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学专业社会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关键词】提升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G017)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7-01
教育部在2009年3月提出要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着手展开招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将以应用型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将占总招生人数的50%以上。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新兴和重要的力量,在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及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职业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高层次、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
一、农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何为应用型人才?有学者认为,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之为应用型人才。再详细划分,又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是为人类的需求发挥创造、构建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1】,可见,实践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是必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尤其要重点培养的。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2009 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生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2】,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经历和实践经验。农学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更是对当前农业的生产、工作程序和社会需求了解甚少,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农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实践结合在一起,造成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农学类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围绕培养方案、导师、学生、实践平台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进行思考,对于提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农学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创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农学类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参考意义。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通过访谈得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去获取信息,但论文写作、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薄弱。这一方面与导师课题的类型、招生情况有关。有些导师的研究项目大多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类项目少,仅有的几个研究生,在做基础研究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更不“舍得”把学生派出进行实践研究。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环节不严密,双导师制运行不彻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转变了以后,随之改变的是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但实施过程中,实践环节往往形同虚设,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有些导师仍按照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一样的思路去培养,仍然每天泡在实验室,没有给学生去实践基地实习的机会;双导师制的副导师有些是隶属于其他科研院所,做的仍然是以实验室内为主的研究,或者只是挂名,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再者,就是与实践基地建设和开展实践规模有关。实质上的实践教学基地规模小,数量少,组织不够严密,实践时间较短,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都客观存在。以上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三、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笔者从本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出发,提几点提升实践能力的建议:
第一,完善培养方案并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培养方案的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培养的质量,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侧重专业学位的特点,增加案例教学,设置实践必修环节,并配套有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指标,避免在实践环节弄虚作假。
第二,规范导师指导学生的条件,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能从师于有实践工作课题的导师并从事有实践内容的课题,并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的性质和内容加以规范。加强副导师的作用,尽量在实践基地选择副导师,并且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研究内容最好有联系,这样研究生在校内进行完规定的课程培养后,可以到实践基地接受副导师的实践指导,这样有机的结合势必会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创新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基地的建设,努力把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解决劳动就业的平台,建设好实践基地,有利于调整好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也相当于学校在企事业单位中开辟了一个窗口,使学生更容易得到单位的认可,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还可以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方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同时,在广泛参加科研学术和科技交流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研究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等,要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广泛参与,让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得锻炼、增强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要完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复杂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它既要有理论教学环节、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制定相对应的奖惩措施和相关政策,对于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对于认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研究生同样要给予奖励【1】,使导师和学生有动力、自觉的参与到各种实践中,保障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周鸿玲,李雁翎,王丛林.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20):127-128
[2]李敬锁.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20-22
农学专业与管理学专业学科分类的特点表明农学专业与管理学专业学科差异性较大,专业特点不一,课程各异。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管理类(各种管理)工作的许多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涉猎三农问题,就我国行政管理的总体状况和重心而言仍然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无论是管理组织比例还是管理人员比例,涉农数目都在60%以上。因此了解农村、精通农业和熟悉农学等均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不同专业方向课程差异性概览与分析
目前,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专业方向设置较细、差异较大,但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也有相同之处,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等五大部分,而且各个部分总课时数也有具体规定和一定的比例关系。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定(律)有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由学科培养方案可以看到,农学专业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基本一样;专业基础课程中也有部分课程近似与类同;专业课程中部分课程相近似;选修课程中的部分课程也有相似的基础知识点和学科理论交叉点。所有这些都成为农学专业跨学科(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加上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扎实的基础研究条件。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有效利用公共选修课,积极选报相关管理方面的课程,并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要将所选报的管理类课程内容详细了解、扎实掌握,力争系统性听课并坚持课后交流与讨论。2.利用本校不同院系所开设的“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教学安排,积极选报有关管理类辅修专业课程学习,系统掌握管理类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并获取相应的学位证书,相对而言该途径社会认可度更普遍、更权威。3.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选听相关管理专业课程,也可以借助网络学习网上的远程课程,收听、收看相关精品课程的视频和光盘等影视资料,学习和掌握有关管理类的课程内容。4.目前大学教育资源相对透明,同城高校相距较近,异校听课也较易实现,也可以通过同学、老乡、亲戚和朋友等渠道获得教学课件、教案、习题集和考题资料等方便自学。5.利用图书、杂志、期刊、教材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等资源自学相关的管理课程,掌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增强管理专业的兴趣爱好,在主专业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随时发掘第二专业素材和培养跨学科意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
四、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模式,促使学生提高跨学科(管理类)学习的效果
学生是主体、是内因,因此,在新生入学后,要及时地、多次反复地向学生阐明专业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这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另外,还要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双学位学业指导工作,要让学生明确跨学科(管理类)开设的专业课名称、开课方式、方法和学习目标等,按照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让感兴趣的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兴趣及就业(深造)目标,掌握要点、明确相关事项和存在的疑难问题等。争取及早准备,查找所需要的教材书籍和光盘等资料,让学生加深对农学专业和所跨专业的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对课程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要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延伸和找出异同点,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还要突出专业实践过程,促使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养成科学严谨、求是创新的学习风尚。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所跨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等,激发学生对所跨学科的兴趣,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对所跨专业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也会促使或带动对本专业感兴趣,对所跨专业的学习也会促使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带动激情,激情激发热情,对于学生的好奇、探讨、争论等尽可能给以及时解答或引导。把跨专业学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等及时总结、纠(改)正,使农业高校在各自主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成为农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以适应社会多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我国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实证调查分析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西部高师毕业班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调查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述评
试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之实践锻炼法
试论新时期井冈山精神
自我认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试论“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案例教学法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惩戒教育探析
“海西”发展战略背景下的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大学生听说学习障碍性因素及其对策的分析研究——以丽水学院为例
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探——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简单分析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网页设计课程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以知识失业现象的视角反思我国高校文科建设——兼论文科招生规模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统一
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社会经济制约性关系探析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体现职业特色的高职人文教育问题研究
高校女教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论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以转化高校“问题学生”为路径的教育公平研究
从“孝心”与“孝行”说开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高校服务型机关
积极学习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语境策略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的价值功能探微
西部高校生物类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听力教学改革新思路:元认知策略培训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思考
大众化与高校政治课教学研究
虚拟样机软件ADAMS在工业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植物学”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普通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对农学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特点的调查分析——以广西大学农学院为例
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西南科技大学30年改革发展回顾与展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0年的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研讨
学术何以道德——论大学学术道德建设的三大路径
大学合法性危机:大学治理的原因探究
论基于信任的教学
教学交往的修辞互动——重构教者与受者的权力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政策历史回顾、价值分析及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师生关系探讨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语辨析方法的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分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听力教学探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教学探讨
信息光学与设计性实验探索
开展设计性物理实验课程的探讨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大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与问题探讨
高校德育课堂如何走向主体性
生物制药工艺学和中药制药工艺学融合教学初探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观教育关联不足
现任专科农学教学的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的专业课教师相对缺乏技能,极易忽视农学专业思想的培养,导致重知识轻技能的观念,从而影响学生专业自信心和稳定性的建立;本科学历的专业课教师鉴于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局限,也很难将自己牢固专业思想传递给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力军的思政课教师,大部分对农学专业了解较少,缺乏专业性,往往导致对学生进行的教育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时效性的发挥,而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会引起思政课教师情绪波动和思想不稳定的恶性循环。加上思政课教师数量有限且分工不明,对队伍庞大的农学专业学生,及时有效的教育并不容易。
二、高职院校农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农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提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通过加强二者的关联性来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走出目前农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观教育的关联性与契合点
首先,二者教学目标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专业观教育坚定的基础和保障,专业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都把育人放在首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人生观、价值观和专业观等多方面内容,而专业观教育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教学内容具有交错性。第三是方法统一,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紧密结合还可以减少重复,节约教育成本。第四是作用互补,将大学生的需要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是用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专业观,以巩固农学专业思想的教育目标。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关联性
1.1 相关组织机构支持力度不够
社团服务农村活动作为高校的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直是由学校团委组织开展的,他们利用暑期的时间,抽选部分学生来参加这项活动,因此,该活动并没有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局面。另外,地方政府对学生社团服务农村活动关心不够,地方政府仅把它当成是一项高校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并没有组织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学生在开展活动时,不但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地方还存在推诿、应付现象,高校在联系活动时经常会吃“闭门羹”。因此,如何由单纯的教育活动转变为相关多方联动的惠民行动已成为社团服务农村活动必须尽快破解的首要困局。
1.2 学生所学知识难应用
除农学、理工类、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在社团服务农村过程中,将专业技能和实践结合起来,能很好的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但是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则难以发挥实践作业。以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为例,在暑期进行的社团服务农村活动中,队员们原本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以服务当地经济和管理为重点开展实践活动,但由于农村经济管理需求少等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难以施展拳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服务农村活动,大多是利用暑期的时间进行,活动设计方面对服务地区农民的实际需求没有考虑周全;活动目标方面强调社会效应较服务效果要多;活动效果和长效机制建设难尽如人意。此外,由于经费、安全等原因,社团服务农村活动时间都很短,学生所获大多只局限于感性认识,对于理论思考深度不够全面,不能深入的解决农村现实问题。还有,目前的社团服务农村活动还只是停留在将课堂老师所讲的东西应用到实践当中,对“三农”问题等做不到更全面的见解和探讨,因此活动达不到明显的效果,学生受教育程度才干增长程度都是有限的。
1.3 社团服务农村建设流于形式、培训制度不足
社团服务农村活动,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辅导,学生对于解决实际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时,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学生从熟悉环境到工作结束,往往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中间要开展义务支教、科普知识宣传等多项活动,由于时间原因,就造成了每项工作都开展不深入,活动开展不久便因时间等原因草草收场。活动结束后,由于缺乏与活动所在地的沟通渠道,学生返校后,对于活动中所遇问题的解决对策,也没有办法做反馈活动。在活动中缺乏对学生的指导与培训,导致了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佳。
2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对策
2.1 加强培训管理机制
发挥高教队伍优势,组成一支高职院校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培训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活动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环境,实现活动计划,促进当地“三农”发展,减少活动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而浪费人力、物力。通过组织系统的培训和宣讲,对学生加强科技、文化、卫生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心理调适、沟通技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系统的培训。在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的活动基地,还可以聘请校外社会实践指导员,如由当地的村支两委的干部、乡镇干部、致富带头人等老百姓担任指导员,和高校专家团队的老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活动。
2.2 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指导机制
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活动,一方面,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对自身全面发展的促进和提升。要建立一支专家型的指导团队。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参与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活动的社会实践中,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热情高涨,但实际收效菲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指导机制不健全,大学生过于盲目,缺乏相应的指导。因此,建立和健全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社会实践的指导机制对于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首先,要建设一支专家型指导团队。由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科研能力较强、参与热情较高、专业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指导教师组成。其次,建立合理科学的指导老师考评机制。对指导教师开展定期定向定岗的培训,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帮助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确保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活动圆满达到既定目标。再次,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社会实践的指导。根据学生专业、年级、个性特点的不同进行统筹安排,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与专业相结合、与民生需求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大学人才资源优势和服务功能。
2.3 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和强化资金的监管力度
保障大学生社团服务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可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提高学校的拨款比例,必须要保证学校对社团服务农村建设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且要做到逐年递增;二是要寻找企事业单位的作为支撑,学校应以校企合作为突破点,主动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尤其是驻地大企业,获得资金上的补充;三是加大社会募集力度,注重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社团服务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承担费用开支;四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将学生的社团服务农村建设社会实践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保障经费供应。同时也要强化资金划拨、发放的监管力度,避免经费的挪用和浪费。
一是明确共青团思想育人的根本任务。该校通过将党的重大政治、理论主张学术化、思潮化、通俗化的方式,切实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坚持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影响青年,坚持用辉煌成就凝聚青年,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坚持用榜样典型带动青年的“四个坚持”方针,通过五四主题团日、纪念日等主题活动,以团支部组织活动、专题讲座等为载体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学生。
二是明确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基本职能。该校一直坚持以青年者培养工程实施为切入点,以创新的精神推动青年者培养工程深入实施。成立了“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骨干培训的系统性、规律性、连续性。鼓励学生按照专业学科及个人爱好划分组成研究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入探索探索通过理论的框架性训练和能力的结构性训练相结合、参加社会实践与进行正确社会观察相结合、对学员的培养选拔与日后的观察、举荐、使用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院、校两级培养体系。
三是明确共青团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的战略意义。共青团的发展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抓好团的机制建设,基本实现团的基层组织有效覆盖全体青年。该校坚持对新生团干部实施集中理论培训与分散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从“源头”抓好团支部班子建设,开展团支部达标升级工作,采取定期考评、逐步推进、不断提高、周期运行的方法,逐步优化团支部内部机制和工作体制。并积极推动社团建团、学生自组织建团,在三农学社、新空气环保协会、数码协会、自行车协会等8个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同时,探索利用电子邮箱、网络论坛、QQ等网络虚拟空间建立团组织或青年组织,进一步充实完善“共青团西安科技大学委员会”网站,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引导,扩大对青年的有效覆盖。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MBA专业课程教学
MBA(工商管理硕士)进入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20年来MBA教育见证了中国企业的迅速成长,大批MBA人才促进了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的极大提升,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高等院校MBA培养点不断增加,办学形式和种类多种多样。受自身综合实力、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农业高等院校“仿效型”的MBA专业课程教学的局限性和弊端日益凸显。在MBA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农业高等院校如何更加有效地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对MBA专业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为MBA教育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农业高等院校MBA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农业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
一、高等农业院校MBA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MBA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被淡化
目前,各MBA培养点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依据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列的课程而设计的。课程体系大体分为基础课、核心课和选修课三个模块。其中,基础课和核心课均来自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列的课程体系,如管理经济学(或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课程。一方面,选修课程选自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列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其他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而设置的,如竞争情报、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竞争战略、战略薪酬管理、企业危机管理、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等课程。有的农业院校还结合自身的特点开设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和农产品营销等课程,但总体而言,开设此类特色课程门类少,缺乏对涉农企业管理、环境保护与法规及对涉农企业产业链前后端主体特征和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专业课程,而这类课程内容恰恰是涉农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是经营管理者扭转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必须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二)MBA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偏实践
相对于实践教学而言,理论课程的教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或有多媒体系统就能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而实践课程不仅对教师要求高,而且对硬件设施的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机房和模拟沙盘的建设、MBA案例的建设和案例库的购买和实习基地的建立等。很多农业高等院校在MBA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上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体现在: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农业高等院校MBA专业的总学分一般在43~50之间,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大致在5~10,在总学分中占比太低。而且,这些实验课程中大部分学分又被校外参观、团队拓展、学术报告等环节所占,MBA学员缺乏有计划的参与管理实践的经历。“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课程开设不足,导致学员动手能力较差,进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撰写论文时常常感觉无从下手,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也感觉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提高。第二,实践课程缺乏针对MBA管理思维形成的训练课程。目前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课程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校内实验仍然以课程知识应用为主,缺少不同课程之间,尤其是跨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知识之间的迁移和综合运用的实践。虽然,有的学校也设置了综合模拟实课程,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等,但是,类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课程太少,学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专业思维和职业能力难以形成。同时,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由于MBA学员大多是在职学习,自身岗位工作繁重,学校不可能给每个学员都联系专业的实习岗位,大部分学员就将自己的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这导致学员的社会实践非常不均衡,在管理岗位的学员就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所学MBA的知识,但是非管理岗位的学员就无法体会这个过程,实习效果如何,考核起来都比较困难。实践课时不够,内容单调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就不能满足MBA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员只懂得基本的MBA理论,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
(三)MBA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差
农业高等院校的MBA课程教学,一般较注重国内外相关理论的讲解,结合当前热点事件对MBA理论的介绍较少,课程缺乏前瞻性;知识讲解趋于表面化,很少有老师能够深入阐述理论知识的合理性和恰当性;从MBA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看,基本还是单向传播的传统方式,学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学员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员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员能力的培养。MBA专业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文字堆砌,教师和学员缺乏互动,使得整个MBA课堂教学单调而枯燥,学员体会不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也不能了解所学知识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作用,从而提不起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学员没有学习兴趣,有时候上课大部分缺席,甚至出现请人上课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找不到成就感,教学热情淡化。教学手段陈旧也体现在实践环节,学员单向练习多,师生交互互动少。农业高等院校的校外实习基本以“放羊式”为主,缺乏任务导向,学员在实践中缺乏指导,不知道“要做什么”和“该做什么”;课程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写作情况也比较糟糕,分析问题表面化,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因而也就提不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本来要促进MBA学员全面发展,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学校对MBA专业课程建设不重视
一方面,农业高等院校更加重视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大农学类专业被认为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对于专业课程建设的投入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更加倾向于大农学类专业。另一方面,农业高等院校对MBA教育的认知不准确。学校普遍认为MBA教育没有财政拨款,对学校而言没有经济效益,只是学院层面的创收项目,因而对MBA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非常小。大多农业院校定期会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重点课程的建设,但是,选择资助哪些课程往往与学科点的发展水平相挂钩,毫无疑问,农业院校的MBA专业不具有学科优势,从而获得支持的课程数目和课程建设经费都非常有限。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学校总认为相对于自然科学专业而言,社会科学专业不需要什么硬件设施,教师也不需要经常进行学习和培训,因此,学校划给MBA专业实验室的场地面积和经费投入都远远低于大农学专业。
二、农业高等院校MBA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朱晶、温思美较早地介绍了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企业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及其相关企业培养富有创造性和竞争性的人才,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课程学习,掌握一般的企业管理的综合知识和实用技能,了解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特点,为今后在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不断变化的农业和食品行业中担任高级管理工作做好准备。李敬锁,范杰介绍了德国韦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农业MBA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了解国际农业商务运作规则,掌握农业生产经营咨询、销售及谈判技能,能够从事农业项目规划、农业企业管理和农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MBA项目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大体为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熟悉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善于沟通与合作,具备组织协调能力与经营管理技能,能在工商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中胜任管理工作的中高层次应用型综合管理人才。”
(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南针,是建立和形成课程体系的基本指导。因此,围绕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体现三个明显特征:第一,课程体系要能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第二,课程组成要体现服务农业经济和地方经济的特色需要;第三,课程内容要突出学员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合适的课程体系,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和载体,又能促进农业高等院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的优势,实现差异化高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特色,形成办学优势和品牌。
2.以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
MBA的职业能力是指MBA学员凭借其对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管理实践的熟练掌握,对经济事件进行准确定性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制定合理化政策的能力。MBA学员工作中面临的是千变万化的现实经济环境和经济事件,如何将这些经济事件结合经济环境和企业现实情况准确地用理论来解释,或进行理论创新,从而转化为企业管理决策是MBA学员应该具有的重要能力。因此,MBA专业在课程教学上应该加强对学员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学员创新性思维受到了激发,从而更容易感受到专业课程的魅力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农业高等院校MBA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MBA专业特色
农业高等院校要形成专业特色,在课程的建设上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涉农课程为选修课,优化学员的知识结构。环境治理问题、农业主体行为分析和农业企业发展问题等都体现了MBA管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其值得研究和思考空间很大。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MBA专业开设《环境治理与法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和《产业生态》等课程,让学员不仅了解MBA的专业知识,也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经济这些与MBA结合比较密切的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形成“管理+特色”的课程体系。第二,利用优势资源,挖掘本土教学案例。案例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案例让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饱满和生动有趣,调动了学员进行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有效地训练了学员的思维,提升了学员的专业素养。案例教学要注意对案例的更新,否则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农业高等院校普遍在农业科技服务领域、生态环境方面拥有优势,与很多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有密切的联系。MBA专业课程教学的案例,应该利用学校的这些社会资源形成新的分析案例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学员感兴趣,教学效果好,老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
MBA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课程两个部分,要培养高素质MBA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优化必不可少。具体而言:一是研究开发开放性实验课程。MBA人才最终是企业的管理者,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统一的范式可循,是一个开放的综合系统,为了让学员拥有应对企业经营复杂局面的能力,应该多开设一些开放性实验课程,包括课程开放性实验和综合开放性实验。在开放实验的设计上,要注意案例的“时新性”,可以引入当前热点事件设计案例,如“宝万之争”就很有代表性,即受到投资者关注、也受到管理者关注;既有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又有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涉及公司治理、小股东保护、管理层激励、保险举牌、信息披露和监管,以及杠杆收购等方方面面,综合性极强。学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不同的点进行观测和深入分析,多渠道尝试收获不同的经验和教训。二是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学员要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就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上,而要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历练和积累经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利用校外导师的资源和学校优势学科的社会资源。三是鼓励学员参与学科竞赛。要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类“MBA案例大赛”,案例大赛的案例一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学员通过“头脑风暴”,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比赛的过程一方面是学员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学员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训练的绝好时机。
(三)丰富教学手段,合理组织专业课程教学
MBA专业课程在内容构成上各有特点,有的侧重于基本的理论,如《管理经济学》;有的侧重于规则导向,如《会计学》;大部分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如《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一是运用案例教学法。MBA的理论是比较抽象的,而MBA的实务是非常具体的,案例的运用在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实务之间架起了桥梁。在MBA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学员自觉进入“角色”,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举一反三,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索。有助于训练学员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案例选择有很大关系,一般选择课程案例应该遵循现实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原则,这样即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教学难点,又起到知识前后连贯的效果。二是开展课堂讨论。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讨论思考题,鼓励学员通过综合运用调研、查阅资料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来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员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三是运用“慕课”等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MBA相关课程的理论典故,以及经济事件等内容录制成“慕课”发给学员或挂在网上,方便学员巩固和查询知识。
(四)与其他大农学科的协同发展,争取学校更多的支持
要完善MBA专业课程教学,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推动MBA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MBA专业师资、经费、科研和学校支持力度都不占优的情况下,MBA教育如何发展,MBA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定位,以及MBA课程教学如何组织实施,是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农学专业的学科优势不仅体现在学术地位突出,还表现为与社会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农学科在发展中也意识到需要来自经济管理学科的助力。MBA专业的发展应该抓住这些契机,主动寻求与大农学科的融合,集中优势资源,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现MBA专业与大农学科的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MBA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具有农业高等院校特色的MBA课程体系,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为社会输送既有专业基础又有专业特长,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级MBA管理人才。只有MBA教育的学科地位不断提升,输送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MBA专业的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才能够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晶,温思美.素质教育与创新型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介绍[J].世界农业,1999,(09):49-51.
[2]李敬锁,范杰.德国农业MBA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韦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为例[J].世界农业,2011,(04):78-81.
关键词:核心素养;特色课程;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25-03
一、核心素养:设置学校课程的风向标
2016年9月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和积极的价值导向。面对这一体系,我们必须着重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内容,二是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在细细研读国内外关于落实核心素养的研究报告后,我校结合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进行了反复思考。我们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色,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在走出校园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提出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所在。对学校而言,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外,更应关注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苏南农村小学,我校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质,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学校的课程方案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从国家规定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维度进行架构,形成了“一体两翼,一校两院”的课程结构。其中的“一体”是核心课程,指的是作为学业基础的国家必修课程。“两翼”中的一翼,指向促进人格成长的活动课程,包括仪式典礼、节庆活动、体育艺术科技、亲子活动、读书节活动、素质教育成果汇报展演、书画展拍等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类课程。另一翼指向促进智慧成长的学科拓展课程,包括国学经典、数学游戏、英语口语、科技小制作、小荷花剧社等学科拓展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与第八次课程改革同时进行,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一校两院”校本特色课程,即以“少年军校”为载体的德育校本课程,以“少年农学院”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以“少年书画院”为载体的艺术校本课程。这三大校本特色课程都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基地,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系统编制了课程标准、学期课程实施纲要、教与学参考用书、三大校本课程管理控制程序文件,开发设计了主题学习活动方案。它们既是课程建设的平台,又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抓手,更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地。
二、特色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少年军校有少年军校陈列馆、军事拓展活动基地、国防教育趣学空间等课程实施基地。《少年军校课程》按照低、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安排知识性主题、活动性主题、研究性主题等三类活动主题。知识性主题的活动,让参与学生获得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军事知识与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爱军、学军的意识。活动性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性主题活动,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真实的情境中逐步形成责任担当意识。研究性主题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主题的研究,通过上网学习、寻访、阅读、合作研究等不同的途径,对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现代国防意识、爱国情感等品质,提升综合素养。
少年农学院有蔬菜种植方桌田、红领巾小桃园、蔬菜大棚、家禽养殖区、小小农展馆、小荷美食工坊、小小组培实验室和玻璃花房等课程实施基地。学校围绕“我是小小种桃人,以桃为媒爱家乡;我是小小花艺师,以花为媒爱自然;我是小小美食家,以菜为媒爱生活;我是小小研究员,以物为媒爱探索”四大目标,整合校韧饨萄ё试矗优化、调整少年农学院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体系,开发设计系列主题学习活动,帮助来自农村的少年儿童有效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和体验探究学习,积累劳动和生活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爱探索的品质。
少年书画院近1800平方米,包括陶艺教室、国画教室、书法教室、创作室等十多个专用美术室。少年书画院课程实施坚持普及和提高两手抓。在普及层面上,把人人写好一手中国字作为基本要求,以书画院校本教材《清清水墨》《悠悠书韵》为依托,以美术课、写字课为主阵地,着力培养和提升全校师生的艺术和审美素养。在提高层面上,外聘有名望、有经验的辅导老师,签订培训目标责任书,做实做细做优各年级少年书画院小学员的日常培训活动,并通过师生作品展拍会、各级各类书画竞赛、书画考级、素质教育成果展演等多种方式,促使更多的学生学好书画技能,爱上书画艺术,为师生搭建展示艺术素养的平台。
纵观我校三大特色课程“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少年农学院”的实施过程,在提升学生素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学校内涵、强化学校特色课程的后续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核心素养体系颁布后,我们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有了新的内涵,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发挥三大课程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多源汇流:形成特色课程的新活力
1.家长群体:课程建设的新生力量
我们倡导“每一位家长都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为此,学校开展“小荷家长进课堂”活动,整合家长的教育资源,结合三大特色课程,形成课程菜单。每个班级通过家长委员会推荐有特长、热心学校公益事业的家长志愿者,每周二、四社团活动时间来校给学生授课。社团活动时间,“小荷妈妈”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童话故事绘本阅读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小荷爸爸”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校“国防军事趣学空间”里带领孩子们体验国防教育,利用VR设备模拟战争情境,进行实枪演练。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之中,使我们的课程更有了生命的活力。
2.实践基地:课程实施的最佳场所
学校是儿童成长的乐园。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中,学生是课程参与的主体。如何利用学校校本课程基地,提供最佳的场所与环境,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为学生的素养提升服务?学校根据“一体两翼,一校两院”的课程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以“学校基地主题活动课程的系列开发”为研究课题,申报了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我们在农学院基地主题活动课上作了尝试。要求语文老师创造学生与大自然亲密的机会,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一是观察,即带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生长与收获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二是阅读,阅读与植物、节气、种植相关的农谚、古诗、童谣,丰富知识;三是写作,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并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遇到不懂的,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调查访问等方式再学习。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实践基地,让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都成为课程实施的最佳场所。
3.特聘教师:课程发展的智慧锦囊
在三大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特聘教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少年军校将继续与共建部队协同开展活动,在每学年开学前夕,学校举行全体学生在校常规军事化训练,共建部队的官兵们通过集训,让学生在学会队列、行走等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打军体拳等更高难度的动作;社团活动时,邀请官兵来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如军史讲座、介绍英雄事迹等等;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共建部队参观战士们的内务整理、军事训练,并请战士们根据切身感受讲述独立生活的体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