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护理安全检查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安全检查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安全检查总结

第1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关键词] 精神科; 安全管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6.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12-01

精神专科由于患者病情的特点,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潜逃、误服药物等,从而引发护理安全危机。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现总结如下。

1 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的内容

1.1 环境的安全管理 病房门上设观察窗,便于观察病人的活动。门窗牢固、门锁易开,玻璃窗用特别的防爆玻璃以防病人冲动时造成损伤,墙上无钉子、拉绳等危险品。

1.2 危险品的安全管理

1.2.1 病房内的危险物品 如温度计、保护带、刀、剪等须定量、定点放置,班班清点并交班。

1.2.2 病人入院时,接诊护士应仔细检查危险物品 如发现任何刀、剪、火柴、鞋带、皮带、衣带等,应全部交送家属带回或登级保管。

1.2.3 病人外出检查 活动或会客结束回病区时,应注意检查危险物品,防止流入。

1.2.4 病人不能随便进入治疗室、办公室 严防病人擅自取药、藏药及取其他危险品。

1.2.5 Ⅰ级病室及Ⅰ级护理 病人每日进行安全检查,Ⅱ级病室及Ⅱ级护理病人每周至少进行安全大检查2次,以便及时发现危险品。

2 病区人员的安全管理

2.1 病人的管理 1)病人外出检查、治疗、活动时,要有护士陪护,并注意病人的行为,防出走、逃跑。2)遵守工作制度,除特殊情况需卧床休息外,均要求病人按时起床,饮食、活动、就寝,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3)设法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定时会客,以利于病人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4)对病情稳定的病人可在病区内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和康复训练。

2.2 病人家属的管理 1)做好宣教工作,告知其探视病人的时间,探望时不带危险品进入病区,接触病人时尽可能避免刺激性言语及一些不良事件,以免病人受刺激后病情反复,甚至发生意外。2)加强督查每次对来院探望的亲属带给病人的物品要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品后方可让病人保管。

3 加强队伍建设

3.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危机意识,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执行病区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规范操作。

3.2 密切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攻击行为的前兆特征,如病人出现不满、气愤、幻觉、妄想症状加重,以及患者受症状支配产生消极行为或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轻生自杀等,就要提高警惕,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3.3 接触有攻击行为的病人,要注意方法 避免激惹性言语,要与病人保持一定距离,站在易于脱险的方位,并做好交接班。

3.4 对存在神情妄想的病人应适当回避

3.5 一旦出现病人攻击,护士要临危不乱 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护措施,使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在控制病人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4 加强制度建设 针对可能引发安全危机的所有问题进行整改,制定相应的制度,如针对自杀、逃跑,建立《交接班安全检查制度》;针对护送患者在做辅助检查途中可能发生的伤害、逃跑,建立《患者送检管理制度》;针对患者可能藏药,不配合治疗制定《药品插队和吞服制度》等等。同时制度的建立应体现动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客观情况的变化,应不断更新和完善。

5 小结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指标之一[1]。患者安全是一切医疗、护理活动的基本目标,护理工作人员只有在确保护理安全的基础上,主动识别并规避护理安全风险,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因此,精神科病区的安全管理不仅影响到病人能否有效获得各种治疗和护理,同时对于如何预防意外事件,保证病人安全以及为病人提供一个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环境,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2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131

【摘 要】目的:归纳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并介绍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从2012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52 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自我伤害、无故发作、冲动伤人、蓄意破坏的相关因素。结果:导致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出现安全问题因素有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环境因素,针对性护理包括做好入院评估、安全检查制度的实施、护患沟通、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结论:把握好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并有意识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规避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关键词 冲动型人格障碍;安全问题;针对性护理

导致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我们只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才有可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处理,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对诱发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介绍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2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52例,全是服刑人员。其中男34 例,女18 例;年龄21-49 岁,平均29.2±14.5 岁;文化程度:文盲11 例,中小学32 例,大中专9 例;自我伤害9 例、无故发作15 例、冲动伤人16 例、蓄意破坏12 例

1.2 方法

对引发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据此实施针对性护理:做好入院评估、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开展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

2 结果

导致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出现安全问题因素有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环境因素,经针对性护理后,不良问题由每月4 起控制在每季度2 起之内。

3 讨论

3.1 引发安全问题的因素

3.1.1 患者因素

长期拘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的不满情绪,对他人和社会充满怨言,甚至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他人,长期处于焦虑、愤恨的状态,而医院又是一个更加封闭、更限制自由的地方,患者常借由小事来发泄自己不良情绪,轻则毁坏他人或集体财物,重则挑衅别人,与别人发生冲突,伤害他人。患者入刑后长期无法与家人和朋友生活在一起,觉得被朋友和家人抛弃,且对未来的生活无望,情绪低沉、抑郁,出现割舍社会的念头,继而出现自杀这种极端行为。

3.1.2 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工作态度不端正,不仅安全意识差,没有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且主动服务意识差,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导致问题持续发展,引发安全问题[1]。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弱,警惕心较弱,对患者的暴力倾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性约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入院的患者。护士沟通能力有限,尤其是新进护士,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成为安全问题的诱发因素,没有有效的沟通,护士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甚至向患者发出错误的讯息,激发患者的兴奋或冲动,继而诱发安全事件。

3.1.3 环境因素

在封闭管理模式下,不同类型的冲动型患者生活在一起,各种危险因素相互诱发,成为滋生不良情绪的土壤,容易发生冲击行为[2]。此外,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学,安全设施欠缺,已成为医院最大的安全问题,出现冲击行为时医护人员的干预限度有限。

3.2 针对性护理措施

3.2.1 做好入院评估

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的个性特征、发病诱因、病史、是否存有攻击行为,把握好患者的思想动态、病情,并据此进行针对性护理。比如,重点监护高危患者,实施隔离监护,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发现异常后及时劝说制止;保护性约束具有明显自杀意图或攻击倾向的患者。

3.2.2 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病房内的实施,避免零件或部件丢失,并及时休息好。专人发放、专人保管等器物,比如指甲剪、手工剪、理发刀,避免患者用于自伤和伤人。患者持有什物出现伤人企图时,要镇静处理,通过言语安抚、疏导患者情绪,或注意患者注意力使其放下什物,不可抢夺,以防问题加剧[3]。此外,也可让患者信任的人劝说患者。如果伤人正在发生,可趁患者不备从侧面或背面制止,尽量避免正面交锋。

3.2.3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与患者保持坦诚、持续的沟通,避免患者出现被愚弄、被忽视的感染,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后续的护理措施的实施顺利奠定基础。在与患者沟通时态度和蔼,尽量满足患者需要,不能满足的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尽量避免直接拒绝患者。对于与家属失联或联系很少的患者,应尽量帮助其与家人进行联系,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爱,防止患者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建立有益的兴趣行和爱好,使患者有感情寄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3.2.4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不恶语相向,没有嫌恶表情,更不得出现害怕表情,以免向患者传递出错误信息,诱发患者不良情绪,尽量使患者处于一个相对平和、安详的心理状态下。让患者产生被理解、尊重的感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杨木高, 杨建伟. 绽放的凤仙花——一例冲动型人格障碍罪犯的案例分析报告[C]. 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2008:77-81.

第3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者,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0一10岁,平均年龄为6岁。分析总结儿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

l.2一般方法

l.2.1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方应重视儿科护理病房的管理,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明晰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任务,以护士长为代表,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组成儿科护理病房监察小组,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积极开展安全意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具体安排由护士长根据情况拟定科室规章制度,且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养成优良的工作习惯,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根据情况,特殊患儿,特别管理,如流行病患儿应与普通患儿隔离,重症患儿重点管理。绩效工资分配,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l.2.2提高医护人员职业素质鉴于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都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关,因此,院方的培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方法有几下几种①强化服务意识:护理工作不仅属于医疗范畴,更是一种服务,护理人员应做到热情、认真、耐心,对待患儿应轻声细语,动作轻柔,尽量消除患儿恐惧感l3]。对待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也应理解,耐心解释;②提升职业技能:护理人员应多多实践学习,熟悉操作流程、规则、药理知识等,提高职业素养,实践中才能少出差错;③增强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强化学习“三查七对”,及时观察患儿病情并准确记录患儿病情变化,交接班时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以免患儿病情失去控制。

1.2.3改善医疗环境

患儿自身的特殊性,直接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受伤的概率升高,院方应适当增加或定期维护、保养护理设施,检查护理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安排护理人员按时巡查,避免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来自环境的二次伤害,设施的健全也可使家长在陪护患儿的过程中更加便捷舒适,家长和患儿都身心愉阅习。

l.2.4宣传儿科护理知识

儿科护理病房应制作相应的宣传栏,加强普及儿科护理知识和科学合理的儿童教育方案,使家长对于儿童的护理及教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重新认识护理工作的内容及性质,在护理人员的工作过程中也多一份理解。护理人员也应多与家长沟通,及时汇报患儿病情极其发展变化,做到让家长心中有数,对病况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结果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几下几点:医院管理方面的占比为23%,医护人员素质问题比较突出,占比为62%,医院护理环境因素占7%,家长方面占5%,其他因素较少,占比较低,占3%。

三、讨论

3.1存在的问题分析

3.1.1管理方面的因素

许多医院由于规模小,护理人员配备不齐,医院管理层尚未形成系统的的管理方式,导致儿科护理病房的管理混乱,具体表现为①工作制度不完善;②责任制度不明朗;③工资制度无差别化,会导致许多问题,如:儿科当班护理人员工作任务不明确,交接班混乱;科室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个人,出现安全事故后,推卸责任;医院没有安排安全检查工作及定期进行提高安全意识的培训学习等。

3.l.2护理人员素质问题

儿科护理的许多纠纷或患儿家长不满、投诉等,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①服务意识淡薄、态度恶劣:由于儿科的特殊性质,护理人员每天要解决诸多患儿琐碎的问题,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精力消耗过大,导致工作情绪差,服务态度恶劣,甚至对患儿粗暴对待;②护士一般较为年轻,甚至有护校实习生,对于护理知识尚未融会贯通,且实践时间短,实际操作方面尚不熟练,如注射时无法准确把握位置、静脉留置针处理不当等。药理知识匾乏,甚至会出现药物用量计算失误等情况;③缺乏责任感:对于儿科护理工作不重视,得过且过,对工作是否做好漠不关心,不注意细心检查,排除安全隐患;④工作态度不端正: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时态度不认真,会出现许多安全问题,如填错表格、取错药、写错记录等,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3.l.3医院护理环境因素

儿科以其性质的特殊性,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儿科护理病房安全预防工作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对于护理的环境的改善也十分必要。儿童尚未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行为没有预见性,且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恐惧,会产生抗拒心理,很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来自环境的意外伤害,如滑倒、从病床坠落、磕磕碰碰等。

3.l.4患儿及家长方面的不稳定因素

儿科患者较为特殊,均为婴幼儿,患儿都具有语言发育不成熟、行为没有预见性、自我保护意识差、心智不健全、病情复杂多样且变化快等特点,他们无法准确表达出身体的感受,疼痛时任意哭闹,情绪差,治疗时不愿意积极配合,护理的实践过程也有困难,且极易出现意外差错。另外有家长缺乏医疗知识,对于医院规定置若同闻,不理解护理工作,缺少与护理人员的沟通,言行举止极端,容易引起纠纷,这也是护理工作的重大阻碍。

四、总结

第4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229例,男132例,女97例;年龄3个月~14岁。

1.2检测方法

采用ICSMADSEN公司生产的ICSCHAR-TREP脑干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不合作患儿均口服10%水合氯醛溶液(0.5ml/kg)入睡或自然入睡后于本底噪声小于25dB(A)的隔声、电屏蔽室内,记录电极置于前额正中靠发际处,地级置于鼻根部,参考电极置于双侧乳突部,电极片为一次性使用,极间电阻<4Ω,刺激声为交替短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最大刺激强度97dBnHL,叠加次数为1024次,带通滤波100~300Hz,根据外耳道大小选择适合患儿的一次性插入式气导耳机,常规进行ABR测试和记录。

1.3结果

经精心护理后,本组患儿顺利完成检查226例,镇静效果不佳,未能测出结果3例。

2舒适护理

2.1创造安全、舒适环境

测试安排在电、声屏蔽室内进行,屏蔽室位于远离大功率的电器装置,如:CT、MIR室等,室内除前级放大器外,禁止其他电源入内,如,手机、手提电脑,以防干扰。室内备抢救车、氧气,电动吸引器,以防急用。检查床整洁、干净,室内调节暗光,室温22~24℃、湿度50%~60%(防止湿度过高,患者出汗导致电极脱落,影响检查),使患儿感到舒适、安全、放心。

2.2检测前的舒适护理

预约检查时,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向患儿家长介绍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仪器的先进性、安全性。预约上午检查患儿,早6∶00唤醒,早餐少饮水。预约下午检查患儿,午餐少饮水,嘱其取消午间睡眠。不能配合检查的患儿,检查前30min口服10%水合氯醛0.5ml/kg,加适量开水稀释,禁空腹服药,避免对胃刺激。排空二便,进入检查室,用乙醇棉球对贴电极部位皮肤进行脱脂,然后诱导睡眠,待患儿安静入睡后,正确安装电极,开始检查。

2.3检测中的舒适护理

检查时患儿取平卧位,全身放松,闭合双目,保持安静状态,以免干扰结果。检查中时常观察患儿电极片、耳机是否松、脱,用镇静剂后呼吸有无异常变化,如有异常,停止检查,对症处理。使用镇静剂患儿需在药物有效作用时间内完成测试,全程由家属陪护,消除患儿恐惧心理,防止患儿坠床,做到安全检查。

2.4检测后的舒适护理

检测结束拆除电极,整理备用,唤醒患儿,使用镇静剂者,嘱家属待患儿完全清醒后,无不良反应,方能离开检查室。将检查结果备份留底,以便为患儿听力变化提供资料。指导家属予患儿远离噪声环境,避免外伤,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护听力。

第5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士长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小组护士、外勤护士各尽其职,基本杜绝了病人叫液的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护理差错及事故。

3、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4、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二、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服务意识

1、从业务素质抓起,按年初制订的“三基”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坚持了每季度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每月由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及一项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成绩纳入个人档案,

2、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

3、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于今年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护理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完整、客观的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的合法权益。

4、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让护理人员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单纯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5、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组织讲课,以及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

三、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定期督促检查护理安全,重点加强了节前安全检查,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规范了毒麻药品的管理,做到了专柜专人管理,抢救车内药品做到了“四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量、定数,班班交接,有记录。抢救设备及时维修、保养、保证功能状态备用。

四、规范教学,加强对护校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工作中的不足:

1、个别护士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

2、整体护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护理书写欠规范。

3、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如一级护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级护士的服务,仅次于日常工作。

4、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

第6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关键词】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

1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

1. 1 生物学因素

1. 1. 1 性别和年龄年青男性和中年女性患者。

1. 1. 2 躯体疾病、颅脑损伤、内分泌代谢紊乱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

1. 2 心理社会因素

1. 2. 1 性格特征 由于患者是集中治疗, 彼此之间常因一些琐事导致对对方不满;躁狂症患者的过分挑剔等, 从而发生口角、争吵、打斗等。

1. 2. 2 环境因素 居住条件不好、拥挤、噪音、人际关系紧张, 会增加心理压力, 易产生烦躁、冲动行为。

1. 3 疾病因素 受精神症状影响, 如被害妄想、命令性幻听的支配, 认为有人将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或伤害;或有人命令自己先发制人。

1. 4 患者家属因素 对患者态度冷淡、漠不关心、不重视患者、不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1. 5 护理人员因素 对患者态度简单生硬、训斥、嘲讽、怠慢等造成患患者的反感, 亦可诱发暴力行为。

2 暴力行为的临床表现

2. 1 暴力行为发生前的表现 激动、不满、表情愤怒, 语速增快, 无理要求增多, 过分挑剔、抗议, 过分关注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或歪曲事实, 活动增多、坐立不安等。

2. 2 发作期表现 冲动、伤人、大喊大叫、谩骂等。

3 预防措施

3. 1 改善服务态度 患者入院后, 护士应态度和蔼,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消除患者的敌对情绪, 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2 加强责任心 护士在岗时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对患者的病史, 精神症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患者入院后要知道其姓名、诊断、治疗、用药情况、护理要点, 要详细了解病情, 掌握其既往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方式、使用何种工具。

3. 3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良好的理论基础, 熟练的操作技能, 能不断开阔护士的视野, 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做好对暴力行为预见和应对。

3.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二级护理患者, 每15~30 min巡视病房一次, 重点患者要不离视线。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要善于从患者的言语、行为、表情等外在表现, 预知患者的内心反应, 及时预防和制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3. 5 加强与患者沟通 鼓励患者抒发内心体验, 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对其提出的无理要求, 要给予合理的解释, 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4 暴力行为的护理

4. 1 认真评估患者的情况 通过询问病史和患者的行为表现, 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采取恰当的方法, 减轻或消除引起暴力行为的因素。

4. 2 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安静的修养环境, 同一种类患者尽量分开居住, 尤其是躁狂症患者, 以减少接触机会。

4. 3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对精神患者要有尊称, 与其交谈要有耐心, 以使患者有感到安全。我们要时刻牢记, 服务的对象是失去理智的,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暴力行为的精神患者, 必须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和高度的奉献精神, 理解并接纳患者的一切行为。

4. 4 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坚守工作岗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清除病室的所有危险物品, 如静点时有专人守护, 静点结束后及时收回点滴架。随时随地做好安全检查, 禁止危险物品进入病房。

4. 5 做好心理护理是预防暴力行为的有效手段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 要学会引导患者倾吐内心的感受, 帮助改善其人际关系交往中的缺陷, 早日回归社会。

4. 6 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 技术操作比较少, 更多的时间是与患者之间沟通与交流, 但是这种沟通有时并不一定顺畅, 甚至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为每个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社会背景各不相同。所以护士不但要有丰富精神科护理知识, 还要掌握心理、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 给患者提供帮助, 将暴力行为降到最低。

4. 7 做好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顺应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 保证患者准确服药, 以最快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血药浓度, 减少暴力行为发生。

4. 8 鼓励患者参加积极而有意义的活动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如绘画、下棋、手工制作、游戏等。这样既丰富了住院生活, 又可减少和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4. 9 暴力行为的护理 患者发生暴力行为时, 如果使用保护性约束, 要让患者明白, 保护性约束是协助其增加自我控制能力, 而不是处罚手段。2013年5月1日《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 其中明文规定:在医疗机构范围内的患者, 发生或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行为时, 在没有其他可替代的措施时才可使用, 操作时应该有医嘱, 必须要有执业护士在场, 还应有记录, 实施后及时告知患者的监护人。同时, 对保护性约束的患者要有专人护理, 要观察肢体的血运情况, 做好二便及饮食的护理, 每次使用时间最长不能超过4 h[1,2]。

5 结论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产生的后果及危害非常大, 它不仅涉及到患者的自身的安全, 也涉及到医院工作人员及其他患者家属的安全, 因此做好精神科的安全护理工作, 特别是做好住院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第7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1、护理单元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护理部拟定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采用工作量,工作质量和质量缺陷相结合综合考核。各护理单元认真组织实施,进行考核,通过工作量化考核促使护理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2、以过细、过精、过实、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护理部将深入科室规范各环节管理。

3、坚持三级质控组每季、月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及时通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对检查出的结果进行排名次,形成科室间的相互竞争,年终护理质量前三名的科室给予一定奖励,连续两年后三名的科室予以惩罚。

4、护理部针对20xx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性修改单项考核扣分,加大考核惩罚力度。

5、加大医院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执行,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应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疫源地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使用后的物品按处理原则进行消毒,一次性物品按要求管理、使用、处理。

二、护理安全则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护理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应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1、护理部做好宏观管理,补充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各层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安全工作,继续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和节前安全检查和节中巡查。

2、护士长做好微观管理。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3、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新毕业、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家庭发生不幸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外科护理的工作计划范文2一年转眼即逝,**年就要过去了,**外科的工作也基本步入正轨。现总结如下:

思想上

在这一年中**外科最少只有八名护士,最多有十二名护士,每位护士都很热爱这个年轻的集体,不管工作有多忙多累,大家没有怨言,经常加班加点努力把工作做好。

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关键时候,同志们能够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同志们还能发扬团结友爱精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工作上

1、大家认真开展了“百日无缺陷活动”,执行科室防范护理缺陷的方案,增强护理人员参与意识,医学教,育网|共同提高护理质量;

2、组织护理人员共同学习《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任何借口》两本书,落实科室的护理细节质控措施;

3、建立了外科手术备皮的细节质控管理制度,每位护士都能够按此执行,达到了有效提高备皮质量、控制感染的目的;

4、规范了科室的入院指导、住院指导、围术期指导,并装订成小宣传册,方便住院患者查阅与护士的指导,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5、全员参与护理部组织的礼仪培训,并积极参与展示风采的礼仪情景剧的评比,努力为科室争得荣誉;

6、按照护理部的要求,规范执行“床旁交接”礼仪和“接待礼仪”;

7、全年基本做到了对化验单的细节管理,确保每位患者住院期间能够及时留取所需化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管理上

医学教,育网|紧密跟随医院、护理部的各项改革:

1、学习并推广使用HIS系统。组织全员进行学习,教会每位同志进行查帐核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后及时与大家沟通。

2、护理质量管理逐步提高。配合护理部的取消季度检查、改为随机的日查,每位护士都各司其职,努力管理好自己的病人,做好本职工作。

3、根据工作岗位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岗位职责,在普通病房增加了辅班,并重新制定了各个班的每日重点工作,使重点工作内容更加突出、同志们工作更加明确。

4、设立了“记事本”,记录需每位护理人员应知晓及注意的事情,固定放在护士站,并阅者签字,确保有效传达。

5、设立了出院患者登记本、会诊登记本,保证出院证明能够准确及时送到出院处、会诊但能够及时送到会诊医生手中。

学习上

1、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在鼓励大家自学的同时,每日晨交班提问一个专业知识的小问题,共同学习。

第8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后的情绪体验,分析暴力攻击发生的原因及对其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分析12名临床护士遭受暴力攻击后的情绪体验。结果:护士在遭受暴力攻击后主要出现愤怒、委屈、恐惧、无助、抑郁等情绪变化,严重影响了工作和正常生活,渴望暴力攻击后的支持系统,希望制定相关处理流程及休假制度。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应重视护士遭受病人暴力攻击后出现的情绪反应,建立完善的遭受病人暴力攻击后的支持系统,提高精神科护士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 :精神疾病;精神科护士;暴力行为;质性研究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83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feelings of psychiatric nurses affter violent attack

ZHU Yi-yan,LI Hong,ZHU Yan-ling

(Shenzhen Mental Health Center,Shenzhen51802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eelings of psychiatric nurses affter violent attack,and analyze the causes and impact of violent attack,so as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intervening measure.

Methods: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was used in the study.Twelve psychiatric nurses suffered from violent attack were interviewed.

Results:The main reactions of psychiatric nurses to violent attack were anger,injustice,fear,hleplessness and depression,serious impact on work and living quality,they expected to get supports after violent attack,hoped to formulating processing flow and the leave system.

Conclusion:It is suggested tha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actions of psychiatric nurses suffered from violent attack,and build a perfect supporting system,so as to improve their work enthusiasm.

Key wordsPsychiatric disease;Psychiatric nurses;Violent attack;Qualitative research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疾病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最为常见[1]。有研究认为[2],精神科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工作在照顾病人的第一线,直接接触病患时间最长,遭受病人攻击的行为最高,而护士所占的比例又最高。攻击事件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3],有调查显示[4],90%以上的护士在遭受暴力攻击后出现后遗效应,如闪回、失眠、恐惧、抑郁、休假等[4]。同时也使得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下降,对工作失去热情,出现倦怠和离岗的现象增多。本研究深入剖析精神科护士在遭受暴力攻击后出现的情绪反应,旨在为稳定护理队伍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遭受过病人暴力伤害的12名临床护士进行访谈。用N1~N12进行编号,样本量取决于资料饱和程度,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为止。研究对象年龄>18岁,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其感受并同意受访。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5]为指导,以受暴力攻击后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在暴力伤害后1~3个月内,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个体化深入访谈形式收集资料,并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同步录音。访谈过程根据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并采取追问、重复、反问等方式对访谈对象反映出的信息进行确认,访谈内容是有重点的开放性问题:(1)暴力伤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2)暴力伤害后内心真实感受的描述。(3)暴力伤害后对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4)暴力伤害发生后你最希望得到什么帮助。(5)对防暴力技能知识你了解哪些。

1.3资料分析遵循Colaizzi七步法[6],仔细阅读访谈记录,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汇聚,并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最后返回参与者处求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结果

2.1暴力发生后的心理体验护士在遭受暴力攻击后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使护士心理质量下降,并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1.1愤怒在访谈过程中,大多数访谈对象在遭受暴力攻击后首先出现的情绪反应是愤怒,并且专科工作年限越少,愤怒的情绪越强烈。N10说:“我正专心地给病人打针,其他2个同事帮忙按着,没想到让病人突然咬了一口,当时都想还击回去。”N3说:“我又没做错什么事,他怎么可以随便打人呢?”

2.1.2委屈有调查显示,35.31%的护士是正在巡视的时候发生的暴力伤害[7],病人突然冲动,没有任何征兆,访谈对象没有任何准备,在遭到暴力攻击后委屈地特别想哭。N5说:“我看病人在大厅抽烟,跟他讲要到阳台上去,没想到病人突然就踢来一脚,当时好想哭。”N11说:“我正在大厅清点病人,没想到有个病人上来就咬了我一口,真是防不胜防。”除了来自受伤本身使访谈对象感觉委屈外,有的护理管理者管理方式粗暴,护士受伤后不先给予安慰疏导,反而责怪护士处理方式欠妥也是让访谈对象感觉委屈的另一因素。

2.1.3恐惧N1说:“我很害怕病人向我靠近,会本能地向后退。”N3说:“我晚上会做梦梦到被病人追,醒来吓得大汗淋漓。”我院从2004年成立“社会流浪人员精神病区”,收治的病人都是没有身份证明、姓名不详、语言表达不清,因既往病史不详细,都是住院一段时间后才查出患有各种各样的传染病,N11说:“后来查出来咬我的病人有梅毒,感觉心里特别恐惧,害怕被传染。”

2.1.4无助我院心理病区为开放式病区,因病人病情较轻,所以夜班只有一个护士值班,虽然每个病人都有陪护,因陪护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在病人发生冲动时很难帮到手。N9说:“当时感觉好无助,如果不是保安及时赶到,我肯定被病人打死了。”N4说:“上夜班没有安全感,一旦遇到病人冲动感觉孤立无援,保安上来都要几分钟。”

2.1.5抑郁因缺少“工作人员受暴利攻击后的相关处理机制”,护士在遭到暴力攻击后不良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宣泄和疏导,相当一部分访谈对象出现了很明显的抑郁情绪。N6说:“那一段时间都开心不起来,辛苦地工作换来的却是病人的拳打脚踢。”N12说:“我常常早上三、四点就醒了,越想越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任何好留恋的,干脆辞职算了。”

2.2暴力伤害原因

2.2.1患者因素病人受幻觉妄想的支配,认为有人会对自身不利而先发制人,或因自知力缺失,否认有病,拒绝接受治疗,或因未满足其要求。访谈中有6例暴力攻击是在发药和执行治疗时发生的,有1例是病人产生幻听,听到有声音说有人要害他,正好看到护士进来,所以就攻击了护士。

2.2.2工作人员因素护士在接触病人时态度生硬,想急于控制住病人或者想早点完成工作的心态,工作方式直接粗暴,沟通不到位,不注意保护病人隐私,也会激惹病人。N12说:“当时都快下班了,病人药还没吃,我要强行喂服,结果就被病人踢到了。”

2.2.3医疗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加强,医师为了减少用药带来的临床风险及法律纠纷,会减少用药剂量,导致病情没有很快控制,另外现在的精神科护理模式还是以看护式为主,病人多,护理人力不足,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2.4环境因素病房环境狭窄,病人发生冲动时,护士不易脱身,也成为暴力伤害发生的另一因素。N5说:“当时两床之间只有80 cm的间距,如果空间大些,我完全可以闪躲避开。”

2.2.5管理因素每日病房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执行“病房安全管理制度”及“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导致危险物品带入病房而没有及时发现;新入职护士多,上岗前没有给予防暴力技能培训及演练,访谈中大多数护士表示看到病人发生冲动时,本能反应就是尽快将病人控制住,至于如何在不伤到自己的前提下控制住病人,专科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很多回答不上来。

2.3最希望获得的帮助

2.3.1希望得到理解和安慰发生暴力伤害后,护士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和精神专科工作年限成反比。N1说:“被病人踢了一脚,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没有一个同事来安慰,可能她们都习以为常了,没什么好说的,我感觉自己好可怜。”N3说:“是不是我太笨了才被病人踢到?就好像走在路上摔倒了,怕其他同事知道了笑话我。”

2.3.2希望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支持系统医院作为服务行业,对服务对象——病人都会制定相对很齐全很完善的流程、制度、应急预案等,以保障病人安全,而对提供服务的医护人员往往重视不够。N5说:“我们都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受伤害处理流程,受到病人攻击后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同事、护士长安慰两句就完事。”N8说:“被病人咬伤后,我特别想休息2 d,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但都没有相应的制度,如果休息也是用自己的假期。”黎赛英等[8]研究认为,86%的护士反映他们在遭受患者暴力行为事件后,希望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心理专家的帮助。

3讨论

3.1护士遭受暴力攻击后的情绪反应护士在暴力攻击后出现愤怒、委屈、恐惧、无助、抑郁等情绪变化,严重影响了工作和正常生活,因而医院管理者对遭受暴力攻击的护士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帮助尤其重要。

3.2改善病房环境设施,改良约束用具嘈杂的环境及狭窄的住院病房,一方面使得病人极容易产生兴奋、伤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使得暴力发生后工作人员很难及时脱身,避免伤害。病房及活动场所的宽敞、整洁、舒适和空气流畅,可防止因嘈杂、拥挤而引起的暴力行为。有调查显示[9],53.68%的暴力攻击是在制止患者暴力行为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发生的,因而改良约束用具,减少约束时所使用时间,会大大降低工作人员受暴利攻击例数。2011年我院引进磁控带代替传统的布制约束带,使工作人员受暴利伤害率由原来的25.80%下降到15.50%。

3.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地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护士要掌握接触病人的技巧,尊重病人的人格,避免生、冷、硬服务态度,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不在无关人员面前讨论病人病情,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减少医源性暴力的发生。

3.4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是防范暴力行为的保证,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物品检查:入院时、请假返院后、进餐后、探视时及探视结束后。日常工作中,护士认真听取交班,掌握重点病人,每班进行病房安全检查,同时护士长组织每周2次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3.5加强精神科护士暴力行为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针对临床中常见的暴力发生的场景,今年3月份我院特邀请英国及香港专家来院讲学,就如何避免伤害及如何制服病人暴力行为进行了现场演练,并做成视频下发各病区学习。

3.6制定“暴力攻击发生后的处理流程”受伤后护士知晓该如何上报,能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帮助,对于受伤严重的,有休假制度保障及一定的经济补偿。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及专家库,如果需要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专业支持和指导。

总之,精神科护士是高危险职业,管理者要重视并及时处理护士遭受暴力攻击后的情绪困扰,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精神科护理专业积极向上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维春,朱相华,李娇.小组干预对被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56-2158.

[2]耿淑霞,安瑞,王惠娟.精神科医院护士遭受暴力行为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15-819.

[3]Agranci U.Violence toward health care workers in emergency deparments in west Turkey[J].J Emerg Med,2005,28(3):361-365.

[4]Rocca P,Villari V,Boqetto F.Managing the aggressive and vident patient in the psychiatric emergency[J].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06,30(4):586-598.

[5]邓娟,何彩霞,陆雪山.精神科护士针刺伤后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786-788.

[6]辛琼林,李玉玲.质性研究资料分析方法应用的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0):16-18.

[7]贺美玲,郭志华,王红星,等.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精神疾病病人暴力行为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6A):1540-1542.

[8]黎赛英,傅廷东,洪华珍.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对护士的影响调查[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6):172-173.

[9]夏志春,周永梅.精神科护士受患者攻击状况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64-65.

第9篇:护理安全检查总结范文

XX年是“埋头苦干、创造飞跃”的一年,医院利用一年的时间主抓学科建设及人员培训,护理部在医院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重视护理骨干的培养,优化了护理队伍,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了护理安全,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大了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使全院护理服务质量稳中有升,病人满意度不断高。现将护理部XX年工作总结

一、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护理队伍

1、加强护理管理培训。医院于今年先后派两位总护士长到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学习,与此同时医院部分常委还对全院护士长及老护士长进行了培训。

2、优化整体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分四批次共选派58名护理骨干(包括10名护士长)前医学`教育网往天津医院、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学习,这是近十年来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人数最多的一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6月、7月、8月与总医院专家共同完成的14例心脏手术及术后护理,病人均已康复出院。

3、积极完成各项培训。XX年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加专题讲座14次,参加人数为1389人次。临床科室每月组织护理查房1次,专题讲座4课时,鼓励护理人员发表科研论文。续实行多渠道的学历培养。截止今年底,全院193名临床护士均为大专学历,其中已有5名本科学历,27名本科在读。

4、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5.12”护士节举办了以倡导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多项活动,以护士礼仪表演,护理操作技术展示为主。护理人员各尽所长,既强化了护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

5、加强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实习生来院后集中组织岗前培训2次,主要从实习生制度、50项基础操作技能各科室建立健全的带教制度,每名实习生均有固定带教,有小教员针对科室专业定期授课,出科由护士长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科室对实习生层层把关,确保无医疗差错发生。

二、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1、护理部定期督促检查护理工作,重点加强了节前安全检查,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规范了毒麻药品的管理,做到了专柜专人管理,抢救车内药品做到了“四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量、定数,班班交接,有记录。抢救设备及时维修、保养、保证功能状态备用。

2、坚持护士长夜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坚持每月护士长联查一次,每两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对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针对性、实效性改进措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深入科室督促护士长每日工作安排。重点查新入、转入、手术前、手术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督促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4、组织了见习期护士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她们树立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岗位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履行好白医天使的神圣职责。更好的为医院建设贡献力量。

三、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于今年严格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分病区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在组织讲座时,还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四、加强了质量管理监控力度

1、护理部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时修订完善了各种护理文件质控标准,由一名护士长专门负责检查护理文书。

2、加强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洗涤、消毒存放、下收下送工作管理,保证了消毒物品的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

3、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了护士长及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新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通过每月质量检查和护士长夜查房,对护理人员消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重点加强了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菌技术、卫生学洗手、环境卫生学、消毒监测的管理

五、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

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1、护理部首先从业务素质抓起,坚持了每半年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每月由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及一项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培养护理人员有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

2、规范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让护理人员以端装、和蔼、亲切、大方的形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3、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让护理人员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单纯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六、围绕医院工作部署,积极协助

1、配合政治处成功组织了“八。一”联欢会,与科室联合组织了新闻会、放射治疗新技术与规范化应用学术研讨会等重大活动,赢得了科室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