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第1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现在我国的企业在自身基础管理方面往往不够完善,出现了乏力的迹象,这与其自身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有着一定关系,在自身基础管理上面较为薄弱,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形成一定体系,导致很多规章制度缺少适用性。企业规章制度系统建立需要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共同驱使之下,才能够系统的开展规章制度建设,避免无序的管理方式,理清所有?I务之间的管理关系,明确管理的范畴,加强领导层的控制力,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员工的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

2 规章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

这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是企业完善规章制度,能够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规章制度,是目前市场建设的主要目标,公司自身的主体标志着其企业行为的规范性,从微观上面则是一种建立企业组织架构的行为,这两者都需要系统性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企业内部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去推动力,也能让其更好的认识到市场发展规律,掌握市场的基本动态,适应目前社会的基本要求。第二规章制度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准,企业需要提升自我竞争力,扩大自己的规模,不断的进行创新实验,在目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下,管理创新往往也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些时候甚至比技术创新更加有用。高水准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规章制度则是企业管理水准的源泉,完善企业自身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企业运作的规范性,也能够有效的约束员工基本行为,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让企业的管理更加有效。第三规章制度建立是对企业员工合法性的保护,企业建立起相关的规章制度,让员工在劳动之中有着一定的行为规范模式,统一了所有员工的劳动行为,能够避免一些企业对自身职工的不公平待遇,另外,企业在根据法律制定出规章制度时,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员工合法保护的问题,比如劳动中的安全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员工福利问题等等,这都是有关于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

3 目前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目前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都不符合国家法律要求,企业再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往往出现了不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也不关注国家相关政策,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还没有进行完善,所以导致了很多企业的发展方向跟国家政策出现了偏差,也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第二企业的规章制度跟自身发展目标不统一,企业规章制度的目的就是为让自身能够更好的发展,从而制定出相关的发展目标,但是有的企业则是仅仅为了制度建设而进行的,没有针对于企业整体发展而制定目标,这样也就造成了企业失去了自身规章制度建设的发向,无法对企业发展产生推动力。第三是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不符合现实情况,缺少执行力,企业制度的前提就是自身执行力,缺少执行力的企业制度,对于企业自身来讲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一些企业缺少对自身情况的研究,仅仅学习了其他企业的相关做法,但是因为不符合自身企业情况,导致其于现实脱节,企业按照很高的标准进行制度建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是缺少实际情况了解的后果。第四是企业规章缺少民主性,很多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仅仅是由企业管理层或者某个部门所制定的,这类规章制度的建设缺少员工的积极参与,导致其规章制度其中会有着很多问题,无法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制度建设也就难以实行,无法有效的进行贯彻,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也无法提升。

4 企业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途径

第一是企业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必须要符合国家法律的方向,在根据政策的改变进行调整,企业根据法律的改变,调整其自身规章制度,让自身法律法规能够跟国家法律相适应,只有在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规章制度,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政策,首先企业需要对目前规章制度进行了解,重新制定新的制度,这需要企业内部人员对法律有所理解,同时对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梳理与审查,把握自身规章制度是否跟《劳动法》相违背,包括自身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律程度要求,能否符合政策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一些梳理之后,企业规章制度体系才能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其次是企业需要增加法律程序,保证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企业内部规章制度需要具有法力效益的,违法的内部制度是没有效果的,为了保证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应该需要有专业的审批人员担任法律要员职务,法律要员在审核规章制度合法性的时候,应该也需要注意其可操作性,制度的主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文字表述是否准确等等。最后企业应该加强书面化的管理,留存相关证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需要对劳动关系进行书面化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书面化的管理,在相应的规章制度之中,细化其特定的行为,注意留存相关的书面材料,让每一个管理行为都能有法可据,有据可查,防止企业劳动管理风险。

第二是企业规章制度需要符合发展目标,企业建立起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是社会要求的,企业所有行为都需要围绕着自身战略目标来进行,不同的战略目标也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这意味着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管理模式,其目标的差距需要体现在规章制度上面,自身规章制度的设计,是企业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在满足企业全局发展要求的时候,也要估计到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与自身管理与发展相匹配,才能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必须要兼顾各个方面的关系,最好规章制度的设计工作,结合自身战略目标,实现规章制度的实用性。

第三是企业规章制度需要具有可行性,加强自身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保证制度执行人员对制度内容有着理解,宣传工作也要具有制定化,落实到所有的部门员工,将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地,不断的完善其管理制度,健全其业务标准,保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还要对目前的规章制度效果进行评价,各个部门发挥自身的作用,避免形式主义。

第四规章制度建设需要具有民主性,企业一旦进行规章制度的修改,尤其是牵涉到员工利益的,都需要征求员工的建议,员工也要参与到制度的修订猴子中,建立起自主管理的机制,其制度是要依靠员工遵守才能执行下去的,所以也要反映出员工的基本意愿,将制定权力交给员工,让员工明确规章制度对集体利益的重要性,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2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规章制度;沿革;变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17

[中图分类号]G2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是国家学术性机构,图书馆规章制度是指导图书馆运作和规程、协调图书馆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的规程。为了规范图书馆系统运行、确保图书馆事业顺利发展、适应社会各界需要,图书馆不断创新其规章制度。我国图书馆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统一规范,大多数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或修订的。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图书馆不断完备其规章制度,持续进行创新改革,伴随着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为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做出了很多贡献。本文就我国图书馆规章制度沿革变化展开研究。

1 图书馆规章制度沿革变化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比法与逻辑分析法,研究研究我国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沿革变化。

2 调查与分析

2.1 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着图书馆内部管理及队伍的建设,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管理改革,图书馆规章制度逐步实现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化,如在办馆模式管理下逐步引进合同制、聘用制、承包制等现代管理模式。下面笔者就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发展来阐述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于1980年成立,当时隶属教务处,由教务处一位副处长负责图书馆工作,馆藏中文图书只有万余册,期刊几十种,阅览座位20余个,工作人员7人,根据工作性质分为采编、阅览、流通三个组。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发展在规章制度在经过多重改革下才逐渐完善,以至于图书馆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从1995年自动化建设开始,伴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各种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也在逐渐提升自身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整个图书馆系统已经从手工操作逐步变为全方位的网络化管理。

2.2 传统式管理制度和新模式的比较

从目前的发展可以看出,周口师院图书馆现在采取的科学管理制度与最初采取的馆长负责制相比更加完善和健全,在表2中笔者对这两种制度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沿革变化。

通过对比可知,现代图书馆规章制度在人性化和个性化下更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逻辑性,不论是对图书馆内工作人员还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更实用。

3 对图书馆规章制度沿革变化的讨论

3.1 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的方法与原则

为了让图书馆各项工作统一化和标准化,所以需要建设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相关人员按照规章制度管理和使用。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首先,必须遵守相关领导机构有关图书馆工作的政策和法规,若是违背则应废止。其次,由于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不同地方的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再次,规章制度要在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配套协调、种类齐全、形成系列,应具备易懂、易读、易记的特点。最后,制度的建立还要方便读者,在保证重点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

3.2 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图书馆的发展要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首先,其规章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是图书馆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制度的创新必须与图书馆内部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再者,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图书馆内部管理改革层次,也在促使整个图书馆事业由陈旧的传统模式向规范化的现代模式转化;再次,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既可以让工作人员有章可循,也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岗位细则,对促使我国图书馆模式的转变,促使图书馆内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以及管理工作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图书馆各种工作岗位人员的协调合作精神更能发挥出来,也会促使图书馆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3.2.1 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规章制度的建设和不断完善

在各种管理工作中,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都是缺一不可,相互协同存在的,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作为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静态管理是综合馆内的诸多管理要素,结合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形成规范科学的运行机制,实现图书馆各种管理要素的最优化组合,最大程度地发挥馆内各项制度的优势,促使图书馆的发展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这一切都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的保证。

3.2.2 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其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图书馆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有机体,各项工作终究还是动态可持续发展的,为了保证图书馆工作持续稳定和有序地发展,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一定要有适当的前瞻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为了使图书馆充分发挥其督导职能,只有不断地进行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从而最大化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效用。此外,还要不断完善原有的管理模式,不断推出符合时展的新的举措,才能实现图书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3.3 图书馆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图书馆规章制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 规章制度不完善

据统计大多数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只是规范了读者行为,也就是大多数的规章制度是制约读者的,但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却很少见到。从图书馆大厅和图书馆网站公示的规章制度来看,大多数规章制度的适用对象是读者,如读者借阅规则和读者借阅须知等,适用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制度的缺失体现了目前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虽然有一些图书馆也制定了规范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行为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图书馆认为作为工作制度是工作人员的内部规范,和读者关系不大,也没必要公示给读者。其实这种公示制度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监督。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工作人员的行为也很难被规范,长期下去也会影响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3.2 规章制度缺乏前瞻性

据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还停留在传统借阅服务的规则约束上面,面对图书馆新的发展趋势,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设,其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的更新跟不上图书馆服务手段发展的脚步,更不用说具有前瞻性的规章制度。例如:在新时期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拥有了自己的电子资源(随书光盘、电子书、数据库等)和电子阅览室,这就要求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服务,然而很多图书馆没有制定相应的电子资源使用规则,对电子阅览室的使用也很少有制度的保障。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只有1/3的图书馆制定了相应的电子阅览室使用规则,极少数图书馆用制度规范了电子资源的下载和使用,除此以外,多数图书馆制度建设还处于真空状态。

4 完善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图书馆发展会有新的方向,读者也有新的要求,其规章制度也要有新的内容。因此,应根据图书馆发展、读者和管理需要等不断完善其规章制度的内容。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①增加图书馆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发挥图书馆各个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增加文明读者公约,维持图书馆正常工作秩序;③增加病毒检测和预设办法,保证数据不被入侵和删除;④健全员工考聘制度,提高馆员创新能力;⑤增加参考咨询工作,规范及深化读者服务工作;⑥制定图书的修补规则,保护图书馆文献资源;⑦加大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全力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

5 结 语

通过研究发现,图书馆规章制度作为图书馆工作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类型、各个系统的图书馆怎样实现优化管理,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各图书馆只有立足本馆实际,博采众长,通过不断的质疑和沟通,才能使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不断趋于科学合理,适用于本馆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创新制度,才能适应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戴维民,孙瑾.论信息共享空间[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

[2]张学福.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

[3]王世伟.当代全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难题与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

[4]陈光祚.论网络时代的个人数字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05(6).

[5]沙勇忠.维基百科: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及其价值意蕴[J].情报资料工作,2006(4).

[6]王维香.政府投入是改善图书馆现状的关键[N].人民日报,2006-01-13.

[7]谢鸣敏.图书馆规章制度执行中的尴尬与困顿[J].图书馆建设,2006(2).

[8]叶艳鸣,李勇,刘金玲等.论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

第3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企业法律文化 问题 对策

一、企业法律文化概述

所谓企业法律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的总和。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法律文化的构成要素有三,即物质表现层、制度行为层以及精神理念层。物质表现层是企业法律文化的外在表现和重要载体,表现为可观察到的组织机构和组织过程;制度行为层是企业法律文化的中间层和支持保障层,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依法进行生产经营的行为;精神理念层是企业法律文化的内核,表现为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律信仰等。

企业法律文化的三个构成要素既相互独立又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法律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及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二、我国企业法律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法律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在法律文化建设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物质表现层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建议企业设立总法律顾问、设置法律事务机构并配备法律工作人员。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更是规定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应当设立总法律顾问、设置法律事务机构、配备法律工作人员。然而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一些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都没有达到国资委规定的要求,更不用说地方国有企业和大量的民营私营企业了,同时很多企业即使招聘了法务人员或聘请了法律顾问,也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将法律工作停留在企业管理的表面层次上,没有真正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法律事务组织机构的缺失和总法律顾问、法律工作人员的缺位使得企业法律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组织和智力支撑,更使法律文化建设缺少了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企业法律文化建设自然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制度行为层

一方面,制度建设有待提高。首先,很多企业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除了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规范之外,其自身缺乏基础性内控制度,企业的很多内部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度约束和规范。其次,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但制度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和衔接,内部不同部门对同一事项的规定有时大相径庭,同时有些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难以执行和操作,使许多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再次,不少企业的制度执行力不强,虽然制定了许多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但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造成了虽有制度但被束之高阁的现象。另一方面,行为建设有待改善。首先,目前很多企业的决策及经济行为中缺少法律审核环节,忽视了法律审核在企业重大决策、规章制度制定及经济合同签订中的重大作用,极大削弱了法律的保驾护航能力。其次,很多企业没有将法律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仅将法律的作用定位在纠纷案件处理上,法律被排斥在合同管理、授权管理、风险管理等日常的企业管理门槛之外,成了企业管理的看客。规章制度的漏洞和法律行为的缺失使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缺少了制度保障和行动落实,仅成了一种口号。

(三)精神理念层

首先,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还不强,对企业法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略了法律的事前防范功能,缺乏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传统的人治思想较为严重,依法治企能力较弱,市场法制规则意识薄弱,遇事沿袭习惯做法,靠关系,讲摆平,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先天缺失。其次,一些企业对普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普法宣传在法律意识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普法投入不足、手段单一、全员参与程度较低等,难以有效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后天不足。

三、我国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意识,充分认识企业法律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企业法律工作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公司治理,真正形成有效制衡机制,关键是严格依法办事。加强企业法律工作,有利于企业依法规范行为,使公司治理名符其实,发挥效率,保证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层之间的制衡到位,有利于提高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企业法律工作是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的现实需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依法经营必然造成市场风险的放大,一旦法律风险发生,企业自身难以控制,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迫切需要企业强化法律意识,加强企业法制建设,不断提升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加强企业法律工作是深化企业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实现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要做到科学、有序、高效,就必须摒弃人治思想,积极推行依法治企。企业内部决策,要从经验决策、个人决策向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转变;企业内部管理,要从粗放管理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适应这一内在要求,需要提高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治理,推进企业民主法制建设。

(二)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治企能力

普法教育是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全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企业上下应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普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做好普法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推动企业普法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实现企业普法工作的常态化局面。要围绕重点,狠抓落实,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各级领导和关键岗位员工作为重点普法对象,把实施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作为重点普法内容,把企业法律管理的成功经验、做法和典型教训作为普法案例,促进普法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企业普法教育,增强全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治企能力,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运用法律”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

组织建设是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企业应按照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设立总法律顾问,明确总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逐步推动总法律顾问专职化、专业化,充分发挥总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文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要设置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明确职能和工作流程,确定分管领导和机构负责人,切实加强法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法律工作人员,明确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权限、程序和职责等,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同时企业应该加强法律顾问后备人才培养,营造优秀法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做好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取证工作,实现法律顾问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为企业法律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加强制度建设,筑牢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制度支撑

加强基础性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工作制度体系,是规范企业行为、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衡量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强化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减少原则性与抽象性规定,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使企业的各项内部管理行为有规可依。同时,要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加大对规章制度的宣贯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做到有规必依、依规必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轨道,为企业法律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五)加强法律审核,确保企业各项决策及行为合法合规

法律审核是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更是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按照“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原则,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经济合同以及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一是要有制度保障,企业必须制定有关法律审核的规章制度,确保法律审核嵌入企业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的流程;二是要覆盖全过程,从规章制度的制定到执行,从合同的订立到履行,从重大项目的决策到运营,法律管理必须全程参与。通过法律审核,不断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行为,为企业法律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合规环境。

第4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一、加强党风廉政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

1、是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客观需要

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通过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监督机制,明晰反腐倡廉监督责任,不断整合反腐倡廉监督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党风廉政制度执行力的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和定期考核。要坚持制度教育、制度监督和制度创新同时并存、共为抓手,为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2、是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党建新格局,这是我们党面对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促进思想建设;有利于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高素质、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促进组织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保持奋发有为、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促进作风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集中制等为核心的各项制度,促进制度建设。

3、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们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往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反腐败斗争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有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得不够好,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关心、对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重视,对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导致一部分领导干部和某些关键岗位人员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案件时有发生。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对腐败问题坚持常抓不懈,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才能为社会、单位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当前党风廉政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上级精神领会不透

很多单位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去谋划制度建设,对上级制定下发的制度规定不认真研究,来一个转一个,照搬照抄上级的制度条款;或者用网上搜索、复制、粘贴等办法,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造成“水土不服”的后果;超前思维不够,制定的制度被频繁修改,缺乏稳定性;对不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导致制度修订不及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意识差,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不沟通,造成制度之间相互“打架”。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制度本身的不科学、不严谨,还给制度的执行带来很大困难。

2、对上级精神学习不实

对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深入,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习惯按“规矩”办事,凭个人经验办事,致使学习流于形式。学习的内容过于笼统,学习的主题不够突出、重点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够强,“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比较普遍,学习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安排。

3、对规章制度有令不行

现在,党风廉政建设各方面的制度规定不少,但是由于有些基层单位执行不力,致使有些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制度氛围不浓,员工在思想上有松懈的倾向,因此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不熟悉,主动执行意识较差;有的单位借口基层工作繁忙,把制度放在一边不落实;有的单位则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制度规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

4、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有的单位员工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执行制度、实施监督深入不进去、严格不起来;有的单位员工意识到“办事不公开不行”,却总想着找制度的漏洞,打球;有的单位制定的制度,在内容上比较空洞,一般问题公开,敏感问题含糊其辞,有的结果公开,过程不公开。

5、对制度执行监督不力

制度执行不顺畅,最主要的原因是监督不力。有的党员干部存在着监督上级害怕丢掉“位子”、监督同级害怕伤害“面子”、监督下级害怕丢掉“选票”的心理,导致监督成了“空谈”,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上级对下级哄着、同级之间相互让着、下级对上级捧着的现象;有的单位对一些违纪苗头不重视,没有调查处理,导致小问题发展成了大问题;还有的单位处理违纪问题时充当“老好人”,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歪风邪气。

三、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制度的执行力

1、拓展教育内容和形式

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自觉意识。切实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让每个人都增强制度意识,特别是要让党员干部在熟知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落实规章制度,使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廉政制度的执行,关键要把它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形式上,可以以灌输教育为基础,重点引导党员干部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既要突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又要对普通员工加强普及教育,使制度执行具有群众基础;既要定期的开展常规教育,又要不定期的针对特殊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真正使反腐倡廉制度深入人心。

二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一是权力观教育。领导干部权力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情况,说严重点关系到单位的兴衰成败。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权力观的认识,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领导水平和协调能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理想信念教育。没有坚定的信仰,就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敏锐性就不强,工作中就难以明辨是非。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牢记自身的使命和职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是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教育。党纪国法和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约束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最重要武器。要使领导干部在“知道”制度的前提下“懂得”制度,最后“遵守”制度,不断增强其制度意识和法制意识。

三要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教育要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空洞乏味的说教,要做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的载体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要结合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等结合起来,在单位内部形成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不断倡导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2、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的行为是单位的标杆,一定要带头做到在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一要树好“标杆”。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好、贯彻好、执行好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以领导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整个单位的制度执行水平。二要守住“底线”。领导干部要坚守制度的“底线”,不能越“雷池”、不能闯“红灯”,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论遇到多少阻力,在制度执行上都要坚持不变形、不走样、不缩水。三要筑牢“防线”。领导干部要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不仅是检验制度执行力的标杆,更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点,所以自己要增强带头执行制度的意识,牢固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制度面前不搞特权,贯彻制度不变通,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党风廉政制度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价值理念、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党风廉政制度执行力的建设中,要注重以廉政文化来培育员工的价值理念,影响员工的思维意识,使廉洁自律意识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习惯中,使他们养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在单位内部形成崇廉耻贪、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廉政制度执行时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4、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问责机制

在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干部的行为都能够严格按照现有的制度进行规范的话,那么,很多腐败现象就会无机可乘。而在我们日常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对于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逃避执行、歪曲执行、选择执行等情况却时常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方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清晰的立体监督体系。要综合应用多种监督形式,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不断提高群众监督,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此外,还要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违反制度、规避制度的行为,要加大问责和惩处力度,出台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①闫群力,《转变作风亟需破除“制度迷信”——领导公信力决定制度执行力》,《人民论坛》,2013(1)

②宣政,《增强廉政制度建设的执行力》,《政工学刊》,2012(11)

③金东镇,付景林,《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探讨》,《吉林金融研究》,2008(9)

第5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一、近年来开展内控制度建设活动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自1999年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行使中央银行再监督职能以来,内审部门在全面内审、专项检查等检查中将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查促建、以查促整。促使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内控建设的要求广泛开展补充建立新制度、修订完善旧制度的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建立了包括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在内的内控制度体系。

通过开展内控制度建设活动,各单位、各部门对内控制度在强化内部管理,有效防范风险,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履行基层中央银行职能等方面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排查内部风险点进而完善内部制约机制的自觉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单位领导及纪检监察、内审部门等职能部门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渐加大,初步形成了内控制度先行、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并重的风气和氛围。

二、目前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部门向来以内控制度严格而著称,但近几年部分机构在内控上却出现了“外紧内松”的现象。这一点从全国各地不少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中可以得到答案,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人行洪湖支行枪弹失盗案和赣州抽张短款案给我们以警示,必须从内控制度建设中查找不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内控制度全面性难以界定

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主要内容包括: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各种工作程序、手续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因此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为:金融监管制度、货币信贷资金管理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结算管理制度、国库业务管理制度、货币发行与金银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尽管各种制度较多,但内控制度全面性方面只有原则性规定,在实际建制工作中缺乏具体判断标准也即定量要求,导致内控制度评价、检查时标准不一,不利于相关部门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现实的问题是:基层行及科室需要制定多少制度才是全面的?作出全面性判断的标准或依据是什么?

2、内控制度的规范性不够

(1)有的基层行未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制定内控制度,有将上级行规章制度、全行性内控制度直接作为单位、部门内控制度的情况。

(2)内控制度内容过于简单且与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存在有前后不一、相互矛盾的情况。有些制度过于概括、简单和条文化,操作性不强,不能为业务提供实际的指导;有些制度偏重于强调纪律约束,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有些制度缺乏必要的处罚措施,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制度,但缺乏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制度。使一些基本制度如柜台交叉复核、双人双责和事后监督等难以落实,替岗、代岗、代人签章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制度上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导致内部控制上的漏洞和操作上的失误,增加了经营上的风险。

(3)内控制度未按照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与人员分工三个部分制定。

3、内控制度的及时性不够

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办法,但是,一些单位、部门未根据上级行规章制度以及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内控制度,以致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有些新型业务已经开展,但制度尚未建立,致使运作上带有盲目性。

三、对内控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地将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理解为一项临时任务、阶段性工作。甚至,个别原来内控制度比较薄弱的单位、部门存在厌烦、畏难、抵触情绪。

2、由于内控制度建设的有关要求比较原则,导致部分单位、部门在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上理解、做法不一。例如,部门内控制度包括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与人员分工三个组成部分,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没有规定。我们认为应首先制定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然后将制度的相关规定、要求落实到岗位,最后将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具体体现在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中。又例如,部门岗位责任制如何制定未明确,有些部门即按部门现有人员来制定岗位责任制。我们认为应“因事设岗”而不应“因人设岗”。

3、内控制度体系不够完整。从目前情况看,从上到下都只要求职能部门开展内控制度建设,从内控制度的体系角度看是不完整的。我们认为,一个单位的内控制度应由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两部分组成。全行性内控制度对全行各项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约束,部门性内控制度对部门各项业务活动进行规范、约束,两者无重要性之分,其区别仅在于约束范围的不同,即全行性内控制度是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部门性内控制度是该部门、该部门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4、内控制度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存在缺陷

(1)内审部门只是内控制度建设的牵头、协调、监督、检查部门,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部门误认为内控制度建设是内审部门的工作,因而不是主动开展内控制度建设,而是等内审部门提出问题后再去修订、完善制度。

(2)内控制度评价效果不佳。各行虽然按规定成立了相关内控制度评价小组,但一方面由于熟悉全行各部门所有业务的人员毕竟是少数,评价缺少针对性,另一方面评价小组即使提出了修改意见也存在理解上的不同缺少权威性。

(3)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不够。上级行职能部门对下级行职能部门负有监督、指导、检查的职责,在内控制度建设上也不应例外。而且,上级行职能部门对下级行职能部门各项业务和工作比较熟悉,对制度规定和岗位分工的原则要求比较了解。而现实的情况是内审部门在内控制度建设上单枪匹马、孤军奋战。

四、增强内控制度建设规范性、有效性的建议

首先应该解决好对内控制度的认识问题。对上级行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任何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在内部制度面前,员工人人平等,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反,一旦违反就要追究责任。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认识问题,才能克服内部制度管理中的随意性,提高内部制度的权威性,增强贯彻实施的自觉性,构筑起风险防范的“铜墙铁壁”。

1、为改变内审部门在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上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状况,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内控制度建设工作要实行分工负责制:内审部门负责本行及下级行全行性内控制度的规范、统一工作,上级行职能部门在做好自身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的同时,必须负责下级行职能部门的内控制度建设工作。

2、为解决下级行内控制度建设上理解偏差的问题,同时避免上级行相关部门开展检查、监督时标准执行不一可能导致下级行无所适从的问题,建议上级行内审部门、职能部门制定下发下级行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的目录(目录中规定的制度必须制定,除此之外可结合各行、各部门实际补充制定)。

3、为解决下级行内控制度内容过于简单、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等问题,建议上级行内审部门、职能部门将下级行现有已制定的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进行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规范的各项制度蓝本后印发下级行,由其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制定各项内控制度。在此一是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任何内控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并考虑到其可操作性。因为制度是需要人去执行和为了规范操作的,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的制度即使再严格、再全面而不具有可操作性也会失去它本身的意义,使员工无所适从、难以执行,这就起不到制度应有的制约、规范作用。所以,要避免制度悬空或华而不实现象。二是要注重制度的动态性、时效性。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制度亦然,目前,因为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法规已不尽适应或相对滞后。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应随着业务的变化、中心工作的更替、重点的转移、时间的变迁等紧跟形势,把握政策,及时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内控制度,树立动态的监督管理理念,避免内控制度对业务行为的不协调性和控制上的滞后,使内控建设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一定能较好地解决内控制度规范性问题。

第6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一、组织机构控制方面

执行情况在组织机构控制方面,设财务股(会计、出纳)、办公室、综合业务股、政策法规和基金监管股,通过制度建设做为组织机构控制的基础,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建立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制度,对每项业务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建立了《业务办理流程》,对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程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限时办理制度,做到业务限时办结,权责关系明确;严格实施授权管理,按照规定分配权限,信息系统管理明确;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责任到人,职工之间相互监督、秉公办事,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执行,做到了有章可循,为内部控制的整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业务运行控制情况

在业务运行控制方面,注重突出基金业务的财务支出、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方案执行,同时,认真学习整理上级部门关于业务规范管理方面的文件或操作步骤,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交流,严格操作规范,实行程序控制,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均按上级要求的规定执行。

三、项目财务控制情况

在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注意思想建设,认真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及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人员依据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进行财务记录,会计记录按照规定的要素完整准确地反映各项业务活动,会计报表由会计人员独立编制,会计档案按照要求及时整理归档,印章管理符合要求,账户开设符合规定,做到帐帐、帐表、账实相符,会计核算没有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会计科目设置符合财务会记制度要求。

四、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经常不定期的围绕基金收支、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深入查找问题,检查项目资金监管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违规操作等各方面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维护项目安全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五、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建立了规章制度,就是建立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自律机制。

(二)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系不够完善。自实施内部规范管理以来,着重各项业务制度建设,没有将内部制度建设很好地过渡到内部控制建设上来,个别制度虽然建立了,但对系列业务业务流程缺乏牵制、制约关系,个别制度存在牵制、制约关系,却没有随着业务发展而及时更新,而且,没有形成一套整体职责权限相互制约、运作有序的内控体系,缺乏有力的整体监控。

六、下步工作打算

将继续按照财经纪律的要求和步骤,以这次检查为契机,针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认真做好整改工作的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把工作抓出成效,确保我县医保事业的平稳运行。

(一)优化队伍结构,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干部培养、考核和监督,加大轮岗交流和竞争上岗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全面提升经办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单位。

(二)进一步认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在财务制度不断改革的形势下,既要重视业务发展,又要重视依法行政,既要重视规范管理,又要重视责任追究,认真推行单位内控机制。

第7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诚信教育加强学风促进建设

一、学风与诚信的辨证关系

2500多年以前,子贡曾拿如何治理政事问自己的老师孔子。孔子回答:“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这也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的来由。孔子从大处着眼谈信(诚信)与民立、国强的辨证关系,从小处着手,信(诚信)与学风二者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简单地讲,学生诚信度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效果显著,学风优良;反之,学生诚信度小,学习目的混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果差,学风败坏。

二、诚信教育对于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外在规范作用。各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为了维持学生正常的学习,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并不是规章制度就一定能够规范每个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即便规章制度约束住了学生的外在行为,学生上课心猿意马、心思在书本之外,制度也失去了其目的。而诚信教育,是用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来制约学生的行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诚信教育,形成学生诚实守信思想,使其自觉、自愿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并且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规章制度与诚信教育应该相互作用,使学生“内修诚信、外修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促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2.内在导向作用。诚信教育把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引导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层面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诚信教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形式,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他们将会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具体的奋斗目标。

3.群体凝聚作用。古人曾云:“欲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显然,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诚信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风建设亦有着不可忽视的群体凝聚作用。学生个体对于诚信的认同,有利于把每一个个体都团结在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中,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一个群体中形成“团结一致互助共进”的积极学习氛围。

4.周边辐射作用。诚信教育必然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而一个有着良好的公共形象的学校必然会对社会公众、学校所在地区以及更大范围的周边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且还有利于推动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社会诚信度的建构。反之,周边区域性或者整体性诚信制度的建立必然会为校园的诚信教育的实施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学风建设。

三、加强诚信教育以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1.明确诚信教育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强化对学生的诚信学风教育。通过组织诚信座谈会,开展诚信征文比赛等活动,对其思想、学习等方面的引导,使信用道德成为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以此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各个不同时期,培养其良好的诚信行为。

2.以个别学生为切入点,创新诚信学风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促进学风建设手段:(1)发挥诚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使诚信成为“己任”,而非“趋利避害”的手段;(2)以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不够刻苦、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缺乏顽强坚韧的钻研精神的学生为切入点,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重视学生“人性”层次的诚信品质的培养,使诚信成为学生的内在品质;(3)尊重诚信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通过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对于一些诚信缺失的同学,通过定期的谈话,督促学生养成诚信学风。

3.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诚信学习示范性作用,积极建设全班、全学校诚信学风

(1)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使他们自觉成为学生与老师之间诚信学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在诚信学风教育中起模范带头作用;(2)针对各班实际情况使班级成员有组织地结成学习对子,让诚信学风融入道德规范,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四、从教育环境、制度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营造诚信大氛围

第8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一、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的要求

经济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企业必须紧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给我国企业的前进点亮了明灯,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建立一套权责分明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使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效率,促进和保障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需要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全力配合,覆盖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部门相互衔接,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2、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要求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企业内部的先进科学技术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风险。企业风险的进一步加剧,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过采取措施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3、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的要求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企业有效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之一,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建设能够监督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是否有序进行,能够体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控制作用和监督作用。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也能够不断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到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从而使得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4、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要求

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企业一切经营管理决策的根本,失真的会计信息容易导致企业决策失误,从而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时发现会计信息在每一环节的真实有效性,从而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状况。

5、企业防范风险的要求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不断加剧,没有对风险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企业就无法顺利地发展壮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发现企业自身弱点,加强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工作,保证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的意识淡薄

目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究和认识还仅仅是停留在企业内部互相牵制的阶段,把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这两份职责混为一谈,大部分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就可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这只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最浅显的认识,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制度建设起步晚发展快,但仍然很不完善,由此也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资产流失。

2、观念落后,内部控制结构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发展较晚,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是停留在过去的思想和模式上,对于新的制度建设难以接受,没有转变经营观念,这就使得企业的职位设置和相应职责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缓慢。

3、企业内部风险意识不足

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和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然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企业内部对于风险并没有很强的意识,也没有跟随经营管理的改变而改变,风险意识不足,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进程。

4、权责不分明,无法追责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可以让企业中从上到下每一个成员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在现实情况中却在存在互相踢皮球的现象,相互推责,推卸责任,最终无法追责,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企业内部决策失误的不良后果。因此,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才能促进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

在我国的企业中,形式主义的存在是普遍现象,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很多制度和计划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执行,只是走形式,缺乏相应的执行结果,很多计划都是不了了之。这就使得企业内部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控制作用,流于形式。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都不到位,企业一些违规和错误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纠正,妨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6、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都缺乏思想上和业务上的专业培训,即使有培训也是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的相关要求,想象意识的缺乏和业务经验的不足,导致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忽视严肃的法律法规,为所欲为,造成了严重的资产流失,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扰乱了内部制度建设秩序。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员工素质,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赏罚机制,用以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规范,侧面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应有的纪律和规则,自觉维护和实现经营任务目标。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员工行为规范化的要求,是企业团队建设的要求,也是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得以有效执行的要求。

2、健全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环境

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影响力较强,自我疏导能力十分有限,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为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竞争的必经阶段,实现权责分明、政企分管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建立明确的目标,才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其有效进行。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和做法,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具有公有性,一些国情特殊问题就不得不考虑,特别是在保护国有资产,防止资产流失的制度功能上要充分进行考虑,选择和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理论和模式,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加快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标准化建设进程。

3、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的监督执行

企业内部制度建设是否良好有序发展,企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都与恰当的评审、监督息息相关。监督可以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主要是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价,连续有效的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监督评审应作为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应当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坚持公平一致、独立性等原则进行,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专业性,对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进行监督评价,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隐患,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

4、提高企业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

加强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够及时传达领会内部控制的准确信息,使得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沟通,这是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的前提条件。通过相互传递和交流,能够使企业内部上下都能够及时清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信息和情况,了解其岗位职责,及时进行交换和交流,从而减少由沟通不畅导致的额外成本和负担。应该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其有效性取决于各方面数据的及时准确性,该系统应该涵盖到企业业务的全部,这是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渠道。加强对员工该方面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明确自己在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制度,才能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支持和促进企业内部制度建设进程。

5、加强外部约束与监督

政府要发挥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这一方面的重要作用,多数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思想较为淡薄,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的监督,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促使企业自觉规范内部控制建设并进行有效实施,并且加大监督执行力度,对不按要求健全内部制度建设的企业依法追究责任。另外,可借助于会计事务所等机构,在公平角度提供有效地内部控制报告,帮助企业纠正内部制度建设中的不正确行为。

6、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率

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改进和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水平,企业内部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息系统的程序、维护和数据处理等不断完善,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系统控制,提高其可靠程度。充分利用各种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建立从上到下一系列全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并进行不断改进,使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第9篇: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安全文化;重要性;内容功能;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76-01

一、石油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 石油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石油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的重要举措。

2 石油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是一种氛围,如果说规章制度对于员工的行为是一种硬约束,那么安全文化就像无形的手,对于员工的行为是一种软约束。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人的安全意识、安全信仰、安全习惯、职业道德、安全价值观念的反映。安全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3 石油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战场,“企业负责”就意味着加重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石油行业长期坚持的安全生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就强调了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重要意义,这个培训,如果融入到安全文化氛围当中,就会使广大员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自觉的“我要安全”的高度。

二、石油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功能

1 培养石油企业安全理念,增强渗透力。安全理念是一种精神理念,主要指积淀于企业和员工心理的安全意识形态。积极培育与石油企业发展相配套、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能够有效增强安全文化的渗透力,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于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2 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增强执行力。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规范化表现形式,也是安全文化得以推行的坚强后盾。不断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培养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保证制度取得应有的成效,把安全管理的要求融入石油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之中。

3 推进石油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阵地,增强视觉冲击力。要充分利用网络、展板、内部企业报等宣传工具,及时宣传反违章“六条禁令”和HSE管理体系等安全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举办安全培训班,安全小故事、安全诗歌演讲会等“零距离”沟通,通过组织职工创作安全感言、安全短信、安全家书、安全小故事、安全漫画、安全摄影、安全文艺等活动,充分挖掘安全文化底蕴,不断把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4 强化石油企业安全从业监督,增强约束力。安全从业监督体系是群众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按照“严、细、实”的工作要求,严密查处安全隐患,严厉查处“三违”行为,以监督检查促整改,以整改促本质安全的提升。充分发挥单位和基层班组兼职监理作用,夯实日常自我发现和自我整改的前沿基础。

三、石油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 安全文化进班子。安全文化是领导者的文化、是管理者的文化;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领导干部是关键。各级领导要始终站在“天字号工程”和“第一要求”的政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和遵守HSE规章制度、带头宣贯HSE理念、带头授课HSE培训,使每个员工的脑海中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从而营造一个强烈的企业群众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2 安全文化进基层。基层班组是群众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安全生产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实层和实践者。因此,只有从基层抓起,才能实现安全管理重心下移,才能将“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和各项政策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