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传统教育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教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教育理念

第1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我们以孔子和朱子的教育思想为例,找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人文通识因子,从而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推行人文通识教育提供学理上和方法论方面的借鉴。

一、君子不器、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其所开创的儒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自不待言,就其传播文化的方式而言也是高明到举世罕见的地步。

孔子作为教育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的。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有资格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都是贵族子弟。公元前八世纪以后,周朝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国力量不断增强,国家对学校的控制能力也随之减弱。原来只有贵族们才能享用的典籍逐渐流落到民间,一些通晓诗书的知识阶层开始在社会上活跃起来,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士”。这些“士”凭借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聚众讲学,发表政见,力图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指明路径,由此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私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作为“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孔子本身有着极高的人文素质,而他对弟子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多种才能的修炼也是颇为重视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无比丰富,其中最具有垂范意义的是“有教无类”和“君子不器”的思想。

(一)“有教无类”是就受教育的对象而言的。

孔子之前,接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六艺”之类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统治阶层提高素质,从而更加具备统治人民的资格。是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将受教育的机会推广开来。不论贫穷富贵,只要带来“束”作为见面之礼,表示愿意前来学习者,孔子一概接受。在孔门弟子中,穿着狐裘坐着马车的富家子弟与身居陋巷衣食寒碜的贫士可以同席读书,“闻一以知十”的英才与反应迟钝者可以共同切磋学问,父子兄弟也可以成为同学。不论出身贵贱、天分高低,孔子皆一视同仁,绝不歧视。因此,慕名前来求学者很多,以致形成了“弟子三千”的壮观局面。正是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落后局面,为那些出身寒微的贫士提供了进身之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人才,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君子不器”是就受教育者的培养目标而言的。

古代学校的教学内容是有一套完整体系的。以先秦为例,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的科目称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在夏代已经萌芽,到了西周进一步达到完善。其中“礼”就是各种礼节,即今天所称的“德育”;“乐”指音乐、舞蹈、诗歌等;“射”是射箭技术;“御”是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是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指数艺九科,是数学等自然科学。“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并按照年龄差异分别施教。“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在大学阶段得以完成;书与术是“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六艺”教育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人类所能具有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技能,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我们今天学校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对先秦教育思想的一种传承。

二、格物致知、明道济民――朱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之后,中国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在后来各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同时其他学派的思想,如佛学、道学、玄学等也在或多或少影响着教育,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在“独尊儒术”的基础上也能够兼学别样,推陈出新,从而能够使几千年的文明绵延不绝。但同时,随着专治制度的不断加强和科举制度的强化,“德业”与“举业”的矛盾不断加深,应试教育下实用性、功利性的弊端不断加强。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系统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其中,官学(尤其是中央官学)在科举考试时显示出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也就成了最容易滋生教育腐败的地方。

有鉴于官学教育的种种痼疾,一些具有儒家正统观念的教育家和要求平等的平民弟子,都迫切希望实行教育改革,革除官学之弊,破除官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时代的催生下,书院教育成为官学之外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教育机构。

第2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郑渊洁;儿童文学;创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I04

在中国儿童文学创作领域,郑渊洁作为童话大王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他创造出来的皮皮鲁、鲁西西以及舒克和贝塔等形象为整整一代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他的童话没有天马行空的魔法世界,没有缠绵悱恻的王子公主,没有传统童话和寓言故事的说教。他所写的大多是儿童真实的生活,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那就是对禁锢儿童天性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的颠覆。他的童话里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令人深思的故事,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也启发读者思考其中深刻的人文思想和教育观念,这也是他的童话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的根本原因。

一、为差学生,回归儿童的天性

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好学生深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而差生则会受到冷落和忽视。所以在一些传统的童话中,主人公都会被教育要好好学习、乖巧听话。然而郑渊洁的童话完全颠覆了差学生的形象,他认为,“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他笔下的皮皮鲁等都是顽皮、机灵、渴望冒险而又勇敢善良的孩子,虽然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好,但是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大冒险,用智慧解决了许多问题。一般的童话作家,都不会把差学生作为故事的主角,即使是差生,也一定要在经历磨难后“改邪归正”。可是郑渊洁不但要写差生,还要让差生拒绝成为所谓的好学生,并为自己是差生、拥有独立的人格而感到自豪。其实,郑渊洁笔下的差学生,恰恰是呆板的教育制度下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有着人性的本真色彩。传统的儿童文学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们身上,教育孩子们要循规蹈矩,要按照现有的道德规范行事。郑渊洁则认为,这是违背儿童天性,违背儿童生长规律的,皮皮鲁对学校和规则的反叛,正是对人性的尊重,对孩子们天真、勇敢特质的发展。

二、重视儿童的个性,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在现在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独立人格显得愈发重要。可是呆滞的教育制度却压抑儿童个性,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的,学校把各种不同性格的孩子制造成了同种型号的产品。要想让孩子们富有个性,就要强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引导他们找到真实的自己,发展自己的本质。儿童文学不应该和学校一样,用社会化的标准工具对孩子进行打磨雕刻,扼杀孩子的独立人格,而是应该帮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生活的道理。

郑渊洁的童话无疑是在帮助孩子们摆脱对本真的束缚。皮皮鲁、鲁西西这对孪生兄妹有着不同的性格脾气,皮皮鲁淘气顽皮,总是能制造麻烦,让家长和老师很烦恼,鲁西西则是家长和老师们眼中的优等生,乖巧懂事,认真学习,成绩也很好,但他们一样心地善良,聪明勇敢,他们都会热心帮助朋友,也会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去面对困难,也会快乐幸福地长大。其他的人物,比如舒克和贝塔,海盗、鼠王等等,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而不是像传统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一样,或者好孩子,或者坏孩子,两者水火不相容。郑渊洁笔下的这些个性各异的人物身上体现着现代社会儿童被压抑的天性,体现着儿童自主、自由的梦想,是儿童力量、快乐的象征。不仅孩子们会得到共鸣,获得审美的狂喜,而且家长也会联想起自己的童年,思想受到启迪。

三、包含重要的人生哲理

童话是儿童接触得最多、兴趣也最大的的文学形式。童话中的故事不仅给儿童带来快乐,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的心智,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走向。虽然和学校不同,童话不会直接地对孩子进行枯燥无聊的说教,但是在故事中,郑渊洁还是通过皮皮鲁,鲁鲁西,舒克和贝塔等小主人公之嘴,讲出了一个个为成年人所忽视而又无比重要的道理。

孩子们总是对新奇的故事感兴趣,郑渊洁不是在讲单纯的故事,他在每个故事里都蕴含了一定的道德训诫,或者通过人物之口,将崭新的理念向小读者直接表白,有些甚至是对学生家长,对老师说的,它们也许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范围,但已经种在他们纯洁的土地上,到了某个年龄就会发芽成长。我们可以在他的童话故事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只有坏人才该怕警察。如果好人怕警察,这国家就出毛病了”;“好孩子的标准不是听话,而是敢于说不”;“有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国家承认的能力。”郑渊洁也通过童话来向现实社会表达他的不满和建议,这些道理成年人可能从来没有听过也没有想过,因为这样的表达是站在儿童角度上的。他没有向孩子们灌输那些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而是在童话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为儿童说话。所以孩子们读他的童话,会学到在学校中学不到的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生的智慧。

四、郑渊洁自己的人生思考为作品添加了社会意义

第3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当代中国在国内、国际上积极倡导和谐的理念。改革开放20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世界各国更加关注中国,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中国传统数学的理念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体系,是一件十分重要而颇具意义的工作。

一、中国传统数学理念的成因简述

1.1“机械化”是中国传统数学的理念

我国古代数学是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中产生并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所以,“经世致用”是数学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突出数学的实用性。大禹治水,规矩不离左右,天文历算相辅而行;《周易》的阴阳取法于数的奇偶;11v法”是随机取样的数的组合。田赋商贸,百工各业,都需要计算。《周礼》载有“九数”,《考工记》随处都有计算问题。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孔子以数学教育作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墨经》中的数学思想和内容别具一格。数学教育既包含于青少年启蒙教育之中,也依存于各行各业的有关计算问题之内。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教育相当发达,而且独具特色,开创了以筹算为工具、以计算为中心、以应用为方向的算法体系,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曾获得首届国家科技大奖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我国古代数学的精髓是一种机械化的思想,一种机械化的方法。

1.2“机械化”数学理念的成因探析

1.2.1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观念来谈

专家们研究认为:哲学是对人生根本问题、人的自我理解问题的根本思考与回应。哲学是对生命根本问题的引导。

实践哲学的取向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进路,因此,中国传统数学研究与教育的“机械化”(或“算化法”)的特征就必然会呈现出来。

1.2.2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来谈

“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一阴一阳谓之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系辞上》),这三个命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西方文化以“技术模式”为导向,“技术模式”立足于造。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模式”为导向,“生命模式”立足于“生”。这两种思想模式在看待世界的出发点上的分歧,就派生出一系列文化观念上的分歧。于是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在数学研究与教育的领域中,就出现了“公理化”与“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区别。

1.2.3从中国人擅长的思维模式来谈

2002年,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学家,曾经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尼斯贝特教授,曾通过一些别出心裁的试验,给出了些令人惊讶的结论:东方人重视背景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西方人聚焦于11体物体而忽略与背景的联系。用简短的话概括:“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如此迥异,反映在数学研究与教学方面,历史上中国人长于算术(目算)而fL何偏弱,而欧几里德时代的希腊人却相反。

二、“机械化”思维模式对当代数学教育的启示

2.1“机械化”方法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与状况

吴文俊先生曾经指出:“如果公理化是导源于希腊欧几里德的西方数学的主要思想,我们中国的数学注重的‘着眼点’就完全不一样。我用一个名称,叫‘机械化’。‘机械化’这个词过去是没有的,但现在它有特别的含义。现在是所谓‘第三次浪潮’,是计算机、信息时代。。。一,(机械化的理念)正好符合于现时代的要求和状况。因此,我觉得对中国古代的数学要特别加以重视。

2.2高中新课程中重视“机械化”(即“算法”)方法的教学

2003年部颁的高中新课标中,将“算法初步”作为全新的内容列人,安排12课时。《课标》中明确指出:“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人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川譬如,我国古代《算经十书》之一,隋朝时期数学著作《孙子算法》中提出“物不知其数”问题(又称为“孙子问题”或“中国剩余定理,’)后,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对此加以推广,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算法,叫“大衍求一术”。这种解法后来传人欧洲,欧洲学者发现此解法和高斯的解法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比高斯早了500多年。

2.3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中要重视发扬中国特色

2006年9月,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了一份报告《课程焦点:追求一致》。这份文件中使用的“quickrecall"(快速回忆),"fluencywithoperation"(流利计算)的词汇,在我国数学教育的话语中正在逐渐淡出。

2003年,张奠宙先生曾撰文呼吁:要“多多关注教育的中国特色”,他说:“‘拿来主主义’,必须放出脑髓去拿。拿来,决不能以否定自己为出发点。教育创新决不能靠引进外国的教育理论来完成。相反,真正的创新必定会突出本民族的特点。‘上通学科,下达课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借鉴国外,走向世界’。只有真正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建设好,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的责任,是拿出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到国际上去一较短长。”

因此,“中国的优秀数学教育传统—掌握‘双基’、记忆公式、背诵九九表、快速运算”,完全应该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忠林主编《数学教育史》(新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P20,

[2][6]《吴文俊论数学机械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P204o

[3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导论。

[4成复旺著《走向自然生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1,P25a

[5][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中信出版社,封2,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P24-25,

第4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儒家;道家;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29-1.5

中国自古就是文化大国,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就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国国民,孔孟之道已经深入人心。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传统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一词在传统文化中并没有显现,但是我们可以从很多流传下来的论著和典故中看到古代传统教育中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传统文化里较为后人熟知的当属“儒”、“道”,儒道文化贯穿中华数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的政治和教育都深受其影响,因此,从“儒”、“道”两家入手也是我们寻找传统文化中有关“心理健康”著述言论的最佳途径。

儒家的核心是“仁义礼孝”,“礼”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秩序,尤其是上下尊卑的秩序,这对于青少年而说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守则;孟子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达到“大丈夫”的标准,而人欲成为大丈夫,“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有成为了“大丈夫”才是真正的实现自身的完善。提及“儒”家,不少人还会想到“中庸”之道,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指乎”,《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道”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儒家提出的“中庸”某种程度上是为人处事时应做到“无过无不及”,也即是在处理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时候把握一定的“度”,切忌“过犹不及”。

与儒家相对应的比较严重的就是道家的学说,如果说儒家是入世的话,道家讲究的就是出世,“无为”是道家最倡导的思想,对“无为”二字的考究历来众所纷纭。总起来看,有消极无为;随波逐流;不干预,冷眼旁观;顺其自然;宽刑简政,休养生息等几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传统教育里没有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专题”呈现出来,不可否认的是诸子百家的思想中不约而同的对这方面有所映射,而且我们可以从之后各朝代的思想和文化教育政策中看到沿承的痕迹,对于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提炼出从民族文化传统观念里沿袭下来的,并且已经被后世成功利用过的教育理论思想,再结合时代的发展做以完善补充,从而形成有一定的实用意义的理论,是极其有意义的。

二、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教育界“尊儒”之风上扬,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已经不仅仅是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在日韩、新加坡乃至欧美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孔子学院的盛行和对儒家思想的热捧,儒学是我们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积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文化对我当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有意义之处。

“仁爱”,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这也是孔子认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而“仁”在不同的情形下又会引申出不同的内涵:“仁、义、礼、孝”,以“礼”为例,孔子讲“仁”和道德领域的“礼”延伸为一体,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宽容、礼让的教育,为人处事中注意朋友之礼、师长之礼,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少年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坏境,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生活的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懂得的礼让、凡是斤斤计较必定难成大器。

“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究其核心,儒家所谓的中庸也即是为人处事切忌“过”当然也不能“不及”,既凡是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在当代自然就是要正确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要过度自信抑或是自卑,善于找到调节内心平衡的方式,轻松面对生活。我们在很多的心理健康测试中都看回到诸如“最近是否会莫名的生气?”、“是否会出现情绪激动?”等等的问题,不难理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青少年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也越来越来,偶尔也会出现焦躁、易怒,如果一个人能真正体悟儒家的“中庸之道”,自然会对很多事看淡些,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知道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不要过分的患得患失,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去比较别人的有点,认识到自己是独特而又个性的,教师要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用语,多采取激励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势。

顺其自然,“道”家提倡清静无为,认为对待世间万物都要尊重其天性,顺其自然不可拔苗助长,这对于心理健康更是意义深远,青少年学生大都处于叛逆期,过分的阻碍他们的成长必然会适得其反,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思想。我们不难看到一些“虎爸”式的“棍棒”教育模式,自然是需要商榷的。当然在青少年性格形成初期,过分的放任也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因材施教”。要做到家长和孩子、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把握好教育的“度”,既不能过于死板,也不能过于散漫,要让孩子学会遵守秩序的同时,也要敢于质疑和创造。

传统文化值得借鉴之余,不可否认的是也会有一些缺失,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从众思想严重,很难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不少青少年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足,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过分尊重传统讲究“礼让”和“中庸”会让青少年较为安于现状,过于讲求谦让而缺少竞争和向上意识,必然会消弱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似乎过于“听话”,不遵从所谓的秩序并不一定就是失败,有时会带来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也就是创造力。创造力也就是我们往往为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在这一方面有杰出才能的人们,往往都能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东西来。这让他们难以发挥自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当然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任何事物都要看到他的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更没有绝对的错,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首先要端正“教育者”的价值观,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总体来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各家的思想有各有千秋。我国渊源广大的文化传统导致了思想的众多和不同,因此青少年的的成长更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和疏通。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更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一个健康的国家必要有健康的国民,国民的强健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全,更是心灵的健全。因此引导青少年走出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的健康影响,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润物细无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青年研究,1998(5).

第5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 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黏结强度;修复

[中图分类号] R78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a)-0018-0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bonding power between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and 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

XU Yu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Nanchang City,Nanchang 33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onding power of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and discuss its clinical applicability. 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root canal therapy from May 2010 to October 2011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30)and control group(n=28).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for repair was appli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 was adopted.The success rate of repair in the affected teeth was observed and the adhesive strength was measured and recorded after 1,3,6,12,24-month.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repair of the affected teet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1%(34/35),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ate was 94.1%(32/34),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χ2=0.3795,P=0.5379).Adhesive strength in both groups after one month was compared,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However,adhesive strengt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3,6,12,24 months was more powerful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Adhesive strength;Repair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增加,口腔健康及美观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牙齿正畸、牙齿美容性修复、根管治疗、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光固化补牙等各种口腔科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用于口腔科的医用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发展。聚羧酸锌水门汀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粘接材料[2],广泛用于口矫器材、嵌体、修复冠、固定桥的黏结,但是现在临床上发现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因其特殊的材质,可以达到更好的黏结效果。本文主要对比研究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与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的临床黏结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进行根管治疗患者,共69颗患牙,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8~50岁,平均(37.5±11.5)岁。根据黏结材料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30例,共35颗患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49岁,平均为(36.4±12.6)岁;对照组患者28例,共34颗患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9~50岁,平均为(37.8±1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3M公司的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黏结修复处理,对照组采用3M公司传统的聚羧酸锌水门汀黏结修复处理,然后在1、3、6、12、24个月对黏结效果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修复成功率并分别采用薄片推出试验测量记录黏结强度。

具体安装方法:整个修复过程前先测定牙髓活力,确保牙髓活力正常,且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慢速电机旋钻,缓慢均匀的打磨缺损面,按照正常方法清洁,将3M公司的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或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装入枪式工具挤压,挤压后将其放入搅拌机搅拌5~10 s,水门汀注射输入到根管内,将纤维桩插入根管就位,光固化20 s,抛光,拍摄X线片检查纤维桩就位后进行全冠修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方法的修复成功率并分别记录不同时期的黏结强度。成功:牙齿心态无缺损,修复体边缘紧凑无缝隙,活力正常,修复体与牙体色泽协调,无脱落、移位、折断等不良效果现象;失败:充填体外形明显缺损甚至脱落,修复体边缘缝隙明显,牙髓无活力甚至病变,或发现移位、折断等不良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修复成功率的比较

试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7.1%(34/35),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94.1%(3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95,P=0.5379)(表1)。

表1 两组临床修复成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不同时期黏结强度的比较

1个月后,两组黏结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12、24个月后,试验组的黏结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不同时期黏结强度的比较(MPa,x±s)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疾病重视度的提高,口腔科就诊人数也越来越多,因而口腔工作中的各种手术器械及手术材料也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3-5]。现在在口腔科的临床工作中,对非金属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多。许多口腔科治疗方式,如牙齿矫正、全冠修复等均会用到黏结材料。以往口腔临床诊疗中常用的黏结材料主要是聚羧酸锌水门汀[6-7],其是以经钝化处理的氧化锌为主要成分及少量其他氧化物组成的粉,与浓缩聚羧酸水溶液经酸碱反应形成水门汀,具有黏结、垫底、充填功能,有较高的黏结强度和低溶解性,从而可达到很好的黏结效果[8],临床上主要用于金属与牙本质、牙釉质的黏结,且其聚合热低、无刺激性,在口矫器材、嵌体、修复冠、固定桥的黏结,窝洞的点、洞衬中应用广泛。

近几年来随着纤维桩等应用器材的增多,对黏结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黏结材料,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9-10],其黏结机制主要来源于站污层局部脱矿,水门汀与牙本质产生的微机械固位及与轻磷灰石产生的强烈化学反应,加入了新的异丁烯酸磷酸酯、新的填料和引发体系,可使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溶解和浅表牙本质脱矿,有利于树脂水门汀渗入形成树脂突,提高了机械固位强度[11]。本研究发现,采用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和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均可达到相似的患牙修复效果,但是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在3、6、12、24个月后的黏结强度明显高于聚羧酸锌水门汀,粘贴力度较大,这可以很好地缓解材料使用过程中的重复粘贴过程。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虽未明显提高修复成功率,但其黏结强度大,可以更好地增强黏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伟明,叶剑涛,刘佳颖,等.超声洁治术对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18(5):391-394.

[2] 张玉洁,梁锐英,吴文慧,等.2种脱敏剂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及聚羧酸锌水门汀剪切强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1):53-56.

[3] 刘琨,张惠民,申丽丽,等.Nd:YAG激光对3种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5):509-513.

[4] 丁虹,兰卫东,孟翔峰,等.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在模拟根管内的硬度变化[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3):243-246.

[5] 雷慧云,陈蕾,徐国富,等.两种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2):109-112.

[6] 钟恬,胡道勇,江燕,等.5种表面处理对氧化锆瓷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间粘接强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31-35.

[7] 杨德圣,伊元夫,贾静,等.三种粘接材料对种植牙冠短期固位和可拆卸性影响的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9(3):178-181.

[8] 李晓静,赵三军,芦帅,等.不同水门汀材料对纤维桩与根管壁牙本质黏结性能及封闭性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11):713-716,784.

[9] 秦玉杰,程祥荣,徐东选,等.极固宁对水门汀与牙本质间剪切强度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2):1036-1038.

[10] 高宇,黄鹂,胡琳,等.黏结剂使用方式对全酸蚀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1,19(1):16-19.

第6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一、扬弃传统教育思想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这无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传统教育思想也是无数教育智慧的结晶。在教育工作中,一些教育者由于不能全面理解传统教育思想的内涵,造成部分教师产生了完全否定传统教育的意识。例如:过去我们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许多人过分理解为平等发展,忽略了学生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个性差异,抛弃了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实际上,这种教育理念也是与传统教育思想相悖的。总之,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改革不是“重起炉灶”,而是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整合,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二、扬弃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课程教学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模式,尽管有不足之处,但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计算机辅助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有的教师片面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过时,计算机课堂教学完全取代“传统”的时代已经到来,因而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忽略其必要性,置课堂效果于不顾,置教材特点于不顾,一味地追求表面“秀”。当然,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辅助课堂教学设施,具备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其作用是不可抹杀的,关键是如何扬长避短、恰当运用,乱用不如不用,滥用不如妙用。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应是立足现实、推陈出新,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全盘抛弃。对那些教师已经熟练掌握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摒弃,而且应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使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扬弃传统学习方式

大力提倡主动学习是课改的必然,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主动学习方式,无疑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最佳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相互启发,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但任何合作学习都要在教师的指导和有效的调控下进行,所以,教师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讲,“讲“仍然是接受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只让学生各抒已见而没有教师恰当的讲解和点拨,学生的思维就不能深入;如果仅有学生的体验与感知,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很难得到培养。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审时度势,当讲时则讲,不当讲时不讲。总之,讲的多与少并不是区分学生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分水岭,放弃教师有效调控与指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不可能实现新课程目标。

第7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养;STS教育;理工科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42-02

高素质综合型的理工科研究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与储备军,提升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囿于传统教学观,目前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侧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很好地关注其人文素养的提升。STS教育理念克服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提倡在科学知识教学中贯穿文学与艺术、伦理与道德、哲学与历史、政治与社会,以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索。针对目前我国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将STS教育与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相结合,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凸显教学人文情怀;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对拓展理工科研究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其审美素养,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一、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人文素养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渲染以及自身的实践,内化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与自然科学教育的求真不同,人文素养教育求善;自然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素养教育是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换言之,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们积极完善自我,并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气质等。遗憾的是,囿于传统教育观,目前我国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并未重视其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文理分科,重理轻文的教育体制导致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薄弱。我国实施文理分科,致使绝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对人文知识接受较为有限。进入研究生阶段,专业化教育愈发明显,学生往往谙熟于自己就读的专业,而对其他专业知之甚少。这就使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而具体到课程设置上,有些学校缺乏合理安排,为追求短期效应,密集开办人文讲座、开展人文活动,并不考虑理工科研究生自身特点,没有将人文素养培养切实融入到专业知识教授中。

第二,理工科教师未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教学中。自然科学教师与人文社科教师处于“隔膜”状态。自然科学教师对人文知识了解不系统,导致在教学时常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只传授具体的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同理,人文社科教师对理工科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导致针对理工科研究生开展的人文素养教育不能巧妙贴近学生专业领域而流于肤浅。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就同一问题进行跨学科对话交流。

第三,理工科研究生缺乏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需求。在当今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人文与科技对立的驱动下,部分理工科研究生只注重专业学习,认为人文素养的学习对将来就业并没有实质性作用,加之,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泡”在实验室,以至于人文素养教育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社会实践范围就无形被缩小了。

针对目前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高校实施STS教育就具有现实迫切性。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于一体。20世纪60年代,美国理工大学的改革者基于大学课程设置、社会需求与学生兴趣相悖,提出搭建“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桥梁”,目的是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STS教育理念,并尝试在初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推行。结合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现实,学者们将中国化的STS教育理念定义为: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文化战略[2]。可见,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STS教育理念重视人文素养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视促进人类全面自由发展为个体进行科学技术的教与人文素养的学相结合的最终旨归。

二、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人类精神却陷入了空虚境地。不仅如此,高科技在某些方面抑制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造成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当科学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人类的人文素养往往决定其是否会稳定长久地发展。因而,作为将来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的理工科研究生,提升人文素养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将理工科研究生打造成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社会进步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且教育最终目的也是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不仅是将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成促进科技进步的专业人才,还应将其培养成促进社会进步的综合性人才。但是,专业技术教育历来被认为是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重点,人文素养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样的模式造成了理工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也影响了其正确“三观”的建立。重视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其具备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生力军的必备素养。

其次,有利于理工科研究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养是人文素养教育成果的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教育可增强理工科研究生个人心理与外界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平常心态,保持个体心理平静、抵制外界的诱惑;培养其积极生活态度、坚强毅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而在当今社会竞争急剧加强的压力下,理工科研究生势必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理工科研究生作为带动国家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其应有的素质。

最后,有利于理工科研究生提升创新水平。人文素养教育以传授人文科学知识为基础,包含文学、哲学、社会学等。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其中直觉、感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对于理工科研究生而言,如想在科技领域中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能力之一。而人文素养教育是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基础,因而,提升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其人文素养。

三、STS教育视野下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STS教育理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中贯穿文学与艺术、伦理与道德、哲学与历史、政治与社会,探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STS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让其明确社会问题如何产生以及如何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社会问题。将STS教育理念融入理工科研究生教学活动中,培养其人文素养,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十分可行。

首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STS教育理念倡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的地位凸显出来。基于当前科学技术胜于人文素养的现状,需要转变“重理轻文”的教育观念,努力保障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地位,做到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融人文素养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使其然为人格精神的提升。

其次,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与传统教育理论不同,STS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协作学习、学科交叉”。因而,高校应扩充人文学科的选修课程,并且支持理工科研究生跨专业学习;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建立系统化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如尝试安排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叉的课程,将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方法上,STS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教师应打破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相对立的传统理念,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两者的内在关联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而了解本学科的人文大背景并建立起对它的哲学反思,从而使得学生寓人文精神于科学研究。此外,STS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将人文精神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最后,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传统教学中导致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STS教育理念提出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即使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育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是对其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把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需要理工科研究生的自觉体验。一方面,理工科研究生应积极涉猎人文知识,扩展审美视野,为人文素养培养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理工科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对自身价值的人生感悟内化为人文精神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中融入STS教育理念,使得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并重,有助于理工科研究生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确处理科学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自身成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为当下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287-289.

第8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传统文化 负面影响 克服措施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高校承担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承认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加强个性化教育,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潜能开发、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环境,构建适合不同类型人才成才的育人平台,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影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禁锢人们的观念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大学生个性教育概述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精神层面,它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深层次的思想和心理积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和个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可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性的。它涵括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主张道德、无为、逍遥;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举贤、节俭;以韩非子、李斯为代表的法家,主张君主集权、以法治国等多家学派。从西汉董仲舒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逐步确立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体系。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上述各家学说,特别是儒家学说至今仍然对中国社会和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消极思想、观念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2.大学生个性教育。

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是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综合调查、分析,根据社会对人才的潜质特征要求和自我价值倾向,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的教育目标、计划和运行方案,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等开展教育,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优化个性,完善人格,完善独具个性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教育系统。

通过个性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根据个性特质,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成长信念,优化气质、情绪、认知、兴趣、能力和性格等,使人格更完善;二是通过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使知识更全面;三是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通过人格整合和个性优化,实现能力更突出;四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使身心更健康,特别是实现心理健康。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涵盖面广,其中,思想观念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最深刻。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传统价值观念、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部分消极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深入推进。

1.传统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在此过程中,“官本位”思想、森严的等级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学习好了就能当官发财成为社会共识,读书成了个人改变阶层、提高身份和改善经济条件的有效途径。其中,“学而优则仕”、“鲤鱼跳龙门”等就是这种思想观念最直接、最形象的体现。由于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把培养尖子生、名人、官员作为衡量教育水平的唯一尺度,选官拔才成为判断教育质量的标准。受此影响,直到今天,整个社会还在要求学生围绕考试升学这个指挥棒,坚持“以考为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没有了兴趣爱好,不是为了求真,探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围绕各种考试,死记硬背,成了“考试机器”,严重埋没和扼杀了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2.传统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

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侧重于从整体、运动和联系的层面思考,但过于笼统抽象,不注重把握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忽视对事物局部细节的周密细致分析。换句话说,就是过于注形象思维,缺乏理性思维,忽视演绎推导,在思维过程中,主要依靠已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进行识别、理解和判断。特别是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考试内容经过多次变化,但主要还是以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社会科学内容为主,除了唐代设置明算外,很少涉及自然科学。这种重社会科学、轻自然科学的考试和选拔导向,使读书人真正走进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楚渔先生在《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中提出:“我们中国人思维重视直觉和经验,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一个整体的粗浅的印象,而不作周密详细的分析。”

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对知识只注重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论的过程推导,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属性,却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3.传统教育理念的负面影响。

纵观中国传统教育,其中有很多科学的、对当今教育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和理念,如“因材施教”等,但同时,传统教育理念中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影响和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静态教育理念。比如: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权威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主动表达自己的学习意愿和学习体会,降低了主动思考、创新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满堂灌”现象,逐步形成了“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是“考试高手、实践低能儿”。二是结论式教育理念。我国传统教育一直是“重结论、轻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以独立的知识结论建立整个教学体系,主要传授单元知识的基本原理结论。即便有所逻辑分析,也是局限于知识结论的范围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记忆取代逻辑推理,教师“授之以鱼”,而忽视了“授之以渔”。三是直线式教育理念。我国传统教育界一直坚持直线性的教学,即重视学科或专业知识的纵向联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重视知识体系之间的互相交叉和渗透,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因此,直线式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克服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影响的措施

1.牢固树立“人人成长,个个成才”的学生培养理念。

树立科学的学生培养理念,是提高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要树立“人人成长,个个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把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作为重要目标,而不是只注重根据考试成绩培养所谓的“尖子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坚持个性化培养理念,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挖掘、放大,力争使学生学有所长,切忌责备求全。

要注重学生成长的动态过程。克服传统的“唯成绩”论,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成才的唯一标准。要准确把握学生个性特征,关注学生成长的动态过程,把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点滴进步看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标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直接指导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产生重要和深远影响。教师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师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教学过程。因此,高校要重点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保证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人格。

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直接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根据个性特征,注重自我培养、自觉成长。

要发挥成长、成才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此过程中,不仅要以名家、名人作为典型,更要宣传身边的榜样,不仅要宣传先进典型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更要宣传身边榜样在某一方面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使全体学生切身体会到成长、成才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稍加努力就可实现的,从而激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努力奋发的求学精神,达到全体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教育过程中,与课堂教学存在明显不同的是,学生可以根据个性特征和兴趣,有选择地自觉参与。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特长,并在活动中不断发展特长。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触类旁通,促进学习和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过于谦虚内敛,要大胆尝试,敢于质疑,充分张扬个性,增强自信,不断塑造和完善人格。

3.改革教育模式,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选择个性化学习方法等是实现个性化教育,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是科学设置个性化课程体系。要从学科专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以学生所学知识适应今后职业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明确个性化培养目标,注重课程内容的纵向和课程之间的横线联系,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指导学生选择最能发挥个人创造性才能的路径,着力完善知识结构,把高等教育的统一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主观内在的能力素养和发展的动力源泉,让各类型的人才成长都能得到保障,发展个人特长,成为具有时代担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掌控学习进程”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机制。教师要探索各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教会大学生如何学习,引导大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教育媒体,对教学内容的发展过程、社会价值、研究的最前沿动态等作简单介绍,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容量,提高学习兴趣。多采用问题式教学,引领学生思考,以班级讨论、大组讨论或沙龙等形式,引导开展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点评式指导,启发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是指导学生选择个性化学习方法。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其受益终生。大学期间,课堂之外的时间非常充裕,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此过程中,要使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加强知识结论的推导,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沈超.高校个性化教育的理性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2).

[3]武秋莉.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于我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6).

[4]张岂之.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J].历史教学问题,1999(6).

[5]郭兴举.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8(5).

[6]刘家和.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一些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4).

基金项目:

1.201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创新教育机制下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徐州高校》项目编号2012JSSPITP2296

2.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基于特性差异的“问题学生”个性化教育研究》课题编号XDJZY201213YB005

3.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个性差异的“问题学生”个性化教育发展调查研究》201311998045Y

第9篇:传统教育理念范文

1.对儒道的弘扬与承继

宋初学者孙复创泰山书院,他本人“尽究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三十年,而深通孔子之心”。他的最终目标是“传道授业于弟子,并将其以书载之后世,则道乃大耀之”。由此可见,书院是士人们进行学术研究、光扬儒学的重要基地。宋朝统治者一改五代时士子多散乱而无法学习的状态,汲取了唐末五代武夫当国的教训,采取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对于书院教育极为重视。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积极参与书院建设,使书院有了颇多官方背景,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也得到了广泛性的社会认可。史上著名的岳麓和白鹿洞二书院,自宋以来,历代都有重修及改、扩建等工程,基本都是政府官员主持此工作。朱熹中兴白鹿洞书院之后,使闽学成为一支重要的学派;陆九渊创建象山书院,成为心学之集大成者。学者们以书院为阵地,通过自由讲学、辩章学问传播学术思想,在争鸣、论辩、交流的同时,使学派得以成型,学术得以继承,思想得以传播。通过宣讲义理、指摘时政、昌明道学、答疑切磋等讲会形式,使学术得以创新,学术思想也得以纵向传播。书院学者通常施行愿者自来的办学方针,即便是乡村野夫亦可使之向学,安之敬业,如此则从横向范围扩大了儒学的传播。

北宋华林山胡氏书院(胡仲尧所建)有教室一百多间,图书上千卷,社会各阶层前来求学的达数千人,“岁时讨论,讲习无绝”。“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追求使书院文化在偏远蛮荒之地亦得以传播,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教育质量。书院的创办,使儒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一方面它大大补充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聚结了民间的基层社会力量,同时起到了社会稳定剂的功能。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书院的培养密切相关。学生们可以说是书院的活广告,通过他们与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联系,对社会的道德垂范有移风易俗之功效。一个人的修行操守,可以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道德操守,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几代人;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才能慢慢形成,进而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学生散布知识和揖礼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拓展了书院教育的社会化空间。他们的社会形象,与书院教育所要求的人文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这显然与书院培育出的人才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传统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社会精英和士子们的文化影响力毕竟不可小觑。

2.对儒家学术文化的传播

中国古代书院一大特征就在于,其往往与讲学者或主政者的学术流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儒家占传统教育主流的社会中,书院往往与儒家学术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宋代以来,由于道学的兴起,书院在融合佛道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儒家学术文化传播中心,如朱熹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吕祖谦与丽泽书院,陆九渊与象山书院,东林党与无锡东林书院,阮元与学海堂、诂经精舍,张之洞与广雅书院,康有为与万木草堂等。这些书院在11世纪至19世纪之间,不仅延续和弘扬了儒家的学术传统文化,也为儒家学术传统的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需要提及的是,自宋代以后,书院与理学一体化始终伴随着书院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儒学大家和社会精英将道学视为安身立命之所,另一方面,书院不再单纯是教书育人之场所,它还承担着传播学术文化传统、弘扬传统礼乐文化、重振伦理道德文化之重任。正是基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书院与当时的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调和着儒家学术与传统政治的关系,也消弭了部分社会矛盾与问题。特别是南宋末期,随着令的解除,以及对理学的极度推崇,书院一时间如雨后春笋一样,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而儒家的“君子群而不党”文化理念,以及社会地域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书院峰起林立,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中心的不同学派倾向。书院在此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了各自学派的思想体系。从单体教育推广到形成独特的学派流传,这是书院对传统文化制度化传播的巨大贡献。

自朱熹制定了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之后,该揭示成为历朝历代各地书院的总学规。它规定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为五伦之教,并指明至圣先贤的教书育人之道在于明理修身,然后推己及人。反对死记硬背、沽名钓誉,以功名利禄为目的的读书。二程理学的本质是,学则达天德,治则行王道。天德而与王道,实乃一以贯之。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将道德教化视为重中之重,从而使道德建设成为书院精神建设的基石。从本源来讲,书院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道德教化,“道德齐一而礼义自明”。“故道之不行,则不足为道;学者若无益于家国,则不足为学”。明道始终贯穿于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才德并重则成为书院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特征。赵宋南渡之后,书院不再单纯是教书育人之场所,这也成为书院与理学相互融合的一个标志。如石洞书院创建者郭钦止曾请名家、大儒主持教学,将所有家藏图书捐给书院供学子读书,将所有土地变为书院的土地,以此向世人表示书院不是他郭某人的私有财产。书院的学术思想不仅在当地得到传播,同时也以学派传承的方式延续千年,呈现出了组织传播时间、空间双重结合的特征。

二、书院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发展

首先,书院的制度建设不仅使传统教育精神与教学理念得以薪火相继,还对今天的教育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自书院的兴起直至终结,伴随着“文化下移”的不断深入,书院各种教育制度建设围绕着平民而展开。这种“大众化”的教育传播方式,无疑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制度建设创造了更广泛的话语空间。在此,以讲会为代表的书院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传统教育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这种常规教学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问探究、学术传播等起到积极作用。如朱熹与张拭围绕“中和”问题会讲于岳麓书院;鹅湖之会上朱熹与陆九渊的激烈论争;康有为在长兴学舍和万木草堂的讲学,以及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这一切表明,讲会在书院的文化传播中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需要提及的是,在书院的发展中,传统社会精英不仅积极探索理念层面上的制度建设,还以文献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书院教育制度建设情况。

流传至今的大量书院学记就是最好证明。除去文字层面的意义,这些学记既是传统教育制度的精华所在,又是传统教育文化升华的集中代表。即使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有些书院制度仍然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讲义》《鹿洞书院讲学记》等。而这一切对于近代中国教育以及东南亚和日本的社会教育都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与作用,甚至欧美的书院建设也在这之中获益匪浅。不仅如此,书院以讲会形式所划分的教育内容,对于促进教育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保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黄宗羲主讲证人书院时,其讲会的形式具体分为时文之会、诗古文之会、五经之会。又如颜元在漳南书院讲学时,曾将课程分为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及至乾嘉汉学主政书院时,又以注重训诂、经学而闻名于时。可以说,书院提倡的育人以德、德行兼备、注重操守、大家讲学等一系列教育制度建设,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也在某种程度上维系了传统教育理念与道德伦理观。现存岳麓书院等古代书院的文化遗产,至今能成为研究热点,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书院奉行的祭祀制度对于传统礼乐文化制度和教育理念的传播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以现代教育眼光来看,古代书院的有些祭祀制度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但对于千百年来奉行礼乐文化的中国而言,祭祀制度在书院的文化传播中却意义非凡。因为在宏大肃穆的文化氛围中,书院祭祀活动既能使师生和社会群体能时时感受到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能使其感受到“一种受世人普遍认同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体系,从而实现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天下太平”的文化理念和教育理想。中国向来有尊师重道的教育传统,书院祭祀制度无疑将其放大了。对于此,徐梓先生认为书院作为感性教育和榜样教育的典范,它使生徒们耳濡目染同时,“逐渐培养起了对先贤的礼敬和景仰,进而考索他们的德业和事功,并以建立这样的功德自我期许:‘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诚如斯言,书院祭祀作为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活动,其在类似宗教氛围中,既潜移默化地传承了古代教育尊师重道、推崇道德、弘扬学统的教育文化理念,又进一步提升了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传统文化道德理念的地位。比如朱熹因书院祭祀活动,而成为明清书院和理学派的灵魂与核心,并一直影响到今天;文天祥则因书院祭祀,而心生歆慕忠义之情。更为重要的则是,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使书院在祭祀对象选择上,实际暗含了学术思想和学派归宿的选择。

孔孟周公以及朱熹的学说理念至今还能得到中国社会以及海外的强烈响应,就得益于此。此外,作为书院最基本的制度之一的书院学规,更是将传统教育育人以德、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写字必楷敬”等学规。其传递的不仅是古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更是古代教育者智慧与经验的集大成者。可以说,书院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后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能得以延续,无疑这些书院学规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些教育理念与制度在今天的现代教育中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借鉴意义。

三、书院对文化典籍的保存与传播

从发展历程看,书院藏书对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书院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无论从学术眼光来看,还是从文化传播角度看,都是弥足珍贵的。比如钟山、紫阳、敷文三所书院所珍藏的武英殿刊本的《十三经》《二十二史》,以及白鹿洞、岳麓两书院珍藏的《御纂日讲解义》等古籍,就为研究传统文化典籍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由于书院与学派的发展密切相关,故而许多学术大家的著述文字,也通过书院刊印、收藏得以保留下来。以清代河南书院为例,孙奇逢的300多万字的各种著作,以及耿介、李来章、窦克勤等人的著述,皆因书院而得以保存。甚至这些书院的藏书到现在还为近代图书馆和新式高校做出积极贡献。此外,刊印于晚清的《上海格致书院藏书楼书目》和上海龙门书院的《女子理科矿物及化学》等书籍,更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无形“推手”。其次,书院的刻书与印书等文化活动,不仅传播了文化、扩大了教育影响,也推动了书院学术研究活动。如朱熹所编撰的《论语集注》《论语要义》《近思录》《孟子集注》等二十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一方面扩大了理学的影响力度,另一方面,又促使理学真正占据当时学术主流地位。又如阮元在主政学海堂和诂经精舍期间,不仅刊刻了包括《十三经注疏》《杜诗》《文选》《朱子大全集》等一大批经史子集,又刊刻了《诂经精舍文集》八卷,这对于清代乾嘉汉学的发展,以及乾嘉学派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在传统文化传播以及学术研究中,书院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法替代的。其三,书院的藏书以及其他捐书和赐书等举动,对于文化理念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成绩。比如在清代,官方所修成的《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文化典籍,几乎全部以赐书的形式,捐献给了各级书院。而各地士绅官吏的捐书,又无疑丰富了书院的藏书内容。加之书院提倡自学为主、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办学理念,使得书院在培养人才上有许多官学和私学所不能比拟的突出之处。对于此,学界已多有论述,笔者不再赘述。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较为宽松的氛围环境中,生徒能博览群书,砥砺品行,能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理念。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