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

第1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民办高校理论课

一、充分了解课程的特征与学生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征。《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并使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它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内容晦涩。对于初学《微观经济学》的学生,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一方面这些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内再现,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该课程十分抽象。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的总结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及假设的条件均有区别,使学生在理解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晦涩的内容很难让学生提起热情。

第二,研究方法多。《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微观经济个体的运行规律和原理,主要知识点涵盖供需理论、弹性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内容,涉及很多研究方法,如实证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数理公式推导、图表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在短短的32至48课时的课堂上要学习这么多的研究方法,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同样也对教师的总结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第三,数理知识要求高。《微观经济学》中会运用大量数理分析,比如在弹性理论中必然会涉及公式推导,在成本理论中必然会涉及数理公式和图表分析,等等。这对于像西安外事学院这样级别的本科生而言,数理难度较大,增加了该课程的学习难度。

(二)授课对象的特点。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习的自制力弱。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都是在中学求学阶段就表现出学习上缺乏自制力。面对大学求学阶段中艰涩的理论课,他们很难有良好自制力集中精力听45分钟课。如果学生不能精力集中,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容易唱“独角戏”,这一点一直让从事一线微观经济学的教师感到十分苦恼。

第二,社会参与意识强。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庭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家庭有能力和意愿支持他们在校期间从事一些小规模经营活动,有的学生会投资股票、购买基金,有的学生在校期间经营一些实体小店或开网店,对现实经济社会的热情超过课堂上的热情,他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目的与其他类型的学生大有不同。

第三,数学基础较薄弱。商科类的大多学生都是文科生,他们在中学求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就不理想,更不用说《微观经济学》的数学基础要求是高等经济数学,看到课本上大量的公式和图表,他们都会感到恐惧,因而从一开始就缺乏对该门课程的信心。

第四,求学的目的不同。民办高校大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甚至有的家庭在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为其想好毕业后的出路,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和家庭的求学目的不单纯,导致学生基本都是为了文凭才来上大学,一般都是学校里较难管理的学生,甚至这样的求学态度还会在学生中有传染性,给教师的教学和负责学生管理的教师都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关于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让学生参与进来。理论课堂讲授中让学生参与进来,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环节能带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能让沉闷的课堂欢乐起来。例如在讲影响需求的因素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影响因素有“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学生就未必会思考这些因素究竟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如果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以亲身经历考虑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对某商品的购买行为,那么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这个问题,也会发现原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就在自己身边,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遥远和深奥。

(二)教学中引入案例,解释要深入浅出。多年一线的教学实践证明,枯燥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引入案例有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讲完某个知识模块后,提出与该理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大家表达观点,最后再加以总结。例如在讲到“弹性理论”时,提出为什么我们平时见不到盐做促销,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商品可以进行薄利多销。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弹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加入案例讨论环节时,教师要注意所选的案例要贴近实际,让学生容易理解,避免复杂的案例,能够说明问题即可。另外,也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如果学生讨论中发生偏题,教师就应及时纠正并给予引导;如果能进行分组讨论,并对积极参与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案例教学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改进教学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有的教室巨大的投影幕布完全遮挡黑板。这种纯粹地依赖多媒体授课方式,虽然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但是学生会如走马观花般仅仅是看着画面频繁变化,不容易做到前后连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建议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黑板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其次,通过播放社会热点问题的视频与所学知识点串联,也是不错的方式。教师讲完理论部分,可以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截取视频中的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如《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视频。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结合视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加强习题练习。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微观经济学进修班和研讨会,与其他教师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系统而深入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进展情况,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技巧,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心得。

(五)考核方式灵活化。目前民办高校的期末考核方式基本是分为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为了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为了改变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是为了期末考试才学习的态度和方式,在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占比上可以做适当调整,比如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各自占比百分之五十,在试题的内容上也可以做适当变化。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个人作业、小测试、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缓解期末笔试考试的压力。在期末考试试题内容上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分析讨论题和计算题的分值。

(六)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改进。《微观经济学》是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如果要求教师在50课时以内讲授全部的知识模块,那么难度是较大的,讲课必定是仓促的。但是很多高校对该课程的课时都在逐渐减少,导致从事微观经济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也难有时间和精力安排富有互动性和生动性的思考和讨论,难免使学习陷入无趣和繁琐。

第2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关键词】房价;供求;税收

近年来,高房价一直困扰着不少人,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的烦恼,即便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来抑制房价,但都没有起到明显效果。房屋空置率高和百姓居无住所成为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两者的矛盾发人深省。本文就是从房地产市场面临的现状出发去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为健全房地产市场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房地产市场现状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通过控制房价、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信贷控制等措施,对于土地和房屋的开发投资增速在放缓,但是供需矛盾仍将继续存在,房地产价格仍然呈现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也在持续增加,但是房价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空置率很高,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融资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二、基于供求理论的分析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理论认为,当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达到均衡,从而得到的就是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在此情况下,实现帕累托效率。但现在的高房价主要由供需不平衡所致,下面就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住房需求方面。住房可以看成是一种普通商品,即随着市场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下降。需求曲线如图一所示: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要由自主性即刚性需求、投资和投机需求组成。但随着政府调控力度的加大,比如限购令的实施、提高首付比例、取消贷款优惠政策等,来最大限度地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如今,这些举措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投机需求得到基本遏制,因而,刚性需求基本覆盖整个住房需求。并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人对于产权的偏好,使得对于住房的需求较高,并且在缺乏弹性的情况下,对购房者来说并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在下面的分析中读者可以知道为什么对于购房者来说不利。此时的需求曲线如图二所示:

其次,住房供给方面。由于住房是普通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供给也会随之增加;虽然在短期内供给数量是固定的,但长期来看,随着价格上升以及土地资源的国家垄断性和投资商的投资惯性使得住房供给也是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在放缓。基本的供给曲线如图三所示:

根据图二和图三,我们得到住房市场的均衡价格P1和均衡数量Q1。如图四:

三、高房价的原因

1.供给角度

首先,房地产开发商对于房屋的供给量在下降。原因表现在:首先,房地产市场是个寡头垄断的市场,供应商为了实现垄断利润的最大化会减少房屋数量的供给,加之购房者对于住房需求的弹性缺乏使得供应商的“阴谋”得逞;其次,随着国家限购令的出台,一方面遏制了需求者对于住房的投资和投机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供应商试图减少新住房的供给来维持原有的价格,二手房的供给量也在下降。

其次,建造住房成本的上升,主要体现在土地成本增加上;还有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和供给的户均面积不断扩大也是房价上涨的原因。

因为垄断是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那么本文主要将住房供应量减少归咎与垄断,再加上购房者对于住房的刚性需求,可以从图中看出为什么房价会提高。如图,P1是上文分析的市场的均衡价格,随着供应量的减少,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使得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变为Q2和P2,P2>P1;但是,房屋供应商凭借其垄断地位,不会将其所拥有的全部房屋出售出去,而仅仅出售Q3数量的房屋,并且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价格的上升就会给购房者传递一个信号,使得购房者认为房地产市场前景良好,就会高估其市场价值,产生很大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将会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

2.从政府的税收政策角度

在图五所反映的市场供求条件下,国家在上海、重庆试点征收房产税会将税负大部分转移给购房者,这对于购房者来说不利,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从图六中可以看出由于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较小,征收房产税对需求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会减少供应商的房屋供应量,也就是图中需求曲线的继续上移,此时的均衡价格是P4,即为购买者支付的价格,图中的P5,即为房地产开发商收到的价格。很明显,(P4-P2)>(P2-P5),涵义是征收房产税,使得购房者多支出的数额多于开发商少得到的数额;并且由于供给量的减少还存在着净损失,这都是市场低效率的表现。因此,本文认为国家试点征收房产税,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供应商垄断利润的作用,但是相比起来,购房者受到的限制会更大,只能减少需求者的投资和投机的需求,但是自住需求的刚性现状使得购房者税负更重,不能很好的解决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

四、建议

本文认为,通过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均衡,存在着矛盾。在住宅需求刚性的限制下,如何做才能有效解决供需矛盾实现房价能合理体现房屋价值,让人们有房可住,也是当下很多学者在讨论的问题。国家也在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上文提到的限购令、抬高首付比例、取消贷款优惠政策、房产税等流转费用的增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房价,但背后也存在着隐患。本文认为,在中国这种现实情况下,有效的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的一个措施是建立合理的房地产供给结构,建立一个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市场化的商品房运作体系并行的细分化的房产供应市场。

参考文献:

[1]西奥多·C.伯格斯特龙,哈而·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3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研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750(2012)02

一、引言:高等教育的新环境、新主体呼唤新方法

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新形势,同时高等教育的受众和主体也有新的变化,不仅包括“90后”的大学生受众,而且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新的教育工作者与教师队伍(即“70后”、“80后”的加入),对西方经济学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都要有所创新。

很多学者都认为经济学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刘志彪等认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学教学模式经过多次更新,但由于其是脱胎于苏联的教学设计思想,因此仍存在若干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或问题[1]。方福前指出,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两大偏向:一是夸大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性,二是完全忽视西方经济学中所蕴含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全盘地将西方经济学作为方法论意义来对待。他认为要矫正这两大偏向,必须进行教学理念、方法的改革[2]。逄锦聚从宏观层面指出了经济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认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有待转变,高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等方面[3]。

也有一些学者在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元惠萍从现代经济学本身的分析方法入手,指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适合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由抽象转化到具体[4]。阮守武认为,像西方经济学这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中心,教师应该侧重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尤其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5]。于泽认为,实验辅助教学是本科经济学教学较为理想的选择[6]。唐国华认为,教师应通过比较教学法使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课程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7]。

这些研究都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主要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尝试提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几种可能的“新方法”,包括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教学法、内容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以期引发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二、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学教育宏观环境的新变化,面对教师与学生的“新主体”,如何设计、开发与选择西方经济学教学上的新方法,是本部分的核心研究主题。笔者认为,“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抑或以上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能构成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的备选子集。

(一)换位思考教学法

在理论研究层面,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中有关换位思考法的研究较为鲜见;在实践教学层面,这一方法也未得到广泛运用。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同行听课,笔者发现,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并促使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实现双向换位思考,寻求相互间的交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主动将自身定位为学生,把握以下内容: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教方法,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方法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的把握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当老师从学生的视角来开展教学时,一方面,更容易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对教学难点的解决与根除功效更为显著,更容易了解学生为何“卡”在某个问题上,找到问题的症结。

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总效应”的讲解过程中,如若教师能实现学生身份的换位,就能够很容易把握学生在理解这组概念的过程中的难点,这个难点在于对“补偿预算线”的来缘和对替代效应的理解,即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其一,使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其二,使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我们界定替代效应时,却提及“在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两种商品而言,其中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二者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进而导致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需求量发生变动”,看似前后矛盾,而事实上,笔者认为,教学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分析某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时要剔除其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由此,在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界定过程常常出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这一表述,这样也容易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严谨与作为一门“科学”的显性特征。

(二)批判式与内容创新式教学法

这里的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均是相对教学内容而言,而非方式本身的创新。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将不仅使该部分内容取得较佳的传授效果,还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独立思考、创新的热情。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是富有创意的一代,教师理应注重这一层面的培养与训练。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对教师主体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更要求教师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而形成对原有内容的批判与创新。也恰恰因为这一要求较高,这个方法在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国内一些微观经济学教材往往倾向于将“需求”与“需求量”这一对基本概念相互混淆,进而使学生产生极大误解,笔者曾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复习微观经济学内容时,问及“影响需求的首要因素”,95%以上的学生回答是价格,而且其理论根据均是来自于教材。

(三)研究式教学法

所谓研究式教学法,就是针对相关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在对基础理论进行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式的深入研究。研究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有利于对课程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根据差异化受众主体有针对性地、适当地应用,比如综合性大学可以尝试将其作为主导性的教学方法,而普通财经高校和其他一般性高校则可将其贯穿于重点章节和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之中。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开展研究式教学,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或难度高,而且相反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掌握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并能拓展其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视野,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他们时间允许、精力充分和能力较强的情况下,要求他们个人单独完成,如若某些条件受限,可以采用分组开展,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

例如,教师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时,可以布置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一定的应用研究,如“如何运用弹性理论看待叶圣陶的《多收三五斗》”,“运用弹性理论对超市日常与周末商品差异化定价进行经济学分析”,“从供求理论与弹性理论看公园门票的定价问题”等。再如,在讲解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中国近年来采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思考并形成若干小论文,如“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何提出保8而不是保7.6抑或9呢”,“家电下乡政策的逻辑出发点、内在机制与效果”,等等。

(四)体系式教学法

截至目前,体系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中较为鲜见,然而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逐步认识到该方法的必要性。这里的“体系”指的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教师在讲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其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坐标位置,即该知识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若能做到这一点,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具体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实上,这一教学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和教学体系了然于心,否则就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体系式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体系式教学[鉴于国内各高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有所差异,因此这里笔者基于国内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与宏观部分)进行阐述。]十分必要。如从对微观经济学整个体系的把握来看,教师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引导学生对整个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进行把握:(1)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全貌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对之有个概览;(2)通过供求理论引出课程核心理论,即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之手”,尤其要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并将价格理论作为课程体系的主线;(3)进入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微观主体之一(即居民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理论)的介绍;(4)从生产论、成本论开始介绍另一大微观主体――企业的供给行为决策过程;(5)引导学生思考连接两大微观主体的纽带,这个纽带显然是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6)围绕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类型展开对市场行为的介绍;(7)在上述讲述的基础上可引入一般均衡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在市场体系中是否存在一般均衡,如若存在,是否存在经济效率,后一问题可引导学生进入福利经济学的学习范畴;(8)指出市场不是万能的,由此引出对微观经济干预的介绍。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教师可以主要以国民收入或总产出为分析框架展开教学:第一,从国民收入的概念界定入手,介绍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第二,在国民收入内涵与核算基础上,讨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三,利用IS―LM分析工具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仍然是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此同时对均衡利率的决定进行分析;第四,从政策理论与政策实践两个层面,仍借用IS―LM模型,论证财政或货币政策的运用组合方式以及政策效果,落脚点同样在国民收入;第五,借用另一种分析框架或工具,即AD―AS模型,放松在IS―LM分析中价格P不变的假定,使得分析更为接近经济现实,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六,表面上探讨失业与通货膨胀间的内在关系,实质上仍围绕总产出为中间变量开展论证;第七,放松IS―LM、AD―AS模型中国际汇率E固定不变的假定,基于全球视角将汇率内生化进行考察,利用IS―LM―BP模型探讨国内外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八,从长期视角分析国民收入增长的趋势问题以及周期性波动问题。显然,国民收入构成其整个分析过程的核心主线。

这一方法的运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全程教学过程能否做到认真对待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每一门分课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

(五)启发式教学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并没能具体细化,也不具可操作性。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初始阶段,而且还可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之外的经典寓言、人生哲理、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还可以利用西方经济学课程自身内容进行启发。

教学过程中的启发非常重要,它能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经济生活的现实,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企业微观经济主体是如何定价的?该考虑和权衡哪些变量和因素?如若定价不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现实当中又有哪些成功案例和惨败的经验教训?这一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启发足以引起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再比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如何判定与认识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宏观经济政策该如何制定?政策力度该如何把握与决策?政策效果当如何评价?这一系列贴近现实的问题必然能激发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六)兴趣式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非常重要,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笔者之所以撑起为“新方法”,是因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兴趣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从根本上激发教师“教”的热情与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应成为授课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当学生兴趣被调动时,教师就在一定程度上驾驭了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就完成了一半。至于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其实上述每一种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将学生导向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其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其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探究提供了动机。从宏观层面来讲,校园的教风与学风、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等都会对其有较为深刻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教师的人格魅力、具体的课堂传授方式等的影响更为直接。

从某种意义上说,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一门艺术,它并没有标准划一的方法或模式。对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而言,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常见的生活案例,“假定今天早晨你的口袋中只有3元钱,你如何安排你的早餐?”“假若只有馒头和油条,你又会如何选择你的消费组合?”这会让学生对“消费者行为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兴趣激发式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七)实验教学法

尽管实验教学法在众多课程(如物理、化学等)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事实上,这一方法目前在国内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尽管实验经济学这门课程近年来已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并重点采用实验方法进行教学,但截至目前,它在我国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仍较为鲜见。

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与热情,进而转向研究式学习的境界。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运用这一方法。事实上,很多教师会有疑问: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如何去设计实验?换句话说,设计实验很难。事实上,现有研究已为教师提供了很多良好的素材,教师主体在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lin)曾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研究市场的不完全性。尽管由于众多原因他当时未能取得成功,但这却为实验方法的应用与拓展提供了重要思路。随后,当时还是哈佛大学研究生的史密斯(V.L.Smith)开始深入思考经济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并倡导经济学实验方法,促成了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借鉴史密斯有关市场机理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同样可以设定由某班全班同学进行经济学实验,具体的做法是:将该班同学随机分成市场上的购买者和销售者两组,然后由这两组模拟市场进行自发交易,最后通过实验中的供需情况,来观察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供求理论以及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进而也使其能够通过实验实现对理论的验证。

三、评价与建议

以上论述了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些可行的新方法。事实上,以上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也较为显著。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和讨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他们从事学术研究与创新的内在潜力也得到挖掘,不仅表现在课程成绩和成果方面,还表现在理论的升华、分析问题的视角拓展与能力的提升、实践应用等诸多方面,学生的创新实践立项、获奖、等比率均表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教学方法的先后顺序并不意味对其重要性的主观价值判断。事实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很难量化每一种方法的具体效果。这一系列的“新”方法,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学中所提及的一般教学方法相比,结合了经济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特征,显得更为具体、更为专业,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笔者建议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对以上教学新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而不是单一方法或单纯几种方法的组合运用。

其次,鉴于专业之间的差异,比如经济学专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之间的不同,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上有所侧重。

最后,教学方法的内涵界定上通常不仅包括教师“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本文这里论及的“新”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更凸显了这一方法论上的内涵特征,即不仅对西方经济学教师在“如何教”方面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学生在“如何学”(包括批判式学习、创新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系式的系统学习、实验中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王国生.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1999(12):64-69 .

[2] 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5(9):13-15.

[3] 逄锦聚.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0-12.

[4] 元惠萍.思想与工具――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教学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8):18-19.

[5] 阮守武.对现代经济学的理解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44-45.

[6] 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4):70-76.

[7] 唐国华. 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妥善处理[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1):98-102.

The New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Western Economics in China

Fan Shide

第4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知识架构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30日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陆续走高,大学毕业生待业大军迅速扩大,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以推动大学生创业,并借此部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大学生成功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这里简单谈一下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学习。

一、成功创业需要具备的经济学知识

(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进行基本的供需分析,选择好的创业项目,使其更易被消费者接受。如市场调查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拟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基本的市场分析,使其及时发现创业机会,并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分析,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分析创业项目市场的大小,以做出项目选择决策;另外,创业者还可以根据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合适的地址。

(二)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好地了解不同行业对新创办企业的要求,理解并分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等)、整个经济系统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等,帮助其分析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避免进入处于衰退期的行业,而且可以帮助创业者了解某种行业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而分析拟创办企业的未来前景及发展趋势,选对行业谋求更大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储蓄、投资等内容有助于创业者了解宏观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帮助创业者从宏观上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

(四)投资学。投资学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创业者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运行机制和一般规律,以及各类投资运行的特点与规律,帮助其正确进行投资项目分析,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成功创业需具备的管理学知识

(一)战略管理和企业管理。这两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创业者从总体上设计和把握企业战略,高屋建瓴地为企业长远发展制定适合自身的目标,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在日常经营中,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避免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创业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必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熟悉掌握国家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创业教育、培训、服务以及小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同时要建立一支团结、务实、高效的员工队伍,必须完善员工培训、考核、晋升、奖励、社会保障等制度。

(三)市场营销。做产品不如做销售,做销售不如做市场。只有将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销售出去,企业才能够回笼资金,才能够产生利润,销售是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惊人的一跳,是实现利润的基础。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在盈利高的市场上以更好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服务,并较好地去分析和开拓市场,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创业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资金,经营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是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财务管理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了解资金的筹集渠道,各种资金的成本、收益和风险,以及资金的有效使用,以做出正确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决策,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实现投资目标;财务管理还可以提供资金管理的工具,使创业者借助先进方法进行现金的预算和管理,加快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三、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注册登记和商标广告方面的法律法规。注册登记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创业者了解注册登记的基本流程,关于企业名称的有关规定等,使创业者缩短注册登记时间,更早地将精力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商标广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则有助于创业者提高商标意识,形成自主品牌,树立中国企业形象,使企业充分重视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同时在广告行为中减少不经意的侵权行为,更好地保护他人同时也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合同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契约,对契约的尊重和保护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是市场成熟度的表现之一。大学生创业大多属于机会型创业,是高学历创业的一种代表,自然应该是遵纪守法的典型,是其他创业者学习的榜样,所以准创业者一定要了解《合同法》的相关知识,自觉遵守和履行合同,主动和雇员签订合同,保护雇员及企业的利益;在和其他企业交往时,学会自觉运用合同这种法律形式保护自己。

第5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 人性 经济关系

说,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埋头苦干的人,也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对于人性问题的讨论,目的旨在抑“恶”扬“善”。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善于恶的概念也是相对的,必然要求站在“集体”的高度,才可以有一个评判善恶的“最大公约数”。因而,对于“人性”进行建构求取那个最大公约数,其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行为。

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几乎大部分研究都以“人应该成为什么样”作为出发点;但是他们“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人也只有在特定社会关系中才真正成为人,而这个社会关系受到时空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人性问题从来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发杂概念,所以才会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论不休。特定的历史与环境塑造“具体的人”是一条铁定不变的规律。规律的东西,在它形成与发展的地方成为了绝对;可一旦条件变化,绝对的东西就变成相对的;其有用性也就变为一种借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质不是人作为执行者在二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而是对所掌握的被定为规律的一种运用;也居于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变为规律与实情的融合,即走条件的可能。人与经济的关系是“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最大的影响因素。经济关系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作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愿望与强制作用的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决定在没具备条件前,人只能被特定条件下的经济规律所扭曲。人的解放消灭了扭曲人性的东西,同时在条件不成熟时,也产生了另一种更高级的扭曲方式。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属性具有阶级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特点是直接由他的生产活动的性质和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阶级性的东西所能找到的只是它运作的条件,但也是一种规律,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就具有什么样的规律。但是在这不免会把规律与阶级等同,由此不免给阶级增加一个不可抗拒的神秘。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特性、基本属性,其中主要是生产劳动的性能。

当下流行的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充斥着种种关于人性的假设。在众多不同经济理论的各自不同的假设条件中,有一个假设条件是所有经济理论均具备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即:人为“合乎理性的人”。“理性人”即“经济人”是对从事经济活动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抽象概括。经济人的本质特征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这种依靠一个先验的“真理”展开论述似乎并不符合逻辑。但现实中,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却真切的存在,各种争夺拉扯、异化扭曲甚嚣尘上。这些现象似乎构成了对以上假设的“证明”,至少在阶段性的历史时空里,“经济人”理论是有其存在的理论价值的。

在资源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的矛盾中必然导致对效率的考虑。“经济学的效率并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的愿望和需要,而只是为了满足富人境况不能变坏的的需要。”效率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在西方经济学中被用作了富人担心“境况”变坏的盾牌。如果依照以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非此即彼,那关于效率的问题的研究依然没有前进一步。无论公平还是自由、效率又或者秩序,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东西,其产生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对于他们的研究既不能从其本身研究也不能思维构建,只能结合条件来研究实际问题。

供需的不平衡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反过来说,若供需长期性实现平衡那也就不存在市场经济了。从人性需求的角度来说,食有依,居有所,供需平衡当然是理想状态。然而市场经济的规律,需要不平衡来掉动经济人占有更多货比或者资源的人性需求,进而推动生产与创造,这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如此看来,我们所期许的 “个体人性需求”与同样是我们所期许的“发展价值”之间就呈现出了悖论。

回到问题的源头:人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笔者看来,就现实维度而言,问题的根源还是一个度的问题,所谓物极必反。就理想维度而言,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即远景是否符合对于人的需求的不断满足这一标准。

首先,不应该用“物”或者“恋物行为”来绑架道德,以此否定人性。事实上,遗世独立,不然纤尘,只有在神话世界里才存在。凡尘俗世,必然是由人与物的交织构成的。所以才有马克思所论述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人以物质与意识综合体的形态存在,但意识本身就是物质的产物。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受其影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尚不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物质财富是爱恨交加,这又何尝不是对人性的一种扭曲。

其次,“利己”与“利他”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以今天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利己是值得称道的,套用一句流行语,“不能爱自己何以爱他人”,看似通俗,实则意味深刻,若不先存有自己,利他行为的主体又在哪里?现实中,将“利己”与“利他”对立起来,矛盾的根源也是一个“度”的问题。一般而言,我们在维持自己的正当利益的时候,也是无损他人利益的,当自己的欲望需求膨胀到环境和条件不能承载的限度时,就面临着威胁到他人利益可能。重点是处理好一般个体需求与个体欲望膨胀的关系。人性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就字面的意思来说,就是指人的特性(非本性)。就人这一类属范围来说,其特性是受环境塑造的。人性本身没有善恶之说,善恶是由身份立场与利益归属来划分的。所以,谈到人性问题,我们时刻要清醒这一点,指导我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最后,澄清一个理论争议。有人认为,“经济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无产阶级的人性则不是“经济人”所能概括的。这是一种泛政治化的思维模式,事实上,我们可以跨越社会制度,却不能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选择不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而市场经济才是“经济人现象”的缘起因由。

参考文献:

[1]张艳新.人学理论视角下的理想信念生成依据研究[J].兰州学刊,2008,(6).

第6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院校 保险专业 教学

[作者简介](1978- ),男,山东栖霞人,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保险精算。(上海 2012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23-0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其教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该目标。但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国高校保险人才教育逐渐不适应保险业界的需求。一方面是业界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却是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研究型高校相一致,着重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保险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造成保险专业学生供需失衡。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保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保险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保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应是具有全球视野、富有创新意识、通晓国际保险市场运作规则的“三型一化”保险专业人才,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同时,我国国内保险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财富和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险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其在创新风险管理技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在我国面临“快速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形势下,应当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增强全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险人才既要全面、扎实地掌握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承担保险市场开发、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营销、保险核保核赔和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

2.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定位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社会人力市场输送新鲜血液的生力军。目前,学历教育是保险教育事业的基础。全日制保险学历教育是各种保险教育中最全面、最系统的一种,它属于基础性教育,是培养保险专业人才具有决定性的教育阶段。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山东财经大学设立了专门的保险学院,成为保险业人才供给的一条重要渠道。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国开办保险本科专业的院校共有142所,每年为保险业输出大约1万人,为保险业发展积蓄了大量的后备力量,其中有很多属于应用型高校。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必须根据保险的社会需求及自身条件,在切实可行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机制。这就需要有的放矢,先了解当前保险专业人才的基本供需情况,以教学计划改革为突破口,使专业培养目标切合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

3.学生自身发展与就业的需要。迅猛发展的我国保险业市场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全国各高校每年毕业的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最近很多保险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相关的保险工作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导致保险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由于保险的口碑和影响力不好,导致社会公众对保险有一定的看法,毕业生不愿意到相关的保险行业就业,尤其是从事保险营销的有关工作。另一方面,毕业生理想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对自身估计过高,动手能力差。主要体现在不熟悉现有的保险知识结构,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综合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大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保险工作岗位,就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自己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找到理想的保险工作岗位。

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7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关键词:能源经济学;战略性新兴产业;课程体系;内容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17-03

当前,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方式正面临深刻变革,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能源产业也在经历从传统垄断和计划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管制放松和竞争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能源相关资源配置将更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这一进程中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

能源经济学就是以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全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为核心,阐释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与相应经济规律,为实现能源及相关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是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基础理论。2010年,教育部启动包括能源经济专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能源经济学”课程普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基于课程知识框架的角度

当前,能源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能源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价格、能源市场和税收;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替代;能源国际贸易和能源金融;能源政策等[1,2,4,5]。总体上,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有关理论来源,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所采用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运筹学及数学规划、应用统计与计量经济学、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理论、系统科学及系统动力学、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等。

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从对能源经济的不同认识角度理解。

1.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面(图1)角度

宏观层面内容侧重总量分析,有关政策分析考虑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宏观能源供需及平衡分析、能源市场、能源环境管制政策、能源安全等;中观层面内容主要是能源产业政策与管制;微观层面内容涉及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供需均衡与配置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的外部性等。相对而言,能源技术经济则强调围绕能源生产消费过程或项目,更具有与技术特征相结合的管理学特征,如投资决策分析、能源管理机制、生产消费过程(或设备)的能效分析等。现在部分开设的“能源经济学”课程,涵盖了能源技术经济学部分内容。

2.从产业链及其技术经济特性角度

考虑不同品种能源,结合从作为矿权的资源到勘探/开采/生产、输配和利用等环节(图2)的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区分,如煤炭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勘探开采、石油市场等)、天然气经济学(勘探开采、管道输配等)、电力经济学(发输配、电力市场)、新能源经济学等。现有能源经济学体系就是以以国际石油市场为背景的石油经济学为肇始,在原有各品种能源的专门经济学基础上拓展、融汇和深化形成的。

3.从研究方法论角度

以规范的定性和数理模型为方法的研究,为能源经济相关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如能源供需分析、能源环境税收、能源环境资源配置优化等;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研究内容,为能源经济分析提供实证方法和必要证据,如能源供需定量分析、CGE模型应用和能源市场建模等内容。

与资源环境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等周边支撑理论相比,能源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1)与经济学结合更为紧密:紧密围绕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过程,有更鲜明的针对性,侧重阐释能源在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能源与经济和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政策涵义。从宏中微观层面,为能源经济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持。在当前主流能源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占有主要地位,重视实际应用。相比而言,资源环境经济学更具基础性,而能源技术经济理论则侧重于更微观的工程经济实践。(2)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源经济学为能源经济研究提供相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但是,如能源平衡表、能源CGE模型、3E系统理论等有关方法和工具,以及相关实证方法及其研究提供的实证证据,也能够直接用于能源经济管理决策和实践;(3)交叉融合性、动态发展性和创新性: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多样,现代能源经济学内容实际上结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和能源工程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进行交叉、融合和发展,不断在深入和拓展研究领域,不断为回答和解决能源经济发展问题提供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逐步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是,无论从研究还是从教学的角度,目前对能源经济学涵盖范围的认识尚不统一,理论体系本身远未成熟完善。

二、能源经济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能源经济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高校设置能源经济相关专业,培养能源经济管理和研究人才,历史不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制、都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具特色。以前多作为研究生层次专业,设置于环境或能源相关系(学院),或能源环境相关跨学科专门研究中心,依托所在院系的专业及研究基础,教学内容的工程和管理学特征较强。依托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相对较少。考虑到学科交叉性,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于理科和工科生源。

美国特拉华大学能源环境政策中心,于1983年最早面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设置了能源经济及管理专业,2012年开始招收能源经济及管理本科专业。近年来,由于能源经济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明显。国外的著名高校如MIT、加大伯克利分校、南加大、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等,国内很多高校,如国内的中科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也都相继招收能源经济方向研究生。2011年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东学院等高校陆续开设能源经济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教材[2-6]中,笔者认为魏一鸣主编的《能源经济学》(第2版,2011年)较为符合当前专业教学要求,其它教材多适合研究生层次。国外多数院校多采用讲义形式,也没有正式教材。知名教材中,《Energy Economics:Concepts, Issues, Markets and Governance》较适合本科教学,但内容程度偏浅;《International 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nergy》更适合研究生层次使用。

从多数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由于能源经济学覆盖面宽和研究视角多样,对能源经济学及其体系的认知差异较大,课程内容也因为衔接课程的差异和依托专业不同,差异较大,深浅不一。目前存在的明显问题有:

(1)课程内容体系欠规范,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和冲突的情况突出:例如,资源环境经济学对可耗竭资源开采、环境经济的分析,在本课程中也会讲授。在“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方面,前者有关内容作为能源经济学理论来源之一,完全可以简化和有针对性地纳入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基础理论模块的内容;还有,能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教学内容存在部分重叠。(2)缺少一致认可的成熟教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多采用课堂讲义和教辅资料结合的方式。(3)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创新。对非工科背景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能源经济专业课程,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可考虑选择多媒体课件、有关能源生产过程和技术的视频、现场参观及专业实习等多元化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反之,依托工科专业建设能源经济专业,需要增加开设经济和管理有关课程,加深学生从经济管理角度对能源经济的理解。(4)教学学时数偏少。在目前高校本科培养体系规范下,多数高校可分配给专业课程的学时仅约占总学时的10~15%,单科课程多不超过60学时,中国石油大学等在能源经济专业建设中具有较长办学时间的高校,专业培养环节约占总学时的20%。教学学时普遍偏少,多是32或48学时。既要符合现有本科培养规格要求,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受能源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传授和素养培养,以满足未来从事能源经济领域实践与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把握教学规律和专业学习特点,更为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总之,从国内外发展动态来看,本科层次“能源经济学”课程的规范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等。本文主要对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探讨。

三、对“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建设思路

作为创新型专业核心课程,“能源经济学”课程的建设,从教学体系建设角度,特别是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能源经济本身属于新兴领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和问题层出不穷。这要求能够把握能源经济理论及发展动态,在内容上采取教材(讲义)和科研文献相结合方式,不断充实、拓展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及其结构、课件和实验环节等,反映该领域的新动态新发展。(2)特色定位:应充分结合原有教学和研究基础,在目前国内能源经济专业尚不多的情况下,各专业应找准自身定位,有的放矢,根据各品种能源及其子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有选择地突出某一两子产业或部分教学内容,单独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如石油大学单独开设了“国际能源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国际石油经济学”,反映出了自身特色。(3)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源经济专业设置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面向能源经济实际,能够回答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能源经济问题的人才队伍。因此,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培养环节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特别重视对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需特别指出的是,出于数量实证方法在能源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能源平衡表、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SAM及CGE模型编制的工作量大和比较复杂,有关教学内容最好安排独立实验课程。(4)区别不同能源品种及其产业链:在对能源经济总量概念及有关分析理论的把握之外,应在能源供给、能源市场与价格、能源产业管制等具有明显子产业特征差异的内容部分,根据不同能源品种的技术经济特性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如可大致分为煤炭、油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和能源市场、能源金融等细分内容模块。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特色定位进行适当侧重和取舍。(5)教学内容的灵活组合和调整:应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应用和政策应用的维度,对内容模块的设置仔细分析、灵活剪裁和设计,反映专业定位及特色,区分主干和拓展内容。(6)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衔接承递:明确课程之间的序贯承递关系,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尽量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冗余,提高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支撑度,最大限度节约教学资源。适当考虑与研究生阶段有关课程的衔接。

2.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从各高校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能源经济学”课程多设置于第4或5学期,课程学时多是32或48学时。课程预备知识,主要有:能源概论、宏微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是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参考有关《能源经济学》教材内容,从便于学生消化吸收的教学需求出发,笔者认为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应适当增加学时至60学时,内容模块可大体划分如表1所示。

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基本思路和原则是:(1) 以“能源供需分析―能源市场与能源价格―能源产业管制―能源政策―能源与经济增长、环境的关系”的有关概念及其理论阐释为核心脉络,组织和展开教学主干内容。(2)在理论和分析方法论的教学中,注重与有关课程内容衔接:理论分析部份,应注重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讲授和深化,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能源经济问题的能力;注重讲授3E领域应用广泛的主要量化方法,包括指数理论与因素分解、DEA效率评价、投入产出分析、CGE模型和计量分析等方法,最好能够结合典型文献和课程实验环节,深化学生对有关方法及其在3E领域应用的理解。该部分内容有一定深度,可选择另外单独开设实验教学环节或课程,实验课时也可适当增加。(3)考虑内容深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及教学安排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调学生对“能源-环境-经济”基本问题及知识的掌握和准确理解,突出特色定位,有所侧重,兼顾理论和方法论教学,进行内容取舍或单设课程。

3.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

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对于跨经济学和能源科学的课程内容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上,既要安排对能源学科特别是能源工程领域知识的预备课程,也要结合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包括:(1)以专业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作为补充,较全面、细致和及时地反映能源经济实践和学术研究的进展,反映能源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结论。(2)能源经济与工程技术的教学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和感性认识。(3)能源经济模型及其分析工具,如CGE模型、3E系统模型,能够为学生更为深入和准确地理解能源系统提供模拟或仿真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能源学科专业实验室,提供能源工程教学的辅助仿真实验。(4)安排课程认知实习环节。(5)有组织地开办课外能源经济专业讲座,增加学生课外的知识获取渠道等。

四、对重庆大学“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CEBA)于2011年获批在现有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筹建“能源经济”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上,CEBA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依托技术经济及管理国家重点学科,传承电力技术经济特色方向,以打造辐射全国的特色专业为目标,为西南地区及至国家相关行业部门输送急需的能源经济及管理专门人才,并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研培养输送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建设和能源经济研究急需的“懂能源,精经济,会管理”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上,课程教学学时规划设置为48学时。根据我院本科教学总体课程规划,梳理“能源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关系如表1。对有关教学内容作出了相应安排:(1)在课程内突出能源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内容,设置实验教学环节。(2)相对突出电力技术经济特色,单设“电力技术经济”、“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学”课程,安排“电力工程概论”课程作为预备课程。(3)建立与能源企业的教学培养合作关系,安排能源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安排课程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现场实习等环节。

五、总结

能源经济专业的设置和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都是新兴事物,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国内“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有待规范化和经验积累。本文基于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结合国内能经专业办学的实际,探讨提出了“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模块化设计及其原则与必要辅助教学手段,希望能够为能经专业的下一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庞名立,崔傲蕾.能源百科简明辞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2]林伯强.现代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林伯强.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魏一鸣,焦建玲.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第8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发展中国家 城乡问题

中图分类号:F113.1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突出。而城乡问题终归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即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部门间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导致的经济两极分化现象。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评述

1.1基于供给角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评述

阿瑟・刘易斯首次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传统农业部门和以现代化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只有当现代工业的大力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转移,实现经济从二元变为一元。

费景汗―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将二元结构归结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并存,证明了伴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而且可完全实现商品化。

戴维・乔根森认为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和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劳动力增长越快,经济也就增长越快,最终完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上述理论未考虑现实中发展中国家城市工业部门本身的失业问题以及在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地方,农业劳动者工资水平并非不变的现实。乔根森虽否定了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理论的剩余劳动假说和固定工资观点,但其过于注重供给的作用以及分配向储蓄阶层倾斜,忽视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农业物质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的失业等问题。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认为当预期的城市工资收入和农村的工资收入不一致时,劳动力就会在农村和城市间转移,直到两者工资水平趋于均衡,转移才会停止。该模型开辟了二元经济的新古典传统的道路,把农村和城市部门分开,进而分析劳动力迁移对农村和城市的产量、收入与福利的影响。其政策含义为发展中国家要消除二元经济不能单纯强调通过城市化来实现。

赫勒・迈因特提出了组织二元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组织上,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就必须改变二元组织、制度、政策结构。该模型说明在发展中国家二元性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仅是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并存,更多体现在现代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并存。

杨小凯理论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专业化分工不断演进的结果。只有当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效率充分提高,劳动分工得以充分拓展后二元经济结构才会趋于消失。该理论最突出特点是明确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长期存在城乡居民收入的二元性问题;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入手;若以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为目标的话,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必要条件。

1.2 基于需求角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卡尔多是第一位从供需两方面分析工业和农业两部门相互依赖的经济学家,他在考察有效需求对工业部门的增长的影响时,假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就工农业间进口弹性、贸易条件进行探讨,最终得出在工业化发动阶段过后的加速发展阶段中容易出现经济结构变动。该模型对劳动力供给、转移限制等假定过于严格,不符合现实;此外发展中国家也并非必然存在严重有效不足现象。

拉克西特从农业和非农业部门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农民和城镇居民支出结构影响农业和非农业产出水平,得到非农部门的产出水平由农业市场剩余和非农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倾向决定;非农部门的就业水平由城乡居民的工资差距、三个阶级对农产品的消费倾向以及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决定。政策含义为自发性支出的调节影响投资水平,保证市场出清以获得最大的产出和就业水平;但发展中国家的最优投资水平一般很小,可能导致追求收入和就业最大化的短期目标和快速经济增长的长期目标可能产生冲突,冲突的协调又必然改变其它约束条件使得上述理论实用性和可行性不强。

2对我国的启示

2.1 确立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克服城乡矛盾

在城市化进程上可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突出部门与地区的比较优势并致力于发展区际贸易,同时针对落后区域和农村地区培育技术创新的赶超意识。

2.2健全要素市场的有效调节功能,促进积极的结构转变

我国在加快城市化的同时必须逐步消除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 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消除人为的城乡分割,增加城乡人口流动;减小城乡资本外部性差异过大给劳动力配置和其他要素流动造成的低效影响。

2.3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的增加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在加大对基本建设投资等措施的投入同时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展贷款领域、资本市场,切实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以消除金融压制现象以解决农业的资金短缺的问题。

2.4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形成人力资本

提高免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搞好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促进科技知识在农业中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2.5 增加农民的收入,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上,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植力度等措施增加农民的收入,完善当前农村以 “五保”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体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其消费,增加其有效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打破二元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普兰纳布・巴德汉,克利斯托弗・尤迪.发展微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内容 摘要:物流人才供需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其 发展 过程与物流产业 经济 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通过 分析 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了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对我国物流人才需求、流动和供给情况进行了仿真和检验。

关键词:物流人才 系统动力学 人才供需 预测

物流人才供需相关 研究 综述

国外相关 文献 对相关领域人才供需的研究大多结合该领域产业的经济发展来进行,在进行产业发展研究时主要结合了产业生命周期 理论 。国外关于人才预测和人力资源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需求预测领域,所 应用 的 方法 大多是专门针对于该领域的人才预测,应用比较多的预测模型是直接依赖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模型在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时,在该部门范围内考虑了工作研究、统计模型、生命周期、经济模型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由stephen hoffman对军队文职人员需求预测的研究和paul choudhury对印度钢铁 工业 机械工程人员需求的预测研究。

在国内物流人才研究领域,主要是一些定性的研究方法,其中以对全国或某个区域的物流人才需求、培养现状和对策研究较多,而对物流人才供需定量化的研究方法较少。对其它领域的人才定量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沿用传统的数学统计分析方法,人才需求预测步骤主要分为:现状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学规划。此外,国内部分研究成果也采用了计量经济学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经济预测模型或投入产出模型对人才需求与供给进行预测。国内最大规模的人才预测是1983年由 教育 部组织的全国专门人才需求预测,该预测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方法上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数学统计分析方法。

目前 ,国内外对于物流产业和物流人才研究存在的主要 问题 是以面向人才需求为主,结合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的研究较少,这种研究方法不能全面、深入揭示供需之间的内在关系, 影响 了结果的可信度。解决产业发展与人才供需失衡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产业发展机理的研究,二是对人才供需的研究,而研究人才供需模型的关键就是要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进行综合分析与组合建模。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是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分析 计算 ,主要计算结果都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也就是说,模型能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的复杂时变系统的有关问题。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我国物流产业人才供需模型,并应用系统动力学专用仿真软件ensim dss进行仿真求解,该模型由物流产业、人才需求、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四个子系统组成一个组合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的特征。

物流人才供需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一)物流人才供需发展模型总体流程图

系统动力学用于处理时变问题即动力学问题,它的分析过程一般是:建模-仿真-结果分析。根据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本文建立物流产业与物流人才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二)物流人才供需发展系统基本因果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物流人才供需系统以及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涉及到的诸要素基础上,本文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物流人才供需系统的因果关系图。

            

(三)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发展流程图

本文在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流程图,见图3。

(四)模型的描述

本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分为四个子系统:物流产业经济增长子系统、物流人才需求子系统、物流人才供给子系统和物流人才流动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组合成一个综合系统。

1.物流产业经济增长子系统。本模型中假设物流产业经济的增长主要受物流产业经济 自然 增长率与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影响。物流产业经济自然增长率。它是由区域中物流产业结构、物流产业中人力资源素质、区域 交通 条件、区域物流资源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物流经济自我发展的潜力与趋势,通过对 历史 数据的分析和远近期物流经济发展规划的综合,对物流经济自然增长率加以定量描述。本模型以物流产业增加值代表物流产业经济自然增长率;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是指物流发展中对物流产业经济的阻碍率,它与物流差异和理想物流费用相关联,通过物流产业经济短缺影响因子体现出来。物流差异指的是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之间的差值,物流差异大,说明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大。物流差异对物流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不是马上表现出来的,而是有时间上的延迟,通过中间变量—差异延迟来描述这种情况。理想物流成本与物流需求量及理想需求系数相关,不同阶段理想物流成本不相同,因此要通过理想系数体现出来。短缺影响因子与理想系数的值主要是通过在系统动力学模型运行中,反复运行而确定。

2.物流人才需求子系统。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主要与区域物流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费用差异程度有关,若区域物流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本模型以物流产业增加值表示),则对物流人才需求相应较大,可通过物流人才需求影响系数来表现,物流差异程度越大即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相差越大,工商 企业 迫于竞争的压力,外包的程度也会加深,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通过物流差异影响因子表现;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物流人才需求的阻碍程度从一定程度上说应该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以及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任度有关。为了简化模型,本文主要将这些因素体现在物流人才培养成本上,从物流人才培养成本影响因子上体现。

3.物流人才供给子系统。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物流人才供给作为人才供给的一部分,其效率主要表现为 社会 效益,因此,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和教育机构必须从宏观上保证对物流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投入,增加物流人才的供给,企业自身也应当从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盈利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对人才培训的投资基金,作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投入,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物流人才的培养周期和培养费用对物流人才供给具有阻碍作用,而物流人才转行、物流人才离退休和物流人才自然减员等因素导致物流人才流失,上述诸多因素使得物流人才供给能力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考虑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对物流人才供给能力的阻碍作用。本文以物流人才消耗系数反映物流人才阻碍率。

4.物流人才流动子系统。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物流人才流动受物流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增长率受物流产业增加值和流动增长影响因子的影响;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主要受人才流动成本的影响,而物流人才流动成本与离职成本、替换/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岗位空缺成本、损失的生产率成本以及节省的成本等因素有关。

(五)系统方程构造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 方法 对以上 内容 进行定量 分析 。物流产业与物流人才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3所示。在系统动力学软件中,dynamo系统中的变量是用时间下标以区别在时间上的先后,用 英文 字母k表示现在,j表示刚刚过去的那一时刻,l表示紧随当前的未来那一时刻。dt表示j或k之间的时间长度。根据模型的系统流程图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如下:

物流产业总值k=物流产业总值j+dt(物流产业 自然 增长率jk-物流产业 经济 阻碍率jk);物流人才需求k=物流人才需求j+dt(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jk-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jk);物流人才供给k=物流人才供给j+dt(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jk-物流人才供给消耗率jk);物流人才流动k=物流人才流动j+dt(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jk-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jk);差异延迟(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对物流经济 发展 而造成的延迟)=delay3(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 延迟时间);物流产业自然增长率kl=物流产业总值kl×总产值增长 影响 因子;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kl=f (物流产业总值kl)×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影响因子(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kl=人投资额kl×人才投资效果转换率;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kl=物流产业增加值kl×流动增长影响因子;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kl=短缺量kl×物流产业经济短缺影响因子;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kl=物流人才培养成本kl×物流人才培养成本影响因子;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kl=物流人才供给kl×消耗系数;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kl=物流人才流动成本kl×消耗系数;人才投资效果延迟=delay3 (投资效果,投资延迟时间);人才供需比=物流人才供给/物流人才需求;理想物流人才培养费用=总物流人才需求量×物流人才培养理想系数;需求系数(物流产业总值相对于总物流人才需求量的比例关系)=c(常数,下同);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物流人才培养成本×总物流人才供给量;物流人才投资比率=c;投资额kl= 社会 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投资kl×投资效果系数;社会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投资kl=物流产业增加值kl×物流人才投资比率;物流人才投资效果=投资额×投资效果系数;投资效果系数=c;投资效果转换率=c;投资延迟时间=c;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理想物流人才培养费用;消耗系数=c;延迟时间=c。

模型模拟与结果分析

(一) 历史 数据检验

以实际的物流产业增加值对模型进行历史数据的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由系统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其相对误差均小于5%,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效果较好,说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模型与实际系统的一致性高,据此,本文推断该模型是有效的。

(二)参数灵敏度检验

选用物流差异影响因子作为灵敏度检验的参数,以改变物流差异影响因子来测试本文系统模型的灵敏度。设物流差异影响因子为0.39(current2),原来为0.59(current1),模型的模拟结果是:在减小物流差异影响因子后,物流差异的行为曲线比原曲线的振幅稍小,但其行为变化趋势与原曲线相比没有大的变动,据此可推断模型参数是不灵敏的。因而模型对参数的要求不会很苛刻,有利于模型在实际预测中的 应用 。

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人才供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还是一个崭新的尝试。系统动力学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全面分析,这个特点符合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人才供需之间互动关系的本质,因此二者之间的结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 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