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育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

第1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工作服务者的载体,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师资水平,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但现如今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与设置的目标还有差距,这将影响和制约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制定明确具体、科学合理、特色突出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河南省5所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主要以骨干教师为调查对象,以河南师范大学、周口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5所师范院校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查阅了有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坚实可靠的资料依据。

2.访谈法。研究过程中,按照拟好的提纲,通过走访调查学校相关院校体育骨干教师,就相关问题征询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该5所院校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河南师范大学更侧重于培养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2.周口师范学院则更侧重于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等。

3.郑州师范学院则更强调培养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

4.信阳师范学院更侧重于培养能在基层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并能进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5.洛阳师范学院更侧重于运动与医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校体育教学为辅。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个院校必修课程中基本都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等。选修课程中基本都包含健康教育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等。

(三)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及评价

1.需求现状及趋势。以河南省教育厅在洛阳师范学院举办的2005年和2006年两次业生分配洽谈会为例加以分析。95%的用人单位都分布在教育系统,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功能依然强大。但是体育俱乐部和宾馆服务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说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而当今社会工作难求的现状也告诉我们,毕业生步入社会所参与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其实专业都并不对口,随着应届毕业生的逐步增加我们不得不向其他方向寻求岗位。

2.满意度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毕业生实习学校,发现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普遍评价都基本很好,但是也发现一些小的问题,在实习期间较不足的就是社会关系的处理上,因此需要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培养目标来看:当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虽然注重对学生“三基”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体育信息素质的培养,虽然注重对学生的体育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对人文科和自然学科的教育;虽然强调学生从事体育教育的能力,却忽视了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能力,不符合现在教育注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理念。

2.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各个院校基本的课程都大致相同,但是每个院校又都有主要的课程特色,总体来看,各个院校的课程无论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理论基础,心理方面都涉及的非常全面,但是有一些小的不足就是体育信息素质认识不够到位,这方面有些缺乏。

(二)建议

1.提高院校、老师和学生对体育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如果对其概念和内涵都不了解的话,体育信息素质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都要重视起来,为提高体育信息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身体素质和体育信息素质相结合的培养。校方应该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在学生理论素质、身体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同时也得到体育信息素质的提高,三者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学校应该加以改善,要更进一步加大对硬件设施方面的投资,改善学生的信息条件。

4.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现在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是计算机和网络环境,在通过平台学习过程中,软件资源就是其核心载体,软件方面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中玉.中日美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2(2):4-5.

[2]汪鸽,潘宪民.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4):2-3.

[3]韩会君,曾广平.中美日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23(3):5-6.

第2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方案策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相互关联的若干阶段,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具体工作程序,一般而言,这一过程可分为策划、实施、评估三个阶段,策划是这一过程的灵魂与核心。

一、确定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完成,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要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只有确定准确的目标,才能提出实现目标的教育内容、措施、方法,并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教育的时机、人员。”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一是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备与和谐;二是注重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三是注重教师授课方法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元素。“面对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起着榜样的作用,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与行为的楷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始终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标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工作中,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把握更加准确,思想更加深邃,而深邃的思想更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

二、制定方案

目标明确之后,策划者就要根据既定目标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方案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策划的准备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策划者必须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开展积极、详尽的社会调查。调查过程应分为信息搜集与信息处理两个阶段。

(1)信息搜集。这一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全面。调查应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所有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与环境要素。具体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需求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主体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介体要素调查(包括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境要素调查(包括积极因素调查与消极因素调查)。二是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各要素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影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调查者应建立起信息搜集与监测的日常机制,密切关注调查对象实际状况的各种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信息处理。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策划者应依据科学的程序与方法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得出调查结论,以此作为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据。调查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理论研究与实施现状的分析,具体包括关于理论研究现状,培养模式现状,相关各部门、机构、单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对该问题的认知现状,培养条件现状等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分析中注意对问题的挖掘;二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需求现状的分析,分析中注意从国家发展、高校发展,大学生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加以总结。

2.方案拟定

方案拟定就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资料及确认的目标,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意、制定计划的过程。这是整个策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目标的再次确认。这是在具体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在头脑中再次确认与理清的一个问题。策划者对已确定的目标深刻研究,充分领会,严格以目标为导向,才能保证方案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在策划阶段出现偏差,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的最终效果。

(2)构思轮廓。方案策划是一个思维过程,构思轮廓是这一过程的起点。策划者在经过前期调查与目标确认、细化等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要设计出方案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至少应完成两项工作。首先,设计主题。主题是策划的灵魂、核心,是对整个培养活动的高度概括,主题要独特新颖,但必须服务于目标,并准确反映需求。其次,确定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应体现出以下特色:一是情感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活动不能是一种冷冰冰的、无视客体需要、甚至会使客体产生消极情感的培养模式,而应该是一种关注人性、满足人的爱与被爱的需要、充满情感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各个要素都要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关爱,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注重以情感人。二是开放性。一方面,策划者应该思路开放,勇于创新;另一方面,培养工作应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来展开。素质培养应走出灌输。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克服灌输的弊端,素质培养应寻求人际互动。同时,素质培养不能仅仅依托课堂、讲座等教育途径,要放开思路,寻求和探索更为灵活有效的培养方式,建立起全面、立体的培养格局。

(3)设计细节。当方案的基本框架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细化,确定方案的所有细节,并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在这一阶段,应将所有细节工作确定并落实,包括培养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基本步骤、经费预算与落实,这些问题在细节设计阶段都需要周全考虑,并认真落实,确保方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3.方案确定

在方案拟定阶段,策划者已经设计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方案,但方案可能不只一个。基于开放的视角,策划过程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让思路相近的策划人员组成一个创意团队。所有策划人员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尽其所能把一切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为最终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广阔的思考与选择的空间。进入方案确定阶段后,方案的最终策划与决策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根据培养目标拟定出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反复论证,选择出最优方案;如果各种方案均不理想,就应重新拟定,力争制定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第3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1.1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应主动适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在转型发展中,必须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立足地方,履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职能,保持和发展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优势.大学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将优秀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与中小学进行深入合作,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数量充足、高素质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为本地区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职后进行培训,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1.2专业发展的需要

师资队伍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场域上,由封闭的学校、单一的理论课堂走向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体现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要求,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谋求发展.

1.3学生发展的需要

英国科学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是可以言说、表达的“符号化”客观的显性知识.而教学能力、教育智慧等这些无法清晰表达的隐性知识,不能通过理论学习获得,需要回到教育教学情境中去,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能力得以锻炼、提高,获得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教育智慧,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工作,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更好地面对未来的职业,增加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2发展中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适切性偏失

我们应看到地方高师院校体育教师教育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本地方培养体育师资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相对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需求而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导致“新教师不能适应一线教学工作的种种窘境”,这与教师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优质的师资是不相符合的,其主要在于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实践的割裂.

2.1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与基础教育实践脱节

在教学内容上,体育教育理论课程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一方面,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以抽象的系统化知识为主,过于理论化,缺少案例教学,教学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联系较少.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教育理论课程没有反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新内容、新思想.许多学生依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等基本问题.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没有充分发挥培养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学习者进入教育者的中介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基础教育教学教研一线机会少,以“书斋式”研究居多,就理论而理论,“田野式”研究欠缺,对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趋势了解和深入研究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理论学习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操作练习,导致学生学了理论知识却不会运用,没有达到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学了《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等诸多理论课程还不会备课、写教案,教学思路不清,不能有效组织教学等.许多学生往往凭自己已有的运动训练经验,将体育课上成专项训练课,难以适应具有丰富、复杂教学情境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要求;而《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等运动人体科学等课程,缺少“体育”特点,联系基础教育实际更少,许多学生学了后仍不会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更不会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开出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处方等;导致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对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形成低下,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

2.2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与基础教育结合不密切

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容忽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和集中实践性教学.一是课程实践性教学机会较少.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校体育学等理论课结合其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实施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作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但在实际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意或无暇进行实践性教学,一方面是理论课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因大班上课,组织实践性教学费时、麻烦,教师不愿过多付出,另外,某些教师自身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历,无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集中实践性教学包括教育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因没有足够的见(实)习基地,体育教育实践课程缺少真实的教学情境.校内的见习或实习,其教学对象是同龄的大学生,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中小学不同,由于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化的“在场”感,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提高不大;至于教育实习,中小学对实习的接受处于被动满足高校“学”的需要,少有与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高校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无明确的要求,且学生由过去的统一实习,因近年招生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实习指导教师过少,学校对实习进行“分散”,以致有的学生找所学校盖个章以应付,使得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从教适应期延长,不能很好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2.3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少有基础教育参与

体育教师教育职前教育注重的是对未来体育教师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的培育,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得以锻炼、不断积累经验,感悟实践,几经历练才能逐渐成熟.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就明确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三大基本理念,确定了涵盖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的三维目标体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重申“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育教师标准,共同一致的是“强调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放眼国际教师教育领域,“教师教育和培养的空间模式已由大学为本的模式向以大学为本和学校为本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我国部分高校也在试点,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以逐渐成为教师培养的主流.可见,培养合格体育教师不是体育师范院校能独立做好的,将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通力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教师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体育教师培养主要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局限于大学课堂培养教师的封闭模式,少有中小学教育共同参与,这种单一、封闭的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3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互动的挑战性

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管理者,不同主体面临着与基础教育对接的适应性转变.

3.1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认识上.教师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为平台,“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性学习;认识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不只是就理论而理论,使理论显得空洞和抽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将理性的理论感性化,在理论课讲授中,结合中小学实际的进行案例教学.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适应发展的需要.投入上,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投入,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设计、实践的安排等等.教师相对于单单只是课堂理论课的讲授,则需要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是在理论课教学环节的投入,为精选案例,备课量的增加;最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化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无论是分组、看课、评课,尤其是高校扩招后的大班教学,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都需要教师周全考虑,才能让教师教育课程在与基础教育对接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指导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理论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这对缺少实践背景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从宏观上了解基础教育改革,还要深入到进行一线,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小学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高师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如何应对.引导学生建立对体育教育的职业热情.围绕着能力培养改进教学.

3.2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上课习惯带着耳朵去听,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是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学生头脑中的体育课非常好上,就是整队、集合、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等,学不学理论都能上体育课,且普遍认为理论课对实践的指导并不大.将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对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在真实的教学情境实践中,体验体育教学实践,体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步骤,体验体育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近距离感受体育教育教学,得到教师和基础教育体育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在体验中自我感知自己知识的不足,在运用中自我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的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原来上好一节体育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进而,反思自己的学习,主动去思考,作为教师如何上好课,思考如何去改进自己的学习,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3转变管理者人才培养理念

社会要求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较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作为管理者,在认识当前时代背景下,关注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人,研究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要求为指导,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方式,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的紧密联系,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从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思考如何围绕学生发展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与基础教育紧密联系,开放办学,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如何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等,这都需要管理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需求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才能做精体育教师专业,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师资,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4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适切性互动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与基础教育的互动与适切,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促进高师体育教师教育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结合基础教育实际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重申“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未来的教师教育要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在教学方法上,走出以“教师教、课堂教科书”为中心,走向以“学生学”为中心,采用讨论、启发、参与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以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体育教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式教学.专业教师要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将理论与中小学实际结合,结合案例教学进行知识点的传授,促进学生在案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教学实习中去,发挥其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次,在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中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实际相联系,如目前体育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等,增加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体育理论课教师在教授理论课程同时,注重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即不放弃对理论的学习,完善教师教育发展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实践技能熟练,专业知识全面,能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构建完善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加强实训案例库建设,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体育教师教育

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体育教师要求为指导,建立高校与基础教育深入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师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适合当地体育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体育教师教育品牌专业,形成地方特点,服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基础教育签订双向教育合作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双向教育合作的核心工作,在邀请基础教育高级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体现“校地合作,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围绕服务学生,突出加强学生从业能力培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到中小学学校调研,分析基础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能力要素,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制定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所需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确定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三是根据体育教师能力培养的需要,确定实训和实习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未来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既解决了体育师范生培养问题,同时解决了在职教师的新发展.与基础教育建立多个的实践基地.为避免实习进行流于形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基础教育建立紧密的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借助一线的教学资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助学生能力提高的真实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实际教学的流程和对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体育教师教育理论老师与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制定学生见习、实习过程的要求细则,指导教师的职责.

4.3建双能型教师团队,体育教师教育者与基础教育教研联系互动

第4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训练方法;重点;难点;应用

引言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体育教育占据重要的地位。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把健康教育理念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在我国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体育教育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形成了具有综合教育作用的学科。加强体育教育侧重点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育带来的积极作用,使体育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加油站,实现体育教学的真正促进作用。

一、体育教育与训练的侧重点分析。

(一)贯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体育教育不单纯是体能训练和技能培养,更是一门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终身素养的教育学科之一。学校体育教育是迈向社会体育的一道门槛,是社会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体育教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已经赋予新的意义,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正确态度和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强调对学生掌握实用能力的教育,重视多种能力培养。

(二)体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美育是培养人综合素质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体育教育中体现出美育教育,使美育和体育互相融合,能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感受和意识到三方面的美的现象。从外观角度体现出的身体美,比如线条美、姿势美、健康美、肤色美等;从运动角度感受到的形态美,比如:韵律美、和谐美、力量美、跃动美等;从行为角度体现出道德美,比如:协作美、热情美、机智美、协作美、纯朴美等,体育教育也是人审美培养的一个过程,结合体育运动本身特点,在教育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审美观点,让学生知道美是什么,怎样体现美,怎样培养美感。

(三)体育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育中也要侧重德育的教育培养,体育教育蕴含着道德品质和机智意志,通过体育训练能体现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团体性,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能、极限的挑战,能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坚毅的意志,这种品德和意志在体育室外课中更能体现出来,效果也比其他科效果更实际。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应国家新课改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德的教育要求,通过重视体育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塑造学生成为“四有”人才。

二、实现体育教育与训练的侧重点主要途径。

(一)进行体育教育改革,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现代体育教育要以“素质教育、纵身教育、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一种集培养、激励、创新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二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关注学生所思、所需,重视学生情感体现,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三要在教育内容上多种形式,注重深挖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的高价值运动方法,充实和丰富教育内容;四是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要体现创新意识,多激发学生美育和德育的思考,让学生懂得审美和品德的重要性。

(二)增强教师施教能力,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一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施教能力。教师从自身做起,自觉接受教育,加强学习和锻炼,完善知识结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施教能力,提高施教本领,满足学生求知欲。体育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现实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能力,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美,懂得审美常识,这样才能将美育贯彻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明确锻炼目的,提高学生锻炼身体自觉性。在指导学生训练中要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将体育教育走进生活,是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

结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同样需要紧随时代潮流。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教育作为一种隐性推动力,具有历史意义。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只是一种表面的设计,而应该使体育健康观念和实践影响到人发展的全过程。体育教育与训练必须要掌握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把握思维与体能的双重训练,将体育教育融合到多学科学习中,实现体育教学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J],陕西教育,2012年第10期。

【2】 何艳平,刘国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口令教学与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张葵,浅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发展学生个性[J],四川体育科学,2006年04期。

第5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拉开序幕,今后考试招生录取将更加重视对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评价以及综合素质的衡量,这会直接影响普通高等中学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是在一定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总体方案。本文着重从教育培养理念和目标、班级设置、教学模式这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解析高考改革的背景和文理不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创造性地提出树立以人为本和个人全面综合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确定发展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并以走班制的课程设置为依托,大胆地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便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提供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学生培养方案。

二、高考改革的最新举措

1. 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

(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无疑是本次高考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改动最大的一部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共考14门科目,分为省统考9门和学校按照所在省份的统一要求组织的5门。省统考9门科目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后6个科目中需任选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而且同一门科目可以考两次,这无疑体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学校组织的考试科目为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五项。

(2)注重综合素|评价,文理不再分科,英语考试社会化。关于文理不分科的讨论也是由来已久,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高考改革中屡次被提起,在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专家由此给出明确答复:文科和理科同等重要。这就意味着,“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称呼将成为历史。根据最新规定,最终高考的总成绩构成分为两大部分,即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加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自选三门的成绩,其中英语退出高考当天的统考,英语考试将进入社会化时代。

自2017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英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2.改革招生人数的分配形式

提高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份的高考录取率,这是综合考量生源地的教育水平与条件、毕业生规模以及实际参加工作的状况等各种因素之后得出的最终结果。位于东部的高校将继续实行支援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会有专门针对中西部地区学生的录取名额。

三、对普通高中学生培养方案的调整建议

学生培养方案是在一定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方案。通过对概念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学生培养方案是一个教育过程的总和,由各个紧密相连的部分构成。方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环节:教育最终目标的确定,恰当教育内容、方法的实施,评估整个教育过程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本文着重从教育培养理念和目标、班级设置、教学设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1.教育培养理念和目标的调整

教育理念、课程的设置和评价标准的确立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所以教育理念是控制和影响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思想因素。只有思想上跟上时代的潮流,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工作,才有可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1)树立以人为本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最主要和最根本的理念之一。它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和爱护,从人切实的需求出发,提升人的知识水平、精神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总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围绕提升人的素养来进行。这与应试教育下的“唯分数论”截然不同,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性。

(2)确定发展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创新能力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国家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观念的新一代青年,这既是由整个国际大环境所决定,又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发展科技,就需要创新性人才,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有意地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营造相对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教学班级设置调整,采取走班制

新的高考制度将不再分文理科,学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课中任选3门计入最终的高考总成绩,根据数学的排列组合原理算出会有20种结果,师资和学生数决定了学校无法按此结果分班,所以走班制教学就成为必然。走班制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的上课制度。

(1)采取走班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高考改革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文理不再分科,文科生只学史、地、政,理科生只学物、理、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今后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所有科目,最后再根据自己的长项进行选择。

(2)采取走班制的具体设想。整体设想如下:高中一年级是全新的高中生活的开端,所以基础一定要打好,应充分激发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这个阶段可以开展全面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最基础的知识体系。在学期末会有一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要参加一次等级考。根据这次考试结果,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确定未来计入高考成绩的三个科目,高二年级的学习重点可以放在这些科目上。

高中二年级,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掘最擅长的科目。这个阶段的教学就需要灵活一点,可以进行大胆的突破。即教师的课程固定不变,学生流动起来,自己根据公布的课程安排进行课程选择。因为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家都会更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更喜欢哪一科,更擅长哪一科。而一个班的学生每个人的情况又都不同,不能进行统一授课,所以我们可以参照大学教学中选修课的模式,改变原有的班级学习模式,各自去选择课程上课,但是并不是所有科目都流动起来,语、数、外三科的学习还按照原有的班级分配方式,大家一起共同学习。这样其中有变动,也有不变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利于管理,避免出现混乱局面。

3.教学模式的调整,恰当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

教学模式的恰当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行不通,而因势而变,主动地去探索新形势下的最佳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转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展现出它强大的适用。今后高考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以及创造性的塑造,而灵活的教学模式无疑会为这些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1)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顾名思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颠覆性改变。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单纯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师的职责也更多地表F为去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因其显著的教学效果,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和推崇。而我国正处于高考改革新的阶段,那么高中教学中就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大胆进行创新,积极地吸取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校情、学情来创造出符合实际的新的教学模式。

(2)恰当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设想。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十分有必要。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例,除去选择计入高考成绩的3门科目,还有其他3科,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先从这3门科目的学习入手,灵活一些。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必花费相同的时间在所有科目的学习上,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学习时间。一方面学生的课业负担得以缓解,另一方面还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切实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与实际的大胆创新。因为就目前阶段而言,高中教育中不可能完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但是高考改革又为这种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可能。

本文在对国家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进行综述的前提下,针对具体的改革举措和选拔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培养方案的调整提出一系列个人建议和想法。通过对高考改革的具体改革措施的列举,从而得出制订学生培养方案应从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这两个方面进行调整。这一系列调整建议的提出,始终以遵循新的考试招生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原则,力求能为今后普通高中的教育培养方案的制订、调整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想法。当然,这些建议和想法仍多为理论方面的构想,实际具体的建议还有待完善。但是,不管怎样,想法总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再回到实践中检验,并最终形成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的。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高考改革之于教育与社会的重要意义――读刘海峰教授的《高考改革论》[J].教育研究,2014(10):158-159.

[2]童 锋,夏 泉,陈 夏.论高考文化现象规律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28-33.

[3]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 教育评论, 2014(6):127-129.

[4]张 D,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J]. 全球教育展望,2013(7).

第6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教学育人 实效性

一、引言

高校是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公共体育(简称公体)不仅是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而且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公体教学虽然历经数年的经验积累.配合整体教育规划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面对社会对人才标准日见提升的现状,高校教育培养如何迎合社会需求.有效利用学科资源的优势,正确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势必引起体育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自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新纲要》(简称《新纲要》)颁发实施以来,许多高校都遵照新的纲要精神,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对公体教学大纲作了相应的调整.重新制定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筛选和新的定位。

为配合高校评估,实施一系列教改措施.公体教学管理采取了定期、不定期的听评课手段来监督和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近年来走访了解并参与几轮观摩教学评价后,公体教学在形式上有了明显的改观,但在体现育人目标方面还有待思考:

目前公体教学融人育人的理念清晰可见.加强师资力量.改善环境条件,丰富教材资源,完善评价体系、强化情感投入,以上诸多有利因素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也为实现育人目标构建起了平台。然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教学模式陈旧、缺少创新意识,教学过程混乱、缺乏层次联系,专业语言匮乏、缺少文化内涵,教学方法枯燥、缺乏学习激情,评价应用简单、缺少情感交流,等等。这些现象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如何配合整体教育实现育人实效性的问题解决。也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如何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更何谈教学育人的实质体现。因此作为问题提出,深入探讨,弥补不足,以寻求解决办法。

二、公共体育课程应担负起教学育人的功能

《新纲要》确立了公体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地位。公体教学要开创多元教育形成协调发展的新思路.课程规划及制定要与教学改革建设形成同步.不仅要延续“三基教学”目的的贯通性,而且要助于学生“三维健康观”教育目标的达成,为此公体教学要担负起育人的功能,把课程教学拓展到文化知识、运动技能、综合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层面上来.克服以往体育课单纯实施教学任务的弊端,努力弥补单科教学与整体教育协调发展的空缺.要让公体教学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公体教学需要建立多元化课程教学目标的框架结构.制定适合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和努力所能够达到的基本标准,增设适合于部分学生有所相长发挥和有余力发展的能力标准,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基础上,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术,并努力提高运动技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确保健康成长,通过体育比赛的成功与挫折锻炼意志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培养适应社会与生活的乐观态度。课程教学目标直接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挂钩。强调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内在联系,彻底修正以往体育教学本位化和教条化的思路.使育人目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到学生可持续发展多种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

三、明确公共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

公体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走向成熟,健康步入社会的重要过程。《新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要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素质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和民主开发的课程观,体育教学必须建立和完善学习评价体系并贯穿始终。”这一理念明确教学育人的目标要融人到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不仅是全新的尝试,而且是一个新的命题。因此,广大教师需要对教学与育人实效性问题作出新的思考.加强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对组织教法的重新认识.明确公体教学在高校教育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

《新纲要》体现了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管理权利下放的精神,主张“一纲多样、校本结合”的原则。《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为地方区域提供了宽松选择空间。因此,制定与实施教学目标要围绕上述的基本精神作出相应的选择和判断,制定教学计划要保证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适用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融为一体,实施教学内容要把生理、心理、营养保健等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当中,选择教材教法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运用和解析.努力实现教学技术转向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组织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班级建制,根据兴趣、爱好和志向建立新的班级组合。体育教学要积极倡导个性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多边互动。担负起对体育文化传承的责任。倡导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导向。促进体育教学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公共体育教学加强育人实效性的解决途径

1.合理运用新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纲要》提出体育教育要努力促进学生“三维健康观”的形成。这一理念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属于不够清晰的德育教育范畴,并不能构成体育课本身的直接资源。如今作为新的课程资源融人体育教育教学的内容中.为体育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不仅健全了体育教育的功能.而且丰富和完善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因此,开发并合理运用新课程资源.对于强化课程功能和改变教学方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方面,新课程资源可有效挖掘教师的知识积累,激发教师的智慧、热情和创新意识,使更多领域范畴的知识与见解融人到体育教学内容中.既帮助学生拓宽认知领域,又让师生的情感生活经验直接走进教学.通过教学过程的可变性达到超越教材本身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新课程资源的介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使学习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博学、谦和、诚恳、认真的教学工作态度,能触动学生学习心态的转变,将被动接受转化为共同享受的学习过程.让双边关系在尊重、鼓励与支持中获得彼此的认同,以实现教学中心的转移,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2.研究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功能的转化。

公体是学校教育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覆盖了在校学生的全部。资料统计,本科学院公体教学占据了四个学年度八个学期中课程比例安排的一半,学时累计144学时,可谓体现了《新纲要》提出的“在校学生要学会和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技能”的精神,为广大教师重视教学过程的研究,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学功能的转化提供了实践平台。

(1)教材与技能的可行性结合。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课时的阶段设计要与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建立密切的联系。大学生虽然经历了小学、中学、高中三个阶段的体育熏陶,但由于受到地域环境条件的影响.在进入高校后对体育的认知态度及个人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给体育教学同步发展和要求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采用分班选修的教学形式,教师要主动深入地开展对教材和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过程(粗略掌握、巩固提高、运用自如)三个阶段的综合性研究,这不仅能够为促进教学的全面展开提供帮助.而且有助于教学进程、步骤、方法的衔接,尤其是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了解,客观看待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表现,并为此作出理智的判断,从而逐步自觉地矫正体育学习的态度。

(2)教学内容要与传承体育文化意识相结合。体育教学是学生接触体育学习的直接体验过程.而教学内容则可以间接地涉及体育文化发展变迁的方方面面。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都会涉及对该项运动技术发展与演变,以及对竞赛规则的不断变更过程的了解.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教学解释,关键是能够引发学生自己思考,从而建立起体育学习目的的完整概念。因此,教学不能简单地局限于技术、技能,更需传授一定的文化知识,以共同构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体育学习过程。

(3)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并与其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学主体功能和谐发展基于师生间的合作,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和帮助是构成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无私的情感和精力奉献,来体现体育文化素养,宏扬体育精神,塑造体育修养.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来感化学生的认知变化.以耐心关爱和诚恳交流来洞察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能力表现,并及时寻找缩短差异和提升能力的解决方法,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师生问对体育文化生活的经验交流和情感沟通,共同增进彼此间的依赖与信任,提升学生努力学习、追求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3.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

《新纲要》倡导体育教学评价要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淡化甑别选拔功能”的基本原则。基于对学生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辐度、身心品质变化的观察并作出客观判断和评价,离不开对整体教学过程环节和细节的关注。

(1)对学习态度的评价源于教师身先士卒的长期引导。首先要看到学生对上课概念的重视,包括时间、地点、服饰准备和考勤统计的印象;其次要看到学生是否有着浓厚兴趣和参与投入的成分;最后要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仪表、风貌、状态。成为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一面镜子,以便为体育教学育人的实效性提供鲜明的比照。

(2)对努力程度的评价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细心观查。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体验及经验积累的不同程度(包括原先能力和现有能力表现);其次要对学生身体健康条件和能力状况在短时间内加以区分(包括同样内容的测试结果);最后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时刻都在关注着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变化,以便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和区别对待

(3)对进步幅度的评价源于教师对教学的态度。首先要结合学生起步参与学习的基础差异表现作出区分(如:有无运动技能经验的区分);其次要参照同步参与学习过程的具体表现作出区别(如:无技能经验得到收获和有技能经验未能得到进步);最后要让学生看到教师在教学与练习过程中是否认真履行了责任和义务(如:对讲解示范、组织教法、时间次数组数的安排与调整和对质量的要求)。以避免部分学生已付出了努力,但因为教师忽略了“差异”而被泯灭在非客观的数据指标当中。

(4)对综合表现评价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新纲要》明确提出:“大学体育教学要密切关注学生差异,强调质性与量性的综合性结合,努力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体现评价的民主化。”教师要使体育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摒弃以往终结性评价重心倾向于学生的现状表现,把形成过程与应用能力摈弃在评价视野之外,克服只看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负效应现象;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向主动参与教学的评价,提高和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把发扬民主、相互尊重与信任的人性化理念融入评价体系中把教学评价视为能够促进教学双方相互促进、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把学生德、能、勤、绩的综合表现纳人评价范围,并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赢得教学主体的共识和认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体育评价的态度。

第7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地方高校,由于受地域、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财政投入少,综合实力差,区域优势不强,而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相对于其他文、理科专业而言,又属于特殊专业,因此更应该面对现实,积极推进,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一、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与基础美术教育对接缺乏实效

“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国家对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等师范学校的美术教育应该为基础教育输送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师。教师应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才能够达到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开始之前,基础阶段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就已经进行得热火朝天,但承担基础教育阶段美术师资培养的“工作母机”——高师美术教育课程岿然不动,依然故我。长期以来受“美院”办学模式影响太大,“美术专业课程+教育学基础课程=高师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弊太深。虽然部分高校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但由于缺少参照,没有方向感,故成效不大。

(二)课程设置合理性欠缺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杨贵仁所作的《推进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是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美术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强调单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课程结构比例失调。二是重技能,轻理论;重技能小课,轻技能大课;重单科领域的高、精、尖,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三是重美术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四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口传心授、机械训练、灌输式和一言堂现象。”

(三)教育思想观念较陈旧

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师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要求。大部分教师来源于专业美术院校,虽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对师范性缺乏认识,不了解教育实际,对学生不能给予师范性的积极诱导。美术教师普遍不关心教育领域的发展形势,仍根深蒂固地延续陈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导致目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尚有距离。

二、建构适应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针对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要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一是应该突出美术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强调师范性,整合传统课程,增加教育类课程,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量;第二要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强调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第三是淡化专业技能的强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第四是要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强调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基本原则

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以《课程指导方案》和《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学校所在地域的特点和办学特色设计本校的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设计《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有4点:1.坚持学生成人与成才培养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基本要求与个性成长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设计时要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等关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优化课程结构。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强化“宽基础、重实践”,在全面发展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强调本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强调突出实践育人,注重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结合美术学学科专业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地方区域的特点和学院的办学特色,制定了具备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培养方案。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及专业理论平台、实践创新平台。第一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人文科技素质课程模块;第二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第三平台即实践创新平台分为模块进行细化:见习实习、实验实训、论文设计、学科考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其他活动。

(三)课程体系的学时分配

《课程指导方案》规定了“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600—2800学时,公共课程学时数为720学时,专业课程学时数约为1900—2100学时”。《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12门专业必修课程共1060学时,约占专业课程的50%,确保其应有的学时和学分,保证师范生美术和教育的基本素养。地方高校还可以精心设计和安排剩余的约450学时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性环节,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在通识教育平台设置了707课时,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程平台设置了1600课时,学科基础课程分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工艺基础、理论基础四个模块,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美术表现、设计制作、人文拓展四个模块。(转第页)

(接第页)而在最具特色的实践创新平台,设置的模块共有实践课程41周,针对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师范技能,学院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四)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科学、系统评价,学院建立一个“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它涵盖了基本知识和理论、实践能力和师范技能水平、创新思维与方法、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这一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大学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和本质与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规律和本质相统一的基础上的。这一评价体系由单一评价、集体评价、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四类组成。单一评价,指在美术理论课的闭卷理论性考试中实行的、由任课教师依据标准答案对学生考试进行的评价。集体评价,指在美术专业技能性训练课程中实行的、由多名教师对学生作业或考试进行的评价。社会评价,是指对学生参加展览、申报专利、参与课题、发表文章或作品等诸多校外获奖成果的认定。综合评价,由单一评价、集体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进行总评,最终形成学生基本的学业成绩。

(五)课程体系的质量监控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推进,凭借的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规范实施。因此,健全美术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监控功能,对于确保教学质量具有关键作用。质量监控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系统监控、类型监控、环节监控。1.纵向监控。纵向监控是指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文件为依托,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的监控。它包含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资料、教学效果反馈等实行的监控,由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共同督查实施。2.模块监控。模块监控是指根据专业特点划分课程类型模块,美术学专业分理论讲授课程、技法训练课程、外出实践课程、专业实习课程等,制定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实行监控,它主要由院系督查实施。3.环节监控。环节监控指的是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环节所作特殊规定的监控。例如,技法课中对理论讲授部分课时比例和教师作画示范的规定、外出写生课程对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的规定等。它主要是由院系和教研室共同督查实施。

美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要求,我国教师教育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就积极推动着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自身的调整、变革与发展。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观念在逐步增强,但还处在尝试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当中,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为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洪琪,阳鲁平.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培养实用性创新人才[N].文艺报,2006—12—30.

[2]王大根.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要为基础教育服务[C].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工作会议交流论文.

[3]廖文科.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0.6.10.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S].2005.

[5]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S].2004.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第8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04-0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和满足中学体育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师。中学体育的需要就是高师体教专业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体育教师能不能称职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体育教育专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一、体育实践课程的属性

在探讨体育事件课程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体现在其属性的确立和分析,现在普遍认为体育实践课程属性是体现在“活动―体验性”的内涵之中。其外在的运作是通过体育的形式进而达到身体锻炼的效果,其内在的属性是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多重锻炼。如果确立其对应的属性,则在教学时,是对现有体育锻炼的完善和合理性规划,表现在技能、体制以及多功能等方面,正是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明确现有的体育教学思想,并具有强操作性,解决原有的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中学体育教育要求的关系的现状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现有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并已经认识到原有应试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体现在体育课程之中,更加重视现在的素质性教育方式。在国家教育部的统一规划下,现在已经重新制定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将先前的单纯性教育发展成现在的体育健康教育。其教学的宗旨和内涵也体现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新体育教学大纲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要让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其次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是在体育教育中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思想内涵,并要求教师进行转型。

(二)我国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教育部审定颁布了新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它由一个主干课模块,一般必修课模块,专业方向的系列选修课模块所构成的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实践课程约占40%。

(三)我国当前中学体育的教育目标与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的教学方式体现出实践课程与科学理论的教学劣势,并且二者存在着差异性和独特的特点。这样会深远地影响着现在体育教学成效。很多体育教师个人技术优秀,但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不适宜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现在体育课程中专业课过多过窄,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三、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依据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这就是关于课程设置的思路和理念。因为这是能够深刻反映出体育课程的价值因素以及课程开发的价值内涵。现在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更需要把握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整合以及课时的安排,进而通过综合性的运作体现出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意义,为后续的实际操作做充足的理论准备。

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关注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及在此之中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的完善。在2003年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明确规范体育专业的课程,务必要做到主修课程的专业化,选修课程的规范化,限选课程的功能化等。其目的是需要培养出具有综合基础知识的专业性人才,更加重视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发展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延拓。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科学性、系统化以及严谨性等特点,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体现,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予以深入的观测,认真领略其中的各项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一)学生成长的需要

毋庸置疑,教育的进步表现在受教育者发展的进步上,现代教育更是将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放在首要的地位上。学校德育专业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壮的体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既掌握了娱乐身心、休闲娱乐的手段和方法,又能在运动中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又能对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教育普及与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学校体育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学校体育既要培养出健全的学生,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又要承担起延续社会体育文明成果、传播体育文化、发展体育文明的重任。其中后者具体又包括向学生传递体育精神,传授体育常识,最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一些重要体育项目的精髓,使他们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能学会与其相关的裁判知识和其他知识。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状况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

四、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方法

(一)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力量

现在高等师范学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体现在体育师资能力的塑造之中,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现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掘学生的潜质,这些需要在课程上有所体现。

(二)更新课程内容,重视教材开发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需要调整现有本科教学中的竞技教学科目,并适度地增加具有实效性以及健康的教学内容,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全方面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体现出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其次是需要加大现有的“锻炼”学习内容,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三)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我国现在师范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育培养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体现出定向化教学的特点,必修课程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们学习兴趣有限,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针对现有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适应性调整,并针对地域性特征开展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的学习科目,譬如北方可以开展滑雪等项目,南方可以进行水域项目训练等。

(四)课程小型化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这对于教学内容而言,也是有着新的要求体现。作为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体育教学更是如此,并且具备着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特点。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所以在短时间内学生们不能面面俱到,而这种教学方式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发展。这就体现在课程的安排以及课时的制定之中。通过此种方式的运作,更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知识含量,提高学习效率。

五、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竞争性、挑战性、规则性、不确定性和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其中,竞争性和娱乐性最为突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应转化为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受到广大学生喜爱的,能让学生基本学会以及能收到多种效益的体育教材内容,成为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提高素质的体育手段。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科目,竞技项目具备着特殊的效果体现。通过竞技体育教育,能够更深入持久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并且掌握更多的体育实践技能,为以后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是具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所以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其也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据资料表明,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现在有997种。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民族体育教学科目,这也是在教学中需要考量的重要事宜,同时在教学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领会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

(三)体育实践课程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是经济大国,也是领土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中呈现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对于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包括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展,因为有些体育项目是需要有相关的体育配套设施辅助训练的。所以如果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好地发展体育项目,这是现在发展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体育器材的改进,并且针对当地教学环境的特点,开展多项体育教学课程,譬如各种球类运动等,也可以自制具有强效的体育教学课器材。

进入新世纪,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所以需要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进行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适宜的体育教学课程和内容,这也是现阶段体育教学发展的内涵体现。

参考文献:

[1]黄汉升,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6).

[2]陈俊钦,等.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5).

[3]宋亚炳.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34.

[5]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3-56.

[6]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92-101.

[7]赖天德.试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J].安徽体育科技,1998,(1):1-4.

[8]樊姝皎.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4):98-100.

[9]方千华,黄汉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02-107.

第9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On the Approches towar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y in PE Graduate Students

FANG Shu-zhe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As a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in graduate students is a must to meet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and a guarantee for first-class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cause of construct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The paper, in the light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approaches to increasingly improving innovativ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cluding setting up innovation-oriented 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spurring reform in teaching concept and training patter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 team of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incentive mechanisms,etc.

【Keywords】 PE Major,graduat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training approaches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核心目标,是国家繁荣强盛的必要保障。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在校研究生的数量已突破100万人,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但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短,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了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相对落后、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鉴于此,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并列为《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2005年教育部又提出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1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

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以及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教育系统必须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必然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任务。甚至可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结构。它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思维特征、道德品格和行为方式等四个层面的素质。思想意识是创新能力的深层动力系统,只有从意识层面上有了创新的想法,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思维特征是创新的协调创造系统,是形成创新思路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素质,才能对创新问题进行逻辑思辨和方法检验,以保证从幻想到实践的创新过程;道德品格是创新的伦理保障系统,是保障创新成果能够有益于社会的重要保障;行为方式是创新的实践生成系统,是在具备了创新动机以后经过逻辑思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这四个层面的能力特质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研究生个体能力素质体系培养和发展的基本内容体系。

总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从事理论研究、社会实践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的核心能力特征,只有满足这些特征,研究生才能具有较强的理论构思和技术实践水准;思想意识、道德品格则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软件保障,从根本上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造福整个社会和他人;此外,研究生的文字表达、语言组织、沟通协调、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样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素质应当在本科期间养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创新的质量。

2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与问题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更应该注意创新性的培养,必须看到,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专业差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要求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2.1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落后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迄今为止,我国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专业课与非专业课来划分和设置的,非专业课即指公共课,含英语、政治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很多体育院校还不能把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现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与社会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的要求不相符合,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跟踪培养、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各不同高校的体育专业,其课程设置也难以突出各个院校的特色,无法体现本校与本学科的学术传统,没有显著的个性特色和学科优势。

2.2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先导,是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的思想基础。然而,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体育专业究生创新意识较差。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研生大部分经历的是应试教育,而缺乏素质教育的学习体验,从应试教育考试中形成了应试思维和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观念和行动习惯,因此,他们的潜意识更趋向于接受事物、掌握知识、习惯于知识的灌输。二是因为我国从1978年才开始恢复招收体育专业研究生,这导致了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创新意识也有待于提高,这也造成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3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导向的导师

在研究生层级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导师的作用。导师的教学理念、学术责任和师德师风以及导师自身的创新素质等因素都会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产生深刻影响,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作用。然而,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导师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尤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处理上,体育专业的导师过于重视传授学理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统一、单一的考试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体育专业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就是竞争的焦点。要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一定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而创新正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针对体育专业而言,应当从以下路径来积极培育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1建立创新能力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一个“集静态课程体系设置和动态课程体系安排在内的系统工程”,主要包含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因此课程设置是培育创新能力的根本。课程设置应当在专业化和综合化两个维度同步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课程专业化一方面要求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口径宽广,另一方面要求重视和加强体育基础理论课程。体育基础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取体育专业相关知识的主要方法,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进而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专业课程不仅仅意味着知识面和知识的储量大小,它强调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这会使一个人在信息化浪潮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更为有效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每门基础课程都是内容广博、用途广泛的科目范畴中的范例,它为学生提供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普遍研究世界的深厚基础。

3.2推进教学理念和培育模式改革,强化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严重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各类研究生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制定有笼统化、粗糙化的倾向,不能体现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应当积极强化研究的综合素质,如书面和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中,应当贯彻培育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来改善教学效果。另外,还应该加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经验,从实践中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3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创新能力强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导师应当跻身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用自己的学术知识去诱导学生的创造激情;导师要充分鼓励研究生在体育知识领域中的创新思维,积极帮助学生协调课题研究,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学术环境,避免将学生的学术活动投入到知识创新要求低下的横向课题中去;导师还应为从研究设备、图书资料、研究经费乃至生活上关心研究生的成长,积极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氛围。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工作中,不能仅注重参选教师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等级,更应看重参选教师本身的创新素质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前沿性。另外,还对研究生导师的人才培养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从激励制度上督促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激励制度

创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当前体育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往往囿于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更多地强调限制约束和集中统一,忽视灵活性、动态性,更忽视创新性的培育。因此,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标准,进一步加大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应当以各专业导师为主,组成专家评议组,积极发现和遴选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学生,不能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在培养制度方面,应当鼓励打破学科和专业的固有局限,在一级学科内实现导师与研究生双向互选,也可尝试实行导师组制度,扩大研究生自由选择课程和导师的权限。还应当设置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机制,奖励导师或培养单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德忠,方祯云,张素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