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

第1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山区学校 体育特长生 培养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的大背景下,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特长生是指在某一个或多个体育项目上有特长,并且加入了学校的训练队参加较为专业的体育训练的学生。但是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在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山区学校的特殊环境下,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更是障碍重重,这些障碍如得不到及时合理地解决,势必造成体育特长生的严重流失。

一、阻碍山区体育特长生发展的因素

(一)客观支持力度不够。山区学生参加体育特长训练,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中有来自学校的、有来自朋友的,也有来自家庭的。在当今依然以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山区学校都存在着重智轻体的思想,忽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所带班级的整体成绩,甚至漠视和排斥体育特长生,此外,很多家长认为学体育没出息,以后不好找工作,不愿意自己的子女走上"体育"这条路,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山区学生参与体育特长训练的热情。

(二)训练时间不充足。由于体育特长训练的特殊性,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时间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达到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根据人体生理学理论,一天当中下午4点至6点是最佳的运动时间,因此体育训练最好安排在此阶段进行。但大多数山区学校下午都安排了三节课,上完最后一节课已是五点,而七点又是晚自习时间,学生除了吃饭、洗澡等,下午训练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不利于体育特长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此外,更有学校大量占用学生的锻炼时间,连学校体育课的时间都很难保证,更不要说系统化的训练。

(三)场地器材的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日益重视,各级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在改善,很多城镇中学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条件,比如标准的跑道、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运动场地、规范齐全的器材。山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学校的体育工作得不到有力支持,经费缺乏导致场地不足、器材陈旧,更谈不上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很多山区学校连一个像样的田径场和篮球场都没有,大部分山区学校都只有室外训练场地,一旦碰上雨雪等恶劣天气,只能取消体育训练,长期这样显然不利于体育成绩的提高。

(四)体育特长生自身的因素。山区学校的体育特长生一部分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挖掘的有潜力、有天赋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兴趣爱好或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而选择体育特长训练的学生。后者由于兴趣浓厚、目标明确,能较积极主动的对待体育特长训练,但单纯由教师选拔出的学生则容易出现摇摆心理,一方面想通过体育特长训练争取更好的升学,一方面又担心体育特长训练影响文化成绩,矛盾的心理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他们训练的系统性及成绩的提高。

二、提出阻碍山区体育特长生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支持力度,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首先,山区各学校应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动员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带动整个学校的体育活动气氛。其次,在家长会等活动中,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向家长宣传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体育的社会价值,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体育,从而支持子女参与体育特长训练。此外,班主任应正确对待班里的体育特长生,发挥体育特长生所具备的优势,充分为班级工作服务。

(二)给予体育特长生"特殊待遇"。针对体育特长生训练时间不足、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学校可做出适当调整,如参加体育特长训练的学生,可以不上下午第七节课,第六节课下课后便可参加训练,耽误的课程由科任老师利用晚自习或其他课余时间补上,对于他们训练初期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状态,以及由于训练导致文化成绩的下降,科任老师应给予更多的理解,督促体育特长生处理好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用训练的精神促学习,用学到知识搞训练。

(三)加强体育场地建设,增加体育器材设备。根据山区经济条件的特点,采取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少花钱多办事的办法,提供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必备条件。尽量满足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体育训练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利于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安排一些特殊的越野跑、障碍跑等训练内容,体育教师可根据将已有器材加以改进、改造,最大程度的弥补场地、器材不足给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带来的影响。

(四)改善体育训练方法。山区学校的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掌握适当的放松方式与体力恢复方法,尽量防止体育特长生因体力消耗过大而影响学习;防止因为计划安排不当而引发的训练伤害事故,保证体育特长生的身体健康。据了解,肌肉总是喜欢"喜新厌旧",为了克服肌肉的适应性和惰性,我们就得经常改变训练计划来刺激它,比如变换动作、运动强度、角度和握距等,还要懂得运用想象技术,这样会使体育特长生更容易进步,另外要不断借鉴和探索先进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提高体育训练的水平与质量。

三、小结:

山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又能促进山区学校体育的开展,为学校获得荣誉,同时也能为上一级教育机构提供优秀的生源。山区学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仅是一个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影响到我国体育人才质量、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大问题,所以,建议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能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切切实实做到让有体育潜能的学生不流失掉!

参考文献

[1]《"体教结合"与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管理研究[J]》赵军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第2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目前,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中,亟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他们品行、文化课学习和业余训练如何协调并多元化发展的问题。如何规范体育特长生的品行、帮助他们合理分配文化课学习和业余训练的时间、确定他们文化课学习的目标以及此目标达成的途径和方法是高中体育特长生教育目标达成的关键。

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标和方法

课题研究对象是高中体育特长生。

研究方法如下:

1.目标管理法

建立和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学习、训练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是促进特长生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谈话、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

3.观察研究法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体育特长生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各种情况。

4.统计研究法

通过观察、测验、调查,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体育特长生可量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数量分析的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1.把握体育特长生的思想脉搏,切实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调查表明,体育特长生进入体育业余训练班的动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源自于自身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对某些体育运动感兴趣,这类学生往往满足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具体表现是只注意自己的兴趣但纪律观念相对较差;第二类是以此作为升入高校的阶梯,这类学生往往文化成绩较差,考大文大理上线的几率很小,迫不得已只有考体育类高校,但大多数又往往存在过分自信或信心不足的不良心态,具体表现是拼命训练而不太注重或放松学习。

2.注重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管理工作

在体育特长生中,文化课成绩较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体育特长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对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的管理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1)加强管理,激发体育特长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学校领导既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又要重视他们的学习。使体育特长生真正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体会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才能学好文化课。体育特长生有了学好文化课的信心,然后再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也就不难了。

(2)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高中阶段训练的特点是“业余训练”,在制订计划时,既要注意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人才,又要注意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体育特长生的作息时间应与学校整体作息时间表相结合,早上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避免影响上午的学习;傍晚训练结束时间应控制在晚饭前半小时,以免错过晚饭时间,影响正常上晚自修;星期天适当补习文化课:使他们的学习和训练规律化、制度化、科学化,使他们的学习不因为训练而耽误。

(3)组织安排体育特长生的辅导补课工作

提高他们的文化成绩,抓好他们的课外辅导和赛后补课是重要的环节。可采取灵活的方式,科学地安排和落实辅导与补习的时间,训练休整期增加补课时数,比赛结束后为参赛队员开设晚间补课班,做到机动灵活,见缝插针。

3.抓实、抓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管理工作

要抓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管理工作,就必须坚持做好:周密制订训练计划,严格控制训练过程;严格执行计划,科学有效训练。

(1)周密制订训练计划,严格控制训练过程

有效的管理与科学完善的计划是分不开的。为使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取得好的效果,体育教师必须周密地、科学地制订各类训练计划。

(2)严格执行计划,科学有效训练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提出明确的各阶段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又要有完成实际训练目标和任务的措施,规划出符合动态变化趋势及选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基础训练的内容,又要有发展个人技术特点的手段;既要有整体训练的要求;又要有因材施教的措施;既要按训练计划达到预定负荷,又要制订负荷后相应的恢复措施。

4.建立体育特长生档案,健全生活管理制度

第3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摘 要 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方式也在逐渐的完善,如何能够更好的改善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技能能力成为当前我国高中体育特长训练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中针对当前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提升效果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未来可以在教学中可以制定计划性的教学计划,加强速度训练,合理分配时间,提升短距离快速跑和迅速位移练习等,从而从体育特长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上进行提升,提高训练效果。

关键词 高中 体育特长生 训练 效果

高中体育特长生是具有体育特长能力的学生,我国高校在录取学生中会招收一些具有特长的学生,体育特长生就是其中的一种。体育特长生的产生能够为一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提供竞争条件,从而发挥其特长性。技能训练是对学生体育能力的一种培养。因此,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其训练效果方面的提升,从而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能力。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日常训练现状

针对当前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日常训练现状为例,针对台州市区内部高中生体育特长生的日常训练现状进行统计,本次调查中样本总人数为300人,针对其日常训练中的项目、时间对其日常训练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高中体育特长生日常训练项目现状。当前台州市高中体育田径特长生日常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灵活性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技能训练。其中灵活性训练占总训练任务的10%,力量训练占训练任务的20%,速度训练占总训练任务的25%,专项训练占总训练任务的30%,其他训练占15%。

第二,高中体育特长生日常训练时间现状。当前我国台州市体育特长生日常训练的时间分配情况,其中灵活性训练时间为(0.5±0.2)h,力量训练时间为(1.5±0.3)h,其他训练时间为(1±0.5)h,速度训练时间为(1.5±0.5)h,专项训练时间为(2.0±0.5)h。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台州市体育田径特长生日常训练现状对其进行分析,结合查阅的资料和全国各大高校体育特长生教学的现状进行综合性研究得出,当前我国高中体育田径特长生训练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训练缺少计划性。体育田径特长生在其训练过程中教师对其训练计划的规划性较低[1]。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的训练计划进行制定,并没有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学生个人体育田径特长特征的教学方式。第二,训练内容缺少多样性。当前我国高中对体育田径特长生的训练内容主要以速度、力量和技能为主,缺少各项内容中的针对性训练。例如,在力量训练中过于注重大肌肉群的训练,忽视了小肌肉群及各关节与核心力量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训练效果的降低。第三、过于关注训练而忽视文化学习,目前高中教师对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只关注学生的体育训练,忽略了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安排。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育成绩很优秀,但是还是上不了大学。此外,在项目训练时间上过分注重时间分配的均匀性,缺少时间分配的合理性,降低了训练效果[2]。

三、提升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措施

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改进措施,从提高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果,详细的改进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计划性训练方案。计划训练方案的制定主要是针对特长生的实际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从而提升训练效果。例如,对于刚刚从事开始的学生其训练计划的时间应该设定为6个月,而对于已经接受训练一段时间的学生在可以将其训练时间缩短为3个月,从而有计划的实施训练计划[3]。此外,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骨骼生长发育状况和肌肉情况进行计划制定,避免训练损伤的产生。

第二,增加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在日常训练中除了基础训练还可以在各项训练中增加训练内容,改变枯燥的训练。在灵活性与协调性的训练中可以穿插一些体育游戏来进行,通过游戏来发展学生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在速度训练中多穿插一些快频率、快速反应以及牵引跑、下坡跑等练习,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同时,在力量训练中应多关注学生小肌肉群、各个关节以及核心力量的训练。力量训练应以适量、快速为主。力量的训练应结合学生的专项以及身体的发育状况来制定。同时,在一般性训练中可以穿插一些球类运动来调节学生的训练状态。

第三,合理分配训练时间。体育特长生的时间不仅要用于体育特长训练,也需要学习文化课。因此,教师在对其训练时间上应该合理分配训练时间,在不影响文化课的情况下提高训练效果。例如,根据学生训练项目的强弱分配时间、利用训练所需时间长短分配时间、利用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分配时间、利用教学任务分配时间等。以根据学生强弱为例,在对其进行时间分配中缩短技能性较强的训练项目,延长技能性弱的项目,将相同训练内容分单双周进行训练,采用时间交替的方式合理分配训练时间,提升训练效果。

四、总结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提升与日常训练内容和训练计划存在着直接关系,因此,在对其训练效果提升过程中需要根据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日常训练进行详细的训练计划制定,从而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技能,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

参考文献:

[1] 时军霞.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方式浅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3.09(01):26-27.

第4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策略

在过去的普通高中招生过程中,有不少的学校为了收到更多的学费,或者提高学校的体育成绩,通常会采取降低招生分数线的方式,招收一定比例的体育特长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高中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招收、管理和教育,早已不再如过去那般,为着简单的学校利益这一理由,而变成关乎整个学校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的问题。在当前阶段,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高中教育中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与管理,既符合我国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又影响到众多体育高等院校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现状,并针对体育特长生的自身情况,开展最符合其发展的教学策略,是当前高中体育学科乃至整个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现状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中教育对体育学科及体育人才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不仅体育特长生人数不断增加,而且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课和文化课学习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瑕不掩瑜,在体育特长生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方面和文化学习方面。

(一)思想素质方面存在欠缺

意志薄弱,缺乏艰苦奋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是当前不少高中生的通病。由于当代学生的物质条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是一帆风顺,缺少一定的生活历练,这就导致现代的高中生在思想素质方面有所欠缺。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高中体育特长生不仅需要更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还需要更强大的意志力,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但是,从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思想素质发展现状上看,显然没有达到要求。

(二)文化学习程度不够理想

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时间更多的是花费在对体育项目的训练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他们在文化课所花费的学习时间变短,进而影响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和体育特长生在看待这一身份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片面的认为既然是体育特长生,那么锻炼好体育项目就好,文化课程的学习则无关紧要。在这种错误的想法引导下,教师们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自然而然地降低,同时特长生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对自身文化知识的充实与学习。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策略探究

针对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特制定出以下方面的培养策略,用以改变现状,并提升教学效果。

(一)积极转变对体育特长生的认识偏差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实行的基本方针。在高中教育中,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身,都要对体育学科和体育特长生身份有正确的认识。体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至关重要,并不是以往所说的“可有可无”的“冷门”学科,体育特长生也不等同于差生。因此,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管理和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条件和身心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同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开展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训练和教育,从而培养出更加高效、多维的体育新型人才。

(二)注重德育教育

在任何阶段,德育都是教学之本。古语有云:“先成人,后成才”。在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过程中,也要重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德育教育。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自身言行,通过言传身教,为体育特长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榜样。另一方面,教师要针对体育特长生个性的发展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策略,加强对其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三)重视文本兼修,促进体育特长生全面发展

体育项目训练固然是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这并不代表其可以完全放弃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首先要培养他们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兴趣。对此,教师要协调好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和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严格控制训练过程,开展科学、有效的训练,使他们文本兼修,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且任重道远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多维、高效的体育人才过程中,要敢于打破传统、低效的教学模式,转而采取全新、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促进体育特长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志霞.构建“四注重”模式促进特长生全面发展――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2(16)

第5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现状;对策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现状

通过调查得知,文化基础较差是体育特长生在兼顾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最大问题,而多数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除了各种环境的长期影响外,没有养成适合自身的较好学习方法。另外,高中正是青少年身体、心理都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渴望得到重视和关怀,这其中家庭支持和老师的帮助至关重要,外界的积极因素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抗压能力,而各方面健康发展的青少年,将因此受益终身。

二、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成绩的对策

1.高中学校应提高对体育特长生培养的重视

体育产业未来在全国,甚至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而几乎全世界都缺乏高素质的体育从业者。在我国,高中是一个体育人才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之一,高中体育特长生在高中阶段不仅代表学校获得无数荣誉,升入体育专业院校的几率也不低于文化生考取普通高校,有助于提高高中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学校应该对体育特长生统一安排,利用体育特长生的课余时间,辅导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这样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赛前备赛,在高考前备考都无后顾之忧,全力拼搏。

第6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科学选材;合理培养;计划;目标

随着这几年甘肃参加体育高考的人数逐年增加,全国各大体育院校招生的人数又逐渐减少,体育高考的压力将逐渐增大。对于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来说如何在高一新生中选拔和培养体育特长生来说是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问题。我校做为以音体美为载体的特色学校,在办学以来每位体育教师在体育特长生的选择和培养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经验在于这么多年的训练,在学生专业成绩的提高上有很多有效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在体育专业上花费更少的时间与精力;注重体育特长生的选材;要文化、体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文化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合作与交流。下面我就自己通过这几年教学的积累谈谈对体育特长生选材及培养的一些方法。

一、体育特长生的选材

1.必须把文化课放到首位

通过我这几年对往届体育生的观察,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文化课拖后腿而上不了大学,我们的学生自认为考体育,只要体育好就行了,文化不重要。至于个别体育专业素质突出,我们可以另行考虑,因为这些学生可以考高水平运动员,或专业成绩突出,被高校特招进入高校深造的可能。否则文化成绩太弱的学生一律不予进体育特长班。因为这些学生文化成绩差,不是智力不够,而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不好的恶习,进来后会给今后的班级管理带来不良的影响等等。所以,体育特长生的选拔必须杜绝那种单凭运动成绩和体育教师的经验与直觉进行选材的现象。

2.关注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体育特长生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与根本。高一阶段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对事物的感知与认识还停留在表层,情绪控制缺乏稳定性,以感性为主,缺乏正确合理的评价,一旦情绪失控,容易走向极端,不利于今后的成长。因此,要根据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及情绪发展的特点加强情绪教育,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有个强大的内心、集体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3.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

身体条件是指身高体重比、上下肢比例、外形、腿型、脚型、灵敏性和协调性、速度和力量等以及学生的健康程度。这些指数,大多数有经验的教练和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目测和简单的测试来把握。科学选材是运用现代科学指标测试等评定方法选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科学知识,综合的 那些具备从事运动训练先天条件的人来进行训练,并对其未来的竞技能力进行预测,根据医学、生物学标准、教学训练标准、心理学标准和社会学标准进行初选。经过一般训练后,根据学生在训练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再选和定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材率。

二、体育特长生的具体培养

加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大的重要意义。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更重要的是,他们毕业时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因此我校对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方向很明确。因此,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能力的培养

对于体育生的培养,我认为除了必要的专业素质培养以外,学生的组织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这些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无一例外都是一个大小团体的组织者,或者要经常性的组织一些活动、比赛等等,没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是不行的。可能人们普遍认为体育生性格外向,这些能力天生具备,其实体育生中也有很多天性腼腆,羞于在人多时表达自己,不敢在公众场合“发号施令”的同学,培养这种能力要趁早进行,我们老师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转换角色,让这些同学们轮流值日,带领其他同学集合、点名、做准备活动,利用这些机会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给他们机会锻炼自己,让他们为日后的上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学生中更有号召力,这也是对体育生一种负责的教育方法和态度。

2.体育竞赛知识能力的培养

学生选择了篮球、足球、排球等专项后,他们这些项目从比赛形式到比赛规则,甚至是比赛场地数据都是非常关注的,教师应该在把这些相关专项的知识,比如裁判的基本手势、违例、犯规的规定,比赛人员、场地、网高等数据,都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能用所学的技术在比赛中运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该项技术的兴趣。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学生的专项素质会有更大的提高。

3.体育运动保健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身体对训练负荷的不适应,会出现身体某个关节、肌肉甚至是骨骼的疼痛,可能以往老师在训练时只是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正常的,而并没有借此机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运动医学方面的知识,这就产生了缺失。其实学生在训练中受了伤,或者产生其他疼痛的问题,他本身已经从心里爆发了极强的求知欲,老师如果能够给学生讲解一些人体肌肉骨骼关节的构造,教授他们一些按摩缓解疲劳的手法和技巧,以及一些简单的处理运动损伤的办法,学生一定学的认真,接受起来也毫不费力,不知不觉中又帮助学生提高了体育保健方面的素养。

总之,体育特长生的选材及培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有一个系统的教育,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光凭教练一个人难以完成的,只有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积极沟通,学校严格有效的管理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社会需要的体育特长生。

⒖嘉南祝

[1] 李诚志主编.教练员训练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

[2] 刘清黎主编.体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

[3] 邵伟德主编.体育心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第7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一、中学体育特长生德育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德育是指在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发展中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结构整体性的发展。通俗地说学校德育主要是培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如果具有了什么样的道德品质,他的思想认识也会具有这样的品质。中学体育特长生有以下几种生源:第一类是自身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文化课成绩良好,思想品德良好,训练和学习都会自觉执行;第二类是文化课成绩一般,估计考不上大学,体育运动成绩还可以,家长和学生本人同意,高二或高三年级成为体育特长生,只能报考体育类高校,在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怕学、厌学,表现为运动训练积极而文化学习不重视;第三类是体育成绩一般,本人自我感觉体育训练好玩、轻松,在运动场上消耗时间,混日子,文化知识基础差。在现实的学习和训练环境中,体育生中暴露出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心理冲突多、厌学、情绪不稳定、易于冲动、精力旺盛、破坏学校规章制度,具体表现在早恋、抽烟、喝酒等明显的违纪现象,个别体育特长生还拉帮结伙,爱寻衅闹事,斗殴打架,在学校和社会中负面影响较大,致使学校、班主任、家长及同学对这一群体的学生有不良评价。

二、中学体育特长生德育管理方法和途径

1.建立良好班集体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生思想行为及品德教育的主导者。因此班主任要深入了解体育特长生,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制定出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可以推行“中学体育特长生班级德育工作导师制”,帮助他们制订切合个人实际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课任老师利用周末、假期轮流为体育特长生进行课外辅导,指导他们学习“双基”方法,尽量缩小他们与其他同学文化课成绩的差距,树立学习信心。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课组织班干部与体育特长生结对子,利用同学群体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一定影响和教育,有不良的行为苗头时可及时报告,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校的重视、关心和爱护,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才能搞好文化课学习。体育特长生有了搞好学习的信心,再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提高了。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爱心及足够的耐心来对待体育特长生,特别是用有效的方法来教育逃课、迟到,影响课堂教学行为的体育特长“学困生”,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

2.建立一支团结向上、纪律严明的学校运动队

教练员的影响力是指其自身在同队员交往中影响和改变队员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亦指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目中所具有的威望、感染力、号召力和支配力。教练员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教练员要启发队员树立正确的训练目标和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做好文明道德教育,先学会做人,然后才能谈训练。训练的目的是要考大学,争取进入专业运动队,这关系到体育特长生的切身利益。学生明确了训练目的,他们也会要求自己去奋斗,力争完成训练任务。教练员要组织体育特长生参加各级体育比赛,或者有目的地观看体育赛事,来培养体育道德、体育作风,增强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展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教练员还要在平时的体育训练中注重心理训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力等体育精神,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减少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以激发他们的训练动机和学习兴趣。

3.建立多种德育管理体制,实行学校、教练、家长和社会合力管理

第8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体育特长生中长跑训练策略一、在校体育特长生中长跑训练现状

在各学校的体育训练中,体育特长生们几乎每天都会安排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体育训练。中长跑是一项非常艰苦而又枯燥的体育运动项目,特别是在校园里的学生,他们自身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文化课程学习任务的繁重和训练中运动量太大的矛盾,甚至受到体育场地和训练环境的局限性,体育特长生中长跑的训练一直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与矛盾。其次,很多学生在学校坚持训练了一年,由于文化课成绩受到了影响,或者身体状况出现了异常,中途退出了体育训练之列,无法坚持到底。以上都是现阶段各学校体育特长生训练的现状。尽管,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在校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特长生中长跑运动的实践情况来看,目前中长跑训练过程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有待改善的问题与缺点。

二、对提高中长跑训练的有效策略的探讨

要转变在校体育特长生中长跑训练的基本现状,提高中长跑训练的效率,首先要从根本上创建起科学的中长跑训练方案,有了科学的训练方案作为指导,才会让特长生的训练有纲可依。其次,从关心学生训练疲劳状态的恢复开始,尽量给特长生的训练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

1.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

特长生在学校的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天的早晨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或者下午下课之后。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特长生们的身体状态基本处在由训练到疲劳,由疲劳到恢复,由恢复到再训练的一个循环性的过程中运转,这也是运动员中长跑训练中的基本原理。通过这种疲劳的刺激对特长生的肌体反应,从而实现身体运动机能不断提升来取得中长跑成绩的提高。

因此,要确保训练科学性,才能切实提升训练的成绩,这时要求体育老师必须根据中长跑基本原理的进行对整个训练方案合理的调整及规划。把科学的中长跑训练方式、合理的训练时间,加上适当的营养补充进行有机的结合,作为科学的中长跑指导准则,确保中长跑训练的有章有序进行。

2.强化训练活动的科学性

对学校体育特长生中长跑训练的科学性强化,需要从老师、特长生选材和训练手段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规范化的调整和改善。

从训练方面来讲,要求每一个老师都应当具备很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训练的经验,以便于在对特长生的训练过程中掌握实训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对体育训练活动进行长期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在训练方案及训练方法上进行新的突破。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还能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对每个特长生的了解制定出不同的训练学习方案。

从老师对特长生训练手段的方面来看,老师应尽量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营养补充、机能训练和放松运动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的结合,在中长跑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与不足之处,保证特长生训练课程的有序推进。

3.对重视运动员的疲劳恢复问题

运动疲劳是指学校体育特长生在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极可能会面临的一种运动性的疾病,基于上述分析中提到的在校体育特长生在中长跑训练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运动疲劳的周期将会被不断缩短。因此,为了保证中长跑体育训练的有效性及科学性,老师必须对特长生在训练中的疲劳的恢复问题进行足够重视,将体育训练过程中的疲劳的恢复,特长生训练课程之后疲劳的恢复进行综合运用,对缓解特长生的运动疲劳双管齐下,尽量可能地拉长训练中疲劳产生的周期。

4.改进中长跑训练的训练方法

很多学校对特长生的体育训练仍然固守陈规,利用陈旧的方法一个模式的进行体育训练的教学。其实我们了解的体育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要遵循“因人、因地、因时而宜的原则”进行体育特长生培养,合理的规划好训练方案,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还要恰当的控制好四个要点:第一点是体育练习的强度;第二点是训练间歇的时间;第三点是练习的次数;第四点是个体的差异。不同的特长生身体的基本素质不一样,运动水平不一样,因此我们强调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个体来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这样量体裁衣,取得良好的体育训练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目前在校体育特长生的中长跑训练中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训练的不足一方面影响了学校中长跑训练的训练成果,同时也对特长生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体育训练的实践过程中,老师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对实际的中长跑训练活动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改善,从而通过更科学的指导方法,更合理的课程训练活动来提升学校体育特长生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

高中体育特长生是高考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对学生的自身及学生的家庭有所影响,还会影响到高中以及体校的招生质量、教学质量,进一步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和培养,了解现存的教育缺陷,承担应尽的教育责任和教学义务。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教育和发展现状

根据笔者调查,我国体育教育发达时期是由于大学院校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支持和鼓励,其注重体育人才的收纳,对体育生的文化素质要求较为宽松。当时,体育人才的高校录取率非常高。而今,大部分考生由于自身文化成绩较低但又迫于高考压力而选择了体育,然而其对体育专业的了解并不深入。还有极大部分的学生对体育生存在偏见,体育生在学校中会受到冷落或不平等的对待,致使多数体育生出现教育问题,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总结来说,我国体育生目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思想品德状况、文化课学习情况、专业成绩、心理状态。

(一)思想品德状况

由于我国目前还较为倾向文化课的教育,所以对体育生的管理较为宽松,再加上体育生需要参加许多体育比赛,其交流范围比一般学生广泛、复杂。这就会导致体育生的情绪受到一定的影响,通常体育生的情绪较为冲动,面对问题容易受到情绪的摆布,情绪的起伏较大,进而造成体育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例如,打架斗殴等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体育生个人的发展,还会对其他的学生造成影响,且其可能出现的恶劣后果不可估量。

(二)文化课学习情况

根据笔者调查,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体育是由于其文化课成绩较差,为了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生不得不选择体育这项专业。此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学中学校对体育生文化课的不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体育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体育生经常进行体育比赛,身体的负担较大,导致其文化课的学习经常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学校放宽了对体育生的文化课要求。

(三)专业成绩

根据各方面资料的总结和分析,前几年体育特长生的录取分数线有所降低,近几年体育特长生的录取分数线保持平稳,但录取人数有所减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体育特长生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

(四)心理状态

由于体育特长生需要进行大量的体育训练,这就导致这类学生的身体过于疲劳,从而使大脑的机能降低,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文化课的状态差,经常会出现课堂睡觉、课堂走神等情况。这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最终致使一部分体育特长生出现排斥文化课学习、自卑、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现象。

二、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提升体育特长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提高体育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发展情况和发展特点,加强对体育生情绪的控制和教育。依照学生间所存在的个性与不同的性别进行差异性的研究和探索,以此来开发控制和改善体育生情绪的方法。其次,要增强体育生对集体的认识,加强体育生与普通生之间的沟通,使体育生能与集体环境更好的融合。进而培养体育生的责任感、归属感等感情,鼓励其更多的参与集体活动。例如,班级晚会、主题班会、运动会等等。尤其在运动会之中,教师可以鼓励体育生参加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鼓励其为班级争得荣誉,以此来加强其他同学对体育生的好感,也可以加强班级集体的团结性;最后,还要对体育生进行挫折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手段来磨练体育生的意志力。例如,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等等。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为体育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避免体育生出现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

对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日常中着手,教师和家长都要起好带头作用,在小事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心态的变化,注重学生的个人情感,在学生陷入困境的时候及时加以鼓励和支持,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改善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现状

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对体育生的文化课学习现状进行改善:一方面是对非智力因素进行改善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改善体育生对文化课的排斥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更加积极的关注体育生的学习状态,当其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其可能会产生一些急躁、自卑的心理,从而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对文化课的学习愈加排斥。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开发,并且对其优点进行鼓励和栽培,改善学生消极的心理状态。例如,在体育学生学习数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发学生在其他科目上的优势或者对学生所拥有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进行赞扬,以此来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另一发面,教师要根据体育生的特殊性为其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通常体育生希望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然而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使其实现理想的目标。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为学生开辟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擅长的文化课领域内

(下转第50页)

(上接第49页)

获得某一项成功,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改善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态度和观念。

(三)加强体育特长生的专业培训

在这一方面,体育院校要进行教材选择的确立,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对体育生的教材进行严管的质量把关。一方面,要考虑到体育生的文化水平,注意学生所受到的各方各面的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教材的确立,确保学生能够将文化课的学习和体育训练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两者之间相互平衡。此外,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对学生坚毅品格的培养,使其在艰苦的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不会退缩和轻言放弃。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度,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到体育训练之中,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专业素质不强的问题。最后,教师也要注意训练计划的合理制定,确保学生训练的质量。要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科学的训练方案,明确学生的训练目标,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

(四)提高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想法和需求,通过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一心理的严重和加深会导致学生走上歧途,从而出现许多违反道德的行为。为了避免这类现象的出现,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协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反省。一方面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一方面对学生的缺点进行及时的协助克服。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辟多种心理宣泄的渠道。以此来排解学生心中的压力和困扰。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特长生和普通的高中生存在的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其各种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覃坚.高中体育特长生思想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