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医院卫生检查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卫生检查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卫生检查制度

第1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一、公立医院卫生材料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卫生材料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虽然是体系较为完整的医院,但是,现实中很多公立医院没有建立专门的卫生材料管理部门,即使在卫生材料的管理上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由于很多实际因素,没有充分落实管理制度[1]。首先,缺乏约束机制保障管理制度的落实,缺乏监督机制有效监督卫生材料采购部门的采购工作;其次,对于管理制度的落实比较盲目,有些公立医院在落实卫生材料的管理制度时不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导致了制度与现实状况的脱离于僵化局面;最后,一些财务人员对于卫生材料成本管理的知识不足,对卫生材料的使用知识欠缺,难以有效的发挥监管作用。

(二)财务部门对卫生材料成本管控的参与力度不足

很多公立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处理医院器材仓库的数据上,财务人员没有真正参与到器材的成本管理工作之中。例如,在使用植入性卫生材料时,由于手术对于材料的使用类型和总量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准备多种不同类型的植入性材料,手术后才能确定使用材料的规格和型号,因此,相关材料的使用发票必须事后才能送至财务室,这样很容易造成票据积压的情况,从而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核对整理票据。

(三)管理方式不合理

卫生材料的采购、保管和使用,尤其是对于高值卫生材料的申购、审批,是公立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主要方向,虽然很多公立医院都制定了相对完整的卫生材料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只适用于材料种类较少的短期情况,不适用于医院规模和业务不断扩大的形势,管理制度缺乏前瞻性。另一方面,随着卫生材料出入库的频率增加,卫生材料的保管科室很难做到及时办理领用材料的相关手续。此外,缺乏专人专项有针对性的管理,容易造成卫生材料的积压到期却无人知晓的情况,造成了许多卫生材料的浪费,增加了医院的成本。

二、公立医院卫生材料成本控制的方法措施

(一)卫生材料采购时的成本控制

对于医院卫生材料同类产品的大批量采购,可以选择集中竞价采购的方式,尽量购买性价比高的卫生材料,降低卫生材料的采购成本。具体做法上面,可以采用试剂统一招标方式,吸引众多卫生材料制造商公开参与竞标,对中标单位进行二次议价,尽可能的使最后的成交价格低于中标价格,节约采购成本[2]。对于耗材、试剂、设备等的采购,可以将他们进行捆绑结合采购,在购买设备时借机会与制造商签订长期供应耗材盒试剂的合同,以便于在大批量采购物资时获得较低的卫生材料采购价格。在采购卫生材料时,不仅需要考虑到采购价格,还需要考虑到卫生材料的质量和后期维修成本。高值卫生材料占医院卫生材料总成本较大,在采购时要重点强化对高值卫生材料的申购审批。

(二)卫生材料使用时的成本控制

由于医院卫生材料的品种、用途等各不相同,每个科室对于卫生材料的需求种类和总量也不尽相同,所以,应该将卫生材料的成本控制落实到各个科室之中,并针对科室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卫生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方法[3]。对于检查科、放射科、手术科等这些大量需要卫生材料的科室,要重点管理和监控,对各种卫生材料的领用数量和实际使用数量进行严格的监管,适时对比分析领用数量和实际使用数量的关系,从而研究分析出对卫生材料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1.放射科高值胶片使用的成本控制

放射科是胶片的使用大户,在胶片使用的管理上,首先要统计出一定时期内各县给检查的工作量,确定放射科各种检查大概需要使用的胶片数量,将两项统计结果对比分析汇总,从而确定放射科在该时期内胶片标准消耗量;然后将标准消耗量与该时期内的领用量和实际使用量进行对比,计算出胶片的损耗量,进而实际调查损耗的原因。制定出下一阶段的损耗范围,降低胶片的损耗率,最大程度地较少不必要的浪费。

2.检查科试剂使用的成本控制

检查科的检查项目主要有生化、免疫、体液、临床、血液等,检查科的收入来源和支出费用也主要在于这些检查项目上,并且这些检查项目所需要的卫生材料主要是试剂,因此,各项检查项目的成本是检查科卫生材料成本控制的重点对象,而试剂的使用情况则是成本控制的关键[4]。具体方法可以建立试剂成本和使用情况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录入相关试剂的成本信息、购买信息、存储信息、领用信息等信息,根据管理需要适时更新数据库;在更新数据时,要计算出每个阶段试剂的损耗情况和浪费金额,以便于加强对后期试剂采购、库存、使用情况的监控和管理,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从而实现对试剂成本控制的目标。

3.手术室高值卫生材料的成本控制

手术室对卫生材料有极大的依赖性,不管是卫生材料的品种需求,还是对卫生材料的使用数量需求,其使用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不加强手术室对卫生材料使用情况的管理,极易造成较大的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5]。高值卫生材料是医院手术室中使用较多的卫生材料,要制定高值卫生材料的使用规范,此外,对于手术室卫生材料的管理,应该由固定人员发放并监督每种材料的使用情况;对于手术室内每项业务每个程序需要使用的卫生材料,要制定用量标准;对于引流膜、棉质约束带这些简单的卫生材料,可以由科室人员自行制作;在进行一般的卫生清洁工作时,可以用一次薄膜手套代替灭菌橡胶手套;对于接连管这些物资,可以在首次使用后经过清洗、消毒后重复使用,提高卫生材料的使用率,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6]。

第2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8月下旬,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主办、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协办的“公立医院改革下的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大会”在北京举行。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官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者以及国内多名大型三甲医院院长分别论道医院管理与数字化医院建设。

用友医疗也在会议当日了医院运营管理系统(HRP)白皮书。

粗放管理仍是医院管理之弊

将医院管理与信息化作为专题探讨,这样的场景,在国内并不多见。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公立医院的粗放管理现象仍然大行其道。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何锦国副司长说:“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粗放,外部监管不到位、政府与医院管理职责不清。在强化经济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方面,公立医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吴明教授认为,政府资金投入目标不明确,既非绩效考虑,也非效果或公平考虑,与医院也少有“约定”。政府投入到公立医院的资金,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政府管理不到位,院长权力过大。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所有者权利。名义上的两权分立,实际上,是一种扭曲的所有者关系。

毋庸讳言,作为医院的“当家人”,院长们所面临的最现实的管理问题,还是如何确保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当前,公立医院的收入主要有两大来源,其一,政府投入;其二,医院各种诊疗服务收入。前者明显投入不足,也是新一轮医改着力改善的重点方向之一;后者,则主要取决于医院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

“发展迅速、管理粗放,投入不足与浪费严重并存。这就是医院目前所普遍存在的管理现状。”北医三院院长陈仲强则表示,医院运行成本不断上升、管理粗放、相对成本过高、财务控制乏力等,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构成重要挑战。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带来更多拷问

医改已经启动一年多了,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正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也是最为复杂、最为艰巨的任务。目前,形成了综合改革和单项改革的格局。

作为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之一,2010年,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立医院面临支付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多重配套改革的拷问。所有这些制度的实施和推进,无不对医院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支付制度改革,引发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的关注。目前,我国医院采取的大多是按项目付费,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弊端是患者费用增长难以控制。为了控制费用而设计的按总额付费方式,又有抑制就医需求的弊病,对一些有进一步就医需求的患者不利。而综合了上述两种付费方式的按病种付费(DRGs),目前看,相对更为科学合理。

这些制度的创新和变革,必然革新医院原有管理模式、制度、流程。这些制度的推行,也必然需要对原有的收费流程、算法做出新的改变。如果信息部门、医院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及时消化、吃透这些业务变革需求,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必然受阻,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也会失去基本的手段和根基。

精细化管理大势已定

卫生部对于卫生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去年专门召开500人的卫生经济工作会议。部领导都出席讲话。2009年,卫生部专门制定了《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同时会同财政部修订医院的财务制度,以配合医改的需求。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将重点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四大方面:真实反映资产、合理确定医疗成本、健全成本核算、加强预算管理。

何锦国副司长披露,“最近,卫生部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在大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协助院长分管医院经济工作,按照总会计师条例规定,不再设立财务分管副职。同时,加强财务检查。”

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由于高端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常年都有大量外地患者涌入求医。一些患者艰难跋涉到达后,却发现住院要等上很多天,原因是医院一时半会儿没有床位。

陈仲强介绍,在缩短平均住院日方面,通过“缩短无效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日”等一系列举措,北医三院将平均住院日缩短到7.9天,位居北京市三甲医院前列。平均住院日的降低,不仅意味着患者就医成本的降低,更意味着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刘俊此前也在2010年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医院的运营管理应该结束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总收入―总支出=结余”的公式,取而代之以“总收入―总支出―人力成本=结余”的公式。在传统的公式中,医院结余多少,直接决定了医院全体人员的可分配的资金,由此不仅带来医院人员的快速膨胀、依靠单纯的规模扩张来满足病人的就医需求,也必然背离回归公益性医院的要求;而将人力成本作为直接的成本因素之后,则将更准确地衡量医院所创造的实际效益。

每周卫事

中国首台移动式床旁CT“落户”总医院

可进行床旁检查的小型移动式CT已于今年8月在总医院神经外科正式启用。这也是国内首台移动式床旁CT机。它体积小、可移动,使病人在自己病床上就能接受头颈部检查,特别适用于急症、危重病人及行动不便患者,消除了因病人搬运带来的不便及安全隐患。

除了头颈部检查外,它还能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精准的术中导航,图像质量可与大型多排螺旋CT相媲美。另外,它的低辐射性及射线防护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CT检查放射线对患者身体可能造成的损害,工作人员在近距离无需防护措施就能安全工作。(来源:人民网)

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举行

探讨两地医疗合作

8月30日,2010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在南苑饭店举行。香港卫生署署长林秉恩、香港医管局主席胡定旭出席此次会议。

论坛上,甬港两地医疗卫生界人士共商卫生事业发展,探讨两地医疗卫生合作事宜。据悉,本届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除了“信息化与医疗卫生发展论坛”和“公共卫生论坛”外,还包括了各医院和香港对口合作医院一起举办的5个专题医疗论坛。经过两届论坛的举办,宁波与香港双方已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部分项目已经付诸实施。(来源:《宁波日报》)

复诊不排队 宁波开展复诊预约挂号

第3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今年来,我院紧紧围绕“抓整治、强管理、重实效、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深入开展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坚持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彻底治理医院环境卫生的脏、乱、差,有力地促进了环境卫生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强了医院发展进程。全院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卫生整治工作,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员工及患者服务的实事办理,切实加强对医院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领导。一是调整和充实了环境卫生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抓。二是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抓好日常具体工作。三是成立了卫生整治督查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形成了层层有领导主管,干部主抓医院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格局。

二、广泛宣传,营造环境卫生人人管的浓厚氛围

医院提出“医院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口号。通过召开大会,办专栏,书写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增加了员工及患者文明卫生意识,统一了思想。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大家出力做贡献的新局面。用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加大力度对医院环境卫生大排查,大清查,彻底改变脏、乱、差同时建立保持卫生的长效机制,提高文明言行,卫生习惯的形成率,掀起“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促进了文明之风和卫生观念的形成。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卫生工作可操作的持续性

我院在医院环境卫生整治的过程中,制定《卫生检查评比制度》规章制度,增强了行政约束力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全体员工及患者养成讲卫生、遵守卫生公约的良好现象。一是卫生考核经常化。把全院环境卫生区块分片包干,把责任落实到科室到个人,签定目标责任书,对号入座,不留死角,并实行百分考核。二是卫生检查经常化。认真组织好集中卫生大扫除,督查组人员定时进行检查,并当场打分,对卫生好、并保持良好的科室给予奖励。对清理不彻底,留有死角的给予通报批评。使环境卫生工作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整治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卫生工作内外达标

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持久性的系统工作。我们一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针,重视抓好建设花园式医院,计划落实,措施到位;二是思想认识到位,创优争先的意识强烈,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三是舍得投入,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四是把爱卫工作与医院全面发展相结合。我院的环境卫生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按照上级领导的统一部署,理清思路,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继续发展知难而进,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干劲。

 

 

第4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

在纷繁复杂的医疗护理、诊疗过程中,手完成各项精细或简单、短暂或长期的医疗活动,其作用不言而喻。而经手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是导致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有资料分析由于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病率的30%,因而加强手卫生管理以期减少医院感染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1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及影响因素

1.1 手卫生习惯与个人重视程度 在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医务人员比较重视治疗操作后洗手,忽视治疗操作前洗手,尤其是忽略两例患者之间需要洗手这一环节。如医生查房过程自始至终不洗手;护士进行晨间护理时,为一位患者整理完床单不洗手继续为下一位患者整理床单、床头柜上的物品;护士集中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对两例患者之间的操作不洗手,经常是完成整个病区治疗后才洗手。还有洗手方法不规范,只是简单用肥皂搓洗手部,揉搓时间短,忽视指间、指缝的清洁。由于工作忙碌,很少有人按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只是在腋下工作服擦手。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导致对手卫生重视不够。

1.2 监控力度不够 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对手卫生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没能提供完善、方便正确的洗手设施,造成洗手后用白大衣擦手等不规范情况,或少数临床科室有抵触情绪,不重视洗手,特别是医生认为洗不洗手都没关系,管理者对正确洗手的操作方法和时间要求缺乏有力的指导和监控也会导致医务人员洗手达标率不高。

1.3 洗手制度落实不到位 各科室均有完整的洗手制度,但形同虚设,没有引起管理层重视,监督检查力度小,没能与科室奖惩制度挂钩,造成制度落实不到位,洗手规范差。

1.4 洗手设施配置不完善 洗手设施缺乏。我国医院的洗手设施缺乏,大部分医院只有在护理站才设洗手池,干手机更是少见,如许多科室仍在用手触式水龙头,毛巾反复使用、不定时清洁消毒,造成清洁后的手再度污染。固体肥皂不能保持清洁干燥而造成多次污染,多数科室没有洗手液,医院未配置速干消毒洗手产品,无干手设施,科室洗手池数量少、远离医疗区域,冬天热水供应不到位等,因此,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不方便,影响手卫生的依从性。

2 对策

2.1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是对卫生部新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反复多次学习,不良的手部卫生是引起卫生保健相关性感染、促使耐药微生物的传播、导致感染暴发的主要因素。

2.2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定期监督检查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医疗机构开展手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它将使医院的手卫生工作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使其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服务。所以,医院应高度重视规范的落实,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使手卫生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2.3 改善手卫生设施条件,减少所耗时间 改善洗手硬件设施, 医院要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配置洗手后的干手设施,并适当增加洗手池数量,并设置在距医疗区域较近的地方,创造一切便利条件,达到洗手触手可及、安全便捷的要求,避免因洗手消耗过多时间,加重工作负担。

2.4 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速干手消毒剂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可以节约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可以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限制,尤其是当医务人员的手没有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就可代替洗手。

总之,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密切相关,提高洗手依从性 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手段和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规范手卫生行为、便捷手卫生条件、优化手卫生方法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键,惟有不断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才能更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 连冬梅,华.手卫生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2]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之,等.医院感染与洗手[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1;11(1):78~80

[3] 2006;16(10):1138~1139 5.朱惠兰.加强医务人员洗手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5):531

第5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关键词] 改进医院收入分配制度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事业单位,其发展与壮大直接影响着全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力推动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到位,各级政府对医院的补助逐渐减少,医院由原先的全额拨款过渡到经费自理,这从根本上不断引导医院实行医疗服务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相挂钩的分配制度。随着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卫生部明确要求卫生医疗机构不准实行药品、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开单提成,取消医疗业务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直接挂钩的分配模式,坚决杜绝医务人员收入同医疗服务收费挂钩的现象。但目前大多数医院依然在执行医疗服务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的分配制度,在实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如何调整分配模式、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这是各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共同关注的重点。现就这一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并就如何改进分配制度提出个人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医疗服务收入与个人收入相挂钩的薪酬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将个人收入与单位效益相结合,扭转了过去医务人员不在乎工作效率、不关注医院收入、不关心医院财务状况的不良现象,引导大家都来关注这些问题,应该说这种模式在一段时期为医院财富的积累、成本的降低,促进医院取得很大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分配模式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引发了许多问题。

1、导致医疗行为脱离了救死扶伤的传统

这种分配模式在激励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医疗行为的趋利性,部分医院为了实现自己的利润目标,给各科室下达较高的收入任务指标,经过层层分解最终到了医生头上,并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部分医生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顾职业道德和患者具体情况,盲目开进口药、高价药,进行滥检查、实行过度医疗,由此造成患者医疗成本的增加和群众看病贵的现状,带来了社会问题,影响了医院救死扶伤的良好形象。

2、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在制定这种分配模式时没能考虑医院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致使对医疗活动缺乏有效的全程控制,责、权、利不明确,经济指标与医疗服务质量缺乏有机结合,导致医生只顾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自己的收入不能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致使医疗事故频发。

3、导致职工间收入的不平衡

由于目前医疗服务价格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加上各科室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不同,院方对此的投入也不尽相同,单纯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科室、医生工作的标准,必然导致医院各科室之间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形成个人之间薪酬的差异,造成医生收入的不平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加剧了医疗行为的趋利性。

4、违背了有关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

这种分配模式促使医务人员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违背了职业道德和做人的良知,人为的加重了患者的负担,这是造成群众看病贵的原因之一,严重违反了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八不准”的规定,同时与近年来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相违背。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医院应属于社会公共医疗范畴,理论上应为非盈利性的国家事业单位,但由于政府长期对其只是实行低标准的定额补助,投入严重不足由此造成“逆差”式经营矛盾日趋突出,如果不积极创收,连正常的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的正常工资都无法保证,将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更不可能进行医疗设备的更新,谈不上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造就了符合当时形势需要的医疗服务收入与医务人员个人收入相挂钩的分配模式。

三、对策与建议

为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切实解决医院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如下方面对现行分配机制进行改革:

1、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为切实取消医疗服务收入与医务人员个人收入相挂钩的分配模式,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卫生医疗体制政策的宣传力度,要求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八不准”的规定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让医院接受患者监督,对举报投诉的乱开药等趋利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以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维护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和农村社会稳定。

2、加大政府的投入

为了切实提高当地的卫生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转换观念,增加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医院正常的运转,并尽可能增加专项补助让医院能购置先进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切实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为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必须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真正发扬“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摒弃那种为了自身利益而多开药,乱检查的不良行为,减轻患者的负担。

4、推行目标管理绩效工资制度

为切实解决以药养医现象,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合理解决职工待遇问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笔者认为可借鉴国外医院的做法,探索推行“目标管理绩效工资制”,即按照 “四定一保二考核”原则,根据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和对单位产生的效益来决定工资额度,并结合科室经济指标和目标考核情况将工资总额划分为固定部分和绩效部分发放,这种新的分配机制是将医疗质量等社会效益指标同经济指标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强化量化指标管理上,通过努力提高医院在社会上的信誉来增加医院经营收入,努力使职工对劳务报酬满意。

总之,目前医院执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已引发了社会矛盾,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只有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医院方面积极加强领导,实行院长抓副职,副职抓科室,科室抓人头,形成一种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成立专门的目标管理小组,负责各科全方位考核,确保医院制定考核制度得到执行,让目标管理绩效工资制的执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减少群众看病费用、增加农村医院的收入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根据《2018年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计划》要求,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此次检查工作主要对象为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二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重点,检查内容主要针对传染病疫情控制、传染病疫情报告、预防接种工作、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等。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疫苗接种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及文件的规定,认真有序的开展了传染病防治重点监督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疫苗流通和疫苗接种管理条例》实施情况  

根据工作计划,我所对辖区内的1家县级CDC、34家医疗机构开展的预防接种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100%。 

检查结果:各预防接种单位均依法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合法的预防接种诊疗科目。接种人员均接受县卫计委的集中培训,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一二类疫苗统一由县CDC统一购进并分发到各接种单位。各接种单位应向县CDC索要各类疫苗的相关证明文件及资质等。28家接种单位在预防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27家接种单位主动进行接种前家长的告知和询问工作;27家接种单位有疫苗的接收、购进、分发、供应、使用登记;辖区内共上报一般不良反应0例,无异常反应及疑似异常反应发生。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情况 

5--10月对辖区内1家二级医院、 68家其他医疗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5家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有专兼职人员进行传染病的上报工作,网络直报运行正常;34家医疗机构开展疫情报告管理自查;70家医疗机构都能按规定执行首诊负责制,使用门诊日志;55家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使用疫情报告登记本和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保存传染病报告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疫情管理制度,有疫情报告、咨询电话。  

主要存在问题如下:(1)部分医疗机构门诊日志项目登记不全或登记空白传染病登记本登记不完整,存在传染病迟报的隐患。 

(2)未切实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3)依法开展传染病自查未切实执行等。  

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对辖区内2家医院,68家其他医疗机构的消毒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54家医疗机构设置负责消毒管理工作部门及专兼职人员,应制定并落实有关消毒和院感的规章制度;二级医院及20家其他医疗机构有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49家医疗机构开展消毒隔离知识培训;30家医疗机构设置了消毒产品的进货验收制度,明确责任验收科室,有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许可证。70家医疗机构做到医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且治疗室、换药室物体表面消毒登记项目齐全,如缺少消毒液名称、浓度及消毒方法、时间等项目;主要抽查的消毒产品有艾邸逊75%酒精消毒液、名德75%酒精消毒液、利尔康外科手消毒液、德新康手消毒液、3%过氧化氢消毒液、艾邸逊碘伏消毒液、名德碘伏消毒液、德新康消毒片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培训不到位。 

(2)索证意识不强,不知道消毒产品应索哪些证件,导致索证不全。 

(3)供货机构不主动提供相关产品合法合格证明文件。

(4)大部分医疗机构未开展消毒产品检测。 

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情况 

5--10月对辖区内1家二级医院、68家其他医疗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医院设置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组织。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确定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责任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组成。  

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医疗单位对医疗废弃物管理不到位,医疗废物未进行分类存放,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未进行消毒与登记工作。  

(2)未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  

(3)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医疗机构未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施。  

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监督情况 

辖区医院检验科应属于一级实验室,目前未见相关资质的证明文件;各实验室明显位置标示符合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各级医院有生物安全制度。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所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  

(一)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制度和传染病疫情控制等工作的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具体责任人。  

(二)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特别是要求医院加强卫生人员及个体诊所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学习传染病防治有关工作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三)提高对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反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医疗机校验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完善我辖区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巴里坤县卫生监督所

2018年11月15日

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2011安徽省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要求,我局卫生监督员于2011年9-10月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和辖区内所有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现将情况小结如下:为确保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健全了制度,明确监督重点、监督要求,确保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到位。

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 23家乡镇卫生院(所)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包装、运送、暂存处理。医疗废弃物污染物品均经严格消毒毁形处理,医疗废弃物回收人员的个人防护健康检查均能落实。个别单位也存在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本文由收集整理医疗废物登记不全、未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的现象。

在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方面,主要检查了23家乡镇卫生院(所)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设置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否制定并落实有关规章制度;是否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是否建立对住院病人合并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等情况。检查发现,大部分医院领导都非常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制定了完善工作制度;执行各项制度的力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加强了医院自身管理。在传染病疫情报告方面,23家乡镇卫生院(所)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各项措施已落实到位,各单位疫情报告基本规范,有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传染病报告卡填写项目也基本齐全。

第7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 会计监督 信息化 会计人员

会计监督是会计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职权对经济业务活动与资金运动进行查看与督促,以保障各项经济与资金业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1-2]。当前财政部要求,各地财政厅(局)要结合会计监督检查,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将厉行勤俭节约、控制“三公”经费等作为检点。要将“小金库”治理纳入会计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着力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本文从医院会计监督职能的内容出发,分析与调查了医院会计监督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发挥医院会计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一、医院会计监督的职能

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中必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在投入前预测和论证是必要的,会计监督正是具有这种职能。具体来说,医院会计监督就是指医院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务制度与财经法规,通过各种方法对医院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监督。比如医疗设备购前就应考察本地人们的消费水平、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利用率、设备的成本和收费标准[3]。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医院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通过会计监督,促进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财产的安全与完整等。监督的对象是医院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4]。当前一些地区的卫生改革目前取得重要进展,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委托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加强了政府对医院的监管。院长由所属卫生行政部门聘任,院长实行年薪制;与之衔接的是用人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取消了行政级别,用人全部实行聘用制,取消了医院人员编制定额。

二、当前医院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我们曾经配合相关单位对7家医院的内部会计监督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内部会计监督的监督预警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参差不齐。7家医院有6家设“监察会计监督处(科)”,监察、会计监督合署办公,1家设会计监督科;人员配备最多6人,最少1人。二是工作发展不平衡。各单位2009年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重点主要在基建项目会计监督上。如某某医院完成基建会计监督项目40个,核减金额25.80万元;某某医院完成基建会计监督项目33个,核减金额62.53万元。个别医院未开展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三是功能发挥不足。由于医院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起步较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尚不够完善,机构体制不顺,工作经验不足,致使内部会计监督监督、检查及评价的职能作用未能得到较好发挥,经济责任会计监督、预算决算会计监督等功能尚未得到较好体现。

三、新时期下加强医院会计监督的措施

(一)加快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建设

应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保证会计监督的有效发挥,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当前本地区规定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委托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形成“国有资产管理―主管部门―单位”三层监管体系,并签订国有资产安全责任书[5]。为严格财务制度,医院实行财务科长轮岗制、总会计师制度,实行建设项目报批制、收支预算审批制。比如北京某医院共累计向北京某药品公司购买多批药品,该药品公司向这家医院开具的1500多张税务发票累计1750万元,均为违规发票,表现为“大头小尾”现象,致使该公司偷逃各类税款近300万元。会计检测发现,检查组立即联系该药品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进行查证,税务局随后针对进行调查,并责令该药品公司于2012年9月3日前补交企业所得税、增值税297万元,挽回了税款流失,目前各项欠缴税款已上缴入库。

(二)提高对医院会计监督的认识

一是要提高对内部会计监督工作重要性认识。二是应设置独立的内部会计监督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审计人员。三是应加强医院之间的信息及经验交流,逐步引导内部会计监督向各个生产经营环节渗透,实现内部会计监督的全方位监督[6]。而随着会计监督触角的不断延伸,制定操作性强的廉政防控具体措施,确保防控措施渗透在会计监督工作的每个节点上;同时要强化会计监督的力度,确保会计监督职责履行到位,切实提升会计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会计监督信息化建设

当前医院三公经费很难控制,接待费、会议费以及用车费用等方面的监督首先应该有个标准,然后再引入统一的信息化软件,这样的话就基本加强了标准制定。同时要立足长远、循序渐进,将日常监管和专项监管结合起来,实现预算监管的全覆盖。信息化是优良的考核工具和会计监督手段标尺,它本身独有的高效性能、客观性、标准化更好地促进医院日常经费的节约和效率提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列为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目标,要体现专项检查的示范性,落实绩效管理成果利用有关措施,体现综合成果利用,从而把监督成果利用推广开来。而为了提升对监督成果的利用水平,建议监督检查局把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落实到专员办的工作中去。

(四)积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相关单位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这些医院的收入结构、事业费支出、管理体制、人员结构等情况一并进行了调查,对医院在公费医疗制度、财务风险、预算管理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规范医院津补贴政策、强化监管等建议,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规范医疗系统财务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围绕加大会计师事务所规范行业秩序、行政监管力度,开展会计监督。针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有重点的选择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执业质量检查。

(五)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建议执行三级复核程序,财政厅监督局复核组专职负责对检查组提交的检查程序、检查报告、检查底稿等进行一级复核,做到检查与复核相分离;检查组与复核组存在分歧的问题,提交监督局审理会进行二级复核;涉及特殊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移送、公告等事项的案件交财政厅审理会进行三级复核,以确保会计监督检查做到程序合法、处理处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证据确凿尺度统一。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医院管理评审评价工作[7]。完善技术、设备、机构、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建立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强化软件运用培训,增强效率、效能意识,等等,努力打造一支身正气盛、素质精良的会计监督队伍;二是强化思想道德培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专业能力培训,增强质量、服务意识。也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法令,敬业爱岗、尽职尽责。

总之,会计监督是一种自我约束机制,是实现医院管理目标、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强医院会计监督对于自身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朱静,张北齐.试谈医院会计监督[J].中国卫生经济,2010,8(24):67-68

[2]曹兰兰.信息化后医院内部会计监督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中年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3(4):347-348

[3]钱冬梅,芮峰.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会计监督体制[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11,21(6):321-322

[4]胡萍.试论加强医院会计监督[J].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3(9):775-777

[5]祁小薇.医院会计的监督职能及其发挥[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11):875-876

第8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门诊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门诊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疾病的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必要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现制订出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制度和措施,继续按照“二甲”医院评审的要求检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内镜、小儿科、口腔科、检验科、血透室等重点部门进行感染质量督查,并协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并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二、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全院的工作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要让工作人员了解和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医院感染的有关标准及法律、法规,掌握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和操作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等知识,并组织工作人员院感知识考试1-2次。

三、认真的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管理工作,包括环境、空气、、无菌物品等的卫生监测和效果评价,每月抽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等的卫生学监测,督促科室做好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每半年对全院各科室的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价,对不合格、达不到消毒的灯管和消毒剂督促及时更换,对新购入的灯管进行强度监测,合格的产品才可以投入科室使用。

四、每月对全院各科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和汇总,督促临床科室对院内感染病例的报告和汇总,定期下科室了解情况,抽查病历进行漏报调查,对全院的院内感染情侣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向院长及主管院长汇报,每季度向全院各科通报反馈,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查看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计算出使用率。

五、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经常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和运送的规范性。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中规定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

门诊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教育培训

1、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2、院感科全年组织院感知识讲课两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3、落实新职工岗前培训。

4、对卫生员进行医疗废物收集及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5、院感专职人员参加省、市级举办的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以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二、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据性能按时更换,器械按规定及时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使用中的各种导管按规定进行消毒更换。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三、加强院感监测,实行医院暴发预警报告

1、严格《医院手术部位管理规范》执行,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2、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3、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杜绝恶性院感案件的发生。

4、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各科室将每次出现的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四、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远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处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门诊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1、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科室。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和反馈。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高压灭菌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3、开展医院致病菌和耐药率监测,定期向各临床科室反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1、所有人员要坚持洗手规则,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培养每月一次。

2、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灭菌。

3、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防控措施。

四、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订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并落实到位。结合本院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订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加强全院职工的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对高危科室及部门的医护人员每年提供健康体检,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六、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第9篇:医院卫生检查制度范文

调查表明,2003,年总体合格率为,24.,7%,2007,年合格率为,68.,7%,各项消毒隔离工作的合格率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调查表明,通过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平,均总合格率由,2003,年的,27.,8%,上升到,2007,年的,70.,4%合格率提供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公立医院合格率提高最为显著,从,2003,年的,33.,3%,提高到,2007,年的,84.,4%,。

结果显示,医疗机构消毒状况各项检查合格率,2007,年比,2003,年有了显著提高。公立、民营、个体,医疗机构消毒状况检查合格率均有大幅度上升。,2003,年,新疆医疗机构的上岗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消毒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各项工作的检查,合格率均低于,50%。至,2007,年除医院Ⅱ类环境空,气消毒配置的合格率仍低于,50%,外,其余各项工作,的检查合格率均超过,50%。抽查的医疗机构基本,能按要求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对诊疗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及诊疗用品进行相应的消毒或灭菌处理,对,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也有明显的改善。

出现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有:①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国家出台,有关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文件,对已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法律法规做,了重要的修改及补充,完善了开展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工作所需的法律依据。②卫生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进行行政处罚,并按要求,责令立即改正,同时提供相应服务,指导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消毒知识培训及,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③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规范,对各地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相关业务人员进行现场带教指导,同时,在当地组织对医务人员、卫生监督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供信息平台,增加相互工作经验的交流,积极,推动当地医疗机构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④促进,各医疗机构内部转变观念,加强自我管理,建立健全,了培训考核制度,设置专门组织、人员落实培训考核,制度的实施,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到医院重点工作的,内容,使其经常化、规范化。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中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检查的合格率虽然有较大提高但与公立医院合格率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由于民营医院及个体诊所医务人员流动性大,机构,内部变动频繁,对上岗医务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培,训和约束,管理效果相对较差。同时由于地域分布,的关系,新疆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难度较大,在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尤为突出。,因此,建议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医务人员法律法,规、消毒知识培训机制,通过不断的强化培训,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自律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审批管理,把好,医疗机构基本设置、设备及人员的准入关,规范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行政管理的监督和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的业务管理,促进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制度的规范化。,综上所述,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使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不断深入,服务指导的范围加大,使得,新疆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发展,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本文作者:路翔魏明远匡谊吕媛阿依夏木·阿布都拉工作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