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劳动实践小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自主教育;学生成长;星级评价
小课题研究要基于教育教学实际,坚持“新、实、小”的原则,其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小课题研究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选好小课题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每个班主任的责任。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形成了一个层层管、层层抓的管理体制,但还是存在重“管”轻“理”现象,表面上看似有组织、有制度、有落实,实际上在这种制度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已愈发下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为此,结合学校“十一五”市级规划课题――《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生评价研究》,我确立了《以星级管理为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这样一个小课题,在班级中推行星级评价管理,初步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管理到自主管理的转型。
二、课题实施的具体过程及方法
1.设立20种星星,包含学生在校生活、校外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各个方面,主要有才干之星、才艺之星、运动之星、诚信之星、发展之星、环保之星、科学之星、感恩之星、快乐之星、劳动之星、礼仪之星、勤学之星、守纪之星、数学之星、文学之星、英文之星、友爱之星、踊跃发言之星、自强之星、自主之星,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班级中建一个高标准的星级评比栏,将20种星星分栏张贴,并贴上学生的名字。每个学生都有一栏,可贴上百颗星,班级中安排两名细心的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所得的表扬和批评。
3.班级成立自主管理导护小组,由班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学习《班级自主管理条例》,学生自主管理积分,记录在《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积分表》上,每两周评选一次,班干部根据《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积分表》《班级学生两周常规导护情况记录》公布积分成绩,学生根据公布的成绩,获得申星的数量,分别是3、2、1。如我有三颗星的资格,这周我没有违反校纪班纪,这两个周我在发言、运动、英文演讲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表现优秀,我就可以申报踊跃发言之星、运动之星、英文之星这三颗星。如果有突出表现还可奖励一星。
4.要求学生每人建立《学生争星日记本》。班主任给每人先发一个星(启明星:表示“我能行”)贴在日记本的封面上,学生每天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做的每件争星事例(家长适当写出评价),以备评选时交流。申报前,对于在两周内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热爱劳动或积极回答问题、守纪律等方面都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奖励几星。
5.我班的星级管理,还与我班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挂钩,班级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具体分配到每一个同学,班级中校服的检查、红领巾的佩戴、花坛的修锄、桌子的摆放、垃圾袋子的整理、卫生工具的摆放等,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人负责。对于在“事事有人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我也总是及时给予奖励;反之,对于破坏纪律、打架骂人等有违规现象的学生,教师可适时适量记录扣分。这样,学生在申报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自己在这两周的表现进行真实的申报。申报结束后,在班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由组员相互评议、审定。获得星级后,由班干部负责把评选出的同学名单记录在《班级争星记录本》上,同时,以星的形式张贴在班级墙壁的星级学生评比栏中,获星的同学在日记本上记录并写出获星感言,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期末保存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班内做好利用星级评比栏激励学生的宣传、解释工作。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注意力要偏向于关注潜能生和表现欠佳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低一些,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也多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能认为这不公平。此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既要讲理也要讲情,他们是弱势群体,只有他们进步了,班级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班级。
2.适当平衡每位学生的得奖数量。如果按一般的方法记量,表现好与差的学生得星数量会相差很大,这样会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实践中除给后进生更多的机会以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普遍奖的方法增加他们的得星数量,如班里得了流动红旗,每人都奖一颗星。
3.强化星级评比栏的作用。得星数量的多少是学生在校表现的综合体现。教师应将学生的各种表现以“星”的形式记录在星级评比栏上,这样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及优秀班干部就有了依据。同时,班主任在期中或期末,也应根据学生星级评比栏上所得星数给学生一些单项奖励,发放一些小奖品,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当先锋。此外,每次开家长会,家长也可从星级评比栏上了解自己孩子得星的数量,从而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依据。
四、 收获与体会
1.学生变了。我在班级中采取的一系列激励措施,在学生中形成了积极争星的局面。学生不管成绩好坏、表现优劣,只要努力进步,就有希望获星。学生争星非常积极。如我班的位在德同学,他在情感上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心灵上得到了尊重,因而成为了一个热爱劳动、热爱集体、乐观向上的好学生。
2.教师变了。以前,少数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由于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所管理的班级班风不好,有时需要采取一些体罚措施来管理。实施激励措施后,现今他们都已能很好地调控班级纪律,班风明显好转,同时感到教学工作也轻松了许多,压力小了许多。
3.学校秩序变了。我校全面推行激励的办法,同学们都留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都在寻找获星的机会,学校的秩序变好了。如班里有同学吵架、打架,就会有同学迅速出来劝开;有同学在外上网,或到水塘边玩等,只要有人发现就会有举报;低年级学生在校园玩积水,随地大小便,做冒险的事,常常有高年级的学生去安抚他们。还有两次学生发现了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给了老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学校的环境更优美了,秩序更井然了,师生队伍更和谐了,教学质量喜人,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开展“小学生星级自主管理”,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真正解放了教师。此活动中,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既是活动的对象,又是活动的主体;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英]赫胥黎 .科学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现状:有关统计显示,农村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城市学生成绩高,而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城市学生弱,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如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不知道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得体等。分析当前小学口语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障碍,我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不会说:这种情况多出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且在课堂上“问题”少,语言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2、不敢说:因为紧张的心理或因为保守的心理而不善于表达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一部分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会表现出紧张、拘束的情绪,怕答得不好被人笑话,因而常常沉默是金。
(二)反思:
1、教师轻视 口语交际课既无识字任务,也无阅读任务,让学生随便说说,没必要设专门的课进行训练。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口语教学策略、方法和评价手段,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家长漠视 在家长的眼里,只有学生的分数,学生会不会说,敢不敢说,一点儿不重要,他们能为学生做的就是穿暖吃饱。
3、学生无视 由于农村小学生生活圈子窄,见识少,性格、心理素质又千差万别,在他们的心里,语文成绩好就是写好字,背好课文,认真完成书面作业,考试考高分,他们无视于口语交际,对于口语交际这一块如同一张白纸。
(三)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标》中的1―2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阶段目标中有一点强调:“让学生有表达的自信,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课题的确立:针对在农村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们缺乏自信这一现状,特确定本次的研究课题为《在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自信》,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探讨如何在活动与实践中、在怎样的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想说,敢说。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在《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研究课题《在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自信》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1、从小学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看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2、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的提高与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3、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活动化、实践化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1、研究方法;本课题拟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2、研究对象;2014届一班全体学生
3、研究时间;009年月12月――――2010年12 月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成果
(一) 对口语交际能力中培养自信的认识
1、“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借助听与说的技巧与他人进行交往、交谈,从而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听的能力、思维理解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自信能促进成功,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那么,要在小学低年级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就要着眼于培养小学生乐于倾听、善于表达的能力,并能克服与人交谈时的心理障碍,消除胆怯的心理,能大大方方,胸有成竹地进行口语交际,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
(二)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自信遵循的原则:
1、双向互动性原则: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活动中完成口语交际训练,从而增强口语表述能力、交往能力、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能力,形成口语交际能力。
2、灵活应变性原则:必须密切地关注对方的言语所表达的意思,作出灵活的分析、判断,从而拿出相应的对策。
3、生活实践性原则:口语交际训练应表现出生活实践性特点,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现实生活实践的体验,以此积累交际经验,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自信。
(三)探索在口语交际中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1、营造和谐氛围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 因此,一方面,课堂上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 ,多些表扬,少些批评 ,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 ,要多以奖励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2、利用常规语文课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语文教学中,依据小学生认知的特点,利用教材优势,抓住课堂这一阵地,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能孤立地进行,它要与字、词、句、段、篇的教学相结合,并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3、家校配合,培养自信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上学前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形成,是家长辛勤劳动的成果。上学后,孩子一半的时间在学校,一半的时间在家庭。家长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与否,参与与否对学生影响极大。我们根据学生实际经常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比如汇报当天的学习情况,把每天在学校、班级、路上、书上、电视、网络所看到的、听到的最感兴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这样既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研究的效果
(一)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明显增强:2010年10月中旬,我们在三年级进行了“成立小剧团搞课本剧表演”的报名工作,主要是为了测试学生自我表现的信心。评定分为三级:A、不想参加。B、想参加,但怕不会表演。C、想参加,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表演得很出色。统计结果如下:
(二)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明显提高: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一年时间中,学生交际意识、交际兴趣增强,交往能力明显提高。
(三)家长观念得到改变,对口语交际更加重视。对此我们设计了调查表:家长反馈表
(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在一年的研究实践中,我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自身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对课题研究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撰写材料、论文的水平越来越高,同时,科研意志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撰写的论文有3篇分别在省、市、县获奖。其中其中《在农村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胆量初探》在四川省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获一等奖。
五、研究中的问题和思考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还有如下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1、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并不单纯是语文教学的问题,它也涉及到其他学科,目前本课题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语文教学的经验操作阶段,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关键词:少年宫 德育 实践体验
一、有效践行德育,助力素质教育
少年宫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在课余和学校以外的广阔教育空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通过“校外德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充分发挥少年宫独特的教育平台作用,拓展校外活动空间,搭建多样的活动平台,改变单一的说教,突出实践体验,面向区域推进,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主动发展的活动空间。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游赏园林享受天人和谐、光风霁月,漫步阡陌品味辛勤耕耘,植出坚韧;走进社区,义卖捐助,奉献爱心,歆嗅赠人玫瑰之芳馨;走进企业,亲历实践,谂习企业文化,感受科技的奥妙;走进军队、走近英雄榜样……精彩纷呈的校外德育活动若流光溢彩的琅\串成珠链,熠熠生辉。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见闻实践中体味、思索、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性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当道德被学生自己去追求、体验过后变成独立的个人信念时,便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二、搭建体悟平台,践行无痕德育
1.平台之――思辨平台:寓教于激情飞扬的辩论赛
开展槐荫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辩论赛,为学生搭建思辨平台。在赛制和辩题上别出机杼、努力创新,引导中小学生在语言和思维的较量中获取智慧、感悟人生、思考社会;活动的开展经历了三次造势,体现三个层次。第一阶段,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征集辩题、评选最佳辩题,从“老人跌倒了该不该去扶”“成大事者拘小节还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校园生活该勇于创新还是墨守成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还是子女”“小学生应不应该和同学聚会”等等,这些辩题可以看出学生在洞察社会、思考社会现象;第二阶段,引领学生深入思考,领悟内涵,学习辩论技巧,充分备战;第三阶段,创设辩论舞台,以校为单位组建参赛队参加辩论,赛场上时常听到妙语连珠、掷地有声、语出惊人,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唇枪舌战中,学生们对问题深刻的剖析与理解。活动持续一个月,掀起了一次次,同学们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深刻认识,寓教于激情飞扬的辩论赛季之中。
2.平台之――体验平台:寓教于快乐的实践体验中
(1)开展槐荫平阴青少年交流体验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平阴农村,体验农村的学习与生活,同学们与平阴的同学一同上课,互通有无。走进农家院饮食起居,品尝特色小吃。来到田间地头,与庄稼对话。蘑菇洞中成群的蘑菇,美术厂里精美作品的制作流程,都让城里的孩子们目不暇接,充满了好奇。最为记忆犹新的是十几个村庄仅有这一所小学,校车每天接送孩子们上学,一圈下来几个小时,农村孩子们上学的艰辛震撼着济南的每一位师生。同学们在两天的体验活动中开阔了视野,懂得了辛勤劳动的内涵。体验最真,教育无痕。此项活动已在济南教育电视台播出。
(2)槐荫区青少年大型义卖活动在济南市森林公园隆重开展。来自全区41所中小学校在卖场设立了店铺,共有3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学生们提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义卖物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校特色社团的优秀作品;一类是久置不用但仍有利用价值的物品,如文具、书籍、玩具、碟片、装饰品、自己创作的DIY小物品等。学生们还给自己的店铺起好创意店名,准备好广告宣传语、宣传海报、展板和绶带等宣传物品,并提前安排好了售货员、收银员、推销员、导购员和现场制作等人员分配。义卖活动一开始,便十分火热,小推销员们有的吆喝,有的讨价还价,有的专心制作,有的折扣赠送,忙的不亦乐乎。他们用热情的服务和礼貌的接待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买家,在场的家长、游客、老师和同学们争相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购买,场面非常热闹。
本次活动共筹集义卖款6345.6多元,领养树木96棵,活动还评出了“优秀店铺”“爱心小天使”“义卖小明星”“义卖能手”和“义卖达人”等多个奖项以鼓励学生。所筹款项还以学校的名义在森林公园中领养爱心树,并挂牌进行宣传,形成了槐荫区教育局的“爱心护绿专区”。在活动中同学们始终洋溢着灿烂的欢笑与激情,他们乐于爱绿护绿,乐于为泉城增添一分绿色,乐于团队合作,乐于与伙伴交流互助,将德育寓快乐地实践活动中,再次展现了校外实践活动的德育意义。
3.平台之――表达平台:升华情感
开展了诸多活动之后,我们反思了教育效果。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会发现感动无处不在,最美就在身边。我们创建表达平台,让学生真情表达,升华活动内涵,反馈活动的教育效果。“七彩阳光・身边最美”系列活动”――“身边最美,诗文诵读”及“身边最美校园文学艺术作品征集活动。20多所学校,987篇师生作品参加活动,作品通过歌词、诗歌、散文、记叙、书信多种文体,抒发了进取、感恩、责任、自立……种种真情,发于内心,流于笔端,内涵丰富、感人至深。槐荫区美在槐,韵在槐。诗文展现了槐荫孩子们槐的气质,槐花的美德―奉献、芳雅、质朴、纯真。我们从中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将其集结成《槐花集》。供更多的孩子品读。
4.平台之――多样平台:渗透德育
少年宫的《槐花报》是面向全区青少年的校外教育读报,通过报纸向学生提供美文阅读,透过文字影响学生;每周下午的公益课堂开设剪纸、面塑、民族舞蹈等特色课程,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实验开展两年以来,我们不断探索,德育活动改变常规不断创新,从校内的有限空间走向广阔的大社会,改变说教为快乐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能以体悟、感受、自省等自我生成性途径发挥出了独特的德育功能。研究提升了课题组教师校外活动的策划能力及创新意识,推进了少年宫的校外德育工作。课题研究在区域德育教育工作中做了一个尝试,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他山之石
行走在课题研究的路上,有许多困惑,很多迷茫,但是我们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深入的研究必须学会思考,努力前行;研究需要借力,不仅要凝聚全课题组的力量,也需要借力于专家。借力需要创造机会,也要抓住机会。在一次心理研究讲座会上,我见缝插针,请教了省市教科研专家,解决了许多关键的困惑。
象山县实验小学
关于申报省示范小学的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象山县实验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已有百余年历史。曾数易其名,1986年命名为实验小学。学校于2004年9月迁入新校址。新校址占地87.6亩,建筑面积22000余平方米,总投资4089余万元。学校拥有48只普通教室,30只辅助教室,实验楼、行政楼、体艺馆、图书馆、报告厅、运动场、餐厅等一应俱全;学校还配有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音响系统、通讯系统和多功能教室、语言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普教仪器等均按I类标准配备,简易多媒体进教室。目前学校的环境、校舍、设施堪称省内一流。
学校设计规模48班,现有学生1664人,31个教学班。教职工84人(其中3人内退),平均年龄37岁,学历全部合格,高学历占86%,中级以上职称49人,其中市名师名校长2人,县名师2人,市骨干教师1名,县骨干教师5名,省教坛新秀1名,市坛新秀3名,县教坛新秀17名。
几年来,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奉行“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长期致力于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认真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各项措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象山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亦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市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等。
二、学校工作回顾
(一)科学管理,营造拼搏氛围
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学校始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本着“教学为核心,学生参与为中心,教师提高为重心,学校发展为准星”的工作思路,实行“常规工作制度化,特项工作课题化”的管理模式,施行“分工协作、层级负责、任务到人”的垂直管理责任制,力求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方法民主,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在德育上,建立了以“合格、良好、优秀”三级班集体达标为载体的德育一体化研究,开展“五自争章”和“一日常规监督制”活动,构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目标明确、内容有序、教育为先、养成为主、讲究实效”的德育体系。在学科教学上,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策略,构建了“小学实践型教学”的研究,确立了研究与实践操作框架和运行方式,课内在“提前、渗透、拓宽、自学、分层、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思路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学、问疑、探究、交流、运用”的课堂教学基本程式;课外大力开展学科课外延伸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在师资培训上,围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一主题,坚持走校本培训之路,坚持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思路,创建了以校总课题为载体,融学习、上课、科研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采用“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小结”的循环方法,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平时严格按“三级、一评、一考核”制度来保障师训工作的展开,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在人事管理上,坚持“民主竞争、德才兼备、人尽其才”原则,采用工会主席直选、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教学岗位聘任,教师职务评聘分离等多种措施,把学校的民主管理推向前进。
(二)德育为先,培育一代新人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我们根据德育自身的特点及新时期学生心理特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德育创新”,使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劳动、文明礼貌、社会公德、艰苦奋斗等教育时时闪烁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是拓宽行为规范教育的新路子,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行为养成、行为规范”教育上。学校制订了《象山县实验小学学生常规手册》一部,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把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作为落实规范的有力措施,使“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认知方面,要求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认识自己;在情感方面,启发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达到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目的;在行动方面,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自我调节的习惯。为此,学校在班集体建设上开展了小学生自主发展班集体三级达标活动——即“合格班集体”、“良好班集体”、“优秀班集体”三级评定活动。其基本操作程序为“定标——达标——验标——认定”。这样,大大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我校的行为规范达标班为100%,优良班集体为80%。
其次是以活动为载体,实践公民道德教育。我校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力求把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内容,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容。使公民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做到五结合:即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开展争做“社区小主人”活动;与科技活动教育相结合,评比“科技新星”;与学校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跟父母学一手”活动;与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相结合,让每个同学成为文明小使者;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每逢寒暑假,政教处、少先队均安排以“实践公民道德”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此项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2002年6月,我校顾晓岚同学获省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同年12月顾晓岚事迹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生实践公民道德10个最感人故事奖。同年,王谱绚、邵贤俊、顾晓岚同学获市青少年英才奖。
第三是构建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单靠学校一个点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德育教育主线。并建立了校、班家长委员会,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为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与派出所、当地驻军等单位签订协议书,建立了警民共建文明校园关系。同时还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各类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它们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教育场所。并聘请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为校外辅导员,让他们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天天向上。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由于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学校少先队组织自1981年开始连续被评为省“红花少年”先进集体,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先进集体、省少先队活动先进集体、省“创造杯”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省雏鹰红旗大队。
(三)育人为本,造就学高之师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来抓。
师德是“灵魂”。我们以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为依据,制订“师德公约”,在教师中开展自尊、自爱、自强竞赛活动,把对学生的爱作为教育的基础和从教的动力。1997年,学校还编制了《学校行政规章举要》,详载各级岗位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并选载现行国家的政策和教育法规,倡导“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训,“严谨、勤奋、团结、文明”的校风,“敬业、精深、求是、创新”的教风,把“师德”的含义从爱生扩展到树立主人翁态度,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始终把教师的发展同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看得同等重要。十分强调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学习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习现代的信息教育技术等,逐步实施《实验小学教师学科训练方案》。在校本培训中,坚持从学校和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育行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坚持以教师的自学、探究、合作研讨辅之以他人指导帮助为主要形式;坚持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结合教育实践进行。通过“教学基础达标活动”和“教师特长专项训练”,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写教案——上课——交流——写论文”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公开课评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写字、简笔画、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专项培训,促使教师深入钻研业务,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实施“名师兴校”工程和“名师带徒”策略。学校出台了《实小星级教师评选方案》和《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以培植名师为契机,抓点促面,加强了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实现了师资整体素质的再优化。“名师兴校”工程的另一重点,是实施“名师带徒”策略。学校积极实行“骨干带徒”制度,把师徒的业绩和荣辱紧捆在一起,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几年来,教师的论文在县级以上发表、交流或编入文集的共计120余篇(其中全国一等奖3篇)。本学年县、市级课题共结题6项,其中林彩球、励赛斐、舒静、欧绪成四人合作的《小学阅读开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课题获宁波市首届基础教研系统成果三等奖;吴伶俐的《教学生学会学习——小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获县一等奖,市三等奖;舒静的《开放性习作评价初探》、许照春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水平》两篇论文分别获市一等奖和三等奖;励赛斐的《下水文——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特殊作业》一文获宁波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并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第9期上。鉴于学校师训工作成绩显著,于2000年和2002年学校两次被市教育局评为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四)科研兴校,追求优质教育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是学校工作的主题。为此,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增加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做到教研内容课题化、教研手段科研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把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纳入教育科研体系。学校制订了《科研工作条例》、《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规划领导小组,建立了校教科室,具体管理各级立项课题及指导全校教师教育科研实验和理论研究。
在“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的具体要求下,我们按教师的能力与特长,合理地把教师按课题组合。目前全校共有立项课题31项,参与教师66人,占专任教师的84%。其中校级23项,县级5项,市级2项,省级1项,形成了省、市、县、校四级课题网络。并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一个“学习——实践——交流——小结”的研究程式,使教科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对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严格控制,每年召开选题会议,确保科研的正确方向;定期检查《教育科研实施记录》,举行各级课题阶段性汇报会,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坚持“科研围绕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科研为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充分发展服务”是我们开展科研工作的理念。为了推进科技工作,我们开展了《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的研究(省立项课题);为了激励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们开展了《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市立项课题;为了潜心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小学“实践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市立项课题);为了激发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小学实施成功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市立项课题)。让科研成为深化教研工作的指路明灯,使教研成为科研工作的广阔天地。至今我们已初步形成“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尝试探究——合作讨论探究——发现知识——检测——评议——延伸”的“实践型”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于1986年定为省级电教重点学校,1996年市电教馆定国“宁波市电教实验学校”,1997年后,学校先后被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各类学校科技活动及其师资培训实验学校”、“九五”教育科学《东南沿海地区小学道德启蒙教育及小学生品德心理研究》课题成员学校。几年来,学校《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研究成果荣获省普教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城镇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探索》等11项科研成果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校因此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993—1994年和1995—199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五)发展个性,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学校中能够充分地学习和发展,促进个性社会化,从而全面提高素质。我们深深懂得,要使学校跻身于先进行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
科技教育结硕果。科技教育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源远流长。1978年,为了响应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从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号召,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坚持一年一次“爱科学活动月”,在爱科学活动月内,要求每个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读一本科技书籍,讲一个科学道理,制作一件科技作品。坚持一年一度的学生科技创造发明成果及科技小制作作品展览,至今已举办“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作品展览27届,获得各级各类小发明奖的作品计有209件,其中县级83件,市级96件,省级25件,国家级5件。1987年学校被评为省、全国科技活动先进单位,2002年6月,学校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为了继承和推广这一优秀的办学成果,学校适时地提出了科技教育的新目标:夯实“三小”基础,拓展科技教育内容,创造科技教育新特色。学校以《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创造发明、环境科学、科幻画、三模等多个兴趣小组,既抓普及又抓精品,广泛开展科技活动,使本年度的科技教育在小发明、创新方案、科学论文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年来,举行了“人类未来科学技术活动周”,科技之夏、科技之冬评比。在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俞秉彦、学的《赤潮对象山港海域影响及预防》获三等奖,同时又获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希望奖”,学校也因此获海尔洗衣机一台;在省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两件作品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有3件作品被作为精品选送市参赛,占全县中小学作品总数的六分之一;在县首届中小学“三模”竞赛中,我校获团体第五名,有7名同学获单项一、二、三等奖;全校共有3篇科普论文、生活妙点子、小发明设想发表,3篇环保论文在县里获奖;科技论文《关于南大河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获宁波市小学生“珍惜、爱护水资源”二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艺术教育展个性。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提高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从1986年起,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推进和强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开设了文艺班,成立了“红领巾艺术团”和器乐、书画、手工等十多个艺术兴趣小组。于1992年,学校还结合音乐教学改革,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全校一千余名学生迅速掀起了学习乐器的热潮。为了诱发学生的兴趣,学校还邀请了号称“世界笛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陆春龄教授为学生作了精彩的表演,举行了笛子大奖赛,组织“革命歌曲学唱月”活动。1993年在省“班班有歌声”录音比赛中获二等奖。我们还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琴、棋、书、画、舞训练班,形成班级艺术教育特色,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受到美的熏陶。为了创设一个能使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校还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期间,举行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编织、剪纸等作品展览,举行“小学课本剧”会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童年的幸福,在活动中拓宽知识视野。学校书法小组每年均有多幅作品参加县、市、省、全国展出,共有67人次获奖,其中全国级28人次。1993年茅毅博、屠威均获全国小百花杯少年儿童书法一等奖,王东升于2001年获全国小学书法大赛金奖。学校美术小组创作的作品有40幅曾分别在县、市、省、全国得到展出。《石浦无核桔大丰收》、《反腐蚀》等五幅作品被编入《宁波地区少儿画册》,有的还在《浙江日报》上刊出,《黄鱼大丰收》荣获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还被选留在全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长期陈列。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陶冶了本校学生的情操,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培育了一批艺术新苗,也推动了我县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体育活动显特长。我校是省、市田径传统学校。在2000年宁波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中,我校学生分别在田径、举重、射击等项目上共获得6.5枚金牌,为象山代表队出了一份力。2003年在嘉兴市实验小学举行的省传统学校田径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六名,并被大会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2003、2004年参加市传统学校田径比赛,分别获得第六名、第八名。体育运动的成绩,是教练员用汗水换来的,他们业余训练时做到“三心”即恒心、爱心和奉献的心,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发现苗子,及时做好学生与家长的工作向上一级体校输送,并做到送一个成功一个。目前我校计有14名队员在八一少年乒乓球队、上海体院少年乒乓球队、省体育运动学校、市少体校受训,既为上级输送人才,又为学校获取各项运动成绩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积极做好正常性体育工作的同时,还利用重大的体育活动期间,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家长、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学校的体育工作。比如在2001年7月13日,距奥运会选定2008年主办城市还有100天时,全校1800余名师生在80米的长卷上举行绘画、签名活动,由县邮政局免费寄往北京奥申会,期盼北京申奥成功。又如在200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在步行街最热闹的地方举行“巨鹰杯”乒乓球擂台赛,让社会上乒乓球爱好者跟学校乒乓球小选手进行球艺上的切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选手的球艺,同时还能激发起乒乓球选手锻炼的积极性,让社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
由于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度获宁波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学校田径队被评为先进团队。2003—2004年度被评为宁波市传统项目先进学校。最近还被推荐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三、指标达标情况
(一)学校管理
1、学校始终以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育人民满意的孩子”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教育法规和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此项达标。
2、学校实行“常规工作制度化、特项工作课题化”的管理模式,试行“分工协作、层级负责、任务到人”的垂直管理责任制,班子成员大都为县内顶尖骨干教师,他们各怀所长,都有独立组织指导工作的能力,平时工作开展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条理清楚、管理规范。此项达标。
3、校长是宁波市首批名校长、教学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分别参加过省、市中小学高级研修班学习,长期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平时能任教一门课,联系一个教研组,承担一项课题,且有多项课题成果在省、市、县获一、二、三等奖。此项达标。
4、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以科技教育和传统教育为载体的师生人文素养尤为突出。此项达标。
5、“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也是学校师德教育的核心课题。全校教师树立了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明确爱生是师德的灵魂。近年来没有发生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此项达标。
6、学校建立了符合教师素质发展的评价机制,每年对教师进行“德、勤、能、绩”的量化考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内星级教师的评选。学科教学质量只是考核和评选的一个方面。此项达标。
7、学校建立对学生全面素质考评制度和特长生考核办法,注重过程的测评,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相结合和不同形式的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绝不采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此项达标。
8、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行为习惯的训练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健全安全防范、检查制度。近三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学校也无安全隐患。此项达标。
9、学校收费规范,严格按宁波市“一费制”规定收费,无乱收费现象。
(二)教师队伍
10、全校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81位教师中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69人,占教师总数的85.2%,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有41人,占教师总数的50.6%。教师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较合理(男女结构欠合理)。此项达标。
11、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学校配有音乐教师4人、体育教师4人、美术教师4人、外语教师4人、计算机教师1人,满足平时教学的需要。此项达标。
12、学校教师奉行“敬业、精深、求是、创新”的教风,坚持“先教人成人,后教人成才”的教育观和“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学生观。绝大部分教师一般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此项达标。
13、全体教师能胜任本职工作,大多数教师能上县级以上公开课,各年级各学科都有在本地影响较大的骨干教师,其中市名校长1人、市名师1人、县名师2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1人。此项达标。
14、学校教师科研意识强烈,大部分教师掌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目前学校有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县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20项,有66人参与课题研究,占专任教师的84%。此项达标。
15、学校把建设一支集学习、实践、探究为一体的教师团队作为校本培训的目标,建立了以校总课题为载体,融“学习、课堂教学、教科研”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制订了近斯和中长期师训计划,开展了“二级一体”的校本培训。此项达标。
16、县财政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基本工资及县级以上的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性补贴、津贴和奖金等。此项达标。
(三)办学条件
17、学校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在校生2160人(现有31班,在校生1643人)。学校占地面积50954平方米,生均23.59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0平方米,生均9.89平方米;绿化约24000平方米,生均11.11平方米。学校的办学规模、用地面积、校舍面积、建设标准、环境配套及体育活动设施等已通过省标准化学校一级标准验收。此项达标。
18、教学仪器设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音、体、美教学器材设施、卫生器械设备达到省规定一类标准;劳动和劳技课教学器材没有到位,劳动基地和劳动实习场所尚未建立,图书生均还不到15册;学校食堂、饮用水源及厕所等符合卫生部、教育部有关卫生标准或要求。此项基本达标。
19、学校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达到县规定标准,日常公用经费的来源除收取杂费外,其余由财政预算安排。此项达标。
(四)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及教育质量
20、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相继开展了“三级班集体达标”的研究和“以班集体三级达标为载体、德育一体化”的研究,力求以学生个体行为达标为基础,全员参与为保证,把德育落实于各科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此项达标。
21、学校是县新课改的试点学校,其间学校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在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致力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内容上提出:“提前、渗透、拓展”的改革思路,方法上提出“分层、自学、创新”的改革举措,建立了“自学、问疑、探究、交流、运用”的主体性课堂教学基本程式和“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延伸的一系列方法,且效果显著。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此项达标。
22、学校教研活动按“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小结”的方法循环往复、正常有序地进行;校教科室定期汇编《教海探航》校刊,刊出教师的教学、科研文章。此项达标。
23、学校有中、长期的教学科研实施方案,也有每学期的实施计划,且有较完善的科研档案;学校订有报刊61种,工具参考书135种之多,并配有教师电子阅览室,教育教学和科研信息资料较齐备。此项达标。
24、学校本着“整体综合优化与单项专题研究并进”的精神,坚持校本研究,多项课题在省、市、县获奖。科技教育是我校的传统特色项目,曾被宁波市誉为市基础教育的“五朵金花”之一,从78年至今学校共举办了27届科技作品展,展出作品25000余件,其中70余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等竞赛中获奖,《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成果荣获省普教科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推动了我县科技教育的蓬勃开展。此项达标。
25、根据省、市、县有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文件精神,学校制订了《实验小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意见》,保证了学生每天6小时的在校时间和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生课业负担合理、适当,教育质量高,学生品行好,真正收到了减负增效的效果。此项达标。
26、学校随机编班,没有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之分。此项达标。
27、十几年来,学校无流生。此项达标。
28、学校重视推行使用普通话,并将普通话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语言,专任教师普通话该达标的全部达标。学校是宁波市“写字教学实验学校”,有良好的写字规范教学基础和氛围。此项达标。
29、学校积极利用校外德育基地,建立了家委会,创办了家长学校、法制学校和警民共建组织,并以“县烈士馆”为德育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显著,多项社会调查报告在省市获奖。此项达标。
30、学校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聘任校外辅导员、邀请专家讲座、施行师生结对帮扶等办法对少数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转化工作。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率高,无违法犯罪现象。此项达标。
31、学校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采用党员结对、学杂费减免、慈善捐助、个别辅导等办法和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此项达标。
32、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学校的传统特色,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建立特长生评选制度,平时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和场地,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假日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信誉得到社会、家长和领导的认可和肯定。此项达标。
(五)示范作用的发挥
33、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尤其被命名为实验小学以来,她是象山小学教育的缩影。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音、体、美、劳技教育等方面无不走在全县的先列,特别是科技教育、艺术教育、教科研和师资培训等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也为兄弟学校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教学骨干。此项达标。
34、结对帮扶、加强校际间的合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几年来,通过送教下乡、派员指教,挂职培养、跨校带徒等措施,与兄弟学校展开合作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象山县实验小学
2005年6月
象山县实验小学
创建浙江省示范小学
申
报
材
料
二OO五年六月
目 录
1、浙江省示范小学申报表
一、提高教师素质,凝聚精神,是实施爱的文化教育的基础
1.实施三大工程,提升专业素质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何谈高质量的教育,又何言爱的教育?因此,我们首先致力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1)实施“星级教研组建设工程”,营造竞争、激励的氛围。一是学校按照教师任课年级,将全校教师共分成11个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可以通过竞聘当选组长,任期一个月。组长在任职期间,主持本组全面工作,在落实学校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创新性特色工作,并享有一定的组长津贴。小舞台,大世界;小题目,大工程。持之以恒的组长轮换制给每位教师提供了独立工作的空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在组长交接仪式上,老组长进行本月工作总结,新组长进行下月工作的谋划及承诺,很多创新性的思想在各组的工作中得以呈现,每位教师都释放着前所未有的朝气与活力。二是每月进行星级组评价,设有涵盖日常工作的五颗“必争星”:团结协作星、敬业守纪星、环境整洁星、教研教改星、平安和谐星。还有体现创新性工作的“力争星”,如特殊奉献星、科研成果星、特色成效星。评选方式首先是组内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学校星级评价小组进行校评,最后综合评出各组得星数。这两项举措,搭建了教师群体竞争、个体竞争的平台,不仅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而且让教师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学校工作重心突出且特色纷呈。教师在参与中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体验着竞争中成功的快乐。
(2)实施“青蓝工程”,营造青年教师奋发向上的氛围。“青蓝工程”的命名缘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名句,是寄希望于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近几年来,学校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增加,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他们在学校中都承担着主要的工作,可以说,他们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尽快成长,自2005年起,学校启动了提升青年教师素质的“青蓝工程”。对他们的培养采取“四步走”的方法,具体内容是:一是拜师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二是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基本技能展示活动,开展“三字一话一机”过关验收和竞赛活动。四是素质比武活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青蓝杯”课堂教学比赛,第二学期进行“青蓝杯”综合素质比赛,包括教育理论考试、话题论文、即兴演讲、三笔字、微机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六项内容。比赛的目的是激励教师成长,发现教师教学所长,为此,比赛设奖都具有欣赏性与鼓励性,如优胜奖、最佳设计奖、教学特色奖、最佳机智奖、最佳课件设计奖、最具创新奖等,一张小小的校级证书,代表了同事的认可,代表了自己的成功。
(3)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专家型的师资队伍。骨干教师是一股坚实的力量,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他们迅速成长为名师。学校采取了以下步骤:一是学名师。提供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走近名师、感悟名师的教育思想,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二是打造名师。压担子,任务驱动,并通过骨干教师的引路课、特色推广课、下乡送课、异校课堂交流等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迅速成长。三是历炼名师。尽可能为教师创设参加大型教学比赛的机会,让教师实现跨跃式的提高。
2.凝聚四种精神,塑造队伍风貌
一个学校的发展靠的是一种精神,是凝聚在每个教职工身上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教师群体的精神状态是学校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我们重在凝聚校园的四种精神。一是振奋昂扬的气质精神。学校坚持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天一次的教师爱之舞、每周一次的个性娱乐活动、每月一次心理健康辅导、每学期一次魅力教师评选。二是和谐融洽的团队精神。学校是一个团队,团队形成了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个团队就会有朝气。团队成员彼此间紧密团结,配合默契,在日常工作中,在突击任务时能想到身边同事的发展与集体的荣誉,就会全力以赴。三是求真务实的草根精神。我们一直把求真务实作为对全体教师工作的引导与激励,要求他们做到“六实”,即基础要夯实、学习要求实、研究要踏实、教学要扎实、追求要平实、做人要诚实。以这样的要求引领,以这样的要求鼓励,以这样的要求评价,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作风在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体现。四是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学校努力建立以奉献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要求教师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各自发挥长处优势,从长处优势起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积极参与研讨交流,在交流切磋中取长补短;主动帮助与合作,在帮助别人的合作中提高自己。我们就是靠着全校上下团结一致、永不服输的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办学之路。
二、提升爱的文化教育能力,是实施爱的文化教育的关键
1.通过爱的知识学习,提高教师对爱的认识
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并用自己的爱心去熏陶学生,用发自心底的关怀去温暖学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时每刻都要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来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夏尊翻译的《爱的教育》,到陶行知、斯霞、霍懋征、李镇西等一代教育家对爱的教育的实践探索,教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思想被震撼的过程。教师在提高认识的过程中,自觉改变着日常的教育行为,并付诸爱的行动:关爱学生、关心家人、善待同事、关注学校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开展“爱的文化教育的意义”大讨论、“爱在身边”故事会、“爱的文化教育先行”讲演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教师对爱的认识。
2.通过爱的文化交流,提高教师爱的能力
为了引导教师学会理解、学会感受、学会提升,学校每学期举办“爱的文化艺术”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学会了如何用爱解决日常教育问题,如何用爱实现与学生的感情沟通,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如何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富有智慧。
3.通过爱心十修炼,提升教师爱的素质
“爱”是一种教育力量,更是一种艺术。为了提高教师爱的艺术,学校开展了爱心修炼活动,提出了爱心教师“十修炼”,力求通过具体的训练,进一步丰富教师爱的情感,提高教师爱的艺术。
三、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是实施爱的文化教育的杠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如何把爱的文化教育做深做大,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生长点,成为学校的品牌特色,我们开启了课题研究工程,在专家的引领下,确立了学校的科研课题,引领教师走上了科研之路。为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学校提出了课题研究三大行动,即:读书报告会、课题研讨会、课例研究会。我们已经形成了“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良好风气,并做到学习、研究、教学三合为一。
1.在课题研究中,让教师进行读书学习
过去,我校的教师虽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但缺乏研究意识,不注意经验的积累和反思,漠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现象,与许多好经验、好方法失之交臂,对许多事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进行课题研究,就要有教育理论做指导,否则研究就是浅层次的重复。要掌握教育理论,就要学习读书。伴随课题研究的读书活动,我们掌握了许多教育理论,拓展了知识的边界,优化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能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思考,表达并记录对教育的感触。学校要求教师要围绕研究课题选择学习内容,针对研究中的问题深入学习,通过写学习笔记和研究随笔,对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2.在课题研究中,让教师进行教学实践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精彩也在课堂。因此,学校把课题研究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定期进行教学实践的课例分析研究,在课例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学习、研究的成果。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小学生上课学习缺乏热情、学生之间不合作、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教学策略”等方面的著作和文章。因此,根据我们学校的特点,提出了爱的文化课堂的六要素。
(1)呵护性。呵护学生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热爱学生,做到真诚、热情、鼓励、赞美,目的是打造快乐、充实、幸福的课堂。
(2)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自主、主动和创新的课堂。
(3)培育性。追求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学生有关真善美的知识和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的培育。学生追求真善美,就会避开假丑恶,造就幸福人生。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奖励、赏识,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使学生形成追求科学、真理,追求正直、品味,追求有序和谐的能力,打造生成、体验、审美的课堂。
(4)互。互助是建构“共生”“共存”的平等和谐关系的基础。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通过创造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与学生互动,在反思、研究、学习中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各自经验的基础上,在他者中发现自我,在自我中发现他者,在互助中达到视野融合。教师要通过引导、启迪、帮助、欣赏,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打造沟通、理解、启迪的课堂。
(5)差异性。教育的终级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和爱好进行教学,做到宽容、赏识、关爱,使其获得有差异的成功,打造承认差异、发现差异、发展差异的课堂。
(6)成长性。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树立自信心,使学生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情境中得到释放、展现,打造潜能、健康、智慧的课堂。
另外,我校在爱的文化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师生交流要带着微笑;内容讲授要带着激情;提问质疑要带着鼓励;导学达标要带着信任;训练反馈要带着竞争;活动设计要带着发展。
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营造了“在研究中读书,在读书中提升,在研究性的教学中发展”的氛围,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教师学会了读书、观察,注重积累,深入思考。教师在研究教学问题中写下了教学体会,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进教学,提升了自己的事业境界。学校正在走向对教育现象深入观察、思考、研究的幸福教育之路。
首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出现浪费粮食现象的原因。有次去学校调研,发现该校的食物浪费问题比较严重。调查后发现,原因有很多,如该校营养餐是外送的,一般都是提前几个小时做好的,到了冬天都凉了;就餐时间比较短,中午学校还有活动来不及吃完等。所以,我们的管理方式应该进行调整,更多地听听学生的声音,从学生的视角、学生的需要来反思存在的问题,指导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
其次,我们应该反思教育的链条中缺少哪个关键环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诗学生从小就会背,可是又有几个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要让学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让他们既能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又能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珍惜劳动的成果。但是,现在的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缺少和大自然的接触,缺少社会实践。没有这个体验的过程,是难以真正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的。
再次,应该思考我们教育管理的方式否过于单一、不够适切。很多学校的干部教师都表示自己学校通过很多方式开展了“节粮教育”――课堂上教师的宣讲、板报宣传栏上张贴的广告、学校的午间广播……做得不少,但是说教的成分还是比较大。开展“节粮教育”的方式应该更丰富一些、生动一些。比如,可以开展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小组合作活动或小课题研究,或者组织学生参观一次跟“节约粮食”有关的展览,或者开展一次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漫画展示活动,还可以设立小监督员,在就餐时间让学生自主管理,评选节约小标兵等。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传授美德,还要见诸行动,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当中。
第四,我们还要反躬自省,想想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成年人都做不到节约粮食,又有什么资格和理由来严格地要求未成年人?良好的社会氛围造就个体良好的品德,如果我们的家庭中、社会中到处都充斥着浪费的现象,饭店的餐桌、家庭的餐桌没有做到“光盘”,那就很难让孩子做到“光盘”。我们必须把家庭作为节约教育的重要场所,把家长作为节粮教育的重要力量,只有家长形成了节约的观念,才能引导学生养成节约意识和习惯。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们特别重视理论学习。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二、诱导行为实践提高
以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的活动为载体,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于活动之中。每月有主题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使之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1.安全在心中
(1)利用学校红领巾监督岗这一有利平台,每个中队选出“安全小卫士”、“安全小督察”,负责在班级门口、楼梯口进行监督、提醒,对不遵守安全规则的队员进行劝导,说服教育,并做好表率。
(2)邀请县交警大队的警官来为学生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们认真聆听讲座,并及时做好笔记。让他们从一个个交通事故的血泪事实中,一个个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中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3)以优秀队员为代表,向大家宣传有关规范的知识,不要在河、塘、沟等地玩耍,游泳必须得有大人的陪同;注意饮食安全,不乱吃零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等知识。
2.绿色校园我有责
开展“校园绿色环保志愿者行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创作了许多绿色广告语,并制作了广告牌。各班选举产生了优秀少先队员代表承包护绿工作。
3.我读书我快乐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好词好句进行摘录积累,在各班进行交流展评。一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榜样教育以身作则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品质去感染学生是很重要的。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尤其是班主任,就像一个大家庭的管家,孩子会把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告诉你。要想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老师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家校携手播撒阳光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号召精神,重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家长委员会”的筹建和工作开展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积极发动有效推进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注重动员家长及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学校教育工作,积极筹备成立家长委员会指导小组,并积极推动各年级、各班级家长委员会完善结构、积极实践,从而使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工作开展得扎实、有序、如火如荼。
2.行动体验 扎实开展
(1)走进班级,为孩子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讲座。
医生爸爸、医生妈妈走进课堂,为孩子讲述卫生保健常识;
警察妈妈、交警爸爸举办的安全讲座,为孩子们进行自救自护及交通安全教育;
在电厂工作的热心爸爸为孩子们举办的 “电的奥秘”知识讲座;
有文艺、书法特长的家长为孩子们组建的“快板”兴趣特长班、三句半辅导班、书法班,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
热心家长们的教育热情和力量,无不激励着我们的孩子在各个方面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和成长。
(2)依托家长委员会提升家长素质,改变家教观念,配合学校工作。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导入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25-01
内行的学者和教育家们对此话题同样很感兴趣,并从多个方面撰文研究。阎承利研究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导入艺术,提出了新课导入、设计导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介绍了某些学科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些导入方法。胡淑珍提出导入也叫开讲,她认为导入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导入的功能、类型及基本要求作了一些阐述。王宝大等编著的《导入技能结束技能》一书中指出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时境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领起环节。李如密首先把课堂教学的导课环节作为教学艺术中的导课艺术,认为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住。并认为不同特点的导课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它的目的在于:导入新课,新旧衔接,启发学生,激发兴趣,说明目的,暗透动机,创造氛围,营造情境,等等。傅建明在《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一书中指出巧妙设计导课环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以至于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些研究具有一个共性,即都强调了导入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课堂导入容易出现的误区:
(1)、谈话导入过于繁琐
我们学校的一位教师执教《轴对称》时,是这样开始的: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对称轴。然后四人一组活动。活动内容:四人一组,每人折一个,看看你能折出几条对称轴。学生折完后,上台去展示折出来几条对称轴。然后得出来结论什么叫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然后老师出示这节课的课题――轴对称。(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讨论轴对称)用时15分钟,才揭示出今天的课题,原来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寻找对称点。老实说,我们开始没听明白老师想问什么问题。在小学课堂,一节课一共40分钟,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课堂前半段的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导入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会使重点内容的教学和练习时间紧张,而且像第一位老师那样繁琐的问话,离题远,问题多,对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干扰。所以,谈话导入要力求简洁,指向明确,避免繁琐。
(2)、情境导入过于生硬
我们有位老师在讲《5的乘法口诀》时,使用教材上的情境导入,问:2008年要在北京举办哪个盛会?全班学生只有2名同学知道是奥运会,更别说那个五环旗了。显然,这个导入的情境对这些学生来说显得太过陌生。情境导入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现实的情境导入课题,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和已有的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教材上的情境都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出发,适当地改造情境,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现实的教学,而不是生搬硬套,闭门造车。
(3)、多媒体导入过于杂乱
信息技术普及以后,多媒体进入课堂,把枯燥的说教变成了有趣的动画,把抽象的公式进行了生动的演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凡事都要讲个度,工具手段都有个适用的范围,超越了这个度和范围,就会适得其反。使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要有所选择,突出主题,切不可虚图热闹,华而不实。
(4)、活动导入过于形式
学习本身就是活动,在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老师在用活动导入时要注意活动设计一定要合理,难度不宜过大,活动时间也要充分,不能徒有其表,为活动而活樱要与后续的教学活动建立有机的联系,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提炼出问题,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
课堂导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方法。作为教师应该灵活的根据各个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最恰当、最有针对性的导入方法。下面就几个实例具体得谈一谈:
(1)、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设障萌发了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积极动脑,自主探索,这样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问题巧导新知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红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青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3)、简介导入力求真实
例如:“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数,比如:42和37。然后教师指出:这两个数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
(4)、直观导入引导探究
如“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先出示“8.00元”,移动小数点,让分别读出所表示的实际钱数,使体会到小数点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再设问引入课题。
(5)设置悬念诱导新知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46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说出。教师接着说,我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时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6)、借助故事趣导新知
小学生爱听故事,用故事导入更贴近学生的年龄。
5、课堂研讨,促使思考。
新课导入属于课堂的需要,也是课堂的艺术,也需要在课堂课堂上来展示和检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期待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禀承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实践的精神,让我们左右逢源,让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王宝大(2001)等编著的《导入技能结束技能》.
[2] 傅建明(2005)《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
[3] 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
一、学校管理
1、办学方向: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紧紧围绕“以德治校”的中心,按照“规范特色”的办学目标,面向一切学生,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组织管理: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敬业勤政的集体,校务会成员分工明确,工作到位,学校重大事件由集体研究决定,透明度高;工会组织起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凝聚力作用,校务公开,合理化工作扎实有效,教职工参政意识明显增加,领导班子的民主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干群关系融洽,工作热情高涨,大局意识强烈,工作效率提高。学校的各类档案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学校“十一五”办学规划、学年计划总结、部门计划总结、教师个人计划总结等完整齐全。各项考核均有良好表现。
3、教师管理:按德兴市教委有关规定,学校每年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考核,积极参加市局安排的各类培训,对教师的师德、教学业务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每月的教学常规考核、文明办公室考核、每学期的师德师风考核均设立奖励制度,教师的各类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每周二是学校规定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做到有学习有记录。张永娣、吴珍珍、姜小平、邓礼华老师的论文获江西省教育学会三等奖,徐光伟老师获三等奖。德兴市德育论坛演讲获二等奖。余萍老师的教学导入设计获中国基础教育协会一等奖,并获江西省“新雷杯”征文辅导二等奖。张永娣、周燕、徐光伟、汪木强、祝娟、夏丽兰老师在德兴市“五环联动,反思成长”教研活动中被评为先进教师。
4、学籍管理:学校历来学籍档案规范齐全,学籍变动统计及时准确,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检查。
5、后勤管理:学校校舍档案齐全,校建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制度规范有效。学生家长大多为矿山职工,加上矿区建设要求,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难以开展,学校没有住宿生和食堂。校园规划有序,环境优美,标志醒目,文化气息浓厚。
6、教学工作: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各科能有机渗透德育教育,把五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学校每月进行教学常规考核,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全程监控,有教学检查和质量分析制度,效果良好。新课程和新课标已深入人心,教研组织健全,课题研究实施有效,图书室、语音室、电脑室管理有序,使用率高,但学校分管的主任听课课时欠缺,学生作业量的控制有待科学化。
7、其他教育工作:我校认真贯彻《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以“五爱”教育为核心,以队伍和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突破口,以“文明学校”、“五星班级”的创建活动为载体,强化德育的阶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继续营造“处处是课堂、事事是教材、人人是教师、时时都育人”的德育氛围。在健康课的开展中,能从实际出发,但没按每周0.5节的课量排入课表。班主任工作得到加强,后进生得到转化,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贯彻“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响应市“阳光体育活动” 『 1
2011新区小学目标管理工作总结计划,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组织好每日的“三操一舞”,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一年里,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适量的公益劳动。普及程度: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升学率100%,辍学率为0,留级率为0。
8、教育质量:学校各项教学指标均达中心小学的规定。出色完成任务.
二、办学条件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