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学教育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依据美的法则“情动而辞发”的结晶,集中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的客观美。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一样,是语文教学本身所决定的不可推脱的任务,而教材本身也为审美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教育和语文教育互为依存、不可分割,表现得尤为突出。
语文教学应根据不同文体,从不同审美角度和不同审美层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体味、品评、理解,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使学生从表层对美的感知以致达到领悟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艺术审美层次上理解课文,既深化了审美教育又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有利于调整教学情绪和学习心理
从美学的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学艺术、育人艺术,也是情感艺术。
(1)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同步进行,能诱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探索语文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和热情,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于是产生了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这是心理学中的“意志行为”的范畴;依据心理学原理,任何意志行为总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而意志动机则是由理性认识因素和非理性情感因素构成的。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往往与特定的情感密切相关,而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学过程实际是情感教育的过程,就审美教育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精神活动。
(2)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能够使教和学双方沟通心理意向,产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情感,密切师生关系,从而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愉悦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赖于师生心理情感上的沟通。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实现情感沟通的主导者,教师取信于学生是实现双方情感沟通的重要条件,学生由于对教师有感情,而对他所传授的知识道理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教师依照着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规范来自觉地启发和塑造学生对美的感应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审美精神活动以最短程接近目标。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凡是教师以全身心审美感情投入讲解的课,学生就学得积极、学得扎实。这主要取决于师生双方对知识美感的沟通和交流。师生双方萌发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情感又反转过来强化师生双方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产生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3)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发展,产生发现和识别真理的美感。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遵照“美”的法则去探索“真”的知识。“真”和“美”的联系在语文教育中处处可见,如文章中谋篇布局的技巧、意境的深远、人物的形象美、语言的生动准确等,学习时,学生产生审美感,在心灵净化时精神得到满足,既提高美感能力,又增强对生活中是非、善恶的判断力,这些能力的增强也相应的影响和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真”与 “假”分辨,并能提高运用“美”去鉴别真的能力。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纵观全套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璀璨的世界,每篇课文都闪烁着美的光彩,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现了美的各种形态;所以,语文教师要用美学观点把这些美的人、景、事、物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美育时,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从中晓理悟道,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关键词 设计美学 公共艺术 启示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1设计美学的定义
1.1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全部范围,一般来说,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其中包括美学的性质、构成、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形式美及创造性等等;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其中包括设计师在产品产中的地位,设计师的修养、审美理想、艺术个性、设计思维,设计与社会审美趣味、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生产制式法则等等。
1.2设计美学的意义
设计美学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定义上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研究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当掌握了审美规律之后,无疑会对未来设计的走向作出一个较准确的判断。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探讨出未来观念的演变过程,道理,从审美的规律中也可以探讨出未来设计的演变过程。设计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的规律及审美心理为未来的设计提向。设计美学同样也受到其它专业的影响在自身内部不断发生着解构和重构,并对现代设计在形式、内容、色彩、材多方面产生影响。设计源于生活,同时更离不开社会与技术依托的大背景。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不得不进行生活美术美学和社会美学的思考。
2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势
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其中说明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要为教学大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正式点名了公共艺术对于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2.1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般语言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艺术教育是教育,它能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它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价值逐渐为人们特别是教现代教育理论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能弥补语言教育的缺陷,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右脑的潜能促进左脑的发展,提高大脑整合的功能和水平。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获得创造性成果具有用.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确认,严肃地对待学校中的美育十分重要,他强调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人文明的两大基础,为了取得两者的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缺乏这种平衡,它就没有资格称为普。”
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学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但现实中,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把公共艺术教育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活动,把艺术当成一种德育的媒介和学生活动的手段,从而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缺少艺的非艺术化现象,如有些高校所开设的艺术类选修课质量不高,仅仅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类的学分为目的;二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相等同,过于注重技艺的培训,以至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少数“艺术精英”的培养,高校严格限制艺术类课程的选课人数,有的高校热衷于举办只有少数人参加的艺术团队,从而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大普及化的初衷。
3设计美学于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启示
3.1设计美学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针对大多数非艺术专业学科的学生来讲,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对于他们提升综合素质个人审美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理性思维的训练下,让这一部分非专业的学生在理解感性类视觉化的信息艺术方面来讲是非常吃力的。例如他们看到的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及凡・高的大部分作品,通常被解释为是他的心理问题和艺术家的创作狂热问题的图画表现于此类作品,往往大多数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上都很难去阐释作品在创作时的意识由来,然而在理解过设计美学的基础上帮助我们去定义在艺术作品的表现的理论依据。在理解此类作品时,就不会出现纯粹的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神失常而产生的令人难以理解的作品。学生对于此类艺术作品的“距离感”就能够慢慢消除,虽然在表现形式上难以但是从理性的思维角度来分析,这些看似艰深的作品实际上还是来源于意识中的生活点滴。
3.2设计美学能够辅助公共艺术教育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其目标应该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正如不联系艺术实际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一样。”设计美学理论则能够充分的帮助学生实艺术素养的目标。艺术是人向世界敞开的窗口,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直达人的心灵,渗透到人的意识或潜意(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10页)识中,到人的文化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相对于理性认识而言,“艺术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地体现人类心灵发展状况,更丰模糊,也更敏锐、更具前瞻性,表现在最敏感的人群――艺术家的心灵中活跃着成长着的人类心灵” 。从素质度来看,设计美学理论能帮助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情感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对艺术的感受、欣赏、实践中,丰富精神生活,要着眼于提升文化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改善生存质量,并以此作为对单纯知识传递式的科学教育的有力在设计美学理论知识的辅助下,公共艺术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3理解设计美学能避免学生学习公共艺术的误区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类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艺术品与设计产品的范畴与定义,往往抽象地认为凡是随意的一个概就能称之为一个艺术品,这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误区,认为艺术创作和设计是一项简易随性的工作。
然而真正的艺术或设计必须是按照很高的标准表演或创作的。恩斯特・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阐述了这种概念,“每次作品或演出特别成功的时候,我们大谈特谈艺术,赞美的只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忘却的则是作品的实质内容。
我们公共艺术的学习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是为未来的生产工作所服务的,我们在注重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高质量的产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内外兼修”才能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云,于云香.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 475004)
[摘 要]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幼儿艺术教育,就应从“接受者中心”出发,以“期待视域”为基础实施幼儿艺术教育;就应在“第二文本”之上拓展幼儿艺术教育,教师要将“幼儿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与“幼儿、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区别开来,在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上有所作为,以让幼儿艺术教育走向“主体间性”。
[
关键词 ] 接受美学;幼儿艺术教育;主体间性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在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幼儿、知识、社会这三者中,它更多地考虑幼儿的需要,而不是知识的系统和社会的要求。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在指导思想上也是这样,无论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把幼儿放在首要的地位上。然而,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尊重幼儿的现象。虽然高结构化的艺术教育活动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们不能让高结构化的活动充斥着幼儿艺术教育,因为在高结构化的活动中,教师确定目标,教师选择艺术文本,教师示范,教师分解教学,教师组织幼儿如何用游戏化的方式模仿、表现,由此在很多艺术活动中,旋律被肢解,音乐被配以教师制造的图谱,本来丰富的想象、多元的表现固化成单一的视觉符号……就连观摩活动中座椅的摆放,也反映出教师头脑中对艺术活动的理解、对幼儿和教师地位的理解。很多观摩活动中,仍然是教师面向观众、幼儿背对观众。在这种情况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深入地思考幼儿艺术教育的实施是很有裨益的。
“接受美学”是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概念。接受美学着意于文本的接受研究、接受者研究、影响研究,重点考虑接受者的感受,而不强调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写出什么(注:本文中的“文本”指的是其广义的概念,包括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这个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作者”对作品的权威性,而极其强凋审美活动中“接受者”的决定性影响。在接受美学理论看来,接受者才是文艺活动中真正的主体:尽管接受美学的理论来源比较广泛,但是诠释学无疑是其最为重要的来源。“接受美学的提出者尧斯是诠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学生。以至有学者认为,接受美学就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在美学领域的具体化。”那么,幼儿艺术教育可以从接受美学理论获得哪些启示呢?本文拟对此作出回答,并期待大家的关注。
一、从“接受者中心”出发
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艺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必将走向死亡。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接受者,作品才能在一代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丰富和充实,展示其价值和生命。将这一“接受者中心”运用到幼儿艺术教育中,即是要尊重幼儿个体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倾听、了解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而不要用教师的想法、做法去替代孩子的想法、做法。
然而教师的困惑是: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幼儿对艺术作品没有大体一致的认识时,教师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在和幼儿的互动中尽到教师的责任?何为“接受者中心”“多元理解”的边界?因此,需要澄清的是,接受美学的“接受者中心”不同于“接受者至上”。接受美学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摒弃了接受者至上或文本至上,动态而不是静态地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接受美学的文本多元解读,实质是不同角度的演绎,不再有所谓的“确定性”。但是,尧斯同时也认为“接受主体在超越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之外,也必须接受文本的约束。这种制约性集中表现在审美客体中艺术性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形式结构对主体的定向导引上。”主客体的这种互动规定了接受主体的解读必须有一定的范围、途径和方向,即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解读毫无边界。如幼儿看到色彩明快的作品,感受到欢乐的情绪基调;听到欢快的音乐,产生愉悦的联想,不管联想的内容是什么,都还是在欢快这个基调以内的。
二、以“期待视域”为基础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一个接受者,都是在怀着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下理解文艺作品的,新的东西之所以能被经验所接受,正是建立在这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先在理解就是审美的“期待视域”。文艺作品也总是因为既符合接受者的期待,又超越接受者的期待而吸引着接受者。接受者的“期待视域”是其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趣味、思想以及观念等的综合体,会随着接受者生活经验的增加、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接受范围的拓展,不断地调整和发生改变。
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前,也必然带着自己的“期待视域”。只有了解幼儿的“期待视域”,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幼儿艺术教育,也即只有那些既和孩子的“期待视域”有交集,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又能带来惊喜的艺术作品或形式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审美兴趣,让孩子们得到审美的愉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并不“超越”生活,而是“穿越”生活,因此那些贴近生活又有些新奇的主题往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艺术主题时,不妨先了解幼儿的“期待视域”,而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期待视域”,所以孩子差异化的感受和表现才是正常的,教师不能也无法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横量幼儿。
三、在“第二文本”之上拓展幼儿艺术教育
接受美学的研究者认为,没有与接受者发生联系的作品叫“第一文本”,接受者解读以后的作品是“第二文本”。“第一文本”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第二文本’是与接受者直接发生关系的审美对象。作品的意义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神秘之物,而是经过接受者感悟、阐释、补充和丰富所形成的,属于接受者与作者共同创造的艺术世界。”也就是说,“第一文本”经过接受者的领悟、解释转化为“第二文本”,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要在“第二文本”之上拓展幼儿艺术教育。
首先,教师要将“幼儿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与“幼儿、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相区别。“幼儿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指对同一文本,不同的幼儿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教师要更多地包容、体谅和尊重幼儿对文本的理解。但这并不是说,教师要对来自幼儿的任何理解都表示认可,而应对幼儿进行指导和点拨,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如此教师就是以另一重要主体的身份进入到文本解读的过程之中,教师与幼儿各自不同的解读就会有交流呼应,教师更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幼儿的迷茫、误会、独特性、创造性等,并把自己的理解与幼儿分享,呈现给幼儿更多的选择,并引导其分析与发展。
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第二文本”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要珍视、尊重幼儿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幼儿过于偏激、极端的理解,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和指导。在教育实践中,“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因而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什么是美、美在哪里,让幼儿感受多种形式美的熏陶,让幼儿的生活、游戏充满美的浸染。
第三,教师应在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上有所作为,以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就是因文学艺术作品语言文字、形象体系的间断与其含义的不确定,而需要接受者在解读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历、经验、素养,去感受、体验、想象、填补和确定的那一部分。”因为艺术作品中存在很多“未定点”和“空白点”,所以接受者解读作品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寻找和想象、填补“空白点”的过程。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善于为幼儿留下想象、丰富和补充的余地,要留一些时间给年幼的孩子,让他们消化所学的内容,进行创造性地表达、表现。
四、让幼儿艺术教育走向“主体间性”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学教育;重要意义
0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味地注重主要学科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成长路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没有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起到关键性的积极作用,反而造成了学生只会读书,不会变通的现象出现。美术学科的开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陶冶情操,发现中西方艺术领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及各自的优缺点,学习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并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全方面成长,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积极态度,对于构建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态及健全人格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1 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及技能
1.1 美术知识
中学美术教育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进行美术学探索的初期,涉及的课程内容简单易懂,重点介绍基本的美学图形,培养学生认识美术基本概念的能力;中学美术的开展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价值,传递的美术学内涵不再仅仅停留在表层知识,更多的培养学生的精神素养,使学生获得更多中外美术发展的历程,探究不同时期美术学存在的艺术特点,使学生充分的受到美术学的感染,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美术的知识内容更深层次的为学生展现美术的存在价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体会作者深藏在作品中的深切情感,同时可以探究作品创作的初衷。每件美术作品都有其时代背景,学生通过作品背景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当时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状况,同时促进学生对于政治学及历史学的相关学习。
1.2 美术技能
学生在接受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掌握绘画知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通过对作品构图、色彩及内容一系列的思索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的集中力。同时,通过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可以深挖学生潜在的美术天赋,对于培养专业性美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绘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还可以成为学生的日常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情感
美术作品是对事物发生某一瞬间的定格,但所展现的主体内容却不仅是一瞬间,对于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集体学习的环境下,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对于学生多方面了解美术知识有着积极作用。美术学的课程内容往往充斥着浪漫与现实、理性与感性、主体与客体的对立面,可以多方面向学生传达重要信息,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审美能力的锻炼,养成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形式。教师在进行美术学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构成、形成及意义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的感受作品的主题内容,引发学生对历史发展及社会生活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构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情感。
2.2 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美德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同时也使学生容易形成崇洋的不良风气。而美术学的开展,使学生深入的感受我国艺术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作品,感受民族文化庀,培养民族传统美德。例如,教师在进行《清明上河图》作品的讲解时,可以首先简单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自主的鉴赏作品。学生通过欣赏画中富有感染力的人和场景,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社会发展的繁荣盛景,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文景观,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优良的民族传统美德。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对学生美术教育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的学习,善于发现美,帮助学生鉴别善恶美丑,对待不同事物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是非洞察力。通过对我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向学生传递优良的道德品格,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认识、情感、价值观及意志力上向更高层次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友好,让学生意识到具有是非观念及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2.4 使学生具有创造性
美术课程的开展,实则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积极乐趣,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发现事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的精神,虽然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但是要用积极的美术作品创作事迹感染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鼓励学生养成坚定不移的学习毅力及有始有终的做事态度。让学生在对于色彩、线条等构思的过程中,积极的展开联想,运用创造性思维去体验、思考和实践,通过作品的创作过程带给学生精神上的享受。
3 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美术教育开展的成果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美术知识,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后,进入社会发展后,在其他领域中也能够用到美术学,所以,学生学习美术学具有极大的发展价值。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养成了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在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能够做到积极思考,辩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答案。同时,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过程能够延续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来,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探讨学习问题,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多方面思考问题,掌握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共同进步,促进学习。
4 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需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技能,通过学生对于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多方面人才。同时,学生在进行一门学科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美学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洞察力及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交流情感,提高鉴赏水平,发现事物的美好,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中学教育应积极倡导美术教育的开展,同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发挥美术教育的最大效益,培养学生成为勇敢、自信、具有顽强毅力的全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战霞.浅析高中美术教育的意义[J].学周刊,2011(07):62.
关键词:隐喻;翻译美学;审美价值;审美再现
作者简介:赵晓(1987-),女,广东肇庆人,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刘祥清(1967-),男,湖南祁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湖南 长沙 410205)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21-02
隐喻在英汉语中大量存在,极大丰富了这两种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修辞手法。《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现代较早对修辞进行研究的专著,其中对比喻和隐喻都进行了定义,并这样论述譬喻“格的成立实际上是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等三要素”相互联系。[2]而西方语言学家[1]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理解隐喻本质,认为隐喻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认识和解释另一类事物,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过程。实际上这两种说法是一致的,说明了隐喻“远远不止是一种修辞手段,实质上是人类思维及认知的普遍方式”。[10]由此可见,英汉隐喻思维模式存在共性——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另外的一事物来描述所要表现的事物。
正是英汉隐喻思维的共性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较为完整地传递隐喻之美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简要地说,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就是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从而使人得到审美愉悦的事物。”[5]一次成功的隐喻翻译实践包括两个方面:再现源语的审美价值、满足翻译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再现源语的审美价值和满足翻译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是译者的终极目标。再现源语中的审美价值,是实现源语与目标语审美效果最大限度的审美等值,是译者检验译文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隐喻审美价值之异同,鉴赏分析隐喻翻译中隐喻之美的再现两方面。这两个方面联系紧密,理解英汉隐喻审美价值之异同是前提,再现隐喻之美是最终目标。只有充分认识英汉隐喻各自的审美价值和它们的异同,才有可能在翻译实践中完成审美再现。
一、英汉隐喻的审美价值
英汉隐喻的思维模式和语言功能存在着共性,有些隐喻为双方理解和接受,个中的审美价值为双方所认同并产生美的愉悦。英汉隐喻审美价值上存在共性,具体表现为本体、喻体、喻义三者的完全相同。
例1:Fresh blood was brought into the company through appointment of younger men to important positions. 由于任命了一些年轻人担任重要职务,给这个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
例1中,由于英汉隐喻的本体、喻体、喻义完全相同,所以译文读者和源语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十分接近。诸如此类的还有: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自食其果(eat fruit of one’s own doing)、雷鸣般的掌声(a thunder of applause)等。
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差异,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有所不同,对隐喻的理解就存在民族差异性。英汉民族理解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对事物审美价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喻体不同、喻义相似
关于西风和东风的喻义便是这方面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地缘差异,人们对东风、西风产生了不同感知。西方人眼中的西风是带来无限生机、引来春天的温暖之风。在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还具有横扫枯枝败叶、掀起巨浪的磅礴气势,是革命的象征。但在中国人眼中,使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风是东风。东风是摧枯拉朽、唤起民族觉醒的象征,具有革命意义。当用中文的东风和英语的西风进行比较时,虽然喻体不同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同的喻义。
2.喻体相似,喻义有别
在英汉隐喻中,喻体相似而喻义有别的例子非常多。如在中国文化中,立喻较多的褒美之物——“龙”,它是帝王的象征,如“龙颜”、“龙袍”;而“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一系列的比喻都是赞美之词。在英语中,“龙”却是一种恐怖的怪物,没有美感可言,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比如说“Her mother is a real dragon”,其意思是“她的母亲待她像个恶魔”。[4]汉语中并无此立喻。
综上所述,隐喻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信息在某个语言体系的使用者中能产生美感愉悦,具有美学价值,但是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的使用者来说却没有产生同样的美感效应,甚至出现反作用。只有充分了解两个语言系统的使用者对事物的审美有何异同,才有可能正确地、较为完整地再现个中蕴含的美。
二、隐喻翻译的审美再现
翻译的审美再现是“将内省的理解(SL)内涵转化为外显的直观形式(SL),为源语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6]对英汉隐喻的美学价值进行剖析和探究属于内省理解过程的一部分,而审美再现则是翻译审美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认为英汉隐喻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突显以下三种形式的美,通过分析鉴赏,有助于译者更好地把握隐喻翻译的审美再现。
1.简洁美
隐喻表达在英汉语中都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固定格式,英语中包括词组、习惯语、俚语;汉语中包括固定词组、成语、歇后语等。这些固定形式言简意赅,十分便于记忆、沟通、传播,也正是这种简洁之美使隐喻使用频繁,为人们所乐于使用。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源语的简洁而不失其原意,是译者隐语翻译实践的首要任务。有许多隐喻翻译的成功例子比较完好地再现了隐喻的简洁美。
例2:My mind is in a complete haze.我的头脑完全糊涂了。
例3:I have only a misty idea about it.我对此仅有一些迷迷糊糊的想法。
例4:I am a little fogged by these instructions.我对这些说明有点迷惑不解。[8]
英语常用haze,fog和mist等与雾有关的词比喻迷惑的情感。它们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将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具体。例3和例4的翻译用了中文四字格,不仅把原句意义完整表达出来,而且简单明了,再现了原句的简洁美。但没有将原句中与雾相关的意义呈现给读者,实乃美中不足。笔者更欣赏对例4进行这样的改译:我对这些说明有点如坐云雾之感。汉语中就有“如堕烟海”、“如坐云雾”、“云里雾里”等形式的固定隐喻,和英语中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改译更为生动形象,十分成功地传递了源语的简洁之美。又如:He gave a wintry smile(他发出了冷若冰霜的微笑)。[8]运用中国成语四字格富有韵律、简洁明快,成功传递了源语的美感。
2.音韵美
“英语韵之美,其半壁江山归功于Alliteration(头韵)。”[7]头韵为英语的美感贡献了不容忽视的力量。英语隐喻表达中不乏头韵的存在。本文特以头韵为例,赏析英语隐喻的音韵美。
例5:He was breathing fire and fury.他无名火起。
例6:to carry coal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9]
例7:swan song.最后的作品,最后的言行。[3]
上述例子中带有头韵的短语朗朗上口、形象生动,相应的翻译虽不失精炼,但失去了头韵的音韵美,是翻译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美感磨损,不可不说是翻译中的憾事。虽然汉语修辞里没有头韵辞格,但是汉语里大量存在的叠音词、双声、迭韵、摹声词、四字结构、排比、对偶等都具有音韵美,翻译时很好地补偿了英语头韵的艺术效果。汉语中很多带有隐喻的四字格,如: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空中楼阁(a castle in the air)、金玉良言(golden saying)等。四字结构的成语简洁轻快,内涵丰富,富有美感,然而翻译成英语则变得平淡乏味,逊色许多。
3.诗性美
诗性的语言是富有音乐美、辞藻美、意境美的语言。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幽默、生动、意味深长的语言,其作用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印象深刻。隐喻富有诗性美,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洋溢着诗歌般迷人的魅力,让人读后难以忘记。
例8:The light music of whisky falling into glasses made an agreeable interlude.(James Joyce)注入酒杯的威士忌就像轻音乐成了宜人的插曲。
例9:His eyes were bent fixedly before him and throughout his whole countenance there reigned a stony rigidity.(Edgar Allan Poe)他的眼睛紧盯着他,一脸严肃得像石头。
例10:…a succession of startled substitutes had stood before them, ducked, winced and fled.一连串吓坏了的代课老师曾站在他们的面前,像鸭子一样闪避、退缩,然后就逃走了。[4]
上述例子中英语隐喻的表现形式都没有依照传统的“A is B”的形式,而是丰富多样的。由此说明,隐喻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结构,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是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异常搭配。正是隐喻表现形式的自由性让其丰富多彩,富有诗性美。译者把隐喻所隐含的信息通过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进行了一种综合处理,或将喻体和本体都显现出来,或灵活地将隐喻转换成明喻。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不但没有磨蚀源语的美感,而且成功再现了源语中或诗意或生动或形象的语言美感。
三、结语
英汉隐喻用各自相似或不相似的经验,以各自相同或不相同的视角,在事物之间创造出奇妙无穷的类比与联想。正是这种创造的相似性推动了人类思维和语言体系的发展,使语言世界如此变幻莫测、丰富多彩、美妙绝伦。隐喻的独特魅力使得翻译工作既有挑战性,又意义重大。通过认识和鉴赏隐喻的简洁美、音韵美、诗性美,有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隐喻的内涵,有利于译者能够完整地传递源语的美感。同时面对语言形式丰富的隐喻表达,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也有利于译者成功传达源语的美感。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Americ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程同春.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05,
(5):36-40.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上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7]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关键词]艺术院校美术教学;学;用;学用互待
On "Learning"and"Application"in the Fine Arts Teaching in Artistic Colleges ZHAO Jing
Abstract:In the fine arts teaching of artistic colleges,the"Learning"of teaching content including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art、basic knowledge of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which has latent influence;the"Application"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way of stimulating emotion and expanding the thinking space of visual image in the application context,which has actual significance.We should combine"Learning"and"Application"in the learning society,do the"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For Each Other".
Key words:Fine Arts Teaching in Artistic Colleges;Learning;Application;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for Each Other
一、引言
目前,教育研究领域有学者提出了“以用待学”的意义与实施的可期待性。该理念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应用情境中发现缺失而主动的学习,“学”与“用”是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一种体现。据此,在本文中,“学”指教学内容,“用”为教学方式。
艺术院校美术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美术人才为目标,随着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被社会日益关注与美术人才标准的提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今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点,而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直接关联,内容与方式互为依存与制约的关系,实现二者合理有效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下文围绕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学”即教学内容,“用”即教学方式,以对其教学理念作出有益的探讨。
二、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学”
教学内容是最基本的教学要素,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中介,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因此,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学”的组织及其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1.“学”的组织
作为高等专业美术教育,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主要关注美术本体,即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学习。”[1]此外,要求学生具备涵括多种学科的基础知识,以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成为从事美术创作、设计、理论研究和美术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艺术院校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的潜能作用
美术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培养创造美术形式能力、美学感受能力、将美术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能力。学生学习美术需要有良好的综合艺术素养作基础,达到对美术创作、设计起到启发思路和借鉴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S.Bruner)于1960年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他认为:“必须以一般原理、基本观念、基础概念组成教学的基础内容,但是,这些原理、概念等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被综合在一起而组成概念结构的。通过对基本结构的学习、分析、综合,而构成新的整体结构,反过来又刺激进一步的分析与综合。概念是我们凭借它认识‘林’的正在成长的‘木’。一个好的结构必须构成这样一种含有种种力量即简约知识的力量、产生新的论断的力量、使知识体形成愈益严密体系的力量的知识系统。”[2]
可见,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学”所涵纳的美术技能、美术知识和多种学科基础知识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综合艺术素养,潜移默化地对专业水平的提高产生影响。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的内容发挥潜在功能的一种体现,即潜能作用,相当于布鲁纳认为的“形成‘林’的正在成长的‘木’”。
古往今来,这种超出纯技艺范围,而着眼于多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综合艺术素养的艺术教学在许多办学机构都有所体现,例如,我国历史上宋徽宗赵佶设立的绘画学院――画学,所授科目不仅包括佛道、人物、山水等六科专业课,而且开设了说文、尔雅、方言等共同必修课。再如,作为国家重点艺术院校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在八十年来的专业美术教育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并围绕着艺术与人文进行教学。
三、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的“用”
在教学中,“学”的组织是基础,而教学实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关键在于选择与把握合理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用”。
1.“用”的选择
根据当今教育研究领域一些学者的主要观点,从艺术院校美术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出发,“用”应指教师给学生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做到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而主动的学习,拓展视觉形象思维空间,从而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这一教学方式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2.“用”的现实意义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有益于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有利于学生达到认知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发潜力,加强内在学习动机,促进认知活动的进行。
美术是视觉艺术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入或创设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增强对所学内容的体验感,激感,提高学习迁移能力(指“学生将一种情境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能力”[3]),促使学生在应用情境中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而主动的学习,而且更为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拓展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空间。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Rodolf Arnhein)在著作《视觉思维》中提出:“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媒介。”[4]因此,在拓展视觉形象思维空间的同时,也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影响美术创作、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被当今社会大力倡导,这充分体现出“用”的选择对艺术院校美术教学的现实意义所在。
四、“学”与“用”相结合,做到“学用 互待”
教学内容与方式存在着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内容是方式实施的基础,方式是内容实现的途径,它们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艺术院校美术教学来说,“学”与“用”二者之间关系的把握与协调极其重要,值得教育工作与研究者予以思考与探索。
1.学习化社会需要“学”与“用”相结合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富尔为主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了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为主题的报告书,第一次提出了当代教育所面临的危机、挑战和面向未来的重大主题,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和走向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教学内容与方式相互依存与制约。“学”发挥潜能作用,为终身学习的前端阶段奠定良好基础;而“用”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学习化社会需要“学”与“用”相结合,做到“学用互待”。
2.学用互待
综上所述,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学用互待”指的是“学”与“用”相结合,以其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促进艺术院校美术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学内容。综合艺术素养是影响美术学习的重要因素。②教学组织。生动具体的应用情境是实现“用”的现实意义的前提条件。③教学过程。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方展画.高等教育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3]皮连生,王小明,王映学.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
[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4]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北京:光明日报出
版社,1987
关键词 书法教学;美术专业;审美意识;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50-02
书法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书法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书法教育通过对书法作品的书写、欣赏、想象、发挥、创作等教学活动,使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接受审美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理想和人格。所以,书法作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充分发挥美术专业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势在必行。
1 书法教学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美术教师的工作,同时也要进行美术创作,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美术教师,才能成为一位很好把握教学新理念的优秀教师。书法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这个阶段也恰恰是构建教师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重要阶段。
1)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教育教学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在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些又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由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智力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书法教育的方法就不同,反映在学生的创造力上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修养,这是书法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书法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素质,书法教学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审美爱好和兴趣。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书法训练,并及时指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书法理论,体悟其内涵。通过教师的书法理论教学与实践,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搜集素材,无形中扩大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书法课程练习,从传统灌输向创新意识方向转化,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书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意识到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书写风格并突破自己,这是很难的事情,这不仅需要书法教师的鼓励,同时学生自身还要坚持不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的审美意识,增强创造力。只有将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力才会在一定基础上得以显现。
2)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激发。审美想象力是一种自由把握创新形式的能力。在书法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不断来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要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适度地来鼓励他们去尝试不同书法艺术风格,不同的表现技巧,以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来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树立独特的思维观念,通过有计划地去实践,把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体现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把想象落实到现实中。
2 书法教学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展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育任务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柔和、粗犷奔放的线条,气韵贯通的章法布局,等等,都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从总体来看,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体审美发展的水平。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美活动的质量,决定了个体审美感受、审美创造的丰富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1)培养审美情感。情感是审美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情感广泛渗透在其他审美能力之中,是诱发和支配人从事审美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书法艺术表达的不仅是人的思想,而且是表达人的情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书法审美情感培养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生活和艺术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教学要引导学生感知书法作品中的美的形式和意境,使他们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如欣赏怀素的草书墨迹,人们所感知到的不只是此帖书法高华圆润、清劲浑熟、放逸而不狂怪,更是动不失规矩,静不失变化,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进而表现深刻的文化内涵;欣赏倪瓒的书法作品《静寄轩诗文》,笔墨清古瘦劲而自然,结字、笔画多含隶意,格调淡远静穆,殊有魏晋文风别具特色,是其晚年小楷的书法代表作。所以书法作品中的情感性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只有对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并且是一种有序的、自由超越的表现。
2)培养审美兴趣。在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探讨、不断创造、不断反思的过程。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是直接书写生活,同时还要书写一种感受。如赵之谦的《汜胜之书》,在其端庄浓丽的字形上回荡着一股郁勃之气,清艳而不显富贵,妖娆而存骨体,若一朵朵盛开的芙蓉。这既是他的书品,也象征着他的人品。这乃是书法家融会了客观物象和主观精神的自己的意境,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书法家成熟的标志。所以,中国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殊性,在自我创作的内涵上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书法艺术修养的同时,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会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同时书法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学手势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因素。
3)找准书法审美的着眼点。在具体的书法教学中要引导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从具体的着眼点进行审美训练。一是书法线条美。书法的线条具有力量感,粗壮则雄强,纤细则柔美;方则刚,圆则柔。书法的线条具有立体感,书法本来是平面的艺术,但是如果把线条写得平则显得薄气,没有厚重之感,没有立体感。书法的线条具有节奏感,线条有疏密、轻重、缓急等,产生一定的节奏感、韵律感。二是书法结构美。字的结构之美离不开5个方面:平正、匀称、参差、连贯、飞动。不同的结构特点体现着不同的艺术之美。三是书法的章法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幅与幅之间的结构问题是古人所谓的“章法”问题,章法美之要领可以归纳为:体式承接,虚实相成,错落有致。它们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3种联络方式,如清代的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唐张怀瑾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他讲的是穿插、呼应、断连犹如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魄的乐曲。四是书法的意境美。在书法中,古人称之为“神”“神采”“神气”“精神”等,讲的都是书法的意境美。
3 小结
总之,在美术教育专业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的鉴赏能力更是必要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因此,书法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唯有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才能使书法审美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郎绍君.中国书画鉴赏词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审美意识;审美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231-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中,审美情的培养这一环节不能忽视。一位智者曾说过:“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片构思精巧,散发着自然,人性之光的例文宛如思想的宝库,聪明的源泉,有多少能被我们感知,还有待于我们的挖掘与发现,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一、探究学习,主动发现审美意识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会本领的。“爱动”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我们的教学应顺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的学习。
教学需要美。我们的教学往往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而以传统的单纯“传道、授业”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显然,这种只是以落实所谓“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灌输性教学和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教学,是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而不可能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力”。
信息社会的来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决定了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现教材之美。教学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要使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因此,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接触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语音等现代化教学和传统的教师有感情范读、出示挂图等手段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发现、感悟语文学科的“美”,从而自主、愉快的学习。
二、充分活动,尽享审美情趣
让活动进入学科课程,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活动的前提条件,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有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兴奋不已。学生在情感驱动下,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如通过多媒体形式,以音乐、书画的形式欣赏古代经典诗词,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画出诸如“踏花归来马蹄香”、“润物细无声”等情景,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对美的领悟与创作,审美的目的就在不经意间达到了。
同时,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在授课过程中,笔者觉得在感情上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的,总会让他们精选优雅片段背诵,并试着写一份简评或仿例写同题文章,定期检查,从严要求,好的作品汇集成册推荐给校文学社,或让自己班的文学社编成抄报。两学期下来,学生都已养成良好习惯,课上课下不论什么文章,都能有分寸有感情地朗读,并会自行设置问题作深层探讨,不少学生已可创造出有思想深度的佳作,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开始自觉的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了积累作基础,审美情感的培养才有了落脚点。
三、放飞思想,真正感受审美情感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认为“直觉、距离、移情是构成美感经验的要素”,其实这同样适用于中学课堂审美情感的教学。在笔者看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直觉即阅读感知,多指对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的感知;距离即文本主题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阅读者可通过生活经验对文本中的世界进行判定,不受现实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并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去伪存真,进而为积累经验提供基础;移情即用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评价文本中的人或事,这应是语文学习较高的境界了,已达到了深层审美的层次,动用了情感、价值观,经验等多项因素,是一个人整体语文素质的体现,因此学生审美情感的形成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教师问题设置就应很有技巧,应让学生放飞思想,扩展源头,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应从无到有的积累,并适时加以引导、调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只有加以发展,才能是美的教育延续,在课堂上,审美的要害就是让学生面对问题大胆而有创造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尽情飞扬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美”字,“美”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
的确,学生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育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参考文献:
一、研究思考
1. 对研究问题及背景的思考。在传统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受过去受思辨主义思想影响,教师过度追求审美的表达而忽视了音乐本体。在新的课程理念中,虽都明确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至今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主要表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功利心态的影响,音乐考级成了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正冲击着传统音乐教学;我国自身的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实施课程标准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现象;当今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借助审美教育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我国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还很薄弱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都有碍于音乐教育的快速成长。
2. 对研究意义及目的的思考。面对新课程标准,音乐教育亟需重建课堂文化,我们通过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等,达到“用音乐育人”的目的,故“绝对表现主义”这一哲学观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研究中侧重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引导学生全方面的掌握音乐的情感内涵与表现形式,并明确音乐表现中各个要素的作用与特点。在“立美、审美、被审美”全面的美的教育过程中,总结出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方法的掌控,在将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的同时,加快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音乐的美感,以培育美好的情操,最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实践操作
1. 寻求理论支撑实践操作。可见,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艺术学习心理,用艺术经验的持续性创造来尝试创新研究。因此对教师而言,教育是使学生获得有意经验的一种过程,需要对学生经验导向进行控制,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积极投入学生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并在参与的同时实现控制与提高,争取在多种理性环境下获取音乐知识,这对艺术教育本身和教育艺术化来说都很有开创意义。
2. 建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实践的主阵地,从备课入手,以教材为内容,认真钻研、分析和挖掘,进行“课例研究”剖析,始终把“绝对表现主义的审美教育”作为主题,以实现音乐新课标要求。通过提高音乐素养――一种多形式的知识,包括知道如何专业地倾听音乐制作和音乐作品以及“文化―意识形态”影响之间的关系,来施加影响以支撑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偏好和认知情感的信念和认识。我们即按照著名音乐教育家曹理结合中外教育领域关于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了“参与与体验教学模式”、“情景与感悟教学模式”进行试验,已逐渐形成感受、体验中不断积累审美经验和提升审美素养的“交融――感受――表现”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