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工健康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本县行政区域内纳入政府建设工程管理程序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使用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县地震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和监督管理工作。县发展改革、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政府鼓励和扶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科技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提高抗震设防科技水平。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科技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监督管理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县建设局在制定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当依据地震活动断层探测结果,综合考虑潜在的地震危险。建设工程选址必须避开地震活动断层。
第七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由县地震局负责确定,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确定。
第八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按以下规定予以确定:
(一)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二)经过地震小区划工作的,按照地震小区划图所标示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三)本条第(一)、(二)项之外的其他建设工程,由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设计单位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出抗震设防要求意见,并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明确意见后,报县地震局确定。
第九条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由市地震局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一)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者需要尽快恢复的生命线建设工程,包括交通、通信、水利、电力工程和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重要社会建设工程、工业设施等,具体工程按照省政府和省地方标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分类》确定的范围执行;
(二)县级电力调度中心及广播、电视、通讯等主体建设工程;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场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主体建设工程。
第十条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报县地震局确定。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在以下环节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
(一)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环节;
(二)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编制环节;
(三)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前。
第十二条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申请表;
(二)建设工程总平面图或者现状地形图;
(三)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及省或者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审机构通过的评审意见。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应当提高抗震设防要求书面意见、工程概况、场地位置及类别等资料。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提交资料符合规定的,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十日内办结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地质情况复杂的应当在三日内予以确定,其他建设工程一日内予以确定。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应当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
发展改革、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将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审查的必备条件。对未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的项目,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审批、核准等手续,城乡规划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初步设计审查等,应当有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六条建设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对抗震设防措施进行监理。
第十七条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应当对工程抗震设防质量承担终身责任。
第十八条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申请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或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不得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第二十条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由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级别。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级别委托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第二十一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前,到县地震局核验单位资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或者超越其资格证书执业范围的,不得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二)按照确定的工作级别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三)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采用的资料和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全面,禁止弄虚作假;
(四)按照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标准收取评价费用,不得扩大收费范围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第二十二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编制该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建设单位应当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省地震安全性评审机构评审。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依法应当报送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审机构评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县地震局会同发展改革、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和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建设工程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二十四条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违反第十三条规定,逾期未办结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的,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未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的,由县地震局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未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县地震局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确定或者降低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由县地震局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有关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地震局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二)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三)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四)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第二十九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在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伪造资料,弄虚作假的,由县地震局责令改正,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关键词]职业培训 体系
随着矿山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建立一支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职工队伍,是摆在矿山企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矿山企业职业培训的必要性
从我国的发展战略看,矿山类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会改变,这决定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矿山类企业不论是当前状况还是长远利益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对矿山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应坚持优先发展的战略 。
职工在职培训是造福社会底层面向弱势群体积德行善的教育:是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中才能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教育。
如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现有在岗职工9802人,生产服务岗位人员8082人,工种261个。过去,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加之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职工学习兴趣不浓,整体技能水平明显低于同行业整体水平。
二、矿山企业职工素质及职业培训现状
据资料统计,各类矿山类企业不仅工程技术人才缺乏 ,而且一线职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井下职工绝大多数是农民轮换工,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凭占大多数,甚至是文盲半文盲水平。各中专及职业学校生源素质下降,学生以农村及郊县生源为主,弱势群体家庭比例上升,整体素质低于普通高中水平。
其次,矿山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人员观念陈旧。这些都是制约矿山企业培训的现状。
三、针对矿山企业现状采取的培训对策
1.强化培训体系确保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下面还以弓矿为例)
为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公司从基础工作抓起,建立培训管理体系,确保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1)构建培训责任体系。2008年,弓矿公司做出了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决定,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部门联动的培训工作格局。由综合管理处负责职工素质工程全面建设的日常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技能人才建设等工作;工会负责组织职工技术大练兵和先进操作法评选活动;团委负责组织开展师带徒活动;科技部门负责各类标准的修订和评审工作;教培中心负责职工培训的教学管理;其他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能积极参与培训和考核工作,从而建立了车间、厂矿、公司三级培训网络。
(2)健全培训制度体系。搞好职工培训工作,保证培训效果,必须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为此,弓矿公司在历年培训管理考核制度的基础上,依据《鞍钢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和《鞍钢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结合矿山实际,补充制定了配套管理制度,形成了《弓矿公司职工素质工程管理制度汇编》,收录了各项培训管理制度14项,使培训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完善培训考核评价体系。从2009年开始,弓矿公司将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各单位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强化培训考核,公司从加强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入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职工培训考核明细表》,详细记录培训班授课时间、应参加人数、学员表现、课堂管理及教师授课情况。同时,推行了职工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和培训工作周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基层单位业务人员,采取互检、联检的方式,对各基层单位培训工作进行联合检查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年计划制定、培训计划执行情况、培训基础工作、费用使用情况等,每月进行一次评价结果通报,2010年前9个月,累计通报问题103项。通过联合检查评价,在各基层单位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横向交流平台,达到了取长补短、互检互学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2.转变企业管理者陈旧观念,提升培训人员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严格精细的管理制度。
(1)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更需要我们首先在观念上有大的突破,培训管理者要突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广大职工要突破厌学、弃学的观念。因此,做好职业培训,实现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增强创新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
(2)培训管理者的素质影响了他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素质低下者是无法担负起有效培训管理的重任的。所以,现代企业培训管理者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带头人,就必须不断培养、提高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敬业精神、较高的知识水平及恰当的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这样,才有可能在培训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3)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是靠人来完成的。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只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在开展职业培训过程中强调制度、方式、策略、培训设施所谓“硬”因素的同时,应当重视人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参与意识等“软”因素。
【写作格式】
一、标题
写清楚对什么项目的自查报告
二、写作内容
1、企业/部门/个人的基本情况介绍
2、本次自查的依据,自查范围和内容
3、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4、整改措施及整改计划
三、结尾
一般用语:特此报告,也可以省略不写。
四、落款
自查单位名称与日期
【自查报告范文】 安全自查情况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我洗煤厂根据安全生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全厂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细致的检查,并针对安全生产硬、软件的管理与应用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现将自查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洗煤厂是一座年入洗原煤120万吨的重介工艺洗煤厂,于20xx年9月投资5500万元开始动工建设,于20xx年8月23日以x环审[20xx]106号文对《xxx厂年入洗原煤120万吨生产线改扩建项目》试生产进行了批复。各项手续齐全,安全设施到位。
二、安全管理方面
1、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
我厂建立了以厂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了专职的安全员负责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安全措施的监督检查、违章、违纪的监督检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协助每月组织一次全厂的安全大检查并监督问题整改和复查验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安全事故追查、分析、处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由机电科具体负责,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安全保证体系。做到了责任到人,职责明确,确保了安全、文明生产的顺利进行。
2、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1)为了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我厂制订了《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及发放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及职业病定期检查制度》、《工伤事故管理制度及档案》、《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品管理制度》等,印发了《项目部安全文明施工考核办法》、《项目部安全文明施工奖罚办法》,编制了《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2)制定了完善的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对票证、动火、高空作业、电气、设备内检查检修、吊装等危险作业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各种规程齐全完善,做到了全体职工在上岗前严格依据《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进行安全培训,一般岗位职工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和《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的学习、专业人员经过特种作业技术培训都能确保熟练掌握其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三、应急救援方面
1、我厂在危险源管理工作中严格依据《危险源应急预案》进行操作,各种标识挂牌规范,监控合理有效,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做到了按规定进行监测、评估、审报并建档。
2、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能按规定组织演练。
3、按规定建立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配备了必备的救援器材。
四、人员管理
1、企业正、副厂长,特种作业人员经过了有资质单位的安全培训,并具有资格证。
2、在用工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劳动法》,并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3、给固定工作人员缴纳了相应的保险,以确保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受任何损害。
4、各种作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并遵守其相应的作业规程。
5、对职工所从事岗位的危害性、可能发生的事故做了充分的学习与预防性演练,并具备一定的紧急处理能力。
五、职业危害的管理
1、我厂职业危害场所重点是准备车间,项目建成试运行的同时已严格按“三同时”要求全部落实到位。已经进入监测验收程序。
2、为了有效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不受职业危害,按规定配备了符合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3、我厂重大危险源为工业用放射源,在试运行前已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安装了报警装置、防护器材,配备了个人剂量仪、并参加了由省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完善了暂存库,确保人与源的双重安全。
4、根据国家对有毒有害岗位的明确规定,抱着对职工负责的严正态度,完善了有毒有害岗位职工的体检体系。
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台帐、档案不完善。
整改措施:责成机电科尽快规范台帐,建立档案。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整改措施:责成相关部门及人员编制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
3、安全管理人员缺少有资质单位的安全培训。
关键词: 烟草企业 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规范化建设
一、烟草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1、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工作不仅是依赖于企业安全管理者,更要依靠企业全员的共同参与。安全工作时刻以预防为先,要使企业员工思想上积极提高,时刻注意安全操作要领,将安全融入职工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同时,要结合烟草企业自身操作提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增强。
2、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针对烟草企业不同岗位的特点以及接触到的危险因素,将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结合起来,使之在工作中不断的认识安全的重要意义和相应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对《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职业培训,宣传安全生产技能,进行安全生产图片展览、组织观看安全生产类教育片等等。
3、开展系列安全管理活动。结合烟草行业的特点,广泛开展安全座谈、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安全标语格言等互动活动,使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建设中。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切实做好本单位安全工作。
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机制
安全工作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要有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机制跟进,企业管理者依据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有效的体制不仅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的明确,同时又可以作为企业职工安全工作操作的依据。
(一)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企业安全责任主体,在企业内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为了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应将安全职责与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形成奖惩政策。此外,还要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安全不达标,则任何理由在事故面前都将成为借口。
(二)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应作为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现代企业不断的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烟草企业同样也不例外。良好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时,对于企业员工自身的医疗费用等也会大大降低,可以说是小投入换来大回报,也一改以往的得了病再去治病的思想理念。
(三)落实安全制度执行机制。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和难点就是如何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执行。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用烟草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尤其对一些特殊部门和岗位,要制定一套严格规范的安全操作程序和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要形成一套监督机制,确保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此外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评估、修订环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违规的情况,在进行处罚、改正的同时,也要分析管理制度是否需要进行修改使之能够提高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四)落实安全预防预警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根本原则是将各种风险因素有效的管控,使之不相互作用导致事故。要重视安全预防工作的进行,将各种安全工作提前、细致的进行。针对烟草生产及管理,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和检查绩效考核制度,使安全工作的更加积极的进行。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促进烟草企业的发展,其主要主要包括6个步骤:准备阶段、职业健康安全初评估、体系文件的策划、体系文件编撰、体系的运行和体系的评估认证审核。
(一)体系建设准备与启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初期要针对烟草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后进入系统建设准备工作实质性准备阶段。
(二)职业健康安全初评估
1.资料准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初评时要对现有安全资料进行收集,包括实际组织架构、设备清单、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往事故调查报告、员工访谈等。
2.危险源识别
初评过程中要对烟草企业的整体危险源进行识别:首先明确与卷烟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过程相关活动;其次所有进入企业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最后工作场所由企业自有的和外界提供的所有设施。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主要采用预先危害分析法(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风险概率评价法(PR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法(FTA)等评价方法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三)体系文件的策划及编撰
在依照OHSAS18001及GB/T28001-2001标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考虑了与ISO质量管理体系兼容,尽量将二者的文件合用。文件结构通常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管理手册,要求独立成册;第二层为程序文件,要求有独立文件和合用文件;第三层为作业指导文件,其为合用文件。策划完成并审核同意后,按照策划的体系文件结构,组织各部门人员依时编写体系文件。
(四)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体系文件的标志着体系的正式运行。为使各部门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印刷体系宣贯小手册,自上而下对体系进行系统研究、贯彻,对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监督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体系。按照惯例,体系至少试运行3个月才允许认证审核。在试运行期间可进行体系的内审、管理评审,以验证体系运行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五)体系的评估认证审核
最后,由认证机构进行外部审核活动,如通过认证机构的正式审核,则说明体系已顺利建成和运行。体系通过认证后,认证方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体系进行监督审核。
总结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其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同样,烟草行业是隐患易发的单位,更加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闻洪春,孙佳. 烟草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手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指导丛书[M].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
[2].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解读编写组.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解读[M].北京: 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12
[3]. 杨志刚. 安全标准化软件为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加油”[J]. 广东安全生产,2009(19)31-31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工会;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081-01
引言:工会在社会各个组织中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这是因为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它代表并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因而也充当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时代环境不断变化,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会工作,工会管理组织除了得到医院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对工会干部的培养教育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即与时俱进地制定与新时期新环境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管理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力争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十七大报告中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发扬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有关指导,通过医院工会管理制度创新,加强医院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一、医院工会组织在新时期的任务
首先,医院工会组织在一切工会工作中都一定要把维护好医院员工的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尤其是在当前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下更要切实维护好医院员工的合法权益;其次,在新时期,医院扮演着双重角色,它一方面向市场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又购买和消费商品市场的其他产品,因此医院工会组织要最大限度地促成医院与员工的双赢局面,从中协调以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再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那么在建设医院新型员工队伍时要着力下工夫,要提高医院员工整体素质,造就一批高技能、专家型的医院员工队伍;最后,在参与医院民主管理时,医院工会组织要做好广大员工利益的代表,创新管理制度,进行民主监督,从而确保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新时期医院工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创新医院工会管理方法
相比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更能体现现代社会倡导的人本精神。而工会是现代医院必然具备的一个部门,其制度“柔性化”的管理工作方式无疑的是医院工会管理制度的一种极大的创新。这里的“柔性化”主要体现在管理集团内的操作层面,指的是执行制度时要突破常规束缚,随机应变。医院工会的决策层在制定制度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就事论事,切不可沿用经验主义。由于医院工作者的知识水平普遍较高,这便使得工会管理策略“柔性化”体现着人类理性之光,成为一种极具智慧的现代管理艺术。因此,“柔性化”管理也是处在知识经济新时期的医院工会管理寻求自身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二)搭好职工施展才能的平台
积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让医院职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要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单位创优争先活动的成果,同时推动创优争先活动不断拓展、延伸,从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上下工夫,努力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其次,发扬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为医院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做好先进人物的培养和宣传工作。再次,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培育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职工对医院的情感认同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全心全意的给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塑造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现代科学文化素养的先进医疗队伍。
(三)保证制度建设的有效运行
通过立法参与、执法监督等民主管理机制,搞好源头维护和日常维护。在新时期,民主管理的工作领域需要拓宽,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国立医院所取得的专业技术成果,另一方面要把目光逐步转向非公有制医院,医院民主管理工作要不断深入推进,注重工会工作质量的提高,根据相关法律的精神,不断创新管理制度,争取实现医院与职工利益的双赢。
(四)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医院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网络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员工己经切身感受到了网络的方便,网络成为员工间自由沟通的桥梁。因为医院一般的换班模式是三班倒,医生通常也需要连续值班,为了让他们放松身心,配备通畅的网络环境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将员工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录入人事档案,在他们生日前系统会自动提醒员工并推荐需要准备的礼物,让员工工作生活两不误,也更能增加集体的向心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工会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将一些培训或交流的资料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方便职工的自我提高,从而提升医院工会管理工作的水平。
结束语:在建立现代医院的进程中,一些大型的医院都纷纷建立了工会管理制度。工会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跟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推陈出新。可以通过创新医院工会管理方法,搭好职工施展才能的平台的途径,并综合运用民主监督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医院工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作者单位: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
参考文献:
一、加强领导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公司成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形成了领导主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制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范围、内容,落实了责任,为加强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及时完善和修订了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标准化的资料。补充完善12项管理制度,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职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建立健全我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体系和技术体系,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2.充分利用班前会、公示栏、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做到全员参与培训,有针对性地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就职业病防治、预防、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员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
3.还加强了对各级管理人员、各类操作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率达到100%,使员工职业病防治责任和法治意识得到提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使劳动者懂得职业病防治中权益,掌握职业病防治知识。
三、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
1.防护设施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在各岗位作业场所设置防护设施,建立台账,设定专职管理人员,定期检查与维护。防尘、防噪、防毒、防热害等设施分别由专人管理,建立防护设施台账,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做好维护记录。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
我单位严格落实“每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相关规定,根据监测、检测、评价结果,落实整改措施。2019年的检测、评价结果设立宣传栏公示。并邀请有资质单位为我企业做好2019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
严格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对噪声、粉尘、苯类等因素进行检测,确保全公司各作业场所危害因素不超标。
3.定期为职工进行健康检查
2019年我司依法安排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岗前、在岗、离岗),体检机构为:佛山市三水区乐平欣华医院。其中,2019年入职人数19人,岗前体检人数19人;2019年在岗体检,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数为:113人,体检率100%,未查出疑似职业病病人,需要调岗2人,体检结果均已进行了告知。2019年职业健康离岗人数14人,离岗体检:6人,2人在在岗体检后当月离职,剩余人员均在试用期间离岗。
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严格落实《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相关规定,建立发放台账,确保职工个体防护用品及时发放。
5.“三同时”工作
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90号令)》的相关规定执行,顺利通过预验收和设计专篇的评审。
6.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方面
严格按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范》的要求,入职时按照工种进行了危害因素告知,在工业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我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7.职业卫生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我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经费结合全企业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涉及到职业病危害防护的经费,各部门上报后由财务科建立台账进行汇总,逐月逐项列出分类明细,做好使用经费凭证。
四、加大职业病监督力度,狠抓职业病防控
对各部门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各部门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落实情况和劳动者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以及职工体检和危害因素检测等方面。通过检查,生产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及时督促员工正确配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从而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目前,没有发生一起职业危害事故。
五、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基层员工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
2.生产一线职工对个体防护的意识淡薄,噪音生产过程中容易不带耳塞等不正确、规范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问题。
3. 个别部门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配合不够紧密,需严格管理制度,细化责任落实。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1. 充分利用省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规范我企业职业卫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从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和作业现场防尘、防噪声管理入手,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尽快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2.加强档案管理。重点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经费、职工岗前、在岗和离岗体检、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作业场所警示告知等工作,严格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进行分年度建档,每项档案要有计划、汇总和明细台账等项目。重点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按照国家一级标准化的标准来要求,使我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事业单位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改革。经济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很多的问题。探讨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措施
经济管理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指经济管理主体为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对组织机构的生产经营或经济活动所开展的,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在内的管理活动。经济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分配不协调、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1 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事业单位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分配比例失调
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特别注重面子工程。无论哪个领导新上任,其都会上一个新项目,否则就显得很无能以及无所作为,因此,在这种观念下,新上任的领导都会花费巨大的资金以及物力来建设这个新项目,这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很不合理,资金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在这种错误的经济管理模式中,事业单位领导过分重视成绩,而忽视了单位员工的社会福利,这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持续有效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以及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这些不顾自身实际需求而盲目超标、超编配置的问题,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很不合理,使资金分配严重失调,这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
1.2 不健全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很不健全、很不合理,这给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麻烦,使工作人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我国不健全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事业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这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其主要采用传统的财务事项运作惯例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第二,我国很多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财务内容制度,但是其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很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导致事业单位领导在进行决策时可以仅凭个人意愿;第三,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存在很多不健全、不合理因素,事业单位出现了很多违法、违纪行为,这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形象以及长效发展。
1.3 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压力。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这更加剧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存在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分配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这些都加剧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我国的事业单位在管理和待遇上一直都是参照国家公务员的标准,所以事业单位总认为自己这是铁饭碗,以吃“皇粮”自居,反正有国家的财政拨款,造成风险管理意识极其薄弱。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完善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摒弃吃“皇粮”的观念,依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2 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国应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制度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应建立科学完善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存在人情借款的情况,这给单位造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一旦发现员工违法违纪,擅自处理单位往来款项,并给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给予严厉惩处。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并制定严格的会计控制制度,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从而保障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2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正逐步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事业单位领导应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并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领导应注重培养有职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强的财务工作人员,并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以及经济管理能力,从而保障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促进事业单位长效发展。
事业单位应加强单位的财务预算控制,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收支状况,按现有的资金办最紧要的事情,且不可为了面子工程,浪费资金、物力、人力等资源。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领导应事先分配好任务,让财务人员编制本年度的财务预算报表,然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统一预算管理。
2.3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是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
首先,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应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摒弃“吃皇粮”的观念,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并将其纳入到资金管理中。一旦单位需要资金贷款时,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慎重全面考虑,最后确定是否能够贷款。
其次,事业单位应强化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增强员工的诚信意识,并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从而减少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失误,进而保障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2.4 加强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事业单位应加强自身的审计工作,并做好时刻接受上级监管部门的监督工作。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应加强审计,做好单位财务的预算及支出,并确保财务账目的客观真实。事业单位只有加强单位的日常审计工作,并做好随时接受监督的准备工作,才能保障经济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对本单位原有的资产进行合理重组,以期盘活,为单位创造出一定的经济利益。事业单位应对自己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管理,并充分利用单位的无形资产,从而为单位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5 完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
事业单位在建立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时,应切实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注重激发职工额积极性。人才是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事业单位应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从而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并激发人才的工作潜力。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在贯彻单位工资与年薪制的前提下,有波动得调整职工的工资,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
为了健全财务管管理机构,并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业务培训活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活动,从而拓宽财务工作人员的眼界,并丰富职工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是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为职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确保职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工作。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特殊组成不成,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分配不协调、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本文分析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有利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业.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3,(6):112.
一、加强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既是一种自我完善,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更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管理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自我管理是其他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没有自我管理,那就没有了最原始的动力。学校管理者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职工中起表率作用。
二、坚持以人为本
由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尊重人性的管理。根本目的是激励人、培育人、发展人,以实现组织目标,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人的发展。在学校文化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应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 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方面的关系。
三、建立管理制度
要健全对学校领导的监督、约束机制,就要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这样即可心实现约束性,也能起到有调动性。管理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制度的建立要遵循目的性的原则。这些规章制度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即制定规章制度的一个目的是使学校教职员工受到教育,另一个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第二、制度的建立要遵循可行性的原则。学校规章制度是要具体执行的,必须强调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使制度提出的要求和措施符合教师及学校管理的需要并且切实可行。制度中所提出的要求不但要适度,而且要有分寸,更要让所有教职员工都能接受;
第三、制度的建立要遵循民主性的原则。学校的发展主要靠教师,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要靠教师,这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采取从教职工中来到教职工中去的做法,做到决策有群众基础,行政有群众支持,管理有群众参与;
第四、制度的建立要遵循激励性的原则。制度管理不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要把制度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行动,要激励师生共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和谐校园。通过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从教的积极性,把成绩创造于岗位,让一些优秀的骨干教师迅速地成长;
第五、制度的建立要遵循稳定性的原则。学校教育的周期长,要求教育秩序相对稳定,不能一个管理者一套制度,应保持学校规章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以体现管理制度的严肃性。
四、建立管理秩序 建立科学合理、运转有序的学校管理秩序,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在学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遵守教育法律,在学校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依法治校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标志。具体体现在,致力于细化、优化学校在行政、教育、教师、学生、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促进学校健康运行的制度体系,形成学校有效的管理秩序。依法治校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管理学校的基本方略。一个管理有序的学校,必须建立健全严格而又规范的管理秩序,发挥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五、有效执行管理制度
制度的制定较容易,但是关键是落实。如若学校中有章无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那一切活动就无法展开。为了促进制度的有效招待,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执行流程。要加强过程管理,要注重制度各个环节的落实,如制定方案、组织执行、督促检查、总结提高等;
第二、管理者要严于律己。一项制度出台,在其适用范围内必须是人人遵守,特别是各级管理者更应以身作则。因此,一个学校管理者能否做到严于律己,不分亲疏,既是对自己是否具备领导者素质的检验,又是维护制度权威性的关键;
第三、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一项制度出台,中层干部是主要的执行者,必须谨防中层干部失职,否则,所订制度就不可能贯彻到底;
第四、有效运用规章制度。由于各项管理制度是约束学校内部所有人员,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规范,因而具有平等性,具有权威性,在执行过程中带有强制性。
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有动态性,因此管理制度具有时效性,在一定时段内它是有效的,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学校的不断发展,有时候会相对滞后,甚至会阻碍学校的发展。为此,学校应做好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要管理好一所学校,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和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可能稳步的、可持续的发展,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学校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 现代学校在制度化管理道路上已经走向成熟,其标志是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序化强调过程,规范化关注质量,标准化完善了评价,校长管理学校的任务就是制订规程,确立标准,实施评价。在这种管理框架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追随的是标准,遵循的是规范,操作的是程序,学校管理效能来自于严密的科层监控,严格的规章约束和标准化的绩效评价。
关键词:油田;后勤保障;精细化
1 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必要性讨论
后勤管理是保障油田可持续生产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实施精细化后勤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后勤精细化管理是进一步促进后勤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后勤工作具有零散、繁杂以及紧急性的特点。在实际后勤工作中,部分职工服务意识淡薄,存在很严重的"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的现象,认为后勤服务工作没有竞争性,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导致后勤部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通过后勤精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细化并约束职工的行为和思想,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服务水平。
1.2 后勤精细化管理是改善职工队伍结构的必然性要求。随着油田井下作业的不断发展,后勤服务的范围也相对扩大,服务标准也有所提高。要满足油田生产发展的需求,后勤部门需要进一步改善职工队伍结构,提高服务效率。目前后勤职工队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工作热情不高、技术参差不齐等问题,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员工培训管理,才能进一步改善职工队伍结构,提高服务效率。
1.3 后勤精细化管理是平衡各基础管理工作的必然。后勤基础管理也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然而现阶段后勤部门的各班组之间存在严重的管理水平差异,有的班组执行力较强,民主意识浓,而有的班组管理能力强,执行力弱等。基础管理不平衡,管理水平有差异决定了综合管理站的管理必须在基础管理的细节上下足功夫。
2 油田企业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后勤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这方面的问题一般有以下这些制度执行年数很长,内容十分的陈旧,完全与现代企业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未及时的予以补充和完善,最终削弱了制度的操作性。制度虽然程序性强、规范性强,但是不具备一套实用性强的管理制度作为必要的支撑,最终导致制度在执行、评估以及约束措施过程中出现相关障碍。
2.2 后勤管理制度不合理。后勤管理制度不合理是后勤管理制度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如果制度制定得不合理,就容易导致抵触情况的发生,从而导致大量修改-执行-再修改的情况,这将造成企业制度原有的权威性不断减弱。一套完善高效的制度应该在制定人员离开组织后三年至五年时间内,还可以正常有序的运行,后期中的调整也仅仅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整改,所以,这就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实况以及准确把握好企业发展中的前瞻性。
2.3 后勤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后勤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也是后勤管理制度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其具体表现一般有以下这些制度虽然已配备了新的标准、新的规定,但是实际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制度和标准,导致颁布实施的新制度、新规定难以及时有效的全面执行。制度未能得到充分执行,这会阻碍制度执行力的充分发挥,制度将会丧失了公信力、约束力以及执行力。
3 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方法
3.1 后勤管理制度学习教育机制精细化
首先,应将企业中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学习教育当做一项制度性工作来抓,如实际中存在不按照执行制度办事的行为,应当即提醒教育,凡是导致严重后果的,集相关管理人员开展警示教育或者给予一定的批评。其次,油田企业在总结年度生产经营任务建设中,应同时考核、评比以及奖惩落实执行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和完成企业指标,并且,充分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以及职位晋升的内容中。
3.2 后勤管理制度精细化
制度是管理的前提,想要实现后勤保障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应该从管理现状入手,不断改善现有的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实现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必须要求相关人员在制定并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简单化、清晰化和全面化,并且应该将各部门人员所能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建立成专门的文档,虽然工作看似简单,但必须清楚了解员工内心期待、明白文档化所有的工作规程以及各部门间的联系,只有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薪酬激励制度以及工资评定制度等各项后勤管理制度,使后勤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并充分发挥其人本管理的激励作用,从而使后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
3.3 后勤管理机制的精细化
油田企业在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规划发展战略过程中,应将制度执行力情况当做定期检查与专项督查的核心内容。专项督查主要指的是企业上下级业务对口部门专门业务的督查,其中,上级业务部门按照各时期、各阶段中下达的工作任务,详细全面的检查下属对口部门执行情况。定期检查主要指的是由单位领导或者纪检部门配合带头,积极安排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对企业管理制度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季度与年度检查。专项督查应严格按照专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相关评估,对可能未及时有效完成的必须实行相关复查。定期检查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明确定期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定期检查的汇总、总结工作,若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命其有效改进,同时,可以定期开展相关会议把相应的信息及时反映给检查组成员,并及时上报工作的执行情况。
3.4 后勤管理方式的精细化
为了更好地实施后勤精细化管理,需要采取更精细化的管理手段,追求后勤服务的效率。在精细化管理手段方面,我们主要从信息化后勤管理、安全管理、节能管理3个方面落实。通过建立后勤管理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完善网上派车、网上值班、人员动态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维修实行信息化管理,完善现代化后勤管理。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做到账物相符,防止实物资产流失,定期培训职工的服务技能,进一步整合后勤部门的人力资源及固有资产,以达到资源的最佳利用率。
机关所需车辆和办公用品的采购需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执行。通过正规渠道采购需要的物品,例如可以进行公开招标。对所采购物品加强质量检查,禁止不合格产品的购入,大宗产品的采购可以由相关专业人员共同进行。做到账物相符登记入库,方可到财务部门报销。采购物品需要被妥善管理,以预防虫咬、霉烂等损坏情况。物品出库时需要得到批准,详细填写出库单,待使用单位签字后才可以实际出库。
4 结论与探讨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才能推行。推行精细化后勤管理不仅要保证在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上的精细化和多样化,更要从基础管理入手,推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油田机关后勤管理中,必须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以确保后勤管理相关制度的完善,从而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另外,还应严抓油田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执行力,将其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上,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持续健康的稳定前进。
同时,在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精细化管理与基础管理之间的关联性,在不断完善精细化后勤管理制度的同时,注重基础管理的正式化和规范化,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基础管理落到实处,精细化管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婉丽.试论如何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2).
[2]张碧雪.采油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