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班级管理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低年级;班级管理;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28-02
进入21世纪,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一名优秀班主任如何遵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班级日常管理的要求,科学制订班级管理策略,抓紧每一天,抓好每个细节,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面对的新课题。
一、夯实班级管理基础,提升自身素质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真正从娃娃抓起,为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就需要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就要真正树立起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教育活动观,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1.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应以理性的态度、全新的视角、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去审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牢固树立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优化知识结构,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大胆探索,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学科有关的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强化以爱育人,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教师最大的心愿和最高的荣誉。作为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气质,避免教育盲点,努力实现因人施教,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自主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束缚,学生已习惯于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按老师说的办,调动学生个体积极性,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实现自主管理,是教师努力实现由牧羊人到领头羊角色转变的关键。
1.激发参与热情,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不间断的组织各类活动和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让学生牢牢记住自己是班级的一个分子,努力培养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集体主义情感,激发学生要努力为班级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2.坚持因材施教,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通过座位设置、成立学习互助小组,使接受能力快的同学能带动接受能力慢的同学一起进步。
3.民主制定制度,人人头上有任务。没有目标的班级缺乏竞争力,没有纪律作保障的班级就缺乏凝聚力。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各项制度进行评议,反复讨论,共同制定出大家都认可且比较科学的班规。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人人都是执行者、参与者、监督者。
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增强竞争意识
魏书生曾说: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作。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让所有学生公平、公正、公开的参与班级管理,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平等相待。
1.公开竞争上岗,选拔优秀学生干部。一个组织纪律严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是离不开一支素质优良、能独当一面的班干队伍的。在学生干部的任用上,积极营造激烈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优秀者脱颖而出,带领班级齐头并进,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2.放手大胆管理,实现班干人尽其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疑”且“用”和“用”且“疑”都是班级管理的大忌。对于公开竞争上岗的班干,除了正确的引导之外,应该放手大胆的让他们人尽其才,并引导所有学生关心、支持、理解他们的工作。
3.创立制约机制,不断充实新鲜血液。绝对的权力背后是绝对的不公平,对于班干的工作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相互制约机制,让班干的行为置身于学生们的阳光监督之下。同时,按照演讲、投票、综合评定的原则,每个学期对班干进行重新上岗,充实新鲜血液。
四、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创建和谐家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家长和学校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家校如何实现良好的沟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通过调查问卷,知不足量力而行。通过对班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家庭生活环境问卷调查,搞清楚每个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积极征得家长的支持,并适时的对家长给予教法和学法的指导。
2.定期组织座谈,及时交流新情况。通过组织家长会、家校恳谈会等形式,定期组织班级家长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对于发现学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纠正在萌芽状态。通过当面交流,一问一答,及时答复家长提出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各种疑问。
3.注重学习记录,搭建起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好“读书摘记”、“心情周记”、“期中试卷”、“期末试卷”这些纸质交流平台,通过家长签字评价,及时的让家长和老师相互沟通,第一时间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教育不是浪漫的诗篇,而是真实的战斗和生活。在新形势下,按照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班主任要做好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通过严格要求,勤观察、勤督促、勤指导,才能使班级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发展。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只有让他们像大海里无数的水珠聚在一起一样才能撞击起美丽的浪花,大海才能涌起滔天巨浪。只有真正发挥班级每一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班级这艘巨轮,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杨琼.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07,(10):79-80.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方法
一、大胆管理,严格纪律
要保障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要让学生能在学
校快乐地学习,我们必须加强校纪、校规以及课堂纪律的教育。虽然现在提倡尊重学生,但也不能放纵学生,该管的必须管,多关心学生,让他们感到温暖。在班级管理时,我们应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与学生多沟通,使学生产生信任感,从而尊重课堂纪律,不触犯校规,在学校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与自由。
二、培养良好班风
树立良好的班风,这是让学生懂得分辨是非黑
白的关键。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开设话题讨论,让学生们对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评论,只要正确引导,就能塑造良好的品质,所以我们应认识到这一点,教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好习惯,营造良好的班风。对一些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素质代表,为其他学生做带头榜样,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不断努力,改变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的榜样。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能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学生在学校主要接触老师,在家里就是接触家长。家长和老师是引导学生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人物,因此,老师除了要做好班级管理外,还应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多与学生家长联系,给那些经验不足,或长期忙碌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家长一些建议,让家长们也能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学生。与家长建立长期沟通,互相理解、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教育,还能在生活中帮助家长纠正错误行为,而老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但我们知道了学生的优缺点后,才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和指导。
总之,班级管理是促进教学正常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素质教育的关键。班级教育不是简单地说说管管,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找准突破口,在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接受正面教育,受到积极影响,最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DOI]10.13939/ki.zgsc.2016.38.120
近年来,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并受到社会人士的大量关注。同时,由于当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民办高校也投入到了地方发展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在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中形成了独立且鲜明的特色。
1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欠缺一定的动力机制
根据对该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的调查发现,与其进行联合培养基地的企业目前已达40家,但该科技园区内的企业高达70家。其中,该科技园内的主要企业为计算机、医疗器械和生物科学为主,这类企业也刚好需要借助民办高校的资源来实现创新技术的科研发展。通过对该园区内企业的调研发现,对于和高校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深受欢迎的。但是,由于企业自身也需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如果需要企业为了培养学生而拿出大量经费,在当前阶段还是有所困难的。
1.2 学生管理不足
目前,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对学生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第一是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第二是住宿与生活问题;第三是补贴问题和考核问题等,这将对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因为基地对学生安全问题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对于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发生人身意外,索赔方是学校还是企业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同时,很多民办高校与企业之间路程较远,如果企业不能为学生提供生活住宿,那学生在路程上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参加实践培养的信心和热情也将受到影响。另外,对于学生的考核,民办高校主张由企业进行负责,而考核依据由企业进行制定,通常以科研成果及工作效率决定。而学校的考核内容则注重学生的考试结果,对于学生能否实际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创新技术等,民办高校无法做出考核。
1.3 缺乏完善的高校课程体系
作为企业的角度,都希望能够具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参与实践培养,最好是对口专业的学生,以降低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时间,增加工作效率。但是,很多企业的发展方向却与学生专业相差甚远,民办高校的课程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在学生投入企业实践中,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培训专业知识,浪费了企业的时间。同时,对于参与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学生,很多企业则会考虑该学生是否能按时进行实践工作,或者泄露企业的核心技术内容,而只将简单的工作交由学生来完成,不能达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最终目的。所以,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中,应当在专业教学中将职业道德素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灌输给每个学生。
1.4 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目前,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加以保障。而各大高校和企业都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和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但由于很多学生在实际毕业后缺乏固定性的择业,以及产学研一体化政策缺乏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在产学研一体化实践问题上有所顾虑,所以部分企业一直处于观望中,并未实际投入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来。
1.5 缺乏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政策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校企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发展,缺乏实际实施的可操作细则,对于原则性的指导和规定则较为偏重,却也并未落到实处,这也导致了民办学校在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的实际运作中遇到很多问题,主要是企业标准高和经费不足等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对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和支持力度。
2 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
2.1 加强学生的管理
对于民办学生的住宿问题,实践基地可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基地可以提供专门的学生公寓,并对每个参与实践的学生开放,对于无法安排学生宿舍的企业,应当安排其入住,而企业需要给予适当补助。对于民办学校学生在实践基地内发生医疗事故所产生的费用,可以由学校、企业和基地三方协商,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并为学生购买个人保险。
2.2 民办高校完善课程体系
高校应当对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并将企业的参与度适当提高,将企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融入到课程中,并且可以在建设课程体系的时候邀请企业参与其中。同时,可以由企业对选修课程进行安排,而企业可以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上课指导。另外,学生职业道德的素养应当是民办高校重点的培养内容,并将其单独设立一门课程,融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
2.3 加强学生对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认识
学生对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认识和积极性是达到实践目的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各大媒体和网络等都不断宣传产学研一体化的相关内容,很多学生对其有了初步认识,了解到参与到实践基地不仅能够收获一定的酬劳,还能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加大未来就业成功率。但同时,报酬成为很多学生最为看重的部分,忽略了培养自身适应工作环境和学习的部分。所以,民办学校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基地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观念。
2.4 健全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对于产学研一体化还缺乏独立的相关法律规定,降低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对其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并对企业在具体实践培养中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作用等有明确的规定,以使产学研一体化更加规范地运行。
2.5 提升融资渠道
对于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的建设,政府应当对其中参与的企业给予融资鼓励,使更多资金能够用于企业进行研发,在保证企业能够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对产学研一体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以缓解经费不足的困境。同时,可以结合担保和政府基金等形式,使金融商业等行业实现创新和产业化的发展。另外,对于一些刚起步的企业,政府应当鼓励其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研发,扶持科技型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以在未来将其引入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中来。
3 结 论
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和企业都是一件值得推崇的项目,基地在具体运行管理机制中还应当不断结合当前发展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加强基地的管理方案、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使产学研一体化顺利进行,实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京捷,刘海峰.基于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机制研究――以常熟纺织服装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98-204.
[2]赵鹏.浅谈校内设计公司模式对提高艺术生实践能力的影响[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6):79-81.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家校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113-02
小学班级管理不仅关系着学生素质的提升,更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单纯靠学校或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家校合作不仅能够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能够优化社会与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问题
1. 家校合作观念意识不强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家长的教育观及学校的教育观产生了固化。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目标。在家校合作中,这种“成绩”高于一切的观念,深深地阻碍了家校合作良好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其他成长需要的学习持漠视态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受中国传统成才观的思想禁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中国教育的发展史看,“读书成才”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教育观,而且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同时,过于看重“成才”也是众多家长的心灵夙愿。他们将孩子送进学校,就等于将自己的全部希望放在了学校,以求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习谋求未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这种教育观念的偏执,对社会多元化人才储备的结构无疑是巨大的破坏。
2. 家校合作制度不完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制度性。家校合作也不例外,需要健全的组织与制度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学校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即使是存在家校合作的相关组织与制度,也只是摆设,没有实际意义。据相关调查显示,72%的家长与43%的老师都对是否建立过家校合作制度表示不知情。同时,家校合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应该与其他教学管理共同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但据资料显示,8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并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于家长而言,参与小学班级管理的权利有其名无其实,参与权微弱,还是只关注学生的表现与成绩,缺乏与学校的合作精神,沟通交流也没有完善的组织与制度作为规范,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
3. 家校合作内容不全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合作内容还是比较片面,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品质道德与能力的发展。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进行的,一般学生成绩出现波动或者心理、行为出现异常时,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就会频繁。如果学生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就会减少,没有进行定期的合作与交流,没有对学生品质、道德、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因此,家校合作内容过于片面,不利于家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使小学班级管理处于失衡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4. 家校合作实践不足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实践中,首先,家校合作次数不足,沟通交流的时间短暂,通常一个学期,大部分家长只在学期末与教师沟通一次,交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使是与教师沟通次数较多的家长,一般也不超过3次。此外,教师由于忙于教学、班级管理,除非学生出现异常情况,否则也不会与家长进行交流或沟通。另外,在学校组织的大型家校交流会上,大部分家长也只是形式上参加,并没有真正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甚至一部分家长不愿参加,久而久之,学校也放弃了与家长的合作。家校合作的实践明显不足,时间力度不够,效果自然也不会明显。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
1. 提高家校合作双方意识,提升合作效率
(1)从教师入手,提升教师的合作能力。在家长与老师的合作过程中,老师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教师是合作的主持方,需要具备开展合作活动的全面能力。①深入了解学生和家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家庭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措施;②对家长持尊重态度。尊重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态度,不得以貌取人;③教师应作为家长的倾诉对象,家长能将对教师说出“心里话”,而不是对学生严厉管教,无限放大学生的生活不良行为。
(2)从家长入手,家长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①家长应主动参与学校管理,而校方可以搭建“家长校园”,研究家庭教育理论,促使家长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与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②定期走进校园,教师也应定期走进学生生活,促进双方情感的交流;③积极参加校方举办的家长座谈会,会议内容不是传授家长理论性的教学观念,而是促进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在生活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问题。
2. 完善家校合作组织、制度
家校合作要落到实处,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保证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召开家校合作大会。家长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设立的组织机构既要代表家长的意见,又要代表学校的意见。此外,将学生作为合作的主体,给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家长委员会不能形同虚设,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学校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双方平等交流,各抒己见,共同商讨教学与班级管理问题,综合确立最佳解决方案,同时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3. 丰富家校合作内容与形式
家校合作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丰富合作内容,采用多种交流方式。例如,家长会、交流会、学校开放日、微信、QQ、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增加沟通机会。对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质道德、行为、能力、性格、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对于出现波动的方面,双方要共同给出意见与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加强家校合作的实践
增加家校合作的次数,延长沟通时间。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了解孩子的生活特点、生活习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想法,使家长与学校成为合作伙伴,优化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提高家校合作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是促进小学班级管理进步的有效教育方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进行改进。笔者相信,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有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潇怡.基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对班级的管理意见,并对好的意见进行采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能够提高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为取得班级荣誉付出自己的努力。例如,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意见,结合学生的意见制定出班级管理制度。由于制度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在执行过程中,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找出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改正,使班级管理工作在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获得发展。
二、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
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班级中有一些不遵守课堂秩序,不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管理中的批评教育方式,耐心地和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班主任的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班级的管理制度,并能在上课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劳动中,努力完成班主任布置的劳动任务。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班主任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在教师的积累下更好地要求自己,提高自制能力,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在我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纪律特别差,不认真听讲还经常说话、做小动作影响其他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先对学生进行了深入了解,知道他的体育长跑特别好,经常在运动会上获得冠军。通过和学生谈心,鼓励他把练习体育的劲头放到学习上。在鼓励和引导的过程中,这个学生对学习逐渐产生了兴趣,在课堂上能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学生的进步,我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以后,这名学生不仅在上课时能够认真学习,还能主动帮助其他学习较差的学生学习。
三、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班主任ρ生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从实际行动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班级的管理制度,自觉维持课堂秩序,积极参与班级劳动,使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例如,在学校运动会前的锻炼阶段,班主任和选出的运动员一起进行锻炼,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情绪高涨地进行每天的训练,使体育成绩提高很快,在运动会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班级打扫除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打扫卫生,通过班主任的带头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劳动中,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下,激发了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使他们积极发挥自己对班级的作用,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强班干部队伍建立,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帮手,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立,使班级在班干部的组织和引导下获得发展。选择班干部时,为了使选择的班干部得到学生的信服,班主任要考虑学生的意见,让他们通过投票选举几个符合班干部要求的候选人,班主任从这些候选人中选择最佳的人选。在班干部队伍建立之后,班主任要对班干部进行工作内容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对他们进行班干部工作的培训,使班干部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地为班级和学生服务。通过学生参与投票选出来的班干部,能够有效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使他们在班干部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使班级取得更多的荣誉。为了促进班干部队伍的不断发展和成长,班主任还要建立评价机制,让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对于优秀的班干部,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表扬,并让他们继续担任班干部,为班级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于评价较差的班干部,班主任要运用竞争的方式选择新的班干部成员。通过评价和优胜略汰的原则,能够建立一支责任感强、为班级发展不断努力的班干部队伍,有利于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五、加强和家长的共同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班级管理;思考
新的教育背景对小学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对应的对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也有了更高的标准,班主任必须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强化班级管理工作,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榜样的力量和作用。而且,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较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观察、学习、模仿的对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更要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塑造,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阳光的正面典范。此外,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比如针对部分小学生不讲究公共卫生的状况,教师除了要进行耐心劝导之外,自身首先要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看见校园和教室地面有垃圾时,要随时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进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强化班级管理工作,教师要注意营造充满人文情怀的班级氛围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要实现这一点,教师首先就要注意营造充满人文情怀的班级氛围,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教师可对教室内的摆设做一下变动,二是教师可带领孩子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条例,加强学生对良好行为规范的认识,自觉注意和约束自身行为。在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做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增进友谊、增强合作意识。此外,教师还可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把好的书籍捐献出来,贡献给全班同学阅读,或是拿出班费的一部分来购进一批优秀书籍,供学生借阅,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三是教师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切忌采用权威、压制的方式,这只会招致学生的厌恶和反感,而应把学生当做朋友,实行民主式教育。以上种种举措和方法都增加了班级的人文韵味,让班集体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三、强化班级管理工作,要采用民主的方式
要真正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就要让学生拥有做班级主人的感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实行民主选举、人人管理的方式。首先,在班干部的选拔上,教师可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积极踊跃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和管理能力,或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选拔,让学生都有选与被选的机会,不以成绩好坏论英雄,逐渐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其次,要实行民主管理,教师还可在教室内设置意见箱和建议箱,请学生、家长把自己对班级管理的建议和对老师的意见通过信件的方式与教师联系,便于教师及时反省和修正自身工作过程中的失误。此外,教师还可把自己的手机号码主动提供给家长,这样在遭遇紧急情况时,就能方便家长与教师之间进行直接沟通。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作出努力,尤其是教师要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和分析,不断寻找出更有效的举措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严芝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班级的兴趣[J].基础教育参考,2010(22).
关键词:班主任 以人为本 班主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208-01
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要的管理对象,且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等级管理模式依然存在于班级管理中,即班主任为了确保良好的班级纪律,通常在班内设置正副班长、小组长或课代表等进行管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1 目前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落伍的管理手段
现阶段,我国已经普及信息化管理,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且信息化管理不仅能促进员工良好的交流,还便于领导和员工之间进行信息沟通,使得传统的单向管理转变成多元服务。不过,班级现在依然使用传统管理手段,仅用网络技术录入相关信息,使得班级管理的效率相对较低,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及时、全面的进行信息沟通;二是家长和班主任之间不能顺利进行信息沟通,导致家长无法及时掌握学生情况,而教师也得不到家长的共同配合;三是学生之间不能良好的沟通信息,由于学生太过独立,以致其在课后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
1.2落后的管理理念
现如今,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仍将效率优先作为管理理念,这就使得学生变成了教育产品,而管理班级只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课本知识,高度重视教育结果,却忽略了学生这个教育主体,同时也不重视教育过程和学生需求。此外,班主任还将学生作为班级客体进行管理,并利用激励或者惩罚措施对其进行约束。
1.3单一的管理模式
目前,很多班主任依然利用等级管理模式管理班级,而学校也通常根据成绩为学生划分等级,以此让学生承担各种职务,进而实现层层负责的班级管理局面。班主任在等级管理模式中往往听取少数人意见,却不关注其他学生,因而其他学生向班主任表达需求、意见或者想法,以致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尽量良好的信息沟通。
2 以人为本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主体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具有行事能力,并享受着先进的新时代教育思想及理念,因而其具有很高的热情。由于学生可以独自解决很多班级工作,因而开展班级活动时,应将学生当作主体,所以说,班级管理体现的是互相管理的学生关系。比如,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通常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定初始制度,依然由学生综合小组制度,并利用投票或讨论的方法确定和修改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形成良好、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学生是管理主体,所以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存在的问题、基本需求、人生目标等,此外,由于班级主要服务于学生,因而更需明确学生的心声,以便充分了解学生,最终制定服务于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使得班级管理更加重视学习过程。
2.2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论
就构成主体而言,班级由学生和教师构成,就培养目标而言,班级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地方,即班级管理要以人为主体开展,所以,应以人为本构建班级管理模式。那么首先,班主任要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为其关系着班级管理模式的行为方向和内容。若想全面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一,班主任要不断进修和继续学习,以便充分吸纳和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真正内涵,进而了解其构成机制;第二,学校应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相关交流活动,以促使全校师生不断渗透和推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让全校师生了解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而班级管理是服务于学生的,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2.3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
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监督的民主意识,还能为学生创造民主参与和监督的相关机制。学生民主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提出不合理的班级管理意见,例如,教师增设班级内部的问题反馈箱,并鼓励学生通过匿名的方式积极反应班级内的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而班主任应定期查看问题反馈箱,并在班会上集中讨论典型问题,进而及时、有效地调整班级管理模式。此外,班级管理中,还可选择班长固定,副班长轮流担任的管理方式,由班长参加学校的班级代表会议,并宣布班级规则;而副班长管理班级日常事务,以促使学生在管理中得到较好的锻炼,进而更加理解管理班级的意义。另外,班内的所有学生都有监督班级管理人员的职能,若想举报班干部,则需确保举报学生不低于三人,若班长被举报,需在班会上重新选举,若轮流班干部被举报,则要取消其轮流资格。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管理模式,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班级管理中成为主人,以便班级管理更加合理、有效。
3 结语
由上可知,采用以人为本的理论实施班级管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促使学生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彻底改变陈旧、落后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实行高效的固定与轮流的管理责任制度,以促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进而实现班级的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马穆容,高永玮.浅谈以人为本理论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科学导报,2014,(1):394.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分析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但是,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又复杂的,管理好一个班级,既要提高管理水平,又要有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以下几点展开分析,请各位同行、专家指教。
一、热爱工作、尊重学生
教育事业可以说是爱的事业。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是热爱工作、尊重学生。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对这件事感兴趣与富有热情。为此,对工作的热爱是当好班主任的基础条件。班主任工作的最可贵品质之一是人性,教师对学生要兼有温存和严格相结合的爱。爱护并尊重学生是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必备要素,班主任一定要在工作中无微不至地去关爱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做学生倾诉和依赖的对象,这样更利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生活之中,学生也会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升自身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班主任提升自身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具备组织和管理的能力,班主任工作的实质是对班级进行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喜欢好动,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力是非常弱的,遵守纪律的意识也不够强,因此,要想当好一名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就需要对班级进行科学管理,在掌握小学教育规律和小学生成长特点的基础上,渐渐建立一套宽严相济、有张有弛、氛围民主以及说服力强的管理模式。制定好整个班集体前进的目标,并且和学生一起努力奋斗,师生为促进班级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共同努力。
三、提高班级管理效率需要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作用不仅仅是维持班级秩序,更重要的是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班主任连最起码的班级事务都做不完,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更不可能了,更何况,单凭班主任的个人精力是很难完成所有的事情,因此,培养一批有带头作用的得力助手――班干部则显得很重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有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方能带动全体同学一起进步。在挑选班干部上,需要选择一些能力强、在同学中具有一定感召力的学生,将这部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力培养。然而,并不是说班干部的组成全是一些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班主任可在保证班干部队伍中一定量的具有能力的学生的基础上,将一些基础较差又不愿参加班级活动或者调皮的学生引入班干部的队伍中。这样既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参加到班级的建设当中,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更乐于为班级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发扬民主精神,保持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班主任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偶像,要真正让学生听从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一定要发扬民主精神,其表现为: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关心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课余时间,也要适当投学生所好,主动和学生寻找共同语言。例如,有些学生喜欢跳绳,班主任可适当利用大课间时间与学生一起玩,在彼此的活动交往中加深理解和信任。也可建议学生给老师写信,让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以及对班里面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对老师的意见等都写下来。然后再经过认真整理、处理和纠正,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此时,班主任可对提出好的建议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一来,在班上形成了一股“给老师写信”热,这些意见大多数是对班级管理中的意见以及对老师的一些看法,还有些学生主动反映班级中的违纪事件。这些意见都为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提供了有效帮助,而且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更利于和学生一起成长。
班主任的工作是艰辛的,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与使命感才能将其做好。拥有美好人格的班主任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一位善于班级管理的班主任也会为学习创造好的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样,学生也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到学习当中。
总体上来说,班主任工作平凡而又充实,还需要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与探究,争取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唐怀民.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胜任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缺乏先进性
目前,班主任掌握的班级教育管理知识多数局限在师徒经验的传递上,根本就不适合现代教育管理需求,其自身素质需要快速提升。其原因在于:1.尽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思想仍占有重要位置,这位班主任的管理带来重大压力。其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学生的成绩提高上面,而对学生情感以及心理的发展关注相对减少,随着学生年龄增加,抵触情绪明显。2.学校领导很少关注班主任的管理培训工作,并将评价工作质量的指标放在学习成绩以及纪律管理等方面,这也导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事务性工作上面,而忽视了教学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随意性强
小学班主任缺乏对学生自身教育力量以及综合诸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关注。并且,对班级的功能、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从而在处理日常事务时,长凭借自身经验处理事情,很多时候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习积极性。
(三)缺乏“身教”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常常会对一些事情反复强调,但是,却很少给学生进行示范。学生有时很难明白到底要干什么。另外,教师总是将自己摆在“主体”的地位,给学生一种不能平等交流的感觉,这样很难了解到学生真实需要。
(四)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当任课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的时候,班主任常常会“打压”学生,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偏心”的感觉,会使矛盾越来越深,并产生抵触情绪。如果班主任替学生说话,则会使任课教师感到有损“面子”,从而与班主任之间产生隔阂。
二、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措施
(一)采用新理念进行班级管理
1、班主任要不断的激励全体学生,积极的发挥出自己智力以及体力潜能,努力学习,完成班级的集体任务,并从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学校的最终任务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目标。班主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个性发展,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且,学会合作精神。
3、班主任要多组织一些集体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让其感觉班主任与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从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4、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做到权利的“收放自如”,增强班干部小团体的凝聚力,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
5、构建和谐、融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亦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集体舆论氛围,使其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需求,并长久的发挥其功效,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形成,建立符合班级特色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班级的奖惩制度,督促学生严于律己,团结向上。这些制度一定要适当,既要有警示作用,还要有促进作用。
(二)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1、努力让班级任课老师意识到,教师合作起来对学科教学、学生发展和班级管理的重大意义,努力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让学科教学也来服务于班级管理。
2、班主任要经常向科任老师介绍班级整体以及个别学生的情况。经常组织科任老师参与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同时要经常举办科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班级活动,让科任老师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3、班主任应在学生面前维护任课老师的权力地位,加强任课老师的威信,积极引导班级每一个学生,尊重爱戴每一位老师。这样有利于任课老师在课堂中更好的管理课堂,顺利高效的将课程进行下去。
4、协调科任老师之间和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是一个多面手,既应协调好班主任与科任之间的关系,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些成员之间的关系的确是太微妙了,关系的好坏对班级管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5、及时的沟通科任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班主任接到学生所反映的情况意见时,不可草率从事,必须进一步的调查证实。如果因学生思想幼稚、不理解教师所致,应耐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果属于教师教学上的问题,班主任应先向学生作必要的解释,尽可能争取学生对该教师的谅解,相信问题会得以很好的解决。然后再找科任老师谈心,将学生的意见委婉的告诉他们。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直接联系,更利于他们的反省,改进工作。对待一些特殊问题,如教师道德品质方面,教学技能方面等班主任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应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争取帮助。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班主任要做好中介工作,积极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同时诚恳的帮助这些教师改进工作,从而取得教育教学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