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

第1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文化;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530.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530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组织生产,这种利益不仅是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问题,同时也是涉及到本企业干部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更加重要的是涉及确保广大职工身体健康,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问题。由于客观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要完全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但有效控制危险源,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防止事故的扩大则是完全可能的。要达到控制事故,特别是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需要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认真思考,下真功夫和实功夫,工作应有新思路,积极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事故防范机制的创新、监管手段的创新,积极探索在“机制”上做文章,以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笔者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指企业通过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等措施,强化安全管理,使企业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少发生或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效地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使企业安全生产的态势处于可控状态。建立健全企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是抓好安全生产,实现“全面负责”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在多方面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确保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注册安全主任,加强注册安全主任的培养,增强专职安技员力量。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实施安全督导员制度,加强安全督导,加强安全督导员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努力培养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懂安全知识和规范,掌握安全技能,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单兵作战能力的基层骨干队伍,从而加强对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的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来抓。

2落实企业各级领导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制定各级领导的安全管理职责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要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并保证不管企业如何改革,机构如何调整,人员如何变动,都要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3建立完善宣传教育体系,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要将安全生产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严格遵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在坚持“三级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可分三个层次对管理干部和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一个层次是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通过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二个层次是对各级管理干部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三个层次要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使各级领导不只自己具备安全生产意识,还懂得且主动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在安全意识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典型案例、警钟长鸣”,抓好“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等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做到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防范安全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从而形成有效且可持续改进的教育机制,在思想意识上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4切实增强安全检查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预防着手,发生事故后的检查、处罚和补救都不能免除事故造成的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对家庭带来的危害和身体、心理上的伤害和创伤。因此,要着重于事故的防范,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安全系统的、有效的检查是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形成规范的安全检查制度,在落实上级规定的安全检查内容、形式和频次等要求的基础上,企业要积极创新安全检查模式,理论首先检查制度要创新,定期组织各单位安全主任进行巡检、互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汇报处理;第二,检查形式要创新,做到每次检查有针对性,有方案,有结果,有反馈;第三,检查的内容要创新,不但要查一些明显存在的隐患,还要查安全各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缺陷等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外,检查的组织和效果考核方案也要进行创新。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实行“三定”,即: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确保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和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搞好安全工作,离不开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如通过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设立用于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对完成目标任务,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必要时给予黄牌或红牌警告。

6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发生各类事故时,要认真组织调查分析,对于连续发生事故或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要给予重罚,按“四不放过”原则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首先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利益挂钩。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事故的责任人也要进行责任追究,把各项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7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特别是本单位以往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条件允许时可让事故的当事人现身说法,使职工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加深对遵章守纪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创建群体安全意识,结合适当的奖惩等手段,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增强安全意识,改正不良行为。

另一方面,要抓好反习惯性违章行为工作。习惯性违章行为有两类,一类是个人习惯性违章,另一类是群体习惯性违章,个人习惯性违章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蔓延成群体习惯性违章。因此,要从制度上、职工心理等方面分析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的原因,采取教育、奖惩、教化等办法进行治理,不能让习惯性违章成为一种风气。

在加强职工遵章守纪的教育基础上,加大执行力度,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为自觉做到“三不伤害”,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使“人人事事保安全”在企业内部蔚然成风。

第2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2013年3月29日21时56分,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以下简称“八宝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人遇难、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708.9万元。4月1日,该矿擅自违规安排人员入井施工密闭,10时12分又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86.5万元。前后共造成53人死亡,20人受伤。这是一起本来可以避免伤亡的事故,但是在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在权衡财产和生命的重量时,迷失了方向,触碰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

接二连三的瓦斯爆炸

八宝煤矿采用立井开拓,共有5个井筒,发生事故前有5个生产采区(其中1个综采区和4个水采区),事故采区为-416采区。

第一次爆炸

2013年3月28日16时左右,-416采区附近采空区发生瓦斯爆炸,该矿采取了在-416采区-380石门密闭外再加一道密闭,以及新构筑-315石门密闭两项措施。

第二次爆炸

29日14时55分,-416采区附近采空区发生第二次瓦斯爆炸,新构筑密闭被破坏;-416采区-250石门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该采区人员撤出。通化矿业公司总工程师宁连江、副总工程师陈维良接到报告后,赶赴八宝煤矿,研究决定在-315、-380石门以及东一、东二、东三分层顺槽施工5处密闭。16时59分,宁连江、陈维良带领救护队员和工人,到-416采区进行密闭作业。

第三次爆炸

19时30分左右,-416采区附近采空区发生第三次瓦斯爆炸,作业人员慌乱中撤至井底(其中有6名密闭工升井,坚决拒绝再冒险作业)。

以上3次瓦斯爆炸事故均发生在-416采区的-4164东水采工作面上区段采空区,未造成人员伤亡。第三次爆炸后,该矿不仅没有按规定上报并撤出作业人员,而且仍然继续在该区域施工密闭。21时左右,井下现场指挥人员强令施工人员再次返回实施密闭施工作业。

第四次爆炸

21时56分,事故采空区发生第四次瓦斯爆炸,该矿才通知井下停产撤人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此时全矿井下共有367人,共有332人自行升井和经救援升井。截至3月30日13时左右,井下搜救工作结束,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但当时,通化矿业公司为逃避国家调查,在明知井下死亡人数达到35人的情况下(之后有1名伤员在医院死亡),隐瞒了7名遇难人员不报,只上报了28人。

“3·29”事故搜救工作结束后,鉴于井下已无人员,且灾情严重,吉林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组要求吉煤集团聘请省内外专家,对井下灾区进行分析,制定安全可靠的灭火方案,并决定未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任何人不得下井作业。

第五次爆炸

2013年4月1日7时50分,八宝煤矿监控人员通过传感器,发现井下-416采区一氧化碳浓度迅速升高,通化矿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升宇违抗省政府指令,擅自决定派人员下井作业。9时20分,通化矿业公司驻矿安监处长王玉波和王清发分别带领救护队员下井,到-400大巷和-315石门实施挂风障措施,以阻挡风流,控制火情。10时12分,该区附近采空区发生第五次瓦斯爆炸,此时共有76人在井下作业,第五次爆炸又造成17人死亡、8人受伤。

至此,前后4天发生5次爆炸,共造成53人死亡,20人受伤。

事故原因和主要教训

经询问有关当事人、查阅有关资料和监控系统记录,分析事故抢险救援报告、遇难人员尸检报告,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八宝煤矿忽视防灭火管理工作,措施严重不落实,-4164东水采工作面上区段采空区漏风,煤炭自燃发火,引起采空区瓦斯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这起事故也暴露出八宝煤矿诸多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

该企业重生产、轻安全,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没有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没有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井下连续发生爆炸,灾情逐步恶化时,首先考虑到的不是保护矿工生命安全,而是考虑怎样减轻损失、保全矿井,逾越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

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

八宝煤矿开采急倾斜、自燃煤层,防灭火方案缺乏科学论证。该矿采用采后封闭注惰气方法,防止煤层自燃发火,-416采区属急倾斜煤层(倾角55°),上下区段采空区相通,造成上部的老采空区漏风,客观上增加了采空区防火工作的难度。八宝煤矿没有采取灌浆措施,仅在封闭采空区后注过一次氮气,没有根据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注氮。由于-250石门密闭质量不合格,出现裂隙、漏风,造成向-315至-250阶段的采空区漏风,引发采空区煤炭自燃。该矿-416采区也没有按设计设置防火门,为处置火区埋下隐患。没有认真研判一氧化碳监测数据变化,分析发火趋势和征兆。更重要的是,集团公司及煤矿防灭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就是加快推进,认为在自燃发火期内采完封闭就没事了,没有体现“防止万一”的技术原则。

应急处置不科学

该矿在井下出现险情时冒险蛮干,且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连续发生3次瓦斯爆炸的情况下,仍然不按照规程要求制定方案、科学处置。没有选择在较远的进风石门打密闭,而是选择在更加靠近爆炸点附近的危险区域施工密闭。第3次瓦斯爆炸后,现场作业人员已经撤离危险区、部分工人拒绝继续冒险作业,但该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528条“密闭的火区中发生爆炸密闭墙被破坏时,严禁派救护队恢复密闭墙或探险,应在较远的距离重新建造密闭”的规定,现场指挥人员又强令工人返回危险区域继续作业,并从地面再次调人入井冒险作业。在没有充分准备施工材料、设备的情况下,安排大量人员同时施工5处密闭,延长了作业时间,致使人员长时间滞留危险区。面对井下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一味地尽量缩小封闭区域,目的就是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在“3·29”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后,通化矿业公司置政府指令于不顾,在4月1日又组织76人到井下实施挂风障措施,结果发生第5次瓦斯爆炸,造成17人死亡,这是典型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同时,这两次爆炸事故遇难人员中,有9名通化公司、八宝煤矿管理人员和26名救护队员,在应急处置时为什么还要带头冒险作业?为什么还要带头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

蓄意瞒报谎报事故

“3·29”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通化矿业公司主要负责人在明知井下死亡人数达到35人(之后有1名伤员在医院死亡)的情况下,却向政府报告并通过新闻媒体“3·29”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伤。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核查遇难人数,向社会公布遇难矿工名单的情况下,吉煤集团通化公司作为一家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依然蓄意瞒报。经进一步调查,八宝煤矿2012年曾发生5起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均通过私下向死者家属赔偿和伪造死亡证明的方式,隐瞒了事故,充分暴露出其存在侥幸心理,以及对社会监督的轻视、对法律的蔑视,性质极其恶劣。如果2012年通化公司八宝煤矿如实报告了事故,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管理,2013年也许就能避免发生重特大事故;如果“3·29”事故发生后,该矿如实报告事故,严格执行政府指令,“4·1”事故也许就不会发生。

监管监察不到位

监管监察部门面对中央企业、国有大集团的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有时犯有“软骨病”,执法软弱无力,怕字当头,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政府的权威。八宝煤矿经过改扩建,2010年12月生产能力由120万t/a提高到180万t/a。2011年12月,吉林省能源局违反《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改扩建煤矿项目投产后5年内不得通过能力核定来提高生产能力”的规定,批复该矿生产能力由180万t/a提高到300万t/a。八宝煤矿据此部署了5个采区、5个采煤工作面、24个掘进工作面,但是受煤层开采条件制约,实际生产能力达不到300万t/a的水平。这也客观上造成了通化公司和八宝煤矿在应急处置时,怕大面积封闭火区,造成其他采区停产,进一步影响煤矿产量和效益。所以制定灭火方案时,首先考虑的是尽量缩小封闭区域、不影响其他采区生产。

事故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各相关部门及煤矿企业应深刻吸取八宝煤矿连续发生两起同类型的重特大事故的惨痛教训,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牢牢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业绩观,认真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坚持发展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严格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长期来讲,企业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就没有发展。八宝煤矿为减少损失,缩小封闭火区范围,但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不仅造成职工生命财产损失,也因最终采取注水灭火,导致了全矿井长期的停产,得不偿失。

全面普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

2005年以来,全国累计取缔非法煤矿5.4万处,关闭各类小煤矿1.6万余处,遗留了大量采空区,且缺少技术资料。老窑、采空区的积水、瓦斯积聚等问题,给生产煤矿留下了严重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在煤矿重大事故中,与地质条件有关的占80%。八宝煤矿就是因为采空区瓦斯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已经明确要求全面普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各有关方面一定要严格落实。

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八宝煤矿处置井下火区时违规施工密闭、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现场应急组织混乱的沉痛教训刻骨铭心,也从侧面暴露了煤矿企业应急处置水平低下的问题。煤矿企业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大应急投入,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装备和设施,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一旦发现险情或发生事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和应急预案,以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应急处置,安全有力有效地组织施救,严禁违章指挥、严禁冒险作业、严禁盲目施救。

及时如实上报事故和险情

煤矿发生事故和险情后,要及时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这既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有效控制险情、减少损失的途径。一个企业不可能具备处置各种险情的经验和能力,也没有政府强大的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及时向政府报告事故,政府可以根据事故和灾害情况聘请专家参与救援,科学制定救援方案,确保救援安全;可以从其他企业和单位调动设备和材料,全力支持救援,提高救援效率。八宝煤矿“3·29”事故前,井下连续发生3次瓦斯爆炸,都没有上报,自己盲目冒险进行处置,最终酿成了特别重大事故。

第3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一、明确企业应急管理的工作目标

*市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在20*年底前,完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建立健全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把应急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企业应急管理机制;组建训练有素、反应快速、装备齐全、保障有力的企业应急队伍;加强企业危险源监控,实现企业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的有机结合。

二、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在*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框架下,各大型企业设置或明确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形成企业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群团组织协助配合、相关人员全部参与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企业(以下简称“高危行业企业”)设置或指定应急管理办事机构,配备应急管理人员。其他各类企业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按照“分级分类、属地为主”的分工,各区县政府全面掌握本区县内的高危行业企业分布、企业重大危险源、应急队伍、救援基地、应急物资、道路交通等基本情况,加强与企业联系,组织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关联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合力,协调有序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中央在沪企业、市属企业集团要加强与其所在地的区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主动接受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的指导,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要及时报告有关情况,预警信息,并按照所在区县相关应急预案实施应急联动处置。

三、推进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

(一)编制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各企业要针对本企业的风险隐患特点,编制或修订本单位易发、常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内容要简明、管用、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生产企业要在预案中,明确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应对措施。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较差企业、产生或经营危险废弃物的企业和改革重组改制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指导,督促按照区域总体应急预案、相关专业部门应急预案及行业标准制定完善本企业应急预案,提高预案质量。

(二)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建立企业预案的评估管理、动态管理和备案管理制度。各企业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以及企业作业条件、设备状况、产品品种、人员、技术、外部环境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评估和补充修订完善预案。企业应急预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报所在区县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告知相关单位。备案管理单位要加强对预案内容的审查,实现预案之间的有机衔接。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预案演练。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尤其是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预案演练。要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预案演练的指导,并组织高危行业企业开展联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各企业要积极参与跨企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加强企业应急队伍和基地建设

(一)加强企业专兼职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按照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应急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推进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大中型高危行业企业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小型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并与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其他企业要根据需要,指定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对已经建有专兼职消防队的企业,其应急救援队伍应当依托已有的专兼职消防队组建。涉及高危行业的中央在沪企业和市属企业集团要建立现代化、专业化、高技术水准的救援队伍。各企业要切实抓好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加强对职工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特别是要使安全生产关键责任岗位的职工不仅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术,更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方法,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签订救援协议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协助协议企业排查事故隐患,熟悉救援环境,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协议企业要予以配合和支持。充分发挥专家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工作的指导作用,提高企业应急管理水平。

(二)加强企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大型企业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建设专业特色突出、布局配置合理的应急救援基地,并在做好本企业应急救援的同时,参与社会应急救援。具备条件的中央在沪企业和市属企业集团要率先建立一批管理规范、装备先进适用、信息畅通、处置能力强的区域应急救援基地,承担起一定区域内的重大抢险救灾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的支持,充分发挥救援基地在区域救援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搞好隐患排查监管和应急处置

(一)开展企业隐患排查监管。各企业要组织力量,重点针对企业生产场所、危险建(构)筑物以及企业周边环境等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灾害及衍生灾害。对查出的隐患,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时整改,并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对隐患较大的,要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措施,防止发生突发事件。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实时监控,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改革重组改制企业要特别重视矛盾纠纷和其他影响社会安全的隐患的排查化解工作,防范发生。有关部门要加强隐患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同时要加大隐患的监控治理和督促检查力度。

(二)搞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企业要立即根据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即时处置,并按照有关要求,迅速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对危险化学品泄漏、放射源失控等可能对周边群众和环境产生危害的突发公共事件,企业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并及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职工、群众发出预警信息。要控制事故发展态势,标明危险区域,组织、协助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救助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并采取必要措施,特别是要避免因处置不当,导致事故扩大的现象发生,防止出现次生、衍生事件。各级政府要按照相关预案要求,加强对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协调开展救援和疏散群众,搞好各项救援措施的衔接和配合。应急处置结束后,各企业要尽快组织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消除环境污染,并加强事后评估,完善各项措施。

六、强化企业应急管理职责分工和相关政策措施

(一)明确和落实企业应急管理责任。企业对自身应急管理工作负责,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在*市应急体系框架下,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安全生产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要强化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综合指导和协调的职能,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按照现有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监管。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监督指导有关企业预防和应对其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按照出资人职责,负责督促监管企业落实应急管理方针政策,把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对监管企业应急预案的制订和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不同特点,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的分类指导。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应急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不履行职责引起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4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生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传统管理理论,并结合实际工作的研究得出,该基本原理通过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技术,进一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系统和各个操作环节及作业过程中隐含的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然后合理定性这些因素,评价其定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按照评价结果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全程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工序,并最终减少危险及隐患,避免事故发生。另外还要科学预测和预报安全状况,营造出安全的施工操作环境,使施工生产效果最大化。人、机与环境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人也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系统划为三个子系统。这三个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又相对独立,协调好这三个子系统才能使整体功能达到最优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非常复杂,其中也包括很多因素,管理起来比较难,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施工安全管理非常关键,它能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技术上的、管理上的;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影响;人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样有可能引起;这些原因既有偶然的,也有必然的。且这些原因还是变化着的。所以,施工安全管理处于整体的动态模式中,该项系统工程非常复杂。

二、现代建筑施工的特点

建筑产品性质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的特点。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建筑产品的体积更为庞大、种类更加多、整体分开较难、分量重不易搬移等,这些都是建筑产品集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建筑安全技术还包含高处作业、起重、机械加工以及防火、防尘、防毒等多专业的安全技术。除此以外,还具有下面的一些特点:

产品稳定性,人员的流动性;b.产品的种类丰富;c. 施工技术复杂性;d. 施工场地多为露天和高处作业;e 机械化水平低。从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建筑业还处于不成熟状态下, 管理不规范,利益的驱动以及建筑施工的特点使得建筑业成为一个危险大、事故发生率大的行业。正因如此,建筑施工的五大伤害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3.1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建筑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农民工进城参与建筑施工,虽然充实了施工队伍,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相差很大,很多国有企业施工现场,通常也只有一般管理人员和少数工种属于正式工,操作工人大多以农民为主,农民工是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然而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未经过应有的岗前培训对于安全生产科学知识这一块了解不多,安全操作水平较低,安全意识缺乏,不懂得自我防护。如今建筑市场上很多一、二级资质的施工企业都变成了纯管理型企业,尽管其具备一些管理能力及素质,但部分公司里的劳务施工队伍并不合格。一些公司工程中标后,将整个工程分包给其他专业队伍,公司内部委派几个技术人员去监理施工现场即可,人员配备资源达不到要求,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有的公司任命的项目经理只是个挂牌的,可以说是虚有其表的那种,基本不会去现场,或者很少去现场,他们只是走下这个管理程序而已,而工地的现场监理主管,自己也要参与施工,同时还要管技术,监管施工安全,一个人担负多个人的责任。安全生产制度未能有效实施,施工管理杂乱无章,安全生产得不到切实保障。在这种情形下,要按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文明施工,难度就会增加。

3.2施工安全应对措施不完善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者对相关建筑施工安全规范缺乏深入了解,无法认真落实下去。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管理和措施仍出现一些问题:①施工安全资料失真,施工过程没有按照规范标准及要求进行建档;②脚手架搭设不合理;③忽略了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④“三宝四口五临边”,忽略了防护管理工作;⑤现场施工用电不合理;⑥施工机具防护不科学。施工机械使用不恰当,没有按要求配置漏电保护器;⑦门吊搭设不合理;⑧塔吊和外用电梯操作不合理;⑨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意识不高,施工单位对之缺乏足够的重视。

3.3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

现在建筑行业涉及到的管理技术水平还不高,且在工作中还出现了很多问题。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施工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这是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广大建筑施工从业人员更高的工作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现代建筑施工行业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主要有:①以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的建筑施工安全等级评定;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④建筑施工安全状况的模糊评判方法;⑤其他先进的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以上提到的这些管理和信息技术在国外有了较快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拥有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及科研能力,在新技术方面有了骄人的成绩,而中国很多地方几乎没有引进这些先进的技术,对技术的研发程度也不够,无法普及运用,不过伴随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广大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支持, 普及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施工单位而言还是有前瞻性的。

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4.1搞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及宣传工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好,注重加强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重要安全设施、特殊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重难点部位安全技术措施等的培训是必须,另外还包括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注意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安全防范能力低,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培训时,注重结合多媒体等教育手段,在图画中让施工人员获取资讯,能够提高其感知认知能力,以及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同时还要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将安全生产宣传的思想灌输到施工人员心中,提高其防范意识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4.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步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推行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企业要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和奖惩制度来管理,定期考核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否有效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一步就必须明确界定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权及利益范围,要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纷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每一个环节中都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运行,对于违反责任及要求的人员要追究其事故责任。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能否落实好关系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4.3做好施工现场和施工班组的安全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只有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安全防护和管理工作要做到:施工现场布置安排妥当、大门、现场材料放置整齐有序,做好材料设备标识及清晰的安全标志。施工现场要按照安全交底制度严格进行,施工班组上岗前要根据当天的生产安排,依据不同的作业环境及天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做出更为详细要求,尽量避免,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4增加经费的投入

建筑安全要做好,经费投入也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调查研究,预算出工程造价计价,确保其一定的科学性,将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独立开来,做到专款专用。现在施工企业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这一做法正在试用中,这种做法较为妥帖,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确实有不小的作用。

4.5 加大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管理力度

一个合理的安全事故专项方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能否有序开展至关重要。在方案中,必须要明确一切指导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如工程施工的前期阶段,要以建筑工程的规模和结构为基础,确定和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之前的调查资料,定制一套合理的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最终设计出与实际相符合、行之有效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同时,有些较为专业的操作程序和施工项目还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出一份专项安全施工管理方案,方案中要明确体现技术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的职权。

结语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起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通过安全培训及宣传,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施工现场和施工班组的安全工作等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推动建筑施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刚.《建筑施工安全手册》[M],金盾出版社,2005年

[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第5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产业布局、人才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二是由于对铁合金行业实行电价优惠政策,几个铁合金企业开炉生产,对我县用电量增长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拉动了全县小水电站的快速投资和融资。三是县委县人民政府为铝工业项目在那坡落户的积极工作态度,增加了在那坡投资企业主的信心。

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和成品油短缺对工业生产形成了制约。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成品油供应紧张以及电力供应短缺造成企业停产和半停产的情况,从而使企业增本减利。如县水泥厂,一至三月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二是本县资源优势的林木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的主体规模小,林产品原材料供应不正常,同时,产品附加值又低,企业开拓市场能力有限,从而制约了农林业产业化做大做强。三是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还不够。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滞后,造成利用国有企业来招商引资有意向性项目,但真正启动落实的少。四是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规模以下企业大多是个人筹资,多人合伙式,工人以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为主。加上企业主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企业没有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埋下隐患。五是工业企业融资难矛盾仍然非常突出。由于我县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多数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产负债率比较高,有效抵押物少,相当数量企业不具备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条件,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企业提速增效。

回顾上半年,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工业技改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为保持工业投入快速增长,夯实经济基础,今年来,我局着重抓六个技改项目投入,确保项目如期投产。一是那坡县思源矿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2008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并5月15日点火试产。技改后预计年增产量30000吨,年增销售收入17100万元,年增利润1000万元,年增税金1695万元。二是那坡县金盛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2008年计划投资48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310万元。计划6月底点火试产。技改后预计年增产量3600吨,年增销售收入2160万元,年增利润11万元,年增税金130万元。三是那坡县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230万元,2008年计划投资365万元,现已完成投资295万元。计划6月底点火试产。技改后预计年增产量10000吨,年增销售收入6837万元,年增利润300万元,年增税金340万元。四是那坡县鑫隆铁合金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1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300万元。五是上盖水电站扩建工程概算总投资11370万元,至2008年5月完成投资2708.3万元,目前已完成引水隧洞掘进128.3米,衬砌完成58.66平方米,引水渠道完成土石方开挖2280.06平方米,完成产值147.97万元。六是百都水电站扩建工程概算总投资4440万元,至2008年5月完成投资409.6万元,目前完成部分干、支路路面和料村交桥工程工作。

二、继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今年我局企业改制任务有两个,它们是县木材加工厂和县物资公司。县木材加工厂职工多次要求对该厂进行改制,对于这个已停产多年,全员下岗的企业,我局成立了木材加工厂改制工作组,于2008年4月2日和5月27日两次到该厂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听取职工意见,并组织编写了《那坡县木材加工厂改制方案》,核定该厂债权债务和核实职工身分。目前该厂改制工作已进入方案审批阶段。县物资公司的改制工作也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三、切实采取措施,促进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今年来,我局对节能降耗工作非常重视,把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作为转变我县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志。一是思想重视。围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我局专门成立了资源节约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全县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及时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明确一位副局长专门抓节能降耗工作,落实了专职人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大耗能企业也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把节能降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工作扎实。为取得节能降耗工作的整体成效,我局从我县实际出发,把重点耗能企业如冶炼、水泥、砖瓦等企业列入节能降耗技改项目,并把这些企业上报上级争取国家扶持技改资金。三是措施有力。根据市经委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实施意见,我县计划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努力降低万元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如四个冶炼企业限期技改,不达到节能降耗不准开机,同时将逐步淘汰县水泥厂落后生产线,通过招商引资办法引入60万元粉磨生产线。

四、积极参与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工作。今年来,我县铝工业项目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铝工业的相关配套项目也已初步确定。在这些项目的招商引资、项目选址、项目的供水供电供煤、项目环保开展工作以及园区规划、交通规划和其它相关工作的开展,我局从始至终都积极参与规划和建设,同时,我局还为铝工业项目生产所需辅助原料进行调查,为业主的项目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五、做好商务流通工作,维护市场秩序。按照自治区商务厅和市商务局的统一布置,把家畜屠宰、酒类商品流通、市场燃油监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我局还专门成立了家畜屠宰、酒类商品流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分管的副局长为组长,商务股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项执法队、设立了专项整治办公室,制定了《2008年那坡县家畜屠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2008年那坡县酒类流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建立了应急预案及举报、投诉制度,设立举报电话,为做好家畜屠宰和酒类流通、市场燃油管理提供组织和保障。家畜屠宰强化执法方面。按照《2008那坡县家畜屠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定点屠宰的监管,狠抓对私屠滥宰窝点的查处力度。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及专项整治期间,联合相关单位人员深入屠宰场(点)和乡(镇)各个市场开展肉品安全和畜禽疾病防控检查,严查私宰窝点,狠抓用肉单位采购渠道和肉品销售市场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实行肉品采购登记制度,切断私宰的销售渠道,严控私屠违法行为。上半年共出动4次,执法人员20多人次的执法行动,打掉私屠滥宰窝点1个。确保了我县家畜屠宰管理的正常秩序。县城屠宰场日进点屠宰量50头以上。酒类商品流通管理方面。我局按照自治区商务局部署和要求,深入县城、各乡(镇)对超市、酒楼、批发部、商店、KTV、OK厅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上半年共出动车辆15台次,执法人员45人次。经检查,全县的批发部和零售商店、酒楼都能够做到一户一证经营,没有发现销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的违法行为。4户酒类批发户全部使用了酒类流通“随附单”,使用率达到100%;全县酒类零售经营户共201户,酒类流通“随附单”索取率也达到了95%以上,达到了专项整治的预期目的。市场燃油监管方面。严格按照市商务局的工作部署对驻我县的中国石化环城加油站、那富加油站和挂靠中国石油的城南加油站实行每周燃油购、销、存库,报表上报制度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为上级部门提供数字依据。并在油料紧缺时期做好协调工作。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方面。今年5月份,我们对全县个乡(镇)的35个商品经营点进行了调查摸底,按照《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本着方便群众、交通便利的原则,将在下半年进行进一步选点。

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今年是安全生产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各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年初我局与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状》,要求各企业做好安全生产预案,组织建立抢险队,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坚持值班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上有人抓,下有人管,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今年来我局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企业的安全生产布置会,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听取各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部署各阶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特别是节日期间,部署各企业对安全隐患进行自查自纠,我局还深入到辖区内各企业,进行了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发现给予提出整意见并限期整改好。

虽然我局为全县经济建设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电力供应、成品油供应、煤炭供应紧缺等现象制约了我县经济发展。

为完成今年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下步的主要工作打算是:

一、加强工业生产指挥调度。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加强工业生产的指挥调度,搞好工业经济运行的超前预测和分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掌握运行态势,出现问题及时调整处理。抓好统计报表工作,对没有安排专人负责的基层单位要确定专人,对工作变动,轮岗创业造成空档的要安排专人接管,保持统计报表工作的连续性。

二、抓好生产企业的煤、电、油供应协调工作。下半年要对重点生产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生产企业搞好协调服务,解决煤、电、油的供应难题,确保这些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重点抓好县水泥厂、县砖瓦厂、四个冶炼企业、木材加工企业等重点企业,使其达产达标,增产增效。

第6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加强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 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对工程的要求由原来的三“控”(质量,工期,成本)变成“四控”(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特别增加了对安全的控制,可见安全越来越成为建筑业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之所以说它永恒,是因为不论各行各业,不论远古未来都涉及到安全。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场所就有安全,保证了人类生命不受伤害就保证了安全”。那么要如何才能真正地实现安全呢?根据安全原理我们知道,在事故预防过程中,要涉及事故系统和安全系统这两个对象。事故系统包含人(人因)、机(机器)、环(环境)、管(管理)四要素;而安全系统则由人、物(设备安全性)、能量(能量的有效控制)、信息(管理效能的发挥)四要素构成。从这两个系统的要求中可以看出,要搞好安全生产、预防安全事故,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通过这几年频发的建筑安全事故我们不难看出:人的安全意识的薄弱正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1.安全意识的薄弱性主要表现

(1)领导重视不够,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中,政企分开,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模式,在大大小小会议上讨论最多的往往是经营、效益和利润,安全管理搁置一旁,无形中被放松了,更不考虑安全管理。

(2)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形同虚设,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有些企业在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片面追求机构精简、人员压缩,出现兼并甚至撤销安全管理机构、裁减或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力量。而且,绝大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寥寥无几,甚至为了照顾关系安排做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安全管理严重滑坡。

(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完善。

勿庸置疑,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有的企业与下面各项目部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了具体指标。可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真空”段。

(4)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这主要是指中小型企业及个别国有企业。大家都知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现场检查与教育、场地与设施管理和安全技术管理。有的企业及项目部连最起码的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制度都没有,怎能搞好安全生产?

(5)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在安全经济学上,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研究成果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l:5关系。这一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6)职工的安全素质、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安全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搞好对人的管理关键是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由于行业的特点,施工现场职工的流动性很大,有的企业和项目部大量招收农民工,施工安全知识相当缺乏。

(7)安全信息系统运行滞后。

信息是激活因素和发展动力,企业决策层通过及时了解的安全信息有助于出台相关的正确决策,有利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而企业内部应成立安全组织,建立一个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信息系统,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以便及时发现隐患,解决问题。

(8)企业内部专项治理不彻底,形式主义和并存。

就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脚手架搭设、深基坑支护、模板支撑系统、塔吊装拆来说都需要有专门的施工方案,可是有的企业和项目部本身就存在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先天性不足,如何有能力和人力来编制这些方案?于是就脱离实际、东拼西凑、应付检查。

安全管理的对策:安全意识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安全意识,首先体现在预防意识上,预防就体现在发现安全隐患、排除安伞隐患的意识上。对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没有及时想办法研究解决,从而也间接地埋下了事故隐患。

2.加强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安全生产的检查与奖罚。

安全生产“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是安全工作的一般程序。在安全生产布置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施工场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施工活动场所内常规性安伞检奄成为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常规性同时也反映了长期性,安全作业人员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安全教育与培训。

随着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很多企业也加大了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安全防护设备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诚然,加大投入、完善安全防护设备对确保生产安全是必须的,但设备只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条件,人才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决定因素,再先进的设备也要受人控制,对安伞生产来说,人比设备更重要。因此企业更要注重员工的安全培训。

(3)安全的保证在于好的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的安全。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宏伟目标。“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

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蕈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反之。

(4)安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正规的企业就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在企业内部设立安全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安全机构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组织机构要对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掌握;并贯穿到基层中去;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奁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具体落实到单位、部门和岗位。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5)安全的实现在于事故之前就发现隐患。

发现安全隐患并不斟难,只要按照安全生产规范,勤于检查、督察,一定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第7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 安全 行政管理 效率

煤矿企业行政监管主要依照的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以及企业负责的监管体制进行安全生产运作的。但在目前市场准入背景下,企业经营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强化企业生产与经营运作,加强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就显得具有重要社会实践意义。

1.煤矿企业行政管理覆盖范畴

煤矿企业建立良好的行政管理体系运营机制是确保在当前准入市场下参与激烈竞争的有力经营手段,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形势下赋予煤矿企业的必然重点任务。煤矿企业主要经营从事于煤层巷道的开采挖掘、洗选、生产加工、资源销售等工作业务。因此,最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能源加工生产行业,煤矿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权威、有效、健康的整体运营机制。而行政管理体系下的行政监管确是保障煤矿企业健康、持续化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

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所覆盖的工作范畴主要指:第一,确立计划。由于任何事物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需要构建基本目标才能将行动付诸于实践。同样,煤矿行政管理工作执行需要构建基本管理目标,即强调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计划性,能够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从而才能通过行政管理指导手段对其企业生产、经营运作、销售服务等予以有效指导,使企业发展运营处于良性运作的经营轨道上。第二,组织协调。企业管理体系制度具有“上行下效”的服从性,即强调从管理层到基层的权责关系。同样,行政管理工作职能发挥必须建立在有效的职能、权责发挥的基础之上,从而才能确保行政管理手段执行能够减少阻力,和企业员工间实现良好的经营合作关系,促进总体生产及管理工作等的进度目标实现,加强企业各级管理直至作业阶层的向心力与归属感,协调矛盾问题解决等。第三,指挥工作。在明确企业各级工作部门的权责的前提下,指挥工作的管理、指挥成效发挥在于人们的服从性与主观能动性。只有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充分调动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梳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指挥能力。第四,控制执行。任何组织活动的指挥管理,并将该行政管理手段付诸于实践,都需要在良好的约束、监督管理体制下才能实现。因此,行政管理手段执行必然要依托于良好的激励奖酬机制与监督管理机制共同运作,一面强调激励,一面强调约束,使人员之间在规章机制下工作的同时,带有饱满的工作热情。

2.煤矿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执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分析

2.1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经营运作及各项组织管理活动的执行需要依托于各项体系管理制度,并针对企业发展或运营生产所要监督管理的重点而展开一系列约束管理手段,从而才能发挥可靠的体系管理成效。但煤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与体系制度完善程度息息相关。有些煤矿企业一旦内部发生矛盾则引起内讧,互相责任推诿,却未能依照管理制度办事,将制度约束内容抛在脑后。这也充分说明,良好的行政管理体系机制运作需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否则制度则是死的,人确是活的,制度执行只能流于形式,难以协调各类行政管理工作执行的矛盾问题。

2.2行政监管机构臃肿

主要体现为煤矿管理生产的权属部门仅负责基本生产,却不对安全予以负责,而整治煤矿安全的部门却不对生产指标进行负责,相互责任推诿,管理局面存在脱节;又或出现安全、生产两手齐抓却谁都管不好的局面。此外,地方煤监局及安监局虽然就地方矿点设立了必要培训机构,却在培训事宜流于形式成分居多,实行重复培训,且日常监管草率大意,多以行政罚款代替监管为主,真正行政监管却体现为一罚了事。此外,一旦行政监管下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煤矿企业自身的权属机构需要就煤矿生产的安全事故予以调查,但其组织职能下的文件批复却也由自身从属办理,并不受地方行政机构监督和影响,故而造就了国家监察职能权属表现空有权利却不能承担责任,而地方管理却从属权利极为有限并还要负无限的责任。

2.3内部工作执行效率低下

由于和煤矿企业生产及运营的牵扯部门较多,在行政管理工作执行方面往往运转不灵,或者是内部工作信息资源失真,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内讧、责任推诿等即使向上级汇报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也往往发生一定的滞后性。此外,由于不少行政管理问题发生,多数都掺杂着企业效益与个人利益得失问题。所以,即使一旦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如果少数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将会影响整个问题事件的客观处理进程。

2.4人员素质问题

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小煤矿基本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素养较低,且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不足,工艺技术条件也极为有限。因此,如若从劳动力角度去看,我国基层矿工都是以农民主体居多,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及管理松散性。而如若从技术角度看起,行政监管、技术管理阶层的人才非常匮乏,且生产及管理组织活动开展多半和高危电力相关,进而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所以现有的人员素质水平则参差不齐。

3.提升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探讨

3.1明确各阶层人员工作职责

煤矿企业经营发展最为重视煤矿开采与安全生产。因此,行政管理工作执行效率的提高应以有效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为主。因此,一旦遇到安全突发事故,行政管理工作必然承担一定责任。基于此,笔者建议煤矿生产行政管理能够整合安全监督资源,集中就各级部门工作职能予以优化,整合市县一级监管事宜,具体敲定由一个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以有效促进地方行业主管安全生产能够明确生产重点,安全重点等,避免责任推诿的内讧现象发生。

3.2健全煤矿企业管理体系机制

落实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管各项机制,包括严格执行自身企业所属的岗位责任机制,以及加强行政管理法制约束效力,依法办事。同时,要建立必要的一系列必要的规范化的现代化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办公,以提高行政工作执行效率。

3.3人员素质提高

加强人才引入,提高现有人员从业素质,同时在人才引入机制方面,应能打破以往地区人才保护色彩浓厚这一事实,力求加强人才吸引机制的研究,满足人才其物质、精神需求,强调劳动所得和付出成正比,并重点实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强制化培训,且人才引入的投资经费应由财政专项拨款。

3.4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方法或手段

比如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维系客户渠道、成本核算管理、以及强化供应链管理等。同时,要改变传统煤矿企业权责过分集中或权力不下放的行政管理约束机制,以杜绝“窑主”守旧的官僚思想作祟;要重点加强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激励奖酬与行政管理约束机制同步开展,实现调动人员积极性,强化员工和企业间的归属感,以有效促进管理手段执行效率提高。

4.结语

煤矿企业行政监管机构较为臃肿,地方行政管理手段执行相对受限,为缓解这一局面,应理清体制,促进安全监管联动局面形成,同时要加大人才引入机制贯彻执行,并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手段加强行政管理效率提高的同时,保证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以有效促进煤矿企业实现稳定、健康的经营运作。

参考文献:

[1]庄浴阳.关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方法探讨[J].企业研究.2012(20).

[2]赵勇.试析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强化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2(18).

第8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全面清查我县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对包家屯、登仕堡、孟家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山企业集中的乡镇进行全面清查和专项整治,彻底整顿清除工作死角,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加快推进整合工作,促进矿山开发合理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全面检查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水平。

(二)主要任务

1.继续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和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勘查、采矿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或持过期失效勘查、采矿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取得勘查许可证后不按期进行施工,或不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停产整顿期间擅自采矿,已关闭矿山擅自启封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

2.全面清查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结合矿山企业储量动态监测和矿业权年检工作,以硅灰石、陶瓷土、建筑砂石、砖瓦用粘土等重要矿种为重点,逐个矿山企业进行核查,严肃查处采矿权人超越批准矿区范围、不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设计开采,不足额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使用费;不做储量动态监测年报;不做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不按时报表,矿业权人不履行法定义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肃查处以承包等方式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核查探矿权人、采矿权人与实际探(采)经营者是否一致,矿山企业取得矿业权后是否发生合并、分立、合资合作等情形,是否存在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将探(采)矿权全部或部分转让他人。凡未经采矿登记管理机关批准擅自变更矿业权主体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对转让方进行处罚的同时,对受让方按无证勘查、开采予以处罚,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市场秩序。

4.严肃查处污染破坏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关闭在各类保护区内的禁采区进行开采的矿山企业。对建立矿山环境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情况进行检查,对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破坏自然植被、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矿山企业,要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对停而不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

5.严肃查处越权审批矿业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矿业权审批权限、出让方式等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凡不符合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无效,坚决纠正违反法定权限和审批程序审批矿业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凡持越权审批的勘查或采矿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一律视为无证勘查开采进行查处。

6.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对整合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已下达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的整合矿山,要加大工作力度,组织依法进行储量核实,编写和送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相关工作。于20*年6月30日前完成整合矿山审批登记发证和被列为整合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注销工作,相关部门同时完成有关证照颁发和原证照注销(吊销)工作。对证照不全且整改不合格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

二、工作安排

我县“回头看”行动从3月10日开始,到5月31日末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清查处理阶段(20*年3月10日至4月5日)

重点查处和清理无证勘查采矿、越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越权审批矿业权以及污染破坏矿山环境等6个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已关闭的企业进行全面复查,对群众举报的重点问题要重点查处。

(二)深入整改阶段(20*年4月6日至4月20日)

对第一阶段查出的矿产资源违法违规突出问题,落实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处理到位;同时上报县“整规工作”领导小组,对典型案例要予以曝光,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下大力气遏止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反弹的势头。

(三)迎接上级检查验收阶段(20*年4月21日至4月28日)

县整规办公室对“回头看”行动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上报材料,迎接市整规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回头看”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履职尽责、亲历亲为,亲自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具体任务、落实责任人,要结合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的实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二)强化部门配合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参与,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建立“回头看”行动目标责任制。“整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全力推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县发展和改革部门:对矿山企业的立项批复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同时函告原发证、照机关,由原发证、照机关暂扣相关证、照,经整顿验收仍不合格的或擅自生产的,提请县政府予以关闭。

2.县监察部门:参与有关重大案件的查办、督办和重大问题的调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以投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办矿的行为进行清理和纠正,严肃查处有关部门和人员失职、渎职行为和支持、包庇非法探矿、采矿等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县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整规工作”中发现的涉黑、涉恶案件;加强对矿产经营中的涉税犯罪案件的依法查处;对无证勘查开采、不按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惩处。对无证、吊销或注销矿业权的企业,停止其火工器材的供应。

4.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做好“整规工作”;具体承担县“整规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检查指导矿产资源案件查处和各项措施的落实;组织力量加强调研,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有效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制约机制,从体制上、机制上研究治本之策。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矿种的排查,强化对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越界开采,无证非法转让矿产权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5.县水利部门:对水资源进行监督检查,对因采矿、选矿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污染水资源或破坏河道的企业,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对拒不停产、停而不整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6.县林业部门:对未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并已施工的矿产开发者,或因其采矿等经营活动造成严重破坏林木等自然植被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其停产整顿、补办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并限期整改,对拒不停产、停而不整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7.县工商部门:检查市场主体资格是否具备,检查登记主体是否按核准登记事项从事经营活动,对无照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对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及时扣押非法采矿设备和工具;对无证、已被吊销或注销矿权的企业,不予发放营业执照,或及时吊销、注销营业执照;对选(洗)矿厂进行综合清理整顿,凡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责令企业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予以取缔。

8.县环保部门:负责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和各类保护区内的禁采区进行保护,加大监管力度,参与选(洗)矿厂综合清理整顿,对认定为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选(洗)矿厂和矿山坚决予以关闭;制定环保准入管理制度。

9.县安全监管部门:做好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准入制度,对不符合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条件的,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安全监管部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属地监管原则,做好非煤矿山企业的“三同时”审查和日常监管工作;对暂扣和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发现事故隐患停产整顿的非煤矿山企业,要及时通知国土资源、公安、工商和供电部门。

10.县电力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无证、被吊销或注销矿权的企业停止供电,制止其他单位转供电。

(三)依法严肃查处案件

相关部门要继续保持打击违法开采的“高压态势”,全面清理、彻底查处和坚决纠正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对2005年9月至2007年底立案查处的矿产开发中的违法违规案件进行复查。查有无遗漏,查处是否到位。二是对已排查的矿产违法违规案件线索作认真梳理。符合立案条件和标准的要予以立案。三是对已立案的违法违规问题的定性进行复查。定性不准的,要予以纠正并重新处理。四是对立案查处案件的行政处罚情况进行复查。应予处罚而未处罚的要督促落实。五是对违法违规案件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情况进行复查。应当追究纪律责任、刑事责任而未追究的,要督促落实。六是对“回头看”期间发生的矿产资源开发违法违规案件要从重从快予以处罚。

(四)建立长效机制

相关部门要针对“回头看”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加强建设,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具体研究制定落实措施,对尚未建立的制度尽快建立。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新机制、新制度建设。

第9篇: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一、关于工业经济工作

㈠培育壮大骨干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争取省国土资源厅加快审批步伐,协调落实“双电源”方案,鼓励业主增强投资信心,逐一化解整合关闭的遗留问题,扎实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确保15个整合矿井年底全部开工建设。要及时落实兑现灾后重建对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新培育3家规模以上企业。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抓紧推进东河热电公司原转供区改水、改电,协调解决好匡山水泥重组东河热电的后续问题,实现东河热电恢复生产。着力抓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㈡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对在建项目、力争开工项目、加快前期工作项目分别落实推进责任,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加快推进匡山100万吨旋窑水泥、攀成钢60万吨焦化、达钢20万吨离心球墨铸管、南洋1.2亿平方米瓦楞纸包装、20万吨甲醇等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力争钼矿综合开发、含钒资源综合开发、尚武110KV变电站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椿树坪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2×300MW低热质煤坑口电厂、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早落地、早开工。抓好在建项目关联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提高项目工作的可持续性。

㈢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科学编制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煤资源综合利用、黄洋能源及综合利用、尚武天然气利用等4个工业园区规划,打捆安排灾后重建资金,支持园区加快道路、供水、供电、堤防、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调解决好达钢项目火车站站台周边配套设施。要围绕入园企业和项目,突破性抓好后续项目入园工作,实现产业互补和资源综合利用。

㈣切实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运行监控,协调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抓好生产企业破难解困;用好用足灾后重建和扩权强县的用地政策,保障新建重大工业项目优先供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强化银企合作,充实担保资金,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缺的问题。稳步推进县食品公司等国有企业破产改革,抓好县氮肥厂的关闭和招商重组、异地迁建扩能技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解决好工业园区、煤矿企业、在建项目的供电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协调解决好部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的生产发展问题。

㈤狠抓企业安全生产。强力推进煤矿产量监控系统高效运转,扎实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严厉打击“三超、三非、三违”等违法行为。加强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督促煤矿做好防雷电、防洪水、防垮塌的隐患排查工作,对煤矿灾后重点地段、重点部位进行监测监控,严防地质灾害、矿井涌水等次生灾害发生。

二、关于招商引资工作

㈠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工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项目建设,认真做好信息搜集、项目准备等基础性工作,坚持和完善项目推进例会制度,深入研究硅、锰、电石及其下游产品开发,白云岩提镁、超细煅烧高岭土、轻质碳酸钙、天然气开发利用、陶瓷开发、杜仲开发等项目,扎实抓好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更新和完善项目储备库。加强与市驻外招商分局的联络联系,收集与挖掘项目信息和投资信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拓宽招商信息渠道,全方位地宣传与推介*。要加强招商人员培训,建立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㈡积极参加省市招商活动。下一阶段,省市要相继开展第十届西博会、低碳经济论坛和广元女儿节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下达给我县西博会签约省外项目资金18亿元,低碳经济论坛签约项目2个,女儿节签约项目15个、签约资金8亿元,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县招商局、县经商局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参加招商活动,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把准备工作做细做实,制作规范精美的项目推介手册,抓好项目的对接洽谈和跟踪落实,确保活动期间新推出一批项目、新签约一批项目,圆满完成招商活动任务。

㈢抓好项目跟踪落实。坚持以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冶炼、化工五大支柱产业为招商重点,加强与有投资意向的客商追踪衔接,加强对投资合作细节的磋商,敲定落实合作协议或合同文本,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要抓好项目谈判环节,在开展项目谈判时,进一步细化双方的责、权、利,制定硬性的责任条款,加大对业主的约束力度,力争6万套实木家具、饰面石材等项目年内签订正式投资协议。要切实抓好去年全省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和今年上半年新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明确时限,加强督办通报,积极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努力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和开工率。

㈣强化目标考核管理。年初确定了全年引资14.5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并将各项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了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责任,进一步细化量化各项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项目、到业主、到人头,倒排项目工期,抓实施、抓进度、抓督导,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三、关于商贸经济工作

要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东桑西移”工程、“双进”工程以及灾后重建项目,扎实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要继续做好国家“百县监测”、“肉食品监测”、“重点流通企业监测”、“农贸市场农产品监测”以及川菜产业等工作,确保酒类、肉类食品安全与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要千方百计完成外贸发展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