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体育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职教体系;分段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14-03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要求从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出发,积极组织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研究制定试点方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与江苏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结为试点专业,以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为模式合作办学。5年学习期间,由双方合作共同制定对口专业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整个教学体系,从而培养本科职教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必要性
(一)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需要
国家《教育规划纲(2010―2010年)》要中指出,“要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发展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明显问题是,职业教育对社会开放度不足,在教育过程中偏重学历教育,忽视了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缺乏继续教育、再次深造的观念。比如以常州为例,普职比多年保持在1∶1左右,约有一半的学生不能进入高等教育学校接收高等教育,因此大量的学生只有进入当前的高职教育中进行学习。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虽然具有足够的实际技能的训练来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但其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足,进而影响了其学历教育的发展。现在推行的“3+3”分段培养、高职与普本“3+2”分段培养、中职与普本“3+4”分段培养、高职与普本联合培养等形式,通过先加强技能训练,然后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弥补其学历教育的不足,从而为中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其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
(二)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校企全面合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协同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决定实行科教兴市战略,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导,因此产生了很多与高新科技相关的职业岗位。这些岗位需要的人才就需要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都掌握比较好的人才来担当。但是,当前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性人才以及中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都无法单独适应这些新的职业岗位。另外,近年来,第三产业如金融信贷、商品物流、交通运输等都得到飞速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群。它们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大的操作难度、较高的技能要求,这时,传统中高职院校培养的工业流水线工人就不能适应这些新的职业岗位的需求,这对培养一大批相应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出迫切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本科3+2的衔接方式成为开辟通道之一。
三、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2分段培养实践
(一)全面提高培养平台和招生对象的质量
根据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要求,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必须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008年前立项建设的省示范高职院校、2011启动建设且2014年列入验收的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才能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展试点。通过这一系列的要求保证了学生的培养平台,确保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到现代化标准,实训设备配置达到现代技术实际应用水平。
试点项目专业招生对象为省内应届优秀高中毕业生,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择优单独编班。为保证项目人才质量,高职院校应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和分数(原则上招生规模不得超过50人)。同时,本项目录取的学生名单需及时上报给江苏理工学院。
(二)创新培养模式
学生在三年制高职校学习期间,由项目牵头院校与合作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及基本要求由高职院校主导,并经双方院校共同考核,从而保证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实现双方院校理论知识的无缝衔接。重要基础课程为英语、数学和计算机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标准由双方共同协商制订,教学质量由双方共同进行过程监控。
在校期间,学生完成合作院校的三年制高职阶段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并达到合格标准,累计至少获得135学分才可获取大专毕业证书,准予毕业并就业;也可在自愿前提下,于第5学期参加“专转本”报名活动,符合转段要求且两年后完成牵头院校两年本科阶段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并达到合格标准要求,累计至少获得216.5学分即可获取“专科起点本科毕业证书”,准予毕业并就业。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与本科之间的衔接尚处于探索阶段,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采用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培养策略,着重培养的是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而本科院校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培养的是能从事生产工艺操作控制及管理、技改、研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两者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故教学的侧重点、难度以及组织形式均有所不同。经过合作院校的共同协商,正在探索一种校企合作、专本一体、共建共管的高职与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模式。[1]
笔者所在学校以实践教学为例,结合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的实际需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拓展和知识结构构建为中心,根据实践教学的项目以及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需要,开设了实践环节授课计划,如表1所示。
在这些课程中,通过化工生产概貌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情况,通过化工制图测验、设备拆装与维护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情况,通过在化工厂中进行生产性实训,切实了解化工操作的实际过程,这些都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理论知识的薄弱,通过相衔接的本科教育来实现。
与该专业相衔接,江苏理工学院在高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开设了相关的理论延伸课程,通过化工物料输送与控制、化工传热过程与控制、精细化工产品分离精制与控制加强了化工厂单元操作过程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化工产品合成与开发、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加强了有机反应过程的原理知识,通过精细化工反应设备、化工工艺设计等课程对于有机化工反应过程的总体理论知识进行了有效扩展,达到工程技术学士学位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通过高职阶段的技能型训练,与本科阶段的技能与理论的结合,从而有效加深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既满足了学生技能的训练,又促进了其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
(四)严把转段质量关
“3+2”分段培养从表面上看是时间的叠加,即高职3年,本科2年,办学时应避免走入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升学教育或变相精英教育的误区。否则既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参与高职与本科院校分段培养的学生应设置必要的转段要求,保证一定的淘汰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后期的选拔提供依据。英语、计算机的转段要求是,通过本科学校组织的转段考试。专业课程的转段要求:在保证技能型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转段要求。技能型训练的成果为拿到化工总控工高级工的证书。理论课程达到总评合格要求。
四、“3+2”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时,应由高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和牵头单位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成立联合课程研究小组,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同备课。其次,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安排课程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再次,倡导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模式、案例教学法等能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建议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最后,建议改革原有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注重过程考核、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采用提问、作业、测验、实训操作及考试等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水平,全面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81-02
随着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的提出以及现阶段我国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对提高就业质量、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
并存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师是各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肩负着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直接影响着各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要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由此,按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实现高素质创新性职业人才系统化培养的重要任务,更要转变观念,加快改革,不断提升职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而高校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高低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素质和水平,因此,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快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管理机制和体制。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的教师管理机制相对落后
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显得相对滞后。笔者通过调查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后发现,大多数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力度不够,与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显得不相适应,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与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均较小,从源头上直接影响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一部分高校在授课报酬上,存在突出实践环节的实验课及实训课课时费减半或明显低于理论课课时费的现象,不利于充分调动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制约了教师实践授课能力的提高;此外,在职称评审、聘用过程中,评聘与考核标准依然沿用原有的评价标准,而对教师实践教学与技能的考核评价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技能和授课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能型职业人才,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而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有些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有些教师与所在专业领域内行业、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沟通交流的意识淡薄,造成其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指导能力较弱,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相对较弱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普遍治学严谨,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专业理论教学水平高,能够深入地钻研教材,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是大部分教师与行业、企业接触较少,实践背景匮乏,参与企业实践与培训的机会甚少,缺乏与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工程师的交流与合作,导致教师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素质,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普遍不高,不能充分地将专业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不利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
(四)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比例偏少,流动性较强
兼职教师大多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他们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需求。而笔者通过走访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后发现,在师资结构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较小,实验课与实训课程大部分仍由校内专任教师承担,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兼职教师流动性较大,一方面学校对兼职教师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企业一般追求较高的工作效率,一旦本职工作与兼职任教工作在时间上发生冲突,这些兼职教师往往将兼职任教让位于本职工作。
三、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机制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院校要积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拓宽思路创新模式,不断建立和完善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的教师管理机制。要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在教师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应当提高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和能力考核的比重,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激励措施,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聘用方面,也应当增加对教师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标准。此外,要规范优质兼职教师的引进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招聘程序和制度,并加大对兼职教师的监管和考核。
(二)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政策和培训计划。要有针对性地对现有专任教师进行相应的实践能力培训,定期安排教师去企业调研实习,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并依据培训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业务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此外,学校要为教师与行业、企业一线技能人才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教师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与一线人员进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水平与能力。
(三)充分重视优秀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
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性,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提高认识,有意识地引进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高端人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上,一方面,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突破原有思想观念,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有计划、有目标,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招聘原则和方案,确保人才引进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制定优惠政策,增强优秀人才在学校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学校高端人才的稳定性。
总之,高校的管理者,尤其是学校领导,一定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观念、拓宽思路、创新模式,不断完善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的教师管理机制;同时要高度重视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实践能力培训,为教师与行业、企业一线技能人才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最后加大对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职业人才,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2014-02-26).http://221.12.38.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40226194527672&cata_id=N002.
[2]姚文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邵玉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教育质量保障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10):216-217.
[4]古青.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5(3):59-63.
[5]张巾帼.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职业教育,2013,(2):36-39.
[6]苏根良.民办高校教育人才引进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2-75.
[7]沈嘉.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能力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微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6-27.
[8]唐智彬,石伟平.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2,(3):15-17.
[9]林伯明.旅游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15-17.
本文认为,体育与艺术在历史上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体育与艺术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二者的融合也是必然的。艺术向体育的渗透,可以完善体育的发展;艺术和体育的融合,是体育和艺术实现双赢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体育;艺术;关系;融合
一、体育与艺术在历史上的不解之缘
1、古代体育与艺术
在原始社会中,体育的发生发展就和艺术融合在一起了。如宋兆麟先生将原始舞蹈的内容分成生产舞、恋爱舞、巫舞和战争舞四大类。
古代希腊的体育文化从一开始就与艺术文化结下了因缘关系。根据流传下来的历史记载,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亚地区举行的竞技赛会是古希腊祭祀体育竞技开始的年份,随后在其他地区还举行了皮扎运动会、尼米亚运动会、伊斯玛斯运动会以及德尔斐运动会等著名的竞技赛会。在第一次运动会中主要表演了音乐,到了公元前582年,又增加了歌唱、七弦琴与笛子的演奏比赛。从公元前586年起,逐渐增加了战车竞技和一些奥运会上的项目;两年一次的伊斯玛斯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除有划船、跑、跳、投掷、马术等比赛外,还有音乐比赛。
2、现代体育与艺术
15-17世纪是人类思想文化转变与成型的重要时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新纪元。这个时期不但开启了欧洲体育的新时代,也宣告了世界体育和现代体育的来临。在这个过程中,文艺复兴确立的人文主义精神,为现代体育思想和现代体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现代奥林匹克在各个方面都集中于大和谐这一理想之中,各种艺术互相渗透,声音、线条、色彩和方式非常和谐的融为一体。如我们所共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强调和谐发展,强调身体运动原始的本能;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团结,友谊,进步的和谐;遵从公平公正,公开,平等竞争,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强调所有项目的和谐发展,提倡地区的和谐。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奥运相关标志,比如奥运会徽,奥运吉祥物,各种奖牌、奖杯、奥运会纪念品,以及各国历届奥运场馆设计,奥运主题雕像等等都表达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形式。正如顾拜旦所言:“奥林匹克不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还是智力与艺术的”。
二、体育与艺术的区别
体育,是人们根据自然的、社会的需要,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文化活动。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作为体育方式、手段的运动部分;二是运用这种手段、方式来实现体育的社会目的部分。这种双重结构决定着体育具有双重的质;一个是运动的质,即自然本质;一个是教育的质即社会本质。体育的根本性质,正是由其自然质和社会质相互结合、交互作用来决定的。体育本质具有层次性:强身、游戏、娱乐,是体育的初级(一级)本质;对人的品格培养、教育,是体育的二级本质;促进人的自我超越、自觉创造、全面发展,是体育的高级本质。人们对体育本质的揭示和认识,同样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体育起源角度来说,体育最初的源头出自于原始的劳动,从各种体育起源学说不难发现,一方面,体育是人类生存的直接功利性目的的充分体现,为了生存,他不存在审美特征。可以说原始体育的很多动作是纯粹目的性的动作,不包含任何审美概念。古希腊体育的繁荣,来源于战争的需要,为了培养优秀合格的战士,建立战斗性极强的军队,可以有效抵御外敌,保卫国家,古希腊角斗士的繁荣,便可窥见一斑。另一方面,体育在其产生源头与巫术、宗教是分不开的。很多体育动作,体育项目是在巫术和宗教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而来,为了某些信仰,某些信念,组合发展了某些运动项目。
虽然为了增强体育活动的“艺术性”,许多体育项目增加了舞蹈的动作,有音乐伴奏,例如花样游泳、健美操、艺术体操,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他们属于体育项目的本质属性。比如说,运动会上的团体操表演,艺术表演,甚至是某些运动项目的高度艺术化,都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体育的本质属性,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即使我们认为体育和艺术一样,是美感的集中,是艺术的体现,但是不能否定他的体育项目本身,体育竞技是其本质。同样道理,不管舞蹈表演中加入了多少体育动作,加入多少武术翻滚、腾空,加入多少体操,健美操,但都不会称为体育,艺术一旦脱离了抒情的原则,便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生命力,便不可称之为艺术。
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反映人的感情生活,渗透着人类的情感,艺术本身的特征就与体育是不相同的。例如,舞蹈是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动作、身体的姿态、面部表情来表现人体美的艺术,虽然以身体运动作为基本手段这一点上,艺术与体育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目的不同。
三、体育与艺术的融合
远古时代,体育运动对艺术的影响局限于舞蹈的范围,再后来,杂技在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基础之上逐渐诞生了。现在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的融合越发广泛,形式多样。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一起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整个艺术包含着许多不同的艺术种类,如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表情艺术(音乐、舞蹈)、文学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与戏曲、电影与电视)。这些不同的艺术种类服务于体育运动,丰富了体育文化。
从古希腊起,建筑就一直是大型运动会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了。体育建筑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并重的,它造型别致,其体积、块面、线条、色调、材料等与其他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高大、雄伟、宽敞、开阔的特征,显示出不可取代的审美价值。现代的体育场馆,无不耗资巨大,其中用于满足直接运动竞赛的投资比例较小,而花费在满足审美需要方面的比例日益增多,尤其是举办奥运会的建筑群,由第一流的建筑艺术大师来设计,完成了若干建筑艺术中堪称超级的艺术佳作。
舞蹈渗入到现代运动项目中,主要起装饰和调节作用。在体操、技巧、花样滑冰等项目中,舞蹈动作是其发挥艺术表现力的主要部分。运动员的动作美观大方、干净利落、轻松愉快、协调优美,这些要靠舞蹈训练来完成。成套动作的装饰和美化,需要穿插融汇各种舞蹈动作。舞蹈动作还可以调节整个套路动作的节奏安排,在健美操、艺术体操等成套动作的开头和结尾,之间、不同类型的动作之间,合适的舞蹈动作会使链接更为流畅,发展更为顺畅,还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特别是高难度动作以后,优美舒缓的舞蹈动作链接可以更好地调整运动员的呼吸、体力以便更好地完成下面的动作。所以,运动中的舞蹈首先要优美,这样才能起到修饰作用;其次要轻松,这样才有利于调整运动节奏。
总之,艺术向体育的渗透,可以完善体育的发展,艺术和体育的融合,是体育和艺术实现双赢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卫波,于军.体育与艺术的关系演进之管窥——身体社会学视角. 体育科学,2010(12).
[2] 由健.论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文化内涵.艺术教育,2005(05).
[3] 瞿惠芳.体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范式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3).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思想转型的同时,教育方式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迎来了其第五次变革。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窗口,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作为施教环节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体育教育由传统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迈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素质教育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将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转变为新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普遍的应用到体育教育中。
1.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即人后天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能力、体格品质等要素。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人们对教育本身的不断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进行深入认识的结果,既符合时代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人们赋予“教育”的新理念。真正对人有价值的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以“授知”为核心的传统教育,而转变为以“育人”为核心的一种全方位的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即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换言之,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与品质,以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它重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因素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更重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2.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2.1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教师把“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而素质教育作为较传统教育更具完整性的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应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新要求。
2.2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体育教育以传授“三基”为教学目的,否定与排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体育的娱乐性,导致体育教育机械地追求生物训练和单纯地传授运动技能,从而沦为一种“唯生物体育观”。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方位的,具有良好社会效果的教育,则要求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使之对于人们追求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和满足,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换言之,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必然对传统体育教育观的狭隘性提出修正,形成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的“三维体育观”,即以人为本,注重体育教育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学校体育教育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小结。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运动技能、身心发展、审美观念、习惯能力等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素质化,必然要求体育教育随之共同素质教育化。以人的发展与完善为目标,对人的本质和身心施加良好的影响,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全方位性。也只有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才能为受教育者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有待健全
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构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性条件,但仅有观念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还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健全、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促进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化。
3.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施素质教育在本质特征上是一致的。
3.1.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实现教学最优化为目标,以现代媒体为基础,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系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且使教学形态、教学方法等发生了重要变革。如:计算机多媒体个别化交互式学习系统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重心由“教”转向了“学”,学生则完全从教师控制的、同步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自定步子、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
3.1.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思维的独立性即个体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传统体育教学无视学生间极大的差异,无视学生的不自觉的信息反馈,无视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从而在本质上否定了学生个体的思维独立性。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从设计开始就是为思维的个体性、独立性而创设的。如: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个体无穷尽的思维发展空间;现实中极力体现个性的体育动作的设计,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更具科学,可在结合人身心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还有CAI、3DMAX等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都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本质上是与素质教育一致的。
3.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体育教师知识体系有待健全。
既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那么,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中关键一环的体育教师这一最具有能动性因素,除了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创新能力及心理素质外,还应该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知识、技能。
3.2.1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
主要使体育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发展状况,DOS、Windows、UNIX等操作系统的应用,用于文字处理的Word软件,Excel、WPS表格文件的操作,Powerpoint、Photoshop等图文处理软件。
3.2.2计算机网络
主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网络查找、网络通讯、网络上进行教学的方法。
3.3小结。
李岚清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讲话突出地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施素质教育在本质特征上是一致的。因此,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实践主导者,必须既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掌握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做到这一点,素质教育才能借助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融入现代体育教育之中。
4.体育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途径
4.1加强教师队伍现代化教学建设。
教师作为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教育信息的选送者,其自身现代教学素质素养将直接影响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尽管我国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有较高学历层次和相应的知识结构,但这并非意味着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体育现代化教学作为新的体育知识,本身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它的知识体系有待健全与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念转型的前提下,不断加强体育现代化教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自觉地进行回归教育,才能紧跟教育技术发展的步伐,这是21世纪信息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4.2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指定培训计划。
各级体育教育管理层应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研究,提倡在职业余培训,以培养21世纪合格体育教师为出发点,注重教师现代化教学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定期组织各种体育教师现代化教学培训,培训合格者进行资格认定,并将教师任职资格和上岗相联系,作为衡量合格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
4.3根据要求确定培训的内容,配置专门的培训人员。
教师的培训应坚持以知识介绍为背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培训内容设计要对在职教师的技能训练有针对性,在分析现有的技能水平和教学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并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
只有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培训方案才是最有价值的,最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才能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取得最佳的培训结果。
论文摘要:武术的本质是永恒的,其功能和形式是可变的,是随着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武术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竞技武术具有一种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的新功能。它的产生是对武术众多功能的丰富和发展,这将有利于武术体系的完善和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当今武术界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武术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问题。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是什么样的关系,在体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对武术的发展应采取何种措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很显然,那就是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们不能作简单而武断的取舍。武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武术也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割断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把二者孤立起来,必然会导致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因此,要客观、公正地认识中国武术,就必须深入了解武术的历史。掌握其本质特点和趋势,从中把握武术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然后依据客观规律做出明智的选择。
1 竞技武术不会改变武术的本质
武术本质就是徒手或手执武器搏杀格斗的方法和技艺。这种本质,是从它诞生起就被确定了的。无论时间如何推移,无论有多少文明的、后起的渗透、依附、派生,武术的本质都是确立无疑、确定不移的。将武术的本质与功能混淆,可能会造成一些混乱,这也就是武术界对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长期争论不休的原因。武术的功能很多是后起的,是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而且呈逐渐增长之势。武术的原始功能只是为了攻防格斗,后来由于民族之间、民族内部的矛盾异常尖锐激烈,大规模的战争频频发生,武术便自然而然地与战争、军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武术新增了军事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商周时期祭祀与军事成为最重要的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出现了“六艺”的教育形式,强调文武兼备,这就使武术又具有了教育功能。到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功能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武术具有了表演功能、娱乐功能、健身功能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武术的新功能还会不断地出现,同时一些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功能也会被淘汰。例如武术与军事曾经是同源之水、同本之木,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是现在的军事战争对高科技的要求摆在了首要的位置,军人武艺的高低不再被看作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很明显,在现代社会中武术的军事功能已经不复存在。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是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些需要不仅体现了武术的功能价值,而且还导向新的追求,推动了武术新功能的出现,武术文化正是伴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发展的。由于生活本身不断更新及其与上层文化间永不停息的交互作用,故而不断产生着新的形态,并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和类型体系。
世界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这个进程也出现了现代竞技体育。竞技体育表达了人类社会的一种时代精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武术的竞技功能应运而生,现代竞技武术便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由此可见,武术的功能很多是后起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不断变化的。但武术功能的增减并不意味着武术本质的变化。虽然武术有表演功能,但武术并不是曲艺文化;虽然武术也能强身健体,也有无功内容,但武术绝不是气功养生文化;虽然武术也能自娱、娱他,但武术肯定不同于娱乐文化;虽然武术也能像今天这样部分抽出用于竞技,但武术整体而言绝对不是竞技运动。因为武术的本质是永恒的.所以武术只能是武术,武术文化形态依然为武术文化形态。
2 竞技武术是以武术的运动形式而展开的,它与武术的本质不发生直接关系
武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按门派划分,按枪、刀、棍、剑、拳划分,还是按功法、套路、格斗划分,武术形式总是以武术的本质而展开、存在的。而武术的功能,并不直接以武术的本质而展开、存在,而是以武术的形式而展开、存在的。正是由于武术的种种形式,才决定了武术的种种功能。所谓武术的体育健身功能、体育教育功能、自卫格斗功能、娱乐(自娱)功能、表演(娱他)功能、运动竞技功能等等,其实都是直接由武术形式而展开,以武术形式而存在,都是对武术形式的利用和依附。武术套路运动和散手运动是武术的两种主要运动形式。套路运动中动速静定的节奏美,踢、打、摔、拿、击、刺等巧妙结合的方法美,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和谐美等无不引人人胜。搏斗对抗中双方激烈的争夺,精湛的攻防技巧,敢打敢拼的斗志,都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激励。正是套路和散手的这种运动形式,才使武术具有了现代竞技功能,使武术套路运动和散手运动可以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来发展。而武术的功能与武术本质的关系,则要间接得多。武术本质与武术形式、武术形式与武术功能的关系是不能脱节的,但武术本质与武术功能的关系却未必。例如剑与剑法是武术的形式,剑与剑法的创制必须反映服务于武术的本质,而老太太玩剑,用来锻炼身体,则是利用了武术的体育健身功能。所以老太太舞动的剑,完全可以略去攻防,和武术本质不发生任何关系,只是为了健身。同样道理,我们的现代竞技武术则是利用了武术的运动竞技功能,也完全可以适当略去攻防,增加竞技表演效果,也是和武术本质不发生任何关系的,更谈不上改变武术的本质了。武术本质、形式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1:
3 发展竞技武术只是我们现阶段的工作任务
武术具有丰富的内涵,是经过自然沉淀、过滤的营养全面的清纯甘泉,它是我们民族精神建构的梁柱。而竞技武术只不过是武术的一种功能,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功能,发展竞技武术也只是现阶段武术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目标。倘若有人仅仅把竞技武术看作武术的全部,认为发展竞技武术是对应了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机制,而放弃了中国武术中最有特点也极有价值的文化内涵,丢掉了中国武术古已有之的许多功能、价值和观念,那么,他实在是不太理解中国武术。
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仅仅把竞技武术推向世界,而是要让世界接受整个武术运动,这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现阶段向世界推广武术,也并不是想要世界现阶段就接受整个武术体系,因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价值等对体育的影响是不同的。中国武术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虽然存在着种种差异,但文化是能够融合的,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的武术文化与西方的体育文化当然也能够融合。然而,并不是现阶段说融合就可以融合的,它有待于两种文化相互认知的程度,有待于两种文化相互需要的契机。这就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争取让世界逐步了解武术,接受武术,最终使武术成为世界体坛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我们武术工作者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加强武术的竞技功能,努力把竞技武术推向世界。发展武术的最终目标和武术工作的现阶段目标,是武术工作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最终目标如果脱离了现阶段目标,就会犯空想主义的错误,而现阶段目标脱离了最终目标,就会迷失武术发展的方向。只有把两方面统一起来,才符合当代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在看到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目标统一性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重点,这个重点就是:要以武术现阶段目标为工作重点,加强武术的竞技功能,努力推进竞技武术的改革与发展,要以奥运会为中心和出发点,首先实现竞技武术在世界体坛的腾飞。
4 竞技武术应大胆地向前走
体育国际化竞争日益剧烈,当今的世界是竞技体育一统天下的时代。竞技武术地位的提高,无疑是当前国家发展武术事业的一项正确决策。缺乏竞技武术在国际体育舞台的展示(特别是进入奥运会体育的大家庭),武术必然失去快速宣传和发展的有力条件。竞技武术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可算是轰轰烈烈,发展模式似乎在我国武术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支持,竞技武术也出现了“高处不胜寒”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这种批评和指责力量强大,来势凶猛,把竞技武术视为洪水猛兽,认为一发展竞技武术就会改变武术的本质。其实,武术有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体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不是说改变就改变得了的,更何况竞技武术也只不过是武术众多功能中的一种新功能,它的成长壮大是对武术功能的丰富和发展,这将更有利于武术体系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功能不断产生,旧功能不断灭亡,这是武术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武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的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武术的军事功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法制的健全与完善,武术的防身自卫功能也正在逐步削弱,说不定到哪一天,武术的竞技运动功能也会出现同样的命运,也会被时代所淘汰。这就是武术发展的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揭示的一条最重要的自然法则,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同样遵循这条法则,武术的发展也不例外。说竞技武术是武术的一种新功能,不仅是指它是新产生的功能,而且是指它符合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武术同仁更应该在促进武术发展的实践中,全力支持竞技武术,爱护竞技武术,帮助它顺利成长。
【关键词】体育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建立 改革方法建议
素质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应保持身心健康,精神饱满,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常识,掌握一定程度的体育运动技能,拥有丰富的体育活动爱好。这也是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即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热爱体育运动且有着明确的体育爱好,懂得基本的体育体能知识,能完成高校学生应达到的体能目标,明白如何对自身进行身体健康测评和体育检验。需要达到这个宏远的目标,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属于自己的体育运动爱好,在培养自己爱好的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体育锻炼知识并且获取体育锻炼技能。
1 健康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及现况分析
经笔者观察,现在高校体育存在着很大一方面的问题,即体育教育现况和原有目标相违背,学生们的体育教学状况远远没有达到教学任务要求,大部分学生体育技能以及体育基础知识都掌握较好,然而却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提升相互剥离,难以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而健康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从学生个体的各方面健康出发,将身体、心理、行为、道德等各个层面巧妙结合起来,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为中心、健康体育教育为具体手段,最终完成学生各项技能综合提升的学科。很明显,现在的教育状况是和健康体育教育的理论上本质特征相违背的,因此,如何完成体育教育和真实目标的完美统一和巧妙结合,这是现代教育者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广大教育者今后的发展目标。
2 分析健康体育教育本质目的进行合理教学
分析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心理,无非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满足业余爱好,获得愉快心情,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身体素质以防御各种疾病,得到更好的体育运动技巧和技能以及培养坚韧耐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这些原因,究其根本都是维持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高校健康体育教育,不仅仅肩负着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和达到基本体能测试的任务,它还有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即,让学生们树立对健康的正确认识和观念。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生们的对于体育锻炼的基本心理入手,利用理论学术知识传授和具体实例分析,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并非为了单纯的学业目的而已,而是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身体健康五十年”如此的长远目标,让他们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进行健康体育知识的学习的重要性,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想法,主动学习体育锻炼知识并进行各类体育活动和锻炼。从本质上让学生认识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这是广大健康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在心的。
3 对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根据马克思所提出的观点,意识是实际生活内容经过人的思考后,在人的思想上形成的心理性反映。它既是抽象的也是实际的,抽象在于它并非真真切切存在的,而实际在于它是由真实存在的事件反映到我们思考中所得到的。根据心理学知识,人的自主行为是由自主意识所支配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自主健康意识在我们的体育教育中的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体育健康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它的作用在整个体育教学总无以伦比――一来可以建立学生对于体育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以及理念,二来可以为未来的体育教育作下铺垫,方便于健康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
3.2对僵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纵观健康体育教育的现况,我们不难发现,健康体育教育仍然仅仅局限在为了体育锻炼教学而教学,即教学仅仅从体育运动的锻炼方式和手段层面入手,着重于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各方面指导。而健康体育教育的真正方法应该是分析学生的各方面指标,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查,及时反馈和调整教育方法,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手法。
比如在篮球课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根据学生对篮球掌握情况的不同进行合理分组,分别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采取不同类型的课程教育,例如初学者可以从基本拍球、运球等方面学起,而有一定篮球运动经验的人则可以进行高级的篮球技术和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训练情况的反馈适时调整个体分组,争取一同进步,同时,在篮球课程的中途可以开展各种篮球比赛等,让学生们在体育竞赛中获取另类的兴趣爱好和热情,对于有着更高自我要求和目标的学生,也可以在课外组织篮球俱乐部等,让这些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发展。综上所述,体育健康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单单一两种手法而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修正原先的教育手法,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以达到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结语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类“现代文明病”层出不穷,人们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因此高校健康体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持住健康体育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理念,联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健康体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选择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手法,达到真正的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宏远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昱.21世纪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四川体育科学,2009(4).
一、体育运动与美水融
体育运动美是借于人的自然实体来表现的。马克思曾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体更美”,苏联的马雅可夫斯也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这些观点精辟地指出人体与健康美的关系。体育运动是以人体美的运动形式来表现和创造的。几乎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能展现人体的力量、速度、灵巧、耐力和青春活力,展现人类的形态美与心灵美。因此,体育运动与美是水融的。
二、体育运动与体育审美
体育运动是人们有计划地向着一定的目标前进的创造过程。一方面,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的健康,发展人的个性;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可作观赏,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观赏体育比赛,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就如中国女排、“马家军”及姚明、刘翔等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促进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体育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体育运动美感建立在一种双重的基础上。首先是以运动者运动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关,其次则产生于经历情感体验与竞赛过程中非常实际的感受。这是体育审美与艺术审美的显著区别之处。体育观众是直接参与体育创造和传播的。观赏者既是感受的主体,又是参与的客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获得体育运动的美感。首先,观赏者必须具备体育审美的意识和能力,即主体的意识能够通过感知和客体发生交流,以引起心理的振奋和激励;其次,观赏者必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即对观赏的运动项目的特点、结构、力量和幅度都有一定的体验,才能对审美客体作出一种稳定不变的情感反应。
三、体育美和艺术美
总的来说,体育美和艺术美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它们在美的创造方法和表现形式上,以及人在审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有很大差异的。
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体现,它充分、强烈、典型地反映出生活的美丑。艺术美的创造不仅是在生活美的基础上概据,加工、取舍提炼而成,而且溶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塑造一些非现实性的艺术形象。而体育美却不同。体育美的创造虽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其中也包含了教师(教练员)对自己的行为客体的一种审美态度,它和艺术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全是现实形象反映,它的主要本质在于解决美的有机构成。也就是说它必须直接接受竞技性的要求,并且现实性地尊重人体科学规律,在于研究如何花费最少的体力,使人的天赋体力,技能和运动速度发展到最高境界。体育美不仅有抽象概括,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可感形式。任何虚伪和过分夸张都构不成体育美。
四、体育中美的表现形式
在体育运动中,美的表现具有不同的壮貌和特征,它们给人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
1.整体美。整体美是体育美的一个特定形态,它表现在集体项目的群体组合和活动中。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等都是群体组合,通过体育技术组成、运行、提高以致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而表现出来的整体美。
2.含蓄美。体育的艺术美、创造美、人们内心道德美、力量美、智慧美等是含蓄美的表现形式。体育活动的拼搏意志是我们这个民族向上精神的具体体现。
3.形式美。体育的形式美是技术、形状、结构和动作组合美,是体育的外形美,包括体育活动的比例、和谐、均衡、节奏、场地器材布置的对称优美和队列队形的整齐等。
4.形态美。人体形态美主要表现为自然的或正常的体态,它包括正常的生长发育、丰满的肌肉、自然协调的动作、正常的行动姿态等。
5.动作美。人体的动作美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协调和韵律感。体育就是发展人们身体的各种能力,培养动作的灵巧性和协调性,发挥动作的速度,使其既经济又美观。
6.健康美。健康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呈现的美。在大众中开展的各项健身活动,充分地展示了充满着生命力的健康美。身体健康,肌肉匀称,体躯雄伟,动作优美大方、灵活、协调,富有节奏感以及活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都给人以健康美的情感体验。
五、体育美的欣赏
体育运动给人展现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美的艺术世界,它能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及美的享受。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表现出的高超艺术,是体育运动中美的体现,它象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真善是体育美的重要特征
体育美中的真,体现为现代体育的科学化,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现代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攻克体育高峰,打破“”,冲击人体极限成为可能。观众渴望看到的是高水平的比赛和新纪录的诞生。每蓬此时,他们会欢呼雀跃,精神振奋,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对人的精神产生极大的作用。任何弄虚作假,违背人体发展规律的作法都不会带给人们审美的愉。在24界奥运会比赛中,加拿大著名短跑选手约翰逊取得百米金牌令世人为之倾倒,但一旦兴奋剂一事公布于众,即成为众矢之的为人唾弃。因此,只有 外形美和心灵美俱佳的人,只有建立在公正无私和现代体育科学基础上的体育竞赛,才能给体育和参加者带来心理的。否则,只能给观众留下丑陋、卑鄙的感觉。
体育运动中的善,体现为运动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观。在体育运动中除了遵守人体生物的、心理的变化规律外,还要遵守一定的伦理规则。和平、友谊、进步是奥运会追求的目标,是当代人社会理想的高度概括。人们的行为符合这一理想,就是美的。国家体委对体育道德规范规定几个“公正竞争,团结拼搏”,是我国体育运动的行为准则。体育竞赛,需要有一种拼搏精神,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在这种拼搏过程中,观众看到的是一种追求自由的美,一种显示人类伟大力量的美,这种美给予欣赏者的是雄壮、勇猛、强健、活泼、紧张等情绪激动,给人强烈美的享受。
关键词:武术;本质;价值取向
1引言
《中国古代体育史》指出:拳击、拳术、兵器武艺、摔跤、手搏、擒拿格斗等实际上就是从最原始人类的这种徒手或手持石片互相格斗中发展起来的。追本溯源,武术的技击本质来源于原始人的正当防卫,伴随朝代的变迁、文化的熏陶,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逐渐显现出来。在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推动下,很大程度为了迎合或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武术也逐渐向竞技体育靠拢,在转型期间难免遗漏武术的本质,这对武术多元化发展极为不利。本文结合价值取向的理论概念,以当代大环境为背景,浅析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2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
武术源于原始时代的生存自卫活动,是搏斗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武术源起日常生产活动、军事活动、巫舞等的相互锤炼,这对于准确把握武术本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武术的起源、文化内涵、发展历程、技法原理、功能等方面,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仍然是技击性。当代武术的发展态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受竞技体育潜移默化的干扰所出现的竞技武术,不断追求技术动作的高、难、美、新,使武术的发展与表演、行为艺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武术所呈现的一体多面的发展态势,不同程度上掩盖了武术的本质。《中华武术拳械录》一共收录了1600余个拳、械、对练的拳谱,可见武术拳种繁多、拳理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之多唯有技击性才能将各个拳种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基于以上几点,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为技击性。
3武术技击本质的社会价值
武术的内涵丰富、意义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特征,又具备了东方文明所具有的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领域的智慧结晶。3.1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中国武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之现代文化理念的熏陶,使武术与艺术、体操、传统医学、宗教、传统美学、兵学等等有着难以割舍的相似性,在某些方面甚至难分伯仲。倘若不懂得武术的本质以及技理技法,很容易混淆甚至扭曲武术的内蕴。本文之所以将武术的技击本质放在一定的高度,是因为只有技击才能作为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点。正确认识一个事物应以事物的本质特征为切入点,这样查验事物才能把握咽喉。此为武术技击社会价值的的重要一方面。3.2把握武术技击本质有利于武术套路的掌握武术段位制进中小学的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指出段位制的推广重点是校园、队伍和制度建设是关键。由此可见,学校武术的教学是关键,而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正确把握武术技击本质为教学的合理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教授或习练武术时有针对性的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技击原理整理清晰,掌握好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路线、发力时机(统称为技理技法),这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也是优秀的武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教学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太极拳里的斜飞势除了讲求出手走弧线、棚劲等,最主要的是体会用肩靠的感觉。在对练时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攻防技击讲解到位,那么在单练时更能深刻、清晰的揣摩到技术动作的发力点、动作路径。3.3武术技击培可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竞争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竞争意识缺失的社会将是一个陈腐、衰败、缺乏生机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竞争更加激烈、尤为突出,如果只是把物质财富的追求当成人生全部目的去竞争,定会造成精神的萎靡、道德的沦丧。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历史博大精深,包含了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知识内涵。学习武术不仅需要有不断探索知识的欲望,还需要不断从各个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事认真、执着。武术练习要求常年不懈,它对意志品质有多方面的考验:练习武术要不断克服身体疼痛及精神考验,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乏味的消极情绪,以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言败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应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拥有正确的竞争观念是现代学生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技击性应当与打架斗殴区别开,弘扬技击性并不意味着宣扬武术“伤人”的特性,而是普及一种打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合理运用技击原理的前提下,通过“打”与“被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反应能力等等。
4武术价值属性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武术进校园”、“武术段位制进校园”时下武术圈炙手可热的话题,此不同程度上对武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原有教学组织形式基础上,需始终贯彻武术技击理念,一招一式都应普及技击内涵。虽然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困难,但是此方法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技术动作的同时更能准确的掌握此项技术,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5结语
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其能够绵延五千年依旧展现着青春活力,这始终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随着各方面利益、环境、竞争压力等的冲击,使武术的本质特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武术本质特征的价值取向依旧要立足于现实,秉承着亘古不变的技击理念,不应因社会的发展而摒弃其本质的东西,相反在不变的宗旨基础上,却应当适应时代的潮流,重新审视、定位武术,推陈出新,为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普及推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中小学武术教育可以以此为依托,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武术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 太极拳 运动美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太极拳的运动具有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的特点,集中体现了武术、体育、运动之间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
近年来,我们在体育学术论坛中,对体育本质美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已有了不少的探索和研究,这无疑是极大的丰富了体育美学的内容。因此,进一步研究体育运动的美,对于推动现代体育发展,提高体育运动的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以太极拳运动为例子,探讨体育运动美。
一、太极拳运动与体育审美
体育运动是人们有计划地向着一定的目标前进的创造过程。一方面,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的健康,发展人的个性。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可作观赏,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观赏体育比赛,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从认识观看,它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直接统一的直观认识,它不借助抽象概念,而是在活动的直观形式中演化到理性内容。从理论实践看,它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理性目的的社会功利价值。所以,体育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体育运动美感建立在一种双重的基础上。首先,是以运动者运动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关,其次,则产生于经历情感体验与竞赛过程中非常实际的感受。这是体育审美与艺术审美的显著区别之处。体育观众是直接参与体育创造和传播的。观赏者既是感受的主体,又是参与的客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获得体育运动的美感。首先,观赏者必须具备体育审美的意识和能力,即主体的意识能够通过感知和客体发生交流,以引起心理的振奋和激励。其次,观赏者必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即对观赏的运动项目的特点、结构、力量和幅度都有一定的体验,才能对审美客体作出一种稳定不变的情感反应。
正是基于这一点太极拳更是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的一种伦理观。现代人工作中、商务中的激烈竞争,使人与人的关系紧张,甚至白热化,由此引来嫉妒、烦恼、仇视;现代科技又给人创造了网上聊天的环境,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人们聚在一起练太极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随着音乐舒拳走势,或两两推手“随曲就伸”“舍己从人”,粘连黏随,成为一种融洽感情、乐此不疲的交流情感的活动。正如《大趋势》一书中提到的,“每当一种新技术引进社会,人类必然要产生一种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产生一种高情感”。太极拳以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做为一种高情感活动是非常可取的。尤其是在外国,老年人,妇女平日较为孤独,有一种场合给他们一起练拳、交流、说笑,相互尊重,其乐融融。太极拳以其绵缓斯文的运动风格,尤其容易增加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观念。不少发达国家,有兴趣练太极拳的人聚集一起,无欲无争,陶然往返,不失为凝聚人情感的“魔杖”。
体育竞争是运动员用身心体能这一特殊的物质和心理手段去战胜对手。人类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必然要在运动中、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来。人在运动中要拥有最大的空间,达到最高速度,显示最大力量,是对人体极限的冲击,是人的自我超越。人体始终按照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的法则运动着。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它给人和谐愉快的感觉。体育审美是以直接参予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各个运动项目的规律、特点、力度不同,因此它给人的审美感觉是不同的。太极拳运动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圆弧,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在运动中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身心更加愉悦健康。
二、太极拳运动与美相互交融
马克思曾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体更美”,苏联的马雅可夫斯也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这些观点精辟地指出人体与健康美的关系。
太极拳可以宁静其心,使精气浩然和平。概括地说,太极拳的健身是在绵缓不断的运动中,把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哲学连在一起,相互作用;把心态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成一团,兼而得之。太极拳对人类的特殊功效,才会得以充分显现。太极拳具有慢、匀、圆、松、静、柔等特点,太极拳特有的“心静用意”的要求,采用腹式逆呼吸,以及贯穿始终的螺旋式的弧形动作,缠丝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骨骼都有着良好的刺激和锻炼价值。另一方面,太极拳自起势始直至收势,如同江河之水,滔滔不绝,又如同行云一般不可中断,它的一招一式都要求全身放松、上下相随、前后相连、左右相照,做到意念、气机、内劲与动势、架子、外力三合,表现出一种松、稳、慢、圆、柔的整体协调、均匀、和谐的运动特性。这种和谐,这种协调一致,就是一种美,一种和谐的美。
三、太极拳运动与艺术美
艺术美和体育美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它们在美的创造方法和表现形式上,以及人在审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有很大差异的。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体现,它充分、强烈、典型地反映出生活的美丑。艺术美的创造不仅是在生活美的基础上概括、加工、取舍提炼而成,而且溶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塑造一些非现实性的艺术形象。而体育美却不同。体育美的创造虽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其中也包含了教师(教练员)对自己的行为客体的一种审美态度,它和艺术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全是现实形象反映,它的主要本质在于解决美的有机构成。也就是说它必须直接接受竞技性的要求,并且现实性地尊重人体科学规律,在于研究如何花费最少的体力,使人的天赋体力、技能和运动速度发展到最高境界。
在太极拳运动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动与静、虚与实、柔与刚、攻与防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它们各有其具体含义,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只有做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攻防兼备,才可能收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因而,也只有不断的认识和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艺术的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出太极拳本身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建波.体育与美[J].美与时代,2006,(9).
[2]崔小梅等.试论体育运动美的表现形式[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