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

第1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目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与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

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

1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容

1.1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1.2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1.3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2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2.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2.2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

2.3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2.4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2.5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第2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2008年11月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正式改名为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Business)。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率先采用学系式方法进行商业研究,该方法已经被其他商学院效仿。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闻名世界,主要在于它拥有国际知名的教学人员,且在多项领域拥有强大实力,包括金融、策略、国际商业、企业领导、整体管理、经济、会计、市场行销及其创新的EMBA课程。此课程的校园分设于新加坡、伦敦与芝加哥,参加该课程的学员在三个校园上课。

商学院现有学生3100名,其中全职硕士生1100名,博士生120名,在职MBA硕士生1400名,在职经理MBA硕士生480名。商学院有174位专职教师,39000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许多已经成为全球500强企业的决策人。

第3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关键词:环保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提出把节能环保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党的十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将环保概念全新升级。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面对国内外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要求以及社会公众的期望,迫切需要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以持续不断地改进环保设备企业的行为,环保设备企业只有积极推行ISO管理系列标准,建立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为社会提供可靠产品或服务,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环保产业、环保工业及环保设备的概念

1.1 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指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诸如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等经济活动并达到一定规模的总称。

1.2 环保工业。环保工业是指从事环境保护工业产品的科研、设计、研制、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体系

1.3 环保设备。环保设备是环境保护设备的总称,是以控制环境污染为目的的设备。

2我国环保设备企业的发展现状

2.1产品水平较低。目前只有4%的环保产品技术性能能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75%的环保产品只相当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可靠性差;外观差

2.2品种还不够多。烟气脱硫、脱氮装置、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等大型成套环保设备;旧橡胶回收再生设备、汞回收设备等特殊环保设备品种严重缺口,一些大型成套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

3我国环保设备的发展趋势:

3.1新品种迅速增加。高效率、低能耗的新型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将会不断增加新的品种。

3.2坚持废物处理“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的方向,发展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环保设备。通过对零部件标准化,同类产品系列化,环境工程项目成套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增加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3.3跟踪相关学科的发展。及时吸取和应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新型环保设备,提高环保设备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3.4计算机在环保设备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将计算机应用于环保机械自动化控制,使得环保设备及仪表控制达到计算机控制以及自寻故障诊断的水平。

3.5实现环保设备和环保配套设备自主化、国产化的需要,是实现装备制造业振兴和节能减排、顺应全球环保发展趋势、满足国家调整能源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创新的需要。

4环保设备企业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生产特点分析

4.1零部件较多。环保设备由大量不同的零部件组装而成,每个零部件都是经历了从原材料通过一系列过程制成,然后再装配成整机。环保设备除涉及组装过程外,在产品实现过程中还涉及焊接、镀覆、涂漆、铸造、喷塑、热处理等过程。

4.2检验要求不同。目前环保设备国家标准较少,不同的环保设备的出厂试验要求都不相同,旋转式滗水器等十余种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而大部分环保设备执行的是企业标准。

4.3涉及的检测方法多。不同的环保设备不仅在最终监视和测量上需要采用各自不同的出厂试验方式,而且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还涉及到大量的过程检验手段。

5 环保设备企业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点分析

5.1必须强调系统性。国为有大量的零部件制造过程及装配过程涉及到众多的检测手段,因此需要强调对环保设备的制造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

5.2必须强调过程控制的重要性。环保设备是由大量的零件组装而成,因此涉及到的是大量的过程,只有控制了每个过程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

5.3强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环保设备企业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所采取的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6 环保设备企业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重点控制内容

6.1慎重选择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过程中最关键的人物,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赋予其 “确保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的重任”,代表人员必须是在该企业工作时间较长, 熟悉企业实际状况; 担任企业质量部门经理级以上; 具有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威信,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对质量管理能够融会贯通的人员。

6.2严格控制采购过程。严格控制好采购信息的完整性,重要原材料的合格供方的评定,对于外包过程的识别和明确对其控制方法,采购产品的验证是否符合验证规范和抽样标准。

6.3重点把好设计关。由于环保设备企业设计人员相对较少,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通常不必太复杂,可以将一些简单产品的多次设计评审合并为一次,或者将验证和评审、设计和开发的验证和确认合并或简化一并进行。设计评审点设立要尽量满足、设计验证、确认须经过审批后方可进入样机试制.

6.4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确认。在环保设备生产过程中,焊接、喷涂等过程需要经过确认,特别是整机的装配、检测调试过程,并将确认结果应形成文件,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输出持续有效。

6.5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环保设备企业在对产品实施监视测量前,应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策划,采购品到货后,应保留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策划规定验证;关键件、重要件用的材料,应送质量部门检验和试验。保存好监视和测量记录。管理好检验印章。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识别、记录、标识、隔离。对于不合格的性质和后续措施的记录要真实、准确、有效。

7 结束语

环保设备企业通过有效运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从而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才能为环保设备企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参考文献:

[1] 田武 2008 版ISO9001 标准及其实施建议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年 ( 7)

[2] 葛林荫关于ISO理念在环保企业的应用研究 《现代企业管理》,2010年7期

[3] 曾明彬ISO9001:2008标准图解快易通,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4] 宋其玉2008版ISO9001标准理解与应用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001—2008/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2008

作者简介:

第4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关键词] 电力企业;ERP;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407.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098-03

[作者简介] 刘小丽,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

张晓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管理。(北京 102206)

面对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的竞争已经转向高技术附加值时代,没有核心竞争力就难以在市场中立足,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每个电力企业面临的难题。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自身素质,从最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入手,构建一整套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而ERP正是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突破点。

一、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时提出的,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长盛不衰,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然而,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殊技能和竞争优势往往是各不相同的,这种特殊能力和绝对优势的外化是技术、工艺、诀窍、专利、品牌、经营手段、管理素质、创新能力、服务质量、企业文化和制度规范等。电力企业作为国家公用基础性行业企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电力行业的竞争是同质产品的竞争,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增值服务和优质服务、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出色的经营能力、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稳健的理财能力等方面。

二、ERP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1.客户服务方面。ERP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而且能使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ERP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SCM),供应链管理可以使电力企业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企业进入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他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ERP系统不断创新和拓展了为客户服务的功能,用户通过非常简单的操作就能快速响应并满足他们的用电要求,主动推出多种用电方式和付费方式,减少了用户用电程序,实现了快捷服务策略。

2.使电力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预防性维护,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和经营。在电力行业中,预防性维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是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和经营的关键环节。ER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为企业创建了一条通过预防性维护来创造收益的新路子。它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不同阶段的财务活动,从采购、库存、工作单及其所有相关的文档直到材料和人力成本统计。预测维护是一个更有效的优化维护活动的方法。ERP解决方案通过收集检测数据,将其与极限值或限定值比较,超出规定值就给出报警信号,促使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的方式来解决。采用被认为是世界最有效的、协助电力企业精确地安排停机时间的方法,能轻松实现高效的运营和盈利。

当前,许多电力企业已经将提供维护和服务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出售服务与执行服务对于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是同样重要的。ER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处理这些业务的能力与处理核心业务一样有效,并对财务结算、账单管理、资源维护等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管理创新方面。ERP可以有力地促进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市场的竞争形式,而ERP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塔型结构。这种结构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智能,从而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降低了中层管理的作用,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同时,各种“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了对各层的监督协调成本,提高了市场信息的反馈速度,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4.ERP改善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ERP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而且是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于一体的一套集成化的管理软件包。它使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统一起来,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信息于一体,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成为一个集成、有效运行的高效率系统。更重要的是,ERP系统中隐含着一系列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管理模式。它包含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VC)的理论、美国国防部提出的21世纪制造业战略――敏捷制造(AM)、麻省理工学院在准时制生产(JIT)基础上提出的精益生产(LP)、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哈莫的业务流程再造(BPR)、戴明和米兰教授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美籍以色列专家E・格德拉特的约束理论(TOC)等先进的管理思想。ERP软件仅仅是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一个载体,其固化在软件中的先进管理模式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目前,电力企业正进行着重大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是当务之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来建设企业信息化及其系统是必然的趋势,而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创造新的相对应的运行机制也是必然的。

ERP使电力企业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使电力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泛和开放。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机系统,形成“信息――决策――行为”三者高度集成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和反应速度,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此外,ERP的核心在于管理流程的重组,即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ERP软件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合在系统设计之中,电力企业通过实施ERP,可以将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整个企业,摆脱手工作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真正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实施ERP有助于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ERP系统的实施,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大大加强,企业经营目标更加明确,员工参与感明显提高,人员素质和团结精神得到发扬,能够建立起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5.ERP为电力企业构建了一套稳健、集中的财务管理系统。随着电力行业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应对加入WTO之后的挑战,电力集团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信息,必须对集团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必须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ERP中蕴涵着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帮助电力企业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集团财务和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对整体的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控制和优化,从而实现集团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之一,ERP系统的财务管理和成本监控功能,可以实现实时的资金应用和成本报告,使企业领导随时准确无误地了解企业生产、采购、库存等各部门的运营情况,针对市场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并通过系统及时贯彻实行,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帮助企业领导随时发现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系统立即追溯问题症结,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企业在有效管理下向既定目标全速前进。

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根本保证。ERP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发展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方案,使电力企业建立起以全面计划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全面计划预算体系的建立,有效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运作;以全面预算为指导,有效提高业务运作效率;预算编制过程变得简单,编制周期大大缩短;对预算实行情况能够及时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健康的资金流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ERP帮助电力企业合理利用资金,有效控制资金风险。使资金的流入流出做到计划合理;严格地控制资金支出,使资金的流向更加清晰化;有效地管理应收、应付款,提高资金周转率。同时,ERP帮助电力企业建立起一套全面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做到质量有依据,消耗有定额,管理有规范;运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通过全面成本管理,扩大了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对象,可以更好地对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进行分析。

ERP帮助电力企业建立起一套指标全面、体系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该分析体系数据及时、信息真实,分析便捷而直观。

三、电力企业ERP的实施思路

电力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从理论上来讲,它也属制造型行业,但是该行业运输配送的是唯一的产品――电。因此,在这个行业里实施ERP基本上要围绕着调度、配送、维护、销售、采购、电力市场调节的发/输/配计划和金融/财务一体化来进行。

在实施电力行业的ERP系统时,可分成三步,第一步实施电力财务系统,第二步实施初级实现部分,第三步实施二级实现部分,具体的实施阶段示意图如下所示:

第一步是实施ERP系统中的财务系统模块,财务系统模块包括两大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通过该模块的实施可以很快获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是企业实施的核心部分。

第二步是在财务系统模块的基础上实施生产管理系统、发/输/配电计划系统、电力销售系统、订单系统和设备材料采购系统等模块。当这部分实施完成后,就可以提供从物料采购到发电、输电、配电计划,再到电力销售的一整套流程方案。

第三步是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系统,并把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服务体系等也纳入该系统中,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系统。这一部分充分利用ERP系统的特点,帮助电力企业进行电力生产和调度,同时对电力系统进行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

在实施电力行业ERP的第一步的同时,最好进行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系统建设,并且使企业资产管理能融于财务系统,从而形成财务系统中的一个台账,这是财务系统根据实时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出的,而非人工干预。在电力企业走向市场的情况下,EAM可以作为实现ERP的子系统,它不仅可以成为ERP实现的基础,也可以为ERP的实现提供技术保证。此外,EAM还包含了企业和设备的资产管理。因此特别适合像电力企业那样运转设备多,价格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和运转寿命要求高的企业,因此EAM不仅在现阶段能满足电力企业改革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未来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作为ERP子系统的EAM,它的实施风险远小于ERP,而且它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实施的周期相对较短,所以可以先通过实现EAM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素质,为ERP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EAM是一个闭环系统,可以分为维修规划、维修处理和维修分析三个层次,它以资产、设备台账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等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修成本为目标,与远方供应链、人力资源集成,对资产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EAM实施以后,该系统的数据和编码系统可以被其他系统,如财务系统、采购系统和库存系统共享。通过EAM系统的实施,可以获得项目实施的经验和方法,为以后ERP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实施打下基础。

总之,电力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目前,真正成功引进和实施ERP的电力企业还为数不多,因此,要认真吸取其他行业的教训,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使ERP切实成为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Newell,S.,Swan,J.,Galliers.R.,2000.A knowl-edge-focused perspective on the diffusion and adoption of complex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 BPR example.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10,239-259.

[2]马成林.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新探讨[J].企业经济,2004,(2).

[3]张景霞.电力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商业经济,2004,(3).

[4]刘小丽.电力企业实施ERP风险分析与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5,(12).

[5]王成.浅析电力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电力建设,2004,(9).

[6]许建飞,王惠芬,等.基于管理模式变革的ERP实施分析[J].商业研究,2005,(3).

第5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T分析了发展物流产业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加快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推进物流信息化、整合现有资源等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产业 SWOT分析 对策建议

物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十分明显。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杜拉克说,物流产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黑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第三利润源”、“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因此,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社会总成本、提升经济总水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当前环境下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所具有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促进我国物流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机会

首先,商品的大流通对仓库的需求量增大。加入WTO 以后,我国将获得100多个国家的最惠国待遇和市场准入机会,我国也将按照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进出口的商品将大幅度增长,商品的大量流通,也就需要大量的仓库来储存,这对国内仓储企业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商品大流通将会带动加工、包装、配货、装箱等增值服务的发展,进出口商品多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之提供加工、包装等增值服务。对于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企业来说,更能掌握这些服务贸易机会。

其次,加入WTO为物流专业人员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入世后,大量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普遍采用的是雇员本土化,需要中国物流专业人员为其从事管理和具体操作。这样,我国物流专业人员有机会接触到国际物流服务规则,了解国际物流动态,进而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

再次,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2001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六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经贸运行[2001]189号)物流政策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也是我国政府部门的第一个政策指导文件,在我国物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明确了我国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相关物流规划与建议。对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十分有利。2001年8月1号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是适应时展的产物,它便于规范国内物流市场与参与国际物流交流。同时也使我国物流界有了统一的语言,必将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威胁

首先,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直接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外资的进入占领了一部分中国物流市场。由于外资在许多方面占有优势,加之有些地方的超国民待遇,所以实际上变成了一种不平等竞争。用高薪与中国物流企业争夺稀缺的物流人才,对民族物流企业造成压力。

其次,虽然我国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但当前市场规模不大,而且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企业自给物流比重较大。武汉与经济发达的东部成市相比,差距不小,处于经济次发达地带。物流是经济互补因素,发达的经济是物流之源。武铁物流公司处在这种大经济环境中,发展物流与东部一些企业相比存在差距,对自身的竞争优势有一定的制约因素。

最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典型经济特点是小而全,大而杂,能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都自己来做,这种模式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挥出卓越作用,但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发生了改变,必须考虑经济运行的效益和效率,重构传统经济模式,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强势业务,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在几十年经营中形成的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价值观,依然在制约着我国社会化物流市场的发展。首先,企业物流不愿意外包。对许多生产企业来说,物流配送一直作为企业运作的一个整体。当考虑对其取舍之时,存在太多的患得患失。其次,对物流外包缺乏信任。企业认为物流外包增大了对外依赖性,经营风险增大,把自己的物流功能委托别的企业完成心里不踏实。

三、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优势

与国外的相比,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熟知国内的物流市场特点、遍布全国的网络系统、较低的运营成本与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良好关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优势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想在国际物流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规模经济、提高管理、服务和信息化水平以及人才的培养。

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劣势

首先,物流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盲目性。物流管理比较分散,工业、交通、内贸、外贸等部门各行其是,现代物流观念薄弱,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盲目发展的混乱局面。

其次,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尚不能满足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缓慢。专业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人意。大多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许多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物流增值少。其主要原因是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再次,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较差。除了POS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电子口岸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还需时日。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施、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等等影响了物流的效益和竞争力。

另外,物流资产存量大。许多物流设施利用率较低,没有得到优化配置。有些物流设施相对比较陈旧,技术水平低,闲置比较严重。

最后,物流人才短缺。企业缺乏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高。

五、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物流标准的不统一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向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

2、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外物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相比之下,我国在物流业人才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从而导致了专业物流人才非常匮乏,必须全方位培养物流专业化人才。

3、整合物流资源。进行资产重组,通过重组、兼并与联合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新组成的物流企业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动态信息,协调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费用,以赢得竞争优势,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同一经济区域中的企业可以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并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

4、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为了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需要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加强条形码(BC)、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管理信息系统(MIS)、制造资源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SCM)等涉及物流理论和技术等诸多要素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

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平台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将物流企业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服务网点联结起来,改变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形成物流服务平台。

5、规范市场准入改进市场监管。修订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制订并完善管理实施细则,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扩大监控力度。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而坚实的市场需求。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不合格者进入物流市场,控制恶性竞争。

6、发展龙头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同步实现。可先选择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培养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在龙头物流企业的带动下,全面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7、出台物流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投资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放宽物流技术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和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调整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放松对运输行业的管制,鼓励竞争。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等。

8、推进组织及运行机制改革。现代化的管理更需要科学的组织体制保障,要实现优化型第三方物流模式,必须对武铁物流公司现有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因为武铁物流公司是传统物资流通企业,他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而成长起来的,如今的武铁物流公司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基本上能够按照现代企业体制规范运行,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服务方式也不断创新,在同类企业中具备一定竞争能力。但是由于企业按传统模式运行了几十年,这其中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虽然说企业已具备现代企业的特点,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存在诸多因素已成为企业发展瓶颈,其中企业组织及管理运行机制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4。

[2] 陆江:我国物流应向什么方向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J],2003年,第1期。

[3] 王磊:发展武汉现代物流产业的战略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J],2003年,第22期20-21。

[4] 王键:物流组织形式与物流模式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J],2003年,第13期14-15。

第6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国民经济血液循环系统的流通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通胀压力的形势下,要通过多种措施,推动流通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其稳定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关键词:流通企业 增长方式 发展弊端 路径探索

流通业提速发展的必然性

(一)国家整体产业发展规划的必然要求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设,促进流通业发展,国务院于2007年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提升流通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2009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提出物流企业要把商品流通网络做强做大,加快流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企业重组步伐,鼓励城市间流通平台的信息共享。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今后五年国家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为今后几年我国流通业的加速发展确定了方向。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流通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为例,根据国务院在2010年5月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区域将成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服务业将成为推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这一规划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加速长三角地区流通业的提速发展。加速长三角地区流通企业的整合,实现流通资源的共享,对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

(三)地方经济发展对流通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流通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以江苏省为例,早在2002年2月,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2-2010年)就颁布实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江苏省在交通、流通、信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采用现代流通管理技术和装备,建设现代化的流通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构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使江苏省成为现代流通产业大省。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江苏省流通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已处于领先水平。但是随着江苏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和货运量不断增加,对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现代流通和供应链管理理论,构筑信息化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对提高全社会流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流通企业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流通企业发展到今天,在流通企业数量、企业经营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其对生产制造企业、消费者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是,目前流通企业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部分流通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流通企业的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放型增长方式制约流通企业发展

在流通企业成长初期,企业数量和经营规模都不是很大,运营效率也比较低。这一时期,流通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就是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铺点设摊上,在很多地方都建设流通设施,通过摊点数量取胜,于是形成了目前我国流通企业多、经营实力弱的局面,这正是流通企业粗放式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很多流通企业希望通过在某一地区甚至全国设立企业的流通点位,但是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弊端,虽然在发展初期对于企业比较有利,但在今天的流通市场中已经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阻碍了部分大型流通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步伐。

(二)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善

良好的机制是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强有力的保障,对于组织的日常运行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流通企业而言亦是如此。但是,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很多流通企业并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从流通企业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到长远规划的保障制度,从企业员工责任制度到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等,都存在问题。有的流通企业偏重于日常管理,有的偏重于成本控制,还有企业的长远规划保障制度只是针对三至五年而制定的,有的企业根本不存在真正对企业在五至十年甚至更远的发展规划的保障制度,这对于流通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恶性竞争不断升级

随着流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流通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在为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运输、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了便捷渠道的同时,流通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出现的就是恶性竞争加剧。以速递行业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速递行业出现并开始发展,至今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时间,速递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家,但是这些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注册资本达到100万元的民营快递公司不超过20家,排位前四位的快递企业的市场总份额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重低于50%。在速递企业数量多、实力弱的环境下,要想存活并发展并不容易。部分速递企业就采取了各种手段同其他速递企业进行竞争,这使得整个市场趋于混乱,恶性竞争异常激烈。恶性竞争导致的流通市场混乱对于速递企业的运营管理不利,对于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速递企业不利,对于我国整个速递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四)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全球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跨国流通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电子商务。虽然初期投资巨大,但是信息化对流通企业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反观国内,虽然有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对企业调整经营结构、转变经营模式的影响,并且已经很好地运用电子商务。但是,大部分流通企业依然保持原有的经营结构和传统的经营模式,并未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种意识上的不足和行动上的滞后将导致下一个流通业发展阶段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

(五)稳定经济社会的功能没有凸显

如前所述,流通企业是连接生产制造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生产制造企业若没有流通企业帮助其将产品顺利地运输和销售,很难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而后生产,这将导致一些生产制造企业的倒闭,由此就会引发工人失业、收税下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没有流通企业的参与,就不会有现在如此多的选择机会和便捷的购买渠道,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其购买目的的实现将是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是劳动者,如果生产制造企业倒闭,其经济收入有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水平的下降,由此将改变其消费支出。这一点体现在国家整体经济层面上就成为经济波动的因素。而当前我国经济正在承受着较大的通胀压力,此时流通企业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保障生产制造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通畅,对于稳定目前经济社会形势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流通企业本应具有的稳定经济社会功能并没有凸显出来。

流通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路径

(一)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注重企业内涵建设

流通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单纯依靠铺点设摊的传统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企业的内涵建设上来,实现流通企业增长方式的优化和升级。流通企业不再将资金、人员投入到铺点设摊上面,而是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规模和长远发展规划,将整合后的资源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面,改进业务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逐步提升流通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化程度和资源运用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

(二)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流通企业的运营管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正常运转需要企业内部领导和员工的积极配合,需要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良好合作,需要有各种制度的保障。在日常管理方面,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流通企业的每一项业务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各个环节之间不能够出现“真空地带”;在人才的招聘环节,要形成良好的保障制度,确保引进的人才认同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并肯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企业领导要关心企业员工的生活,及时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能专心工作;流通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员工工作激励制度,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员工要进行有差别的奖励,并通过人性化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维护流通企业的外部形象;另外,流通企业要有较长期的发展规划,并为此规划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

(三)深化企业间合作机制以实现企业共赢

在流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深化流通企业合作机制对于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实现合作主体共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流通企业存在着数量多、实力弱的特点。在此形势下,流通企业应该加强深化企业间合作机制,通过各类流通资源的共享、实现流通企业在采购、库存、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合作,降低流通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这样做不仅仅使有合作机制的企业受益,而且对于整个流通行业而言都受益,对于规范流通行业竞争秩序、改善流通行业整体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利用电子商务实现流通企业信息化升级

地方流通行业协会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产业规划,为流通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流通行业协会更应该充分发挥区位、经济、人才、政策等诸多优势,加强与政府、企业和地方高校的合作,建立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流通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提升流通行业信息化水平,为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指导,为区域流通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五)政府加强管理引导并发挥企业的稳定经济功能

鉴于流通企业对于稳定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强对流通企业的管理和引导。首先,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及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来引导流通企业的发展,使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次,政府可以创建流通网络服务综合平台,提升流通企业运营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便捷程度。流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合作,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流通企业共赢;另外,政府可以通过诚信公开制度等加强对流通企业的管理,规范流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其实现流通本身这一目标的同时发挥稳定经济社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穆建军.现代流通企业建设初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0)

2.张颖,陈荣铎.现代流通企业激励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0(19)

3.李玉银,杨梅.中小商业流通企业品牌建设探究[J].商业时代,2010(22)

4.李飞雪.浅析流通企业内控管理[J].会计师,2010(10)

5.陈建琴.探索金融危机下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之路[J].武汉商务,2009(10)

6.姚玉洪.促进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9)

作者简介:

第7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关键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面对“诚信”的话题时,显现出注重和加强管理伦理学教学及研究的新动向。国内对于职业伦理道德的塑造也给予诸多的关注,如何审视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已经体现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指导思想。会计是一门管理学科,我们在高校会计教育中必须灌输这样的理念,即“管理,崇尚伦理道德”。 会计诚信呼唤诚信教育,作为构筑会计专业人才应该将职业伦理道德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高校会计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一个人的知识和才能能否造福人类,往往取决于他的人格定位和道德水平。会计专业学生是会计法规未来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德才兼备。高校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从战略的高度去培养既具娴熟专业技能,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理念

每年高校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会计人员,已是会计队伍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在高校会计专业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为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著名会计大师杨纪琬说过:做人是做会计的根本,所以更应强调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加强会计学生毕业后的自我保护意识

我国现阶段多数经济案件都有会计人员牵涉其中,从而使会计成为“高风险”的职业。从学生时期就使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实现自我监督和自律,是会计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实现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 (四)有利于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由于会计人员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必须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专业会计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得到培养。

二、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特点

高校会计诚信教育,即高校会计专业领域实施的诚信教育,是指将会计诚信与诚信教育予以有机耦合,是一项基于会计专业技能培养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将会计诚信作为从事会计职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进而培养掌握专有知识技能和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修养与品质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有着如下特点。

(一)教育阶段的承前启后性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诚信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是建立在已有的一般或泛化的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并在专业领域内深化拓展的一项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高校的会计诚信教育能够为大学生踏上会计工作岗位提供道德伦理的品质素养支撑。

(二)教育对象的特定性

广义的诚信教育,涵盖了各个层次的人群,而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只是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日益成熟与完善的关键时期,而这些价值取向及人生目标的培养不应流于泛泛的形式教育,而要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即会计专业技能教育与会计诚信教育互为融合、相辅相成。

(三)教育内容的融合性

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施行,必须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密切结合,不应单纯讲求会计诚信,而应将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行为的实施、经济利益的驱动等与会计诚信的道德认知、会计诚信的道德情感、会计诚信的道德行为相协同。

三、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会计诚信教育的局限性

基于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可以了解会计诚信教育的状况。

(一)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从专业技术角度加以构建,大致包括:基础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国际会计、财务管理、审计、财政税收等主干课程。这些课程较全面地传授了会计专业的主要技能,使学生接受了会计、审计、财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具备了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局限性

会计学是一门务实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教育紧贴职业要求尤为重要。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体现了我国会计职业和从业人员的法律规范要求,同时从一定程度上也为会计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即理论、技能与职业伦理道德都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观当前会计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存在偏重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相对忽视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缺憾,表现如下。

1.一般不设置专门课程讲授职业道德问题,或简单采用公共思想教育课程替代专业针对性较强的会计诚信教育。此类课程一般由非会计专业教师讲授,缺乏与本专业实际的联系,易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难以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

2.在专业课程章节安排以及实际讲授过程中,着重围绕着理论技能展开,主要满足了会计核算方面(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的需要,却忽视了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工作规范、会计监督管理等与会计诚信教育密切相关内容的必要传授,易于导致学生通常具备了基本业务技能而相对缺失了职业道德的价值观。

四、重视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符合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高级人才的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法》强调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会计高等教育中职业伦理和道德教育弱化的现状,我们认为,应该将会计诚信教育置于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会计教育除了传授基本会计知识与业务技能外,还要注重道德标准的建立和敬业精神的灌输,引导学生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感与使命感。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大力开展,是在人才培养的源头上构筑起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石,体现了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高级人才的目标。

(二)利于提高日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现代会计高等教育应该推崇伦理道德,弘扬会计诚信,这也是行为科学和人本管理的客观需要和发展趋势。要想提高业务水准,工作事业有成就,必须重视道德,诚实守信。目前,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把职业道德课程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必考科目,将其列入职业准入的必备条件。我国将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

作为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高度来审视会计诚信教育,弘扬会计诚信精神,促进我国会计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强化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有利于提高日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关注会计诚信教育,适应了经济社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所依赖的诚信道德秩序的建立与完善。“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理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苏克华.《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商业经济.2004年05期

[2]李杏梅《浅析高校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消费导刊,2008.11.

第8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商务谈判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务谈判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务谈判人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青睐。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商务谈判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但要认识到社会发展的需求趋势,而且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进行商务谈判教学改革。

一、现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商务谈判是高职教育中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对商务谈判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的讲解,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掌握商务谈判战术策略。通过模拟商务谈判提升学生进行商务谈判的技能和技巧,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其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商务谈判人才。虽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的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它仍未摆脱掉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仍是其课程教学的症结所在,这也使得现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实际难以满足企业商务谈判的实际需求。尤其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商务谈判能力明显不高。例如在首届ACI中国高校商务谈判模拟大赛中,参赛选手大都口才很好,但遗憾的是他们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现实供需不对称的尴尬局面暴露了我国商务谈判教学的失利。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商务谈判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这显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无法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案例匮乏,现有案例单一牵强

目前各高职院校所采用的商务谈判教材都是比较统一的。虽然教材的统一性有利于学生学习,也便于教师指导,但是这些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教材案例单一匮乏,而且缺少实践操作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中国商业经济的起步和发展都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既缺少对商务谈判的深入研究,也缺少商务谈判的经验积累。大多数商务谈判教材案例讲解分量不足,而且所选用的案例也主要局限于国外的军事谈判和政治谈判,对商务谈判知识的讲解缺少针对性。另外,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建设商务谈判的专业实训室,既是有个别学校拥有实训室也是将其闲置起来,没有真正发挥其教学实践作用。

(二)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实际应用不够明显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理论讲解员的身份出现的。商务谈判课的教学过程也是如此,许多教师照本宣科,只按照校定的教材来讲解理论知识,缺乏务实观念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学不能按照实际应用来进行,结果往往是学生迷失在复杂的理论知识中。这些理论知识由于缺乏现实的案例做指导,最终变成了没有实用价值的文字记忆。即使有些教师有时能够引用一些案例对学生进行训练,但是这种训练往往也是以理论为中心、流于形式、重程序而轻分析,学生缺少对商务谈判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灵活应变能力难以培养。

(三)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理论讲解抽象晦涩

商务谈判是一门包含许多商务谈判理论和技巧的课程。由于学科内容本身的复杂,其涉及到的商业和谈判知识也复杂多变。内在逻辑的复杂性需要借助现代教学设备进行展示,如果单纯运用黑板和粉笔的方式,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纯粹的说教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仅教学效率会大大降低,而且沉闷的课堂气氛很容易使学生进入疲惫状态,放弃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如果采取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课程讲解清晰直观,而且有利于师生很好地达成目标。但是由于办学经费的不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课上缺乏必要的多媒体设备以及信息处理软件。

(四)实训力度相对薄弱,教学评价难以进行

很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谈判课基本上采取选择、判断、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日常练习,但是练习中涉及的案例往往是编者杜撰的,所以训练效果往往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的实际技能得不到锻炼。虽然现实商品经济中的商务谈判千差万别,但是不乏可取之处,如果教育者能够针对不同的企业状况给学生布置操作方法相对统一的分析任务,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商务谈判技能,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的项目实训力度严重不足,没有类似于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等一系列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学生难以感受到学有所成的成就感,敬业精神和务实作风也难以培养。

三、商务谈判课程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难题,我们必须依据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特点,全面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新模式。

(一)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

首先,虽然目前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商务谈判课程教材并不多,但是在项目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递优势,获得丰富真实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和把握。同时,在课程完成时应安排综合分析报告会,让他们交流观点、取长补短。还可以把学生的分析成果积累下来,作为后续的导学案例和试题库,不断丰富有限的教学资源。其次,课程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师要及时把本课程内的新认识、新架构体系引入课堂教学,不断拓宽教学内容,使理论方法与现实实务相结合。原有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不能调整的要果断废。经常性地增加新观点、新方法,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报告的撰写,重新组织教学的实施,可以不断提高学科的实用性,拓展其内在价值。最后,要根据办学水平,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训室等硬件设施,充分利用它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

受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学生一直是课程教育中的聆听者,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商务谈判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继续沿用这种传统教育方式,将会很难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提高谈判能力。因此,在商务谈判教学改革中,必须要转变和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者和辅助者,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来获取新知。对于商务谈判中一些通俗易懂且启发性强的理论,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授。其次,要让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来,不断培养他们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最后,要让学生主动设计课堂教学。应充分挖掘商务谈判课本身的实践性特征,让学生自己设计模拟谈判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现实的高职教育中,课程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全面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框架,又培养出娴熟的商务谈判能力,这不仅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对于教师也是一个考验。推进商务谈判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脱掉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摆脱束缚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关键是教师如何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选择合适案例进行教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选择不是随意的,一定要选择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案例,同时应考虑学生现有知识背景是否能对案例案情产生正确认知,案例本身只有合情、合理、合适,才利于师生共同探讨。

其次,开展情景模拟训练。掌握了知识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提高能力,要想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应用能力,需要在情景模拟训练中让其进行亲自体验。情景模拟训练既可以让学生把课堂知识用于实践,把理论学习变为实践过程,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商务谈判的技巧,强化他们的实际谈判能力。

再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其传授知识。例如,通过让学生观看商务谈判实况录像或教学光盘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再枯燥难懂,而且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互动式的教学。

最后,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实践是认知的来源,也是检验认知正确与否的标准。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商务谈判能力有一个现实把握,看到缺陷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真正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四)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

无论是项目导学还是课程考核都应当把写作水平、排版能力和答辩效果作为教学打分的重要因素,这样的教学评价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适应职场的工作能力。教学评价无论采取闭卷或开卷形式,都要基于同一公司案例完整数据形式。首先,考试应紧扣商务谈判的特点,采取综合分析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专题分析考核可以真正考察出学生的分析问题、概括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考核中涉及到的案例资料要真实可靠,这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做出的分析结论更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他们的辩证思维和提炼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再次,考核的内容一定要全面。考核应涉及本课程基本知识,不但题量大,且要点要明确,这样才有利于考察学生的敏感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对高职商务谈判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教学改革要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商务谈判理论,不断提高商务谈判能力为目的,以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全方位的改革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提高商务谈判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邱新泉.对高职类商务谈判课程的几点思考[J].今日财富,2011年10期

[2]余瑾秋.《商务谈判》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10年32期

[3]王艳.高职商务谈判课程中“模拟谈判”教学方法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2年第3期

第9篇: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范文

【关键词】 奖励力度 奖励类型 在线好评意愿 知识贡献意愿

1.绪论

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网购市场中,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前会不断地搜寻信息,辅助决策的制定。Chen and Xie (2008)和Dellarocas (2003)等的研究表明,在线评论可辅助企业的产品销售,对于产品销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

然而,随着网民发表在线评论的行为逐渐疲软,为了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甚至好评,许多商家和企业纷纷利用5分好评返现金,好评返购物券等等奖励方式来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有研究表明,奖励可以认可与表扬人的行为,并能够使其行为保持下去。Nunes&Park(2003)在其研究中表明,消费者对奖励的偏好受到奖励类型的影响,当奖励的类型与所购产品密切相关时,消费者更偏好直接奖励。Zhang等(2000)又探讨了奖励的感知价值对于顾客的效用,研究发现容易获得的、小额的奖励对于获取竞争对手的顾客非常有效,而门槛较高的的大额奖励更容易增加客户黏度,维持现有顾客。

由于奖励常常作为一种激励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那么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动机从何而来。Dichter(1966)最早在其研究中提出自身相关、产品相关、信息相关以及其他人相关4个与正面口碑有关的动机。Henning-Thurau等(2004)对网上存在的2000名消费者数据进行了收集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目的、社交沟通欲望、自身价值的提升以及帮助他人是消费者口碑传播动机的重要因素。Gode等(2004)将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动机划分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其中,内部动机出于内在心理需求,如道德感,而外部动机是因为外界的刺激而诱发的,如企业给予折扣、奖励等。

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奖励、在线评论及其传播动机的研究非常丰富,且较为成熟,然而单从奖励如何对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行为产生影响,在什么水平上的奖励能最有效刺激消费者进行在线评论等等,这些疑问在学术研究中仍然处于探索当中,因此, 本研究通过情境实验设计,模拟真实场景中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前的情形,对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商家或平台给予的奖励是否一定会对影响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二是,商家或平台给予的奖励以何种方式影响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即在消费者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下,奖励的类型和奖励力度怎样才是更有效的?

2.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

2.1 研究模型

为了探究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影响,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研究将奖励划分为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两个层面,探讨在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作用下,不同的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基于奖励理论,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1953)通过鸽子实验发现了奖励对机体的刺激作用,指出奖励是为了期待某种结果而给予的,体现了奖励的正面强化作用。为了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积极性,企业往往采取“利诱”的方法,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H1:奖励能够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

黄静等(2013)在其研究中,以咖啡店推荐为背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现金或礼品对顾客推荐意愿的影响。而网络购物中企业选择的“利诱”方式往往也是返还部分现金或发放优惠券。此外,由于我国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不同于他国,对价格的感知敏锐性可能相对外国较敏锐(张黎,2006),因而对奖励力度变化的感知可能较高,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如下:

H2: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H3: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在商家提供不同奖励的情况下,当顾客觉得“有利可图”时,就有可能去发表在线好评。尽管商家提供奖励的方式很多,但是具体哪种奖励类型更加有效我们无处得知。在奖励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奖励力度发生变化时,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也随之变化;在奖励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当奖励类型由现金变为优惠券时,对消费者的影响也随之改变,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存在交互作用。

H4a:相较于低奖励力度,高奖励力度会加强现金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b:相较于低奖励力度,高奖励力度会加强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c:相较于优惠券奖励,现金奖励会加强高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d:相较于优惠券奖励,现金奖励会加强低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常常通过付出时间、精力等来换取某种回报。在商家给予奖励的情况下,消费者个性特征中的知识贡献意愿影响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行为。据此推测,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越强,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就越强,据此提出的假设如下:

H5a:知识贡献意愿会调节奖励力度与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之间的关系。

H5b:知识贡献意愿会调节奖励类型与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之间的关系。

3.研究设计

3.1 实验情境设计

本研究通过一个2(奖励类型:现金,优惠券)*2(奖励力度高,低)的组间实验来对本出的实验假设进行探讨和检验。实验空白对照组只给购买场景,然后让被试填写发表在线好评的可能性。在本研究的实验操控中,在总购买金额30元的情况下,“奖励5元”被控制为高力度,“奖励2元”被控制为低力度。笔者通过随机发放实验调查问卷将被试自然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每位被试者首先阅读调查问卷中的实验情境,然后再填写问卷下的问题从而完成调研。本文选取现实生活中网购零食的场景为实验场景,因为网购食品场景在网购者的生活中重复购买的情况比较常见,对于商家推出的奖励方式可能更为关注。

3.2 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情境实验法,以问卷辅助调查,在实验设计中,本文作者对实际情形进行模拟,还原顾客收到货物、发表在线评论前的场景,对情境细节的设计,对问卷各题项的斟酌和选取等都进行了反复的思量,从而形成最终问卷,然后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得了本研究的数据。在数据处理中,本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对假设进行验证前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保证问卷题项的准确性,并使各研究变量得到精确解释。再运用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一一验证。

3.3数据分析方法

在数据处理中,本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对假设进行验证前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保证问卷题项的准确性,并使各研究变量得到精确解释。再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一一验证。

4.数据分析

4.1 样本数据统计

4.1.1 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共有275名被试,最终收回问卷共275份,剔除作答不完整的问卷及所有选项均一致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50份。从第一组到第五组的有效问卷率分别为89.1%,94.5%,98.2,87.3%,85.5%,符合要求。其中被试者年龄都在18-25岁,可见被试者均为年轻群体,与目前网络购物的主力人群特征相符,因而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教育程度方面,大学本科,占比80.4%,研究生占比19.6%,总占比达到被试样本的100%,说明被试者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

4.1.2 操控检验

对于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的操控检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不同组间的实验操控设计是成功的。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问卷的信度系数α值均在0.7以上,通过信度检验,KMO均在0.5以上,接近1,Sig值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通过效度检验。

4.3 假设检验

实验所得有效空白对照组问卷47份,在设有奖励情境的问卷中随机抽取47份问卷,分别对在线好评意愿5个题项求均值处理,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值为3.38,有奖励条件下,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值为4.74,大于3.38,说明奖励能够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产生激励作用,分析结果支持假设H1。

4.3.1 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分析

依据主体间效应检验的结果可知,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主效应显著(F=4.951,P=0.0280.05),但数据表明,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存在交互作用(F=4.722,p=0.032

4.3.2 调节效应分析

对所得到的知识贡献意愿值进行标准化,从而分为知识贡献意愿大和小两个水平。由数据可知,ALS(知识共享意愿)对奖励类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F=2.341,P=0.0040.05)。分析结果拒绝假设H5a,支持假设H5b。

5.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发现,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奖励力度越大,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就越强,这一结论也正符合生活中消费者的心理状态,说明商家给的奖励力度越大,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就越强,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可能就越强。

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有明显作用。其中。现金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大于优惠券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交互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奖励力度的变化在奖励类型的水平上引起了因变量的显著变化;奖励类型的变化在低奖励力度水平上未引起因变量的显著变化,在高奖励力度水平上引起了因变量的显著变化。也即在实际网购中,当商家给予的奖励额度较低时,不论是现金奖励还是优惠券奖励,其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作用是没有显著区别的,而在高奖励额度下,基于消费者对可能立即兑现的现金的感知,更倾向于获得现金,因此现金方式比优惠券方式对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更强。

5.1.2 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作用研究

本研究发现知识贡献意愿对奖励类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奖励力度无调节作用。从图3可以看出,当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较低时,现金奖励比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影响更大,而随着消费者知识贡献意愿的增强,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明显超过现金奖励的影响,也即知识贡献意愿较高的消费者,对优惠券奖励的感知价值高于知识贡献意愿较低的消费者。徐俊毅(2007)在其研究中证明,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情感投入程度越高,顾客忠诚度越高,而情感投入是影响顾客知识共享意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故当消费者的知识共享意愿高时,相应的顾客忠诚较高,为了表明自己对商家的忠诚,有些顾客更愿意接受商家给予的优惠券的奖励方式。

5.2 管理启示

本文的研究从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因此本研究结果对于从事网络销售的商家和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商家给予的奖励力度越大,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就越大,消费者进行在线好评的意愿就越强。此点在网络销售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商家如果希望获得更多的在线好评,增加商品在线好评的数量,在对消费者进行奖励刺激时,可根据商品价值及自身条件适当加大奖励力度,增强奖励对消费者的作用,从而使更多消费者参与到在线好评的发表中来。

第二,不同的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影响不同。通常情况下,商家最好选择现金奖励的方式来激励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结合奖励的力度来讲,如果商家计划对消费者进行奖励的力度较低时,换不同的奖励方式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都不大,即用现金奖励或者优惠券奖励都可以;而当商家给予的奖励力度较高时,最好选择现金方式来进行奖励,这样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激励作用更高,效果可能会更好,更加有利于商家获得更多的商品评论。

第三,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不同,对奖励感知到的价值也有所区别。针对知识贡献意愿低的消费者,现金对其的激励作用大于优惠券的激励作用,商家应采取现金奖励的方式;而对于知识贡献意愿高的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商家的忠诚度也相对较高,可能优惠券对此类消费者的激励作用更大,这种情况下采取优惠券奖励的方式可能更好。

总的来说,由于奖励机制在在线销售中仍属于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其作用方式和效用仍处于不断探索中,本文通过实验情境模拟收集数据,并用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营销意义的结论,对于网络商家和平台使用奖励机制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在商家利用奖励机制的过程中,交易双方可以达到一个共赢的局面。虽然在本研究中,笔者力求过程研究,程序科学。但因受资源、条件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本文仍存在很多不足,若样本的数量、样本的类别、实验场景、奖励条件等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本文仍存在一些局限,后续研究可在样本选择、购物场景、金额设置、奖励类型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更多可广泛适用的有价值的结论,探讨奖励机制不同情况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静, 吴宏宇, 姚琦. 奖励类型对顾客推荐意愿之影响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 96-100.

[2] 徐俊毅. 认知与情感信任的前因及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基于化妆品市场的实证研究[D]. 杭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07.

[3] 刘淑静, 张希风. 互惠性偏好, 员工敬业度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研究[J]. 江苏商论, 2012 (11): 135-140.

[4] 张黎. 价格促销对商店整体价格形象的影响: 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5): 25-31.

[5] 朱翊敏. 享乐还是实用-产品类型与奖励类型对消费者推荐意愿的影响[J].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2): 15-28.

[6] Chen Y, Xie J. Online consumer review: Word-of-mouth as a new element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ix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54(3): 477-491.

[7] Dellarocas C. The digitization of word of mouth: Promise and challenges of online feedback mechanism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3, 49(10): 1407-1424.

[8] Godes, David and Dina, Mayzlin. Using Online Conversations to Study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s [J]. Marketing Science, 2004,23(4):54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