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1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差异 传统

一、中西文化起源

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至此,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这次统一,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张“仁爱、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

整个社会的人群主体农民大都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少有流动,他们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的再生产,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承担者和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立足的根基。这就注定了中国文化的农耕性。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家庭是农业社会的细胞。以父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血缘关系是相当重视的。中国人亲属的称谓,就表明这种制度的鲜明特色。例如,在英语、俄语中,叔叔、伯伯与舅舅是同一个词汇,姑姑、姨和婶婶也是同一词汇,没有什么区别。但在中国的汉语中却有严格区别,径渭分明,这是农业社会格外重视血缘关系的一个表现。正是这种土壤滋养的农耕文化,又养育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如务实精神,勤谨质朴、热爱和平、自足自乐、修身中庸、习惯稳定、尊重传统等,便是由农业社会导致的一种心理倾向。

西方文化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商业发达较早;又由于这些岛屿或半岛屿腹地比较狭窄,更促成了人们向海外开拓。因此,海洋民族的文化性格比较外向,文化系统也处于一种动态和开放的状况。地中海沿岸的居民,善于经商,经常处在流动之中,他们以商品交换为致富的手段,并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滋长了对外拓展的意识。古代的罗马、中世纪及近代的欧洲和日本,多次制订过征服全世界的计划,并实际上对外进行大肆的扩展和征服。因此,西方文化表现为勤奋节俭、精打细算、进取开拓、向外发展、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外在超越”的精神。西方人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敢于冒险,崇尚个性,他们喜欢制定从来未被人设想过的计划和政策,也愿意去从事未进行过的工作。

二、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

1.上的差异

中国人重祖先,普遍在乡镇建有祠堂家庙,每个宗族修有家书族谱,并注重传种接代,子孙绵延。“孝”、“涕”贞洁,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形成了一张网,严密地把整个家庭至社会模式化。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因果。而西方社会却很少在乡镇修建祠堂家庙。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的形成也与其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的传入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而西方各国,大多是松散的城邦,各国的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战争来获得土地和人口。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他们迫切的希望。而宗教的信徒,为了发展本教,打击异教,于是与统治阶级相“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教义进行适当改动后成为了其统治工具,同时也使其本教得到了发展。

2.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个人主义”

中国人讲求团队精神和相互依赖,常常在群体中寻求认同和归属感。中国人从众倾向大,喜爱合作和共处,并且倾向于多人共同负担或逃避责任。中国人的语言中多用“我们”这样的说法,在实际生活中,个人的目标和利益也必须为团队而牺牲。中国人相信并依赖群体的力量。中国人倾向于合作、喜欢通过讨论和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做出决定。他们认为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相应地,没有人愿意为群体的决定负责任,有时也会出现相互扯皮。中国人希望在人群中隐藏自己,不希望太落后,也不希望太招摇,中国有“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古训,因为太突出会减少群体的认同感而无法再依赖群体。所以,中国人不喜欢竞争,认为大智若愚是处世的最佳方式。西方人注重个人的存在和个人的成就,文化中带有浓重的英雄传奇色彩,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不认为应该强调自己的行为来配合群体的统一。自由可以说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西方人习惯于单枪匹马地处理工作事务,独断地解决问题,他们信奉个人的效率和能力。他们认为这是自由的必须代价。西方人欢迎竞争,不害怕在群体中表现突出,更多时候他们勇于表现和推荐自己。西方人认为,公平竞争是激励的最好方式。

3.中西方的人际交流

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可以以“关系式”概括,人与人之间主要靠情感维系,爱面子,讲情面。人与人之间交往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人场合都是浓浓人情味,为了关系不惜牺牲物质利益。中国人优先考虑“仁慈、友情”,其次为“习惯、理性思考”,最后才是“规则和法律”。西方人与人之间却是一种“交易式”的交往,认为契约是维系的纽带,而契约的本质就应该公平合理。他们往往公私分明,重视交往的物质合理性甚于情感。西方人最先考虑“法则和法律”,然后是“习惯和传统”,最后才是“仁慈、人道和友善”。中国人含蓄内向,为了体谅对方,说话礼貌而模糊。中国人很少愿意当面提出反对意见,害怕得罪人,在表达立场的时候往往悟守中庸,模棱两可,即使心里认为肯定不行,也会用“让我想一想”委婉地搪塞。中国文字中多见“约”、“大概”、“基本上”这一类词,中国用约数词表达事实的复杂性、不测性和自我表述可能的不完备性,体现了中国人的谨慎谦虚和宽容,对人与事只是笼统地要求而无苛刻的标准。在绝大多数文化中,微笑都是友好、礼貌的表示,但在中国并不一定表示愉快。中国人在尴尬或哀戚、不知所措甚至愤怒和厌恶的时候都倾向于用笑容来掩饰心情。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当众流露情感是不礼貌和脆弱的表现。这是西方文化无法理解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的是伦理道德,铸成了中国人平和、忍耐、保守的民族文化观念。西方文化表现为进取开拓、征服自然,铸就了西方人敢于冒险、崇尚个性的文化特点。由于文化现象的复杂性,笔者不能也不可能把所有中西文化差异都拿来比较,只是试图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点进行一些适当的探索。

参考文献:

第2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哲学观 价值观 文化心理 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活动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市场工具,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商品。而广告语则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其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一方面受社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蕴含并反映着社会文化。本文将从现代广告语出发,从多个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是由中国的大陆小农经济模式所决定的。它认为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个体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因此,中国广告语言突出“天人感应”、“物我交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如: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早期的太阳神口服液);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人生保险(保险公司);自然的饮料,自然的选择(绿得饮

料);花草有情人有爱(爱护绿地)。

西方传统哲学观天人二分是由西方的海洋工商型的经济模式决定的。他们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分离、对立起来。在实践中,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承认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同时,重视人对外物的征服和改造。因此,西方广告语言更多地突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如:横扫美国,再创高峰,万宝路销量第一(万宝路香烟);阳光属于你(取暖器);我们愚弄了太阳(灯具);奥林巴斯,没有限制(奥林巴斯相机)。

2.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和家国一体制,造就了中国文化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中国文化以整体作为其价值基础,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中国的广告语言倾向于体现“民族意识”、“大家庭观念”、“乡土情结”。如: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美菱冰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好迪洗发水);喝了一口青岛啤酒,等于喝了一口家乡水(青岛啤酒)。

西方文化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权利不可侵犯、个人的力量无限、个人奋斗的成功、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因而,西方广告语言突出“个人价值”、“个性自由”、“个人利益”,并为此不惜漠视权威、挑战权威,充分展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如:

服从你的渴望(雪碧);尽情享受吧(雀巢冰激凌);没有艾特,就没有美国(艾特面包);骆驼世界,任我闯荡(骆驼香

烟)。

3.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强的权威崇拜观念,产品广告会运用权威效应,借助第三者的证词和权威人士对商品进行的评价,以达到说服消费者的目的。如赵本山讲:“泻立停,泻立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高露洁,12小时维护健康,中国及全球口腔护理专家一致推荐”;“香飘飘奶茶,连续7年全国销量第一。”

西方人漠视权威,讲求实用性,相信自己的判断,重视事实的权威。西方的广告语中,会提供一些产品的可靠数据,使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深信无疑。如:劳斯莱斯汽车的广告:At 60 miles an hour the loudest noise in this newRolls-Royce comes from the electric clock.(劳斯莱斯以时速6O 英里行驶时 其最大的噪音是电子钟声)。

4.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如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提到的,中西方在语篇方面的差异“中文是螺旋式的最后切题;而西方文字是所谓的直线式,也就是直接切题”。

中国贤者的思维沿着政治伦理的方向发展,具有阴柔偏向,含有艺术家的素质,善于总结直观经验,以直觉体悟和整体综合把握事物,是思维具有模糊性。

5.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情趣。古今中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美化会越来越强烈。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把白视作为对美的追求,反映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因此,中国的护肤品广告特别注重突出产品的美白功效,而西方人追求的是棕褐色的健康之美,“白”在他们看来是不健康的表现。

三、结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广告语是广告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文化。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我们应从差异中找原因,从差异中找进步,取长补短,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优点,有的放矢地改进跨文化交际的实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我们要了解中西方社会文化与广告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中西方广告语的实际应用中,更好的搭建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第3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英语会话;文化;差异;语用学

语用学是语言学较新的一个领域,使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我们用英语跟英语是母语的国家的人交流,除了语言上的沟通,还存在语言文化差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英语是外语,我们说英语时或多或少带有汉文化的痕迹,我们除了需要了解目标语言,还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这样才能保持会话的进行,避免造成交际上的障碍。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第一次跟异性说话最好是用含蓄的方式,不要一直直视对方的双眼,反之,在一些西方国家,如果第一次异性见面说话的时候没有一直直视对方的眼睛的话,对方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这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些禁忌(taboo)。又如,礼貌同隐私privacy的关系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是不同的。汉民族文化中认为是礼貌的言行(如对别人表现出来的关心和热情)在英语文化民族却会认为是侵犯privacy。例如,两个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询问对付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但这些内容都被英语民族理解为干预了隐私。我们从以下的几个例子和场景中一起来看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会话交际中的体现。

(1)打招呼。中国人打招呼除了“你好”之外会有一些寒暄语,例如:“您吃了么?”如果在跟外国人打招呼的时候直接把这句话翻译过来用英语 “Have you eaten?” 就会产生交流障碍,这句的会话含义已经不是打招呼了。另外,英文人的打招呼习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要使用How do you do?而熟人时间才用How are you?如果不了解这一说话规则,就难以取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2)在餐桌。按照中国的文化,如果宴请一位非常重要的嘉宾,陪同的人需要给予嘉宾足够的关注度才会体现这位嘉宾的重要性。在英美国家,越重视一个人越要给他最大的自由空间和自由度,如果给予过多的关注则会造成对方的困扰。

(3)颜色。例如,两个人在谈论明星。其中的一名中国人说:Madonna在全世界很红。另一名西方人却不解其意。因为“红”在中国有著名的意思,但是在西方却只表示一个颜色。

(4)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一些城市的马路上流行这样的一个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的话,那就成了Go to work happily, and come back safely. 其实这句话在中国是暗含对汽车司机的良好祝愿。如果对一个西方司机人说这句话,西方人会大惑不解,心里会想,然后呢?那又怎么样?

(5)除了街上,在一些拥挤的场所,如果发生丢东西或者一些突发事件。在西方,看见这些事件的人会走上前去用拍肩的方式告知,如果有人大声用言语表示提醒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因为在英美人看来,在比较拥挤的公共场合,(例如车站,电影院)高声说话时比较不礼貌的行为。

由以上这几个典型场景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懂得一点语用学,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和畅通。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200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4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翻译,在目前的翻译学中,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只能简单地描述成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能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国人类学家F.Boas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正由于这样,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构。”正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心态、交际方式及语言的词汇意义等方面的不同,因而由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也曾经提到相关的见解,“翻译的最大难点是文化的不同”。从整体来看,中西方文化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是物质文化方面,包括自然环境、生产方式、食物、居住方式、生活器皿等;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如政治制度、法律形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因此译者必须搞清楚翻译所涉及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充分尊重彼此不同的语用原则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翻译出忠于原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又十分出彩的文章。而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只有熟悉两种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并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才能最终做到严复先生的翻译理论中所提到的“信”“达”“雅”。本文着重从宗教文化、社会心态、饮食文化几个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不同对于翻译造成的一些影响。

1.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信奉来源于印度的佛教,以及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在漫长的五千多年历史当中,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西方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于是上帝便成了西方的神。《红楼梦》第六回中出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谚语,西方翻译名家将其翻译成了:“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而中国翻译名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God和Heaven的差别在于God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而Heaven带有明显的东方佛教色彩。在翻译时,同时也必须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否则很容易出现翻译上的重大失误,比如“in the name of Christ”是“以基督的名义”而不是“以佛的名义”。

而从汉语与英语的结构上看,也可以看出宗教差异的影子,汉语就如同我国道教中的阴阳太极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而英语形态多变,变化无穷。从中西方宗教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角度看,汉英两种语言各自遵循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形态、词序,表达习惯上各有特色。

(1)英语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汉语却无形态上的变化。比如下面这个句子,“行动速度很快”,可以译为“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ly rapidly.”“His movement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等三种不同形式。

(2)从词序上看,英语比较灵活,而汉语却相对固定。例如:“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译为: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或者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ce。又如:“他被剥夺权利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这个句子在中文当中因为意义的限定,其词序是固定,而在英文当中我们却可以表达为:He 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 exile,having been deprived of his power.

(3)英语中有许多的冠词、连接词且语法意义表达丰富,而汉语却不同,有众多的助词,例如“着”、“了”、“过”等形态助词,“的”、“地”、“得”等结构助词,以及“吗”、“呢”、“吧”、“呀”等语气助词,因此在翻译上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出现误译。我们可以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She was with a child.”和“She was with child.”,对于第一个句子的理解是清晰的,应该译为“她带着个孩子”,而对于第二个句子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困惑,其实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她怀孕了”。

2.社会心态造成的差异性

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意识,而这点和中国传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翻译时,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误译的现象。如to start a family,许多中国人在翻译容易译为“结婚”,这便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实正确的应译为“生第一个孩子”。西方的生活保障体系十分完善,即使没有孩子,政府也可以保障他们的下半生,而且他们认为一旦生了孩子便要承担一个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会考虑是否有了做父母的心里准备,或者有没有能力养育一个孩子,与婚姻无关,而中国基本把婚姻和生育划上了等号。这应该是和我国的社会结构体系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英汉语难免受到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而这两种语言中所谓的“对等词(equivalence at word level)”实际上并不对等,在词义、侧重面、含义、用法方面都大相径庭。而“family”这词在中国指的是“家庭成员”,但在西方却侧重强调的是“教养孩子的责任”,许多中国学生在自我介绍时,往往习惯用“I have a big family.”,许多西方人就会觉得匪夷所思,怎么年纪轻轻就生了一大帮的孩子呢?像这种在中英文中其实不对等的词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翻译”这个词,“翻译”在中文中,就可以被理解成三种不同的意思,它可以指从事翻译活动的翻译人员,也可以指翻译行为和过程,或者是指译文。

3.饮食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由于在西方,面包是最重要的主食,而中国人喜食谷物,因此对于英语单词“bread”的翻译时,我们应该注意遵循这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如:bread and water(粗茶淡饭),bread and cheese(家常便饭),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饭碗),在上述翻译中我们把面包自然地对应为了“饭”、“饭碗”、“生计”等。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应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我国农业所栽种的主体粮食作物是米:包括粟(小米)、稷(谷子)、黍(黄米)和稻(大米)。这几种粮食都适合以米粒的形式蒸煮来吃,不太适合磨粉后去烤去烘。而欧洲地中海沿岸、北非、西亚等地的大麦小麦,则适合磨粉后烘烤,而不适合以颗粒的形式来煮食。所以,华夏先民食用小米和大米,多采用脱粒、蒸煮的方式;西方先民食用麦类,则采用磨粉、烘烤的方式。这种饮食文化差异性很大程度也是取决于地理环境的。受地理环境影响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天气千变万化,也许早上出门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就暴雨临盆了,所以英国人在出门时习惯携带一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并且打招呼习惯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How is the weather?”,这也是出于英国人对于千变万化天气的关注。另外,一些习语中,饮食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如:He was a bold man that first ate an oyster.(第一个吃牡蛎的人是勇敢的。)但在汉语中却称勇敢的人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One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不打破鸡蛋做不成煎饼。)煎蛋在英美国家是常见的早餐食品,但汉语中对应的句子应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米”是中国人饮食中的主食。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创新,各种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得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迅速、直接,无法避免地会触及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文化,而翻译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分析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避免在翻译中出现一些误会,将语言形态和文化因素的翻译融合成一体,同时将社会文化知识融合到翻译中去。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第5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口译 影响

国家的不同、民族的不同使各自都拥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然而,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这样就产生了翻译。翻译,是人类交往中一种必然使用的手段,作为不同文化传播的媒体,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发生交往开始,就发生了口译活动(黎难秋,2002:前言)。而我们的翻译活动,无论是表现在书面还是口头方面,长期以来大多被定义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诚然这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化,也就是传统翻译的“转换—替换”模式,这种简单保守的翻译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语言本身,但在翻译过程中极容易忽略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无形中形成了新的隔阂和新的文化障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口译的发展历史,特点,文化差异等方面展开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

一、口译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对口译具有导向性作用。根据维根斯坦理论,口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的特征是参与,只有通过会话人的参与才能使口译成为“语言与活动的交织而组成的整体,在维根斯坦看来,语言游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语言游戏规则反映人类的生活行为的基本方式:普天之下的人的“普遍的参与 ”。普遍参与带来的是全体参与者的全程互动、合作与默契,这是任何游戏包括语言游戏的普遍特点,口译当然也不例外。

语言对口译具有辩证性作用。语言哲学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强调语言、文化的特性,更注重而这的辩证与统一。一方面,人类的语言应该是统一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有共通之处;所有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自动、自发地”从人类的内在本性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反映了人类统一的存在本质。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各民族的语言在结构形式、意义内涵上有所不同,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相维系。

二、文化差异影响口译的几个方面

1. 文化积淀差异

中国有着 5000年悠久的历史,汉语言在其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的惯用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俚语、俗语、歇后语等。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传统习俗而这些都无不生动地反映在这些习惯用语之中。《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像:“说曹操,曹操到”意译为: “Speak of the devil, here she is ”,“关公面前耍大刀”意译为: “It’s like teaching fish to swim”,如果直译,则会让外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 感知、认知差异

改革开放初期,出现过我们的父辈都熟知一种现象 ----打白条。打白条的意思是政府收购农民公粮,没有现钱给付,开一张欠条给个人,以后有钱会给付,如果没有钱,有可能泡汤;或者,机关、事业单位没有现钱兑付,开给个人的一张欠条,以后有可能兑付,也有可能无能力兑付的。那么在同一个感知或者认知世界中,这种现象的理解就显得很容易,但是在不同感知或者不同的认知环境下就显得难以理解。它只能与英语的通俗说法IOU(I owe you的谐音)的意思稍微相近。如译为“we shall not issue IOUS to you”,外方才能明白我方想表达的真实想法,不会产生异议。

3. 思维模式差异

英语表达比较抽象 ,汉语表达比较具体,英语语序是从“个体”到“整体” ,而汉语则是从“整体”到“个体” ,英语重“形合” ,而汉语重“意合”。因此,口译时,必须按相应语言的习惯进行调整、排列组合,这样才能使译语自然,让沟通没有障碍,也才能为各民族成员的文化所接受。如果不做调整,生搬照译,听者会感到费劲,甚至可能会影响正确的理解。例如,许多“it”作形式主语代替后面不同形式的真实主语以及英语中复杂的、多层次的主从复合句恐怕皆与英民族侧重分析型思维特征有关(而中国人更侧重综合思维);英美国家的人们在表达思想时,习惯先说主观情况,再谈跟主观情况直接有关的客观情况,最后再谈其他有关情况。可见,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句子语序不同,对译文的影响不容忽视。

4. 数字差异

阿拉伯数字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数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运数字,同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喜欢的数字。比如,中国人喜欢8,代表“发”,喜欢 7,代表“起”,有“风生水起”的意思在里面,古代人认为 9是最大的各位数字,在故宫的建造中就大量运用9这个最大的各位数来彰显它的尊贵和至高无上。西方人认为“十三”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十三日又是星期五的时候,最好不要举办任何活动。所以在口译的时候就要注意以上的禁忌。

三、结语

文化差异在口译中的研究已经被人们所重视,如何通过提高自身来实现在口译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达,以及更好的完成口译工作才是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关注的问题。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营造出和谐顺利的交际氛围的口译,才可称得上高质量的口译。

参考文献:

[1]陆永昌 .翻译:不能再增文化障碍 [J].译林,2006(3):211-215.152.

[2]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3]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勒代雷,刘和平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第6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择偶观;女博士;文化差异

Jone是一名来自爱尔兰的27岁男青年。2012年曾在沈阳师范大学担任对外汉语专业外语口语教师。他不理解中国大多数男人不选择学历高的女性成为自己的女朋友。在西方,一个女人拥有的博士学位不会阻碍两人成为男女朋友。丁岚[1]的关于“是否会选择女博士成为他们的女朋友”的调查显示:如果有其他条件相仿,学历低一点的女性,他们会放弃女博士。

一、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的包容度存在差异的表现

(一)中西方男人在择偶观上对女博士学历水平的包容度的差异

丁岚的调查显示出我国青年择偶长期都延续“男高女低”模式。西方人崇尚男女平等并信奉着“爱情至上”的择偶观。[2]郁龙余也阐释过“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3]所以自己的女朋友是否是女博士根本不是西方人择偶标准里的内容。

(二)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容貌形象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在意结婚对象的容貌。张进辅的研究也表明:女性的容貌因素比智力、社交能力等更能引发异性的注意。[4]西方人也注重容貌,但容貌形象不是拒绝一个人成为自己真爱的缘由,在《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幸福与否不在外貌的美丑、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而在于婚姻双方是否感情融洽、志趣相投。”[5]

(三)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年龄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在史振英的一项关于“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大时,丈夫的感受”的调查中显示,认为丈夫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72.9%,不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27.1%。[6]在西方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配偶的条件。如李江山阐述:“男女初婚年龄的延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发达国家,是不会被冠以“剩女”一名的。” [7]

二、中西方文化在择偶观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一)地域环境的差异

西方由于多山不适宜农业生产,人们很早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西方的工业革命后妇女解放运动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适宜农业生产。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从事同样劳动强度的社会工作,所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尊女卑的模式。现今社会总体来说,妻子仍需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才符合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中国男人择偶时很少会选择女博士。

(二)传统文化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比容貌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如谚语Beauty is only skin deep.[8]( P20)在西方,女博士和形象呆板不划等号。反而觉得女博士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见证了中国人对女子容貌的态度。虽多数男子不愿娶美女为妻,这不是中国男人内心认为容貌不重要。而是刻意为之。因有些对生活不满足的俏女子,在复杂的大千世界,有可能招惹是非。为保证家庭的稳定,有的男子在理性的思考后会娶相貌平常的女子。但女博士古板不时尚的形象在相貌形象平常之外。

(三)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持“爱情至上”的观点。恩格斯说过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14]但是在拥有爱情的基础上,西方人也明白物质条件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如西方谚语:When poverty comes in at the door,love flies out of the window.[15]( P340)而女博士能够分担今后婚姻生活中的经济支出。门当户对择偶观是对男女双方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充分考虑和权衡。而且中国人受传统父权文化的影响,不愿接受“女强男弱”的婚姻家庭格局。女博士也就不再选择范围之内。

三、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一)注重个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准确的掌握跨文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接受实践的检验。遇到类似于中西方面对女博士作为择偶对象产生的文化差异时,运用熟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本国的文化,熟悉异国文化,对在交际中产生的冲突有足够的认识,努力去克服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流的时做到积极主动,乐观面对交际中的困难以及障碍;对于文化差异,能够采取的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对方的价值来审视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二)应加强学校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学校对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课程。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通过与外国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与接触,让这些学生消除对异国文化的陌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宗教文化、禁忌、交际习俗等方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及应对文化冲突现象。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社会规范。减少因习俗不同造成的文化冲突。使中西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共同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价值共识,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三)发挥社会媒体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社会媒体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是社会公众获得新思想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国社会应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在节目的编排上体现文化因素,让公众更好的掌握中国文化。中国媒体人应该从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同时也要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成为文化的传递者与表达者。帮助社会民众减少因异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误解.同时也避免使中国人因缺乏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了解与掌握,导致皈依西方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漠视、远离传统文化,沦为异文化的附庸。(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岚,女博士婚恋难的心理问题分析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蔡琪,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0

[3]郁龙余 .中西文化异同论 [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晶晶.从《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透视中西传统婚姻观的异同.湖北成人教育院学报.2006,9.

[6]史振英 ,高学历女性婚恋难的原因调查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

[7]李江山.从“女大当嫁”到“剩女当道”――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婚姻观.文学界・语言研究2010.

[8]英,曼瑟.英语谚语典故词典[M],黄家宁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第7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中西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82-02

非言语交际这一词语,中外学者提出了很多定义。如:“非言语交际不是用言语表达的,是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收,并有可能进行反馈”;“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辞的交流”;“非言语交际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和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等等。

我们的一些肢体语言,都向周围的人传递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满或恼怒,点头表示同意和赞许,挥手表示打招呼和再见。听报告或讲演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打个呵欠表示厌烦、不感兴趣。这些意义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这些肢体语言在西方国家也表示着同样的意义吗?

其实,在不同的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不完全相同,甚至会相反。本文旨在从跨文化背景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言语交际的东西方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一、距离

要说明距离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提起阿拉伯人同英国人谈话的过程。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阿拉伯人认为为了表示友好,应该与对方保持很近的距离。然而,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则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这样,在谈话的过程当中,阿拉伯人不断地往前挪,同时英国人不断地往后退。所以等到谈话结束的时后,两个人站着的位置,已经离先前的位置很远了。在这个例子里,双方的距离是关键。

二、身体接触

在谈话当中,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也是非言语交际的一个表现形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报告。调查者选取各地大学里或附近的商店为实验场所来观察两人坐着单独说话时的情景,记下两人至少一小时之内触摸对方的次数,结果如下:英国首都伦敦0次;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2次;法国首都巴黎10次;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180次。这些数字直接体现了各个国家对肢体接触的态度。

很多西方的妇女会抱怨中国人抚弄了他们的孩子。无论是摸摸孩子还是亲亲孩子,都会使西方的妈妈们感到很别扭。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些动作不是带有恶意的,这只是中国人表示亲近和的方式,他们不会当众表现出不满。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无礼的。所以,一来二往,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情绪和误会。在英语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会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

东西方国家对拥抱的看法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许多国家里,两个妇女见面拥抱亲吻是很普遍的现象。两个男人应否互相拥抱,各国习惯不同。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两个男人也热烈拥抱、亲吻双颊表示欢迎。在波兰,至今扔盛行吻手礼,而巴西人则是以拥抱和接吻作为见面礼仪。在普罗旺斯,两个男人也不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而法国人更喜欢两边脸颊各亲一次。不过,在东亚和英语国家,如果两个男人拥抱,则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

三、目光接触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所以,一些目光的接触也会反映出不同的心理交流。有时,我们可以通过眼神来看出对方的真诚、态度和感情。但是,在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对目光接触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在阿拉伯文化中,两个人一起交流时,应该非常热情地凝视着对方,因为在他们看来,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但是,从美国文化角度来看,如果两个男人之间凝视着对方,这是不太被接受的,这种男人之间的长时间的凝视也会被误解为同性恋的关系。而在英国人眼里,绅士应直接凝视对方的眼睛,这是一种风度。而瑞典人更习惯于在谈话时多次用目光打量对方。法国人一向以浪漫、热情著称,他们喜欢一种鉴赏式的注视,所以,法国男士在公共场合对陌生妇女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日本人比较重视礼仪,他们交谈时会低下自己的目光,看着对方的颈部,他们认为注视着对方是无礼的表现。中国人在交谈时不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不礼貌的,但是过度的凝视反而会使对方显得不自在甚至会不安。

四、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与人的情感活动密不可分,人们通过表情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在这一问题上,西方人的面部表情较多,较夸张。而东方人就比较内敛、含蓄,一般不会把内在的感情完全表现出来。例如,情侣之间男士为女士带来了惊喜,西方女人就会表现得非常感动,会在众人当中大笑或大哭。而东方女性则比较含蓄,即使内心已经欣喜若狂,还是要控制住表情,显得比较矜持。

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不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愉快。但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然而,有时中国的笑与美国的笑有不同的意思。比如,一个外国人偶然摔了一个碟子,他本来就感到很窘,而在场的中国人发出笑声,使他更加觉得不是滋味,又生气,又反感。当然,中国人的这种笑,不论是对本国人还是对外国人,并非是嘲笑当事人,也不是幸灾乐祸。这种笑有很多意思。可以表示“别当一回事儿”“一笑了之”“没关系”“我们也常干这种事”等。不过,对于不了解这些意思的人,这样一笑会使他们感到不愉快,而且会对发笑的人产生反感。

五、手势

西方手势与东方手势不同之处大都是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比如“买”的打法,在中国手语中把“买”的意思具体为以金换物的动作,重点在于“付钱”的过程。而在目前中国市场上,现金支付仍然是主流支付方式,所以手语中的“钱”使用“现金”的打法。而英国手语“buy”的打法却是以模仿刷卡的动作。这与英国当地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广泛使用密不可分。“吃饭”的打法在英国手语和中国手语中都是模仿吃饭的样子。但英国使用刀叉,中国使用筷子,所以手语中前者是用双手模仿,后者是用单手模仿。

在各个国家,都有向上伸大拇指这个动作,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它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在中国,这是最好的夸奖和赞许,意味着“好、妙、高明、顶呱呱”。在尼日利亚,宾客来临,要伸出大拇指,表示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和问候。在日本,这一手势则表示“男人、您的父亲”。在美国、墨西哥、荷兰,这一手势表示祈祷幸运。在美国、法国、印度,则是拦路搭车时使用的手势。

向下伸大拇指这个动作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在中国,把拇指向下意味着“向下、下面”,伸出小指则意味着“差、孬”。在英国、美国、菲律宾,大拇指朝下意味着“不接受、不同意、结束”。墨西哥人、法国人则用这一手势来表示“没用、死了或运气差”。

对非言语交际的分析有许多现实意义。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能够使我们建立良好的交际感情基础,对西方非言语交际的了解有助于推测交际者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及情绪状态,使双方的共同点、兴趣点更多,从而交际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Malandro L.,Barker L.,Barker D.Nonverbal Communication[M].McGraw-Hill College,1998.

[2]Samovar L.,Poter R.,Jain N.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Wadswirth,1981.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8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英语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跨文化的人文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一门外语,学生可以理解异国的文化与社会,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多元化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学会互相尊重的同时,寻求合作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语言又是文化的写照,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世纪的人才应该学会与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策制度的国家的人们相处,学会在多元化的世界中生存与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由此可见,把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与目标,强调英语学习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行为规范,要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本民族文化,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增强爱国主义和世界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格修养,提高文化素养。

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中学阶段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西方文化常识有助于词汇教学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美国“狗”是家庭成员。人们对它往往含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

二、了解西方文化常识和思维习惯有助于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规范,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汉语则未必如此,“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看上去像是一连串动词的堆砌,几个短句之间无连接词语,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学习英语语法,减少Chinese E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是有帮助的,可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三、了解西方文化常识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两种实际知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往往会造就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了书本知识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是在不具备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学习的,一旦面向社会,进入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他们在实际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

各国有各国的生活习惯,中、西方的生活习惯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恰到好处地同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就必须尽可能地、全面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与我国文化有差异的背景知识,诸如: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一般不打听对方的私事、年龄、收入、住房、婚姻状况;打招呼时,不明知故问(如:您在看书?),也不问别人是否吃过饭了(除非您想请对方吃饭);对别人的称颂要表示感谢等等。还有中、西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中国人请客、吃饭,总喜欢向客人敬酒敬菜,一而再,再而三,生怕客人没有吃饱喝足。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请客、吃饭不一样,男主人或女主人通常只敬一次,你要是想吃想喝,就接菜接酒,不要假装斯文,不要指望主人会敬第二次,否则你自己挨饿受渴。在主人向你敬酒时不要一饮而尽,应只饮一小口。主人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主人敬给你的菜是什么味道,你可以要一点点,尝一尝,不要全然拒绝。如果的确不喜欢某个菜,你可以老实地,但又客气地说你不习惯吃这种菜,但是放在你盘中的菜,杯中的酒,最好把它吃光、喝光。在餐桌上进行对话、交际就要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习惯要有所了解,否则你可能要么会饿肚子吃不饱,要么会把整个场面弄得很尴尬。

第9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习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而从小耳濡目染本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把中国人的思维表达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势必导致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出现错误或产生误解。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所以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中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多种困扰因素。笔者通过多年英语教学发现,中学生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问候语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朋友之间都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两种语言各有一定的方式来表达。英语通常的问候语为:Hi! Hello! How are you?以上的问候在中国人之间很少用到。而汉语常用的问候语有“你吃过了吗”“你哪儿去” 或“你干什么去”,其实这些都是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而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过饭了”“要到哪儿去”“去干吗”。中国学生如果缺乏英美人打招呼问候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而按照汉语的“套话”去向一个讲英语的人打招呼“Have you eaten your lunch?”他就可能以为你要邀请他共进午餐,如果问“Whe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则会有打听他人隐私的嫌疑。

2.称呼

在我们国家“同志”“师傅”被用于不同的性别、身份、地位的人。而在英美国家一般用Mrs、Mr、Miss、Ms或者Sir、Madam来称呼。再比如,中国学生总喜欢把“老师”称为“teacher”,在英语课上,学生就会这样称呼老师“Good morning,teacher Wang”,其实“teacher”在英美人士的文化中,表示一种职业,而不是称呼语,更不是尊称。因此,根据英语国家说话的习惯,我们学生应该说“Good morning Miss/Mr. Wang.”

3.称赞和恭维

中国人和英美人士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物总要称赞一番,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在与外国人进行交往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称赞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予以反复否定,而不像外国人那样坦然地用语言表达感谢。例如,当外国人表扬中国学生的英语说得好时,该学生就会说:

A:You speak excellent English.

B:No,not at all.

其实,对这样的赞美之辞说外国人常用的一句“Thank you”就行了。这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把自谦看作是一种很重要的美德。这种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或错误。

4.隐私和禁忌语

不同语言中禁忌语常常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在中国,人们询问年龄、收入、婚姻、体重等似乎是常事,但在英语国家这些被视为个人隐私的问题都要回避,否则,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因为询问这些问题,是对他人不尊重、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例如,中国学生由于对外国人的好奇心和关心,初次见面常会问下面的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一连串问题的话题。

How old are you?

What are you wages?

How much do you earn?

You make a lot of money,don’t you?

What’s your name?

Are you married?

西方人在初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从不问及有关别人隐私方面的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他们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

5.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在西方国家,人们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不鲜,并把人比作狗。如a luck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说法。当然,西方人所喜欢的狗的某些品质,中国人也喜欢,如狗忠实可靠、勇敢、聪明等。但在中国,狗首先是看家的动物,不是供玩赏的动物;人们养狗是因为它有用,并非因为它是个好伴儿。就是说,狗是有用的动物,但并不可爱。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二、解决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发的学习问题的对策

为了避免和减少错误,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

1.提高自身及学生的英汉语言对比意识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其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教师要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在充分考虑母语特点的情况下,利用英汉对比,体会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英汉的相同之处,表达起来比较容易,英汉的不同之处往往是困难所在,时常体会英汉的不同之处及其表达方式的差异,就能预见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从而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避免本族语的干扰,准确判断其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