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

第1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 实施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13-01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实施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总体情况并不太理想,缺乏本土化研究,缺乏统一的教材,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普通存在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功能理解过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探索与启动阶段,应该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们在大学阶段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与生涯做出方向性的选择和思考。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高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只片面理解为顺利促进大学生就业,忽视了对大学生整个群体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真正、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是与一些就业服务相等同,仅仅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缓解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功利教育。正是由于对职业生涯教育功能的片面理解,尽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中普通开展,但实际上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难以实现。

2.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内容应用生硬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脚点是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动以实现自己的生涯规划。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高校仍主要采取就业指导的形式,课程内容偏重于空洞的职业生涯的理论和概念,而不是根植于鲜活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导致一些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理论性太强,与现实严重脱节,并不能完全解决择业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不少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缺乏素材的收集,没有具体的主题设计与探索,很容易出现课堂上“听了课很激动”,课后“做起来很被动”的情况。

3.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体系缺乏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阶段作为公共必修课,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估应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使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生涯始终。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完成两个转变,即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但由于高校专业设置的混乱,高校自身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和专业师资力量的缺乏,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路径没有完全打开,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真正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

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思考

1.深入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职业生涯课不是专业课,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改变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对专业进行认同,激发学生产生自己认同的生涯目标,结合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生涯教育的目的,要在教育过程中兑现,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不完怎么办,帮助把行为边界画出。

2.巧妙运用生涯规划的步骤与理论

通过了解KST理论,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理解在大学里究竟要学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技能和品质则是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学习中获得的。因此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课堂的学习、课后的阅读和老师的课题中,这才是学生在大学里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临界反思、拟物想象等理论,帮助学生通过过滤器厘清自己关注什么、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价值倾向,改变习惯、态度,树立信念,找到自己生涯价值的内驱力。

通过PTID理论,帮助学生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了解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原因,明晰自己内心的方向,更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与规划。

第2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关键词:科学文化;国民经济;关系;实证

理论界关于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笔者通过维普数据库查询,在1989-2010年6月期间,与“科学文化”相关的文章有3578篇,探讨“科学文化”与“经济发展”或“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文章有102篇,而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则没有发现。笔者试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等现代统计理论,就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选定

国民经济数据选取我国199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科学文化数据共选取10个指标:投入选取2个指标:1995-2009年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WT),同期每年研究与开发经费(RD);科学文化产出选取5个指标:同期每年出版报纸的份数(BZ),同期年广播人口覆盖率(GB),同期年电视人口覆盖率(DS),同期年专利授权量(ZL),同期年技术成交额(JS);劳动者及素质选取3个指标:同期每年文化从业人员数(WY),同期每年科技活动人员数(KY),同期每年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DX)(见表1)。

从上述原始数据来看,科学文化各项指标除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文化从业人员数据有些波动外,其余基本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二、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1提供的全国1995-2009年科学文化各项主要指标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做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根据降维的思想,将相关性很高的多变量转变为彼此相互独立且不相关的少数变量,从而达到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的目的。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量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

通过对表1中的科学文化10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的相关矩阵(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在0.6以上,没有0.3以下的。同时还通过了KMO检验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本案的KMO值为0.588(大于0.5的最低要求),表示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另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397.571(自由度为45)达显著,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成分存在。因此,上述数据适合于主成分分析和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得到1个主成分,这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922%,超过了85%的要求,它解释了科学文化10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3)。

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该主成分的计算模型:

F=0.113BZ+0.100GB+0.103DS+0.112WT+0.086WY+0.113DX+0.111ZL+0.112JS+0.110JS+0.110RD+0.110KY

F为主成分得分。相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用于后面的分析。

(二)关联性分析

全国1995-2009年GDP及科学文化综合指标得分(即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GDP发展指标的趋势与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向关系。因此,我们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和双尾检验法(2-tailed)对表4GDP指标和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拒绝了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科学文化主成分与GDP发展的相关性达到0.969,呈高度相关。这说明科学文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确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一种先进的文化也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毫无疑问,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会推动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表5出了国民经济与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全国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研究与开发经费两个资金投入指标与GDP的相关性分别高达0.961和0.998,呈高度相关,这显示了资金投入的重要性,“一投就灵”非常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从科学文化产出的5个指标来看,除广播、电视两个指标与GDP的相关性数据分别为0.736和0.776,属于有较高的相关性外,其余报纸出版份数、专利授权量、技术成交额3个指标分别高达0.918、0.994、0.998,呈高度相关。报纸数量增多了,说明看报的人多了,这从侧面反映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影响。专利授权量和技术成交额的增长,并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正是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力的最佳佐证。

从人员的3个指标来看,文化从业人员、科技活动人员和大学生数量与GDP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637、0.995和0.962,文化从业人员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文化从业人员的增长出现多次波动,如2000年、2001年文化从业人员出现下降,是因为同期国家对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减少,期间时值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人员分流造成。从2002年起,文化从业人员又开始增长,这与当时文化基本建设投资又开始增长是相吻合的。科技活动人员、大学生拥有量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相关,这反映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相关度很高,适合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降维。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个主成分,这个主成分在科学文化的10个指标上的载荷均在70%以上。

第二,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加大对科学文化的投入,提高科学文化的产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我国科学文化,是提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大科学文化的发展力度应作为十二・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做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任志安,景治中.经济分析实验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第3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灵魂)。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及文明行为教育等等。可通过相应的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爱国影片欣赏、时事政治论坛等形式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延伸和补充为辅分别在每个学期交叉渗透式实施。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础)。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主要以第一课堂为主,结合专业开展相应的必修课及选修课,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建大学生艺术社团、兴趣协会等,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身心素质(载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主要以第二课堂为主。除开设相应的选修课以外,还可通过组织和举办一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4.能力素质(核心):

(1)职业技能素质教育,指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能力。包括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实验能、设备调试、运行、维护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2)社会能力素质教育,指从业所需要的一般基本能力。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观察、判断事物和临场应变能力、自学、自我发展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人共处能力、社会活动公关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上述四种素质是相辅相成、紧密连接的。缺少任何一种素质教育都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或某门学科即可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的过程,其教育是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我们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得以实施。

二、素质教育体系的考核机制

综合素质考核机制可采用“激励”与“约束”并行的方式进行考核。

1.建立学生素质教育成绩档案。设计专用活动记录手册,以能力考核和过程考核为主,记录学生参加各种教育和活动的过程、体会和成果。从学生的日常文明素养、专题学术讲座、活动参与情况、课堂表现、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职业技能证书等多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并装入学生档案。

2.学生综合素质成绩的评定可采用学分制,设立素质教育学分。把素质教育作为必修科目,分五个学期进行(第六学期学生顶岗实习不在校),每学期2学分,共10学分,作为每一个学生毕业时的必需条件。

3.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绩与奖学金、评优、优先推荐就业、入党等多方面挂钩。

4.从考核人员构成看,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点评等三层考核机制。

5.素质教育作为第一课堂教学内容,进入课表,确定为每周2课时,得到了时间上的保证。

三、构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几点建议:

1.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切忌将素质教育内涵模糊化—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法律和道德教育,以为开设相关的思想政治课即是素质教育。事实上,实施素质教育,要将素质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的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融汇到专业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中去,渗透到各个学科之内。

2.重视实践课程的构建。除素质教育本身要求的内容外,高职素质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重视实践课程的构建,同时切实保证“多证书”制度,使学生不仅完成理论学习,获得实际操作能力,还要至少取得一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从而顺利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课程开设须具有职业针对性。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思维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以及职业素质教育等。

第4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关键词】硕士;就业;心理;策略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问题,也是高校急于解决的共性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就业形势不济,学生们就业异常艰难,连年来就业压力不减,反而愈来愈大。硕士研究生作为就业大军的一份子,地位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使其就业相对于其他学历的学生来说更为不易。

现今许多硕士生并不再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就业方向,更多地是为了以后的就业做学历铺垫,而社会上对硕士生的岗位需求却相对较少,这就使得硕士生需要与本科专科生共同竞争,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同时,很多硕士生学历优势日益下降,专业性深度积淀不足,加之薪资要求较本科专科学生稍高,因此并不受企业青睐。硕士生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使得其就业状况并不如想象中理想。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分析

(一)攀比及预期过高导致就业延误

硕士生经过更长的学习期致使时间成本增加,专业及综合素养提高,学历提升,因而会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产生更高的心理预期,无论是在工作环境还是薪资要求方面都会相应提高。但在紧张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企业并无法满足硕士生原本的心理预期,使得很多硕士生放弃该就业机会,一直处于待就业状态,从而影响就业结果。另外,许多学生在择业时存在攀比心理,导致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影响顺利就业。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时经常以周围同学的就业标准来给自己的就业标准定位。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有些同学即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却以不如同学的工作好而白白放弃,最后因延误了最好的就业时机而后悔不已。

(二)缺乏整体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方向模糊

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我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择业就业的目标方向十分不明确,使得在就业季来临之时盲目从众。很多硕士生经过更长的学习期,仍然没有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规划,在就业过程中,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易受外界的暗示、干扰,容易不加分析的接受别人的意见,盲目地跟随别人。总是追求热门职业,不管自己能否胜任,容易轻易放弃自己原来的打算,根据大家的意愿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有些时候甚至全然不顾自己的现状和能力,不会扬长避短。由于缺乏相应的自主意识,结果只能高开低走。如果不及时调整,也会陷入自卑、恐惧和焦虑等心理状态。

(三)存在学历上的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恰好相反,自负心理也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产生,是缺乏客观地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这种心理在硕士生身上表现的比较集中和突出。部分学生毕业后,常常表现出很高的优越感,在面试时夸夸其谈,过于张扬,结果会扭曲自己的才华,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踏实的印象,还有些同学认为现实无法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如今的就业市场上,硕士生已经失去了原先的优势地位,文凭和学历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个人能力才是关键。由于自负的学生通常是盲目的乐观,心理定位偏高,不能审时度势的认识自己,不切实际的追求高薪高福利的岗位,对于一些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目前条件较为艰苦的工作轻言放弃,最终必然会迟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导致就业受挫。

三、高校应对策略

高校作为大学毕业生教育的主体,对大学生顺利就业,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理性面对社会就业压力

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端正学生就业态度,理性面对就业压力。在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毕业生涉世未深,心智不成熟,缺乏就业经验。因此,学校必须引导其逐步树立科学的就业发展理念,正确认识自我,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发展目标。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打造就业信息平台,使学生将眼光放长远,逐步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优势

高校应看到综合素质在大学生长远人生发展阶段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毕业生要想赢得就业就会,实现顺利就业,就必须积极提升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不断增加就业优势,提高就业能力。对于硕士生而言,其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综合素养的高水平,而现阶段硕士教育有时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高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阶段把握好学习机会,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进一步强化其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完成日常科学文化教学的基础上,时刻注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养成,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文体表达能力,使自己在就业中具有优势地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第5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经过大学四年的高等教育,大学生要完成从学生身份向社会人身份的转变,能够独立,从事某一行业来步入社会。能否顺利完成身份的转变以及很好的适应社会,关键在于大学期间各方面知识的累积以及对自我职业的规划。因此,大学四年被许多专家称为“毕业起跑的助跑期”,在此期间做好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更好的对自我进行动态的认识与评估;有利于发掘个体潜能,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增强个体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有利于个体充分做好求职准备,提升在职场的竞争能力。

因此,每一位大学生要注重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大学期间要分阶段有目标的制定自己的学业、职业计划,拓展自己的能力。同时,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思政辅导员也要对此给予学生及时适当的指导,在就业教育方面从早着手。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两个基本过程,一是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二是专业发展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是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的一项系统性工作,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任务和身心发展特点,因此要划分不同内容的指导计划,并形成各年级分阶段的连续性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大学生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大一“适应期”、大二“探索与发展期”、大三“拼搏与冲刺期”、大四“收获期”、毕业后“调试与稳定期”。

(一)正确认识自我

1.正确认识自我是适应期的首要目标

步入高校大门的大一新生有了学生与成年人的双重身份,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同时,大学较为自主自由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博览群书、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崭新平台,在客观上也为他们的自我认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对自我的认识也不仅局限于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等一般问题,还进一步深化涉及到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大学生自我意识将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自我意识也分化为目标自我和现实自我两方面。自我意识的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我、调节身心奠定了基础,也为由现实自我向目标自我的发展提供持续的驱动力。

2.正确分析与认识自我的途径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根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通过长辈和教师等对其较为了解的人的评价来进行自我认识;②通过与和自己的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如与同班同学、同专业同学或其他院系的同学进行比较;③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自我认识。通常三种方法是综合运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性格、心理等测试工具来进一步评估自己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以及价值取向,以便能够从更为科学的角度来准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3.指导与培养

大一阶段职业规划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一年级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试探期。首先要初步了解近几年来就业情况,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打好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基础。

(二)提升自我素质,探索职业发展目标

二年级的大学生应着重夯实和拓宽基础,分析自我优势和局限性,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试探性地确认职业目标。

1.通用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大二学年的职业目标尚处于发展和待调整状态,因此,这一时期的第一目标是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通用技能和基本素质。①思想品德素质: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②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各项素质中必备的基础性素质,拥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才拥有踏上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大学生在校期间务必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③身心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与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2.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学习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其得到检验。因此,在保证学业的同时要坚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从中培养责任意识、组织能力、主动性与受挫能力、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等,同时,在课余时间还应有计划地从事与自己职业目标或专业相关的实践或兼职工作。

(三)自我的再认识,确定职业具体目标

1.自我的再认识对确定具体职业目标的必要性

自我的职业发展,在大三学年应当要做出较为明确的选择。学校应着重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相对照,通过专业技术基础的调适,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或对其职业目标做出调适。因此,大三学年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拼搏与冲刺阶段。有了大二学年所培养的基本素质和通用技能, 以及在相关行业的实习经历,在大三学年应对之前的自我经历进行总结,对自我进行再认识,以便进一步明确今后的职业具体目标。

2.自我的再认识具体途径

①在学习与工作两方面进行自我再认识。要扎实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从讲座、网络等多方面获取提升自我专业知识、拓展知识框架的有效信息;在工作能力方面,则要了解与职业具体目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自身职业素养,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查漏补缺,全面的提升自己。②做好就业准备。了解专业方向的就业市场情况、做好就业的技能及心理准备等。③进行实习,预演角色转变。对自我的再认识完毕之后,就要及时更新自我的职业生涯个人简历,并选择意向单位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作为实习生,是一次接触社会的好机会。通过实习,预演毕业后走上社会角色的转变。

(四)、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员工――毕业后调试期

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前者是接受教育的对象,首要是学好知识,解决好“是什么”,也就是逐步掌握本领,完善自己、完成“认识问题”的过程;而后者则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本领,完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通过工作为社会做贡献,以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解决好“做什么”。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已经被各高校所关注,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丰富有效的就业信息、政策咨询等,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从现状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普及工作还较为滞后。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将此作为就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大学四年给予不同阶段的教育和指导,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雨,黄洪旺,梁洪.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文化建设,2006.12

[2]高建华,杜学元.浅谈如何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

[3]黄雄英,钟书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第6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新世纪高等教育大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给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带来了空前的生存及心理压力。对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重新进行思考: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更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形成正确的认识和选择,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竞争压力加剧,我国精神疾病呈多发和上升态势。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6%,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15%,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而与严峻的发病形势相比,我国精神卫生资源却十分有限――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

可见,我国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医师行业还有巨大的需求缺口,需要大批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卫生的需要。这些人才的培养,从传统意义来说,主要依赖于高校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由此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其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素养,而且在他们走入社会以后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需要。

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内众多相关研究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为16%左右。虽说目前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以选修课、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有机会接受心理教育的只占小部分,学生受教育面较小,其整体效果不尽人意。

此外,选修课、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等形式,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这不是几次讲座、咨询便可以解决问题的。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无疑是主阵地和主渠道。为此,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开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提高其适应环境、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需要

地方师范学院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师范类公共课程设置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而且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未来师资的需求,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从认知内容与程度方面分析,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书籍、媒体、网络、日常交流、亲身经历和自我反思等途径,学生对心理健康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形成了“心理健康理论”。逐步走向独立和自省的大学生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已经具备的自我分析和指导的能力进行辩证分析和自我心理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理论也许是片面、肤浅和零乱的,他们的自我分析和指导也可能会有偏差,但这些都是出自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给以足够重视。

(二)从人才素质培养的模式来看,人的多种素质的培养,需要整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训练计划。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完全同等重要的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体育处于同等并列的地位,要有与此对应的课程体系支持。在我国的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都有整套相应的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却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支持。因此应在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与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同样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构想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门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各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由他们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咨询过程紧密结合。结合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机制、预警机制、追踪机制和反馈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的基本要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等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与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职业训练紧密结合。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他个人,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他教育的学生和面对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家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上是重视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更加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对此我有两种构想: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都统一在师大的培养目标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时数应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做到基本一致,以32―36学时为宜。根据1―4年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建议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模块进行。低年级教学模块,主要讲授艾滋病的防治和的预防教育;心理素质与成才的关系、新生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建议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高年级教学模块,内容重点放在心理素质的强化,危机干预与应对,如汶川地震、甲流、中学踩踏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经敲响了危机预警知识与应激能力培养的警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还有就业心理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坐标,积极应对毕业工作或者继续读研学习,建议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

二是面对就业压力,国家职业技能考试门类越来越多,学生将来有可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除教育部、省属师范院校设置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以外,国内已有学校要求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必须通过省级或国家级的心理咨询从业资格考试。地方性师范院校没有设置教育学、心理学专业,面对有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他们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师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是选修课程,也可以是必修的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培养大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方性师范院校在师资、教学水平上没有问题,这样做既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就业的需要,又可以为正在悄然兴起的心理咨询行业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国内有很多的高校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育体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也有许多的相关教材。不同类型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完全相同,有全国性统编教材、有区域性教材、有高职类型教材、有专业性很强的教材、有普及性的教材等。教材的内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仅要与中小学的健康常识课区别开,而且不能像心理学专业的教材那样细致,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与发展实际,在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回答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着力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能够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有很强指导性、操作性的各类相关教材。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起步较晚,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大部分是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较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具备全面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从事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技巧,能够针对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发展问题,给予正确指导,纠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偏差。目前国内的咨询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接受培训、督导,才可能使专业发展处于持续状态,不至于落伍或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因此,高校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实践化与研究化的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各高校在引进和培养师资时都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规划,既要根据需要积极引进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教师,又要将那些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师选派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长、短期培训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为有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各高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将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正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完整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报告,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另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尤其要建设好班级服务体系,构建动态监控、网状多向的“大学生心理防护系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社政司【2005】1号文件.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编写.心理咨询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2.

[3]韩延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7.

[4]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2,(65).

第7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51-0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人数占近一半的士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给个人及家庭带来自担,而且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影响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资料,我国高校毕业生2010届有630万,女生比例已达45%以上,女大学毕业生约290万;2010年前未就业的大学生约370万。其中女大学生约240万;今年待就业大学生人数约1000万,女大学生约530万。女大学生与男生相比,就业呈现“双低”现象:低就业率和低就业质量。女大学生就业率仅相当于男大学生的86,3%。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明显低于男生,就业质量主要涉及几方面因素: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保障的完整性,

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客观因素。(1)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近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据测算,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将增加100万人,以近几年我国GDP平均增长10%推算,每年就可吸纳1000万劳动力,全国劳动力新老交替每年还可以提供约1300万个岗位,这样每年就有2300万左右待聘,工作岗位。由于农村存在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也沉淀下为数不小的下岗失业人员,我国劳动力总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的壮况。(2)某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性献业申的・巨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各环节中,除妨碍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性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性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情况。传统社会十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企业在用人制度上过多追逐利益都是某些单位时女性产生歧视的原因。虽然我国明确制定了女性具有平等的就业权利的法律条款,但由于相应执行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对一些企业歧视女缺乏有效的惩治措施。(3)高校培养目标偏差。高校的培养目标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于重视学生校内的学习而忽视学生校外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2.主观因素。(1)享受观念。与一些女毕业生交流,问她们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回答:“想找稳定的、待遇高的、不累的工作”、“我们已经读过大学了,还要去吃苦吗?”许多同学按照下面顺序找工作:事业单位、外企、国企,然后是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最后实在找不到工作了,选择创业。(2)过于挑别。一些同学不考虑自身的情况,把“高薪”、“高职”、“大城市”、“住房”当做找工作的标准,盲目地追赶“热门”职业。有的同学应聘时提出条件“月薪3000元以下免谈”。有的同学宁愿低薪、专业不对口也要坐办公室,理由是“我读了大学,要当管理者,不去当1人”。(3)独立性差。当代大学毕业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看似大学毕业了,独立工作了,但还没有摆脱对家庭的依赖。一些父母认为资助子女是自己的责任、义务,孩子在他们眼里永远长不大,子女任何“受苦”、“不如意”都是因为当父母的没有尽责。(4)缺乏信心。传统观念令女性信心不足,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男生。有些女生不停地读书,躲在象牙塔里,但她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学问,而是为了躲避就业,有些女生不敢自己去找工作。而是靠家长、亲属,自己唯一做的就是等着去坐办公室拿高薪。有些女生曲线就业,不忙于找工作,而是忙于征婚。这些都源于士性时自己缺乏信心。(5)缺乏准备。有的同学把找工作当成简单的、临时的一件事情,匆忙地写简历、面试,失败了几次,就垂头丧气,失去了再尝试的信心。许多同学都缺乏计划,没能尽早地、认真地、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而忘了“成功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建议

1.合理定位目标职业。要对选择的职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要结合女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对目标职业进行合理定住。虽然男性在一些身体素质要求较强或风险较高的职业有优势,但女性在很多行业也有自身的优势。(1)语言能力的优势。女性的音质悦耳,音调柔和,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一般强于男性,并有较好的语感和外语接受能力。因此,从事翻译、编辑、文秘、公关以及教育方面的工作正是女性发挥特长的好选择。(2)思维能力的优势。女性对多雏空间的认识能力往往略逊于男性,但她们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同全方面却普遍优于男性,女性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往往能创造出使人感到优美、典雅、和谐、细腻、新颖的作品,在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等方面也表现出色。(3)交际能力的优势。女性具有态度温柔和蔼、感情丰富、品格谦逊且善于体谅剐人处境和困难的优点,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能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4)管理能力。女性领导者善于使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善于鼓励参与,分享资源,强化他人的自我价值,促使他人乐于工作。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知识能力强,个人修养好,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共事,具有较好的坚持长期工作的忍耐力。

女性就业比例较高的领域:护理、教育、管理、财务、文秘、旅游、写作、电子商务、金融、服装、表演、翻译、心理、外交、贸易、食品、医药、纺织、玩具等。一些野外的、大体力的、易受污染的、具有较大风险和高技术的工作一般不适合女性,如:工程设计、采矿、金属制造。以及需要大量现场经验的机械、自动化等职业。

据有关资料。2009届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是:旅游、纺织成品制造、服装及饰品、教育、食品。在传统男性为主的行业中,女性的就业比例相对比较低。如:石油天然气开采、大型建筑工程、金属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煤矿等。

2.提高综合素质及能力。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主要看综合素质和能力。一般不会过于看重知识技能,因为毕业生都要经过再培

训的过程,用人单位很看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对“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会特别关注。

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要有朴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为祖国和民族的振兴而拼搏的激情和抱负,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要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能力,如一自学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要具有健康的身体。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要特别注重几种关键能力的培养。(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实际上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大学教育是一个学习如何去学的过程,大学生应该明确怎么样去学,而不仅仅是学到什么。(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实践则知识就失去了目的和来源。要在实际的实践中,遇到问题,思考问题,在解决矛盾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能力。(3)创新能力。创新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发展兴盛的动力。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栋粱之才。(4)具有“专长”特色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社会已越来越青睐既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又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的复合专长型人才。(5)抗挫折能力。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成功的保障,学会“知足”、“幸福”、“感恩”,襻怀坦荡。乐于奉献,用正确的心态和行动面对生活。

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它指明了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分成五个阶段:明确自我认识、职业环境分析、确定职业目标、有意识的素质培养、调整和评估。(1)明确自我认识。应该时自身爱好、个性特征、相关经历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核资料价值观念、形象气质、性格特点、天赋能力、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知识水平等。(2)职业环境分析。对职业区域分析时,要开阔视野,可以是国内或国外,可以是城市或农村;对职业行业性分析时,要对某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职业岗位性分析时,要了解职业岗位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3)确定职业目标。个人的职业目标要符合整体利益,既个人的目标要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职业目标是要窦现最大化的“人职”匹配。(4)有意识的素质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所需的各种能力,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抗挫折能力等。(5)调整和评估。职业生涯规划规划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评估扣修正,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第8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关键词:社团参与;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1-0078-05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或需要自愿组成的,为实现特定目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社团的人数占82.1%。社团参与已经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可或缺的经历。面对着日趋剧增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社团参与对就业的影响成为大家的关注焦点。笔者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了社团参与对大学生就业前期准备、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科学引导大学生的社团参与,实现大学生的学习和社团参与的良性互动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设计开始于2012年12月,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多次咨询相关学者和高校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形成初稿,接着对10位本科毕业生进行访谈调查,进一步修改、完善,然后在25名本科毕业生中进行预调查,并进一步审核,最后于2013年3月底定稿。

2013年4月,调查小组对参加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2013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的本科毕业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社团参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问卷650份,回收626份,回收率96.3%,其中,有效问卷606份,有效率93.2%。然后,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与分析

1.大学生社团参与状况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进一步从表1计算可得:82.2%的毕业生有社团参与经验,其中,女生社团参与率为84.5%,男生社团参与率为78.8%,女生参与率略高于男生;农村户籍女生社团参与率为87.7%,城市户籍男生社团参与率为87.5%,城市户籍女生社团参与率为80.8%,农村户籍男生社团参与率为71.1%。农村户籍女生社团参与率最高,而农村户籍男生最低。

社团参与具体分布如表2。从表2可以发现,社团参与1-2年的比例最高,达37.1%,在这其中,69.3%为女生;三年以上的有5.9%,在这其中,83.3%为男生,且他们之中没有城市女生,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绝大部分是参加文体、娱乐社团。可见,兴趣是参与社团活动的最重要因素。

2.社团参与对大学生就业前期准备的影响

在就业前,大学生会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会对自己的就业力就行自评,科学定位自己,找到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第一,社团参与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如表3所示,除了对科学文化素质综合评价为3.64,不算太高之外,有社团经历者对其他就业力的评分接近5分,尤其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达5.22、心理素质达4.97,也就是说较有帮助。具体而言,对责任心、职业道德、心理承受力、适应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评价较高,对培养吃苦耐劳、诚实正直的品质也评价较高。

对于科学文化素质,社团参与者的评价不是很高。为进一步分析,笔者对学业成绩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进行了调查,其中,22.28%的同学认为成绩对就业有很大影响,69.8%认为有一定影响,7.92%的认为没有影响。由此可以得出原因:社团参与可能会影响学业,进而影响就业。

第二,社团参与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在“您在找工作之前是否有过职业规划”选项中,我们将选择“(1)完全没有”的列为无职业规划,将选择“(2)有职业目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与“(3)制订了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列为有职业规划。从选项(1)到选项(3),意味着职业规划越来越清晰明确。统计显示:选(1)的占18.46%;选(2)的占67.72%;选(3)的占13.82%。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选(1)的同学中,有70.42%的没有社团经历。而选(3)的同学中,91.68%的有社团经历;社团经历2年以上的同学几乎100%有职业规划。这说明,社团参与事实上是同学在探索个人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定位,并有步骤提高个人能力的有意之举。

第三,社团参与对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影响。其一,社团参与对求职渠道的影响。如表4所示,有过社团参与的毕业生的对各种求职渠道的使用更为平衡,而没有社团参与的学生集中于求职网站、校外招聘会、校园宣讲会等。这说明社团参与有利于同学更为充分、合理地使用各求职渠道。若把老师推荐,家人、亲戚介绍看做是被动求职的话,没有社团参与的学生的求职显得更为被动。并且,有过社团参与的毕业生的求职渠道比没有社团参与的学生多一项——社团提供资源。由此可见,高校社团给参与者们提供一定的选择机会。这是来社团参与的同学所享受不到的。求职网站、校外招聘会和校园宣讲会是最主要的求职信息来源渠道。

其二,社团参与对求职成本的影响。从表5可以发现,有过社团参与的同学的人均求职成本略高,参与原因是没有社团参与的学生的老师推荐,家人、亲戚介绍率以及其成功率更高,降低了求职成本。社团参与时间越长求职成本越低:社团参与时间越长,均值越集中。这说明社团参与经验对于他们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更有益处。对于他们理性选择更有帮助。

其三,社团参与对求职成功率的影响。求职成功率等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机会数/投递简历数。调查发现:人均投递简历18.7份,获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机会数1.52次,平均求职成功率为8.1%。这当中有过社团参与的同学的人均投递18.5份简历,获得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机会为1.61次,平均求职成功率为8.7%;而未社团参与的同学的人均投递19.2份简历,获得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机会为1.39次,平均求职成功率为7.2%,除去老师推荐,家人、亲戚的成功次数后,来社团参与的同学的求职成功率会更低。

第四,社团参与对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影响。其一,社团参与对就业率的影响。总体就业率为60.9%,男生就业率为63.5%,女生就业率为59%,男生就业率略高,而未就业同学中,女生高达60.8%,可见,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严峻,而对于女生而言更为严峻。从表6可以发现,有过社团参与的同学的就业率为62.7%,而没有社团参与的同学为52.8%,高出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有社团经验对大学生的就业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这当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有3年以上社团经历的同学中,就业率高达为83.3%。其中,男生就业率100%,而女生全部未就业;社团参与0-1年的就业率为73.6%,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这其中,男同学的就业率位95.5%。

其二,社团参与对专业对口率的影响。调查显示专业对口率为66.7%,其中男生专业对口率为63%,女生专业对口率为69.6%,女生比男生略高。如表7所示,未参加社团的同学专业对口率为68.4%,而参加社团的同学为66.3%,未参加社团的同学略高,不过,参与社团3年以上以及1-2年的专业对口率比未参加社团的同学高。

其三,社团参与对起薪的影响。如表8所示,平均起薪为3762.8元。未参与社团者平均起薪3836.4元比参与者3752元略高。参与原因是未参与社团的女生平均起薪较高,50%以上起薪高于5000元;男生平均起薪高于女生400元。女生社团参与年数越多与起薪越高,男女总体来看,大致也是社团参与年数越多与起薪越高。

其四,社团参与对就业满意度、预期的影响。由表9可以看出,有社团经验者在职位晋升空间、对所签约工作的表示满意、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的比例都高于没有社团经验者十几个百分点。这说明社团经历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提高大学生更理性认识社会的能力。

第五,基于促进大学生就业视角考量的社团运行存在的问题。本项调查属于开放式问题。从回答结果来看:

其一,基于促进大学生就业视角考量的社团运行问题有:约2/3的同学认为社团结构不合理,文体类泛滥,职业类、学术类、实践社团数量有限;过一半的同学认为社团名不符实,管理机制不健全,稳定性差;约一半的同学认为缺乏专业引导、运作经费缺乏,活动影响力弱。

其二,基于促进大学生就业视角考量的社团运行优化选择:约4/5的同学认为应该大力发展能力拓展类、职业类社团;有过2/3二的同学认为应该规范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约一半的同学认为要增加专业引导;超过2/5二的同学认为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社团良性运行。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总体而言,社团参与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较有帮助,能提高就业率,促进大学生就业:社团参与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充分、合理地使用各求职渠道,提高求职成功率与起薪水平;社团参与能促进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不过,考虑到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差异。社团参与对求职成本和专业对口率的影响不确定,促进大学生就业视角下的社团运行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完善。

2.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能力拓展类、职业类社团。通过大力发展能力拓展类、职业类社团,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就业力,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认真规划职业生涯,促进他们的就业。

第9篇: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范文

大学生的角色

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成学生的社会化,让大学生与社会相适应。一般认为,大学阶段是一个过渡型角色转化时期,是大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阶段。其中,低年级为“自然人”阶段,中年级为“半个社会人”阶段,高年级为“完全社会人”阶段。[2]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所处社会地位决定了大学生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很多,笔者主要从大学生扮演的众多角色中筛选出最主要的几种进行探讨:

1.学生角色

大学是追求知识和光明的地方,是教授广博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因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毋庸置疑的角色就是学生角色。在大学里,学生们接收着教师的教导、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并依据各自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先进、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

2.准员工角色

大学教育的结果不外乎升学和就业,但就目前来看,就业人数远远大于升学人数,因此,随着大学年级的不断升高,准员工角色走进了大学生扮演的角色中。学生要在就业前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总结学习生活、了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学习人际礼仪等等,其实无形中已经扮演了准职员的角色。特别在就业竞争和压力巨大的今天,很多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具有了为未来就业做准备的意识。

3.儿女和未来父母角色

依据血缘和家庭关系,大学生在家庭中主要扮演的是儿女角色,所不同的是这个儿女角色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趋成熟,并随着自己的独立而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职责;同时,处于高年级的大学生一般生理已经成熟,毕业后的一年或几年内即将面临结婚和生育,也需要储备一些社会生活常识去适应未来的父母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大学阶段,学生也具有了未来父母的角色。

大学生多重角色间的相互关系

虽然上述已经筛选出来了三种大学生角色,但并不意味着这三种角色是同等重要,也不意味着这三个角色是彼此孤立的。 在这三种角色中,学生角色是大学生的主要角色,因为大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主要的活动还是学习,主要的生活场所还是学校;准员工角色是大学生的次要角色,这个角色的地位是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而日趋升高的。儿女和未来父母角色总体来说也是大学生角色里的次要角色,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这一角色。就大学教育来说,学生角色永远是主要角色,而准员工、儿女和未来父母这角色则是相互平行的次要角色,但次要并不意味着舍弃,相反,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时代,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更应该对次要角色有所反映。

大学生角色划分对大学课程内容调整的启示

课程定义在我国具有多样性,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关于课程的定义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称谓。[3]我国的大学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等方面,这就要求大学的课程内容设置要充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服务。依据大学生主次角色的划分,笔者认为大学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教育方面的课程

学生这个主角色决定了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关于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始终是大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头戏,合理的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对于大学生系统地接受和掌握专业知识至关重要。近年来关于专业知识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探讨较多,教育部对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也一直常抓不懈,本文在此不作过多论述。

(二)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职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谋生的手段之一,随着受教育个体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升高,大学生逐渐成为了“完全社会人”,就业成为了大部分高校学生首先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有关知识的缺乏,准职员的准备做得不足,与好职位擦肩而过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毕业生在获得岗位后,也由于为人处世不当而被迫离开了自己曾经千挑百选的岗位。有鉴于此,在大学课堂开设职业教育方面课程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要求大学生学会真正做人、做事的呐喊也越来越明晰,概括起来职业方面的教育课程不外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人际礼仪、相关政策法规等。

值得欣喜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4](〔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12月 28日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育厅[2007]7号),要求规定:“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4]“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5]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出台,无疑是对学生准员工角色的充分肯定,也是帮助大学生从准员工角色向员工角色过度的有效途径。

(三)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学校中大学生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常识而导致的悲剧频频出现,高校学生的安全存在的诸多隐患,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无论从准员工的角色出发还是从儿女和未来父母的角色出发,让其建立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防范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应主要包括两个子课程内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目前,关于安全教育方面课程的开设在高校中得不得到重视,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没有必要搬进大学的课堂进行系统的学习,但近年来高校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又不得不让我们看到大学生在面临安全事件时表现得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因为安全方面知识的缺乏而酿成了悲剧。生命的存在是一切社会活动存在的前提,不论作为学生角色、准员工角色、儿女角色还是未来父母角色,掌握完备的安全常识和拥有冷静的头脑是生存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所以,在大学的课程中设立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四)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

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身边因为健康意识等缺乏而导致失去生理或心理健康甚至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大学生的学生角色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的准员工角色面临着未来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儿女角色面临着照顾父母身心健康的压力,而未来父母的角色也面临着未来人际关系、子女养育等问题。在大学课程中,有选择的开设相应课程,进行抛砖引玉式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就健康教育而言,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人格修养、恋爱及性健康教育、保健教育等。

在当今的大学中,关于健康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设立心理咨询办公室辅助教育,二是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公共体育课程同时辅助适当的学科渗透方式对大学生健康进行教育。但是在心理课程和公共体育课程的课堂中,心理课往往为了了解一个心理名词而纠缠,体育课也为了体能达标而忽略了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谈饮食保健、应急事件处理等常识的学习了。作为现代人,作为学生、儿女和未来的父母,健康知识往往是特别适用和常用的。有计划的选择相关内容进行抛砖引玉式的学习,对于圆满完成学生角色、儿女角色和未来父母角色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途径之一。

(五)其他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的课程

其他生活常识主要是关于现行实用法律法规简介、关于经济理财基础知识等等,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的方式进行选修,这里也不做过多介绍。

结语

大学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是成才的摇篮,对于上述提到的关于学生角色而引发的对于大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思考,只是在保障高校专业知识学习和国家规定的大学必修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大学课程内容调整的个人见解,知识是无穷尽的,接受大学教育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及其他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也只能是给学生做抛砖引玉之用。详尽的学习需要终身教育理念的支持,但要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这些知识虽然不及专业知识重要但却又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在特定的受教育阶段主次角色定位所发生的微妙变化,促使我们不得不去重新审视大学课程内容设置对促成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并对其作出适时的调整。同时对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完善也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 [K].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王兰州,阮红.人文生态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