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健康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健康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健康管理制度

第1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中小学教育的不断重视,中小学后勤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学后勤管理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跟不上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程度,因而出现了后勤给教育拖后腿的状况。这种状况使得学校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能够保障学生基本的生活的需要,进而逐渐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我们需要对中小学后勤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为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中小学后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中小学校对于后勤管理不够重视

中小学对于后勤管理不够重视是导致中小学后勤管理存在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小学校领导没有意识到后勤管理对于学生学习、学生发展以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而,在中小学后勤管理过程中,对于后勤管理活动采用放任的态度,对于后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用漠视的态度,这直接影响了后勤管理的科学和健康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学校不够重视后勤管理的原因,一是由于学校管理经费的不足,因而学校将有限的资金都投入的教学或者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中,进而导致后勤管理资金的缺乏,导致后勤管理活动难以正常进行。二是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忽视后勤管理的作用,导致后勤管理难以正常进行。

(二)后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

后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是中小学后勤管理中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作为后勤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后勤管理人员对于后勤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责任,素质较差的后勤管理人员难以承担复杂的后勤管理任务,因而导致了中小学后勤管理中问题频发。首先,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较差。现代中小学后勤管理要求后勤管理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后勤设备,掌握现代化的中小学后勤管理技术等,只有如此,才能够高效地从事后勤管理工作。但是,很多中小学的后勤管理人员都是不能够胜任教学岗位因而安排到后勤的人员,或者是低价招来的文化素质较低人员,这些人员难以胜任要求较高的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其次,后勤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较差。后勤管理人员服务的直接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的服务意识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环境塑造。一些后勤管理人员没有爱学生之心,在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态度较差,不能够切身了解学生的需求,因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环境不佳,学习状态不好。

(三)后勤管理制度不够科学

健全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和规范进行,但是,很多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科学,导致在实际的后勤管理工作当中,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依,造成了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无序性。首先,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缺乏。一些中小学校在运行的过程中,只有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而没有针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后勤管理规范,这导致了后勤管理工作在实际的进行过程中,无章可循,整体混乱。其次,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不够科学。一些中小学的后勤管理制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原文照搬其他企业后勤管理制度,没有考虑到学校后勤的实际状况,这导致这些后勤管理制度由于不符合学校的实际状况,因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最终沦为一纸空文。

二、改善中小学后勤管理现状的策略

(一)提升中小学校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让中小学领导认识到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整体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让中小学领导意识到这一点,进而给予后勤管理工作与其重要性相当的重视程度。其次,校领导要在教学活动和后勤管理工作之间取得平衡,使得两者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引进有后勤管理知识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来从事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通过引进有知识和有经验的人来从事后勤管理工作,能够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后勤管理服务。其次,对原有的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通过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使其有更好的能力和更大的热情来为学生服务,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和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建立健全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

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促进中小学后勤管理活动的科学、有序和高效开展。首先,针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各项实际内容,建立相应的后勤管理制度,使后勤管理活动都能够有制度可循。其次,根据后勤管理制度的实际状况,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状况的后勤管理制度,使后勤管理制度都能够落到实处。

第2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学管理;对策分析

引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各级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细节方面有时候还是脱离了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层和相关管理工作者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有着非常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以下便是本人就小学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措施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争取人心,重视对教师们的思想教育

俗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这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教学管理中也是非常适用的,本人,作为一校之长,始终将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始终重视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随时随地向教师们传授以校为家的教育思想,鼓励教师们要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尤其要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教师队伍需要有着清晰的管理工作体系,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合作,教师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同事关系,学校领导从不摆架子,有事大家商量。教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直接向学校领导提出来,以供大家讨论、研究、思考,从而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达到积思广益的效果。

2严格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学校,建立各种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历年来我校建立并完善的各种管理制度多达几十种。但管理制度再多,如果不严格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如何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呢?本人认为有三点必须引起重视:首先是管理制度本身是否公正、公平、合理,是否符合本校实际情况,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如果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或只针对教师而制定,对学校领导不具约束力,那么这种管理制度肯定难以执行;同样,如果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不符合本校实际或不合常理,那肯定也是难以执行的。所以,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其公正性、公平性,合情、合理、合法,并符合本校实际。然后是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可方可实施。如果管理制度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这本身说明该制度不合理、不公正或不符合学校实际,当然也就无法执行。多年来,我校所制定的管理制度都经过全体教师讨论,得到90%的教师认可,然后才贯彻执行的。最后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必须同等对待。关于这一点本人认为我校做的特别好,上至学校校长,下至教师,都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只有这样制度才能落到实处,也只这样全体教职工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从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到“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从教师的学历培训到新教材培训,我校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从安排到培训过程都有一套管理制度,严格把关。把师培工作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评职、评优和学期考核、年终考核。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教师业务水平的普遍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相信,我校的教学质量将继续稳步上升。

4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保证做到公平、公正,其实,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有难度的工作,一旦处理存在失当之处,会严重打击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且由此产生一连串的负面影响。领导者必须要在此事情的处理上面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要想做好评价教师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建立起公平公正、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保证自己在进行评价时是有科学的依据的,教师的工作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评价体系一定要照顾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调配好各项工作所占的比重。此外,一定要注重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排除掉一些人为因素,对于教师们的评价可以施行计算机管理,将各项考核的项目和标准提前设定好,编制好各种程序,将一些基本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内,由计算机来计算结果,将人为因素彻底排除掉。然后,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多为教师们着想,拼尽全力为教师们争取好处,举例说明:上级给学校分配的评优指标全部投放给教师;年度考核时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中只分配极小量的“优秀等次”指标,其余指标全部分配给教师。只有做到这样,教师们才会认为有奔头,有前途,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信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是一个集体,要想做好集体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时刻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对于工作中的所有细节都要严格把关,考虑全面,照顾到所有教师的利益,保证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才化草-《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

[2]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出现的困境及措施探讨.卢昌贵-《新一代月刊》-2015

[3]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邵化梅-《课程教育研究》-2015

[4]小学教育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周建成-《中华少年》-2015

[5]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实效性的几点思考.苏蜀仙-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

第3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管理制度 管理人员 监督管理

一、引言

学校财务管理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为了促进资金的有效运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建章立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运行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给资金的合理有效运用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这些不利因素,从内部控制视角下,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中小学校财务人员配备有限,部分学校只设置一名工作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制约工作水平的提高。开票和收款合并为一处的现象十分普遍,现金收入岗与汇总岗没有分离,收费复核和稽查岗位缺乏,不能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一些中小学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方面,对财务管理不重视,或者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一些工作人员在开票、收款之后,往往存在不做帐的情况,或者没有及时将款汇总到财务部门。不仅影响学校财务管理效率,还容易导致学校资金流失。在票据管理方面,存在票据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滥用票据、违规收费等现象的出现,给学校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财务核算水平较低

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收支管理不规范,资金资产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财务进行核算,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和应对,或者是管理与核算部门的信息交流不畅,不仅加大了对账的工作量,还对增加了对账和内部控制的难度,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对策

新沂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成立教育用品服务中心、新沂市金色阳光商贸有限公司,以服务学校为宗旨,负责全市中小学教育办公用品、学生洒扫工具以及全市广告、宣传制件,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相应财务管理制度,促进财务工作水平的提高。下面将结合该项工作的需要,从内部控制视角下,对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对策。

(一)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完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同时根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需要,合理设置工作岗位,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并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还要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不同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权责分明,尽量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还要做好收费复核和稽查工作,实现对收费的监控与管理。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胜任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各项制度

中小学校主管部门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另外,还要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票据审批与管理制度,使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票据管理工作,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

对于财务管理的配套制度,例如票据管理等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完善。尤其是要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对与具体收费业务密切相联系的业务,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完善。设立票据专管员岗位,重视对各种票据的检查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收费票据的领用和核销制度。在核销票据的时候,要对票款进行严格的审查,看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费,从而提高票据管理水平。此外,还要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小学校应该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的时候,考虑中小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结构设置、人员、经费标准、未来发展、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同时要强化预算计划的落实,对经费支出进行全面的审核,提高经费支出控制水平。对于物资采购,例如,办公用品、学生洒扫工具等的采购支出,应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费用支出的合理。财务部门还应该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以节约资金,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重视财务的核对与稽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主要是对财务管理的账务进行核对,并做好稽查工作,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能,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对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加强约束和监督,避免出现贪污腐化现象。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财务部门要定期接受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审计与监督,确保中小学校财务工作得到落实,促进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确保中小学校财务工作的健康、正常运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赛玉.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财经,2013(12)

[2]陈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0)

第4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摘要:本文基于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和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视角,分析了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能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基础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西藏相对于其他省区而言,接受国家投资力度更大。2007年西藏全部免除中小学校学生学杂费,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地方。中央和西藏义务教育“三包”经费投入2009年已经达到41924万元。“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教育项目共规划投资80 亿元,资金来源均为国家投资。随着国家对西藏基础教育投入日益增加,以及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相继实施,如何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已成为当前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与此同时,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如何提高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已成为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了解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2014年我们对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具体问题包括财务人员素质、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置、财务人员财务分析能力、财务监督等方面内容。本次发放调查问卷120 份,回收有效问卷90 份,回收率75%,调查具有代表性、普遍性。调查结果显示,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四低一缺”现状,即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电算化普及较低、预算管理水平较低、财务分析能力较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1.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1)财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2014 年对西藏120 所中小学校调查结果显示:西藏中小学校财会人员中部分是教师转行做财会工作,虽然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但财会专业素质比较薄弱,有超过50%财务人员所学的本科或专科专业与财务无关,且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次数和频率较低。同时,对于取得会计资格证书的意愿不够强烈,积极性不足,取得从业资格证书17人,占18.89%。(2)财务管理观念滞后。目前西藏中小学校财会工作侧重于经费报销、报表填制等会计核算方面的内容,重核算轻管理,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忽视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工作。

2.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较低

西藏受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会计核算技术手段落后,加之西藏中小学校财务人员接受过正规财务培训机会较少,对会计电算化使用不熟练,不能达到相关要求,使得西藏中小学校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较低。

3.预算管理水平较低

一是预算编制水平较低。西藏中小学校编制预算时未能客观分析本年学校计划对预算的要求和所需资金量,而是在上年编制预算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其预算编制过程和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内容不完整,不能与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二是预算执行约束力较差。由于受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影响,预算管理意识不强,预算执行审核不严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三是决算内容不规范、不完整,缺乏审核和分析。四是缺乏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机制。西藏中小学校普遍存在不重视财务预算绩效考评环节,对预算管理仅停留在预算制定和预算执行的层面,缺乏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4.财务分析能力较低

西藏中小学校财务人员财务分析能力较低使得学校财务工作的“财务决策参谋”地位难以发挥。学校财务人员只是用年终决算的编报说明和会计报表来代替学校每年的财务分析报告,不能客观、深入地反映出学校的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收支状况、资产使用情况等等。另外,财务报告不仅数据缺乏真实性和时效性,有的还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数据分析,影响了学校管理层和主管部门对学校会计信息正确理解和使用。

5.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一是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且存在一定漏洞。如一些学校在接受实物捐赠时,捐赠手续不够严密、完整,未能及时入账,形成账外资产;还有一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账实不符、资产账目调整不及时。二是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适应性较差,实施细则不详。三是内部控制机制缺乏,造成单位权力过于集中,滋生了各种违规违纪问题。

二、提升西藏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能力的现实路径

1.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保障,更是发挥学校“财务决策参谋”的关键,因此,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关键,首先,实施财会人员专业化制度。严格审批财会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依法选聘有资格的财会人员。对无从业资格财务人员实行统一培训,要求他们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试,对考试过关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予以留任,对培训后考试依旧不过关的人员,取消其在财务岗位的任职资格。对财会机构的负责人,应选择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领导能力的财会人员,以确保财务管理能全面落实到位。其次,加大对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一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格的财务制度约束财会人员的职业行为。二是加强对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培训。通过专业素质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会计核算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为中小学校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三是加强对财会人员财务分析能力培训,掌握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体系以及财务分析报告的编报技巧。

2.实施预算的全过程管理

中小学校预算是学校根据自身的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日常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主要依据。中小学校预算贯穿于学校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因而,构建“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的全过程管理理念与路径,使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西藏中小学预算管理应从四个环节入手:(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应将中小学校各项收支全面纳入单位预算管理,做到预算的内容要“全”、数据要“实”、安排要“细”,不得编制赤字预算;(2)严格执行预算;(3)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4)建立完善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机制。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是中小学校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评价工具,通过预算绩效综合考评手段,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

3.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能力的基础,是规范财务工作秩序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1)完善收入管理制度。学校应将各项各类收入统一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2)完善支出管理制度。中小学校应完善学校支出范围、标准、报账流程等规章制度,厉行节约,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全面反映学校各项资产的增加、减少和库存情况,确保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中小学校应从基建项目审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学校预算执行情况与决算审计等方面构建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内审监督作用,增强学校财务收支管理的透明度。

4.加强财务监督

中小学校财务监督是根据中小学校财务指标体系对学校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的观察、判断、建议和督促,是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西藏中小学校加强财务监督应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成立学校财务监督机构,实施“事前事中事后”三级财务监督,同时还应将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二是做好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小学校的财务状况。三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实现中小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化。通过上述措施,利用财务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对中小学校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学校的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5.加强中小学校校长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训

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强调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了中小学校校长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中小学校校长作为学校财务活动全过程的第一负责人,不仅要管理教学工作,还要对学校的所有财务活动负主要领导责任。然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毕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自治区教育系统应加强对中小学校校长财务知识培训,明确学校财务管理职责,提高中小学校校长财务管理能力,避免日常财务工作权责不明、经费使用不清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教育经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金项目:

西藏自治区高校教学教改项目“西藏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务司培训资料合集(2014).

[2]刘炳江.西藏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与部门预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第5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将人本管理理念渗透到中小学管理工作中,对教学事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此,针对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将人本管理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具体途径,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中小学管理;人本管理;措施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在进行持续的调整。管理本身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从时展的层面来看,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其是有效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所以,如何将人本管理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就成为教育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人本管理理念在中小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人本管理理念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的渗透,能够在校园环境中体现出和谐的人本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相处更为融洽,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校园能够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关心、进步的良好教学氛围。

(二)提高教师的主体性

正如上文所述,人本管理是有效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人本管理极为注重激励作用,而这个激励是多个层面的,使得教师为追求自身价值提供了可能,教师能够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的才能,同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并且能够得到信任与尊重,促使教师的自信心与归属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主体性。

(三)帮助实现中小学管理目标

人本管理理念更为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思想,能够将人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人本管理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一)将人本管理渗透到管理理念中

一方面,全面认知人本管理理念,针对人本管理的表现以及内涵进行把控的基础上,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关心人、依靠人,反复强调针对人的尊重、推动人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针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工作,中小学领导层应当与教师群体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协调,使得学校上下能够在人本管理层面形成一致的认知,并且要让上述的交流与协调应当在中小学管理组织工作中经常性存在,使得人本管理理念能够在中小学各项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构建人本管理制度

1.建立民主化的决策制度。

这就需要中小学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形式的管理模式,使得教职工、家长以及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切实提升各项决策的透明度,真正建立民主化的决策制度。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通过构建人本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彰显灵活性、标准型、创新性以及规范性,有效发挥制度为人服务的重要特点,能够为人的创造性、主动性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就需要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制度要避免局限于针对教师方面的规范,还应当综合参考新形势下教师的新要求,针对教师研究、学习、发展以及创新等各个方面制定制度,并将这些制度归纳到常规管理工作中,真正为教师的发展与创新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构建基于人本管理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模式

1.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针对新形势下的教师特点,在制定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基于物质激励为基础、侧重精神激励的基本原则。教师队伍作为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群体,其本身对外界活动的感知、对自身内心的认知以及在追求工作的创新方面都十分敏感;注重形象、重视名誉,期望自身的劳动成果可以获得对等的评价与认同;有不断充实与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以及谋求发展的需要;有主动参与民主决策与学校管理的需求。人本管理强调针对不同的个体与情境采用不同的激励模式。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针对教师的激励模式应当在满足教师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培训与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模式,给予每个教师更多的关怀,真正尊重教师,帮助教师制定适应其需求与特征的发展规划,以此来充分调动教师群体的能动性,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

2.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式。

教师的工作成绩本身具有隐性化、滞后性以及迟缓性的特征,所以针对教师工作成绩所进行的评价应当充分考虑评价进程中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显性工作成绩与隐性工作成绩的关系以及其他有关外在因素方面的影响,相应的评价指标应当兼具灵活性与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将人本就管理应用于教师管理评价工作中,应当建立一种具有发展性的评价体系:①从中小学教师未来发展层面着手,将教师发展进程中可以促进其专业深化与全面发展的全部内容纳入到评价标准中;②鼓励教师群体主动参与到评价工作中,使得教师既是评价的主体,同时也是评价的客体,使得教师能够感受到充分的尊重;③采用纵向的、动态的,能够有效遵循教师客观发展规律的评价模式,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结语

中小学教育管理本身是一项漫长、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学校从教育管理理念着手,将人本管理渗透到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得学校上下都能够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充分参考社会发展形式,采用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方式,通过在学校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民主化的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以及构建适合教师群体特征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模式,从而有效推动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张卫斌 单位:余姚市高校招生办公室

参考文献:

[1]杨爱君.构建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29):165-166.

[2]何秀,谢丹,王宁.“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师管理探析———以S中学为例[J].河南农业,2015,(12):40-41.

第6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小学社团 管理机制 问题 对策

“小学社团”指学校内的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因素,通过社团招募或自主选择而建立的组织。经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辅导,以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技能、全面发展的目的。但由于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辅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小学社团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活动开发管理不够,没有形成精品社团,没有形成学校特色

大部分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并没有重视社团活动的开发管理,对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要求不高,缺少审查和管理。对社团活动是否可行、是否有实效缺少研究,开展社团活动具有盲目性。这也就导致了社团活动没有吸引力,活动效率较低,往往虎头蛇尾,难以持续开展并形成学校特色。

(二)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活动质量较差

由于小学社团在短期内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为了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只重视社团的数量和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的规模,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活动前对社团的组织和宣传。导致一些学生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因为不感兴趣,参与热情不高,阻碍了社团的长远发展。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盲目性,学生对社团活动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浓厚,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

(三)管理制度缺失,部分社团活动逐渐衰退

一些社团一哄而起,但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没有监管而逐渐衰退。

(四)指导教师大包大揽,学生自主性和特长难以发挥

有些小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大包大揽,给予过多的指导和管理,学生没有自主组织活动的机会和平台,致使小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五)社团活动资金缺乏保障,设备和资源严重匮乏

由于社团活动资金缺乏保障,导致社团活动必需的设备和资源不能及时购置,社团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严重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六)社团活动时间没有保障,活动不能按时开展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对教学成绩高度重视,社团活动的时间经常被语数教学占用,活动时间没有保障,也影响了社团的发展。

(七)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学校不能对小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及时的检查、评价和激励,使一些优秀社团和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导致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参加的学生缺乏动力,活动积极性不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觉得要促进小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社团开发管理,使社团活动形成学校特色

在开展社团活动之前,对各社团活动的学生参与兴趣、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切实可行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社团活动。出品牌、出精品,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校特色。

(二)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社团活动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社团活动,最好是由负责体艺工作的校长负责,保障社团活动有序发展。对学生社团的规模和数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自主性、指导教师的胜任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门的管理。可以通过在校内选聘、社会招聘社团指导教师等多种形式,丰富辅导员的队伍,聘用确实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辅导员。对于新社团成立的申请审批要严格把关,设定标准,避免社团多而不精,同时要尽可能使一些优秀社团得以发展。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加强社团管理制度建设,促进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社团管理制度,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对社团的组建、管理、评价和指导教师的选聘要严格把关,明确社团成员和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定期组织各项活动与比赛。社团活动要做到学期初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活动过程有详实的记录、学期末有反思、有总结。并且要经常汇总社团活动情况,用制度规范社团活动。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社团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搭建平台,展示社团风采,如文艺汇演、家长会等活动,鼓励社团以各种形式,展示社团活动的成果。这样,不仅使小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兴趣得到了发展,也让家长了解了社团活动,从而获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五)保证社团活动经费

学校要及时添置社团活动必需的设备、器械,以满足学生社团发展的需要。如有必要,可根据学校情况,给予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社团开展活动和对表现突出学生的奖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六)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

时间有了保证,社团活动才能得以发展。所以,学校要保证社团有充足的活动时间。

(七)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活动积极性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社团活动评价机制,对一些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和表现突出的社团成员及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社团活动组织不力的指导教师和表现不好的学生要予以批评指导,以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社团有序发展。

三、结语

小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在社团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要加强社团开发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社团活动经费、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小学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在花.儿童社会智力[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于开莲,王银玲译.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第7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1.专业管理电教仪器的人员少

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里都有很多电教仪器设备,却没有对电教仪器管理的专业人员,即使学校安排了这个职位,有相对应的工作人员,也仅仅只限于对电教仪器的了解方面,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真正作用。因此,电教设备的存在失去了意义,导致中小学生只能从课本上汲取知识,缺乏实际操作,难以消化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

2.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教育对电教仪器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但也不能忽略对电教仪器的管理,电教仪器对管理的要求很高,需要较为科学的管理系统,然而学校关于这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各项操作没有具体规划,容易使电教仪器出现故障,妨碍电教仪器的正常运行。久而久之,电教仪器得不到全面的保养,出现故障也得不到很好的维修,成为中小学电教仪器管理的隐形杀手。

3.对电教仪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在中小学,大部分学校对电教仪器管理的力度不够,致使电教仪器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且很多教师思想过于陈旧,不愿意与时俱进,仍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字一句进行板书,一字一句进行讲解,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资源。因为对电教仪器的认识不充分,所以不愿意学习如何操作,更不懂得如何去管理。同样使中小学生对电教仪器不理解,难以操作电教仪器,只能望而生畏。

4.搭配的软硬件设施不一致

在中小学,初期发展的学校,为了使学校尽快正常运行,大量安装了硬件设备,例如,电教仪器在前期就购买完了,后期学校进行运作,一些软件设施与前期的硬件设施不一致,使电教仪器设备成为摆设,难以发挥电教仪器真正的作用。例如,做物理实验时,电线与电压器不符,有可能导致电线与电压器的损坏,还有可能危害学生的健康。

二、中小学电教仪器管理的方法

1.培训教师正确的电教仪器管理知识

在中小学,要想使自己的学校出类拔萃,就要培训专业的电教仪器管理人员。为了使电教仪器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就需在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教师中选择人员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发现电教仪器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从而产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教师团队的进步。这样教师团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操作现代的教学仪器,掌握现代教育的要领,引领中小学电教仪器管理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时刻学习,就有可能落后,达不到管理的要求。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被时代淘汰。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电路组成时,使用电教仪器,让学生在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中明白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学生在老师的辅助下,使用电教仪器,大大加深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2.建立完善的中小学电教仪器管理制度

中小学电教仪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进行有效管理。所以,学校领导就要发挥其职能的作用,带头领导,各级领导进行相关分配,共同指导管理制度计划的实施,一步一步进行完善,从而实现电教仪器管理制度的完善。在学校形成一种管理制度氛围,扩大管理制度在学校的知名度。使教师用上最好的电教仪器。比如,在学习“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电压表、无流电表等仪器测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自己动手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

3.软硬件设施搭配一致

硬件与软件的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旦失去平衡,电教仪器将难以运转。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一步一步发展电教仪器管理。可以从购买电教仪器入手,考虑到资金运转的问题,可以分阶段购买,每一个阶段使得软硬件设施搭配一致,实现电教仪器的使用价值。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电教资料不仅只有一种途径,例如,通过互联网进行下载,扩大了购买渠道。

三、加强中小学电教仪器管理

增加对电教仪器资金的投入,使电教仪器标准化,这样能更好地对电教仪器进行管理,促使电教仪器管理的应用水平提高。而且学校要建立一个关于电教仪器经费的档案明细,确保电教仪器的使用价值。在中小学,大量电教仪器的使用,使得仪器出现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强中小学电教管理。首先,措施要到位,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制度,正确合理地使用电教仪器,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相关操作;其次,落实要到位,把电教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做一个考勤表,通过量化提高教师对电教仪器管理的积极性;最后,监督工作要到位,电教仪器管理人员对每一节课仪器的使用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实行教师和学生互相监督,保证电教仪器的正常运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教仪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设备,因此,要想更好地使用电教仪器,就要加强对中小学电教仪器的管理。学校想要通过电教仪器加强对教育的辅助,加深教育,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电教仪器在辅助教学上充分利用,加强硬件软件的共同管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相信电教仪器管理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加强电教仪器的管理,不但是现代化的要求,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自然也是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第8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科学性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一个时代内涵。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结合了本学校的人文、现状、历史等,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教育、管理等的本质特性,符合管理和教学的客观规律,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的相关要求。如果是移植的或者是外来的一种制度,那么就一定要进行接纳、取舍、消化和吸收。科学性的学校管理制度就是以控制论和系统论作为指导,将各项学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互相补充、互相协调、互相呼应的整体,在学校的管理中让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整体的效能。

2系统性

如果从管理制度的关系上来说,大系统则是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法规、法律、政策和规章,而学校的管理制度则是一个小系统,其必须要服从国家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确保办学方向的正确性,才能保证依法治校,才能让学校稳定健康的发展。如果从小学内部管理制度的角度来说,学校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每项制度之间,应该采用普遍的联系观点,对现代和传统、未来和现在、局部和整体、个人和集体、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关系要正确的进行处理,各种管理要素也要做好协调工作。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在学校的管理中充分发挥系统性制度的综合性作用,促进学校的协调发展。

3公平性

公平性以制度为准则,事事进行规范,人人受益,体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和制度平等面对人人的准则。公平不是分配制度的平均,也不是用人制度的平等,其体现的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每个人所获得发展的机会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公平性特性。学校在进行管理时对制度的公平性原则要充分发挥,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处理好。

4创新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以及主要的问题

4.1创新内容

创新组织制度:主要指的是对学校的整体组织框架进行相应的调整。传统上我国的学校是受到政府的行政部门控制的,而学校的各机构也都是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设置的。所以,这就造成了教育的发展需要难以适应旧体制的集权管理,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活力,应该按照相关的流程实施程序化的管理。创新战略管理制度:其主要包括:走向校本、追求人本以及关注成本三个方面。追求人本是学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的核心内容,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就是以人为本,是对教育中师生主体的一种承认。而将学生与教师全部归入学校的管理中所指的就是走向校本,其体现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对自主办学法人地位的一种确认。在学校管理的水平评价优化就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创新现在学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涵,是构建学校管理制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创新决策制度:以对学校发展的相关要求为根据,进一步提高决策的质量。决策是否正确关系着学校是否能够根据相关的教育发展要求,快速健康成长。要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本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系,强化决策管理,要充分发挥各项功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方面的质量。创新人事制度: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一个较为深层的改革内容就是人事制度。要求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在选拔人才时要求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打破资历等限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和学校的辐射范围内公开广泛招聘教师,有让有能力有经验的人走上相应的管理岗位,此外,要打破终身制,终身制对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要实行庸者下,能者上的创新机制,要为一切有为者、有志者提供和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4.2应注意的问题

第9篇:小学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模仿带头;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制度

如今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传统、陈旧,而且当前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极其宠爱,因此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不良习惯,如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爱心,只爱自己、不爱他人,在纪律方面,比较自由散漫,不愿受纪律制度的束缚……这就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所以,身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必须努力寻找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的管理策略,使学生乐于接受我们的管理,并以此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好模仿带头作用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低,但是接受能力强,而且单纯向上,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而身为班主任的我们,是每天和他们接触最频繁的人,我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自身修养、学识水平等,都在无形之中对他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会在思想、言行、作风上,把我们当作他们的模仿对象。所以,身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必须树立一种极强的表率意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象,从而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好模仿带头作用。

比如,我们要求学生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按时到教室,不迟到、不早退;我们要求学生讲卫生,服装整洁,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服装得体、干净大方;我们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关爱学生;我们要求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和同事和睦共处、不拉帮结派……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们自己首先要不做,如此,我们只有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好模仿带头作用,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进而使学生乐于服从我们的管理,推动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形成有凝聚力的领导核心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借助其他方面的帮助,如班干部的小助手作用。因为有的时候,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会由于某种因素而变得有距离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会更有利于我们进行班级管理。因此,这就需要身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形成一股有凝聚力的领导核心,使他们成为我们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

在进行班干部的选拔时,我会提前对班里每一位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如性格、特长、品质、能力等,选择其中能吃苦、有头脑、有口才、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班干部人选,然后通过民主的方式,即学生投票选出班级小干部。在班干部人选确立之后,由于他们年纪小、各方面发展不成熟,所以,身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对每位班干部进行明确的分工,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且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班干部共同努力,帮助我们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我们要大胆放手,不束缚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探索管好班级的新方法,对于他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我们也要及时指出,帮助他们完善和纠正,对于他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出色的地方,则要及时肯定和表扬,这样既能使班干部树立管理班级的自信心,也能使他们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权威和威信,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班干部的管理。

三、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班级班风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没错,我们大家都知道,若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所有事情都会变得混乱,班级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纪小,自控力差,很多事情如果没有一定的准则,那么他们就会随心所欲,什么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所以,身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就应该依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班级班情,健全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一股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班风。

比如,在班规班纪方面,我在作息制度、课堂制度、自习制度、劳动制度、卫生制度、作业制度、学生守则、奖惩考核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章细则,使学生按照这些规章制度有秩序、有节奏地生活、学习、劳动、娱乐。当然,要想做到使学生自觉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规章制度时,不可凭我们的主观制定,要真正能反映实际活动的客观需要;(2)制定的规章制度,每位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可有例外,作为监督者的我们,也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要一碗水端平;(3)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这样,我们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用,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班风,进而为我们班级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并非用一句简单的语言就能概括,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必须深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平时工作中多注意观察、善于总结,探索出符合管理实际和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管理策略,将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有声有色,打造出一个有着优秀班风、班容、班貌的班集体!

以上即为我个人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点滴之谈,在今后,我会继续结合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从而使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日后成为国家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