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

第1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意义;策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进入社会、融入企业,对于学生们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当前大学里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已经慢慢地开始注重多样化、全面化,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同方面的问题,导致社会实践的效能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需要针对此进行研究。

一、民族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意义

(一)能够正确的规范大学生们的思想品质通过将民族文化融入社会实践活动里,能够在大学教育生活里完成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让大学生们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传统和发扬的伟大的意义,从未约束自身的行为举行,开始以身作则,为发扬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们的社会认知水平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提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育他们的各方面的社会生存和适应技能。通过融入民族文化来开展社会实践,更能够丰富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形式,让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化精髓、文化精神等等,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有很大的帮助。

(三)能够塑造大学生的健全的人格通过开展民族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的更多面,对中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在履行社会实践的过程里,培育自己的吃苦能力、爱国意识、合作意识等等方面的精神品质,这对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双创”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里的重要理念,将民族文化融入大学实践活动里,能够提升大学生们对实践活动的认知,激发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实践活动开展的效益提升。在这样的实践里,有效培育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民族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学生们对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影响社会实践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教师们在思考如何提升社会实践的效能的时候,应该在开展社会实践之前先为学生们灌输社会实践的思想、理念,让学生们提升对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再来认真对待其中的各项活动、知识、劳动,并从这些活动里感悟更多道理。例如,教师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之前,为学生们开展“民族文化社会实践”宣传的主题大会,在会议开展之前,教师们先让制作了本次会议上所需要的海报、横幅,在横幅和海报上印上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宣传民族文化,践行社会实践”。教师们将横幅布置在操场上,海报放在学生们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如图书馆门口、食堂门口、宿舍楼楼下,学生们日常生活里能够时刻关注到该海报,潜移默化地强化自身的民族文化意识。在主题会上,邀请民族文化相关专家、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机构到场,成立校园内的社会实践小组,通过三方的轮流发言,为学生们介绍本次以民族文化为主题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和价值,并鼓励学生们要积极参与到本次社会实践里。通过这次会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理解,让他们加强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尊重和任课,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实践尊重意识,以此来最终促进本次实践的效能提升。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社会实践里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大多数社会实践都是公益性的、公开性的和大众性的,通过社会实践,为一些社区公民、社会人员带来一定的服务和帮助,因此,学生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为社区人员带来更好的服务,为社会带来更大的帮助。教师们也要注重培育学生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可以借助一些奖惩政策、理念宣传、以身作则等方法,来影响学生们的服务意识。例如,我们学校基于“傣族泼水节”这个特色的民族文化,开展了社区活动,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服务意识,教师让学生们自主报名参与到本次实践活动里,为本次活动进行公益劳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们为了提升本次活动过程里学生们的服务意识,特地强调了本次活动的“公益理念”,让学生们有一颗服务的心。除了宣传理念外,教师还制定了考核制度,让参与活动的人们为本次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打分,打分的主要内容是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态度等,对于评分比较好的学生,教师会进行相关的奖励。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构建融入民族文化到社会实践里,能够实践的主题、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丰富化,学生们能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会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特色。因此,教师们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融入民族文化来创新活动,让社会实践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动力,通过这样高参与度的社会实践,来达到提升整体社会实践效能的目标。例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们为了丰富其活动构建,便融入了多种民族文化主题。教师们首先认真分析了中国的少数民族,了解其民族特色,接着对名族特色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如傣族的孔雀舞、侗族的鼓楼、黎族的跳竹竿等等,基于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里,负责活动的规划、秩序、组织、总结,通过实践活动为民族文化传承带来帮助。

三、结语

第2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本文只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讨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理论学习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才更有说服力,实践也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摆脱假大空的印象,真正实现教育功能、走向实践是一个既富有挑战而又令人向往的教育方式。但在目前看来,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并不充分,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弥补。首先,学校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难以替代的价值,但目前由于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仍显不够。分析原因,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活动经费少。资料显示,多数高职院校划拨的活动专项经费数量很少,提供的用于支持社会实践的其他资源也非常有限。二是未形成合力。多数院校服务于社会实践工作的组织机构还不够完善,没有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一些部门甚至视其为一种负担。其次,对实践教学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和校内开展的非理论讲授的教育都属于实践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只有把学生领出去才算真正的实践。分歧的存在导致了活动开展受阻,或者不被认可,在学校教育计划中也未能纳入正轨。再次,师资力量有限,教学任务繁重。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数量较少,公共课教师数量更少,一般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通才”,即政治理论课的几门课程都要能讲授,不像本科院校可以分不同的课程组,专门讲授一门课程。这既影响了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深度挖掘,也造成了教师在几门课程之间疲于应对、身心疲惫的现象,尤其是还要合办上课,面对众多的学生和复杂的课堂情况。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之外来自科研、评职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教师很难再有精力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即使是有,也是零星开展、任务性的开展。最后,学校在开展实践活动方面的经费有限。政治理论课面对的是全院的学生,有时是两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参加,那么在资金方面就是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现有的实践活动也是小规模的、象征性的开展。

2高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在上述情况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无疑能克服很多难题,如人力不足、资金不足、覆盖面不足等等。这也应该是当前许多高校普遍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原因之一。通过事先制定好活动计划,选择相应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报告形式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准备,理论上似乎活动可以开展了,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近几年来,通过对本人所在院校和其他兄弟院校的了解,发现这种实践活动几乎流于形式。问题一:社会实践缺乏指导。教师虽然事先进行了周密的计划,但由于缺乏后期与学生的沟通和跟踪指导,一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着手,也不明确从哪些方面开始调查,缺乏与调查对象进行沟通的能力,结果知难而退;也有一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碰到困难,结果随便应付,然后寻求其他途径完成暑期实践任务。问题二:缺乏监督制约。计划下发后,即进入暑假,学生基本离开学校,教师无法监督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对于没有真正进行实践的学生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唯一可以影响他们的就是通过对调查报告的分析,辨别真伪,给予适当处理,但已经无法实现社会实践的预期教育目标。问题三:缺乏必要的资金。学生去开展调查,也要花费一定的费用。高职大学生来自农村的较多,家里经济状况参差不齐,额外的经济支出会对学生造成经济负担,也导致了一些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望而却步。

3几点建议

第3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

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 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 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2015年暑假社会实践表,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

第4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目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不少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必要的家务劳动被取消,就连自我服务性的劳动也由家长包揽下来。由于物质生活优裕,缺少必要的劳动锻炼,这些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列宁指出:“如果学习、教育和训练只限于学校之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是不会信赖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发现并探究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下面我浅谈一下这方面的认识。

二、培养方法

(一)创造条件,奠定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

周围的环境就是最好的实践基地,可以因地制宜。节假日是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时间,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确保活动的成效,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在暑假开始时,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业,包括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新成就、当地的环境现状,学生就会明确实践的内容。在班主任亲自主持下,开展为五保户送温暖、慰问烈军属等一些情境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使他们懂得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是一种崇高的职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在学校时期形成的性格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与事物。”如在“保护资源,反对浪费”主题课上,我发现垃圾桶里有学生弃置的两个废本,于是随手拿起,我的举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进一步发问:“同学们是否觉得奇怪,老师捡这干什么呢?这可是垃圾呀!”我观察到有的学生似乎洞察我的用意,于是继续说:“但同学们可曾想起这是可回收垃圾,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这么一提醒学生纷纷发言。我是先从学生身边事物引起他们的注意,接着,我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同学们自由地议论,我又问:“除了废纸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可以重复使用?”以此诱导学生列举其他可回收的垃圾,继而转述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种种浪费现象,我乘机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并归纳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保护资源,反对浪费”。教师利用身边大家熟悉的事物、现象带出问题,继而放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适当之时点拨引导其向有价值的主体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活动主体。

(三)根据情况,教学生实践操作的方法

1.调查法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2.记录法

要根据实际举办一次服务当地的文、体、卫、慈善等公益活动,并按要求填写好《活动情况记录》。

(四)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1.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指导,确保了实践活动的效果

综合实践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来进行亲历性的实践。我们都清楚学生的自主能力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只有“能做”“会做”才谈得上自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行之有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指导要适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换句话说,综合实践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教”出来的,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由于他们年龄还小,无论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认识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固然要指导的细些;通过一两年的实践,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都有所了解了,甚至有的学生颇有心得,实践起来兴致勃勃,教师就尽量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创造。

2.用心安排,严密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1)制订实践具体活动计划。

(2)充分动员,使每位教师、家长和学生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包括:在实践活动前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必要性,以便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活动安全教育;做好带队老师的动员工作,使他们能重视实践活动,明确自己的职责;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的教育。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1)利用学校迎接各项检查,组织学生进行全校性大扫除。

(2)多次组织学生清除污渍。

第5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并采取各种方法以及动用有效的保障措施,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实施。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角色有弱化倾向,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内部原因是辅导员自身

1、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影响辅导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身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辅导员只重视校内教育,忽视校外教育。从学习理论来看,学得和习得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不仅校内学得重要,校外习得对于大学生而言也很重要。校内教育不是大学生成长的全部,因为将来他们都要走向社会去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多利用假期进行,大多数辅导员不愿放弃休息时间去指导和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即便是参与了,也是带着学生看风景,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的意义,辅导员认识不到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指导作用不明显,基本靠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实施,辅导员忽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辅导员的个体素质欠缺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不力在本文中,“素质”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即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涉及校内外的综合性活动,可以检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角色内涵,是辅导员个体素质的整体反映。辅导员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通识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等,都能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得到体现。由于辅导员的学缘结构不同,个体差异性很明显,加上从事本职岗位的时间不同,不是每一位辅导员的素质都适合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这样就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带来了困难,某些方面素质的不足导致辅导员经常处于困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推进和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畏难情绪引发了避让行为,辅导员消极地应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淡化了自身的角色价值。

3、职业倦怠是辅导员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软肋职业倦怠是每一个行业都存在的问题,辅导员也不例外。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需要多方协作,辅导员岗位设置的本意就是要解决千头万绪不协作的问题。理想不等于现实,辅导员的疲态往往会从自身认为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中显现出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如此。有研究表明,职业价值感、希望、职业无意义、岗位消极特征和社会支持是构成辅导员角色压力的重要影响因子,角色压力进而导致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薪酬偏低、待遇差异、身份界限模糊与岗位重要性等问题,是辅导员不容回避的现实,制约着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外部原因包括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等方面

1、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相应学分,不理会辅导员的存在

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是由辅导员布置给大学生,由于辅导员疏于指导,很多学生只想获取社会实践学分,无视辅导员的存在,担心有指导监管的情况下,需要实地工作,因而社会实践走过场现象明显。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看重,大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之后总要就业,因而开始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但操作中,普遍存在重视与自身就业相关的实习,轻视参与观察、社会调查、深度访谈等基础性工作。一些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很多学生以实结代替调查报告,有些学生喜欢“百度”和“谷歌”,抄袭拼凑,敷衍搪塞。不少大学生宁愿做兼职赚钱或者报名资格证书考试辅导,也不愿花费精力认真从事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

2、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较少,学分获取容易,影响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由高校团委组织领导,协调各教学单位与教务、科研、宣传等部门,通过团总支与学生会落实。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牵涉面广,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投入少,经费短缺,只把社会实践当做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很少组织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资助立项的数目较少,学分认证过程缺乏支撑材料。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分散返乡调查实践居多,或在暑假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很少时间走走看看。寒假和平时极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缺乏专业性指导和严格的保障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活动。

3、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接纳程度有限

社会是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场域。布迪厄把场域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与构型,这是针对关于人的本质的概括。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在马克思那里,研究主题不是只作为单一实体的社会,而是从“关系性”的角度理解的社会。辅导员在社会实践指导中的缺位,是因为迷信学校教育的绝对性,没有注意到社会这个富有关系性的场域。社会各行业本身不太喜欢生手,害怕大学生影响他们的常规秩序,接纳程度十分有限。大学生若是没有人协调和沟通,进入社会实践的具体场域时,只能做围观者。

二、作用发挥:辅导员角色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能发挥

(一)辅导员引领大学生成为专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辅导员是岗位决定了职责,其工作性质是被赋权的结果。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劳动是为满足人的日常生活的需求服务的,社会实践是生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现着育人的功能,既有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能促使辅导员在指导工作中主动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人的思想意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在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践活动时,受到已有思想意识的影响,认识的客观性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历史,而这种人类活动体现了人所特有的精神力量———人的主观能动性。辅导员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促成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主动工作、协同工作、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我国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个很好的抓手。一方面,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濡化青年一代,促成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担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感染大众,对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实现对现实生活实践的直接影响乃至引导。

(二)社会作为活动场域拓展了培养空间,辅导员起协调作用

社会是检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场所,辅导员抓住时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和行为管理,在参与性观察中觉知工作的成效与缺憾,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时间的向度来看,保证对大学生的教育常态化,在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工作,总体上是利多弊少。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自觉,辅导员要从更为宽广的场域做起。经历高等教育的人要多融入实践,形成情境性认知、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辅导员可以将社会实践视作为大学生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实践共同体中,新手和初学者往往最初从事边缘性的活动,在观察熟练从业者,并在他们的引导下参与活动,逐渐发展知识与技能,达到对社会文化实践的充分参与。辅导员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示范给大学生,促进他们学会在关系中成长。

(三)实践是创新的培养途径,辅导员起推动作用

辅导员要做好推手,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实践能力的获得,是大学生将来参与实践的保证。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大学生要从学校走向就业岗位,先从边缘性参与开始,然后是充分参与。政策指导和实践需求的有机结合,促使辅导员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付出情感和真心投入。教思政1号文件明确要求辅导员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工作中,辅导员主要进行的是情境学习指导,包括个别化学习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两种方式,推动团队建设和大学的自主管理。

三、角色定位:

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工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的实际运作中往往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常由学校团委组织实施,团委下达任务后,很少安排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全程参与和实地指导,而是将任务下放到学院以及系部。专任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无暇对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具体指导自然落在辅导员身上。辅导员由于上述多种原因,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化严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其角色可定位为5个方面:

(一)组织策划者

辅导员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排头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策划、实施与评估,均离不开辅导员的有效指导。辅导员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无论是暑期“三下乡”,还是“四进社区”,或者见习实习,要教育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锻炼自我,更好地融入社会,为职业发展和社会担当奠定基础。申报社会实践项目、确定团队人员、分组、安排时间和地点、协调联络实践场域,都可以作为辅导员组织策划的内容。对于从事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来说,有了辅导员的组织策划,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有目的、有意义,更具有导向性,其成效更为突出。

(二)指导参与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辅导员的指导和参与。辅导员的“导”体现在正确的舆论方向上,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防止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来,身体力行,辅导员的参与既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与信心,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修养,促进个体成长,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社会实践可以弥补当前“两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欠佳的弱点,辅导员应重视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证明,有辅导员参与指导的社会实践,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大学生在线辅导员博客专栏中,厦门大学的一位辅导员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总结是:“达到了团干得锻炼、地方得实惠、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家长师生的高度评价。”可见,全身心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辅导员带领社会实践团队,必定取得优秀的成果。如果辅导员都能更多地投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便会朝着服务性、专业化、长效化的方向发展。

(三)安全管理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多是在校外进行的,他们的安全是辅导员的责任。辅导员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突发事件要有预案,在活动之前,要告诫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防盗防骗,学会分辨真伪,学会与基层群众交流,避免误会和口角,防止误入传销组织。辅导员往往带200名左右的学生,而社会实践虽不能一次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即使分组分队,辅导员也只能参与其中一组的活动,其他的团队,可以采取学生负责,与学校签订安全协议、自愿参与的方式,避免辅导员承担过多的安全责任,而无心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辅导员可以采取联络各社会实践小组长或者核心成员的方式,通过他们了解自己的团队,动态掌握各组信息,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避免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安全。

(四)总结评价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当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好的提议和做法应当支持和鼓励,对于不妥的做法应及时制止和改正。社会实际有可能是“双刃剑”,在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产生积极作用时,还要正视社会实践中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会实践范围广泛、社会生活复杂和人员多样,大学生除了接触到大量鲜活的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和各种可歌可泣的事迹以外,还会触及阴暗面,可能会与有着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人打交道。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有可能污染大学生健康的心灵。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拒腐防变的工作,注意各种思想苗头的出现,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总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清理思想的犄角旮旯,得出结论,肯定成绩,消除各种不良影响,激浊扬清。

(五)成果推广者

第6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本体论;马克思哲学;观点评析;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19-02

《辞海》对 “本体论”是这样定义的“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的问题的部分”,甚至还强调了其概念“至今仍在资产阶级哲学界流行[1]。”同时在《哲学全书》这本书中,对“本体论”也作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解释,“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的哲学学说[2]。”

一、本体论的基本内涵

(一)终极存在――寻求世界的统一性(存在论或狭义的本体论)

把“本体论”说成为“存在论或狭义的本体论”也就是关于“存在”的理论,这是一种追寻抽象的思维主体的统一性,因此具有“终极存在”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哲学的探索开始起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惊讶。人们的思维主体面对着大千世界,尝试开始追寻“任何物质都是有它构成”的存在物,这也就是思维哲学所指向的“终极存在”。在柏拉图对于“终极存在”的观念中,关于“终极解释”――寻求知识的统一性已经显露出。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将“本体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实体本体论(自然、物质,世界何以可能)、逻辑本体论(共相存在)、文化本体论。

(二)终极解释――寻求知识的统一性(知识论或认识论)

把“本体论”说成为“知识论或认识论”作为终极解释的本体论所寻求的是关于“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这种基本原理可以使人类经验中的事物得到统一性的解释,或者可以被解释为某种普遍本质的具体表现,从而达到思维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全体自由性。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或“终极存在”的追求,不能把自认为的“本原”或“本体”只作为一种臆想,应使之具体化。

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对此有着一致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哲学本体论所寻求的是关于“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这种“基本原理”可以使人类经验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得到统一性的解释,或者可以被解释为某种普遍本质的各种具体表现,从而达到思维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全体自由性。

(三)终极价值――寻求意义的统一性(价值论或意义论)

把“本体论”说成为“价值论或意义论”它历史的构成人类用以判断、说明、评价和规范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即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这种终极价值是衡度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最高标准,而人类所追求的一切较小的目标都只是途径或手段。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就试图引导人们去思索、追究真善美的价值内涵包括对自身的言行要求的衡量准则的定义是什么。当代美国哲学家理查罗蒂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因此,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把自己看成是对由科学、道德、艺术或宗教所提出的知识主张加以认可或揭穿的企图。”

二、对当代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评析

当代本体论的争论经历了三种范式,即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

(一)物质本体论

1. 基本观点

在对本体论(即存在论)的研究中,将本体论理解为“物质本体论”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成为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理解的唯一范式。

在《反杜林论》“世界模式论”中,恩格斯针对杜林第一次明确提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命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3]。”无论对于自然界亦或是人类社会,物质本体论的观点就是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所发生的现象归结到底不是物质就是其运动的表现形式。继恩格斯之后,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提出了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4]。”从认识论的角度确证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的根据。

这种局面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西方的影响,思想解放的开展,人们开始对马克思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展开新的研究。更伴随着苏联解体,对“物质本体论”苏联式的理解模式提出质疑,围绕马克思本体论是否是“物质本体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首先,“物质本体论”没有突出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意义,仅仅只代表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其次,以“物质”为本体的马克思哲学忽视了实践的必要性;最后,忽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

2. 评析

黄楠森认为,人是不能离开客观世界的,而客观世界是可以离开人的,因为没有人之前,就有客观世界,有了人之后,客观世界仍然是客观的,人没有了,世界依然存在。马克思曾指出:“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5]。”马克思在谈到“灵魂”“物质”“唯物主义”“唯灵论”这些概念的时候,他认为这些概念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在它们之间只存在着字面上的差别,而作为抽象观念它们完全是相同的。

(二)实践本体论

1. 基本观点

在“实践本体论”初期,西方哲学家卢卡奇认为社会存在本体论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然而社会存在本体论中又涵盖了实践本体论的思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基础,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总而言之,实践是与人类生活世界密不可分的。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存在的形式更突出了“实践本体论”的思想。

但对于“实践本体论”的提出,许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实践本体论”是对马克思哲学的正确回答,通过人的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对象性活动;有的学者则对能否用“实践”的观点来命名马克思本体论存在疑问,由于实践活动是不能脱离了物质而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

因此对“实践本体论”的讨论更合乎情理地转向了当代马克思哲学的第三种范式――社会存在本体论。

2. 评析

我们认为,哲学本体论不可能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狭隘地理解了哲学,在其哲学阐释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物质是实践赖以存在的现实的客观的基础。可见,先有物质后有实践,物质是宇宙世界的终极的存在。实践本体论者认为实践是哲学的本体,存在只是实践中的存在。这样就夸大了实践的作用,存在离不开实践,这样就颠倒了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因而是不可取的。实践本体论者离开自然这个基础来谈论实践的作用,实践就会变成独立的本体或者实体,它就不在是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而是黑格尔所抽象谈论的实践了。实践本体论把实践抬高到本体的地位,否定了实践的客观性物质根据,因而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实践的观点是的基本观点,但它并不是对哲学唯物论的排斥和否定,而是对原有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三)社会存在本体论

1. 基本观点

卢卡奇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把劳动作为实践的原始形式进行阐述的,并肯定了恩格斯的著名命题:“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正确性。他深入分析了劳动的概念,力图确立社会的存在结构。他认为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起点,在从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飞跃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人类的劳动是人类进入社会存在的关键。根据马克思的正确理解,存在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乃是存在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正确地理解所有问题的本体论出发点。卢卡奇认为马克思虽然不是有意去建立本体论体系,但是他认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的观点就是本体论的结论。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提出,对重建和发展的实践哲学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2. 评析

社会存在本体论者没有处理好理论和实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卢卡奇用商品交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商品不能到市场上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找寻他的监护人,商品所有者。商品是物,不能反抗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卢卡奇把意识、观念、理论看作是“现实”、“客观”的,是构成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就不是的一元论哲学,而是有陷入二元论的嫌疑了。

社会存在本体论作为哲学本体论是片面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只抓住哲学的历史观,忽视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只抓住了其中的一面,忽视了其他方面,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是片面的,也经受不住唯心主义者的攻击。

参考文献: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

②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46页.

③李淮春主编.哲学全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⑤列宁全集(第3卷)[M].13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第35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第128页.

⑨谢维营.关于本体论演化的历史考察[J].2004.

⑩李娉.中国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汉学术,2013.

注释: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46页.

[2]李淮春主编.《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83

[4]《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

第7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体系

[作者简介]刘明明(1980- ),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 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性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YBJY06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68-02

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方向。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十分必要的环节。近年来,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新的形势下,也存在如环节较为薄弱、实践教学零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践育人的教育质量。为此,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广大学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1.部分高校和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不够。当前,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都在唱高调,但实际上大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部分高校和个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形式,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有些学生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很不愿参加社会实践,即使参加也总是抱着一种试探、游玩的心理和态度。如社会实践性较强的 “三下乡” “三进三同”等活动形式也仅仅停留在词汇层面的理解,效果往往不佳。

2.部分高校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了解社会,锻炼提高和增强能力,充分发挥优势特长,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不要过于简单,不要仅仅流于形式,从当前来看,部分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工厂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仅仅是走走过场。加之学生数量多,学校、学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容量”有限,很多学生都成了社会实践的“个体户”,担心学校检查,只好到家乡附近单位或熟悉的单位混时间,开一张假证明来应付。

3.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内容不衔接。社会的需求对复合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大学生需要到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继续实践以提高自己所学的知识。事实上,很多同学社会实践没有能够更好地结合专业知识特点,可以说与自己专业知识关联性不强。受某些条件限制,学生干一些文艺演出、体力劳动、小修小补等较为简单的活动,在总结成果的时候,也仅停留于感性方面,对于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帮助不大。

4.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据调查,当前很多高校中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安排主要是参观、实地考察等活动,对学生们切身体验和提高学生专业或综合素质的作用效果不够明显。以社会调查的形式居多,进企事业单位、进农村社区等形式较少,而与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密切相连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少,总体形式单调和有失偏颇。社会实践的效果关键是要为大学生提供锻炼平台或创造机会,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5.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团队技术顾问匮乏。作为大学生主要实践环节之一的社会实践,有些高校较系统地规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寒暑假下基层、义务劳动、科技咨询服务、社会调查、节假日体验、文化辅导宣传等形式。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比较重视,还专门作为“必修课”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来帮助解决专业技术上的难题还不是很突出,更不要说有专业的团队技术顾问来进行系统的深化或引领。

6.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供需失调无保障。据查,目前我国12%左右的学生有实习经历,仅6%左右的企业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这些企业多集中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中的企业占全国企业的大多数,其中70%以上的中小企业不愿给大学生实习机会。有资料显示:首都北京市的某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大约有6000个岗位,但收到了50000多份申请,说明了供需比例严重失调。另外,高校有时候考虑到学校的经费情况,在帮助组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同时,没有解决好联系实习单位或地方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强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载体,其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发挥才能、展现风采的舞台,还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阶梯,更是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训练场地。对于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对大学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以及政府政策导向和高等院校改革趋势来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应是复合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不但要培养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原有的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也未根本转变。加之当前国内外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9年初,时任国务院总理专门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上,要求所有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确保都能够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为培养和适应复合应用型人才提前预热。综上,可以看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显得非常迫切。

三、复合应用型人才视野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思考

1.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培养模式。社会实践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最佳途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吸取知识营养、培养自我个性、丰富实践经验、陶冶品德情操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作为高校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创新培养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质量意识,才能为当代社会输送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2.改革课程设置,拓展实习基地。设置课程体系要把有目的、有组织、有过程、有要求、有总结的系列实践教育活动,置于高校教育体系和教育改革的轨迹,纳入到教学计划,贯穿于教育体系的整个过程。同时,应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各项服务活动长久持续地开展。高校还可通过地方共建与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3.合理配置师资,确保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开展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实施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效果,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许多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老师多是高校内在职的教师,没有在企业或农村的工作经验和相应的实践经验。高校要注重吸纳部分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参与,合理配置一定的高水平的复合型教师,统筹协调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确保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质量。

4.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服务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对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动因,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需求,同时是满足当前社会紧缺人才的迫切需要。因而,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市场导向为抓手,经常深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

5.建立评估体系,完善管理制度。高校应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评估体系中,抓好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统筹安排,对社会实践的学生实践计划、过程、结果予以跟踪,全面进行评估,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制度,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进行科学的量与质的分析考评。对参与和指导的教师的要将其表现、能力作为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的依据,以提高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对学生要抓好考核评价,如可以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就业推荐的必备条件;加强对院(系)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面的考核力度,可以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院(系)考评的重要参考指标,要求扎实有效地落实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6.联动各级部门,创造育人氛围。高校要积极整合搭建社会各类资源和平台,主动与有关单位建立开展实践合作,让学生学业和实习都不误,缩短毕业生上岗之后的实习期,推行“订单”实践,拓展大学生实践服务的就业领域。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桥梁作用,要把学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动员起来,与地方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基地与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等一体化路子。另外,高校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广播、校报期刊、网站论坛、社会实践成果汇编和影集等形式,宣传报道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四、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环节和重要载体,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在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视角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要涉及众多领域和众多部门。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还需要广大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从实际出发,敢于尝试,不拘一格地进行改革和探索,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水平,为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景华.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

[2]关惠琴.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方向[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1).

[3]黄平芳.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7).

[4]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建议(教思政[2012]1号)[Z].2011-09-16.

[5]李强天.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6]李益众.谨防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N].中国教育报,2010-07-16.

[7]杨友文,宋之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8(20).

第8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出现以上这种困境局面,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不能不提到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注重说教、强硬灌输,轻视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目前的困境,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其中改变这种不良局面的长效机制,应该是改变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型:把社会实践法贯彻到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各项具体思想政治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坚持系统地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切实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掌握他们的情绪,研究他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通过实践,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以达到教育效果的良性循环。我们只有把社会实践法作为一种根本方法贯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才能走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迎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片艳阳天。

二、社会实践是体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特点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不仅仅是指教育技巧,而且也是对客观对象的驾驭。而不论是把握教育技巧还是驾驭客观对象,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具体来说,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发展。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生动体现。和其他许多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显得尤为突出。它的一切原理、规律、方针和措施,都来源于对实践的分析和研究;反过来,它的一切理论又都是直接为实践服务的,都必须在实际运用中才能显示它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认定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就必须面向实践、面向群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才能概括和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才能研究出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新方法、新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由于对社会实践的忽视及实践上的偏差,导致教育实效低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低谷,加强社会实践是当务之急。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理性思维、独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特点的人。要结合多种教育因素与方式,并将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与教育意向渗透到这些教育因素与方式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法,让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将教育内容和目标有机地渗透到社会实践过程当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脱离实际。离开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实践正是把只注意教育者的单方面活动,转变为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共同活动;把单纯传授结论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从而自己得出结论的体验式教育方法。这就是说,我们通过各种交往活动、实践活动,努力满足各个受教育者个性、兴趣、爱好、品德发展的需求。真正使其“各得其所,各取所需”。让教育对象在参与中受教育,真正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利于受教育者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德,成为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并最终实现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总之,以上论及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特点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力证据。实践出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能脱离实践,它的所有观点和结论都应建立在实践的根基上。要获得大量真实可靠的论据资料,只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要取得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理想效果,只有开展社会实践。

三、新形势下开展社会实践的特点和要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实践也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方法,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实践主体的要求,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到从感知实践向参与实践发展;从注重思想进步向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从“单向结合”向“多向结合”发展;从无序实践向有序实践发展。下面我们就从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特点和要求来谈谈社会实践方法的创新。

1.要从“单向结合”向“多向结合”发展。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过去往往比较注重大学生向实践学习,向工农学习,从实践当中和工农身上吸取思想的营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变成了比较重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向工农学习、受教育的一面,忽视了大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工农和实践服务、作贡献的一面。现在,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都是主人翁,都有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每一方都应主动与对方结合,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虚心向工农和实践学习,受教育,长才干;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自觉为工农和实践服务,大力宣传和实践马克思生义理论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中华民族综合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增进和实现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的利益作出实际贡献。通过参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技术攻关管理、法律咨询、休学创业、“产学研工程”、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把科研、教育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9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三自教育 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为了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技校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在教育、管理、服务中的主体能动性,促进校园管理的民主化、提升技校学生管理效能,提高技校生综合素质、民主情操和责任感,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三自教育”的意义

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中,教育的主题应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真正的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的,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

“三自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努力学习,增加自信和增强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诚实正直、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品质,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实现技校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的目的。

二、“三自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自2005年开展“三自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将值周班级的“三自教育”活动作为校园管理的补充,让值周学生充当协助管理人员的角色。由于身份的原因,值周时难免尴尬,没自信、不敢管,工作难免应付,有时反而助长歪风邪气,起到负面效果。对于负责的值周学生,由于经验不足、方式方法不当,还会引起学生间的矛盾甚至冲突。

让“三自教育”学生充当管理者角色协助管理而忽略了“三自教育”中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两个主要内容,是当前“三自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三自教育”的思考

当下的技校生普遍存在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自身缺乏锻炼,自大却缺乏自信,好强但心理脆弱,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爱指责别人却不反省自己的现象。一方面想读一所好学校,觉得读技校委屈,抱怨技校差,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最大的自由,做错事后常常不拿好的对比,却向不好的看齐,对老师的批评往往说:“他(她)可以,为什么我不行?”或“你为什么不说他光说我?”而且技校生正处于发育敏感阶段,心智尚未成熟,是非美丑分辨能力差,遇事急躁、容易冲动,如果处理不当容易走向极端。因此,技校生开展“三自教育”的成败对正确引导技校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尤其重要。

在“三自教育”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三个组成部分中,笔者认为技校生应以“自我服务”为出发点,“自我教育”为目的,实现“自我管理”的目标。

在组织技校生“三自教育”的过程中,应先着重引导学生如何“自我服务”,从细节入手,先个人后集体,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并树立集体观念,让学生学习自己规划、料理、调控生活,并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个人、家庭、集体和社会范围内,培养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自我服务、家务劳动、集体服务和社会服务,为学生提供自理生活劳动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理生活的能力。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比如可以开展洗衣服比赛,宿舍卫生评比,卫生区评比等个人和团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拓展“我”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小我”和“大我”,理解“我”和“团队、集体”的关系,在“自我服务”过程中体会“为我”和“为集体”服务的感受,在“自我服务”过程中学会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进而学会感恩。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掌握生活自理的能力,理解“自我服务”的意义。

“三自教育”活动应及时引导学生总结,通过总结,讨论“自我服务”活动中发现的“我”或“别人”存在的问题,讲体会,谈感受,查找自身的缺点和团队存在的问题,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掌握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在角色互换中学会换位思考问题,通过“自我服务”的过程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升的目的。进而自觉地、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消化,并通过实践转化为比较稳固的自觉行为能力,自觉服从管理,学会自我约束,最终达到“自我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