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性劳动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2000〕37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去年我省下发的《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粤府办〔1999〕104号)与《通知》规定精神基本一致,请各地一并结合贯彻实施。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政策,各市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已经省医改领导小组核准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市,要加快组织实施;尚未制订好改革方案的市,应抓紧制订,尽快报省审核。
二、各统筹地区应在做好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的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实施细则。医疗补助经费总额,原则上应以上年度公费医疗发生数剔除不参加医改的人群的医疗费发生数、不合理开支因素后,减去统筹地区的单位筹资数并结合财政的承受能力确定。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道德发展
现今德育课程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德育新课程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育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帮助大学生立志、树德和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课程作为平结学校和社会生活,使得经验和结构性知识的整合要求被强化,这也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深刻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改造,而且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产生有力的冲击。这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方法来配合完成整体教学,而服务性学习正是一种通过社区服务来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其本质内容是社会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各种活动,通过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塑造学生个人的社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这对德育的扩充学习是有益的。
服务性学习内涵
服务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是一种在行动和反思过程中进行的经验性学习,它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已成为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重点之一。1996年,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瑞佛肯(JeremyRifkin)声称,21世纪“服务性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反思和互惠是服务学习的关键概念,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HigherEducation)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性学习》中,给服务性学习下的定义是:“服务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服务要满足社区的需要,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社区协调安排,帮助形成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它必须与学生的学术课程整合,强化学术课程,并安排结构性的时间让学生来反思服务经验”。
总而言之,服务性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公民参与度。同时,服务性学习不用打破学习的严密性和学科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满足人类以及社区活动的需要,并从建构性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性学习提供了一个非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角色,拓展知识来源,将课堂讲授转变成为非集中行动,并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打破通常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出新的学习资源。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学术课程,社会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项目,由学生自己参与社会服务过程、运用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现实世界产生真实有形的成果。服务性学习也是一种主客体互惠性的学习,学生通过服务学习观察问题,从而在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中,获得机会认识社会、拓展技能、培养信心去认真思考问题和提高解决的能力,担负起社会责任。
协作性。所谓协作性即双方是平等、互利的一种关系,双方一起分享责任、权力,共同努力,共享成果。在服务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加经深思熟虑地组织的服务性实验活动,帮助别人,让自己和与他人“签订爱心合约”,建立起相互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学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互补性。彼此既是教导者也是学习者,双方相互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直接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学校通过社会服务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既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又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学习性。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的不同,乃在于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透过服务的具体体验性反思,以提高学生思想与行动、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习目标。这些带来新认识的内涵价值的服务不仅意味着与他人分享、以利他人,而且是继续学习,学习与运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服务性学习活动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学识水平的一次检验和提高,在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事物的视角大为开阔,对事物的理解也较以往深刻,此间的感受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很新鲜,这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少有的体验。
服务性学习蕴涵的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于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行的需要来决定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的。德育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进而使其人格更高尚,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服务性学习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发展知识和进取的态度,要求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提高个人的成长,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服务性学习可以将服务整合到学校德育课程内,通过提供固定时间,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或记录下有关他们的实际服务活动,以及在真实服务活动期间的见闻。开展服务性学习,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使学生掌握促进人格发展的积极价值,推动他们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完善人格。这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其深层次意义上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这些无不体现着独特的德育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通过直接服务活动,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技能和知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心理、生活技能、社会需要和资源、公民责任、职业选择及人的多样性等。服务性学习活跃了正规学习,开发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和鼓励他们学习。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不同,乃在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服务性学习课程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透过服务的具体经验反思,来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人们经由具体经验接触,透过反思去观察、体会自己实际经验,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能力和知识的自我认识,而且认识到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帮助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渴望,由反思中悟出新的原理、观念,将新观念应用到新的具体实践中去。
(二)提高认知水平
服务性学习的另外一个效能是增加学生对校园外部世界的认知,包括校园外面的社会、居民和他们先前没有接触到的观念。服务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让一种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整合价值观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使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全面开放的道德教育。服务性学习影响了他们看待社会和世界的方式,而这通常会涉及到对他们原先持有的观念批判。比如“好八连”的共建服务活动,每月二十日风雨无阻的为民服务,同学们为“好八连”战士们“无私为人民服务、不计较得失”的精神所感动,这一活动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服务性学习又将这一课题中外显的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加以内化,使其成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需求,实现了道德认知到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转化,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德育行为。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
服务性学习使学生的目光由课本转向世界,由狭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学生通过寒暑假、每月、每周在学校、社区及其他机构服务,找到了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和在社会范围内自己应负起更大责任的意义。服务性学习强调让参与服务者看到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现实社会,学生为学习将承担更大责任,使他们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去关注社会热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促进个人价值观、信念、自尊、自信、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2006年上海商学院举办了“明日商界之星”的评选活动,在结项的学生课题中,就有许多如“关于洋打工的劳动维权”、“保健品的过度包装”、“失地青年的现实问题”等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课题。服务性学习通过将学校所教授的东西延伸到社会,藉此帮助培育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想得多了,思考能力提高了;反省多了,自我得到了提升;实践多了,加深了对生活的了解;关注多了,才会用心去体谅社会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群体,增加保护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培育团队精神
服务性学习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在小组内,各人分工不同,每个人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服务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会人际关系合作的过程。团队合作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建立信任,如果一个组织缺乏信任,伙伴关系就会破裂,反之,诚实的沟通和开放的态度会促进团队的合作。在上海商学院组织的房产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体会到,在决定做某项工作时,大家往往会有意见不统一,而在这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少数服从多数,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尊重,学会了容忍不同观点并接受其他意见,包括批评。在外出调查中,课题组成员相互帮助,遇事同商量,同学之间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在这样一种相互学习、交流、切磋、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逐步形成了团结、合作、严谨、锲而不舍的创造性人格。
(五)提升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服务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与服务的同时进行和二者之间的双向协调的关系。在整个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把所学到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帮助需要照顾的人,以知识服务他人,又从服务中不断学习,而且这些对于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同学们除了学习如何运用学识去服务群众,也在向其服务的对象学习社群相处的态度和民间生活的智慧,参考他们的视角与经验。通过服务性学习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作为社会上的一份子,更有责任去了解和关注更多社会上的人和事,从而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综上,服务性学习与德育相互交叉、相互涵盖,几乎所有的服务性学习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和德育功能。服务性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我们要重视服务性学习内含的德育价值,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将德育贯穿于服务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和升华,以实现服务性学习的德育价值,达到塑造人格、完善德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性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2.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6)
3.莫敏秋.浅谈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培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2)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1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1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1.2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1.3提高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
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1.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1.5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1.6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2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2.1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2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2.3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3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学校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李丹编.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服务性学习内涵
服务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是一种在行动和反思过程中进行的经验性学习,它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已成为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重点之一。1996年,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瑞佛肯(JeremyRifkin)声称,21世纪“服务性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反思和互惠是服务学习的关键概念,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HigherEducation)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性学习》中,给服务性学习下的定义是:“服务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服务要满足社区的需要,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社区协调安排,帮助形成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它必须与学生的学术课程整合,强化学术课程,并安排结构性的时间让学生来反思服务经验”。
总而言之,服务性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公民参与度。同时,服务性学习不用打破学习的严密性和学科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满足人类以及社区活动的需要,并从建构性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性学习提供了一个非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角色,拓展知识来源,将课堂讲授转变成为非集中行动,并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打破通常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出新的学习资源。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学术课程,社会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项目,由学生自己参与社会服务过程、运用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现实世界产生真实有形的成果。服务性学习也是一种主客体互惠性的学习,学生通过服务学习观察问题,从而在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中,获得机会认识社会、拓展技能、培养信心去认真思考问题和提高解决的能力,担负起社会责任。
协作性。所谓协作性即双方是平等、互利的一种关系,双方一起分享责任、权力,共同努力,共享成果。在服务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加经深思熟虑地组织的服务性实验活动,帮助别人,让自己和与他人“签订爱心合约”,建立起相互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学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互补性。彼此既是教导者也是学习者,双方相互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直接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学校通过社会服务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既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又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学习性。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的不同,乃在于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透过服务的具体体验性反思,以提高学生思想与行动、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习目标。这些带来新认识的内涵价值的服务不仅意味着与他人分享、以利他人,而且是继续学习,学习与运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服务性学习活动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学识水平的一次检验和提高,在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事物的视角大为开阔,对事物的理解也较以往深刻,此间的感受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很新鲜,这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少有的体验。
服务性学习蕴涵的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于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行的需要来决定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的。德育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进而使其人格更高尚,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服务性学习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发展知识和进取的态度,要求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提高个人的成长,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服务性学习可以将服务整合到学校德育课程内,通过提供固定时间,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或记录下有关他们的实际服务活动,以及在真实服务活动期间的见闻。开展服务性学习,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使学生掌握促进人格发展的积极价值,推动他们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完善人格。这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其深层次意义上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这些无不体现着独特的德育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通过直接服务活动,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技能和知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心理、生活技能、社会需要和资源、公民责任、职业选择及人的多样性等。服务性学习活跃了正规学习,开发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和鼓励他们学习。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不同,乃在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服务性学习课程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透过服务的具体经验反思,来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人们经由具体经验接触,透过反思去观察、体会自己实际经验,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能力和知识的自我认识,而且认识到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帮助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渴望,由反思中悟出新的原理、观念,将新观念应用到新的具体实践中去。
(二)提高认知水平
服务性学习的另外一个效能是增加学生对校园外部世界的认知,包括校园外面的社会、居民和他们先前没有接触到的观念。服务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让一种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整合价值观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使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全面开放的道德教育。服务性学习影响了他们看待社会和世界的方式,而这通常会涉及到对他们原先持有的观念批判。比如“好八连”的共建服务活动,每月二十日风雨无阻的为民服务,同学们为“好八连”战士们“无私为人民服务、不计较得失”的精神所感动,这一活动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服务性学习又将这一课题中外显的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加以内化,使其成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需求,实现了道德认知到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转化,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德育行为。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
服务性学习使学生的目光由课本转向世界,由狭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学生通过寒暑假、每月、每周在学校、社区及其他机构服务,找到了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和在社会范围内自己应负起更大责任的意义。服务性学习强调让参与服务者看到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现实社会,学生为学习将承担更大责任,使他们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去关注社会热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促进个人价值观、信念、自尊、自信、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2006年上海商学院举办了“明日商界之星”的评选活动,在结项的学生课题中,就有许多如“关于洋打工的劳动维权”、“保健品的过度包装”、“失地青年的现实问题”等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课题。服务性学习通过将学校所教授的东西延伸到社会,藉此帮助培育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想得多了,思考能力提高了;反省多了,自我得到了提升;实践多了,加深了对生活的了解;关注多了,才会用心去体谅社会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群体,增加保护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培育团队精神
服务性学习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在小组内,各人分工不同,每个人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服务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会人际关系合作的过程。团队合作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建立信任,如果一个组织缺乏信任,伙伴关系就会破裂,反之,诚实的沟通和开放的态度会促进团队的合作。在上海商学院组织的房产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体会到,在决定做某项工作时,大家往往会有意见不统一,而在这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少数服从多数,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尊重,学会了容忍不同观点并接受其他意见,包括批评。在外出调查中,课题组成员相互帮助,遇事同商量,同学之间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在这样一种相互学习、交流、切磋、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逐步形成了团结、合作、严谨、锲而不舍的创造性人格。
(五)提升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服务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与服务的同时进行和二者之间的双向协调的关系。在整个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把所学到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帮助需要照顾的人,以知识服务他人,又从服务中不断学习,而且这些对于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同学们除了学习如何运用学识去服务群众,也在向其服务的对象学习社群相处的态度和民间生活的智慧,参考他们的视角与经验。通过服务性学习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作为社会上的一份子,更有责任去了解和关注更多社会上的人和事,从而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综上,服务性学习与德育相互交叉、相互涵盖,几乎所有的服务性学习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和德育功能。服务性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我们要重视服务性学习内含的德育价值,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将德育贯穿于服务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和升华,以实现服务性学习的德育价值,达到塑造人格、完善德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性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2.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6)
3.莫敏秋.浅谈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培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2)
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我国国民核算制度的改革方案,建立以SNA为主体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且确定1995年全面转到新国民核算轨道上去。以后又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最近又推出新的补充版本。这次改革是我国统计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不仅使我国的国民核算制度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国民经济管理和国际经济交往,而且影响经济、统计理论建设的方方面面。制度创新必然要求理论创新,本文拟就国民核算制度理论创新方面作一些阐明。
解决了历时已久的误会和误解
长期以来,国际上存有在两大国民核算体系,一个是物质生产的MPS,一个是包括服务生产的SNA.我国长期推行物质生产的MPS体系,这是与经济理论相适应的。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包括所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认定物质生产才是马克思的生产观点,对于服务生产持否定态度,并多方面给以责难和批判。以此为依据,又进一步认定国民核算制度MPS,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而SNA则是以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作指导,建立在庸俗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显然,这对于我国国民核算制度的改革,由MPS转向SNA,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几经寒暑,由于领导者的胆略和勇气,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并报请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改革方案,但依然受到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的责难和批评。
十年过去,经过各方研究和探讨,理论问题逐步获得了解决,释除了历时已久的误会和误解,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服务生产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克服了过去唯物质生产才是生产的偏颇。认识到社会服务也是生产活动,都要投入劳动,产出成果,只是产出成果的表现形态不同而已。一为物质形态,一为服务形态,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供人们生产生活直接间接所享用。为此,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当然在认识的深度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
(二)逐步认识对两大核算体系理论基础存在的误解。过去认定MPS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而SNA则建立在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的基础上,显然是不符实际。众所周知,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的核心在于掩盖剥削,与生产劳动的范围毫不相关,或完全两码事。不能讲物质生产没有剥削,而包括服务在内的生产就形成剥削,并且认定MPS以马克思劳动价值为指导,而SNA建立在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基础上。两种生产与剥削不剥削毫不相关,文不对题。如果MPS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那包括服务在内的SNA,同样是劳动投入、成果产出,仅仅是产出成果形态的不同而已。SNA生产范围拓宽了,其理论基础应该讲是拓展了的劳动价值论。是发展的科学,要与时俱进,那我国的新国民核算体系,可以讲它仍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如果认为这样不妥,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观点不容改变,那就要讲它建立在拓展了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或者讲它建立在三次产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那就直截了当地讲明: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当然,对整个SNA的理论基础认识,也要作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问题在过去,长期否定服务劳动的生产性,而现在依然还有一些学者,对服务的生产性存在保留看法,有的甚至原封不动地持否定意见。根据笔者了解,主要原因在于:习惯于从微观着眼,从企业看问题。而真的要确认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生产性,贵在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
确认第三产业,贵在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结成网络般的经济联系。从微观,从宏观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到显著不同的结论。例如,我国有些后进地区的农业生产,牛耕人作,从微观、从农民看,并不消耗电力,但从宏观、从社会看问题,农业要化肥、要农药、要农具、简单农具也需要钢铁。化肥、农药和钢铁生产,都需要电力,而且有无数层次的耗电,直接耗电、间接耗电,而间接之中还有间接,实际上与所有的产业部门都会发生联系。列昂节夫提出的投入产出法,通过矩阵代数求逆,根据所有部门的直接间接消耗,算出了完全消耗系数,极具理论与实用价值。这种宏观思想由来已久,早就寓于经济学的诸理论之中。
就产业而论,最难使人理解,或最遭人们怀疑其生产性的要算公检法和党政军了。笔者一度也持否定意见。如果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现在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称法制经济,只有法制健全、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运行。仅仅从微观、企业看问题,讲不清楚道理,从社会、宏观看问题,就很容易理解。公检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环节,缺了它,市场经济、社会大生产就不能很好地运行。党政军特别是军队,军事活动常常和战争联系在一起,战争意味着消耗,战争规模愈大,人力物力消耗愈多。怎么可以把军事活动也列入生产呢!笔者过去也不理解,如果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各种生产都需要有一定的安定环境,国防治安对安全生产是不能缺少的,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定环境,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缺乏安全保证就好像从企业看,缺材料、缺设备就不能正常地进行生产,所有人们生活和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正常地运行。
当然,有的学者提出,重要性并不等于生产性。对于众多的服务承认它重要,特别是党政军服务,它不可缺少,但重要性不等于一定要作为生产活动并计算产值,对此,下面将作进一步的说明。
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可以对各种服务活动的生产性取得理解。但其中有一种服务,尽管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仍无法获得生产性的结论,那就是科学技术了。因为所有服务,包括公检法、党政军在内,都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这样那样的服务,人们可以直接享用这种服务。惟独科学技术不然。科技劳动成果——各种创造发明,可以写成论文报告,深奥难解,枯燥无味,人家看它不懂;也可以画成公式图表,但它不比艺术品,人们又无法欣赏得到满足;如果仅仅作为知识技艺,存在科技人员的脑子里,更无法供人们作生产和生活享用,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想入非非。无法体现科技生产力的功能和作用。但科技又非常重要,科技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技的很特殊,加上传统的理论扭曲,从逻辑上阻碍人们正确理解科技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功能和作用。这一点需要专文加以讨论。
物质生产MPS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和缺陷
前面提到,很多学者都讲服务活动很重要,不可缺少,但重要性不等于生产性,这似乎有理,但实际不是这回事。因为从社会看来,既重要而又不可缺少,就必须作为生产并计算产值,否则不仅在理论逻辑上讲不通,而且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还会导致种种矛盾和错误。物质生产的MPS体系,长期就存在这样的矛盾和缺陷。几十年来,在推行MPS核算制度的国家,包括中国和前苏联等国在内,一方面批判服务生产,另方面又模模糊糊地把大量服务部门的活动成果,作为产值计算到物质生产部门的成果中。
先看看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一方面讲物质生产是生产,对把服务作生产的观点持强烈的批判。但它在国民生产成果的使用中,又把消费性支出,包括服务性支出,都作为消费计算;把积累性支出,包括服务性支出,作为积累计算。这实际上是生产按MPS,使用按SNA,产生了混淆。
至于在统计实践上,理论上接受政治经济学的物质生产观点,坚持物质生产,认为服务不是生产,不计算产值,实际上都把服务活动作为生产活动并计算产值,加到生产总量中来了。仍以公检法为例。很多企业为了维护企业利益雇请律师,支付不等数量的律师费。此外,还有广告费、旅差费、医疗费、培训费、养路费等,都是一些服务性支出,照理这些服务性支出,属于非生产部门的活动,对它们不计算产值。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就没有资格列作使用单位的中间消耗,即物化劳动消耗C,只能列作国民收入(V+m)的再分配。但在企业成本核算时,将这些服务支出,列作生产成本(C+V),并算进企业总产值之中。这样就发生两个矛盾和缺陷。
(1)以工业生产为例,将工业生产的服务支出列入工业生产成本(C+V),这就使各种服务部门——广告部门,旅游部门、医疗部门、教育部门、养路部门的服务活动成果,计算到工业总产值(C+V+m)中来了。
(2)以工业生产为例,工业总产值(C+V+m)—物耗C=工业净产值(V+m),由于工业总产值包括各种服务产值,而扣除工业物耗C,按照统计制度规定,只是工业生产耗用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折旧,对于服务支出,规定不能减去。这样所有服务支出,包括广告服务、旅游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的活动成果,未加扣除,都保留在工业净产值中。也就是对各种服务活动作为工业生产的成果,计算在工业净产值中。
同样,农业部门和建筑部门生产中所耗用的旅差费、医疗费、培训费、广告费等等,列入生产成本,并计算在农业总产值和建筑总产值中。但又不作为物耗扣除,从而使这些服务支出包括在农业净产值和建筑净产值中。把各色各样的服务产值算作工农业产值、建筑业产值,变成张冠李戴,这好吗?当然不好!远不如实事求是,把服务作为生产,直接计算各类服务产值会更好。
可见,对服务活动并且发生经济收支的,就必须作为生产活动计算产值,重要性意味生产性这不容分辩,不容怀疑。否则就会误人自误,犯逻辑错误。
内容摘要:如果要了解我国企业法律制度,对其所涉及到的市场经济发展实践问题进行相关探讨,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经济概念和法学概念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试从经济学和法学角度对企业概念做粗浅简介,希望对我国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及企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概念定义是学习的起点、认识的结果,作为一种逻辑方法,概念定义是通过对被概念定义项的内涵和外延的揭示,将人类对于事物已有的认识总结、巩固下来,作为以后新的认识活动的基础。
所谓的“企业”一词,最早源于英语中的“Enterprise”,Enterprise的原意是企图冒险从事某项事业,后来被日语译为“企业”并传入中国。“企业”一词本身仅反映出某一组织具有经营的性质。企业概念是对企业现象的理论概括,是企业这一客观经济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从学科属性方面来讲,企业显然是个经济学范畴,其概念说明主要是由微观经济学或企业经济学来完成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从其他学科如法学和社会学等视角来理解和认识企业现象,甚至给出相应的定义。
企业概念的经济学诠释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在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下,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契约将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集中起来,从事持续性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的经济实体,具体地讲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是由一定生产要素构成的经济组织。这是从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单位内部构成的基本要件上来分析的。企业是由一定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经营主体,这些生产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企业作为概括的人员和资产或者物质资本集合之经营体,无一例外地是由人和物这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织、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企业把这两种要素通过合理的组织、利用,使其合理运作起来,获得动态的生命,形成创造社会财富的现实社会生产力。
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这是从企业的性质和企业设立的宗旨上来分析的。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是企业的重要本质属性。所谓“营利”,就是指企业及其投资者的投资所形成的企业的资本来经营某项事业,通过其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企业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而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任何企业都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生产为社会所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商品或者为社会提供各类经济技术服务,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
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这是从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单位的具体社会功能来分析的。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从事的是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经营销售,即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方面的服务活动。就这一点来讲,企业不是享有和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的有关国家机关,也不是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从社会经济生活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等基本环节上体现出来;在生产领域企业是生产现场,企业通过它对各种生产要素的组织、有效的利用,生产出各类商品或者提供各类服务。在交换领域,企业是实现交换的基本环节,直接从事交换活动的商业企业是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是当然的交换环节,其他任何企业其自身是个商品生产者,又是商品的供应者,还是商品的消费者,它们要同社会上的原材料、机械设备生产供应单位,与交通运输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及其他服务性单位,通过各类合同,把自己与社会联系起来。在消费领域,企业又是社会基本消费单位,任何一个企业,它既是生产者或服务者,又是消费者,它的生产经营或者服务性活动是通过消费各类商品而实现的。在分配领域,企业又是劳动者,现代社会分配、再分配均要通过企业这个中间环节进行。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效益,又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现状。
上述经济学理论虽然对企业的本质内涵有所揭示,但它们毕竟更多的考察企业的经济属性,限于经济学领域,缺乏法律分析的周全性和法律概念的确切性。因此,全面深刻地认识企业的本质,把握企业的基本法律特征,仍需对企业概念进行法学分析。
企业概念的法学诠释
在现实社会中,企业从成立、发展到终止,它所经历的每一阶段以及它的所有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都融入了法律的因素。企业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法律框架之中,也是法律的创造物,离开了法律就不会有企业的存在。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是按所有制形式划分的。时至今日,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仍处于经济生活的核心地位。以此相适应,我国法律对这两种企业均有法定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将全民所有制企业定义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国务院《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中则将集体所有制企业定义为:“由劳动群众集体占有生产材料,共同劳动并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发展的“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成分的经济组织,虽然近年颁布了诸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乡镇企业法”等法律、法规,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公有制企业的模式,但是立法上仍然没有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企业概念。
从法学角度可把企业概念总结为:企业是指依法成立,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具体地讲包含以下内容:
(一)企业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组成的有机体
从形式上看,出资者向企业投入原始资本加上从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借款,形成企业的总资产,由企业独立支配使用;雇佣经理人员和劳动者在一定的机制下,从事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品或服务,但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是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出资人或股东、经理人员、劳动者、债权人等都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有影响的人或组织,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作为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必然导致追求目标的不尽一致,以及各自的利益冲突。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结果使得他们的利益又具有根本一致性,因为企业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载体。
为了确保各自利益的基本实现,必须通过合理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约束和激励的兼容,并促进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的形成。这就是利益相关者围绕权益的获取和保护所进行的讨价还价,达成一致协议的过程。这些配置权利义务的协议不仅可以通过正式的文本合同来确定,也可利用一系列的非正式关系来实现。这些正式和非正式的合同便构成利益相关者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调和彼此冲突目标的基础。因此,抽象的看,企业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和谈判所达成的契约的结合,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和依赖形成的契约关系网。这也意味着,一旦企业获得永续的法律生命,企业的目标不应纯粹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导向,企业应该追求自身适应性能力的提高,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来满足和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企业在为社会、为消费者提供各类经济技术服务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收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经济实力。企业设立的目的就是营利,同时企业也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谋取自身及其投资者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
企业营利的手段、利润的分配和使用还必须合法,即它在获取利润时,其营利的手段必须合法,包括各种营销手段、竞争手段,而且产品和服务质量等必须合法,有法定标准的要符合相关标准。同时,企业要依法纳税,履行纳税义务。在此基础上,企业的营利所得归企业所有,同时其税后利润的分配与使用也必须合法,要根据法律的要求依法计提各项基金。
(三)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
从法理上指:企业必须有明确的生产经营或者服务性活动的范围,其生产经营必须是连续的,而不是一次性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有秩序的发展。
此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合法,不得从事违法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企业是具有一定法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
这是对企业在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及其法律地位而言的。任何企业均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主体资格。一般来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是在法律上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没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具有不完全独立的或一定意义上相对独立的法律上的主体资格。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是独立的经济组织,其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财产是独立的;其生产经营是独立的;企业合法取得的经济利益是独立的,企业作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其营利所得,在依法缴纳各种税收之后,其税后利润应由企业独立支配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截留、挤占、挪用和干预;企业应独立的承担法律责任;企业的诉权是独立的,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它有独立的参与、应诉活动,并通过诉权的行使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企业概念的经济学和法学视角比较分析
通过上述企业概念的经济学分析和法学分析,我们认为,法学上的企业概念与经济学的企业概念相比更关注于企业的组织性、独立性和法定性的特征。
所谓组织性,是说企业为一种社会组织体,以此区别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即使是独资企业,尽管企业由一人出资和支配,其利益和风险亦归一人承担,但在存在形式上仍是一种组织形态的经营,而非个体经营。企业的法律意义就是法律为作为社会组织的企业,而且是经济组织的企业设定的权利义务。由于企业具有不同于自然人以及其他组织的独特的社会经济功能,国家法律基于企业内部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社会分配和经济秩序等因素为企业规定了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所谓独立性,是说作为组织体的企业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独立进行活动,企业内部的分支机构的对外活动除已获独立的营业资格以外,一般要取得企业的授权或认可。此外,这种独立性还表现为企业独立决策和承担民事责任。
所谓法定性,是说各国法律对不同形式的企业的设立都规定了一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企业只有具备了法律规定的要件,并履行了法定的必经程序,才可以取得相应类型的企业资格,才能进行营业活动,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结论
结合企业概念的经济学和法学角度的分析,企业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可持续地发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结合法律分析的周全性和法律概念的确切性来看,企业应追求社会效益。这就是说,企业设立的目的就是营利,而且企业同样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再加上从法理上对“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以及“企业是一定法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的分析,也说明了一旦企业获得永续的法律生命,企业的目标不应纯粹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而应该追求自身适应性能力的提高,追求社会宏观经济成果、国家长远经济利益,也即社会效益为其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甘培忠.企业和公司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杨慧辉.企业公民与企业价值最大化[J].集团经济研究,2006(6)
3.史际春.企业和公司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法律出版社,1993
5.赵旭东.企业法形态论[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
【关键词】秘书文化 秘书职业价值观 秘书人员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文化及秘书文化内涵。
1.文化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还是近代的事:1920年以前,只有5个不同定义,到目前已有近200个不同的说法。所以,要给文化一个准确的界定实在困难。不过,世界上比较公认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文化史和人类学进化论学派开创者泰勒对文化一词的阐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2.秘书文化
秘书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秘书工作中表露出来的一种独特形式,是秘书这一阶层所特有的,具有秘书行业特色的文化,它也是一个“复杂整体”。社会文化影响着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团体、成员,当社会文化渗透到秘书工作领域,经过秘书人员的吸收,在秘书行业就表现出新的文化来,即秘书文化。它是以秘书职业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行为规范,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物质表现形式。
(二)职业价值观及秘书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1.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2.秘书职业价值观
秘书价值观是秘书人员关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识、理解、感知,是秘书人员对秘书这一社会角色的整体把握,是秘书人员赖以承担秘书角色、从事秘书工作、进行秘书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道德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秘书职业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秘书的职业价值观全面、综合地反映着秘书人员的人生观、社会观、行为观和职业道德观。秘书人员离不开对其价值观的依赖,而秘书价值观又无时不在规范着秘书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行为。否则,秘书就不成其为能动的活生生的个体,而是一个只会机械工作的机器。由此,秘书的职业价值观是秘书人员不可缺少的灵魂。秘书职业价值观的构成,包含着两个因素:
一是秘书人员对秘书职业特殊社会分工,即秘书实践对象这一客体的全面、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这是秘书职业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决定着秘书职业价值观的正确与否;
二是秘书人员对自身角色的全面、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这是秘书职业价值观的物质实体和真实构成,是秘书人员的人生观、道德观对秘书职业认识和感知的产物,它决定并规范着秘书人员的秘书实践和社会行为。
三、秘书职业价值观的合理定位
正确的秘书价值观是科学、合理的秘书角色体验,它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脱离实际的主观愿望和引诱力极强的利益关系的干扰和纠缠,使之偏离正确的运行轨道,产生了各种离位和错位现象。秘书价值观的错位和模糊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对秘书职业地位及其社会功能主观夸大性和秘书价值的膨胀性,或者是对秘书职业地位及其社会功能习惯藐视和低估秘书价值、认为秘书职业低人一等的心理障碍。
因此,科学、合理地定位秘书职业价值观,就需要对秘书职业地位及其社会功能进行合理定位。秘书机构是以办文、办事为特点的辅机构,它和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都是服务,其服务活动具有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性。秘书工作的方方面面,说到底就是一个服务,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有政务,也有事务。因此,秘书文化也是一种服务文化。秘书人员的服务,必须是全心投入,无论工作繁简,甘为人梯,务求完美,不贪图名利,经得起诱惑。我们不仅要明确秘书职业的服务性原则,还应认识到秘书职业为秘书成为领导型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这也是秘书职业的一大功能。
四、对秘书职业价值观的思考
秘书职业价值观应该是以配角为荣耀,以服从为意志,充分认识自己所处地位、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并抱有一种高尚的奉献精神。秘书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职位。秘书的职业决定了其工作内容的服务性。因此,秘书的价值观应定位在以配角为荣耀,以服从为意志,在工作中应该是全身心投入,不分大小,不论繁简,尽心竭力,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应埋头苦干,甘当幕后英雄,既要有甘做小事、琐事,且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耐力,又要有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定力;应能小中见大、拙中见智,分清轻重缓急,善于观察思考,勤于实践。
秘书人员应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秘书人员的劳动,是整个领导活动的重要部分,是领导工作的延展,是提高领导效率的助推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科技劳动、物质产品生产劳动和精神产品生产劳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秘书工作的好坏与党政机关的职能发挥、行政效率的提高,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兴盛发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关系。秘书工作对于秘书人员也具有高知识结构、高素质化、高灵活性的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所处地位、工作意义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才能不断地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积极性。
此外,秘书还应把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职业价值观的一个方面。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富有,人生的意义也并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奉献了多少,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繁荣付出了多少。企业的兴旺、工作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既有领导者的运筹帷握,又有实干家的辛苦劳动,也有秘书人员的默默奉献。秘书人员应有蜡烛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应有孺子牛的精神,以草充饥,奋力耕耘;应有“萤火虫精神”,尽管只有微光一点,但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发光不止。
参考文献:
[1]李醒民.论文化的固有特征和研究进路[J].社会科学论坛,2005,13.
一、旅游专业本科生行业外就业的现状
旅游市场作为当今世界上持续快速增长最为显著的市场之一,给高校旅游专业的本科生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但实际却面临着许多旅游专业本科生不愿意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旅游专业本科生选择酒店、旅行社等部门就业的越来越少。有数据显示,旅游专业本科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依然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20%。
旅游专业学生不选择对口就业,不仅影响了旅行社、酒店等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对行业的稳定以及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文献,影响旅游专业本科生行业外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社会因素、旅游企业因素、旅游院校因素、旅游本科生自身因素。
(一)社会因素
我国就业的观念长期受到传统的束缚,对一线的服务业一直存在偏见,常被认为是低人一等,伺候人的行业,更不能作为一辈子为之奉献的职业。而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性这两大特殊性质,旅游行业的工作普遍不被认可。
(二)旅游企业因素
从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对人员的需求量很大。这一性质导致了人才引入的门槛较低,不需要具有过高的学历与较强的专业知识的人才。从而导致了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素质高低不齐。此外,与其他行业相比较,旅游业拥有较低的薪资水平,却需付出大量的劳动力。在一个劳动量大、高的人力资本投资预期的前提下,现实的薪资待遇却达不到预期的回报率,就会产生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的心理。
(三)旅游院校因素
到2017年旅游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38个春秋,回顾这三十八年的发展,可以看到旅游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一方面,国内很多旅游高等教育还未摆脱传统模式,在培养过程中主要还是理论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素质,导致培养的人才最终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许多院校跟风开设了旅游专业,从而出现专业定位不够清晰,导致了基础性、理论性的课程比例过多;而实践性、可操作性课程严重缺乏。使旅游专业本科生毕业后,更多的是从基层工作做起,熟悉基层工作需花费更多时间。
(四)旅游本科生自身因素
本科毕业生在踏入社会前普遍存在这样的优越感:经历了十几年的知识积累已到了施展才华之际;作为大学生又有种自身各方面素质,能力都高于大专,中专生的自负心理。旅游专业本科生也有较的优越感,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会产生较高的要求,并会对发展前景、工资待遇、企业规模、文化等都有一定的期望。而实际中的旅游行业却往往与他们的期望产生较大的差异,从而产生自身感觉不被重视。
二、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为例分析
(一)概况
截至目前,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已有九届毕业生,共计706人,以及一届刚踏入社会的13级实习生。但近三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行业内就业率一直持续在较低的水平,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最高为14年行业内就业率为35.48%,最低为16年行业内就业率21.68%。相比之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比例,但总体上行业内就业率不高。
笔者针对本课题特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对象主要为10秋毕业生至13秋实习生。共计发放100份,回收56份,回收率56%,有效问卷100%。基于理论分析,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把问题主要集中在学院和旅游企业。此外,问卷在发放时不确定调研对象是否在旅游行业工作,考虑到行业性,访谈问卷主要针对行业内就业的毕业生。
(二)行业外就业因素分析
1.学院因素
旅游管理隶属上师大天华学院管理学院,从该专业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理论教学课程占总学时比例最高65%,其次是实践教学环节35%,外语教学占28%。
对于学校开设课程对于就业的帮助,笔者整理 “有很大帮助”占0%,“有点帮助” 占50%,“无帮助” 占25%,"很难说"占25%。另一问题,学校课程,需要变动的调查中显示,增加操作性实验课程占28.6%、增加校企合作占39.3%、增加实地指导课程占19.6%、改善非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占12.5%。由此,反映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总体满意度不高。而在进一步访谈中了解到:
(1)教学内容陈旧:很多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设备,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教学的效果。但很多课件只是内容复制,缺乏创新性。只有一小部分任课教师能够把教学内容和旅游行业有机结合起来授课,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理论授课上。
(2)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需求。在与一位刚入旅行社的13级实习生交谈中,她表示:自己刚进入旅行社时,实足不像学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几乎用不到,而实际的操作事务却很多,就拿票务系统来说学习阶段也从未接触过,到最后都是从新开始学习的。一位10级的毕业生也建议可以多开设实用性课程,如外出考察、线路报价等与行业最为接近的内容等。
2.企业因素
从现状来说,我国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足。许多管理者对越来越高的员工流失率并不在意,认为员工跑了没关系,在劳动市场上很容易招聘到新员工,致使员工频繁流动。由此可见旅游企业的管理、观念等都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这将直接影响本科生的择业态度。
在对实习单位调查中,显示旅游类行业占80.36%(旅行社占46.67%、酒店行业占13.33%、会展行业占17.78%,其他旅游行业:22.22%),其他行业占19.64%。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本科生最初还是愿意去旅游行业工作的。那后期造成旅游专业本科生行业外就业的原因又在哪?
(1)薪资相对低、工作量
图1 影响择业因素从高到低排列顺序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影响本科生就业中最关键因素是薪资待遇和个人喜好,这个结果与现实情况是相符的,而问题在于专业对口和实习效果被排在了第六位和第七位。
调查中,实习工资在0-1500元的有42人,其中31人第一次实习单位在旅游行业,占73.81%。旅游业给从业者的薪资待遇普遍低于其他行业,很多旅行社、酒店的正式员工反映企业并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定给员工福利保障;实习生除了基本的工资外,更不用说其他任何福利了。这就造成了实习期间最基本的生活所需未必能够满足,使得本科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保障而重新择业。
数据显示旅游专业本科生普遍表示实习时工资偏低,但笔者也做了其他了解。笔者对一名已从事旅行社出境领队工作的10级毕业生做了访谈。了解到:他坚守在旅游行业内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收入可观。他表示现在的工作状态、工作强度是最适合自己的,而每个月五位数的收入也给了自己很多生活上的保障。但他也表示作为毕业生很少刚毕业就能做到出境领队的工作。
(2)缺乏人性化管理,发展空间小
对社会、单位对本科生的重视态度调查中,期望值很高7.1%、与专科、技校生差不多35.7%、不如专科生14.3%、无特殊看待42.9%。旅游专业本科生并没有感觉到过多的重视。在进一步的访谈中了解到酒店根本不考虑员工自身的需求和感受,而且酒店的制度对于本科生与技校中专生是一视同仁的,薪资起点都相同。酒店工作需要从基层做起,很多都是操作性工作,管理类知识根本用不上。被访谈者表示本科生在旅游岗位上虽专业知识有明显的优势,但总体上优势不大,工作经验不如专科生,语言能力不如语言类学生。
3.其他因素
(1)自身因素
被调查的毕业生均为“90后”,明显感觉到他们把对工作的认同感及个人喜好作为就业的重要参考因素。此外,在访谈中,一名从事出境领队的毕业生表示,领队领域内人才流动性不大,但公司其他部门每个月都会有招聘,淘汰率5%左右,大多数都是因为心态不正。而个人过高的期望值和优越感,最终不能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做起。
(2)家庭因素
有被访谈者指出,家人意见也是自己考虑的范畴之一。对于家人的认可很重要,若家人表示一线服务工作、作息不稳定、有周期性等负面影响过大,自己不会坚守旅游岗位。但如果家人理解且支持,那么也将是自己最大的动力。
三、提高旅游专业本科生行业内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端正本科生的就业态度
本科生要端正自身的态度,建立正确的职业期望值。确切的说本科生要有个人的职业规划,为自己设计一个中长期的计划,了解自己的发展目标,预测期间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为实现目标所要付出的行动和努力。对此首先要转变本科生拥有本科学历就理所当然应该高人一等的错误观念;其次端正对服务性工作就是不体面工作的错误观念,应该锻炼自己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重视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
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它是旅游管理学生最终忠诚于旅游行业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一方面,各高校因完善其招生制度,尽量避免招入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当不可避免招入时,因给予正确的专业引导;另一方面,对专业有错误认识的学生也应尽早发现,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和学校积极性。
此外,高等旅游教育不仅是高层次的,同时又是应用性的,在培养的时候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外,还需要学生具浜芮康氖导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充分提现了把高校和旅游企业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可以把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达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因此,院校可采取多种模式,如以下几种。
“院”“企”办学模式:学院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如此一来旅游类本科生就业时即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师”“理”互动模式:即可以请旅游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或相关负责人,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进入课堂;也可以定期安排学院相关教师去旅游企业参与开发管理,增强实践性。
“学”“员”结合模式:在校学习阶段,本科生即使学生,又可作为员工。企业则根据淡旺季提供一定岗位给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而到了实习阶段,学院则可推荐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并视情况可提供转正机会。
(三)完善旅游企业人力管理
1.提高实习生待遇
薪酬制度是旅游本科生专业最为看重的因素,也是导致旅游企业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旅游企业可以考虑提高实习生待遇,应对其能力和绩效进行合理的考核和监督并及时在薪水方面予以反馈,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工作、生活环境。消除本科生作为新人刚进入旅游行业时,只能从最基层做起,工作量大、工资却少,从而产生的心理严重不平衡现象。充分相信本科生的能力和潜力,提供合适的岗位让其施展才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留住优秀的旅游专业本科生。
2.加强与员工的交流
作为“90后”的毕业生有自己的思想、准则、目标,但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是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平时注意对他们的情感投入,多进行交流沟通、切实了解他们的需求与不满,适当的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心理等有所了解,给予正确的引导。创造有利的人才成长与竞争坏境,加强本科生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减少焦虑与困惑。
3.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也是必要的。而首要做的就是增加员工培训与开发。培训不仅是员工提高了素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所以无论是岗前还是岗中都需要增加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因此,旅游企业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员工培训体系,适当的与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奖惩制度及晋升制度挂钩。
(四)注重宣传,转变传统观念
社会应正确引导对服务性行业的看法,注重宣传方式,转变传统观念。首先政府予以支持,旅游作为服务性行业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应越来越完善,不管是导游还是酒店等其他员工也应得到尊重,做到服务行业服务于民,受尊于民。其次应消除一部分大众媒体不合事实的曝光,多宣传正面消息为旅游行业服务者树立良好的形象,使服务者取得职业自尊,取得合理的待遇。最后,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更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旅游行业,正确看待旅游行业的工作性质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对子女的专业及就业问题做好咨询工作,并给予精神支持。
四、结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活动情况汇报
在“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大讨论活动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大局上来,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部署动员,提高认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迅速行动,制订了活动方案和配档表。召开专题会议对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对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进行动员部署,深刻领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把开展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化和延续,将转方式调结构与转观念调思路紧密结合,明确本部门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功能定位和重要作用,提高认识,增强干部职工参与大讨论活动的自觉性,为开展好大讨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开展“三对照、三查看”,即: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重点查看目标定位是否科学合理、社会保险扩面与基金征缴是否同步、服务发展与改善民生是否协调兼顾、基金运行是否安全可持续等问题;对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重点查看技能人才培养步伐是否适应企业产业升级需求、失业监测是否动态及时、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依法维护劳动关系协调稳定机制是否健全等问题;对照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要求,重点查看技能人才培养方向是否对路、人力资源市场网络是否完善、信息是否及时快捷等问题。通过“三对照、三查看”,进一步认清了本部门在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和发展思路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三是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坚持认识深化和工作深入相结合,推动劳动保障工作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根据转方式调结构和黄三角开发的实际需要,一方面,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增设配强机电、机械制造、餐饮服务、烹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盐化工等培训鉴定专业,同时,加快产业升级所需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加大职业培训鉴定的补贴力度,提升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和现有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针对生产率提高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加强失业动态监测,推进失业预警制度建设,加大餐饮、家政、娱乐、保健等服务性行业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劳动者职业转换能力,引导失业职工向第三产业就业转移,促进就业创业结构优化,维护社会稳定;第三,将援企稳岗补贴资金和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资金更多的向升级换代中的困难企业倾斜,降低企业发展风险,帮助企业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
【关键词】中职文秘专业 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85-03
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包括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专业技能是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操作技能、技术技能);职业素质包括五个方面:表达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突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质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几种能力在秘书职能环境中,需要通过千锤百炼才能培养起来,因此秘书教育需要在秘书职业环境中去培养学生,这就需要建立符合秘书职业要求的教学实训基地。
一、秘书专业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和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训的重要场所和物质基础支撑,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平台。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的功能是校内实训基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一是按照秘书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各种实践教学;二是按秘书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教师或社会人员进行相应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三是按秘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承担对学生或培训者相应职业技能的考核结果进行检验。尽管文秘专业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不需要高投入,但也不能简单采用其他专业的仿真模式,因为秘书职业技能的获得不像工艺流程线上的技能,它受很多人性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校内文秘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应该从分析秘书职业岗位能力和秘书职业环境入手。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秘书的职业能力由两大能力模块组成: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获得成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是跨职业的、可迁徙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如办文、办事、办会的能力等。当前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有较强的办会、办事、办文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还要有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查与营销能力等。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较看重综合素质,因此应用型、复合型秘书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对象。秘书职能环境是秘书开展职能活动的客观条件,是秘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舞台。正确认识秘书职能环境,准确把握构成秘书职能环境的各要素,对建设校内教学实训基地至关重要。
二、文秘专业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一)明确专业办学方向,制定科学的实习实训大纲
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坚持为行业企业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秘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该结合当地社会和经济结构的特点,在人才的出口方面明确定位,使人才培养产销对路。如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文秘专业的目标是面向商务机构、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文书、秘书、档案管理、信息资料搜集与管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办公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涉外业务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应该给学生营造商务机构、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等秘书职业环境,使培养与人才需求对接。
为了使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功能,形成面向市场的实习实训体系。根据秘书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制订学生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根据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科学划分实习实训阶段(单元),制订不同阶段(单元)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建立的教学大纲与阶段(单元)计划有机结合,阶段(单元)计划又相对独立的实习实训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求的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秘书职业环境下,文秘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及其配置
1.商务办公室。按照商务办公室的设置和布置标准,听取行业专家建议,充分考虑企业工作流程,使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匹配。实现工作日程安排、接打电话、文件收发、印信管理、差旅事务管理、电子邮件管理、办公用品采购与管理项目、办公室环境维护与安全管理、办公时间和效率管理等项目的教学实训,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同时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满足社会培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