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农村物流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物流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物流市场分析

第1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1.土地要有规模,农民要有合作。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农户家庭经营土地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略有下降。我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不断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改造农业的微观基础,否则不仅难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民的增收空间有限,而且也给控制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市场风险带来瓶颈约束。

在这个问题上,集体林权改革的成功实践是很好的参照,对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极具启发意义,应以此为契机把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引向深入,逐步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

同时,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通过支农的财政政策和利农的金融政策等,进一步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壮大并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广“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规范和发展“订单农业”,以期增加农民的获利机会,降低市场风险。

2.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其中,需要强调的是:第一,要完善和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推动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农产品低温仓储和冷链系统建设,建立多种模式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形成产、贮、运、销配套服务体系,探索和推广“超市+基地”、“超市+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超市+批发市场”、“超市+社会化物流中心”等经营模式。这也意味着,今后我国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国际经验证明,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需要适度的垄断,这是提高质量标准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必然选择。第二,逐步建立起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监测与预警体系。加强省、地(市)特别是县乡级农产品生产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工作;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和价格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制度,及时通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提供农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报告;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提高农产品供求、价格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

第2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经济不断产生,网络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由于其和传统经济相比表现出来的优势,网络经济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网络消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有三个最核心的内容需要改变,一是速度变化,二是结构优化,三是动力转换。以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需要进行顺应时代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消费已经变成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网络经济下,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现下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存在问题、网络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并作出述评分析。

【关键词】

网络经济;农村经济;消费行为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研究网络经济的时间都是比较早的,在有关网络经济的研究中,最早研究的学者是JohnFlower,其一开始提出了网络经济的概念,其认为网络经济的产生,伴随着数字化商业时代已经来到,消费行为开始发生转化,新的消费方式就要来临。Nicholas(1996)针对网络外部性进行深刻的探讨,对其来源和对市场结构和价格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网络接入的定价和服务的质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对网络接入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Soon-yong,Dale,Andrew(1996)提出电子商务经济学,并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并且提出其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效率较高、实时性较强的特点,对传统经济的交易方式进行了转变,在交易市场方面、流通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有关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2015)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研究发现,其消费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消费支出上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陈亮、朱琛(2010)通过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了增加收入,改善社保以促进消费。熊爱华(2010)提出了增加收入、完善分配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以此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王芳(2006)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在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中,利率和不确定因素是关键原因。

(二)在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存在问题研究方面。

李伟(2010),(2015),王珊珊(2010)从居民收入、消费观念、保障体系和其他流通体系、消费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张少峰(2011)认为,物流体系服务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较少影响农村网络市场消费的发展。王鹏飞(2014)认为网络消费的深度和网络本身的特性问题,影响着居民消费。还有就是农村居民本身的原因,收入,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都影响着自身的网络消费。

(三)有关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韩耀(2007)通过对网络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和消费者选择进行分析,阐述了新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林中燕(2009)通过对网络经济下的消费特征和消费者行为为基础建立了网络经济下的消费需求理论的研究模型。郑英隆(2012)认为网络经济的产生,对产品的搜寻方式,消费方式等进行了改革。唐嘉庚(2006)通过分析网络经济在交易产生过程中的双方互动进行分析,认为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对厂商或者经营者的信任程度,从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张少峰(2011)认为我国农村居民的网络消费市场开始逐渐扩大,尤其是信息化比较高的区域,网络的消费行为在不断增加,消费市场在良好成长。田媛(2007)对网络经济的新特性:由边际效用递减变为边际效用递增、由客观稀缺性变为主观稀缺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及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居民的消费效用曲线呈递增的趋势。安增军(2016)先从影响居民消费的四个网络经济运行特征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及支撑效应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高孝平(2015)认为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网络消费环境下,消费行为开始转变。网络经济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消费行为进行了优化,为内部消费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欧艳群(2014)通过研究发现网络经济背景下衡阳市民多渠道消费者已经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由于消费往往容易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多渠道的消费表现也就不同。戴有山(2015)研究发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消费需求向发展和享受型升级;提高了居民的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实现条件的优化;拓宽了消费对象。刘晓红(2013)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网民的数量不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也不断提高,但农村网民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在网吧上网的比例过高,互联网使用深度不够,网民结构不合理。

三、述评

现有的文献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分别有大量的资料,对网络消费的研究有一定的影响,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基础。但是这些文献在两者的结合方面较少,尤其较少从消费者方面分析网络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发生的变化,以及整体网络消费的发展情况和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相关机制也不足,专门研究网络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文章不多。在以上方面研究有待继续深入,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本文如果继续展开分析的话,针对网络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合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作出的实证分析和问卷调查出来的结果,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网络经济新环境下农村居民的消费。

作者:李晨阳 牛文旭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孝平.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影响分析[J].人民论坛,2015,20:94~96

[2]安增军,林珊珊.网络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12~115

[3]刘红荣.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6:325

[4]张少峰.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分析———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1,3:34~35

第3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一、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疆会议拉开了新疆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也为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列为国家级经济特区,霍尔果斯口岸将被打造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贸易大通道,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这些为新疆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自2008年始,自治区党委政府分步实施“走出去”、“走进去”开拓市场战略,着力打造农产品外销平台和市场开拓体系,加快了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步伐。针对国内市场区域分布特点,自治区先后重点打造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春、成都6个自治区一级平台,分别辐射华北、华东、华南和港澳台、华中、东北、西南地区。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营销模式逐步创新,激活了市场开拓机制,政府引导、部门负责、市场拉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格局基本形成。

新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树立新疆农产品品牌形象。着力建设好北京、上海、广东等农产品展销平台,扩大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到2015年,主要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0%。”2014年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张春贤书记指出:“要树立全产业链理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产业体系,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大棚、储藏保鲜、冷链物流等项目”。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同时,借力“农业援疆”契机,利用“市场援疆”,把援疆机制优势充分用到农产品市场开拓上来。

2.经济资源优势

(1)优质特色的农产品。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气候,非常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生产出丰富多样的名优特农产品。全区不断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重点,集中建设了一批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六大支柱产业。

(2)发展壮大的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自治区着力打造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有机联结的全产业链,已初步建成了以棉花、粮油为主的传统加工业,以杏、核桃、葡萄、香梨、红枣、石榴、苹果、巴旦木等为主的特色林果加工业,以牛奶、牛羊肉、细毛羊、生猪、禽蛋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以番茄红素、枸杞、啤酒花、甜瓜、鹰嘴豆、玫瑰、熏衣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围绕自治区六大主导产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了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棉花、粮食、畜牧、林果、区域特色农产品和市场流通六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

3.华东地区市场优势

(1)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东地区格局形成。经过连续5年举办新疆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上海展示会,培育和提升新疆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知名品牌,推进区域间产业、资金、技术的有序转移,促进新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2)拥有新疆农产品上海展示直销中心。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有508平方米的农产品常年展示区。每年适时召开特色农产品专题研讨会或论坛。同时,华东市场上有73家新疆企业、近千个营销网点。2009年至今,累计达成签约金额达630多亿元。

(3)搭建新疆农产品华东市场网络销售平台。以新疆农产品展示中心为基点,在杭州、南京、福州、合肥、南昌、济南等发达城市建立新疆农产品展示分中心。形成以批发市场、地州展销点、企业直营店、专营店、店中店、连锁店、电视购物、冷藏物流、前店后厂、网上购物、团购专供等为主的新疆农产品华东市场十大开拓模式,逐渐建立起遍布华东地区的新疆农产品营销网络。

(4)利用援疆机制,发挥援疆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立足新疆,通过与华东地区省市共同联合,全方位开展农业合作,实施“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内引外联”战略,充分利用市场、网络,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和企业主体实力雄厚,通过全面深化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推动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进程,促进企业更多更好地开创国内外市场。

二.劣势分析

1.运距远,物流成本高

农产品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输,运输距离长、环节多,周转期长,损耗大,成本高、风险大。

2.物流基础薄弱,物流体系建设不足

新疆物流企业少,规模小,仓储条件差,农产品储藏保鲜能力不足,现代化冷藏储运设备和冷链运输能力不足。

3.现代批发市场建设滞后

现代化的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少,不能有效集聚疆内特色优势农产品。现有批发市场交易方式落后,市场功能不健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与国内外大市场衔接不到位。

4.营销服务相对落后

农产品物流管理水平不高,以信息传输服务、市场营销服务和现代物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相对落后。

5.品牌建设滞后,品牌多、小、杂,缺乏规范的产品标准

农产品品牌集中度较低,品牌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内涵缺乏文化支撑。同种农产品出现多个产地和品牌,同地区产品品牌也多达数个。同时,宣传不足,存在外地产品冒充新疆产品等假冒伪劣现象。

三、华东农产品市场开拓

抓住国家支持新疆的利好政策机遇,发挥华东地区援疆机制作用,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立足新疆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优势以及民族文化优势,依托华东地区人才、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以重点推进种加销科技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合作、信息交流”多层次合作联动,做大做强华东地区市场,提升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双方经济发展空间,开创全方位合作新格局。

按照“共建基地、培育龙头、提升品牌、拓展市场”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苹果、香梨、葡萄、红枣、核桃、杏等大宗特色林果产品为主。同时,发展以牛肉、羊肉为主的畜产品,兼顾小精特农产品。建立一批高标准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以天山坡经济带、伊犁河谷经济带、库尔勒-焉耆盆地、喀什-阿克苏为中心,建立辐射带动能力强,集基地、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物流园。培育集聚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重点龙头企业,共同打造集收购、加工、储藏、保鲜、运输、销售、配送、监管、服务为一体的贯通国内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把新疆建设成“新丝绸之路”重要的中转集散地、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

四、政策建议

1.强化协调,加大政策支持

一是充分利用发挥好援疆机制作用,在自治区层面建立和形成促进新疆与华东地区农产品市场开拓协调工作机制。全面协调和指导新疆与华东地区农产品市场工作,分析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吸收商会、协会、科研院所等各类社会团体参与各类对接合作。二是完善扶持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对新疆的特殊政策,出台并落实适用两地企业发展的最优惠政策措施,确保新疆与华东地区一系列重点规划建设和重点项目如期投入生产经营。对已有的中央和自治区鼓励农产品出口的财税政策,优先予以落实。同时,加大新建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在财、税、贷、地、电、水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先安排。

2.大力整合农产品品牌

一是有效整合农业资源,结合区域产业和产品特色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策略,明确区域品牌定位、挖掘品牌文化内涵,防止相同产品品牌过多杂乱。二是努力塑造“绿色、营养、美味、健康”的新疆农产品品牌核心价值,凸显新疆农产品的原生态、无污染、营养保健等特征。三是把民族传统文化、消费文化和地域文化等融入到农产品品牌诉求中,如新疆少数民族的许多传统食疗文化融入到食品类农产品品牌规划之中。

3.精确定位农产品市场定价

实施差别化策略。总体来说,新疆名优特产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场,针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专营店的不同消费群体实施不同的定价策略,设计不同的营销组合。有机、绿色、特色保健产品主打高端市场,定位高收入、营养健康意识强和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群体,强调产品的营养、安全和方便等;名优特色产品可以主打旅游集贸市场,把农产品促销与旅游购物相结合。

4.提高储运能力

一是加快冷链设施体系建设。政策扶持推动物流企业和加工企业加大冷链设施投入,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县(市)冷藏设施建设,提高已建成的7万余吨果蔬保鲜库容的利用率。二是根据农产品物流需要,在枢纽站点加强中转性质的仓储设施建设,以租赁等方式有效利用相关省市的仓储设施,提高跨省外销的中转仓储水平。三是优化运输网络。发挥好铁路、公路、民航三大运输网络资源。同时,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运输。四是建立和完善分级配送网络,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向目标市场、社区延伸配送。

5.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企业集群

一是发挥华东地区企业在市场建设、物流体系建设、经营管理方式、开拓市场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扶持两地企业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品牌经营基础和品牌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企业,并为将其打造成全国性品牌提供政策扶持和经营指导。二是高位推动和鼓励本地农业企业自主创新,允许援疆地区流通型农业企业与新疆本地农业企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加大新疆农产品“走出去”的力度和范围。三是结合自治区实施南疆三地州“短、平、快”劳动密集型项目,发展适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的高成长型、高科技型企业。特别要加快杏热风烘干房制干初加工惠民工程推进,大力推进杏产业大发展,做大做强一批杏产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真正发挥出产业强农富民的作用。

6.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一是针对新疆农产品品牌繁杂、有价无量、有量无货、供应不畅、假冒伪劣等问题,加强管理,建章立制。二是更新完善《新疆特色农副产品指导目录》,逐步建立起农产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三是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科学制定自治区和各地农产品品牌建设规划,设立项目库,打造几个以企业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为重点的国内知名品牌。同时,要加强品牌的宣传推介和监管执法,保证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农产品。

7.搭建全方位营销平台网络

一是加强营销人才培训。加强产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懂技术、懂生产、懂市场,适应现代生产、经营的营销队伍。二是加强对接沟通。积极研究华东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规划,适应发展环境,按照当地规划建设营销网点、布局网点数量、规划营销产品。三是发展连锁经营,搞好产销对接。积极引导连锁经营向多经营领域渗透,从直营连锁向加盟连锁和特许经营发展。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模式,提高连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在营销服务、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两地完善的农产品市场网上线下销售网络体系。

第4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在确保圆满完成省粮食局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的同时,全面实施好“二七七”工程,稳步推进我市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所谓“二”就是两个总体要求,即:拓展改制成效,持续稳中求进;所谓“七七”就是七个持续、七个提升工作:

一、持续深化改革改制,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加快转变行政职能。把粮食部门工作重心转移到调控监管、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上来,在粮食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管理手段上实现新转变。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指导市、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思路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加紧完善改革后续管理工作,巩固提升改制成果。提升服务行业能力。依托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为我市粮食流通企业加快发展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行业监管,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二、持续强化市场监管,提升依法管粮能力。

今年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围绕一个核心,落实两个重点,着力三个加强,实现监督检查与服务的统一。“一个核心”即以政策性粮食库存监督检查为核心。“两个重点”,即加强国家各项强农惠农粮食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三个加强”,即着力加强监督检查体系和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粮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着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监督检查与服务的统一”,就是要把服务理念有机融入到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去,把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变成一支集粮食行政执法、粮食政策宣传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于一体的专业工作队。

三、持续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发展实力。

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摸清市县主食产业现状,搞好市场分析,科学编制规划和制定政策,培育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全省主食产业化名牌产品。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指导企业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带动公司做大做强。引导各国有参股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粮油加工产业产品升级。推进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积极谋划项目,大力推进招商活动,科学规划粮食综合物流园区布局,推进产业集聚。

四、持续抓好粮食购销,提升促农增收能力。

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收购方式和融资方式,认真落实最低价收购政策,规范收购秩序,维护农民利益。做好粮食销售工作。继续落实最低收购价粮食的竞价销售任务以及政策性粮食的移库工作;加强与用粮企业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继续搞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部队活动,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组织好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加强军粮质量管理和网点设施建设,推进军粮供应规范化管理。继续做好灾区、贫困区和库区移民等政策性粮食保供工作。

五、持续加强宏观调控,提升保供稳价能力。

加强市级储备粮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健全轮换机制,确保储备粮储存安全、质量良好。充实地方储备粮油规模。进一步落实地方储备粮油增储计划,适当增加市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适时调整储备粮油布局,增强调控能力。加强粮油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粮油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确保粮油市场监测到位,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得当。

六、持续夯实基础工作,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强化职工教育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创新人才选用机制,为企业做大做强集聚人才。加强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开展粮油安全普查,加强储备粮轮换管理,加大仓房改造力度,确保储粮安全。加强粮食流通统计和信息监测工作。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质量,加强粮油市场价格检测,提高粮油市场信息服务能力。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落实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全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指导行业协会履行好服务职能。积极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粮油食品。

第5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以来全市贸易服务业发展情况,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研究安排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并对全市贸易服务业评选出的品牌企业进行表彰通报。副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年全市贸易服务业发展情况和年应做好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年全市贸易服务业取得显著成绩

年,是近几年来发展环境最为严峻、市场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也是全市贸易服务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来之不易的可喜成绩,全市贸易服务业呈现出增长加快、质量提高,运行相对平稳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去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6.7亿元,同比增长23%,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增幅创十多年来的新高。其中,城市实现零售额1163.8亿元,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192.9亿元,分别增长23.4%和20.3%;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68.4亿元,餐饮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23.9亿元,分别增长21.5%和29%;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44.9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211.8亿元,分别增长7.4%和25.2%。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企业统计的18类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全部保持上升,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3.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7%;金银珠宝类增长35.5%;日用品类增长28.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2.8%;中西药品类增长21%;家具类增长20%。新型消费方式逐渐走俏,刷卡消费快速增长,年实现信用卡消费2730万笔,消费额580.1亿元,分别增长56.7%和59.6%。

(二)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去年,全市共组织实施贸易服务业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总投资341.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12.8亿元,其中批零贸易、餐饮住宿业完成投资74.4亿元,增长10.2%。利用市级贸易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重点建设项目21个,带动项目总投资10亿多元。全年有27个项目竣工,居然之家店、银座购物广场燕山店和银座家居时尚生活广场等一批体量大、档次高的商贸流通项目先后开业运营。年内确定的32处市场提升改造任务相继完成,茶叶批发市场达到国家级、维尔康肉类水产批发市场达到省级标准化农产品市场标准;堤口果品批发市场等7处批发市场跨入全国百强批发市场行列。全年各类商品市场成交额100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24%,其中过亿元市场达到80个。

(三)餐饮住宿业档次水平大幅提升。去年,全市餐饮住宿企业投资总额16.7亿元,增长34.7%。新评国家级酒家70家,全市国家级酒家达到95家,超额完成了90家餐饮企业的改造提升任务。大力弘扬鲁菜饮食文化,以鱼翅皇宫、净雅、倪氏等为代表的大店名店不断发展壮大。有8家企业获“中国餐饮名店”、1家企业获“中国饭店著名品牌”称号。首届中国菜系名厨献艺表演活动在举办,提高了鲁菜知名度和影响力。大众化餐饮不断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我市被列为全国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试点城市。新认定“名优风味小吃”43款,总数达到353款,并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名优风味小吃节”。

(四)现代物流业保持较快发展。去年,全市物流相关产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到6.1万家,实现营业收入1350亿元,增长20%;完成增加值200亿元,增长10.8%。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3个重点物流项目完成投资4.95亿元,盖家沟、现代、郭店等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及招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重点企业不断向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盖家沟、佳怡、中邮、博远、交运、济铁等6家企业入选全国物流百强,博远通过国家4A级物流企业认定,佳怡进入全国民营物流企业10强并获得最佳创新能力物流企业奖,山东中邮获得最佳服务质量奖。重点调度的10家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5.8%和18.5%。物流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运通网”已经吸纳全市99%的货代业户网上交易,“齐鲁物流卡”已经在全市12家物流企业推行。物流资源整合迈出较大步伐,山东物流联盟在成立了鲁盟物流公司;山东中邮与邮政快递公司合并,营运网点达到3000多个;鲁能物资集团整合成为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

(五)会展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去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展会130多场,直接营业收入1.3亿元,拉动相关收入82亿元,分别增长21.6%和22.4%。展会进一步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有12个展会的展位数量超过1000个,其中家具展、文博会的展位数量分别达到3000个和4000个;8个自主品牌展会展览总面积、展位、参会总人数均占全市总量的1/3以上。首次主办的“第63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参展企业超过1500家,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参会专业观众8万余人。会展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山东丞华、中贸等主要会展企业举办的展会数量已占全市总量的40%。会展资源整合取得重大进展,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重组为山东国际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六)农村“市场拓展行动”稳步实施。深入扎实地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市级配送中心1个、县级配送中心3个、乡镇综合连锁超市6个、标准化农家店600个,全市标准化农家店总数达到2760个,已覆盖全市60%的行政村。提升改造农村产地批发市场3个,其中,济北瓜菜批发市场达到省级标准化农产品市场标准。积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全年11家中标企业销售各类中标家电6.3万件,销售额9795万元,兑付财政补贴资金1116.9万元,受益农民4.5万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消费增长,使城乡消费品市场增幅差距同比缩小了1个百分点。积极探索“农超对接”新模式,在银座购物广场、市华联等大型超市设立了9个“特色农产品专区”,全市38个特色品牌农产品基地的140多种产品上柜。

(七)城市社区“双进工程”扎实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社区商业的发展,历下区吉祥苑社区被商务部认定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市中区伟东新都社区等6个社区被省经贸委认定为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完成了新建5处、提升改造8处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任务,总面积3万平方米,使城市社区标准化菜市场达到18处。积极推动社区便民服务业的发展,新增社区便民早餐网点240个,总数达到600个,早餐一条街增加到4条;社区连锁超市、便利店、美容美发、摄影彩扩和家政服务网点分别达到160个、1700个、1200个、300个和740个。12家家政服务企业获得了“年中国家庭服务业优秀企业”称号,阳光大姐被授予市“服务业品牌”企业。

(八)流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去年,全市新增限额以上贸易服务业企业760家,总数达到1490家,其中,过亿元企业达到155家,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银座商城去年的销售额达到140亿元,居全省流通企业之首。我市有7家企业进入全省流通企业30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涌现。到去年底,全市商业连锁企业发展到67家,连锁门店达到3972个;重点调度的10家连锁企业实现零售额202.5亿元,增长24.5%。在商务部开展的大型零售企业分等定级中,我市有8家企业被确定为“达标百货店”,其中,嘉华购物广场、银座商城、贵和购物中心荣获最高等级的“金鼎百货店”。

(九)市场流通秩序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认真实施“放心肉”工程,有8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达到星级标准,其中三星级3家;城区定点屠宰率、屠宰厂无害化处理率、肉品合格率均达到100%,乡镇定点屠宰率达到98%;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480多人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00多起,端掉私屠滥宰窝点13个。加强煤炭、酒类市场监管工作,认定并向市民通告了23家“市民用煤供应点”;积极推进酒类流通备案和溯源管理,有313家企业完成了备案,207家企业实行了随附单制度。强化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确保了“三夏”、“三秋”期间农用柴油的供应。贸易服务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十)市场监测调控能力显著加强。认真抓了市场监测调控体系建设,全市重点监测企业达到106家,监测范围涉及10大类56个品种,我市市场监测工作在商务部市场监测城市中名列前茅。为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我们坚持把日常监测、节日监测和应急状态监测相结合,把市场监测、分析预警和应急保供相结合,制定了《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分项预案,完善了重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建立了“菜篮子”工程保供体系,形成了1500吨猪肉、2300吨食盐、300吨食糖等常规储备和2000吨大白菜的季节性储备。

今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我市贸易服务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抓住商机,积极作为,使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预计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亿元,同比增长19.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4亿元,同比增长20.9%,较2月份提高2.9个百分点,较1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先进城市相比,我市贸易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对商贸流通业的负面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一是,世界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出现明显转机,导致居民消费信心持续低迷,消费意愿不高,消费预期降低。加之去年十月份以来实体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下滑,将导致集团消费和居民购买力进一步下降。二是,由于CPI高位回落,在居民“买涨不买落”消费心理的作用下,市场需求不旺,尤其是住房、汽车等引领消费升级的销售增势减缓,拉动相关消费的作用降低,从而使零售额增速有可能持续走低。三是,在金融危机的连环冲击下,商贸流通企业的景气度持续下行,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利润空间缩小、应变能力弱化,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考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积极应对。

二、以促进消费为重点,认真做好年全市贸易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年,全市贸易服务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134号文件和省政府13号文件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的中心任务,把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市场监测调控能力,促进全市贸易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增长15%,达到1560亿元;力争增长17%以上。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要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商贸设施建设,完善消费载体。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构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完善商业服务功能。一是积极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对总投资305亿元的71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要加强跟踪调度和协调服务,促其按期竣工,发挥应有效益。同时,抓好项目储备工作,策划论证一批事关全市贸易服务业发展的大项目,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的对接,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在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和国内外大型流通企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更好的发挥市级贸易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对符合产业政策、带动作用大的项目继续予以重点扶持。二是积极构建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以“迎全运”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泉城商业核心区,奥体文博、西客站商贸区两个现代化市级商业副中心和省府前街、县西巷改造及明府城、解放阁商业片区规划建设。立足城市总体发展要求,结合地域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积极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制定出台特色商业街发展规划、认定标准和命名管理办法,年内重点搞好泉城路商业街等7条特色商业街的提升改造,打造商业“名片”。三是继续推进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的机遇,按照国家标准,重点抓好匡山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等8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提升改造,加强冷藏保鲜、卫生、质量追溯、安全监控、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和冷链配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同时,继续推进城区商品市场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大明家居等4处大型市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增强其集聚、辐射带动能力。

(二)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农村消费。把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切入点,进一步提升农村消费水平。一是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市场拓展行动”。年内再扶持新建或改造1000个标准化农家店,使全市行政村标准化农家店覆盖率达到80%;建设3个具有配送功能的乡镇连锁直营超市、2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强市、县两级商品配送中心和信息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在农村设立直营连锁超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专业化配送模式,力争使农家店的配送率提高到50%。全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营销网络销售额达到15.4亿元,占全市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提高到7%。拓展“一网多用”功能,努力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对农家店的监管,健全完善制度,强化店长培训,尽快建立起农家店的长效运营机制。二是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及时兑现政策,搞好售后服务;积极发动中标企业在家电商场开设“家电下乡”产品展销专区,组织“大篷车”到农村“赶大集”,方便群众购买,以此促进耐用消费品更多的进入农民家庭,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全市“家电下乡”实现销售额达到3亿元以上,对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

(三)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继续完善城市流通网络,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一是大力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加快“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步伐,年内创建1个全国级、6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实施社区便民放心菜工程的意见》,将其作为满足群众便利、安全消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年内在市内五区和高新区完成54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任务,其中新建34处、改造提升20处,总面积19.1万平方米。同时,鼓励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企业开办社区肉菜连锁店,大力提倡超市开设肉菜经营专区(柜)。积极引导居民服务业发展,年内新增社区便利店150家,家政、洗衣等服务网点200家。以我市被列为“全国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推进金德利等快餐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和规范化、连锁化经营,年内新增社区早餐网点100个,不断满足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需要。二是努力提升餐饮业规模档次。支持大型餐饮企业走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我市餐饮业经营管理水平。全运会前再评审认定5家以上国家级酒家,使全市国家级酒家超过100家。大力弘扬鲁菜饮食文化,培育一批鲁菜名店名宴名品,树立鲁菜品牌形象,打造“鲁菜之都”风范,更好地服务全运会和居民消费。扶持“老字号”创新发展,继续搞好地方名优风味小吃挖掘和评选工作,办好“市第五届名优风味小吃节”,发展具有特色的餐饮服务业。大力宣传倡导“绿色餐饮、健康消费”,创建一批“绿色饭店”。三是促进城市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支持旧货交易市场、社区旧货收购网点的发展,支持再生资源市场和分拣中心建设,促进旧货流通,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鼓励零售企业和生产厂家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新旧汽车置换业务,支持二手车交易市场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改造升级,搞好对汽车报废更新的资金扶持,促进汽车更新换代。

(四)增强商业流通活力,降低消费成本。一是促进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支持重点流通企业作大做强,创立自主品牌,扩大销售网络,走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竞争能力,发挥主力军作用。促进中小商贸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便利消费、稳定市场的作用。支持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流通加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统一规范管理、批量集中采购和及时快速配货的经营优势,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销售价格,让利于消费者,促进居民消费。积极推动落实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同价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以国家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契机,以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快物流载体、物流主体和支撑平台建设。继续促进盖家沟、担山屯、郭店等三大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继续推动10家重点物流企业、10家重点商业连锁经营企业进一步向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争取1-2家企业纳入国家、省相关扶持政策和国家物流税收制度改革试点、2-3家企业通过3A级以上物流企业认定。积极推进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的供需衔接,支持物流外包、物流联盟和物流链条的延伸发展。突出推进冷链物流、建材物流和城市公共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现代化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品牌店、专卖店、专业店,不断满足城市居民时尚化、品牌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四是建立产销衔接机制。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继续推进“农超对接”,探索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以及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对接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直接从产地或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采购农产品,促进农产品流通。鼓励和支持大型超市设立我市特色品牌农产品专区(柜),年内达到15家以上。强化“工商对接”,支持工业企业与流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支持地产品牌工业品进商场、进超市、进农村,开展“名品进名店”、“品牌产品下乡”等活动,扩大地产品销售。五是积极开展流通领域节能行动。支持贸易服务企业对用水、用电、用油、用气等设备设施进行节能改造,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继续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简化商品包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商品零售终端价格,促进实惠消费。

(五)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对消费的引导作用,把创新消费模式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借助媒体和商贸网“商务天气预报”等形式,及时反映各类商品市场供求信息,引导企业开发适销对路商品和服务,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培育和发展定制类消费。配合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和带动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等消费。利用节假日闲暇时间多、喜庆气氛浓、群众购买欲望强的特点,积极组织零售和服务企业开展“佳节购物季”等各类营销活动,促进节假日消费。二是大力促进会展消费。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抓好年商贸会展促进消费有关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促进会展消费的通知》和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会展业拉动消费、开拓市场、促进流通的重要作用。支持会展企业完善提升展馆软硬件设施,提高展会组织、策划、服务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整合会展资源,积极争办更多的全国知名展会;围绕我市太阳能、汽车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新、特、优”自主品牌展会。抓住第十一届全运会、第七届园博会等大型赛会在我市举办的机遇,拉动住宿、餐饮等相关消费。全市展会数量稳定在120个以上,会展业收入达到2亿元,拉动相关行业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三是促进和规范信用消费。引导和鼓励零售企业利用分期付款和赊销等方式,发展汽车、耐用消费品等消费信用。促进银商联手,在零售和服务领域大力促进银行卡支付,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方便消费者使用银行卡刷卡消费。引导商业信用服务健康发展,支持建立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有效防范商业信用风险。

(六)改善市场消费环境,促进安全消费。坚持一手抓扩大市场消费,一手抓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商品质量,净化市场环境。一是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真抓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强“放心肉”监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的监控,完善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体系;继续支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标准化改造,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推行猪肉“厂场配送”制度,扩大品牌肉市场覆盖率。继续抓好《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推进酒类流通备案和溯源管理,净化酒类市场。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交易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消费。认真落实《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依法规范交易行为和零售企业促销行为。进一步做好煤炭、成品油、拍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行业的监管工作。

(七)加强市场监测调控,维护市场稳定。随着金融危机对消费市场影响的不断加深,必须把维护市场平稳运行摆上重要位置,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分析,及时把握市场运行态势,增强对消费品市场的调控能力。一是加强对消费市场的监测分析。坚持把日常监测、节日监测和应急状态监测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消费市场特别是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体系,密切注视消费市场的供求变化,提高市场分析和预警能力,完善信息报送和制度,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保障市场供应提供决策依据。加强贸易服务业运行调度分析,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评价体系,提高分析质量,适时提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对策建议,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加强应急调控能力建设。把市场监测、分析预警和应急保供相结合,切实做好1500吨猪肉、2300吨食盐、300吨食糖的市级储备。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力量保障市场供应的新路子,特别是注重发挥我市蔬菜、肉类、果品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作用,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增强吞吐集散能力,为组织应急状态下的市场供应提供可靠保障。建立和完善应急调控反应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重要节假日和全运会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的供应工作,防止市场出现大的异常波动。

三、以迎全运为动力,促进全市贸易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今年十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在我省举办。作为主赛区,届时将有数十万人莅临参赛和观看比赛。这既为我市贸易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为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把借机促进和加快我市的贸易服务业的发展,高标准、高质量的保障和服务全运会,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我局《关于在全市贸易服务业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创品牌”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行业中形成迎全运、促发展、树形象的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围绕迎接第十一届全运会,在贸易服务业窗口单位大力开展“提升文明素质、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活动。我局还将会同市商业联合会在全市商场、超市等企业中,评选30个“规范服务明星岗”和100名“明星营业员”。同时,以53家商场(超市)为重点,深入开展“市民排队推动日”活动,营造“我排队、我礼让、我文明、我快乐”的新风尚,进而带动全市商贸窗口单位加强对市民群众文明购物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文明素质。

二是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在对今天表彰的全市贸易服务业品牌企业抓好动态化管理,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评先进、树标兵活动,使各行各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先创优,争创一流。

第6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

摘 要:液化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本文结合液化气市场特点及基本现状,分析了国内液化气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液化气市场营销与相关开发策略。

关键词 :液化气市场;液化气营销;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U47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42-01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钟玲(1975-),女,山东高密人,经济师,从事结合液化气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液化气产业链结构,确保液化气市场的平稳良性运行研究。

一、液化气市场特点及基本现状

1、资源供需变化决定资源的流向和流量。LPG市场的资源供给与需求在单一区域内很难实现产销平衡。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炼厂较为集中,中石化、中石油62%产量源于两地,市场表观需求仅占26%;而华东、山东、华南地区市场需求却占了57%,资源供给北多南少决定了资源从北向南的流动。2012年以来,随着大庆石化乙烯、抚顺乙烯等项目的上马,东北地区时而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南气北上的情况时而发生。因此,资源的供需关系,决定资源的流动方向。

2、市场波动性大。液化气市场受原油价格、季节、产量、库存、进口气成本、物流等因素影响较大,各因素的变化直接导致供需关系变化和市场稳定。因此,市场波动性较大,在1个月内,LPG价格波动500-800元/吨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3、市场覆盖面广、用途广泛。液化气除在餐饮、居民用气、车用气、气割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外,近几年,随着烷基化、芳构化、PDH等装置的迅速发展,液化气产品中的各种烷烃、烯烃组份被深度利用,LPG在化工生产领域的应用占比大幅提升。

二、液化气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民用气市场重心将从城市转向农村(城乡结合部)。2009年中国民用LPG市场份额占54%左右,而至2014年此份额缩小至40%左右。未来几年,LNG、CNG、二甲醚等替代能源将进一步冲击液化气的工业、城市燃气和车用市场。随着天然气在城区管网铺设普及率不断提高,LPG的民用市场发展重心将逐步从城市转向农村及城乡结合部。

2、供应链缩短、向终端市场迈进的步伐加大。前几年,由于终端消费市场用量小、地理位置分散、不具备危化品运输条件等因素,在资源供应和消费市场之间由贸易商发挥着运输及分销等主要功能。

3、液化气在化工领域的商业用途不断被挖掘。2009年开始,芳构化装置掀起了中国碳四烯烃深加工的,与此同时醋酸仲丁酯、异构化等C4烯烃深加工装置陆续上马。2012年以后,烷基化、PDH、异丁烷脱氢等C4烷烃深加工项目不断成为行业新亮点,并促进了液化气产业向化工领域进一步延伸。

三、液化气市场的营销和开发策略

1、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多次增值。液化气行业要进一步细化产品分销渠道,根据液化气资源产量、用途和下游C4深加工企业对C4产品烯烃和烷烃组份需求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将工业用液化气供给C4深加工企业,经芳构化、烷基化、MTBE等装置加工后回吐的液化气再供给民用气市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多次创效增值。

2、在政府监管下,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从厂前批发到“点对点”终端配送的一体化营销格局。销售企业与液化气终端客户应进一步深化合作,改变目前单一厂前批发及终端零售的明显行业划分界限,产业链的上下游需强强联合,逐步弱化及削减贸易商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建立从“厂前批发、点对点配送、三级站充装、零瓶销售”为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在物流配送上,实现“gps”全程监控,形成从厂前装车后直接配送到终端气站的“点对点”到岸模式。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职能,政府和企业联手整顿和规范各地区液化气零售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推进液化气价格机制改革,确保市场的平稳运行。受进口气价格、原油价格、储运能力等因素影响,液化气价格市场化运作成分极高。针对液化气市场的不稳定因素,销售企业应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做好价格的整体调控,逐步完善按质量、组分及需求进行分类定价的价格体系,实现产品之间、地区之间的价格联动,既要防止价格的过快上涨,也要防止价格的快速下跌。充分发挥市场在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液化气价格和其他能源的性价比以及市场承受力的分析,以符合市场规律、满足下游承受力的科学定价机制来维护市场的平稳运行。

4、加强“库站”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营销网络。在跌宕起伏的液化气市场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储配库储存和终端网络分销作用,将会大大提升资源方对调节市场的主动权。按照“以库为主、以站为辅、站库关联、网络构建”的思路,在兼顾“汽运、火运、海运”运输及接卸能力的同时,加强库站建设和营销网络的布局,一是可以将储配库作为“南北市场资源互换”和进口气引进的中转库;二是可以将储配库作为销售形势不利时的缓冲库,确保低储高销和产销顺畅。三是工业终端及民用终端多为刚性需求,较为稳定,进一步加强终端市场开发、完善终端销售网络,有利于减少市场波动,促进市场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 郭志伟.浅谈液化气市场营销和开发策略[J].现代营销,2012.

[2] 钟玲.关于液化气市场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

第7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本文按照电子商务项目规划步骤,围绕 “村委会国企”这一新型模式,首先从农村市场背景及需求出发,论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并提出项目规划方案;其次以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为主线,进行网站平台与应用设计;最后根据农村实际环境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进行项目预算和评估及盈利能力分析,力求实现模型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村委会;电子商务网站;项目规划

1、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村委会国企”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2 项目背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推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对走向市场的众多农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他们的风险。由于信息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导致大多数个体生产者都遇到了缺乏信息和生产不确定的难题。

1.3项目内容:“村委会国企”采用现有的网络技术,以村委会的各种软硬件为依托,构建一个以农业信息为主体的多级查询、选择、订购的电子商务平台,为购买方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购买环境,为广大农户提供最新最快的农业信息及产业动态。促成购买方与农户的对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2、项目需求分析

2.1企业业务分析

2.1.1行业特点及目前状况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流通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且主要针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关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案例研究较少。如何解决中西部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流通瓶颈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的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

2.2市场分析

2.2.1目标市场细分

对于供应商(农户):为了全面了解长丰县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长丰县村级行政单位的网络普及率为100%。由此我们得出:鉴于广大农户的文化水平还达不到相应需要的水平,目前在长丰县广大农民间还不太适宜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但各个行政村已经100%布设了互联网,所以,以村委会来代替广大村民进行电子商务的想法可行性较强。

对于购买方:我们将目标客户群体分为三类

①大宗客户(交易额在1000万人以上的大型客户)进入省级“村委会国企”接口

②中等客户(交易额在1000万人——100万人的客户)进入市县级“村委会国企”接口

③小型客户(交易额在100万人以下的小型客户)进入村级“村委会国企”接口

(2)竞争对手分析

本项目进入的市场目前属于空白,这种企业模式尚属首创,所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也存在如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他们的客户群体为沿海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与本项目的目标群体不同,因此,本项目提出F2G2B模式

注:F2G2B释义

3、项目可行性分析

3.1技术可行性:“村委会国企”主要实现农业信息交互与在线销售农产品,具有多级检索、购物车、订单提交与查询、自主选择订单等功能,涉及数据库、动态网页、安全电子支付(SSL)、防火墙等多种技术,这些是现阶段相当成熟可靠的技术,可以确保日后网站的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支持方面,网站平台构建有多种现成的软硬件应用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可供选择。网站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可以采用系统外包、主机托管等方式实现。

3.2经济可行性:建设“村委会国企”可以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收益来源:

①国家的财政补贴

②网上销售带来的成本节约

③品牌增值带来的收益

④广告收入带来的收益

⑤采购商带来的收益

⑥ 第三方物流带来的收益

3.3管理可行性

3.3.1对现有管理规范化程度的调查分析

现有的村委会在信息化程度上相对于城市中的中小型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管理的科学性上还有待加强。管理水平与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手段不匹配,原始数据来源的正确性与及时性无法达到电子商务的需求。因此如果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需要招聘具有一定电子商务经验与技术的专业人员。

3.3.2管理人员对网站认可和接受程度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村委会人员对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基本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这将极大的有利于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

4、项目总体规划

4.1网站目标定位:网站针对的群体是消费者、各大超市及农贸市场。

4.2网站商务规划

商务模式

作为第三方电子商务,“村委会国企”网站采用F2G2B的商业模式。主要流程图如图一所示。

4.3网站技术规划:综合“村委会国企”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和技术实力,考虑到经济性和易用性,本网站选用.NET技术路线(Windows平台)。

5、网站平台系统设计

5.1网站安全设计

5.1.1硬件网络级安全设计

依靠托管机房的网络安全措施,保护服务器安全。

5.1.2软件级安全设计

在操作系统方面采用高强度的密码,以及对核心数据采用加密措施保障系统安全。在应用软件方面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并且要求应用系统开发商同完整的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从操作权限、功能权限、内容权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考虑。

5.1.3硬件选型方案

戴尔PowerEdge 1850(Xeon 3.0G) 1U机架式

5.1.4软件选型方案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服务器版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Web服务器软件:Microsoft Information Server

网站应用系统:采用外包形式。使用JSP开发

防病毒软件:Kill的防病毒软件

服务器防火墙软件:Kfw傲盾防火墙服务器版

6、网站应用系统设计

6.1系统功能描述:本网站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注册和登录、商品查找和搜索、商品浏览、添加商品到购物车、农业信息查询、农家旅游、订单管理和后台管理员对用户的管理、商品种类的管理、商品管理等功能。

6.2购物流程分析:浏览者进入购物网站,如果没有注册必须先进行注册,注册完登陆后进入网站,开始挑选合适的商品,通过自行选择和搜索的方式,当选中商品后,商品自动进入购物车,此时可以选择是否继续购物,如果选择继续购物,则重复上述操作,如果不再进行购物,就去收银台结算,要先填写正确的地址,然后选择送货方式,然后选择付款方式,最后是完成订单,可以进行订单的查询。

7、项目实施方案

7.1项目规划:利用一年时间依托长丰县建立一个村级试点,第二年完善县级数据库扩展至三个村级试点。第三至四年时间在扩展村级试点的同时在其他重点县区展开。第五年将所有村县试点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合肥市数据库。

7.2网站实施的组织

7.2.1主要人员组成

第一方:上级政府下派人员

应具备条件: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对电子商务和当地农业情况有一定了解,有较高的统筹管理能力,最好有过企业运营经验。

第二方:外聘专业人员

应具备条件:包括技术、财会和销售人员。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包括主要包括网页制作、数据库、销售系统、网络安全等?网站的建设、维护、优化方面的能力。财会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销售人员需要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是销售方面的,需要对各大B2B,B2C,C2C网站有一定的了解和见解,知道它们的排名方式以及推广方法。

第三方:村委会内部人员

应具备条件:对电子商务有较高的认可和接受度,对当地农村具体状况比较了解,和村民联系紧密,在村民中有较高的信任度。

7.2.2组织结构

8、项目运营管理计划

8.1供应链管理

“村委会国企”供应链模型:

模型注解:虚线箭头表示部分材料供应企业可以直接作为村委会国企的直接供应商。

在该供应链管理模型中,注重链上各节点的协同作用,通过EDI来加速信息流,保障交易业务顺利进行。

8.2客户关系管理

在“村委会国企”中,将外部市场客户关系有效整合直接关系到村委会中介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农村市场能否有效地和外部市场沟通。因此在管理过程要发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以下功能。

8.3管理模式

在该“村委会国企”机构中,采用“三权分立”的管理模式,在做决策时需要总经理、技术人员和村委会内部人员三方共同商讨,投票决定,最终由总经理通过决议。

8.4网站系统管理

①软件管理

②数据管理

③信息管理

8.5网站推广计划

8.5.1推广目标

在网站正式运营起一年内,实现网站每年独立访问用户100万人次,用户注册量10万人次。

8.5.2推广手段

a、在百度和Google两个搜索引擎上购买关键字广告,为各网页设计有效的关键字。在新浪等10个搜索引擎上进行分类目录注册

b、向客户发送电子邮件,公布农村市场信息

c、利用县政府和省农网等农业信息网进行宣传

d、联系与当地企业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进行宣传

e、依托当地政府与外部市场企业的联系进行宣传

f、利用村委会的广播、板报等宣传设备进行推广

g、联系当地的种植大户使其首先接受这一新型农产品交易模式,从而起到带动作用

h、通过向农户发宣传手册以及短信息等进行宣传

9、项目预算

项目初期投资

10、结语

本项目在把握当前我国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趋势的前提下,立足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村委会国企”的创新概念,为解决我国目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寻找了有效对策。项目组希望通过该模式的运用,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为我国落后地区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 (8)

[2]李志刚.扶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及促进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

[3]张健.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565)

[4]吴勉.农业信息基础建设与推进农村信息化【J】.广西农学报:2008 ( 6)

[5]贾宇,探肖坷.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业:2009( 1)

第8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邮政规模迅速扩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但我们也只是初步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各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邮政企业的良性循环,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去抓发展。进入“十一五”以来,全省加大了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了城市化和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邮务类、速递物流类业务的发展带来了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不断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提高市场培育、市场分析、市场营销水平,下大力气加快以函件为核心的邮务类业务和速递物流业务的发展,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促进业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应该看到,我省地方经济目前仍然是以能源重化工经济拉动为主,第三产业、轻工产业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其对邮政发展的影响就是:有利于邮储业务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邮务类、速递物流类业务发展的难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发展力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邮储业务;另一方面,又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业务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上下大工夫。在全力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效益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内涵,更加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资源配置的优化、营销方式的创新、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努力从根本上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切实抓好邮政服务网点的建设和布局。由于我省邮政基础差、历史欠账多、建设资金严重匮乏,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和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我省邮政服务网点的改造和建设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今后几年,我们要在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场地的同时,集中有限的资金,紧跟全省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切实做好营投网布局的发展规划,加快营投网点新、扩、改建步伐,为人民群众用邮提供方便、舒适的环境和场地,提高竞争能力,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其次,要切实抓好投递网建设。近年来我省在投递网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投递支撑能力还存在不小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投递网的组网模式,使其更趋科学、更加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认真解决好投递队伍待遇低、业务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保持投递队伍稳定,提高投递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投递水平和质量。

第9篇:农村物流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信贷投放;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2-0057-03

当前在河北省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信贷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直接融资落后,为提高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需要加快金融市场发展。本文拟就如何促进河北省金融市场发展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发挥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主渠道作用

1. 优化信贷投放结构, 全力支持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金融机构应注重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合,合理配置信贷资金,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优化信贷投放结构,重点支持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加大对其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力度。推动省内十大主导产业实现技术升级、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继续加大对钢铁行业中“高、精、尖”产品的信贷投入力度,支持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积极支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高新技术、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做大做强。

2.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加大对瓶颈制约领域和薄弱环节项目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应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大力开办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性比较好的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围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拓宽信贷支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加大政策支农力度。积极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 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再就业的金融支持。

3. 重视消费信贷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金融机构应该稳步推进和拓展消费信贷业务, 加大对消费信贷的投入。继续做好住房、汽车、大宗耐用消费品在内的各种消费信贷产品的营销。与此同时,逐步扩大消费信贷的服务领域,加强对包括连锁经营、仓储配送以及大集镇、大市场在内的信贷支持,促进河北省现代流通体系和物流产业发展, 创造消费服务业利润新的增长点,为沿海强省建设提供服务支持。

二、合理引导民间金融,发挥其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

在正规金融覆盖率低的领域,合理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意义重大。

1. 鼓励民间金融进入正规金融机构。 健全河北省中小金融组织体系, 着力于构建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组织形式多样化的金融体系。规范、引导民间金融进入正规金融机构, 可借鉴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 让民间金融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加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成立地方性股份合作银行;也可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 为农村金融机构更广泛地吸收社会资本、 增强服务功能创造条件。积极探索乡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各种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金融组织形式, 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增加市场竞争力,有效满足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 合理引导规范只贷不存的民间小额信贷公司,对具备一定条件、运转良好的,建议给予其合法地位, 由其担当由于正规金融缺位而造成的金融服务空白。

2. 遵循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的原则发展民间金融。 河北省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较强的地域性和不平衡性。在欠发达的地区,贷款规模小,高度分散;而在较发达的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无论从贷款数量还是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上都较高。以霸州小额贷款公司和易县扶贫社为例, 两种民间金融组织均能以各自经济发展为依托,立足当地实际,有效解决了当地正规金融所不能覆盖的中小企业和贫困农户的融资问题,解决了农村巨大的资金缺口。建议采取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规范、引导民间金融组织,以此提高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三、培育资本市场发展,开辟直接融资新途径

1. 在政策上体现对直接融资的支持。 通过政策创新,为直接融资开辟新渠道。比如美国的401K条款,通过免税的支持,使储蓄资金更多地运用养老基金方式流向资本市场, 使直接与间接融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北省应立足自身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台一定的政策与举措,鼓励储蓄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资本市场。

2.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直接融资的有效场所。优化融资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必须走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道路。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不仅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和保险市场, 更主要的是每一种市场在自身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种等方面是多层次的。 建立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首先,应积极培育后备上市企业资源,结合河北省实际,应有步骤推动大型优质企业上市,并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其次,进一步规范省内产权交易中心, 建立其与交易所市场之间有效的连通和转板机制, 形成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再次,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为构建多层次的企业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发挥积极作用;第四,允许债券发行企业、投资者自主选择市场,消除市场分割,进一步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之间的联动性。

3. 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理顺权责,提高监管效率,减少审批环节,将企业债券的发行改为备案制或核准制,管理部门不再对其进行价值或风险判断,省去层层审批的繁琐程序, 增强发行人和投资人的自我约束机制;选择优质发债企业,不断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创新企业债券品种,如抵押债券、信用型债券等;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揭示债券风险及风险变化情况,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

4. 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QFII等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格局。 企业直接融资产品品种多样、信用风险较大、资金需求量大,因此必须进一步积极培育具有较强风险识别与承担能力, 较为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把握能力, 资金实力雄厚的合格的机构投资者,适应直接融资发展的需要。

5.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实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效沟通。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速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沟通,推出包括短期融资券、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系资金、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搭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通桥梁。 以短期融资券为例,由于其在发行程序、成本和流通上的优势,成为优质企业解决短期资金或过度性融资的重要渠道,在美国被喻为企业的自动柜员机。鉴于此,应加大对规模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宣传推介活动。与此同时, 应鼓励信贷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金融产品创新。 充分发挥它分流储蓄资金以及在二级市场放大效应的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四、加快保险市场发展,为推进和谐河北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 深化国有保险公司改革。深化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完善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化经营机制,加强诚信建设,强化内控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完善国有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市场化选聘和业绩考核机制; 探索深化国有保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拓宽保险业务,优化保险业融资结构。与基础设施投资、住房消费信贷等长期资金需求天然匹配,保险业应在金融体系分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保险业应主动拓宽业务发展空间,如通过资产证券化、承接银行业的一部分长期信贷资产等业务, 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3.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发展保险、经纪、公估机构,规范兼业机构,改革和完善保险营销员制度,形成较为成熟的多层次保险中介市场。积极促进保险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形成合理的专业分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促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推动保险中介服务的规范化。发挥保险中介在承包理赔、风险管理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更加专业和便捷的保险服务。 有效利用保险中介机构的销售服务网络,加强中介机构的服务创新,提高中介服务的附加值。

4.强化保险产品开发。努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人民群众需求的各类财产、人身保险产品, 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保险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保险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稳步发展投资型产品,探索发展衍生型产品。积极开发三农保险、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新品种。积极发展个人、团体养老等保险业务和适合中低收入群体的简易人身保险业务。

参考文献:

[1]吴晓求. 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9).

[2]周道许. 资产证券化:保险业必须把握的发展机遇[J]. 金融与保险,2007(5).

[3]韩志国. 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二个春天[DB/OL]. 东方财富网,2004-02-03 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