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

第1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03-01

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它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人的发展问题,也即是通过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和提高来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提升自我的品味和价值,体会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的观念等等。在高中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普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性。因为此阶段是人生重要的价值观念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加以适当的高尚的人文素质的引导和教育,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具体而言,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良好的人文意识对学生后续的发展都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学生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在高中生中贯彻人文素质的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质,让他们在良好的德育熏陶之下进行学习知识的掌握,从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的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一个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尤其是在成长的初期更是如此,所以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对人文素质的培养,那对构造他们的内心,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的教育有其必然性,同时有其可行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较好的相互促进作用,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高中生物知识的传授中不仅仅是生物知识的单方面的传授,其中也蕴藏着较多的人文理念。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高中生物科学中不仅有着深刻的哲学性,还有着丰富的美学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生物的哲学化的运动过程,其中充满了哲学的观念,比如说运动变化发展,比如说矛盾的对立统一,比如说普遍联系等等,生物是哲学的一部分,生物体现了诸多的哲学精神和原理,所以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哲学的分析和研究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方式之一,其次是生物中美学特性,此一点更加容易理解,生物的美学性不仅仅体现在研究对象之美,同时也体现在研究方式之美,通过假设的提出和实验的构建和结果的观察等等,处处都体现出一种人类的科学和智慧,实验本来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其中充满着一种美感。

不仅如此,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上也提出了人文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包括各种知识学科的教育,目的都包含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个人自我的力量等等,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应该将生物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以生物知识为载体和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之策略

人文素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论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之策略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在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教师和学生很难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需要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将人文素质的培育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然后有学生自我学会树立一种更为主动的发展观念。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则要防止自我淹没在繁琐的灌输式的“教学”之中,树立多元化的发展观念和思路,注重对自我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其次,在观念有所改变,树立了正确的积极发展观之后,需要教师主动尝试改进教育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懂得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来达到唤醒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需求和学习的欲望,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的培养,在此之中向学生提出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当然教师在教导前,首先必须确定自我的形象,即让学生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老师也是如此行事的,所以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2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朱光潜;人生艺术化;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B83-09;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250-02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1932年出版了《谈美》一书,书的最末一章“慢慢走,欣赏啊”,其副标题是“人生的艺术化”,这一命题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枢机,它意在宣扬一种完美的人生理念,展示一种超凡的人生境界。

在风雨如磐的20世纪上半叶,“人生艺术化”的美学思想缓解了当时国人的精神苦闷,给他们提供了“避风息凉”的处所,应该说,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今天朱光潜写《谈美》时所处的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久远了。然而他当年提出的“人生的艺术化”美学命题,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一、审美教育应以塑造完整的人为其宗旨,着眼于人格的整体性和个性的丰富性

审美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人,首先就在于其是否具有完整而丰满的人格。朱光潜多次强调人的完整性,在早年的《谈美》中他指出:“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把它分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为正名析理起见,原应有此分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他们虽是可分别的而却不是互相冲突的。”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部分,三者应该统一于完整的人生中。“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的多方面的谐和的发展,没有残废也没有臃肿。譬如草木,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之卞,它的一般生机总是欣欣向荣,长得枝条茂畅,花叶扶疏。”

朱光潜的审美教育思想的落脚点始终是在个体完整的人格培养上,他所强调的人格健全是从人自身完整发展的角度来谈论的,朱光潜的美育思想才真正是从个体个性和自由发展的角度来出发的。人格完整性和个性丰富性的获得是以自由教育和个体教育为基础的,这是朱光潜的美育思想超越于同时期的美育家之处。

那么,目前我们审美教育最根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促进个体的生命和谐发展,我这里所说的“生命和谐发展”,用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指在求美、求真、求善的基础上,让个体发自内心地深刻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抱着正确的态度和运用正确的方法积极投身到审美实践活动之中,依靠生命的自主活动亲历美的陶冶,不断提升美的水平。

二、审美教育应以情感教育为中心,强调美育的情趣性

目前,教育体系特别是以逻辑思维和知识积累为主导,又十分强调道德的约束,这使得道德自我在行使权利时,总是把个性情感过多地管制起来,或使之服从于普遍的现实原则。理智自我排斥个性情感,因为逻辑思维总要求把对象的丰富性和个别性抽象掉,把主体的情感抑制住。而在审美教育活动中,审美主体以感性个别的非概念形式为情感的充分表现提供了机会,进而使人的性情得以解放。这就意味着它超越了道德自我和理智自我的压抑性而实现了感性自我。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审美的道德性或超道德性不是反道德或不道德,审美的非理智性也决非反理智或非理性。实质上,审美的情感解放不仅对道德与理智无害,而且对它们的发展有利;另一方面,真正的感性自我是与道德自我和理智自我相互协调的。

朱光潜强调审美教育的主体体验方面,强调审美情感的重要性,在他那里,情感在美育中的生命力,取决于个体的生生不息的审美体验,而这正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审美体验的独特意味则构成了审美教育过程中一个趣味之源。因而审美教育亦是充满情感的趣味教育,即然是趣味教育,那么就要求充满趣味。它主张通过审美实践,尤其是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教人将审美经验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审美教育过程趣味性作为美育现代性的课题就不仅是美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美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是以审美对象激发出个体的审美情感,使其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以此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共鸣,这一点与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功效。审美教育并不只是说教,也并不关心说教的效力,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积淀。人们常说审美教育是以美感染个体,以情打动个体,这种情感性正是审美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审美教育是靠情感来打开个体心灵之大门,使其在情感上感到舒畅,既能给其以快乐,又能使其得到陶冶。生动的形象、道德情感的参与,使个体的精神境界得到净化,不再具有明显单纯功利的实用性。情感是美感的故园,美感使个体超越了世俗,从而提升整个心灵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就是说,在操作上,审美教育靠近道德教育,但审美教育不是靠说理取胜,而主要是情感式的。

三、审美教育应是“人生化”的审美教育观或生命教育观

审美活动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有着内在的联系。审美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所依赖的一个重要的潜在条件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具有能够感知对象,传递情感,进行想象与理解活动的生理、心理机制。这种生理、心理机制正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这种全身心的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整个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美需要也是人的生命的需要,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人类如此地钟情于美、追求美、创造美,说到底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因为审美追求是对生命的追求,审美创造是对生命的创造,审美热爱是对生命的热爱。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念的人,厌恶生活的人,是不会去热爱美、追求美,更不会去创造美的。

审美还可以达到人的自由实现。“审美”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描述或界定它。但是,它在根本上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这不仅仅是由于人的最基本活动是生存活动,而且还由于“审美”的终极意义在于人的人生价值。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其基本意义应该是从“审美”这一基点生发开来,所以审美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审美”。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把“审美”看作是一个主体性范畴与教育有机地融合,也就是要把审美的价值转化为一种教育资源,因此,“审美”应当是审美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一方面,从人自身这方面来讲,只有人才需要审美,审美只是人的审美。因为审美是人生命活动的必然需要,它从属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需要是作为完整的人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需要,是人的永恒追求。另一方面,从审美的总体特征来说,审美本身与对自由境界的追求是无法分离的。因为审美集中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活动,以特殊的方式使人冲破心灵的束缚,引导人走向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审美能给人以活的生命:自愿且能动,沉入且超越,使人的创造力得以全面的发挥,是以幻想的形式对人的可能生活前景的充分肯定。由此,我们可以说审美是人的自由实现的一种方式。

所以,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和社会的审美意识和标准,借助于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向审美个体施加审美影响,同时激发、培养、引导个体积极投身自主的审美实践活动,让美的感染力和召唤力来愉悦、陶冶、净化、提升个体的情操和心灵,从而塑造其完美的人格,启迪其丰富的智慧,健全其壮实的体魄,促进其生命在真善美统一基础上不断和谐发展。

总之,对人生艺术化的强调,即是对人的强调。换句话说,“人生的艺术化”,既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宗旨,也同时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的手段和原则。作为审美教育的宗旨,“人生的艺术化”体现了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中人本主义因素,将个体的人置于审美教育的首位,关注个体的精神生存状态,注重个体生命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他不仅注重审美教育的结果,更注重审美教育构成的艺术化,将美的教育放到生活中去,从生活走向艺术,从艺术回到生活,达到“美化人生”的目的。朱光潜的这一“人生的艺术化”思想,蕴涵着人生和艺术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艺术源于人生,作用于人生。提倡用艺术去美化人生,实际上也就是强调审美教育对个体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即审美教育不仅是认识美的教育,而且是创造美的教育。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审美教育建设极具启示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朱光潜.谈美[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建翔.现代美育与人的生命节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4〕童庆炳.审美是人生的节日[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0(l).

〔5〕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第3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美育 幼儿音乐教育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8-

一、美育与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以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和表现、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一般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教育和学科美育等几个方面。美感教育指运用美的规律,通过审美实践的训练,以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美学知识教育主要是开展美学原理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素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学科美育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把各学科教育中枯燥的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把机械的死记硬背化为生动的想象,将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化为师生之间平等的相互交流。

审美教育是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美的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观是人们对于美和丑的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审美观。无产阶级的审美观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总结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经验,批判的吸收美学史上的积极成果,才能逐渐形成。

由此可见,美育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的美感教育。这种教育是尊重美育的本体功能的,即:丰富情感、启迪智慧、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是人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更好的结合与升华的教育,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审美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影响的基本素质教育。但长期以来在重”技"轻"艺"、重"艺"轻"情"的影响下,幼儿音乐教育偏离了审美与快乐的核心主题。音乐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幼儿音乐教育的普及,是一种社会性的任务,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把它重视起来,目前对幼儿音乐教育重视的局面以基本打开,需要进一步严格管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音乐教育是其中之一,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音乐、文化、教育,也是音乐社会历史时期人们的文化需要都在发生变化而决定的,如:初秋时期的“高山流水”音乐;盛唐时期的“宫廷音乐”等。从现代社会看,民族音乐正在振兴,严肃音乐正在普及,高雅艺术正在被人们普遍认识,这说明我国人民的音乐文化素质正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的音乐教育起步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相比要晚几十年,所以我们从加强幼儿音乐教育抓起,把其当作一种不可忽视的大事来做,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使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华夏人能够成为世界乐坛上的巨人,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将来不但是个经济强国,也将是个艺术强国,加强幼儿音乐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保障。

在整个学前教育活动中,幼儿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合理运用音乐教育这一重要手段,对幼儿进行情感陶冶、兴趣培养、智力开发和品德教育,已达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在当代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幼儿音乐教育对促进与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上有着独特的作用,幼儿音乐教育作为美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形式,对于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幼儿具有稳定与积极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独特的意义。第二、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幼儿能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身体动作和活动与音乐相协调一致,并逐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在比较中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幼儿会逐渐产生探索行为的倾向,在探索中幼儿的自尊心得到发展,迫切要求表现自己,要求自主,从而促进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第三、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起到调节作用。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的特点,这是吸引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活动中,促使幼儿性格活泼开朗,精神满足,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从而对幼儿自身的个性发展起到调节作用。第四、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他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美育与幼儿音乐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很多,内容也很丰富。如: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欣赏;美术课对人与自然形象的艺术再现;政治、历史课中对社会真善美与假丑恶本质的揭示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但是,在所有的美育内容中,音乐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对幼儿的身心、智力、毅力,创造力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着幼儿的全面发展。

美育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幼儿在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审美教育中,会把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与大脑中储存的审美经验联系起来,产生审美判断,形成感受和感动的情感反应,从而沉浸在美感的享受中。这种美感常常是发自幼儿内心的,情不自禁的。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以音响信号为中介直接刺激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官,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是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感享受,带来审美的愉悦,引起情感的共鸣。因此,音乐艺术的审美性使音乐教育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人的感觉器官中,视觉和听觉是被认为高级器官的,是审美教育的主要感官,在新生儿期听觉发展先于视觉,因此可以说音乐史最先进入儿童生活的一门艺术。它以其动听的声音、鲜明的节奏、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情绪特点唤起了儿童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升华。音乐艺术活动是幼儿最愿意参加的活动,音乐的声响对幼儿来说始终是最富有吸引力和外部刺激的,那些形象鲜明、生动欢快的音乐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各种富有美感的音乐活动形式,如:唱歌、舞蹈、欣赏、音乐游戏等能让幼儿体会音乐的美,进而去追求和向往这种美的境界。

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也就是说,音乐对于人,不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而是一种人生品性的熏陶,是一种快乐与美的体验。在如何真正达到快乐与美的体验这一点上,美育起着特殊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于幼儿音乐教育,我们就更应该真正围绕美育的思想,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使幼儿真正感到快乐,从而促进幼儿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和理性的健康成长,最终达到全

面发展的真正目的。

三、加强美育及幼儿音乐教育的一些建议

第一,加强最基本的音乐开发,即初级节奏和初级的音调启蒙。初级节奏就是在速度可快可慢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均匀的拍子,初级的音调启蒙就是在无伴奏的前提下,唱准一个音,声调可高可低。几乎没一个幼儿能同时做到上述两个方面,而单纯训练这些,会让幼儿感到单调,同时也违背美育的宗旨,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如:跟着钢琴用不同的调唱儿歌,用简单的打击乐为儿歌打节奏,律动教学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音乐。

第二,运用电教媒体。人类对于音乐的敏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电教媒体里所包含的声音、图像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其创造力,从中使美育得到真正落实。

第三,遵循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充分考虑音乐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的密切联系。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本性”“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他这种一切从儿童特点出发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符合审美教育的要求,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第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加强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极好手段。只靠宣传、重视、搞活动还不够,还要对幼儿开展第二课堂音乐活动,办幼儿音乐班,给幼儿上音乐课,这是加强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一个很好办法,同时,它也是启迪和提高幼儿智商的重要手段。(1)办班、上课是进一步发现挖掘和培养幼儿音乐人才的办法,同时也有助于选拔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达到扫除音盲的目的,就拿我们这一代来说,会使五线谱的仅有0.1%左右,会使简谱的也只能有0.5%左右,据调查:有的孩子连最简单的下加一线为“都”都不知道。通过以上几例的社会抽样调查,足已证明,如果不进行第二课堂“音乐课”学习,不办音乐班,不就有一批音盲出现吗?社会在关注,家长在关注,加强幼儿音乐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们办班,无论钢琴、声乐、还是舞蹈多要因人办班,因材施教,每期分三个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其中,初级班是培养幼儿兴趣,开发智力;中级班主要为社会培养师资力量;高级班则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这样分三个班之后,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提高很有效。如:对幼儿要加强基础训练,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使他们能在音乐的天地里寻找乐园,对高级班的学生来说,要加强技巧训练,必要时请专家作指导等。

综上所述,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尽管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但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做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幼儿身心以及德、智、等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云.大学美育课程.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谢苗苗.音乐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探析.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1).

[3]张懿彬.音乐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甘肃教育.2005(4).

第4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书法是使用毛笔书写汉字并使其保持丰富表现力的艺术。这门艺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史中积累了大量典范之作,在驾驭线条和结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巧。但是,当前书法教育中体现文化的意识比较淡漠,文化精神的缺失问题在书法创作和教育领域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符合书法对人的文化性发展的总体要求。本文将从技法实践和审美认识两大层面对高校书法教育中文化精神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初探,为高校艺术教育的文化性培养提供某些参考。  

 

书法是从日用书写与传统语言观中孕育出来的文化现象、艺术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机制,对书法才能、形式感受机制的研究可以为当代艺术教育、艺术创作提供不竭的灵感。这些,都是当代书法必须牢牢抓住的东西。[1]根据书法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技法训练和人文修养两大方面的运行关系,将当前高校书法教育中存在的不当培养机制简要区分为:过度偏重于书法技法、只注重技法训练而文素养缺乏的“技术派”;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但技法薄弱、无实际动手能力的“理论派”;技法薄弱而又缺乏人文素养的“江湖派”;较高层次的书法教育教学领域里忽视文化精神培养的“偏激派”。 进而以区分其分属文化精神和书法家的不同层次。 

根据以上所列四大类存在的不良现象,从重视书法文化精神的规定性出发,深入研究书法艺术相关的各项能力构成和人文素质构成及其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和施行书法艺术文化精神培养的全面发展机制。 

一、进行较高哲学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的训练机制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其深切的内在联系,书法的形式和审美构成一直都在深刻思考和力图体现人的心灵、精神与大自然的同构关系,并施行在人的自我修养和生活实践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书法创作和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国书法审美理想最终要统一到中国的哲学的审美观赏上来,哲学思想和思维集中地体现着人的智慧层次,书法创作和审美活动离不开某些智慧的参与,也时刻反映着智慧的含量。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应注重学生较高哲学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的训练,具体实践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习研究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孕育着深邃的哲学思想,满含着智慧的生发和滋养。中国书法的形成和产生就在于书法本身所必然反映的东方哲学思想,这是其之所以成为艺术并超越艺术的根本原因之一。书法的线条变化规律、空间聚合法则、气韵自动特性无不时时反映着书法对于天地万物总则和时空转换的本质特征。因此,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开设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习研究课程使书法学习者对书法的思考升华到高度的哲学思想的探究,从而获得东方文化精神的充分滋养。 

(2)对书法艺术美学的学习研究 

书法艺术美学是书法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书法艺术美基本要素、美的基本特征、美的产生因素和美的创作原理的重要课程。建国后中国艺术界对于书法艺术美的研究和探讨实际上是建立在运用西方美学分析法则对中国传统书法研究理论进行现代与古代审美思维想结合的学术基础之上的,因此,相对于单纯的传统美学阐述和西方美学理解而言更为完善而科学合理。因此,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应开设书法美学的学习研究,指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审视书法技法理论和审美理论,从而获得对书法艺术美的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 

(3)“因形象义”、从图形到表述迁延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视觉艺术美的阐述原理认为,视觉形象作用于人的大脑可以产生种种具体而生动的感觉和可供进一步思考的理性意识,成为人的精神领域里不可或缺的审美 材料。这实际上阐述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理念“因形象义”的现象。书法是集中反映这种理念和现象的典型艺术门类,对书法“因形象义”特性的反复体会和感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从图形视觉形象到义理表述迁延的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其对书法艺术内在规律的理解把握能力。 

二、人文素养培养机制 

近代书法家陆维钊曾深刻地指出,古往今来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学书者必须把主要精力与时间用在钻研学问、提高素养上。当代书法研究学者邱振中认为,作为书法家应该具备的“修养”,在大多数人心中还是特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部分。[2]人文素养是一个大概念,几乎涵盖关于人的所有修养。 

1.德品精神培养:从本质而言,书法是表情达性的艺术,如果书法家性情淡泊、心境清虚、情操高尚,在艺术实践上必易于达到较高的境界。虽然二者之间并非必然的一致,但道德情操对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必然的影响,因此,书法与道德品行相关。对人的德品的要求是文化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书法教育中不可缺少相关德品教育的课程相链接。 

2.学识精神培养:书法与学识相关,学识对于书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勤学善学者学识渊博,有独见卓识,在技法娴熟的基础上下笔自然不落俗套、不同凡响。因此,对于学识的追求是文化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书法教育应重视学生综合学识的提高,开设相关课程指导学生逐步体悟到学识之于书法艺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具有重视和提高学识的精神。 

3.阅历精神培养:书法家除了读书博学之外,必须拥有深厚的人生阅历。 “饱览前代奇迹”,潜心研习历代名家名迹,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鉴赏能力,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自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此外,书法艺术不仅是技法问题,重要的是学书者在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功之后应不断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经受种种磨炼,在繁复人生历练中洞晓天下之理,才能在书写时得心应手、笔随意转,使主客观融为一体,从书法技巧进入到艺术的最高境界——道,这时的书法将神妙莫测、笔墨神采焕发出自然万象之美,这是无数书法家毕生苦心孤诣追求的理想境地。 

4.著述精神培养:文字著述对于任何出色的艺术家都是一项重要的人文素养。书法家有必要将自身的艺术见解和收获诉诸文字以供探讨与交流,或者出于书法艺术自身表达的需要而利用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具有较高层次的文字处理能力和语言功夫的修养。高校书法教育中应该加强有关书面表述能力的训练,教育学生将写作作为自身艺术思考和总结的必要方式而加以重视,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字著述能力,切实推行文化精神诉求能力的教育机制。 

三、技法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首先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技术基础之上。从本质上说,技法是属于物质的,是艺术审美产生的基础。技法实践能力的训练方式和理念满含着书法作为特殊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文化精神,是物质表现形式,也是表现精神的必然形式。 

针对当前高校书法教育中存在着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但技法薄弱、无实际动手能力的“理论派”、和技法薄弱而又缺乏人文素养的“江湖派”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技法低劣徘徊不前的现象,应极力倡导技法训练意识,将其重新放到书法艺术修养的基础性重要位置。 

在课程设置上体现集中训练、长期训练和强化训练的特点,并将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或者可以按照书体演变史的发展进程来安排技法训练,或者可以按照风格特征的需要来安排技法训练,或者将这两者参插交织在一起进行训练。这样才可能切实实践对书法基本技法的总体训练,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笔法、字法和章法能力,为达到更高的体现个人风格和情调、神韵和气息的审美追求奠定坚实的技法基础。 

四、与相关专业领域的有效结合机制 

随着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书法被放在和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门类同等的位置上。在目前中国高校专业设置里也有相当数量的高校根据具体办学条件设立了书法专业,进行专门书法人才的培养。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思想问题,如仅仅是从弘扬传统艺术的立场强调书法的重要性,没有施行对书法与当代艺术、学术、教育等关系的思考,在培养人才上目标不明确,也难以找到 切实有效的机制,更谈不到建立一个科学而严谨的教学体系。[3]在当前高校教育中书法已经被作为一门专业而成为较为独立的专业教育领域,书法的文化性决定了与其他诸多相关专业领域进行有效结合的必然性。 

根据书法文化的规定性特征,我们可以找到其他相关专业领域与之想通的文化精神联系,开设相应课程与之链接,相互参照、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内容包括如上所述的共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思考、基本的美学原理和图式表意规律的思考、共同蕴含的各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分别在具体的技法运行和形式表现诸多方面的某些想通之处的对比训练和思考等等。如“书画的密切联系,乃发生在书法自身有了美的自觉、成为美的对象的时代,这依然是开始于东汉之末,而确立于魏晋时代”。[4]在具体教学中,坚持先理论后实践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以书法文化精神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坚持以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精神的综和培养为总体目标,切实把书法艺术精神的深入挖掘融入对整个华夏文化精神的研究探索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化精神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书法教育中文化精神的培养机制是一个较为长期的系统建设工程,需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某些相关专业课程在共同的文化表现和精神诉求的层面进行有效连接,坚持技法训练和理论研究并重,指导学生完成从物质层面的技术完善到精神层面的文化审美的认识飞跃,同时又将认识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完善,从而真正有利于高校艺术教育中文化精神的切实培养。 

 

注释: 

[1]邱振中•神居何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86 

[2]邱振中•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18 

第5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原有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新模式,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改善的同时对美的追求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自己牙齿的排列情况、口唇特征和颜面部的协调美观,因此口腔医学与美学相互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趋明显。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分支学科,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病因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及其治疗,是口腔医学学科中与美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因此,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普及和加强美学教育尤为重要。

1 口腔正畸学与美学的关系

口腔正畸学是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口腔临床学科,直接以功能与美观为治疗目标。通过对先天和后天等因素导致的错牙合畸形为研究对象,按照审美要求和美学原理,矫治和重建影响功能和美观的牙颌面畸形。临床工作中,正畸诊断,矫治方案的制定,矫治技术的设计和选择,无一不是美学原则的体现。例如牙弓形状和面部对称性,前牙中线,牙齿与面部的协调性,微笑的美学考虑,严重骨性畸形病人术前术后等均离不开口腔医学美学理论的指导。因此口腔正畸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高度统一的学科。其中,科学性体现在错牙合畸形矫治中,涉及的生长发育、牙齿移动的力及生物力学、牙合及咬合的功能和稳定等;而艺术性则体现在牙齿排列整齐美观与唇面部静态和动态时的协调。因此,正畸专科医生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应该具有深厚的美学知识和修养,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2 美学教育在正畸学教学中的目的和作用

美学教育是促进健康、促进认识、促进道德、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口腔正畸学与人体牙颌面部的美观密切相关,牙齿和唇面部的协调关系是正畸治疗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口腔正畸专业美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审美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在医学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运用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能以医学审美的原则指导临床工作。

通过在正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由于家庭背景和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差异,不同学生之间可能形成不同的审美态度。有的学生的审美态度是消极的,不健康的。美学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能够看到美和发现美。以开阔的审美心胸面对事物,既尊重个性又能认同群体。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世间万物自有其美好的一面,通过美学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洞察力,使学生拥有主动地、发自内心由衷地欣赏美的能力。③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学生通过美学教育具有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对口腔正畸医生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的。学生审美境界的提升在于他们能在学到的正确的美学原则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改变美和创造美。口腔正畸医生只有很好地掌握美学基本知识和原理,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并进行合理的治疗,最终取得令患者满意的兼顾功能和美观协调的牙列和颜面美。如果没有扎实的美学知识,只会简单地排齐牙齿,而忽略了牙齿垂直向、近远中、唇齿关系、中线及笑线与微笑的问题,那只能成为牙匠而非合格的正畸医生。

3 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美学教育的开展

3.1 目前口腔正畸教学中美学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只是把医学美学作为选修课程,甚至有学校根本未开设相关的美学课程。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学在专业学科中的地位不够高,学校不重视美学教育。并且现在美学方面的教学人才相对较少,教学力量薄弱,没有统一规范的口腔美学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摸索之中。

3.2 口腔正畸学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高校需要提高对美学教育的认识,重视口腔正畸课程中的美学教育。美学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美学教育的认识。美学教育应与品德教育、艺术教育相联系,以美学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事物的认识能力,以及对更多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评判能力。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提高对人体协调比例的评判力,增加以后执业中的美学修养。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学的美,普及美学知识。美学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与人的价值观和艺术法则密切相关。美学的外延及其广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结合正畸专业特点,以具体的容貌特征为例讲解正畸关键的美学要素,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悟到美,而不是单纯枯燥的概念和定义。

在次,要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口腔美学的师资力量均比较匮乏,口腔正畸课程的任课教师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美学培训,因此有必要对口腔正畸教师进行医学美学知识的培训或者进行美学知识的进修学习,使教师具有较扎实的美学理论,才能和口腔正畸实践教学相结合,使正畸教学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组织编写正畸专用的美学教材,改革正畸美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本校正畸课程已经开展的PBL教学,编写正畸美学教学的PBL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设计根据教学需要涉及美学的理论(这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医学美学、口腔正畸临床审美的理论和运用。学生通过对案例涵盖内容的分析和思考,在PBL教学模式下,融入美学知识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加强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美学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质,是满足新世纪我国口腔正畸事业所需高素质正畸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少宣.口腔医学美学的理论探讨[J].口腔医学1992,12(2):105-106.

[2] 孙少宣.口腔医学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9(6):363-364.

[3] 孙荣春.大学美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记得童老师说过,在为师之道上,他崇敬三个人,一位是他的业师先生,一位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还有一位是德国汉堡大学校长、著名哲学家卡西尔,因为他们都是将自己的最后一口气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童老师多次提到卡西尔晚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在课堂上倒在学生的怀抱里离世的故事。在他看来,作为教师,这才应当是最完满的人生结局和最崇高的职业境界。

童老师之所以把教书育人看得这么重要而神圣,不惜投入自己的整个生命,是因为他对教育工作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教育提供的是知识和思想,但教育的本质却是传承文化、培育良知、践行关怀。童老师不仅将卡西尔结束生命的方式视为人生的归宿,更认同卡西尔在其文化哲学理念下对人的完整性的文化认知,而且还用毕生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思想,践行着对人的完整性和崇高性的执着追求。在我看来,文以化人的教育理念和文以载道的学术思想,或许才是童老师最应被铭记和怀念的地方。

我们知道,作为新康德学派的代表人物,卡西尔扬弃了康德思想,不同于康德将理性看作人的本质,卡西尔认为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卡西尔在《人论》中明确指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艺术、宗教、科学,是这一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中,人都发现并证实了一种新的力量――建设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在卡西尔看来,将人从动物性中提升的是表现为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科学等形式的文化,它们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不同变奏。理性是先验的,而文化却是后天的,这让人本身成为开放的、未完成的存在,人类的活动,便是期待和追求自身完整性的实现,而实现的途径不是别的,正是学习、更新和创造文化,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双重理解,最终打破枷锁,通往自由。

童老师在其中显然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这个追求完整性的过程里最为重要的一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为第一,它便是用文化的力量、创造的力量,把自然世界、理性世界中的人引领到文化世界中,从而不断生成、发展主体的个性生命,实现人的完整性,并推动民族精神乃至人类整体的前进。教育必须传承文化,文化是生命和民族的根基;教育必须培育良知,良知是生命和民族的灵魂;教育必须践行关怀,关怀是生命和民族的品格。

即便沿着不同的道路,智者的思考最终总会到达同一个终点。我不禁想起黑格尔在柏林大学担任校长时,有关大学精神的阐述。黑格尔认为,大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立足于人文主义传统的“教化”(Bildung)理念,守护人的精神家园,坚守民族的精神传统,从而发挥出凝聚力量。大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植个体素养,传承民族传统,同时也提升人类的精神,并且将个体、民族和人类缔结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这样一种教育情怀堪称对世俗时代物质理蚀教育的坚决抵抗。今天,在全球范围内,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正面临人文精神缺失的危机。今年上半年,美国《纽约时报》发文反思,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商业化到将学生看待为顾客,而学校仅仅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供应商。教育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发达,但它的软件,它的精神内核,却渐行渐远,忘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育好人、培育好公民。童老师谆谆教诲并以身践行的,正是教育的这份高远追求,在当今时代,这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对于完美人性的追求,也是童老师的文化诗学理论最具反思力量的地方。童老师有着诗人的纯真和感性,他欣赏美、看重美、追求美,他时常怀念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对自己心灵的滋养,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有着理论家的历史视野和责任感。童老师所提倡的“文化诗学”,表面上表现为一套美学理论,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其基本诉求是提倡深度的精神文化,提倡人文关怀,提倡诗意的追求,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关怀人的情感世界,促进人的感性、知性、理性全面发展,它所反思的是时代“拜金主义”对人类欲望的挑动,这是在物质时代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在平庸时代对于犬儒主义的拒绝,是知识分子勇于担起社会责任的表达。

将追求物质作为人生的主要目的,无论如何,都是人性的悲哀,是对人的降格,这是童老师深恶痛绝的。童老师认同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是认同它将人的崇高性放置在对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通过文化,人们得以组织自身经验并理解世界,通过文化,人能够创造并拥有对更高理想的渴求。借文化诗学之名,童老师意图将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从功利化的物质层面拉回到美学的领域,重新关注人的本质问题,关注人的崇高性。他坚持十几年讲《文心雕龙》,也是一种躬亲践行吧。

第7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池田大作 美育思想 实践

一、池田大作美育思想形成背景

池田大作(1928年1月2日―),日本东京人,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是一位著名宗教家、作家、摄影师。池田大作十分重视美育,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美育的真谛,其独特、丰富的美育思想的形成,无不与其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池田大作少年时期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所带来的种种悲剧,青年时期先后邂逅两位恩师,影响了池田大作的人生,使他真正领悟到了人性之美、精神之美,并使他坚信,通过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是可以改变人内心中丑恶的一面,健全人格。这些也为他日后决定通过和平、文化、教育之美去影响人、教育人、感染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池田大作的美育思想观

(一) 生态审美教育观

池田大作曾说:“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会觉得‘啊,多美呀!’小河潺潺流水声听得出神,会产生一种耳朵像被清水洗过的心情。这种心就是爱‘美’之心,就是艺术、文化之心。”①由此可见,池田大作的美育思想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人只有在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感中,才能获得人格独立和人身自由,得到审美陶冶,净化心灵,塑造高尚的人格。他的生态审美教育观,是建立在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把握,从“非私利”立场达到人与世界的平衡,是一种以“亲和”为核心的美育思想,也提升了审美的意境,协调和谐、互补共生、综合超越,合乎生命进化规律。

(二) 人本情感教育观

池田大作曾说:“艺术不只是特殊人的创造,培育人也是艺术。美的人生、美的行为、美的祈祷都是艺术。把全部生命燃烧起来,像真正的人那样,把美的心和心结合起来,这就是杰出的和平的艺术。”②这些话语体现了池田大作认为艺术可以塑造人格、完善自我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观。显然,他把美育看作是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池田大作的美育思想又与其教育思想相互交织,他主张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途径提升个人的素养。他的种种主张证明了家庭环境有益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对生活的热爱,学校的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社会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可以使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审美教育、普及美育,追求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三、池田大作美育思想的实践

(一)探求美的本质

池田大作是世界公认的摄影家与社会活动家,曾获联合国和平奖等多项荣誉。他以哲学的视角,以世间万物生灵为题材,去发现大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并积极传播美。他曾出版过多部摄影集,众多作品中都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自然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眼中都具有美的意境,愉悦心灵、滋润心田。他探索美的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他在世界各地举办过多次摄影艺术展,作品无不体现着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焕发着勃勃生机,充满希望。他把美学的精髓融入作品中,崇高而优美。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关注人类未来的世界,与有识之士对话的次数迄今达约1700次,对话内容横跨宗教、民族、文化等多个领域,对话中阐述了大量的关于艺术鉴赏、艺术功能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其中一部分被出版为对话集,传播着美学的知识与素养,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创造美的价值

池田大作多年来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从诗歌到散文,从小说到童话,从演讲到随笔,无不渗透着美育思想。他的诗歌与散文中折射着生命诗学的美学特点,呼唤人们感受生命的美,提高审美情趣。池田大作从《人间革命》写到《新人间革命》,从《两个王子》写到《雪国王子》,小说与童话延续了以人为本、追求和平和幸福的人学观念,强调了美育的价值所在,表达了追求终极和谐的东方美学观。《池田大作讲演、随笔集》中的内容,荟萃了他对中日友好、世界和平、文明、教育、历史等领域理性思考的结晶,强调了人类追求幸福之美、和平之美的重要性。

(三)传播美的教育

文化艺术传播,是重视审美教育的标志性表现,也是其美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池田大作非常重视民众的审美教育。他不断地传播美、弘扬美,堪称美的传播使者。他让青少年通过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间接地受到艺术作品中生态美的感染和影响,使他们在对艺术生态美的鉴赏和品味中,孕育自身的创造激情。他创办了东京富士美术馆,通过文化交流,来加深国与国、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他创办了民主音乐协会,从国外邀请音乐家和艺术团体赴日公演,同时向外国介绍日本传统的艺能文化,派遣日本的音乐家、舞蹈团进行演出等,为民众提供了优秀的审美素材。通过音乐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和亲善友好,达到了“以艺术联结人心”“畅谈世界”的艺术境界。他所创办的创价大学每年都要举行文化节等相关文艺活动,目的就是希望民众去撞击文学艺术的生命,提高艺术素养,进而创造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总之,池田大作的美育思想紧扣一个“人”字,他所具有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审美教育观,以及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的途径来实现的人本情感教育观,正是构筑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人们的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大美育思想体系。池田大作的美育思想引导艺术教育工作者如何关注时代、关注人性,启发人的智慧,探求美的本质,创造美的价值,传播美的教育,践行美的人生。也进一步明确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深刻领会到如何将其思想融入艺术教育实践中,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人才。

注释:

第8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李泽厚;美育;立美育人;教育美学;转换性创造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A-0003-07

李泽厚是一位已经走向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著名哲学家;其哲学、美学思想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2]有人说:历史上那些思想巨人,他们投身于哪个领域,就是哪个领域的幸运。其实,真正的巨人,他们思想力量的辐射决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李泽厚也可作如是观。他不是教育家,但其哲学、美学思想对教育美学正在和将要产生的影响,必定深远而巨大。

作为美学家的李泽厚早在1950年代的美学大论战中就已卓然成名,与朱光潜、蔡仪三分天下,各执牛耳。1981年,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风靡学界,一时洛阳纸贵;相比之下,分别出版于1988、1989,为其1980年代的学术研究画上句号的《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其实更具美学意味和哲学深度。此前,以出版于1979年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为标志,已经预告李泽厚的治学方向开始由美学转向哲学。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化转型之路,勇于直面和回应现实的学术取向,导引着李泽厚的研究路径,显然,哲学、文化、思想史,和沸腾的社会现实干系更为密切,而美学之于李泽厚,确乎在渐行渐远。李泽厚自己也曾说过:“《美学四讲》之后,我就和美学告别了。”但是,思想的力量是强大的!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对于教育美学也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和方法论启迪作用。深入认识这种启示和启迪的巨大价值,对于我们教育美学的学科建设乃至于整个教育学的宏观发展走向,其意义不可低估。

首先,李泽厚美学分类思想为教育美学确立了宏阔的逻辑背景。

1980年,正是“美学热”方兴未艾之时,李泽厚在《美学》发表长文《美学的对象和范围》,第一次提出对于美学分类的设想:美学分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基础美学包括哲学美学和科学美学,科学美学分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研究;应用美学或称实用美学,包括艺术部类的美学、建筑美学、科技美学、社会美学、教育美学等。[3]李泽厚亲历的1950年代那场美学大论战,讨论焦点主要是美学本质问题。三十年之后重新燃起的美学之火,更多地基于生活现实的呼唤和社会变革的内在需求,有关美学本质的玄学思辨显然不切合几近全民涉足的社会思潮。由此,李泽厚适时而正确地提出了美学的对象和范围这一课题。他认为:美学领域极为广阔,既不能把美学还原为各种实用学科,等同于各门具体学科的经验学;也不能将之仅仅规定为理性哲学,完全否定或排斥在实践基础上的审美鉴赏。“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方面、角度来研究美学,于是电影美学、音乐美学、教育美学等以研究具体学科内部规律为旨归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

在美学家李泽厚那里,这个论断只是一笔带过,并未深入展开(此后几年内也曾偶或论述到技术美学问题),但是,却也绝非无关紧要的闲笔,它给大量从事实践研究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启发。教育美学正是这样。自李泽厚提出包括教育美学在内的实用美学概念之后,1983年,戴树英发表《师范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美学》,第一次开始试水教育美学命题[4];1987年,孙章、郑钢等分别对教育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展开研究[5][6]。此后,一批研究专著相继问世。教育美学的建立,对于重建教育学中人的尊严和主体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时恢复了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即是其标志性的伟大成果。“名为万物之始”,何况是富有思想内蕴和逻辑理性的哲学命名?教育美学,李泽厚有首倡之功。

其次,李珊衩姥П局仕枷胛教育美学奠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什么是美的本质?美的本源何在?这是美学论争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李泽厚关于美学本质的思想为教育美学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在于“自然的人化”。这是他自1950年代到1980年代一以贯之的观点:

关于美的本质,我还是一九六二年《美学三题议》中的看法,没有大变化。……仍然认为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不可分割。离开人很难谈什么美。我仍然认为不能仅仅从精神、心理或仅仅从物的自然属性来寻找美的根源,而要用的实践观点,从“自然的人化”中来探索美的本质或根源。如果用古典哲学的抽象语言来讲,我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7]

在李泽厚看来,美是和人类实践紧密相连的,因之,其美学观也被谓之实践论美学。美作为自由的形式,首先是指这种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本身。只有掌握了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或成果,才可能是美的;只有驾驭了客观规律的主体实践,才是美的创造,达到了美的境界。由此可以推证,真正的教育美是什么?教育美的根源或本质是什么?就是遵循了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教育之美的前提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美的根源在遵循规律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教育美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如何更好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就把教育美学这一似乎纯粹思辨的理论课题,转化为发现规律遵循规律的教育实践问题。以教学审美性和有效性为例。教学审美和教学有效非但不矛盾,而且正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非但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教学审美还必须是也只能是这枚硬币的正面!因为,教学审美是保证教学有效的前提。只有真正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是美的;而真正创造出教育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也势必是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自然能得到保证。奥运射击冠军杜丽说过,射击时首先追求的是姿势优美,有优美的姿势才会有好的命中率。这可以作为对教学审美和教学有效辩证关系的一个颇有意思的旁证。

事实上,在眼花缭乱的美学理论谱系中,最适合用来作为各类实用美学理论根基的,就是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和实践论美学(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一脉相承)。因为其哲学和美学理论的核心,乃是基于人类的伟大实践,基于合目的和合规律的人类实践活动,基于这种实践过程中人类的自由创造。在诸家美学观点中,至少,在诠释实用美学这一点上,李泽厚的实践论美学最为清晰,最为彻底,也最具理论魅力和逻辑力量。李泽厚美学思想为我们开辟了一条进入教育美学的宽阔通道。

再次,李泽厚以美启真思想为教育美学提供了强大的哲学支撑。

如果说,李泽厚美学分类观为包括教育美学在内的实用美学门类颁发了准生证,其美学本质思想为建立教育美学打通了一条通幽曲径,那么,李泽厚思想中的一个著名观点“以美启真”,则是为教育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了坚实的哲学支撑和坚强的思想武器。

什么是“以美启真”?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曾有充分论述。在李泽厚看来,人们和科学家在探究自然奥秘时,都面临主观目的的追求和客观规律的呈现如何统一的问题,科学家在设想和解决问题时经常面临极大的选择量,有选择便带有很多的个体主观因素和人间情味,而审美就是一种重要的主观因素和人间情味。通过美,可以走向“真”。这个“通向美的问题”和直觉正是他们所发现或引导他们去发现科学的真理,爱因斯坦把这叫“自由的创造”,李泽厚把这叫“以美启真”,并且曾大量引述彭加勒、汤川秀树、哈代、杨振宁等一系列著名科学家的例子来予以说明。[8]

为什么可以以美启真?李泽厚认为可能的一种解释可能与美学有关:对客体合规律性与主体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主体感受可能是开启对客观世界的科学发现的途径,例如对类比、同构、相似等的强烈敏感、直观选择和自由感受便是与科学的真有关的。在《历史本体论》(2002年)中,李泽厚进一步将“以美启真”提升到哲学高度而成为其“历史建理性”的途径之一,甚至成为人生意义之根本所在。李泽厚指出:

个体所具有的意识(包括无意识)的这种偶然性和自发性,正是包含情感、想象在内的合理性,而与审美相通。它可以表现为灵感、顿悟种种形态,而与以概念、范畴为形态的理性认知相区别。“以美启真”,正是这种领悟、感受、体验和把握,而非普遍、抽象的认识和理解。[9]

只有“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情感的陶冶塑造,才有真正的心灵成长,才是真正的人性出路。它必然是个体的,个性的,自然与社会相合一的。[10]

于是,无论是原本说的科学上的发现途径,还是之后提升出来的哲学体悟,都对教育美学带来极大的启发。这种启发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教学中要注意发现知识之美。知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规律的结晶,天然具有美的质素,沿此可以更容易地进入学科知识内部,更深入地把握学科知识本质。而是否具备发现知识之美的一双“慧眼”,乃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其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二,教学中要注意营造一种自由宽松适合创造的愉悦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学生领悟和掌握知识,提高效率。此即“教学艺术之美”。知识之美有待于教师和学生一起发现,教学艺术之美,则有待于教师和学生一起创造。发现和创造,构成课堂教学中教育之美的双重变奏。第三,美对于教育,不是外在的附加上去的东西,也不是零零星星、若有若无的东西,美,是教育作为一种实践的本质规定。随意、盲目的教学活动,和自觉遵循“美的规律”的教学活动,所创造出来的课堂乃至整个教育生活有霄壤之别,对于置身其中的学生心灵发育和生命成长,意义非同小可,决不可付诸阙如。美,不是依附或修饰教育的外在点缀,而是遵循教育规律的逻辑必然。

教育学就是这样变成教育美学的。

如果说,作为美学家的李泽厚,无心插柳地为教育美学奠定了学理基础,并对教育美学起到“催生”和“助产”作用,那么,作为哲学家的李泽厚则是自觉而深入地系统思考了教育问题,形成了其“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思想视阈下的教育哲学观,而这种教育哲学观对教育美学乃至于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走向,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李泽厚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美育;21世纪的教育学将成为最重要的一门中心学科,教育学,将走上历史的前台,承担起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他说:“语言学是二十世纪哲学的中心,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生长和发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11]哲学的使命是唤醒。李泽厚这一预言式的哲学论断,其科学依据和历史背景是什么?对于教育学科建设和教育宏观发展走向具有怎样的思想启示?迄今似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哲学关注的是人的命运。在李泽厚看来,历史的发展,实践的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所谓工具本体,就是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和提高;二,所谓心理本体,就是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也应带来人的心理情感的丰富和提高。后者以前者为前提,但后者并非前者的必然结果。换言之,物质生产的进步并不会必然带来人心理情感的丰富和成熟;相反,现代化进程越深入,人自身的矛盾困惑会愈益加大,心理情感题愈加凸显。解决这一人的心理情感问题只能靠教育。

李泽厚认为,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的心理建设任务越重。大工业生产,高科技生产,高速度,快节奏,激烈竞争,必然带来人的心理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人成了科学技术和机器的“奴隶”,人也异化了自我。李泽厚说:“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心理问题却愈来愈迫切而突出,不是经济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贫乏、寂寞、孤独和无聊,将日益成为未来世界的严重课题。……不仅是外部的生产结构,而且是人类内在的心理结构问题,可能日渐成为未来时代的焦点。”[12]高速的社会节奏,必然打乱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闲适和悠然,引发所谓“现代化焦虑”,因此,现代化背景下人的心理建设愈加重要而且紧迫。如果说,这在1980年代初还仅仅是预言的话,现在,却已经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现实,现代化困境已经在困扰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还不止“现代化”焦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人精神的独立、解放和自由,但同时,也增加了人命运的偶然性和人生的漂泊感、荒谬感,人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寻根意识将会越来越浓烈。个体的命运愈益由自己而不是由外在的权威、环境、条件、力量等所决定,从而偶然性愈益突出。李泽厚认为,现代化将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带来人的解放。在时间上,人将愈益占有更多的纯粹由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人们不需要终日将自己绑架在机器上,而更多地获得了自我的自由生活。在空间上,人成了“地球村”的世界公民,活动空间的急剧扩大,也使人命运的偶然性急剧增大。这是历史发展的二律背反,也是现代化的宿命。时间的自由和空间的扩大,本是现代化送给人类的幸福礼物,可同时,却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孤独和荒谬感,人的精神家园在现代化进程中日趋疏远。人们“无可依靠,无所归宿,于是只有自己去寻找、去确定、去构建自己的命运。人生即在此偶然性的旅途中,自己去制造戏剧”[13]。

正是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李泽厚把拯救的目光投向教育,寄厚望于21世纪乃至更远未来的教育学。

首先,李泽厚对教育学给予了极崇高的学科定位。

李泽厚不是从教育学自身提出问题,而是从哲学视角审视教育。从哲学层面上看,他认为教育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从哲学层面说,是怎样研究去真正树立人性,即研究人怎样才能既不只是机器又不只是动物。也许只有教育才能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人既是机器的附属品又是纯动物性存在的状况。这种分裂的人格,如吸毒、暴力等,不完全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当然大有社会原因),而是人性中有许多问题。只有研究教育,研究人性,也许才能较好地消解这些问题。[14]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李泽厚人类学本体论哲学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写于1970年代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中,李泽厚即反复强调,使用、制造工具这种基本的人类实践活动,对塑造和形成人的整个心理结构和过程起了决定性作用,此即所谓“工具本体”。到了1980年提出建立主体性哲学时,以及在稍后写成的《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中,李泽厚旗帜鲜明地提出:人的主体性建构包括“外的(工艺社会的)建构与内的(文化心理的)建构。后者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所以我强调说,教育学(人的全面培养)将成为下个世纪的一个核心学科”[15]。1994年,在《李泽厚论著集》哲学卷序(台湾版)中,李泽厚则更进一步将这一思想概括为“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指出“在今日特别是在未来世界,社会心理问题将跃居人类本体之首位”[16]。李泽厚认为,工具本体在人类历史长河上产生和决定了人们的心理文化结构,但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人类心理问题将日益成为人类发展和关注的中心。这便是李泽厚将教育学视为未来社会核心学科的根本理据所在。

其次,李泽厚高度重视美育在教育学中的位置。

在李泽厚看来,教育学发挥建设心理本体作用的途径便是美育。只有充分发挥美育功能的教育,才能承担起这一重任。作出这样的判断,并非仅仅因为李泽厚是美学家,而是如前所述,与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李泽厚是这样阐述他对教育的理解的:“教育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职业或技能方面的训练和获得,如在今天世界各地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那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如何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相互对待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发展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17]这种健康的心理的建设,必须也只能依赖美育,舍此别无他途。这样的论述在李泽厚著述中俯拾即是。在李泽厚的话语体系里,有一个“积淀”的概念。其中狭义的积淀(后改为“理性融化”)专指理性在感性中的沉入、渗透与融合,即心灵的成长与发育。这种心灵的成长发育途径,唯有美育。李泽厚的美育,既不是康德的抽象的心理美育,也不是席勒的抽象的人的美育,而是如马克思所说,从劳动、实践、社会生产出发,来谈人的解放和自由的人,把教育建筑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以真正做到为人类的精神和心理建设服务。

然而,不止于此。必须强调的是,李泽厚言说的美育,不止于甚至主要不是目前人们理解的艺术教育,即借美育人,更多的是在教育活动中立美育人(关于美育和立美育人问题,下文将再作展开)。李泽厚在阐述其教育立美思想过程中,曾多次展开对皮亚杰的评论。他认为,皮亚杰正确地强调了由理性“内化”所构成的智力结构或思维形式,指出逻辑与数学来源于某些实践操作,这都应该给予高度评价,但这只是说出了部分真理。皮亚杰的弱点在于“他只注意了操作结构或形式本身,而没有充分研究和论证使用工具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8],从而使其论点走入生物学化,把儿童教育主要看作顺应生物的自然发生过程等。所以李泽厚主张一方面从人类学角度探究原始劳动经由社会意识而提炼出思维形式,另一方面从教育学角度探究儿童在使用物质工具和符号工具以建立起思维形式的心理过程,“人的理性正是这种内化了的形式结构。在这个形式结构的物质(实践)和符号(理性)的两种活动中,都有美学的方面(立美)。所^人的智力结构中的‘自由直观’也正是从这里生发和发展起来的。”[19]这两个方面都涉及教育立美。因此,教育立美,可以说是李泽厚哲学思想对于人类认识和心理形成过程的逻辑结论。

第三,李泽厚高度期待建立在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教育学突破。

很多人不太熟悉,李泽厚学术生涯中曾经有过关于人类起源的研究经历。1960年代初期,他曾经和他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学赵宋光一起,深入探讨过人类起源问题,并分别发表学术论文《论从猿到人的过渡期》(赵)和《试论人类起源(提纲)》(李)。由此出发,赵宋光走向音乐美学,以及基于其教育立美理论的小学数学综合构建实验,李泽厚则构建了他体大思精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体系。李泽厚一个重大的哲学观点,就是认为人类心理(亦即人性)是由生物族类的自然本性经由历史(集体)和教育(个体)积淀而形成的理性化成果。他认为,这个理性成果,就个体而言,“乃大脑皮层某区域某部分(如与左脑语言中枢相关)或整个大脑在外在文化作用刺激下所形成的某种神经机制。它对人的动物生理反应产生的各种不同作用、关系、通道、结构,便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而区别于其他动物族类”[20]。当然,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判断。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在未来生理科技的极大帮助下,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启理解和塑造人性的真正可能,从而充分实现人的个体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李泽厚念兹在兹的一个学术之梦。早在1992年,在新的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他即以《世纪新梦》为题发过言、撰过文,提出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化时代来临,人类应该有一个关于人性、心理、情感探索的心理工程,教育学应该放在这项工程的首位。此后,他曾多次反复阐述这一思想,期望未来脑科学的发展,揭开人性能力形成之谜,从而进一步证实其“积淀论”哲学思想的确当性,更好更有效地帮助人们去发展自己的才能、能力,创造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如果李泽厚的这一论断得到科学证实,那么将是中国哲学为世界和人类做出的一份划时代贡献。为此,他甚至多次表示,百年之后要将自己的大脑予以冷藏,期待用自己的个案来印证这一学术假说。李泽厚对未来教育学寄予殷望之深之切,于此可见一斑。这是哲学对教育学的瞩望和期待!而教育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与哲学有关。

教育美学自1980年代诞生以来,有过旭日初升霞光绚烂般的初创时期,也有过更长时间的冷月凄清西风碧树。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三十年时光毕竟还短。一时的寂寞,不是凋零,而是孕育。教育美学正在路上。本文想沿着李泽厚对教育美学理论贡献的方向,就李泽厚哲学对当下教育的启示,谈几点未必成熟的想法,以就正于方家。

第一,关于教育的哲学气质。

其实,与其说教育要直面和回应哲学的召唤,不如说教育自身需要哲学的滋养更为恰切。中外教育史告诉我们:没有或者缺少哲学气质的教育是苍白的、缺钙的,它永远只能匍匐在地,而无法气宇轩昂地高扬其头颅,也就难以肩负起引领现实、启人心智、变革社会的历史责任。坦率地说,当下教育存在的种种为人所诟病的积弊,除了众所周知的体制性弊病之外,从教育自身看,与缺少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或者说哲学气质匮乏,有着深刻而紧密的逻辑联系。

从高等教育来看,教育哲学课程普通匮乏。很多教育系没有开设教育哲学课程,即使是有所谓教育哲学课程,也往往是满足于用一般的教育学课程涵盖之,而这两者之间其实存在重大区别。甚至在有些人那里,是否需要教育哲学,是否应该有一门教育哲学,仍然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教育哲学要求教育和它的哲学母学科之间建立十分紧密的联系,以充分借助于哲学母乳浇溉教育。可是,一方面,哲学本身的贫困无法满足教育学的哲学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还像个扭捏的羞怯少女,不愿或不屑接受哲学的滋补。因此,从学科建设意义上说,对教育的理解往往缺少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缺少对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理想乃至教育信仰的认知和关注,缺少对教育的科学、理性、明白和清晰的表达。

从中小学教育实践看,因为缺少了教育哲学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润泽,导致无视教育教学规律的蛮干行为普遍存在,大量理性缺乏、逻辑悖谬的带有严重个体局限性的所谓课题实验、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思想泛滥成灾,甚至存在某些潜在性错误影响而往往浑然不知。

教育哲学的这种扭曲和缺失,最终还得由教育哲学予以拯救。这是一个重大课题,非本文论述重点也非作者研究能力所及;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教育美学,如果经过一番严肃认真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打磨,似可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重塑教育的哲学气质、为苍白的教育补血增钙作出自己的贡献。当然,这中间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关于美育和立美育人。

什么是美育?尤其是什么是作为教育方针的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美育与人们通常所说的美育是否应有区别?似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廓清的问题。按李泽厚的解释,从宏观讲,美育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她不仅承载着培育、塑造人性能力和人性情感的功能,而且还负有安顿人们灵魂的历史使命,此说与“美育代宗教”思想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其中深刻意蕴着实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而有所不同的是,相比于一百年前的历史环境,今天,美育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高速的现代化进程尤其需要美育给人们一种生命意义的确证。从教育内部看,就是要高扬立美育人思想。李泽厚提出,人类一切认识的主体心理结构(从感觉直接到概念思维等)都建立在整个极为漫长的人类使用、创造、更新、调节工具的劳动活动之上,这才产生了和动物根本不同的人类认识世界的主体性。他特别强调指出这种主体性之于教育学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从哲学上提出这个问题,在今天,对科学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教育学都有重要意义。”[21]

哲学只是提出问题。对立美教育的阐释和实践则是教育学的任务。自觉承担这一历史性课题的人,就是曾和李泽厚共同研究人类起源问题、共同拟定人类学本体论的音乐教育家赵宋光。两人共同认为,儿童教育也应该遵循人类主体性的形成规律,要在教育活动中建立美的形式,让受教育者在美的形式的建立过程中,实现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宏伟使命。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才能成功地进行生产,要成功地进行教育也必须遵循美的规律,而要遵循美的规律,就离不开美的形式。

李泽厚、赵宋光的立美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美育的范围应该大大扩展,决不应止于艺术教育。无论智育、德育、体育中的哪个方面,其教育教学过程都有一个发现知识自身之美和建立美的形式问题,只有把美的形式和认识规律结合起来才能“以美启真”(李泽厚)或“以美引真”(赵宋光)。这就提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可惜,近三十年的教育美学研究对这一“立美育人”思想重视非常不够,而诸多“教育+美学”的所谓教育美学,往往只是概念的简单叠加,而缺乏深入肌理的逻辑交融。至于从到李泽厚这一百年间的现代美育思想进程,更是缺少富有理性和温度的发掘和阐释。

第三,关于教育之梦。

哲学家以关怀人类命运为己任。因此对时间,尤其是像世纪之交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总要显得比常人更多一些敏感,更多一些宇宙寥廓人生苍茫的命运意识。李泽厚便是这样。如前所述,他在1980年代即多次指出,语言学是二十世纪哲学的中心,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生长和发展、形成和塑造的哲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并预言“这可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22]。1990年代初,他再次重申了这一思想,称之为:“这也就是我所谓‘新的内圣(人性建设)外王(天下太平)之道’。”[23]1992年11月,李泽厚参加横滨“汉字文化圈”第三次国际讨论会,更是将会议发言提纲直接拟题为《世纪新梦》,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世界前景作出其哲学展望:

总之,时代已走向多元,下个世纪更是多元的世界。在多元和解构中,我提出的三个问题是:(一)还可不可以允许有关于明天的梦想?(二)这个梦想可不可以不再是这个世纪的乌托邦社会工程而是心理工程,即关于人性、心理、情感的探索,从而把教育学放在首位?(三)从而,东方和中国的传统可不可以在这方面作出贡献?[24]

李泽厚不仅延续此前的一贯思考,明确提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应该让教育学走上历史祭坛,着力构建关于人性、心理、情感的探索工程,而且高瞻远瞩地提出,东方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应该在这方面作出贡献。在李泽厚的思考中,东西方文化各有其优长和不足,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应该作出重要贡献。这一点,即使在1980年代社上反对传统甚嚣尘上之时,他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也对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孙子等一系列古代思想家的价值做出精辟分析,剖析其对于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行程具有的思想资源功用。李泽厚是从中国社会发展大趋势上,希望中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作“转换性创造”,既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又植根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土壤。在这一世纪新梦的发问中,李泽厚同样认为在教育文化建设中,中国也应当发挥自身传统文化优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国教育学,让教育学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从而为人类做出中华民族的一份贡献。中国教育有着无与伦比的丰厚历史积淀,又正在进行着前无古人的深刻历史变革,如何深深植根、适应和服务于急剧转型中的社会现实,并从中汲取丰富的实践营养,从而顺利完成“转换性创造”,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肃而重大的历史课题。

哲学已经对教育学发出了急切的呼唤。教育要深化改革,教育学要深刻转型。走出一条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美学之路,这就是李泽厚哲学给予我们的思想启示和逻辑结论。

参考文献:

[1]贾晋华.二十世纪哲学指南中的李泽厚[J].中华读书报, 2013-12-11.

[2]贾晋华.走向世界的李泽厚[J].读书, 2010(11).

[3][7]李泽厚.美学的对象与范围[M]//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222.197.

[4]戴树英.师范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美学[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4).

[5]孙章.提倡研究教育美学[J].铁道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1).

[6]郑钢.关于建立教育美学的构想[J].湖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2).

[8][9][10]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 2008.301-302.42-43.129.

[11][12][13][19][21][2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474.474.520.464.463.474.

[14][17][23][24]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259.218.17.6.

[15][18]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 2005:230.222.

第9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国;20世纪初;美育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儒教思想体系开始瓦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社会动荡不安、封建政权旁落的特殊阶段,的失败和民主进步思想的深入人心,促使了爆发。所积极倡导和宣扬的精神,在这一时期音乐思想上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学者们对西乐的态度从运动前保守的“中体西用”,逐渐转变为将西乐思想的全盘接收。这一时期的音乐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充分展示出西方科学精神对国民音乐思想的影响。在以科学的态度关注音乐的本体及音乐实践等问题时,尤其在对待音乐功用的问题上,学者们的美育观可谓是近现代中国音乐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

一、美育概念的由来

美育作为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是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的。它以形象为手段、情感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提升人的素养、完善认得品性,进而使人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的综合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课题。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在城邦保卫者的教育中就有艺术教育的内容。异曲同工的是,我国在春秋时期也是十分重视“诗教”与“乐教”的。但美育这一概念和对它进行独立进行研究的理论,则是由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首先提出和建立的。1795年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1](又译《美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可以说是第一部系统阐释美育理论的著作。席勒认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所以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它可完善人性,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说:“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尽管席勒没能给美育以真正科学的论述,但他却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个概念,并且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从而给了美育以不同于德育与智育的独立地位,在美育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也是第一个将美育与艺术的建设同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相联系,从而为后世人文主义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正确的路向。

二、美育思想的传入

在近代中国,美育思想最早出现在梁启超的美学论著《饮冰室文集》[2]中。关于“美育”,有这么一段话:“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和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可以说,梁启超肯定艺术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他提倡美育,带有的近代色彩,在历史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文中所指的“美”,是人类生活诸要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梁启超竭力提倡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作趣味教育或情感教育,在他看来,情感或兴趣是人类生活的原动力。一个人通过情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自己的生命合而为一,同时又可以使自己的生命和整个宇宙及宇宙万物生命合而为一。但是趣味也好、情感也好,都有善恶之分、美丑之分,所以就需要提倡趣味教育或是情感教育。趣味教育或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尚趣味,发挥善的、美的情趣,压制、淘汰那些低级的、丑恶的情趣,从而推动人类的进步。能担任趣味教育,亦或情感教育的工具便是艺术,且艺术的价值也在于此。

在梁启超后,中国的美育旗帜传到了手里。早在1912年,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文中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随后的1917年,在北京神洲学会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此后直至逝世,都不断写文章、做演讲、皆以提倡美育为目的。

美育可以说是非常关注的现代教育课题,即“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是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他提倡以美育破除迷信。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的三种精神作用,即知识的要求,意志的愿望和情感的需要,三种作用常兼而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知识作用和意志作用逐渐与宗教脱离,惟宗教庙宇、宗教音乐与舞蹈等的美术作用还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感产生影响。他说:“宗教上被认为尚有价值的,只有美育的原素了。在宗教的仪式中,就丢掉了智德体三育,剩下的只有美育,成为宗教的唯一原素”。然而美育与宗教又分为两种情况,即“应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因为“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的是有界的。”(《以美育代宗教》)

从的美育观中,我们不难看出康德伦理哲学对他的影响。早期的美育思想强调纯粹美感。他认为美具有普骗性,所以美感可以破人我之见、去厉害得失之心,因此可以陶养人的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境地。因而美感教育可以把人从现象世界引以达到实体世界之观念,它是一种世界观的教育。而后期的,他在提倡美育时,很少强调从康德美学引来的这一套理论,而是从德育、智育和美育三者关系来说明美育的重要性。

随着美育思想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美育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有关美育的文章也多了起来,如吴梦菲、丰子恺等人创办的《美育》杂志,就是一个宣扬美育思想的窗口。其中的《美育是什么》《说美意识的性质》《和美育》及《女子对于家庭美育的责任》等文章,对美育的阐述引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基于对康德美学思想的借鉴,虽说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的美育思想是对德国美誉思想的临摹,但其中蕴含着西方现代美育理论的中国式理解。

三、美育思想传入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在20世纪初的内外交患、文化落败的历史背景下,有识之士将复兴的希望付诸于教育。在新式教育中,除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和铲除儒教,他们对人文思想的大肆宣扬外,对于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的思考也从未停止过。关于艺术具有怎样的功用的问题,学者们不只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出发,而更多地从人性关怀的新角度去重新定位艺术的功用,于是便将西方的美育思想,用于填补那时中国教育中的对审美教育的缺失。

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美育之父”倡导的美育意义,笔者认为他出于两方面的基本考虑。其一,对西方文化的基本判断,即把近代西方文化概括为“科学”和“美术”(即“美学”)。他把欧洲诸强强盛的原因归结为“科学”和“美术”的发达。基于此,认为当今是一个“科学万能时代”,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科学、美育的推广。显然,他也认识到了科学作用的局限性,遂指出为文化的健全发展,在提倡科学的同时,必须提倡“美术”。其二,源于的教育救国理念。“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对于“美育”的倡导,并不只是从学科角度进行研究,而是着眼于更为根本的文化建设和道德拯救之道。在他看来,这是扭转中国贫弱受欺现状的道路之一。

言而总之,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美育思想的传入和传播,正是填补了强权入侵后,中国传统礼乐思想无法适应近代教育这一历史缺陷。在全盘吸收外来思想的趋势下,梁启超、等思想家在传播美育思想的传播的同时,不忘对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批判性继承,进而促使中国的艺术教育在断代后与世界近代文明的重新接轨。可以说,美育思想传入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衔接中西方教育以及中国近代与现代教育的历史桥梁,具有时代特色和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德]希勒.美育书简[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清]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