本需求,规划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学校定位、专业需求和学生水平等因素,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基于本校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制定多层次多维度英语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校本特色。

3.3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学校,其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专业结构、学习需求、学生的语言水平差异以及各种需求和环境的变化,建立一个多元化、动态化的课程体系,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和不同需求围绕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专门用途开设不同的英语课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选择课程的空间,让他们各取所需。既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顺应大学英语教学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化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教学质量。

3.4 课程体系应分阶段、模块化

鉴于学生对英语考试类、专业类和小语种课程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中,应按照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设置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基础阶段课程群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提高阶段课程群。在基础阶段,可设置不同模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课,夯实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强调基础性和应用性,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在提高阶段,可开设相关专业的语言拓展课,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4 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时间跨度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公共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以生态观为指导,立足于校本需求,规划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体系。考虑学生的主体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使得课程设置朝多元化,分阶段、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效果,培养出既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又具有跨文化素养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推进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J].外语界,2011(1):21-29.

[2]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2):21-25.

[3]韩红建,王红梅.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7-100.

第5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关键词:文化素质;应用创新;烟文化;课程建设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1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03

为加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做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工作又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本研究围绕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和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名校课程建设目标,并基于新形势下文化素质课“烟文化”建设与改革情况谈一谈体会。

一、高校开设文化素质课“烟文化”很有必要

烟草(Nicotiana)隶属于茄科,原产于中、南美洲,当地印第安人最早吸食,后逐渐传开,并赋予了宗教迷信色彩,使吸烟从一种习惯转变为举办集会、宗教仪式时的重要礼节。随着欧美大陆间往来日益频繁,烟草被带入欧洲,并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迄今烟草生产地域分布广泛,覆盖120多个国家。如此久远的烟草使用历史和广阔的地域分布,并伴随着后人对烟草认识的不断深入,如毒性、麻醉作用、药用功能等,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以烟草为基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复合体,即烟文化。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社会心理、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科学见解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然而,与茶文化、酒文化相比,人们对烟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为了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烟文化知识,正确认识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与素养,开拓科学创新的思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开设“烟文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岛农业大学“烟文化”课程建设改革特色与成果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1.采用“板书+言传+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将烟文化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以板书的形式表达,以利于知识传授和学生知识记忆。另一方面以多媒体形式展现烟文化视频图像资料,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烟文化。如:学生通过观看鼻烟壶视频介绍,有助于认识鼻烟壶的作用、艺术风格及习俗,并能够以其为载体,更好地了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最后在板书和多媒体传授的同时,通过言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结合,培养他们知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创新意识。

2.积极开展“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烟文化知识交流活动,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烟文化知识话题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并给学生安排一些思考题,要求他们课后独立或合作查阅文献资料。教师也可制作PPT,并安排演讲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既强调合作性学习,又鼓励个性化表达,最大限度地培养大学生应用创新思维能力。

3.加强案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在“烟文化”教学中我们同样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如:“吸烟有害于健康”,我们以一些关于吸烟致癌的真实报道为题材,基于事实编写故事,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吸烟的危害性,从而远离吸烟。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求真、反思、批判、创新和渗透意识,能够用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去认识烟文化。此外,实践教学也是该门课程所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论认识。

(二)构建富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

1.由浅入深、由历史到现实。我们把“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分成烟草的起源与发展、烟牌号与烟具的流行、烟与礼俗、烟的消费及其社会文化依托、烟与健康、烟草育种与栽培、烟草科学最新进展7大部分。每部分内容都具备“三性”,即趣味性、启发性和交叉性,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自身文化素质。

2.广鉴古今书籍资料,丰富发展烟文化教学内容。我们在借鉴、整理前人对烟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合了近年来烟草行业国际前沿、发展动态及最新进展(如:我国近期颁发了中央禁烟令,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所牵头绘制了全球第一套烟草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等),进而丰富、优化和发展了教学内容,并形成了完整的教材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了教学大纲、教案、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库、思考题库等。课程内容突出“广、全、新、活”,同时我们借助校内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程相关资料供学生下载学习,这大大提高了“烟文化”课程教学质量。

3.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邀请位于青岛及周边的烟草研究单位(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来我校给学生作报告传授烟文化知识,分享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经历。

三、结语

自我校“烟文化”开课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近期该门课程也被纳入我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建设院级重点课程。通过前期建设和改革,该课程在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内容等多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烟文化知识,而且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应用创新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一门优秀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是一个不断优化实践的过程,在现有基础上,“烟文化”课程今后还将继续改进和完善,为高素质应用型特色农业人才培养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群英.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论坛,2008,2(1):17-25.

第6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关键词 :DNA生物传感器;切刻内切酶;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放大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低浓度特定DNA序列的超灵敏检测在临床诊断、基因突变检测等生物学研究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4]。与荧光法[5]、石英晶体微天平法[6]、比色法[7]等众多的DNA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发光法因其方法简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而得到了广泛应用[8~10]。

目标放大和信号放大是提高DNA检测灵敏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传统的目标放大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11]、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12]等因高的放大效率、灵敏的检测效果而被广泛应用[13]。然而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特殊的设备或昂贵的检测仪器,存在耗时、易污染、成本高、操作不便等缺点[14]。相比之下,通过目标物提高检测灵敏度的信号放大技术,快速、简便,已成为超灵敏检测DNA的研究热点之一[15~18]。切刻内切酶信号放大是近年来逐渐采用的低浓度核酸的检测方法[19]。探针DNA与目标DNA结合成双链时,形成切刻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内切酶对探针DNA进行剪切,使得目标DNA被释放出来,并进行循环利用,实现检测信号的放大[20~24]。

电化学发光法不仅具有化学发光分析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和仪器简单等优点,而且电化学分析控制性强,选择性好[25]。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如高稳定性、不易分解、荧光寿命长等[26],已被作为生物传感器的标记物和信号探针[27]。近年来,利用量子点高效及稳定的电化学发光性能研制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备受关注[28~31]。然而,将量子点优异的电化学发光性能与切刻内切酶的特异性相结合,进行目标物测定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本研究基于切刻内切酶的信号放大和量子点高效的电化学发光性能,建立了超灵敏检测DNA的方法。通过自组装方式将捕获DNA(cDNA)固定在电极表面,靶DAN分子(tDNA)与其特异性杂交形成双链,利用切刻内切酶对形成的双链中的cDNA进行识别和切割,释放出tDNA序列,参与下一轮的杂交和酶切。本传感器制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MPIE 型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系统(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采用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为金电极(直径2 mm),参比电极为Ag/AgCl(饱和KCl)电极,对电极为铂丝电极。PGSTAT128N Autolab 电化学工作站(瑞士万通有限公司);UV240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F7000 荧光仪(日本日立公司)。

氯化镉(CdCl2・2.5H2O)、碲粉(Te)、硼氢化钠(NaBH4)、巯基乙酸(TGA)、巯基乙醇(MCH)、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购于上海Aladdin公司;切刻内切酶Nt.BstNBI(New England Biolabs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DNA序列均购自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使用时用TE缓冲液(10 mmol/L TrisHCl, 1 mmol/L EDTA, 100 mmol/L NaCl, pH 8.0)进行配制和稀释,碱基序列如表1所示。

2.2 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

CdTe水溶性量子点合成方式参考文献[32]的方法并稍做改进。将250 mL 0.0025 mol/L CdCl2溶液倒入三口烧瓶中,磁力搅拌,通氮气除氧15 min,接着加入100 μL TGA,并用NaOH调节至pH≈10,继续通氮气10 min,封口。

量取3 mL二次蒸馏水倒入另一个50 mL 三口烧瓶中,同样通氮气除氧。称取0.36 g NaBH4和0.144 g Te粉加入水中,在65℃水浴和磁力搅拌下反应,直到黑色Te粉完全消失,得到紫色透明的NaHTe溶液。将得到的溶液倒入上述含有CdCl2溶液的三口烧瓶中,95℃水浴中搅拌回流2 h,得颜色透明的CdTe水溶性量子点。

2.3 电化学发光DNA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将金电极用0.05 μm Al2O3抛光至镜面,分别置于50% (V/V) HNO3、无水乙醇、水中超声清洗后,浸入含有1 μmol/L cDNA溶液中过夜,cDNA通过SAu键自组装在电极表面。将修饰电极浸入到巯基乙醇溶液中,避光孵育1 h,封闭其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分别用0.1 mol/L PBS缓冲液和0.5 mol/L NaCl溶液清洗,制得电化学发光DNA生物传感器。

15 Hu Y H, Xu X Q, Liu Q H, Wang L, Lin Z Y, Chen G N. Anal. Chem., 2014, 86(17): 8785-8790

16 Lin C S, Chen Y Y, Cai Z X, Luo F, Wang Y R, Chen X. Electrochim. Acta, 2014, 147: 785-790

17 Chen J H, Zhang J, Guo Y, Li J, Fu F F, Yang H H, Chen G N. Chem. Commun., 2011, 47(28): 8004-8006

18 Zhou F L, Li B X. Anal. Chem., 2015, 87(14): 7156-7162

19 Kiesling T, Cox K, Davidson E A, Dretchen K, Grater G, Hibbard S, Lasken R S, Leshin J, Skowronski E, Danielsen M. Nucleic Acids Res., 2007, 35(18): e117

20 Zou B J, Cao X M, Wu H P, Song Q X, Wang J P, Kajiyama T, Kambara H, Zhou G H. Biosens. Bioelectron., 2015, 66: 50-54

21 Zhang K, Wang K, Zhu X, Zhang J, Xu L, Huang B, Xie M. Chem. Commun., 2014, 50(2): 180-182

22 Xu W, Xue X J, Li T H, Zeng H Q, Liu X G. Angew. Chem. Int. Edit., 2009, 48(37): 6849-6852

23 Luo F K, Xiang G M, Pu X Y, Yu J C, Chen M, Chen G H. Sensors, 2015, 15(2): 2629-2643

24 Li N, Gao Z F, Kang B H, Li N B, Luo H Q. RSC Adv., 2015, 5(26): 20020-20024

25 Blackburn G F, Shah H P, Kenten J H, Leland J, Kamin R A, Link J, Peterman J, Powell M J, Shah A, Talley D B. Clin. Chem., 1991, 37(9): 1534-1539

26 Michalet X, Pinaud F F, Bentolila L A, Tsay J M, Doose S, Li J J, Sundaresan G, Wu A M, Gambhir S S, Weiss S. Science, 2005, 307(5709): 538-544

27 Huang H P, Zhu J J. Biosens. Bioelectron., 2009, 25(4): 927-930

28 Hai H, Yang F, Li J P. RSC Adv., 2013, 3(32): 13144

29 Hai H, Yang F, Li J P. Microchimica Acta, 2014, 181: 893-901

30 WEI XiaoPing, YANG Feng, DING Fan, LI JianPing. Chinese J. Anal. Chem., 2014, 42(7): 942-947

魏小平, 杨 峰, 丁 [, 李建平. 分析化学, 2014, 42(7): 942-947

31 HAI Hong, YANG Feng, LI JianPing. Chinese J. Anal. Chem., 2012, 40(6): 841-846

海 洪, 杨 峰, 李建平. 分析化学, 2012, 40(6): 841-846

32 Yu W W, Qu L H, Guo W Z, Peng X G. Chem. Mater., 2003, 15(14): 2854-2860

33 Jie G F, Liu B, Pan H C, Zhu J J, Chen H Y. Anal. Chem., 2007, 79(15): 5574-5581

34 Herne T M, Tarlov M J. J. Am. Chem. Soc., 1997, 119(38): 8916-8920

35 Hu R, Liu T, Zhang X B, Huan S Y, Wu C C,Fu T, Tan W H. Anal. Chem., 2014, 86(10): 5009-5016

36 Li F, Yu Y Q, Li Q, Zhou M, Cui H. Anal. Chem., 2014, 86(3): 1608-1613

第7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以江苏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得失。江苏大学实行的大学生创新计划主要是针对部分拔尖学生开展的一项竞技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在本科生拔尖人才方面的发掘和培养。但在学生受益面、课题与本科毕业论文的结合度、学生与实际科研的结合度等方面还相对欠缺。

论文关键词:理工科本科生;大学生研究计划;教学改革

从整体而言,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经过3年多的大学学习后,对大学生课题完成能力的一种综合考验。多年来,国内高校的大量扩招,毕业设计时间较短以及毕业设计处在毕业前夕的敏感期等多方面因素,促使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其原初设立时的功能。

一、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的重要意义

1.高素质专门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下高校的角逐点

进入21世纪,人类在知识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表明: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创造力,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定位为高教革新的一个主要方向。

2.教师结构优化及教学方法改革是未来高校的发展方向

中国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必然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高校要在未来的教育革新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充分考虑时代背景的影响。总体而言,中国高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订单式培训教育阶段。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大量的军工和民用建设人才。因此,那个时期的高等教育更侧重的是直接面向所需工作的订单式培训教育方式。

二是精英式教育阶段。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资源的调配主要以服从经济建设为主,且教育投入短期见效慢,导致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甚至于还提出过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口号。教育资源的稀缺直接决定了这一阶段的高校教育主要以择优选拔的精英教育为主。

三是大众化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进入就业适龄人口高峰期。政府为了达到缓解就业压力和保证教育入学比例不降的双重目的,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口号,强制高校进行招生规模扩张。

四是高校教学硬件和人员膨胀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之前累积的高等教育弊病也不断凸显。一方面,持续的生源扩张,与有限的教育资源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高峰期学生毕业涌入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两方面因素直接促使公众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质疑。增加教育投入,进行教育革新的呼声越来越大。因此,政府通过大学城建设,并校和贷款等各种方式鼓励高校进行教育硬件的扩张整合和人员的补充扩张。

五是师资结构优化和教学质量改革阶段。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的是先吸收纳入,再消化改革的路线。因此,走过了教育规模的膨胀期,教育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膨胀期后,随即而来的将是教师结构的优化和教育方式的革新。

就教育方法革新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中国作为目前劳动密集型代工产品的输出大国,已经不再缺少相应的技术工人。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转型将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几十年来,我国高校的学生规模翻了数翻,高等教育却一直处于被动应付的状况。西方教育从古希腊开始就一直是人本主义教育占主流。而中国的教育则是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3.大学生研究计划

大学生研究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是一项对本科生进行创新培养的教育改革举措,其原型首次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在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与变革后,已经成为世界诸多知名高校普遍效仿的做法。目前,在MIT学习期间,约有80%的学生至少参加过一项UROP计划。Caltech也相应设立了夏季大学生研究奖学金,用于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训练。1998年起,由李政道先生引入该方法,并在我国设立“莙政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CURE)”,简称莙政项目。目前,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UROP”计划已被国内多数顶尖高校纳入本科生教学范畴。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等名牌大学也都在积极探索将大学生研究计划全面纳入到本科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

二、将大学生研究计划纳入日常的本科生教学体系的方案探索

1.明确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具体教学任务和教学培养目标

结合江苏大学具体的办学特点和学生培养方向,明确和制定大学生研究计划所对应的具体教学任务和教学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设计,从而为大学生研究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参考。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目的明确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清楚认识什么是科学研究,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大学生创新计划的思想普及并融入到大学生本科生教育过程中。此外,通过积极推动大学生研究计划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对接,提升江苏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水平,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2.明确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具体教学方案、教学形式

从总体的教学方向来看,大学生研究计划的科研任务可以是导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指定的旨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其他任务。任务的选择和教学过程,必须重视和突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地完成任务。一般而言,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学生在明确任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科研工作条件,导师定期与学生会面,了解学生的工作进展。讨论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同时,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学生应积极参加教师课题组的各种活动,包括组会,需定期撰写科研工作进展报告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3.对参与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学生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研究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其直接针对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因此,从人才培养的优化角度来看,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生研究计划适合于哪个年级的学生·因为任何科研计划的开展都需要基于一定的专业基础背景。二是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周期时间。对学生参与大学生研究计划的时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以学生的累计工作时间为准,另一种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为主。制定基本要求和大学生研究计划时间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和工程试验基础的条件下更好的得到科研锻炼。

4. 江苏大学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对导师的基本要求

导师的选取是保证大学生研究计划顺利进行,并达到对学生预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江苏大学学生考研进修和企业就业两方面的需求定位,制定相应的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导师资格认定标准,同时限定导师每个学年所带的学生数量,是保证大学生研究计划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5.学生相应学分与工作量的认定和评价奖励办法

大学生研究计划是把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本科生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将学生在大学生研究计划中的表现和最终成果纳入学生教育评价系统是本课题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6.导师相应工作量的认定办法

对大学生研究计划指导教师工作量的正确认定是对其工作的一种肯定。一个好的评价和奖惩制度可激发优秀导师的工作干劲,使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7.正确处理大学生研究计划与本科生毕业设计以及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协同关系

多年来,国内高校的大量扩招,毕业设计时间较短以及毕业设计处在毕业前夕的敏感期等多方面因素,使得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其原初设立时的功能。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开展,有利于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日常的本科生教育过程中。通过积极推动大学生研究计划课题与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对接,可弥补现行毕业设计工作中的诸多不足,从而提升江苏大学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大学生研究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计划相辅相成。大学生创新计划偏重于对个别拔尖学生的发掘和竞技培养,而大学生研究计划则是立足于将基本科学研究能力纳入本科生教学过程的一项教改试点措施。三者相辅相成,形成全方位深入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第8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科研训练;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64-02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如何办好高等教育是高教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这个课题的核心指向是回答高等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这个共同的范式中,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所高校的党政领导不得不为在象牙塔里是培养思想自由、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理论的专门人才,还是培养实践丰富、面向社会实用型的专门人才而不断反思、徘徊前行。事实上,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促使我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直指全面发展这样一个关键词。它无关学校所属的高校类型、高校所处的大学圈层,拟或学校的自我定位。全面发展意味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既要对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有所担当,即培养实践性较强的适应型人才,亦需完成高校自身的历史使命,即培养思想自由、有锐意进取精神的新领军者。全面发展的核心面向直指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即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高使命。

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外和国内某些高校已经做出一定有效性的探索。综观国内外高校科研训练的相关模式,积极为本科生寻求科研训练的机会以及安排科研训练计划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典型代表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我国清华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本科生科研研究机会计划: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清华大学提出的学生研究计划旨在为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明晰本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1]。在上述典范的带动下,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相关模式的探索。本课题组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各高校进行了实践调研,在肯定各调研单位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感受到本科生科研训练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还处在萌芽和摸索的状态。虽然各高校存在问题的表现层面、表现形式、表现程度上各有差异,但推敲后则不难发现,出现的问题在实质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一、大学生科研训练实施中产生的共性问题

比较国内高校开展的本科科研训练项目,在意识层面,项目的参与者校方、指导教师以及参与学生存在科研训练理念认识模糊,甚至混乱的问题。某些高校的校方没有把本科生科研训练看作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抓手,只简单理解为促进学生科研学习的一种活动;指导教师将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视为承担繁重教学任务之余的调剂品,对如何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以及怎样进行相关训练缺乏系统认知;而学生对科研训练的理解为仅仅发表或提供相关的论文或报告以获取相应学分。在行为实施层面,实施科研训练项目的各高校在组织机构、实施流程等方面如出一辙,缺乏细致化的实施手段与特色性研究内容。通过解析各高校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流程发现,在项目实施之前,各高校对科研训练计划宣传形式单一,局限于院系通告或网站公示;宣传的力度不足,局限于公布政策文件而缺乏相应解读。在项目申报之前,没有组织相关项目说明会以及师生见面会,学生课题申报与教师课题指导也成为无源之水。项目申报后,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评审缺乏透明度,学生有答辩的机会却没有申诉的权利。已立项的科研训练项目,虽在规定之中有中期检查和结题环节,但缺乏日常过程的精细化操作、检查和督促。在成果体现层面,表现为对科研成果展示力度不足,经验教训总结不到位。

二、大学生零起点全程化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

事实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化工程,只是简单地移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无法达到上述目的。本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简要思路是以大学生科研训练为载体,从学生大一到大四的四年学习时间系统化渗透性进行科研思维的训练。

在体系安排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应当注意以下四方面的结合:第一,注重与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结合。在设置或修改专业培养方案时将科研训练计划纳入其中,并设置相应的创新学分;第二,加强科研训练与课程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科研项目选择上着重参考与本学期所学专业知识的前沿方向及内容;第三,激励学生将科研项目与各种综合性竞赛和专业性竞赛进行有机结合,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从竞赛中得来,以期双赢;第四,结合自己所选择的科研训练方向,选定相应的毕业论文课题和指导教师,完成毕业环节的各项内容。

在实施环节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艰苦、漫长的过程,只有着眼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才能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具体而言,在学生大一学年,注重对学生基本科研素养的养成。在这个阶段,培养方案中应设置信息分析与预测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锻炼学生进行文献综述、热点问题分析及科研思维初步养成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大二学年,由于学生参与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与课程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或课题先行渗透,这个时期在科研训练指导教师的选择上应当遵循学生确立科研训练项目的优先性原则,即由课题决定指导教师。这个时期的科研训练可简单理解为由下而上模式。在大三学年,由于学生逐渐学习专业课及专业方向课,这个时期的科研训练应当注重科研训练和学生自身所学专业的有机结合。进行科研训练的部门组织教师设置本专业理论前沿与实践热点课题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对相关课题进行选择。这个时期的科研训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以说是自上而下模式。在大四学年,先前进行的科研训练工作已经营造出师生进行科研相得益彰的氛围,此时,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的结合水到渠成。

在科研训练的氛围凝练上,既主张科研训练过程和实验室高度融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进行相关项目实验时在实验室进行,增强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同时,创造条件,激励学生将大型实验放置在社会上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科研训练的成功与否需要营造相应氛围。诸如,构建以Coffee Break和Forum为主体的交流模式。面对面的Coffee Break具有形式随意、交流自由、平等参与、广泛互动等方面的特征,此模式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促进灵感的闪现[3]。Forum是国外大学流行的一种教学与学术交流的方式,这种模式既能够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科研训练的一些交流,更是学生可以为研究某一项目与教师和相关专家进行近距离交流的互动性极强的教学路径。

三、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有效保障

目前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平台,然而囿于各平台处于探索和初步实践阶段,此时更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障。系统性的保障措施应从组织机构、制度与实施机制上进行考量。首先,在组织机构上,日前实施科研训练的各高校普遍由其二级单位校团委负责实施。本文认为,应当变校团委负责为教务处主抓,增强科研训练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与毕业环节的结合度。在制度建设上,学校应系统地对科研训练的各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和实行一系列增强本科生科研训练的保障力。诸如,制定和实施科研训练项目管理条例、科研训练项目评审条例、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指南、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细则等规范。在实施机制上,一是建立实施科研创新培养责任机制,选派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责任人,确保科研项目过程的顺利进行;二是建立科研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并确保政策的实施,以此来调动教师和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科研创新活动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4]。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张帆,魏安智,王云,黄海瀛,梁宗锁.高校SRT及大学生科研素质全程化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8).

[2]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

第9篇:大学生科研计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研究训练 工程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 培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等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同志在2006年的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创新之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要创新人才来实现,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1999年开始在校内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ndergraduate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URT计划”)。实践证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良好途径。

一、大学生研究训练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

学生在具有探索和创新性的大学生研究活动中,不仅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意识,还锻炼了实践技能,实现了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的开展会带动并营造起一种浓郁的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进而带动并引导更多学生投入科研实践锻炼。

2.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

大学生研究训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使得大学生研究训练成为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随着每年项目的增多,参与学生的增多,大学生研究训练逐渐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创新活动的舞台。

3.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用型大学或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一个区别就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各类科技活动实践中通过亲自动手和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大大提高。

二、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实践

1.建立二级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校级和院系两级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由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主要职责为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制订URT计划的有关政策、指导URT计划项目的实施、评审推荐申报市级项目和审定校级项目、监督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对结题项目进行审查等。院系级管理机构主要由院系主管领导、教授、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等组成,主要职责为研究、规划本院(系)的URT计划项目并组织申报、评审、结题验收工作,检查和监督本院(系)URT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URT计划的管理建议等。为保证学校措施落实到位,各院(系)都设有URT管理人员,负责URT计划相关事务性工作。

2.完善管理制度

在总结多年开展URT计划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教务处修订了《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管理规定(试行)》,对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以及经费管理等都给予详细说明,使项目过程管理进一步细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并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固定为学校一项日常工作,保证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提高URT计划实施效果。制度的完善既有利于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的有章可循,又为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3.搭建网络平台

由教务处牵头、计算机系和教务处师生联合自主研发的“基于Web的大学生研究训练网络管理平台”已于2008年试运行。网络平台不但具有宣传和交流功能,而且具有强大的项目网上申报、网上评审与日常管理等功能,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管理与运行的效率。网络平台使管理更加人性化,通过使用网络管理平台,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随时上网课题及所需人员要求,学生可随时对课题进行了解,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选择。同时这种允许所有学生和教师了解并参与的网络平台方式,扩大了大学生研究训练的影响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平性;网上评审功能在空间上扩大了参与专家的范围,使评审更加客观、公正。网络管理平台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管理人员和师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界面看到项目的进展情况,网络管理平台会根据每个项目预先制订的计划,自动发邮件提醒参与项目的师生近期该进行哪步研究了,也使管理更加人性化。通过URT网络平台学生在主动性、项目开发和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方面都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4.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教务处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专门经费支持大学生研究训练等创新活动;在本科生学习管理条例中明确科技创新获奖的加分规定,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奖励,创新学分可取代相应通选课的学分;对指导教师则给予课时量津贴或奖金奖励,鼓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工作中,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大学生研究计划的积极性。另外,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到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走向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如高052的一位同学说:“在研究该项目时,无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内容都只是对我们现在所学专业的基本概况,当涉及某一特定的专门的专业知识时,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研究相应的合成反应机理等内容,大大提高了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专业的前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所从事的工作起到深远的影响。”高043班的一位同学说:“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在分工各司其职的同时,我们还相互帮助,通力合作。URT计划树立了我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学生的这些感受都无形中激励了更多还未参加进来的学生加入到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中。

5.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为让学生积极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校将学术科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合校企,形成了联动的机制。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从实习单位或科研合作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中开发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关注和思考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以及自身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自拟项目。各院系还积极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创新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在独立工作或专业实践中激发研究兴趣和创造性,在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另外,学校还鼓励各单位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专家为URT指导工作组成员和URT项目指导老师,来加强大学生研究训练的企业参与度,从而使在大学生研究项目具有一定应用性,也有利于创新研究成果向社会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6.强化资源共享

学校要求各实验室(中心)面向开展项目研究的所有学生开放,提供时间和设备的保障,保证项目的实施。由于学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参加研究项目,所以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有利于学校各院系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统筹利用。

三、实践成效与进一步思考

1.实践成效

项目实施十年来,共设立693个URT研究项目,有2145名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指导教师686人次,学校投入近200万元经费。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举办38场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撰写科研论文400多篇,参与学校内多个网络工程项目建设等。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学竞赛、物理竞赛、ITAT模型车大赛等一系列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仅近三年就有376人次获奖,其中全国一、二等奖58人次,全国三等奖74人次,北京市一等奖22人次,北京市二等奖80人次。我校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实用技术专利,如智能机器人项目中开发出三种不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等。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校设立的URT项目数和参与的学生数大大增加,由最初每年设立30多个项目发展到现在每年设立100多个项目,参加的学生数也由最初每年100多人增加到每年300~400人。学生在参加了大学生研究训练后,都感觉受益匪浅,如应062的一位同学说:“一年的URT结束了,这一年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增强了许多。虽然这一年显得比别的同学要忙一点,玩的时间少一点,但是我觉得值得,因为我学会了自主创新。”

我校有许多学生因为参加URT项目而在出国留学和考研中受益,如计043的一位同学目前正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研究生;如热061的一位同学:“在我今年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中,我参加URT计划项目的经历给我所申请学校的教授们很深的印象,在美国高校,教授们眼中学生本科时期的URT科研经历,特别是我们工科,是评判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能够有幸在本科时期参加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为我出国留学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加URT项目的计051一位同学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等。

另外,我校许多学生因本科时期参加URT项目而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如计043的一位同学进入北京金科润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URT组长)发展、计042的一位同学进入金蝶软件公司工作、计043的一位同学进入数字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计052的一位同学在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工作等。

2.进一步思考

首先,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如何定位和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应用型大学或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更强调培养人才的应用性和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和实用性,通过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为区域、地方、行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由此取得的支持。所以学校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侧重点不应在纯理论和学术研究,而应以应用型研究或应用理论研究为主,鼓励学生进一步积极发现和开展面向企业或生产经营的项目。

其次,通过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内资源的共享,能否通过校际间互聘研究项目指导老师等途径,实现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当然这需要不同学校之间达成有关创新学分互认、相关课程替代等一系列保障制度。现在许多高校已实现校际间课程互选互认,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生研究训练亦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另外,国内高校大学生研究训练仅仅局限于本校学生,有些高校甚至很少有跨院系招收学生的项目。而国外高校在此方面则显示了较强的开放性,如美国伯克利大学,其他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机会向伯克利的学生开放,伯克利的研究机会也允许其他大学学生参与。这样有利本校本科生于吸收其他大学本科生的优长,从而开阔视野,全面成长。

再次,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开展可分为两种,一是教师设立科研项目,二是学生自己申请立项,但组织形式都比较单一。比较起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科研训练形式显得更为丰富多样。能否扩展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研究训练项目,以满足更多学生的要求:如针对很多学生平时没有大块的时间去做项目实验这一问题,设立“暑期研究计划”,这也有利于学生跨院系、跨学校参加项目研究;针对由校外提供或由企业或校友资助的研究项目,可以设立“××企业基金”研究项目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立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训练项目,如可以向MIT那样设立“良师益友计划”(Research Mentor Program,RMP),将从未参加过大学生科研训练(UROP)的学生与至少有一年经验的优等学生联系起来,后者向那些希望参加项目但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预备生提供经验,指导者可得到奖金,预备生不获报酬,但当他们正式申请时,可优先获得UROP资助。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作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所在学校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实践进行总结、思考和探究,希望更好地把握该项活动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推进学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使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志渊,毛一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2).

[2]夏红卫.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伯克利理念”的启示[J].国际人才交流,2000,(9).

[3]刘诚.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特点及其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