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中学生班级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班级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班级管理

第1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就要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主体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构建起班集体的激励机制,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学生为本,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事”为本,是教师强制管理的弊病。这种班级管理是让学生服从于“事”,顺应于“活动”,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为按“号令”行动的一种工具。“听命”和“顺从”成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基本状况,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无法充分表现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很难显现的,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也就成了空话。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众所周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

二、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班集体是师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体管理好,这就需要班主任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成为主人翁,具有责任感,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避免学生感到受制于人,产生被人“管”的消极意识。应避免班主任包办代替,独断专行,事事都唱独角戏的局面。这种传统的管理会使学生一切听命于班主任,其责任感必会遭到泯灭,久而久之,创造性个性品质不仅不能形成,还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奴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应该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养成两个积极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会时,我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首先给学生两天时间准备,想想自己竞选什么职务,制订职务责任计划书,准备三分钟的竞选演讲。然后利用周会的时间请参加竞选的学生宣读职务责任计划书及竞选演讲,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最后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班干部。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享受到民利,也培养了其主人翁责任感。在班上我们还设立了许多岗位,“财产小卫士”、“图书管理员”、“黑板清洁员”……使每位学生对班上的各项活动和各岗位全权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后,学生感到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有为集体作贡献的具体任务,不仅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也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很快提高,班级的面貌也会更好。

三、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教育培养学生成才,兴趣是起点,是人发挥智慧和取得成功的动力。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熟知每个学生的兴趣,要帮助学生发展兴趣,这对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将起积极作用。班主任要帮助教育学生,把他们的兴趣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使兴趣在成长中发挥动力作用。为此,我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第2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 高中学生 班级管理 提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122-02

高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能够高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逐渐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用于实践,然而不少学校或班级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层次不深、管理效率低下等情况。就如何有效的提升高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我通过长期研究、实践,总结如下: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管理环境,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

淡化老师权威,营造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用心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来开展工作,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使得学生在班级工作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建议,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自尊感、自信感、归属感,增强主人翁意识。

淡化权利意识,构建民主平等的管理机构。班主任、班委、小组、非班委组织之间处于平等的位置,彼此之间没有权利的高低,只有职责的不同,每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改变以“压”代“管”的管理手段,培养学生树立服务意识,以沟通协商、团结协作的方式来处理班级事务,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共同建设规章制度,体现学生主体意志

在班级制度建设上,改变自上而下的制定策略或者是照搬借鉴的“懒政”,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结合校规校纪和班级实情,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师生共同建设的班级制度能够体现出学生最广泛的利益,能够透射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起点上使班级制度成为学生自觉自愿遵守的准则和理想境界,为学生全面深入参与班级管理保驾护航。

三、按需设岗,明确岗位职责

一方面,岗位设置上应根据班级的具体需要来配置,而不是为配置而配置,要考虑到是否真的需要,是否能够真正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班主任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性,通过分析他们的能力、爱好、特长,对学生的岗位进行精确定位,将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利用,既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另一方面,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目标计划以及评价标准都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内容并形成明晰的文字条款,作为班级制度的细化补充,让每位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岗位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依靠职责任务来规范学生的管理行为,依靠评价标准来考核学生的管理成效。

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观念

培养学生树立服务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不是权利下的“压制”“惩罚”而是为大家服务的过程。服务式的工作方式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人文关怀,能够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更容易获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威望,促进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建立共同的目标,让学生把自己的参与管理成果与班级的进步发展联系起来,在管理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班级里的所有事务都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从内心感受到他们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自己工作的支持。

五、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班主任及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有关学生心理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了解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运用谈心、鼓励、激励、关怀等内在的柔性手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消除困惑,消除不利于班级管理的不良因素,让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他人对自己管理,也能够正确的面对管理中出现的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六、加强学校层面的制度支持

第3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五育;道德素质;品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197-01

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好像说得更多的是行为、习惯、品质,接到了领导的命题,我昨晚也好好的学习了一下,现在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网上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定义有很多种。我选择了教育部拟定的:以培养学生形成以“更新、顺服、仁爱、接纳、尽责、诚实、坚韧、公正、谦卑、节制、感恩、信心”12种核心内容为标志的完美品格。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我们的育人方式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型向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多元目的转变。“五育”(德、智、体、美、劳)“德”为先,“道德素质”是全人发展的核心,品格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品格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品格决定命运,品格成就人生。

前段时间,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殊荣,所以我也关注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小学。”“在小学学到了什么?”“学到热爱读书、适应老师、做错事要道歉,学会了自信……”当时听到这个科学家的发言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还是引起了现场的争论,现在想起来说明了儿时养成良好品格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的古话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含义之一就是从儿时的品格可以推测未来,好品格能够造就好人生。

以四年级还是以情感教育为主,通过教师节、中秋节等主题班会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仁爱的教育。

五年级:是孩子品格变化最显著的时候,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此时都开始发生变化,学生的是非观是否明确以及自主意识的增强再有叛逆期的即将到来都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形成学习上的两极分化,更出现了个别生更个别,还会出现优等生在这个时候也会出现某些行为的下滑。所以这个学期我更加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律: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的教育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毕竟还不强。因此,常规训练是班级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复抓的重头戏。俗话说,纪律是胜利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比较重视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比如,合唱比赛、入场式的训练、要告诉他们集体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个人要服从集体的需要,不要因为你个人影响集体的步伐,有步调不一致的要反复训练基本规范。小的方面也要练(如课前准备,个人物品摆放)。经常让学生明确我们要做到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教给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一定会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常规管理做到了细、实,班级秩序自然就井井有条,学生的活动和学习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证。这种自律的品格也就会自然形成。

二、诚实的教育:

案例一: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谎言来投机取巧(薛俊豪)

三、寻找榜样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案例二:关注优秀生行为的下滑(刘海桐、陈泽波:下滑的表现、寻找原因、家校联系)

案例三:榜样的激励作用(用特长生影响黄俊哲)

四、宽容:在相处中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宽容待人。

案例四:课间活动时以大欺小(换位思考,蔡刘高华)(高志林、游皓韬)

案例五:在宿舍里以强欺弱(刘春煜、阮玉韵)

五、坚韧:

案例六:心理脆弱、思想懒惰、家教不得法(林奕宇)

1.倾注爱心,拉近距离

我首先采取包容的态度,有意缩小他的缺点,放大他的优点让他看到自己身上也有闪光点。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的集体意识很强,喜欢为班级服务,比如:大课间的投篮训练,每天自己不投却主动站在篮框下为同学捡球。我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给予表扬,还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增强他的自信心,使他感到自己还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在这个前提下,我加大对他的表扬力度,比如:个人卫生等。现在个人卫生及周边环境都有所好转。

2.多点信心,不言放弃

像这样的孩子,由于缺点很多,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导、帮助他。在这个过程中,我总是对自己说,对这个孩子要有信心,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能不能成功转化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放弃他。记得刚开学时他在全班面前做自我介绍我是一个留级生,当时我和同学们都被他的举动惊呆了,事后我找他聊天告诉他留级是个不光彩的事等等作了很多的引导,前不久召开部分班级参加的舞蹈大赛,刚好坐在我们班后面的班级就是他原来班上的同学,他低着头来找我换位子,说太难看了,我及时表扬了他的进步也指出以后的努力方向。

与家长密切合作,首先与家长沟通好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孩子的改变才是最迅速有效的,比如(支持的:软、薛);不支持的照样教育,(蔡钊豪)用学校的制度、用自己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处理。同时随时跟他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行为状况以及我们是如何的。

第4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字】初中 班级管理 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整个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班级管理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针对初中学生的一些特点,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几点建议。

一、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初中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比较差,很容易对外界的一些事情产生沉迷。如一些学生喜欢电脑游戏,往往就会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所导致的。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作为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在日常管理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同时还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注重学生自我约束力和班级集体约束力的教育,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现在学生受到的外界影响比较多,很多诱惑很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学生对于外界的抵抗能力比较差,这些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问题。试想一个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能分清学生阶段的主要任务,这些外界的诱惑对于他来讲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老师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在班级树立学习榜样和道德标兵,并使其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具体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开班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反面的举例,让学生明白不良习惯可能会带来的种种危害,然后在班级开展广泛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出5条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影响大家进步的不良习惯,然后针对这些不良习惯又有哪些比较好的应对措施。

老师同时还要监督不良习惯的纠正情况,在班级设置“红黑榜”,对那些能够约束自己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登记在红榜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表彰,而对于不能够约束自己的学生则要登记在黑榜上督促他们改正,这样使用集体的力量就能逐步地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他们回到良好习惯的主流中来,逐步地铲除滋生不良习惯的土壤,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班级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产生归属感。

三、开展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

分析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的一些共性会发现,这些学生往往性格较为内向并且不愿意参与班级的活动,大多活在自己的小圈子或者自己的世界,不愿意打开心扉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学习上也往往缺乏动力。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但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不放弃不抛弃,持之以恒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参与班级活动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与其他同学更多地进行交流,能够促进学生阳光心态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团队精神的塑造。因此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和其他兄弟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或者足球比赛之类的带有一定集体竞技性的游戏等。组织这些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触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誉,另一方面通过协作配合,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远离不良习惯的影响。

四、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是从小时候就开始形成的,在初中阶段如果仅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因此老师应该和家长多沟通,适时进行家访,和家长一起共同协商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关的配合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

五、小结

初中生思维活跃,且自控能力比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很容易被不良习惯所左右,容易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还会对学生后期更高阶段的学生生活和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初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又是十分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老师进行扎实细致的工作,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行为养成教育应成为中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任务[J]. 凯里学院学报. 2007(04).

第5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31-01

在学校,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新课标理念之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自我角色

从传统观念上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及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班级中任何活动班主任说了算,班干部听从班主任的指挥,全班同学服从班主任的安排,这样,形成了班级事务中不可一日没有班主任,学生缺乏自主管理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新教材、新理念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应该是班级活动的参与者与协助者。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与人格都健全的人才,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当信任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新形势下的班组管理中尤为重要。

2.要建设优秀的班团干部队伍

在班组管理中,班干部队伍乃班级工作核心,是一个班能否形成良好班风的决定因素。因此, 建设一支有朝气、有战斗力的班干部队伍,应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选拔班干部应素质、能力、知识三者综合考虑,做到精心选拔,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凭学生入学档案或第一印象而“一锤定音”,而应广泛征求意见和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不同铡面对选拔对象进行考察,并通过开展一些有目的、有针对性活动,发现优秀学生来担任“龙头”。“龙头”建立后,班主任应悉心指导,热心扶持,大胆使用。班干成员应分工负责、定期考核、优用劣汰,使其有压力、有动力、有战斗力,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前沿阵地的生力军。在管理过程中,要逐步放“权”锻炼干部,树立班干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对班干部言行监督,加强班干部理论学习和工作方法训练,提高其领导水平。

3.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提高自我规范意识

一个班级要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必须有符合本班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班规,因为班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严明的纪律与严格的制度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班规要切合本班实际,就必须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制定自己的班规。作为班主任,先要给自己的班级定位,制定好本班的目标;然后,将本班的定位和目标呈现给全班同学,让他们去考虑为达到班级目标应该有怎样的班规,每个同学写出自己制定的班规;接着,由班长收起来归纳整理;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通过。有了这个班规,就可以放手发动学生去进行管理,依“法”治班,一视同仁,使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是放手发动学生去管理的保证。

4.要树立先进榜样,发挥引领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榜样人物往往会影响一批人乃至一辈人。昔日的雷锋使一代又一代人学到了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享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昔日的张海迪使一大批人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发奋读书,立志成才,造就了一批国家栋梁之才。其实,榜样不光在书本、报刊中能找到,在我们周围,在同学们当中,就有许多榜样人物。有的同学懂礼貌、守纪律,端正的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有的同学热爱班集体、乐于帮助他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堪称当代的“雷锋”;有的同学,目标远大、学习刻苦、对学业的真挚追求,就是眼前的“张海迪”……这些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学生当中,应把他们树立为学习的榜样。在管理中树立楷模是营建良好班风的有效措施。

5.要实行目标激励,引导奋发上进

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制定明确的目标。目标是催人进步的动力,一个人,只有当他确定了蓝图以后,才可能前进。这是因为目标有三个方面的激励作用:一是在目标确定后,由于它能使人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因而能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作用;二是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由于目标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挑战性,在实际学习中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在目标实现以后,由于愿望和追求得到了实现,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预期结果和学习效果,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就会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达到新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样就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6.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调动管理热情

第6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性别差异;班级管理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发展都趋近于成熟,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不断凸显。这对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及班级的管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性别差异特点,正确引导,将会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一、男女生性别差异客观存在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发展已经成熟,男女性别特征已经非常明显。男生具有左脑偏侧优势更理性;女生则不具备这种优势而更易于动感情。这表现在行为上的差异,男生多外向,喜欢动手实验,在理科上多占优势,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女生则更安静细腻,学习比较扎实,在文科知识的识记和积累上往往胜过男生。

二、男女生性别差异的影响

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发展成熟,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促成学生性兴奋和性萌发,加之学生心里空虚孤独,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会很自然地萌发对异性的爱慕之情。

在班级管理中,大多数班主任对男女生关系过于敏感,不讲究正确方法,简单粗暴地压制,强令学生服从。而此时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如果教师在发现学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如临大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教师越不让他们交往,他们越会逆反。

但此时,班主任如果能恰当地利用学生性别差异和异性间的相互吸引,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学习提高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促进男女生学习生活共同进步的措施

了解到学生的性别差异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1.利用优势互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正视学生性别差异,男女生因生理结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心理特质或是行为表现具有差异性是必然现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正确对待这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学习差异和交往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交往热情。

在安排座位上,笔者改变过去男女分开坐而采取男女生同桌或男女生间隔而坐。座位的改变实际也是向学生表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待学生性别差异的正确态度。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正确引导学生正视与尊重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并能互相帮助。这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体课业水平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班级劳动中,笔者遵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进行合理化分工,男同学多干一些体力活,女同学则多分担一些轻巧活和细致的劳动。这样,他们个个变得勤快、主动了,也正好发挥了各自的性别优势,劳动效率大为提高。

2.因性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高中生正趋于心理生理成熟,也是表现欲望最为强烈的时期。他们总是很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得到异性的认可。进入青春期,男女之间普遍会产生互相吸引的情感,都希望在异性心目中留下好印象,都会看重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异性的鼓励反而比其他的教育更为有效。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认识男女生在这一阶段所存在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比如,在评定学生学习结果时根据性别差异适当调整评估标准,多采用鼓励性反馈,增强学生的信心。

第7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一、实行学生自荐班委干部和班委干部轮换制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但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智慧与社会责任感。可让学生自荐担任班委干部。自荐者将自荐职务,工作计划在全班演讲,再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推选出班委干部。班委会在班长的带领下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对全班进行管理。为使大多数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班级群体的情况,实行定期轮换制。

二、建立班级基本单位――独立小组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二者各有优缺点。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性格、品质、兴趣、考试成绩等组建成异质性独立小组。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有利于互相影响,互补优缺。小组长由独立小组自己选举产生,负责本组座位安排、纪律监督、学习活动、劳动任务分配等。小组成员互相督促,荣辱与共,积极出谋划策,参与到本组管理中。

三、实行值周班长制

在常务班长主持经常工作的条件下,让其他学生轮流担任一周的值周班长的工作,以监督、检查班委会的工作情况。值周班长由学生选出认真负责、愿意为集体出力的学生担任。值周班长“组阁”成立清洁、纪律、学习、生活等检查小组,每组2人。在值周中开辟光荣榜、警钟栏、优秀小组栏等,值周组每天做好记载。每周末由值周班长总结各小组的表现,全部量化考核,公布上墙。期末总结,与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反馈给家长。

四、班委干部组织制定并执行班规

班委会组织全班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等,再由全体学生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班规条例。班规形成后,由班委干部专项考核,值周干部全面监督并记载学生遵守班规情况。值周班长每周总结,对表现好的提出表扬,对表现差的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由于班规是学生讨论制定的,在实施中班委干部就得心应手,学生也乐于遵守,愿意配合班干部的管理,对考核的结果心服口服。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班级管理是每个人的事,积极主动参与管理,从而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五、学生自己设计主持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以及在道德修养、成长等方面的问题,设计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从活动设计到主持、评奖、总结等都由学生自己操作,班主任从方法上进行指导,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评价。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同学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陶冶情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主人翁意识,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学生担任见习班主任

第8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观;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研究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制度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制度管理”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基于多元智能观对中职学生班级管理中的研究,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一、多元智能观概述

多元智能观理论由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观理论主要内容是学校多学生的发展管理以学生发展差异实施多元化发展规划,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发展突出时,应当鼓励学生充分进行发展而非限制学生发展。多元智能观理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该理论基础上实施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研究,是将学生管理和学生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理论实践,促进教育发展多元化、实用化方向发展的有力指导。

二、当前我国中职学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中重点突出问题,中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自身学习能力较差,并且有较强的青春期逆反心心理,中职学生由于自身前期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并且学习热情和对班级活动的参与程度较低,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中,仅有25%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这样的发展现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阻碍。

(1)中职学生班级管理“制度化”严重。学校班级制度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纪律,卫生等方面考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误解了学校的管理意图,在管理过程中之种种学生的纪律、卫生表层管理,对学生个性发展,成长心理的研究程度较低。由于中职学生发展的自身原因,他们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较强,导致中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严重,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完全背离,导致中职班级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较差,不仅破坏了班级发展的正常秩序,同时也导致学生心理扭曲发展。

(2)中职学生班级管理学生参与度不高。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中职学生班级管理制度中的相关理论化猪肚管理和单一的管理形式只能对学生产生约束能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种植中职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程度较低。最终形成中职学生班级管理“教师制定,教师实施”的局面,班级形成“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氛围,与教育发展理念完全背离,同时这种班级管理方式也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带来严重阻碍。

(3)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评价形式单一。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依据班级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制定的一套能够促进新j发展的制度保障,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制度保障,保障学生能够沿着正确发展方向发展,但当前我国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评价形式较单一,班级管理评级只作为学生惩罚的标准,缺少学生鼓励制度的鉴定。例如:某班主任制定中职班级管理制度时,主要内容只有关于学生违反班级管理的惩罚措施,没有为班级做出贡献的奖励措施。使班级管理制度成为学生惩罚的“参考”,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多元智能观在中职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中职学生班级管理坚持学生为主的管理方式。多元智能观在中职学生班级管理中的能应用首先坚持学生为主的班级管理方式,班主任制定相关班级管理制度时应当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制度前提,注重把握中职学生发展的自身特点,形成班级管理制度既是学生发展的规范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例如:班级管理制度中对学习成绩上升5名的学生给予全班表扬,并且给予一次做“老师助手”的课题研究探讨机会,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2)管理形式多样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中职学生由于自身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在开展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制度制定和实施管理时应当通过多重化手段引导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理,促进学生优势的充分发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实施班级管理多样化发展。例如:教师依据学生的发展能力,将学生分配成小组管理,让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的“小领导”,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3)实施班级管理制度民主化发展。基于多元智能观对中职学生班级管理进行管理应用时,教师应当实施民主化管理办法,逐步实现班级管理评价标准多元化发展。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制度确定中,形成中职班级管理赏罚分明,同时,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建设中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也对自己形成明确的约束,从而促进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开展。

基于多元智能观对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研究的分析和讨论为当前我国中职学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同时也为形成良好的中职学生班级气氛提供依据,促进中职学生个性发展,也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小卫.从多元智能的角度谈中职学生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5,02:16-17.

第9篇:中学生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话语权;回归

话语权,是每一个公民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看法的言论自由权,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任何人也不能、也没有权力剥夺。新课改下的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而只有回归学生的话语权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就班主任工作而言,只有回归学生的话语权,才能尽量听取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班级成为班主任和全体学生的班级。下面就此做点探讨。

一、在班级管理内容与形式上回归学生话语权

班级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大体可以分为班级组织纪律管理(主要包括课堂纪律、请假制度、座位安排、值日等)、班级环境卫生管理(主要包括教室布置、图书角设置、公物放置等)、班级主题活动管理(主要包括班会、黑板报、学生评价等)几个方面。

好的班级管理,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人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所以在班级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上就要做到回归学生的话语权。比如,班会是班级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学生对于班会比较重视。但由于很多时候班会的内容空泛和形式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下降,学生对班会就会丧失兴趣。所以班会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给予学生足够的话语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班会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班主任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班会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预先确定几个主题,然后让学生选择并讨论采用的形式;有些时候,还可以完全放手让班干部或其他同学确定班会的内容。这样,他们由被动参加变成主动参与,激发了兴趣,既可以表现组织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主人翁的身份主持班会,又能受到锻炼。每个同学在班会上都可以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班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在师生关系上回归学生话语权

师生关系融洽是教育和谐的重要体现,教育民主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之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上,回归学生的话语权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长期以来,在制度、传统文化和知识权威的多重影响下,班主任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方面,很多班主任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居高临下或唯我独尊,不允许学生争辩,禁止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对老师避而远之甚至是对立。只有在班主任和学生关系上回归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敢于并且有机会表达内心,与学生坦诚交流,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理解体谅学生,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才能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敢于和乐于参与班级管理。

其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能否获得话语权和获得多大的话语权,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二是学生本身。就第一种因素而言,有的班主任会因为自己对不同学生的好恶,有选择性地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话语权。第二个因素,和学生本身的学习成绩好坏、学生本身的性格等有比较大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所以,班主任一方面要克服本身的好恶,平等看待全体学生,给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同时,教师要使一些活动或管理形式多样化,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三、在学生评价上回归学生话语权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转变以往的传统观念,在评价主体上,要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评价形式上,要从单纯注重成绩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

1.给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在传统的班级评价中,评价一般由教师进行,学生是被评价者,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难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每个学生个体都不同,都是不断成长的,这就有必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家长等参与评价。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班级管理应该给予学生话语权,让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学生自评,可以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学生互评,能激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给予学生话语权,促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