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妊娠高血压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院2004~2006年收治产后出血41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将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初产妇25例,经产妇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3岁;出血量:500~1000ml 27例,1000~3000ml 14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7例,胎盘因素10例,软产道损伤3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2 护理方法
2.1 迅速补充血容量
立即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用导管针),加快早期输液速度,尽快增加有效循环血量。
2.2 协助医生查找出血原因,有效止血
宫缩乏力性出血:立即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30u加入液体内静脉滴注,米索前列醇2片口服或塞肛,同时双手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达到止血目的。经上述处理效果不佳继续出血时,应行介入治疗或结扎子宫动脉,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应及时将胎盘取出;如胎盘已剥离尚未娩出者,可按压子宫底然后牵拉脐带协助娩出;胎盘部分剥离者,应徒手取胎盘;胎盘小块残留者可用大刮匙刮出残留组织;胎盘植入者,应及时做好子宫切除的准备;若子宫狭窄环所致胎盘嵌顿,要使用麻醉,待环松解后用手取出。软产道裂伤引起的出血,应迅速正确地缝合,若发生阴道血肿,应先行切开,清除积血块,再缝合止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应针对不同病因、疾病种类进行治疗和护理。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用双鼻导管给氧,流量为4~6L/min。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氧疗情况,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正常。
2.4 做好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患者对出血产生恐慌心理,医务人员在抢救的同时要做好解释工作,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治。
2.5 其它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保暖,准确执行医嘱,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做好交叉配血、输血的护理及相关的术前准备。积极防治休克和DIC的发生。在抢救过程中,最好让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脚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3 讨 论
产后出血发生快,病情重,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因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能力,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产房药品、器械、监护设施必须完好,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建立完善的抢救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使抢救工作快而有序,提高抢救成功率。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子宫收缩乏力除病理因素外,还有许多心理因素,如产前、产时的紧张恐惧,怕疼痛,怕发生难产,怕胎儿有异常等。因此,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医务人员应给予产妇持续的心理—生理—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满足孕产妇的正常需求,使其以最佳心态度过分娩期。我院自开展一对一陪产服务以来,精神因素造成的产后出血已大大下降。
一、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一)社区无本土疫情
1、社区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指在城乡社区范围(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范围)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
2、社区出现输入性病例:指社区在配合其它地区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协查管理时,本地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过程中发病并确诊;或境外归来人员在7天内发生症状并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或由上述输入性病例产生的二代病例,但传播链清楚,且在可控范围内。
(二)社区散发疫情
指在社区范围内,出现1例或多例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病例分布无明显聚集性,病例难以追踪传染源且相互间无确定的流行病学联系。
(三)社区暴发疫情
指在社区范围内,14天内出现3例及以上的非输入性(本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病例难以追踪传染源,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性,相互间存在流行病学联系。
(四)社区流行疫情
指在社区范围内,14天内出现3起及以上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各起疫情间无明确传播关系,病人传播链不清楚,且出现持续传播现象。
二、职责分工
根据我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和省甲型H1N1流感医疗卫生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职责分工如下:
(一)各级人民政府
1、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内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认真履行属地防控职责。
2、组建防控领导小组或防控指挥部,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调各相关部门参与防控工作;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运转有效的指挥体系、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3、提供防控专项经费,做好人员、技术、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工作。
4、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案和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5、组织专家对疫情形势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6、督导检查各项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卫生部门
1、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加强防控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监测报告、调查处置、预警预测及信息沟通等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落实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与管理工作;发生社区暴发与流行时,负责调配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
2、医疗救治机构:负责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诊断、救治及信息报告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调查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采集监测病例、可疑病例的临床生物标本送相应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调查与处置等工作;对其他相关部门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省、市疾控中心负责甲型H1N1流感病例及高危人群的临床标本检测。
4、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疫情报告和感染控制等工作进行监督;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疫点消毒等工作进行监督;开展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三)相关部门
在省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对甲型H1N1流感实行联防联控,承担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1、公安部门:协助政府及卫生部门开展密切接触者排查工作,依法采取强制隔离、医学观察和疫点疫区封锁等措施;及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依法查处妨碍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
2、教育部门: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学校、幼托机构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管理等防控工作。
3、交通部门:协助政府及卫生部门开展旅行人群密切接触者排查工作;负责协调交通工具优先运送疫情处置人员、标本、药械和有关物资。
4、民政部门: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提供医疗、生活救助。
5、行政区域内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明确防控工作具体责任人;配合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落实社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各项措施。
6、其它相关部门:依据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
(一)社区无本土疫情时的防控措施
采取以“严防输入”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延缓疫情传入社区。
1、专业措施
(1)制定应对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和工作方案。
(2)组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
(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尤其是学校、托幼机构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群众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可能发生的疫情。健康教育工作参考《江苏省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4)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点的甲型H1N1流感相关监测工作,重点加强境外归来人员的流感样病例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并预警可能发生的暴发疫情。
2、社区措施
(1)各级人民政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建立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鼓励志愿者参与防控活动并加强志愿者培训。
(2)实施全人口管理,发动社区掌握归国人员及来自有疫情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员的基本情况,督促其在疾病潜伏期(7天)内实行居家观察。
(3)在国外归来人员及协查管理对象中发现病例时,组织开展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工作,对外流密切接触者实施通报协查,对本地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
(4)指导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防控甲型H1N1流感宣传活动,及时向公众传播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和信息,不留死角。
(5)全面提升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能力储备,以及药品、防护用品、消杀药械和其它医疗资源的储备。
(二)社区散发疫情的防控措施
采取以“外堵输入,内防扩散”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及时发现输入性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阻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1、专业措施
(1)强化病例个案调查与处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详细调查病例的传播来源,掌握病例发病前24小时至被隔离期间的接触人员,判定密切接触者;做好疫点消毒工作。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指导医疗机构落实传染源隔离、病区消毒、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措施,严防发生医源性感染。
(3)发生病例的社区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关注从有疫情地区归来或与本社区病例有接触的发热呼吸道病例,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可能的输入病例及二代病例。
(4)按照国家诊疗技术规范,对病例及时转院、隔离治疗。
(5)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宣传防病知识,引导社区居民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提高防病能力。必要时,对有疫情社区的公众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疏导工作。
2、社区措施
(1)社区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组,办公室进入应急值班状态。
(2)社区各部门根据联防联控工作要求,全力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控制工作,根据卫生部门的建议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3)地方政府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对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并实施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
(4)督促卫生院和防保所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指定医院等准备工作。
(5)进一步加强归国人员和从有疫情地区返回人员的排查登记工作。
(三)社区暴发疫情的防控措施
采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缓疾病传播,控制疫情蔓延。
1、专业措施
(1)疾控中心开展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波及范围,评估疫情影响及可能发展趋势;详细调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加强和规范疫情报告,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当暴发疫情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时,必须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事件正确分级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3)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引导病例至专门的发热呼吸道门诊就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启动红外线体温监测。
(4)辖区内医疗机构为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就诊病人提供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用品,减少通过医院传播该病的机会。
(5)启动定点医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加强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
(6)启动应急监测工作。在医疗机构开展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原学筛查工作,加大采样检测力度;在条件具备时,在辖区内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快速检测试剂进行筛查。
(7)开展学校、托幼机构症状监测和缺课监测,加强对养老院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和流感样病例监测。
(8)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对疫情进行科学处置,对疫点和可能受到病例排出病毒污染的相关场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9)一般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集体单位落实以环境清洁和开窗通风为主的卫生措施,必要时进行适度的消毒处理。
(10)根据防控工作需要,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高感染风险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预防服药、疫苗应急接种工作方案,根据疫情处置需要组织落实。
高感染风险密切接触者:在防控工作中,近7天内在无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密切接触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实验室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高危人群: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妊娠妇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血液、神经、肌肉系统或者肾、肝、代谢、内分泌疾病患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者,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者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等。
2、社区措施
(1)根据有关规定,地方政府对暴发疫情中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每日随访健康状况。
(2)各级政府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对疫点疫区实施隔离管制;为疫情隔离措施提供保障,包括对医学观察人员的后勤供应等。
(3)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主动开展健康监测工作;提供社会基本服务、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启动晨检制度。
(4)及时公布防控工作相关信息,加强区域内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
(5)各级政府利用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公益宣传,向公众普及防控知识,倡导手卫生、咳嗽礼仪、社交距离和开窗通风等措施;建议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人居家休息,避免外出,限制或减少不必要的公众集会和旅游等活动;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消除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6)组织专家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开展医疗卫生资源需求评估和流行风险评估。
(四)社区流行疫情的防控措施
对病例实行分类管理,采取以加强重症病例救治、降低病死率、减轻疫情危害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社区暴发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专业措施
(1)卫生部门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监测与评估。收集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严重病例及死亡病例情况,掌握疫情发展趋势;收集药品、疫苗和其它防控物品使用情况,了解防控工作进展;根据疫情形势组织专家组评估确定药物干预的优先人群及次序,制定预防服药和疫苗应急接种等防控工作策略。
(2)对病例实行分类诊治与管理。轻症病例以门诊及居家隔离治疗为主,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和隔离。
(3)加强ICU病房装备,做好重症病例救治,严格控制院内感染。
(4)如果病例大量增多,则及时启用后备医院,必要时设立临时医疗救治点。
(5)开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
2、社区措施
(1)采取减少或限制人员流动、机关单位错峰上下班、娱乐场所停业、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等措施,延缓疫情的蔓延。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可实行集中休假(14天)或轮休制度。
(2)根据有关规定,采取学校、托幼机构停课措施(详见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
(3)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人员密集的企事业等单位启动健康申报制度,劝告发热人员居家休息治疗。
(4)必要时对疫点进行隔离管制措施,对疫区实施交通检疫。
(5)开展公众心理干预,减少和避免疫情对公众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6)强化群防群控,将防控工作作为各部门、单位的主要工作;鼓励志愿者参与防控活动,加强志愿者培训。
(7)维持社区正常生活秩序,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四、督导与评估
(一)防控工作督导
1、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各级人民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机制或防控指挥部适时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及公安、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对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了解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是否健全,防控部署是否全面,措施落实是否到位,防控经费与物资是否得到保障等。
2、卫生行政部门适时组织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防控社区甲型H1N1流感工作进行督导,了解卫生行政部门防控工作部署与落实情况,医疗机构预检分诊、隔离治疗、感染控制等工作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调、监测、检测和疫情处置等工作情况,卫生监督部门对相关机构开展监督工作的情况等。
(二)防控工作评估
1、以我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和《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医疗卫生应急处置预案(试行)》及本方案相关要求为依据,结合督导检查结果,对各级政府、各类部门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2.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控制、临床救治、卫生监督等部门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定期统计各部门、单位的工作情况;结合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督导情况及疫情监测分析结果,对各地区、各部门防控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本工作方案应根据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
附件(1):甲型H1N1流感报告工作要求
附件(2):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流程
附件(1):
甲型H1N1流感报告工作要求
一、“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
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符合《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电话报告后,经核实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病例经核实确诊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在2小时内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同时进行个案关联。根据当前国家疫情监测报告工作要求,各地甲型H1N1流感散发疫情及暴发疫情,暂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新发传染病标准进行突发事件的报告和分级标准。
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甲型H1N1流感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报告的要求将可能进行调整,以国家通知为准。
三、“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报告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确诊病例报告后,应尽快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表,由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平台上的“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录入,并根据病人病情进展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随时更新个案调查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进行审核。
四、实验室检测结果反馈及报告订正
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病例报告单位。对于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报告单位应在接到实验室检测结果2小时内将病例订正为已明确诊断的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对于诊断分类发生变化的病例,如疑似转为确诊病例等,报告单位应在接到实验室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订正。
五、其它报告要求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立即进行核实和调查处置。
接到疫情信息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应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本报告工作要求可能根据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工作需要及时调整。
附件(2):
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流程
附件2:
*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书
根据省市社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切实做好防控工作,签订以下责任书:
一、单位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责任人具体负责防控工作;
二、及时将村(居)、单位内邀请的有疫情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员及归国人员的信息报告给所在街道、镇,并发放健康提示卡,督促本村(居)、单位归国人员居家医学观察7天;
三、做好本村(居)、单位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治疗)人员生活保障工作;
四、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
1职业危害因素
1.1病原微生物污染目前,艾滋病(HIV)、乙肝及病原携带者、梅毒等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生命和健康,论文经常接触血液或经常被锐器刺伤的医务人员HBV感染率比一般医务人员约高2倍[1],感染乙肝的发生率为2%~4%,感染丙肝的发生率为3%~10%,感染HIV的发生率为0·2%~0·5%[2],护理人员所使用的医疗用品几乎都接触病人,而且有的频繁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物品,在处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HIV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我国护理人员同样面临着职业暴露的危险,产科护士由于接触产妇的恶露、羊水和血液而被感染;急诊护士往往在患者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在时间上不允许护士先进行自我保护;手术室护士接触血液机会多,经常接触手术刀片、缝合针和各种利器,加上术前刷手造成皮肤保护层的破坏,易形成皲裂,为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的侵入提供门户;供应室护士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最多,也最容易发生损伤和感染。
1.2化学危害大部分化学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易挥发等特点。如甲醛、戊二醛、臭氧、过氧乙酸等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及上呼吸道均有刺激作用。消毒剂污染空气后可引起头痛、鼻炎、皮肤过敏、哮喘等。如环氧乙烷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损害作用;甲醛在高达20mg/m3时,接触者可有食欲不振、头痛、心悸等不适[3];另外,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异味气体,它们与消毒剂一起形成混合气味产生综合作用,长期慢性接触后会产生致癌、致敏、致畸作用;病人为了治疗疾病不得已才使用的药物,而护理人员必须接触,从而造成对护理人员的伤害。硫酸镁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好药物,但正常人在经常接触后则导致局部肿胀、头痛、心悸等;抗肿瘤药物和介入治疗的开发和利用,使更多的护士直接接触化疗药,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可进入人体,护士出现血细胞下降、头晕、咽痛、月经不调、脱发等。护士职业接触的抗肿瘤药对自身淋巴细胞DNA有损伤作用,DNA断裂增多、免疫力下降、造成怀孕护士胎儿致畸作用。
1.3物理性危害频繁接触紫外线,易引起皮肤瘙痒、红斑、过敏、眼炎、角膜炎,甚至可诱发皮肤癌。在医院中因为地板湿滑,尤其在紧急情况下抢救病人导致护理人员滑倒;医院内发生的针刺和锐器损伤;医院用氧,包括高压氧治疗,安全如没有得到必要的养护和重视,也可能给医护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
1.4职业性劳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问题。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且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等有关。另外,目前患者有病种、文化层次、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关系的差异,他们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及护理过程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加之人们自身利益保护观念的加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产生护患矛盾和纠纷,给护理人员造成精神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
2分级控制
2.1个人防护控制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如可通过讲座、培训、知识测验、印发资料等途径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学习,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措施落实到位,还应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如加强对眼睛、面部、呼吸道及手部卫生的防护,个人防护用品大小适中,穿戴舒适,不妨碍治疗和护理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合理调整,灵活安排护理人员工作,缓解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正确指导护理人员调节情绪,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保持旺盛精力,心情愉快,使工作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工作中避免徒手进行注射器毁形,如不慎发生锐器伤、刺伤,应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血液,相对减少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0·5%碘伏、2%碘酊或75%酒精对污染伤口进行消毒,严格报告登记制度,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率。如HIV感染后2周~3个月为窗口期,因此,暴露后当时、暴露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连续监测以确定是否感染,并依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推出的时间,4h内服用高效抗爱滋病毒二联疗法,严重暴露用三联疗法,可使HIV感染危险性降低79%;HBV暴露后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尽早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4]。
2.2管理控制护理院校等教育机构应将医院内感染、职业性损伤防护和健康维护的有关知识和技巧纳入教学大纲,设立公共安全卫生等课程。医院管理者应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上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险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2000年美国采用分级控制对一些器械进行了改进,使意外针刺损伤从88%降到62%[5]。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有效预防,如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停止使用可回收针头,使用尖锐器械专门存放盒。医院管理层在职业伤害的预防方面责任重大,包括:向职工发放劳动保护品、支持并参与职业安全计划、监控职业危害事件、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制度完善的工作流程,避免微生物的感染。另外,还应加强工作服管理,护理人员工作服应每周更换2~3次,必要时可增加换洗次数。口罩每4~5h更换1次,清洗后置阳光下暴晒或通风处晾干,必要时用微波炉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