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

第1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等特点,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对学生的个人成长,甚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学校的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呢?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学校本着“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有特长”的育人目标,把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过一种快乐而有意义的德育生活。

一、在科技实践活动中接受环保教育

科技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多年来,我们将通过组织开展多项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活动中亲近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科学探究,掌握科学考察方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珍爱生命之水”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聆听水的呼唤”“科学调查体验”“节水在行动”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制定“家庭节水方案”,带动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低碳节能我先行”科技实践活动,让师生懂得了低碳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养成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的生活好习惯。

“重拾手绢,营造绿色家园”科技实践活动,通过“找――唤――用”三个阶段,让师生认识到使用手绢给环保带来的长远利益,唤醒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回丢弃的手绢,拒绝一次纸巾,树立环保的消费理念,营造我们绿色的家园。

二、在科学调查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是少年儿童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德育教育活动与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相结合。借助每年一个主题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活动,通过科学调查体验,发明创造比赛,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

如“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技调查体验活动。通过学习、调查、探究、体验、创新等四个环节开展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了“废弃物知多少”“电子废弃物――城市矿产”“变废为宝与循环经济”等科普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废弃物的种类及可利用价值,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以实践体验活动为主,开展“生活废弃物大调查”等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举行以小制作、手抄报、作文竞赛等创新成果展,通过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将废物利用,减少浪费,对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长远利益,深刻体会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活动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掌握了科学调查实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在科学种植体验活动中培养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可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他们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如我们开展的“校园小农场”活动,通过种植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锻炼了劳动技能,还让学生通过种植活动,体验到种植快乐,感悟到生命的成长,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养成了节约粮食的生活好习惯。

四、在社会考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感

第2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7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44-02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做好饮食治疗对于轻型患者不需要服药或少量用药,血糖尿糖就会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对于中重型患者可减少用药,促使病情稳定,减轻或预防并发症[1]。所以,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但目前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中还没有一种公认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2],以往的教育方法有座谈、讲座、病友联谊会,糖尿病饮食治疗卡,烹饪实践课等,我院自2006年以来应用糖尿病饮食周食谱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

1.1糖尿病饮食周食谱:我院糖尿病治疗饮食周食谱,参照“中国居民平衡饮食指南”,“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制定饮食结构,“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专家系统”软件统计营养素含量。周食谱每餐营养素含量:蛋白质15~20%,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60~65%,蔬菜瓜果总和不少于1斤。热量1200~2300千卡,每份食谱热量以100千卡递增;每日以三餐为基础,每周7天内等值交换。

1.2等值食品交换表:等值食品交换表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大豆类、奶乳类、油脂类、蔬菜类、水果类。每类包含日常食用食物,每份以90千卡热量的重量食物互换。

1.3糖尿病治疗原则: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基本内容为控制总热量;三大营养素摄入比例;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食物纤维、胆固醇、乙醇对病情的影响,劳动强度与摄入热量关系等。

2.方法

2.1周食谱计划制定。患者入院后一天内完成。①饮食治疗重要性宣教。患者入院由营养护士对其进行饮食教育,讲述饮食治疗重要性,提高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识,增强其遵医行为[3]。②掌握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实际体重、劳动强度、病程、并发症、对本病的认识和饮食治疗知识掌握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③发放并讲解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和等值食品交换表,使患者基本掌握。④计算全日总热量。根据患者一般情况计算患者住院期间所需一日热量。计算公式:全日热量=标准体重(kg)×热量〔kcal(kg体重・d)〕,极轻体力劳动25~30kcal,轻体力劳动30~35kcal,中体力劳动35~40kcal,重体力劳动40kcal以上;肥胖者酌减,消耗及需要多者酌加,使患者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2.2周食谱实施。贯穿在患者住院期间,是糖尿病饮食治疗教育的关键。①评价前次教育内容。检查了解患者对前次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必要时进一步讲解复习巩固。②发放讲解周食谱。发放患者住院期间所需全日热量周食谱并详细讲解,使患者理解掌握能够使用;讲解时把一日食物分为蛋白质为主类、碳水化合物为主类、油脂类、蔬菜瓜果类(为方便记忆归为一类)四大类,先告诉患者一日所需四大类各是多少,再用周食谱示范安排一日饮食。目的使患者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③教会患者使用等值食品交换表。教育患者正确使用等值食品交换表,使患者学会应用同类等值食品进行兑换。用周食谱七日重复示范讲解。④教会患者掌握灵活的饮食制作和分餐方法。在四类食物固定的基础上,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爱好,可煮可蒸,可煎可炒,或米或面,或吃捞面条或吃煮水饺。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一日的餐次,并教会患者随病情变化自行增减餐次。

2.3周食谱效果评价。患者出院前三天完成。对患者运用周食谱的程度进行调查、评价、总结、针对不足再讲解。计算患者日常生活劳动需要热量,并发放相应热量的周食谱。告知患者复查复诊时间,定时进行血糖检测记录。

3.优点

3.1方法简便、易学易懂。糖尿病周食谱使用电子技术一次性计算,省去了为患者反复计算的繁琐,节约了大量时间,更符合平衡饮食的原则,使更多的患者享受高科技成果;把一日所食食物分为四大类进行讲解条理清楚,周食谱七日重复等值交换示范,患者易学易记。

3.2动态调整、科学灵活。每次教育前都检查前次教育内容,对前次教育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在讲解中和患者互动、因人施教,既有利于患者掌握饮食知识,有利于教育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又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保证患者或家属掌握教育内容;使用等值食品交换表,便于患者长期灵活地动态调整。

3.3举一反三、值得推广。糖尿病食谱教育法规范了饮食教育的操作体系,落实了糖尿病饮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样,食谱教育法可应用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正常人的平衡饮食教育等,使饮食教育得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蔡东联,史林娜,主编.临床营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70.

第3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距离《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的出版才不过两年多,吕途又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这一次,吕途依旧保持着难以被忽略的双重身份。首先,她是受过西方学术训练的研究者和写作者,需要像任何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一样,和研究对象保持必要的距离;但同时,她长年生活在北京东五环外的打工者聚居区,在这个意义上,她又不同于一般研究者,她是研究对象的同路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吕途的写作任务变得非常特别:不仅仅分析性地呈现这个群体的文化实践和当代境遇,更是用知识生产的方式,参与到这个群体的历史过程之中,召唤新的主体性的形成,也试图呼唤劳动者在世界中的新的位置和新的身份政治。理解了吕途的这种“理论”和“实践”特殊的结合方式,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她的字里行间不仅有分析性的描摹,也充满了困惑、无奈甚至愤懑。作为对新工人群体在未来可能性的摸索的环节之一,吕途的写作应该被看作一个非常开放的文本,甚至是一个未完成的文本。她所探讨的新工人文化的问题,也同样应该被看作一个高度开放的问题,一个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吕途为当代的新工人画群像,而“文化”是她描摹的关键。如果说,在她的上一本书中,她坚定地使用了“新工人”这样的概念,区别于“流动人口”“农民工”这样的称呼,把当代中国一大批劳动者的身份认同问题拉回到了阶级问题的层面。那么,在她的第二本书中,她则把有关劳动者主体性的讨论集中到了文化层面。无论是分析“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人”,还是讨论“新工人文化的实践”,她所处理的新工人群体的文化问题,其本质都是探索劳动者主体性的形成。在吕途那里,文化不是仪式性的表演,不是垄断在少数人那里的艺术,而是一种使人获得其身份认同和自身主体性的那一系列实践。她用到了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structures of feeling)的概念,这显然是恰当的。对于雷蒙・威廉斯而言,资本主义世界的组织和统治,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个体对于社会结构的体认,也离不开以文化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相应的,一个群体要获得主体意识,实现团结,也离不开文化过程。这一点,在E.P.汤普森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得到过细致而深入的体现。在理论上,劳动者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很多理论家讨论的重心。简单举例,葛兰西的“霸权”概念,就建立在对文化阶级性的讨论之上,阿尔都塞的“询唤”(interpellation)概念则强调了国家机器在主体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福柯的“主体化”(subjectification)和“治理术”(governmentality)等概念则力图强调这一过程在微观层面上更为复杂的互动过程。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正如哈特(Michael Hart)和奈格瑞(Antonio Negri)在《大同世界》(Common Wealth)中所论述过的,当前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通过图像、媒体、符号、感受、知识等中介,转向了对于主体性的直接生产[1]。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的主体性的塑造能够更加容易。恰恰相反,晚期资本主义生产的主体,往往不再是劳动的主体,而是消费的主体;是个人主义的主体,而非集体主义的主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劳动者们羞于谈论自己的劳动,不愿意和“工人”这样的社会身份沾边。我们会发现,情调、欲望和消费占据了社会价值的核心,成为美好体验和意义感的主要来源,而这些体验往往是与劳动过程彻底分离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面对晚期资本主义的世界,劳动者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共同命运的体认,变得异常困难。一方面,主体性问题也恰恰因此变得越发重要。我们想象未来世界的可能性,促进未来世界的可能性,恐怕更是要从主体性和文化问题入手。这一过程是身份政治的必需,也是另类现代性路径的希望所在。这一点,不仅对于阶级身份成立,对于性别身份、族群身份等其他社会类别,恐怕也同样成立。

吕途的书恰恰以一种质朴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当今中国新工人群体主体意识形成的困难。在劳动场域,吕途非常敏感地提出了新工人群体的“过客心态”。过客心态,不仅是对自己劳动地点的否认,更是对自己劳动者身份的逃避。这种逃避,也带来了新工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奈。吕途和我们都面对这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三亿人的劳动者群体,会逃避自己的身份,会难以建立团结意识,而感到迷茫和没有出路呢?吕途给出的答案,实际上回到了马克思,即资本对于人的异化(虽然吕途自己很少提到这个概念)。这个答案显然没有错。然而,要进一步展现这一过程,这可能要回到对于中国的新工人所面临的历史境况。具体来说,这一个历史境况,可能有三个基本层面。

其一,我们所面对的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既不是马克思看到的资本主义发生早期的原始积累阶段,也不是成熟资本主义时期的福特主义阶段。我们面对的,是灵活劳动、灵活生产和灵活消费的资本主义。无论用“后福特主义”来指涉这一时期,还是用“新自由主义”来描绘这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劳动和资本的组织形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点在吕途的叙述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吕途的调查说明,大量的劳动者,长期频繁地更换工作,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职业生涯。大量的妇女,穿梭在家庭和工作的抉择之间,往往因为婚姻和家庭的需要而选择短期工种,成为更加流动和灵活的劳动力。劳动者的工作选择貌似丰富,而实际却越来越可以替代,越来越缺少稳定性和安全感。新工人群体只能依靠“灵活劳动”,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求并且不断变换自己的位置。

其二,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在政治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汪晖在为吕途第一本书《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的序言中已经做了非常精练而且精确的总结。他非常正确地指出:“不是新工人群体缺乏阶级意识,而是产生这种阶级意识的政治过程终止了、推动这种阶级意识形成的政治力量转型了。”[2]在政治领域,传统的政党政治面临着汪晖所说的“代表性危机”,工人群体的斗争,在今天已经被限定在法律的框架内。政治领域的重组,使得新工人群体的斗争,缺乏曾经的组织结构。这也是一个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变化。不仅如此,NGO等新的组织模式的兴起,也标志着以工会为基础的团结也日渐衰落。而以NGO为主要团结方式的抗争,也更多地围绕着中产阶级的权利,不再以工人乃至劳动者的身份政治为中心。

其三,中国新工人群体还面临着自己的特殊问题,特别是户口制度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上述制度设计,使得他们至今仍旧没有完成自己的“离土”过程,一方面,他们在城市寻求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作为保障的土地还留在农村,福利还留在户口所在地,无法跟随他们进城。他们的精神和肉体都始终徘徊在城乡之间。这也就是潘毅论述过的“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在潘毅看来,中国的无产阶级化过程是特殊的,城乡分割的制度,实际上有利于劳动剩余价值的最大榨取,也使得无产阶级化过程异常漫长。按照潘毅的判断,“作为一个劳动主体,他们始终是残缺的,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3]这一点,吕途在这本书里面也有所涉及。她用了很大的篇幅写了王福维的房子和王福维的购房抉择,在吕途看来,王福伟的购房行为是荒谬的,因为他其实根本不会去居住那个花费了他几乎全部积蓄的房子。但这个故事却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新工人群体在劳动力再生产环节的困境。总体上看,中国的制度安排,在生产环节之外的劳动力再生产环节,进一步增加了新工人群体的流动性。面对土地、故乡、户口、城市,这一群体的挣扎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所谓新工人群体自身,变成了一个政治隐喻。

综上所述,中国的新工人群体,面临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全球范围内生产方式的激烈重组,政治制度的整体变革,也面临着中国内部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壁垒。这些不同的侧面,都在吕途的写作中,得到了细致的呈现。她的叙述让我们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廉价劳动力闻名的地方,劳动者群体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如何被塑造的,她们/他们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认同又是如何被消磨的。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讲述的包括王佳和程永芳的女性故事,吕途也让我们看到,主体性塑造的过程,不仅蕴藏了阶级政治,也包含着性别政治、代际政治等一系列范畴。

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也关注吕途书写的新工人群体,也曾经在吕途长期生活的村子生活过几个月。根据我的体会,对新工人群体的研究,实际上还有很多可以推进的地方。譬如,新工人群体的界定,可能就需要概念上的廓清。如果说,新工人群体,就是户口在农村,而生活地点在城市的劳动者们,那么,这个群体的界定,事实上并不是依据他们和资本的关系,或他们的劳动内容,而是依据他们和国家的契约,依据他们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公民权来确定的。在与国家的关系方面,这一群体基本是同质的,但是就劳动层面而言,他们内部的分化就特别复杂。工厂工人、小企业业主、摊主、企业雇员、外地高校毕业生,这些人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被囊括在新工人群体中。以市场为中介,新工人群体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能人、民间资本家、私企业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历史过程,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分化乃至冲突。此外,作为研究者,除了面临上述新工人群体的分化问题,我们也面临着“整合”的问题,即如何把中国新老工人的处境和变迁纳入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之中,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团结。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新工人”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一个开放的概念。未来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群体的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身份政治的有效事件。吕途的著作,本身也就是探索的一部分。而这种探索的力量,不仅包括吕途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包括其他的力量。譬如,近些年国家已经在福利制度上做出了很多变革,新农合的推广、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居民的政策、户口制度即将面临的大范围的调整,都对这个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策略存在影响。而与此同时,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到2010年以来的富士康事件,再到2014年7月哥式比女工周建容的自杀事件,这些事件充分说明,新工人群体对于权利和尊严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些貌似单一的历史时刻,也许会在工友摸索自身主体性的历史进程中成为重要的节点。

注释

[1]参见Hart, Michael and Antonio Negri, 2009, Common Weal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汪晖:《我有自己的名字》,载《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第4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成本 费用 资源耗费 同义性

“成本”与“费用”是会计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在教科书中,对两者的解释比较含混,在具体使用中也很容易混淆,它的后果会影响经济数据的正确反映。因此有必要予以辨析分明。

一、成本与费用的比较

实际上,由于成本与费用概念内容的同义性,我们通过该表还不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成本与费用的明显区别。

二、成本与费用概念的同义性

(一)成本概念天然与“费”“用”“费用”相连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费用概念的产生远先于成本,因为费用即耗费与支出,在文字产生后有了生产记录就已出现。成本是一个产生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是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与支出,即生产成本。完整意义上成本概念的确立,是在工业经济出现后,“成本理论和技术是作为产业环境的产物而发展起来的,其迅速发展是与工艺不断复杂化的要求相适应的”(S. Paul Gerner;1954)。但是从成本会计学的角度看,成本一词又早于费用。“在成本会计学的发展过程中,成本一词的使用要早于费用。”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成本与费用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企业为达到生产经营目的而发生的支出, 体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并需要由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的收入来补偿。

(二)我国理论界对成本与费用概念的规范和使用尚未达成共识

对于成本概念,我国会计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商品价值的论述观点,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的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成本不是会计要素,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没有专门规定,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第七章、费用第四十八条中指出了产品成本范围:“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进行了定义:“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2006年修订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未有变动。严格说起来,准则中定义属于狭义产品成本的概念(产品成本)。成本在实际的使用中,因涉及到销售、管理、财务活动,广义成本概念和狭义成本极易混用。

对于费用的概念,分歧也主要是从广义的角度还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把费用定义为:“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与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的定义比较,很相似。而且,企业非正常生产经营过程还会发生耗费,属于什么未界定)。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指出,“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006年修订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表述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前两个定义相比,更科学和严谨了,并给出了“损失”的概念,使非日常活动发生耗费的归属也有了落脚处。

(三)两个概念在实践应用中的相互转化

一般地,成本按会计对象归集,通过成本归集程序分配到各目的物;费用则按会计期间归集,通过费用归集程序分摊到各受益期。由于两者在经济内容上是一致的,都以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在会计实践上,成本与费用转化频繁,常常是费用转化成本,成本又转化为费用。二者的频频互换,也是容易混淆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本期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以前期间发生而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 如待摊费用;也可能包括本期尚未发生、但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如预提费用;还可能包括部分期初结转的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即以前期间所发生的费用。由此可见,企业本期发生的全部费用并不都形成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它还包括一些应结转到下期的未完工产品的支出,以及一些不由具体产品负担的期间费用。

又如,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作为采购费用构成材料的实际成本;库存材料领用后,材料成本转化为生产费用;投入具体产品后,构成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实现销售后,转化为主营业务成本;期末结转它就构成当期的费用。

(四)成本和费用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广义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以及理论的创新,中西方关于成本和费用的概念和关系一直存在较多争议。特别是成本概念,出现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筹资成本等等,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成本概念所赋予的信息价值和含义有不同的阐释,常常存在异质性。而使用者则依据自身知识和专业背景做出无意识的概念假设,因此,易于造成理解与沟通的障碍。

三、成本与费用概念使用规范化的建议

(一)区别成本与费用的含义和关系

1.资源耗费是否形成新的承载物

资源耗费是成本与费用共同的本质特征,希望通过资源耗费来区分两者是徒劳的。区分的关键是看企业的资源耗费是否形成新的承载物(见图1)。如果企业资源耗费能够形成新的承载物,这个承载物的价值就是产品成本。成本的耗费表现为一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资产,是资产的内部转化。如果资源耗费没有产生相应的承载物,且这些经济利益的流出使企业丧失获利的权利,这种耗费就是费用。

2.资源耗费的归属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还可以从最终的落脚点考虑,企业经济资源转化为成本后,由于它在资金流转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到补偿的时间不同,已耗成本作为费用或损失在利润表中列示,未耗成本作为存货或生产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见图2)。

(二)分清广义与狭义的适用范围

成本与费用概念的广义和狭义,是使用中产生混淆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会计要素,费用应界定在狭义的范畴。对应,成本也是狭义的,即产品成本(劳务成本)。“费用”要素的解释,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花费或开支意思基本相同。成本的外延也相当广泛,由于成本管理目的的不同,出现了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新的成本概念,而这些概念又是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常用的考核主要指标。仅用“成本”一词已很难使人确切理解其含义,概念上的模糊与歧义容易导致实践中的混乱。

因此,在产品核算中,还应该注意划分几种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本期产品费用和下期产品费用,完工产品费用与在产品费用,以保证正确计算产品利润和营业利润。

(三)规范相关概念,在使用上保持一致性

严格区分成本与费用的概念,把握其共性与区别。特别是作为规范会计核算的会计制度,在概念术语的使用上应保持一致,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本学科内做到统一。对于成本,不论如何表述,都是资产形态变换过程中的耗费,会有新的承载物。费用是经济利益的流出,没有形成新的承载物,并根据与收入的配比,确认费用和损失。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2]准则汇编编写组.2001最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汇编[M].北京:物价出版社.2001,6.

[3]葛家澍,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

第5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能力培养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self-care ability

Quan Shuhui

【Abstract】Self-care ability of young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 How to tra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wn ability? One must focus on training to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to adapt to boarding school life. Second, the students “Frustration Education”, to correct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students. Third, launch a rich variety of activities in various forms, is the key to self-care ability students. Fourth, normative systems combined with education to improve student self-management skills.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Capacity

自理能力就是独立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通过自我服务性劳动来进行培养的。自理能力作为一项生活技能的内容,似乎从来没有进入学校系统教育的范围。事实上,自理能力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自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在校学习、学生的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如今家庭教育中只要求孩子读好书的情况到处都是,最后造成的结果便是孩子越来越缺乏自理能力,更糟的是他们渐渐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对待父母没有感恩之心。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也一样,很多时候老师在一边忙得团团转,学生们却在旁边袖手旁观,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件当务之急的大事。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理能力呢?我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工作有如下几方面:

1 要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适应寄宿生活的自理能力

我校内宿生来自我县各个乡镇,来到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对学校各方面要求极不适应,有的甚至不知所措。为了让寄宿生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安心学习,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学校都要聘请县武装部官兵对他们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事训练,按部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生活能力的训练;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学校都安排老师利用一周的时间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指导。如:指导学生学习叠被子后,开展“看一看、叠一叠、摆一摆、赛一赛”的叠被子活动,同学们在学会叠被子的方法之余,也于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讲卫生、爱整理的习惯,并慢慢适应在校生活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使我校实现了“学习在教室,用膳在膳厅,休息在宿舍”的管理方式。

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他们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1)以好带差。请自理能力强的、内务整理好的同学给自理能力差的同学当“小老师”,坚持天天锻炼,经过一段时间,自理能力差的同学就能主动参与较复杂的生活自理,如洗澡、洗头、洗衣服、挂蚊帐、摆放鞋子、寝室布置等,使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2)家校配合。让学校学的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地阵”。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孩子们才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当前,有不少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主要是家长怕孩子累着、伤着,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因此,他们便对孩子实行“承包”。殊不知这种“承包”将严重损害孩子自立、自强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连生活都依赖别人的孩子,将来又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

(3)多表扬,少指责。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应该给予表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多次的实践中掌握方法。 并鼓励学生要好好做,让他们觉得做事的乐趣。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自立歌》所说:滴自己的汗水,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让我们携手共进,把这一代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吧!

(4)强化思想教育。各个宿舍民主选举舍长、副舍长,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舍长和副舍长负责督促宿舍里的每一名成员,自觉遵守寄宿生的各种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内宿生很快适应了寄宿生活,融入到了学校的大家庭,他们在学校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生活安定了,学习就安心了。

2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消除依赖,增加平时独立生活的锻炼机会,提高动手能力。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的工作千头万绪,可他的每项工作都能做得井井有条,他的做法就是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他主张让老师从体力生活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脑力劳动者。班级各项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模式,不怕学生出问题,引导学生调节心理平衡,给学生产生新的情绪体验,以增强耐挫折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乐观。对自理能力差的新生要耐心指导,班主任教会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生一时的不适应必须调整。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还应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上实验课,学生一上完课就走,教室里弄得很脏、很乱,没有人主动收拾。一个整洁的环境也是有教育作用的,而整洁的课堂环境要由学生自己来创造,这对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极为重要。每次上课之前,我把要做的事明确地告诉学生,比如清洗仪器、整理仪器、整理药品、擦干净桌子、扫地关窗等。学生一上完课,都自觉按值日留下来搞卫生。在劳动过程中我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学生的行为,并用肯定或否定的目光暗示学生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这样做对学生个人的行为起到一种赞扬或批评的作用,对他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有着较好的作用。

3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关键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日常行为规范条例中有许多是自理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生活自理能力的竞赛活动。如:进行生活自理,内务整理比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抓住时机进行生活劳动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就能力图把劳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具有技能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结合的特点。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会学生生活自理技能及劳动技能,定期进行自理能力操作比赛。

4 规范制度与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我校针对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制订了相关的约束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强化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日检查、日评比、周公布”的形式,产生“文明宿舍”,并颁发“流动红旗”。制度内容详细,要求规范,包括日用品的摆放、地面的干净程度、室内无异味等多项内容。而且寝室里每位学生的每一日、每一项自理活动,都与本班的卫生、纪律分相挂钩,一旦违反,将影响着本班级流动红旗的评比。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旨在强化学生自理能力的形成。

第6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 羌族;羌绣;传承;困境

羌绣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羌绣的产生:羌绣的来源说法不一,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三国以前,羌族妇女能征善战,孔明派姜维到汶山屡被羌族女将打败;后来孔明就用符咒组成挑花围腰送给羌女。羌族妇女争相效仿,挑花围腰就在她们中流传开了。谁知,围腰上孔明画的符,把羌族妇女的心给迷住了,从此,羌族妇女便不会打仗出谋,只知挑花刺绣。从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出,羌族挑花刺绣艺术原来最初是由汉区传入的。经过生活的实践和提炼,既汲取了汉族挑花刺绣的基本针法的成分,又继承了古羌文化的传统,它的构图、纹彩,早已具有羌族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了羌族独特的艺术珍品。

二、羌绣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刺绣技艺就已经在羌族地区极为盛行,后来挑花技艺逐渐取代了刺绣技艺而为羌族妇女所擅长。羌绣是羌族妇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日常的生活劳动而逐步创造形成的,其构图、配色、针法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三、羌绣的现状:羌绣在今天面临愈来愈烈地冲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首先,羌绣面临着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人们的视线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来,而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被淡化了很多;同时又因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外文化进入中国分散了很多国人的注意力,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被逐渐边缘化,羌绣当然也不能例外。

其次,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一种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一种文化载体-文字,而羌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羌绣的发展。

再次,羌族和羌绣的主要分布区域处在我国偏远的山区。羌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属于我国的大西部,自然环境险峻,山脉重叠,地势陡峭,直接造成了这里交通阻塞,贫困落后,市场狭窄,缺乏宣传的工具和手段,与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差等。

最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了这个民族无情而沉重的打击,使得其推广更是举步维艰。随着羌族自然的聚居地遭受重创,羌族原生的文化栖息地受毁严重,羌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然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所系,因此灾区民族文化重建与灾区经济重建同等重要,同时,文化的重建发展,对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羌绣的市场潜力分析

一、羌绣特点:羌绣在传统手工技法和色彩应用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在四川民间刺绣中有“南夷北羌”之说,已自成一体。羌绣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从图案装饰中可窥视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

羌族的挑绣不仅结构完整,物象突出,色彩绚丽,起到美观的效果,而且借助密密麻麻的针脚增强了易磨损处的耐磨性,延长绣品的使用寿命,具有实用价值。刺绣用色艳丽大胆,对比强烈。如采用黑色或蓝色的布料,使用白线绣花,这样搭配显得朴素大方、清爽明快。羌绣色彩应用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胆想象,很多参照物是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但是绣制出来图案则是经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例如:大红色的花朵,翠绿色的叶子配以蓝色的花茎。羌绣图案中的题材,大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如植物中花、草、瓜果。

二、羌绣文化意义:早在中国古代,哲人宣扬的“天人合一”已反映了物质世界人性关爱的辩证认识。时代进步、社会变迁,物质产品与人之间的“语言”越来越密切,一方面达到物质产品价值正确的传递,超越冷冰冰的机器与人之间的隔阂达到交流的目的,带给使用者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物质产品本身寓意的提升和改变来感动更多的人群。

羌绣艺术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思想文化、艺术观念和生活态势的物质载体,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浓缩着羌族人民的文化观念和审美习俗。在“5.12”地震后,它更是成为羌族人民克服磨难、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

1.传统羌绣艺术中的人性关爱:羌绣的文化属性同样决定了它与生活 中各要素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与古羌人 的代代沿袭 ,传递着羌族 的古老历史 ,也充分体现着后世羌人对先民的崇敬与尊重 ,体现着血脉相连的人文情结。

2.尊重礼仪 ,在人际交往 中表达不同情爱:羌族是个重礼仪的民族 ,在社会交往中处处以礼待人 ,讲究长幼有序 ,忌讳不雅之习。无论在哪里首先要尊老爱幼,对长辈要使用敬语,对小孩倍加关怀爱护 。羌绣制作 中,针对不同对象 ,图案选用会有所不 同,如对老人多选用福 禄 寿类 的图案、对小孩多选用虎 狮等能辟邪的图案。

3.关注自然 ,体现对万物生灵尊崇的爱:羌族 是“云朵上的民族 ”,高海拔的自然环境和游牧 的生产 生活方式给羌人提供了丰富的装饰素材 ,把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花鸟鱼、山川、草木作 为挑花刺绣的题材 ,比较完整的反映了羌人现实的生活 ,是生活的略影。

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羌绣以及它所承载的羌文化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消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已经处于岌岌可危、急待保护的状态。通过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技艺;另一方面,也从当代大学生视角创新性的去看待这门传统文化,为它注入新的血液,开拓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我们前期的工作主要放在了对羌绣市场的了解,包括目标群体、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等以及研讨了中国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众多高校专家学者的文献、著作、译文,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解决。

第7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一、实践中体验

学生从亲身体验的活动中获得的知识,他们的理解更加深刻,运用起来必然也更加熟练。这样的体验最终能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能力,受用一生。数学是抽象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努力将数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学好数学。

例如,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一课,在认识秤之后,我出示了四包物品:棉花、黄豆、苹果、花生(都是千克)。先让学生猜一猜哪包会重一些,学生兴趣盎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这时,我让学生分组称一称重量,及时为学生提供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机会。学生小组内开展了“称一称”的实践活动,最后得出四包物品的重量都是1千克,然后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拎一拎,亲身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可让学生数一数千克的苹果、鸡蛋等各有几个,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哪些物体的重量约是1千克。建立了1千克的重量观后,再通过称体重的游戏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举例,使学生逐步感受几千克的重量。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中积累了1千克、几千克重量的丰富表象,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抽象感、陌生感,感到数学原来就是这样活生生、丰富多彩而与生活又是那么联系紧密的。这样,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知、参与体验,学以致用,产生成就感,终身难忘。

二、生活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生不断成功。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在课前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老师准备家访,请画出从学校到你家的线路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希望老师能准确地找到自己家,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我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大家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二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我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讲授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创设让学生画线路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明白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学生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也就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三、有效评价,体验数学的学习快乐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对予以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我想学”。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表扬与批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循循善诱,多鼓励、少批评,如多些说“再想想,相信你能行”、“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的回答真有创意”……,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才有利于学生处主学习的培养。总方,体验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用脑去学习,更要求他们用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理解。体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地发展。

第8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创造性区域活动创设规则组织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完善,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游戏已成为幼儿独立学习的有效方式。笔者围绕创造性区域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实践探索,深刻地感悟到开展区域活动应以符合幼儿认知、满足幼儿兴趣、立足幼儿发展为指引,同时把握好区域创设、规则意识的培养、区域的组织这三个方面。

一、发挥教研组优势

学前教育中心十分注重发挥教研组的引领指导服务功能,集中骨干力量,对区域活动进行了前期调研,针对过去区域活动中以“平行游戏”为主,幼儿之间交往密度小这一现状,对创造性区域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积极探索,将创造性游戏与区域活动有机整合,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时间和空间,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教育中心统一制定了区域游戏标准与流程,由骨干教师带头,首先将角色游戏在小中班进行了试点,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摩和经验交流,并组织教师针对创造性游戏的特点、分类、目标、指导等进行了分级系统理论学习;随后在全部园所铺开,并针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根据开展情况适时调整、丰富游戏内容,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以角色游戏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要求小中班必须有娃娃家,大班要有表演游戏。

二、区域创设

区域的设置,要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各班区域的数量不少于6个,包括特色区域、主题区域。小班以生活劳动、感官训练、角色扮演为主安排区域,中班以角色扮演、建构活动、创意美工为主安排区域;大班以建构活动、表演游戏、科学探索、社会交往为主安排区域。

幼儿园每周开展四次区域活动,包括2次创造性区域游戏、1-2次常规区域游戏,每次时间40-60分钟。

在创造性区域活动中尝试让幼儿充当成年人的角色,在专门设置的游戏条件下概括地再现成人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如角色游戏中区域的材料涉及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能反映幼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主题,如娃娃家、医院、超市、儿童乐园、餐厅、街道、车站、银行等。娃娃家打破原有形式,设立6个相对独立的家庭,家庭间通过货币交流互动、自主交往,同时还根据幼儿兴趣和特长,开展了一些特色区域,如按摩院、美食城、新闻中心等。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我们提出了“材料丰富、融入主题、易于操作”的思路和“因地制宜、勤俭持家、做精做细”的要求。

广大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班级特色,设计区域标志、规则。小班多以幼儿实际规范操作的照片为主;中班以照片辅加文字说明幼儿在区域中应遵守的规则;大班则以幼儿自己创作的图画辅以文字说明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为了避免在区域活动中有“挑食”和“扎堆”现象,根据活动内容和区域面积确定各区人数。有的班级为了让幼儿养成整洁的卫生习惯,用废旧的鞋盒制作了可爱的鞋架,即规定了幼儿的人数,又整洁了环境。

区域材料是幼儿创作的载体,丰富的材料如何使幼儿快速准确的找到摆放位置?以前,材料总会在孩子收区时,由于取的材料筐较多,记不清位置而随意摆放。通过精细化管理,我们在材料筐和橱柜上贴上相对应的标签,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不同进行设计,小班以照片标签为主,在取放材料的过程中,学习实物一一对应;中班以图形加数字从两个纬度加以区分,在活动中学习归类整理;大班则以文字标签为主,在认识材料的基础上,使文字和实物之间建立联系,为幼儿的前阅读打下基础。在活动中反复提醒幼儿寻找橱柜上与材料筐相对应的标签,这样各种材料就能准确快速地回家,从而也使幼儿养成了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四、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首先教师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有目的地通过幼儿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各种知识。

幼儿的知识面越广,区域活动的内容也越丰富。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观察,发现许多问题,如:很多区域没有客人的时候,幼儿会无所事事,于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医院增加了做药丸、棉棒、查体、照顾住院病人等,出租者司机增加了加油站和洗车、给汽车美容等内容;有的孩子没有钱了,又不愿去工作,教师们就安排了公共阅览室区域等等。

教师在活动组织中,通过向幼儿提问、提建议来发展游戏情节;也帮助各组间建立联系以扩展游戏范围。同时纠正不正确的反映。教师不失时机地帮助幼儿纠正错误的观念,转变消极的情绪,补充不完全的认识。比如:一个家庭两个人出去购物,其中一个孩子就不用自己的钱,这些都需要教师去观察、记录,及时讲评,进行个别教育。钱的问题,这些都很好的说明幼儿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

五、效果

我们为幼儿创设了相对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交往、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活动时,“医生”、“美发师”、“厨师”、“售货员”们在热情、认真的工作,“爸爸”“妈妈”在照顾娃娃,“出租车司机”载着小客人在“小社区”里穿梭……孩子们玩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俨然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还能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娃娃”与“长辈”的交往、“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等,幼儿从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性的意识倾向,并在不断的循环中得以逐步的发展成熟。

第9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

人类在生活劳动中发明了语言和文字,在生产劳动中用语言进行交流形成说话语言。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精神文明的需求衍生出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种类。就音乐艺术来说,歌唱是最容易让人接受、最容易听懂、最容易融入百姓生活中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时没有人去想呼吸怎么运用、共鸣如何打开及位置的高低等。说话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是自然的,但在歌唱语言中要求是非常讲究的,要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我们学习声乐技巧主要是为了掌握歌唱中语言的运用,使作品更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只有掌握歌唱技巧才能更好地运用歌唱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如用说话语言表达就很难做到字正腔圆。歌唱时要求呼吸的支持、声音的位置、共鸣的打开,腔与字、字与字母音间的变化来达到声音的统一。字要清晰,腔要圆。为这一目标,在声乐方面出版发行了大量的书籍和刊物,在语言方面也有很多的论述。可是很多初学者和有一定程度的声乐爱好者都很难理解和做到。原因是理论性太强,顾此失彼,无法兼顾,其主要问题出在声乐技巧没有掌握好,无法用歌唱语言达到字正腔圆。在演唱时语言不能流畅,造成听不清唱什么字,有的字走样变形。所以要想掌握歌唱语言,首先要掌握好歌唱技巧。在日常说话时,运用相对长和较少张力的声带,但是当音高上升超过说话所能达到的极限时,我们就必须不断改变振动的声带机能,包括声带的长度、厚度、张力和非常敏感可变的共鸣腔体。

在歌唱中一定要学会控制呼吸、运用呼吸的支持来歌唱。唱得好的人会用呼吸来支持,区别就是日常说话的呼吸不一样。呼吸支持对歌唱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经过特殊的训练,不断地摸索、总结才能体会与感觉到真正意义上的呼吸支持。如用蛮力,过量的气息压力冲击声带会使声音僵硬,可能最终毁坏声音。同样,歌唱的时候不要处于静止状态,要有动力,要在心理上生机勃勃,要处于兴奋状态中,用意识和神经把声音振奋起来。然而,这只是对呼吸器官的肌肉动作而言。歌者不应企图直接从呼吸器官上找他所需要的东西。特别是不分青红皂白,用呼吸器官尤其是被奉为一切的横膈膜,自觉地、有意地把气息向上猛冲击着内收的声带,这样只能使声带发生某种程度的畸变。肌肉中任何轻微的僵硬都将使发声器官、喉腔和咽腔产生相应的僵化。正确的呼吸是建立在吸气状态下,肺叶的底部、两肋腰周围及背部产生对抗来保持吸气状态下,灵活具有弹性的声带张力。

对于发声机能的帮助、锻炼与提高,是建立在音高随着音阶逐渐上升或上行音程时,为了帮助喉腔内声带缩短的程序,要把母音逐渐变圆变暗,同时为了减轻机能与帮助声带变薄的程序,要把声音随着上行音阶逐渐提拉上升,在从一个音高提升到更高的音高上去时,为了解放所有相关部分,在心理上、思想上要有向上、向后拉,这样就使喉咙放松并自然打开。沿着后咽壁上升,声带张力的增强自动诱发出来后,而这种思想本身实际上是凭着上述而变得准确的。注意我们说:向上提拉和向后拉这只是运用词汇来说明。因为,显然人们是不能把声音提拉起来的。但是当想到这种动作的同时伴随着一种假设的行动,反映在有关的喉腔肌肉上,通过声带变薄过程诱发和招致一定程度的机能轻松感。声音向上提拉与向后对喉咙的打开、歌唱状态的形成,以及根据音高而变圆、变暗的母音同时进行,就将使我们获得有效的声音长度。作为想着音高的结果应将自动得到适当的张力,赋予发声器官更大的行动自由。在音高上升时需要有一个适当短和薄的振源体。事实是,从这种满足生理要求的短、薄和轻的振源体上产生出一个满足音响效果的较高和较窄的声柱。这意味着在一定音高上振源体和共鸣体是平衡的,不论是音高还是音程。当音高上升时,如果声音并不自然地执行逐音提拉,歌手就必须有意识地把这种技巧作为一种练习,直到把这种原理嵌入到他的下意识之中,而成为一种习惯。总之,传统意大利学派是把完全自然的声音特性和学术细节通过仔细的观察、试验和付诸实践而建立起来的发展起来的。不管是在上行音阶或音程上得到这种提拉,都是在经过训练而获得的一种自然行为。在下行音阶和音程上同样保持着这种提拉、声带的张力。虽然歌手自己常常觉察不到这种行动,但是在他们的本能意识中感觉提拉后产生的一种轻松感,并为之而努力去获得它。特别是在快速上行的速唱中,连续提拉上行的思想对逐音的调节有极大的帮助。在下行的速唱中也应运用这种思想,因为它可以保证正确的调整,并且也能避免当下行到较低音时,容易出现的任何张力过度松弛的现象。有时会出现破音,如这样就达不到我们所要求的声音的统一了。当歌手必须从一个较高的音下降到一个较低的音时,不论是半音或是八度或更多,必须把声音保持住,保持在该音阶所能允许的高度上,并使它得到支持,以免在张力上造成任何可能过分放松。因为当音高较低时,张力容易自然而然地降低,但是为了处理好这首作品时,在喉腔中保持那种格外的张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毕竟不是自然的,是通过训练使声带尽可能得获得张力。即使下降半个音也不能让它过度放松张力,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歌手,当下降到较低的音上时往往音准偏低的原因之一。然而我们有一个阻止这种不受控制的行动的补救办法:当你向下唱的时候,保持或把声音提起来,简单而有效,用一种向上的意识调节向下的声音。

要想唱好,不论是强和弱、高与低,必须处于一种有控制的兴奋状态中。声音的真正力量不是从粗野的肺部用气冲走得到的,而是通过一种近似兴奋状态、吸气状态,打开腔体形成通道。如果你在往上唱或唱高音时,想着提拉与向后,在通道中形成声柱同时为头腔的打开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感。振源体与共鸣的关系,使用过长和过厚的声带时,就使喉咙内整个肌肉系统过分紧张,肌肉开始僵化,整个系统失去具有弹性的可调节性和易感性,最终自然本能会命令它停止。在这种不听使唤情况继续存在的过程中,为高频率所需的调节状态就不再可能进行了。反之,使用越短越薄的声带时,声带的张力增强了,在向上的过程中要“集中”,把声音“集中”意味着在高音上升时缩小共鸣点。集中程序的关键当然就是逐渐把母音变圆,加上在思想意识心理上把声音向上提拉和向后拉。传统意大利说法:把声音聚集起来。这种说法无疑反映了高音上升时,缩小声音共鸣点的程序。如果这个小共鸣点能够准确地调到头腔中去的话,那是因为在振源体和共鸣体系统中的调节是良好的正确的结果。歌手发出一个优美的高音时有一种小的、结实的,就是共鸣点的感觉。好像在这个共鸣点中集中了他整个的身心。当声音进入正确母音化时,这种声音就具有那种吸引人的魅力,这种声音必定能打动听者。

我们说:字的灵魂是母音,没有它就没有字。字就是歌和歌手。在一个音符的整个持续过程中要把特定母音坚持到底,并把这个母音渐变到下一个母音中去。这就是字与腔的关系,字与字间的关系。如果你只想着说话时的母音音响,舌根就会上升,软腭就会下降,这样就在颚弓与舌头间只留下一个狭窄的通道,因而声音将被压扁和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不可能有其他结果。如果把口腔的内部和外部打开,在颚弓上形成变圆的母音来唱,就避免了舌头过分上升和软腭过分下降到日常说话的程度,这样就为歌唱共鸣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完成字与字、字与腔之间的连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不管是开口音还是闭口音,只要把母音放在共鸣腔里高位置上,在那里完成所有唱的母音,也就体现了歌唱语言的含意与说话语言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