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合同管理 法律隐患 制度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贸易和经营模式的不断涌现,合同已成为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合同管理本身也成为企业内部管理成功与否的一项有效衡量标准。企业只有对经济合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合理掌控和规避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成为助推企业经济利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1]。因此,加强现代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对现代企业在当前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分析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经济合同的管理水平。
一、现代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现代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也得到了很大加强。但在经济合同管理中还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给一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令人反思。
综合本人实践和近年来有代表性的企业经济合同案例,我国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合同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缺乏有效、有力的监督管理和指导部门及专业人员,在开展各类经济活动及合同签订过程中忽略专业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支持,导致盲目行动和失误。二是企业内部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流程不清晰,造成管理措施难以到位。比如多头管理,造成职责模糊,主责不明,在执行和管理中出现推诿或不管地带;或制度和流程的接口环节不匹配,造成管理真空和缺位。三是忽略对法律法规更新的跟踪,对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能及时、全面、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仍依照旧的法律法规签订和执行经济合同,引入误区。四是合同资料管理不规范,不及时汇总归档,导致资料缺失、不完整,造成发生合同纠纷时维权困难。五是受长官意识的影响,急于求成而拍板,片面强调特事特办而忽视了对风险的客观分析。六是一些合同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合同知识和法律意识不足,在合同细节上把关不严,在执行操作上处置不当,埋下隐患。七是内部监管机制不到位,导致合同印章使用的失控,给少数违法违纪人员以可乘之机,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
二、如何加强现代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
加强和提高现代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首先要强化经营活动风险管控意识,建全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和法律服务的机构;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设立专门法律部门,配置专职法律人员,并建立与专业律师事务所的合作关系,在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和经济合同制定工作中,获得充分的法律咨询和指导,避免盲动而造成重大损失。二是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健全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能够实现经营活动目标和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应理清和不断优化经济合同在签订、审核、履行以及结算的基本流程,建立与企业自身发展相匹配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能够与企业自身的各项发展互相适应;强化经济合同管理各项工作中的规律性和规范性建设,完善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中的缺陷,实现企业经济合同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2]。其中,建立完善健全的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合同签订的审查审批的各项制度,严格按制度和流程合理处理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以及变更问题;将合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模式与企业中合同管理的相关部门职责相互结合,对参与经济合同管理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不断优化各项合同管理工作中各项业务的接口衔接,杜绝管理的模糊和真空地带;三是企业的法律部门和专职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更新动态,海外投资、经营企业还必须及时了解当地乃至国际的法律、公约的修订和变更,及时、全面、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新的法律规定,及时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合理的法律意见。四是加强和规范经济合同的档案管理,做好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切实注意合同洽商、签订、履行、修改和结算各个环节的资料完整和归档,特别是不要忽视合同洽商过程中的函件资料以及合同附件的保管和归档,一旦发生合同纠纷,能提供充分的证据链材料。五是重视在企业内部普及与合同管理有关的各项法律知识,定期举办经济活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合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合同风险防控意识,提高合同管理和经办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水平,避免长官意识对合同签订、实施和管理工作的影响,减少合同经办和履行中的工作偏差。六是切实加强和实施内部监管机制,严格合同印章的使用和登记管理,妥善保管企业印章。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及时避免给企业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
此外,企业还须加强检查和考核工作,不定期检查经济合同管理各项工作的履行情况,总结推广成功的合同管理工作经验;依据法律妥善、及时处理经济合同纠纷的调解、协商以及仲裁等法律诉讼。
三、结语
经济合同是现代企业之间经济来往和合作的重要纽带,经济合同管理本身也是企业内部管理成功与否的有效衡量标准之一。完善的经济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高度重视和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建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和法律服务的机构,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的各项工作和职责,持续优化和改进合同管理流程,密切关注各类经济活动法律法规的动态,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的档案管理,重视普及合同管理有关的各项法律知识,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内部管控机制,是现代企业发展中需要长期重视和持续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全过程管理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协议,是法人之间双向的有偿合同,是市场主体之间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当今社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公立医院,随着规模扩张,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一所较大规模的三甲医院,每年要签订经济合同的价值,约占现金支出的50%左右。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已成为公立医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发展。
一、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是指从经济合同提出到合同终结和档案管理的所有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合同标的立项认证、合同标的招标过程、合同签订的部门会签审核、合同章使用、合同履行和资金结算、合同终结或变更、合同档案管理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医院经济合同类型繁多,有基建工程、医疗设备、药品、卫生材料、后勤服务和信息化建设等。可见,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涉及面广、难度大。
1.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机制不完善或流于形式
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公立医院的主要经济活动,需要有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来规范引导。但是目前公立医院的经济合同管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有些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制度长期缺失,无章可循,从合同的谈判、签约、执行到终结,都未建立管理制度和流程;有些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管理制度和流程,但操作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1],很难落到实处。例如,某地8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有21家未制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或相应的操作流程,不少重要经济合同的决策和管理往往由领导拍脑袋决定,一些公立医院因此遭受经济损失或陷入诉讼之中,也干扰了医院的正常运行。
2.经济合同会签把关不严,忽视与相关标书的核对
在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的会签过程中,不少医院标的的中标方往往只提供单份经济合同样本,有些公立医院也只对中标方提供的合同文字进行审核,而忽视前期与之相关标书的核对,如正式合同签订前的有关商务标书、技术标书及招标文书。这些文书恰恰是涉及合同标的物技术参数的重要依据,招标前对方为了项目中标往往会在招标文书中过度承诺,或在正式合同文书中有意含糊用词,如订金与定金、保修与包修、按年累计与按月累计等。公立医院经办部门在签署合同时若忽视相关标书的核对,很可能会让对方得以偷梁换柱,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一字千金的损失。例如,某公立医院在建造病房大楼时,由于签订经济合同中质量验收环节表述不明确,双方产生了分歧,结果推迟了半年才启用,不仅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影响了就医环境的改善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3.对经济合同的履行缺乏全过程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就是要求注重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动、补充、中止和终止[2]。在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医院有关部门对合同标的经费预算立项和项目招标阶段往往比较关注和重视,对合同签订后执行过程的管理比较松散。经济合同履行涉及部门很多,如各个业务经办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法务部门等,由于缺乏系统的全过程动态管理,相互牵制和可操作性不强,往往在出现问题时会相互推诿,对合同变更履行不及时,忽视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收集,以致失去最佳的法律诉讼时期,给公立医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4.缺少专业人员把关,合同内容不严谨
公立医院领导往往比较重视医务人员的配置,忽视合同管理专业人员的安排,即便是千人以上的大医院也是如此。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许多大医院每年都要进出几百份经济合同,经济合同不仅包含着经济事务,还涉及众多的法律事项,没有各类专业人员参与制定和审核就容易出漏洞,特别在仲裁与诉讼、履约保证金与履约银行保函、合同签署时间等问题上,需要具有经济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把关,否则容易引起误解和纠纷,导致部分经济合同无效或难以履行。
5.合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档案管理不规范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比较重视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较早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发相应软件;对合同管理大多仍处于手工登记或简单电子表格查阅,管理手段落后,不利于合同查阅、经费结算、跟踪和分析等过程管理。执行中的合同文本很多由部门有关人员兼管,缺少系统的管理流程,经常发生资料遗失;部门之间合同履行各自为政,不利于经济合同的调阅及相关部门的全过程监管,尤其是经办人员变动更是无处查询,给公立医院的合同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某地区医院与其它单位合建一幢大楼,在建造时双方约定了权利和义务,10多年后需要办房产证,两家单位的现任领导对大楼的归属问题产生了争议,结果发现原合同文本找不到了,最后只好搁置起来等待处理。
二、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有些公立医院的领导认为医院是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过分强调公益性,对经济合同管理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没有把经济合同管理作为医院的重要基础工作来对待,重医疗服务、轻经济合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当医疗工作比较繁重时,往往是经济合同管理让步于医疗工作。
2.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如前述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不仅涉及社会和市场,而且涉及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和科室,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来指导和制约。目前,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运行模式等还不能满足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有待于改革和完善。
3.组织机构不完善,人才缺乏
机构与人员是做好任何工作的组织基础,经济合同管理也不例外,需要一定的机构和合适的人员来完成。但如前所述,一些公立医院的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还不能满足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需要。
4.操作手段滞后,效率不高
采用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进行经济合同管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合同管理,就要加大投入,购置一定的设备和设施,但有些医院领导觉得花钱购置这些设备还不如投入医疗设备效果明显,对经济合同管理设备设施的投入能省则省、能拖则拖,以致造成经济合同管理的操作手段滞后、效率不高。
三、加强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途径
1.建立健全医院经济合同全过程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医院领导要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运行是离不开经济合同管理的,做好经济合同管理不仅会提高医院的运行质量,而且会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公立医院应根据其社会环境和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合同全过程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合理确定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分工与制衡,使经济合同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2.完善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一些经济合同管理机构,但大部分是临时的,人员大多分散在医院各部门中,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这种“抓差”式管理必须变革。首先,公立医院要有既懂经济管理又懂医院业务的主管领导;其次,要成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协调部门,指导和审核经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再次,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涉及医疗业务运行,需要既懂医疗业务又会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医院应加大力度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
3.加强合同履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监督
全过程动态管理包括对合同执行效果、资金结算、合同终结或变更、合同档案等方面的管理,要落实各部门的职责,责任到人,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如发现有欺诈行为或对条文理解有误的情况,或由于政策变动对市场和医院带来不可预测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和双方协商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3]。
4.建立经济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
医院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和完善经济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对合同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以提高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同时,建立分类、分时间等科学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利于合同履行的查询、分析、资金结算、合同终结或变更,提升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水平。
作者:宋玉雍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参考文献:
[1]胡守惠.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资源,2013,11:394-396.
合同是潜水承包商与业主履行义务、享受权利的主要依据,它确定了工程项目的价格、工作内容、工期以及质量目标、健康安全环保要求等。在工程施工中,承包商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面、正确地履行合同,所以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其他工作的指南,也是实施对工程项目总控制的保证。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也不可能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目标;同时,合同也是项目完工后计收工程款项的依据。因此,在潜水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措施。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而合同则是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相互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具有法律的权威和强制性,违反合同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包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必然要尽全力地去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合同是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要时时遵守的法律依据,必然要受到承包商的重视,把加强合同的有效管理作为争取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同时,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性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化,也促使企业认识到,在工程管理中自觉地加强合同管理并圆满地履行合同,这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和声誉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第二,加强合同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营运,实现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现实需要。水下工程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只有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才能组织生产经营。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必须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获取一定的工程服务项目;也只有通过履行和管理合同完成工程项目,并继而取得收入和营业利润。企业只有对经济合同进行严格管理,才能使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得到密切的衔接和配合,高质量、低成本的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而实现利润增值。相反,如果施工组织不注重经济合同管理工作,一旦有违反合同、错签合同或者不当履行合同的现象发生,必然要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增加企业不必要的开支和费用,从而加重企业负担,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者可能导致危及企业生存。
第三,加强合同管理是预防和解决经济纠纷的有力武器。我国的经济合同纠纷一直大量存在,甚至呈上升趋势。由于经济合同纠纷,不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这些经济纠纷相当大一部分是因企业合同管理不善造成的。潜水施工主体若对其所签合同缺乏必要的管理,才没有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隐患,其结果往往是为纠纷所累,不仅造成很多资源、成本在纠纷解决中耗费,也严重影响了同业主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所以,加强合同管理对于保证合同质量、预防经济合同纠纷、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科学的合同管理能够防止经济犯罪、纯洁社会环境。经济关系法律化、合同化的推行,对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利用经济合同违法犯罪的现象也屡有发生、禁而不止,给国家、社会和企业自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社会环境。当前,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犯罪的情况主要有签订假合同进行诈骗、采用签订合同的形式挪用公款、控制合同的签订行贿受贿等等。建立和健全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依法签订和履行合同并对经济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就可以堵塞漏洞,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纯洁社会环境。
二、合同管理的基本原则
同其它行业一样,潜水工程合同的管理也需要遵循一些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概括起来,这些原则主要有合法管理原则、全面管理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和流程管理原则。
(一)合法管理原则
经济合同管理的各项工作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使得公司的权益能够依法受到保护。合法原则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合同的基本准则。在经济活动中贯彻合法原则,才能使名项交易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具体说来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规的要求,并参照有关政策。尤其不得订立非法合同。合同的签订履行争议的处理等管理行为一般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法律无明确规定或属法律空白的,合同应遵循一般的公平公正诚信等原则。法律明确禁止的,应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段,使合同管理合法或至少不违法。技术上无法规避的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合同管理不得为之。
(二)全面管理原则
完整的合同管理应当包括有序的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需要恰当的合同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和偏差都会影响整个管理工作的绩效。全面管理原则的实施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缔结合同的前期准备阶段,包括了解对方资信情况、确定合同内容等是整个合同管理的基础;第二,合同的审核签订阶段,包括确定合同条款、按照规定流程审核等,是合同管理的核心环节;第三,依约履行阶段,包括己方依约履行和关注对方履约等,是实现合同管理目标的有力保障;第四,争议处理阶段,这一环节虽然不是合同管理必经环节,但关系当事人利益,也应妥善管理。
(三)分类管理原则
分类管理原则的要义在于不同种类的合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应当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与程序。关于合同的分类有不同标准,依签约的对象分,可分为内部合同与外部合同,内部合同例比和存在关联、隶属关系的单位签订的合同;依重要程度可分为一般合同与重大合同;依标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小额合同与大额合同;依是否涉外,分为涉外合同与普通合同。分类的目的在于管理,对于内部合同、一般合同、小额合同、普通合同一般管理难度较小,方式与程序相对简单;对于外部合同、重大合同、大额合同、涉外合同管理难度较大,方式与程序往往复杂一些。
(四)流程管理原则
流程管理原则就是按照合同管理的职责,对合同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完善合同管理的权限指引,对合同授权、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履行、资料归档等整个过程都进行流程规划。合同管理不是对付应急事件的处理,而是一项惯常性工作,应当按照确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合同管理应当设置专门人员,确定合理的程序,明确分工与职责,实现协作与制衡的有机结合。合同的流程管理是实现分工协作的基础,是管理细化及专业化的必要前提。流程管理可以充分调协不同的部门专业领域的知识资源,更可能实现管好合同的目的。流程管理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在协作管理的同时,有效的实现监督和制衡。
三、合同管理的具体工作
在明确了潜水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之后,在具体的工作中有效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主要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就是说总体上要分阶段/流程实施全面管理,同时还要确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一)合同的分阶段管理
合同目标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指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为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运用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对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行为施行管理活动的过程。
1、合同订立前的管理。合同一旦签订就意味着合同生效和全面履行,所以要采取谨慎、严肃、认真的态度,作好签订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包括:市场预测、资信调查和决策,以及订立合同前行为的管理。
2、合同订立时的管理。合同订立阶段,意味着当事人双方经过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充分酝酿、协商一致,从而建立起建设工程合同法律关系。订立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双方应当认真、严肃拟定合同条款,做到合同合法、公平、有效。
3、合同履行中的管理。合同依法订立后,当事人应认真做好履行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合同条款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首先是本企业要严格信守合同,认真履行合同规定
的义务;其次是如发生对方履行义务不完全时,要在法定的或约定的时间内向对方提出。如果收到对方关于履行方面异议的函电,应在法定或约定的期限内回复。与此同时,对无异议但又不履行的要确定不履行的原因,并取得有关证明,以便明确责任。
4、合同发生纠纷时的管理。在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之间有可能发生纠纷,当争议纠纷出现时,有关双方首先应从整体、全局利益出发,做好有关的合同管理工作,以利于纠纷的解决,合同资料是重要的、有效的法定证据。
(二)制订完备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档案。
合同管理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合同管理活动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要求、控制手段、工作侧重点等问题,结合合同管理的可利用资源状况和实际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制订相关具体措施,突出合同管理的关键点。合同管理制度主要有:合同备案审批制度、合同专用章使用登记制度、合同示范文本使用制度、合同检查监督制度、合同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合同纠纷处理制度等。合同订立的的基础资料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所有资料,都应由专人负责,并随时收集和保存、整理编号装订,及时归档。使合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而形成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
对企业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合同管理活动基本上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保证了合同管理的综合质量,也使合同管理新模式有了制度和措施支撑。同时,企业还应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执行效果评价工作,通过对合同管理有关制度的评价,按照合同管理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制度执行有效。
1、合同归口管理制度
合同归口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合同实行由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全面、统一管理的制度。其内容包括:确定合同管理机构及其职责;规定合同管理的原则和基本内容;规定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的程序和要求;规定合同管理人员和合同承办人员的岗位资格要求;对合同管理人员与合同承办人员的考核、奖惩等。
2、合同分类专项管理制度
企业法律机构应当根据本企业合同的种类和特点,在合同归口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各类合同的分类专项管理制度,包括:专项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及其职责;管理原则、程序和要求;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奖惩等内容。
3、合同授权委托制度
企业对外签订合同,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人进行。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企业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法定代表人授权人签订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由法定代表人签发授权委托书,规定明确的授权范围、权限和有效期限。
4、合同的审查制度
合同的专业性、法律性很强,内容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重大合同,能否正确地签订、履行,对企业关系极大。因此,必须经过严密的审查,方能对外签订。合同的审查制度,就是规定企业各有关部门在合同审查中的职责、审查程序、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和审查时限,保证合同正确签订、履行制度。
5、合同的公证制度
在订立一些重大合同时,可依法办理公证,以使合同内容趋于完备,并使合同更具合法性和证据力,为合同顺利、正确、全面地履行打好基础。为此,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合同公证工作的管理。
6、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
合同专用章是企业签订合同时专门使用的印章。合同专用章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签订一切合同都必须使用合同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由专人统一保管、使用;合同专用章应当由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编号、备案;合同专用章刻制的申请、审批手续;对滥用合同专用章或者对合同专用章管理不善的责任人的处理等。
7、合同台账及统计报表制度
合同台账及统计报表制度,即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及有关统计报表。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合同编号、标的物类别、标的物名称、标的物规格和数量、交付期限、执行记录、欠交数量等情况逐一进行登记,以便随时掌握合同订立及履行情况。合同台账主要包括: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台账;合同变更、解除台账和违约合同登记台账等。合同统计报表主要有:合同签订情况进度表和合同执行情况进度表。
8、合同归档制度
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归档制度,妥善保管合同。合同依法签订后,合同承办人员应当将合同正本交单位合同管理人员保管,合同副本留承办人备用,必要时抄送、抄报有关部门。合同管理人员对已经生效的合同要进行编号登记,逐个建立档案,与合同有关的文书也要附在合同卷内归档;对履行完毕的合同,按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进行保管。
(三)明确合同管理组织体系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 合同管理
1、引言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是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实现好的经济效益,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合同,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所以通过签订合同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不可避免的行为,因此,合同管理对企业的成败非常重要,是一项重要管理内容,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防止出现合同纠纷,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就要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
2、 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说合同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合同是企业信誉的主要载体,那么加强合同管理就是企业信誉、权益和效益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对于企业依法订立并履行合同,提高合同履约率,减少合同纠纷,合同管理为维护企业权利和利益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有利于完善合同条款和对合同履行进行实时控制,一旦对方违约,可以及时把握并对对方违约责任进行及时追究和处理,做到尽可能减少损失。进而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合同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而且影响到经济秩序的稳定,切实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从长远看,它必将为企业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护市场秩序,活跃流通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加强自身合同管理,可以保障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受侵蚀或免受侵害,确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得到最大的发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3、加强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有效对策研究
3.1加强企业领导对合同管理的认识
企业领导统管各项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开展,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了市场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合同与合同法律这三对关系,合同管理才能真正到位,履行责任才能真正落实。
企业领导不仅要在工作中支持,而且领导本人要熟悉经济合同法律相关知识。为此,要对在职的企业领导,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要把掌握经济合同管理列为企业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使企业树立起依法签约、依法履行为前导的依法经营思想,把抓经济合同管理放到企业抓质量管理和产品开发一样的重要位置,只有这样,真正把经济合同管理列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才能对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大有力的领导保障,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应是动态的柔性的,需要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而有所改变、取舍或彻底变革。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能无章可循,否则,就会使合同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企业合同管理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订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体系,这是企业合同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搞好企业合同管理的保证和前提。
要使合同管理统一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制度、委托制度、合同文本、台账、档案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签订、审批、审查、登记、备案制度、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制度、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合同管理奖惩制度等。建立和健全单位的合同管理制度,必须根据我国的《合同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有效的制定各种制度,从而防范和控制合同风险,做到管理有制度,签约有约束,履行有检查,有效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3.3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全社会都在积极践行终身学习,合同管理人员的学习也不例外,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首先要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合同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者和决策者要积极主动转变思维和模糊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然后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单位的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把优秀人才放在这个岗位上。相关工作人员确定之后,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参加短期培训或进行相关学习深造。同时从管理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领域和合同管理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以上积极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法制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3.4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些年,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积极颁布和修订了一些重要的关于商品经济与市场的立法,如《经济合同法》、《企业法》等法律尽管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而很多有关市场秩序和市场培育的立法目前还是不完善。这些立法的滞后与不严密、执法的随意与不严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合同纠纷的产生,导致了经济合同管理困难重重。因此,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必须重视立法和完善现有的法制制度,为企业合同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相应的法律来调整和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使企业按照市场规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维护自身的利益,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各种金融机构要通过有效管理,加强对企业合同管理的监督,要避免恶性、不正当的竞争,杜绝企业多头开户;对企业间的付款,必须审查合同,以免乱拒付、乱支持,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要实行差别化政策,对“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给予积极支持,如给予优先贷款,优惠利率,优惠期限等措施。
4、结束语
总之,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合同管理,逐步增强企业的自我管理意识,实施全方位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这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和经济利益的取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加强企业合同管理也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立法的完善和运作,促进市场体制的完善,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先民,加强合同管理 规避经营风险,财会研究,2011.9
[2]马敏香,浅谈如何加强合同管理,经营管理者,2012.3
[3]吴长清,加强合同管理 有效控制造价,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3
[4] 张志伟,加强合同管理 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中国科技信息,2009.6
关键词:高校;经济合同;现状;建议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依法享有对外签订各类合同的权利,同时也拥有独立承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高校经济合同是指以自己为合同一方的主体,在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则的基础之上,与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各类具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协议或合同。高校经济合同一般包括物资采购合同,基建工程施工合同,零星维修工程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及各类服务类合同(主要包括加工测试技术服务合同,物业管理合同,委托审计业务合同等)。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中,因为一些人为或客观上的原因,会出现一些合同纠纷,而在双方主体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仲裁或诉讼等不良后果,对高校的经济及声誉都有所创伤。如何减少或者消除这些不良后果,就要求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事前精力,去减少因签订合同而引发的风险。
一、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校从它的财政资金投入及在校生人数划分,可以划分为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因它的校区分散、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科研项目种类、科研项目金额等都比较大,相应的在管理制度上也逐步的完善,由校长办公室下设法务部门,专门审核经济合同条款;对于省属高校而言,因它的校区一般由老、新两个校区,教职工人数一般在1000-2000人左右,学生人数一般在10000-20000人左右,科研项目种类由少数中央支持地方,国自然,973项目等和众多横向科研经费组成,科研项目金额年总额可以达到1亿-2亿之间,在管理制度上不是很完善,经济合同管理部门基本上局限于审计处、招投标办、资产处或者计划财务处等部门的一项附带智能;对于市属高校而言,因校区基本上就一个,教职工人数一般也就几百人,在校学生人数也有限,科研项目及金额不多,管理上比较简单,基本也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相应的经济合同管理也无处可寻,处于无人审核、领导签字同意即可的现象。
二、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部属、省属还是市属高校,因为它们本身管理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别,但高校的管理目标是一致的,是需要将各类经费用好,发展好教学与科研事业。对于经济合同管理,各高校的管理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是要减少合同存在的各类风险,保证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综合而言,目前各类高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下列几项:
1.合同管理机构缺失。高校经济业务种类庞大,部门设置也较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一个部门之中的有的经济业务类型不是其他部门所弄明白的,对于一个经济事项需要签订合同,对于它的可行性,必要性,具体金额的确定等,缺少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审核把关。
2.合同前期手续不全。目前高校合同签订的程序基本是部门领导或部门经办人员与合同主体另一方协商好后,根据对方单位提供的合同模板或者学校自身的合同模板,根据盖章程序的要求,相关领导签字后即盖经济合同专用章。在对合同主体双方协商的相关内容和过程,没有相应的材料支撑,无从了解经济事项的立项、谈判、审批等相关重要流程。
3.合同条款审核不严。一般高校一年签订的各类合同大概有5000多份,除去寒暑假等节假日,平均每天需要签订30份左右的合同。对合同条款的把握必然存在不仔细,特别是一些特殊经济事项合同。合同条款审核不严,后期的合同风险将很大,容易造成高校的经济损失。
4.合同履行缺乏监督。高校各部门领导对部门对外签订的合同,履行情况不是很了解。设备采购合同是否已经到货验收?工程类合同是否已竣工验收?款项是否已按合同条款支付?维修项目是否还在质保期内?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各个部门或者归口管理部门整理清楚,以免多付款,设备工程未验收,质保期内发生维修费用等情况的出现。
三、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建议
1.制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人治不如法治,在规范管理之前,制度先行。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组织管理机构框架,制定适合自身管理要求的相关制度要求。好的管理制度应具有实际可行性,在理清实际工作运行流程的基础之上,提炼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指导实际工作,规范流程,填补漏洞。
2.确立经济合同管理机构。经济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的设定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规模及管理要求,确定是设立专门的法务部,还是在已有的部门下设置经济合同管理科,对于已有的部门,权衡确定是在资产管理部门、招投标办公室、计划财务处还是审计处,所有的设置都是为了在达到管理要求的基础之上简便流程,将合同管理的前期立项审批、招投标与后期的审计、付款相串联起来,一体化管理。
3.设立合同审核专家库。一份合同的审核,在注重它的前期手续的是否完毕的条件下,主要还需要审核它的具体条款。目前高校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设备物资采购合同、基建工程合同、零星维修工程合同及房屋租赁合同已基本制定了比较正式的模板合同,对于模板合同的审核相对比较容易点,但对于没有模板的其它经济事项,特别是金额比较重大,期限比较长,主体比较复杂的合同,需要相应的专家对合同条款进行把控,并出具相应的专家审核意见。比如对于数据库的采购合同,物业托管合同,对外投资合同、加工测试技术服务合同等,需要相关专家对合同条款的修改审核,充分维护学校的相关利益,减少合同条款存在的风险。合同审核专家库可以由学校具有相关知识的教职工、领导及校外的中介机构专家等组成,根据需要审核的事项,随机抽取专家库中的专家,匿名审核修改,最终由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修改意见,形成最终合同文本。
4.建立合同履行汇报机制。合同签订生效后,合同履行是根本,合同履行完毕后,相关的经济事项才能结束,合同才能终止。对于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需要形成常态机制。合同承办人负责具体跟踪合同履行的负责人,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是需要重新签订补充条款还是终止合同,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具体处理。对于重大经济项目合同,需要根据相关领导小组的讨论或者校长办公会的研究来决定。
5.加强外单位的信用评估。合同主体的另一方外单位的资质,信用,履约情况等,是高校需要持续考核的,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外单位出现不能履行合同约定,不能开具正规发票等情况,高校应及时进一步核实具体情况,如证实外单位存在债务风险,履约风险,诉讼风险等,学校应将其纳入不正常单位名单,在后期其它经济事项签订合同时,避免与这家外单位发生业务往来关系。
作者:郜婷婷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唐凌.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324-325.
[2]刘静.浅议高校经济合同管理[J].经济管理,2015,(10):73-75.
[3]漆刚,廖云.高校经济合同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管理,2015,(17):115-116.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08-01
引言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患者因过量饮用酒类饮料或乙醇,导致中枢系统过度兴奋或严重抑制,在本地急诊科属于常见病,严重可使患者死亡;使患者尽早恢复意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目前,在临床抢救中常规应用的是纳洛酮、胃黏膜保护剂、利尿剂、葡萄糖等对症治疗。本研究通过对诊治患者纳洛酮联合清开灵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283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男227例,女56例,年龄25-54岁,平均32±3.5岁,饮酒量平均420±100ml,饮酒后就诊时间0.5---4小时。诊断标准:诊断和分度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1)发病前有过量的饮酒史;(2)呼吸、呕吐物中有酒精的气味;(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共济失调或昏睡等症状,重度昏迷者呈昏迷状态;(4)排除药物、化学性气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所有283例患者均符合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标准。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三期。随机将患者分为纳洛酮、清开灵、纳洛酮联合清开灵三组,每组分别95例、95例、93例,三组患者年龄、饮酒量、性别、就诊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均给予能量合剂补液、胰岛素、维生素B1、高渗糖、胃黏膜保护剂等对症治疗,同时配合,纳洛酮组:用海南灵康制药厂生产,兴奋期:纳洛酮0.4mg加入10%葡糖糖50ml静脉推注;必要时30min后重复1次;共济失调期:纳洛酮0.8~1.6mg加入5%葡萄糖250~500ml中以每分60~80滴的速度静滴;昏迷期:以纳洛酮0.8mg加1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之后1.6~2.4m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滴;清开灵组:用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清开灵注射液40ml静滴;纳洛酮联合清开灵组:给予纳洛酮与清开灵注射液先后滴注。治疗开始后,间隔20分钟观察患者神志意识并做记录,直至患者中毒症状消失。
1.3疗效判定标准 (1)症状消失:完全清醒,回答问题正确,呕吐,抽动等症状消失,能独立行走,步态稳健所需时间;(2)症状减轻: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明显减轻,昏睡及昏迷病人开始清醒,角膜反射出现所需时间;(3)显效:开始清醒,问答切题所需时间;(4)无效:用药后病人病情无改善,恶化或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三组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情况比较,在显效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纳洛酮组与清开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联合清开灵组分别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3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
3 讨论:
白酒主要成分为水和酒精,其他含杂醇油、多元醇、甲醇、醛类、酸类、酯类等;现代实验证明,1克酒精完全氧化后能发生热量7.1千卡(淀粉4.1千卡葡萄糖3.37千卡),白酒1/3热量补充肝脏消耗能量,2/3的能量在肝外参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营养素能量代谢;《本草纲目》中记载:白酒有通风、散寒、舒筋、止泻、止疼痛、利小便及驱虫等作用;《实用中药学》中记载:白酒味苦、甘、辛,性温。当机体饮用大量白酒,超过自身肝脏代谢的能力范围,导致甲醇、杂醇油及甲醛过量,将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使机体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症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受到酒精刺激时,可释放大量的β-内啡肽,可作用于吗啡受体,使机体出现精神失常及运动障碍,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昏迷、视神经萎缩等症,能抑制神经中枢,引起头痛、头晕等症,少数患者出现精神症状、锥体外系系统受损表现,,严重者会出现心血管、呼吸中枢、延髓、运动中枢障碍。
综上所述,纳洛酮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此两种药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起效迅速,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切实有效,在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钟南山 主编 内科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950-953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主体对经济合同的重要地位普遍认识不足。在具体的经济合同签订活动中签订形式不依照法律规定,履约与否不在乎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对合同的修改不经过公证机关公证,解除合同也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这些都导致经济合同的风险。
二、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对策
1.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合同的重要性
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决策者,其对经济合同重要性的认识会对整个企业产生影响,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的认清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认识到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企业的管理活动应该以经济合同管理为重点才能规避经济合同风险,提高企业运行中的安全性。在具体的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领导不仅要重视经济合同的重要性,还要具备相应的经济合同管理知识,在经济合同的管理活动中处理好市场与经济合同、经济合同与经济合同管理、合同与合同法这三对关系。企业的主要领导要从根本上提高对经济合同管理的认识,就要熟悉经济合同有关的法律知识。所以当前企业主体的主要领导要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合同法培训。
2.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体系
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要想强化企业的管理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合同作为企业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凭证,可以说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合同的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健全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经济合同的积极作用正常发挥,帮助企业规避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风险。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一部分是合同管理的制度网络,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是指企业在内部形成的固定的长效的经济合同管理主体。对企业主体金额达到一定数量的交易行为进行合同管理,对合同的签订、内容、形式和法律效力进行跟踪式的维护服务。制度网络是对经济合同的制度性管理,包括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经济合同签约权的明确,因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的法人代表不可能参与企业的所有合同签订活动,所以企业要制定明确的授权委托制度。代表企业签订经济合同的个人应该具备合法的资格,并对签订的经济合同负有合同期内的直接责任。
3.把好经济合同的签订关和审查关
经济合同作为企业主体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协议,其规定的内容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所以在企业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合同的审查和签订至关重要,有能力的企业要设置专门的法律顾问对经济合同的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的审查,确保合同的内容对企业主体有利。同时要对合同内容的法律效力进行审查保证经济合同对合作的双方都有约束力,并在合同中约定责任条款,对合同有效期内的单方面毁约行为设置惩罚条款,保证经济合同对企业主体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
三、结论
关键词 水利工管单位 经济合同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地处江河湖泊最前哨,干部职工工作在水利最基层。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使得信息交流不畅,加上职工总体文化水平不高、法制意识不足,经济合同管理存在诸多漏洞。笔者试结合江苏省盐城市斗龙港闸管理所(以下简称“斗龙港闸”)经济工作实际,就经济合同管理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1基层水利工管单位经济合同管理现状
在多年水利经济发展工作中,斗龙港闸经济合同管理已摸索出一些路数。一是合同签订程序逐步规范。专门规定了合同签订的具体程序,同时明确经济合同签订后须报财务部门备案核查。二是合同管理部门得到明确。专门明确所综合办公室作为经济合同管理部门。三是合同检查制度逐步推行。规定每月第一周集中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确保合同执行效益最大化。
斗龙港闸近年经济合同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合同主体审查不严。法人单位的职能科室和其兴办的经济实体、实行内部承包制的法人单位部门都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以合同当事人的身份签订合同。二是对合同文本把关不严。有时会有合同基本条款不全、基本条款表述不清晰的情况。三是对合同重要环节随意性较大。有的合同期限长达10-20年,甚至还出现过无限期合同。签订合同时常常以行政章代替合同专用章。四是对签订后的合同管理不严。常出现主合同资金入帐,追加合同资金不入单位大帐、纳入“小金库”的情况。有时不通过领导班子集体民主研究决策,便对合同随意进行修改。
2基层水利工管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对策措施
2.1抓好建章立制,做好经济合同管理基础性工作
要建立合同签订制度。严格规定合同“调研、草拟、商谈、研究、审查、签订、修改”7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步骤及要求,从工作程序上严把合同签订关。还要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合同主管领导、分管领导、主管部门、协管部门、经办人员的具体职责、工作内容和办事程序,从责任落实上严把合同管理关。
2.2抓好“三验”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前各项准备
一验对方合同主体资格。认真检查对方法人资格证书,必要时可到当地工商管理部门进一步核实。二验对方财务、经营、信誉状况。通过工商、税务、审计部门和与其相关的单位,全方位了解对方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掌握其以往的信誉情况,供决策者参考。三验对方签约人资格。认真检查签约人是否为对方合同主体的法定代表人,如不是法定代表人,是否拥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
2.3抓好“三查”工作,做好合同文本拟定
一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要认真检查合同标的、数量、质量等8个基本条款是否齐全,切实做到万无一失。二查合同条款是否表述清晰。合同8个基本条款应措词准确、表述清晰。在基本条款不能详尽阐述利益保护之时,要考虑补充附加条款。三查合同内容是否有违法之处。《合同法》规定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有关规定的合同一律视为无效合同。基层水利工管单位的一些合同条款往往较多牵涉到其它方面的权益或者违反某些法规,确实把握不准的要向法律专业人士请教。
2.4建立合同审查机制,把好合同签订最后“关口”
基层水利工管单位的上级主管单位要建立合同审查机制,明确规定合同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即须通过主管单位审查后方可签订。审查要侧重于“合同内容是否恰当、合同期限是否合理、合同标的管理权限、合同签订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四个方面。
2.5组织学习培训,丰富经济人员合同管理专业知识
要积极“请进来”。积极同当地法律服务部门联系,请有关专家或法律工作者到单位讲课或举办培训班,紧密联系经济工作中的具体案例有针对性地讲解合同法律知识,帮助全体人员提高合同管理水平。还要大胆“走出去”。选送经营管理骨干到专业学校或有关法律服务单位有针对性地学习系统的合同法律知识,回来后再以培训班或讲座的形式传授给相关人员,不但可以“以点带面、局部推动整体”,而且还为单位专门培养了法律人才。
2.6抓好“载体”活动,推动合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可以开展“合同执行周”活动。要通过每月第一周的合同“回头看”活动,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强化合同基本要求,补救合同执行效果,进而推动合同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持久化、经营管理规范化。还可以开展“资金清查月”活动。要在每季度第一个月集中对合同资金进行彻底地清查,检查资金到位情况,审计资金支出情况,清理往来帐款情况,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及时整改补救,从而追求资金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经济合同审计;思考
当前,医院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涉及的经济合同类型也日益复杂,这自然加大了经济纠纷和合同风险的发生概率。经济合同审计在规范医院的经济活动,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明确相关业务部门责任,强化医院内部控制体系,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和法律责任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合同审计工作是医院合理规避合同风险,提高经济管理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是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实践中逐渐将事后监督转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切实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体现。
一、做好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工作的条件
(一)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合格的审计人员是前提
内部审计部门区别于其他部门的显著特征就是“独立性”。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配备合格的审计人员是医院首先在形式上对其“独立性”的充分认可,也是内部审计部门“名正言顺”的开展经济合同审计工作的需要。
(二)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重要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经济合同审计工作也是一样,也需要医院领导给予足够地重视和支持。不仅在人员、设备、政策上给予倾斜,还要能经常听取审计部门对重要经济合同审计结果的汇报,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督促、及时处理,特别是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能够旗帜鲜明地支持审计部门的正确意见。
(三)制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审计流程是基础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经济合同审计流程是经济合同审计工作的制度保证。通过制度明确审计部门、业务部门在签订和执行经济合同审计过程中的责任与权限;通过流程规定经济合同审计的主要程序和处理办法,经济合同审计工作才能够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四)打造综合性、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是保证
经济合同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医院内审人员应着重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积极培养良好地沟通协调能力。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够真正胜任经济合同审计工作,才能有力保证经济合同审计工作的质量。
(五)重视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取得理解和配合是关键
医院提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务宗旨,同样内审人员也要树立服务意识,重视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在经济合同审计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杜绝个人主观判断,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提高医院经济合同的管理水平。
二、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合同签订前
首先明确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包括是否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列入医院的年初计划,安排了相应的财务预算;招标合同的对方是否具备签约的资格,有无不良记录;非招标或院内议标的合同是否有医院同意签署的批文。其次确定合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包括合同的标的、价款、付款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主要条款是否完整;合同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用词是否准确;对方售后服务承诺书、设备清单、法人代表授权书等是否完备。对于金额重大的经济合同,要集合法律及相关人员组成专家组,充分完善合同条款,防止合同中存在的法律方面或者技术方面的问题。
(二)合同履行中
审查合同有无转包、分包、商业贿赂的情况,对方是否在合同约定范围内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审查分期签订或续签的合同,其主要条款是否与前期合同一致;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医院有关责任部门是否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审查医院内部合同纠纷的处理渠道是否畅通,有无推诿、扯皮情况。
(三)合同变更、终止
1、经济合同变更。审查合同变更是否损害公共利益及医院的利益;是否达到主合同的变更条件,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审查合同变更是否经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变更条款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履行了医院制定的合同变更的审批程序。
2、经济合同终止。审查合同终止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情形,有无合同续签的情况;审查合同终止是否留有保密、售后维修服务等条款;对违约解除的合同,医院责任部门是否依照合同及医院规定办理批准、登记、赔偿等手续。
三、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方法
(一)深入调查法
医院内审部门根据审计需要或到对方现场,审查其资质资信情况,详细查验产品的材质;或到市场上比对同类产品的价格、质量,掌握市场上同质量产品的真实价格水平;或到施工、安装现场一一查验产品的数量、质量,最终给予产品合理的审计评价。深入调查法是医院内审部门获取准确、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为医院提供准确的价格、质量等信息,提高审计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二)小组谈判法
小组谈判法是医院内审部门对未达到公开招标标准或独家经营的项目,在合同签订前,召集合同相关责任部门,即医院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共同组成谈判小组,就合同的主要经济条款和服务条款与对方进行谈判。小组谈判法的关键是谈判人员、策略、目标的事先确定。
(三)关键点控制法
医院内审部门以合同的审计内容为范围,针对合同中易形成的漏洞,梳理出审计重点,不遗漏审计关键点,有效控制和消除合同的潜在风险,避免给医院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四)合同台账法
由医院业务部门将合同的标的、数量、金额、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纠纷解决方式等主要条款及售后服务情况,按照年度、对方单位名称等信息建立成管理台账。医院内审部门根据合同台账,对签约方的履约能力、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同时督促业务部门不断提高合同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
总之,经济合同审计工作是医院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及内部审计理念变化的客观需要。虽然这项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但我们已经看到经济合同审计工作在保障医院经济利益,强化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合同审计工作在力度、深度和广度方面的不断加强,它势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医院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玉芝.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2]李建军.建立完善的企业合同管理体系[J] .中国石化,2010,02.
[3]臧鲍.论合同的变更[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02.
[4]杨应胜.交易习惯在合同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适用[J] .中国石化,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