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体经济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私营;个体经济;就业弹性;要素相对价格
近年来,私营、个体经济在上海经济和就业增长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私营、个体经济占上海市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8%,达229.32万;私营、个体经济的就业弹性也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经济(见表2)。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私营、个体经济拥有如此高的就业弹性?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可看到,私营、个体经济面临的要素相对价格是导致其高就业弹性的主要原因。
一、就业弹性与要素价格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值,记为(L/L)/(Y/Y),其中L、Y分别指就业和国民收入。如果就业弹性为正值,意味着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方向变动,弹性值越大,则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就业弹性为负值,就意味着就业与经济增长反方向变动,经济增长将导致就业减少或者经济衰退反而促进就业增长。负就业弹性较多见于二元经济下起着蓄水池作用的农村就业。当然其他各种因素也可能会导致负就业弹性,如企业制度改革使我国国有和集体经济出现经济增长而就业下降的现象。
就业弹性与构成生产函数的要素投入和技术选择有关,而这两者又取决于投入要素的相对价格,企业作为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追求者,会按照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选择合理的要素组合。在我国转轨经济中,不同所有制经济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所处的地位不同,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也不同,因此其面临的相对要素价格从而生产函数以及就业弹性有很大差异。
二、上海市不同所有制经济就业弹性比较
(一)就业数据的选择及就业现状
计算上海市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基础数据是不同时期上海市生产总值和就业变动资料,可以从每年度的《上海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统计报告》上获取。考虑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成份和就业结构日趋多样化,传统“单位就业”统计范围内的数字不能充分反映就业的增长状况,大量新增就业(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都是通过一些传统统计不能涵盖的渠道实现的。因此,文章选择涵盖范围最广的上海市城乡非在岗从业人员总数及构成作为就业弹性分析的基础。由于从业人员分类口径有较大变化,本文按照最新分类仅将2000-2005年作为分析期。
表1是2000-2005年上海市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岗从业人员及构成,可以看到,总就业人数稳中有升,6年增加就业总量118万,年均增加近20万。由于企业制度改革等原因,国有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而随着政府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发展管制的放开和政策扶持力度的提升,其他经济就业出现快速上升,其中城镇私营和个体经济就业增加最为迅速,6年间共增加就业173.8万,年均增加近30万。从就业比重来看,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和集体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其他经济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38%快速上升至2006年的58%,而城镇私营和个体经济就业增长更为迅速,占上海总就业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9.06%上升到2005年的27.95%,6年间增长了3倍多。
(二)不同所有制经济就业弹性比较
表2是笔者根据2001-2006年《上海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的上海市各类所有制经济的就业弹性,从中可看到其他经济的五年平均就业弹性为0.53,是上海市的2倍多。城镇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就业弹性为1.14,远高于全市总就业弹性,显示出了私营、个体经济巨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变动除2001年外全部为负数,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均为正值,所以计算出的就业弹性除2001年以外全部为负数。至于集体经济,由于统计资料中包括了城镇集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所以从业人员的变动除了体现城镇集体企业由于制度改革带来的就业下降外,还包括工业化进程中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的农村就业,因此其就业和就业弹性的变动缺乏规律性。
三、影响私营经济就业弹性的主要原因
在一个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能有效运转的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企业面临着基本相同的要素价格,企业将按照其产品特征选择合理的生产规模和要素组合。不同企业由于所处行业及生产规模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的就业弹性差异,但不会存在由所有制差异引起的规律性弹性差别。然而,处在转轨经济过程中的中国,要素市场远未达到完全竞争的状态,在严重二元分割的要素市场上,不同所有制经济享受的政策优惠、面临的要素价格都存在很大差别,从而导致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就业弹性的规律性差异。从私营、个体经济来看,要素市场对就业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私营、个体经济劳动力使用的自主性较高。我国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劳动力使用的自主性不高,企业不能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任意解雇职工,导致了公有经济就业对经济增长变动不敏感,就业弹性较小。而私营、个体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带着较为明显的市场化特征,企业在劳动力使用方面的自主性较高,能较为自由地雇用或解雇企业劳动力,因而就业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敏感性较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大。
第二,“贷款难”使私营、个体经济生产中较多地选择劳动替代资本。我国处于体制转轨阶段,人们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失业等不稳定预期增加,因此居民消费意愿不高,储蓄居高不下,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上的资本利率长期处于不正常的低水平,而享受低利率好处的主要是受到政府软预算保护的国有企业,私营、个体经济获取贷款非常困难,资本需求被人为压低,而这又加剧了资本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利率水平无法上升。最后的结果是:国有企业过度地使用廉价资本,加大生产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而私营、个体经济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只能从民间或地下市场获得资本,高昂的资本价格促使私营、个体经济较多地选择用劳动来替代资本,表现在就业弹性上,私营、个体经济的就业弹性远高于公有经济。
第三,二元劳动力市场强化了私营、个体经济生产中对劳动投入的偏好。我国要素市场不完善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正规部门,一般劳动力难以进入国有部门尤其是国有垄断部门。私营、个体经济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这些劳动力尤其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缺乏必要的制度性保护,其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下,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低下,加上私营、个体经济面临融资难,利率高的困境,较低的劳动相对价格使私营、个体经济更多地选择劳动替代资本,因而其就业弹性较大。
第四,偏重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特点。我国公有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处于受抑制状态,而私营、个体经济最早是以公有经济拾遗补缺形式出现的,以规模小,就业形式灵活的传统服务业为主。上海市的现状也是如此,上海市从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个体企业数占总数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私营企业涉足的行业居前3位的分别是批发零售、制造和商务服务等规模小、劳动密集程度高的行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途径。因而产业结构特点也是导致私营、个体经济就业弹性较高的实际原因之一。
四、基本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严重分割的劳动和资本要素市场上,私营、个体经济面临着与国有经济完全不同的相对要素价格,加上其偏重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其在生产和技术选择中比较偏重劳动要素的投入,这是私营、个体经济就业弹性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首先应该积极扶持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就业灵活和所需劳动力多样性的特点,缓解就业矛盾,降低上海市总体失业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私营、个体经济较高的就业弹性并非完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所有制经济在要素市场上不平等地位以及扭曲的要素相对价格的产物。扭曲的要素相对价格一方面导致了私营、个体经济生产中劳动对资本的过度替代,另一方面也使其因得不到资本支持而无法实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政府还应采取措施,消除私营、个体经济在要素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上面临的种种限制,使之能面临一个基于市场基础的要素相对价格,并据此选择合理的要素组合和技术种类,以市场为基础发挥其高就业弹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4).
2、蔡.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M].中国人口科学,2004(3).
3、上海市工商联等.上海民营经济[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8).
4、上海市工商联等.上海民营经济[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
5、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这次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分析年初以来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形势,部署今年后4个多月私营个体经济工作,学习外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扬发28号文件和江发16号文件精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实观我市在苏中率先崛起打好基础。上午,我们参观了主要靠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而崛起的张郭镇,再一次感受到了事在人为、业在人创的道理,坚定了我们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根据会前研究的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认清私营个体经济的客观形势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和扬州市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解放思想,放手大干,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较快。1一7月份,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242家、个体工商户3533户,扩增注册资本2.14亿
元,新增从业人员8784人,分别占全年目标的75.63%、75.17%、106.38%和73.2%;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工业产值68.36亿元,实现经营额3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8%和17.5%。1-6月份,全市个私工业实现增加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50.9%,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2.34%。
二是企业单体增大。1--7月份,全市私营企业共新增注册资本1.64亿元,户均注册资本达67.8万元,与去年户均注册资本49万元相比,增长38.3%,其中,新增企业中有双百大户27家。南渡玩具配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高,达4764万元;东伟制板厂从业人数最多,达1449人;上半年新增3个:挂省牌的私营企业。立德粉末公司上半年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预计全年可突破4000万元,第三年连续实现翻番。据统计,1-6月份全市20强私营企业共完成产值7.02亿元,户均达3510万元,占全市个私工业总产值的12.03%。
三是技改投入增加。今年以来,部分个私业主抢抓发展机遇,纷纷找项目,掀起投资热潮。全年计划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有36项,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20项,千万元以上项目10项。1-7月份,全市私营个体工业共完成技改投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8%。宜陵四方包装厂彩印包装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已投产;该厂另一再生纸项目,投入前的准备工作已就绪,年内可望实施。扬州正和木业公司开发的高能环保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一期工程投入1200万元,8月底将拿出新产品。
四是经济效益提高。1-6月份,全市私营个体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9%和38.7%,两项增幅均超过产值增幅10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5682万元。
上半年私营个体经济之所以发展势头较好,主要在于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省、扬州市会议精神,明确全年工作思路。根据省、市会议精神,按照“六放”的要求,并结合江都实际,明确了今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的工作思路,具体是实施“五项工程”,即环境工程: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强化舆论宣传、优化服务质量等措施,营造一个有利于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增长点工程:通过全力扶持—批技改项目、重点抓好一批列统企业、大力发展一批“双百”大户,积蓄—股潜在的企业发展后劲;形象工程:高标准,高起点完成市经济开发区私营工业园二期工程的建设;“小巨人”工程:年内全市要培植亿元私营企业10家、创汇1000万的私营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20家、100万元以上纳税大户15家,形成—个实力较强的私营企业群体;人才工程:通过举办市青年企业经理人才创业论坛、开展个私业主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等途径,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私营个体业主。
第二,深入开展私营个体经济宣传月活动,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市确定今年的3月份为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突击宣传月,成立了由宣传部、民营办、工商局、广电局组成的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协同动作,着力宣传省、扬州市及部门出台的有关私营个体经济的政策性意见,宣传我市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各类先进典型和各地、各部门服务私营个体经济的经验与做法。市电视台、《江都日报》分别开辟了《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和《发展个私增后劲》专栏,连续报道了气动附件、万顺车业、工商局等发展或服务私营个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反响较为强烈。
第三,突出重点优质服务,扎实推进扩量提质。一是继续实行挂钩帮扶。市四套班子成员和一个相关部门与一家重点私营企业实行结对服务,挂钩帮扶,定期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协调矛盾,排忧解难。二是加快私营工业园区建设。占地106亩的开发区私营工业园二期工程,投入60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目前基本达到“四通一平”,已有4家企业进园。大部分镇也因地制宜,规划和建设私营工业园区。三是加强对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引导。市委、市政府于5月中旬召集20家重点私营科技企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参观了中惠集团等3个科技型企业,20家企业作了互相交流,市科技局等部门作了优质服务承诺。四是成立市青年企业经理人才创业论坛。全市共有近百名私营业主加入论坛,通过研讨交流、专家讲座、参观考察和在职进修等方式,发挥创业者的集聚效应,营造创业氛围。
第四,规范私营个体经济行为,着力引导健康发展。一是广泛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活动。全市开展了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权益、清理无照经营等10项专项治理活动。到7月底,全市共清理无照经营2070户,引导发照870家。二是积极创建文明示范街。对私营个体经济集中的市区工农中路,以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为抓手,创建环境优美、购物放心、文明经营、服务满意的现代化文明示范街。各镇的商贸街也积极创建文明街。
三是开展现代个私业者光彩形象大讨论。在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开展了“现代个私业者光彩形象”大讨论,提出了十带头十反对的要求,激发了个私业者奋发向上的热情。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私营个体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发展意识不够强。不少私营个体业主不同程度地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怕风险,守摊子,缺少大投入、创大业的勇气和胆识;有的“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怕失权、失利”,直接制约了与外商的合资合作,有的已经错过了上规模、上档次的最佳时机;管理“家族化”,直接束缚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二是工作不平衡性较大。完成指标不平衡。有的镇新办私营企业已完成全年任务,而有的镇仅新办1家。工作力度不平衡。大部分镇领导精力集中,把私营个体经济紧紧抓在手上,而少数镇抓私营个体经济时紧时松。工作基础不平衡。丁伙等镇台帐齐全、报表及时准确,而个别镇工作至今未到位。
三是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企业不多。纵向比,发展较快;但横向比,差距仍大。尤其是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企业,量还不够多,质也不够高。不少企业由于科技人才的缺乏,自主开发项目、产品的能力较弱,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
四是外部环境的束缚。少数部门服务意识淡薄,而自身利益第一的思想较为突出,涉企收费标准高、数额大,企业运作环节多、收费多、检查多、干扰多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上述问题和不足,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克服。当前,各单位和有关部门要迅速把对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认识,统一到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推进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推进私营个体经济加快发展今年以来,我市私营个体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但与先进地区和兄弟县(市、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上午参观的张郭镇,给我们的启示和促动很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下一步全市私营个体经济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最近,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江都也不例外。要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必须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以更加宽广的眼光,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政策,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借鸡下蛋,加快发展。要确立“市外就是外”、“镇外就是外”的观念,积极推进横向经济联合,主动接受上海、苏南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本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分南线、中线、北线外出招商,各镇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对看准了的项目,看准了的客商,发扬“钉子”精神,紧盯不放,以诚感人,追踪到底。对较大的投资项目,有关部门要组成专门的服务小分队,一包到底,确保落实。另外,全市有100多亿的储蓄存款,各镇要大力启动民资发展私营个体经济。
2、继续鼓励多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发展个私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放宽政策,降低门槛,继续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能人到个私经济领域,改善人员结构,推动加快发展。一是激励“下海型”能人投身个私经济。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批准离职从事私营个体经济的,政策放宽,待遇从优。二是引导“知识型”能人从事个私经济。帮助大中专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把从事私营个体经济作为重要的就业渠道。支持科技人员、营销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兴办个私企业。三是鼓励“实业型”能人兴办个私经济。鼓励原国有集体企业中懂经营、会管理,并有一定积累的能人,参与业改革,创办个私企业。对有一技之长的下岗职工从事个私经营,政策上尽可能给予优惠。四是重视“回乡型’,能人发展个私经济。各镇要对本地在外从事经营的大户、能人排队摸底,登记造册,加强联络,增进感情,引导他们回家乡投资兴业。五是支持‘经验型”能人领办个私经济。支持有一定经验的村、组:干部带头领办个私企业,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大干百姓经济。六是招揽“外地型”能人前来投资创业。在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外地能人前来江都投资兴业。
3、继续拓宽个私经济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当前,全市私营个体经济涉及领域不够宽、空间不够广,发展的余地还很大。要围绕五个方面拓空间:—是围绕国家政策调整拓空间。省、扬州市出台文件明确,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外,都允许私营个体企业生产经营,并大大减少登记前置条件,进一步拓宽了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领域和空间。二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空间。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注册品牌,组织经济人进行销售,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路子。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市场畅销的产品,如苦瓜茶、黄花菜等,从而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围绕新兴产业拓空间。引导个私业主参与小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三产上要向新兴服务业延伸,发展法律、会计、信息、咨询和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引导民资投资教育、文化、医疗、体育、旅游等产业,兴办教育机构、私人诊所、文化和体育俱乐部等。四是围绕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拓空间。当前,全市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各地、各部门要打破所有制和地区、部门界限,按照彻底改、改彻底以及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购买、参股、租赁等多种形式,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
多样化。五是围绕现有产品进行两头延伸拓空间。向上重点抓好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与配套,向下重点做好面向用户的优质服务、承诺服务、配套服务,提高产品的层次和市场占有率。
4、继续抓好培大育强扩特工作。首先,抓好规模企业的培植。市对20家重点民营企业.除继续实行四套班子领导和部门与之挂钩帮扶外,还将在信贷扶持、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于倾斜,促其上规模。各镇要筛选出10家私营企业作为培植重点,并由镇级干部与之结对帮扶,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促其发展壮大,使全市私营企业形成梯次结构。有条件的重点企业要积极组建企业集团或股份有限公司,争取二板上市。其次,促进区域经济的形成。针对目前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布局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行业优势不明显的状况,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专业大户、专业村组、专业镇、专业市场、工业小区的发展为突破口,以此带动重点行业的兴起,形成象邗江杭集牙刷城、头桥医疗器械一条街的区域经济特色。各镇要结合城市化建设,加紧规划、建设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小区集中,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群体,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第三,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重点放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上,大胆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加速装备和工艺的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的升级。对私营企生产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特别是专利产品,以及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和技改项目,有关部门要帮助申报各类火炬、星火计划和各种专项贷款。第四,增强创品牌的意识。
引导重点私营企业下功夫、花本钱,培育自己的品牌,争取有更多的江都产品成为全国、省的名牌产品,发挥品牌效应。
5、着力提高个私企业的整体素质。一是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加强对个私业主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组织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丰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要教育业主守法经营,文明经商,自觉遵守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帮助广大个私业主树立“办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壮志,使他们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成绩,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与挫折,不断向新的目标攀登。市里将利用“青年企业经理人才论坛”,帮助大家更新思想观念,吸收知识养分,交流工作经验,分享经济信息,共商创业良策,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企业家队伍。二是帮助私营企业主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帮助他们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吸纳人才,培育、储备人才,建立企业自身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梯队;重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分配上向科技人员倾斜,可采取技术入股、项目工资制和效益提成的办法奖励科技人员,努力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三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要引导私营企业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和规范企业行为,逐步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重视质量、财务和销售三个重点环节,始终保持以高品质的产品、低廉的价格、灵活的营销方式来参与市场竞争。
通过对因企业破产关闭(含企业外迁)、停业整顿、经济性裁员等造成从业人员减少(岗位流失)状况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经济波动期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分析其原因和规律,为采取预防和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奠定基础。
二、建立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度的方法与步骤
(一)确定重点监测企业。市里确定巩义、新密、荥阳市和金水、中原、二七区及市本级为首批监测单位,其中,6县(市)、区各确定1个行业5个企业,市本级确定1个行业10个企业。确定监测企业原则:单位用工达到300人以上规模、受经济结构调整或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近期已出现或可能出现从业人员较大规模减少的企业。比如:关闭破产和节能减排涉及的企业,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行业的企业。同时还要统筹考虑行业分布及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可将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类对象进行监测(详见附件4)。
(二)建立基础数据档案。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重点监测企业(含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建立从业人员情况基础数据档案。
(三)定期监测。每季度对重点监测企业(含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进行一次调查。调查期内,重点监测范围之外的企业发生较大规模经济性裁员的,也应及时反映。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可重点反映减员人数排在前5位的行业情况。
(四)数据采集。通过召开重点监测企业座谈会、深入企业直接调查、查询劳动用工备案情况、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个体经济协会等方式,了解从业人员基础数据和监测期从业人员的变化情况。
(五)形成城市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由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数据采集并于每季度末上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分析从业人员减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市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向省劳动保障部门报送,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三、工作机制及主要职责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重点做好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软件开发、配置设备、数据采集和处理、专家咨询、开展调查和抽样等方面工作,并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专项经费的支持。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建立相关制度和组织实施,同时负责相关单位的协调,继续完善城镇失业、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劳动用工备案、企业经济性裁员等相关方面的工作,积极做好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为保证及时沟通,责任落实,市与各县(市)、区、重点监测企业之间,建立实行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形成通畅的联系渠道。巩义、新密、荥阳市和金水、中原、二七区及市本级,各确定1名联络员。
一、全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商家巧借假日契机,促进消费快速提升。近年来,众商家巧借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契机,同时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中大力营造亲情氛围,开展各种让利酬宾促销活动,吸引顾客流连,全区商贸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今年上半年,逐月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8.2%、24.0%、21.9%、27.1%、22.0%和29.2%。
(二)物价指数大幅上升,加速日常消费支出。今年上半年,由于CPI持续上涨,特别是猪肉、粮油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扬,加大了居民日常消费支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5.4%,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织品类、日用品类四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较高,同比分别增长54.3%、44.2%、39.6%和24.5%。
(三)个体经济不断发展,批零行业再度领先。截至6月末,全区共拥有个体经济15448户,从业人数15709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和12.3%。其中:批零个体经济实现户数及从业人数双过半,分别增长14.2%和14.7%,解决了千余人的就业问题。1-6月份,全区商贸个体经济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亿元,增长21.8%。其中:批零个体经济完成零售额6.53亿元,增长23.7%,为我区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四)商业税收快速增长,社会贡献日益凸显。社会消费品市场的良好运行,带动全区批零行业税收快速增长。1-6月,全区累计完成服务业税收总额5910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完成2493万元,同比增长57.1%,占全区服务业税收总额的42.2%,税收额稳居其他行业之首,对社会贡献日益凸显。
二、目前我区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半年*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区共有限上贸易企业21家,其中批发零售业20家,住宿餐饮业1家,主要集中在城区,至今尚有一半乡镇未能实现限上企业零的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限上企业个数不容乐观,去年年末自然增长及今年上半年申报的企业仅有4家。
(二)限上效应不够明显。1-6月,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87亿元,同比增长45.4%,仅占全区零售总额的7.8%,虽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但所占比重依然太低,限上效应不够明显,不能带动整个消费品市快速发展。
(三)收入差距制约消费水平提高。据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年上半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270元。按行业划分,今年上半年我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排名前二位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排名后二位的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是21170元、16515元、6263元和5465元,行业间相差3.87倍。收入差距制约了消费水平的提高,造成城乡之间与不同收入者之间的消费需求差异。
(四)物价过高影响消费持续增长。上半年,我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增长6.3%,特别是食品类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虽然短期内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上升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对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健康运行将产生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将抑制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了居民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我区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
三、几点建议
今年上半年,我区社会消费品完成年初计划的51%,为全年22亿元目标任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下半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健康较快增长。
(一)加强区域宏观调控,抑制物价过快增长。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世界各国价格可以说是普遍上涨。20*年我国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中,我区要立足自身特点,认真抓好各项稳定物价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粮食、肉类等食品的供给,建立价格调节机制和专项补贴基金等,同时加大价格监控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着力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与行业收入差距。今年上半年,随着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公平、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一系列建立和谐社会政策的逐步推进,居民收入预期增强,购买力总体水平提高。继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要续继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脱贫攻坚力度,开展扎实有效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提高居民消费信心,促进消费的增长。
共享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共享经济产权层面的特点是所有者暂时让渡使用权以获取收入的租赁经济,但是这种经济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以前没有形成气候。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大降低了租赁交易的信息成本,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使原本不可能达成的租赁交易成为可能。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文以“云大物移”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统称)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共享经济从理想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个体之间进行这种直接的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使资源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能够快速进行匹配。同时,互联网平台上的支付手段、评价体系日趋成熟,交易双方能够迅速地建立起了解、信任和合约关系,加速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共享经济会从哪些方面影响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哪些行业最容易发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作为共享经济基础的互联网技术,大大减少了微观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大幅降低了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搜寻、谈判、监督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伴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各自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激励下,劳动者、企业家、消费者等微观主体自发博弈互动,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重构相互关系,最终形成符合新的、低交易成本要求的新商业模式,也即完成对原有商业模式的颠覆或者说是“破坏式创新”。从供应方来看,个体经济借助互联网强势回归,从消费方来看,则从以买为主变为以租为主。这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经济增长。
供应方:个体经济强势回归
我们知道,传统企业的形成跟交易成本紧密相关。在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科斯看来,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手段,“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市场上,资源配置由价格机制自动调节;在企业里,资源配置由权威的组织来完成。但无论用市场机制还是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有成本。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进行所花费的成本要低,但是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也随规模扩大而增长,而且企业越大,管理成本可能越大。当在企业内组织交易的成本增加到等于市场组织交易的成本时,企业与市场的界线也就划定,即企业的边界所在。
而共享经济的一个颠覆性影响,体现在互联网的普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减少了交易成本,从而导致传统企业边界收缩。互联网提升了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的效率,提高了匹配需求与供给的效率。同时,大数据有助于完善信用记录,增强市场自身的信用约束。而社交网络的快速扩展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在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企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科斯的理论,传统的企业边界存在被市场挤压的倾向。随着传统企业边界收缩,“劳动者-企业-消费者”的传统商业模式逐渐被“劳动者-共享平台-消费者”的共享模式所取代,完成了共享经济对传统商业模式的破坏式创新。
一个具体表现是个体经济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强势“回归”。以出租车市场为例,在出租车公司尚未形成、私家车开始普及的阶段,居民对出租车服务的需求只能通过非正规的出租车个体户来满足。然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昂交易成本使得这种由出租车个体户构成的市场一直难以扩大。出租车公司的出现带来了标准化、正规化的服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激活了市场的需求,出租车公司取代出租车个体户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然而,滴滴、Uber等共享平台填平了阻碍原始个体经济发展的“信息鸿沟”,信息成本下降、信息不对称减少使得市场型交易成本开始低于企业型交易成本,最终的结果就是,相比于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服务而言,机会成本具有天然优势的专车、顺风车等出租车个体户能够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更高效响应、更优质服务,最终促进出租车个体户强势回归出租车市场。简而言之,在共享经济的颠覆性作用下,个体经济借助于云大物移技术强势回归。
相应地,共享经济的颠覆性更多地体现在那些在技术条件上能够以个体户的形式存在,但由于交易成本过高,不得不以企业的方式提出的产业中。共享经济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企业模式,是因为这些企业的资本分割性较强,存在单个劳动者用一小部分、甚至无需资本就可以单独提出的可能性,也就是具备“个体经济”的技术可能性。例如,有一辆车就可以成为Uber或者滴滴司机,有一栋房子就可以成为Airbnb或者小猪房东,甚至没有什么实物资本也一样可以成为共享平台上的兼职厨师或者理发师,只要你的手艺过关。在目前的状态下,难以想象在炼钢这种资本分割性较差或者说不可分割的产业,一个劳动者单独用某个熔炉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钢铁产出。由于第二产业中企业的资本通常存在技术的不可分割性,而服务业或者说第三产业的资本可分割性较强,因此,共享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业。
即便是在资本分割性较强的服务业内部,共享经济对不同企业模式的颠覆程度也不尽相同。这部分取决于现存的企业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是政府在判断市场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孰高孰低之后形成的?还是市场在比较这两类交易费用后形成的?如果是前者,这意味着企业模式刚性较强,难以及时顺应新形势的变化,难以及时消化吸收相关冲击。而通过后者形成的企业模式灵活性很强,能够及时消化吸收共享经济造成的冲击,扬弃旧模式,演化成适应共享经济的新模式。比方说,特许经营制度形成的出租车公司,实际上长期依靠行政垄断生存,制度刚性强、市场意识差,面对滴滴、Uber等共享经济的冲击,并没有及时做运营形态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挑战,导致出租车公司和司机与滴滴、Uber等平台和司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演变为直接冲突。
而一个正面的例子来自于网络电商与实体卖场之间从冲突到合作。与共享经济一样,网络电商也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生事物,一度是以实体卖场革命者的姿态出现,但是实体卖场作为市场自发形成的企业组织,灵活性强,能够及时响应新形势的挑战,迅速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了充足的线下渠道这一比较优势,从而使得网络电商非但没有革实体卖场的命,而是如马云所讲,形成了“互联网公司的机会未来30年一定在线下,而传统企业的希望一定是在线上”的共识,并出现了京东与永辉、阿里与苏宁各自联手打造成O2O的新业态。中信证券研究部行业分析师近期了系列报告,对共享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和展望。
需求方:从以买为主到以租为主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使用”通常是他们购买商品的主要目的。对于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而言,如果仅仅是为了使用,显然不一定非要拥有所有权。所有权所涵盖的权利要大于使用权,因此通常而言,为“购买所有权”(下称“购买”)所要付出的成本通常要大于为“购买使用权”(下称“租赁”)所付出的成本。以日常代步为例,购买汽车通常意味着要花十几万的购买费用、每月数千元的养护费用等,但是通常每月几千元的养护费就已经足够每个月的打车支出。
既然如此,为什么消费者依然普遍选择购买而不是租赁呢?一个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阻碍了租赁交易的高效实现。消费者对车辆的使用需求通常具有随机性,即便是日常上下班代步,由于种种原因也难以做到每天同一时间出门上班或者下班回家。在互联网时代以前,由于存在难以逾越的信息鸿沟,交易成本高昂,打车这种租赁模式难以做到及时匹配消费者的随机需求。一旦租赁的交易成本超过了购买的交易成本,那么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即是买而不是租,在确保了使用需求及时有效得到满足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占有、收益等效用。这种消费者偏好造就了汽车市场的传统商业模式,即汽车市场以买为主而非以租为主。
共享经济正在对这种以买为主的传统商业模式造成颠覆性影响,以买为主正在向以租为主转变,同时产生了“消费者剩余”。云大物移技术大大降低了汽车租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使得共享平台能够低廉、有效、及时地实现汽车租赁供求匹配。相比于购买而言,共享经济的网络效应,使得租赁的交易成本伴随着参与人数增多而不断下降,在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尤其如此。共享经济使得消费者不必再为了满足“使用”的需求而去购买商品,只需支付少量成本租赁即可。共享经济产生了“消费者剩余”是因为它的“闲置资源、闲置时间”模式,决定了它的生产要素机会成本较低,所要求的回报率也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支付的费用要比传统模式中支付的费用低,也就是说消费者实际支付的要小于他原本愿意支付的费用,在消费者意愿支付的最高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两者之差就形成了“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偏好的转变正在改变制造商的观念。比如,汽车生产商正在从单纯的销售汽车向出租汽车拓展。例如,作为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德国戴姆勒(奔驰)集团已于2009年开始探索汽车租赁的共享经济模式,并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戴姆勒智能交通服务集团,作为奔驰smart车型的汽车共享平台,这一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共享品牌car2go。根据里夫金的研究,“汽车共享的成本只是私家车成本的20%,却可以使总体福利水平最大化。尽管这样一来汽车的产量和销量有可能减少80%,但依然非常值得推广”,而汽车制造商“之所以对从私家车向协同共享汽车的转变抱以如此大的热情和支持,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服务会使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数量急剧减少”。除此之外,考虑到中国大城市限号限行等造成的汽车所有权“打折”,未来中国汽车租赁对汽车购买造成的颠覆影响可能更大。
“自由人”的联合:共享经济意义深远
除了对传统企业模式造成“破坏式创新”之外,共享经济对社会还有多方面的影响,以致大家对共享经济还褒贬不一。那么,共享经济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共享经济在高度机械化、纪律化、标准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之外,给了供求双方更自由选择、更自由供给、更个性定制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共享经济具有了“自由人”的联合意味。共享经济这种“自由人”的联合形式,有助于供求双方跨越信用缺失障碍,更自由地达成交易;共享经济使得个人更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有助于缓解人的“异化”问题;有助于推动不合理制度的优化,推动经济更自由的发展。
共享经济有利于解决信用缺失问题,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共享经济是高度依赖信用的经济模式,没有信用,难以想象一个消费者会放心地去乘坐陌生人的车或者住到陌生人的家里。从博弈的角度来看,一次性博弈难以淘汰信用缺失的玩家,只有无限重复博弈才能暴露每个参与者的信用度,进而激励整体信用水平的提升。在云大物移的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这种理想的重复博弈方式难以实现,而云大物移技术使得每一个普通消费者(供给者)可以便捷低廉地观察到潜在供给者(需求者)的信用度,从而做出理性的抉择。云大物移技术使得每一个作为互联网节点的个人时刻处于无限重复博弈的交易环境下,珍惜并提高自己的信用度成为理性抉择,最终导致一次博弈下互相不诚信的“囚徒困境”被打破。共享经济这种“提高诚信、有利自己”的正向激励特点,将会通过在个体之间重建、新建信用关系,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信用意识,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平滑因信用缺失造成的经济摩擦,最终促进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
一、民间投资增速、比重和贡献率变化态势
(一)国内民间投资增幅高于国有经济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和全社会投资增幅,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长最快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投资领域以连续发行国债拉动整个投资需求的增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高于前两年的增幅。同时,由于国债投资集中体现了政府公共投资的意图,主要受益者是国有经济,人们一直担心民间投资被挤出或增势减弱。事实上,除1998年国有经济的投资增幅显著高于民间投资和全社会投资的增幅以外,1999~2001年,分别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投资增幅基本上都快于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速度,其中“其他经济”的投资增幅连续两年高达28%以上(见表1)。在各类经济成份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长最快,1997~2001年,由1387.21亿元增加到5663.49亿元,5年平均增速高达32.5%;同期,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从2893.08亿元增加到2998.69亿元,平均增幅仅为0.7%。
国内民间投资的平均增幅不仅高于国有经济,也高于全社会投资的增幅。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幅已从17.4%逐年回落为3.8%、3.5%和6.7%,而全部国内民间投资的平均增幅逐年分别高达20.4%、11.8%、22.7%和20.3%,与国有投资增幅放缓的趋势形成鲜明对照。
(二)国内民间投资比重接近国有投资,股份制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逐年下降,全社会投资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近几年,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则逐年下降。1997~2001年,国有投资、国内民间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三者比重分别由52.5%、35.9%和11.6%变为
表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各种经济类型投资增长速度(%)
注:增长速度未扣除价格因素。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计算。
47.3%、44.6%和8.1%,目前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经接近国有经济。
9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以较大幅度持续下降,2001年与1994年相比,这一比重降低了9.1个百分点。同期,集体经济投资比重小幅度下降,降低了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而个体经济投资尤其是股份制经济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分别上升了3个和11.4个百分点。国家注入大量国债投资以来,尽管国有经济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在1998、1999年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是总的看仍呈下降趋势,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比重由54.1%下降到47.3%。同期,在国内民间投资比重的变化中,集体经济投资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由14.8%下降到14.2%;个体经济投资比重由13.2%上升到14.6%;其他经济的比重由18%上升到23.9%,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比重由6.9%迅速上升到15.2%(见表2)。这表明,在国债投资集中投向国有经济领域的同时,国内民间投资也渐趋活跃,尤其是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活力最为强劲,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通过对比近几年政府直接投资与全社会投资的态势,也可以看出投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的趋势。1999~2001年,国债投资(包括国债资金和全部配套资金完成的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逐步下降,依次为8.1%、8.8%、6.5%;预算内投资资金增长率也逐步下降,依次为54.7%、13.9%、13.2%;而全社会投资增长率则逐步上升,依次为5.1%、10.3%、13%。这表明,由于国内民
表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
注:《2002年中国统计摘要》将2001年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为一项(这样其增幅和比重分别高达26%和70%以上),尚未来得及分开统计(2002年一季度、上半年的统计也是如此)。不少论者忽略了这一点,直接用来论证目前国有经济投资增幅大,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过高,而民间投资增长不快。表1和表2已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对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做了区分,可以准确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计算。
间投资成长势头逐步加强,全社会投资增长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三)国内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接近国有经济投资的贡献率
由于近年来整个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它们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步提高。1998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9%,其中国有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52个百分点,而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仅为2.05、1.83和2.49个百分点。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其中国有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6.17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1.85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上升为1.9和3.12个百分点。在其他经济中,股份制经济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得最为明显,由1998年的0.96个百分点上升到2001年的1.98个百分点;同期,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则由1.46个百分点下降为1.05个百分点;而联营经济等投资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0.08个百分点(见表3)。个体经济投资的贡献率已经略大于集体经济。按照2001年各种经济类型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国有经济、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和联营经济等。国内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合计贡献率,由1998年的4.92个百分点上升到2001年的5.81个百分点,正在接近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6.17个百分点的贡献率。这与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的贡献率分别下降的趋势也形成鲜明对照。
表3
各种经济类型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百分点)
注:某种经济类型贡献率=全社会投资增幅×该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
(四)东部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本地区全社会投资的主力军,中西部民间投资增长快于东部
分地区看,民间投资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都有很大增长,在本地区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见表4)。
1993~1997年,东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3%,民间投资占本地区全
社会投资的比重由46%增加到53.6%,上升了7.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民间投资年均增长32%,所占
表4
三大地区民间投资在本地区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西部包括12个省区市,1993年不包含重庆市数字。
比重则由31.7%上升到44.6%,上升12.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7%,比重由23.5%上升到32.4%,上升8.9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和全社会投资的增长速度相当高,因此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民间投资增长势头也很猛,中、西部民间投资的增幅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势头都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1997~2000年,东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0%,在本地区全部投资中的比重由53.6%增加到56%,上升了2.4个百分点;2000年东部地区有5个省的这一比重超过本省56%的平均水平,分别是福建(63.4%)、浙江(62.7%)、广东(59.9%)、海南(58.2%)、天津(58.2%)。中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1%,所占比重由44.6%增加为45.9%,上升1.3个百分点。西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9%,所占比重由32.4%增加到37.5%,上升5.1个百分点。这一时期由于亚洲金融危影响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三大地区民间投资的增长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幅度均有所放缓,但是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民间投资在不同地区仍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尤其是西部民间投资的增幅明显大于东部和中部。同时,在东部一些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民间投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发挥了对本地区全部投资的主要拉动作用。
二、民间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促进因素
(一)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的推进,扩大了民间投资的成长空间
1998~2001年,股份制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分别高达40.4%、27.3%、63.9%和39.4%,在整个民间投资中的增长是最快的;股份制经济投资在增势迅猛的“其他经济”投资中占有主要份额(由1997年的30.4%上升到2001年的63.6%),整个民间投资的加速成长实际上是股份制经济投资拉动的。目前民间投资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十六大行业,个体经济投资主要分布在农业和住宅方面;集体、私营、联营、股份制经济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建筑业。1993~1997年,民间投资在十六大行业中的投资额及占本行业全部投资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农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15.69、12.55和11.71个百分点(中经网)。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民间投资主体特别是股份制经济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近几年,一些国有经济垄断的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向民间投资开放,对民间投资的产业进入限制有所放宽,民间投资主体在这些领域也日益显示着增长潜力和竞争活力。
(二)法律环境的改善激发了非公有经济投资的积极性
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宪法正式确定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假集体企业纷纷摘掉了“红帽子”,恢复了其私营企业的本来面目。据有关部门对200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的随机调查,70%的民营企业准备与其他所有制企业进行联营或股份制改造,愿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1999年生效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实施细则,不再对个人独资企业的雇工人数、注册资金设置最低限制。关于非公有经济的法规正在逐步制定,为此类投资主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三)西部大开发对各地区民间投资的活跃产生催化作用
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正在加快,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为本地各类企业包括民间投资主体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的体制条件。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东、中部各类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投资,促进了生产要素流动和区际贸易的扩大。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0年11月的调查,东、中部地区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参与或打算参与西部大开发,生产要素加快流入西部的途径正在逐步拓宽。这不仅为西部民间投资主体带来专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等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还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东、中部地区的各类企业也找到新的投资机会,扩大了配置资源的市场空间。
(四)预算内资金包括国债投资为激活民间投资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近几年的巨额国债投资正在改善不少地区的基础设施,起到间接拉动民间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预算内资金对民间投资主体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1997~2000年,预算内资金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由2.8%上升到6.4%,用于民间投资的比重由12.1%上升到18.5%(见表5)。当然,同期,在全社会投资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用于民间投资的主要是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和其他投资,但是预算内资金对民间投资项目的直接支持也是不能忽视的。
表5
全社会投资各项资金来源用于民间投资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三、民间投资面临的制约因素
需要指出,从增长态势看,尽管近两年国内民间投资增幅已经明显回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投资的拉动;从全社会投资构成看,国有投资比重仍然偏高。2001年,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44.6%)仍然低于国有经济(47.3%),股份制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各自所占比重更是远远低于国有经济。2000年,中部、西部民间投资总体比重分别仅为45.9%和37.5%,当地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仍然明显偏高(分别为54.1%和62.5%)。
无论是考虑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的趋势,还是鉴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民间投资的发展仍然不足。民间投资主体面临不少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一)市场准入门槛仍然过高,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广度和深度
目前产业准入政策在不同经济类型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别,据调查,非公有投资在将近30个产业领域面临着实际上的“限进”障碍。主要原因是:其一,原有的无形禁区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尽管国家计委去年12月颁布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逐步放宽投资领域,使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享有同等待遇;但是,部门、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仍然存在,如银行、保险、证券、通信、石化、电力、轿车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其二,有些领域虽然允许民间资本涉足,但体制性障碍导致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如基础设施项目往往由特许公司发起,没有实行招标制度,有资质的私企被排除在外。即使私营资本能够参与项目,但其股份比例必须由特许公司决定,双方地位不平等。其三,前置审批环节繁多,准入条件苛刻。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相比,非公有经济在投资、生产和经营诸方面,面临更多的前置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低、费时长
,在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二)税负不公,抑制非公有企业的投资扩张
一是双重征税。非公有企业除了缴纳税率为33%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税率为20%的个人所得税,投资收益大大削减。二是“低国民待遇”。外资企业利润转增资本金或另行投资,均可按投资额的40%得到所得税返还;国有企业享受技术改造贴息;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技术开发费以及技术改造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部分抵扣所得税,等等,这些优惠政策都将私营企业排除在外。三是税收优惠打折扣。如所得税减免政策,对外资企业是从获利年度起,对私营企业则从开办期起,而企业在开办初期往往没有利润或者获利甚微。
(三)融资渠道不畅,金融体制不适应民间投资发展需要
无论是直接融资或是间接融资,对民间资本特别是非公有企业开放程度都很低。据国家计委宏观院的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已形成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国内外融资渠道多达数十条。但是,对非公有经济仅仅开放了短期信贷和大企业股票融资的渠道,远远满足不了各类非公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因而,它们不得不主要依靠自筹或其他投资来源。据笔者计算,从全社会投资的资金来源看,1997~2000年,整个民间投资占国内贷款的比重,仅从37.1%上升到38.2%;而占自筹投资的比重则从50.3%上升到56.7%,占其他投资来源的比重从42%上升到59%。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主要依靠非正规、小范围的借债集资或股权融资,此类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投资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四)民间投资的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很不健全
目前,非公有企业在兼并国有企业、保护土地使用权和知识产权、明晰财产权等方面,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非法剥夺、损害、侵占非公有企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尤为严重(据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调查,截至2001年底,仅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共计313项,其中涉及企业负担的有242项。如果加上地方收费,企业负担的各种名目收费高达数百项),投资者信心和积极性受到挫伤。对非公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多达20多个部门和单位,但在项目投资方面却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服务机构和管理办法。投资者在履行程序、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服务,往往造成投资的盲目性和经济损失。
(五)自身素质较低,制约着民间资本的成长
许多非公有企业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等突出弱点,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和扩大开放的形势,即使一些产业准入限制已经放宽,也难以拓展其经营领域和规模;一些非公有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甚至挥霍性消费、缺乏投资冲动的倾向,从而限制了扩大投资。中小非公有企业资信等级较低,普遍存在财会制度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借改制之名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之间欺诈频出等问题;大部分中小非公有企业尚未建立起银行信用档案,再加上缺乏可变现抵押资产,致使其难以运用银行贷款扩大投资。
五、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投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根据“十五”计划和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切实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在明确划分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类政策时,应当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凡允许外商投资和国有经济进入的领域,都应当允许其他任何经济类型的企业进入(国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在持股比例上也不应人为设限。国家应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转让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在改制企业一般不要控股。
第二,加快改革投资体制,拓宽民间投资进入渠道。改革前置审批办法,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加强对民间投资的产业引导。根据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产业的不同行业特点,采取符合市场经济惯例的多样化的项目组织形式和投融资形式,例如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知识产权入股和产业投资基金等等,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无论采取何种进入方式,都要确保各类投资主体之间的契约自由和公开、平等竞争,并且形成利益和风险相对应的投资风险责任机制。
第三,加大财税政策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力度。预算内资金(包括必要的国债发行)应当继续支持民间投资,以参股或补偿形式投入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项目;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益性事业,要通过收费补偿机制或财政补贴,吸引民间投资进入;技改贴息应当对非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清理不公平税负,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对国家鼓励类产业的民间投资项目,在投资的税收抵扣和减免、成本摊提等方面应实行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相同的优惠。对个体和私营企业要避免重复征收所得税。对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应当给予必要的减免税支持。同时,严格治理“三乱”,解除民营企业的不合理负担。
理念创新正位思想偏差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统计执法队伍在如何看待、评价和运用统计执法上出现的一些偏差,他们大胆开展理念创新,从三个方面正位统计执法思想:一是矫正了过去统计执法与整个统计工作“孰轻孰重”的思维定势,摈弃执法工作“时轻时重”的做法,提出了统计执法与整个统计工作就好比军队与国家的关系,无兵则国不立,不执法则统计难存的理念,把统计执法工作摆到相当的高度加以重视。二是矫正了过去执法生财、执法牟利的错误做法,将执法的目的转移到保障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正确轨道上,确保了统计执法不脱轨、不变味。三是矫正了过去单纯地以办了多少案,罚了多少款,处分了多少人作为评估统计执法工作好坏的标准,采用以统计数据质量、全社会统计法律意识、统计工作运转状况等综合指标来公正、全面、客观地评估统计执法工作。
手段创新实施“四轮驱动”
针对不断变化的执法环境,他们勇于创新统计执法手段,采取“四轮驱动”推进统计执法。
──多方联动,合力执法。为改变过去统计行政执法由统计部门一家“孤军奋战”、效果不佳的状况,他们采取部门联合与市县联动的方法,将每年的执法计划向人大、法院、监察、法制办等机关和部门作专题汇报,以及在一些重大案件的处理上及时同上述单位通气,促成人大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统计法》执行情况大检查;连续三年和市监察局组成联合监察组,开展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义务履行情况大检查;使法院强制执行统计案件的立案率高达100%,案件执行到位率在90%以上。通过每年从市局和部分执法先进县抽调10名素质较高的执法人员,下到执法工作欠主动的区县,参与其执法,督促、指导、规范后进区县的执法工作,达到了“以市促县”、“以先进促后进”的效果。
──突出重点,以点促面。他们打破过去执法检查“全面撒网”的做法,突出抓大案要案,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对于列为重点范围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严格按照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并予以通报和曝光。如2002年,该局对泰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某证券营业部严重瞒报统计资料一案进行查处,通过法院强制收缴罚款20多万元。通过对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处,极大地震慑了全市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监查结合,优势互补。针对统计执法事后惩戒性的特点,他们吸取统计监审事前审查的优点,将统计执法和统计监审结合起来。
在对一个单位进行检查时,不仅检查该单位的统计数据质量,而且还对该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进行全面监审,在处罚的同时,提出监审意见,要求被监审单位按要求进行整改,从而保证了整个统计工作既有事前监审,又有事后检查,充分发挥出二者在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农信社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农信社在信贷业务发展方面进行多项改革尝试,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对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方面的改革还有很大的差距,针对信贷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来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其对策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盘活不良贷款
农信社在盘活不良贷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良贷款比例仍居高不下,而且余下的这些不良贷款大部分都是难啃的骨头。这时根据各地实际的情况,可借鉴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的做法,建立资产处置公司实行不良贷款的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对于问题贷款严重,亏损面较大的农信社,可采取集中处理模式,由省政府出资建立或由省联社直接成立一个单独经营机构,来统一处理农信社存在的不良贷款,这便于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显得更加专业化,也可获得更多的法律支持,更好地把实施依法收贷不良资产,法院强制执行和集中拍卖,这也有利于借助政府的财政资源来帮助农信社核销不良贷款充实资本金。
2.加强贷款营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贷款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信社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利用浮动贷款利率在农信社试点的机遇,加强贷款营销,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改变观念,强化贷款营销意识
当前,在不少农信社干部职工存在一种认识,即:农信社资金十分紧缺,供不应求,在农村贷款业务方面基本没有竞争对手,因而加强贷款工作没有多大意义。这是对贷款营销的片面理解,应该改变观念,放弃贷款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偏见,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业务阵地。
(2)深入调查研究,确定目标任务
农信社分布在全国各地,其目标市场,总的来说是农业或农村经济领域,根据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供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因此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
(3)根据目标任务,选择营销策略
首先考虑市场进入策略,除柜台贷款业务外,通过横向联合,纵向深入,在农村时常形成一个庞大的营销网络;其次实行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由于农信社的营销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要向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贷款品种,提供个性化服务;最后采取市场竞争策略,面对同业竞争,要想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推出高质量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提高服务质量和贷款效益上狠下工夫。
-
3.积极推出新的信贷产品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农户小额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是农信社的一种创新产品。农户小额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法,而且农户小额贷款是针对农户放款且额度较小,本身具有分散风险的特点。
(2)农村农户联保贷款
农信社从2004年6月开始试点农户联保贷款,有效解决了长期困绕农民的贷款担保难问题。信用社根据当地村委的推荐,指派包片信贷员逐户上门走访、座谈、了解农户经营项目、发展计划、自有资金、尚缺资金数额以及个人社会信誉记录、经济状况、经营能力和和偿债能力等。通过审核,确定每个农户贷款额度。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是签订联保贷款协议,所有参与联保小组的成员对联保小组其他成员贷款都要负连带责任,并接受其他组员和信用社的监督检查。
其次是每户签订借款合同,确立借款金额、期限、整个贷款一次核定,分次发放。
贷款发放后,划片包干落实到人,并明确责任,通过信息反馈来达到相互交流情况的目的,信贷员要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上户查看农户生产记录。
(3)个体经济户等级授信贷款
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合理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城区个体经济户贷款,湖南某县城区信用社在深入调查论证、多放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个体经济户贷款信用等级授信管理新业务。
贷款户的信用等级评定程序是:一是客户申报。由客户向信用社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反映信用等级评定标准的呈报审批表,向信用社提供呈报信用等级所必须的资料。二是信贷员(客户经理)调查。根据客户申报,信贷员按授信标准逐项调查,并承担该客户授信贷款额内的第一责任。三是信用社评审定级。四是联社复查评审。五是建档发证。
4.改进和加强农信社信贷管理
(1)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信贷内控机制是农信社防范道德风险、实行稳健经营的根本保证。农信社信贷管理必须确立内控先行的意识,农信社每办理一笔业务、每办理一件事情均要有内部制约,有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规程。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全过程均要完整、真实的记录,资料档案齐全,做到有案可查。
(2)建立严格的贷款管理责任及追究制度。原则上调查人员应当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审查和审批人员应当承担审查、审批失误的责任,并对本人签署的意见负责;贷后管理人员应当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重大贷款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3)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信贷审批机制。逐步建立审贷分离、专业审贷、独立决策的贷款审批委员会。对贷款审批委员通过贷款决议,联社主任可一票否决,但贷款审批委员会不同意发放的贷款,联社主任不能同意发放。联社、信用社信贷人员不得既参与贷款调查又参与贷款审批决策,要严格执行审贷分离。
(4)强化贷后管理,对信贷客户全面实施动态监测、动态预警及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庆平.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8.
[2]马永伟.农村金融是建设新农村[J].中国金融的命脉,2006,(7).
[3]王兰芳.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南金融,2002,(8).
[4]余志海.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的对策[J].南方金融,2003,(11).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南州委宣传部
【关键词】:海南州 构建多元化就业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多年来,海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就业问题,甚至将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考核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根据第一次、第二次全州经济普查数据对比,对海南州法人单位就业人员基本状况作一浅析,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促进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提供理论依据。
一、GDP、法人单位就业人员总量及其内部结构
2004年至2008年,正值海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州委、州政府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认真实施两个规划,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持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扶持支柱产业,使得全州经济实力不断夯实,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民生问题不断改善。全州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力地带动了基本单位的较快增长,促进了单位就业人员的稳步增长,而单位总量的不断扩张,人员就业的逐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经济发展的车轮。
㈠全州GDP与就业人员保持两位数增长。一般而言,宏微观经济形势影响着单位就业形势,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派生需求关系。经济增长通过各个部门、各个产业的经济活动形成劳动力需求,创造出就业岗位,并集中构成就业总量。因此,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就业实现较快增长。
㈡单位就业人员总量及产业结构状况。短暂的五年时间,单位就业人员在机构类型、行业分布、产业布局、性别构成、学历结构、技术职称分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大幅提升。
1、从机构类型看:2008年,全州法人单位就业人员39536人,比2004年增长34.8%。其中,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10470人,占26.5%;事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10315人,占26.1%;机关法人单位就业人员7364人,占18.6%;社团法人单位就业人员3206人,占8.1%;其他法人单位就业人员8181人,占20.7% 。各种机构类型中,社团法人增速居首,高达16.4倍。
2、从国民经济行业分布看:2008年,全州各类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9847人,占50.2%;教育5741人,占14.5%;制造业3374人,占8.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715人,占4.3%;批发和零售业1375人,占3.5%;建筑业1000人,占2.5%。
3、从三次产业分布看:随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二、三产业发展趋快,产业就业容量扩大,单位就业人员结构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全社会就业人员不断向二、三产业聚集。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正逐渐成为接纳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一经普、二经普中,法人单位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均在七成以上。
5、从学历结构看:全州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357人,占0.9%;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5964人,占15.1%;具有大专学历人员9762人,占24.7%;具有高中学历人员9111人,占23.0%;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14342人,占36.3%。
6、从技术职称分组看:全州具有技术职称人员数比2004年多1676人,增长23.1%。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957人,增长102.3%;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876人,增长45.5%;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人员4095人,下降0.5%。
7、从技术等级看:具有技术等级人员比一经普增加1859人,增长18.6倍;各种等级的人员数均成倍增长。高级技师81人,比2004年增长2.7倍;技师184人,增长6.7倍;高级工973人,增长36.4倍;中级工721人,增长24.8倍。说明全州高技术等级人才在储备上逐年增多,后劲充足。
二、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基本情况
㈠个体经济解决就业的能力增强。个体私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利益直接、风险自担、机制灵活的特点,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富活力的经济细胞,能够将分散的、闲置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现实力量。
㈡个体经济为县域外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个体私营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在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竞争力和极大的膨胀力。在扩大经济总量、增加有效供给、增强经济活力、拓展就业空间、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个体私营经济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就业人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人员就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㈠部分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多年来,就业问题备受各级政府关注,可部分行业、一些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因技术进步导致用工减少,在吸纳劳动力方面仍显薄弱。
㈡女性就业仍面临各种挑战。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尽管女性就业人员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分别比全省、全国相差3.5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
㈢个体经营发展极其不平衡。全州14个行业、上万户个体经营户中,房地产业仍属空白,至今没有打破为零的格局,导致从事房地产个体经营的就业人员也为零。
㈣就业压力已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近年来,就业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形成就业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二是结构性调整导致失业。三是科技进步减少单位用工。四是劳动者素质低下限制就业。五是农转非人口处于就业劣势。
四、解决海南州单位人员就业的对策建议
㈠多措并举谋发展,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保持带动就业稳步增长的新势头。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火车头,只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㈡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以关注关爱民生为核心,搭建拓宽就业渠道的新平台。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大任务,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就业,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长期发展战略任务,强化并树立就业重于经济增长的理念,用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来消化就业存量人员和新增劳动力,以充分的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助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㈢破除传统就业观念,以构建多元化就业为格局,营造劳动者各尽所能的新局面。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的压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铁饭碗”作为首要选择,也有不少倾向于选择外企、合资企业等薪酬较高的职业,但很少有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其实,很多岗位还是非常需要人才的。只要能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