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

第1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一、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市、区(县)分级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建设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139号令)颁布实施以后,市城市管理局依法对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及经营服务企业实行许可管理;市建设委员会对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及经营服务企业实行市场准入管理,凡从事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必须取得城管部门颁发的《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资格证书》;对建筑工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采取签署责任书和预收卫生保洁费用的措施。对全市渣土运输车辆的实施密闭改装管理工作,目前其相关政策正在报批。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调剂利用回填为主,目前市还没建设有专用建筑垃圾消纳场地。

二、镇江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镇江市(地级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统一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直属单位镇江市特种垃圾管理处(全民事业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在管理体制上从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机动大队成立四中队,6名干警与渣土管理处合署办公;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成立直属三大队也与渣土管理处合署办公。这种管理体制,加大了管理力度,融管理、服务和执法于一体,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镇江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健全,制定了《镇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的暂行办法》、《镇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特种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准运证><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使用暂行规定》、《镇江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业务工作规定》、《镇江市渣土运输行业行为规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车辆安装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暂行规定》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对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方面,要求各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必须硬化处理,配备洗车(洗轮机)设备,并确定一名卫生监督员,不经监督员同意,车辆不准出场。同时采取预收一定数量的卫生保洁费用,以利于开展监督考核。

早在的时候,镇江市对从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装置的改造,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城管局、执法局、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质监局联合下发通告,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还决定,采取优惠的鼓励政策,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车辆改造的,市政府给予经费补贴。全市120余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市政府共补贴40多万元。同时为了遏制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乱弃土偷倒行为,对车辆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全程监控。

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调剂利用回填为主,目前镇江市政府还没建设有专用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目前,镇江市从事建筑垃圾处置施工单位有18家,其中主城区有5家。主城区有建筑垃圾弃置场4家。为了加强行业管理,镇江市于12月经市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镇江是建筑垃圾处置协会,经过2年多的引导和强化,其行业自律管理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三、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南京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市、区(县)两级级管理模式,市市容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南京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全民事业单位)受南宁市市容管理局委托,依法按照《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南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南京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对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协调工作。主要包括:负责渣土的产生、运输、消纳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置的管理;制定全市渣土管理的发展规划和日常整理工作;负责全市渣土管理信息收集、统计及上报工作;指导、协调、检查各区渣土业务管理工作;负责南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核准,核发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准运证;负责南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场的设置审批;并依法对渣土处置违章行为进行查处。

南京市对市区建筑施工工地的监管力度大,对市区主要施工工地的出入口均安装设置无线视频监控设施,对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进出车辆冲洗和保洁行为实施监管。

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车辆监管方面,南京市于已经实施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改装、和市场准入管理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健全,渣土运输行业自律管理规范。

11月22日,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第262号人民政府令,进一步规范渣土设置场的审批和监管,以奖励的措施鼓励部门、单位和广大市民对规定的实施进行监督,加大了建筑垃圾处置监管力度。与此同时,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调剂)管理方面,南京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制定了渣土(泥浆)处置场的审批条件及标准、渣土处置费补偿标准及审批规定,使渣土(泥浆)消纳处置场的审批和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化。

四、意见和建议:

综合这次考察的情况,3个城市在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方面的管理模式、体制合理,相应的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职能明确;建筑垃圾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比较健全,都有一个互通的建筑垃圾核准信息监控平台和有效的联动机制。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为逐步做好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建议:

1、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信息互通监控信息平台,同时制定出台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促使我市城市建筑垃圾排放、运输、消纳处置核准和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第2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一、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市、区(县)分级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建设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139号令)颁布实施以后,城市管理局依法对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及经营服务企业实行许可管理;建设委员会对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及经营服务企业实行市场准入管理,凡从事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必须取得城管部门颁发的《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资格证书》;对建筑工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采取签署责任书和预收卫生保洁费用的措施。对全市渣土运输车辆的实施密闭改装管理工作,目前其相关政策正在报批。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调剂利用回填为主,目前还没建设有专用建筑垃圾消纳场地。

二、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市(地级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统一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直属单位市特种垃圾管理处(全民事业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在管理体制上从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机动大队成立四中队,6名干警与渣土管理处合署办公;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成立直属三大队也与渣土管理处合署办公。这种管理体制,加大了管理力度,融管理、服务和执法于一体,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健全,制定了《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的暂行办法》、《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特种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准运证><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使用暂行规定》、《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业务工作规定》、《市渣土运输行业行为规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车辆安装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暂行规定》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对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方面,要求各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必须硬化处理,配备洗车(洗轮机)设备,并确定一名卫生监督员,不经监督员同意,车辆不准出场。同时采取预收一定数量的卫生保洁费用,以利于开展监督考核。

早在的时候,市对从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装置的改造,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城管局、执法局、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质监局联合下发通告,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还决定,采取优惠的鼓励政策,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车辆改造的,市政府给予经费补贴。全市120余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市政府共补贴40多万元。同时为了遏制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乱弃土偷倒行为,对车辆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全程监控。

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调剂利用回填为主,目前市政府还没建设有专用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目前,市从事建筑垃圾处置施工单位有18家,其中主城区有5家。主城区有建筑垃圾弃置场4家。为了加强行业管理,市于月经市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是建筑垃圾处置协会,经过2年多的引导和强化,其行业自律管理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三、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市、区(县)两级级管理模式,市市容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全民事业单位)受南宁市市容管理局委托,依法按照《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市容管理条例》、《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对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协调工作。主要包括:负责渣土的产生、运输、消纳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置的管理;制定全市渣土管理的发展规划和日常整理工作;负责全市渣土管理信息收集、统计及上报工作;指导、协调、检查各区渣土业务管理工作;负责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核准,核发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准运证;负责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场的设置审批;并依法对渣土处置违章行为进行查处。

市对市区建筑施工工地的监管力度大,对市区主要施工工地的出入口均安装设置无线视频监控设施,对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进出车辆冲洗和保洁行为实施监管。

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车辆监管方面,市于已经实施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改装、和市场准入管理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健全,渣土运输行业自律管理规范。

月日,市政府颁布实施第262号人民政府令,进一步规范渣土设置场的审批和监管,以奖励的措施鼓励部门、单位和广大市民对规定的实施进行监督,加大了建筑垃圾处置监管力度。与此同时,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调剂)管理方面,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制定了渣土(泥浆)处置场的审批条件及标准、渣土处置费补偿标准及审批规定,使渣土(泥浆)消纳处置场的审批和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化。

四、意见和建议:

综合这次考察的情况,3个城市在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方面的管理模式、体制合理,相应的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职能明确;建筑垃圾管理相关政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策法规比较健全,都有一个互通的建筑垃圾核准信息监控平台和有效的联动机制。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为逐步做好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建议:

1、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信息互通监控信息平台,同时制定出台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促使我市城市建筑垃圾排放、运输、消纳处置核准和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第3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一、目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村道两侧乱搭建、乱堆放、乱倾倒的情况比较严重。以乔井路沿线五星村和葛家车村为例,部分沿街农户挤占村道随意搭建简易棚用于出租获利;部分建房户占用村道,随意堆放建筑,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同时,农户建房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缺乏统一的消纳场地,随意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河岸和路边,不仅影响到村容村貌的改观,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反复投入。

2、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环境卫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差”。三角村、胜稼村和五星村是我镇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密集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出租房往往是人口居住密度大、空间小,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受传统生活陋习影响深,加上原有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的滞后,专职保洁员和清运设备的不足,众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出租房周边的“脏、乱、差”,直接制约了出租房周边环境卫生治理成效的提升。

3、河道水体污染严重。部分基础设施不到位的区块,部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在北沙河、和睦港和月牙河等河道、池塘的垃圾成堆,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河道淤泥和水体污染。比较典型的象五星村,位于五星村的华东家禽交易市场,一方面给当地的家禽加工和生猪养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量的动物内脏和粪水混合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八字港,加大了河道治理工作的难度。

第4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资源化 障碍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然而,作为占城市垃圾总量重大比重的建筑垃圾,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其绝大部分未经任何资源化处理,便被运往城外进行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问题已经成为贯彻落实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重大障碍之一,如何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也成了我国政府和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实践状况

1.1有关建筑垃圾的政策。

我国目前在用管理建筑垃圾方面的力度不大,这里介绍几项国外比较普遍采用的主要经济政策[1],其中部分已在我国开始实施。

1.1.1“排污收费”政策

“排污收费”是根据固体废物的特点,征收总量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固体废物生产者除了需承担正常的排污费外,如超标排放废物,还需额外负担超标排污费。目前我国尚未对不同建筑类型建筑物产生的废弃物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缺乏建筑垃圾产出和排放标准。为了大量减少建筑垃圾的生产,建议有关部门首先对建筑垃圾做一次普查,以确定建筑垃圾的产出量,从而制定建筑垃圾产出标准。以此为基准,征收建筑垃圾的总量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1.1.2“生产者责任制”政策

“生产者责任制”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对其产品被消费后所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负有责任。例如对包装废物,规定生产者首先必须对其商品所用包装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限制,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用量;其次,生产者必须对包装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施工垃圾中废包装材料占25%―30%,由此可见,如果严格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建筑垃圾尤其是建筑施工垃圾的产量可以大大减少。

1.1.3“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就是通过税收的减免、信贷的优惠,鼓励和支持从事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的企业,促进环保产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无利或微利的经济活动,政府要建立政策支持鼓励体系,一方面,对从事废弃物资源化的投资和产业活动免除一切税项,以增强废弃物资源化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对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的优惠。

1.1.4“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

“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是指对进入建筑垃圾最终处置场的建筑垃圾进行再次收费,其目的在于鼓励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最终处置量,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填埋土地短缺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普遍过低,如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标准为每吨1―2元;北京市收费标准为每吨1.5元。如此低廉的排污收费标准,很难达到鼓励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的目的,因此提高建筑垃圾填埋处置收费标准是当务之急。

1.2建筑垃圾管理机构。

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管理本身牵涉面较广,涉及多个主管部门,比如环卫、城管、建设、拆迁等部门。所以推广专门主管该工作的机构设置会对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有积极作用。例如渣土管理处或者建筑垃圾管理处,以便集中有效管理,避免多头管理。

另外,在管理工作中,公安、交运、规划、环保、土地、建筑、房产、公用、市政、园林等管理部门,有配合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管理工作的义务。市或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设立的环境卫生监察队伍负责在职责范围内,对违反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1.3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令人可喜的是,我国个别城市已经出现了成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顺利运作和成功的实践,部分建筑企业在内部的建筑垃圾减量化(也可视为建筑企业内部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上取得了成效。从2004年开始,邯郸市城管局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以垃圾资源化为依托,按照建筑垃圾制砖、生活垃圾沼气发电的思路,采取项目招商、市场运作的办法,在政府不投资的情况下,首先成功地扶持民营企业筹建了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价为建筑垃圾建材化的新举措,形成了“邯砖”经验[2]。

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障碍因素

通过上文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阐述和分析,我国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如下。

2.1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体系,基本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即建筑垃圾的管理部门承担资质审批、事物承办等具体工作,同时肩负监督、检查和执法的任务等,而应有的法律、法规、计划、政策等制定的宏观管理职能明显削弱,这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及管理与执法混淆的非正常状态,限制了管理工作的发展,既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更无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2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技术规范和标准。

建筑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水泥及混凝土的原材料资源,在逐渐减少。因此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研究,是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始终不足,使得一些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指标参数仍无法建立,比如,指导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的结构、强度、力学等方面的特性指标、建筑垃圾代替原材料的技术、方法、安全系数,等等。因为建筑垃圾与原材料之间毕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是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循环、合理、广泛和可靠利用的根本保证。

2.3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至今尚无一部国家的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虽然在第四条规定要实施清洁生产,但只是原则性的表述,没有实质的规定。本领域的法律空白正由部门或地方法规、规章填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法律效力。现有的法规规章中,有关建筑垃圾管理的定量指标无从查询,也即缺少建筑垃圾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标准,这给具体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建筑扬尘对城市空气环境产生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规范、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是否应有控制指标等。

2.4缺乏政策引导。

许多国家已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能源化,变废为宝。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有计划地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再生利用缺乏政策引导。由于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建材资源的需求和建筑垃圾的产量都呈快速上升的势头,无论从资源的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都要求政府应尽快开展这项工作,使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向前迈进一步,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得以持续发展。

2.5建筑垃圾排放收费标准低。

要使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成为可能,一方面应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建筑商具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还应采取一些其他的手段和措施,来促使建筑垃圾的这种资源转化,如提高排污收费价格等,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普遍过低,很难激励建筑商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热情。再加上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建筑材料目前的销售价格又较原生材料高,这使得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很难有销路。因此,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置费用,一方面可激发建筑商减少排污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将增加收取的费用补贴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企业上来,使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结论

建筑垃圾的问题势必会越来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中的不和谐音符。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与我国发展战略间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垃圾可资源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使其进一步完善和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卢中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与循环利用[J].科技资讯,2007,(32).

第5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关键词:安置区项目;建筑垃圾;放坡;成本控制

随着挖掘机规模和能力的不断增大,土石方开挖经历了从人工开挖到小型机械再到目前的大型机械开挖。其成本也经历了一个从高到低的过程。土石方工程是属于露天作业,故受环境、气候变换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很大,因而也决定了土石方工程开挖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安置区工程通常存在表层建筑垃圾,更增大了成本控制的不可控性。

1 建筑垃圾开挖的成本控制

一般安置区工程都会存在回迁安置项目,拆迁后留存大量建筑垃圾需清理。而且这些建筑垃圾不宜计量,从而导致基坑开挖时必须先将建筑垃圾清理外运,进行计量确认后才可进行开挖,使土石方工程增加工序,加大了土石方开挖的工期成本。

1.1 建筑垃圾的计量

在建筑垃圾开挖前,需对场区原始建筑垃圾标高进行绘测,施工方格网,根据基坑大小及现场平整程度选择5m×5m或10m×10m方格网。如场区内存在较大标高高差,需根据高差进行分片计量。如场区南北高差超过1m,可根据现场标高将现场分为南块北块两个地块,分别命名为A、B。分别对A、B地块进行原始标高测量,并分别测量出A、B地块的面积As、Bs。

对原始标高测量完成后进行建筑垃圾的开挖外运,建筑垃圾开挖外运完成后,露出原始土层,再进行一次原始土方标高测量。

原始建筑垃圾标高数据:A地块平均值H1、B地块平均值H2

原始土方标高数据:A地块平均值h1、B地块平均值h2

建筑垃圾土方量V=As×(H1-h1)+Bs×(H2-h2)

当然,如现场出现钢筋混凝土地梁等需破碎锤破碎的情况,则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单独计量。

1.2 建筑垃圾开挖外运成本控制要点

明确建筑垃圾计量原则后,需根据其进行成本控制。

为控制工期成本,在建筑垃圾开挖中,应使用大型挖掘机,进行表皮清理,清理出土层结束。

应及时进行标高的抄测,切抄测数据需与现场相符,特殊部位应单独计量。原始建筑垃圾标高抄测数据不光影响建筑垃圾的计量,次标高抄测一旦完成,则基坑的总方量已确定完成。

严禁超挖,应控制建筑垃圾外运量是否合格,严禁将下层原状土进行开挖外运。

2 机械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近年来,多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代替推土机配自行式铲车进行土方开挖,主要是由于自卸汽车有灵活、作业快、且作业面较小的优点。安置区工程的土方开挖也多以此形式为主。

2.1 运距及路况

运距是指从取土到弃土之间车辆所走过的路程。运距越远,路况越差,则车辆所用的运输时间就越长,车辆的损耗也越大,油耗量越高,成本也就越高。这部分成本是可以预料的,对于运距,车辆的油耗是可以估算出来的,因而这部分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2.2 土方总量

土方总量指没有开挖前的或者是需要填的土方量,在成本计算是需要考虑松散系数的影响。土石方总量是可以计算出的。

在大开挖时,由于使用大型挖掘机进行开挖,在基坑放坡时易出现超挖现象,不仅增加了土方的总量,也对后序的基坑支护产生了影响,超挖导致放坡加大,从而增加了基坑支护喷面的实际面积,但根据甲方的结算原则(按图纸结算),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成本的控制,还易产生亏损点。

2.3 油料的价格

油料的价格是决定总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油料包括主油和副油。对于租赁的车辆通常施工企业只保证对主油的供应。副油一般由车主自己负担。油料的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的成本总额。由于油价的波动是不可以控制的所以这部分成本是不可控的。

2.4 机械设备配置等的建议

根据不同的土质选用不同的机械设备配置。一般来说,机械选型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满足施工设计的质量要求。(2)不会损坏已完成的工序和降低其质量。(3)生产效率,能按期完成工作量。(4)机械使用运转费低,施工成本低。(5)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工作可靠性好。(6)能满足使用安全,污染小。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施工队伍应该采用流水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足够的施工面,对于挖掘机配自卸车的数量用排队论来确定。避免出现等装车或者无车可装的情况。

加强机械施工时的细部控制,在细节方面考虑到位,确保任何细小的部位也可以做到成本的控制。比如在放坡时,可以将坡道放大后进行放线,这样在施工时对大型机械就有个可控量,有效防止了超挖。

3 土石方工程所在地的天气、气候、水位地质情况的考虑

由于土石方具有作业露天性的特点,因而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青岛在四月份则开始进入雨季。一个月的多次降雨可能会导致整月土石方施工无法正常进行。还有些地下水位较高的,需先进行降水处理才能正常施工。这些都决定了它们影响成本的不确定性。

要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并取得当地的可靠水文地质、气候、天气等情报资料,加以分析,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如果分析研究发现异常问题,则需在签订合同时加入保护条例。如有些岩石埋藏较深,被深厚的表层所覆盖,而岩石的挖掘和运输都较困难,故成本较高。

4 结语

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成本控制的标准办事,如依照目标成本、定额成本、计划成本、费用定额以及有关政策、法令规定进行控制。要实事求是,从客观规律实际出发,进行效益分析,认真研究成本控制的优化问题。只有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办事,把进度和质量,质量和成本,进度和成本的矛盾得到统一,把成本控制在最优状态,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社会效益。

总之,安置区土石方工程成本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对土石方工程成本分析有利于在项目开始前进行成本预测,从而进行投标分析、决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时刻都要进行成本管理,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6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关键词】节能环保;绿色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上。建筑规模的扩大,受经济与科技的影响比较大。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反映出一定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在节能环保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高层建筑的发展,需要充分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绿色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绿色施工技术,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绿色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与可持续发展观相适应,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目标,有效保证了工程施工的环保化。

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促进作用[1]。绿色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有效结合了工程建设中的建筑与文化内容,有利于平衡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环境。此外,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强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第一,缺乏相关的政策引导。绿色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比较晚,发展规模不大,在建筑施工中的认知度不高。大多数开发商认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会增加相应的工程成本,对其自身利益有一定的损害。因此,开发商对绿色施工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抵触心理。另外,建筑的消费群体同样认为,绿色施工技术的增加,会提高其购买费用,与开发商一样选择排斥。

第二,评估体系不完善。我国在绿色节能建设方面的发展时间比较长,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要提高我国建筑的绿色节能水平,就需要有相应的评估体系。绿色节能技术的评估,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在实际评估过程中,评估体系的不完善,使相应的评估数据不够全面,容易出现操作上的误差。

第三,设计水平有待提高。我国有关绿色评估的指标,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耗与节能技术方面,缺少资源配置与用户需求方面的考虑[2]。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目标与实际使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缺少有关绿色施工技术的理论与规范,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设计水平偏低。

三、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实践

(一)控制扬尘污染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扬尘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大气质量有重要影响。要控制扬尘污染,可在运输过程中,处理好散落、飞扬的建筑材料,严密封锁车辆。在施工现场建设洗车槽,并将所排放的污水加工处理,进行再利用。在土墙建筑、建筑结构施工、电气配置安装、构筑物临时拆除的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高压喷、洒水、围栏、清理积尘等措施,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二)节约、保护施工用地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选择,需要掌握好周围环境中的管线分布与基础设施,保护好施工场地的历史文物建筑。临时施工场所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用地需求,最大限度控制施工用地,实现施工用地的高效、合理利用,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在铺设开挖施工场地时,需要充分考虑永久道路,多采用环形通路形式,减少用地面积[3]。此外,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壤腐蚀与土壤流失等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裸土问题,可种植速生植被,最快覆盖植被,保护自然环境。对于土壤流失问题,可设置地表排水系统,覆盖植被,稳定斜坡,从而减少土壤流失。而隔油池、沉淀池、化粪池等,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避免渗漏、溢出、堵塞等问题,及时对池内沉淀物进行清理,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三)控制噪音、用水污染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因此,施工场所需要选择在居民居住区两百米以外,而施工时间则尽量控制在晚上九点至早上六点之外。对于施工设备的选择,多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工具,也可以临时增加隔音、隔振动的屏障设施。如在使用电刨、电锯时所搭设的封闭施工棚,应选择在远离居民居住的合适范围内。而在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是处理好混凝土与防扬尘所排放的污水[4]。可增加隔油池、沉淀池、化粪池等设施,对所排放的污水进行抽样检测,并形成污水检测报告,保证污水排放与国家综合要求标准相适应。此外,对于存放有毒材料、有毒油料仓库,需要设置密封隔水层,避免遗漏和渗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四)控制垃圾产量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要减轻施工垃圾方面的污染,就需要控制相应的垃圾产量。在建筑废气材料方面,可将其控制为每平方米四百吨。定时对施工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根据环保要求进行分类,提高垃圾的回收效率和使用价值,如因临时搭建物拆除所产生的垃圾,可将其回收率与利用率提高至40%以上。此外,在施工人员的生活区域内,可设置相应的环保垃圾收容器,通过袋装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整体分类,再集中运往垃圾站进行处理。

结 语

节能环保背景下,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层建筑在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应用的深入,在充分考虑实际社会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强化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意识,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评估体系,提高相应的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玲,韩霞. 节能环保背景下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分析[J]. 湖南农机,2012,11:260-261.

[2]张晋. 节能环保背景下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6.

[3]王书一. 高层建筑中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6:165.

[4]姜爽,王伶俐. 高层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J]. 河南科技,2013,15:144.

第7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关健词】建筑工程;绿色理念;施工技术

引言

工程建设的主要支点是施工技术,而传统的施工技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从而对环保的愈加重视,如何在施工技术中融入环保绿色的理念,下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弊端分析

建筑带给人们的是生产生活所用的空间,也是建筑企业按照一定的要求及标准通过各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具有各种功能的空间。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因建筑而耗费的自然资源占到人类获取的50%以上,消耗的资源占全球可利用资源比例的50%左右,而建筑所造成的电污染、光污染以及空气污染占等占总污染的34%左右,并且其产生的垃圾相当于人类因活动而产生的垃圾的40%。

1.1施工噪声污染

建筑施工的噪声主要指的是施工现场的环境噪声,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施工的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的类型不同产生噪声的强度也就不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建筑过程中,清理阶段产生的噪声约为80一85dB,地基工程的建设阶段产生的噪声大约为75一85dB,安装工程的同样为75一85dB,因此可以发现,施工现场大部分施工阶段的噪声都要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再加之工程建设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居民的生活与健康在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施工噪声引发的纠纷或者流血事件可谓是屡见不鲜。

1.2施工粉尘产生的污染

建筑产生的垃圾一般都为固体,它们是由建设或者维修及拆迁等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现阶段,我国由于建筑产生的垃圾已经占城市垃圾的30%以上,并且绝大部分的垃圾都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露天的堆放在城市边缘或者乡村边缘地带,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耗费了大量的清运经费,同时在堆放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尘,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1.3施工中废气产生的环境污染

建筑过程中的废气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例如建筑涂料、油漆等。建筑所排出的废气是比较少的,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建筑废气的种类比较多、毒性也比较大,并且产生的地方都是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所以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是较为明显的。根据相关实验发现,建筑在失火之后建设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毒气和烟雾低人类造成的危害更大,比较常见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光气等。

2、建筑施工技术融入绿色理念的研究分析

所谓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组成,那就是环境保护、施工管理、节能及能源利用、节材及材料资源的利用、节水及水资源的利用以及对施工用地的保护。下面,我们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一下细致的探讨。

2.1从管理的角度融入绿色理念的施工技术研究

在绿色施工管理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有组织管理、实施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评价管理、实施管理以及规划管理与健康管理。下面选取几方面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2.1.1组织管理

(l)组建绿色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出相关的制度及目标。

(2)项目经理作为工程绿色施工的第一负责人,对整个工程进行施工组织与实施,并安排绿色施工的专门管理与监督人员。

2.1.2规划管理

制定绿色的施工方案。该方案要独立于整体的实际方案中,并且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绿色的施工方案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l)环境的保护措施。要有明确的环境的管理计划,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运用有效的措施减低环境的负荷,对地下设施以及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2)节材措施。再确保工程的安全及质量的情况下,制定相关的节约建材的措施。例如对施工方案进行节材优化,建筑的垃圾减量化,尽量使用可循环的材料等等。

(3)节水措施。更具施工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施工在节能方面要有相应的计划,建立节能措施。

(5)节地及施工用地的保护。制定临时的用地指标,设计临时节地规划及施工平面的规划布置措施。

2.1.3实施管理

(1)绿色施工应该对整个工程都实施动态的管理,加强对施工方面的策划、低、对施工设备的准备、对施工材料的采购以及对施工现场及竣工验收的管理与监督。

(2)结合工程施工项目所具有的特点,对绿色施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通过有效的宣传来营造一个绿色的施工氛围。

(3)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绿色施工理念的培训,增强员工在绿色施工方面的意识。

2.2从环保角度出发,基于绿色理念的施工技术研究

2.2.1对施工扬尘的控制

(l)在运送土方、设备、建筑材料以及垃圾的时候,避免对场外的道路造成污染。运输易飞扬、以散落的物料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密封处理,防止运输过程中四处飞散。车辆本身也应保持清洁,在施工现场要设立相应的车辆清洗槽。

(2)在进行土方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覆盖、洒水等措施,达到在作业区域目测扬尘的高度要小于1.5m,确保其不扩散到厂区之外去。

(3)装饰装修、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内目测扬尘的高度应小于0.5m。对于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在堆放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覆盖措施;对于粉尘类物料进行封闭处理;对于厂区之内能够造成扬尘的建筑垃圾以及材料在搬运的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降尘措施,例如洒水、覆盖等。

2.2.2振动与噪声的控制

(l)对施工现场噪声的排放要进行严格的监控,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对现场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马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在确保施工正常的情况下,选择噪声小、振动低的机械设备,并采取隔震隔音的措施进行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及噪声。

2.2.3水污染的控制

(l)施工过程中污水排放要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针对不同的污水要有相应的排放、处理措施,例如化粪池、隔油池以及沉淀池等。

(2)污水的排放应该委托给权威单位进行水质的检测,并且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3)保护好地下水环境。采用具有较好隔水性能的边坡支护技术来防止施工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位较低或者是水资源不充足的地区尽量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及使用.在基坑开挖的抽水量达到50m3以上的时候,必须进行地下水的回灌,而且在回灌的过程中要确保地下水不被污染。

2.2.4土壤保护

(l)注意对施工地表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壤发生侵蚀现象,造成土壤流失。在因施工而造成的裸土区域进行及时的沙石覆盖或者植被的种植,减少土壤的侵蚀;若是因施工而造成了地表的径流土壤流失的现象,那么主要及时的设置地表的排水系统,或者利用植被覆盖、稳定斜坡等措施来减少土壤的流失。

(2)防止化粪池、隔油池以及沉淀池出现堵塞的现象,定时定期的对其进行疏通处理,并委托相关的单位进行清运。

(3)对于施工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品应进行固定的投放回收,然后通知相关的部门进行回收处理,绝不能与建筑垃圾进行混合外运,避免对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2.2.5建筑垃圾的控制

(l)对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设计,例如住宅建筑的垃圾每万平方米之内不应超过400t。

(2)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在利用率,努力达到回收利用率达到30%,对于拆迁产生的废物的利用率争取大于40%。对于碎石、土方等建筑垃圾,可利用于铺路、填埋地基等,来提高其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3、结论

建筑业是一个生态环境影响严重和能源消耗巨大的行业,减少消耗、降低污染、保护生态和环境管理是工程建设中所要去解决的问题,将施工技术绿色的理念植根于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并严格实施,才能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起到真正的效果,同时对整个行业绿色而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闫乃华.绿色理念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第8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关键词: 环境卫生;问题;方法  

    一、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在山沟,有的在水库边,有的在荒地,有的在平原挖坑填埋,还有的就在市区内坑洼地带和废旧场所将垃圾堆积成山,给城区环境卫生造成极坏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子孙后代健康贻害无穷,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市的文明发展与进步相背离。 

    解决办法: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各街道和村(居)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着眼长远,最大限度地减少乱扔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后代造福。 

    二、城市环境卫生多头管理,结果造成管理真空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设立开发区、高新区等相继出现,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有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夜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河道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现象。有的责任单位放任自流、管理不到位或不尽人意,有的对辖区卫生根本不管、不顾,造成部分区域垃圾遍地,塑料袋满天飞等脏乱现象,给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解决办法: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三、城市繁华地段的卫生保洁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都是白天保洁,夜间卫生无人问津,每个城区都有商业区、繁华路段和人员密集区。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晚间超市、夜市的购物人流甚至比白天还大,购物者利用晚上闲暇选择自己的商品,相应产生的垃圾杂物也在增加,若没人保洁,势必造成垃圾堆积和塑料袋随风飘移,只好等到第二天才能清扫保洁,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面貌。 

    解决办法:对于城市商业区、人流密集地段试行两班倒的保洁方法,白天有人管,晚上有人扫,这就需要增加保洁资金投入,增加保洁员数量。通过加大保洁时间和密度,最终达到清洁城市的目的。 

    四、垃圾容器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环境问题 

    城市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环卫事业的资金投入也不同。有的区环卫设施新颖完好,有的区垃圾容器陈旧、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甚至产生清运不及时、箱外垃圾长期堆积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极易影响市容环境和百姓生活,影响招商引资和政治、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解决办法:垃圾容器属于单位内部并由单位、物业部门管理的,自行出资到环卫指定经销单位购买;属于环卫部门自身管理的,及时更换、更新或维修,对于使用的铁制容器及时油漆冲刷,使垃圾设施及收集点面貌一新,建立巡回保洁清洗队伍,使垃圾容器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对于垃圾容器数量不足的,及时增设垃圾容器,确保覆盖率,保证日产日清。

    五、运输粘带和撒漏问题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运输撒漏是城市道路污染的重要问题。造成道路污染的原因有: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超载、封闭不严或设备破旧造成撒漏;建筑工地出入口因车轮碾压形成粘带等等。另外,夏季垃圾运输车辆的污水撒漏,雨污混合,污水增多,再加上积压车操作压缩后污水排放不及时,运输途中刹车造成大量污水晃出,臭气熏天,造成城区环境二次污染。 

    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的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直至恢复原貌。加强对工地出入口监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时水洗车胎和冲刷带出的黄泥,确保出入口清洁,减少粘带的发生。加强对夏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所有满载车辆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运输,把垃圾污水消灭在运输起步之前,最大限度地确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六、加大环境卫生监察管理力度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保洁的不平衡,乱扔乱倒形成的卫生死角,运输的撒漏等方面城市环卫问题时常可见,为了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卫生都要十分重视。城市环卫管理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这就要求组织专业的环卫监察队伍,对城区进行日查、周查和月查,并及时提交检查汇总报告。 

    解决办法:环卫监督检查的内容要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作业规范和考核办法,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考核。每周对城区环卫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反馈,督促整改和提高。每月对城区考核情况汇总报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中还根据工作实际和大市区的发展要求,提出各城区加强环卫管理的局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考核中,监察队伍与城区环卫单位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对发现的阶段性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及时下发,得到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本着为市民服务、不断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原则,根据不同季节,重点加强对不同内容的监管,冬季对清理积雪、煤灰污染,夏季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撒漏、垃圾箱(桶)污染、垃圾车污水撒漏、雨季流黄等方面的监管,对污水撒漏和垃圾死角、野垃圾场等环境问题及时拍下影像资料,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9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 施工技术绿色施工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国内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期,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概念开始传入我国。由于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同时也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如区域差异巨大、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等,使得我们在研究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将会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我国绿色建筑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中国21世纪议程》之后,此后,有关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理论研究开始走向繁荣。2001年11月26日建设部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1年12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个国家强制性标准;2002年3月1日建设部办公厅做出《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3年11月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负责起草的《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出台,此举旨在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推动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使奥运工程达到较高的环保标准。2004年起,北京市在建筑工地开始全面推行绿色施工。

二、绿色施工的定义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施工与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施工中的体现,因此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三、建筑施工的绿色设计

1、绿色施工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一个工程要实施绿色施工,没有组织措施,岗位责任制、施工规划、评价体系等系列制度是无法实现的。真正的绿色施工还在于要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有效的实施方案,确保体系有效的运行,并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和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实施监督管理。同时,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通过宣传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为了使绿色施工能够做到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在绿色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对绿色施工的效果进行自评估和专家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导则》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的内容也纳入到绿色施工管理的范畴。

2、扬尘、噪声和光污染

扬尘、噪声和光污染是当前施工影响环保的三大焦点。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源之一是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粒径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由于体制问题,政策法规欠缺,管理不到位等众多原因,施工中材料使用的随意性、无意性大量存在,且房屋建筑工程中2/ 3建筑物成本属于材料费,所以节材是绿色施工的重中之重。

3.1建筑垃圾

绿色施工节材的重点是我国目前新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需要减量,而且要加强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的环境危害性和资源浪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侵占土地;②污染水体;③污染大气;④污染土壤;⑤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⑥造成安全隐患。建筑垃圾涉及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大问题,是绿色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绿色施工导则》明确提出: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1万m2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t;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50%。

3.2模板工程

在现浇混凝土 结构工程中,模板的工程量约占30% - 40%,占工期50%左右。过去模板体系约占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1/ 3,现在开展租赁业务情况有所变化。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绿色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节材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建筑模板发展至今,种类日渐多样化,品种规格迅速增加,木胶合板模板占有率超过55%,小钢模板、竹胶合板模板、全钢大模板、其他模板各自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在工程施工中,以竹(木)胶合板为模板材料,用低质易耗廉价打入建筑模板市场。

针对模板体系的要求按照导则可以: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次数。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总原则是:节约资源,提高周转次数,提高生产率,保护环境。

3.3预拌混凝上、商品砂浆和散装水泥

发达国家预拌混凝上的应用景已达总景的60%~80%,美国为84%,瑞典为83%,我国仅为20%左右。预拌混凝上比例的低下,意味着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实践表明,相比于预拌混凝上生产方式,现场拌制混凝上要多消耗水泥10%一15%,多消耗砂石5%~7%,同时,由于现场拌制混凝土受技术人员的水平、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很大,除不能确保质景外,还污染环境。因此,按照《绿色施工导则》明确要求:推广使用预拌混凝上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

3.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建筑施工用水量大,尤其是混凝土用水占了施工用水的绝大部分,目前,我国的混凝土产量逾20亿m3,每m3混凝土搅拌用水量以185kg计,需用水3.7亿t。混凝土养护用水视地区及季节而定,专家测算为搅伴用水的2~5倍。初步估算混凝上的搅拌与养护用水为10亿t。而且基本上用的都是自来水(工业用水的价格还高于生活用水的价格)。目前整个国家的水资源缺口为60亿t,建筑施工用水占如此大的比重,足见节水是绿色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要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今后应结合我国污水处理的规划(管网建设及水景供应)针对大中城市预拌混凝土站与预拌砂浆站网布局,在对再生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要求企业集团开展“再生水作为混凝土用水”试点应用,继而推广到更大范围,使绿色施工节水落到实处。关于施工阶段收集雨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施工现场除了工程施工必须消耗的用水量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用水,其中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是最主要的部分,加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部分节水管理基本上与工矿企业生活用水情况相同,相异的是施工现场的生活区是临时设施,管理中关键是要克服临时思想,做到生活区用水的集中有序管理,雨水污水废水的分流排放,以及现场内雨水、可利用废水的循环利用。

结语

本文从绿色施工的理念、阐述了建筑施工采取绿色施工的具体措施。因此,应该大力推崇绿色施工,让绿色施工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施工场地。政府也应作出措施,帮助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理念,引导建筑行业不断向绿色施工迈进,给予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总之,建筑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成为当今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并为人们所接受,将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从而达到经济和坏境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孙建钢.浅析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1,(01):143-144.

[2]黄映鹏.民用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36):113.

[3]邓志刚.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3,(08):6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