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风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家风建设情况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风建设情况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风建设情况汇报

第1篇:家风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5月23日下午,全国社保窗口作风建设工作视频会召开。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局各股室负责人及社保服务大厅部分工作人员收听收看了视频会议,我旗分会场设在旗人社局四楼会议室。

此次会议由人社部社保中心党委书记熊先军主持,人社部社保中心主任贾怀斌出席会议并作进一步加强社保窗口作风建设动员讲话。会上,播放了湖北省红安县“九旬老人被抬上三楼进行社保认证”事件的新闻视频。会议强调,全国社保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社保窗口作风建设,持续提升经办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实办好。

对经办服务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大排查:

一是查纪律,着力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以严格的纪律把各项服务要求落实落细;

二要查设施,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优化经办大厅服务环境;

三要查堵点,通过信息化等手段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最深恶痛绝的问题,不断改善服务体验;

四要查风险,结合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专项行动,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确保基金安全。

二、会后学习传达及部署情况

人社部社保中心视频会议结束后,局领导迅速召集相关股室主要负责人,一是再次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要求认真领会学习视频会议精神,逐个传达到为参会的同志,通过身边案例,认真反思、积极整改。二是在我局制定的《社会保险服务大厅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加强信息数据共享。对信息不通不畅,造成群众办事来回跑的问题进行仔细梳理,尽快与有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资源互通。三是对经办服务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大排查:

1、查纪律,着力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以严格的纪律把各项服务要求落实落细;

2、查设施,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优化经办大厅服务环境;

3、查堵点,通过信息化等手段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最深恶痛绝的问题,不断改善服务体验;

第2篇:家风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一、三月份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据统计,2013年3月份全县接待旅游人次达53.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09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04.35%和83.6%。

二、着力推进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县发展生态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第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3月底对全县发展生态化6个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和12个农家乐项目开展了督查协调,着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实到位。

三、主动对接南苏区振兴工作

1、积极对接。3月底赴北京国家旅游局对接苏区振兴工作,向国家旅游局领导全面汇报了自《国务院关于支持南等原中央地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同时根据《国家旅游局支持南等原中央苏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梳理了几点建议恳请国家旅游局给予项目和资金扶持。

2、及时汇报。按照南苏区振兴工作月报制的要求,认真及时地向市旅游局报送了《3月份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情况。向县振兴办报送《南苏区振兴发展(旅游项目)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月报表》和《3月份南苏区振兴发展县旅游产业项目进展情况工作小结》。

四、全力抓好旅游招商工作

1、邀请客商考察。根据“招商月”工作要求,共邀请陪同7批次客商到我县考察旅游等产业项目,如接待了锦江之星饭店管理有限公司崔刚总监在城南考察建设星级酒店项目,星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学军实地考察湖江夏浒项目,信源集团齐优俊董事长考察建设城市综合体项目。

2、积极参加推介会活动。组织参加了县投资环境推介会和县投资环境推介会,在会上及时推介并发放了《县旅游项目招商推介资料册》、《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精品项目招商推介资料册》和《县旅游指南》等宣传资料,重点介绍了等旅游项目,全力推介我县旅游产业项目,吸引客商投资。

3、跟踪项目落实。客家旅游集团投资狮子岩景区项目已达成初步合作框架协议;炜地建设公司在湖江投资建设桃花湖畔文化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已签订项目开发意向合同书。

五、扎实开展旅游宣传活动

1、抓好载体宣传。借助市旅游局大力扶持各县市投放旅游广告时机,积极争取在大、等路段高炮广告宣传牌投放我县旅游宣传广告,充分打响我县“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县旅游知名度。

2、抓好媒体宣传。邀请六套《蜘蛛游记》栏目组在桃花岛、夏浒古村、樱花公园拍摄了《桃花的记忆》(上下集)、《多彩县·醉美樱花》三集电视宣传片,节目已分别在3月27日、3月28日、4月1日晚8:40播出,通过省级媒体宣传进一步提升县旅游景区在全省的知名度。

3、抓好活动宣传。一是组织参加了省旅游局在北京举办的“美丽中国·秀美”宣传周活动,在活动现场发放了《县旅游指南》、《县招商项目手册》等宣传资料,并通过图片展向游客展示我县的秀美山水和客家风情,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兴趣。二是协助举办“樱花浪漫时”旅游活动,在南客家名人(樱花锦绣)公园开展了旅游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县旅游线路推荐》、《县旅游指南》等宣传资料,热情为前来咨询的游客解疑答惑,受到了游客的极大欢迎。

六、切实做好“三送”工作

1、认真宣讲十及“两会”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了“两会”实况,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宣讲、书写悬挂横幅标语、刊出板栏窗橱、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宣讲党的十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把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工作任务上来,立足实际,推进工作。

2、协助做好防汛、防火工作。一是三月上旬充分利用渡口人员集中的优势,派发森林防火宣传资料,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火灾的危害性,使林区群众做到人人知防火、人人能防火。同时协助村委会在高温天干多风时期,加大了严禁野外用火巡查力度。二是三月下旬组织三送工作组人员协同村干部全面摸排了夏浒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示牌。同时及时向村民告知了暴雨、冰雹等天气预报,提醒村民提前做好防灾措施。

3、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实事。一是积极与教育局沟通协调,已争取到在夏浒小学配建一个投资12万元的营养食堂,将解决夏浒小学近一百二十余名学生中午就餐的问题;二是积极联系电力部门,将夏浒新村原50千伏变压器升级为150千伏变压器,解决了夏浒新村10个村民小组用电近520人的用电需求;三是积极协助做好春耕备耕,对主要的水沟水渠水圳进行清淤除杂修固工作,为春耕生产做准备;四是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赠送了一台打印机给夏浒村委会,方便村委会资料印制;五是办好事实事。为夏浒景区义务讲解员、原村支部书记戚齐杰赠送一辆自行车,慰问了夏浒村交通事故受伤者戚树民,对村内渡口码头进行清淤冲洗,确保了村民出行安全。

七、认真开展“品质旅游,伴您远行”活动

制定了“品质旅游,伴您远行”活动方案,在人流量较大的街头、县内景区(点)开展了“品质旅游,伴您远行”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发放旅游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形式重点向广大市民宣传如何选择旅行社、如何签订旅游合同以及如何进行旅游投诉维权等,受到市民的好评与肯定。同时,还向县内涉旅企业发放了《“品质旅游伴您远行”优质服务倡议书》大力倡导向游客提供优质旅游服务。

第3篇:家风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江口县开展“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的生动实践得到贵州省、铜仁市有关部门充分认可,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6月21日,全省“宣传干部上讲堂”现场推进会在江口召开,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指出,江口县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脱贫攻坚战场如火如荼,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很好。江口县以道德讲堂为平台,深入开展“宣传干部上讲堂”等活动,着力引领道德风尚,营造了向上向善向美的浓厚氛围,对外树立了好形象,给人留下了好印象。

立足“四个坚持”

形成大宣讲格局

坚持县委主推。开展“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既是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又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也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抓好这项工作,既是各级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贯彻落实党管宣传的有效举措。江口县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看齐意识、担当意识,切实把“宣传干部上讲堂”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与县委各项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检查、同考核。

坚持部门主抓。坚持“常委会共商、副书记主管、宣传部长主抓”原则,明确由县委宣传部作为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讲堂的建设管理和宣讲内容的审核把关,各部门均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坚持干部主讲。推行县级干部引领讲、宣传干部示范讲、科级干部带头讲、德师模范垂范讲、寨老乡贤亲身讲。目前,全县县级干部均在分管部门或联系乡镇上讲堂2次以上,90%的科级干部在所在单位或联建村上讲堂1次以上,德师模范和寨老乡贤均多次在学校或村寨上讲堂,宣传干部上讲堂达到6次以上,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和村社区,每月组织开展1次以上道德讲堂活动。

坚持群众主评。每堂宣讲课后,均留出时间,听群众谈感受、提建议,对宣讲效果进行民主评议,并以此作为评选优秀宣讲人的重要依据,切实激发干部宣讲热情、提升宣讲效果。

抓好“四个环节”

统筹大宣讲推进

强保障。在推进“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中,县委全力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目前已解决活动资金200万元,保障530名各类宣讲人员开展各类宣讲1400余场次。

建机制。将“宣传干部上讲堂”工作纳入全县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建立了工作推进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从机制上保障活动的有序推进。

搭平台。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样化抓好道德讲堂、“空中讲堂”“流动讲堂”“微信讲堂”“道德踩歌堂”等平台建设,实现全县讲堂建设全覆盖。目前,在10个乡镇(街道)、103个行政村(社区)、88个部门、25所学校建成各级各类“道德讲堂”226个;依托大数据、互联网、村村通,开办“空中道德讲堂”35期;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在寨沙侗寨试点开设“道德踩歌堂”,以群众和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文明旅游和道德宣传,实现道德宣讲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结合。

重落实。县委每季度听取一次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实行定期通报、重点督办、现场会推进、责任人约谈和目标考核扣分,切实保障“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能落地、有实效。

把握“四个注重”

丰富大宣讲内涵

在内容上注重结合。把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县委中心工作作为宣讲重要内容,结合历史文化传承、核心价值观培育、群众所需所盼和“两学一做”要求,既注重宣讲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又注重宣讲的温度、亮度和力度。

在形式上注重灵活。结合实际,精准分类,选定主题,在机关单位重点讲敬业,倡导尽职尽责、爱岗奉献;在社区重点讲美德、倡导家风家训、邻里和睦;在村镇重点讲发展、倡导艰苦奋斗、脱贫攻坚;在学校重点讲品德,倡导尊师敬老、明礼尚学,在园区企业重点讲诚信,倡导信守承诺、诚信经营,不唯“高、大、上”,以质朴真实见效果。

在流程上注重实效。坚持活动流程服从宣讲效果,在机关做“加法”,干部职工在听完宣讲后,加填“日行一善记录卡”,营造机关干部职工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好风气。在乡村做“减法”,减“经典诵读”为“民情说唱”“小戏小品”等文艺表演,做到形式生动、寓教于乐,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道德讲堂”的无穷魅力。

在成效上注重提升。江口县通过“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了一批“三能”干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掀起了一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全县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为大力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江口县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也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省文明县城等称号。

第4篇:家风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第5篇:家风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著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国家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二、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如下:

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三、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NextPage]

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5、借助“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200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