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车辆安全运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车辆安全运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车辆安全运行

第1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关键词:铁路车辆 安全监控 5T系统

中图分类号:U279.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54-02

中国铁路在面临客货混运、提速、重载的新形势下,需要以先进的技术装备作为保障。5T系统是中国铁路部门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铁路发展的相应状况而建设。在铁路运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运输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使5T系统的运用保障工作变得更加关键。

该文是在对车辆运行安全监控体系“5T”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各路局实际运用效果出发,探讨现行运用管理中“5T”检测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措施。推动系统功能的改进以及运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保障列车提速、重载和长交路运行的安全,为铁路运输安全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技术转变、由人为控制向计算机控制转变提供参考[1]。

1 5T系统的组成

5T系统由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TPDS)、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THDS)、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FDS)、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TADS)及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组成。

1.1 THDS

在5T系统中我国最先应用的是THDS系统。轴承作为货车转向架的关键部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它的状态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如果轴承内部发生损伤而不能被及时发现,会导致热轴事故的发生。THDS红外线探测系统利用安装在轨道边的红外线探头对通过探测站的每个车辆的相应车轴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结合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及跟踪装置实现跟踪,对产生热轴的故障车辆进行报警,防止由于车辆热切轴而引起的车辆事故。

THDS检测系统对于热轴的预报分为3个标准:微热、强热和激热,如果车辆产生了微热预报则对车辆进行跟踪处理,如果车辆产生了强热预报则车辆必须在前方站停车,如果车辆激热报警则做立即停车处理[1]。如果车辆产生热轴报警,THDS复示中心接收到相应信息后,THDS值班人员应立刻通知列检值班人员,列检所的室外检车人员会对即将来到的车辆的报警轴承进行相应的检查。

1.2 TPDS

TPDS测试系统安装在轨道中,测试系统由22根轨枕、8只剪力传感器和12只压力传感器组成[1]。测试系统对通过探测站的车辆进行轮轨力的检测,全路TPDS组网实现系统分散检测、集中报警。TPDS系统监测功能如下。

(1)识别运行状态不良的车辆。

(2)监测车俩的超偏载。

(3)识别车轮踏面擦伤。

TPDS对经过探测站的货车运行状态实行联网分级评估,对故障车辆的处理分为跟踪、就近拦停和立即拦停3个等级。TPDS系统的使用对货车脱轨事故的防范和预警,尤其是对我国近几年提速后货车空载状态脱轨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TADS

THDS的探头采用的是红外线辐射的原理,所以只有轴承发热才能探测到故障,而TADS采用声学传感器阵列技术,在轨道两侧分别安装6个声学传感器,接收通过车辆轴承发出的声音,在轴承还没有热轴之前就可以诊断出轴承内部构件破损等故障,实现早期发现、早期预报。TADS与THDS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故障轴承预报的准确率。

1.4 TFDS

TFDS通过安装在轨道两侧以及轨枕中间的高速摄像头,对通过探测站的车辆进行动态检测,采集关键部件图像。高速连续的照相技术与大容量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可有效防止由于转向架、制动梁、钩缓装置等关键部件出现故障而引起的车辆安全事故。

1.5 TCDS

TCDS是在提速客车上加装的车载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可在车辆运行的状态下及时发现车轮的擦伤、供电系统的安全状态、轴承温度和转向架的性能等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故障。同时,TCDS在实时监测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实时向地面报告车辆设备状态,使车辆管理部门及时获得车辆的运行安全状况,从而全方位地监控车辆运行。

2 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近些年来,“5T”被各路局广泛应用,但对比分析“5T”设备的现场使用状况以及相关故障车辆的探测数据发现,目前“5T ”系统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下所述。

(1)THDS系统的兑现率并不高,有时会发生假热轴、误报热轴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车辆的运输管理及调度。

(2)对于TPDS,同一车辆在经过不同探测站时会出现故障预报等级不一的情况。

(3)TADS对轴承内外圈及滚子故障的识别率较高,但对轴承保持架破损的故障识别率较低[2]。

(4)TFDS由于采用摄像头采集图片,因此受环境、天气因素影响大。

(5)TCDS轴温报警器有时会出现发送数据失败或不发送数据的现象。

5T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会影响到运输的安全。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完善5T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动态检测的作用。

(1)将THDS的监测数据与其他4个检测系统的数据相结合,共同评判车辆的热轴情况,可以在提高探测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兑现率。

(2)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进一步加强对TPDS设备的调试、系统性能的检测,提高故障预报的准确率。

(3)优化系统的评判标准,加强人机结合。

(4)优化高速摄像头,采用先进的光学传感器对摄像头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和天气的变化。

(5)要定期对轴温报警器进行检修,重视日常设备的保养。

3 结语

该文以“5T”在各路局的实际应用状况为出发点,较系统地介绍了“5T”系统的原理及功能。相信文中所阐述的内容对“5T”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农村客运预约响应式车辆安全调度制度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安全、经济、便捷出行需求,解决群众出行难、乘车难问题,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正规、合法、安全、优质、快捷、有序的农村道路旅客出行服务体系,为科学调度车辆,确保客运车辆符合运行线路、道路状况要求,防止因调度不当造成驾驶人疲劳驾驶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交运发[2018]55号文)、《四川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规范》(DB51/T2242-2016)的要求,在结合农村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农村客运,是指以县城为中心服务覆盖各乡镇和乡镇之间运营服务,车辆停放在县城或者乡镇,以定线路、定时发班形式向各乡镇人民群众提供出行服务。

第三条 农村客运车辆运行为定班、定时、定线路发班,按规定线路运行,途中在各点配载;分为以县城和乡镇之间运行及乡镇之间运行两种方式。

第四条 分公司(站)生产经营部门是的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调度指挥岗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必须认真履行安全调度职责,严禁违章指挥。

第五条 分公司(站)在申请农村客运线路时应当对线路进行实际考查,按许可投放车辆,根据所考查的道路情况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为车辆调派工作提供道路条件依据。

第六条 分公司(站)应按照公司《农村客运车辆安全例检制度》(XXX【2019】XXX号)规定对驻站的或中型以上的农村客运车辆,每天发车前进行车辆安检;不驻站的小型农村客运车辆据其特殊性,由驾驶员在开行前对车辆进行例检,分公司(车站)每月实行定期车辆安全例检不少于1 次。

第七条农村客运车辆必须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应班车辆须经分公司(站)安全管理部门初检合格,技术状况符合安全运行条件,驾驶员证照齐全有效,车上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车容车貌整洁卫生,车辆保险、二级维护在有效期内。

第八条定线的农村客运车辆必须按照许可的线路、站点运行,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行驶线路和停靠站点的规定;严禁不符合农村客运车辆通行条件的农村道路上运行。

第九条 分公司(站)在安排农客班次时应当严格要求客运驾驶人在24小时内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每次停车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同时应当确保车辆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6点不得在三级及以下道路运行。

第十条 农村客运在承接包车业务,必须认真审查运行线路、行驶里程、包车时间、休息食宿地点,了解道路情况,符合安全运行规定方能办理,对道路情况、人数不清、手续不符合的一律不予包车。

第十一条 加强对放空车、返空车的监控管理,防止造成疲劳驾驶、夜间驾驶。

第十二条 掌控了解分公司(站)辖区内道路天气状况,车辆动态情况,如发生道路垮塌、山洪泥石流、道路受阻、车辆抛锚等突况,在知情后应及时派员赶赴现场,查勘现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疏散、中转旅客,安排好本站生产经营工作。

第十三条 加强营运客车调派运行监管工作,生产经营调度部门做到“三个服从”,即运行与休息有冲突时,运行必须服从休息;运行时间和里程与安全法规、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有冲突时,必须服从安全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运行区域和线路与公司规定有冲突时,必须服从公司规定。严禁单车经营者、驾驶员私自与包车方签约、收定金,任何运输经营活动必须事前经分公司(站)生产经营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 分公司(站)生产经营部门应建立农村客运车辆运行台账,对车辆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对车辆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打印运行轨迹存档备查,运行台账与运行轨迹共同应证,作为农村客运车辆运营的依据。

第十五条 农村客运车辆不得擅自停止运营,如特殊原因须停运的必须提前3日向分公司(站)生产经营部门报备,因天气恶劣不宜行车时,当日及时报备。

第3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关键词:智能控制技术;车辆工程;应用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汽车运行的智能化,提高了汽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普及,要想实现汽车智能化控制,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一、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身上的应用

汽车车身的智能控制技术对于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车身的控制主要包括安全、通信、仪表、舒适度等四个方面。首先,安全控制主要包括安全气囊、安全带和防盗系统。当车辆遭受撞击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智能控制系统会控制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使他们一起工作,安全带会迅速收紧,防止车上人员在惯性的作用下身体被抛出或者受到猛烈撞击;而智能防盗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如果有人强行进入汽车并发动汽车,智能控制系统便会发出指令,打开汽车指示灯并发出警报,同时切断点火,制止汽车启动。通信控制主要是车辆导航及车载网络系统控制。智能导航能够自动识别车辆位置,并在地图中显示。仪表控制是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对车辆显示屏和仪表的控制,通过智能传感器感应车辆行驶的速度、里程、油耗等等,然后传给主系统通过仪表和显示屏显示出来。一般在安装系统时会规定车辆的最高时速,如果车辆在运行时速度超过了规定的时速,控制系统便会发出相关指令控制车辆的运行。舒适度控制是保证汽车的行驶速度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舒适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让汽车的行驶速度保持在定值范围内,减少了因人为超速造成的不安全性,并通过智能操作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劳动强度,大大的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二、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发动机上的应用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传统的发动机一般使用汽油和柴油作为汽车的动力原料。而现在已经开始使用电能、混合动力、生物乙醇、氢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作为汽车发动机的燃料。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发动机上的应用,主要是对汽车点火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以及对其他辅动力系统的控制。智能点火控制系统实现了点火的提前控制,系统会对汽车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测,选取最合适的时间点火,这样能够极大的节约人们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汽车,同时避免燃料的浪费。同时,智能燃油喷射系统能够实现对燃油温度的整体控制,并自动检测燃料存量。辅动力系统能够保证汽车的动力系统在运行时能够平稳的安全的运行,尽可能避免汽车动力系统故障的发生,能够进行自诊断,一旦发现发动机故障,便会自动将信息传输到主控制系统中。而随着新能源的推广,智能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中的应用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对点火系统、燃油喷射系统、提前角智能化控制,并且能够对新能源的燃烧情况进行监测,从而保证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能源燃烧中污染物的排放以及能源的消耗。

三、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防撞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交通事故频发,而一般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都会受到猛烈的撞击,甚至很多驾驶人员在受到撞击前来不及反应便失去知觉。要想减少车上人员由于受到撞击而死亡的几率,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开发车辆防撞系统。部分国家在很久以前便开始研发这一系统,但是成效甚微。而汽车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一系统的开发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车辆防撞系统中,能够自动识别附近可能与车辆发生碰撞的物体,并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提醒驾驶人员做好准备,尽可能减少因驾驶人员疲劳驾驶或者疏忽大意没有防备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是通过雷达、激光、声纳等自动测出车辆的运行速度,并且测出周围车辆或者行人以及其他物体的运行速度,然后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及碰撞在一起所需要的时间调节报警时间,如果报警后司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系统便会自动采取措施,如关闭车窗、自动刹车等,对车辆的运行进行控制。这一技术能够对车辆周围的物体进行探测,并且根据周围情况自动调整安全距离,当前方出现水洼、石块等影响车辆正常运行而司机又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时,控制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并减速。

四、智能控制技术在汽车轮胎及车灯中的应用

车辆行驶时间过长或者外界温度过高,都会影响到汽车的性能,严重者可能导致爆胎。而智能控制技术在轮胎中的应用,能够对汽车轮胎的温度进行监测,当轮胎的温度超过规定的范围时,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同时,当轮胎的气压过低时,系统也会发出警报,制止汽车继续运行,这样能够极大的减少汽车运行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一技术在车灯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系统能够自动控制汽车的车灯,当司机倒车时,系统会自动打开后车灯,提醒车后人员注意躲避;而当光线较暗时,系统也会自动打开车灯。这样便极大的减少了因司机疏忽大意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智能控制技术在汽车可视倒车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汽车的后视镜往往难以反映汽车后面的情况,当司机在后视镜中观察车后情况时,往往只能看到两边的情况,而汽车的正后方处于视觉盲区。这样的技术障碍已经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司机在倒车时没能看到车后的情况,而车后的人又没有注意到前方的情况,便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将智能技术应用于系统中,在车后安装远红外广角摄像装置,司机在车内通过显示屏便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这样便能够解决困扰司机们的一大难题。

总之,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汽车的智能化,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我们对于智能控制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安全气囊、安全带、防盗系统、通信系统、仪表、舒适度、发动机、车辆防撞系统、汽车轮胎、汽车车灯以及可视倒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不断的掌握这些新技术,并且将其应用于实践之中,这样才能够逐步实现我国汽车的智能化控制,进而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胜.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1,(2)

第4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加强车辆维护和驾驶员操作规范管理,健全邮政车辆一、二级维护规范,保证车辆维护工作规范统一,提高车辆的完好率;健全车辆驾驶员操作规范,规范“三检”工作,降低车辆的故障率,确保安全运行。为此,今年车辆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落实车辆管理办法,制定车辆管理规范指导意见,规范统一各级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办法、检查考核办法、成本核算办法等。

目前,各单位的车辆管理、维护、监督检查等工作普遍存在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随着各类业务的不断发展,使用单位车辆配置标准亟需调整,而且在当前邮政车辆的管理和使用中又出现一些影响全网车辆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

二、规范邮政车辆的使用

由于各类业务的不断发展,生产单位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邮运车辆的投入不足问题。这些车辆虽然解决了邮政生产的部分困难,但也给邮政车辆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给邮政企业的信誉带来影响,存在着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规范邮政车辆的使用,今年各邮政车辆使用单位要规范邮政生产车辆的使用,对用于邮政生产并使用“中国邮政”标志的非本企业车辆应全部理顺车辆的产权关系,清理非邮政企业车辆使用“中国邮政”标志的问题。同时要加强邮政车辆的属地管理,对省际固定邮路进行归口管理。

三、做好邮政车辆的维护工作,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车辆的二级维护是根据车辆规定的运行里程,对车辆进行全面系统的维护,国家和地方对二级维护运行里程和作业规程都有详细的规定,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能有效的保证车辆总成性能的完好可靠,降低车辆故障率,确保车辆运行安全。今年集团公司将加强车辆二级维护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各单位要按《邮政车辆管理办法》的要求,健全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定期下达车辆维护计划,所有生产车辆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维护,确保车辆完好。

四、推广邮政车辆管理系统的应用,做好车辆的运行成本核算

通过车辆管理系统,完善车辆静态数据(数量、车型、用途等)的收集,确保所有生产车辆卡片齐全,结合各单位使用系统的情况,逐步深入,达到车辆动态数据的管理。上半年完成全国所有生产车辆静态数据的录入工作,下半年开始根据应用情况,分步进行车辆动态数据的统计录入工作,重点完成部分单位的干线邮路车辆运行情况统计工作,为今后车辆运行的成本核算,提高车辆利用率打好基础,为信息集中、统计分析、统一管理和动态调度在技术手段上做好支撑。

第5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关键词:城市快速路 交通影响评价 畅通性 安全性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系统主动脉,起着连接城市各大功能区的重大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在城市快速路上设置临时施工开口的情况越来越多。施工开口车辆进出时与快速路主线车辆交织,将对主线通行能力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快速路车流量大、车速快的特点,将造成诸多安全隐患,加之大型车运行缺乏灵活,加速、减速过程相对缓慢等自身特点,开口处更易诱发交通事故。

1施工开通运行特征分析

城市道路周边建设项目施工时,需在城市道路上开通缺口设置临时通道供施工车辆运输物资,该出入口连接施工区域与城市道路,即为施工开口。在施工开口路段将形成车辆运行交织区,主线车辆为避免受到分合流影响而换到内侧车道,施工车辆为安全进入施工区域而换到外侧车道。交织区内驾驶员将根据变道行为的可执行性决定是否变道,即在行使中寻找相邻车道的可插入间隙,根据车头间距及两车速度差判断是否执行变道行为。交织区内车辆的变道特性使得,当与相邻车道上前车的车头间距增大时,施工车辆并不急于跟进,反而有可能为了等候相邻车道中的可插入间隙而减速,这种减速行为可能造成交织区拥堵甚至车辆刮擦、追尾事故[1]。同时,驾驶员为了确认变道行为的可执行性将不断调整车速,使有序交通流紊乱。

2施工开通影响评价

根据施工开通运行特征分析,交织区内车辆的变道特性会引起交通流紊乱,对主线车流的畅通性及安全性造成影响,故本文应用分合流区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进行畅通性评价并建立安全性评价标准。

2.1畅通性评价

1出口分流区通行能力分析

根据主线出口匝道连接处交通量、密度与驶出率之间的关系模型[2]:

其中, 为连接处流量,pcu/h; 为连接处速度,km/h; 为自由流速度,km/h; 为自由流密度,pcu/km; 为阻塞密度,pcu/km;;n为驶出率,其为出口匝道流量与连接处流量之比, ; m为波速系数。

分析上式可以得到 ,其中 为主线最外侧车道通行能力。当n=0时,车辆未分流, ;当n=1时,车辆分流且最外侧车道的车辆全部驶离主线, ,通行能力只有路段通行能力的36.8%。

应用该理论可知,施工开口分流区主线外侧车道通行能力将减小。但是当施工车辆数较少,即n很小时,根据 可知,施工车辆出入导致主线通行能力的折减很小[3],即在此条件下施工开口车辆分流对主线车辆运行畅通性影响较小。

2入口合流区通行能力分析

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和车头时距分布函数建立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通行能力计算模型[4]:

其中,c为连接段通行能力; 为入口匝道的加速车道在任一点x处的汇入交通量; 为主线外侧车道交通量,pcu/h, ( 为匝道交通量;x为离主线入口匝道鼻端的距离); 为主线内侧车道可能通行能力,pcu/h;L为加速车道长度,m。

入口合流区交通特性与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几何特征、交通运行特征相似,故可引用该模型计算入口合流区通行能力。主线内外侧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与主线设计时速呈正相关,由该模型可知,入口合流区通行能力随加速车道长度和主线设计时速增大而增大,且当汇入主线施工车辆较少时,施工车辆出入对主线通行能力的影响可忽略,即施工开口对主线车辆运行畅通性影响可忽略。

2.2安全性评价

1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系数确定

施工开口处的几何条件、交通设施设置、交通控制管理以及现状道路交通条件等都对其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本文考虑以上四个方面因素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以上指标体系中不同类别指标之间及同类别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2安全性评价标准制定

确定以上指标体系和权重系数后,根据开口现场实际情况对各因素进行打分(不安全0-3分,一般安全3-6分,安全6-9分),最后根据以下公式可计算出施工开口的安全性指数:

其中, 、 、 、 分别为A、B、C、D在开口安全评价中的权重系数; 、 、 分别为A、B、C中第 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 、 、 分别为A、B、C、D中第 项指标的打分值。

本文根据数据调查与相关文献查询,由安全性指数划分安全性评价标准:0-0.5为不安全,0.5-0.7为一般安全,0.7-1为安全[5]。

3实例分析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四公里停车场建设期间需在内环快速路上设置临时施工开口,本文将对该施工开口进行交通影响评价。路段交通运行现状及施工开口设置如下:

受项目直接影响的单向三车道主线路段夜间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026pcu/h,服务水平为A级;由于内环“限货”,施工车辆进出时间限制在23时至次日6时,进出施工车辆数相对较少。入口设置在距四公里立交南坪匝道约340米,避险车道进口上行80米处;利用四公里换乘枢纽站东南侧既有道路,设置出口直接通向四公里立交南坪进口匝道。开口间距、变速车道长度等线形指标均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开口及周边交通设施设置完善。

应用本文提出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通过畅通性评价可知,施工开口设置前后分合流区通行能力折减较小,道路服务水平将维持在A级,施工车辆分流对主线通行能力的影响较小。通过安全性评价计算安全性指数为0.71,安全性较高。综上,该施工开口对主线路段的交通影响可接受。

4结语

本文对快速路施工开通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开织区车道变换特性将造成开口处车辆运行混乱,然后提出了开通畅通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最后将此交通影响评价方法运用于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四公里停车场施工开口的交通影响评估中,得出该开口的交通影响可接受。

参考文献:

[1]孟详燕.高等级道路交织区通行能力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2]慈玉生,吴丽娜,裴玉龙.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间隙接受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4):116-119.

[3]陈霞,刘伟,张艺尼. 城市快速路设置施工开口的交通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1(11)

第6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关键词】油田;特种车辆;维修;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前言

我国社会的进步,各个企业的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量极大。石油作为能源行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油田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由于石油的开采具有规模大、流程繁多、环境复杂,需要使用到较多的机械设备,车辆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类型的车辆是石油行业特有的,该类车辆对于油田的建设及石油的开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需要保障其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油田的安全生产,并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对该类特种车辆进行维修及安全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维修管理措施

1.1维修报修的程序

各类特种车辆的所属单位、故障情况、状态等均有所区别,在进行维修报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大修车辆或者二级维护车辆 基本报修程序为驾驶员报车属单位,单位先进行技术鉴定,确认情况,提交《二级维护申请表》,副主管签字,安技员将该申请表递交至设备部再次鉴定确认,主管签字且得到部长审批后,在设备部办理各种车辆维修手续,最后实施维修工作;②零修及小修车辆 基本程序为驾驶员报车属单位,单位先进行技术鉴定,确认车辆情况,填写《小修保修跟踪表》,安技员签字,驾驶员在汽车调度室办理车辆维修手续,最后实施维修;③存在维修难点的车辆 如果在维修的过程中发现存在难点,而汽修没有能力进行修理,则可以申报外委维修。基本程序为首先需要分公司经理于《车辆维修申报单》上签字情况,并存根,驾驶员将该申报单递交至设备部保修,设备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鉴定,鉴定小组的人员需要在超过三人。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如果该车辆确实需要外修,则需要立项,结合车辆的故障状况委托汽修厂,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进行修理。如鉴定结果显示无需外修,则直接发回原汽修单位维修。如果车辆在外出运行时出现问题,客观条件限制,而需要外修,需要报请主管副总经理批示,设备部委托临时汽修厂实施维修工作。

1.2维修过程

车辆在的维修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监督管理,该项工作一般属于设备部的职责范围。设备部先充分掌握各类信息,包括特种车辆的维修工期、维修进度、维修质量等,并在车辆出厂3天后进行跟踪调查,掌握车辆状况的动态发展,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解决。如果驻厂维修工具、设备、备品备件等物品属于外委汽修厂家,需要设备部门强化日常检查,便于顺利进行维修活动。如果在维修过程中或者维修之后,尚处于保质期内出现质量纠纷,设备部需要进行协调,妥善解决问题。修理的进度需要抓紧,缩短汽修时间,使车辆能够尽快投入生产,因此设备部需要积极供应所需材料和备件。某些车辆在进行维修后,由于各种原因而需要返修的,需要对其进行优先处理,及时分析返修的原因,如果返修的原因是维修质量不合格,汽修单位需要承担该项费用,并全面负责;如果是由于备件问题,或者其他质量问题,则直接按照规定进行维修,其中产生的损失及费用则需要设备部负责;如果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返修,也需要按照正常维修程序进行处理,该过程产生的费用由车属单位负责。

2.安全管理措施

2.1日常维护与保养

对于特种车辆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与保养,是预防车辆故障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并能够提高特种车辆运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各类特种车辆的使用人员需要成分掌握保养维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根据相关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车辆实施全面的维护保养,特别需要注意台上部分,对其各个部件进行适当调整,紧固,保持各个部位清洁、注意情况,并对保养及维护进行详细的记录,便于检查车辆的状态及大修是了解车辆情况。另外还需要保持车辆的各项指标均处于合格状态,避免车辆在运行中出现突发的问题,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2.2安全巡回检查

在进行安全巡回检查方面,一般采用三检制,即在车辆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及回场后均进行安全检查,具体情况如下:①使用前的检查 在车辆使用前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全面排查车辆的故障隐患,保障车辆处于正常状态,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该类工作一般由车辆驾驶员负责;②使用过程中检查 车辆在使用时,如果在井下行驶路程达到 30~60公里后,需要先停车,在实施巡回安检,排查车辆的故障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保障安全;③回场后检查 车辆在回场之后,也需要进行巡回安全检查,检车车辆使用后的状态、磨损程度等,排除故障隐患,评估状态,并做好下一次使用的准备。

2.3优化安全检查制度

油田特种车辆的安全检查应该形成制度,先由车队抽调专门的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对于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先全面掌握车辆的使用情况,状态等,按照安全检查的相关规定及案件表,制定详细的检查方案。一般由车辆管理部门的各级领导和各带班组长实施具体的安全检查措施。对于特种车辆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多发问题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使用时间较长的特种车辆则需要重点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排除,并详细记录。

3.总结

由于油田所处的环境一般较为偏远,条件艰苦,环境十分复杂,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稳定或者不可控因素。油田中必须使用到的特种车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无法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地的气候、天气、地质形态、地貌情况等。另外野外的路况一般十分恶劣,加之特种车辆的重量及体积均较大,在运行时损耗严重,因此对其的维修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中还需要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各种影响因素,综合把握,探索出适应于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保障油田特种车辆的正常运行,并保持最佳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油田建设的安全性,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阳宗旗.油田测井公司特种车辆安全管理浅谈[J].技术与市场.2011,18(06):303.

[2]解丙义.浅谈井下作业特种车辆的维护与维修[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310.

[3]杨彦海,郝利民.油田压裂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1(01):82.

[4]周文博.油田特种车辆的维修和安全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06):125-126.

第7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政府统筹、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着力解决接送学生车辆资源不足、运营不规范、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接送学生车辆的标准化和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学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措施

(一)创新模式,提高接送学生车辆运营质量。成立校车服务公司,对政府购置的校车组织运营,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合理确定车辆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年限,实行独立核算、公司化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审验合格的接送学生车辆纳入校车服务公司管理,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校车标识、统一办理手续、统一组织检测、统一缴纳税费、统一考核管理,不断优化运行线路和站点设置,提高车辆运营质量和效益。

(二)加大投入,扩大接送学生车辆运营资源。

一是政府投资购车。区政府投资300万元购置标准校车,重点解决山区镇、贫困村接送学生问题。先期购买10辆校车,9月份开学投入使用。根据试点运营情况,再购买10辆校车。根据车辆运营情况,区财政每年给予定额补助。

二是鼓励村居购车。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积极鼓励村居购买校车,连续三年每年确定30辆名额,按照区、镇、村居分别负担1/3的原则,对村居购车给予补助。村居购车须经服务学校和当地政府同意,并报教育部门审核把关,确保所购校车达到相关要求标准,严格按照运营线路接送学生。

三是实行补贴政策。对纳入全区统一管理的接送学生车辆,区财政每年拨付60万元,根据运营线路、里程、路况等因素,对运营车辆给予成本补贴,以控制或稳定学生乘车费用;区财政每年拨付30万元,对接送学生车辆年审检测费(每年100元/车)、燃油费(每年1000元/车)、承运人责任险(30元/座,市区财政各负担一半)给予补助。同时,通过政府统一采购,降低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商业保险费用。

(三)规范管理,确保接送学生车辆运营安全。

一是建立车辆信息档案。教育、交通、交警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将接送学生车辆纳入常规管理工作中,建立车辆及车辆所有人、驾驶员档案,做到行驶证、驾驶证、保险、检验、资格审查“五证”齐全。

二是规范运营秩序。实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往返信息卡制度,建立车主或低年级教师跟车值班制度,严格定人、定车、定座、定线、定时、定检的“六定”制度,坚持做到“五不准”即不准超员、不准超速、不准随意停靠、不准更改线路、不准搭载其他人员,确保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有序运营。

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学生签名承诺等方式,教育学生拒乘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自觉抵制交通违章行为。

四是严格考核奖惩。制定全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考核办法,各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力度,严厉查处非法运营车辆和违章车辆。区财政每年拨付20万元作为考核奖励基金,根据接送学生车辆安全运营及监管情况,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考核,年底对车主及驾驶人进行奖励。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全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孙月东任组长,区教体局局长牛少健、区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永亮、公安分局政委吴英亮、交警大队大队长范德兴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体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8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调度监控;交通信号控制;斜坡道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车辆的顺畅通行,提高斜坡道运输效率,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实现斜坡道巷内运输安全进行自动化调度监控,满足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需求,焦家金矿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了井下斜坡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并已成功应用。

一、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拓扑结构

2.系统组成

井下交通灯控制系统主要由车辆检测、信号控制、信息管理、系统通信四大单元构成:

(1)车辆检测单元:主要是以RFID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并同时结合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对车辆进行自动识别检测,同时可实现车载终端与检测节点间的无线信息交互,车载终端可实时获得运输巷道内车辆运行信息,及时将巷道内异常信息以图文或声光手段告知驾驶人员,为驾驶人员克服井下特殊环境的局限性,提高井下运输生产安全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另外通过上述两种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双冗余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信号控制单元:主要是利用微处理控制技术,对交通信号灯进行自动控制;

(3)信息管理单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自动显示和统计;

(4)系统通信单元:主要是利用CAN总线通信技术,以支持各智能读卡基站之间间进行通信。CAN总线具有独特的设计思想、良好的功能特性和极高的可靠性,现场抗干扰能力强。

3.系统原理

系统为每个车辆配置具有唯一代码的标识卡,在斜坡道的每个出入口设置智能读卡基站节点(包括车辆识别和信号控制)。

车辆标识卡利用自身能量以一定时序主动将车辆识别码信息及相关运行信息发射出去;车辆在经过监控区域的智能读卡基站时,智能读卡基站将接收到车辆标识卡发射的载波信号,经处理得到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后,智能读卡基站一方面将它传送到其它智能读卡基站节点,进行交通信号灯逻辑联动切换控制;另一方面传送到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状态显示。

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

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管理技术等进行融合在系统中,以实现各自的相应功能和系统整体功能。

4.“集散式”控制

所谓“集散式”控制是指“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二、系统主要功能

矿井斜坡道交通信号灯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控制功能

对各巷段交通道口的信号灯标识,进行自动切换控制。

(2)诊断功能

对系统的设备故障具有自动诊断功能。当出现故障后,计算机终端可发出声响提示,并显示故障性质、种类和地点等。

(3)报警功能

对车辆闯红灯、两端车辆同时进入巷道、车辆故障停滞于巷道等异常情况,计算机终端将以声、光两种模式给予提示。

(4)显示功能

可在计算机终端,以汉字、模拟图、表格等形式,实时地跟踪、显示井下车辆在斜坡道内的运行状态、运行轨迹等相关信息。

(5)管理功能

可对井下斜坡道内车辆的有关信息(如车的类型、车号、班次、时间、地点、次数等),进行自动统计、分析、查询、打印等;

三、系统技术参数

矿井斜坡道交通信号灯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工作频率:2.4GHz;最大车速:60KM/h;总线传输速率:20Kbps;

漏读率:小于万分之一;识别距离:3到100米可调;

传输方式:多主方式;通讯距离:≥10Km;工作电源:交流220V±20%;

环境温度:-30℃~70℃;相对湿度:≤98%。

四、应用情况

焦家金矿-330斜坡道是-270以下中段主要的无轨设备运输通道,承担着-330以下中段矿石、毛石、生产材料的运输任务,斜坡道150,运输车辆单道行驶,通过设计安装井下信号灯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斜坡道内所有运行车辆的运行区间、实时车位变化、运行方向以及各种车辆通行优先级等因素自动改变信号灯的状态显示,实现铲运车、吉普车避让卡车,卡车优先通行,防止井下交通运输安全事故、防止重复倒车避让造成重车消耗增加,确保井下交通运输安全,提高了通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戎哲.莫技.杜计平.张宏斌特深矿井辅助运输系统优化应用研究[J].煤炭工程,2012(1).

[2]魏万华,刘善春.矿区井下主斜坡道车辆监测及信号灯综合控制系统设计[J].甘肃科技,2011,21.

第9篇:车辆安全运行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E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213-01

引言

在铁路事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的任务越来越多,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水平,铁路运输企业会加强货车设备的购置,铁路货车主要是用于货物运输的铁路货车,作为主要的货运方式,货车的承载重量越来越大,对货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铁路运行过程中,往往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故障,对铁路运输事业的安全性带来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货物运输被耽误。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维修维护工作不及时等,导致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一旦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在铁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意识,要建立完善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从预防为主,加强各种车辆故障问题的应急处理,以此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在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安全事故主要来自于铁路车辆故障,例如一些车辆的硬件设备故障,对这些故障没有及时防范,导致事故不断扩大,最终带来严重的安全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铁路运行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安全管理,因此导致各种安全事故时常出现。

1.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运输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的重点任务,铁路运输企业作为主要的运输承载部门,必须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应该要重视安全管理。但是有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例如铁路货车运输公司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安全问题,没有及时对安全威胁进行预防,最终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出现。

2.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铁路运输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会直接影响到铁路的安全管理水平。铁路运输企业的构成比较复杂,部门设置较多,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应该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规范,从而有效地预防安全问题。但是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健全,缺乏专业化的监管人员,导致铁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防范不足,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不及时,最终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3.维修保养工作不及时

铁路车辆是铁路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铁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车辆设备越来越多,铁路车辆投入使用之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故障等。而这些故障和老化问题也是产生运输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必须要加强对铁路车辆的养护管理,及时做好维修,并且要制定统一的维修和养护标准,对铁路车辆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提高铁路车辆使用效率。经过调查发现,当前有的铁路车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维护管理的力度不够,铁路运输企业维修工作力度不够强,在维修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导致铁路车辆的维修水平不高,使用率较低,对铁路运行安全产生影响。

二、铁路运输安全理论体系

1.加强安全意识培养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出现率也越来越高,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在整个企业内部营造出安全的环境,培养安全管理意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应该是针对整个铁路运输企业的,在铁路运输企业内部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引导车辆设备维护技术人员、运营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解决。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2.1加强预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铁路车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安全问题较多,因此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加强对铁路安全事故的防范,是一个重要途径。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主要从铁路车辆设备的检修角度着手,提高车辆设备的安全性。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强对铁路车辆维修养护的认识。铁路车辆维修养护是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提高车辆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故障率。铁路运输货车的维修养护应该要从车辆投入使用之时就开始,并且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铁路车辆进行管理和维护。对于铁路车辆的检查,应该是定期定时的,在日常养护过程中也要加强对铁路货车整体性能、硬件以及软件等多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货车出现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则要立即对车辆设备进行维修或者对相应的零件进行更换,保证铁路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第二,加强铁路车辆维护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在铁路货车设备维护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导致各种问题出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铁路货车设备维修过程的监管,应该要建立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各个路段的实时监管,有效解决由于铁路货车设备故障发现不及时、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通过远程监控,还可以将铁路货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及时传回控制中心,便于控制中心对铁路货车故障进行及时处理。针对当前铁路车辆维护现状,必须要加强对自动远程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各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逐渐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提高铁路车辆的监管水平,提高故障预防能力。

2.2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体系。当铁路车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事故的时候,必须要积极加强对事故的及时处理,进行救援,以此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制定救援处理方案,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完善的救援预案理论可以为铁路车辆事故的突发状况进行很好地控制,防止事故扩大。在铁路运输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应急方案的制定,要对铁路车辆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罗列,加强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学习力度,引导他们不断完成铁路运输故障应急处理工作。其次,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综合能力水平,一旦出现故障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解决。例如制动软管破损漏泄故障,是铁路车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故障,针对这种故障的应急处理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首先要通知司机进行充风,并且对发生泄漏的车辆以及泄漏部位进行确定。第二,关闭故障车辆故障端及相邻车辆的折角塞门。第三,打开制动软管连接器,将出现故障的软管的吊链卸载,在新的制动软管螺纹处安装端缠绕生料带,并且将制动软管以及吊链安装好,重新连接两根制动润软管之间的连接器。第四,安装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检查,确认已经没有再继续泄漏,然后缓慢开启后部折角塞门。第五,将作业现场清理干净,并且对各种工具进行清点,货车恢复正常运行。掌握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方可以帮助相关技术人员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及时对故障问题进行解决。

3.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人员、检修人员等是确保车辆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人员,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要积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技术保障体系,从而对铁路车辆设备的各种故障问题进行解决。首先要招聘更多技术人员,充实铁路运输企业技术维修队伍,在招聘新成员的过程中要对所有人员的技能进行考核,确定其满足相关考核标准之后才能上岗。其次,还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维修人员是铁路车辆维护过程中的重要角色,针对当前铁路车辆维护问题,必须要加强对专业的维修队伍的建设,维修人员要及时掌握铁路车辆的技术特征,对铁路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问题进行发现,并且及时进行养护维修,确保铁路车辆故障可以及时处理。维修养护技术人员要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及时对铁路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检查,对于每一个部分都要加强控制,从而不断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铁路车辆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老化以及其他故障,导致铁路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造成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严重。对此,要积极加强对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从预防性安全管理角度着手,提高车辆设备的维修水平,减少车辆设备故障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广.探究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理论与技g体系[J].商,2016(17)

[2]柴宝新.浅谈铁路运输安全理论与技术体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