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小学班级管理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班级管理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班级管理建议

第1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318-01

1 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偏重智育,以学生的成绩衡量学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老师、学校都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学生学习成绩好了,教师高兴,学校高兴,家长更高兴。于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只关心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闻不问,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准,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学习成绩优秀并不能代表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在出现离家出走、社会暴力事件及品德行为问题的学生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当上班干部,因为他们平时学习努力、自律能力强,在学校一向得到老师的重视和爱护,家长对这些孩子也很放心,忽视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挫折。好学生为了在老师和父母心中树立好的形象,在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压抑自身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发展。 这类学生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遭到挫折,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1.2 家庭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在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较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过于溺爱孩子,或者孩子根本不听老人的教诲,因此很多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并且很难改正。在许多农村地区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造成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教师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局面,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成效。

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构成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社会对班级管理的影响较大。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到班集体的建设、班风的形成,影响到班级的管理。这种影响是巨大而具有决定性的,甚至有些是班级管理者难以改变的。农村人口受到的教育少,私心也较重,因此农村人口的觉悟相对城市人口来说要低,社会风气自然也差些,这就增加了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难度。另外,由于电影电视的普及,影视内容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到了班级管理。另外,学校的工作会影响到班级的管理。这些情况虽不是影响班级管理的主要因素,但如没有协调好,就会对班级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1.4 教师本身的素质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农村小学中有很多教师年纪较大,教育程度不高,而新工作的师范生中相当一部分属于独生子女,一方面是他们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呵护"、"娇生惯养"中长大的,另一方面近年来师范生的质量在逐年下降,加上农村学校工作量大,待遇差,导致很多优秀教师纷纷调离农村,导致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素质亟待提高。

2 农村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对策

2.1 根据农村学生差异,合理运用教育手段。

(1)对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学生,应正确引导其追求自我价值。引导他们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积极进取;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比如班级竞选、学校文艺汇演、小记者征文等;思想上要上进,乐于帮助后进同学。

(2)对于后进生,教师应以鼓励教育为主,尽量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其逐渐改掉各方面的缺点,同时在班级里设立多种奖励措施,激发他们的各种潜能,让学生有适合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

2.2 合理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

(1)制定班级公约。班级管理常规可以以"公约"的形式出现。开学初,我就要求全班同学讨论制定班级公约,班会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制定出了十条针对班级管理的公约,大家还宣誓,一定会遵守公约。班级公约使同学们认识到它是维护班级利益不可缺少的,是代表师生利益的,必须自觉遵守。公约就是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建立班委管理制度。班委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一个有活力的班级集体,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班级委员会。所以班主任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首先应该选好班委。农村小学老师大多是自己任命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当班干部,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有管理能力,而且这样的班干部很多学生都不服,往往会抵触他们的管理。另外,农村孩子们比较胆小,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毛遂自荐更是不可能,所以教师应该采用民主的选举方法,让学生推荐并举手通过,这样选出的班委大家信服。

2.3 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如果品行端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好的教学效果,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影响,不言自高,不怒自威。但农村的小学教师离这个标准还很远,所以必须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强工作培训,时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多与优秀教师交流,吸取经验。

2.4 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沟通。

要积极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教育关乎国家、民族和每个家庭的未来。学校班级常规的管理、未来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社会的基础,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农村小学与外界接触得不多,家庭对孩子的学习关心得也不够。学校应该多请一些外面的优秀人物来学校演讲。我校在过去几年就请了很多位优秀人物来我校演讲,有医生、警察、种田大户等,这些人物的演讲对学生帮助很大,他们知道了讲卫生的重要性,遇到坏人应该怎样报警,要有毅力才能取得成功。

3 结束语

总之,学校要搞好班级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所有教育教学人员,尤其是班主任要同各任课老师以及家庭社会相联系,付出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好好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善于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扬其所长,抑其所短,为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党登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第2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提、评建结合”的基本方针,通过星级评定活动,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民办学校优质发展,彰显我县民办教育成果,提高民办教育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遵循原则

民办学校星级评定工作以客观、科学为基础,以政府指导、机构自愿、社会监督为前提,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星级评定和管理指导意见适用于县域内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各类民办学校。

三、主要任务

民办学校星级评定,是指县教育局为依法实施对民办学校激励性评价,依照规范的方法和程序,组成评估小组对民办学校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并作出等级结论。民办学校星级评定和管理指导意见,将同时作为县民办学校的年度检查依据。

四、评定标准

(一)民办学校星级评定结果分为三个星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

(二)星级评定采用计分制,分基础项和附加项。基础项满分为500分,附加项满分为100分;两项得分之和,达到一定分数的才有资格参评相应的星级。五星级(总得分在500分以上,含500分),四星级(总得分在450-499分之间),三星级(总得分在400-449分之间)。总得分达到350分及以上为年度检查合格单位。

(三)评估标准里带星号的指标为一票否决指标,违反或达不到该指标的一律不得参加星级学校的评定。

五、评定方式

(一)办学满一年的民办学校须以“星级民办学校评定考核表”为依据,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年度检查工作。

(二)民办学校以自愿的原则申请参加星级评定。

(三)依法设立并连续两年经县教育局年度检查达到合格等级的民办学校,方可参加星级学校的评定。首次评定根据各参评学校得分进行认定,名额不限。

(四)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星级评定活动。连续两年(包括两年)以上年检合格学校才能申请参加三星级民办学校的评定;已获得三星级称号的学校才有资格参加四星级民办学校的评定;已获得四星级称号的学校才有资格参加五星级民办学校的评定。

(五)申请参加星级评定的民办学校,需向县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时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1.办学许可证复印件;

2.《县民办学校星级评定申报表》;

3.《县民办学校星级评定考核表》;

4.自查自评报告。

六、评定程序

(一)星级评定工作与年检工作同步开展。

(二)申请参加星级评定的民办学校,根据星级评定考核表,开展自评,并准备相应的档案材料。

(三)县教育局组织评定小组,通过材料审核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办学校的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安全管理、招生宣传、师资力量及社会评价等进行全面考核。

(四)县教育局评定小组根据参评学校得分情况,评出星级民办学校。并将评选结果在县教育信息网上进行公示,接受各民办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五)县教育局对获得星级的民办学校颁发证书、星级牌匾。

七、组织管理

(一)获得星级的民办学校同样接受县教育局年度检查,年度检查结果作为学校星级的复查依据。

(二)在星级评定过程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其参评资格,并不得参加下一轮星级评定。如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提交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追究责任。

第3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实践;意义

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概念中强调:它是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或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中,所体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所以,我们的教学过程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中,同样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伴的合作学习中。通过小组内部的争论、研讨、磋商等方式,从而找到某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倡导合作型学习方式,构建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体系,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自信心和成功心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操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在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团结合作的意识大大增强。其次,促使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生掌握管理权的同时,自主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群策群力,积极激发自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后,塑造学生的成功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质的竞赛、动态的管理、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处于被激励状态,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操作实践如下: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分组的基本原则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即按照学生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为特优生,B类学生称为优秀生,C类学生称为待优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异组同质即分组要尽量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公平竞争和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二、选拔和培训小组长,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要选拔小组长,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可以规定每组的A1、A2、B2、B3、C1、C3六位学生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的作业收发员,各作业收发员要对本小组的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要检查别人过关,自己就必须要先过关,无形中就给每个组员都提出了要求。

三、合理安排座位,适时调整坐次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要想达到这种最好的效果,就要注意课桌椅的排列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六人小组前三后三的方式,或采用六人小组前后一列的方式,但都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合理搭配,以方便他们互相帮扶。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出现不平衡,这时就要根据测试成绩,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四、动态管理,量化考核

量化考核或评价对于班级管理十分重要。每学期初,可以带领学生讨论制订《班级管理公约》,按照公约规定,每天对各小组的个人和小组集体表现进行量化打分,由各小组的记录员负责记录在案,分数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班级公约中,量化计分应该包括多项内容,如完成作业、纪律、卫生、体育等方面都应该确立具体的奖扣分细则。这些分数都会将计入小组量化管理中的“测试”一项中。年级统考,个人的成绩上升或下降位次都有奖扣分,小组成员的总平均分上升或下降位次,也都应该有奖扣分。

五、班级评价,重在激励

没有奖罚的分数量化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利用好量化分数表彰先进和惩罚后进。例如,小组成员定期开展互评活动,互相找出其他伙伴的优点、缺点,并由小组长进行点评,找出本组好的典型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被授予“进步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等称号,适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二是在每月最后一周的班会课上评选出优秀小组长,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学习标兵,根据评选标准选出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三是小组量化总分倒数第一的小组成员每人买五元的文具,在下一周的班会课上,亲自送给量化总分第一的小组成员。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种服务,面对这一群单纯而又有思想的青少年学生,班主任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班级小组管理也应随着学生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不能推陈出新,这种管理制度也必然会不适应学生和班级发展的需要。

第4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32―01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深刻,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 并以此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依据,开始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班集体生活,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对学习和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所谓的民主,是指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如,自我推荐承担班级管理工作、参加竞选、对班级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某种现象表达观点和看法等,并用集体决策的方式给予正式的回应,使学生们的意见建议、观点看法成为要求学生们自觉遵守的班集体的行为准则。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所谓的自治是指以“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基础,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格局,并且引导、激发学生利用民主产生的班级行为准则去“自己管理自己”。

一、实施意义

1. 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管理班级的活动和交往,既能培养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群体意志的作用,又能为班级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主动发展提供重要条件,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经验,学会合作、交往、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

2. 有利于培B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民主、自治”的班级管理,形成共同的集体目标、明确的职责分工、统一的规章制度、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使班内人人有事干,班内事事有人管,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地完善自己。

3. 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带动、促进本校乃至本地区班主任的业务素质的提升和班级管理的内涵发展。

二、实施策略

1. 用“民主”调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一是班主任是否能够民主地处理班级事务,如组建班委会、评选优秀学生、制订班级规范等,尊重学生的意见、建议和选择,使学生在班级中有主人翁意识,这样学生才会关心班级事务,进而参与班级管理。二是班主任要明确班级中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尊重每一个班级管理者的权利,在他们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要横加干涉,如果处理不当可以用谈心的方式耐心地指导,不要横加指责,让管理者感受到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持续他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吸引其他同学加入到班级管理者的行列。三是班主任的教育与引导。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意愿,但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效果却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是积极的作用,而有些是无用的,甚至是消极的作用,这与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动机和其参与管理能力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而自制力和执行力是小学阶段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最可贵的品质。所以,班主任要经常教育、提醒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这样才能在民主的氛围中产生或者是培养一个高效的班级管理团队。

2. 在“民主”的原则下,制订班级行为规范,即“班级法规”。针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例如中午自习不遵守纪律、在借阅图书时不守秩序等现象,教师应该采取班级集体讨论制订相应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最后以举手表决通过的方式制订“班级法规”。例如,针对借阅图书时的混乱现象,我们首先要发扬民主,集体分析原因:一是因为借书的人比较多;二是借书时间比较短;三是个别同学不守秩序。对此,经过讨论我们制订了以下规则:一是分组分时借阅班级图书,即第一大组星期一借书,第二大组星期二借书,以此类推;二是在借阅图书时不遵守秩序者,取消本次借阅资格,累积五次以上,取消本学期剩余时间的借阅资格。

第5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人性化;建议

小学是孩子们学习生涯的开端,在这一阶段中,班主任扮演着家长的角色,但是与家长不同的是,他们需要管理几十个孩子,而孩子们的天性都是调皮、淘气的,在面对一群成绩参差不齐、性格迥异的年龄幼小的学生时,应该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

能体现人性化的原则,从而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这是很多班主任长期以来的工作目标,但同时,对他们来说,这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人性化班级管理的概述

所谓人性化班级管理,是指小学班主任面对性格、年龄、成绩都有很大差异的学生时,采取公平、友爱的教育方式,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本性原则,做到因人施教,培养他们成为成绩优秀、团结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人性化班级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班级管理中倾

注热情与爱心。对工作充满热情、干劲儿十足是管理好班级的先决条件之一,与此同时,还应该将小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他们倾注爱心,对他们多一些关心与耐心,照顾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鼓励他们。(2)班主任以身作则,通过言行举止来正确引导学生。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并且缺乏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事物不能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见解,认知能力比较弱,而班主任是他们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孩子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班主任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留心自己的谈吐与行为,起到模范、示例的作用,对孩子们产生耳濡目染的效果,使他们形成正确、健康的三观,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二、关于班级人性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学习氛围的浓厚、学生成绩的好坏与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构建一个优秀的班级呢?对于此,下文将谈几点关于班级人性化管理的建议:

1.民主选举班级干部

在面对几十个可爱调皮的小学生时,班主任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繁重的工作任务,使他们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因此,创建一个负责的班委,作为班主任得力的帮手,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班主任可以选择用公开投票、公平竞争的方式,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喜爱的、最信任的班干部,并且应该对每个班干部的职责权限做出清晰明确的划分,对他们的管理能力、协

调能力进行及时的培训,肯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2.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

大部分小学生的性格共性都是天真无邪、调皮淘气的,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因此班主任应该在平时注重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按成绩高低对学生进行划分的话,班主任在平时应该注重因人施教。比

如,在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他们的小进步可以不予评定,但是对他们犯的明显的小错误应该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对于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应该注意到他们每一次的进步,并对他们进行物质上的奖励与口头上的褒奖,提高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3.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理想情况下,学生在学校对班主任的依赖程度应该不亚于家里的父母,可是很多小学生总是认为班主任是“可怕的”“高高在上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这种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使得孩子们有什么烦心事不会去跟班主任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而是自己憋在心里、闷闷不乐,上课走神儿,不能注意听讲,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注意在课下经常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平等式的、敞开心扉的谈话,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他们打成一片,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彼此亲近,才能互相尊重,互相引导,才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了上面的几点建议以外,当然还有其他的人性化班级管理措施,比如,经常鼓励学生,不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等。班主任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念与热情,在管理过程中注入自己的爱心,对学生多一些关心与耐心,在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给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体现人本性原则,使班级事务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再加上训练有素的班干部的强有力的帮助,显然,班主任一定会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57-02

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其实质是小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之下,严格依据班级制度,充分的发挥出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对班级实现自主管理。由此可见,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小学生为主体,显著提升了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小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应从意识、文化、制度、策略以及热情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提升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意识

提升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意识,应首先从教师做起。教师应在思想的层面上深入理解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理念,并对该类管理模式的意义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对该类概念进行正确的把握,进而能够实现对小学生的科学指导。因此对于学校而言,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掌握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核心理念,提升思想的先进性,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班级的管理。

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应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班级内的小学生干部直接组织实施。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应在对班级内的学生干部进行定期培训的同时,加强对班级内全体小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均能够体会到实现全员性自主管理的重要意义,使其拥有与班级管理的优劣呈正相关的责任,提升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应指导小学生树立以下几种意识:其一,互助意识。教师应培养小学生养成团结互助的意识,使其明白班级的管理效果同每一名小学生的参与有着直接的关系,激发小学生参与到管理当中的热情;其二,约束意识。教师应要求小学生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即严格依照学习以及班级的管理制度,对自己的言语以及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其三,责任意识。教师应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2.建立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文化

对于一个集体而言,文化建设是对其中成员的一种无形约束,且其对各个成员的约束力以及约束效果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教师应在对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班级管理当中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在对班级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着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对小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突出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小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提升其自主管理的能力。笔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注重班级内精神文化的建立。首先,教师应帮助小学生在班级内建立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帮助小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组织班级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之后对活动精神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应意识到良好的榜样对小学生的带动作用。其榜样可以是班级内的学生,同时也可以是各个领域的先进人物。

3.完善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制度

在对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制度进行建立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了解到小学生对自主管理的愿望,在对小学生的意见以及建议进行全面采集之后,经过民主的评议,班级制度进行合理的建立,从而能够体现出班级内成员的共识。此外,在班级内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制度的建立目标进行合理的确定。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目标应分为近期以及远期目标。在短期目标进行实现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其实现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各条制度的实施合理性进行深入的判断,及时加以指导,从而能够大幅提高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的合理性,使得班级内的小学生对制度拥有更高的认可程度。而在长期目标的逐步实现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实现的效果进行预想,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在制度实行以及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管理的乐趣,提高其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依从性。

4.形成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模式

由于在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小学生直接实施。因此,小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积极性对其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在班级自主管理的实现过程中,作为教师应首先对班级内干部的类型、数量以及职责等进行合理的确定,从而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表现平台,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在对班级干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班级内的学生拥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对其各自的特点以及擅长的领域进行掌握。而在选举的过程中,笔者通常会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对部分学生心声的倾听,对候选者名单进行确定,之后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将学生内心当中适宜做班级干部的候选人进行推选。在选举结束之后,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要求,对班级干部的轮换机制以及罢免机制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尽可能的使得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班级干部轮换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考察,避免班级干部轮换机制留存于形式之上,而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生班级全员性自主管理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之一,教师应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小学是培养各种技能、开发智力的启蒙阶段,加之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每天的工作繁琐、具体,要想开展良好的管理工作,就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对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针对每一个同学生进行详细的统计,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爱好,身体状况等,再次过程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朋友”关系或者是“亲人”关系,纪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要让学生尊重你。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孩子的整体情况下,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另外,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基础阶段,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等情况后给与学生信任,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能力。适当的该学生一定的空间和管理权力,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发展。另外,班主任是每天与小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人,班主任要想真正提高班集体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沟通。在沟通时以一个朋友或者亲人的身份,不能一味的教训、职责,要得到学生的好感,才能确保沟通的顺利开展。②交流饱含感情,让学生在沟通中切实感受到保主任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从而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③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开放言论,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体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班主任顺利开展管理工作。良好的班级氛围应该包括文化氛围和管理氛围。首先,文化氛围是一种隐形的约束力,一旦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①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例如,学生为班级做出了贡献,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不仅能激励做好事的学生,还能产生模仿效应,学生纷纷像这位同学学习,从而引导整个班集体积极性上。②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团结互助。班级学生团结互助才能产生班级凝聚力,人人为班级着想,为团队着想。③树立榜样意识,像学习标兵,卫生标兵,纪律标兵等,形成带头作用。

其次,要建立严格、严肃的管理氛围,班集体需要完善的、全面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班集体的正常学习。班主任要确保每个同学都熟知班级管理制度,互相监督。通过班集体的整体合作,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工作时限预期的目标。

三、给予学生信任,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第8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工作策略 方法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作为一名学生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小学班级事务的管理工作呢?下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内在驱动力是促使一个人主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动力来源,而这种内在驱动力的激发需要一个和谐、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才能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缺乏被尊重的情感体验,就无法产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而学生也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了。作为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出现问题时,应勇于承担责任;出现错误时,应及时承认错误。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犯错后应怎样做。除此以外,班主任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正确建议,当学生提出的建议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会促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班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做到有序管理

班集体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作用,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与制度化。班级管理方式是否科学化、制度化,是保证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要想检验一个班级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并不是看它定了多少制度,而是看它是否创建了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班集体;是否制订了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的管理机制;是否确立了保证学生公平竞争的竞争体制;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等。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之前,班主任应事先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并反复论证,使其具有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执行过程中,还应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改与补充,以保证班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三、培养班干部队伍,做到以点带面

小学生在学校受教育期间,不但容易受到班主任教师的影响,而且容易受到班集体的影响,而一个班级的班风和班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中的班干部。班干部在一个班级中,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对于班主任来说,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可以成为班主任得力的“左膀右臂”,因此,班主任教师在慎重选择班干部后,一定要努力培养他们,使每一位班干部都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起到显著的示范作用。首先,要大力表扬班干部身上的优势特点,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其次,要鼓励班干部大胆开展班级各项工作,在指点班干部工作的同时,严格要求他们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并要求班干部在纪律方面以身作则,各方面都应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四、善于捕捉学生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加强思想教育方面,班主任除了用严格的校纪和班规来强化管理以外,还应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褒奖,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到防患于未然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自我评价还未形成成熟的认识,所以容易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经常吵架、父母离异、父母不关心孩子等,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抑郁和焦虑的心理情绪,此时,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开导。因此,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当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时,班主任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走出阴影,将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犯了错的学生,一方面要进行批评教育,一方面要用正面事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六、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班主任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身体,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老师的眼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应该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因此,班主任要积极阅读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书籍,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使者。有些学生会因为家庭、学习、生活等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悲观失望、缺乏热情等。针对这一类学生,班主任要投入极大的热情,经常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集体的温暖,并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和表扬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是既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门管理艺术,作为班主任教师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才能让班主任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才智.2011(05).

第9篇:小学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1-0051-02

小学班主任是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肩负任课工作,更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未来小学生的发展以及学习奠定坚持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下,小学班主任必须自身具备优良的专业素养以及管理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定期和家长以及小学生做好互动工作,并担负起教学任务,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1班级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化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虽然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欲望较强,但是生活阅历以及受环境影响较弱,小学生本身就会周围的一切具备创新的意识,但是,就目前小学班主任而言,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任务,往往采用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一体化,一刀切,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不会创新自身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性被扼杀。

1.2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创新,导致大部分班主任在做管理工作的同时,着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中,其班级管理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管理工作没有和教学任务融合在一起,大部分班主任依然存在以往陈旧的教育思想中,不愿意创新,更加不愿意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做管理工作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让学生处于被管理的状态中,与此同时,大部分班主任认为管理工作就是保证学生的课堂纪律,并没有明确管理工作的本质意义,导致学生失去了课堂学习的活跃性,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1.3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

因为以往陈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班主任都认为小学生年龄偏小,不懂事,社会交往能力缺乏,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做管理工作中,处处都要约束小学生,虽然这种方法浅表来看,是为了学生着想,但是就主观管理角度而言,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

2.1实施爱的教育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其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班主任在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处处约束小学生,必须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尊重学生。例如,小学生遇到问题,班主任必须及时进行沟通,合理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培養学生的三观理念,班主任必须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具备倾听的能力,让小学生能够把班主任当作良师益友,构建民主的管理机制,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2丰富班级活动的开展

为了丰富小学生的校园生活,班主任必须定期的组织小学生进行班级活动,这样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小学班主任必须为学生创设充足的空间,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组织活动,如,辩论赛,唱歌,演讲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让小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3增强学生队伍的有效管理

在小学管理中,班委会在班里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如果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班级领导必须负起班级管理的职责,并且及时掌握班级的整体情况,以便于详细汇报给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必须构建完善的班委会体系。例如,可以利用竞选的方式来建设班级管理体系,激励小学生踊跃参与竞选活动,在选择班干部时,必须公平公正,在确定了班干部后,必须对班干部进行整体的培训,并定期检查班干部的整体工作情况,检查他们是否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有处理不当之处,是否对学生负责任,并及时采取班级同学的建议,表现良好的班干部,班主任必须给予口头或者物质上的奖励,树立标杆。

2.4强化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小学班主任是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情况的桥梁,因此,班主任除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与学生的家长定期沟通,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如,目前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教育的方式却有所偏差,在家庭中,强制性的让学生完成各种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任务,让学生从小就有一定的压力感,导致学生厌倦学习。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定期的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指引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结语

综合上述所讲,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从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来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摒弃以往陈旧的班级管理方法,不断地完善并创新管理方法,并坚持与学生的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和学校,家长一起共同构建小学生的完整管理模式,进而让小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下茁壮成长。

作者:李文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