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神经病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神经病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神经病学总结

第1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多器官功能障碍 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in the ICU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complicating acute renal failure treatment application. Methods select our June 2012 to June 2013 were 60 cases of elderly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complicating acute renal failur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mplement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for all patients. Th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 body hemodynamic index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APACHE II score and kidney, liver function after treatment parameters also declined obviously, BE abnormal, HCO, PH, restore the acid-base balance, and the data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ICU elderly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complicating acute renal failure patients curative effect,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blood purification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Acute renal failure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进行大型手术、感染、重大创伤等急性疾病过程中,多个器官或系统陆续发生急衰竭或障碍。其发病特点具有进行性、继发性、并发性。若病患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最终将会走向死亡。当急性肾功能损伤(ARF)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时,其发病死亡率明显升高。ARF是一组综合征,其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减弱,进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对病患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可将病患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改善病患的ARF症状。本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MODS并AR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VVH治疗,取得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病患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在62-85岁,平均年龄为(68.3±6.8)岁;其中药物中毒5例,大手术后7例,重症胰腺炎8例,脑出血8例,重度创伤12例,感染性休克20例;所有病患在治疗疾病,积极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并控制感染。在采用CBP治疗前应强化基础营养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前进行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并记录评估相关分数。

1.2方法 在实施常规治疗后进行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CVVH)治疗, 采用Seldinger方法经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体外循环,其中股静脉39 例,颈内静脉置管21 例,使用选用百特血液滤过管路和中空纤维血液滤过器(无丙三醇膜),规格HF1200 机,面积1.3平方米 ,每24小时,更换1次。置换液自配,A液:800mL的注射用水2800mL+0.9%氯化钠溶液+3mL的25%硫酸镁溶液15mL的+50%葡萄糖溶液+200mL的5%碳酸氢钠溶液;B液:10%氯化钙10mL。采用稀释法输入A液,从滤器后静脉壶输入B液,同时依据病患血钠、钙、钾离子浓度加入适量的氯化钾溶液,生理盐水及氯化钙溶液用量也根据病患情况进行适当增减。血流量(180~250)mL/min,置换液量(30~45)ML/(kg・h)。超滤脱水量依据病患的治疗补液、水钠负荷和血压设定。利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使用枸橼酸钠和小剂量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对有出血倾向病患进行抗凝。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有创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CVVH 前、治疗后每12h查血糖、血气分析、电解质,每24h查肝肾功能,记APACHE-Ⅱ积分。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MODS病患血流动力学分析 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排血量指数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指数变化(X+S ,n=60)

2.2 治疗前后APACHE-II 积分和肾、肝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 治疗后患者各项参数指标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 2 治疗前后APACHE-II 积分和肾、肝功能参数变化(X+S ,n=60)

2.3 治疗前后酸碱平衡变化情况 MODS病患居多是代谢性酸中毒,CBP可快速纠正,BE(碱剩余)、HCO、PH异常,恢复酸碱平衡,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详见表3。

表3 CBP前后酸碱平衡变化情况(X+S ,n=60)

3讨论

当前多种危重病和ARF的救治也逐步采用连续性动一静脉血液过滤技术[2],尤其在对MODS的治疗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MODS及SIRS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抗炎及促炎递质,且居多含有水溶性,同时相对分子量不相等,其中多为中大分子物质,CBP可清除其多数物质,当机体内部抗炎和促炎两侧作用得以平衡时,病患的病情将免于进一步的恶化,进而降低死亡率[3]。

老年MODS合并ARF病患病情危重,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病死率较高,无法承受普通血液透析。CBP较传统的血液透析优势在于其治疗的连续性,可等渗、缓慢的清除水和溶质,超滤率低,容量波动较小,且无胶体渗透压变化。输液限制较少,液体平衡可随时调整,对病患心血管功能改善效果更佳,有效维持电解质、水平衡及营养状况,更好的控制脑灌注压,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符合正常人体生理情况,尤其是外伤、手术不能搬动者。对于心血管功能不稳、低血压病患,CBP对氮质和水的清除及对酸碱、电解质紊乱的纠正效果优于传统间歇式血液透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多数脏器功能普遍下降,各脏器代偿能力和储备功能都会明显下降,且常伴有慢性疾病,若出现肾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对于预防性或早期CBP可较好控制水、酸碱和电解质平衡,为治疗原发病创造条件,利于肾功能恢复[4]。因此,对这类病患实施CBP治疗时机是取决病患临床病情,而不是取决生理指标是否已达到尿毒症水平,水负荷比氮质血症更为重要,否则,若病患发展到MODS阶段,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致代价大,病死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CBP前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病患体内血流动力学指数显著改善,并且CBP 前后APACHE-II 积分和肾、肝功能参数也明显下降,BE、HCO、pH异常,恢复酸碱平衡。由此可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病患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民生,赵晓琴,周红甲.连续件血液净化治疗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l,28(5):703―705.

[2] 孙晓兰.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 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7):16-17.

第2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神经病学;互动式;PBL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英文缩写,该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Memaster大学创立的,[1]目前PBL教学模式已应用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互动式教育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使课堂生动活泼。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辩论。每一次上课就好比演戏,学生是主角,教师只起到导演的作用。把互动式教学法跟PBL教学法结合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既要带着问题学习,有的放矢,同时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果,提高思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的综合能力。

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出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内容庞杂、功能复杂而且因失去了解剖学直观的特点而变得抽象。怎样帮助学生简明、透彻的理解神经内科疾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神经内科学临床教学的难点。同时,国内外神经病学发展非常迅速,教师知识的局限性会限制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应用互动式和PBL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形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过程中,笔者运用此方法教学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教学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我校2008级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人

1.2课前准备教师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疾病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理论进行系统讲解。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典型病例,并根据病例提出提出由浅入深、合乎逻辑的相关问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将事先准备的病例资料及图片至少于实习课前1周发给学员,要求查阅资料并按病例中的问题准备发言讨论。

1.3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病例:“特发性面神经炎”,“脑梗塞”,“脑出血”。根据实际学生人数分组,每组5-6名学生,分成多个讨论小组,以情景模拟法每组一个同学扮演患者。通过事先给出的病例,要求学生自己询问病史、查体、阅片做出诊断和治疗。学生相互提问讨论问题、教师总结精讲, 课后要求学生整理交上病历分析。整堂课共4学时,其中学生查体、诊断占2.5学时,教师主导提问学生讨论占1 学时,总结和自由讨论占0.5 学时。

2教学效果分析

比较2008级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人采用互动式和PBL实习课教学,对照组2008级临床医学1班48人采用传统实习模式,相同的考试题,成绩结果见表1。考试结果显示互动式和PBL实习课模式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模式,优秀占28%,良好占36%,中占30%,不及格占4%;传统教学模式中等成绩占43.75%,不及格占8.33%。

表1比较教学效果(%)

3 教学体会

3.1学生素质加强基础理论辅导。神经内科与神经系统解剖学关系密切, 到临床实习时就淡忘了基础知识,我们就利用看录像的形式把临床常用的神经解剖知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指导,多媒体教学使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丰富、多彩、方便的学习窗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是临床教学的良好载体[2]。

实践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病例中提问题,搜索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提出最佳治疗方案。在循证医学实践过程中,要回答临床问题,就要进行文献检索,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掌握文献检索技巧、临床科研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同时应具备较好的外语能力,有部分资料是英文资料,需要消化、吸收、整理资料,高效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具系统观 ,并可促进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

3.2教师方面授课前需认真准备病例、资料及图片, 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难度递进式的问题,把神经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得到解答。

在国内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也有一些探索性应用经验[3,4]。通过这种互动式与PBL教学法,学生们在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的同时也教会同学们如何去学习一种疾病,为日后学生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改进神经病学临床实习带教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庆南.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认识与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06~708.

[2]高聪,查运红,林绍鹏.多媒体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5):53-54.

[3] Wun YT,Tse EY,Lain TP, et al. PBL curriculum improves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mall-group tutorials[J].Med Teach,2007,29(6):198-203.

[4]方向,蔡永亮,李增林,金珊.病例分析为先导的 PBL 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56-57

第3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摘要】

目的 制作出内容丰富、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便学生记忆。方法 使用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和电子器材采集多媒体素材,运用多种软件加工和处理多媒体素材,制成多媒体课件。结果 结合本科大纲要求采集大量国内外先进神经病学教学示意图、CT图片、MRI图片、DSA图片、解剖标本图片,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实际应用在本科教学中,师生普遍反应良好。结论 优质的神经病学多媒体课件制作首先需要收集好的素材,掌握多种软件制作方法,结合教学实际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跟踪目前神经病学最新理论和电子科技发展。教学实践说明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的辅助和补充。

【关键词】 神经病学;多媒体课件

神经病学的学习对医学生来讲普遍认为比较抽象,特别是结合大量的神经血管解剖,加之神经影像学发展,同时要掌握、理解比较困难,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运用多种电脑技术手段,丰富的直观化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于本科生的课堂学习,获得满意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数字化X射线摄影手段、数字减影血管减影X线机(DSA)、CT机、MRI机、数码相机、电脑、本科教材,近期神经病学相关期刊。软件:①CT、MRI的处理软件;②DICDM看图软件;③平面图像处理软件;④动画图像处理软件;⑤初步编辑软件;⑥课件制作软件。

1.2 方法

1.2.1 方案设计

根据神经病学本科教学大纲的内容,确定多媒体素材的内容,包括文字、示意线图、解剖图片、X线图片、CT图片、MRI图片、DSA图片、病理标本图片。

1.2.2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

对于数字化X线片摄影手段及DSA摄取的脑血管病平片、CT图像、MRI图像经转化复制用数码相机拍摄经USB接口传入电脑。对于书本的示意图和音像图可用扫描仪直接输入电脑。对于各种神经系统检查分析过程,又用摄影机拍摄后输入电脑。

1.2.3 素材加工

对用各种方法收集来的图像,其大小、比例、色彩、对比度、格式需要改变或需要添加标识者用photoshop进行处理。

1.2.4 课件制作

根据神经病学本科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合理的顺序和篇幅,使用powerpoint的母版功能按章节将文字输入并在合理的区域插入各种素材,使版式背景、文字、图片和谐统一,最后定义如幻灯片放映的动画方式和切换方式[1]。

1.2.5 教学实践

本研究中随机选择四个班,共210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传统教学配合多媒体教学组各105人,分别给予传统教学和传统教学配合多媒体教学。

1.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课程结束后给予同一考试试卷评分标准,考试成绩数据用±s表示,两组比较应用t分析,多组分析运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考试成绩:传统教学组为(90.46±4.53)分,传统教学配合多媒体组为(93.71±4.47)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5.23,P

3 讨论

神经病学复杂抽象,脑血管病更是教学难点,CT与头颅MRI如不结合图像更是难以被初次接触的学生理解。多媒体课件又把教科书中许多静态的文字、图像转化成具体生动的动画和视频,揭示其丰富内涵,使其直观化、形象化,从而深刻的挖掘出问题本质[2]。制作多媒体课件如软件工具可因人而异,选择自己熟悉的软件,图像处理应用photoshop。课件制作用powerpoint,容易操作,只要通过合理的图文搭配,也可制作内容引人入胜的多媒体课件。总之,神经病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收集好的素材,紧跟国内外神经病学发展,不断更新内容,熟练掌握多种相关软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满足本科医学生的要求。经多媒体教学我们体会如下:①通过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方便启发式、类比式、联想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②多媒体教学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和增强动态效果,能把许多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复杂的内容简化,把时间拉长和缩短,对难点和重点任意更改,可反复观察深刻理解,增强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③能把多种信息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展示出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创造出最佳教学环境;④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多种形式操作学习,主动地介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调整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⑤当然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医学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们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方式,它是传统教学的辅助和补充,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独有的优势,同时又要积极接受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更好地降低教师讲课难度,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实效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第4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视觉词形区,神经通路,左梭状回中部。

分类号 B842;B845

1 引言

阅读是人们接受知识、传播知识和进行跨时跨地交流的重要途径,而视觉词形(visual word form)加工是阅读的最初和最基本环节。视觉词形加工的神经基础一直是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几年以脑功能成像为主的研究发现左梭状回中部存在视觉词形区(visual word form area,VWFA),加深了对视觉词形加工机制的认识。一些研究者对于视觉词形脑区(area)关注的同时,也提出了视觉词形加工神经通路(Dathway)的模型,补充了早期基于脑损伤阅读障碍研究提出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的不足,并获得了一些词形加工障碍研究证据的支持。本文就视觉词形加工神经通路研究的现状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 视觉词形加工神经通路的模型

2.1 传统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

在传统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中(见图1),视觉词形加工的神经通路是“左右枕-左角回”通路。

Dejerine(1891,1892)的两个病例研究为阅读的“神经病学模型”奠定了基础。其中1例患者为左角回损伤,表现出阅读障碍伴书写障碍,因此,Deierine认为左角回是视觉词形的记忆中枢。另1患者的损伤部位为左枕和胼胝体压部(splenium of corpus callosum),左角回保留,仅出现阅读障碍,不伴书写障碍,即纯失读(pure alexia),被认为是左右枕的视觉词形信息和左角回的联结中断所致。其后多数纯失读报道都采用“枕-左角回”通路的联结中断来解释纯失读。因此,传统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中视觉词形加工的神经通路是“左右枕-左角回”的通路:即视觉词形信息到达左右枕叶视皮质后,向左角回投射。其中左枕词形信息直接在左半球内向左角回投射,而右枕词形信息可能经过胼胝体压部的神经通路向左角回投射。

2.2 新的阅读模型

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近些年的研究较一致地发现左梭状回中部存在特异性的视觉词形加工区,对传统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进行了补充或修订,新阅读模型中增加了视觉词形区环节,即新通路是“左右枕-左梭状回中部-左角回”的通路。其中联结左右枕的胼胝体压部通路和传统模型一致,但由于增加了视觉词形区的环节,则新通路中增加了视觉词形区的(由枕叶)传入和(向左角回)传出的通路。见图2(传统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中提出的通路为25,而新的模型为245)。

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阅读词和休息或棋盘格等低层次的视觉刺激相比,以及和面孔、房屋或工具等高层次视觉刺激相比,引起左梭状回中部显著激活。且该区和引起纯失读的关键损伤区较一致。Cohen及同事称该区为“视觉词形区”(visual wordform area,VWFA)。其位于左梭状回中部外侧的枕颞沟皮质,负责平行、快速提取视觉词形抽象信息,具有词形尺寸、大小写、字体、和视野位置的恒常性,是阅读早期阶段的必要中枢。这些研究者对传统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进行修订,认为:左右视野的视觉词形信息最初投射到对侧枕叶初级视皮质V1,然后传到V2、V4,左枕V4的词形信息直接投射到VWFA,提取抽象词形信息;而右枕V4的词形信息必须经过半球间的神经通路(可能是胼胝体压部神经通路)传到VWFA。VWFA整合了左右视野的词形信息后,进一步向左角回等高级阅读区投射。Price(2000)总结了阅读的脑功能成像研究,根据文字阅读激活的脑区,提出了类似的模型。因此,基于脑功能成像的阅读新模型在“神经病学模型”中增加了左梭状回中部(视觉词形区)重要环节,视觉词形加工的神经通路则是“左右枕-左梭状回中部(视觉词形区)-左角回”通路。

3 胼胝体压部神经通路在视觉词形加工中的作用

3.1 视觉词汇识别的中央凹表征分割研究

视觉词汇识别的中央凹分割(foveal splitting)的研究表明,左右半球间必须有传递左右视野视觉词形信息的通路,才能实现正常的词汇识别。

视觉词汇识别的中央凹分割研究认为,正常注视词时,词在注视点左侧(左视野)的视觉信息最初投射到右半球视皮质,词在注视点右侧(右视野)的视觉信息投射到左半球视皮质,即使对于中央凹范围内的词形信息,也不存在词形信息在左右半球的双重表征。Brysbaert(2004)在分析了大量相关研究后,支持中央凹分割理论,也指出胼胝体的半球间信息传送对左右视野视觉信息整合和词汇识别非常重要。

3.2 胼胝体压部通路损伤致纯失读研究

早在Dejerine(1892)的纯失读报道中就提到,胼胝体压部损伤导致右半球(左视野)视觉词形信息向左角回传递中断,和同时伴有的右视野偏盲(左枕损伤)一起导致纯失读的出现。Geschwind(1965)进一步强调了胼胝体压部的这一作用。其后大多数纯失读报道中都提到胼胝体压部通路是半球间词形信息传递的重要通路。除上述经典纯失读的证据外,胼胝体压部通路损伤可导致左半视野失读(left hemialexia)、词左半错读(left hemiparalexia),前者是患者对其左视野呈现的文字阅读障碍,后者是对词的左半部分如词首几个字母阅读障碍。这两种视觉词形加工障碍都是由于胼胝体压部通路的中断或损伤,导致左视野/右枕词形信息无法传到左半球加工所致。

Binder和Mohr(1992)提出,在压部通路中对词形加工关键的是走行在左侧脑室枕角上部的纤维。Molko等(2002)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左半视野失读(left hemialexia)患者退变的纤维束进行“负向追踪”,证明了胼胝体压部中跨越左侧脑室枕角上的纤维束损伤对左视野失读很关键。从而支持Binder和Mohr(1992)的观点。Suzuki等(1998)对41个胼胝体损伤患者综合分析发现,在胼胝体压部腹后部小的损伤会导致左半视野失读,认为视觉词形的信息传递是由胼胝体压部中腹后部纤维承担。

总之,有较充分的证据表明,胼胝体压部神经

通路是视觉词形信息在左右半球间传递的关键通路。

4 左半球内神经通路在视觉词形加工中的作用

4.1 左枕颞通路损伤致纯失读研究

单纯左枕颞白质损伤同样可以导致纯失读。Castro-Caldas和Salgado(1984)报道1例左枕损伤病例,无右半视野偏盲,但对右视野呈现文字出现阅读障碍,即右半视野失读(right hemialexia)。Hoogenraad(2000)报道一例左枕皮质下梗死病例,同样无右半视野偏盲,但对词右半部即词尾几个字母读错,即出现词右半错读(right hemiparalexia)。该两篇文章的作者解释为损伤导致左枕(右视野)视觉词形信息向左角回投射中断,即左枕-左角回通路损伤,故出现限于右视野的失读;而右枕-(胼胝体压部通路)-左角回通路保留,故左视野(右枕)视觉词形识别正常。这些作者显然没有注意到左梭状回中部在视觉词形加工中的作用,对上述结果的解释采用了传统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

Cohen等(2003)认为,左梭状回中部视觉词形区本身保留,但其传入通路受损也可以导致纯失读。传入通路受损可以限于来自右枕(左视野)-胼胝体压部通路的输入,患者出现上述的左视野失读或词的左半错读。也可限于来自左枕(右视野)-视觉词形区传入通路受损,患者可出现右视野失读或词右半错读。Cohen等(2003)认为Castro-Caldas和Salgado(1984)报道的患者即是左枕-视觉词形区通路损伤,而不是左枕-左角回通路损伤(即不存在这种直接通路),即视觉词形区传入通路完全损伤可导致整个视野的纯失读。支持这一观点的直接证据来自Cohen研究小组(2006)报道的1例左梭状回视觉词形区后部枕颞区局灶性切除的癫痫病例。该患者术前阅读正常,fMRI研究发现词形刺激可以选择性激活视觉词形区,术后该患者出现纯失读(不限于某个视野),词形刺激不能引起视觉词形区激活。作者强调该患者纯失读是由视觉词形区传入通路损伤即去传入(deafferent)所致,包括左枕(右视野)视觉词形信息和右枕(左视野)经胼胝体压部传来的词形信息的传入中断。支持存在对视觉词形加工重要的,左右枕-左梭状回中部(视觉词形区)的神经通路。

4.2 左枕颞顶部通路损伤致角回下失读

角回下失读(subangular alexia)是纯失读的一种类型,和经典纯失读多由左枕和胼胝体压部同时受累所致不同,角回下失读多发生在左枕颞侧脑室旁白质、左顶枕或左角回下白质损伤。这些报道大都强调上述部位白质是左右枕视觉词形信息(在左半球内)传到左角回的神经通路,白质损伤使左右枕-左角回通路中断,故出现所谓的角回下失读。左角回本身保留,故不伴书写障碍。由于没有涉及视觉词形区概念,同样是以阅读“神经病学模型”来解释这种左半球内的神经通路。

Cohen(2003)从阅读的新模型出发,认为角回下失读是视觉词形区传出通路损伤的表现,即上述几处白质损伤使左梭状回中部(视觉词形区)-左角回通路中断,引起角回下失读。Horwitz等(1998)的PET研究指出,左梭状回中部-左角回之间存在功能联结,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这种新模型中的左梭状回中部(视觉词形区)-左角回通路的观点。

5 视觉词形加工神经通路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5.1 局限性

无论是传统的阅读“神经病学模型”中的左右枕-左角回通路,还是新模型中的左右枕-左梭状回中部(视觉词形区)-左角回通路,都是基于对脑区(area)在视觉词形加工中作用的认识,对神经通路(pathway)的构架、传导方向进行逻辑上推测的,缺乏实证的实验数据支持和对这些通路的解剖细节的了解。虽然已经在胼胝体压部损伤、左枕颞损伤、左顶枕及左角回皮质下白质损伤导致的各种纯失读患者研究中得到了部分证据,但除了胼胝体压部神经通路外,尚没有在正常人直接把左半球内的、负责视觉词形加工的神经通路加以证实并显示出来。即对视觉词形加工神经通路的走行、起止脑区等,目前尚缺乏明确、直接、完整的认识。

5.2 展望

神经科学的发展和先进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揭示出视觉词形加工神经通路的全貌。

第5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神经病学;试卷质量;评价

Abstract:Objective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the terminal examination paper of Neurology of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clinic medicine,so as to provide the guidance for the teaching practice. Methods The four dimensions index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paper,including difficulty index,discrimination index,realibility index and validity index. The indexes were described for both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questions.Results The scores of students showed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shape. The average difficulty index of the paper was 0.781.There were totally 41 questions in the paper,14.6% of them was in the level of difficulty,14.6% of them was in mild difficulty and 58.6% of them was in easy level. The average discrimination index of the paper was 0.604.And 9.8% of the questions was in the level of excellent discrimination,19.5% of them was in the level of good,60.9% of them was in the level of acceptable. The reliability index of the paper included two aspects,Kuder-Richardson reliability index for best choice questions was 0.645,and Cronbach alpha coefficient of the subjective questions was 0.56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case analysis report ,assignment and score of the students were 0.749(P

Key words:Neurology;Quality of examination paper;Assessment

试卷分析包括试卷成绩分析和试卷质量分析两部分。根据教育评价理论,试卷分析的主要指标有: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成绩分析的指标主要有:考试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等[1,2]。在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但神经病学课程知识点范围广,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较其他课程困难。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对《神经病学》的学习掌握情况,是一种客观需求。《神经病学》试卷评价将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此,本研究对本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的神经病学A卷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医学 2011级9~10班神经病学期末试卷(A卷)92份, 2次案例讨论报告成绩。采用闭卷考试,试卷满分100 分,总题目41 题,单项选择题30题 ,填空4 题,名词解释4题,简答题2题,病例分析1题。以《神经病学》(第七版)作为授课用书,知识点全部来自书中章节。试卷中各题型的分布及其分值比例见表 1。

1.2评分方法 试卷评判以考前制订的标准答案和评卷标准为依据,由课题组老师统一阅卷,流水作业。对于主观试题,每一题型由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统一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判。

1.3试卷评价方法 采用教育测量学评价方法,按照文献中提供的指标及方法进行评价[3]。

1.3.1难度 ①客观题难度:考生对某道试题做出正确回答的百分比;②主观题难度:某题得分平均分/该题满分分数;③试卷平均难度:试卷得分平均分/试卷满分;④难度等级划分:难题:p

1.3.2区分度 ①客观题区分度:D=|PH-PL|;将学生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前27%和后 27%学生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两组学生在该题上的正确率之差即为客观题区分度。②主观题区分度:D=■,XH为高分组总得分,XL为低分组总得分,N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人数,H和 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最低分;③试卷平均区分度:D=■,其中D表示各题的区分度,f 为各题的满分值;④区分度等级划分:D≥0.4表示很好;0.39≥D≥0.30表示良好,修改后会更好;0.29≥D≥0.20表示尚可,仍需修改;D≤0.19表示差,必须淘汰。

1.3.3试卷信度 ①客观题的信度选择用库德-里查逊系数,γ=■1-■,式中 k 为试题数,p为每个题目做对人数的比例,q为每个题目做错人数的比例,σ2表示测试总分的方差;②主观题的信度选择使用克朗巴赫α系数表示,γ=■1-■,式中k为试题数,p为每个题目做对人数的比例,σi2为每个题目得分方差,σ2表示测试总分的方差。

1.3.4试卷效度 试卷效度采用效标关联效度,应用1次案例分析报告成绩的平均分和1次网络提交作业成绩的平均分作为效标,分别分析这些成绩与总分之间的关系。γ=■,其中XY 分别为效标成绩和总分成绩。

1.4数据处理 将每位考生的每题得分输入计算机,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4]。

2 结果

2.1成绩分布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共收到有效试卷91份,及格89人,及格率达到97.8%,平均成绩为77.44分,标准差为9.66分,最高分97分, 最低分50分,全距为47分。对成绩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此次考试成绩成正态分布(见图1),60 分以下仅为2人,高峰分数段分布在70~80分。

图1 神经病学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2.2试题难度分布 分析可见,试卷中14.6%的试题属于难度适中,分别有12.2%和36.6%的试题处于较难和较易,有14.6%和22.0%的试题属于难和易两个等级,见表2。本次试卷的平均难度为0.781。

2.3 试题区分度分布 结果显示,试卷中9.8%的试题区分度好,19.5%的试题区分度良,60.9%的试题区分度尚可,9.8%的试题区分度差,见表3。本次试卷的平均区分度为0.604。

2.4试卷的信度 信度是反映试卷内部题目得分一致性程度的统计量。本次试卷客观题(选择题)信度库德-里查逊信度系数为0.645,主观试题(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的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为0.561,见表4。

2.5试卷的效度 试卷的效度采用校标关联效度,分别以1次案例分析报告成绩的平均分和1次网络提交作业成绩的平均分作为效标与本次考试成绩做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749(P

3 讨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合理评的价学的生能力也成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卷形式的考试一直都是评价学生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试卷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考核,是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检测和判断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考试的测量、评价作用,应该高度重视试卷分析工作[5]。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1题型的分配 本次神经病学试卷有5 类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一些常见疾病的掌握程度, 如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病例分析题考查学生对实际病例的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通常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比例应为6∶4[6]。本次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比例4.85∶1,主观题数量较少,题型分布基本合理。

3.2考试成绩的分布 对学生成绩分布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考试得分的总体情况、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考试成绩分析结果:平均分为77.44分,标准差9.66分,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考试成绩基本理想,基本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

3.3试题的质量分析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体现一套试题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全套试题的平均难度应控制在0. 5 附近,一般难、中、易的比例应为20%、60%、20%。本次试卷难度0. 78, 适中偏易。难度>0.7的较容易试题30道,占73.2%,主要集中在单选题和名词解释题( 25道)。0.6~0.7的较难题为5道,占12.2%,主要集中在单选题(3道)。难度

通过以上分析,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提出一些改进措施:①教学工作中应更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②适当增加试题难度,进一步提高试题质量;③尝试建立神经病学考试题库,不断将区分度差的试题淘汰出局,将新的好试题补充进来,从而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

参考文献:

[1]张凤,张巧俊.神经病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329.

[2]耿玉清,张春生.一种试卷分析及数据挖掘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10):241-245.

[3]朱永香,肖赞英,肖丹秦,等.试卷分析指标的选择及其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265-266.

[4]孙谦.基于SPSS软件的高校学生课程考试成绩分析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2(3):43-47.

第6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近年来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DPN病人65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10岁。西药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9岁。两组糖尿病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学》[2]制定如下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②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四肢感觉异常(包括痛觉、温度觉过敏或迟钝,肢体麻木,末端有束感、袜套感、踩棉花感,针刺样疼痛、钝痛、灼痛感)或行走不稳或肢体活动受限;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除外其他因素(如遗传、酒精中毒、尿毒症、感染、营养不良、药物及重金属中毒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血糖保持平稳至少3个月以上(HbAlc<7.5%),原用治疗神经病变的药物停药2周以上纳入观察。

1.3 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中度感染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中药组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汤剂:黄芪12g,知母、花粉、僵蚕、银花、紫草各9g,玉竹、地龙各6g,丹参、桑叶各15g,黄连3g,白附子5g,全蝎 2g,鬼箭羽、桑白皮各30g。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服。西药组予甲钴铵(500μg/片),每日3次,每次1片,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不再给予其它治疗药物。

3 观察指标与方法

3.1 神经电生理检测:测定正中、胫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正中、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用药前后各测1次(由本院肌电图室协助检测,仪器为OXFORD Medelec Synergy Multimedia EMP/Ep)。

3.2 足背静脉及食指微循环血流检测:测定右足背静脉及右食指微循环的血流灌注量(Perfusion unit,PU)和流速。用药前后各测1次(由本院中医研究室协助检测,仪器为瑞典产的Periflux 4001型激光多谱勒血流仪)。

3.3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采用普利生自动血流变仪。

3.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4 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3]:显效:主要症状消除,神经电生理检测改善在10%以上;有效:主要症状改善,神经电生理检测改善在5%以上;无效:主要症状及神经电生理检测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

4.2 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中药组35例中,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西药组30例中,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4.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详见表1。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MCV及SCV均有提高(P0.05)。

4.4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静脉的血流灌注量及流速变化:详见表2。中药组治疗后足背静脉的血流灌注量及流速均有较明显提高(P

4.5 两组治疗前后右食指微循环的血流灌注量及流速变化:详见表3。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4.6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详见表4。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粘度(高、低切)、血浆粘度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5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尚未完全阐明,也无特效的药物。祖国医学认为其属“痹证”、“周痹”、“不仁”、“麻木”等范畴。多认为本病消渴日久,由肺胃津液之伤,渐至肝肾精血之损,肝阳化风,旁走四肢。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精血亏耗,标实为瘀血阻络、虚风内动。故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本病的治疗大法,活血化瘀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方中黄芪益气健脾,气旺以促血行;黄连、银花、知母、花粉、玉竹、桑叶、桑白皮清热滋阴;僵蚕、地龙活血通络;白附子、全蝎祛风止痉通络;丹参、紫草、鬼箭羽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现代医学对血瘀证的认识,主要有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血液流变性异常等。本研究结果亦显示,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在神经传导速度、足背静脉的血流灌注量、右食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而且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故笔者认为,在基础治疗中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本病,具有标本兼治、通补兼施、刚柔相济的特点,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6 参考文献

[1]沈稚舟,吴松华,邵福源,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7.

[2]许曼音,陆广华,陈名道,等.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

第7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诺迪康联合弥可保;弥可保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最常见,发病率高达50%-80%,甚至90%[1]。临床症状以对称性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腱反射减退为主要特征。以往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来诊断,缺乏客观量化指标,目前肌电图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是DPN受损的直接证据。近年来,我们用诺迪康联合弥可保治疗DPN,并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治疗前后NCV的改善,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间的门诊和住院病人79例,均按199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而确诊为糖尿病;且伴有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①皮肤感觉异常:症状包括疼痛、麻木、发凉发热感等;体格检查时有痛觉过敏或减退,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②肌无力或肌萎缩,走路不稳,活动受限或踏棉花感;③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④肌电图提示MCV速度减慢;⑤排除中毒、感染等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其中1型糖尿病15人,2型糖尿病64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间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组49例,男27例,女22 例,年龄平均(53土9.6)岁,病程5~22年,平均(16士4.5)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平均(52士8.9)岁,病程4~24年,平均(15.6士5.1)年。

1.2 治疗方法

①两组均常规给与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积极治疗糖尿病,将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②治疗组给予诺迪康2粒联合弥可保500 毫克,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弥可保500毫克,日3次口服;疗程3 个月。③于治疗前后3 个月分别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并检测NCV等。

NCV测量采用丹麦产Keypoint肌电图机,用表面电极和单极电极分别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室温保持20~28 ℃,被检查者皮温在28~30 ℃之间。正中神经的MCV和SCV正常值分别〕45~47 m/s,腓总神经的MCV正常值分别为42 m/s,腓肠神经的SCV正常值为40 m/s。低于上述各值为异常。

1.3 疗效判定

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深浅感觉异常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NCV降低部分提高50%以上;②有效:感觉障碍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NCV降低部分提高49%-20%;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NCV降低部分提高率≤19%。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组间分析用X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79 例患者中治疗组3 例,对照组1 例因资料不全被退出,完成观察的治疗组48 例,对照组28 例。经3 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均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的总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用诺迪康联合弥可保治疗后显效20 例,有效25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91.8%;对照组用弥可保治疗后显效8 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意义(P<0.05 )。 诺迪康联合弥可保与弥可保治疗前后NCV变化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见表2。

注:﹡表示同种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两种药物治疗后比较P﹤0.05;表示两种药物治疗后比较P﹤0.01。

3 讨论

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一般发生在糖尿病症状之后,但也可以为首发症状,任何周围神经均可受累,临床工作中常见到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并没有神经症状,但行肌电图检查时发现NCV减慢,因此测定NCV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的DPN,提高诊断率[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DPN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由于神经内膜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营养障碍,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出现不同程度的节段性脱髓鞘[4]。DPN的特点为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下肢的症状重于上肢且先于肢出现,感觉障碍重于运动障碍,以远端对称性神经病变为多见[3]。神经内膜水肿发生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初期,这一阶段变化大多是可逆的[5],但随着病变的发展出现脱髓鞘,变性和再生,可发展为顽固的难治性神经损伤[6.7]。这也表明神经病变随病程延长有累积作用[8]。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反映神经髓鞘功能,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确定周围神经病变的性质、程度和范围。

弥可保是维生素B12的活性成份,是细胞生长繁殖和维持神经系统鞘完整所必需的物质。诺迪康是采用在西藏高原缺氧的环境下生长的药用植物—圣地红景天为原料,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纯天然药,主要成分是红景天甙[9]、多种黄酮等,能有效地扩张动脉,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其红景天甙、黄酮等成分能明显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轻血管平滑肌的痉挛样收缩,同时可去除沉淀在血管壁上的脂质防止动脉粥样斑块[10];其扩张微血管的作用可保证末梢神经的血液供应。

本文通过观察应用诺迪康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并与单独应用弥可保进行了临床效果比较,表明虽然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NCV检测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联合治疗组对其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弥可保联合诺迪康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有效地减弱了神经损害性因素,又明确地增强了神经保护性因素。表明两药联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弥可保单用,是一种有效的联用方法,且给药方式简便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Bril V,Werb MR,Greene DA,et al.Single-fiber electrom yography in diabetic peripheral polyneuropathy[J].Muscle&Nerve,1996,19:2.

[2] 郭力军,齐向红,戴银花,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应用价值[J].现代康复,2000,4(2):270.

[3] 赵炬,田慧,苏风霞,等.糖尿病332例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2):87.

[4] 郭玉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预防和治疗[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6):325.

[5] Tomlinso DR, Femyhough P, Diemel LT. Role of neurotrophins in diabetic of neuropathy and treatmentw ith neuergr owth factors[J].Diabetes,1979,46(2):43.

[6] 王桂侠,宋国培,郝守才,等.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病理变化[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12(1):38.

[7] 钟学礼,朱禧星,等.临床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43-246.

[8] 同复兴,周仁,NIDDM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的自然病史[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6,16(3):161.

第8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泡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占糖尿病患者的47%~91%,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2005年1月~2009年1月运用中药泡足配合西药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有明显的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肢端麻木、冰冷、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闪痛或刀割样疼痛,肌萎缩无力,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减退或消失;③肌电图检查有神经传导速度减退;④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一般资料: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治疗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35~82岁,平均62.5岁;糖尿病病程1~24年,平均8.5年;DPN病程6月~7年,平均4.2年。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33~80岁,平均61.2岁;糖尿病病程2~23年,平均8.2年;DPN病程3个月~6.5年,平均4.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治疗,口服甲钴胺500μg,日3次,15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泡足,方药组成:黄芪30g,乳香15g,没药15g,川芎15g,桂枝15g,花椒10g,干姜10g,制草乌10g,透骨草20g,伸筋草20g。水煎,待水温降至40℃时,浸泡揉搓双足外洗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15天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使用肌电图仪测定患者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询问观察症状轻重作记录。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NCV)增加>5m/秒或恢复正常;②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NCV增加<5m/秒;③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善,NCV无变化。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DPN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神经损伤有关[2],症状以肢体麻木,疼痛冰冷感觉异常为主。属中医痹证、痿证、痛证范畴,系因消渴病久病不愈,耗伤正气,引起气血不足,营卫不调,络脉空虚,气血运行不畅[3],络脉阻滞,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麻木,冰冷疼痛等症状。笔者以此为依据制定中药泡足方以益气活血、温经通络止痛。方中黄芪补气;桂枝温经通络;草乌、花椒、干姜温经通脉;乳香、没药、川芎活血化瘀止痛;透骨草、伸筋草舒筋通络止痛。诸药合用起到温经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通过临床观察,此方药治疗DPN不仅能改善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而且促进了神经纤维的恢复,提高了神经传导速度,中药泡足联合西药治疗DPN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Raveh L,Grunwald J,Marcus D,et al.Human butyrylch-ol-inesterase as a general prophylactic antidote for nerve agent toxicity[J].Biochem Pharmaclo,1993,45:2465-2474.

2 刘喜明,从秀云.糖尿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11-314.

3 林兰.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16.

第9篇:神经病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药泡足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益气活血通络

TCD bubble foot consociation jiaguan treatment diabetes legs PNP 128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Pan ManliLi QingfengYang Shuqin

【Abstract】Objective:The observation TCD bubble foot consociation take orally jiaguan treatment diabetes of legs PNP effect.Method:128 sufferer'srandom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a set is 64 and check against the set is 64, treatment set adoption TCD bubble foot everyday 2 times add to take orally jiaguan 500 ug tid,the matched control is only to take jiaguan.Result:Treatment set total efficient 95.3%, the matched control be total valid rate 76.5%.Conclusion:The TCD bubble foot consociation take orally jiaguan treatment diabetes of nervous lesion take getsatisfaction curative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extensive expansion application.

【Keywords】TCD bubble diabetes PNP benefit spirit live a blood a net

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47%-91%,其发生与糖尿病病程有关,随年龄老化,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障碍。我院糖尿病专科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泡足联合口服甲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128例患者均为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期间我院住院病人,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人,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全部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麻木,感觉障碍,128例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58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38岁,平均62.5岁,麻木型62例,疼痛型25例,疼痛-麻木型41例,糖尿病程8~22年,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2个月~5年,治疗前空腹血糖最高20.5mmol/l,最低7.8mmol/l。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按糖尿病饮食,运动基本疗法,口服降血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用药方案,使血糖保持良好水平,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500ug,3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天中药泡足,科室协定泡足方:黄芪30g,桂枝10g,当归15g,川芎12g,丹参20g,土鳖虫8g,生地30g,水蛭10g,牛膝30g,红花20g,地龙15g,水煎400ml,加温水500ml,置于专用足浴盆内,使水温保持在40℃左右,浸泡2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病例除外标准:下肢皮肤有破溃者,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新发脑梗塞、严重感染等情况。

2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分显效,有效,无效3级评定。显效:肢体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等自觉症状消失;有效:麻木或疼痛范围缩小,程度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麻木或疼痛程度无改善。

3 治疗结果

治疗组64例中,显效36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对照组64例中,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6.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机理目前不十分清楚,近几年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代谢异常及血管损害对其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周围神经的营养血管逐渐发生基底膜增厚,血小板的凝聚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内有脂肪和多糖类沉积致管腔狭窄,同时血液粘滞度增高,神经内滋养血管易被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而堵塞,从而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发生神经机能和器质性损害,这与中医的气虚血瘀的机理是一致的,也为中医益气活血通络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西医以营养神经为主;本病中医属“消渴”,“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消渴的发病是以阴虚为本,日久气阴两虚,血行不畅,渐至气虚血瘀,气血不能通过四肢末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脉络受阻,不通则痛,以致出现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现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进行泡足,其中黄芪、当归、生地益气养血,桂枝、土鳖虫、地龙、水蛭温经通络,丹参、川芎、牛膝、红花活血通络,诸药配合,能疏通腠理,营养润泽皮肤,扩张毛细血管,使药物渗透到局部肌肉、经络,使经络疏通,血流增快,局部得以气血营养,消除局部的麻木疼痛等感觉。所用药物共凑益气活血通络之功,对麻木、疼痛有缓解作用,可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经临床观察,中药泡足联合口服甲钴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营养神经药物组,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好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第一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339)

2 李双蕾、范冠杰、罗广波等.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11(2):6―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